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党课讲稿(25页)

加快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党课讲稿(25页)
加快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党课讲稿(25页)

加快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党课讲稿)

前言

2014年2月26日,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对北京的交通特别讲了几段话,最关键的一句是“交通拥堵是城市病的典型表现,也是大城市发展中最难以治理的突出问题”。他要求北京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快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

我今天向各位汇报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北京市交通发展以及近年来治理交通拥堵的形势研判;第二,广大市民和各个相关部门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需要达成的共识;第三,广大市民出行方式的情况;第四,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出行;第五,下一步治理交通拥堵的方向和总体目标。

一、治理交通拥堵的形势研判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近几年治理北京交通的一些工作。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是2003年才组建的,是经历了几次改革,由以前的交通局、运输局组建成的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综合协调北京大交通,提出了要举全市之力来治理、缓解交通拥堵。从2004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会编制一个阶段性的缓堵方案,到目前执行到第12阶段。归纳起来缓解拥堵大概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2004年以后到奥运会之前。这个阶段主要是建立综合交通管理体系,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实施疏堵工程。2005年的时候,市政府发布了《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为后续的交通决策和规划提供理论保障。当然,现在我们根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结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在制定新的北京交通发展纲要。因为我们以前设定的人口目标、机动车总量目标都已经提前突破了,所以目前社会上的感受是太堵了,出门很不舒服。2006年市政府颁布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这就确立了一个总的指导思想。从治本的角度,治理交通拥堵只有一个出路,就是发展公共交通。同时,这几年也完成了奥运道路、轨道交通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为奥运会做的一些准备。

第二个时期是从奥运会到2010年。在这个阶段,随着奥运会期间以及奥运会后实施的机动车单双号五日限行、错时上下班、治理黄标车以及外埠车辆限行等一系列的需求管理措施,2009年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年—2015年)》。2010年底,我们出台了小客车的总量调控政策,在奥运会以后五日限行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条,限购。同时,我们出台了28条措施,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是调整了停车收费价格。在核心区,包括三环以内实行区别化的停车价格。这个政策开始的时候效果比较明显,但时间一长,大家适应了,同时我们在管理环节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收费公司打折、

不要票等等,这就削减了这个政策的作用。还有一些交了停车费回去能够报销的。所以这个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就逐渐被弱化了。

第三个时期,从2011年到目前。在这个阶段,市委市政府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主要提出了在规、建、管、限,就是规划、建设、管理和限制几个方面综合施策。在这个阶段,北京市专门成立了一个临时的议事机构,叫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推进小组。由分管交通的副市长牵头,相关的委办局都在这个工作组里。实际上是想要形成一个长期的会商平台,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发挥市、区两级的作用,发挥各个单位统筹的作用。交通光靠交通委治理的话,力度显然是不够的。

2011年1月1日开始指标调控,4月份实施差别化停车,原则是中心高于外围、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也就是说越是核心区,停车位越紧缺,价格越高。路内占道的车位影响路面交通,价格肯定要高于不占道的停车位。地上高于地下,就是在地上停车影响交通,我们要从价格方面引导大家停到地下去。

到2014年底,我们的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已经突破了500公里。2004年我们的地铁是114公里,10年之后是527公里,这个增幅还是很大的。高速公路从525公里到了981公里。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公交专用道都有大幅提高。我们投入了多少?在这10年间,我们城市的GDP增加了3.5倍,常住人口增长了660万,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了330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10

年来累计基础设施投资6000亿。我们的交通指数从2007年到现在下降了13.7%,应该说拥堵的势头不但没有恶化,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因为660万人和330万辆车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说,我们经过10年的努力,保证了首都交通运行平稳,有力地支撑了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基本上是对我们前些年交通工作的一个归纳。

我们也分析了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些新的形势和特征。主要是八个方面。

一是从交通供需来看。我们分析认为,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还是供需的矛盾。现在有一种声音,说我们对于路、桥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是已经差不多了?是不是应该通过改善管理、加强精细化管理来提高效益?北京市的人口规模、机动车保有量随着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人口,这一年来已经有所有放缓了。但是从总量上看,仍然属于上升的趋势,只不过以前是大幅度地升,现在是平稳地升。也就是说,我们出行总需求还会持续增长,那么我们供给的缺口还是很大的。比如说,轨道交通现在有527公里了,但是离我们的中期目标1000公里还差了一半。城市道路以及交通枢纽,尤其是次支路、综合交通枢纽这两类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实现率还是相当之低的。也就是说,我们距离2020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差距还很大。按照控制标准,北京市的人口规模计划到2020年是2300万,也就是说,城六区要疏解196万人,增长比例还是要在百分之一点多。

再看机动车,我们前两年的控制目标是每年24万,后来调成15万。按照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到2017年底,我们的控制目标总体在600万内。到2020年,我们初步提出按照每年7万的标准,能够控制在630万。以我们现在的基础设施承载力,按照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的测算,我们的机动车可以不用卖了,甚至应该想办法削减存量了,但这个不现实。和东京相比,北京的人口比他们少,机动车也比他们少,但是交通比他们更堵、更乱。所以我们还有很多潜力可挖。但是对于机动车的总量控制这个原则,市委市政府还是始终坚定不移的。出行总量也是,我们的人口要增加,出行肯定也会增加,我们预测到2020年每天3656万人次。

二是从目前的交通品质来看。我们给自己归纳了“道路堵、停车乱、地铁挤、公交慢、换乘不便”这五个大方面。大家都有体会。未来我们必须要整体提升服务品质,把它放在交通治理的重要位置。我们领导很会作比较,说你看,航空有头等舱、有经济舱,高铁也有区分,我们的交通也要能够多样化、个性化,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这是我们追求的一个方向。但是在分出档次之前,最基础的服务还是政府首先要满足的,我们归纳的这五个方面是城市交通病的典型表现。

我们看9月21号周一早高峰全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图,显示的是拥挤度。红色路段是指满载率已经超过百分之百了,黑色路段是超过120%了,分别占了总里程的7%、8%。我们天天鼓励大家绿色出行、多坐公交,但是可以看到,地铁在这个时点上确实

是一个让人很难心情愉快的状态。当然它不是全天都这样,这是早高峰。

2014年,我们在票制票价改革的同时,也承诺要研究更多的更适合的票价规则,比如说轨道和地面公交换乘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有优惠。同时,我们还在研究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些低峰的优惠票价来削峰填谷。比如说,早晨早点出来坐地铁,票价就跟7点半以后坐地铁的价格不一样,从而引导大家把出行时间调整一下,提高我们的舒适度。但是效果如何我们还要再做测算,可能会拿出个别的点段来做试点。

地面公交网,按照多样化的服务理念,我们已经设置了快线、普线、支线,还开设了定制班车、定制公交、夜班车、小区班车,但是在广度、深度、力度上还有很多的差距。很多定制公交在网上征集乘客,乘客达到一定程度我们就会开。我们现在也在考虑开一些连接郊区县的直达快线,定期按点开。

从费用上看,最贵的肯定是坐出租,其次是小客车,轨道和地面公交很低,即使是2014年票制票价改革以后,仍然不足以覆盖简单的运行成本。从出行时间来看,小汽车是最快的,出租车其次,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价格便宜,但是用时多。为什么虽然堵,大家还是不太愿意选择公交出行,宁愿开小汽车?就是因为在这种拥堵的情况下,开小汽车还是要比坐公交、坐地铁快。从结构上看,随着这几年轨道交通的大发展,轨道交通逐年在扩大,现在它运送的乘客占了22.4%。小客车最高的时候达到34.2%,

经过这几年不断地宣传引导,现在降到32.5%,只能叫微降。地面公交最高的时候28.9%,现在是25.6%,也在下降。我们在想办法怎么样能够让地面公交更具有吸引力。但是我们发现,轨道交通真正吸引的客流都是什么人?是以前骑自行车、坐公交的人。我们更希望它能够吸引以前开小客车的人,希望能够把他们吸引到地铁里面来。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骑自行车的人数在下降,1986年是62.7%,现在到了11.3%。去年还是12%,今年就11.3%了。我们的结构有好转,但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去优化。

三是从交通运行来看。我们看从2007年开始的交通指数,前几年是明显下降,这几年又开始回升。2007年是7.3%,属于中度拥堵,已经接近严重拥堵级别了。2008年采取单双号的措施,进入到轻度拥堵。奥运会以后又继续实施五日限行,指数继续下降,然后又开始慢慢回升。2010年出台了28条措施,调整停车价格等等,一下又下来了。2011年限购、限行,这一年比较平缓,平稳地往上升。往上升是因为机动车、人口还在不断增加,这是必然的上升。到了2015年,上半年的上升幅度稍微有点大,某一个时期幅度比较大。我们也做了认真地分析,主要原因是连续的油价下调。实际上我们出台政策也好、采取管理措施也好,都不如油价来得管用。油价一涨,小客车使用强度立刻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下降。这一年来,多次油价的下调降低了开车的成本。另外,从2014年年底开始出现的专车,在某一个角度来看,也增加了小客车使用的强度。这个可能还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滴滴、快的肯定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但是我要说的是什么概念?不知道以后的法规怎么定论,但之前它还是吸引了很多私家车进入到客运的平台上来了。以前这些私家车可能就上个班,或者停在院里,现在通过这个平台,它变成了一个可以挣钱的工具。上班路上还能挣点钱,工作不忙的时候还能接点活,或者说以前不开车,现在可以充分把车利用起来挣钱了。这无疑是增加了一定幅度的小客车使用强度。另外,国事活动、外事活动还是很多。基于这些因素,上半年有了较明显的一个阶段的上升,但目前又开始下降了。

从城六区来看,东西城永远处于严重拥堵级别的状态。尤其是西城,然后是东城,然后是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丰台区相对来说交通运行还是比较好的。我们把内环、外环也做了一个分析,二环、三环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拥堵都是很严重的。单双号期间整体会缓解下来。但是我们关注的是哪个点?关注的是即使在世锦赛、大阅兵单双号期间,核心区二环路、三环路也仅仅下降了13%,全市平均下降50%。这就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们这一区域的需求是刚性的。不管怎么限,也要到那儿去上班,要去出行、办事等等,这一区域的功能过于集中。

四是从停车看。我们认为停车的矛盾是积累最深、治理难度最大的,对城市动态交通的影响日益扩大,是必须综合施策破解的一个大难题。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基本上走路的地方、能骑车的地方全都占满了,我们的居住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免费、低价的停车成本,这是一个原因。也就是说买了车之后,除了油钱自己出,保养、修车自己付钱,其他的事让社会承担了。家里买一大件,买什么也得搁家里头,但是买一个车可以扔在外面,要求社会、政府给你提供一个地方,这个到底是合理还是不合理?这需要全社会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还有,对违法停车的管理和处罚力度,现在也是不到位的,一线执法的警察也是有苦衷的。一些典型的停车乱象,天天都在上演。

五是从发展空间来看。我们认为,首都新定位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为首都交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我们现在可以把目光扩大,不光盯在二环、三环,我们还要在更大的场景下去规划和布局交通,要从单中心、放射性向多节点、网络化发展,实现区域交通网。

六是从发展要素来看。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困难,就是建设用地、资金以及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刚性约束越来越明显。

七是从治理方式来看。现在要法律先行,然后逐步从行政手段向经济手段转变,靠科技手段去支撑。不管是限行还是限购,还是以后出台的一些管理措施,首先都需要有法律的支撑。我们现在和人大一起推进的至少有三个法律法规,争取在两三年内出台。第一,名字没有定,但是核心的意思是要治理首都交通拥堵的条例。第二,停车的立法,停车管理条例。第三,关于出租车、专车间这方面的管理条例。这些都需要地方性法规来支撑,使我们以后出台的制度、措施依法行政。

八是从社会参与来看。我们认为广大市民对交通出行是高度关注的,对于交通治理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讲,文明出行、自我约束、遵规守法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引导空间。

根据对以往阶段的回顾以及面临的新形势的分析,我们认为,必须要增强治理交通拥堵的紧迫感,治标和治本同步推进,治污和治堵相互协调,为首都奉献一个让群众满意的交通。北京要建设一个和谐宜居的都市,交通必须要匹配。如果交通做不好,很难说这个城市和谐宜居。虽然交通拥堵是一个慢性病,但是现在经常急性发作。

二、治理交通拥堵需达成的共识

在交通的定位上、源头的治理上、观念的转变上,这三个方面需要达成共识。

我们认为交通是城市的命脉,对于城市拓展、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起基础性的先导作用。首都交通有四个服务功能,首先是要服务于政治和国际交往。这是市委市政府必须要做好的,是最基本的功能。要为疏解首都功能,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骨架的城市副中心和新城交通体系。在这一场新的革命过程中,轨道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在外围承接人口、承接功能的时候,我们的交通是能够支撑的。要以交通承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约束条件,将城市开发强度控制在同一时期交通承载能力范围之内。这十几年来,交通一直比较被动,处在一种追随城市发展的状态。哪儿要加强城市发展,增大开发强度,交通就怎么去匹配。但是前期没

有充分考虑好,后期跟不上,总是达不到需求。我们现在坚持在规划和审批的环节中加入交通的影响评价,比如要盖一栋楼,我们会看能够吸引多少人,吸收多少车,配套的交通能不能支撑,不行的话,可能就要调整它的规划,削减它的容量。

源头治理方面。我们总是说要治理“城市病”,治理“大城市病”,那么“城市病”跟“交通病”是什么关系?应该说“交通病”是“城市病”的一种典型表现,城市功能集中、人口聚集、职住的不平衡,实际上是带来“交通病”的一些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要治理“交通病”,源头上还是要治理“城市病”。同时,还要加大交通自己的病的治理。加快建设和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交通发展和城市发展是什么关系?我们认为,要改变交通发展被动适应城市发展的现状,改变交通建设滞后于城市拓展所带来的潮汐交通、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失衡、系统承载超饱和的运行状态。

一个专家搜集了一些数据发现,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驻华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500强企业的驻京办事处、部队大院、中央和部委大院、市政府的机关和部门,绝大多数在三环以内,80%在东西城,基本上都在长安街以北。这些特征实际上就是交通流不畅通的内在的一些原因。

我们看高峰期的潮汐特征,早高峰是在进城方向,晚高峰是在出城方向。我们总结归纳:规、建、管、限四个方面,也有高人总结叫加、减、乘、除。“加”是指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提高

供给能力。“减”对应的是限制措施,是指出行需求的管理限制。我们要运用法律、经济、科技、行政各种措施来调节小客车的拥有量和使用强度。“乘”指的是要提高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实际上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挖掘交通设施的潜力。“除”指的是规划。通过人口规模的控制、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职住均衡、减少通勤出行的次数和距离,来达到治理“城市病”的目标。这是规、建、管、限对应的加、减、乘、除,十分形象。

观念上的转变。交通治理全是政府的事吗?还是社会的事?拥堵也好、乱停车也好、大气污染也好,这都已经成为所有市民关注的问题。今天出门,蓝天白云,赶紧拍照,一拥堵,整个好心情全完蛋了。停车最苦恼,着急办事,找不着地方停。所以老百姓的关注度非常高。但这绝不是政府一家能办得了的事,现在是三个层面:一个是在市级的政府层面,加大统筹;二是要把交通的重心下移,让区、街、乡镇党委政府,都把治理交通环境作为重要的职责;第三,要广泛发动民众的参与。

交通治理是全面抓还是精细化?我们认为,功能区有很多种,居住的、办公的、商业的、学校的、医疗的,不同的区域功能不同,问题也都不同,但是特征的差异性不是那么明显。我们曾经做了一个课题,区分出来各个不同的区域,研究应该怎么区分治理,最后发现问题还是趋同,乱停车到哪儿都一样,车位不够用到哪儿都一样,随意乱并线到哪儿都一样。虽然有一些差异,但很难在采取的措施上有明显的不同。但是要全市作为一盘棋?还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发布 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召开媒体通气会,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扎实推进京津冀地区交通的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与一体化服务,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 构建“四纵四横一环”主骨架 京津冀地区将以现有通道格局为基础,着眼于打造区域城镇发展主轴,促进城市间互联互通,推进“单中心放射状”通道格局向“四纵四横一环”网络化格局转变。 “四纵”即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九通道、京承—京广通道,“四横”即秦承张通道、京秦—京张通道、津保通道与石沧通道,“一环”即首都地区环线通道。 根据《规划》,到2020年,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际铁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公路网络完善通畅,港口群机场群整体服务、交通智能化、运营管理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建成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的“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

“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1、5小时通达。到2030年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介绍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一就是构建一体化交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支撑,二就是提升运输服务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保障,三就是 推进改革创新为全国交通发展提供示范,四就是发展绿色交通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助力。 八项任务打造交通一体化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巡视员于胜英介绍,京津冀地区将以“四纵四横一环”综合运输大通道为主骨架,重点完成八项任务。 一就是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强化干线铁路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衔接,着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二就是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等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面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以环京津贫困地区为重点,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安保与危桥改造工程。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摘要

规划纲要首次权威全揭秘! 8月23日,新华社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全文1万多字,迄今为止最详尽最权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诸多内容均属首次公布。 指导思想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改革创新,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5条基本原则一是改革引领,创新驱动。二是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三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四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五是统筹推进,试点示范。 功能定位 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4句话 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北京功能定位4句话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天津功能定位4句话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河北功能定位4句话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三步走发展目标 近期到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进展,在符合协同发展目标且现实急需、具备条件、取得共识的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试点示范有序推进,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中期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

京津冀核心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想

京津冀核心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想《综合运输》2008年05期 目前,京津冀地区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正进入战略调整的机遇期,一方面是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主体、唐山曹妃甸新区和沧州渤海新区为两厢的渤海湾沿海地区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京津冀地区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由此面临着重大变革;另一方面,京津冀地区区域交通结构在顺应区域空间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在同步进行优化升级,区域内的国家高速铁路、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和首都第二机场的规划建设正同期在进行之中。在区域空间重大调整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京津冀区域交通体系尚存在城际快速轨道网与国家高速铁路网大部分线路走向重合、缺乏区域性的综合交通枢纽等诸多问题,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交通体系亟待进行结构性地变革,其中以首都北京为中心构筑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应是调整和优化的关键环节。 一、北京市综合交通体系的调整和优化 北京目前是全国交通中心和最大的对外交通枢纽,业已形成了强大的中心辐射式的对外交通网络,并还在继续强化这一交通布局模式,如在新近公布的京津冀地区城际客运铁路网中,规划建设目标又是“以首都为中心,京、津为主轴,石家庄、秦皇岛为两翼的城际铁路网”。北京市这一中心辐射式交通结构为英国交通专家汤姆逊所说的“强大市中心”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模式,与“摊大饼”式的北京城市空间形态是相辅相成的。从各国的交通体系来看,国家级交通网络布局可大体分为网络化分布和以国家首都作为全国交通中心的中心辐射式分布两大类,前者如德国、美国等,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呈现多元化分布特征;后者如法国、日本等,毕竟巴黎、东京等首都城市中的交通枢纽服务人口和辐射范围有限。“条条大道通罗马”的中心辐射式交通网络布局对于中小型国家的首都未尝不可,但对于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和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就应权衡,“条条大道通北京”的后果只会使北京市中心虹吸了大量外来的中转旅客,将加剧北京城市交通的拥堵,这与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也是相背离的。 当前北京市存在的“交通中心化”趋向可以分别从公路、航空和铁路等主要交通方式来看。就现有公路网而言,“条条大道通北京”的思想得以充分贯彻和

京津冀区域旅游交通规划

区域旅游交通网络规划—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Regional tourism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lanning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s anexample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地迅速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旅游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对旅游公共服务要求的提高,针对于区域旅游交通网络的规划,也有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 Abstract: With the rapidly developing economy,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s developing well,too.With the increasing Tourism revenue,we need to develop Tourism public service,and request of Regional tourism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lann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and high 关键词: 京津冀;旅游交通;旅游交通网络规划; Keywords:The beijing-tianjin-hebei; Tourist traffic; tourism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lanning; 一、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及京津冀地区分析 广义旅游交通是指以旅游、观光为目的的人、物、思想及信息的空间移动,它探讨的对象包括人、物、思想及信息。狭义旅游交通则将讨论对象限定在人或物,通常指为旅游者实现旅游,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以及目的地内进行游览再回到出发地,整个旅游活动过程所利用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总和,包括各种交通设施以及与之相应的一切旅途服务。典型的旅游出行链,见图。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 冀等地区,城市的地域空间组织正在从单体型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多城市相互

2020安徽省《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经验借鉴)》答案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经验借鉴) 您的得分 96/100 答对题数 29/30 答题解析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我国珠江三角洲都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单选题:3 分] A 深圳 B 广州 C 香港 D 澳门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2 现在世界经济的体系集中的表现在()上面。

[ 单选题:3 分] A 连接 B 网络 C 空间 D 流和流的节点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3 大城市群是以一两个()的城市为核心,包括周围若干个城市所组成的内部具有垂直的和横向的经济联系、并具有发达的一体化管理的基础设施系统给以支撑的经济区域。 [ 单选题:3 分] A 小型 B 中等 C 大型 D 特大型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4 大城市群在经济上是命令和控制中心,它通过()作为载体,来实现对全球经济的控制。 [ 单选题:3 分]

A 资金密集型企业和制造业基地 B 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加工业基地 C 高级服务业和跨国公司总部 D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5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核心城市的周围地区的功能体现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制造业基地 B 基础设施 C 加工业基地 D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6 京津冀大城市群规划目标是()。 [ 单选题:3 分] A 发展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球政治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B 发展世界级的特大城市群,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C 发展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D 发展世界级的特大城市群,全球政治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7 核心城市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的功能。 [ 单选题:3 分] A 高新技术产业 B 制造业 C 重工业 D 生产服务业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8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跨国公司总部的首选地是()。 [ 单选题:3 分] A 核心城市 B 港口城市

地税党课讲稿: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工作落实

地税党课讲稿: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工作落 实 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十一次全委会精神,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今天,根据局党组的安排,由我给大家上党课,这堂党课的题目是: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工作落实。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如何加强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当前,我们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抓住当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工作。对每个干部来说,要在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自觉磨砺,点滴养成,逐步培养优良作风。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勤于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一个人素质的高低,除了他的能力、知识外,最重要一点就是看他的修养。人的修养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它的形成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学习。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而且还应具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党性是什么?党性

就是规章、是制度、是原则,是为党的理想而形成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性问题。早在1941年1月中共中央的有关决定中就提出要加强全党的“党性教育和党性学习,决不可轻视这个绝大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平时不注重自己的学习,不加强党性修养,其作风必将腐败,必将走上犯罪的道路。陈良宇、成克杰、庞家钰等,都是活生生的教材。以上三位高官的贪污腐败,其根本原因都是其本人放松了自身的学习,放弃了自己的党性原则而造成的,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特别提出要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加强作风建设,这是当前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因此,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要讲正气,树新风。所谓正气,是指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为人民群众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所体现出来的气节。讲正气也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的精髓。千百年来,一直把志存高远、修身养德、尊义重节、公正廉明、自强不息等作为做官、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广泛渗透于政治、军事、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节重泰山,利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困境及对策

摘要 一国或一地间经济发展离不开区域间的交通一体化。近几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 推进,三地间大量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整个交通体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还存在着不 少“断头路”、“瓶颈路”,严重影响三地间的经济发展。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京津冀的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有很大差距。京津 冀三地间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其核心之一是构建现代交通网络系统,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三地间如何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是无 论从政界还是学术界都是关注的焦点。此刻,研究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困境及对策,对加速实现京津冀三地间交通一体化发展,很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和区域一体化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 定量分析法,全面深入地考察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京津冀三地交通一体化 发展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整体方向、规划平台、现代综合体系和资金投资四个 角度提出推进交通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智能交通 Abstra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ne country or one place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coordina 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between a huge increase i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the traffic system have improved a lot, but there are a lot of "dead

关于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专题党课讲稿

关于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专题党课 讲稿 关于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专题党课讲稿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 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是每个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 我们党始终强调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始终保持先进性。从党性的自身特点看,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修养才能塑造;也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锻炼和完善才能保持。从党性的时代特点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在不断地变化,党性所包含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我们只有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完善自己,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加强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党员干部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各种风浪和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就一

直十分重视党员的政治修养,并把它作为党员修养的首要任务。政治修养是党员政治素质、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党员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 加强理论修养,提高实践能力 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理论学习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理论修养才能落到实处。衡量党员干部理论修养高低的标准,不是看其记了多少理论、背了多少原著,而是看其能不能用学到的科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加强作风修养,塑造崇高品格 我们党把作风建设摆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我们要通过弘扬良好风气,树立高尚道德,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加强纪律修养,维护团结统一 党员干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遵守党章和党内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发布 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召开媒体通气会,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扎实推进京津冀地区交通的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 构建“四纵四横一环”主骨架 京津冀地区将以现有通道格局为基础,着眼于打造区域城镇发展主轴,促进城市间互联互通,推进“单中心放射状”通道格局向“四纵四横一环”网络化格局转变。 “四纵”即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九通道、京承—京广通道,“四横”即秦承张通道、京秦—京张通道、津保通道和石沧通道,“一环”即首都地区环线通道。 根据《规划》,到2020年,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际铁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公路网络完善通畅,港口群机场群整体服务、交通智能化、运营管理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建成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

体系,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的“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1.5小时通达。到2030年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介绍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是构建一体化交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支撑,二是提升运输服务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保障,三是推进改革创新为全国交通发展提供示范,四是发展绿色交通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助力。 八项任务打造交通一体化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巡视员于胜英介绍,京津冀地区将以“四纵四横一环”综合运输大通道为主骨架,重点完成八项任务。 一是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强化干线铁路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衔接,着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二是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等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面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以环京津贫困地区为重点,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安保和危桥改造工程。

党课讲稿--从历史故事浅谈党性修养

党课讲稿--从历史故事浅谈党性修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如同一面镜子,后来人总能在历史过往中查找缺漏、弥补自身过错。大智慧并不总是在大事件中见真知,小故事也能包罗万象。那些历史故事经过时间长河的涤荡沉淀,流传下来脍炙人口的故事总能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 用历史这面镜子来照一照自身,时常审视自己的党性修养,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党员就要时常照照镜子,正一正自己衣冠,看一看第一粒扣子。今天,我们来阅读几则历史故事,以此为鉴,来照一照内心,剔除有损党性修养的沉滓污垢。 东晋名将陶侃,年轻时家境并不显赫。在浔阳担任渔梁吏期间,有一次食用官府腌制的咸鱼,便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于是便用陶罐送了一罐咸鱼给母亲。不料他母亲非但不受,还将陶罐封好退回,并附信一封责备说:“汝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你当官,拿官家的东西送我,非但对你没什么益处,反而增加我对你腐败违法的担忧。)”这便是“陶母退鱼”的故事。 一罐咸鱼,常人看来不过小事而已,但在陶母看来,这却是官家东西,而拿官家物品充当私用,便是腐败违法。物虽小,私用私拿却也是公权乱用。微腐败在身边,就如同定时的糖衣炮弹。时不时在身边发生,却也能伤人心、毁声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基层生活中,倘若有微腐败发生,

基层群众又岂是糊涂人?恐怕早已看在眼中,恨在心里。虽不言语,却在心中渐生嫌隙。 面对微腐败,党员干部要时刻做到防微杜渐,谨记勿以恶小而为之。一瓶水,也能开启贪欲的阀门。腐败的幼苗,总是细微小事为它浇水施肥。不在小事上处处留心,不从小事上杜绝隐患,微腐败的幼苗便会茁壮成长。久而久之,思想上的腐败防线便会崩溃,党性原则便成笑话。 东汉杨震,人称“四知”太守,故事就发生在其赴任路上。当时杨震升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县时,当地县令正是他曾经推荐的秀才王密。夜里王密为表达感谢之情,就揣了十斤金子赠送杨震。杨震拒绝,王密就说夜里没有人知道。谁知杨震厉声呵斥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怎么说没人知道!)”,“四知”太守的美名便流芳千古。 “这事没人知道”,多少人在违背原则办事的时候如是安慰自己!可是,又有几人真正明白自己欺骗自己是多么可笑的事!常言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就是在告诫人们为人处世要坚守道德底线。即使是无人之处,也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春秋卫国人籧伯玉,有一天晚上乘车经过宫门时,按照当时礼数,下车敬礼后离开。恰恰此时卫灵公没有休息,卫灵公听到车子停下的声音,便对夫人南子说此人必是籧伯玉。不欺暗室的故事便来源于此。烈火试真金,无人监督的地方才是党性品质的试金石。 党员干部要坚守底线,在无人之处守真心。在没有人看

保定市京津冀一体化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实现交通同城化,加快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的现代交通体系,把保定打造成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全国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保定市京津冀一体化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业已完成。到2020年,我市将构建“四纵四横四联两环”高速路网格局,形成保定市至京、津、石高速公路“100分钟交通圈”。 亮家底:截至2013年,全市有铁路四条546公里;高速公路900公里,全省排名第一 地处京津冀中心区域的保定,市区距离京、津、石三地均在140公里左右,截至2013年,全市有铁路四条546公里,即京广、京原、朔黄铁路及京石客运专线。 目前,京石客运专线使保定通达北京、石家庄仅需半小时;在建的保津城际铁路2015年完工后,保定通达天津将实现半小时交通圈;在建的首都二机场距离保定市区110公里,距涿州仅15公里。保定市通达周边的首都机场、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及天津港、黄骅港仅需两小时。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0763公里,全省排名第三,公路网密度达93.6公里/百平方公里。目前,保定与北京相接的国省干线共有四条,分别为国道G107线、国道G108线、省道京赞线、省道京原东支线。 保定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00公里,全省排名第一,已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的高速路网格局。北京南下的三条高速公路(京港澳、京昆、大广)均经过保定,目前京昆高速涞水至京冀界段尚未与北京相连接。

此外,我市普通干线公路达2348公里,形成“五纵四横”框架;农村公路17515公里,全省排名第三。全市拥有一级客运站4个、二级客运站20个。 绘蓝图:到2020年,保定成为接轨京津、接轨沿海,西联晋蒙的京、津、冀、晋、蒙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根据《保定市京津冀一体化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到 2020 年,我市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150公里,实现连通北京铁路通道4条,连通天津铁路通道1条,打造保定到达京津石高速铁路“半小时交通圈”;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00公里,形成保定市“四纵四横四联两环”的高速公路网格局,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连通北京高速公路通道4条、连通天津高速公路通道2条、连通周边市高速公路通道1条以上,实现保定市至京、津、石高速公路“100分钟交通圈”,至各县高速公路“1小时交通圈”。同时,我市谋划建设白洋淀第二码头,加快与北京公交对接,实现京津保综合交通一体化和保定市“一城三星一淀”交通同城化,将保定打造成接轨京津、接轨沿海,西联晋蒙的京、津、冀、晋、蒙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铁路:打造直达京津石的高铁“半小时交通圈” 到2020年,我市铁路将以客运专线、城际铁路为主,以轻轨为补充,加快构建保定市快速铁路网。谋划建设廊坊至涿州、二机场至白沟新城、北京至石家庄城际铁路,保定至山西大新铁路、张家口至保定至黄骅港铁路,北京至原平铁路升级改造,北京轻轨房山线延至涿州等铁路项目,推进“京津保城际铁路环线”建设,打造直达京津石的高铁“半小时交通圈”。

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加速形成中

MAIN?LINE?RAILWAY 干线铁路 28世界轨道交通2019.04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加速形成中◎ 本刊记者 曹卓娜“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6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那时, “京津冀协同发展”首次作为国家战略的重大部署被提出。今年是这一战略提出五周年。5年来,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伴随一项项重要规划出台、一个个重大工程实施,这一国家战略正不断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先行。补短 板、建新线,经过五年的发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成效显著。据北京铁路局统计,“轨道上的京津冀”红利5年来已惠及12亿多人次、近6万家企业、200多个县市地区。“轨道上的京津冀”渐次成型 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 骼”。随着一批标志性交通项目相继落成,“轨道上的京津冀”随时间飞驰一 步步实现。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正 式开通运营。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标准、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也 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第一个开通 运营的城际客运系统。作为京津冀区域的标杆,京津城际 铁路将北京、天津两座城市之间的通勤时间大幅缩短至半小时左右。截至2018 年下半年,京津城际已运送旅客约2.5亿人次,京津两地实现同城化。作为京津城际主要经停车站,武清站日均发送旅客由最初的366人井喷式增至现在的1万余人,经停列车也由不足10对增至现在的20多对。2014年12月30日,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成立,由京津冀三省市政府及铁路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当天,主持签约的负责人表示:以三地为一个整体对象,可以突破现有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建设模式,有利于形成统一的线网和市场,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积累经验。2015年7月10日,京蓟城际铁路正式开通,成为国内第一条由县域始发直达首都北京的城际快车。蓟县是京津“后花园”,自然风景秀美,历史古迹众多。京蓟轨道交通开通运行后,将进一步激活京津冀旅游资源,方便快捷的服务会吸引更多游客来蓟县观光游玩、消夏避暑。2017年12月28日,石济高铁开通运营,不仅实现了“四纵四横”最后“一横”的完美收官,同时也标志着其与津保铁路南北呼应运能运力梯次配置,以京沪、京广两大高铁线路为骨架有效衔接的京津冀“矩形”高铁环形网基本形成,京津冀地区高铁成网后的辐射效应和人民群众出行便利后的巨大需求迅速 被激活。

2021作风建设辅导党课讲稿

2021作风建设辅导党课讲稿 一、加强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一)实践党的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党员干部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既是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在生活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生活准则。 (二)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一再告诫我们:一些党员干部没有被困难压倒,但却倒在糖衣炮弹面前,而这些党员干部的腐败堕落,往往始于不良的生活作风。因此,加强党风建设,遏制腐败现象,必须从抓好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着手,这是我们党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统一体。党员干部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更是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因此,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在人民群众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往往是民风和社会风气的标杆。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高度重视生活作风问题,以自身文明、健康、向上的行为来影响和带动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二、部分党员干部不良生活作风的主要表现及成因。(一)部分党员干部不良生活作风呈“四化”。在新形势下,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产生了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出现了不健康的社会交往方式和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概括起来有“四化”: 1.价值取向功利化。新旧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加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部分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 2.人际关系庸俗化。一些党员干部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把手中的权力作为获取回报的筹码。一是上下级之间搞人身依附和裙带关系。二是社会交往中热衷于建立亲属、同学、战友、老乡等不同层次的社交圈子。奉行实用主义,讲哥们义气,编织“关系网”或建立官商相傍、互惠互利的利益同盟,使正常的人际关系庸俗化。 3.生活方式享乐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党员干部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享乐。有的借工作之名挥霍公款,吃喝玩乐;有的借工作之机巧立名目,游山玩水;有的借工作之时讲排场比阔气,攀比成风。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即将印发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即将印发 2015年7月16日,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已编制完成、将于近期印发。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京津冀交通一体化2015-2017重点任务台账》《京津冀交通一体化2015年重点工作》都已经过审议。 张大为介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工作在四方面逐步推进:一是推进交通重点项目的建设。加快京秦高速、京台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高速等区域性通道建设,同时加大对环京津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津冀沿海港口工程的建设,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力争2015年开工建设。二是深入推进区域运输的一体化。京津冀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正在开展,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以及提高区域高速公路的ETC联网收费车道的覆盖率。三是在公众出行、应急管理、信息互联共享等方面组织实施了一批交通信息化的建设项目。四是推动法规标准的对接和区域执法联动工作,将有助于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进程。 津冀出台意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 天津市委、河北省委近日分别召开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并分别审议通过了《天津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及《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协同发展工作作出部署。 天津市委全会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京津双城联动,培育一批集聚能力较强的重要节点城市。河北省委全会提出,将与京津联手打造一批重点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一批明星卫星城镇。>> 天津京津联动培育节点城市 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7月13日至7月14日召开。会议提出,要把天津的功能定位放到区域整体功能中去谋划,重点在五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要着力提高先进制造研发水平。必须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先进技术、创新要素、高端产业的承接地和聚集地,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业态、新模式的原创地和策源地,成为科技研发转化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支撑和引领全国制造业发展。 二是要着力构筑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必须构建以海空两港为核心、轨道交通为骨干、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全面提高航运服务辐射功能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京津冀人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创造条

京津冀人才资源一体化协同发展近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610579523.html, 京津冀人才资源一体化协同发展近况 作者:柳玉民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7年第02期 摘要:自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也随即提出,为了加快人才资源一体化战略的落地执行,国内众多学者纷纷对其展开了相关研究。文章通过知网平台,对近5年来关于京津冀人才资源一体化协同发展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整理研究和综合述评。 关键词:京津冀人才资源文献研究 自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也随即提出,众多学者纷纷对其展开了相关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截至目前,近10年来关于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研究的文献有近865篇。 一、主要研究内容 近年尤其是近五年来,学者们的研究主要从人才流动、一体化的必要性、机制体制、对策策略、开发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刘海云等(2015)在加快推进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对策研究中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区域人力资源协调发展机制;要加强并完善教育财政投入;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战略;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要完善人才流动政策,实现错位互补。张卓等(2015)在建立京津冀高层次人才信息系统的构想中指出可以为高层次人才分类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佟林杰等(2015)在京津冀区域人才特区建设的实现困境与路径选择中指出可以通过理念重构,实现人才自发聚集;通过搭建载体,健全人才特区运行机制;可以通过制度完善,提升人才特区使用效益等实现人才一体化。就现有的政策而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支持科研人员到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并由财政资金落实柔性引进高端人才的待遇。在战略层面,关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和人才资源一体化协同共享问题,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大众,已经达成完全共识。在战术层面,人们对通过何种方式,哪些途径,哪些领域,哪些部门,如何合作等实现京津冀人才资源一体化讨论的比较多,涉及内容也比较丰富,呈现的是百家争鸣局面。而在战役层面,基本没有人进行研究和阐述,尚属空白領域。由于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时代性和特殊性,目前,国外文献中就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研究尚未检索到相关内容。 二、协同发展的历程 1.萌芽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3年期间,北京、天津、廊坊、唐山和秦皇岛等地的民间团体和单位自发进行临时性、局部地区的人才合作,形式简单,内容狭隘,聚集力弱,彼此相对封闭,一体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融合互动的发展格局。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实事求是——作风建设党课讲稿(27页)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实事求是 (党课讲稿) 前言 大家好,我们接着讲关于作风建设的问题,那这一讲讲的是“实事求是”这个命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实事求是是极端重要的理论武器,极端重要的作风路线,为何这样说?实事求是这个话说了大家都懂,但为什么单单只有共产党这样,绝非如此,任何一个政党要是能够做到实事求是,它肯定能够永远地执政下去,因为不是任何一个民族,不是任何一个文明,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真正参透实事求是的意味。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文明都是在宗教思想的引领之下形成的,那宗教思想来自于实践,但它的追求未必真的符合现实生活,所以,要在人的生活领域的所有方面、所有的环节都做到实事求是,这实在是不太容易,其实对于个人而言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自己认同的原则,可自己人推的理想和原则未必也符合情况,不然的话人生怎么会经常遭遇挫折呢。对于一个人是这样,对于一个党更是如此了,我们讲实事求是,必须得先领会实事求是的含义,它有哪几个层次。 一、“实事求是”要求党员干部会学习、善于学习 首先,实事求是要求党员干部会学习、善于学习,那为什么

要从学习的角度谈实事求是?因为实事求是首要体现的是一种学习态度,其次,它体现的是一种实践态度,当然,这是我们做到实事求是的步骤,从另外一个层次上来说,实践是根本性的,我们是为了能够有实事求是的实践,才有了实事求是的学习,但对于一个人能否做到实事求是来说的话,先得实事求是的学习,才有实事求是的实践。 实事求是为何会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作风建设当中的一个追求?它直接的引导是来自于毛泽东主席的这句话,“实事求是,努力工作”,这是1941年冬,毛泽东主席为中央党校的题词。 当时中央党校的教育长彭真,曾向毛泽东请示,为中央党校要题一个校训,毛泽东说应该是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所以很多人回忆到,毛泽东是1943年11月为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的,根据是1943年11月7日,中央党校大礼堂竣工前有人提议要在大礼堂正门上挂一个校训题词,于是就有人请中宣部的范文澜,说:“范老先生写几个字吧。”结果范老先生写了几个字,自己感到不满意。于是他就提出索性找毛主席来说,毛主席同意了,就写了“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其实毛泽东在1941年就有了这样一个题词,当时他不是在中央党校大门口提的,这是他在报纸上提的一番字,其实“实事求是”这个字最早应追溯到1941年。这是一个典故。 但实事求是,为什么毛泽东主席会提这四个字?其实是得益于他扎实的国学功底,毛主席非常厉害,他的中国传统哲学的修

“讲规矩 有纪律”专题党课讲稿:严守纪律规矩 强化党性修养 做合格党员

“讲规矩有纪律”专题党课讲稿:严守纪律规矩强化党性修养做合格党员 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着眼于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为全体党员遵规守纪树起了标杆、划出了红线。“两学一做”是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实践,“两学一做”全覆盖宣示从严治党决心。根据《方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如党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每次围绕一个专题组织讨论。同时,要在党支部范围内讲党课。“两学一做”,要学有方法、学有思考,努力实践、用心感悟,在学思践悟中养成思想、政治、行动上的自觉,最终形成做合格共产党员的觉悟。纪律规矩是党的意志的集中体现,是管党治党的基本遵循。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规矩,既需要来自外在的约束,更需要发自内心的认同。党的纪律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器,全体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自觉做到明纪律、懂规矩,守纪律、讲规矩。要从严律己,认真学习,熟悉党的纪律规矩,牢记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不断提高自身的纪律修养。要对照《准则》标杆,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对好表”、“画好像”,找准努力方向;对照《条例》底线,找准不足,深挖根源,解决自身问题。要始终保

持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敬畏之心,把党的纪律规矩作为带电的“高压线”,时刻紧绷纪律规矩这根弦,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在行动上守住关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不能蜻蜓点水泛泛地学,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地学,而要深入思考,做到要“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真正把握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与根本要求,在头脑中把合格党员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思”是“学”的延伸,思然后知奋进。思考是学习的更高境界,有所思才能有所得,思之越深,所得也会越多。通过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切实解决精神缺“钙”、不敢担当、作风涣散的“不严不实”问题;“悟”是“思”的升华,悟然后知道理。“践”是“学”的目的,践然后知守则。要始终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要坚持有纪必依、有纪必执,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认真贯彻党章党规,严格遵守行为底线;要践行“三严三实”,把心思用在“真干事”上,把本事体现在“能干事”上,把水平体现在“干成事”上;要把党建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扎实推进活动,切实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要向榜样看齐,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守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党员坚决做到“五个必须”,即必须信念坚定,必须服务人民,必须率先垂范,必须廉洁从政,必须作风优良;引导党员

坚守底线,全面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专题党课讲稿)

坚守底线,全面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专题党课讲 稿) 同志们: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加强XX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促使全体XX职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确保全局上下政令警令畅通,为贯彻落实局党委各项决策部署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今天我为大家讲一次廉政教育专题党课。本次党课的题目是《坚守底线不越红线》。 古往今来,人们崇尚清廉,都把清廉看成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社会追求。多少人因为清廉而流芳百世,又有多少人因为腐败而声名扫地,悔恨终生。众所周知,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消极腐败现象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水火不相容,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背道而驰。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惩治腐败的决心越来越大,制度越来越完善,监督越来越严格,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期望越来越高,建立一个清正廉洁、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景。“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德为立身之本,修身立德是每一个党员干部保持党的先进性,时刻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只有引导党员XX、干部职

工始终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才能恪守道德情操,增强自身免疫力,经受权利考验,时刻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廉洁自律,清正为民。 如何教育广大党员XX、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XX铁警队伍,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思考和持之以恒加强解决的问题,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首先,在思想境界上,要强化四种意识 第一,必须增强党的意识。 这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前提。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定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入党没有什么便宜可占,当官没有什么特权可享,只能是为人民多做工作,甘于奉献,这是一切共产党人的思想和行为准则。领导干部腐败,都在理想信念这个总关口上出了问题。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自己入党时的誓言,不断增强党性观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二,必须增强群众意识。 这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核心。权力观问题,说到底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与群众同甘共苦,决不可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