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上的角度 特色作业新选.

钟表上的角度 特色作业新选.
钟表上的角度 特色作业新选.

时间 ( ∶ ) 时间 ( ∶ )

角度 ( ) 角度 ( )

时间 ( ∶ ) 时间 ( ∶ )

角度 ( ) 角度 ( )

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2时成()角,3时成()角,6时成()角,9时成()角。

9点半成()角,3点半成()角。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观察:钟表整个表盘可以看成一个圆,也就是一周角=

()°;

数一数:钟表上每两个数字是一个间隔,那么就一共有()

个间隔;

算一算:每个间隔是多少度?列示:

小学数学_《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数学第85页例5 学生分析: 1、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如掌握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的概念;知道直角或平角的度数、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他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根据角分,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已经知道了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 2、在以前测量角时,已经对已经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进行了渗透。不少学生都已经知道了结论,但是很可能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教材的安排来看,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及分类之后,同时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在呈现教学内容时,我们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学具,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通过量、拼、折等活动,在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中,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目标 1、通过量、拼、折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在探索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各小组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剪刀一把,每人准备量角器一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分别出示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师:同学们,你看这是什么图形? 生:锐角三角形。 师:那么这又是什么图形呢? 生:这是直角三角形。 师:这一个红色的又是什么图形呢? 生:这是钝角三角形。 师:三角形按角分类,分成了这三种。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能解决这一问题的知识,板书课题:三内角和 三、探索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一)理解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样的话。 1、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想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 生2:我想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出示一个三角形,如图: 2、让学生上台指出∠1、∠2、∠3 和就是∠1+∠2+∠3的和。(课件呈现) 过度:要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就要对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研究, 如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为了节约时间,同学们将分工合作,每组只选一种类型的三角形进行研究。 操作要求: 1.想一想:用什么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 动手验证。 3.同桌交流:你的验证方法,得出的结论。 (二)、操作探究 1、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如下几种: 度数加起来就得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②、用拼的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到一起得到了一个平角,这 样就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③、用折的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到一起,得到 了一个平角,这样就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如图: ④推算: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内角和是360度,平均分成两个相等的指教 三角形,每个指教三角形的度数是:360°÷2=180° 3、每个小组都用折一折和拼一拼的方法验证一下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 1800。 4、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了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直角三角形的内角 和是1800,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0,从而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一个结论?

特种作业电工体检表.doc

特种作业电工体检表 体检号:体检时间:年月日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参加工作时间文化程度 工种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 既往史及家属史癫痫史(是否)精神病史(是否) 内血压mmHg 心 医生 科 肺腹部 签章 外头颈四肢医生科脊椎关节签章 眼科视左; 色觉 医生力右;签章 五官科听左; 耳疾 医生力右;签章 心电图医生签章 体检 体检医院 结论 (盖章) 特种作业电工体检合格标准 一、无精神疾病史及癫痫史,无家属史。 二、心率60—100 次 / 分钟、呼吸正常 16—20 次 / 分钟,血压 140/90mmHg 以下 , 无严重心脏疾病、Ⅱ度以上传导阻滞及预激综 合症。 三、颈、四肢关节活动正常范围,脊椎无畸形。 四、裸眼视力在 0.4 以上,矫正后视力达到0.8,以色觉图谱为标准检 查,色觉正常。 五、听力左右耳均达到 5 米以上。 1

特种作业电工作业许可证考前培训申请表 申请表编号: ___________ 姓名性别出身年月 文化程度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手机号码 联系地址座机号码 考□高压类□低压类 试 特种类:□电力电缆专业□电气试验专业□继电保护专业类 别□其他 学习类别理论(√)实操(√) 健康状况良好(√)其他()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简历 本人已经了解安徽省特种作业电工培训中心关于“高压电工培训课时不低于154 学时、电力电缆培训课时不低于104 学时、继电保护培训 课时不低于124 学时、电气试验培训课时不低于126 学时”,考试耗材 费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收取”的相关规定。并了解了本培训分中心 填表声明关于本期培训考试收费的具体公告。 申请人签字:(单位签章) 年月日 受理人 培训机构 受理时间 名称 审核意见 注: 1、手工填写申请表请用蓝黑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在所需填写的栏、表、框内,准确无误的用中文书写,如某些栏目无需填写,请在该栏目空白处用“/”表示。 2、申请人简历由初中开始填写 3、手机请填学员本人或单位具体经办同志的号码,并确保正确,以免相关通知信息无法收到。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巧解时针与分针的夹角问题.docx

专训2 巧解时针与分针的夹角问题 名师点金:时钟时针、分针转动角度的问题,要注意时针转动一大格,转动角度为周角的十二分之一,即30°.每一个大格之间又分为5个小格,每个小格的角度是6°.注意时针与分针转动角度的速度比是1∶12,时针转动30°,分针转动360°.分针与秒针转动角度的速度之比是1∶60,分针转动6°(一个小格),秒针转动360°. 利用时间求角度 类型1按固定时间求角度 1.观察常用时钟,回答下列问题: (1)早晨7时整,时针和分针构成多少度的角? (2)时针多长时间转一圈?它转动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度? (3)从7:00到7:40,分针转动了多少度? 类型2按动态时间求角度 2.小华是个数学迷,最近他在研究钟面角(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问题,他想和大家一起来讨论相关问题. (1)分针每分钟转6度,时针每分钟转________度; (2)如图①的钟面角为________度,如图②的钟面角为________度. (第2题) (3)12:00时,时针和分针重合,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会再次出现时针和分针重合的现象?此时,时针和分针各转动了多少度?【导学号:11972077】 利用角度求时间(方程思想) 3.如图,观察时钟,解答下列问题. (1)在2时和3时之间什么时刻,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直角? (2)小明下午五点多有事外出时,看到墙上钟面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90°,下午不到六点回家时,发现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又为90°,那么小明外出了多长时间? (第3题) 4.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看钟表,它的时针和分针如同兄弟俩在赛跑,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第4题) (1)如图①,上午8:00这一时刻,时钟上分针与时针所夹的角等于________; (2)请在图②中大致画出8:20这一时刻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思考并回答:从上午8:00到8:20,时钟的分针转过的度数是________,时钟的时针转过的度数是________; (3)“元旦”这一天,某地区某中学七年级部分学生上午八点多集中在学校门口准备去步行街进行公益服务,临出发时,组长一看钟表,时针与分针正好是重合的,下午两点多他们回到学校,进校门时,组长看见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方向相反,正好成一条直线,那么你知道他们去步行街进行公益服务共用了多长时间吗?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答案 1.解:(1)早晨7时整,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5个大格. 因为每个大格为30°, 所以早晨7时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5×30°=150°, 即早晨7时整,时针和分针构成150°的角. (2)由时钟可知时针12小时转一圈,一圈是360°, 所以360°÷12=30°. 答:时针12小时转一圈,它转动的速度是每小时30°. (3)(360°÷60)×40=240°, 答:分针转动了240°. 2.解:(1)0.5 (2)30;22.5 (3)设至少经过x 分钟会再次出现时针与分针重合的现象,则6x -0.5x =360, 解得x =72011 , 即至少经过72011 分钟会再次出现时针与分针重合的现象. 72011×0.5°=? ?? ??36011° 72011×6°=(4 32011)° 即时针转了? ????36011°,分针转了? ?? ??4 32011°. 3.解:(1)设从2时经过x 分,分针与时针的夹角为直角,依题意,有(x -10-112 x)×6°=90°,解得x =30011 . 答:在2时30011 分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直角. (2)设小明外出了y 分钟,则时针走了0.5y 度,分针走了6y 度. 根据题意,列方程为6y =90+0.5y +90,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3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四(上)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2006年9月4日 在这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此,我将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有68人,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

弧度制说课稿范本

弧度制说课稿范本 篇一:弧度制说课稿—正式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来自于**中学。 我说课的内容是必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弧度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⒈内容要求: ①新课程标准对于《弧度制》的要求是“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②实际上高考对弧度制的考察类似于不等式与几何,也许没出现弧度制的单独题目,但实际上在其他题目中已经考察了弧度制,或者说对它的考察倾向于计算工具考察。 ③另外,本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完本节课后,将在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实际上角度制也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了一一对应关系,但由于弧度制的单位与实数单位是一致的,所以能给研究问题带来方便。 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1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掌握弧度制之下扇形相关公式; 能力目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三个探究,通过这三次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也是通过上述三次探究使学生体验主动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 ⒊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即知识目标,这里不再重复; 难点:1弧度角定义的合理性。

二、教法与学法: ⒈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角度制定义; 加之教材内容编排上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因此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⑴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6人左右以便于学生自主探究; ⑵运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层层递进的设置一些问题,逐渐的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之中,进而获取问题的答案; 具体到本节课中,可体现为:三次提出问题,学生三次探究,解决三个问题这样一个流程。 以下解释两个三次(即三、教学过程) 那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下,教师的作用就变得少而精了,教师作用之一是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用之二是协助学生完成问题;作用三是对各小组探究的结果进行整理。 四:板书设计: 目前我校的教学设备是电子白板,电子白板与课件可以兼容,就 是说可以在白板上进行批注,即使是这样,我也计划将课件、白板和原始的黑板结合大一块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 五、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预测,学生在探究1中可能会出现问题:⑴习惯于灌输式教学的学生能否质疑1弧度角定义的合理性;⑵发现这个问题后能否解决; 因此教师在此方面应做充分准备。 以上就是我这次说课的内容,谢谢大家。 篇二:说课稿弧度制 弧度制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认识钟表—整时

认识钟表——整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育学生要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钟面,认识整时。 2、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模型大钟面,课件。 学生:学具钟面(人手一个),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首先我们来一起听首歌。教师出示课件(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里唱的是什么吗? 生:时间 师:你知道可以用什么看时间吗? 生:钟表,闹钟,...... 师:你们可真聪明!猜对了!接着,老师带着大家到钟表店里去逛一逛。(教师用课件出示出来。) 师:你们看,这里有各式各样的钟表。有可以在墙上挂的挂钟,有可以放在桌上的座钟,还有手表,电子钟,秒表,......你们觉得钟表王国有趣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寻找其中的奥秘吧。(板

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新授课 1、初步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模型大钟面)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同桌交流。 师:谁能到前面来给大家指指在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展示他的发现,有12个数字,有两根针,...... 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那你们知道这两根针叫什么名字吗? 生:时针,分针。 师:怎么来区别时针和分针呢?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自己的小钟表,同桌交流。 生:分针又长又细,时针又短又粗。 师:真棒!请大家一起来齐读两遍。 师:那我们平时看到的时针和分针是静止不动的吗?对,时针和时针要有规律的转动起来才可以帮我们记录时间。那它们是怎样转动的呢?(课件演示)咱们一起用手比划比划。以后我们把时针和分针转动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相反地叫逆时针方向。 2、认识整时 那么现在我们就试着认一认下面这个钟面上的时间。 (1)(课件出示84页情景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时间?图上的人在做什么? 生说:这是早上7点,妈妈在叫孩子起床。 师: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啊?每天都发生在你们的身上啊?(生说略)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师引导:7点在书面上表示叫7时。 师:谁能说一说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几?

学生阶段性分析报告

学成教育个性化阶段分析报告 报告日期:__2010___年_10__月__12__日 学员姓名:吴炫达年级:五年级总课时数:46小时学科教师:姜莎辅导科目:英语辅导时间:2010年10月8日至今 学生的基本情况 优点不足 1.吴炫达同学是一个思想独立,对自己要求严格的男孩,沉着稳重,上进心强,对自己目前的学习有明确的认识。 2.英语学习有冲劲,学习有潜力,发展空间比较大。 3.积极好学,接受能力比较强,并且能够独立思考出老师给出的问题。1.在知识结构上,语法的基础知识存在缺陷,而且知识较为零散,没有系统化. 2. 对英语语法的掌握往往停留于简单的识记,知识的体系性不够完整,没有进行归纳总结的习惯。 3.男孩子不敢放开来朗读英语,导致英语口语能力很难提升,语感难以培养。 4.学习上有些急功近利,有点浮躁,在做题出表现为粗心。 5. 动手能力有待加强。 学生情况分析一、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有自己的课外辅导书籍,是否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是否抱怨家长强迫他学习等),学习习惯(握笔,坐姿,预习,做笔记及可以联想到如何培养学生的12个习惯等),积极性,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分析 二、从学生近几次上课的情况分析 可以从学生上课是否迟到,上课的精神状态,上课是否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上课时是否能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回家后是否有复习等 三、从本次考试试卷情况分析 可以从试卷的题型,试卷所涉及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试卷的难度系数,该试卷是否适合学生等分析。其次说说学生本次考试主要错在哪些地方,哪些知识点仍需加强

练习,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本次考试没有考好等。 四、从考试的准备情况分析 考前学生有没有准备(笔,直尺,草稿纸等),有没有提前交卷,考试时精神状态及心理素质等 五、对之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如章节测试分数,错题等)进行分析,老师必须清楚学生每次考试的时间及分数,知道失分原因。 整改措施1、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特别是概念,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适当加强上课的纪律(针对他不好的习惯,采取的措施),对于知识点和典型例题详 细讲解,多做题型练习,多和学生沟通,互动,引导学生学习 3、平时建议学生多来作业吧辅导作业(强调作业时间和正确率),及时复印和整理学生 学校试卷和错题(形成老师自己的错题集,便于研究同一个学校老师的出题方向和难易度),通过辅导书籍了解更多的新题型,及时查漏补缺,对错题反复练习 4、平时严格要求每次阶段性考试(一定灌输学生考题的价值及重要性及有利于在家长 面前激励表扬学生),提高学生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多和家长沟通,共同管理学生5、要求加课(课后记)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 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直线、射线和角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和线段的认识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角的定义。(课本第35、36页的内容,相应的练习。) 教材分析:本小节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射线和直线,并进一步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第二,让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从知识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巩固对直线和射线的认识。第三,利用射线的功能给角下定义,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掌握角的特征。直线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射线,直线 1、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线段吗? 师:你能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吗?谁来说说它有什么特征?(直直的,有两个端点,能测量,不能延长。) 填写下表(板书): 师:线段有两个兄弟,跟他长得很相似,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2、认识射线。 (1)师媒体演示,用手电筒或小射灯照射远处。 师:请同学们观察手电筒的光线。 师:像手电筒射出来的光线,我们可以看成是射线。

认识钟表 整时 说课稿

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新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整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教的《认识钟表整时》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七单元85页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一般来说,一名6岁多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3、思维拓展目标:(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让孩子们通过画钟面上所缺少的针、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的教学方法,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拨一拨、画一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谜语的图画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自己见过哪些钟的活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第一个步骤是说一说见过的钟面,再欣赏老师收集的各种不同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回忆自己平常所看到的钟面并把它讲出来。同时观察老师收集的各种钟面,并引导学生观察别人的钟面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角8.3角的度量作业设计(无答案)(新版)青岛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角8.3角的度量作业设计(无答案)(新版) 青岛版 一、选择题 1.已知∠α=35o,则∠α的余角的度数是() A.55o B.45o C.145o D.135o 2.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1直角=90o B.1周角=2平角 C.1平角=180o D.1平角=4直角 3.36.33o可化为() A.36o30′33″ B.36o33′ C.36o30′30″ D.36o19′48″ 4.如果∠1与∠2互余,∠2与∠3互余,则∠1与∠3的关系是() A.∠1>∠3 B.∠1=∠3 C.∠1<∠3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23.62 o=o ' " ; 46 o 43'12"= o。 2.已知∠A与∠B互余,若∠A=70o,则∠B的度数为。 3.∠α与∠β互余,∠α是∠β的2倍,则∠β= 。 4.75o34'的角的余角等于,36o59'的角的补角等于。 三、计算 (1)65.450等于几度几分几秒? (2)75°19'12" 等于多少度? (3)125012'-36048' 【巩固提升】 1.判断题 (1)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一定大于平角.( )

(2)一个角一定小于它的余角,也小于它的补角. ( ) (3)如果两个角互补,则它们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 ) (4)如两个角互补,则一个角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 ( ) (5)互余的两个角的比是4:6,则这两个角分别是40?、60?. ( ) (6)如果40A ∠=?,60B ∠=?,80C ∠=?,那么C B A ∠∠∠,,互为补角. ( ) (7)用一副三角板的内角可画出大于0?且小于180?不同度数的角共有11种. ( ) 2.填空题 (1)若90A B ∠+∠=?,90A C ∠+∠=?,则____B C ∠∠. (2)若90A B ∠+∠=?,90C D ∠+∠=?,且A C ∠=∠,则____B D ∠∠. (3)若180A B ∠+∠=?,1180A ∠+∠=?,则_____1B ∠∠. (4)若180A B ∠+∠=?,∠1+∠2=180°,且1A ∠=∠,则____2B ∠∠. (5)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则αβ∠+∠=____ __度. (6)如果∠1+∠2=90 o,∠2+∠3=90 o,则∠1与∠3 的关系为_______ _, 其理由是_______ ___。 如果∠1+∠2=180 o,∠2+∠3=180 o, 则∠1与∠3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 其理由是______ _ _ __。 3.已知一个角的补角和这个角的余角互补,求这个角的度数. 4.如图,90EOC AOC BOD ∠=∠=∠=? ,问图中有与BOC ∠互补的角吗? αβ

认识钟表(整时)

认识钟表(整时)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练习十六第1 ~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2、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一个圆 师:请小朋友们看上面,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圆) 2、加入12个数 师:现在请你瞪大眼睛仔细看,老师要在这个圆上加东西了。 (课件出示,出现数1-12) 师:我加了什么?谁愿意来告诉我们? (沿着圆的一圈,出现数字1-12,数字越来越大。)

(钟面上有一些数,让我们从小到大读一读,一共有几个数?最上面的数是几?最下面的数是几?左边的数和右边的数分别是几?) 3、揭题 师:仔细看看,再想一想,这幅图像什么,你在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吗? (好像一面钟,可是还缺点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认识时针和分针 1、师:想想,老师的这面钟上还缺点什么呢。谁能来告诉我? (缺了一根时针<短针>和一根分针<长针>) 2、区分时针和分针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是时针,这是分针的?谁能把你的小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 (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 师:我们认识时针和分针了,大家跟他们打一声招呼吧! (长长的细细地分针,你好;短短地粗粗地时针,你好。) 请大家打开学具袋,和同桌互相指一指时针和分针。 (三)、认识整时 1、师:大家看,现在大屏幕上,一个完整的钟模型出来了。那么大家知道吗,我们生活中的时钟是用来做什么用的?(看时间的) 2、师:那你们是否认识钟面上的时间呢?(7点) 师:7点是我们生活中的说法,在数学中,我们应该说成7时,时间的时 (板书:7时)。(跟老师一起来读)

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1度角的大小。 2.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3.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4.利用教师的情感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 量角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启动导入 1.知识铺垫 问:我们已经学习了角,谁来说一下什么叫角?(从一点引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在板上画出一个角。 这点叫做角的?(顶点)(边说边板书。)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边说边板书。) 2.思想方法铺垫 ⑴你觉得要想测量数学课本有多长,该考虑哪些问题?(用什么去测?如何去测?计量单位是什么?) 用什么测量?(尺子) (出示课件)这样测量行吗?(不行) 为什么不行?(0刻度线与起点没对齐) (出示课件:0刻度线与起点对齐) 这样测量行吗?(行) 大约是多少厘米?(21厘米) 计量单位是?(厘米) ⑵你觉得要想测量数学课本有多重,该用什么去量?如何去量?用什么做单位?(用什么去测?如何去测?计量单位是什么?) 要想测量这本书有多重,用尺子行吗?(不行)

用什么行?(台秤) (出示课件:先出示台秤,再出示书,及指针的变化) 书的重量大约是?(200克) 计量单位是?(克) ⑶以上两个例子它们都是?(测量) 既然都是测量,你觉得测量的时候该考虑哪些共同问题? 【生:用什么测量?(测量工具)。怎样测量?(如何使用测量工具)计量单位是什么?】板书:工具、方法、单位。 ⑷创设情境: 某部队红方和蓝方正进行一场军事演习,想不想观看。(生:想) 某部队红方和蓝方正进行军事演习,这是红方的炮兵部队,忽然,红方的炮兵部队发现了蓝方的坦克部队正在休息。 如果你要是红方的炮兵部队,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炮击) 课件演示:红方大炮轰炸蓝方坦克的情境,轰的一声。 打中没有?(没打中) 调整。(再度调整角度,再发射)这次打中没有?(还是没打中) 再次调整。(再度调整角度,再发射)这次打中没有?(打中了) 随着轰的一声炮响,坦克打中了,问题也产生了:红方的大炮能不能击中蓝方的坦克与什么有关呢?(红方大炮发射的角度) 如何去测量大炮的角度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去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探索体验 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这一节课我们该学习哪些内容?(测量角的大小使用什么工具?如何来测量角?测量角的时候用什么计量单位) 前面我们已经布置了自学。 学生汇报。 1.测量工具:量角器。 测角要用什么工具?(生:量角器。)(教师板书:量角器)电脑出示:量角器。 拿出你们所带的量角器,观测一下这些量角器的大小是不是相同的?(不是)

巧解钟表上的角度问题

巧解钟表上的角度问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巧解钟表上的角度问题 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时钟:时钟的表面被均分成12大格、60小格,若把钟表表面看成以表心为顶点的周角,则每一大格对应的角度为 30°,每一小格为6°,也就是说,分针每分钟转过6°的角,时针每分钟转过60 1×30°=0.5°的角,即每分钟分针总比时针多转5.5°.有了上述知识,我们再来求有关钟表的问题,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分针转的角度为:分钟数×6°; 时针转的角度为:小时数×30°+分钟数×0.5°. 例1.试问时钟的分针与时针一昼夜重合多少次? 解析:你可能直觉认为,分针每小时转一圈,每转一圈就要与时针重合一次,一昼夜有24小时,分针与时针岂不是要重合24次吗? 乍听起来这个说法颇有道理,但还是让我们计算后再下结论吧! 设分针与时针从上一次重合到下一次重合用时x 分钟,易知其间分针比时针多转了360°,于是有 6x -0.5x =360,解得x =11 720(分). 一昼夜分针与时针重合的次数为:24×60÷ 11720=22(次). 怎么样,还相信你的直觉吗? 例2.某人晚上6时后外出时,钟表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时110°,晚上7时前回来时,钟表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仍为110°,求此人外出了多长时间?

解析:易知,6时后时针与分针首次呈110°角时,分针落后时针110°角,第二次呈110°角时,分针超过时针110°,即其间分针比时针多走了2×110°,设完成此过程共经过了x分钟,则有 6x-0.5x=2×110,解得x=40(分). 即此人外出了40分钟.

角的度量教案

角的度量教案 《角的度量》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学会利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良好品质。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教学难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3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 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 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二、新课教学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读内、外圈数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 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 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公开课《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与说明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公开课《角的度量》 教学设计与说明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第18~19页的例题以及“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在自学、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 2、通过尝试、交流、探索,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正确方法,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从生活中的角感受量角的意义,进一步形成度量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多媒体出示滑梯图片。(三个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度不同,一个太小,一个太大,一个比较合适。)提问:玩过滑梯吗?给你这样三个滑梯,你喜欢玩哪个呢?

设问:那么,滑梯的角度多大比较合适呢?大家研究过吗? 多媒体演示:从较合适的滑梯上抽象出∠1。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角,让学生体验到学会测量角的重要意义。】 二、自学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量出作业纸上∠1的大小。 引导反馈:请学生说说用来作为测量工具的角及测量结果。 (学生会用几个不同的角测量∠1的大小,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引导:学生意识到和测量线段一样,量角必须使用统一的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 2.认识量角器。 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 (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或使用电子白板上的工具量角器供学生交流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认识钟表(整时)

教案首页 教材版本人教版学段 一年级上 册 学科数学 章节 第八单 元课题名 认识钟表 (整时) 课时第一课时 执教教师单位 抚州市宜黄实验小 学 教师姓名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会辨认时针、分针。 2.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面,习题,纸。 时间 安排 一课时 课后小结认识整时”一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随意注意时间短,注意力容易分散。抓住他们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是设计教学的前提。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例如,在引入部分,我注意让学生听钟表走的声音出发,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注重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自主去学习。同时提供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如:让学生互相讨论并说一说你从钟面上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看整时的,等环节的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我转变了我的角色,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进行着拨一拨、说一说的过程。 有独立拨一拨;有同桌合作拨一拨(拨一拨时针和分针按顺 时针方向走;一人拨一人说);有集体拨一拨。在拨和说的 过程中,学生对整时的认识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书上提供的主题图是 一副副来源于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图,学生看了很容易引起 共鸣,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的生活作息,教师只需在适当时 候点拨一下,思想教育便渗透其中。整节课,我自认为学生 的操作是到位的、充分的,对于整时的认识是扎实的,教师 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备注 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91、9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会辨认时针、分针。 2.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面,习题,纸。 教学过程: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整时》教案

认识钟表——整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与写整时。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生成的过程性以及活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看钟表的整时 2、如何去写整时 教材分析: 这一内容在学生的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于学习这一课有一定的帮助。因此这一节课的操作、观察、思考、交流都要建立在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但是对于生活经验的笼统要加以细化,即对新知识的细化:时针及其特点,分针及其特点,12个数字及其走向,读时与写时等等。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圣诞节到了,瞧,圣诞老人来送礼物来了,猜猜看,会是什么礼物呢? 生猜一猜,个别汇报。 课件出示钟面。 师:瞧,圣诞老人送来了一个小闹钟呢,小朋友,你知道钟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生:看时间的。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的组成 1、课件出示钟面 师: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钟面上有1到12的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一根长长细细的针和一根短短粗粗的针。 2、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叫时针。有12个大数字,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板书:分针、时针)

特种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项目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体检项目及标准 一、有下列疾病或生理缺陷者,不合格 (一)内科 1、器质性心、肝、肾疾病: (1)器质性心脏血管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者除外)、心肌病、心电图明显异常者。 (2)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肝硬化。 (3)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 2、血压超过160/90毫米汞柱(21.3/12.0千帕斯卡),低于86/56毫米汞柱(11.5/7.5千帕斯卡),包括单项血压数值,船舶驾驶,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18.6/12.0千帕斯卡),低于90/60毫米汞柱(12/8.0千帕斯卡)。 3、严重的心律失常:期前收缩每分钟6次以上者。 4、活动性结核(包括肺外结核)。 5、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 6、支气管扩张症(反复感染、咯血)。 7、精神病、癫痫 8、重症神经官能症及脑外伤后遗症。 9、晕厥(近一年内有晕厥发作者)。 10、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血液病。 11、血红蛋白男性低于9克%(90g/L),女性低于8克%(80g/L)。 (二)外科 1、肢体残废、畸形、功能受限者。 2、慢性骨髓炎。 3、各种脉管炎(不包括表浅性静脉炎)。

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大型车身高不足155厘米,小型车身 高不 足150厘米。 (三)五官科 1、耳全聋及发音不清者。 2、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听力不足5米者。 (四)眼科 1、双眼裸眼视力均低于0.3者。 2、双眼裸眼视力均在0.4以上,矫正视力不足0.7者,企业内机动车驾驶不合格。 3、色盲。 二、健康检查科目及项目规定: 注:“+”为必检项目 三、体检要求

(一)体检医生不作病史症断,应在体检前由受检单位的安技部门和单位医生一起根据既往资料填入体检表的病史栏内。 (二)心脏听诊:收缩期杂音按六级划分。 (三)偶发期前收缩每分钟六次以下应立即做下蹲试验,运动后减少到二次以下,心电图正常者可作正常结论。 (四)表格填写应字迹清楚,若有涂改应换表。 (五)血压听诊以舒张变音为准,如血压不符合标准,当日可复查3次。 (六)各种检查单应附在体检表后面。 (七)色觉检查用喻自萍或空军后勤部的色盲本。 (八)视力检查统一用E字型视力表(国际标准视力表)。 注:凡条文中数值,有“。。。。。。。。。以上”、“。。。。。。。。。以下”、“。。。。。。。。。以内”、“。。。。。。。。。以外”词者,含数字本身;有“超过。。。。。。。。”、“低于。。。。。。。。。。”、“大于。。。。。。。。。。”、“小于。。。。。。。。。”词者,不含数字本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