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公路自行车耐力训练探讨

青少年公路自行车耐力训练探讨

青少年公路自行车耐力训练探讨

发表时间:2014-04-14T11:09:15.39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第2期供稿作者:孟浪[导读] 机体处在这种状态下,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称为糖酵解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

黑龙江省射自剑运动管理中心孟浪

【摘要】许多自行车运动项目的运动竞技都要持续较长或很长的时间,运动员要在竞赛全过程保持特定的运动强度或运动质量,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就必须具备能力在持续运动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加深的疲劳作斗争的能力。良好的的耐力素质有助于运动员更好的克服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疲劳,承受更大的训练负荷,提高训练效果,并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种耐力水平的持有与青少年的基础训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关键词】自行车耐力训练成绩提高 1 耐力素质的类型 1.1 按人体的生理系统:耐力素质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也称为力量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能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有氧耐力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机体吸收、输送和利用氧气的能力,促进有机体的新陈代谢;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它是指机体以无氧代谢为主要功能形式,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无氧耐力又分为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和磷酸肌酸分解供能无氧耐力。在无氧代谢的肌肉活动中,糖的酵解供能,产生乳酸。机体处在这种状态下,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称为糖酵解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

1.2 按耐力素质对专项的影响:耐力素质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一般耐力是指对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起间接作用的基础性耐力;专项耐力是指与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有直接关系的耐力,具体地讲是指持续完成专项动作或接近比赛动作的耐力。

2 耐力素质的训练 2.1 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当今运动员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中的宠儿,一般均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而耐力训练的本身较为艰苦,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因此,对青少年的耐力训练要经常地反复地进行思想教育,启发自觉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刻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

2.2 选择良好训练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心理上对青少年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减少疲劳;同时,发展耐力素质,最主要是保证机体供氧充分;如在氧气充分的露天场地进行训练练习,就能充分保证机体供氧,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运动成绩。在身体训练时,也要注意尽量不在坚硬的水泥等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等。如果长期在硬地面练习,就会使下肢骨的骨化点受到过大、频繁的刺激,易引起过早的骨化或骺软骨的损伤,从而影响骨的正常发育。所以,选择环境场地进行训练和练习是不可忽视的。

2.3 重视呼吸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耐力训练时,由于青少年的大脑皮屋对呼吸的调节机能较差,不注意呼吸的节奏,呼吸与动作往往不协调,特别在速度加快时更为时显。所以,要教会他们采用科学的呼吸方法。我们在教学中重点强调采用 “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和练习,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2.4 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有氧耐力是指心血管耐力而言的。由于青少年的心脏血管正处在发育之中,与成人相比,他们心脏的心肌纤维短而细,弹性纤维分布较少,心脏发育还不完善,心脏的容积、重量都比成年人小,从而心脏收缩力较弱,心脏的每搏出量和每分搏出量都比成年人小。根据青少年心血管系统这一特点;耐力训练应发展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训练,用以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系统的功能,发展心血管系统功能,逐步提高运动成绩。训练中不宜过早过多地进行无氧耐力训练,以免使青少年心脏的心肌壁增厚,心肌增强,短时间内成绩会提高很快,但心腔较小,会缩短运动寿命,拔苗助长,训练应从长远观念考虑。

2.5 注意控制训练的时间、量和强度。青少年在进行耐力训练时,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和强度不宜过大,必须严格地控制训练的时间、量和强度,因为青少年在安静时氧化过程比成年人旺盛,每公斤体消耗的氧量多,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比成年人相对少,紧张练习不能持久,耐力差。同时,在紧张练习时,青少年血乳酸含量较少,说明他们无氧代谢能量物质储备较少。所以,在耐力训练过程中,合理安排练习的时间、量和强度,因人制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耐力素质。

总之,作为自行车教练员要掌握青少年耐力自然发展的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耐力训练,另外,青少年在耐力训练时,应注意男女区别对待。同时,由于训练本身比较单调枯燥,青少年会对训练感到厌倦,易引起疲劳。因此,训练应注意采用灵活多变、有趣的训练方法,如比赛法、游戏法,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积极性,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耐力素质和运动成绩。

不会骑自行车个人自学电动车的方法和步骤

不会骑自行车个人自学电动车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第一阶段:购买一辆新的电动车,找一块长约40米宽约20米的平坦空地(小些也可),学会推动电动车,推动时的时速应在6—8km,学会左手刹车的方法,注意不能侧倒,时间约为1天(慢的最多2天)。特点很费体力,休息一会儿可以又学习。 第二阶段:把电动车停好,支起支撑架,先将电门拨至慢档(低速档),左手轻握刹车,右手轻轻扭动电门加速(试着加速方法),左手试刹后轮,观看制动效果,熟悉方可,掌握加速技巧,不是能加速就行,关键是由小到大均匀加速,控制时速在5km左右。时间约为半天。较费体力,休息一会儿可以又学习。 第三阶段:试架,双脚叉地,试着加速电门,左手注意捏刹车柄防摔倒,主要为侧翻,时速应控制在5km以下,找平衡感。可能偶尔在平地或下坡(稍倾斜的地方)有平衡感,关键身子坐正、坐直、双手叉住手柄方向(尽量不左右摆动找平衡感),大约2天,最多3-4天。特点很费体力,休息一会儿可以又学习,可能双腿都要痛。 第四阶段:以五千米时速慢慢加至十千米时速,均匀加电加速,这里非常重要,控制时速同时注意安全试架,这段时间里平衡感越来越好,偶有三米、五米、七米或者十米车子的平衡感,时速已经较快了注意安全,偶有侧倒可能下肢有被擦伤或稍有点划伤,无大碍,这个难免的。时间约为3天,可以隔两天再练习,因为很费体力,休息一会儿可以又学习,可能双腿都要痛。 第五阶段:加电技巧很熟练以后,时速尽量控制在12-15千米之间,速度已经很快了,基本有平衡感,双脚可以离开地面稍提起来夹在两侧(未放在踏板上),关键双手叉住车柄,身子坐直,两眼平视前方,这时有特殊的平衡感了,可以绕坝子好多圈了,同时学会左转弯或右转弯的方法,角度不能太小,易侧倒,约2天。很费体力,休息一会儿可以又学习。 第六阶段:坐上车,身子坐直、坐正,扭动电门加速,在时速为15km时平衡感很好,在坝子内可以直线运动,控制较自如,逆时针或顺时针运动较可以。脚可能还掉在两侧未放在踏板上。这时学习兴趣越来越高,时速在20km时平衡感特别好,双手可以左右平衡运动方向了,平衡技巧基本掌握,可以双脚夹在两侧骑很多圈,时间约2天完成。较费体力,没有以前劳累了。 第七阶段:重点学习左或右转弯方法(因前面已经学习了一种转弯方法),同时学会鸣喇叭,左右转弯灯、大灯、小灯开关,学至熟练为止,一小时可以基本学会左或左转弯,但不熟练,时速最好在10-12千米之间,再逐渐升到12-15km时速。每个阶段均要注意刹车紧握,这是生命刹把。时间约2天,最慢也不过3天。较费体力,没有以前劳累了。 第八阶段:双脚能放在踏板上,左右转弯较自如,平衡感在15千米内能控制自如,无大碍,同时兼学习按喇叭、左右转弯灯。这个阶段在15-20千米的时速内转弯有一定的难度。在时速为10-15千米内平衡掌握自如,但在10km以下难度较大。时间约为2天。 第九阶段:关键学习2m宽的窄公路上速度为6-8千米的低速行驶平衡。在坝子内用粉笔画好三条线(线与线相距1m)的模拟小公路,转弯、行驶尽量占右道,但不能开出右边线,右边线是坎坎或是岩边。在6-8千米的时速内试架掌握平衡方法(以前的基本上是高速平衡)。这个阶段的学习很重要,时间至少不小于5天。在这个时速内顺时针、逆时针的行驶、转弯灵活自如,很安全,没有超过右边线,达到熟练程度才算结束学习。6-8千米时速基本上是人走的速度了,在人多的环境中行驶或在窄路上互相措车时必须低速,在10千米以上时速太快容易撞车或撞人,在公路上占道行驶出安全事故要负责任。特点是这个阶段不会摔跟头,车也不会侧倒。 第十阶段:在2米的小公路上低速行驶、转弯灵活自如后,同时练习躲人、避让,按喇叭、左右转弯灯、前刹柄、后刹柄的练习,这样熟练以后,可以上路开车,在宽阔的公路上行驶肯定平稳,没有任何问题,在窄路上行驶要多多练习。记住:一定要遵守好交通规则。

公路自行车训练技巧

前言 公路车友在日常骑乘中常常面临计速表、踏频表、心率表和功率计等的抉择,以及面对如此纷繁的数据如何去更好的使用它们?动辄成百上千的各种设备它们真的都是不可或缺么?这些测量设备对锻炼得指导意义各在哪里呢? 以下分为三步曲分析公路骑行中的三组不容忽视的重要数据:踏频、心率和功率,在骑乘中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此文针对踏频、心率与功率作简单的分析,结尾作扼要的总结,希望能够提供参考。 一、公路骑行之踏频分析 1、踏频的意义 踏频计量是描述每分钟踩踏/提拉的圈数(RPM.rotations per minute),通常情况下高于60RPM并低于80RPM为低转速踏频,高于100RPM至上限最高频率(上限踏频视心肺功能、关节肢体不同因人而异)属于高踏频。 在公路车锻炼中,踏频、心率和功率三者息息相关,同样功率强度下,踏频越高心率相应也会提高(但是并非线性关系);在稳定骑乘的情况下,踏频越高肌肉相对轻松、功率相对较低,踏频越低肌肉越疲惫、功率相对较高(同样非线性关系)。 由于踏频和做功是主动行为,心跳是不可控的被动行为,因此在心跳允许的范围内做功与踏频存在四种组合:A.高频大力踩踏;B.高频轻力量踩踏;C.低频大力量踩踏;D.低频轻力踩踏。关于四种组合的选择,正常人的心肺能力无法维持A情况长时间坚持,D情况不具有锻炼和竞速的意义,因此先排除A与D,C情况对个人腿部肌肉要求较高,拜读Dr萧的大作有个关于肌肉特性十分恰当的类比:如果30kg的哑铃可以举15次,那15kg的哑铃一定远多于30次,因此在理论上,B情况是比较普遍且较推荐的。环法计时赛中,各车队选手平均时速多在50KM/H左右,平均踏频都在100RPM.以上。由此可见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中,对高踏频的青睐是十分有意义的。 那么,速度至上的公路车骑行中,踏频与速度有什么关系呢? 2、踏频计算 带计踏频功能的码表可以实时(中低频采样计算)计算当前踏频,除此之外,因为公路车刚性链条传动误差相对较小,可以通过当前速度得到实时踏频。 公式为:V=2133 * 10-6 * C * 60 * T1/T2 V当前速度,C当前踏频值,T1当前牙盘齿数,T2当前飞轮齿数,其中2133为公路700C轮组平均轮周长(单位:毫米)。 公式可以简化为:V=0.12798 * C * T1/T2 或者 C =7.8* V * T2/T1 普通情况下,公路车牙盘齿数组合为正常牙盘53/39和压缩牙盘50/34,飞轮齿片从11到27齿有多种组合,这里选取常用的齿数12、13、14、15、17、19、21、23、25进行分析,如下表: RD Bike Cadence Reference 牙盘飞轮齿数比时速10 15 20 25 30 35 53 25 2.12 踏频36.9 55.3 73.7 92.1 110.6 129.0 53 23 2.3043478 33.9 50.9 67.8 84.8 101.7 118.7 53 21 2.5238095 31.0 46.4 61.9 77.4 92.9 108.4 53 19 2.7894737 28.0 42.0 56.0 70.0 84.0 98.0 53 17 3.1176471 25.1 37.6 50.1 62.7 75.2 87.7 53 16 3.3125 23.6 35.4 47.2 59.0 70.8 82.6 53 15 3.5333333 22.1 33.2 44.2 55.3 66.3 77.4 53 14 3.7857143 20.6 31.0 41.3 51.6 61.9 72.2 53 13 4.0769231 19.2 28.7 38.3 47.9 57.5 67.1 53 12 4.4166667 17.7 26.5 35.4 44.2 53.1 61.9 39 25 1.56 50.1 75.1 100.2 125.2 150.3 175.3 39 23 1.6956522 46.1 69.1 92.2 115.2 138.2 161.3 39 21 1.8571429 42.1 63.1 84.1 105.2 126.2 147.3 39 19 2.0526316 38.1 57.1 76.1 95.2 114.2 133.2 39 17 2.2941176 34.1 51.1 68.1 85.1 102.2 119.2 39 16 2.4375 32.1 48.1 64.1 80.1 96.2 112.2 39 15 2.6 30.1 45.1 60.1 75.1 90.2 105.2 39 14 2.7857143 28.0 42.1 56.1 70.1 84.1 98.2 39 13 3 26.0 39.1 52.1 65.1 78.1 91.2 39 12 3.25 24.0 36.1 48.1 60.1 72.1 84.1 上表整理了从10KM/H到35KM/H速度时,特定齿数比对应的踏频值,如此纷繁的数据对日常骑行有什么帮助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取其精华,寻找适合自己的数据以及训练目标。 3、踏频数值分析 之前提到环法计时赛中,各车队选手平均时速多在50KM/H左右,平均踏频都在100RPM.以上。由此可以推算出环法计时赛中,齿数比平均数值范围在3.9左右即53/13到53/14之间。首先确定齿比上限,鉴于个人腿力远远不如环法队员,因此这个数值作为在平路情况下的齿比参考上限;第二步去掉不常用齿数比,基于常识,上表中很多齿数比不会使用比如53/25,39/12等,这些极限情况的参考值完全可以去掉;第三步锁定均速范围,在个人日常的公路骑行中平均时速受体力、地形以及风等不定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参考价值的均速选在25KM/H到30KM/H之间;第四步根据实际地形情况选取爬坡时齿比,由于本地的坡路连续且陡峭选取稳定的爬坡齿比为39/23和39/25;最后根据个人情况选取踏频极限值,这里上限选为120RPM.下限选取70RPM.作为参考值。接下来,繁杂的数据就对日常公路车锻炼有针对性,和一定的指导意义了。 RD Bike Cadence Reference 牙盘飞轮齿数比时速10 15 20 25 30 35 53 25 2.12 踏频36.9 55.3 73.7 92.1 110.6 129.0 53 23 2.304347826 33.9 50.9 67.8 84.8 101.7 118.7 53 21 2.523809524 31.0 46.4 61.9 77.4 92.9 108.4 53 19 2.789473684 28.0 42.0 56.0 70.0 84.0 98.0 53 17 3.117647059 25.1 37.6 50.1 62.7 75.2 87.7 53 16 3.3125 23.6 35.4 47.2 59.0 70.8 82.6 53 15 3.533333333 22.1 33.2 44.2 55.3 66.3 77.4

公路越野自行车介绍

公路越野自行车介绍【转自网络】 公路越野自行(以下简称“公路越野车”)车可以说是全方位 的自行车种。它同时具备了公路车的车型设计,以及登山车的巧克 力胎,同时兼具了公路车高速奔驰的性能,以及登山车横越泥泞石 砾的天份。 在任何可以想见的骑车场地– 举凡通勤、林道,乃至长途跋涉的旅行,几乎有公路越野车的踪迹。像这样all-in-one的自行车,根本就是单车界的瑞士刀! 起源 公路越野车的设计起源,和其他竞速车种一样来自特定比赛 的需求 – 公路越野赛(Cyclocross)。相传公路越野赛始于百余 年前选手们私底下的竞赛,参赛者们会比赛看谁可以先骑到下一个 村庄,而且不拘路线,因此选手们通常是以最短的直线距离冲往目 的地,通过农地、河川与草原,并跨过围栏、石阶等障碍。 公路越野赛的历史和环法赛接近,赛期刚好互补 – 一个是夏天,一个是秋冬。自从1910年的环法冠军Octave Lapize 将其胜

利归诸于平时公路越野的训练,这项单车活动从法国一路野火般烧到欧洲各地,尤其今日公路越野赛最夯的荷兰与比利时。 设计 最早的公路越野赛是直接使用公路车或旅行车,但随着这项竞赛日趋成熟,专门设计给这类比赛的自行车即浮上檯面,今天我们看到的公路越野车,即是专门为这种追求速度的混合地形竞赛而生的交通工具。 公路越野车之于公路车,如同庞克之于摇滚乐,本质相同,却又自成一格。

设计上来说,公路越野车和一般的公路车相当接近,主要有下列六项差异:车架前后叉空间,轮胎,煞车夹,走线,前叉强度,与齿轮比:1.前后叉空间相较于公路车,公路越野车的前后叉空间较大,这个设计的用意分别是让随着轮子黏上来的泥巴可以通过,不必担心泥巴塞住车 架而影响到轮子的转动。 2. 轮胎 通常公路越野车的轮胎,会选用那种表面和登山车一样有颗粒状的设计,选这种轮胎的目的和登山车一样,用来增强轮胎排水排泥的功能。在竞赛的环境下,选手也会依天气和路况,选择不同胎纹的轮胎。一般来说,公路越野车的车胎宽度介于30mm 至34mm 。

新手骑自行车的技巧详细教学

新手骑自行车的技巧详细教学 还记得小时候学骑单车时,很难把握车头,经常会摔下来。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新手骑自行车的技巧讲解,希望能帮到你。 新手骑自行车的技巧一、骑自行车的转弯技巧(一)倾斜法:车体为一线,往弯内倾斜。 1、身体重心基于车上往弯内倾斜,人车保持同样的倾斜角度。 2、伸直外侧的膝盖并且下意识的加点力度,就好象你要把脚踏踩下来似的(不过如果你真地把它踩下来的话可别找我们)。 3、用内侧的膝盖顶着横梁,这是一个调节你的轨迹的好方法,减少压力就可以缩小弯度。 4、外侧的手稍稍拉起车把。 运用倾斜的两个好时机:可以利用不太急的转弯处(少于45度)加速可以清楚看到前方但不熟悉的弯处湿沥青路上,倾斜的两个缺陷:在雨天,尽管这种转弯技巧能给你一个很好的牵引力,但是它的角度和重量的分配、安排不太利于湿滑路面;倾斜技巧没有相应的扭转来得灵敏。 (二)把向法:车子保持直立些,身体往弯内倾斜。 1、向前挪动,直至鼻子和刹车把成一行。 2、保持车子直立,身体往弯内倾斜(足以让外侧的手臂伸直) 3、把车把往弯内一侧歪。 4、弯曲内侧手臂的手肘把车把拉回,同时外侧手臂把车把推出以

转动车把方向。 5、保持两边膝盖内扣,继续蹬踏。 二、自行车上下坡骑行技术上、下坡骑行技术是公路自行车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技术。 (一)上坡骑行技术上坡骑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动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站立式骑行或提拉式骑行方法,否则会过多地消耗体力。 遇到短距离坡路,应充分利用物体运动的惯性原理,轻松地踏蹬,快到坡顶时可采用站立式骑行,把速度尽可能提高,给下坡加速创造有利条件。 遇到漫长的上坡,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及时调整传动比,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改变传动比,要坚决避免重新起动的现象出现。 坡路较长或有陡坡时,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方法,调剂用力部位,让部分肌肉得到休息。 上坡时跟车不要太近。 由于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车常常左右摆动,跟车过近,可能发生碰撞。 再者,上坡时速度显着下降,跟车反而会使自己的骑行方法受到限制。 (二)下坡骑行技术下坡骑行要达到理想效果,就要勇敢机智,胆大

浅析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选材

浅析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选材 发表时间:2012-05-09T14:39:32.80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郑立军 [导读] 因此,除少数短距离专项应具有灵活、稳定型神经外,一般应以选择稳定型为主、亚稳定型为辅的神经类型为宜[5]。 郑立军大连市陆上运动学校 116021 摘要自行车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项目,运动员很多先天的素质对其未来能在该项目上达到怎样的高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运动员的选材是培养优秀运动员不可缺少的第一步工作,也是攀登世界体育运动技术高峰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材选的好坏,对运动员以后能否取得优异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对自行车运动员的选材的方向性、依据及意义做简单综述,旨在为从事在一线的教练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自行车选材 我国是自行车大国,在世界上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据有关报道,目前我国约有6亿人骑自行车,自行车年产量达3千万辆,毫不夸张地讲我国的确是自行车大国,但从竞技体育水平来看,我国还不是自行车运动强国,我国的自行车项目仍未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我国目前一直在加大自行车项目的投入力度,随之而来的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选材工作也成为了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 1.自行车运动选材的方向性 自行车运动分为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和BMX20小轮车等3类。自行车运动主要是周期性耐力和速度耐力项目,这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条件要求很高[1]。各个单项之间虽在运动特征上有共性,但是也各有特点,因此选材方面也有所不同。山地车越野赛和公路车公路赛一般骑行距离较长,此单项以有氧代谢为主、无氧代谢为辅。而公路车场地赛的短距离赛,主要是以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相互交替。山地车越野赛、公路车公路赛运动水平越高,有氧代谢能力越强,有氧代谢能力与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高度相关,而呼吸循环系统的发达程度,与身体形态、肌肉发达的程度关系不大。公路车场地赛(短距离项目)运动员要求无氧代谢能力强,有很好的速度耐力基础,运动员相对肌肉发达、身材较高,山地车越野赛和公路车公路赛运动员要求呼吸循环系统比较发达,而胸宽、体轻、身高相对于公路车场地赛(短距离项目)运动员稍低[2]。 2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选材依据 2.1身体形态 2.1.1身高 各种体育项目对选材时运动员的身高要求不同,通过对全国各省市自行车队优秀选手身高测量,自行车运动员的适宜身高大致为男子175cm-185cm,女子165cm-175cm[3]。 2.1.2体重 针对自行车项目青少年运动员选材来说确定一个理想的体重标准是一个关系到身体训练成败的重要因素,体重的标准与否在某些程度上左右了运动员的成绩。近些年来,我们无论是场地项目或公路项目在选材时,都会着重考虑青少年体重问题,下肢长度应略长,切忌过短过粗,上体适中,宽度与高度大体相适应[4]。 2.2遗传 遗传学表明,运动有关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心理以及智力都是可以遗传的,著名运动员的子女大部分运动能力较强,根据这一科研成果,选拔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时可以更多地以那些要求身体素质强的体育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子女中为选材考虑的重点对象。 2.3神经类型 自行车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受其耐力强、爆发力强和比赛节奏快等专项特点决定,表现为极强的反应性和兴奋性,因此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在选材时应着重注重这一类的神经类型。 2.4心理因素 运动心理选材是运用现代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及手段,结合现代竞技理论来选拔优秀的运动员以及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较好地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充分地运用体力,发挥技术水平起着调节和支配的作用。现代体育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比赛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运动员的制胜因素往往取决于心理因素,比赛中以弱胜强和强敌大赛落马的实例也比比皆是。很显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所必备的,也是运动员选材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青少年的心理控制能力比较弱,在进行青少年运动员选材时对于运动心理的选材尤为重要。根据自行车运动的项目特征和《808神经类型测试表》的神经类型分型标准,自行车运动员的大脑皮层应能较长时间承受反复单一的均衡刺激。因此,除少数短距离专项应具有灵活、稳定型神经外,一般应以选择稳定型为主、亚稳定型为辅的神经类型为宜[5]。 2.5生理机能 伴随着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生理生化测试手段和方法的发展,运动生理生化机能选材被广泛的应用于实践。自行车运动员要求具备较强的心血管系统工作能力,有完成一定负荷的运动能力和运动后的快速恢复能力,因此生理机能状况良好的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表现应该为:单位时间内脉搏跳动的次数少、肺活量大、激烈运动时最大摄氧量值高[6]。 2.6身体机能 在预测青少年从事自行车运动的未来时,首先测定青少年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及灵活性等素质,这些素质的协调发展对提高少儿身体能力的运动成绩都是必不可少的。 3.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选材实施过程 教练员在运动员选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常教练员会参考一系列的科学指标以及运动员的自身专项运动成绩来确定运动员是否具有可塑性[7]。专项成绩是运动员技术水平、专项素质和专项能力的综合体现,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专项成绩的好坏和提高幅度,直接反映出运动员专项的可训性和发展潜力,是选材中极为重要的指标。但是由于自行车运动的计时,除公路车场地赛较少受场地器材影响外,其余多因骑行线路的地形地貌等客观条件不尽相同,很难用统一的尺度精确衡量,因此教练员应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或者根

公路自行车骑行技巧及训练方法

公路自行车骑行技巧及训练方法 全身放松,背部伸直,昂头平视(低头含胸初了影响视线外,还不利于呼吸,所以不要有坏习惯)。手可以轻握在车把的几乎任何部分。我感觉是抓靠中间一段比较舒服,抓闸把也可以。适当的坐垫高度是能让当脚下蹬到最低点时,脚水平,膝关节略弯曲。坐要坐稳,坐正,直路骑行切忌晃来晃去。 骑行技术: 直路骑行要点:稳,顺,直。 首先是骑的时候要稳,上身不要晃,要“稳如磐石”。但不是僵硬,而是放松的稳。就象太极,全身放松,僵硬了更容易晃。发力是从臀部开始,带动大腿,再带动小腿。不要使用小腿和脚踝的力量,应该体会把小腿和脚作为传力杠杆的感觉。用力方向是曲柄圆的切线方向,即3、9点钟位置是上下运动,6、12点位置是小腿作前后摆动。整个蹬踏动作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顺畅的圆周,此为“顺”。顺意味着用力均匀,高效。高手可以做到圆周运动中牙盘输出的扭矩基本不变,左右腿输出的功率基本相等。 练习稳和顺的方法是高步频练习(110RPM以上),单腿练习(每条腿单独骑几分钟,交替,然后两条腿一起骑进行调整。如此重复几组,适合作为训练前后热身,放松,调节)。稳了顺了,走直就不难了。练习直线骑行的方法有走马路上的标志线和骑滚筒。还有比较高级的方法就是在滚筒上画一条线来骑。骑行稳定性和高效性的及格标准是:不用坐包,按照平常的姿势骑(仿佛坐包还在一样)公路上的白线,不会觉得别扭,连续走1KM不出 酸了说明不够放松)公路自行车是一项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运线,身体任何部位不会发酸(

动。终点前的冲刺固然精彩地展示了这项运动爆发时的美,但即使是最优秀的冲刺型车手,也要先紧跟主车群熬过漫长的赛程(世界杯赛每一站均长达200多公里),才可以在终点线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可以说,有氧耐力是公路车运动的最基本要素。要提高公路车的运动水平,首先要从有氧能力着手。有氧运动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从几十分钟到十多小时不等。在这段时间内,运动者做功的功率比较平均,运动强度和心率之间有紧密的关系。他们之间关联的计算方式有很多,最简单的一种是按最大心率比率来计算。在正常情况下,每个健康人在运动时能达到的最大心率是相对稳定的,按照年龄可以大概估算出来。方法是用220减去自己的年龄,得出的就是自己最大心率的估计值。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所以此估算值和实际值有一定偏差。现有的比较精确方法是进行实际测试,记录下受试者运动到极限时的心率峰值。 根据运动者的最大心率(HRmax),运动强度可以分为5个强度区: HRmax 强度区身体承受程度 1 恢复区轻度运动,可用于热身和训练中和之后的恢复。 50%-60% 2 低强度有氧区中度有氧运动,运动能量来源以体内脂肪为主,能有效减肥。60%-70% 3 高强度有氧区较强有氧运动,肌肉内糖原大量分解消耗。 70%-80% 4 无氧区大部分肌肉处于无氧呼吸状态,乳酸大量堆积。 80%-90% 5 极限区运动极限,会对身体系统造成严重冲击,此强度下的锻炼要90%-100% 十分谨慎。 (注意,运动强度和心率的量化关系因人而异,上表是大致的参考,要做到精确,必须对个人情况独立分析)

自行车训练计划

周日 热身10分钟 140-150心率下骑行三圈,放松骑行返家 周一 热身10分钟 短冲刺训练两圈心率超160,放松骑行回家。 周二 热身10分钟 长冲刺训练两圈心率超160,放松骑行回家。 周三 热身10分钟 跟骑心率不超160 周四 热身10分钟 140-150心率下骑行三圈,放松骑行返家 周五 热身10分钟 长冲刺训练两圈心率超160,放松骑行回家。 周六 热身10分钟 放松骑行两圈心率130。 第一天训练内容 中速高踏频骑行5分钟热身阶段,合计5分钟 30秒加速冲刺60秒休息1.5分钟,4次休息3分钟,合计9分钟20秒加速冲刺40秒休息1分钟,9次休息3分钟,合计12分钟 2分钟高速骑行不低于35kmh,2分钟休息4分钟,3次,合计12分钟30秒极速冲刺30秒休息1分钟,3次休息2分钟,合计5分钟 合计43分钟,2-7分钟分钟机动时间,45-50分钟,5:30开始6:15-20结束,回程放松骑行. 第二天内容 中速高踏频骑行5分钟热身阶段,合计5分钟 20秒加速冲刺40秒休息1分钟,10次休息3分钟,合计13分钟 2分钟高速骑行不低于35kmh,2分钟休息4分钟,1次,合计4分钟 30秒加速冲刺30秒休息1分钟,10次休息3分钟,合计13分钟 2分钟高速骑行不低于35kmh,2分钟休息4分钟,1次,合计4分钟 30秒极速冲刺30秒休息1分钟,不低于4次直到无法坚持或训练结束,合计4-10分钟 约合计43分钟,2-7分钟分钟机动时间,45-50分钟,5:30开始6:15-20结束,回程放松骑行。 第三天内容 中速高踏频骑行5分钟热身阶段,合计5分钟 20秒加速冲刺40秒休息1分钟,3次休息1分钟,合计4分钟

自行车骑行技巧大全 11个小技巧

自行车骑行技巧大全11个小技巧让你 轻松享受骑行乐趣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享受骑行的乐趣,在此献上提高骑行水平的11个小技巧,热爱骑行的你们还不赶快来看看!需要道具有:车子、骑行服、护具。 针对即将来临的长周末骑行,也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享受骑行的乐趣,在此献上提高骑行水平的11个小技巧,热爱骑行的你们还不赶快来看看!需要道具有:车子、骑行服、护具。 1、骑车时经常吃喝:过去的标准是1小时要喝一壶水,现在有大水壶了就更方便。想喝水过量是很难的,因此你可以放开怀抱喝。我推荐在水中混入一些电解质,可以提高能量储备。 2、也许提高车手舒适度最重要的就是车座的位置:让车座稍稍向上翘可以防止你滑到前面,保证身体得到必要的支撑。如果你注意到车座现

在是向下的,你可能需要把车座稍微降低一些,那样你还会感觉到双手、颈部和背部的压力也有所缓解。 3、抬头、沉肩、屈肘、松手:头抬得过高会导致双手、颈部、双臂和肩膀承受所有的压力,造成不必要的疼痛,还会导致控车困难。骑车时自然要抬头看着你想去的地方,所以更加要放松身体其他部分。放松身体可以让自行车正常应对路面上的石头或者刮风的情况。 4、爬坡前提前变速,让链条和链轮去承受负担:传动系统在承受重大负荷时出现跳齿、摩擦或无法变速等现象很正常。手动档汽车换档时还要踩一下离合器,自行车换档怎么能不松劲儿呢?前变后变均是如此。 5、慢骑才能骑快!如果你想提高骑行水平,去做一个场地测试或者让专业人员帮你测量乳酸阈功率和心率, 6、通过训练增强。在低于乳酸阈值的轻松区域训练可以在长距离跑步或骑行中更快,视情况而定。

7、向医生咨询你的心脏和血液的健康状况:检查胆固醇、关注心脏健康以及预防的生活方式将极大地提高你的骑行能力。除了要知道真正的心脏疾病风险,还要掌握心脏病的预警信号,避免发生我那样的经历。 8、每隔几分钟改变手放在车把上的位置,分别握下把、手变头、上把练习发力:这种练习可以让你的肌肉神经适应,并在有风或爬坡时释放力量。 9、如果你骑车时手放在把横上面,大拇指一定要扣住车把(与其他手指形成环形):我问过许多职业车手,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曾经有过手从车把上滑脱的经历,你可以说这是倒霉或者愚蠢,不管怎么样都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握把。 10、提前蹬踏:这是指你应该在脚踏到达最高点之前就开始向前用力。脚要尽量保持水平,脚趾轻微提起,脚跟下沉。将踩踏的圆比作一

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理论与方法

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理论与方法 ·运动训练学· 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理论与方法郭良 (山西省长治市体校,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了有关专家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力量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多年的训练经验,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下肢的踏蹬动作、肌肉类型和训练方法进行了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分析探讨,旨在通过提高力量训练的科学有效训练,提高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关键词:自行车运动员;下肢;肌肉;动作;训练方法 1前言力量是一切体能类项目的基础。当前,在自行车这项运动中,力量训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认识到,在改善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增强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是提高运动成绩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然而,目前我国自行车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状况还不容乐观,尤其是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理论研究不够,对力量训练的国际新动向缺乏深入了解,训练理论和方法陈旧,影响了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成绩的提高。这也是既我国女子场地自行车短距离项目在国际赛场频频夺牌,而公路自行车项目去冲不出亚洲的原因之一。为此,本文拟从我国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控讨,旨在进一步提高国自行车项目的水平。 2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下肢肌肉类型分析 3 2.1公路自行车项目的特点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划分公路自行车属于体能类 耐力性长距离项目。按动作结构划分公路自行车属于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项目。 2.2肌纤维类型的分析 2.2.1根据肌肉颜色的划分根据肌肉颜色可将其分为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红肌纤维的收缩速度较慢,所以又称为慢肌纤维。白肌纤维的收缩速度较快,所以又称为快肌纤维。 2.2.2根据肌纤维的代谢酶的活性划分根据酶的活性可将其划分为以糖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快酵解型(FG)和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慢氧化型(SO)和快氧化型(FOG)。SO的收缩速度慢,FOG的收缩速度相对较快, FOG的收缩速度最快。 2.2.3不同类型肌纤维的机能特点(见表1) 2.3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肌肉类型研究表明,从事耐力项目的运动员慢纤维百分比高于非耐力项目的运动员和一般人依EduwardL. Fox的研究公路男子自行车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占50-70%快肌纤维占40-50%;而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慢纤维、快肌纤维的百分比分别为: 50- 60%和35-50%。 3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下肢踏蹬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3.1动作名称:自行车骑行踏蹬动作动作划分:分为下踏和上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下踏阶段列表说明(见表二) 第二阶段:上抬阶段列表说明(见表二) 3.2踏蹬解剖学分析小结自行车骑行踏蹬动作主要是骨盆以上部分肌肉作静力性支撑工作,而骨盆以下部分全部是肌肉在近固定的情况下作克制工作,要求自行车运动员有非常用发达的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臀大肌、绳肌、股四头肌以及小腿部的肌肉。 4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所需的力量及其训练 4.1力量的分类力量是指人类活动中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根据这种能力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和爆发力量。根据力量与体重的关系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根据力量与专项的关系可分为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 4.2不同运动项目对种力量的需求不同的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专项特点,不同运动项目对各种力量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中,详细情况见表四 4.3专项力量是公路自行车运动员训练的核心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分析,力量训练主

公路自行车基本骑行技巧

公路自行车比赛基本骑行技巧 本文出自于:https://www.360docs.net/doc/d411757101.html,/ 上、下坡是公路自行车的一种重要的基本骑行技术。在平路上比赛时实力相当的运动员之间,很难摆脱对手,然而通过上下坡路的骑行,只要战术运用得当,就比较容易摆脱对手。 一、上坡骑行技术 上坡骑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动作,不可突然用力,只有企图摆脱对手和处于战术需要时,才可突然加速。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站立式骑行或提拉式骑行方法,否则会过多地消耗体力,不利全程比赛。遇到短距离坡路,应充分利用物体运动的惯性原理,轻松地踏蹬,快到坡顶时可采用站立式骑行,把速度尽可能提高,给下坡加速创造有利条件。遇到漫长的上坡,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及时调整传动比,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改变传动比,要坚决避免重新起动的现象出现。坡路较长或有陡坡时,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方法,调剂用力部位,让部份肌肉得到休息。 上坡时跟车不要太近。由于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车常常左右摆动,跟车过近,可能发生碰撞。再者,上坡时速度显著下降,跟车反而会使自己的骑行方法受到限制,影响战术和技术的发挥。

二、下坡骑行技术 下坡骑行要达到理想效果,运动员就要勇敢机智,胆大心细,精力集中,两眼密切注视前方路面,随时准备果断处理路面上出现的任何情况;不仅要充分利用车子运动惯性滑行,而且要敢于主动踏蹬,加大速度。 转弯时,运动员身体和车子要尽量保持一致,向里倾斜,上体和车子保持一条直线,以克服离心力。倾斜角度根据速度和弯道大小而定,但一般不得超过28度,否则就有滑倒的危险。 转弯前要控制车速。用点闸的方法逐渐减速,刹车时,尽可能前后闸同时使用,前闸可稍稍提前。使用前闸,要求前轮的方向和车子前进的方向相一致,否则,会因运动员的体重和车子惯性受到限制而导致摔跤。进人弯道后将闸放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减速。弯道上使用后闸不要过猛。否则车子可能掉头或滑倒。 三、弯道转弯的技巧 如遵循这些简单法则,你就不会碰上前轮打滑的状况看到终点线前的最后一个弯道了,如果现在跌倒,你就输定了。你抓住刹车,将速度几乎停止,然后放开刹车,小心地将车斜入弯道。当你感觉

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训练方法初探

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训练方法初探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结合自身在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培养训练方面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培养和训练的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对达到竞:技体育水平的运动员训练方法予以阐述。希望能够在未来涌现出更多优秀的自行车运动员,不断提高我国自行车运动的竞技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训练方法 前言 自行车运动是职业化和商业化都非常强的运动项目,“环法自行车赛”更是被誉为奥运会、足球世界杯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体育赛事,足见自行车运动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我国自行车运动在亚洲具有较强实力,仅洛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就培养出了马亚军、金龙等数名亚运会冠军和国家队成员。但是。我国在世界大赛上所取得的成绩还与我们经济、人口大国的身份不相符合。因此,如何培养出更多优秀自行车运动员成了摆在我们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培养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培养训练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和竞技训练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是为了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在赛场上展示自己的水平和实力,为国家、集体和个人赢得荣誉。 基础训练(身体素质训练)阶段: 1.速度能力训练 1.1训练原理 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自行车运动员速度素质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动作速度。自行车运动的动作结构,是下肢周而复始地沿着圆周切线做踏蹬运动。在骑行速度出现高速时,下肢动作的不断变化超越于周期性练习中任何其他项目,要求频率特别高。频率的加快,有赖于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抑制的转换能力和中枢神经系统对酸性代谢产物刺激的耐受能力。 速度能力的训练是自行车运动员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每一个阶段的开始就必须切实有效地进行训练。对不同的专项,都有不同的专项速度。在完成好速度课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供能的情况,还要考虑到所完成的强度能决定速度能力的各种因素是否能得到提高,这样就必须采用大的、接近极限或极限的强度练习。从能量供应角度看,速度能力是由非乳酸无氧机制的完善来决定的。但是,由于速度能力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除了供能能力外。还决定于肌肉组织的组成、高强度工作过程中神经对运动单位的支配能力、动作协调的完善、注意力的兴奋程度等等,甚至其提高的效果还与训练课中运动员的意志有关,

全面自行车里的数学习题及答案汇编

自行车里的数学基础练习 一、填空 1. 自行车的车架大多都是利用三角形的(),而做成三角形。 2. 自行车的轮子是圆形,轮子的轴就在()上,轮子里的每根钢铁的长就是()的长。 3. 车轮的周长=()×()。 4. 自行车蹬一圈要看车轮转几圈,再用()×()。 5. 自行车蹬一圈是指()转一圈。 6. 车轮转动的圈数实际是()转动的圈数。 7. (1)前齿轮齿数×前齿轮圈数=()×();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后齿轮圈数:前齿轮圈数; (3)当前齿轮圈数为一圈时,():()=后齿轮圈数; (4)所以,车轮圈数=():() 8. 前齿轮齿数与后齿轮齿数的比值叫做()。 9. 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变速自行车的主要结构图:有2个前齿轮(齿数分别是48和36),5个后齿轮(齿数分别是28,24,22,20,18) 1. 变速自行车的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1)表格法 (2)连线法

前齿轮齿数:48 36 后齿轮齿数:28 24 22 20 18 (3)计算法:() (4)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种速度的组合方法。 (5)()方法的齿数法能使蹬同样的圈数自行车走得最远。 2. 变速自行车组合速度的组合个数=()×()。 3. 齿数比()的组合走得就远。车速较快,但骑车人较()。齿数比()的组合走得就近。车速较慢,但骑车人较()。 三、解决问题。 1.(1)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5米,前齿轮有48个齿,后齿轮有16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 (2)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8米,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 (3)比较这两辆自行车谁跑得快?为什么? (4)自行车跑得快不仅与齿轮比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5)是不是车轮越大越好? 2. 一辆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5米。求自行车的车轮直径。(保留两为小数)

自行车基本知识

自行车基本知识

自行车专题知识 第一节自行车分类 一.山地车 特点:为征服各种地形设计,车架结实;车圈一般为2 6英寸;轮胎较粗;一般会配置平把或燕把。 二.公路车 特点:为追求速度而设计,车圈为700C规格;轮胎细,配置羊角车把。 三.BMX攀爬车 特点:为表现技巧而设计,车架稳、轮胎宽而无牙,车把可360度旋转,轮径小、操作性极强。适合年轻人玩不作详述。 第二节轮胎 一.山地胎 特点:轮胎粗大,稳定性好,胎压较低,一般有1.5、1. 95和2.1几种规格,因不同用途分为烂泥、沙土路胎,特点是胎宽大有深齿;两用车胎,特点是在公路骑行时仅小部分轮胎接触地面因而阻力小,而在土路上骑行时,胎两侧的牙齿可以稳定车辆;光头胎,特点是阻力小,适合公路骑行。

二.公路胎 轮胎细,胎压高;一般有25C、23C、20C、18C等规格,其中25C和23C适合训练,不容易爆胎,20C和18C 阻力小适合比赛。 第三节车把 一.山地车 山地车一般配平把或燕把,优点是双手握把时张得较宽,有利于操控;其中燕把可以抬高上身,使重心后移,更适合下山车。缺点是兜风,阻力大。 二.公路车 公路车一般配羊角把,有44CM和42CM等宽度规格,适合自己的宽度是与肩同宽,其特点是可以减小风阻,同时适合长时间骑行。 第四节减震系统 分为前避震与后避震,可以使骑行更舒适,尤其是下山车为必不可少的组件;但对于上山与平路的骑行就有“泻力”的不良影响,如果避震系统带锁死功能的话将使车的适应性更强。对于深圳的路况建议只配前避震。 第五节变速系统 变速系统的作用是利用牙盘和飞轮之间不同的齿轮比,产生不同的驱动扭矩,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骑行者的身体状况。

骑单车的15种物理损伤及解决方法

骑单车是一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但是骑单车也容易使自己受伤,本文就综合介绍了骑单车最容易遭受的十五种伤害,以及受伤后及时疗伤的解决方法,各位户外达人不可不看哦。(一)膝盖受伤 骑车对膝盖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锻炼,医生也会推荐膝盖不好的人猜脚踏车来锻炼,这是因为骑车对膝盖基本不承受任何压迫,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受到外力的冲击,其伸展幅度也是在膝盖的正常活动范围内。不过研究显示,如果骑者操作不当,膝盖也会受伤。这种原因导致的伤害占所有膝盖受伤的80%左右。自行车是完全对称的,但人的身体却并不对称,人体的各种差异(如双腿的长度不同,扁平足等)在骑车过程中都会暴露出来。骑车两个小时,膝盖大约需弯曲10,000次! 解决方法:把坐垫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坐垫的高度一般有两种方法来定,一是跨长*0.886,还有一种是座到车上用脚后跟踩到脚踏最低点正好伸直腿的坐垫高度! 膝盖受伤后,如果能动,仍需保持合理的运动量! 不要使用传动速比太大,蹬起来比较费力的齿轮! 上自锁脚踏,它能更正你不正确的蹬踏方式,保护你的膝盖! 进行正确的热身运动! 天冷时,人体把血液送回心脏,关节处血液循环减少,一定要注意膝盖处的保暖! 天气较冷时骑车,要带护膝或穿长及脚踝的长裤! (二)腰痛 如果好长时间没有骑过自行车或者不适应于进行自行车越野运动了,可能会感到腰痛。这样疼痛有时一直延伸到腿部! 解决方法: 骑车越多,后背上的肌肉就越有劲!

腹肌和背部肌肉支撑着腰部,因此在训练的时候要注意锻炼这些部位! 高质量的双减震自行车也有助于减轻腰部的疼痛感! (三)颈痛 如果长时间伸着脖子,脖子上的肌肉会感到酸疼。这种情况在骑车过程中发生。 解决方法: 检查骑车的姿势是否正确。上身伸得很直,而后背弓起来,会使颈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车把不要抓得太紧,肘部和双肩要下层;全身放松,保证上身运动灵活! 经常按摩绷得紧紧的颈部肌肉,或者养成用力比较轻柔的习惯。如果疼的比较厉害,请按摩医生进行按摩或进行理疗,都可以减缓颈部的疼痛! 如果疼痛持续不消,则需要找脊柱按摩医生给按摩正骨! 注意帽子的帽檐不要压得太低,它会使你的头非正常抬高,加剧脖子部位肌肉紧张! 戴专业防滑的眼镜,以免出汗导致的眼镜下滑以致和帽檐压低一样的问题!(四)皮肤擦伤 皮肤擦伤并不严重,只是毛细血管损伤,血液渗透到周围的肌肉组织中造成的。但是,如果灰尘,沙粒和其它异物进入伤口,会导致伤口感染! 解决方法: 把擦伤的地方竖起来,有助于防止出血! 创面需要用刷子清洗干净。为了保持伤口清洁,穿的衣服宽松点! 强化剂量,注射破伤风疫苗! (五)皮肤发炎 出现这种情况,骑者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发炎的地方通常是腹股沟,大腿内

自行车初级训练

自行车初级训练(转帖) 今天与大家一起讨论怎样进行公路自行车的初级训练。(基础训练)内容或许是老生常谈,也可能某些方面大家已熟练的掌握了,并且在训练中运用。但我们可能在训练方式的衔接上、时间安排上、训练强度大、小把握上有些出入,因此影响了我们水平的提高。作为一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如果只道骑车,就只能算是一个骑游者。车手之所以区别于骑游者,就是看他对自行车运动的概念和技术的理解水平有多深。希望我们每一个自行车运动爱好者都能够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对这两方面的理解能力。这能帮助我们在骑车中获取最大的收益,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讨论的话题。 任何体育运动训练都不是单一的、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 一、制定训练计划 1、确定目标(1---2年) 2、训练渐进性 3、训练针对性 二、遵循训练原则 1、提高心肺功能(承受力)

2、强化有氧运动能力 3、增加肌肉耐力 三、训练手段 1、专项技能训练(了解自行车的性能、操控自行车的能力) 2、身体素质训练 3、骑车专项训练 4、山地训练 5、冲刺、爆发力训练 四、恢复体力训练 五、避免运动伤害 六、能量补给 一、制定训练计划 1、目标确定: 在制定训练计划前首先要确定你在1---2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将在什么级别的比赛中取得什么成绩,目标是完成训练计划的动力,是燃起个人欲望的催化剂。一个可行的目标将会使你在训练中、比赛中更多地拥有一份自信。 2、训练渐进性: 公路自行车运动是一项耐力运动,训练初期应遵循渐进的原则。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力无论你以怎样的速度骑自行车,你都会血管膨胀、呼吸加剧、肌肉僵硬,继而肌肉酸痛无法

再进行训练。因此新车手必须接受一年以上长距离的骑车训练,一般一次骑行时间在90分钟以上,(25KM/T、40KM)时间越长越效果越好。每周3次骑车训练,12周后、每周4—5次骑车训练,20周后将每次训练里程增加至60KM----80 KM。半年后再将每周训练次数恢复到3---4次,但必须提高骑行的平均速度28KM/T----30KM/T,一年以后你的有氧代谢能力会提高到一个理想的水平。 3、训练针对性: 在接受了一年的耐力训练后,就应考虑训练的针对性(1)结合自身特点的训练:爬山训练、冲刺训练、速度耐力训练、。(2)针对比赛的训练:个人计时赛、平路大组赛、城镇绕圈赛、爬坡赛。 二、遵循训练原则 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成绩,既提高耐力、爆发力和速度。训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要求精确,以创造新的更高水平,有计划地训练可以带来更高骑行水平,同时也能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下面,如何训练呢?首先遵守以下原则 1、提高心肺承受力; 2、强化有氧运动的能力; 3、增加肌肉的耐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