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粉末涂装作业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静电粉末涂装作业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静电粉末涂装作业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编号:AQ-JS-02440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静电粉末涂装作业的常见问题

及解决方法1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electrostatic powder coating

静电粉末涂装作业的常见问题及解

决方法1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涂层杂质常见杂质主要来源于喷粉环境中的颗粒,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引起的杂质,现概括如下。1.1固化炉内杂质。解决方法是用湿布和吸尘器彻底清洁固化炉的内壁,重点是悬挂链和风管缝隙处。如果是黑色大颗粒杂质就需要检查送风管滤网是否有破损处,有则及时更换。1.2喷粉室内杂质。主要是灰尘、衣物纤维、设备磨粒和喷粉系统积垢。解决方法是每天开工前使用压缩空气吹扫喷粉系统,用湿布和吸尘器彻底清洁喷粉设备和喷粉室。1.3悬挂链杂质。主要是悬挂链挡油板和一次吊具接水盘(材质为热镀锌板)被前处理酸、碱蒸气腐蚀后的产物。解决方法是定期清理这些设施1.4粉末杂质。主要是粉末添加剂过多、颜料分散不均、粉末受挤压造成的粉点等。解决方法是提高粉末质量,改进粉末储运方式。1.5前处理杂质。主

要是磷化渣引起的大颗粒杂质和磷化膜黄锈引起的成片小杂质。解决方法是及时清理磷化槽和喷淋管路内积渣,控制好磷化槽液浓度和比例。1.6水质杂质。主要是前处理所使用的水中含砂量、含盐量过大引起的杂质。解决方法是增加水过滤器,使用纯水做为最后两级清洗水。2涂层缩孔2.1前处理除油不净或者除油后水洗不净造成表面活性剂残留而引起的缩孔。解决方法是控制好预脱脂槽、脱脂槽液的浓度和比例,减少工件带油量以及强化水洗效果。2.2水质含油量过大而引起的缩孔。解决方法是增加进水过滤器,防止供水泵漏油。2.3压缩空气含水量过大而引起的缩孔。解决方法是及时排放压缩空气冷凝水。2.4粉末受潮而引起的缩孔。解决方法是改善粉末储运条件,增加除湿机以保证回收粉末及时使用2.5悬挂链上油污被空调风吹落到工件上而引起的缩孔。解决方法是改变空调送风口位置和方向。2.6混粉而引起的缩孔。解决方法是换粉时彻底清理喷粉系统3涂层色差3.1粉末颜料分布不均匀引起的色差。解决的方法是提高粉末质量,保证粉末的L、a、b相差不大而且正负统一。3.2固化温度不同引起的色差。解决方法是控制好设定温度和输送链速

度,以保持工件固化温度和时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3.3涂层厚薄不均匀引起的色差。解决方法是调整好喷粉工艺参数和保证喷粉设备运行良好以确保涂层厚度均匀一致4涂层附着力差4.1前处理水洗不彻底造成工件上残留脱脂剂、铬化渣或者水洗槽被碱液污染而引起的附着力差。解决方法是加强水洗,调整好脱脂工艺参数以及防止脱脂液进入磷化后的水洗槽。

4.2磷化膜发黄、发花或者局部无磷化膜而引起的附着力差。解决方法是调整好磷化槽液浓度和比例,提高磷化温度。

4.3工件边角水分烘干不净而引起的附着力差。解决方法是提高烘干温度

4.4固化温度不够而引起的涂层大面积附着力差。解决方法是提高固化温度

4.5深井水含油量、含盐量过大而引起的附着力差。解决方法是增加进水过滤器,使用纯水做为最后2道清洗水。总之,粉末静电喷涂技术及其应用方法还有很多,在实践中需要灵活运用。

5粉末涂层桔皮

5.1粉末涂料桔皮外观的判断方法:

(1)目测法

在此测试中,样板置于双管荧光灯下。通过适当放置样板可获得样板的反射光源。定性分析反射光的清晰度就可以从视觉上评估流动和流平性质。在流动性差(桔皮)情况下,两个荧光灯管看起来模糊,不清晰,而高流动性产品则可获得清晰的反射。

(2)“外形测量法”

在此方法中,通过高灵敏探针的偏移来记录表面形状。由此可快速区别由缩孔、针孔或脏污物引起的粗糙、桔皮以及流动不佳引起

5.2避免桔皮的发生

在新设备制造涂装中,涂层外观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涂料工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根据用户的最终要求使涂料性能达到最佳,这其中也包括表面外观满意。表面状况通过颜色、光泽、雾影度和表面结构等因素影响视觉效果。光泽和映象清晰度常用于控制涂层的外观。然而即使用对光泽度很高的涂膜,其表面的波动度也影响

设备喷涂规范

设备涂装规范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总体钢结构、设备、管道、零部件、阀门等的钢材表面处 理及涂装所需的质量要求。如果本程序和油漆生产商的规范之间发生冲突,一般来讲,应优先执行制造商的规范或建议。底漆和面漆之间的总兼容性应由供应油漆的制造商确认。 、涂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腐保护,延长设备、管道、材料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具有区分设备及管道的功能、具有妆饰美观,协调环境的作用。设备制造厂应严格按照国家或相关涂装标准和本规定执行,确保涂装质量。 、对于设备和管道的隔热表面(需要颜色标记的除外)以及有色金属材料制成品的表面例如:铝、黄铜、青铜、奥氏体不锈钢、铸铁以及其他抗腐蚀合金等,除非为了美观或方便辨识,否则设备和管道的绝缘表面不需刷漆。 所有的加工的啮合表面(例如法兰)在运送前应适当的清理,涂漆及保护。 、任何一项的完整涂装系统应包含以下环节: 适当的表面处理 底漆层的涂装 中间层的涂装 面漆的涂装 、所有的漆层应采取优质的产品或经批准的品牌。工作范围还应包括根据合同要求的规范供应所有的油漆材料,材料的质量应达到批准的质量要求。只有在机械加工和试验完成后,设备和管道才能喷漆。 二、引用标准 JB/T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 JB/T 9199 防渗涂料技术条件 JG/T 铝合金门窗型材粉末静电喷涂涂层技术条件 JG/T 钢门窗粉末静电喷涂涂层技术条件 Q/CNPC 38 埋地钢质管道双层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范 Q/CNPC 79 埋地钢质管道再生橡胶防腐层技术标准 QB/T 3817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金相显微 镜法

QB/T 381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β射线反 向散射法 SH/T 3022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规范 IS : 5 调和漆及瓷釉颜色 IS : 101 调和漆和瓷釉试验方法 IS : 161 耐热漆 IS : 2074 调和漆、红色氧化锌铬涂料 IS :2339 双容器中一般用途的铝涂料 IS : 2379 用于辨识的管道颜色规范 IS : 2932 底漆和面漆所用瓷釉、合成涂料、外用涂料规范 三、总则 、合同项下的设备、材料、管道、金属构件等涂装工作,由设备制造厂或建 设单位负责。涂装要求按照国家或相关部委涂装标准和本规定执行。 、各合同项下的设备、管道及金属结构涂装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涂装方式为喷涂,不允许手工刷漆。验收标准:(1)所有涂料类别符合标 准及设计要求;(2)表面处理、涂层结构、工艺符合标准;(3)面漆色彩符合色标;(4)表面漆膜均匀、平整、光亮、无针孔、气泡、裂纹、脱落、流挂、漏涂等缺陷。 、本规定设备面漆颜色为主颜色(见表1),允许设备制造厂家在同一设备中 局部使用不同颜色。 表1

除锈涂装作业指导书(全面详细)

除锈涂装作业工艺指导书 目次 1.内容与适用范围------------------------------------------ 2.引用标准--------------------------------------------------- 3.涂装作业原则要求--------------------------------------- 4.喷丸除锈作业--------------------------------------------- 5.涂装前表面清洁作业----------------------------------- 6.环境条件-------------------------------------------------- 7.涂装程序------------------------------------------------- 8.涂装作业------------------------------------------------- 9.修补涂装作业------------------------------------------- 10.报验项目-------------------------------------------------

1.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建造中涂装前表面处理、涂装及涂层修补、报检项目等作业内容的工艺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产品(除特殊要求船舶外)、海上设施及其它钢结构的除锈涂装作业。 2.引用标准 GB8923-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CB*3230-85 船体二次除锈评定等级 CB/T3513-93 船舶除锈涂装质量验收技术要求 CB/T231-98 船舶涂装技术要求 CB/T3718-95 船舶涂装膜厚检测要求 CB*3381-91 船舶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3.涂装作业原则要求 3.1建造方针书中应对涂装技术、工序、建造方法、涂装作业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3.2 在保证新产品涂装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减少重复施工、降低劳动强度、充分实施现代化的壳舾涂一体化的作业。 3.3 体现高空作业平地做、场外作业场内做、封闭作业敞开做、水上作业陆地做、仰立作业俯向做的指导思想。 3.4 按阶段,按区域逐步完善的作业方式。 3.5 涂装工艺阶段分为钢材预处理、分段涂装、船台涂装、码头涂装、坞内涂装及舾装件涂装。 3.6 分段涂装和舾装件涂装应尽量避免露天作业。 3.7 船台涂装、码头涂装和坞内涂装严格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3.8 涂装作业的表面清理、漆膜检验及报验项目按CB/T3513-93(船舶除锈涂装质量验收技术要求)中 3.2船舶除锈涂装验收项目(见表 3.8.1)和 5.2表面清理质量要(见表3.8.1)

GB15607—2008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_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喷粉区工艺安全 (2) 5 喷粉设备及其辅助装置 (3) 6 通风与净化 (4) 7 粉末涂料的贮存和输送 (5) 8 操作与维护 (5)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静电喷粉室排风量(抽风量)计算方法 (7)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例行检查清理一览表 (8) I

前言 本标准除第1,2,3章外,其他所有条款均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发布的共有12项: ——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 ——GB769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 ——GB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GB/T1444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 ——GB14443—20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 ——GB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GB14773—20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GB156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 ——GB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 ——GB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一,是该标准体系中针对粉末静电喷涂工艺的一项安全技术标准,与本标准系列中的其它标准相配套,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协调一致。 本标准修订并代替GB15607—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本次修订保留了GB15607—1995中已实践证明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外先进标准相适应的内容,同时参考了美国防火协会标准NFPA 33《使用易燃或可燃材料喷涂作业标准》(2007版)中有关粉末静电喷涂的内容。 本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新的术语“可燃粉末”(本版3.7); ——对喷粉区范围作了修订。更清楚确定喷涂区的范围(1995版和本版4.1d); ——对喷粉室出口排风管中悬浮粉末浓度的要求进行了调整,在限定条件下降低了要求(1995版4.3.3a和本版4.3.2a); ——对部分章节进行了合并和删减(1995版第4章、第5章); ——增加了喷粉室制造材料的要求(1995版和本版5.1.1); ——增加了对采用自动喷涂时回收系统阻力自动检测的要求(1995版和本版6.4.3); ——修改了对粉末回收、过滤设备设置泄压装置的要求(1995版和本版6.4.4); ——增加了对风机制造方面的要求(本版6.4.7)。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装作业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6)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浙江华立涂装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 II

静电喷塑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静电喷塑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针孔 主要原因:①板面锈蚀;②镀锌底材含氢离子;③前处理后发黄;④工件磷化后,水洗不干净,尤其在工件四周表现为圈状针孔;⑤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水呈酸性;⑥粉末质量。解决措施:①前处理后及时烘干,立即喷涂;②脱氢处理200℃左右,2h;③调整前处理液参数,注意游离酸浓度不宜过高;④换成新鲜水,清洗喷嘴,使水压>1.5bar;⑤停用,暂以自来水代替,化验pH 值,要求达到6~7;⑥取新鲜样粉,按标准条件固化以检验粉末质量。 缩孔 主要原因:①粉末生产过程中进水或油。其缩孔分布均匀,呈细小圆坑或大针眼;②喷涂过程中混进其他粉,因不相容造成缩孔;③外界干扰物质污染喷涂系统包括工件,尤其是车间里存在含硅脱模剂和放水剂;④铸件表面有大而深地孔;⑤涂层出现圆坑,且较大,俗称“鱼眼”;⑥压缩空气油含量高。 解决措施:①联系厂家换粉;②换粉清理粉房须彻底,最好整理出清理和检查程序;③仔细检查喷粉现场,排除这些干扰物质,严格规章制度,严防带入这些干扰物品;④铸件可预热,预热温度和时间视材质和厚度而定;⑤脱脂段调整参数,干燥和固化烘道污染须清洗,检验升降机和橡胶皮带是否污染粉末;⑥检查压缩机的过滤器,加装油水分离器,每班定时排放水。 涂层局部或大面积脱落 主要原因:①底材表面有锈层,未除尽;②水洗尤其前处理后水洗不干净;③底材表面除油不彻底;④悬挂链上润滑油滴落到工件上;⑤镀锌板起泡及涂层脱落。 解决措施:①除锈应彻底;②检查水洗流量、水质和喷嘴,检查水洗流量和压力;③采用化学除油较适于动植物油,不适于矿物油时,多用碱除油,除油后加强水洗注意水质;④检查润滑油质量指标,必要时更换耐温更高的润滑油或在易滴落处下面安置受槽; 涂层发黄变色 主要原因:①烘道或烘箱设定温度过高;②直接燃气进入烘箱或烘道;③工件在烘道或烘箱里停留时间过长,或输送链停止运转;④粉末质量;⑤工件反复烘烤 2 次以上;⑥涂料严重变色。 解决措施:①了解正常的固化条件并加以调整;②加装热交换器;③了解烘烤条件,生产时密切注意输送链运转是否正常,如需停止生产,应将所有工件烘烤结束并下料;④供粉厂提供不同烘烤条件下的样板,供喷涂时参考;⑤尽量一次烘烤完成,须二次烘烤的工件应集中处理,并要先确定重复烘烤的条件;⑥检查烘烤温度是否过高如>230℃或更高。检查粉末的耐温性。5 光泽不稳定 主要原因:①光泽偏低;②光泽偏高;③光泽上下波动;④光泽突然降低。 解决措施:①检查烘烤温度是否偏高,或烘烤时间是否偏长,向粉厂咨询烘烤条件,另可检查粉末的含水率和喷房的温度;②核定烘烤温度和时间,可与①对照,检查光泽、工件厚度及烘烤条件;③是否直接燃气炉,检查是否有混粉及喷涂环境温度变化。检查烘道及烘箱温度是否稳定;④检查温度是否失控,检查空压系统、油水分离器工作是否正常,检查是否混入其他粉。 局部不均匀,流平度不稳定 主要原因:①由膜厚不均匀引起;②粉末粒度前后变化大;③高压击穿;④文丘里管磨损,出粉不均;⑤使用的输粉管与设备不适应;⑥输送链有挤动现象,走速不均;⑦流化桶中多孔板损坏或局部堵塞。 解决措施:①加强膜厚控制,检查喷粉系统供粉、回收、喷枪电压等是否正常;②通知粉末厂检验;③降低供粉电压,但必须保证正常的膜厚,可增加出粉气压或扩大喷枪与工件的距离;④检查并更换;⑤联系设备供应商,检查并更换;⑥检修悬挂链,使之匀速;⑦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流程的工序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流程的工序 1.表面预处理。主要是脱脂、除锈,其方法与涂液态漆的预处理相同。 2.刮腻子。根据工件缺陷程度涂刮导电腻子,干燥后用砂纸磨平滑,即可进行 下道工序。 3.保护(也称蔽覆)。工件上若某些部位不要求有涂层,在预热前可采用保护 胶等掩盖起来,以避免喷上涂料。 4.预热。一般可不需预热。如果要求涂层较厚,可将工件预热至180~20℃, 这样可以增加涂层厚度。 5.喷涂。在高压静电场下,将喷粉枪接负极,工件接地(正极)构成回路,粉 末借助压缩空气由喷枪喷出即带有负电荷,按异性相吸原理喷涂到工件上固化。 6.喷涂后的工件,送入180~200℃的烘房内加热,使粉末固化。 7.清理。涂层固化后,取下保护物,修平毛刺。 8.检验。检查工件涂层,凡有漏喷、碰伤、针气泡等缺陷的,都应返工重喷. 9.缺陷处理。对被检出的有漏喷、针孔、碰伤、气泡等缺陷的工件,进行返修 或重喷。 一、原理: 工作时静电喷涂的喷枪或喷、喷杯部分接负极,工件接正极并接地,在高压静电发生器的高电压作用下,喷枪(或喷盘、喷杯)的端部与工件之间就形成一个静电场。涂料微粒所受到的电场力与静电场的电压主和涂料微粒的带电量成正比,而与喷枪和工件间的距离成反比,当电压足够高时,喷枪端部附近区域形成空气电离区,空气激烈地离子化和发热,使喷枪端部锐边或极针周围形成一个暗红色的晕圈,在黑暗中能明显看见,这时空气产生强烈的电晕放电。涂料中的成膜物即树脂和颜料等大多数是由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组成,多成为导电的电介质,溶剂形涂料除成膜物外还有有机溶剂、助溶剂、固化剂、静电稀释剂、及其他各类添加剂等物质。这类溶剂性物质除了苯、二甲苯、溶剂汽油等,大多是极性物

静电粉末喷涂的常见故障

静电粉末喷涂的常见故障、主要原因和排除方法如下:故障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1.不喷粉 (1)喷枪开关失灵。 (1)修理。 (2)供粉器内无粉或粉量太少。 (2)加入粉。 (3)输粉管堵塞。 (3)输通。 (4)吸粉管件松动漏气或脱落。 (4)修理。 (5)供粉振荡器故障。 (5)检查排除。 (6)流化床虹吸法供料器的压力调得过低。 (6)适当调高。 2.喷工件不上粉(1)静电发生器保险丝烧断 (1)更换牢脱落 (2)静电发生器不带电 (2)检查排除 (3)工作接地不良 (3)接好地线 (4)静电发生器的电压表指示过低 (4)通常控制在60-90KV,不得低于50KV 3.气多料少 (1)供粉器内粉量太少 (1)加入粉 (2)输送管道内有杂物卡住 (2)排除 (3)粉潮湿 (3)晾晒或在烘干炉内 40-50C烘干、搅散 (4)供粉振荡器故障 (4)检查排除 (5)流化床虹吸法供料器的压力调得过低 (5)适当调高 4.涂层呈波浪状厚薄不匀 (1)喷涂的速度不匀 (1)匀速喷涂 (2)粉潮湿 (2)晾晒或在烘干炉内 40-50C烘干、搅散 (3)供粉量调得过大 (3)减小供粉量 5.疙瘩 (1)粉潮湿 (1)晾晒或在烘干炉内 40-50C烘干、搅散 (2)空气净化不好,有水珠喷出 (2)定期清理空气净化器或更换干燥剂 (3)喷枪口积粉过多 (3)及时清理 (4)表面没擦净,有杂质颗粒 (4)擦净 6.露底 (1)涂层太薄 (1)喷补均匀 (2)喷枪移动速度太快 (2)降低喷枪移动速度 (3)喷枪口积粉太多 (3)及时清理 (4)粉中颜料不足 (4)更换好粉 7.静电感应 (1)静电发生器接地不良 (1)接好地线 (2)工件接地不良 (2)接好地线 (3)戴绝缘手套或穿绝缘鞋 (3)脱掉 8.麻点 (1)粉潮湿 (1)晾晒或在烘干炉内 40-50C烘干、搅散 (2)涂层过厚 (2)控制涂层不得超过150um 9.剥落 (1)表面除锈不净 (1)重新除锈 (2)表面除油不净 (2)重新除油 (3)粉附着力差 (3)更换合格粉 10.涂层硬度低 (1)固化时间短 (1)延长固化时间 (2)固化温度低 (2)提高固化温度 11.无光泽 (1)粉型号对,是无光型 (1)更换有光型 (2)涂层太薄 (2)补涂一层 (3)固化时间短 (3)延长固化时间 (4)固化温度低 (4)提高固化温度 (5)表面粗糙.凹凸不平 (5)应对表面进行加工 12.变色 (1)粉中颜料质量差 (1)更换合格粉 (2)有不同颜色的粉混入 (2)清洁供粉器,更换同种粉 (3)固化温度太高 (3)降低固化温度 (4)粉曝晒时间太长或烘干时炉内温度过高 (4)更换好粉 13.起泡 (1)粉质量差 (1)更换合格粉 (2)空气净化不好,有水点喷出 (2)定期清理空气净化器工更换干燥剂 (3)工件上有水点 (3)擦净 (4)含锌的金属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汽泡形成 (4)工件喷涂前进行阳极处理 14.生锈 (1)表面除锈不净 (1)重新除锈] (2)粉质量差 (2)更换合格粉

喷涂工艺作业指导书

篇一:喷涂油漆工序通用作业指导书 喷涂油漆工序通用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喷涂工序所遵守的工艺要求,包括基本要求、施工条件、涂装过程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 本标准适用于涂装工序作业者,也可用于管理者对施工者的质量检验。 2 基本要求 2.1 涂装所用的防锈漆、底漆、腻子、二道浆、面漆、稀释剂等,应配套使用。 2.2 各种涂漆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等,均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3 对于双组分涂料,应: a)按当日(班)需要量,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规定的比例调配,充分搅拌; b)放置30min~60min(熟化期),以使充分反应,待气泡消失后,才能使用。 2.4尽量缩短原材料储存期: a)做到先来先用; b)凡标签不清、品质不明、包装破损或存期过长的涂料,应经检验鉴定; c)符合标准规定着方可使用。 2.5 开桶前应吃净或擦净桶外壁,严防开桶时灰尘和杂质掉入漆中。 2.6 漆料在开桶前应倒置并用力摇荡,开桶后再搅拌均匀,如有杂质、漆皮等需过滤。 2.7 涂漆材料的存放应符合安全存放的要求。 3施工条件 3.1 涂漆施工场地应: a)保持施工现场清洁、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b)环境温度保持在10oc~35oc,相对湿度不大于75%; c)如在大于该湿度施工时,应采取防潮措施。 3.2 对在室外烈日曝晒或严寒冰冻状态下的表面,不得进行涂漆作业。 3.3 涂漆用具应清洁。 4 技术要求 4.1 严格遵守喷涂三原则: 4.1.1 喷漆三原则,即喷漆距离、喷枪运动方式和喷雾图样搭接的控制原则。 4.1.2 根据所用喷枪型号,选择适合的喷漆距离,以涂料损失量最小,且不产生流挂为准。 4.1.3 喷涂时: a)喷枪应垂直于喷涂表面,平行运行,并且要求恒速; b)喷枪移动速度一般控制在30 cm/s~60 cm/s。 4.1.4 喷雾图样的的搭接宽度应保持一定,前后搭接程度一般为有效喷雾图样的1/4~1/3。 4.1.5 手工涂刷时,板刷吃漆要饱满,涂刷均匀,板刷做往复涂刷,使涂刷表面均匀、完整。 4.2 在喷涂第二道漆时,应与前道漆纵横交叉,以确保获得均匀、完整的漆膜。 4.3 不同厂家和品种的涂料,不经有关部门许可或实验,不得混用。 4.4 涂料的施工黏度按工艺要求(或按供应厂家要求)调整: a)温度升高黏度减小,反之黏度增大; b)在调配时应按该漆的温度、黏度曲线即使校正,以防引起生产质量问题, c)喷漆人员在喷漆时需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戴上防护眼镜、防护面具和防护手套,以防油漆等溅入眼中。 d)油漆配比夏季为油漆:稀料=1:1;冬季为1:0.8-0.6左右。 e)气压调整为0.25-0.4mpa(手工涂刷时不需遵守本规定)。f)喷漆时将喷枪调到3-4左右,

粉末静电喷涂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粉末喷涂工序少,产生的问题的环节也少。主要工序只有、静电喷涂和烘烤三个工序。其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工序应属前处理工序。然而许多生产厂家对此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带来许多后患。有些隐患还不是短期内能反映出来。一般较先进的工艺、用在前处理上的花费约占总费用的25%以上。 从生产工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我认为设备的先进程度和原料的好坏,对产品质量又起着决定性作用,两者缺一不可。我们作为工程技术人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建立共识,决不能在上新喷粉生产线时。只图一时省钱就凑和,采用低标准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材料,必将给长期生产带来许多后患,甚至生产不出高质量产品。不少厂家上了涂粉生产线,应用不久就被迫下马或跟换新设备,概出于以上原因。我们常看到国外产品表面很漂亮,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不断地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新工艺新材料。 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对涂粉设备及涂料生产厂家来讲,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非优质设备和涂料是没有发展前途的。特别是在国内上百个和粉末涂料生产厂家竞争条件下,更是如此。 二、产生缺陷的分析探讨 (一)前处理方面: 1、除油除锈不彻底 首先我不主张用除油除锈二合一的工艺。二合一工艺本身容易产生这个问题。因为通常用的除油、除锈液配方事项互消弱的,而不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很难搞出合理的二合一或三合一工艺(包括磷化)配方。另一工艺方发式用金属清净剂处油,更不能彻底除油。因为金属清洗剂除油效果差,一般只能是油脂浮到金属机体表面上,要除掉它,还需一种机械力,如没有这种外加机械力,就会造成处油不彻底,可见金属清洗剂不适合于工业化批量生产。我主张用碱化学除油。碱液对动植物油去除效果很好,因其产生皂化反应。但对矿物油去除效果较差,为去除矿物油,还需加乳化剂。另外水洗质量对去油效果影响较大,一是水质,二是水温。三是要分级翻动,三项均良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纯净水清洗油脂。最后一级最好用去离子水清洗。 2、磷化膜粗糙等问题 钢铁件喷粉前必须磷化,国外普遍采用的是喷沙磷化工艺。我们用的,许多是不够理想的,这就直接影响到磷化膜质量。比较常见的是磷化膜粗糙问题。对此我想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是选好磷化液,这是保证质量的根本。首先涉及的问题是选高、中、低温那种类型?从其发展史来看,开始是有高温厚膜型,现已进展到中、低温薄膜型。国内低温磷化液,由于溶液不够稳定,维护困难,磷化膜附着力较差,有的甚至不耐水冲洗等,较少被采用。有的低温磷化液较理想,但价格又较贵。尽管低温磷化是发展方向,但达到普遍应用的效果,还有待于新的突破。目前祥和磷化(成都)公司已成功的解决了常温磷化()粉剂问题,并已批量供货。目前普遍采用的还是中温磷化工艺。其次是选锌系,铁系\锌钙系等那一种磷化液相比之下,我认为锌钙系磷化液较好,对喷塑前处理要求薄涂层磷化膜来考虑,铁系亦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它除了锌系的一些优点外还具有耐热性好。中温条件下水解少,沉渣较少,溶液易维护,机械强度好,耐蚀性强,膜较厚时结晶仍很细。而铁系的磷化铁膜,耐蚀性较差。总之选中温锌钙系磷化液较好。第二是必须随时调整磷化液,主要是调整酸度比和含锌量,这两个因素都直接影响成膜率和结晶的粗细度。必需根据工作量定期和不定期的分析溶液,及时加以调整,无分析数据,盲目补充料液是不科学的。第三是控制膜层的厚度各类磷化膜都有其最佳厚度,例如锌系和钙锌系最佳膜厚为~2克每平方米,而铁系为~克每平方米,在这个范围内其性能最好,晶粒最细如过厚着影响膜的柔韧性和附着力,晶粒也变粗。通常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是磷化膜偏厚。下面就如何克服晶粒变粗问题谈几点意见。 第一是用表面调整剂的办法使晶粒变细化。即在工件磷化前进行一次表面调整处理,使金属表面吸附一层胶体粒子,形成一层“活化中心”,进而磷化时,在次“活化中心”上继续成长,这样可使磷化晶粒明显变细,特别是低温磷化之前,表调是不可少的一步处理方法。 第二是往磷化液中加晶粒细化剂,如钙、镍等盐类作改进剂,最好用复和型盐类,效果更好,同时可降低低沉渣量。

静电喷粉作业指导书11

一、静电粉末喷涂操作规程: 1、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的一般性能、结构。 2、开机前,按规定检查工作条件是否满足喷粉的要求,检查空气压。力表是否在0.6Mpa左右;检查静电发生控制箱接地是否可靠。 3、打开总电源,电源指示灯亮;打开风机按钮开关,滤风按钮开关,逆风按钮开关。 4、静电喷涂工作电压缓慢调至在50KV-80KV左右,一般控制在60-70KV间,严禁将静电调至过高。 5、嘴不要过分接近工件,更不能接触等地电位导体。喷粉枪与工作距离一般调节至15-30cm之间。根据具体喷涂质量,修正各工艺参数,禁操作者用静电喷粉头去拨动工件。 6、注意喷室内应无过量粉雾和积粉。若发现后,要及时查明原因,进行检查和修理。 7、作结束或待料时,将静电发生控制箱电压电流调节至“0”,关闭控制电源,关闭压力阀,清扫工作场地,将静电等附件摆放整齐,待清扫完喷室积粉后,再依次关风机电源、总电源。 二、静电粉末喷涂的原理及工艺流程: 1、原理: 工件通过输送链进入喷粉房的喷枪位置准备喷涂作业。静电发生器通过喷枪枪口的电极针向工件方向的空间释放高压静电(负极),该高压静电使从。枪口喷出的粉末和压缩空气的混合物以及电极周围空气电离(带负电荷)。工件经过挂具通过输送链接地(接地极形成正极),这

样就在喷枪和工件之间形成一个电场,末在电场力和压缩空气压力的双重推动下到达工件表面(运送载体为压缩空气),靠静电吸附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连继的涂层。 粉末喷涂的过程可人为的分为下面三个过程: 第一阶段:粉末在静电电场力的作用下均匀的吸附于工件表面上,成一层均匀的连续的覆盖层,这一阶段的粉末基本上被工件吸附。 第二阶段:粉末在静电电场作用下继续飞向工件表面,由于已覆盖上的粉末所带电荷与新的粉末电荷相同而产生排拆作用,但静电电场力比排斥力大,因而粉将继续吸附,涂层不断增厚,但有部份粉末不能吸附于工件表面而掉下来。 第三阶段:随着涂层厚度的不断增加,排斥力也将增大,当增大到与静电电场力相同时,粉末便不再被工件吸附,涂层厚度不再增加,喷出的粉末全部掉下来,因此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静电涂层的厚度有一定的限制。 2、工艺: 2.1、工艺控制关键因素: (1)、控制前处理质量,保证涂层结合力。表面光洁无固体杂质颗粒。(2)、铬化后的烘干,烘干温度不易过高,否则将使转化膜过多失去结晶水而发生转型导致转化膜疏松而使涂层结合力下降,根据工艺配方的不同,一般烘干温度控制在60—90度之间。 (3)、控制喷涂过程的工艺参数,如电压、气压、出粉量、枪距和喷粉速度等,保证徐敷厚度均匀性好。 (4)、控制烘箱温度,温差控制在±5℃。控制半固化时间(当粉末

摘要:分析了在粉末静电喷涂中出现橘皮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

摘要:分析了在粉末静电喷涂中出现橘皮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实现在涂装生产中橘皮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产品外观质量,加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粉末静电喷涂;橘皮;流平;雾化;流化 0前言 橘皮是涂装过程中常见又较难克服的流平性问题,影响因素众多,大大地影响到涂膜的平整性。橘皮状的表面可以说对产品的外观装饰性和有着较大的影响。橘皮对于粉末涂料的使用厂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粉末涂料中橘皮现象的产生与粉末涂料本身的特性即流平性能及涂装生产中设备的影响和涂装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控制都是密不可分的。 1橘皮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1.1粉末涂料自身特性对产生橘皮问题的影响 1.1.1粉末涂料中选用树脂分子量的影响 粉末涂料合成时树脂的分子量的选择较为重要。虽然高分子量树脂具有较好的耐候性,但由于粉末在流平时,处在熔融状态的粉末黏度较大,流平较困难,造成了橘皮现象的出现。从黏度角度考虑,选择低分子量树脂有利于改善粉末涂料的流平性能,但低分子量树脂的耐候性较差,这就需要粉末涂料生产厂家综合考虑合成原料的选择[1]。 1.1.2粉末粒度分布的影响 一般来讲,当粒径大于75μm的粉末所占比例过多时,会造成涂膜的流平性能变差,容易产生橘皮现象。同时减少了粉末单位的喷涂面积,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粉末涂料的静电效果变差,容易造成脱粉。当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所占比例多时,由于此时粉末涂料的干粉流动性稍差,会造成喷不上粉,粘枪头等喷涂施工问题[2]。 1.1.3流平剂的影响 流平剂是粉末涂料生产中的重要助剂,厂家在生产粉末涂料时,都加入流平剂以便改善粉末涂料的流平性能和均涂性能,提高涂膜平整度,减少橘皮现象。 1.1.4粉末稳定性的影响 粉末涂料的稳定性说明了粉末涂料在存放条件下分子出现交联反应的现象;粉末的交联反应发生越激烈,粉末的分子量变得越大,反映了粉末在固化温度下的黏度增高、流平特性变差,易出现橘皮。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守则

酒泉联星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守则 JQ LX-015-2002 受控状态: 分发号:

2008年8月

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我公司高、低压开关柜、控制柜、配电箱等产品的粉末静电喷涂工 -f-p 乙。 2、 主要应用设备 2.1静电发生器、静电喷枪(参数见产品说明书)。 2.2供粉桶、油水分离器(参数见产品说明书)。 2.3 喷粉室一间(3000X 1300X 2450)。 2.4吊挂具一套,固化炉(烘箱),旋风除尘器。 2.5烘干室及电气控制柜各一台(0C ?200E 连续可调,自动、手动控制。) 2.6脉冲袋式除尘器装置一套,空气压缩机。 3、 使用材料 各色环氧粉末 各色聚酯粉末 各色环氧一一聚酯粉末 导电腻子 4、 工艺过程 工件准备一一刮导电腻子一一砂磨一一吊挂工件一一喷涂一一检查一一固化一一检 查。 4.1工件准备 欲涂装的工件必须有涂装前处理磷化膜质量检验的合格标识(工序卡)。 4.2 刮导电腻子 4.2.1 对于涂装表面装饰性要求较高或产品比较显眼地方的金属表面凹坑处必 酒泉联星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粉末静电喷涂

须用导电腻子填平。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守则 ^共5页[第~2页422 将导电腻子刮涂在金属表面缺陷处,放入烘干室内,温度在一 120C?130 C烘干30分钟取出冷却。 4.3砂磨 将冷却后的腻子打磨平整,一次填补不平整,继续刮二遍导电腻子直到打磨平 整光滑为止,并吹除表面的杂质异物。 4.4吊挂工件 4.4.1吊挂工件前应检查被喷涂工件及挂具表面清洁度,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进 行处理。 4.4.2工件应挂正、挂牢、不得有重叠和遮档。 4.4.3吊挂工件前应对工件的导电部分(接地装置)进行遮蔽。 4.5喷涂 4.5.1开机前检查设备机壳,被喷工件是否良好接地 4.5.2开机程序 4.5.2.1开启风机,使回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 4.5.2.2将粉末倒入贮粉桶内,注意不要超过桶内容积的三分之二,然后 盖上桶盖,并将溢粉管放到喷粉室底部。 4.5..2.3 启动流化床,调节流化气压力在 0.01?0.05Mpa范围内选定, 其大小应保证流化桶内的粉末流化充分而不剧烈,观察粉末表面被流化的粉末应呈这 样状态:粉末随着流化气流上升,粉层表面只是缓慢地沸腾冒泡,而不产生剧烈的沸 腾,甚至将粉末抛起来,流化气压的大小取决于粉末的类别及其他因素,这只能通过反 复实践由经验来确定,确定好流化气压以后,运转5?10分钟,再进一步操作。 4.5.2.4 把电源开关置于“ 1”位置,电源接通,指示灯亮,手握枪柄将 枪口指向喷室内,按下枪柄的扳机。 4.5.2.5预调二次气压力在 0.02?0.05Mpa范围内。 4.5.2.6调节一次气压在0.07?0.4Mpa范围内,一般不超过 0.2Mpa。

油漆喷涂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在深圳市威宏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金属零件和组合件进行粉末喷涂的工艺要求及质量要 求。 本规范适用于粉末喷涂的工艺鉴定和批生产质量鉴定。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金属基结构件。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但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可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9271-1988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GB/T 9274-1988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754-1988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量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 6739-1996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T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3. 术语 主视表面:在工件的某些表面上,其电镀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局部厚度:在规定区域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批:指同一天在相同条件处理的、材料和形状相似的零件的总和。4. 工艺鉴定要求 总则生产者的工艺装备、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应在其主要的工艺文件中加以说明。生产者的工艺质量必须满足第 4 节的要求。 设计要求生产者应保持并遵守经威宏志公司正式批准的设备、工艺和检验文件。 喷涂设施要求喷涂间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污染。喷涂间的温、湿度应能控制在以下范围:温度:15?35C 湿度:30?80% 喷涂间最好设有单独的零件进、出通道,尤其是要控制进入喷涂间的零件不会受到污染。 压缩空气应无油无水(操作者可用压缩空气对着干净的镜子吹2?3min ,检查镜子上应无油、水痕迹)。烘房内温度应保持均匀,有效烘烤区的温差应控制在土5C以内;温度控制,显示仪表的精度不低于 1 级 喷涂操作要求 操作者必须带上干净手套接触待喷涂零件。表面处理后的零件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喷涂处理(打砂后应在8小时内喷涂)。喷涂前无表面处理要求的零件,应采用对基本材料无腐蚀作用的溶剂进行清洗,且不待溶剂挥发立即用干燥的布擦干,干燥后立即喷涂。 鉴定程序被鉴定的工厂必须完成以下全部试验工作,实验必须在零件批生产所用的条件下完成:*试样加工 *表面处理(注1) *试样检查及测试 *提供试验报告(注2)及试片给威宏志公司的检验部门以便复检。 注1:所有试片必须同时进行处理; 注2:试验报告的发出者必须是威宏志公司质量鉴定部门认可的实验室或单位。 试验及试板要求 试板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或商定,试板规定为: 马口铁板(G32520):?; 钢板(GB912)普通碳素冷轧钢:?; 铝板(GB3880 LY12 ) : 50X120X1 ?2mm

涂装工艺流程

XXXX有限公司 VKSOP-A0.038-2018 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受控□不受控 文件名称:涂装工艺流程 版本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说明:本文件只供公司内部使用,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得将该文件据为已有,更不得复印、拷贝。

涂装工艺流程

涂装工艺流程 涂装工艺流程 一、设备进入涂装车间 1 刮灰、打磨。 1.1 刮原子灰的工件表面先用300-400目水,用手磨机打掉焊疤磨平整,用钢丝球打掉铁锈以便原子灰与工件表面的附着力起良好结合。 1.2 将工件表面用天那水把油脂清洁干净。 1.3 原子灰调配,按原厂工艺规定100:2∽3kg。根据冬天、夏天实际气候,可适当增减。调配均匀后开始涂刮。时间为3—6分钟,反则原子灰固化,报废。(材料采用耐高温的原子灰) 1.4 工艺要求用橡皮刀、钢皮刀等工具将焊缝凹凸缺陷刮平整,不得有明显的刮痕或边角残渣。 1.5 原子灰常规干燥时间25℃一小时,30分钟就可以打磨。 1.6 打磨,按涂层表面质量而定,用360目—400目水砂纸粘在气磨机上,原则上是去高留低,将原子灰部分反复水磨光滑。(特殊情况可用240目砂纸。)1.7 刮二道灰前检查前工序。将缺陷较严重的部位用灰刀(记号笔)做上标记。先将有记号的部位,用刮灰工具进行一次细致的刮涂(刮灰可连续涂刮法进行)1.8 二次打磨:用300-400目水磨砂纸反复细致地水磨至原子灰与车身玻璃钢结合平整光滑。洗净磨灰(原子灰浆)并擦净,晾干或烘烤干。 二、喷中涂漆 2.1 清洁,用吹尘枪吹去车身上的浮尘,水及纤维等,再用粘性抹布擦净车身的每一部位灰尘。 2.2 调配底漆,按照提供方厂家技术参数来定。油漆粘度一般为25秒—30秒。2.3 喷一道以重叠1/2中湿喷,要求漆膜厚度为10——15 um。喷二道以重叠3/4全湿喷,漆膜厚度为15——20 um。两道间隔5分钟,漆膜厚度:30—40 um 三、找缺陷、刮灰、打磨 3.1 细找缺陷、,用记号笔做上记号,用细原子灰或红灰细致将漆膜表面上的针孔、砂痕等细小缺陷刮涂平整。 3.2 刮涂时,原子灰层一定要刮光滑,不能多刮、漏刮,否则费料、费力、费工

静电粉末喷涂的工艺流程

用静电粉末喷涂设备(静电喷塑机)把粉末涂料喷涂到工件的表面,在静电作用下,粉末会均匀的吸附于工件表面,形成粉状的涂层;粉状涂层经过高温烘烤流平固化,变成效果各异(粉末涂料的不同种类效果)的最终涂层。 下面来讲一下静电粉末喷涂的工艺流程。 1、前处理 目的:除掉工件表面的油污、灰尘、锈迹,并在工件表面生成一层抗腐蚀且能够增加喷涂涂层附着力的“磷化层”或“铬化层”。主要工艺步骤:除油、除锈、磷化(铬化)、钝化。工件经前处理后不但表面没有油、锈、尘,而且原来银白色有光泽的表面上生成一层均匀而粗糙的不容易生锈的灰色磷化膜(铬化膜),既能防锈又能增加喷塑层的附着力。 常见前处理有浸泡式、喷淋式、瀑布式三种,浸泡式需要多个浸泡槽;喷淋则需要在喷涂流水线上设置一段喷淋线;瀑布式为溶液直接从高处顺着工件流下。 2、静电喷涂 目的:将粉末涂料均匀地喷涂到工件的表面上,特殊工件(包含容易产生静电屏蔽的位置)应该采用高性能的静电喷塑机来完成喷涂。 工艺步骤: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在工件的表面均匀的喷上一层粉末涂料;落下的粉末通过回收系统回收。 3、固化

目的:将喷涂后的粉末固化到工件表面上。 工艺步骤:将喷涂后的工件至于200℃左右的高温炉内20分钟(固化的温度与时间根据所选粉末质量而定,特殊低温粉末固化温度为160℃左右,更加节省能源),使粉末熔融、流平、固化。 杭州富阳迅达喷塑厂位于杭州富阳市鹿山街道,是一家具有多年表面处理,静电喷塑的专业生产厂家。主要喷塑产品有通信行业、邮电器材行业、空调板、护栏等。静电喷塑采用进口设备,对施工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害,适用于电柜、电缆桥架、铝合金表面喷涂、高速公路防眩板、围墙护栏、健身器材、铸件喷塑等产品。

粉末喷涂技能培训教材

静电粉末喷涂工艺.安全培训教材 第一节粉末喷涂原理及工艺流程 粉末在压缩空气作用下,通过喷枪由高压静电发生器提供负电荷,使之粉末带电飞向接地工件表面并吸附在工件表面,通过加热烘烤,使粉末熔融,流平固化成为涂层。 静电粉末喷涂的工艺流程: 工件上架-工件前处理-静电喷涂-加热固化-下架-检验 第二节设备清单 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压缩空气冷冻干燥净化机、静电粉末喷涂装置(喷粉室、粉末回收系统、清理系统、供粉系统、高压静电发生器、静电喷枪等)、车间电器控制箱、固化炉、吸尘器、筛粉机、工件伽装置。 第三节准备及姜求 1、按要求检查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是否符合规定,不符合规走不准上班开机。 2、由班组长检查粉末是否符合技术姜求(色泽、颗粒均匀、是否 受潮结块等现象),若未及时检查造成型材批量报废的,对按相关规走处罚。

3、喷涂前班长必须掌握上挂型材的有关技术要求,明确喷涂色号, 并确定装饰 ,选取适当的喷涂角度,若由班长工作没做到 位造成喷涂面错误返喷的,将对班长予以50元/次的处罚。 4、检查整套设备是否正常,换粉前彻底清理喷粉室、输粉管、喷枪、一级回收器、振动筛、储粉筒等。 第四节工艺过程及技术姜求 1、工艺技术要求 1.1按要求记录工艺参数,记录不全或造假者,对责任人按10元/ 次处罚,超过3次处罚车间主任100元/次。 1.2操作者每天对设备操作记录如实记录,如发现造假、漏记等, 如造 成生产事故的,量情节严重情况予以相应程度的处罚,对责任人按10-20元/次处罚,超过3次处罚车间主任100元/次。 13各工序员工对所在工序的工艺要求妾能够全面理解、熟练掌握,发 现问题及时汇报。 1.4粉房操作人员对回收粉的掺兑应做好记录,以便出现表面质量问题 时查阅。 1.5车间班长应对返喷的型材做好详细的工艺记录并按周报工艺技术 部,对隐瞒不报的量情节严重情况予以相应程度的处罚,对责任人按50 元/次处罚,超过3次处罚车间主任100元/次。 1.6发现有员工不按工艺操作规程的行为对当事人以10元/次处罚,屡 教不改的加倍处罚。 1.7若车间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记录并知会工艺部,工艺员及时

静电喷涂常见问题

静电喷涂的注意事项 ????1 涂层杂质 ????常见杂质主要来源于喷粉环境中的颗粒,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引起的杂质,现概括如下。 ????1.1 固化炉内杂质。解决方法是用湿布和吸尘器彻底清洁固化炉的内壁,重点是悬挂链和风管缝隙处。如果是黑色大颗粒杂质就需要检查送风管滤网是否有破损处,有则及时更换。 ????1.2 喷粉室内杂质。主要是灰尘、衣物纤维、设备磨粒和喷粉系统积垢。解决方法是每天开工前使用压缩空气吹扫喷粉系统,用湿布和吸尘器彻底清洁喷粉设备和喷粉室。 ????1.3 悬挂链杂质。主要是悬挂链挡油板和一次吊具接水盘(材质为热镀锌板)被前处理酸、碱蒸气腐蚀后的产物。解决方法是定期清理这些设施 ????1.4 ????1.5 度和比例。 ????1.6 ????2 ????2.1 ????2.2 ????2.3 ????2.4 ????2.5 ????2.6 ????3 ????3.1 ????3.2 ????3.3 ????4 ????4.1 ????4.2 ????4.3 ????4.4 ????4.5 ????5 粉末涂层桔皮 ????5.1 粉末涂料桔皮外观的判断方法: ????(1)目测法 ????在此测试中,样板置于双管荧光灯下。通过适当放置样板可获得样板的反射光源。定性分析反射光的清晰度就可以从视觉上评估流动和流平性质。在流动性差(桔皮)情况下,两个荧光灯管看起来模糊,不清晰,而高流动性产品则可获得清晰的反射。 ????(2)“外形测量法” ????在此方法中,通过高灵敏探针的偏移来记录表面形状。由此可快速区别由缩孔、针孔或脏污物引起的粗糙、桔皮以及流动不佳引起 ????5.2 避免桔皮的发生 ????在新设备制造涂装中,涂层外观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涂料工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根据用户的最终要求使涂料性能达到最佳,这其中也包括表面外观满意。表面状况通过颜色、光泽、雾影度和表面结构等因素影响视觉效果。光泽和映象清晰度常用于控制涂层的外观。然而即使用对光泽度很高的涂膜,其表面的波动度也影响着整个涂膜的外观,同时认为光泽测量也控制不了波动的视觉效果,这种效应也被称为“桔皮”。 ????桔皮或微波动是尺寸大小在0.1mm~10mm之间的波纹状结构。在高光泽的涂层表面,人们可看到波状、明暗相间的区域。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等级的波动:

喷涂工艺说明书

静电喷涂操作作业指导书 一、高压静电粉末喷涂操作规程: 1、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的一般性能、结构。 2、开机前,按规定检查工作条件是否满足喷粉的要求,检查空气压力。 压力表是否在0.6Mpa左右;检查高压静电发生控制箱接地是否可靠。 3、打开总电源,电源指示灯亮。 4、高压静电喷涂工作电压缓慢调至在50KV-80KV左右,一般控制在60-70KV间,严禁将静电调至过高。 5、枪嘴不要过分接近工件,更不能接触等地电位导体。喷粉枪与工作距离一般调节至15- 30cm之间。根据具体喷涂质量,修正各工艺参数,禁操作者用静电喷粉头去拨动工件。 6、注意喷室内应无过量粉雾和积粉。若发现后,要及时查明原因,进行检查和处理。 7、工作结束或等待时,将高压静电发生器电压电压调节至“0”,关闭控制电源,关闭压力阀,清扫工作场地,将喷枪用压缩空气清理干净,并摆放整齐,待清扫完喷室积粉后,再依次关风机电源、总电源。 二、静电粉末喷涂的原理及工艺流程: 1、原理: 工件通过输送链进入喷粉房的喷枪位置准备喷涂作业。高压静电发生器通过喷枪枪口的电极针向工件方向的空间释放高压静电(负极),该高压静电使从。枪口喷出的粉末和压缩空气的混合物以及电极周围空气电离(带负电荷)。工件经过挂具通过输送链接地(接地极形成正极),这样就在喷枪和工件之间形成一个电场,末在电场力和压缩空气压力的双重推动下到达工件表面(运送载体为压缩空气),靠静电吸附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连继的涂层。 粉末喷涂的过程可人为的分为下面三个过程: 第一阶段:粉末在静电电场力的作用下均匀的吸附于工件表面上,成一层均匀的连续的覆盖层,这一阶段的粉末基本上被工件吸附。 第二阶段:粉末在静电电场作用下继续飞向工件表面,由于已覆盖上的粉末所带电荷与新的粉末电荷相同而产生排拆作用,但静电电场力比排斥力大,因而粉将继续吸附,涂层不断增厚,但有部份粉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