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锻炼心理学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的诞生、运动心理学与体育教育、大众健身心理学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节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925年,美国心理学家格里菲斯(Coleman Griffith)在伊利诺斯大学体育系创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运动心理学的诞生

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ISSP)在罗马的成立,标志着运动心理学开始正式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

一、运动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运动心理学(Sport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时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心

理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三大领域)

竞技运动领域

●运动员的心理评定

●运动员的心理选材

●心理训练

体育教育领域

●掌握运动技能●增进心理健康

大众健身领域

●体育锻炼的动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二、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有助于运动员的选拔

有助于提高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有助于增进大众心理健康

第二节运动心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以往,运动心理学主要指竞技运动心理学(Psychology of Sport and Competition)

如今,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大(三大研究领域:竞技运动、体育教育和大众健身),出现了(竞技)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Psychology of Physical Education)和锻炼心理学(Exercise Psychology)三种称谓并存的局面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

态和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运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体育心理学强调研究体育教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锻炼心理学集中研究体育锻炼对参与者的心理健康

的作用

第二章:运动活动的动机

动机的概念与分类、动机的三大理论:认知评价、自我效能、目标定向

动机=动力+方向

第一节动机的概述

一、动机(motive/motivation)的含义

概念: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

基本含义: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改活动导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念头、愿望或理想

动机的作用

●始发作用:动机可引起和发动个体的活动

●指向作用:动机可指引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或选择活动的方向

●强化作用:动机是维持、增加或制止、减弱某一活动的力量

引起动机的基本条件

需要(内因):个体由于对某种东西的缺乏而产生的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服感

环境因素(外因):身体之外的各种刺激

行为可由需要引起,也可由环境引起,但往往是内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主要的,外因通

过内因起作用。某一时刻最强烈的需要构成最强的动机,而最强的动机决定人的行为。

二、动机与需要、目的的关系

动机与需要:

第一,动机是需要的动态表现

第二,行为并非全部由需要引起

动机与目的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关系表现是:

第一,可能完全一致

第二,可以相互转换

第三,有时,目的相同,动机不同;也有时,动机相同,目的不同

三、动机的种类

●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

缺乏性动机(deficiency motivation)是以排除缺乏,制止破坏,避免威胁,逃避危险等需要为特征的动

机。它包括生存和安全的一般目的。缺乏性动机以张力的缩减为目的。(可理解为“厌恶的动机”,相当

于外部动机)

丰富性动机(abundancy motives)是以体验乐趣,获得满足,达到理解,寻找新奇,有所发现,有所创

造和有所成就等欲望为特征的动机。它包括满足和刺激的一般目的。与缺乏性动机相反,它往往趋向张

力的增强而不是张力的缩减。(可理解为“欲望的动机”,相当于内部动机)

丰富性动机的方向是追求刺激和加强刺激

●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根据动机的来源分类)

来源于客观外部原因的动机称为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来源于主观内部原因的动机称为内部

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

外部动机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人通过某种活动获得相应的外部奖励或避免受到惩罚以满足自己的社

会性需要。它是汲取外部力量的动机,是从外部对行为的驱动

内部动机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通过积极参加某种活动,应付各种挑战,从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

己的价值,体验到莫大的快乐和效能感。它是汲取内部力量的动机,是从内部对行为的驱动。如果在活

动中取得成功,则这种活动和成功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内部奖励,对人其到激发作用

●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的关系

外部动机既可转化为内部动机,也可破坏内部动机

第二节动机理论

一、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a)德西和瑞恩(Deci & Ryan, 1980)提出关于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关系的理论。如今,该理论已经成

为“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的一个亚理论

b)主要观点

i.每一事件均具有两种功能,即与自我决策感相关的控制功能和与能力感相关的信息功能

ii.外部奖励如果能够提高自我决策感和能力感,则会加强内部动机

iii.外部奖励如果降低自我决策感和能力感,则会损害内部动机

c)简要评价

i.该理论注重认知特征对于动机的直接作用,为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

依据,具有指导意义

ii.该理论注重内部动机的积极作用,主张从内部激发动机,是完全正确的

iii.该理论用对立的观点看待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忽略外部动机的作用,这一点应予注意

二、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

a)班杜拉提出的强调自我效能中心的作用的理论

b)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或者对自己成功地完成

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

c)主要观点:效能信息决定着效能期望,效能期望进而影响着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

d)自我效能可以从人所接受的挑战、进行的努力和坚持的时间中体香处理啊,并影响着人的认知过

程,如成功与失败的表象、目标定向、归因等等,这些认知过程进而影响着人的动机状态

i.成功的表现

成功的表现能够发展运动员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表现则会削弱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运动

员过去的成功经验是他们预测将来成功最有力的证据,会成为运动员面对下一次挑战时自我

效能感的重要来源

因此,在训练中,为运动员创设可获得成功的情境非常重要。在任务强度非常高时,成功将变

得不现实,因此,教练员有时需要通过降低任务难度来保证运动员能够体验到成功。在比较简

繁任务完成后,教练员可以逐渐增加任务难度

ii.替代经验

通过观察榜样,个体通常可以获得有关成功的替代经验,而替代经验也是自我效能的重要影

响因素之一。榜样与个体自身的相似程度越高,对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越大。当观察到条件与

自己相似的榜样因努力而成功时,运动员的自我效能就会提高;反之,运动员的自我效能就会

降低

对于初级运动员来说,替代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影响非常重要。例如,继刘翔在男子110米栏

项目上取得突破后,在这一项目上,前所未有的涌现出较多的优秀的中国运动员,这虽然与训

练水平的提高有直接关系,但刘翔的成功对于其他运动员而言,形成了良好的替代性经验,成

为提高其他运动员自我效能的源泉

iii.言语说服

言语说服指他人利用鼓励性的话语或正向的反馈使得个体相信其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增

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在体育运动领域,言语说服通常来自教练、父母或者同伴。需要注意的是,言语说服应采用积

极的话语,应尽量避免使用消极的话语。言语说服也可以采用自我鼓励的方式,即自我暗示iv.情绪唤醒状态

个体的生理与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高低

当个体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时,自我效能感会随之提高;焦虑、沮丧时,自我效能也随之降低

决定自我效能感高低,不单纯取决于个体实际的身心状态,而且取决于个体对自身身体与情

绪状态的觉知及解释。消极的情绪解释都会导致运动员自我效能水平的下降

e)理论应用

i.在竞技体育领域,自我效能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自我效能与运动表现的关系问题

1.自我效能越高,运动员的焦虑水平就越低,努力程度就越高,运动表现就越好

2.自我效能同运动员的注意方向、情绪控制等共同影响着运动员的运动表现

3.教练员的自我效能也是运动员训练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指标

ii.在体育教育和大众健身领域,自我效能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从事体育活动的动机问题

1.自我效能高者,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也应较高,反之则低

2.自我效能与体育锻炼的坚持性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自我效能高者,身体锻炼的坚持性

也更好

f)该理论虽未能直接说明自我效能究竟是稳定的人格特质还是易变的心理状态,其影响因素如何等

重要问题。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认为:自我效能是易变的心理状态,自信心则是稳定的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是特定情境下的自信心

三、目标定向理论

a)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

任务定向是指强调纵向的自己和自己相比,注重个人努力,以掌握技能、完成任务为目标的心理定向。它有助于内部动机的维持与提高

自我定向是指强调横向的自己与他人相比、注重社会参照,以超过他人为目标的心理定向。它对内部动机有损害作用

b)目标定向理论讨论哪些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会影响人的主观能力,这种主观能力又如何影响人的

后继行为及其效率的理论

c)该理论认为,指向活动本身并以自身进步为参照的任务定向可以激发对任务的直接兴趣;而指向

将自己同他人进行能力比较的自我定向则会导致内部动机的下降

d)目标定向理论主要强调人的目标定向对动机的影响,它主张任务定向,希望体育活动的参加者通

过这种目标定向来获得更多的乐趣,从而加强内部动机,该理论更适合于大众体育

第三章: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焦虑的概念和分类、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理论: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突变模型、多维焦虑理论

第一节竞赛中的焦虑

一、唤醒与焦虑

a)唤醒(arousal)指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当外部刺激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进入延脑后,沿着两条通路前进:

一条是特异性神经通路,沿着延髓背侧,经中脑、间脑到达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引起特定的感觉

一条是非特异性神经通路,沿着髓腹侧,贯穿延髓、中脑、间脑的脑干网状结构,弥散性的投射到

大脑皮层广大区域,引起皮层下所经部位及皮层的兴奋状态,称为唤醒或激活

唤醒有三种表现,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存在(脑电图、行为唤醒、植物性唤醒)

b)焦虑(anxiety)指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

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焦虑状态含有三种主要成分,分别为生理唤醒;情绪体验;威胁、不确定性和担忧的认知表征

焦虑往往与结果的消极性有关,或与结果的不确定性有关。产生焦虑的原因可概括为“三不知”,

即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不知道别人期望自己做什么;不知道最好的行动方针是什么

二、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

a)状态焦虑,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特点是由紧张和忧虑所造成的一些可意识到的主观感受,也是

高度的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

b)特质焦虑,是一种人格特征,即在各种情境中产生焦虑反应的情绪倾向和行为倾向

c)将焦虑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在体育运动领域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躯体焦虑与认知焦虑

a)躯体焦虑,指焦虑的生理特征直接由自发的唤醒引起,通过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肠胃

痉挛以及肌肉紧张变现出来的

b)认知焦虑,焦虑的认知特征由对内外刺激的评价引起,是含有担忧性视觉表象成分的一种不愉快

感受

四、竞赛焦虑

对当前的或预计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竞赛情境产生的担忧,它包括情绪体验、认知表征和生理变化三

种成分

第二节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很早就对动机水平与操作成绩的关系产生了兴趣,他们提出的倒U形假说和内驱力理论是解释这一关系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这两个理论的特点是将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的关系函数化。心理学家曾经希望通过建立两个变量甚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使心理学也像物理学那样,在量化和实证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一、倒U型假说

a)主要内容

i.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的关系:人处于较低的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较低;处于中等唤醒水平

时,工作效率最高;处于较高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下降

ii.工作任务性质对唤醒水平与运动成绩关系的重要作用

1.高唤醒水平是耐力、力量和速度性运动项目取得最佳成绩所必要的

2.高唤醒水平会对复杂运动机能活动、精细肌肉活动、要求协调性、稳定性以及一般注意力

的运动活动产生干扰

3.对所有运动任务而言,稍高于平均水平的唤醒比平均水平或低于平均水平的唤醒更合适

4.据此,可以进一步假定,完成简单任务时,最佳唤醒水平要求处于较高位置;任务越复

杂,最佳唤醒水平要求处于越低的位置

b)倒U型假说的4个不足

i.唤醒与操作的关系未必对称ii.不具备可证伪性iii.无法对情绪体验做合理解释iv.忽略运动员的个体差异

二、内驱力理论

a)最初是由赫尔(Hull,1943)构想出来以解释复杂的机能操作的,后来得到了斯潘斯等人(Spence

& Spence,1966)的修正。该理论推测操作成绩(P)是内驱力状态(D)与习惯强度(H)的乘积。

即:P=D×H

b)公式P=D×H意味着,在D(内驱力或者唤醒水平)提高时,P(操作成绩)是提高还是下降,取决

于H。如果H为正(习惯是正确的),则P提高;如果H为负(习惯是错误的),则P下降

c)启示

i.提高唤醒水平对于熟练的运动员是有利的,对于新运动员是有害的

ii.低唤醒水平能增加初学者获得成功的机会,而成功的经验又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iii.上述论断也可以相类似的应用与简单的任务和复杂的任务

d)存在的问题

i.没有对更为复杂的运动技能条件下的唤醒水平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ii.在体育运动中的喜欢强度和习惯等级很难确定,因此该理论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缺乏可操作性

iii.马腾斯于1971-1974年间考察了用内驱力理论的框架研究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的文献(前者28篇,后者15篇),结果表明支持和否定该理论的研究数量相等,由此他认为该理论不可靠第三节焦虑与运动表现

一、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a)前苏联学者汉宁(Hanin,1989)在80年代以现场研究即在赛前赛后对状态焦虑的测量为基础提出

b)主要观点

i.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理想机能区段。当焦虑水平处于这一区段内时,可获得最佳操作成绩

ii.该理论否定中等唤醒水平较之低或高的唤醒水平更有利于操作,而强调个体差异

c)评估最佳状态焦虑主要有两种方法

i.系统的测量每个人赛前的操作活动焦虑水平和赛中实际发挥水平

ii.如果比赛发挥了水平,则在赛后测量运动员赛前或赛中体验到的焦虑,这叫回顾式测量应用第二种方法时,要指导运动员评价在最成功的比赛之前的感受,或者评价最充分最自然

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时的感受

d)简要评价

i.该理论的特点一是定量化,二是生态学效度较好。它注重个体差异,从比赛实际出发,通过长

期跟踪测试及对测试结果的相关分析,显得非常实用

ii.总的来说,虽然目前的研究结果虽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但似乎支持性的证据更为有力

二、突变模型

a)突变理论本是数学领域中的内容,哈笛和法基又将其引入运动心理学领域,以解释心理唤醒、认知

焦虑、任务难度、自信心和操作成绩之间的复杂关系(Hardy & Fazey,1987;Hardy,1990)1992

年庄锦彪将这一理论介绍到中国运动心理学界

b)主要内容

i.当认知焦虑较低时,操作成绩与生理唤醒的关系是类似一条柔和的倒U曲线

ii.当认知焦虑较高时,操作成绩与生理唤醒水平的关系变得复杂了,呈现了突然性的跳跃

c)突变模型假设

i.第一,生理唤醒及相应的躯体性焦虑反应并不必然对成绩不利。不过,当认知焦虑较高时,它

显然与突变反应有关

ii.第二,随着认知焦虑的增加,发生“滞后”现象,即当生理唤醒增加和降低时,成绩变化的曲线是不一样的。而在低认知焦虑情况下,则不会发生“滞后”现象

iii.第三,中间水平的成绩大多不是出现在高认知焦虑条件下

iv.第四,使用某种统计方法。使这种“灾难性突变”与现实生活中的资料明确吻合是可能的

d)简要评价

i.启示

1.必须认真对待认知焦虑。因为在认知焦虑较高时,对过度生理唤醒的惩罚是非常严重的。

只有严格的控制和减少认知焦虑,才能保证有稳定的好成绩

2.重视针对生理唤醒的放松。事实证明,善于调整认知焦虑和生理唤醒至适宜水平的人才

可能成功

ii.存在问题

1.生态学效度较低

2.要得到普遍的承认,还需获得更多的证据

三、多维焦虑理论

a)马腾斯等人(Martens, Burton, Vealey, Bump & Smith, 1982)提出

b)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三个维度

i.认知状态焦虑是指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在的主观所认识到有某种危险或威胁情境的担

ii.躯体状态焦虑是指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在的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或唤醒状态的情绪体验

iii.状态自信心是指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运动员对自己的运动行为所抱有的能否取得成功的信念

c)多维焦虑理论对每一个维度与操作活动的关系做出了解释

d)主要内容

i.当认知焦虑增加时,操作水平相应降低,两者呈线性关系

ii.随着自信心的增加,操作活动水平提高,两者也呈线性关系

iii.以生理特征为主的躯体焦虑与操作活动的关系是倒U型的

e)简要评价

i.启示

1.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可能会对运动成绩产生不同的影响,教练员需要分门别类的进行分

析,运动员也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加以应付

2.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尽量降低认知焦虑,这一主导思想很重要

3.采用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分别预测运动成绩,比仅用生理唤醒预测运动成绩会具有更好

的生态学效度

ii.存在问题

1.在研究中仅考虑焦虑的强度,不考虑方向和频率是不够的

四、焦虑方向理论

a)90年代初,琼斯和斯万(Jones & Swain, 1992; Swain & Jones, 1993)在多维焦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了焦虑方向理论

b)该理论认为

i.以往测量竞赛焦虑只是测量运动员焦虑体验的强度,如CSAI-2,这是不够的,这不能全面了解

竞赛焦虑的实际情况

ii.应当重视运动员对焦虑体验的方向解释,即他们是将竞赛焦虑体验为积极的、对运动成绩具有促进作用的,还是反之,将竞赛焦虑体验为消极的、对运动成绩具有阻碍作用iii.同时,还重视运动员焦虑体验的发生频率,即某种强度的焦虑体验是经常出现,还是不经常出现

对于教练员和运动员来说,以下一些要点需要特别重视

●运动项目不同,场上任务不同,需要的最佳唤醒水平也不同

●最佳唤醒水平或者最佳焦虑水平也会因运动员而异

●应当对认知焦虑进行控制

●控制认知焦虑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改变运动员对焦虑作用的认识。焦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产生

第四章:运动员的智力特征

运动员的智力特征总评

一、运动员的智力总评

a)优秀运动员具备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智商

b)体育与文理科学生的智力水平无显著差异

c)不同专项的优异成绩取得其智力特征要求不同

d)运动技能类型不同智力对其获得的影响不同

e)运动技能学习不同阶段智力对其影响不同

f)操作任务难度和智商分数之间有中等程度到高的相关

g)智力缺陷儿童的智商分数与技能操作成绩成正比

二、目前智力测验方法对测验运动智力显得无能为力,其缺点在于:

a)时间长、纸笔测验多、文字多、无运动背景,它无法体现高水平运动员在运动中表现出的智力水平

b)无法区别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的智力差异;无法区别运动员训练年限对他们运动智力的影响

c)其结论也互相矛盾,说法不一。因而,再进行同类的测验已无意义

第五章:运动员的人格特征

运动员与一般人人格特征的差别、不同水平的运动员人格特征的差别

第一节运动员的人格特征

一、运动员与一般人的人格差异

运动员与一般人在人格的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尚无定论

●斯车尔的研究:运动员更独立、客观、少焦虑

●库伯的研究:运动员更自信、具竞争性、更外向

●摩根的研究:运动员更为外向和低焦虑

●高自信心是优秀运动员的共同人格特征之一

二、不同运动项目与运动员人格

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也存在人格差异,说明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比赛特点可能与运动员人格有关

但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人格差异只表现在少数人格特征方面

尽管有关人格特征与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没有定论,但是在进行运动员选材和培养时,可以考虑运动

员的人格特征,以了解其是否更适合这一项目,为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一定的支持

三、不同场上位置与运动员人格

同一运动项目运动员的人格特征也会因场上任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说明运动任务的特点与运动员的人格有关,如

排球的二传手、篮球的后卫、足球的后场运动员通常有更广阔的内部、外部注意,更有组织性,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

集体项目与个人项目运动员比较为焦虑、依赖、外向、警觉,感受性及表象方面稍弱

身体直接接触项目比非身体接触项目运动员较为独立、较低的自我力量

四、不同运动水平与运动员人格

有研究表明,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格特征与一般运动员有区别,也有研究发现,人格特征无法用来准确预测运动成绩

西尔瓦提出:当运动员从运动技能水平的金字塔底部移向塔尖时,其人格特征和其他心理特征也越来越接近。因此,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差距越大,发现运动员人格特征和运动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这种可能性就越小

丁雪琴指出

奥运会成功者心理体现在:

i.目标定位正确,注重操作而非结

ii.心态超脱、心理定向,表现出高度的自信iii.思维的优化和净化程度较高

iv.意志顽强、超越自我、能顶住压力v.长期心理技能训练的练习形成了良好的心态

奥运会失利者心理体现在

i.压力太大

ii.心理调节不到位

iii.角色定位偏离,心理准备不足,盲目自信iv.想赢怕输

v.自我情绪调控能力的注意技能不强

五、关于人格作用的交互作用观点

六、优秀运动员的心理面貌(冰山剖面图)

摩根等人认为,和不大成功的运动员相比,成功的世界水平的运动员一般来说具有更加积极的心理图

像,即冰山图像

其主要特征是:消极心境状态得分低;积极心境状态得分高

第六章: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

专门化知觉的概念及表现

感知觉活动是所有运动项目有效进行的基础

一、专门化知觉

a)专门化知觉的含义:是专项运动对运动员心理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经

长期专项训练所形成的一种精细的综合性知觉,能对自身运动和环境线索(器械、场地、运动媒介

b)专门化知觉的特征

i.综合性——依赖多种分析器的同时活动。如游泳运动员的水感,包括对水的触觉、温度觉、对

环境的视觉、对自身运动的动觉以及速度知觉等

ii.专项性——各类感觉在不同专门化知觉中起不同作用。平衡觉对跳水、体操有重要作用,对射击、射箭就不那么重要

iii.动觉——冰上项目的“冰感”,球类项目的“球感”等都以高度发展的动觉为基础

c)速度感是运动员(如田径、划船、自行车、滑雪)准确估计自己的运动速度,正确使用力量和调节

速度的必要的心理因素。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i.通过听自己的脚步声或看视野中物体移动速度估计自己的速度

ii.通过对肌肉的紧张度、后蹬的力度、幅度、以及动作的结构等复杂刺激的感知,在时间关系上逐步达到精确分化的程度

iii.依靠视觉、听觉、动觉的协同活动来判断和调节速度。主要凭动觉,有时也凭借机体觉来估计速度

d)球感是运动员对球的形状、轻重、弹性、硬度、击球的力量、球在空间运动的速度、高度、方向变

化等知觉。

球感好,准确投篮(或射门)的能力就越强。越能正确的判断球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控制球的能力,迅速而又准确的击球或投球

运动员情绪过分激动,或身体极度疲乏时,球感会减弱;长期不参加球类运动,球感也会减弱,甚至消失

e)专门化运动知觉是大脑对专项练习过程中进入多种分析器系统的各种刺激进行精细分析,并在大

脑皮层上形成稳固的复杂神经联系的结果。如篮球球感的形成就包括视觉分析器、听觉分析器、运动分析器和触觉分析器系统

一般认为,专门化运动知觉是在从事专项运动后逐步建立的,是运动训练积累的产物。但也应注意到个体在形成和发展专门化运动知觉所需时间长短上有所不同,最终发展水平也有所差异,这主要是人与人在作为专门化运动知觉的物质基础的各分析系统机能水平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二、运动活动与知觉基本规律

a)运动活动与知觉的选择性

i.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越容易形成清晰的知觉

ii.主观状态(需要、兴趣、经验和当前心理状态)不同也会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b)运动活动与知觉的整体性

c)运动活动与知觉的理解性

i.对手的战术意图,各种假动作,易被经验丰富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识别

d)运动活动与知觉的恒常性

三、小结

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动觉、触压觉、平衡觉等)在技术任务执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种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专门化知觉等)与各类技战术任务的完成关系紧密

第七章:运动活动的记忆过程

短时记忆的遗忘曲线,运动表象的概念及特征、热身损耗的概念、原理及应用

记忆基础知识回顾:

1.记忆是个体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4个环节

2.短时记忆是根据保持时间划分的一种记忆类型。指信息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之内的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3.长时记忆是根据保持时间划分的一种记忆类型。指信息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也可能长至终生的记忆

4.组块在短时记忆中,个体将彼此分离的刺激,通过知觉组织加以快速处理,将原本零散的个别信息单元组合

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5.前摄干扰先学习的材料后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6.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记忆内容时产生困难

7.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针对机械性内容的长时记忆提出,特点是遗忘从学习结束就开始了,遗忘的进程是先快

后慢,先多后少,但不会忘光

8.表象指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及可操作性

第一节短时运动记忆的特点

一、动作记忆

动作记忆,也称运动记忆,是指以自己做过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其生理机制是动力定

型的建立与保持

运动记忆与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有明显的区别,与肌肉活动密切相关

a)短时记忆的实验研究

b)短时记忆的遗忘曲线

i.特点:同言语反应相似,运动反应的记忆也有一个遗忘的过程,遗忘的特点也是先多后少,先

快后慢,时间大约持续1分钟

ii.启示:如果训练以后紧跟着对该技能进行心理演练,可能会有助于短时记忆的改善或转化为长时记忆

二、热身损耗

热身损耗:一种特殊的运动成绩下降现象。指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在间歇后不能立即回复到原有表现

水平的现象

a)热身损耗的实验研究

b)热身损耗的机制

i.遗忘说:热身损耗是遗忘的一种表现,休息期间,发生了原技能的遗忘;不足:运动员的某些

机能已达到自动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遗忘

ii.定势说:机能水平下降是由某种暂时性的内部状态或定势受损受阻引起的;该假说得到了一些实验的支持

c)热身损耗现象的启示

i.上场前的准备活动,必须认真做,且准备活动的动作结构、频率等特征应尽量与所要完成的动

作技能相似

ii.在比赛间歇过程中,如果利手、利脚需要放松休息,可利用非利手、非利脚在临赛前做热身活动,以保持利手、利脚的技能定势

iii.当对手竞技状态极佳,势不可挡时,要采取措施,想方设法打乱对方的定势,如要求暂停,故意拍球以推迟发球时间等

第二节运动表象

一、运动表象及分类

a)运动表象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大脑中重现出的运动形象或运动情景。分为视觉表象、动觉表

象外部表象和内部表象

b)视觉表象指视觉感受器感知过的客观事物重现在脑中的视觉形象

c)动觉表象指动觉感受器感知过的肌肉动作重现在脑中的动作形象

d)外部表象指表象时从旁观者角度看到表象的内容,即可以从表象中看到自己运动过程中外观上的

变化,就好像摄影、摄像获得的结果一样

e)内部表象是以内心体验的形式,表象自己正在做各种动作

第八章:运动活动的思维过程

认知运动心理学关于战术意识和战术思维的研究特点、运动情境中注意和预测的研究

思维基础知识回顾

1.思维指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认识,具有概括性及间接性的特点

2.问题解决指在没有明显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将给定情境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识加工过程

3.信息加工指对信息的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送,包括串行加工、并行加工及混合加工三类

4.认知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和解释人的认知过程

5.创造思维指独特的、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

6.创造力是立异,改造和发明的能力。与智力、年龄、创造动机、创造方法和相关知识有关

7.创造活动是个体发挥创造力、进行创造的过程

一、认知运动心理学关于战术意识和战术思维的研究特点

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按照一定的战术目的,正确合理的运用技术和战术的主动、自觉的心理活动,突出的表现在紧张、激烈、复杂的比赛中迅速选择战术和合理运用技术的瞬间决策能力

战术思维是指解决战术问题的思维,包括了解对方和同伴的情况、推测对方和同伴的作战意图、选择和确定战术方针等

认识心理学对战术意识和战术思维的研究有三个重要特点:

1.强调分解:将综合的、宏大的问题降解为更小的、可操作、可测量的心理学概念

2.强调实验:采用实验室实验而非思辨方法

3.强调情境:在具体运动情境中,而非一般情境中研究

二、运动情境中注意和预测的研究

a)运动中注意的研究

巴德和弗鲁利(Bard & Fleury, 1981)利用眼动记录技术考察了冰球守门员的注意特点

●无论是大力射门还是在小动作射门的情况下,初学者盯球的次数都比优秀守门员要多得多

●另一方面,优秀守门员的防守动作比初学者做的早,做的块

●巴德和弗鲁利猜测,优秀守门员是利用球杆的信息(位置、速度)而不是冰球的信息来预测球的飞行,

b)运动中预测的研究

琼斯和麦尔斯(Jones & Miles, 1978)考察网球运动员的预测能力

被试:优秀运动员与网球初学者;观看网球视频,定格时间为触拍前1/24 s,触球后1/8和1/3 s。要求预测发球的落点

研究结果:

●在击球后1/3秒定格的条件下,两组被试的预测成绩相同

●在击球后1/8秒定格的条件下,优秀运动员预测发球落点的成绩比初学者要好

第九章: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奈德弗的注意方式理论、心理不应期

一、奈德弗的注意方式理论

a)该理论由奈德弗(Nideffer, 1976, 1978, 1980, 1990)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是有关注意结构、个体差异

与操作成绩关系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注意的结构包括两个维度,即注意的范围和注意的方向。注意的范围是指在瞬间能清楚的把握的对象的数量,由非常狭窄到非常广阔。广阔的注意可同时获得多种信息,狭窄的注意则滤掉很多信息。

注意的方向是指人正在关注外部的环境信息(如对手的移动、教练的手势)还是内部的身心情况(如自己的心跳、情绪)。以这种理论为基础可分为4种注意类型:广阔-外部注意、狭窄-外部注意、广阔-内部注意、狭窄-内部注意

b)上述四种注意类型在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影响着运动员运动活动的效率,它们的具体含义如下:

i.广阔-外部注意:指注意范围广阔并指向外部环境的注意。这种注意对于把握复杂运动情境来说是最合

适的,常用于集体运动项目,如足球、排球、篮球、水球、橄榄球、冰球、曲棍球等。具有这种能力

的运动员预测能力很强

ii.狭窄-外部注意:指注意范围狭窄并指向外部环境的注意。做出反应的短暂时刻要求这种注意,这时注意指向外部且范围很窄,以便击球或对抗对手,如足球守门员防守对方点球的短暂时刻所需要的注意iii.广阔-内部注意:指注意范围广阔并指向内部信息的注意。具备这种能力的运动员或教练员善于分析,因此学习速度快,善于把各种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储备之中,并借此来制定训练和比赛计划,预测未

来和回忆过去。例如,棋类运动员搜索记忆中的已知棋局时的注意,即为广阔-内部注意iv.狭窄-内部注意:指注意范围狭窄并指向内部信息的注意。这种注意对于敏感的把握各种身体感觉是必要的,如射击、射箭、跳水、体操等项目中的运动感觉体验,演练某一技能等就要利用这种注意

c)每个人、每个集体运动项目都需要将注意范围和注意方向加以特殊组合,以产生最佳运动表现。一般来说

i.情境越复杂,情境变化越快,运动员就越需要利用外部注意方式

ii.当分析或计划的要求提高了的时候,为改进技术动作,制定比赛战术计划时,内部注意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二、反应延长是指在相继给予两个刺激并对两个刺激分别产生反应是,如果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短,则第二个反应

的时间就延长。这种第二个反应时间延长的现象,叫做“反应延长”,这种推迟的时间就叫做心理不应期

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或疾病会导致反应延长,但这里所指的反应延长不是疾病和疲劳造成的,而是与注意有关排球中的时间差进攻利用的是心理不应期效应

第十章:心理技能训练

心理技能训练的概念、两种放松训练的区别

一、心理技能训练的概念

a)心理技能训练也称“心理训练”:广义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训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施加影响的过

程;狭义讲,是采用特殊手段使受训者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

b)核心心理技能:放松训练、表象训练、注意训练

二、两种放松方式的区别

a)放松训练的概念:是以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的过程

b)放松训练的作用: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疲劳的恢复;为进行其他心理技能训练打下基础

c)自生放松训练

i.特点:自生放松法是德国精神分析学家和神经病学家舒尔兹于1932年首先提出的。其特点是:通过

暗示语使身体各部位直接放松,最后达到全身放松的方式。自生放松强调的是呼吸调节、温暖感和沉

重感

ii.预备姿势

1.坐姿(舒适的坐在一张椅子上,胳臂和手放在椅子的扶手或自己的腿上,双腿和脚取舒适的姿势,

脚尖略向外,闭上双眼)

2.卧姿(仰面躺下,头舒服的靠在枕上,双臂微微弯曲,手心向下放在身体两旁,两腿放松,稍分

开,脚尖略朝外,闭上双眼)

d)渐进放松训练

i.特点:渐进放松法是美国生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雅各布森于1938年首先提出的。其特点是:通过

暗示语使身体各部位先紧张再放松,最后达到全身放松的方法。渐进放松强调的是对肌肉不同程度的

紧张和放松的准确体验

ii.准备姿势(参考自生放松练习)

第十一章:比赛的心理准备与心理调节

比赛心理定向及其三原则:过程定向、当前定向和主位定向,运动员心理调节的方法

一、比赛的心理定向

a)心理定向:也称“心向”,指同类刺激按照固定方式予以反应的心理倾向。它是在长期实践和累积经验的基

础上形成的,保持的时间较长,具有一定的惯性

b)比赛心理定向:指运动员赛前和赛中的注意焦点

二、比赛心理定向的原则

a)过程定向

过程定向指比赛时将注意的方向定位在比赛过程要素,而不是比赛最终结果的认识倾向

b)当前定向

当前定向指比赛时将注意的方向定位在当前任务,而不是过去的结局和将来的结果的认识倾向

c)主位定向

主位定向指比赛时将注意指向自己的思维活动,而不是天气、裁判、比赛规则等难以控制的因素的认识倾向

三、比赛情绪调节

a)情绪的身体调节

情绪的身体调节是指通过改变身体状态调节情绪。包括表情调节、呼吸调节、活动调节和饮食调节等

i.表情调节指通过有意识的改变自己面部和姿态的表情以控制情绪的方法

ii.呼吸调节指通过调节呼吸的频率、深度和方式以控制情绪的方法(深沉的腹式呼吸可使运动员情绪波动稳定下来)

iii.活动调节指通过调节身体活动方式以控制情绪的方法(大脑与肌肉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至肌肉,也可以从肌肉传至大脑)

iv.饮食调节指通过饮食控制情绪的方法(食用碳水化合物能起到镇静作用)

b)情绪的认知调节

情绪的认知调节是指通过改变认知来控制情绪。包括表象调节、暗示调节、宣泄调节、情志转移和激化调节等

i.意象调节指通过表象控制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ii.暗示调节指通过言语暗示控制情绪和行为的方法,也可以用手势、表情或其他暗号来进行暗示

iii.宣泄调节指通过宣泄控制情绪的方法(宣泄的方式主要有倾诉、痛苦和写日记三种)

iv.情志转移是通过转移注意控制情绪的方法

v.激化调节指通过刺激和唤醒自尊意识控制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c)情绪的环境调节

情绪的环境调节是通过改变环境来控制情绪。包括音乐调节、颜色调节和气味调节等

i.音乐调节指通过音乐控制情绪的方法

ii.颜色调节指通过颜色控制情绪的方法

iii.气味调节指通过气味控制情绪的方法

第十二章:锻炼心理学概论

锻炼心理学的概念、锻炼心理学的诞生、身体活动、身体锻炼、运动的概念区别

一、锻炼心理学概念

锻炼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原理,促进和维持体育锻炼,以及关注由体育锻炼所引发的心理效应的科学。或者说,是对锻炼和体育活动领域中心理生物学、行为学和社会学因素的跨学科研究

二、锻炼心理学的诞生

1960年,美国华盛顿特区儿童医院精神病科首席心理学家埃玛·麦克洛伊·莱曼(Emma McCloy Layman)发表的第一篇主题为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现代评述,标志着当代锻炼心理学的产生

三、身体活动/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

指能量消耗高于休息时的新陈代谢水平的人类身体运动。要素:骨骼肌发生收缩、身体位移+能量的消耗

四、身体锻炼/体育锻炼(Physical Exercise / exercise)

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有计划、有内容安排并重复从事的身体活动。

体育锻炼是体育活动的下位概念,它是更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的身体活动

五、运动(Sport)

运动:在锻炼心理学中,运动特指在休闲时间内以体育为手段,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专门从事的身体活动

与身体活动相似,运动也产生骨骼肌收缩、身体位移及能量消耗,但它使用的是体育手段;与身体锻炼相似,运动包含了同样的健康和文化娱乐目的,且使用体育手段,但未必重复和有规律

第十三章:锻炼行为的理论

锻炼行为的六大理论的基本框架:自我效能理论、合理/计划行为理论、转换理论模型、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健康信念模型(重点掌握:TTM的“变化阶段”部分,TRA/TPB的全部)

一、自我效能理论

a)自我效能理论(the Self-Efficacy Theory, SET)是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70s)提出的强调自我效能中心作

用的理论。它是社会认知理论的组成部分

b)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或者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

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

c)主要观点

i.效能信息决定着效能期望,效能期望进而影响着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

ii.自我效能可以从人所接受的挑战、进行的努力和坚持的时间中体现出来,并影响着人的认知过程,如成功与失败的表象、目标定向、归因等等,这些认知过程进而影响着人的动机状态

d)简要评价

i.该理论应用广泛

1.在竞技体育领域,自我效能主要用于对运动表现的预测;在体育教育和大众健身领域,自我效能

主要用于预测和解释体育学习和身体活动的动机和行为

2.自我效能高者,运动参与的动机也应较高,反之则低

3.自我效能与身体锻炼的检测性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自我效能高者,身体锻炼的坚持性也更好

ii.该理论的不足

1.自我效能只对具有挑战性的,或新异性的锻炼行为有预测作用

2.事实上,当锻炼行为变成一种熟练的运动技能或习惯化的技能后,自我效能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就

呈现出了急剧的下降趋势

3.也就是说,当个体由参与锻炼发展至坚持锻炼的时候,自我效能对锻炼行为的影响作用也就越来

越小了

二、合理行动/计划行为理论

a)合理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是Martin Fishbein和Icek Ajzen(1975)提出的解释态度

和行为之间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b)TRA的主要观点:行为(action/behavior, B)是由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 BI)决定的,行为意向是

由对行为的态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 AB)和个人的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 SN)决定的

i.行为意向(BI):在某种条件下,个体是否具有采取这种行为的打算,或愿意在多大程度上尝试某种行

ii.行为态度(AB):个体对自己或他人采取某种行动所持的肯定、否定或中性的评价意见

iii.主观规范(SN):个体对某行为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即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对该行为所持的肯定、否定或中性的评价意见

c)Icek Ajzen(1985,1987,1991)认为,TRA只适合解释个人可以完全自主的行为(volitional behavior),但在解

释不能完全自主的行为时需要改进。他扩展了TRA理论,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d)TPB的主要观点

i.计划行为理论是在合理行动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变量:主观控制感(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PBC)

ii.主观控制感(PBC):个体对某行为的难易程度的知觉,自己感到是否有足够的选择权

iii.PBC影响行为意向(BI)并可能对该行为有直接的影响。该理论假定:人倾向于执行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控制的行为,即对自己执行该行为的能力有足够信心的行为

e)简要评价

i.TRA和TPB的提出,使态度——行为关系领域的研究出现了生机盎然的景象。两个或多个模型的比较

研究成为20世纪最后15年这一领域研究的热点,被研究的行为涉及人类社会活动的众多领域,并成

为导向性的理论支点

ii.TRA/TPB的局限

1.为考虑人格(如焦虑、完美主义等)、人口统计学(如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等)和过去的运

动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2.主观规范的构成成分存疑

3.对于主观控制感的定义模棱两可,致使其测量产生问题

4.产生行为意向到真正行动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真正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小

5.对运动参与行为的预测解释能力,低于运动参与意向的预测解释力

三、转换理论模型

a)先前的锻炼行为理论存在的弊端之一,是将锻炼阶段二分化,即不锻炼—锻炼。而以此作为干预的基础,

忽略了个体运动行为的阶段性这一巨大差异。Prochaska和DiClemente(1983)提出了转换理论模型(the trans theoretical model, TTM)

b)主要观点

i.健康行为的产生(如戒烟、锻炼等)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该动态过程包括5个连续递进的变

化阶段,即: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以及维持阶段。

ii.促进阶段转化的影响因素有:均衡决策、变化过程和自我效能

iii.在变化阶段之间的转化过程中上述影响因素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c)变化阶段在锻炼行为中的表现

i.前意向阶段(“我不可能”,“我不会”阶段):在前意向阶段的个体没有考虑过,也不想参与体育锻炼。

他们不认为自己静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或想法有什么不对,也不想在将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改变,他们

甚至可能认为改变根本是不可能的。之所以处在前意向阶段可能是因为:1. 不认为锻炼对自身是有价

值的;2. 虽然认识到了锻炼对自身的价值,但却过高估计了“没时间”等障碍因素的作用ii.意向阶段(“我可能阶段”):个体已经意识到静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可能存在健康风险,并且开始考虑今后6个月中,是否开始参与锻炼的问题。处在该阶段的个体已经认识到了锻炼可能给自身带来的健康

收益和弊端。他们开始关注锻炼可能促进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健康方面的信息,但还没有完全认同

iii.准备阶段(“我会”阶段):处在准备阶段的个体已经开始慎重考虑或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参与锻炼,他们不仅有了开始锻炼的意图,而且已经采取了一些准备行动,例如,买了新的运动鞋,去健身俱乐部进

行了注册等。虽然处于准备阶段的个体基于对锻炼可能带来收益的积极认识已经有了强烈的参与动机,

但仍是一个相对不稳定的阶段

iv.行动阶段(“我是”阶段):已经开始锻炼,“我是锻炼参与者”的阶段。处在行动阶段的个体需要动员力量和时间,尽可能保证自己达到每周锻炼3次或以上,每次持续时间30分钟或以上,中等强度的

锻炼。因为刚刚尝试参与锻炼,需要极大的努力保持,以防出现倒退或反复的现象v.维持阶段(“我已经”阶段):当个体坚持锻炼超过6个月之后,就进入了维持阶段。尽管锻炼行为已经逐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处在维持阶段的个体仍可能受到失去兴趣和注意转移的影响。不断强

化坚持锻炼带来的收益可以有效防止想低级阶段的下滑及反复

d)均衡策略

i.均衡策略是指个体对一种行为可能对自身带来的收益(pros)和弊端(cons)的主观评价

ii.在锻炼行为阶段变化中,收益和弊端权衡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处在哪一个阶段。当个体认为锻炼可能给自身带来的弊端(如,占用了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大于收益(如,增进心理健康)时,想要改变行为(由惯

于久坐改变为开始参与锻炼)的动机水平就会比较低。因此,处于锻炼前意向和意向阶段的个体可能认

为锻炼的弊端大于收益;处于准备阶段的个体可能认为锻炼带来的收益与弊端大致相等;而处于行动

阶段、维持阶段和终极阶段的个体则可能认为锻炼的收益远大于弊端。

e)变化过程

i.变化过程是指个体随着行动变化而产生的行为的、认知的和情绪上的反应。由认知过程和行为过程两

个下位因素组成

ii.认知过程的5个下位因素:意识提高、效果共感、环境再评价、自我再评价和社会性解放

iii.行为过程的5个下位因素:反条件化、互助关系、强化管理、自我解放和刺激控制

f)自我效能

i.TTM中的自我效能概念与自我效能理论中的定义完全相同,即个体自己能否完成某项特殊任务的信心

和期望

ii.该模型假设,每一变化阶段的自我效能都会有所不同:当个体成功实现由低级阶段向上一级阶段转换的时候,就会因此获得效能感;反之,当个体在原变化阶段徘徊或跌落回前期阶段的时候,效能感会

因此而下降

iii.许多研究均表明,当个体克服锻炼障碍,将锻炼行为由前意向阶段推进至维持阶段时,自我效能也呈现出了系统的增加趋势

g)简要评价

i.优点

该理论为研究者依据不同锻炼阶段人群的不同需要,有的放矢地设计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了可能。因此

它显得更具生态学效度

ii.缺点

1.变化阶段和变化过程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

2.此模型更多的只能是对目标行为进行描述而无法进行解释。

3.未将年龄、性别等中间变量考虑到这个模型中

四、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

a)德国学者Ralf Schwazer(1992)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健

b)主要观点

i.健康行为的改变过程包含两个连续的自我调节阶段,一为动机阶段,二为自主阶段

ii.在动机阶段,人们通过结果预期和风险知觉产生行为意向

iii.在自主阶段,人们通过行为计划或应对计划产生或控制行为

iv.行动计划或应对计划是由意向(动机)到行动之间的中介

v.任务自我效能、保持自我效能,以及恢复自我效能在阶段转换和行为控制中发挥调节作用

c)简要评价

i.HAPA融合了计划行为理论(TPB)和自我效能理论(SET)的优点。自提出了以后,在饮食控制、吸烟控制、

牙线使用、安全带使用、胸部自查、癌症自查、运动康复等健康行为相关领域均得到了运用ii.HAPA理论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区分了健康行为改变的内容与过程(如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自我效能);二是清楚地阐述了健康行为改变阶段变化

iii.它与传统的连续性模型(如TPB)不同的是,认为强烈的行为意向不一定能保证产生相应的实际行动。

HAPA理论意向阶段的因素如计划、保持自我效能等自我控制变量能够克服这个缺点iv.与典型的阶段理论TTM相比,HAPA至少克服了TTM的两个弊端:(1)在TTM模型中健康行为不能跳过某一阶段而进入另一个阶段;(2)TTM以时间作为阶段分类的标准很容易被质疑为假阶段模型(刘立

凡,2010)

v.不足

1.HAPA的一个不足是:风险知觉并未很好地预测行为意向,许多人参与锻炼并非是由降低疾病危

险的动机引起的

2.HAPA的另一不足是,虽然认识到应对资源、机会等在行动阶段的重要性,但并未明确将这些重要

的社会影响变量纳入到模型中去验证

3.此外,该理论在健康人群锻炼行为促进方面的研究应用尚少

五、自我决定理论

a)自我决定理论(the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是由美国学者Edward L. Deci和Richard M. Ryan与1980

年代提出的,有关人类动机、情感和人格的宏观理论。该理论由5个亚理论构成,即:

i.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CET)

ii.有机整合理论(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 OIT)

iii.因果定向理论(causality orientations theory, COT)

iv.基本需要理论(Basic needs theory, BNT)

v.目标内容理论(goal content theory, GCT)

b)认知评价理论

i.认知评价理论(Deci & Ryan, 1985a)是SDT 的第一个亚理论,它阐述外部因素(如奖励、选择、成败等)

和动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ii.主要观点

1.外部事件分为三类

a)信息性事件,指给予个体积极反馈,使个体能在进行选择的情况下做出自我决定的事件。这

类事件促进个体内部因果关系知觉,可提高个体的胜任感,增强个体的内部动机

b)控制性事件,是使个体感到自己的行为受到控制或强迫,不能自主决定的事件。这类事件促

进个体外部因果关系知觉,可降低自主性,进而降低内部动机,可能造成个体的抵抗或表面

顺从

c)无动机事件,指无效的事件。这类事件会使个体产生无胜任能力的感受,削弱内部动机

2.能够让个体感受到自主感(即自我决定)、能力感和归属感的外部事件能够增强个体参与活动的内

部动机;反之,阻碍自主感、能力感和归属感的外部事件会削弱内部动机,从而可能让人产生控

制感和无动机

3.外部事件对个体而言,究竟属于信息性事件、控制性事件,还是无动机事件,取决于个体的认知

评价

c)有机整合理论

ii.主要观点

1.人天生具有整合经验的倾向,能够将某些社会规则、价值等整合为自我的一部分。通过这一有机

整合过程,可使外部动机内化为内部动机

2.根据自我决定的程度,从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的变化,形成了一个连续体,即自我决定连续体。

该连续体的一端,是无动机;另一端,是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又可分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

同调节和整合调节等4个自主性依次递进的过程

a)无动机:即缺乏动机,个体缺乏参与某活动的意向。这是外部动机的极端形式

b)外部动机:指个体参与某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结果而与行为或活动本身并不相关的

动机形式。例如社会比较

i.外部调节: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从事某项行为,其行为具有最小的自主性

ii.内摄调节:类似于外部调节,行为仍旧受到奖赏和惩罚的驱动,这时个体为了避免内疚、羞愧,或者为了获得自我提升、肯定和价值感进行活动,这时的行为有了一定的自主性,

开始进行内化

iii.认同调节:是一个较为自主或自我决定形式的外部动机。个体感知到行为有价值或很重要,且行为的选择出于自己的意愿

iv.整合调节:是最自主形式的外部动机。个体不仅认同自己行为的重要性,而且吸收了外在的价值观、道德态度等,使之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c)内部动机:个体为了活动本身的内在满足感而参与某活动的动机。此时个体会在没有外部奖

励的情况下,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喜爱的活动之中。它是自主性程度最高的动机

d)另外,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和内部动机合称“自主性动机”,也称“自我决定动机”;外部调节

和内摄调节合称“控制性动机”。前者源自自己自身;后者由外部力量控制

d)因果定向理论

i.因果定向理论(Deci & Ryan, 1985b)是SDT第三个发展起来的关于认知评价或动机形成中的个体差异

的亚理论

ii.主要观点

1.个体具有对有利于自我决定的环境进行定向的发展倾向。因果定向:是指具有特质性的个体对自

身行为归因的倾向

2.个体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种水平相对独立的因果定向,分别是自主定向、控制定向和非个人

定向

a)自主定向是指个体对能够激发内部动机的环境的定向特征。自主定向的个体倾向于认为目标

和行为发自内心和兴趣,更可能产生自主性动机。具有高水平自主定向的人倾向于表现出创

新性、寻求新异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

b)控制定向是指个体倾向于受外部环境(如奖励、任务限期和他人指令等)所控制的定向特征。

控制定向水平比较高的人容易对外部报酬或其他的控制形式形成依赖性,他们容易迎合别人

的要求,倾向于把财富、荣誉和其他外界因素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

c)非个人定向是指个体认为个人无法控制行为的结果,将满意结果归因于运气的定向特征。它

与无动机和缺乏有意识的行动相联系。非个人定向水平较高的个体总是对活动的结果或目标

感到无能为力,缺乏目的并期望事情是一成不变的

3.每一种因果定向相对独立存在,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与个体动机的内化过程

e)基本需要理论

i.基本需要理论是SDT的第四个亚理论,虽然产生的比较晚(Deci & Ryan, 2000),但是它是SDT的核心,

回答动机本质的问题

ii.主要观点

1.人类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

2.自主需要也就是自我决定的需要指个体从事某种活动时能够充分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和调节自

己的行为的愿望

3.能力需要是个体掌控环境,使其产生预期结果并防止不想要的事件发生的一种能力体验,即人们

在从事某种活动时体验到的胜任感

运动心理学试题

一、选择和填空 1、1925年,格里菲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运动员的注意品质主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紧张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5、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对象的特点、对活动的态度、主体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主体的意志力。 6、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对原来活动的注意紧张程度、新对象的吸引程度、个体的神经类型和已有习惯、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7、运动知觉是对外界物体运动和机体自身运动的反映,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协同活动而实现。 8、专门化知觉是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经长期专项训练所形成的一种精细的综合性知觉,能对自身运动和环境线索作出敏锐和精确的识别和觉察。 9、影响运动记忆效果的因素:明确识记的目的任务、不同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大脑的功能状态。 10、特质焦虑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个性特征,特质焦虑高的人,几乎在他们所面临的许多情况下都表现出焦虑,无论是在训练场、比赛场、参加社交活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为遇到的许多事情担忧或有一种模糊的心神不定之感。 11、状态焦虑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焦虑。 12、坚强意志的基本品质有: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 1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个性具有稳定性。 1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个性的独特性。 15、气质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 16、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 17、运动动机是指激发一个人从事运动活动的内在动力。 18、动机的功能有三类:(1)是激发功能(2)是指向功能(3)是维持和调节功能 19、反复地练习与实践是技能形成的条件,操作或智力活动达到自动化程度,是技能形成的标志。 20、打太极、舞蹈、游泳、滑冰、短跑等都属于连续性运动技能。 21、拳击、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项目所运用的技能,都是典型的开放式运动技能。 22、自动化阶段的特点:视觉控制作用减弱,动觉控制作用加强,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动作的错误。 23、动觉反馈:在形成运动技能以后,动觉反馈是运动程序的控制器,保证着运动技能的顺利进行。 24、人为性反馈:观看录像等向学习者提供投篮动作信息的过程,属于人为性反馈。 25、同时反馈:学习者一边看镜子一边修正自己的动作属于同时反馈。 26、身体活动产生的良好的情绪体验:1.最佳表现。2.流畅体验。3.高峰体验。4.跑步者高潮。 27、最佳表现是指一个人在某项活动中的行为超越了其自身正常水平的现象。 28、锻炼迷瘾是对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法的一种心理生理依赖。 29、什么是团队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体 30、自然实验法:这是在日常的生活、教学、训练、比赛等活动情况下,对某些条件加以必要的控制盒改变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31、实验室实验法:这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运用各种特殊的仪器并严格控制外部条件和相应的心理反应的研究方法。 32、自变量是指呈现给被试的某种形式的刺激;是因果关系中作为原因的那个方面。 因变量是指被试做出的反应,即因果关系中作为结果的哪个方面。 33、效度——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量出所测特性或功能的真实性程度。

运动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格结构包括三种力量:本我、自我、超我 3.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研究就是确定刺激-----反应之间可以预测的关系。 4.心理学与所有学科领域的研究一样,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门类。 5.费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包括三种力量:本我、自我、超我。 6.人格的各种特质都是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与学习互相作用的结果。 7.最早提出人格结构理论的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 8.动机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个体的需要,又可以称作内驱力;二是行为的目标,又可以称作诱因 9.按动机的来源可以把运动动机分为内部运动动机和外部运动动机 10.按动机的指向性可以把动机分为直接运动动机和间接运动动机 11.成就动机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获得了两种与成就有关的动机,一种是获得成功的动机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12.大脑额叶在保证有意识、持久的集中注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3.运动心理学家奈德弗认为注意包括方向和广度两个维度。 14.Spielberger 将焦虑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两种。 15.状态焦虑是一种瞬间的情绪状态,特质焦虑是一种人格倾向。 16.一般把反馈分为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 17.在掌握技术动作的练习阶段,应以固定练习为主。在开放性技能的练习中,应多进行多样性练习在技能熟练的运动员中,应多进行多样性练习 18.心理技能训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帮助运动员掌握心理调控技能以发展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的教育过程。 19.心理技能指的是心理调节的能力,主要包括表象技能,目标设置技能,集中注意技能,心理能量控制技能,应激控制技能等。 20.根据心理训练开展的时间,可将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临赛心理训练。 21.根据心理训练的目的和任务,可将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分为心理过程训练和心理状态综合训练 22.心理机能训练的基本步骤包括三个循环渐进的阶段:学习阶段、练习阶段、和应用阶段。23尽管存在各种不同的认知控制技术,但是各种技术都是以认知取向作为共同的理论基础。 24.催眠是一种意识改变状态,它指在一定的情景中由催眠诱导的暗示引起的一种特殊反应状态。 25.能够使运动员产生心理激活的方法被称为:心理动员 26.身体锻炼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包括心理耗竭和锻炼迷瘾两方面。 27.库德-罗斯关于运动损伤心理反应的理论是:悲伤反映理论。上述理论认为受伤者受伤后经历的情感反应阶段包括: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和重新振作。 28.康复目标要从一开始就进行评估和定期调整。 29团体的凝聚力可分为任务凝聚力和社交凝聚力 30.团体规范是指团体确立的行为准则。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名词解释: 1、运动表象:通常是指在人的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表象, 它反映动作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力量的特征。 2、运动知觉:人脑对外界事物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的反映, 人脑对外界事物运动状态的反映叫做客体运动知觉,人脑对自身运动状态的反映叫做主体运动知觉。 3、心理训练:就是指训练运动员为完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心 理因素得到稳定地加强和提高,并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以便在训练和比赛中促进身体和战术水平得到正常或超常的发挥。 4、模拟训练:就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实 战的反复练习,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性准备。 5、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它以记忆、保持、 再认、回忆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 6、战术意识: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按照一定的战术目的正确合 理地运用技术和战术的自觉心理的活动。 7、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 和。 8、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二、简答 1、常用的战术心理手段有哪些? (1)、知己知彼,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2)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先发制人、 (3)诱使对方麻痹大意,给对方以心理负担 (4)消耗对方的精力,保持我方稳定的情绪 (5)通过暗示给我方队员以鼓舞和信心 2、为了使学生获得清晰准确的动作表象 帮助学生获得清晰准确的动作表象,教师在讲解、示范动作时应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要突出动作要点进行示范 其二、采用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其三、用言语表示方法巩固示范动作的特点 3反应的心理过程的心理因素: 从心理结构上分为三种因素: 其一、感知条件刺激物(反应的感觉因素) 其二、意识条件刺激物(反应的中枢因素) 其三、完成应答动作(反应的运动因素) 4、如何提高练习的效果 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掌握正确的联系方法;练习要有计划 有步骤的进行;练习时间要分配适当;练习的方式要多样;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最新运动心理学全部复习题

第一章人的心理与体育活动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心理过程 B 思维过程 C 心理活动 D 认识活动 ()2、人的心理现象分为 A 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C 认识过程 D 认识活动 ()3、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带有喜,怒,哀,乐,爱,恶的色彩,这些心理现象是属于 A 认识过程 B 情感过程 C 心理过程 D 个性特征与心理活动 ()4、心理是 A 人脑的机能 B 心脏的机能 C 脑与心脏协同的过程 D 意识的功能 三、多项选择题 ()1、心理过程包括() A 认识过程 B 意志过程 C 想象过程 D 情感过程 E 思维过程 四、判断题 ()1、人的心理现象其实是人脑和心脏共同活动的结果。 ()2、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积极能动的。 ()3、反射是人类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4、狼孩和猪孩的实例表明,一个正常人如果离开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不能形成正常的心理。 ()5、人的心理最高级水平是意识。 ()6、社会实践是感受性不断提高的根本条件,每个人的各种分析器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简答题 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第二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答: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从产生、发展、变化到完善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2、个性心理 答:个性心理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五、简答题 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答:(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内容和源泉 (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3)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答:人的心理与体育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两点: (1)心理活动与体育运动 (2)心理活动对掌握运动技能、进行训练或比赛起调节作用 第二章认知与体育活动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错觉 4、适应 5、注意 6、无意注意 7、有意注意 8、记忆 9、思维 10、想象 11、创造想象 12、运动知觉 13、空间知觉 14、时间知觉 15、表象 16、运动表象 二、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这一心理现象是 A 感觉 B 记忆 C 知觉 D 表象 ()2、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的关系都是 A 正比 B 前者是正比,后者是反比 C 反比 D 后者是正比,前者是反比 ()3、我们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的能力,这是我们的 A 绝对感受性 B 差别感觉阈限

《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运动员的认知过程,运动员的心理健康,运动员的社会互动等。本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的心理特点,了解体育运动为什么可以成为人的心理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形式。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普通心理学》、《教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7周,总课时数34学时,安排在第七学期。 本课程学分数为:2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系统掌握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运动中的心理学问题,具备综合运用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践的基本能力,培养对运动心理学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体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 第1章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本章回顾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讨论运动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分析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点,介绍中国运动心理学当前的工作领域。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运动心理学史、运动心理学性质和任务、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特点。难点是:运动心理学的任务、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第2章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 本章讨论了对于运动活动具有特殊意义的感知觉问题,包括动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专门化知觉在运动活动中的作用以及知觉特性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意义。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在运动活动中的意义,专门化知觉的特征、测量方法及培养手段,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意义。 难点是:动觉在运动活动中的意义。 第3章运动活动的记忆过程 本章讨论了运动记忆的特点、性质和作用。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短时运动记忆、长时运动记忆的特点及在动作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动觉表象和视觉表象、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的特点及在训练竞赛,组块的含义。 难点是:运动中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特点,运动表象的特点及其在训练竞赛中训练。 第4章运动活动的思维过程 本章首先介绍对运动活动的思维过程进行传统研究的情况,然后介绍对运动活动的思维过程进行决策研究的进展。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1章绪论 1. 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侧重点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运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体育心理学强调研究体育教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锻炼心理学集中研究体育锻炼对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的作用 2. 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任务和影响其研究方向的因素(p15-17) 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的任务: 1) 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2) 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3) 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 4) 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 影响其研究方向的因素: 1) 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 2) 运动项目的性质 3) 进行实验控制的难易程度 3. 运动心理学之父:1923年,格里菲斯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4. 社会促进效应:特里普利特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学问题的人,于1897年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关于社会促进效应的论文。 第2章运动活动的动机 1. 动机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作用、指向作用好强化作用。 分类:①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②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③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④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主观内部的动机 外部动机:指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客观外部的动机 2. 动机的三个理论: 1) 成就需要理论:由默里提出的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指一种内化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在个人目标和工作志向方面的差异。在任何有竞争或有评价、比较的场合,成就需要程度高的人都会尽力争取比别人做的好。 2)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内部动机以人的能力需要和自我决策需要为基础,任何影响能力感和自我决策感的事件都可以影响人的内部动机。每一件事均有两种功能,即与自我决策感相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填空 1.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结构主义把心理区分为三个心理要素,即感觉,表象和情感。 3.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研究就是确定刺激—反应之间可以预测的关系。 4.美国的格里菲斯博士被认为是现代运动心理学的先驱,他是第一个系统地进行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学者,亦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 5.心理学,体育科学与体育运动实践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被认为是运动心理学的科学方向、学派体系和职业化的基本要素。 6.弗洛伊德最初把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7.心理内核是人格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真正的自我,而不是自己希望他人认为的自我。 8.德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了两个最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内外向性和神经质,后来又加入了第三种特质:精神质。 8.阿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归纳为三类:即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10.人格的各种特质都是先天和后天环境与学习相互作用的结果。 11.动机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个体的需要,又可以称作内驱力;二是行为的目标,又可以称作诱因。 12.按动机的来源可以把运动动机分为内部运动动机和外部运动动机。 13.按动机的指向性可以把运动动机分为直接运动动机和间接运动动机。 14.成就动机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获得了两种与成就有关的动机,一种是获得成功的动机,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14.维纳于1972年提出了归因的二维模式,这两个维度是稳定性和控制点。 15.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它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同一注意的两个方向。 16.注意具有选择,维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17.大脑额叶在保证有意识。持久的集中注意中起着重要作用。 18.运动心理学家奈德弗认为注意包括方向和广度两个维度。 19.心理唤醒是个体对自己身心激活状态的一种主观体验和认知评价。 20.Spielberger将焦虑分为状态焦虑和特制焦虑两种。 21.个体在赛前出现的竞赛状态焦虑被称之为赛前状态焦虑。 22.倒U曲线理论是解释唤醒与运动表现关系的最著名的理论假设之一。这一理论假设源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23.最佳功能区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汉宁提出来的。 24.构成运动技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是认知要素和运动要素。 25.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闭锁回路理论和图式理论。 26.一般把反馈分为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 27.评价学习的效果,应该吧着眼点放在保持测试或者迁移测试。 28.体育运动不仅是身体的运动,而且也是心理活动,是身心统一的运动。 29.根据心理训练开展的时间,可将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临赛心理训练。 30.根据心理训练的目的和任务,可将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分为心理过程训练和心理状态综合训练。 31.心理技能训练的基本步骤包括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学习阶段,练习阶段和应用阶段。 32.一般心理训练是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体育心理学讲课稿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异同是什么? 异:(1)体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育的效果,主要研究对象是不尽相同的。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育学的效果,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 (2)锻炼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的心理现象。 (3)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同: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第二,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的人的心理现象。第三,研究方法相同。 2、何谓体育心理学?基本研究任务是什么?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里和行为的科学 体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有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理论任务是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解释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实践任务是直接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服务,即为有效的进行体育教学、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3、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实验研究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准实验法) 现场研究法 心理测量法 4、体育心理学多维性的含义是什么 体育心理学是一门包含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学科,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从不同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问题,应加以应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5、什么是反应时?包括哪两种? 反应时是指刺激的出现到第一反应开始时间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又称反应时或反应的潜伏期. 反应时分为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 6、简述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体育心理学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体育心理学 7、中国体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会更加明确 运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将会进一步细化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趋向综合化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将会更加广泛 8、试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根据一定程序进行教学,可以随意塑造一个有机体的行为,提出学习者的思维最终必须用行为来解释,而这种行为是由外界引起并受外界影响和控制的。 认知心理学理论结构强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注意建立学习内容的层级结构,重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体育学习,强调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注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重视意义学习,强调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注

北京体育大学考博运动心理学试题

北体考博运动心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任选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简述空间知觉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简述自生放松方法和渐进放松方法的差异。 3、简述教练员的强制影响力和自然影响力。 二、论述题(任选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试论认知评价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试论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3、试论采恩斯社会促进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008年北体考博运动心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任选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简述运动知觉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简述警觉和警戒的差异。 3、简述伯克维茨的修正的挫折——攻击理论。 二、论述题(任选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试论主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在北京奥运会中的意义。 2、试论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3、试论焦虑方向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009年北体考博运动心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任选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简述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关系。 2、“大赛之前逛公园”使用的是哪种类型的比赛情绪调节方法?请简要介绍另外两种同类型的调节方式。 3、简述多维焦虑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启示。 二、论述题(任选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试论模拟训练的核心思想、主要作用和具体做法。 2、试论身体活动产生积极心理效益的原因。 3、试论团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2010年北体考博运动心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任选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简述动机的目标定向理论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意义与作用。 2、简述躯体焦虑与认知焦虑的区别及这种分类方法的作用。 3、简述解释表象训练机制的符号学习理论,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二、论述题(任选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试述请依照费德勒关于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谈谈如何做好一个球队的主教练。

运动心理学(2)

运动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的三个过程) 3.动机: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因。 4.成就需要:是指一种内化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在个人目标和工作志向方面的差异。 5.应激:是指人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是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过程。 6.唤醒:指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7.焦虑:指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里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8.优势反应:是指那些习惯性的、唤醒水平升高时极易诱发出的行为反应。 9.归因:是指给行为归结原因。 10.基本归因偏差:指观察者倾向于把行为者本身看作是其行为的原因,而忽视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 11.可控性:是指归因时对原因是否可控或在多大程度上可控的认识。 12.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具备完成一项指定任务、达到一个预设目标或克服一个前方障碍的潜力或能力。 13.运动自信:是个体对通过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获取胜利的信念和确信程度。 14.特质运动自信:是指个体通过常对其具有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获取成功的信念和确信程度。 15.状态运动自信:是指个体在某一时刻对其具有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获取成功的信念和确信程度。 16.动觉:负责将身体运动的信息传入大脑,使个体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有所觉知。 17.视觉:是个体辨别外界物体的明暗、颜色和形状等特性时,通过眼睛、视传入神经和视觉中枢产生的对波长为380~740毫微米的电磁辐射产生的感觉。 18.听觉:是个体对声波物理特性的反映,是通过耳朵传入神经和听觉中枢对频率为20~20000赫兹的声音刺激产生的感觉。 19.触压觉:是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分为触觉和压觉。 20.平衡觉:是人体做加速度或减速度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通过内耳的前庭器官引起的感觉。 21.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 22.遗忘: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 23.前摄干扰:是指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24.热身损耗: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在间歇后不能立刻回复到原有表现水平的现象。 25.连续技能:是指组织方式上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动作技能,通常指那些具有重复或韵律性质,持续若干分钟以上的动作技能。 26.分立技能:是指组织方式上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动作技能,通常持续时间非常短暂。 27.表象:指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8.组块:是指在短时记忆的短暂时间中,个体对彼此分离的刺激。 29.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经过相应的心理历程,从问题的起点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30.决策:即作出选择的过程。 31.创造力:是指立异、改造和发明的能力。 32.注意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其基本条件是熟练的技能技巧和大脑皮层正常的兴奋性。 33.警觉:是指在相对较短的时限内在一定环境中觉察特定的、不能预期出现的事件的准备状态。 34.警戒:是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限内在一定环境中觉察特定的、不能预期出现的事件的准备状态。 35.心理不应期:在相继给予两个刺激并对两个刺激分别产生反应时,如果两个刺激间隔时间短,第二个反应的时间就延长。 36.心理训练(狭义):是采用特殊手段使受训者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 37.目标设置:是指对动机性活动将要到达的最后结果进行的规划。 38.任务定向:是强调纵向的自己与自己相比、注重个人努力、以掌握技能、完成文物为目标的心里定向。 39.自我定向:是强调横向的自己与自己相比,注重社会参照,已超过他人为目标的心里定向。 40.放松训练:是以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过程。 41.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过程。 42.暗示训练:是利用言语等刺激物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 43.角色定位:是指运动员比赛前和比赛中对自己、队友、对手之间关系的认识倾向,它直接左右着运动员判断自己的比赛表现正常与否,影响着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比赛应变能力。 44.身体调节:指通过改变身体状态调节情绪,包括表情调节、呼气调节和饮食调节等。 45.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体。 46.领导:是指引、影响或控制个人或组织,以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 47.观众效应,是指有他人在场时,操作成绩产生的变化。 48.攻击:有意识地使他人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的行为。 49.暴力:是指极端的、严重的攻击行为。 50.独立标志:1923年,格里菲斯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课程,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51.二维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解释有以下4个方面:能力高低、任务难易、努力大小和幸运与否。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两个维度:内外控和稳定性。 52.阿尔波特将人格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体特质,个体特质是某个特定的个体所具有的那些特质。 53.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制性、紧张性。 54.艾森克的三维人格: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ENP) 55.操作思维中有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成分参与,有过去的知识经验作为中介,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作 56.用。 57.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法2.现场研究法3.心理测量法 58.我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1.分工更加明确2.专业领域细化3.研究方法综合化4.研究内容更加广泛 59.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1.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2.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3.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4.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 60.需要的种类:1.生理需要2.社会需要3.物质需要4.精神需要 61.成就需要高的人的特点:1.在儿童时期经历过来自父母的高成就压力2.选择既不过低也不过高的生活3.从事风险大且责任重大的职业62.☆直接动机——活动过程本身;间接动机——活动结果 63.如何培养和激发运动动机1.满足运动员的各种需要2.合理运用强化手段3.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直接激发动机4.变化训练比赛环境,间接激发动机5.给予自主权,培养责任心6.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64.如何因人而异以直接激发动机:1.依从方法2.认同方法3.内化方法 65.唤醒的表现:1.电脑唤醒2.行为唤醒3.植物性唤醒 66.自我效能对行为的作用:1.影响人的行为选择2.影响在困难状况下的坚持性3.影响面临任务时的准备和努力程度4.影响人们在预期和实际处理问题时的思想方法和情绪反应 67.如何培养自信:1.注意可控因素2.想象成功情景3.积极语言暗示4.发现尺短寸长5.夸大外部动作6.创设原有环境7.集体相互鼓励8.演示水杯实验 68.对外界物体运动速度的知觉受以下条件制约:1.运动物体的形状大小与速度知觉成反比。2.运动物体的形状大小与速度知觉的下阈限及上阈限成正比。3.在一定范围内,光线亮度与速度知觉成正比。4.运动背景条件也会影响速度知觉。5.物体或动作的运动方向对速度知觉有影响。6.知觉者的主体状态对速度知觉也有影响。 69.专门化知觉的特点:1.专门化知觉的具有综合性2.专门化知觉的具有专项性3.在所有运动项目中,动觉都是专门化知觉的主要因素70.运动活动与知觉基本规律的联系1.运动活动与知觉的选择性2.运动活动与知觉的整体性3.运动活动与知觉的理解性4.运动活动与知觉的恒常性 71.运动直觉的性质:1.快速性2.直接性3.或然性4.情境性5.信息受限性 72.注意对运动活动的影响:1.特质注意和状态注意2.注意能力的个体差异3.焦虑唤醒与注意过程的相互关系 73.设置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1.对目标的接受和认同2.及时反馈,了解结果3..目标的公开化4.目标的多极化 74.运动员受伤后的悲伤反应过程:1.第一阶段:否认2.第二阶段:愤怒3.第三阶段:讨价还价4.第四阶段:抑郁5.第五阶段:接受与改造75.哪些心理学手段有助于促进损伤的康复:1.与受伤的运动员建立亲密的关系2.传授损伤与康复过程的知识3.教会特殊的心理应对技能4.教会怎样应对伤病的复发5.建立社会支持系统6.向其他受伤的运动员学习 76.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1.领导方式2.目标整合3.志趣一致4.心理相容5.成员互补6.外界压力7.内部竞争8.团体规模9.团体稳定性77.勒温的分类:1.专业型领导2.民主型领导3.放任型领导 78.李克特的分类:1.剥削式的集权领导2.慈善式的集权领导3.协商式的集权领导4.参与式的集权领导 79.教练员的影响力类型:1.强制影响力2.自然影响力 80.攻击行为的种类:1.敌意性攻击2.工具性攻击 81.人为什么会攻击:1.本能2.社会学习3.道德水平4.挫折诱发 82.怎样帮助运动员和观众减少攻击行为: 83.1.帮运动员:a.应该给年轻的运动员树立非攻击性但十分有效的果敢行为的榜样。b.参与攻击的运动员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c.参与攻击的运动员所受到的惩罚必须超过他从攻击中获得的好处。d.对于参与攻击甚至听任运动员参与攻击的教练员,应该予以解雇,或者审查、暂停其执教

第10章《运动心理学》考点

第九章运动心理学知识点 一、名词知识点 1.目标定向:指一个人能否积极参加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倾向。它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数量标准,而是内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如有些学生上体育课以掌握动作、提高能力为目标,意在发展个人能力;有些学生则视他能否显示自己高人一筹的能力,认为有炫耀机会就积极,可能显示“低能”时就逃避,甚至投机取巧。前者的目标定向称为任务参与型,后者的定向称为自我参与型。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前者而非后者,不要过分强调成绩的名次。2.人格:指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行为表现形式,包括智慧、道德、意志三要素。 3.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动力。 4.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5.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只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6..表象:是一种不需要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人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7.运动表象: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大脑中重现出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境。 8.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领域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被视为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过程。 9.技能迁移:是指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掌握另一种运动技能的影响。 10.焦虑:是个体字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11.逆反心理:它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情绪体验的较稳定的行为倾向。 12.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13.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14.渐进放松训练:是利用全身各部位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并辅以深呼吸和表象来调控人们紧张情绪的一种训练方法。 二、填空题、判断题和选择题考点 1.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2.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学习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情绪愉快稳定、适应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自我调空能力。 3.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的设置应遵循的条件是体能水平、运动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4.焦虑分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 5.在体育运动情景中,对运动表现影响更大、更为直接的是状态焦虑。 6.心理技能分为一般技能和专门化技能。 7.倒U形假说最初是耶克斯·多德森提出来的。 8.影响人们坚持体育活动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个人因素,另一类是环境因素。9.动作技能包含(心理过程)和(技能操作过程)两部分。

运动心理学复习提纲

运动心理学复习提纲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现象(主要是人类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以及能力和人格(个性心理特征)三大方面,及其对行为之影响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对象:个体心理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2)情感过程:人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3)意志过程:控制行为、克服困难的过程 2.个性差异 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理想和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稳定性:能力、气质和性格 3)自我意识:人对自身的觉知与体察:自我认识、体验、控制 ●运动心理学:研究体育运动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研究内容: 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过程及人的个性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 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竞技运动领域:心理评定,心理选材,心理训练 2.体育教育领域:掌握运动技能,增进心理健康 3.大众健身领域:体育锻炼动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动机: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 ●动机作用: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起动、调节、维持和制止的作用。1.选择行为的定向功 能2.激发行为的始动功能3.促进行为的强化功能4.持久行为的维持功能

●动机理论: 1.认知评价理论:每一事件均具有两种功能,即与自我决策感相关的控制功能和与能力感 相关的信息功能。 2.自我效能理论: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或者对自 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 3.目标定向理论:分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前者关注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后者关注自 己与他人相比的成绩。 ●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满足运动员的各种需要 二、合理运用强化手段 三、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直接激发动机 四、变化训练比赛环境,间接激发动机 五、给予自主权,培养责任心 六、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唤醒:指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焦虑:指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 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成分:生理唤醒;情绪体验;威胁、不确定性、担忧的认知表征 原因:三不知,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不知道别人期望自己做什么,不知道最好的行动方针是什么 分类: 状态焦虑: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特点是由紧张和忧虑所造成的一些可意识到的主观感受,也是高度的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 特质焦虑:一种人格特征,即在各种情境中产生焦虑反应的情绪倾向和行为倾向。 躯体焦虑:焦虑的生理特征,直接由自发的唤醒引起,通过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肠胃痉挛以及肌肉紧张表现出来。 认知焦虑:焦虑的认知特征,由对内外刺激的评价引起,是含有担扰性视觉表象成分的一种不愉快感受。

体育心理学概论参考答案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体育教育教学 2.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 3.体育锻炼 4.体育教育教学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 5.身体心理 6. 20世纪50年代前和20世纪50年代后 7.“社会促进” 8.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9.实验运动心理学家、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 10.1965 11.体育心理学 12.1980 13.临床运动心理学和教育运动心理学 14.正常行为和超常行为 15.异常行为 二、单选题 1.C. 2.A. 3.C. 4.D. 5.A. 6.A. 7.D. 8.C. 9.B. 10.B. 11.A. 三、多选题 1. 2. 3. 4. 5. 6. 7. ABCD 8. 9. 10. 11. 13. 14. 四、匹配题 1.请用连线将下面的几个研究领域与所需解决的主要相关问题连在一起。 发展运动心理学 个性运动心理学运动员的心理障碍 教育运动心理学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记忆过程 临床运动心理学

认知运动心理学锻炼中心理问题 运动损伤心理学运动员的风格和思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锻炼心理学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 体育社会心理学运动员思考的内容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运动心理生理学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 2.请用连线将下面的年份与体育心理学发展史发生的重大事件连在一起。 1898年 Griffith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1967年高级应用运动心理学学会成立 1987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925年 Tripkett进行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 1969年北美运动和身体活动联合会出来 1985年加拿大心理技能学习和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965年美国心理学会第47分会(锻炼和运动心理学)成立 五、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六、简答题 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 答: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本书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答:本书取名体育心理学,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本书所讲的“体育”是指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因此,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其次,虽然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特别是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三个学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尚未完全独立,甚至名词使用上也未作严格的区分,互用概念的现象比较多见。第三,考

《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 一、说明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教育硕士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原理,对当前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的实践和改革。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具体而言,这门课程需要考虑诸如运动技能的学习、运动训练和竞赛心理、一般心理训练方法和特殊心理训练方法、运动员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心理学基础等问题。运动心理学还需研究竞技运动对运动员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一些相关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二)编写依据 依据国内外权威教材及相关文献资料 (三)目的任务 通过学习运动心理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中的主要心理现象的发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培养学生将静态的和分析性的书本知识运动动态的和综合性的训练和比赛实践中的技能知识;利用心理学在“人文学科”中的特定位置和独特作用,训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比赛心理习惯和行为,形成良好的专业心理素质;掌握教练员在日常运动训练所必要的运动心理学知识,为将来做一个合格的教练员做心理准备。 (四)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运动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体育运动中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特点及其规律;运动技能学习;运动训练中的心理学问题、运动竞赛中的心理学问题;体育运动中管理心理学的问题;以及简易体育运动心理学测试方法。 第一章运动心理学总论 1.心理学概述 2. 心理的实质 3. 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4. 运动心理学实验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认知过程 1. 感觉、知觉与体育活动 2.表象、想象与体育活动 3. 思维与体育活动 4. 记忆与体育活动 第三章体育教学中的情绪和情感 1. 体育活动中的情绪概述 2. 体育活动中的意识状态 3.体育活动与注意 第四章个性与心理选材 1. 个性概述 2.个性倾向性 3.个性心理特征 4.运动员的心理选材 第五章运动技能学习 1.运动知识学习过程的心理分析 2.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心理分析 第六章运动训练的心理学基础 1. 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心理学基础 2. 运动员技术训练的心理学基础 3. 运动员技术训练中思维活动的特点 第七章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1.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概述 2. 动员的常用心理训练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