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师生互动重要性

论课堂师生互动重要性
论课堂师生互动重要性

论课堂师生互动重要性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种基本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动态的统一过程.这个过程既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有学生的学习活动,教与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师生教学交往是一种在教学情境中师生交流思想感情和信息的活动.通过交往,师生可以互相了解和影响,达到人际协调,课堂气氛融洽,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因此,只有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交响乐”并让互动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师生才能在和谐配合的过程中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最终达到师生共赢。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林斯基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孩子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是由师生关系确定的。这种活动是指师生相互交流、共同促成、相互探讨的一个教学过程。在小学课堂上,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物质基础;创设有利于互动的环境氛围,是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前提;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的提问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关键;让学生富有提问的时空是师生互动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有效的师生互动,需要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双边互动教学,教师在课堂中由“演讲者、表演者”,转化为“引导者、管理者”,由“一言堂”变为“众言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

在新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实现有效教学,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找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互动所必须的动力。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老师说:“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并且知道三角形根据角的不同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现在你能猜出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形吗?”这时,教师呈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大部分被挡住,只露出一个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我猜另两个也许是锐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钝角三角形,我看到的虽然是锐角,另外两个可能一个是锐角,三个是钝角。”……学生争执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学生对这个环节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因为“猜一猜”这样的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说出是什么三角形,还要说明理由。这一过程无疑是加深了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特征的认识。可以说,这样的师生互动才是真正有效的。

二、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师生自由对话的平台。只有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的进行学习。儿童天生好奇,喜欢发问,但由于知识经验、思维能力有限,提出的问题可能很幼稚,或者说根本不像个“问题”。作为老师应该做到尊重与宽容。要尊重儿童人格,让学生感到平等,学生的提问让老师感到无从回答时,不训斥压制学生;要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不轻视、

嘲讽孩子们可笑的问题或肤浅的看法。要宽容学生有时不听命令情不自禁地尝试;要宽容与老师不同的意见、与老师不一样的做法甚至"怪异"的回答。要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感情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三、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要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前要考虑各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四、师生互动评价。

仅靠老师单向评价而忽视学生评价,不仅不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且还让学生失去一个认识自我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平等的参与评价,实行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通过自评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查找不足。小组互评,可以补充自评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客观地评价别人,欣赏别人的优点。师评是对自评和互评的有效补充,更明确的指出学生的成功之处和须改进的方面。这样,三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客观、公正、

全面,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接受。

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说到底就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只有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交响乐”并让互动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师生才能在和谐配合的过程中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最终达到师生共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