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基本规范山东标准2020版

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基本规范山东标准2020版
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基本规范山东标准2020版

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基本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的机构要求、服务内容与要求、服务流程、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具有医养结合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9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273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业要求

GB/T 29353—2012 养老机构基本规范

GB/T 35796—2017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450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MZ/T 039 老年人能力评估

WS 308 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

WS/T 484 老年人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DB37/T 2720 养老机构设施设备基本配置规范

《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49号)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9号)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2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8号)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构医养结合服务

机构通过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提供医疗和养老双向服务功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活动。

3.2

生活照料服务

协助或照顾老年人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等日常生活的活动。

[GB/T 35796—2017,定义3.1]

3.3

心理/精神支持服务

通过语言沟通、情绪疏导等手段,排解老年人心理和精神压力,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3.4

安宁服务

为临终老年人及相关第三方提供特别服务支持及心理慰藉的活动,以及应相关第三方要求,协助办理相关后事的活动。

[GB/T 35796—2017,定义3.3]

3.5

相关第三方

为老年人提供资金担保、监护或委托代理责任的个人或组织,如亲属、村(居)委会、老年人原单位等。

[GB/T 35796—2017,定义3.4]

4 机构要求

4.1 机构类型

机构包括以下类型:

——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

4.2 基本要求

4.2.1 应符合《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4.2.2 应配有与其服务范围相适应的场地规模,机构建筑及老年人居室符合JGJ 450的要求。

4.2.3 应公示执业证照、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工作流程、服务承诺。

4.3 人员要求

4.3.1 人员配备

4.3.1.1 至少配备1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身体健康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执业医师人数达到或超过2名的,至少应含有1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4.3.1.2 至少配备2名具有护士以上职称的注册护士,其中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养老床位达到100张以上时,每增加100张床位,至少增加1名注册护士。

4.3.1.3 至少配备1名康复治疗人员。提供两种或以上专业康复医疗服务的,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1名康复医师或具有本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设置住院康复床位的,应按每床至少配备0.5人的标准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医师、康复治疗师和护士比例不低于1:2:3。

4.3.1.4 每床至少配备0.6名专职护理人员,护士与护理人员的比例为1:3~4。

4.3.1.5 应根据提供服务的需要配备相应技师、临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医技人员。

4.3.1.6 设置药剂、检验、辅助检查和消毒供应部门的,应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4.3.2 人员管理

4.3.2.1 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内应统一着装、佩证上岗。

4.3.2.2 工作人员应符合职业健康要求。

4.3.2.3 服务人员应按相关规定持证上岗,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所有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应建立专业技术档案,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4.3.2.4 医生、护士、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社工师等人员应持有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护理人员应接受过医疗机构或专业机构的系统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4.3.2.5 管理人员应具备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的管理经验,并在任职前经过岗前培训。

4.4 设施设备

4.4.1 总体要求

4.4.1.1 消防、安全保卫、应急疏散、防跌倒、防坠床、防自残(自杀)、防走失、防伤人和医院感染防控等安全设施及无障碍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设置应符合GB 50763的要求,消防设施配置应符合GB 50016、GB 50222的要求。

4.4.1.2 公共标识设置应符合GB/T 10001.1的要求,无障碍设施标识设置应符合GB/T 10001.9的规定。应有防滑、防跌及消防等安全辅助设施标志,消防设施标志应符合GB 15630的要求。

4.4.1.3 应设置播报系统、监控系统,公共区域和活动场所应配置座椅、健身设备、照明设施。

4.4.1.4 配备接送老年人就医专用的轮椅、担架、移动病床等转运工具及相应的保护装置,有条件的机构可配备抢救车。

4.4.1.5 老年人床位应配备呼叫对讲系统、床档、防护垫和床头照明灯,卫生间及浴室应设置安全扶手和紧急呼叫按钮。

4.4.2 养老区域

4.4.2.1 业务用房应设有护理单元、公共活动和生活辅助等功能区域。

4.4.2.2 设备及用品配置应符合DB37/T 2720的规定。

4.4.3 医疗区域

4.4.3.1 业务用房应设有门诊、住院、预防保健、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功能区域。

4.4.3.2 应配备与提供医疗服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

——基本设备:诊桌、诊椅、诊床、诊察凳、方盘、纱布罐、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注射器、身高体重计、视力卡、视力灯箱、压舌板、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高压灭菌设备、处置台、器械柜、便携式心电图机、血糖测定仪、雾化吸入器、出诊箱、轮椅、医用四轮担架手推车、输液椅、候诊椅、医用冰箱、污物桶等;

——急救设备:心电监护仪、心脏氧源(氧气瓶/制氧机)、供氧设备、吸痰器、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简易呼吸器等。

4.4.4 康复区域

4.4.4.1 业务用房应设有接诊接待、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和生活辅助等功能区域。

4.4.4.2 应根据所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专业设置,配备满足开展业务需要的专科设备:

——康复评定:根据所提供康复功能评定,配备相应的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认知言语评定和作业评定等设备;

——运动治疗: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肌力训练设备、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等;

——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电疗、光疗、超声波治疗、传导热治疗、冷疗、功能性牵引治疗等设备;

——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手功能作业训练、模拟职业作业等设备;

——中医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火罐、中药药浴、中药熏蒸等设备。

4.5 环境与卫生

4.5.1 室内外环境应符合JGJ 450的要求,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GB/T 18883的要求,室内灯光照度应符合GB 50034的要求。

4.5.2 配备适合老年人的供暖设备和降温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4.5.3 公共场所和医疗用物应按照WS/T 367、WS/T 311的规定进行消毒隔离,预防感染。

4.5.4 卫生防疫管理应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

4.5.5 设有专门垃圾存放区域,并分类管理。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规定。

4.6 安全与风险管理

4.6.1 消防管理应符合WS 308的要求。

4.6.2 食品安全管理应符合GB/T 27306的要求。

4.6.3 应按照GB/T 35796—2017第6.4的要求,制定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健全应对常态危机和突发危机的应急体系和工作机制。

4.7 制度建设

4.7.1 建立工作人员招录、培训、考核、奖惩、辞退等管理制度,并建有工作人员的人事档案。

4.7.2 建立入住老年人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老年人入住档案和健康档案,包括:服务协议、老年人身份证及户口本复印件、病史记录、体检报告及评估报告等资料。机构应对入住老年人的个人资料予以保密。

4.7.3 建立医疗、护理、康复管理制度与服务规范,明确服务流程、服务标准及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4.7.4 建立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实施内部质量管理与控制,并接受服务对象与相关主管部门监督。

4.7.5 建立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等安全管理制度,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7.6 建立纠纷、院内感染爆发等重大事件报告制度。

4.7.7 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各类开支项目清楚,凭证、账簿符合财务规定。

4.7.8 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等资金使用的相关规定。

4.7.9 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构建数据库、信息化平台,实现对老年人的日常健康管理,提供临床监控和远程医疗等信息化医养服务,实现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互联网+绿色通道。

5 服务内容与要求

5.1 咨询服务

5.1.1 应设置专门的咨询接待区域,为老年人提供入住、法律、心理、医疗、护理、康复、教育、服务等咨询项目。

5.1.2 咨询人员应尊重并保护老年人隐私,咨询过程中,应关注老年人情绪变化,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咨询活动。

5.2 生活照料服务

提供生活照料、膳食、清洁卫生、洗涤等服务,服务内容与要求应符合GB/T 29353—2012中8.1、8.2、8.3、8.4、8.7和GB/T 35796—2017中5.2、5.3、5.4、5.5、5.7的规定。

5.3 健康管理服务

5.3.1 按照WS/T 484的要求,通过询问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进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式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

5.3.2 至少每年一次进行老年人健康状况及能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更新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内容,并进行健康指导,明确下次评估时限。

5.4 健康教育服务

采取日常交流、制作和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特定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与健康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知识普及,普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健康;

——康复护理;

——中医药常识;

——慢性病防治;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

5.5 疾病诊疗服务

5.5.1 疾病治疗服务

5.5.1.1 为老年人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诊断和临床治疗服务。

5.5.1.2 为慢性病及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提供长期治疗服务。

5.5.1.3 为突发疾病的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治服务。

医养结合型养老院规章制度大全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大全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2) 一、学习和会议制度 (2) 二、财务管理制度 (2) 三、卫生保健制度 (3) 四、食堂管理制度 (4)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管理职责 (4) 一、院长职责 (4) 二、会计职责 (5) 三、出纳职责 (5) 四、保管员职责 (6) 五、炊事员职责 (6)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服务项目 (6)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学习制度 (9)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目标管理制度 (10)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10) 五好 (11)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文明五字歌 (11)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卫生管理制度 (11)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门卫值班制度 (12)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食堂管理制度 (13)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炊事员职责 (13)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制度 (13)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院务管理委员会职责 (14)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院务委员会 (14)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院长守则 (15)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院民守则 (15)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院民互助制度 (15)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安全守则 (16)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治安管理制度 (16)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职责 (17)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预防救治方案 (18) 院民十要十不要 (18)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院务管理委员会组织结构图 (20)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基本情况一览表 (21) 一周膳食安排表 (22)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卫生竞赛公开栏 (23)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文体活动栏 (25)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院务公开栏 (26) 宜春市袁州区五保供养协议书 (27)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入院协议 (29) 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一、学习和会议制度 1、每月15日和30日为院民集中学习日,学习内容为党的政策和法规、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各项规章制度,评比好人好事。 2、每周星期三为工作人员集中学习日,要求每季写出一篇学习心得体会。 3、每季季末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主要内容是:通报院办经济收支情况,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工作自查,交流思想。 4、会议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做到人人发言,畅所欲言,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信任,相互理解。 二、财务管理制度 1、凤冈县医疗养老服务中心种、养、加工及所有经营收入,有关部门捐款捐物,上级民政部门、乡政府的拨款、财产转让、出租收入、利息收入等均应入帐。

住院医师规培考共科目题精编版

住院医师规培考共科目 题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1、艾滋病患者死亡后,HIV会:C A、继续存活 B、存活很长一段时间 C、很快死亡 D、以上均不对 2、发热护理包括:D A、保持室内新鲜空气 B、通过洗浴或用湿布抹皮肤降温或其他物理降温方法 C、给发烧者喝大量的水、淡茶、汤或果(菜)汁 D、以上均是 3、腹泻护理包括:D A、补充液体,预防脱水 B、不应喝加糖果汁、甜茶水、各种出售的饮料、咖啡、药茶等 C、少食多餐营养品和容易消化的食物 D、以上均是 4、皮肤护理包括:D A、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B、用水使皮肤变凉或吹风 C、涂抹保护性药膏以减轻痛苦,防止皮肤发干 D、以上均是 5、临终关怀的方式有:D A、提供医疗关怀 B、采取爱抚疗法 C、满足临终者的合理需求 D、以上均是

6、呼吸道护理包括:D A、按摩或在背后轻轻拍打帮助清除肺粘液 B、大量饮水、深呼吸热蒸汽,可有助于化痰止咳 C、喝加糖或蜂蜜的热茶或采用一些其他民间方法如让病人吃隔水蒸的梨加冰糖、贝母来减轻咳嗽等 D、以上均是 7、家庭护理包括:A A、自我护理及家庭成员的照顾 B、自我护理 C、家庭成员的照顾 D、精神护理 8、环境护理包括:D A、房间定时通风、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清洁卫生 B、减少各种因素造成的噪音 C、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室内温暖 D、以上均是 9、艾滋病的治疗原则是:B A、临时治疗 B、终身治疗 C、不治疗 D、以上均不是 10、国家对( A)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 A、农民 B、工人 C、教师

山东省四星级物业服务标准

1 四星级 1.1 硬件设施要求 1.1.1 小区内地面停车位数量不多于小区总停车位数量的10%。专用固定停车泊位不少于 0.8个/户。 1.1.2 住宅小区应具备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或其他2项以上安全防范设施。 1.1.3 小区宜建有配套的休闲活动中心、场地或固定活动馆所,以及满足业主需求的体育活动设施。 1.1.4 新建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 1.1.5 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水平应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1.2 综合管理服务 1.2.1 前期物业服务企业应向业主提供物业服务手册。 1.2.2 承接项目时,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认真查验,验收手续齐全。 1.2.3 客户服务接待场所工作时间不少于8小时,其它时间设置值班人员。设置并公示24小时服务电话。 1.2.4 24小时受理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报修。急修20分钟内到现场处理,一般修理1天内完成(预约除外)。 1.2.5 对业主或物业使用人的投诉在2天内答复处理。 1.2.6 住宅小区项目经理应具有物业管理师资格,有4年以上的物业服务工作经验,并有2年以上住宅小区项目经理任职经历。 1.2.7 实行酬金制物业服务收费方式的物业服务企业每年至少公布2次服务资金的收支情况。 1.2.8 能提供5种以上便民(无偿)服务,如电瓶车接送、配置手推车、短时间内物品存放、邮件收发、信息咨询等。 1.2.9 每年开展3次以上一定规模的社区文化活动,节假日有专题环境布置。 1.2.10 每年的沟通面不低于小区住户的80%,每季至少1次征询业主对物业服务的意见,满意率达90%以上。对不满意事项进行分析、整改、回访,不满意事项回访率达90%,处理率达90%以上。 1.3 房屋管理与维修养护服务 1.3.1 房屋管理 1.3.1.1 制定完善的房屋管理规定、房屋维修养护制度、小区巡检制度、房屋装饰装修管理办法、户外设置物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 1.3.1.2 每年第四季度制定下一年度维修养护计划。 1.3.1.3 小区主出入口设有小区平面示意图,主要路口设有路标,组团及幢、单元(门)、户门标号标志明显。 1.3.1.4 房屋外观完好、整洁,外墙面砖、涂料等装饰材料无脱落、无污迹。 1.3.1.5 楼梯、扶手、公共门窗、休闲设施等共有部分牢固、无裂缝、无破损、无明显污渍,使用安全。

住院医师规培病例分析实例

(共20例) 1号题 男性,62岁,车祸外伤后右大腿疼痛,畸形,创口出血,不能站立1.5小时。1.5小时前在路上被汽车撞倒,自觉右大腿疼痛,畸形,创口出血,不能站立行走,渐出现意识间断|生朦胧,急来笔者单位急诊室。伤后无腹痛,元呼吸困难。未排二便。 查体:T 37.9。C,P l20次/分,R 28次/分,BP 90/50mmH9。意识尚清。骨科专科检查:右大腿中段畸形,向外侧成角,反常活动,大腿外侧可见长约12cm不规IIIl口,可见骨折断端从创口穿出,创口出血较多,创口周围无污物。右足背动脉搏动弱。胸腹部及其他部位体检,未见明显异常。 分析步骤: 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1)初步诊断:右股骨干开放性骨折失血性休克 (2)诊断依据: 1)车祸外伤后右大腿疼痛,畸形,创口出血,不能站立; 2)血压90/50mmH9; 3)右大腿中段畸形,向外侧成角,反常活动,大腿外侧可见长约Igcm不规则创口,与骨折端相通,创口出血较多; 2.急诊处理:病人骨折合并休克应首先抢救休克 (1)建立输液通道,吸氧,快速输入平衡液;紧急备血、输血。 (2)右大腿创口无菌敷料临时消毒包扎,止血,大腿骨折处夹板或石膏固定。 (3)急检右股骨干正侧位片(X线片所示)。 (4)急检腹部彩超,急检血常规+血型十凝血三项,急检心电图(ECG) (5)收入骨科病房进一步处理。 3.病房处理 (1)继续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 (2)做急诊手术前常规准备。 (3)休克抢救成功后,急诊全身麻醉下行清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材料可根据需要选择钢板或带锁髓内钉。 4.术后处理 (1)常规用药(抗生素预防感染) (2)其他用药(促进骨折愈合药物、改善循环药物等) (3)复查右股骨干正位片(含一侧关节) (4)指导病人康复锻炼。 2号题 女性,37岁。右乳房痛2年,月经前明显,10~14天,月经后缓解。查体发现右乳房外上象限片状增厚,未触及明显局限性肿块。B超可见乳腺回声稍增厚、增强,纹理紊乱,腺体内并可见.多个无回声区。 评分要点:(总分22分)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4分)

山东省物业服务规范第(七)部分

山东省物业服务规范(七) 前言 DB37/T XXXX《物业服务规范》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住宅物业; ——第2部分:中小学物业; ——第3部分:高校物业; ——第4部分:医院物业; ——第5部分:写字楼物业; ——第6部分:商场物业; ——第7部分:工业园区物业。 本部分为DB37/T XXXX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提出。 本部分由山东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崂山消防大队、有关物业企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第7部分工业园区物业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业园区物业服务的基本要求、顾客服务、房屋与共用设备设施维修与管理、秩序维护服务、突发事件处理、消防管理服务、保洁服务、绿化服务、环境污染与控制、监督与投诉。 本部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封闭式工业园区物业服务。 注:在物业服务实践中,应根据双方签定的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执行,不局限于本标准列举的内容。 2基本要求 2.1服务机构 应设置相适应的物业服务机构,并符合以下要求: ——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具备相应的服务场所; ——具备满足服务需要的设备设施; ——根据业主或物业使用人的物业服务需求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 ——服务窗口应公示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或复印件、物业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投诉渠道等。提供延伸服务的,公示延伸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及收费标准等; ——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 2.2人员 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员应符合如下要求: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 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 【发文字号】鲁卫科教国合发[2009]3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卫生厅 【发布日期】2009.03.27 【实施日期】2009.03.27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委发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鲁卫科教国合发〔2009〕3号) 各市卫生局,省属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省(部)属医疗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我厅制订了《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九年三月二十七日附件:

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保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是指住院医师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的场所。 第三条培训基地设置在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医疗机构中符合条件的临床科室。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由符合条件的综合医疗机构或其中有关临床科室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组成。 第四条培训基地分普通专科培训基地和亚专科培训基地,具体专业类别设置由省卫生厅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确定。 第五条培训基地认定条件包括培训基地所在医疗机构的基本条件和培训基地的基本条件。 第六条培训基地所在医疗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㈠医疗机构资质: 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或三级专科医院。 ㈡教学条件:

1、具有满足住院医师培训所需的临床师资队伍; 2、具有满足住院医师培训所需的科室设置和相应的诊疗条件和设施; 3、具有基本的教学设备和合格的教学场地; 4、图书馆藏书专业种类齐全,具有满足住院医师培训所需的专业书籍和期刊,有获取专业信息的渠道。 ㈢组织管理:<

医养结合机构基本服务规范-浙江地方标准

ICS03.080.99 A 12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 33/T 2171—2018 医养结合机构基本服务规范 Basic 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medical and nursing institutions 2018-12-21发布2019-01-21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工作要求 (4) 4.1 基本要求 (4) 4.2 安全管理 (4) 4.3 制度建设 (4) 4.4 人员管理 (4) 4.5 设施设备 (5) 5 服务内容与要求 (5) 5.1 入住评估 (5) 5.2 入住协议 (6) 5.3 生活照料 (6) 5.4 医疗保健 (6) 5.5 康复服务 (7) 5.6 安宁疗护 (7) 5.7 转诊服务 (7) 6 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 (7) 6.1 评价主体 (7) 6.2 评价方式 (8) 6.3 服务质量改进 (8) 参考文献 (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医学院、浙江省标准化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玲芝、张欢、周彩华、邬维娜、潘淑慧、贾纪刚、王颖、王显荣、周燕平。

医养结合机构基本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养结合机构基本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工作要求、服务内容与要求、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要求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273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业要求 GB/T 35796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450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MZ 008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MZ/T 032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 MZ/T 039 老年人能力评估 SB/T 10944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WS 308 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 DB33/T 828.5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指南第5部分: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医养结合机构 medical and nursing institutions 同址设立,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 3.2 医养结合机构基本服务 basic service for medical and nursing institutions 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运用相应的场地、专业设施设备,由专业人员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服务、安宁疗护、转诊等医养服务。

山东省物业服务规范共分为七个部分

山东省物业服务规范共分为七个部分 2011-12-17 17:34:00 来源:大众网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物业服务规范》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住宅物业; ——第2部分:中小学物业; ——第3部分:高校物业; ——第4部分:医院物业; ——第5部分:写字楼物业; ——第6部分:商场物业; ——第7部分:工业园区物业。 物业服务规范第1部分:住宅物业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住宅物业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服务质量分级、服务质量要求及监督和投诉。 本部分适用于山东省区域内居住建筑类中住宅(含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的物业服务 管理。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服务已经移交给专营单位的,可对各服务等级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删减。 注:在物业服务实践中,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或物业使用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标准选择服务内容,增减 服务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96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18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DBJ14-070-2010 城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规范 《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 《山东省住宅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物业服务企业 依照法定程序设立,以物业管理服务为经营业务,并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3.2 业主 物业的所有权人。

3.3 物业使用人 物业的承租人和其他实际使用物业的非所有权人。 3.4 特约服务 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以外的服务。 3.5 急修 对严重影响住宅小区正常生活秩序的设施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和修复。 4 基本要求 4.1 服务机构 应在住宅小区内设置相适应的物业服务机构,并符合以下要求: ——具有符合《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要求的资质; ——有委托方提供的服务场所; ——配备满足服务需要的设施设备; ——服务窗口应公示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或复印件、物业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收费依据、收费 标准、投诉渠道等。提供特约服务的,公示特约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及收费标准等; ——有客户服务人员,为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提供咨询、缴费、报修、受理投诉等服务。 4.2 人员 物业服务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操作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证书; ——进驻物业服务区域后,物业服务企业应针对实际情况对所有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上 岗; ——统一着装,佩戴明显标志,仪容仪表整洁。服务主动热情,窗口服务人员宜使用普通话; ——定期参加专业技能、法律法规、安全等相应的培训。 4.3 规章制度 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 ——物业服务方案; ——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服务规范; ——内部管理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节能管理制度等。 4.4 财务管理 应符合以下要求: ——物业服务费和其它费用收支应符合《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 《山东省住宅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 ——对于合同约定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应按合同要求执行; ——为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提供的特约服务应按双方约定收费并单独结算; ——规范操作,账目清晰。 4.5 档案

C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

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 鲁卫科教国合发〔2013〕6号 各市卫生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 根据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们组织制定了《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 2013年6月9日 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提高我省医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根据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指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之后,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培养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承担本学科常见疾病诊治工作的临床医师。培训方向分全科和专科方向。 第三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为拟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临床类专业岗位工作的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在经济欠发达的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拟从事临床工作的3年制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 第四条本科毕业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为3年;硕士和博士可根据是否有临床经历确定培训时间;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和医院发展需要,经省卫生厅审核具备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可对完成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进行亚专科培训。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全行业属地化管理。 省卫生厅主管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市卫生局负责本辖区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 第六条建立由省卫生厅牵头,省发改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等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组成的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省联席会议"),负责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领导和协调工作。省卫生厅厅长为省联席会议召集人。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卫生厅,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日常管理工作。

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工作规范

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工作规范 一、项目目标 (一)为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二)为全国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开展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改善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项目对象和范围 (一)项目实施对象。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 (二)项目实施范围。全国31个省(区、市)。 % 三、项目内容 (一)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历次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每年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进行两次医养结合服务,内容包含血压测量、末梢血血糖检测、康复指导、护理技能指导、保健咨询、营养改善指导6个方面。对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进行服务。 (二)为65岁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老年人能力(具体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和老年综合征罹患等维度,每年对辖区内提出申请的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上门进行健康评估,并对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及照护者年内提供

至少1次的健康服务工作,健康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康复护理指导、心理支持等。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开展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的失能老年人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做好数据信息的及时更新、上报等工作。 四、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项目管理规范,对全国的项目服务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规范进行修订;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项目管理和服务规范,并对本地区的项目服务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项目工作任务,对其进行考核,并接受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考核。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承担服务任务的重要主体,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与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和健康服务,按照规定合理使用和管理经费,接受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考核。 (二)项目实施条件。对老年人进行医养结合服务及对失能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应是专业医护人员。 (三)项目经费保障。资金使用对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经费、失能老年人上门评估与健康服务经费。各地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加强资金监管,并落实督导、培训等工作经费,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 (四)信息化应用。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信

住院医师规培体格检查加汇报(最全最新)

全身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准备和清点器械 (2)?自我介绍: (3)(3)性别、年龄、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神志清醒、无病容、自主体位、体型正常、姿势正常、语调、语态、步态正常、皮肤黏膜正常。(共12项)(4)洗手 (5)(5)??测量体温,擦干腋下,腋温10分钟、体温℃ (6)(6)??单手触桡动脉至少30秒:脉搏70次/分,脉搏每分钟70次,脉搏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7)(7)??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双侧桡动脉脉搏一致有力,呼吸每分钟18次(8)(8)??测右上肢血压,血压120/80mmhg。 2、??头面及颈部 (1)??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 (2)??触诊头颅 汇报:颜面无水肿,头颅未见畸形。毛发沿发迹均匀分布、色泽黑、发质亮,未见局部脱发及瘢痕。头部未见异常运动。头皮无压痛、未触及异常隆起及凹陷。 (3)??视诊双眼及眉毛 汇报:双眼裂等大。双侧眼睑未见下垂、水肿。双侧眉毛对称、分布均匀,未见脱落。(4)??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33cm

汇报:左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右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 (5)??检查双侧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6)??检查双侧泪囊 (7)??分别翻转左右上睑、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汇报:睑结膜未见苍白、充血、滤泡、球结膜未见水肿、充血。巩膜未见黄染。双侧泪囊未见红肿及分泌物。 (8)??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位距离25cm 汇报:双侧眼球运动自如。眼震阴性。 (9)??检查瞳孔(不用手电筒) 汇报:双侧瞳孔对称,等大等园,直径约3mm。 (10)??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 汇报:双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手法:先左后右,先直接再间接。 (11)??检查集合反射 汇报:双眼集合反射存在。 手法:医生手指由受检者眼睛前方逐渐缓慢移向眼睛5~10cm,观察双眼有无向内斜视。(1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1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汇报:双侧耳廓对称、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未见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1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汇报:颞颌关节无压痛,关节活动不受限。 手法:将双手食指、中指先放在耳前,然后再将中指放在外耳道,令受检者张口。(1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检查者摩擦手指,受检者掩耳闭目) 汇报:双耳听力粗测正常。

济南市普通住宅物业服务等级标准

济南市普通住宅物业服务 等级标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济南市普通住宅物业服务等级标准 本服务等级标准分为公共性物业服务标准和特种设施设备维护运行服务标准两部分。公共性物业服务标准按照物业服务质量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其中一星级为最低等级,五星级为最高等级,等级越高,物业服务标准越高。特种设施设备维护运行服务不分等级,为统一标准。 公共性物业服务标准 基本要求 一、服务机构 应在住宅小区内设置相适应的物业服务机构,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有符合《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要求的资质; (二)有委托方提供的服务场所; (三)配备满足服务需要的设施设备; (四)服务窗口应公示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或复印件、物业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投诉渠道等,提供特约服务的,应公示特约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及收费标准等; (五)有客户服务人员为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提供咨询、缴费、报修、受理投诉等服务。 二、人员 物业服务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操作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物业管理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证书;

(三)进驻物业服务区域后,物业服务企业应针对实际情况对所有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上岗; (四)统一着装,佩戴明显标志,仪容仪表整洁;服务主动热情,窗口服务人员宜使用普通话; (五)定期参加专业技能、法律法规、安全等相应的培训。 三、规章制度 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 (一)物业服务方案; (二)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服务规范; (三)内部管理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节能管理制度等。 四、财务管理 (一)物业服务费和其它费用收支应符合《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山东省住宅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济南市住宅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要求; (二)对于合同约定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应按合同要求执行; (三)为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提供的特约服务应按双方约定收费并单独结算; (四)规范操作,账目清晰;实行酬金制物业服务收费方式的物业服务企业每年至少公布1次服务资金的收支情况。 五、档案管理 (一)基本要求 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档案、记录等内容完整、准确,及时对文件资料和记录进行归档保存。

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名单450家

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基地名录(450家) 省份序号培训基地名称 北京 (28家) 1 北京医院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与医院 3 中日友好医院 4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5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6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7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8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9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10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1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1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14 北京积水潭医院 1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1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18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0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2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2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2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24 北京回龙观医院 2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2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28 中国人民武装**部队总医院 天津 (18家) 29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30 天津市人民医院 31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32 天津市南开医院 33 天津市天津医院 34 天津市环湖医院 35 天津市眼科医院

36 天津市口腔医院 37 天津市胸科医院 38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39 天津市儿童医院 40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4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42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43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44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45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46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河北 (8家) 47 河北省人民医院 48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49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5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51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52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53 沧州市中心医院 54 邯郸市中心医院 山西 (12家) 55 山西大医院 56 山西省人民医院 57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58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59 太原市中心医院 60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61 山西省汾阳医院 62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 63 临汾市人民医院 64 运城市中心医院 65 长治市人民医院 66 晋城市人民医院 内蒙古 (3家) 67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68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69 内蒙古包钢医院 辽宁 (22家) 70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7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医养结合文章

【一】当我们在谈“医养结合”,我们在谈什么? 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及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医养结合基本内涵与特点 从内涵上来讲,医养结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从保障目的来看,与传统养老模式一样,医养结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生活服务,以使老人安度晚年; 从参与主体来看,它联合传统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 从服务内容来看,由于引入了现代医疗技术,它能够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从保障对象来看,尤其适宜处于大病康复期、慢性病、易复发病患者等无法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从人性角度来看,它同时考虑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医疗需求,符合现代老年人“医养共需”的基本生活需求。 从广义范畴来界定,医养结合不仅是将传统养老保障与现代医疗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探索,还意味着一种跨越式的养老新理念。 一切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实践,都可以被界定为医养结合的范畴。比如,近几年青岛、重庆等地开展的老年长期照护制度探索,本质上也是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组合提供,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 因此,医养结合可以理解为“医养融合”,即超越传统养老理念中只强调单一性的养老服务,而更加注重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兼得性,注重老年生活保障需求中“养”与“医”的结合,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年照顾服务,能够满足未来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多重生活料理需求。 2. 医养结合与传统养老模式有何不同 首先,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两者提供服务内容的差异最为明显。医养结合模式在提供传统养老模式所包含的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医疗和康复服务,实现了传统养老服务与现代医疗服务的结合。 其次,医养结合模式不同于传统养老模式具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比如居家养老的责任主体是家庭,机构养老的责任主体是各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没有明确的责任归属主体。在具体实践中,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可以是设有老年病科的医疗机构,或者是医疗机构分设、下属的养老服务单位,也可以是和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的养老院、福利院。

050401-山东省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规范

山东省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规范》(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xx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规范 前言 为提高我省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保障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服务行为,为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提供参考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省建设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建设厅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英、王晓瑜、胡冰、张恒志、张宣文、王西涛、蔡志刚、韩小华、蓝颉、闫晓燕。 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物业管理服务的定义、分类及服务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物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9号)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10号令)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房屋修缮范围和标准(试行)》(城住字[84]第677号)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物业 已建成并交付使用的房屋以及相配套的设备、设施 3.2 物业管理 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物业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 3.3 业主 物业的所有权人。 3.4 非业主使用人 物业的承租人和其他实际使用物业的非所有权人。 3.5 物业管理企业 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依法取得物业管理资质的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组织。 3.6 一级物业管理服务 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高标准物业管理服务。

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肿瘤科培训基地细则 本培训基地细则根据《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制定。 一、肿瘤科培训基地基本条件 科室规模: 1、综合医院肿瘤科的基本条件:医院应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具有独立的肿瘤科,设有肿瘤内科、放射治疗等专业。 总床位数≥80张,床位使用率≥85%; 年收治肿瘤住院病人数应≥1000人次; 肿瘤病人年门诊量应≥3000人次。 2、肿瘤专科医院基本条件:应为二级甲等以上肿瘤医院。 总床位数≥300张,床位使用率≥85%; 年收治肿瘤住院病人数应≥2000人次; 肿瘤病人年门诊量应≥5000人次。

诊疗疾病范围: 肿瘤科培训基地所诊治的疾病种类基本覆盖肿瘤科各类常见疾病,能够满足《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下简称培训细则)培养目标的要求。疾病种类及例数要求按培训细则要求的病例数目×受训者人数。 医疗设备: 1、肿瘤科培训基地专有设备: 电子直线加速器; 模拟定位机;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 三维水箱剂量监测系统; 电离室剂量仪、热释光剂量仪; 调强验证计量检测设备、仿真人体模型; 后装机、热疗仪;

化疗泵及胰岛素泵。 2、培训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 大型X线摄片机,数字血管造影设备(DSA),CT,ECT,三维影像定位设备,彩色B超,12导联心电图记录仪,动态心电图仪,动态血压仪,超声心动图仪,氧饱和度监测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指测血糖仪。 相关科室或实验室: 1、医院必须具备下列相关科室: 心血管内科(心电图室,冠心病监护室),呼吸内科(呼吸重症监护室),消化内科,血液科,ICU科,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瘤科,皮肤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医学影像科(含超声和核医学),病理科,医学检验科(血液细胞室、免疫室、生化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等),血库以及能供受训者进行临床研究的实验室等。 2、其他相关实验室: 心导管室; 肺功能室、呼吸内镜室; 消化内镜室: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超声下介入诊治等设备。 医疗工作量:

2020年医养结合实施方案

2020年医养结合实施方案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完善老龄人口相关保障体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有效解决快速增长的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经研究,特制定本院医养结合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养老服务事业为宗旨,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为要求,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养老服务业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设置,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实现医养无缝对接,为全县老年人搭建方便快捷、品质优良、普惠实用的新型养老服务平台,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质量。 二、工作目标 探索我院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和养老服务结合新模式,通过整合现有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资源,创新运作模式、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各方资源,满足居家、社区及机构集中养老等老年人群不同层面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让广大老年人能够及时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目标。 三、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医疗服务。 进一步摸排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加强老年人健康指标监测和信息管理;确保每年开展的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落实到位,保障镇域内65周岁老年人每年都接受至少一次健康体检;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为老年人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运动、健康饮食等方面

的指导,特别是对老年人“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病加强健康教育;将计生特扶对象家庭 医生制度落到实处,与特扶对象签订契约,指定一名家庭医生,为特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方便特扶老人就医问诊。进一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范围,为辖区内自愿签约的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规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 (二)建立健全医养结合联系制度。 建立健全医养结合联系制度,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联系,强化医疗康复 功能,为县内1家敬老院提供基本医疗康复服务。我院为县域内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 色通报,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及时的医疗问诊、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等服务;发 挥镇卫生院专业医疗特长,定期去敬老院坐诊、出诊,为敬老院内住养老人提供医疗卫生 服务,缓解老年医疗护理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 (三)依托明水县敬老院促进居家医养结合发展。(2018年1月-2018年11月) 依托敬老院,以智能信息化养老为平台,建立医、养、护、便等综合服务体系的日 间照料中心,通过高质量、高效能、高素质的康复师、护师、生活指导服务队等服务团队,为辖区内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免费上门体检和精神慰藉、养生保健知识培训、康复理疗、文娱活动等贴心服务,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健 康老龄化“十三五”规划具体要求,是幸福养老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养老幸福 指数的迫切愿望。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密切合作、齐抓共管,根据各自工作职 责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推进医养结合,把解决好老年人的疾病预防、治疗和疗养问题作 为一项为老服务的民生工程抓实抓好。 (二)加强人员配备,保障经费投入。 各科室要结合实际,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同时要优化敬老院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员 配备和设施配置,为医养结合工作创造条件;民政、社保、卫生院、计生办等部门要加大 对养老、医疗专业服务人才的培训力度,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三)强化督促指导,确保取得实效。 计生办、民政局等牵头单位在对敬老院、“贴心之家”等养老机构及村(社区)卫 生室进行常规指导的基础上,还要不定期对其进行检查抽查,及时发现、整改为老人提供 医疗、养护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医养结合工作落实到位,使老年 人健康服务得到保障。

急诊科住院医师规培内容国家标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急诊科培训细则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二多界面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它与临床各学科既密切关联,又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属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急诊医学的特点之一是高度时效性,即在有限临床资料的情况下,用最短的时间二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挽救病人的生命,稳定病情,减轻病人的痛苦.急诊医疗服务于任何急性病症(包括心理急症)和急性创伤等病人,业务范围涉及院前急救二院内急诊(救)二危重症监护等.因此,从事急诊医学专业的医师需要掌握宽泛的医学专业知识,学会应用各种紧急救援医疗技术和方法来挽救病人的生命. 一二培训目标 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快速准确采集病史二规范体格检查二正确书写病历,了解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能以病人为中心,掌握急诊医师特殊的 四步(即判断二处理二诊断二治疗) 临床思维模式,掌握急诊病人的病情评估与分级二常见急症的鉴别诊断以及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的独立判断和快速诊治,并能够基本具备独立诊治常见危重症病人的能力.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急诊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二培训方法 采用在急危重症出现概率较高的临床科室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同时采取理论授课二模拟培训和临床带教的培训方法,加深住院医师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各门类知识的关联和应用.理论课程的设定以及临床科室的轮转着重于学习急诊医学相关知识和理论,规范病历书写,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低年资住院医师参与见习/实习医生的临床带教,高年资住院医师指导低年资住院医师. 临床科室轮转总体安排为:急诊科[含急诊危重症监护室(E I C U)]轮转时间为15个月,其他急诊医学相关科室轮转17个月,机动1个月.详细安排见下表.一一 6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