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法评价16种茶叶的抗氧化能力

ORAC法评价16种茶叶的抗氧化能力
ORAC法评价16种茶叶的抗氧化能力

第5卷 第1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Vol. 5

No. 1

2014年1月

Journal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Jan. , 2014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33B01)、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青年骨干项目(2012-019)

Fund: Supported by the Nath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lan (2012BAD33B01); the Youth Projects of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2012-019)

*通讯作者: 杨月欣,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E-mail: yx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d315091373.html,

*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Yue-Xin, Professor, National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Food Safety,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o.29, Nanwei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0, China. E-mail: yx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d315091373.html,

ORAC 法评价16种茶叶的抗氧化能力

徐维盛1, 张桂雨2, 刘 静3, 朱 婧3, 杨月欣1*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北京 100050; 2. 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 广州 510970;

3.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北京 100069)

摘 要: 目的 评价4类不同发酵类型16种茶叶样品总抗氧化能力。方法 采用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ORAC)法。结果 闽红茶样品ORAC 值最高, 为1379.1 μmol TE/g, 其次为乌龙茶水仙, 其ORAC 值为1270.7 μmol TE/g, 第三位绿茶品种的古丈毛尖, 其ORAC 值为1247.1 μmol TE/g 。绿茶样品整体均具有较高的ORAC 值, 但4类茶叶的ORAC 值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4类茶叶样品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但尚不能认为不同种类茶叶的ORAC 值不同。 关键词: ORAC 值; 绿茶; 乌龙茶; 红茶; 黑茶; 抗氧化活性

Study on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16 kinds of tea

XU Wei-Sheng 1, ZHANG Gui-Yu 2, LIU Jing 3, ZHU Jing 3, YANG Yue-Xin 1*

(1. National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Food Safety ,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Beijing 100050,

China ; 2. Guangzhou Hanfang Pharmaceutical Co ., LTD , Guangzhou 510970, China ; 3.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utritional Resources,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Beijing 100069,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16 kinds of tea Methods 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ORAC) method was used. Results The top three average ORAC value were 1379.1 μmol TE/g of Fujian tea, 1270.7 μmol TE/g of oolong tea, and 1247.1 μmol TE/g of Guzhang maojian tea. The green tea had a higher ORAC valu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ORAC values of four kinds of tea (P >0.05), Conclusion All the 16 kinds of tea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ha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 and it is not sure that the ORAC value of different kinds of tea is different.

KEY WORDS: 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green tea; oolong tea; black tea; antioxidant activity

1 引 言

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茶叶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关注, 对茶保健功能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根据茶叶的不同加工制作方法并结合我国贸易习惯, 可将茶叶划分为绿

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以及再制茶七大类[1-4]。现代研究 [5-8]证明, 茶对包括肿瘤、冠心病在内的多种慢性病以及癌症、心血管疾病均具有有预防作用, 这与其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 茶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主要采用DPPH 法、水杨酸法、碱性邻苯三酚法、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法等

242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第5卷

[9,10], DPPH法衡量抗氧化能力高低是利用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 其清除效果明显, 简单易行, 但DPPH·自由基具有刺激性, 吸入或皮肤均对人体有损害, 张雷等[11]对传统DPPH法进行了改进, 选择HPLC-DPPH在线联用技术比较了包括乌龙茶、绿茶在内的11种茶叶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差异, 为其品质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陈金娥等[12]比较了DPPH法、水杨酸法及碱性邻苯三酚法对红茶、绿茶、乌龙茶三类茶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 不同抗氧化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性。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ORAC)是目前国际上正在采用评价总抗氧化能力的最新方法, 现已经成为美国农业部、美国卫生院、FDA评价食品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标准。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食品、功能食品企业普遍采用ORAC作为功能食品的重要评价标准。本研究选择的绿茶(未发酵茶)、乌龙茶(半发酵茶)、红茶(全发酵茶)及黑茶(后发酵茶)等4大类16种茶叶样品的ORAC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茶叶样品总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研究, 以期为茶叶保健功效的评价及与国际接轨提供数据支持, 为人们正确认识茶叶保健功效提供科学指导。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Synergy H4多功能荧光分析仪(德国BIO-TEK公司)及GENE5工作站; 96微孔板; 分析用天平: ME235S型, 感量0.01mg, 德国Sartorius集团。

荧光物质Sodium Fluorescein、自由基产生剂AAPH、抗氧化标准物质Trolox(美国Sigma公司); 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钠均为分析纯, 均购于北京试剂公司。

16种茶叶样品均由湖南农业大学易有金教授课题组提供, 包括未发酵绿茶样品5种, 半发酵乌龙茶样品3种, 全发酵红茶样品4种以及后发酵黑茶样品4种, 除益阳茯砖茶为再加工黑茶类样品外,其余样品均为基本茶类,采样信息见表1所示。

表1茶叶样品采样信息

Table 1 The information of tea samples

茶叶类型序号茶叶名称级别生产日期生产单位

绿茶1 西湖龙井三级201005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梅家坞村一品香茶庄

2 信阳毛尖(2011年) 一级201105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港乡龙潭茶厂

3 信阳毛尖(2010年) 一级201005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港乡龙潭茶厂

4 洞庭碧螺春一级20110

5 江苏苏州市绿扬名茶有限公司

5 黄山毛峰一级201010 安徽黄山徽特商贸有限公司

6 古丈毛尖特级201004 湖南张家界茅岩河食品有限公司

乌龙茶7 水仙特级201005 福建政和瑞茗茶叶有限公司

8 安溪铁观音特级201010 福建省安溪县中闽弘泰茶叶有限公司

9 凤凰单枞一级201008 广东潮州市揭东县潮韵茶叶有限公司

红茶10 祁门红茶一级201010 黄山徽特商贸有限公司

11 滇红茶未标示201003 云南滇红基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凤庆茶厂

12 川红茶未标示201009 四川林湖茶叶有限公司

13 闽红茶二级201004 福建政和瑞茗茶叶有限公司

黑茶14 普洱茶特级200801 云南普洱市金福茶厂

15 广西六堡茶一级200906 桂林市漓江茶叶加工厂

16 益阳茯砖茶特制200803 湖南省安化茶厂

17 湖北青砖茶未标示200812 湖北省赵李桥茶厂

第1期

徐维盛, 等: ORAC 法评价16种茶叶的抗氧化能力 243

2.2 试验方法

2.2.1 供试溶液及样品的准备 准确称取茶叶5.0 g, 加100 ℃双蒸水100 mL 冲泡10 min, 过滤取茶叶汁; 滤渣用同样方法浸泡1次, 再次过滤; 合并两次滤液, 双蒸水定容于200 mL 容量瓶。摇匀, 使用前分别用75 m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2)稀释1000倍、2500倍作为供试样品溶液。

2.2.2 试验方法 本试验参考Huang 等[13]方法并加以改进。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每组各8份, 实验组设两个浓度, 每个浓度平行操作3次, 重复测定两次。荧光素钠盐、AAPH 、Trolox 均用75 mmol/L 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并稀释至适当浓度, ORAC 反应在75 m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2)体系中进行, 以激发波长(485±20) nm, 发射波长(530±20) nm 进行连续测定荧光强度, 测定时间设定在荧光衰减呈基线后为止。

试验所得的各微孔不同时间点的绝对荧光强度数据与其初始时间的荧光强度相比, 折算成相对荧光强度f, 以相对荧光强度采用近似积分法计算荧光衰退曲线下面积(AUC)。其公式为: AUC=0.5× [2×(f 0+f 1+…+f n-1+f n )-f 0-f n ]×△t , 其中fn 标示第n 个测定点的相对荧光强度, △t 标示相邻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即 2 min), 则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AUC=2×(f 0+f 1+…+f n-1+f n )-f 0-f n 。计算公式为: relative ORAC value=[(AUC sample -AUC black )/(AUC Trolox -AUC black )] (molarity of Trolox/molarity of sample)[13-15]。

测定结果以ORAC 值表示, 数据采用EXCEL 软件处理, 计算各样品ORAC 值、ORAC 值平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

3 结果与讨论

3.1 16种茶叶的ORAC 值

此次研究共包括4类16种茶叶的17个样品, 每个样品做3份平行实验, 得到Trolox 相对荧光强度和Trolox 系列标准溶液荧光强度随时间衰减趋势如图1所示。以时间为横坐标, 净面积为纵坐标, 绘制Trolox 系列标准溶液标准曲线。

Trolox 系列标准溶液标准曲线为Y =0.9808X + 1.0344, 相关系数R 2=0.9928。试验研究发现, 不同茶叶样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性, 同一浓度不同种类茶叶样品及不同浓度同一茶叶样品的荧光衰减示意图见图2所示。分别对16种茶叶每个样品进行了两个不同浓度样品的抗氧化性研究, 每个样品平行称样3次, 通过计算获得其ORAC 值, 结果见表2所示。

图1 Trolox 系列标准溶液荧光强度随时间衰减曲线

Fig. 1 The attenuation curve of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rolox series standard solution during different time

A 不同品种的茶叶样品(稀释1000倍)

B 同一茶叶样品(稀释1000倍、2500倍)

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 varieties and the antioxidants.

B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 concentration and the antioxidants.

图2 茶叶样品溶液荧光随时间衰减曲线

Fig. 2 The attenuation curve of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ea sample solution during different time.

244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第5卷

表2茶叶的ORAC值

Table 2 The ORAC value of tea

序号

ORAC值(n=3, μmol TE/g)

ORAC均值序号

ORAC值(n=3, μmol TE/g)

ORAC均值浓度1 浓度2 浓度1 浓度2

1 742.1±51.8 720.2±85.7 731.1 10 598.6±102.

2 503.8±41.

3 551.2

2 1060.0±48.7 1076.6±82.7 1068.

3 11 564.3±20.9 648.7±30.5 606.5

3 688.4±95.2 907.8±98.9 798.1 12 755.2±56.2 853.2±78.5 804.2

4 1055.3±29.1 1274.1±123.8 1164.7 13 1146.3±68.9 1611.9±66.3 1379.1

5 863.0±75.1 963.9±34.2 913.5 14 554.3±73.7 613.3±82.1 583.8

6 1159.6±18.3 1334.6±128.3 1247.1 15 1091.9±94.3 1283.6±207.5 1187.8

7 1177.8±78.5 1363.6±160.1 1270.7 16 955.5±137.2 1307.8±107.9 1131.7

8 573.1±69.9 436.4±68.5 504.8 17 402.9±24.8 540.2±49.3 471.6

9 788.6±8.2 870.8±146.4 829.7

结果表明, 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样品ORAC值计算结果相同, 各样品ORAC值计算RSD%值均在20%以内。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绿茶的ORAC值为987.1±216.2 μmol TE/g; 乌龙茶的ORAC值为868.4±342.1 μmol TE/g; 红茶的ORAC值为796.3±296.1μmol TE/g; 黑茶的ORAC值为843.7±356.0 μmol TE/g;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P>0.05, 没有统计学意义, 尚不能认为不同种类的茶叶的ORAC值不同。

同时对不同放置时间的茶ORAC值进行了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放置时间的茶样品ORAC值P<0.05, 但ORAC值与时间的相关性仅有0.23, 尚不能说明茶ORAC值与放置时间直接相关。通过方差分析, 绿茶、黑茶的ORAC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乌龙茶、红茶的ORAC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但绿茶、黑茶的ORAC值较乌龙茶、红茶高。结果见表3、4。

3.2 讨论

3.2.1 不同品种绿茶样品ORAC值比较

在对绿茶(未发酵茶)茶样品的抗氧化能力研究中, 选择了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及古丈毛尖5个品种共6个样品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绿茶样品的ORAC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以古丈毛尖的ORAC值最高, 表明其抗氧化能力最强, 其次为洞庭碧螺春。通过对保质期内2010年与2011年产的信阳毛尖样品的抗氧化能力比较发现, 2011年信阳毛尖茶样品的ORAC值较高, 表明2011年信阳毛尖茶样品的的抗氧化能力高于2010年样品。

3.2.2 不同品种乌龙茶样品ORAC值比较

乌龙茶又称青茶, 介于不发酵的绿茶和全发酵的红茶之间, 属于前发酵的半发酵茶, 其中安溪铁观音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茶之一。本研究对凤凰单枞、安溪铁观音及水仙三个茶叶样品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水仙的ORAC值最高, 为其他两种茶样品的2~3倍, 表明其抗氧化能力最好。

3.2.3 不同品种红茶样品ORAC值比较

红茶属前发酵的全发酵茶, 本研究选择的闽红茶、川红茶、滇红茶、祁门红茶四个品种均属于工夫红茶, 其做工精细, 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红茶品种。研究结果表明, 四种红茶样品中, 闽红茶的ORAC值最高, 表明其抗氧化活性最强, 川红茶次之, 滇红茶与祁门红茶的ORAC值相差无几。

3.2.4 不同品种黑茶样品ORAC值比较

对湖北青砖茶、益阳茯砖茶、广西留堡茶及普洱茶四种后发酵茶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广西六堡茶与益阳茯砖茶的ORAC值相近, 湖北青砖茶与普洱茶的ORAC值相近, 其中前两种茶样品的ORAC值约为后两种茶样品的一倍, 其中以广西六堡茶样品的ORAC值最高, 表明其抗氧化能力较其他三种黑茶样品高。

第1期徐维盛, 等: ORAC法评价16种茶叶的抗氧化能力 245

表3茶叶ORAC值方差分析结果

Table 3 The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ORAC value of tea

Sum of Squares d f Mean Square F Sig.

Between Groups 1500468.0 3 500156.0 9.14 0.00

Within Groups 3066060.8 56 54751.1

Total 4566528.8 59

表4ORAC值方差分析结果

Table 4 The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ORAC value type N

α= 0.05 的子集

1.0

2.0

2.0 6.0 504.8

3.0 18.0 65

4.0

1.0 18.0 926.6

4.0 18.0 930.3

显著性0.1 1.0

4结论

在所有的茶样品中, 闽红茶ORAC值最高, 为1379.1 μmol TE/g。其次为乌龙茶水仙, 其ORAC值为1270.7 μmol TE/g。第三位绿茶品种的古丈毛尖, 其ORAC值为1247.1 μmol TE/g, 黑茶样品中广西六堡茶与益阳茯砖茶也具有较高的ORAC值, 其ORAC值分别为1187.8、1131.7 μmol TE/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类茶叶ORAC值无统计学差异, 表明其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参考文献

[1]魏先林,徐建新. 浅谈茶叶的分类与品质特点[J]. 南昌高专学

报, 2011, 96(5): 186?188.

Wei XL, Xu JX. Discussion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 of tea [J]. J Nanchang Coll, 2011, 96(5):186-188. [2]陈杖洲, 陈培钧. 浅议茶叶的分类及其品种花色(上)[J]. 茶世

界, 2006, (297): 31?35.

Chen ZZ, Chen PJ. Discussion on the classification, variety and color of tea (Part I) [J]. Tea World, 2006, (297): 31?35.

[3]陈杖洲, 陈培钧. 浅议茶叶的分类及其品种花色(中)[J]. 茶世

界. 2006, (298): 32?36.

Chen ZZ, Chen PJ. Discussion on the classification, variety and color of tea (Part II) [J]. Tea World, 2006, (297): 32?36.

[4]陈杖洲, 陈培钧. 浅议茶叶的分类及其品种花色(下)[J]. 茶世

界. 2007, (301): 37?38.

Chen ZZ, Chen PJ. Discussion on the classification, variety and color of tea (Part III) [J]. Tea World, 2006, (297): 37?38.

[5]赵宝权, 邵宛芳, 刘家奇, 等. 六堡茶、黑茶茶粉和普洱(熟茶)

茶粉对Wistar大鼠调节血脂及抗氧化功能的比较研究[J]. 云

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28(2): 236?241.

Zhao BQ, Shao WF, Liu JQ,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effect of fermented pu-erh tea powder, dark tea powder and liupu tea on regulation of blood lipid and antioxidant in hyperlipidemia model rats [J]. J Yunnan Agric Univ, 2013, 28(2): 236?241.

[6]杨晓萍, 覃筱燕. 茶多酚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 中央民族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2(3): 24?28.

Yang XP, Qin XY. Research advancement 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f tea polyphenols [J]. J MUC (Nat Sci Ed), 2013, 22(3): 24?28.

[7]揭国良, 何普明, 张龙泽, 等. 普洱茶提取物对高糖作用下人

胚肺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J]. 食品科学, 2008, 29(4): 366?369.

Jie GL, He PM, Zhang LZ, 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pu-erh tea extracts on high-glucose-induced damage in human fibroblast cells [J]. Food Sci, 2008, 29(4): 366?369.

[8]Duh PD, Yen GC, Yen WJ, et al. Effects of Pu-erh tea on oxida-

tive damage and nitric oxide scavenging [J]. J Agric Food Chem, 2004, 52(26): 8169?8176.

[9]吴祥庭, 王爱银, 周化斌, 等. 茶叶黄酮类物质的双水相系统

纯化及抗氧化研究[J]. 茶叶科学, 2012, 32(4): 289?296.

Wu XT, Wang AY, Zhou HB, et al. Study on Extaction by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and Anti-oxid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Tea [J]. J Tea Sci, 2012, 32(4): 289?296.

[10]钟兴刚, 刘淑娟, 李维, 等. 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

清除实现抗氧化功能研究[J]. 茶叶通讯, 2009, 36(4): 16?18.

Zhong XG, Liu SJ, Li W, et al. Study on antioxidant function of tea flavonoid through the elimination of hydroxyl radical [J]. Tea Commun, 2009, 36(4): 16?18.

[11]张雷, 丁晓萍, 戚进, 等. HPLC-DPPH在线联用技术评价茶

246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第5卷

的抗氧化活性[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2, 42(3): 236?240.

Zhang L, Ding XP, Qi J, et al. Determinati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ea by HPLC-DPPH [J]. J China Pharm Univ, 2012, 43(3): 236?240.

[12]陈金娥, 丰慧君, 张海蓉. 红茶、绿茶、乌龙茶活性成分抗氧

化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 30(3): 62?66.

Chen JE, Feng HJ, Zhang HR. Effects of active ingredients in black tea, green tea and oolong tea on antioxidant capability [J].

Food Sci, 2009, 30(3): 62?66.

[13]Huang DJ, Ou B, Hampsch-Woodill M, et al. High-Throughput

Assay of 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ORAC) Using a Multichannel Liquid Handing System Coupled with a Microplate Fluorescence Reader in 96-Well Format [J]. J Agric Food Chem, 2002, 50, 4437?4444.

[14]Ou B, Hampsch-Woodill M, Prior RL,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mproved 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Assay Using Fluorescein as the Fluorescent Probe [J]. J Agric Food Chem, 2001, 49, 4619?4626.

[15]续洁琨, 姚新生, 栗原博. 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测定原理

及应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6, 22(8): 1015?1021.

Xu JK, Yao XS, Hiroshi K. 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assay and its paalication [J]. Chin Pharm Bull, 2006, 22(8): 1015?1021.

(责任编辑: 张宏梁) 作者简介

徐维盛, 医学博士, 食品营养与卫生

学博士后, 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营

养与功能食品分析。

E-mail: hbxuweisheng@https://www.360docs.net/doc/d315091373.html,

杨月欣,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

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

E-mail: yx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d315091373.html,

抗氧化实验方法

1还原力的测定 样品2ml加到2ml 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6)和2ml 1%的铁氰化钾溶液的混合液中。混合物在50℃保温20min,然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2ml 10%的TCA,混合后以3000rpm 离心10min,取上清液2ml与2ml蒸馏水以及0.4ml 0.1%氯化铁在反应试管中反应,10min 后测定其在700nm处的吸光值。吸光值越大表明还原力越强。 注意:建议蛋白浓度以5mg/ml左右变化,例如2.5,5之类变化。但具体情况应根据吸光值大小而定。 0.2mol/L pH6.6的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见附表。 铁氰化钾溶液应盛装在棕色瓶中。 比色皿的用法:可见光(>400nm)用玻璃比色皿(即没有标字母或者标G的比色皿),紫外光时(<400nm)用石英比色皿(即标Q字比色皿)。 2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将1.5ml样品液添加到1.5ml含0.1 mmol/L DPPH的95%乙醇中,混合,振荡,在 室温下放置30min,然后在波长517nm处检测(Ai)。清除率计算公式为: 空白为1.5 ml 95%的乙醇加入1.5 ml蒸馏水调零。 式中:Ac——对照为1.5 ml DPPH溶液加上1.5 ml蒸馏水在517nm处的吸光值;Aj——1.5ml样品液加上1.5 ml 95%的乙醇在517nm处的吸光值; Ai——1.5ml样品液加上1.5 ml DPPH溶液在517nm处的吸光值; 注意:建议酶解液蛋白浓度以2mg/ml 左右变化,如0.5,1,2,2.5之类变化,但是具体情况应视清除率而定,最终结果应有清除率大于50%和小于50%的情况。 DPPH样品有毒,需戴口罩和手套进行操作。而且DPPH试剂很昂贵,用时注意节约。0.1m mol/L DPPH 乙醇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00395gDPPH,用95%的乙醇溶液溶解并定容到100ml。 3 在卵黄磷脂体系中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以卵黄脂蛋白为底物的LPO模型反应体系包括:体积比为1:25稀释的卵黄悬液(卵黄用等体积的pH7.45,0.lmol/LPBS配成,使用前磁力搅拌10min)0.2 mL、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0.lmL、25m moll/LFeSO4溶液0.2mL,用PBS缓冲液补足至2.0mL。对照管除不加样液外其他试剂同前。将上述2种试管同时置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培养1h。取出后,加入20%TCA0.5mL,静置10 min后,与对照管于3500r/min离心10min,取2.0mL上清液,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8%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1.0mL,加塞于100℃水浴15min,取出冷却。空白管以2.0mLPBS溶液代替,在532nm下测定吸光度,样品对卵黄脂蛋白LPO的抑制率表示为: SA(%)=(Ac一AS)/A C×100 式中:Ac一不加样品的吸光度 As一加入样品的吸光度 注意:卵黄溶液不用时应放置冰箱保存。 酶解液蛋白浓度以5mg/ml左右调整,但具体应视清除率大小而定,对酶解液蛋白浓度

简述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的区别

简述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的区别在卫生部原来批准的保健功能中没有“抗氧化”,只有“延缓衰老”,在颁布新标准后,很多人以为“抗氧化”就是“延缓衰老”,而实际上,“延缓衰老”只是“抗氧化”的主要作用之一。 由于化学制剂的大量使用、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废气的增加等,令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自由基与日俱增;而人们每天处于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复印机、手机等现代化工具的大量辐射中,射线可加速细胞的氧化,使自由基在体内乱窜,加速老化。除此之外,吸烟、酗酒、运动过度、压力过大、食用过多的加工食品,过度摄取油脂等也会诱导过多自由基产生。这些骤然增加的自由基超过了生命所能正常保持平衡的标准,令人体应接不暇,皮肤可能出现皱纹、斑点等老化现象,而内脏器官与血管也会因过度氧化而产生老化与功能衰退,这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退化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不要以为“抗氧化”就是“延缓衰老”,而实际上,“延缓衰老”只是“抗氧化”的主要作用之一。抗氧化物的定义为“任何以低浓度存在就能有效抑制自由基的氧化反应的物质”,其作用机理可以是直接作用在自由基,或是间接消耗容易生成自由基的物质,防止发生进一步反应。人体在不可避免地产生自由基的同时,也在自然产生着抵抗自由基的抗氧化物质,以抵消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氧化攻击。研究证明,人体的抗氧化系统是一个可与免疫系统相比拟的、具有完

善和复杂的功能的系统,机体抗氧化的能力越强,就越健康,生命也越长。 我们都知道,人体每天都需要能量的补充,吃的食物在体内经消化代谢,氧化产生能量。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它对酶蛋白活性有破坏作用,进而加速细胞的衰老。 人体自身有抗氧化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一种酶,这种酶可以对自由基进行分解, 医学界把它称没为人体的‘清道夫‘。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酶活性下降,最后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就无力清除那些不断积蓄下来的自由基。 清除自由基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抗氧化及帮助人体提高抗氧化能力,通过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来降低体内自由基的积蓄。 目前,抗衰老医学,普遍使用抗氧化剂类药物,来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来减少体内自由基的积蓄。 自由基与衰老及治疗。自由基学说认为;人之所以会出现身体机能衰退,除要使体内积蓄的自由基过多。这不仅干扰了人体内其他正常细胞的代谢功能,自由基自身还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自由基是机体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毒性物质,并由于这种自由基的连锁反

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

附件1: 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 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1 试验项目 1.1 动物实验 1.1.1 体重 1.1.2 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或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 1.1.3 蛋白质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 1.1.4 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1.1.5 抗氧化物质:还原性谷胱甘肽 1.2 人体试食试验 1.2.1 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或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 1.2.2 超氧化物歧化酶 1.2.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2 试验原则 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的指标均为必测项目。 2.2 脂质氧化产物指标中丙二醛和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任选其一进行指标测定,动物实验抗氧化酶指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任选其一进行指标测定。 2.3 氧化损伤模型动物和老龄动物任选其一进行生化指标测定。 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 3.1 动物实验:脂质氧化产物、蛋白质氧化产物、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质四项指标中三项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抗氧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脂质氧化产物、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三项指标中二项阳性,且对机体健康无影响,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作用。

抗氧化功能检验方法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Antioxidative Function 1 动物实验 1.1 实验动物 选用10月龄以上老龄大鼠或8月龄以上老龄小鼠,也可用氧化损伤模型鼠。单一性别,小鼠每组10-15只,大鼠8-12只。 1.2 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 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溶剂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小鼠)或5倍(大鼠)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两个剂量组,高剂量一般不超过30倍,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 1.3 实验方法 1.3.1 老龄动物 选用10月龄以上大鼠或8月龄以上小鼠,按血中MDA水平分组,随机分为1个溶剂对照组和3个受试样品剂量组。3个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测脂质氧化产物含量、蛋白质羰基含量、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抗氧化酶活力。 1.3.2 D-半乳糖氧化损伤模型 1.3. 2.1原理 D-半乳糖供给过量,超常产生活性氧,打破了受控于遗传模式的活性氧产生与消除的平衡状态,引起过氧化效应。 1.3. 2.2造模方法 选25-30g健康成年小鼠,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动物用D-半乳糖40mg-1.2g/kg BW 颈背部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造模,注射量为0.1mL/10g,每日1次,连续造模6周,取血测MDA,按MDA水平分组。随机分为1个模型对照组和3个受试样品剂量组,3个剂量组经口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在给受试样品的同时,模型对照组和各剂量组继续给予相同剂量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或腹腔注射,实验结束处死动物测脂质氧化产物含量、蛋白质羰基含量、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抗氧化酶活力。 1.3.3 乙醇氧化损伤模型 1.3.3.1原理

茶叶的主要成分

茶叶的主要成分 谈到饮茶的作用,要从茶叶中的主要成分说起,各种茶的主要成分是一样的,因为不管什么茶,从植物学角度来看,它们首先都是茶叶,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茶叶种类,例如楼主提到的“红茶、绿茶、茉莉花茶、铁观音、普洱”等等,一来是原料茶树所属的种略有差别,但主要还是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的不同,一般来说,它们只会改变茶叶的口感和香气,不会改变茶叶中的成分。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1、有机酸 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约为干物质的3%左右。 茶叶中的有机酸多为游离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等。在制茶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有棕榈酸、亚油酸、乙烯酸等。 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已发现茶叶香气成分中有机酸的种类达25种,有些有机酸本身虽无香气,但经氧化后转化为香气成分,如亚油酸等;有些有机酸是香气成分的良好吸附剂,如棕榈酸等。 虽然茶叶中柠檬酸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可以促进体内钙的排泄和沉积,如长期大量摄入,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2、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并不是一种物质,因此常称为多酚类,约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过去茶多酚又称作茶鞣质、茶单宁。 茶多酚的功效主要有:能消除有害自由基、抗衰老、抗辐射、抑制癌细胞、抗菌杀菌、抑制艾滋病病毒。 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 3、氨基酸: 分析表明,茶叶中至少含有25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8种,茶叶中就含有6种。氨基酸是构建生物机体的众多生物活性大分子之一,是构建细胞、修复组织的基础材料。 4、蛋白质: 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量的20-30%,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所以茶叶中蛋白质含量不是很高,这部分水溶性蛋白质是形成茶汤滋味的成分之一。 蛋白质是维持机体的生长、组成、更新和修补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通过氧化作用为人体提供能量。 需要说明的是,蛋白质遇到茶多酚,会产生很难溶解的鞣酸蛋白,对人体不利。 5、生物碱: 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条碱。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2%~5%;其他含量甚微,所以茶叶中的生物碱含量常以测定咖啡碱的含量为代表。咖啡碱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 咖啡碱,具有兴奋大脑神经和促进心脏机能亢进的作用。过量饮(食)用,能扰乱胃液的正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摘要: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比较复杂。BHA和BHT等酚型抗氧化剂可能与油脂氧化所产生的过氧化物结合,中断自动氧化反应链,阻止氧化。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因其本身易被氧化,因而可保护食品免受氧化。另一些抗氧化剂可能抑制或破坏氧化酶的活性,借以防止氧化反应进行。研究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并合理使用抗氧化剂不仅可延长食品的贮存期,给生产者、经销者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也给消费者提供可靠的商品。 关键词:抗氧化剂作用机理自由基现状前景展望 食品的变质,除了受微生物的作用而发生腐败变质外,还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食品氧化不仅会使油脂或含油脂食品氧化酸败(哈败),还会引起食品发生退色、褐变、维生素破坏,从而使食品腐败变质,降低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氧化酸败严重时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危及人体健康。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食品的加工和储运环节中,除采取低温、避光、隔绝氧气以及充氮密封包装等物理的方法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安全性高、效果大的食品抗氧化剂以防止食品发生氧化变质。 1 食品抗氧化剂的定义 食品抗氧化剂是指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食品储藏期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有很多,但可用于食品的抗氧化剂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效果; ②本身及分解产物都无毒无害;③稳定性好,与食品可以共存,对食品的感官性质(包括色、香、味等)没有影响;④使用方便,价格便宜。[1] 2 食品抗氧化剂的分类 目前,对食品抗氧化剂的分类,按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和天然抗氧化剂(如茶多酚、植酸等)。按溶解性可分为油溶性、水活性和兼溶性三类。油溶性抗氧化剂有BHA、BHT等;水溶性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茶多酚等;兼溶性抗氧化剂有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等。按作用方式可分为自由基吸收剂、金属离子螯合剂、氧清除剂、过氧化物分解剂、酶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或单线态氧淬灭剂等。[2] 3 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由于抗氧化剂种类较多,抗氧化的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抗氧化剂可以提供氢原子来阻断食品油脂自动氧化的连锁反应,从而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二是抗氧化剂自身被氧化,消耗食品内部和环境中的氧气从而使食品不被氧化; 三是抗氧化剂通过抑制氧化酶的活性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四是将能催化及引起氧化反应的物质封闭,如络合能催化氧化反应的金属离子等。[3]

白藜芦醇抗氧化功效

抗氧化产品是目前女性群体保养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东西,抗氧化不仅存在于护肤品中,也存在于口服的保养品中。 人体在进入25岁以后就将面临着衰老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人体被氧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人体代谢所需的氧气,有一部分开始转化成带负电的活性氧(O2),这种形态的氧就叫做自由基,自由基会破坏身体的组织,造成身体各项组织老化,以至慢慢丧失功能,这就是人体逐渐老化的过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爱美成了一个潮流,当你面对镜子看着逐渐衰老的肌肤时,你是不是会产生恐惧;当美丽的容颜随着岁月的侵蚀而不在时,是不是会感到绝望。正是由于人们对衰老的一种恐惧造就了抗氧化产品的应运而生那么,现在什么产品具有抗氧化性呢?在所有的护肤品种,白藜芦醇有着很重要的位置。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多酚类抗氧化素的一种,主要存在于葡萄、莓果、花生等果实中,是植物所分泌的抗病毒素,用于对抗外伤、细菌、感染、紫外线等外界压力,可说

是植物的守护神。特别的是,白藜芦醇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1990年代的一则FrenchParadox(法国悖论)探讨,当时认为嗜吃高脂食物的法国人之所以不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常喝的红酒中含有白藜芦醇。 “法国悖论”(French Paradox)发现,尽管法国人有高脂、高卡路里的饮食习惯,奇怪的是他们的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却低于其他欧美国家,这让人们推测法国人经常饮用红酒的习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红酒富含的白藜芦醇也引起了科学界的强烈兴趣,有关其抗氧化、抗发炎和抗癌等特性的研究也是接踵而至。 皮肤老化的最大威胁就是自由基的形成,自由基可以进攻和损伤皮肤细胞结构,使真皮层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突变或断裂,皮肤组织逐渐退化萎缩,从而引起皮肤干燥、松弛、皱纹、皮脂腺新陈代谢功能衰退等问题。而紫外线照射是增加氧自由基、加速皮肤老化、皮肤细胞凋亡的首要外部原因。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导致雀斑和黄褐斑,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皮肤癌。 所以,白藜芦醇针对以下皮肤问题,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 皮肤危机:长期面对电脑辐射,皮肤粗糙,容易干燥、长痘、肤色发黄等问题。 敏感肤质:容易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黑斑等问题。

香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和保湿性评价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香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和保湿性评价 作者:王玢, 任清, 李奇, 董银卯, 赵云云 作者单位:王玢,赵云云(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37), 任清,李奇,董银卯(北京工商大学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刊名: 食用菌 英文刊名:EDIBLE FUNGI 年,卷(期):2008,30(5)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11条) 1.李宝良;李书剑香菇多糖苯酚试剂测定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11) 2.杨娟;吴谋成;张声华香菇蛋白多糖抗疲劳作用研究[期刊论文]-营养学报 2001(04) 3.周之国;周谟炯;程灵香菇多糖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1999(04) 4.金道山;韩志涛;王士雯香菇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1994(01) 5.张海岚;周建平;边洪荣香菇有效成分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4(01) 6.刘春如;易诚香菇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期刊论文]-中国林副特产 2002(01) 7.盛剑秋;杨淑英香菇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1998(01) 8.芮菁香菇多糖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概况 2000(01) 9.杜小豪;徐卫;杜雪洁护肤产品的保湿功能评价[期刊论文]-日用化学工业 2000(03) 10.刘骏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Fea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期刊论文]-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5(02) 11.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 2000 引证文献(4条) 1.张智.焦春伟.胡惠萍.潘鸿辉食用菌抗衰老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微生物学杂志 2010(3) 2.谢瑶.石萌萌.庞欣高效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保健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化学通报(印刷版) 2010(8) 3.陆娟.武哲斌.屈长青超声波辅助提取香菇多糖的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33) 4.郑永飞活性多糖的保健功能及其应用[期刊论文]-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9(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d315091373.html,/Periodical_syj200805044.aspx

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

1.抗氧化剂是指在低浓度下能有效延缓或阻止底物氧化的物质。被氧化的底物包括蛋白质、脂质、糖和DNA。 2.初始型抗氧化剂(AH)可通过与脂质自由基L.、过氧自由基LOO.或烷氧自由基LO.反应抑制脂质氧化链反应。 L.+ AH--- LH + A. LOO.+ AH--- LOOH + A. LO.+ AH--- LOH + A. 抗氧化剂自由基A.也能与过氧自由基、烷氧自由基反应从而终止脂质氧化反应。 LOO.+ A.---LOOA LO.+ A.---LOA 次级型抗氧化剂可通过各种机理延缓脂质氧化,如螯合过渡金属、给初始型抗氧化剂补充氢、清除氧以及使活性物质失活等。 抗氧化剂的活性分为在生物体外(如食品中)的活性和在生物体内的活性。本文综述了体外测定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的方法,不包括在生物体中测定生物活性的方法。 3.评价或表征抗氧化活性的方法为了说明在特定条件下被测物抑制底物氧化的效力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实际测定时至少要说明在测试条件下被测物是抗氧化剂还是促氧化剂;在指定浓度下比较不同测试材料(如被测物与标准抗氧化剂或添加有被测物的测试体系与空白体系)对底物的作用。 评价或表征抗氧化活性的方法有: (1)在指定的时间测量氧化产物或官能团的浓度或吸光度值;( 2)测量反应的速率;

( 3)测量诱导期(延滞期)或氧化达到一定程度所需的时间;( 4)测量速度的积分(即动力学曲线下的面积) ; ( 5)测量被测物产生与标准抗氧化剂相当作用的浓度。4.参数 4.1诱导期( induction period) 诱导期tIND(也叫延滞期, lag period)常定义为化学反应的速度。诱导期是一个相当不确定的值,受检测方法、使用仪器的灵敏性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于脂质氧化,诱导期通常是指链增长阶段动力学曲线的切线和时间轴的交点。 4.2抑制率( percentag e of inhibition)和IC50 抑制率和IC50 (抗氧化剂提供50%抑制作用时的浓度,也可用EC50表示的)常用来表征抗氧化能力。它们不仅与被测抗氧化剂的反应性能和氧化的底物有关,而且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脂质氧化链反应的长度和抑制速率等。此外,用IC50表征抗氧化剂 的活性与比较活性的时间点有关。只有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在某一研究中测得的抑制率和IC50才可以与另一研究中测得的值进行直接比较。TEC50是指抗氧化剂提供50%抑制作用所需的时间,也常用来表征抗氧化活性 5.对测定方法的要求 测定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的方法应满足如下要 求: ( 1)能说明测试体系中发生的反应,并能用明确的动力学图解描述;( 2)测试要有再现性; ( 3)测试效率要足够高; ( 4)方法要相对简单; ( 5)能连续检测; ( 6)应使用与体内或食品有关的活性自由基;

十种具有抗氧化功效的绝佳食物

具有抗氧化功效的绝佳食物 具有抗氧化功效的食物,可以有效抗击肌肤衰老。美国《时代杂志》选出了最具抗氧化能力的10种食物,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多摄取这些食物,能帮助你减掉肌肤年龄。 1、番茄 在10种食物中,番茄的抗老化能力最强。这是因为番茄中含有丰富的茄红素,而茄红素的抗氧化能力是维他命C的20倍。而在多个番茄品种中,小番茄的维他命C含量最高。 如何食用,才能更有效的抗氧化呢?那便是熟吃。虽然经烹调或加工过的番茄(番茄酱、番茄汁、罐装番茄)所含的维他命C会遭到破坏,但是茄红素的含量可增加数倍,抗氧化功能也更超强。 2、葡萄 葡萄籽中的花青配糖体,其抗氧化能力是维他命C的20倍、维他命E的50倍。但作为水果的葡萄或饮料的葡萄汁因其少了发酵的过程,抗氧化的成分就少了许多。而用葡萄酿成的红酒因经过发酵,其抗氧化能力则得以提高。因此,在吃葡萄的同时,适量饮用些红酒,可以减缓肌肤老化。 3、绿茶 在抗氧化的同时,绿茶还具有去油解腻、清新口气的功能,所以坚持饮用绿茶,既抗老化,又有助于减肥。 4、鲑鱼 味美好吃的鲑鱼中,因含有超强的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有很强的抗氧化功效。因人体内的omega-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会影响抗氧化功能,而多摄取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便可以平衡身体里两种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相应地起到抗氧化功效。 5、坚果 富含维他命E的坚果类食物(腰果、核桃、榛子、花生等)除了具有抗氧化功能之外,还能修护皮肤组织。不过,又因为坚果类食物含有高油脂,如果摄取过量,不但有致胖的危险,由高油脂所造成的氧化反应还会损害维他命E的抗氧化作用。因此,这类食物的摄取要适量。 6、花椰菜 花椰菜,除了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C之外,还含有一种特有的抗氧化物质,它几乎集所有抗氧化物于一身,因此,抗氧化性能比其他食物更优良,而且还是抗癌明星。 7、蓝莓 莓类水果富含β胡萝卜素以及维他命C,而这两种成分是抗氧化物里为医学界所肯定的物质,所以外形小巧、美观的草莓、蓝莓、小红莓都是抗氧化的“高手”。另外莓类水果所含有的钾及水溶性纤维,还能降低血胆固醇浓度及减少患高血压的几率。

茶叶的成分

茶叶的成分 茶叶的成分(一): 茶在中国人生活中已经从止渴、提神的日常饮料,到艺术层次的传统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先人体验、求证出的医疗效果,甚至中外医学界的临床实验、医学研究报告中,在在证实茶叶对人体健康有极大助益。现今西风东渐,各种外国进口饮料,如酒、咖啡、可乐、汽水、果汁充斥市场剂,人工香料、食用色素、防腐...等参杂其中,而这些饮料经专家们分析研究的结果,发现都会对脑或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副作用;例如引起轻度兴奋或产生麻木的感觉,也就是对精神有所影响。因此传统『茶饮料』的纯天然食品绝无其他添加物、能止渴提神醒脑、消除疲劳,且能防癌抗菌、预防高血压、降低胆固醇....等功效,使近几年国内饮料市场,因茶叶饮料的出现而热络起来,相对地茶叶中的各种成份、功效也逐渐受人重视,以下援引茶叶改良场及国内、外医学研究单位的相关报告供作参考。 一.国内、外与茶叶有关之报导 1.*英国老文学作家──齐德尼.史密斯*说:『感谢上帝赐给我们的茶;假使没有茶,这个世界不知将变成什么样子?不知还能继续存在与否?』 英国人认定茶对人体有七大功能: (1)促进脂肪消化。 (2)防腐杀菌。 (3)解毒。 (4)利尿。 (5)消除污臭。 (6)治疗头痛腹痛。 (7)益思、提神与恢复身心疲劳。 2.*英国诗人──威廉考伯*说:『茶为使人鼓舞,却不酩酊之上品。』 3.*英国名将──威灵顿*说:『茶清醒我,除去我的错觉。』 4.*英国首相──格拉斯东*说:『当你冷的时候,茶会温暖你;当你热的时后,茶会沁凉你;当你沮丧的时候,茶会激励你;当你兴奋的时候,茶会镇静你。』 茶叶的成分(二): 二.医药界有关茶叶之报告 1.*法国医学博士──卡尔穆斯*说:『当夏天走在沙漠上,茶是必需的一种东西。因为那些地方的水,有着很多昆虫及其他害虫浮游水中,不堪饮用。』他指出:『茶有防腐杀菌作用,预防传染病如伤寒、霍乱、赤痢,饮浓茶是最好的方法。』 2.*美国渡南大学生理学教授──拉密勒*说:『在日常生活中,维他命的摄取,以茶最为便利。』又说:『因为绿茶中含有多量维他命,虽然当泡茶时要用沸水冲下,但这些维

天然产物抗氧化机理的研究

上海大学 2010~2011学年冬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试小论文 课程名称: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课程编号 121201903 论文题目 : 天然产物抗氧化机理的研究 研究生姓名 : 张义凯学号 : 10721718 论文评语 : 成绩 : 任课教师 : 评阅日期 : 天然产物抗氧化机理的研究 摘要 :在崇尚自然的要求下, 近二十年来天然的食品抗氧化剂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从单纯的作为油脂和含脂食品的抗氧化剂发展到作为体内氧自由基清除剂, 以达到保护组织, 抗病及延缓衰老的等生理作用。我国天然资源十分丰富,对天然产物的抗氧化性的深入研究, 特别是对黄酮、多酚、多糖等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表明, 天然产物大多具有抗氧化性, 而抗氧化性是众多生理功能的基础, 对天然产物抗氧化作用机理的研究将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我们从清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的产生与激活机体抗氧化体系三个方面, 对天然产物抗氧化作用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抗氧化,作用机理,天然产物 Study on antioxidant mechanism of natural products Abstrcct : With the request of the respect for nature, natural food antioxidants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o achieve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s, such as disease resistance and physiological role in delaying aging, current research in this field from a simple food as fat and greasy food transf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tioxidants as scavengers of oxygen free radicals in vivo. Natural resources are extremely rich in our country, the scientist has conducted thorough research to the natural products oxidation, specially to flavones, polyphone, polysaccharide and so on. The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the natural products

0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 第一部分功能学评价程序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本程序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统一程序。 2、本程序适用于评价保健食品的增强免疫力功能,辅助降血脂功能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抗氧化功能,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缓解视疲劳功能,促进排铅功能,清咽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改善睡眠功能,促进泌乳功能,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痤疮功能,祛黄褐斑功能,改善皮肤水份功能,改善皮肤油份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促进消化功能,通便功能,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 3、本程序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二、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基本要求 1 对受试样品的要求 1.1应提供受试样品的原料组成或/和尽可能提供受试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有关资料。 1.2 受试样品必须是规格化的定型产品,即符合既定的配方、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 1.3 提供受试样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资料以及卫生学检验报告,受试样品必须是已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确认为安全的食品。功能学评价的样品与毒理学评价、卫生学检验的样品必须为同一批次(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和功能学评价实验周期超过受试样品保质期的除外)。 1.4 应提供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营养成分的名称及含量。 1.5 如需提供受试样品违禁药物检测报告时,应提交与功能学实验同一批次样品的违禁药物检测报告。 2 对实验动物的要求 2.1 根据各项实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常用大鼠和小鼠,品系不限,推荐使用近交系动物。 2.2 动物的性别、年龄依实验需要进行选择。实验动物的数量要求为小鼠每组10-15只(单一性别),大鼠每组8-12只(单一性别)。 2.3 动物应符合国家对实验动物的有关规定。 3 对给受试样品剂量及时间的要求 3.1 各种动物实验至少应设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必要时可设阳性对照组。剂量选择应合理,尽可能找出最低有效剂量。在3个剂量组中,其中一个剂量应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折算为每公斤体重的剂量)的5倍(大鼠)或10倍(小鼠),且最高剂量不得超过人体推荐摄入量的30倍(特殊情况除外),受试样品的功能实验剂量必须在毒理学评价确定的安全剂量范围之内。 3.2 给受试样品的时间应根据具体实验而定,一般为30天。当给予受试样品的时间已达30天而实验结果仍为阴性时,则可终止实验。 4 对受试样品处理的要求 4.1 受试样品推荐量较大,超过实验动物的灌胃量、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的承受量等情况时,可适当减少受试样品中的非功效成分的含量。 4.2 对于含乙醇的受试样品,原则上应使用其定型的产品进行功能实验,其三个剂量组的乙醇含量与定型产品相同。如受试样品的推荐量较大,超过动物最大灌胃量时,允许将其进行浓缩,但最终的浓缩液体应恢复原乙醇含量。如乙醇含量超过15%,允许将其含量降至15%。调整受试样品乙醇含量应使用原产品的酒基。 4.3 液体受试样品需要浓缩时,应尽可能选择不破坏其功效成分的方法。一般可选择60-70℃减压进行浓

茶叶的营养成分

茶叶的营养成分 1、蛋白质和氨基酸 茶叶中蛋白质含量约有15%-30%。按蛋白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类:清蛋白(3.47%)、球蛋白(0.87%)、醇溶蛋白(13.60%)、和谷蛋白(82.05%)。溶于水的是清蛋白,因此,人们每天从茶叶中摄取的蛋白质不超过70mg.但是溶于水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丰富,这不仅直接补充了一些必须氨基酸的需要,而且还能间接提高食用蛋白的营养。如鸡蛋由于苏氨酸少使其营养价值减少9%,喝茶补充一苏氨酸,就等于提高了鸡蛋的营养价值。 茶叶中游离氨基酸丰富,高档茶约为5%,低档茶一般为2%左右。氨基酸种类有26种。很多氨基酸都是组成人体蛋白质所必须的如精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等。但由于原料和加工方法不同其含量差别很大。 2、维生素类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1、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H、维生素B5和肌醇。其中尤以维生素B和维生素C最为重要,而且均溶于茶汤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为脂溶性,难溶于茶汤中。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因茶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一般为红茶〈乌龙茶〈绿茶。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每日约为60—70mg,好的绿茶维生素C含量每100g干茶可高达200mg左右。维生素C几乎全部都能溶于茶汤中。但维生素c容易氧化而破坏,应予以注意。 3、矿物质元素 这里所称的矿物质元素是指经高温燃烧后所留下的灰分中元素。 茶叶中含有4%-7%的无机物,其中50%-60%可溶解于热水,能够被人们所利用。茶叶中的无机物中以50%钾盐和15%磷酸盐为主要成分,其次是钙、镁、铁、锰、铝等,微量元素有铜、锌、钠、镍、硼、铍、钛、硫、氟等。 人体所需要的大量元素是:磷、钙、钾、钠、镁和硫等;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是:铁、氟、铜、锰、钼、锌、硒等。上述元素茶叶中基本上都含有,所以茶叶作为补给矿物质来说是很有益的。 茶叶中的氟含量很高;我国茶叶含量为21、0-550mg/kg,一般茶叶等级越低氟含量越高;鲜叶原料越嫩氟含量越低。茶叶中80%的氟可溶于茶汤中,每日喝茶10g可获得1mg氟。这在人类食品中是比较突出的,所以喝茶对牙齿保健是有益的。 有机硒是一种抗癌物质,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缺硒就会得克山病。茶叶中硒含量较高,尤其是富硒地区的茶叶含硒量一般在0.7mg/kg左右,最高可达6mg/kg.因此是很好的补硒原料. 茶对人体具有营养作用和对健康具有生理调解作用。这种奇特的功效源于茶

几种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技术的研究解读

第38卷第3期2802009年5月 卫生研究 JO U R N A L O F H Y G I E N E R ES EA R C H V01.38N o.3 M ay2009 文章编号:1000-8020(200903.02∞.04 几种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技术的研究 刘小兵朴建华1田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100050 论著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应用体外理化环境下建立起来的评价方法对受试物进行初步抗氧化能力评估。方法联合应用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 T S 法与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法(r aA P法用于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在A B T S法中。使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34nm波长下测定以槲皮素、姜黄素、D L-a.生育酚和原花青素等为代表的生物活性物 质;在FR A P法中,运用酶标仪,595nm波长处测定同样受试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A B TS法:槲皮素和姜黄 素的抗氧化活性T E A C值分别约为2.02和0.50;而l g D L-a.生育酚、原花青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相当于

2.06m m ol、2.897m m ol的Trol ox清除自由基的能力;F RA P法:抗氧化活性以1.O m m ol/L FeS04为参考标准,槲皮 素、姜黄素和Tr ol ox摩尔当量约为5.73、1.18和2.09;而D L-a.生育酚和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分别是207.7m g、 156.36r ag。结论A B TS法与FR A P法联合应用,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尤其适宜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 化能力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生物活性物质氧化应激中图分类号:R151.2Q591A B T S法FR A P法抗氧化能力 文献标识码:A R ese a r ch on t he eval uat i on m et hods f or ant i oxi dant capaci t y of s ever al bi oact i ve s ubs t ances/n vi t r o LI U X i aobi ng,P I A O Ji anhua,TI A N Y ua n I nst i t ut e of N u t r i ti on a nd F oo d Saf et y,C hi nes e C ent er f or D i seas e C ont r ol a nd Pr event i on,B eij i ng100050,C h i na A bst r act:O bj ect t ve T o s t udy t he eval u at i on m e t h ods f or ant ioxi dant capaci t y of bioacti ve s ubs t B nce i n础阳,an d t O appl y t he m e t h ods w h i ch i s es t abl i s hed i n physi eochem i ea l envi r onm ent i n or der t o g i v e t he pr eli m i nar y as se韶,m ent of t e st subj e ct s.M et hods7r he co m bi ne d appli cat i on of A B T S and F R A P m e t h ods i n t he as s es s m ent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5091373.html, i ng t he U V—V I S

几种抗氧化酶的作用

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新型酶制剂,是生物体重要的抗氧化酶,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SOD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是生物体清除自由基的首要物质。SOD在生物体的水平高低意味着衰老与死亡的直观指标;现已证实,由氧自由基引发的疾病多达60多种。它可对抗与阻断因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害,并及时修复受损细胞。由于现代生活压力,环境污染,各种辐射和超量运动都会造成氧自由基大量形成;因此,生物抗氧化机制中SOD 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按其所含金属辅基不同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含铜(Cu)锌(Zn)金属辅基的称(Cu.Zn—SOD),最为常见的一种酶,呈绿色,主要存在于机体细胞浆中;第二种是含锰(Mn)金属辅基的称(Mn—SOD),呈紫色,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原核细胞;第三种是含铁(Fe)金属辅基的称(Fe—SOD),呈黄褐色,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SOD是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活性蛋白酶。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能催化如下的反应:O2-+H+→H2O2+O2,O2-称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生物体多种生理反应中自然生成的中间产物。它是活性氧的一种,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是生物氧毒害的重要因素之一。SOD 是机体天然存在的超氧自由基清除因子,它通过上述反应可以把有害的超氧自由基转化为过氧化氢。尽管过氧化氢仍是对机体有害的活性氧,但体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会立即将其分解

为完全无害的水。这样,三种酶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氧化链条。 目前,人们认为自由基(也称游离基)与绝大部分疾病以及人体的衰老有关。所谓的自由基就是当机体进行代时,能夺去氧的一个电子,这样这个氧原子就变成自由基。自由基很不稳定,它要在身体组织细胞的分子中再夺取电子来使自己配对,当细胞分子推出新一个电子后,它也变成自由基,又要去抢夺细胞膜或细胞核分子中的电子,这样又称会产生新的自由基。如,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氢自由基和甲基自由基,等等。在细胞由于自由基非常活泼,化学反应性极强,参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能引起细胞生物膜上的脂质过氧化,破坏了膜的结构和功能。它能引起蛋白质变性和交联,使体的许多酶及激素失去生物活性,机体的免疫能力、神经反射能力、运动能力等系统活力降低,同时还能破坏核酸结构和导致整个机体代失常等,最终使机体发生病变。因此,自由基作为人体垃圾,能够促使某些疾病的发生和机体的衰老。虽然自由基会对机体产生诸多危害,但是在一般的条件下人体细胞也存在着清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反应的体系,它们有的属于抗氧化酶类,有的属于抗氧化剂。像SOD就是一种主要的抗氧化酶,能清除超氧化物自由基,在防御氧的毒性、抑制老年疾病以及预防衰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SOD能专一地清除体有害的自由基,以解除自由基氧化体的某些组成成分而造成的机体损害。如氧中毒、急性炎症、水肿、自身免疫性疾病、辐射病等疾病都与活性氧的毒性有关。实验证明,SOD 能够清除自由基,因此可消除上述疾病的病因。此解毒反应过程是两

茶叶成分

饮茶的知识 茶叶成分 《神农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 李时珍《本草纲目》:“味苦甘微寒无毒,主治廔疮,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眠,有力悦志,下气消食。” 清·孙星衍《神农本草经》:“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睡,轻身,明。” 东汉·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思。”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人有力,悦志。” 归纳所有关于饮茶功效的记载为:益思少睡、清热降火、解毒止渴、消胀气、消除疲劳、增强耐力、去痰治痢、利尿明目等。

养壶 茶壶给人的感觉是沉厚古朴,实用性与观赏性也使人乐于把玩,它在你手中就有如 有生命之物,它的生命在乎主人如何看待。看着一把茶壶由暗哑变成油润,与它的感情 由浅入深,每个时间看它都会有些不同,泡茶效果越见味美。欢迎你进入养壶的境界。 要诀:一把新的茶壶,通常会带有泥味,这是正常表现。不必担心,只需把茶壶放 在无异味的滚水内,慢火煲煮约三十分钟,然后小心拿起茶壶,轻嗅是否还有泥味。若 有,请继续煲煮直至泥味消失为止。新茶壶会较为吸收茶的香气,所以若用新壶泡茶, 香气会比旧壶逊色,多冲泡数次便会改善。茶壶亦因吸收茶油而开始由暗哑转变成油润, 使用次数越多,壶身色泽越美,使人爱不释手,希望你也能养出一把润泽可人的茶壶。 注意:1. 紫砂壶或朱泥壶等不宜用清洁剂清洗。 2. 每次使用后将壶内茶叶清理后,用热水内外淋壶,用干布干壶身,打开壶盖让其风干。 六大茶类 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另外还有花茶和紧压茶。 绿茶:不酦酵茶类。中国绿茶生产历史最久,品类最多,外观造型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俱特色、汤色清绿。其中以西湖龙井、碧螺春举世闻名。 红茶:属于全酦酵茶类。其特色是红茶红汤。例如:祈门红茶、滇红。 乌龙茶(青茶):半酦酵茶类,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外形色泽青褐,所以亦称为“青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色,有“绿叶红镶边”之称。我们常见的铁观音、水仙、岩茶、单欉和黄金桂等亦是属于乌龙茶类。 白茶:属于轻度酦酵茶类。其制成品茶满披白毫,十分雅素,汤色清淡,味鲜醇。银针白毫、白牡丹、寿眉属于白茶类。 黄茶:属轻酦酵茶类,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黄。较为闻名的有君山银针。 黑茶:属后酦酵茶类。我们日常喝到的普洱茶便是属于黑茶类之一。 花茶:用茶叶和香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了花香而制成的香茶。常见的有香片、桂花茶和龙珠茶。 紧压茶:是以已制成的红茶、绿茶、黑茶的毛茶为原料,经过加工、蒸压成型而制成。如云南七子茶饼、云南沱茶、千两茶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