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之化学镀镍磷成品

综合实验之化学镀镍磷成品
综合实验之化学镀镍磷成品

化学镀镍磷

彭发学

3090702052,金属材料工程090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在简述了化学镀镍磷发展的基础之上,详述了化学镀镍磷的实验原理,阐述了化学镀镍磷的实验流程及配方,概述了镀层的性能检测,指出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综述了化学镀镍磷的作用及应用,并针对对化学镀镍磷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化学镀镍磷;配方;镀层;性能检测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phosphorus

PENG Fa-xue

3090702052, Metal material engineering 0902 clas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Abstract: In the paper the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osphorus, detailing the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f phosphorus experiment princi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experimental process and formula of phosphorus, and summarizes the performance test of coating, and points out the matters of attention in the experi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and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course of experime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effect and application of phosphorus, and in the light of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the defects of phosphorus presented their views.

Key words: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p; Formula; Plating; Performance testing

化学镀是指在没有外电流通过的情况下,利用化学方法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并沉积在基体表面,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1.化学镀镍磷的发展

化学镀镍磷工艺是今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表面保护和表面强化技术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化学镀镍磷合金已经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石油炼制、电子能源、汽车、化工等行业。化学镀镍磷能够显著提高设备的耐磨,耐蚀性能,延长其寿命,在碳钢、铸铁、有色金属这些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化学镀镍磷实验原理

化学镀镍磷合金是一种在不加电流的情况下,利用还原剂在活化零件表面上自催化还原沉积得到镍磷镀层的方法。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磷工艺,其反应机理有三种看法,分别为原子氢理论、氢化物理论和电化学理论。(一)原子氢理论过程认为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被还原剂中释放的氢原子还原的。

1、化学沉积镍磷合金镀液加热时不起反应,而是通过金属的催化作用,次亚磷酸根在水溶液中脱氢而形成亚磷酸根,同时放出初生态原子氢。

H 2PO

2

- + H

2

O HPO

3

2-+2H+H+

2、初生态原子氢被吸附在催化金属表面上而使其活化,使镀液中的镍阳离子还原,在催化金属表面上沉积金属镍。

Ni2++2H Ni+2H+

3、在催化金属表面上的初生态原子氢使次亚磷酸根还原成磷。同时,由于催化作用使次亚磷酸根分解,形成亚磷酸根和分子态氢。

H 2PO

2

-+H H

2

O+OH- +P

2H H

2

4、镍原子和磷原子共沉积,并形成镍磷合金层。

3P+Ni NiP

3

(二)氢化物理论认为还原剂放出的不是氢原子,而是氢负离子(H-),金属离子是由还原性更强的H-离子还原的。

1、 H

2PO

2

- + H

2

O H

2

PO

3

-+H++H-

酸性

2、 H

2PO

2

- + H

2

O HPO

3

2-+H

2

O+H-

碱性

3、Ni2++2H- Ni↓+H

2

4、 H+ + H- H

2 ↑

酸性

5、H

2O + H- H

2

↑+OH-

碱性

(三)电化学理论则认为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经电化学反应而被还原为金属原子的。

阳极: H

2PO

2

- + H

2

O H

2

PO

3

-+2H++2e

阴极: Ni2++2e Ni

H

2PO

2

-+ e 2OH- +P

2H H

2

3P+Ni NiP

3

综上,镍盐是镀液主盐,一般使用硫酸镍。镍盐浓度高,镀液沉积速度快,但稳定性下降。次磷酸钠作为还原剂通过催化脱氢。

酸性化学镀镍磷沉积速度随着镀液PH的下降而降低,当镀液PH值远小于4时,沉积速度很低,已失去了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当镀液PH值大于6时,易产生亚磷酸镍沉淀,引起镀液自发分解。酸性化学镀镍磷液最佳的PH值通常是4.2-5.0。PH值升高时,镀层中的含磷量降低。

温度是影响酸性化学镀镍磷沉积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低于65 0C 时,沉积速度很慢,随温度的升高沉积速度加快。但是温度过高或加热不均匀都会引起镀液的分解。

3.实验流程及配方

实验流程:化学脱脂(碱性除油)→热水洗→冷水洗→酸洗→冷水洗→化学镀→冷水洗→滴上酒精溶液→干燥→性能检测

1.碱性化学除油溶液配方及参数见表1。

表1碱性化学除油溶液配方及参数

组成及工

NaOH Na2CO3Na3PO4·12H2O Na2SiO3温度时间

配方(g/L)60-80 20-60 15-30 5-10

80-

90℃

6min

除油溶液配制过程如下:

1). 用托盘天平称取2.5gNaOH,12.5gNa

2CO

3

,12.5gNa

3

PO

4

,4.0gNa

2

SiO

3

;

2).按上述称取顺序将药品在玻璃棒的搅拌下溶进少量的蒸馏水中;

3).向溶液中滴加两滴洗洁精,并加蒸馏水至500mL即可配制溶液成功.

检验除油成功与否的方法:将实验样品放在水龙头下冲洗一下,然后马上取出观察样品表面在短时间内能否形成一层薄且均匀的水膜,如果可以则除油成功即可进行下一实验步骤。

2.热水洗

热水洗的作用主要是脱脂和清洗碱液。适当在热水中搅拌即可,无时间要求。

3.冷水洗

适当在冷水中搅拌即可,无时间要求。

4.酸洗

将钢材浸入5%的稀硫酸溶液中0.5-1min。

5.冷水洗

适当在冷水中搅拌即可,无时间要求。

6.化学镀镍磷溶液的配方及参数见表2。

表2 化学镀镍磷溶液的配方及参数

成分及工艺条件硫酸镍

次磷

酸钠

乳酸硼酸 pH值温度沉积速率

镀层含

磷量

配方(g/L) 25 20 25 10 4.4-5.8 90-92

15-22

μm·h-1

8-9%

镀液的配置过程如下:

(1)用托盘天平称取12.5g硫酸镍,10.0g次磷酸钠,12.5g乳酸,5.0g硼酸,分别用少量的蒸馏水溶解;

(2)按上述称取顺序将药品在玻璃棒的搅拌下溶进少量的蒸馏水中;

(3)用蒸馏水稀释至400mL;

(4)用氢氧化钠稀液调整pH值;

(5)将配好的溶液放入水浴炉中加热至实验要求温度。

在化学镀液到温后将工件放入镀液中1小时,使工件表面获得理想的镀层。取三个已镀工件分别放入200℃,300℃,400℃的箱式电阻炉保温2小时进行镀后处理。

7.冷水洗

适当在冷水中搅拌即可,无时间要求。

8.滴上酒精溶液

向实验样品上滴加数滴的酒精溶液即可。

9.干燥

将实验样品置于空气中干燥即可。

4.性能检测

1.表面形貌观察

利用金相显微镜分别对无镀后处理试样进行表面形貌观察并拍照。无镀后处理试样的表面形貌见图1、2,可见图中分布了均匀的圆珠小球的泡,这些正是经过化学镀镀上去的镍磷层。它们的大小、形状、分布等都对表面硬度有一定的影响。

图1 无镀后处理100X 图2 无镀后处理100X 为了使得试样表面硬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为了探讨试样表面硬度随热处理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实验中选取了200℃、300℃、400℃的热处理温度,同时保温两个小时后取出再观察表面形貌并拍照。热处理后的形貌见图

3、4、5。

图3 200℃保温2小时 100X 图4 300℃保温2小时 100X 图5 400℃保温2小时 100X 从上图中可观察到进行了热处理后,镍磷镀层的磷原子扩散偏聚为脱溶、分解和晶化做准备,而且圆珠状小球更加致密且随温度的升高越来越致密。

2. 镀层硬度检测

利用显微硬度仪在0.98N的压力下测量硬度。其过程为:

将样品放入显微硬度仪的样品台上,选择合适的载荷,打开电源;在400倍的显微镜下调整焦距至能看清样品表面形貌为止,转动压头之样品上,按Start开始打压痕,结束后再将400倍显微镜转至样品上方;寻找压痕,转动右转轮,使左测量线对准压痕左端点,转动鼓轮使右测量线靠近左测量线(二线之间留有空隙),记下刻度;在转动鼓轮使右测量线与右端点相切,读取刻度;两数值想减的纪录值,按纪录值查表得硬度。

无镀后处理:477.3HV

200℃保温: 552.2HV

300℃保温: 635.7HV

400℃保温: 765.2HV

3.镀层厚度检测

锯开→镶嵌→砂轮磨→砂纸磨→抛光→腐蚀(3%硝酸酒精溶液)→酒精洗→烘干→金相显微镜观察→测镀层厚度→拍照片。膜层厚度见图6、7。

图6 镶嵌后测厚度 100X 图7 镶嵌后测厚度 100X

镀层厚度:0.013mm

5.注意事项

1、工序不可颠倒,且要连贯,工序间不宜停留太长时间;

2、在配置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搅拌;

3、在进行pH值调整时除了应在剧烈搅拌下进行外,药品的加入还应缓慢少量;

4、要在所需溶液全部配完后开始第一步化学除油处理,且在活化之后要迅速将工件放入镀液中,以免被氧化。

6.实验结论

实验样品通过化学镀镍磷提高了样品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及耐腐蚀性也得到了改善,化学镀镍磷的镀层表面呈分布较均匀圆珠状,热处理后表面形貌改变不大。

由于进行了热处理,镍磷镀层的磷原子扩散偏聚为脱溶、分解和晶化做准备,从而使硬度上升。这可从实验数据中观察得到。

化学镀镍磷层具有耐磨、耐蚀、高硬度等性能,因此化学镀镍磷在电子、石油、化学化工、航空航天、核能、汽车、汽车、机械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化学镀的溶液稳定性差,使用温度高,寿命短。这是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化学镀镍磷会发展得更加完善。

致谢:本文是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综合实验项目,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兰老师对实验的开展做了精确的指导,同时也给文章的书写与改进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我向所有在本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原作者和有关资料提供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伍学高.化学镀技术.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 钱苗根主编,钱苗根主编.材料表面技术及其应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 陈锡栋,等.磨具精饰加工及表面强化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钢铁的化学镀镍磷

钢铁的化学镀镍磷 金属1002 陈浩 3100702039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钢铁化学镀镍磷的原理与工艺流程,简述了镀层的性能及技术指标,随之分析了影响镀层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据此给出了工艺中的除锈配方和镀液配方,最后对试验参数进行了测定与比较,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关键词:化学镀镀镍磷表面强化耐磨耐腐蚀性 一.前言 化学镀镍磷工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表面保护和表面强化技术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化学镀镍磷合金已广泛地应用在石油化工、石油炼制、电子能源、汽车、化工等行业。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是其最大的市场,并且随着人们对这一化学镀特性的认识,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用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的冷换设备上,化学镀镍磷能够显著提高设备的耐磨、耐蚀性能,延长其寿命,性能优于目前使用的有机涂料,而且适用于碳钢、铸铁、有色金属等不同基材。 二.实验原理 化学镀镍磷合金是一种在不加电流的情况下,利用还原剂在活化零件表面上自催化还原沉积得到镍磷镀层的方法。其主要反应为应用次亚磷酸钠还原镍离子为金属镍,即在水溶液中镍离子和次亚磷酸根离子碰撞时,由于镍触媒作用析出原子态氢,而原子态氢又被催化金属吸附并使之活化,把水溶液中的镍离子还原为金属镍形成镀层,另外次亚磷酸根离子由于在催化表面析出原子态氢的作用,被还原成活性磷,与镍结合形成Ni-P合金镀层。 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磷工艺,其反应机理,现普遍被接受的是“原子氢态理论”和“氢化物理论”。下面介绍“原子氢态理论”,其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 1、化学沉积镍磷合金镀液加热时不起反应,而是通过金属的催化作用,次亚磷酸根在水溶液中脱氢而形成亚磷酸根,同时放出初生态原子氢。 H 2PO 2 -+H 2 O→HPO 3 -+2H+H-

化学镀镍配方成分,化学镀镍配方分析技术及生产工艺

化学镀镍配方成分分析,镀镍原理及工艺技术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化学镍的研究背景,分类,原理及工艺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禾川化学引进国外配方破译技术,专业从事化学镍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化学镍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 化学镀镍也叫做无电解镀镍,是在含有特定金属盐和还原剂的溶液中进行自催化反应,析出金属并在基材表面沉积形成表面金属镀层的一种优良的成膜技术。化学镀镍工艺简便,成本低廉,镀层厚度均匀,可大面积涂覆,镀层可焊姓良好,若配合适当的前处理工艺,可以在高强铝合金和超细晶铝合金等材料上获得性能良好的镀层,因此在表面工程和精细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二、化学镀工艺 化学镀工艺流程为:试样打磨-清洗-封孔-布轮抛光-化学除油-水洗-硝酸除锈-水洗-活化-化学镀-水洗-钝化-水洗-热水封闭-吹干。

图1 化学镀的工艺流程图 三、化学镀镍分类 化学镀镍的分类方法种类多种多样,采用不同的分类规则就有不同的分类法。 四、化学镀镍原理 目前以次亚磷酸盐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的自催化沉积反应,已经提出的理论有羟基-镍离子配位理论、氢化物理论、电化学理论和原子氢态理论等,其中以原子氢态理论得到最为广泛的认同。 该理论认为还原镍的物质实质上就是原子氢。在以次亚磷酸盐为还原剂还原Ni2+时,可以以下式子表示其总反应: 3NaH2PO2+3H2O+NiSO4→3NaH2PO3+H2SO4+2H2+Ni(1) 也可表达为: Ni2++H2PO2-+H2O→H2PO3-+2H++Ni(2)

《电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090 《电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s in Electrochemistry 【是否独立授课】否【实验学时】16 【编写】熊友泉【审核】田继红 一、授课对象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腐蚀与防护方向)四年制本科生。 二、课程类型 专业限选课。 三、实验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实验的性质 与专业基础课---《电化学理论及测试》的内容配套,与专业课---《金属腐蚀学》、《电镀理论与工艺》的内容相关。 2、实验的目的 经过本实验的训练,使学生加深对电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同时掌握常用的电化学测试技术,为今后运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专业课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3、实验的任务 教会学生掌握常用的电化学测试技术,使学生能够根据工作需要正确地配制三电极体系,采用适当的装置测出所需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五、实验内容与实验要求 实验一 (1)内容: 恒电流法测定阴极极化曲线。 (2)要求: 掌握恒电流法测定稳态极化曲线的技术。 了解光亮剂对镀锌阴极极化曲线的影响。 2、实验二 (1)内容: 恒电位法测定阳极极化曲线。 (2)要求:

掌握恒电位法测定稳态极化曲线的技术。 了解氯离子对镀镍阳极极化曲线的影响。 3、实验三 (1)内容: 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 (2)要求: 掌握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的技术。 了解硫脲、六次甲基四胺之类的缓蚀剂对碳酸在硫酸溶液中腐蚀速度的影响。 4、实验四 (1)内容: 三角波电位扫描法测定不锈钢的点蚀电位、再钝化电位。 (2)要求: 掌握三角波电位扫描法测定不锈钢的点蚀电位、再钝化电位的技术。 了解氯离子对不锈钢在硫酸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5、实验五 (1)内容: 恒电位李沙育图形法测定A3钢在3.5%NaCl溶液中的交流阻抗。 (2)要求: 掌握恒电位李沙育图形法测定电极交流阻抗的技术。 掌握根据腐蚀电极交流阻抗求金属腐蚀速度的方法。 六、主要参考书 [1] 刘永辉.电化学测试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6. [2] 田昭武电.化学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4. [3](苏)L.I.安德罗波夫.理论电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化学镀镍磷合金最新进展

化学镀镍磷合金研究进展 摘要: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由于其优良的耐磨耐蚀、无磷和镀层均匀等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 用。本文综述了化学镀镍磷合金在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化学镀镍磷工艺、沉积过程及沉积机理、镀层组织结构、性能及应用作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化学镀,镍磷合金,组织结构,性能 Abstract Electroless despite of nickel phosphorus allo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diverse fieldsfortheiruniquecombinationsofpropertiessuchasrestistance,corrosionesistance,non-magnetism and uniformity of coating thick-ness.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electroless Ni-P deposit on various aspect 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Special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deposition process,depositionmechanism,microstructure,as well as som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despoists. Key words Electrolessdepoists,Ni-P alloy,Microstructure,Property 1概述 化学镀是用还原剂还原溶液中的络合金属离子,在催化活化表面获得所需的金属镀层,而赋予基体材料本身并不具有的表面性能。化学镀具有如下特点:(l)优良的深镀及均镀能力;(2)适用范围广,可在常用金属及经特殊处理的非导体和半导体材料表面沉积出镀层;(3)设备简单,操作方便;(4)镀层致密,无针孔,具有优良的耐蚀性;(5)镀层具有较高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6)镀层成分可以根据需要改变镀液类型及操作条件来加以选择。化学镀镍由于其独特的沉积特性和优越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而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汽车等工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目前,得到深人研究及广泛应用的是化学镀镍层。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都有商品化学镀镍液出售,并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商品系列,镍用于化学镀的消耗量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化学镀镍分Ni一P、Ni一B两类工艺,本文将主要探讨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Ni一P层的各方面研究。 2化学镀镍磷工艺 60年代初,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专利性化学镀镍工艺进人了美国市场,当时的产品都是中等磷含量[5%一8%P(质量分数)]镀层,该镀层通常采用了含硫稳定剂或重金属离子,在各种性能上有一定的局限性。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研究重点转向高磷化学镀镍层[9%一12%P(质量分数)],该种镀层具有非晶态结构,而赋予镀层极佳的耐蚀性,改善了压应力,延长了疲劳寿命,并具有非磁特性,而深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近期人们研究发现,低磷镀层[1%一5%P(质量分数)]具有高的镀态硬度和优良的耐碱蚀特性,在许多应用场合可用来代替硬铬及镍硼镀层,特别适用于要求耐磨性而不能经受高温热处理的材料(如铝及铝合金),显示出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化学镀Ni-P工艺按溶液pH值可分为酸性和碱性两大体系,镀液的主要成分是NISO4·6H2O和NaH2PO2·2H2O,同时为了保证镀液稳定和镀层质量,镀液中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络合剂、加速剂、稳定剂、光亮剂等。只有在正确选择了各种添加剂及含量的情况下,才能获得优良的化学镀镍工艺,要求工艺不仅有较快的沉积速度,而且镀液稳定性好,使用周期长,同时还要保证镀层优良的使用性能。 3化学镀镍磷沉积过程与沉积机理 3.1化学镀镍磷的沉积速度及镀层组成 化学镀镍沉积反应的动力学同时控制着沉积速率和镀层组成。对于化学镀镍这样一个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的复杂反应体系,人们广泛研究了各种操作参数及溶液组成对沉积速度和镀

钢的化学镀镍磷

钢的化学镀镍磷 DC 金属309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钢铁化学镀镍磷的原理与工艺流程,简述了镀层的性能及技术指标,随之分析了影响镀层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据此给出了工艺中的除锈配方和镀液配方,最后对试验参数进行了测定与比较,得出了一定的结论,由此论证了化学镀镍磷的重要作用和这一工艺对钢铁性能改进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原子氢态理论镀层工艺热处理参数测定 前言:化学镀镍磷工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表面保护和表面强化技术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化学镀镍磷合金已广泛地应用在石油化工、石油炼制、电子能源、汽车、化工等行业。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是其最大的市场,并且随着人们对这一化学镀特性的认识,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用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的冷换设备上,化学镀镍磷能够显著提高设备的耐磨、耐蚀性能,延长其寿命,性能优于目前使用的有机涂料,而且适用于碳钢、铸铁、有色金属等不同基材[1]。 一、实验原理 化学镀镍磷合金是一种在不加电流的情况下,利用还原剂在活化零件表面上自催化还原沉积得到镍磷镀层的方法。其主要反应为应用次亚磷酸钠还原镍离子为金属镍,即在水溶液中镍离子和次亚磷酸根离子碰撞时,由于镍触媒作用析出原子态氢,而原子态氢又被催化金属吸附并使之活化,把水溶液中的镍离子还原为金属镍形成镀层,另外次亚磷酸根离子由于在催化表面析出原子态氢的作用,被还原成活性磷,与镍结合形成Ni-P合金镀层。 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磷工艺,其反应机理,现普遍被接受的是“原子氢态理论”和“氢化物理论”。下面介绍“原子氢态理论”,其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 1、化学沉积镍磷合金镀液加热时不起反应,而是通过金属的催化作用,次亚磷酸根在水溶液中脱氢而形成亚磷酸根,同时放出初生态原子氢。 H2PO2-+H2O→HPO3-+2H+H-

南昌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南昌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把a、b、c、d四块金属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上发生氧化反应;c、d相连,d上有气体逸出;a、c相连,a极减轻;b、d相连,H+向b极移动。则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A . a>b>c>d B . a>c>b>d C . a>c>d> D . b>d>c>a 2. (2分) (2016高一下·温州期中) 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 油脂 B . 淀粉 C . 蛋白质 D . 纤维素 3. (2分) (2018高一上·大理期中)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B . 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 . 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D .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 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 4. (2分) (2017高一上·广东期中)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71 g Cl2所含原子数为2NA B . 在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C . 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5NA D . 标准状况下,1 mol H2O和1 mol H2的体积都约为22.4 L 5. (2分)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 . 用甲图装置证明ρ(煤油)<ρ(钠)<ρ(水) B . 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 . 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 D . 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6. (2分)下列正确的叙述有() ①CO、NO、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②Ca(HCO3)2、SO3、FeCl3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③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 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⑤烧碱、次氯酸、氯气按顺序分类依次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 . ①②③⑤ B . ②③⑤ C . ②③ D . 全部 7. (2分) (2016高三上·怀仁期中) 下列实验中,对于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均正确的是()

化学镀镍配方汇编

简述电镀槽液加料方法与溶液密度测定方法 1.电镀生产现场工艺管理的主要内容: 1)控制各槽液成分在工艺配方规范内。遵守规定的化学分析周期。 2)保持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如温度、电流密度等。 3)保持阴极与阳极电接触良好。 4)严格的阴极与阳极悬挂位置。 5)保持镀液的清洁和控制镀液杂质。 6)保持电镀挂具的完好和挂钩、挂齿良好的电接触。 2.电镀槽液加料方法:加料要以“勤加”“少加”为原则。 2.1固体物料的补充,某些有机固体料先用有机溶剂溶解,再慢慢加入以提高增溶性。若直接加入往往会使镀液混浊。一般的固体物料,可用镀槽中的溶液来分批溶解。即取部分电镀液把要加的料在搅拌下慢慢加入,待静止澄清,把上层清液加入镀槽。未溶解的部分,再加入镀液,搅拌溶解。这样反复作业,直到全部加完。在不影响镀液总体积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去离子水或热的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后加入镀槽。有些固体料易形成团状,影响溶解过程。可以先用少量水调成稀浆糊状,逐步冲稀以避免团状物的形成。 2.2液体物料的补充,可以用去离子水适当稀释或用镀液稀释后在搅拌下慢慢加入。严禁将添加剂光亮剂的原液加入镀槽。 2.3补充料的时机,加料最好是在停镀时进行。加入后经过充分搅匀再投入生产。在生产中加料,要在工件刚出槽后的“暂休”时段加入。可在

循环泵的出液口一方加入,加入速度要慢,药料随着出液口的冲击力很快分散开来。 2.4加料方法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 2.4 1)如果加入的是光亮剂,则易造成此槽工件色泽差异。 2.4.2)如果加入的是没有溶解的固体料,则易造成镀层毛刺或粗糙。 2.4.3)如果是加入酸调节pH,会造成槽液内部pH不均匀而局部造成针孔。 3.镀液及其它辅助溶液密度的测试方法: 3.1要经常测定溶液的密度,新配制的镀液或其它辅助液,都要测定它的密度并作为档案保存起来供以后对比。镀液的密度一般随着槽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镀液中杂质离子、添加剂分解产物等积累的结果,因此可以把溶液密度与溶液成分化验数据一起综合进行分析,判断槽液故障原因以利排除。 3.2溶液密度测定方法,在电镀生产中,常用密度计或波美计测试溶液密度。密度与波美度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转换。对重于水的液体密度 =145/(145-波美度),波美度=(145x145)/密度,在用波美计测试时,其量程要从小开始试测,若波美计量程选择不当,会损坏波美计。 测试密度不要在镀槽内进行,应取出部分镀液在槽外进行。在镀槽中测试,当比重计或波美计万一损坏,镀液会被铅粒污染。应将待测液取出1.5L左右(用2000mL烧杯),热的溶液可用水浴冷却。然后将样液转移至1000mL直形量筒中,装入量为距筒口约20mm处,就可用比重计测量。 脉冲电镀电源使用须知

实验15_光亮镀锌及化学镀镍实验报告

5.3数据处理 (1)电镀锌的电流密度:J=I/S=0.8A/(3.5cm×3.5cm×2)=0.0326A/cm2 (2)碱性光亮镀锌的电流效率: 实验中锌的实际析出量为: 第一次镀锌:113.5mg/(0.8A×10min×60s/min)=0.2364mg/C 第二次镀锌:111.0mg/(0.8A×10min×60s/min)=0.2312mg/C 锌的理论析出量为0.339 mg/C 则镀锌的电流效率为: 第一次镀锌:(0.2364 mg/C)/(0.339 mg/C)×100%=69.73% 第二次镀锌:(0.2312mg/C)/(0.339 mg/C)×100%=68.20% (3)质量法测得第一次镀锌的镀层厚度: [0.1135g/(7.17g/cm3)/(3.5cm×3.5cm)]/2=6.461×10-4cm 质量法测得第二次镀锌的镀层厚度: [0.1110g/(7.17g/cm3)/(3.5cm×3.5cm)]/2=6.319×10-4cm (4)镍磷合金镀层的厚度:(0.0403g/(8.30g/ cm3))/( 3.5cm×3.5cm)=3.964×10-4cm 化学镀镍的沉积速度:3.964um/(20min×1/60h/min)=11.892um/h (5) 孔隙率:41/(3.3cm×3.3cm) = 3.76个/cm2 (6)评价两种镀层的外观:用镀锌法镀后得到的铁片表面较光滑和有光泽,而且镀层较厚,但均匀度不够高;用化学镀镍法得到的铁片表面光滑,镀层均匀,但光泽不及化学镀锌好,且镀层较薄。 6 讨论与分析 6.1本实验中镀锌用电流0.8A,因为反应速度较快能得到镀层比较好的铁片。 6.2由计算电流效率可知,本实验电流效率偏小,可能是因为电流较大,搅拌速度较快使得镀层较难附着在铁片上。 6.3计算的孔隙率较小,滤纸上的斑点都是较小的,几乎没有连起来的斑点,可能是因为小气泡,以及预处理不够到位,或者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 6.4本次实验需要对铁片进行退锌、除灰、除油的预处理,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时应尽量避免用手触碰而使其沾上油污,影响镀层质量。 6.5本组比较两种方法发现,镀锌过程出泡不是很均匀,且有一侧有大量气泡,另一侧较少,因此均匀度不够好。而化学镀镍过程气泡均匀出现,因此镀层较均匀。

配制化学镍

化学镍配伍 硫酸镍400-460g/L A剂 次磷酸钠180-200g/L+络合剂+稳定剂+促进剂 B 剂 次磷酸钠480-520g/L+光剂+稳定剂 C剂 化学镀镍 化学镀镍已成为国际上表面处理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工业技术之一,以其优良的性能,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每年总产值达10亿美元,而且每年还以5%~7%的速度递增。 一、性质和用途 用次磷酸钠作还原剂获得的镀层实际上是镍磷合金。依含磷量不同可分为低磷(1%~4%)、中磷(4%~10%)和高磷(10%~12%)。从不同pH值的镀液中可获得不同含磷量的镀层,在弱酸性液(pH=4~5)中可获得中磷和高磷合金;从弱碱性液(pH=8~10)中可获得低磷

和中磷合金。含磷为8%以上的Ni-P合金是一种非晶态镀层。因无晶界所以抗腐性能特别优良。经过热处理(300~400℃)变成非晶态与晶态的混合物时硬度可高达HV=1155;化学复合镀层硬度更高,如Ni-P-SiC,镀态HV=700,350℃热处理后可达到HV=1300。非晶态合金是开发新材料的方向,现已成为工程学科的一大热门。 近年低磷化学镀镍是研究开发的又一热点,含磷1%~4%的Ni-P合金,镀态的HV=700,热处理后接近硬铬的硬度,是替代硬铬层的理想镀层,又是可在铝上施镀的好镀种。 化学镀层的种类、性质和主要用途,列于表3-1-2。 化学镀镍层与电镀镍层的性能比较,列于表3-1-3。 表3-1-2 化学镀镍种类性质和主要用途

表3-1-3 化学镀镍与电镀镍的性能比较 化学镀镍的脆性较大,在钢上仅能经受2.2%的塑性变形而不出现裂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实训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实训》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实训》课程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训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与方法、电镀镍及镍合金工艺与方法、电镀铜及铜合金工艺与方法等表面处理技术方法,为从事材料表面改性工艺编制工作奠定基础。 2、设计思路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实训》的总体设计思路:在已传授专业核心课程《电镀理论与工艺》、《表面工程技术》和《涂装工艺学》的基础上,将书本知识的传授与动手能力的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发展职业能力。本课程以不同材料表面处理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使学生

掌握表面处理基础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技术管理的能力,并注意渗透相关学科的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该门课程建议总学时为52,学分为2分。 3、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与方法; ●电镀镍及镍合金工艺与方法; ●电镀铜及铜合金工艺与方法; ●电镀锌及锌合金工艺与方法。 职业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现场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动手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熟悉材料表面处理技术车间布置,并初步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 4、课程内容设计和任务分析

5 、教材编选建议 (1)教材应按照职业能力的需求和学生更深一步的学习来编写; (2)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教学方法建议 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多思考,勤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劳动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贯穿于实训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训效率,强化实践技巧的熟练程度。 实践教学过程应注意多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讲解;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或去企业在企业的配合下进行现场教学。

化学镀镍溶液的各种成分

化学镀镍溶液的各种成分 优异的化学镀镍溶液产生优异的化学镀镍层是必不可少的。化学镀镍溶液应包括:镍盐、还原剂、络合剂、缓冲剂、加速剂、稳定剂、光亮剂、润湿剂等。 主盐 化学镀镍溶液中的主盐就是镍盐,如硫酸镍、氯化镍、醋酸镍等,由它们提供化学镀反应过程中所需要 的镍离子。早期曾用过氯化镍做主盐,但由于氯离子的存在不仅会降低镀层的耐蚀性,还产生拉应力,所以目前已很少有人使用。同硫酸镍相比用醋酸镍做主盐对镀层性能是有益的。但因其价格昂贵而无人使用。其实最理想的镍离子来源应该是次磷酸镍,使用它不至于在镀浴中积存大量的硫酸根,也不至于在使用中随着补加次磷酸钠而带入大量钠离子,同样因其价格因素而不能被工业化应用。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硫酸镍,由于制造工艺稍有不同而有两种结晶水的硫酸镍。因为硫酸镍是主盐,用量大,在镀中还要进行不断的补加,所含杂质元素会在镀液的积累,造成镀液镀速下降、寿命缩短,还会影响到镀层性能,尤其是耐蚀性。所以在采购硫酸镍时应该力求供货方提供可靠的成分化验单,做到每个批量的质量稳定,尤其要注意对镀液有害的杂质尤其是重金属元素的控制。 还原剂 用得最多的还原剂是次磷酸钠,原因在于它的价格低、镀液容易控制,而且合金镀层性能良好。次磷酸钠在水中易于溶解,水溶液的PH值为6。是白磷溶于NaOH中,加热而得到的产物。目前国内的次磷酸钠制造水平很高,除了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 络合剂 化学镀镍溶液中除了主盐与还原剂以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络合剂。镀液性能的差异、寿命长短主要取决于络合剂的选用及其搭配关系。 络合剂的第一个作用就是防止镀液析出沉淀,增加镀液稳定性并延长使用寿命。如果镀液中没有络合剂存在,由于镍的氢氧化物溶解度较小,在酸性镀液中便可析出浅绿色絮状含水氢氧化镍沉淀。硫酸镍溶于水后形成六水合镍离子,它有水解倾向,水解后呈酸性,这时即析出了氢氧化物沉淀。如果六水合镍离子中有部分络合剂存在则可以明显提高其抗水解能力,甚至有可能在碱性环境中以镍离子形式存在。不过,pH 值增加,六水合镍离子中的水分子会被OH根取代,促使水解加剧,要完全抑制水解反应,镍离子必须全部螯合以得到抑制水解的最大稳定性。镀液中还有较多次磷酸根离子存大,但由于次磷酸镍溶液度较大,一般不致析出沉淀。镀液使用后期,溶液中亚磷酸根聚集,浓度增大,容易析出白色的NiHPO3.6H2O沉淀。加入络合剂以后溶液中游离镍离子浓度大幅度降低,可以抑制镀液后期亚磷酸镍沉淀的析出。络合剂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提高沉积速度,加络合剂后沉积速度增加的数据很多。加入络合剂使镀液中游离镍离子浓度大幅度下降,从质量作用定律看降低反应物浓度反而提高了反应速度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问题只能从动力学角度来解释。简单的说法是有机添加剂吸附在工件表面后,提高了它的活性,为次磷酸根释放活性原子氢提供更多的激活能,从而增加了沉积反应速度。络合剂在此也起了加速剂的作用。 能应用于化学镀镍中的络合剂很多,但在化学镀镍溶液中所用的络合剂则要求它们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存在一定的反应活性,价格因素也不容忽视。目前,常用的络合剂主要是一些脂肪族羧酸及其取代衍生物,如丁二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及甘氨酸等,或用它们的盐类。在碱浴中则用焦磷酸盐、柠檬酸盐及铵盐。不饱和脂肪酸很少使用,因不饱和烃在饱和时要吸收氢原子,降低还原剂的利用率。而常见的一元羧酸如甲酸、乙酸等则很少使用,乙酸常用作缓冲剂,丙酸则用作加速剂。 稳定剂 化学镀镍溶液是一个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由于种种原因,如局部过热、pH值提高,或某些杂质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在镀液中出现一些活性微粒—催化核心,使镀液发生激烈的均向自催化反应,产生大量Ni—P

低磷化学镍配方与超低磷化学镀镍工艺

超低磷化学镍配方与低磷化学镀镍工艺 (周生电镀导师) 超低磷化学镍工艺,主要应用于低温有稳定的镀速,它可以在连续补充的情况下有很长的使用寿命。镀层的性能光滑,低应力和含有3-6%的磷。超低磷配方可保持2%左右的磷含量。镀层硬度为530-580HV,增加钴含量则硬度可以超过700HV,每小时的沉积速度为6-8μm。 NI-1166含有三种成份, NI-1166A和 NI-1166B用作配缸, NI-1166A和NI-1166C用作补充。 周生电镀导师之(@q):(3)(8)(0)(6)(8)(5)(5)(0)(9) 电镀导师之[(微)(Xin)]:(1)(3)(6)(5)(7)(2)(0)(1)(4)(7)(0) ●配方平台不断发展完善 我们的配方平台包含的成熟量产商业配方,已有AN美特、乐思、罗哈、麦德美、国内知名公司配方。 配方平台帮助了很多中小企业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也有不少个人因此创业成功,帮助国内企业抢占国外知名企业市场,提升国产占有率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 ●说明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类似抄袭或者是买过部分配方后再次转卖的,他们会改动数据,而且不会有后期的改进和升级。他们甚至建立Q群或者微@信群推销配方。我们没有建立任何群。一切建&群的都是假冒。(本*公*告*长*期*有*效)。有些号称配方公开的公司,其实公开的是代号配方,靠高价卖代号原料赚取高额利润,希望买配方的用户不要被此类广*告忽悠。

●配缸方法 1.用去离子水清洗镀槽。 2.加入部份去离子水。 3.添加所需量的 NI-1166A和 NI-1166B搅拌均匀,然后加水至工作液位。 4.加热溶液至操作温度,检测PH值是否标准。 ●补充 为了维护最佳的电镀速率,应通过分析镍的方法,将其控制在5.2-6.0g/L。 1.金属镍 在操作中,可以通过补充 NI-1166A和 NI-1166C来补充金属镍和还原剂。每补充1g金属镍需要添加10ml/L的 NI-1166A和20ml/L的 NI-1166C。 2. 还原剂 还原剂的范围是20-40g/L,在正常的不需要额外添加 NI-1166C。

化学镀镍液的主要组成及其作用

化学镀镍液的主要组成及其作用 优异的镀液配方对于产生最优质的化学镀镍层是必不可少的。化学镀镍溶液应包括:镍盐、还原剂、络合剂、缓冲剂、促进剂、稳定剂、光亮剂、润湿剂等。 主盐 化学镀镍溶液中的主盐就是镍盐,如硫酸镍、氯化镍、醋酸镍等,由它们提供化学镀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镍离子。早期曾用过氯化镍做主盐,但由于氯离子的存在不仅会降低镀层的耐蚀性,还产生拉应力,所以目前已很少有人使用。同硫酸镍相比用醋酸镍做主盐对镀层性能是有益的。但因其价格昂贵而无人使用。其实最理想的镍离子来源应该是次磷酸镍,使用它不至于在镀浴中积存大量的硫酸根,也不至于在使用中随着补加次磷酸钠而带入大量钠离子,同样因其价格因素而不能被工业化应用。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硫酸镍,由于制造工艺稍有不同而有两种结晶水的硫酸镍。因为硫酸镍是主盐,用量大,在镀中还要进行不断的补加,所含杂质元素会在镀液的积累,造成镀液镀速下降、寿命缩短,还会影响到镀层性能,尤其是耐蚀性。所以在采购硫酸镍时应该力求供货方提供可靠的成分化验单,做到每个批量的质量稳定,尤其要注意对镀液有害的杂质尤其是重金属元素的控制。 还原剂 用得最多的还原剂是次磷酸钠,原因在于它的价格低、镀液容易控制,而且合金镀层性能良好。次磷酸钠在水中易于溶解,水溶液的pH值为6。是白磷溶于NaOH中,加热而得到的产物。目前国内的次磷酸钠制造水平很高,除了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 络合剂 化学镀镍溶液中除了主盐与还原剂以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络合剂。镀液性能的差异、寿命长短主要取决于络合剂的选用及其搭配关系。 络合剂的第一个作用就是防止镀液析出沉淀,增加镀液稳定性并延长使用寿命。如果镀液中没有络合剂存在,由于镍的氢氧化物溶解度较小,在酸性镀液中便可析出浅绿色絮状含水氢氧化镍沉淀。硫酸镍溶于水后形成六水合镍离子,它有水解倾向,水解后呈酸性,这时即析出了氢氧化物沉淀。如果六水合镍离子中有部分络合剂存在则可以明显提高其抗水解能力,甚至有可能在碱性环境中以镍离子形式存在。不过,pH值增加,六水合镍离子中的水分子会被OH根取代,促使水解加剧,要完全抑制水解反应,镍离子必须全部螯合以得到抑制水解的最大稳定性。镀液中还有较多次磷酸根离子存大,但由于次磷酸镍溶液度较大,一般不致析出沉淀。镀液使用后期,溶液中亚磷酸根聚集,浓度增大,容易析出白色的NiHPO3.6H2O沉淀。加入络合剂以后溶液中游离镍离子浓度大幅度降低,可以抑制镀液后期亚磷酸镍沉淀的析出。 络合剂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提高沉积速度,加络合剂后沉积速度增加的数据很多。加入络合剂使镀液中游离镍离子浓度大幅度下降,从质量作用定律看降低反应物浓度反而提高了反应速度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问题只能从动力学角度来解释。简单的说法是有机添加剂吸附在工件表面后,提高了它的活性,为次磷酸根释放活性原子氢提供更多的激活能,从而增加了沉积反应速度。络合剂在此也起了加速剂的作用。 能应用于化学镀镍中的络合剂很多,但在化学镀镍溶液中所用的络合剂则要求它们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存在一定的反应活性,价格因素也不容忽视。目前,常用的络合剂主要是一些脂肪族羧酸及其取代衍生物,如丁二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及甘氨酸等,或用它们的盐类。在碱浴中则用焦磷酸盐、柠檬酸盐及铵盐。不饱和脂肪酸很少使用,因不饱和烃在饱和时要吸收氢原子,降低还原剂的利用率。而常见的一元羧酸如甲酸、乙酸等则很少使用,乙酸常用作缓冲剂,丙酸则用作加速剂。 稳定剂 化学镀镍溶液是一个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由于种种原因,如局部过热、pH值提高,或 1

化学镀镍(无解电镀镍介绍)

化学镀镍介绍 化学镀镍的定义与分类 化学镀镍,又称为无电解镀镍,是在金属盐和还原剂共同存在的溶液中靠自催化的化学反应而在金属表面沉积了金属镀层的新的成膜技术。 化学镀镍所镀出的镀层为镍磷合金,按其磷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低磷、中磷、高磷三大类,磷含量低于3%的称为低磷,磷含量在3-10%的为中磷,高于10%的为高磷,其中中磷的跨度比较大,一般我们常见的中磷镀层为6-9%的磷含量。 当然,本站主要介绍的是化学镀镍磷合金,有时为了方便我们简称化学镀了,而且EN也是化学镀镍简称。但化学镀不仅此一种镀种,比较成熟的还有化学镀铜,化学镀金,化学镀锡,还有一种复合镀层。其它镀种的市场占有量不足总量的1%,本站不做重点介绍。 化学镀镍的特点与发展简史 化学镀镍的历史与电镀相比,比较短暂,在国外其真正应用到工业仅仅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 1844年,Wurtz发现金属镍可以从金属镍盐的水溶液中被次磷酸盐还原而沉积出来。经过了很多年1911年Bretau等研究者发表了有关次磷酸盐对镍盐的还原反应的研究的报告。但那时的化学镀镍溶液极不稳定,自分解严重,只能得到黑色粉末状镍沉积物或镍镜附着物镀层,没有实际价值。 化学镀镍技术的真正发现并使它应用至今是在1944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的 A.Brenner和G.Riddell的发现,他们发现了克服沉积出粉末状镍的配方,于1946年和1947年两年中发表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化学镀镍工艺的庆用比实验室研究成果晚了近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用运输公司对这种工艺发生了兴趣,他们想在运输烧碱筒的内表面镀镍,而普通的电镀方法无法实现,五年后他们研究了发展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技术公布了许多专利。1955年造成了他们的第一条试验生产线,并制成了商业性有用的化学镀镍溶液,这种化学镀镍溶液的商业名称为“Kanigen”。 目前在国外,特别是美国、日本、德国化学镀镍已经成为十分成熟的高新技术在各个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国内的化学镀镍发展也十分迅速,据第五届化学镀年会发表文章的统计就已经有300多家厂家,但这一数字在当时也是极为保守的。据站长推测国内目前每年的化学镀镍浓缩液消耗量在10万吨左右,总市场规模在150亿左右。) 化学镀镍溶液的组成与镀液成分设计常识 优异的镀液配方对于产生最优质的化学镀镍层是必不可少的。化学镀镍溶液应包括:镍盐、还原剂、络合剂、缓冲剂、促进剂、稳定剂、光亮剂、润湿剂等。 主盐 化学镀镍溶液中的主盐就是镍盐,如硫酸镍、氯化镍、醋酸镍等,由它们提供化学镀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镍离了。早期曾用过氯化镍做主盐,由于氯离子的存在不仅会降低镀层的耐蚀性,还产生拉应力,所以目前已不再使用。同硫酸镍相比用醋酸镍做主盐对镀层性能的有益贡献因其价格昂贵而被抵消。其实最理想的镍离子来源应该是次磷酸镍,使用它不至于在镀浴中积存大量的硫酸根,也不至于使用中被加次磷酸钠而大量带入钠离子,同样因其价格因素而不能被工业化应用。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硫酸镍,由于制造工艺稍有不同而有两种结晶水的硫酸镍。因为硫酸镍是主盐,用量大,在镀中还要进行不断的补加,所含杂质元素会在镀液的积累,造成镀液镀速下降、寿命缩短,还会影响到镀层性能,尤其是耐蚀性。所以在采购硫酸镍时应该力求供货方提供可靠的成分化验单,做到每个批量的质量稳定,尤

表面工程综合实验预实验报告

表面综合实验论文 目录 碳钢的化学镀NI-P (3) 第一章实验机理 (3) 第二章工艺流程 (4) 第三章关键工艺目的及溶液参数 (4) 3.1准备试样 (4) 3.2碱性除油 (5) 3.2.1除油目的: (5) 3.2.2除油溶液参数: (5) 3.3酸洗(除锈+活化) (5) 3.4化学镀 (5) 3.4.1化学镀成分及作用 (5) 3.4.2化学镀溶液参数 (6) 3.5镀后热处理 (6) 第四章检测与分析 (7) 4.1表面形貌分析 (7) 4.2镀层厚度测定 (7) 4.3镀层及镀后热处理硬度测定 (7) 4.4镀后耐蚀性检测 (8) 参考文献: (8) 钢的磷化 (10) 第一章实验机理 (10) 1.1磷化膜的形成机理 (10) 1.2磷化膜的组成和结构 (11) 第二章工艺流程 (12) 1

第三章关键工艺目的及溶液参数 (12) 3.1准备试样 (12) 3.2碱性除油 (12) 3.2.1除油目的 (12) 3.2.2除油溶液参数 (12) 3.3酸洗(除锈+活化) (13) 3.4磷化 (13) 3.4.1高温磷化的磷酸盐溶液参数 (13) 3.5磷化膜的后处理 (13) 第四章检测与分析 (14) 4.1表面形貌分析 (14) 4.2磷化膜厚度测定 (14) 4.3磷化后硬度测定 (14) 4.4磷化后耐蚀性检测 (14) 参考文献: (15)

碳钢的化学镀Ni-P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金属1501 学生姓名:高奇指导教师:王云龙王兰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碳钢化学镀镍磷的原理与工艺流程,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化学镀镍磷的基本知识,论证了化学镀镍磷的重要作用,得出了这一工艺对碳钢性能改进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原子氢态理论配方溶液参数检测分析 第一章实验机理 化学镀镍磷合金是一种在不加电流的情况下,利用还原剂在活化零件表面上自催化还原沉积得到镍磷镀层的方法。其主要反应为应用次亚磷酸钠还原镍离子为金属镍,即在水溶液中镍离子和次亚磷酸根离子碰撞时,由于镍触媒作用析出原子态氢,而原子态氢又被催化金属吸附并使之活化,把水溶液中的镍离子还原为金属镍形成镀层,另外次亚磷酸根离子由于在催化表面析出原子态氢的作用,被还原成活性磷,与镍结合形成Ni-P合金镀层。 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磷工艺,其反应机理,现普遍被接受的是“原子氢态理论”和“氢化物理论”。下面介绍其中一种“原子氢态理论”,其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 (1)化学沉积镍磷合金镀液加热时不起反应,而是通过金属的催化作用,次亚磷酸根在水溶液中脱氢而形成亚磷酸根,同时放出初生态原子氢。 H2PO2-+H2O→HPO3-+2H+H- (2)初生态原子氢被吸附在催化金属表面上而使其活化,使镀液中的镍阳离子还原,在催化金属表面上沉积金属镍。 Ni2++2H→Ni+2H+

江西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江西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18高二上·佛山月考)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够使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 . 乙醇和乙酸 B . 苯和水 C . 乙酸和乙酸乙酯 D . 汽油和柴油 2. (2分)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 B . 少量CO2通入Ca(ClO)2溶液生成CaCO3 ,则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生成CaSO3 C . 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是因为硝酸银见光易分解,那么浓硝酸溶液也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D . 镁比铝活泼,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铝,所以工业上也用电解熔融氧化镁制镁 3. (2分) (2017高二上·涡阳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Na2CO3溶液中c(Na+)与c(CO32﹣)之比大于2:1 B . 蒸发氯化铝溶液要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方可得到氯化铝晶体 C . 1 L 0.3 mol/L醋酸溶液中H+个数与3 L 0.1 mol/L醋酸溶液中H+个数之比为1:1 D . 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CH3COONa、NaHCO3、Na2CO3 4. (2分) (2018高三下·山东开学考)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

B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 .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D . 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5. (2分) (2016高一下·莆田月考) 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 Al2O3+N2+3C 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氧化剂 B . 氮化铝是铝合金中的一种 C .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molAlN,N失去6mol电子 D . 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6. (2分) (2019高一上·南昌期末) 已知氧化性:Br2>Fe3+>I2 ,向含有a mol FeI2的溶液中加入含b mol Br2的溴水,下列判断或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当a=2,b=1时,离子方程式为:2Fe2++Br2→2Fe3++2Br- B . 如果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Fe2+)=c(Fe3+),则4/5<a/b<1 C . 当a=1,b=2时,离子方程式为:2Fe2++4I-+3Br2→2Fe3++2I2+6Br- D . 当a=2,2<b<3时,溶液中铁元素以两种离子形式存在,且一定是c(Fe3+)>c(Fe2+) 7. (2分)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 0. 1 mol · L?1的NaOH溶液中:K+、Na+、、 B . K+、Cu2+、OH?、 C . 0.1 mol · L?1的 Na2CO3溶液:K+、Ba2+、、Cl? D . K+、Mg2+、、OH?

化学镀镍磷实验报告

钢铁的化学镀镍磷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钢铁化学镀镍磷的原理与工艺流程,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化学镀镍磷的基本知识,论证了化学镀镍磷的重要作用,得出了这一工艺对钢铁性能改进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原子氢态理论配方参数测定事项 引言:化学镀镍磷工艺是今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表面保护和表面强化技术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化学镀镍磷合金已经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石油炼制、电子能源、汽车、化工等行业。化学镀镍磷能够显著提高设备的耐磨,耐蚀性能,延长其寿命,在碳钢、铸铁、有色金属这些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原理 化学镀镍磷合金是一种在不加电流的情况下,利用还原剂在活化零件表面上自催化还原沉积得到镍磷镀层的方法。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磷工艺,其反应机理,普遍被接受的是“原子氢理论”和“氢化物理论”。下面介绍“原子氢理论”,其过程可分为: 1、化学沉积镍磷合金镀液加热时不起反应,而是通过金属的催化作用,次亚磷酸根在水溶液中脱氢而形成亚磷酸根,同时放出初生态原子氢。 H2PO2 - + H2O HPO3-+2H+H+ 2、初生态原子氢被吸附在催化金属表面上而使其活化,使镀液中的镍阳离子还原,在催化金属表面上沉积金属镍。 Ni2++2H Ni+2H+ 3、在催化金属表面上的初生态原子氢使次亚磷酸根还原成磷。同时,由于催化作用使次亚磷酸根分解,形成亚磷酸根和分子态氢。 H2PO2 -+H H2O+OH- +P 2H H2 4、镍原子和磷原子共沉积,并形成镍磷合金层。 3P+Ni NiP3 二、工艺及配方

化学脱脂(碱性除油)→热水洗→冷水洗→酸洗→冷水洗→化学镀→冷水洗→滴上酒精溶液→干燥→检测 1、碱性除油 碱性化学除油溶液配方及参数 2、酸洗 将钢材浸入5%的稀硫酸溶液中0.5-1min。 3、化学镀镍磷溶液 化学镀镍磷溶液的配方及参数 镀液的配置过程如下: (1)用分析天平称取12.623g硫酸镍,9.986g次磷酸钠,12.548g乳酸,5.125g 硼酸,分别用少量的蒸馏水溶解; (2)将已完全溶解硫酸镍溶液,在不断搅拌下倒入有硼酸与乳酸组成的溶液中; (3)将完全溶解的次磷酸钠溶液,在强烈搅拌下倒入前面已配好的溶液中;(4)用蒸馏水稀释至500mL; (5)用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稀液调整pH值; (6)将配好的溶液放入水浴炉中加热至实验要求温度。 在化学镀液到温后将工件放入镀液中1小时,使工件表面获得理想的镀层。 取两个已镀工件分别放入350℃,250℃箱式电阻炉保温半小时进行镀后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