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镇)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镇)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镇)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及下步打算

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广大群众中的形象,关系着农村社会改革,发展和全面进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队伍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农村各项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已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新方法,我镇按照区委组织部有关调研课题的要求,对我镇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原因进行了调查摸底。

一、当前我镇党员队伍现状

**镇共5.1万人,辖24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镇现有党员1462人。党员队伍现状主要呈现“四个不平衡”的特点:一是男女党员比例不平衡,妇女党员偏少。男性党员1090人,占 %;女性党员372人,仅占 %。二是年龄结构不平衡,文化程度普遍较低。35岁以下199人,占 %;36-45岁的349人,占 %;46-54岁的477人;55-59岁的206人,60岁以上的231人,占 %。党员年龄偏高,老龄化严重。三是文化程度不平衡。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87人,占 %;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84人,占 %;初中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791人,占 %。四是作用发挥不平衡,干部党员和无职

党员作用发挥差距明显。全镇干部党员(包括镇机关干部及村组干部)350人,占 %,无职党员1112人,占 %。由于受文化程度、岗位职责等因素影响,有职党员作用发挥较好,双带作用发挥突出,大部分农民党员受文化素质、年龄、生产技能等因素制约,缺乏致富能力,更谈不上带领群众致富。

(一)对党建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虽然近年来党的建设已得到明显的加强,但仍然不能排除从党员领导干部到一般党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党员队伍建设重要性

的认识不高。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着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搞形式走过场的情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些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忙,疏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着一忙就忘,一挤就让,被动适从,随意性较大的现象;还有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存在老党员忙家务、年轻党员自顾自的现象。

(二)党员老龄化、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突出,活动开展难。传统的党员管理方法与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党员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三难现象。一是流动党员管理难。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党员队伍的流动性不断增大,每年都有大量党员外出从商或者离乡打工,有的外出期间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无法参加党性实践活动,有的甚至几年都见不到面。对其的管理、教育出现真空。分析来看,流动党员存在着低龄化、高素质化的特点。

二是老龄党员管理难。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低等问题突出。这些老龄党员,有的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正常参加支部组织活动,有的不愿参加组织生活。加之农村贫困老党员生活来源无着落,其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较为低下,或者只参加一些发放误工费的党支部会议和活动,影响了党员的整体形象。三是活动开展难。由于流动党员的不断增多、老龄党员参加活动积极性不高,农村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往往面临着无党员参与的尴尬境地。由此引发了一些有选举任务的会议上,党组织不得不采取发放误工费或补贴的形式来吸引党员参加会议的不良风气。

(三)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甚至存在有信教问题。一方面,有的党员对社会主义最终必然战胜资本主义产生怀疑,特别是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后,引发一些党员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发生动摇,对共产主义的前途命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不足,因此放松理论学习,缺乏起码的政治鉴别力,分不清大是大非,信网上传说,对政治教育有抵触情况,跟着错误思潮跑。近年来,农村党员,特别是一些老年党员的信教情况逐步发生。另一方面,有的党员思想僵化,教条主义严重,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对改革开放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理解甚至怀疑,由此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失去信心。

(四)部分党员宗旨意识弱化,自我保护现象严重。一是在市场经济下,部分党员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思想上淡漠、行为上背离的现象。有的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的认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与“带头致富”“带领

群众共同致富”是一对矛盾;有的党员在践行党的宗旨时搞叶公好龙,嘴上经常说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却不愿意为人民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利用共产党员的身份谋私利,捞“好处”。二是一些党员过分自我保护,缺乏责任意识、监督意识,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对党内一些不正常现象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一些党员只满足于洁身自好,自己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就行了,对形形色色的不良现象看不惯,但不斗争、不抵制;少数党员不能严于律己,迎合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最终蜕化变质,堕入犯罪的泥潭。

(五)入党积极性不高,基层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不均衡。这一现象在一些农村基层组织中比较明显,有的农村支部多年不发展一名党员,党员平均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结构不合理。根据与乡镇的同志座谈了解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这几年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一些农村青年一心只想发家致富,暂时不想入党。一怕入党受束缚,二怕入了党要在各方面如计划生育、交粮完差等工作中带头,对自己没啥好处,他们认为不如不入党自由自在;二是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在农村有所抬头,个别党员干部拉山头,搞派性,一些黑恶势力干扰村、组工作,甚至操纵选举、左右重大工作决策。一些党员干部对此不敢管不敢问,削弱了党员、党组织在农村青年心目中的影响力;三是一些党支部书记怕新入党的人与自己竞争,怕自己会在以后的组织选举中落选,不愿不敢吸收他们入党。加之一些村支部发展党员只搞近亲繁殖,挫伤了群众的入党积极性;四是我国农产

品价格近年来一直在低价位徘徊,相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较高,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其相对负担却是年年有增无减。与乡村党员干部一接触就是催粮收款,对农民很少有什么服务,农民心中有怨气,行为上有抵触,引起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导致一些农民不想入党。

(六)基层党组织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正常开展工作。在村级组织中,经济发展滞后,经费比较紧张,村集体没有积累,组织活动经费没处解决。有的基层党组织也想开展一些活动,但是却苦于没有经费,如救济贫困党员、帮助党员发展经济、设立党员活动室等;一些党员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党务工作者没有精力、财力、时间,与他们联系。以至出现了这些党员与组织两不找的现象,党员不过组织生活,生活、工作中有困难无人过问,村里或单位有事党员也不闻不问、不关心,这一现象在困难企业及后进村存在。

二、对策建议

(一)党员教育上突出实效性。以远程教育为载体,把农村党员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最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农村党员教育的重点,解决好农村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问题,以及根据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千差万别,做到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对那些思想守旧,无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民党员要作为主要工作目标,采用集中培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形式,用身边的人和事,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观效益促其解放思想,

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那些科技素质低,缺乏致富本领的农民党员有计划地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党员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增强致富能力;对那些头脑灵活,率先致富的青年党员,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远程教育培训,逐步、有意识地使他们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二)党员管理工作上突出灵活性。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从业特点,决定了党员管理工作的多样性。一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二是适应形势,分类管理。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党员队伍的流动性,外出党员增多,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实行外出登记制度;对老年党员可采取划分党小组的办法,指派支委专人负责其教育管理,使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管,老有所为。三是合理设臵,分层管理。可打破地域限制,按行业相近、兴趣相同、年龄相仿等标准调协一些党小组,由不同的支委联系,提高学习兴趣,提升交流的效果。

(三)党员发展问题上突出严肃性。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是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主攻方向。发展党员上要摆脱束缚,放宽视野,重点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率先富起来的致富能人,骨干力量,从复退军人和村干部中发展党员,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不断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把好培养关、考察关、发展关和审批关,注重质量,不求数量,做到发现一个,培养一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同时,要以从严治党为根本,畅通党员出口,对于那些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

不发挥党员作用,不执行党的政策,经过民主评议定为不合格的党员,经过党组织反复教育仍不悔改的,要严格进行组织处理,绝不姑息迁就,从而保证农村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党员组织活动上突出多样性。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农村党员队伍的实际,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一是以党员远程教育为主,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网上的学习与交流,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二是从集中活动向小组活动转变,按照党员特点和行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平时以党小组活动为主,支部按季活动一次,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三是以党性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党员促其发挥作用,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五)壮大集体经济上突出必要性。壮大集体经济,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没钱不行,从根本上说,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党群关系,还靠发展农村经济,集体有钱了,各项工作也就好做了。因此,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积极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解决有钱办事。这样才能给农民更多的实惠,为职工谋求更多的福利,各类公益事业才好发展,干群关系才能得到缓和,各种矛盾才易于化解。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以创先争优为平台,加强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

通过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引导党员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和所学专长,自觉为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大局服务,为党员群众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为需要帮助的群体提

供科技、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为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引导党员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能力,发现和培养各类党员人才,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

(二)以党内关怀为抓手,提高农村党员的社会进位。

一是扎实做好党员政治生日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党员政治生日档案,为当月入党的党员发短信庆祝政治生日,为老党员送去政治生日贺卡;二是为身体条件许可,有就业、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党员提供信息和推介服务;三是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合理利用党内关怀资金,帮助解决实际难题;四是拓展关怀资金的帮扶领域,为困难教师、困难儿童、外出务工家庭的留守儿童献爱心、送温暖;五是定期为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发放生活补贴。

(三)以公开承诺为载体,扎实开展党员中心户创建。

针对农村党员年龄老化、部分党员参政意识不强、集中组织活动困难、参与创先争优活动不积极等问题,去年以来,召陵区在基层党员中开展了党员中心户创建活动。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党员走在活动前列,以党员公开承诺为载体,以设岗定责为主要措施,结合本村(社区)的重点工作,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通过以点带面,抱团发展,带动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架起了党群之间的“连心桥”。做好“十佳党员中心户”季度评选工作,充分选树典型,发挥党员中心户的联带作用。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党员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作用明显的农村党员队伍,对于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南湖区至2006年12月底,72个村共有党员4566名,占全区党员总数的25.7%。平均年龄53岁。总体呈现以下三方面特征。一是涵盖面广。农村党员分布在务农、农业经营大户、私营企业主、务工和个体经商户等不同行业;二是年纪偏大,55岁以上的党员比重达到44%;三是文化程度偏低。全区农村党员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居多,两者共占75.8%。 近年来,我区各级党组织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强化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建设和载体创新,在优化队伍结构、加强教育管理、创新活动载体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大多数党员的主流是好的,党员能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团结和带领群众积极投身农村改革和发展,在带头宣传和执行政策、带头发展生产、带头发扬民主以及带头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成为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党员队伍建设中也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思想意识上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问题,党员个体上存在素质低、能力弱的现象,管理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等。 根据我区农村党员队伍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发挥党员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先锋带头作用,提出如下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一)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形成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合力 按照“党要管党”的要求,区、镇、村三级党组织要各自承担起教育管理农村党员的职责,共同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对全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负总责,成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落实专人负责党建工作;各镇、街道党委(党工委)要将党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相应的党建工作办公室,明确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党建工作联络制度,落实联络员,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形成区、镇、村三级党建工作网络格局。 2.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和经常性下基层调研制度,区委领导班子成员要定期到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每年至少有2个月时间,深入基层调研,每年安排不少于一周时间到村、组蹲点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将党建工作列入对各镇、村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镇、街道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指导和帮助各行政村在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建立督查机制。区委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在检查中要注重挖掘好的典型,并加以宣传和推广,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各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也要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坚持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奖惩、使用挂钩。 (二)强化基础,标本兼治,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狠抓农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狠抓农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赵小林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雁塔区积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把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坚持创新载体、规范制度、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一、基本情况 雁塔区现有农村党员4391名,占全区党员总数的42.2%。其中:55岁以上的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37.4%;35岁以下的党员占16.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64.9%;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党员占30.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占4.1%。总体而言,全区农村绝大部分党员都能够保持先进性,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队伍,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党员队伍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有些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淡漠,党员的先进性弱化;有的农村党员政治热情下降,对于党员教育、

评先创优等活动积极性不高,影响到农村党员队伍的形象;特别是农村党员发展缓慢,年龄整体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因此,必须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二、主要做法 针对全区农村党员队伍实际,雁塔区通过狠抓党员发展、强化教育培训、创新活动载体、规范工作制度、加强阵地建设等措施,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1、创新思路,壮大队伍。 发展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党的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针对目前农村后备干部缺乏、党员发展缓慢的实际,雁塔区创新思路,大胆实践,通过街道党校来发展农村党员培养后备干部,有效解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和村组干部素质偏低的问题,为发掘党在农村的执政资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一创新做法,得到了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新华

如何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犹如高楼大厦的地基工程,决定着整栋楼的质量。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党组织充满凝集力,就必须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一)脱离群众,公仆意识淡薄。在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以“官”自居,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群众,不尊重甚至是漠视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决策中存在拍脑袋决策、遥控指挥等不良风习。很多基层党员都将自己的工作地点囿于办公室,对群众实际情况调研较少。在思想上,存在“对上负责而对下可以不负责”的错误倾向,对待群众的需求敷衍塞责,打官腔,工作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 (二)理想信念不牢,党性宗旨弱化。首先,表现为极少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一些党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政治学习缺乏热情,理想信念动摇了,党性宗旨弱化。其次,表现为党性观念淡化。部分党员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光有党员的“牌子”,没有党员的“样子”。 (三)文化素质不高,先锋模范作用弱化。近年来,党员队伍迅速壮大,党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参差不齐。一些党员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深,致富能力不高,帮带能力不强,不能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存在“平时看不出,关键时候站不出”现象。 (四)因循守旧,进取精神不强。与时俱进是我党在改革中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灵魂。然而,有些基层党员干部缺乏对党的政策的领会和贯彻,思维僵化,面对具体工作时惯于沿用老办法来看问题,做事情,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有些基层干部不敢抵制和反对工作中的歪风邪气,为求自保不惜放弃立场和做人原则。 (五)党员队伍管理方面:一是发展党员工作不规范。个别基层党组织不重视发展党员工作,工作随意性大,追求数量忽视质量,重视能力忽视品德。有的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搞论资排辈、照顾家族成员,“近亲繁殖”现象。二是后备资源不足,年龄结构失衡,流动性党员管理困难。由于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大量青壮年党员外出务工,造成好“苗子”难找,入党积极分子缺乏“源头活水”,党员队伍的年龄偏大,结构失衡;农村党员常年在外经商、务工,党组织教育管理上存在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教育难实施、活动难开展等“五难”问题。三是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不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不正常、不认真、不严肃,“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到位。四是党务工作者“主业”意识不强,党组织功能有所弱化。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建“主业”意识不强,重业务、轻党建,没有认真履行党建“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使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无法体现。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最新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最新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党员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是农村基层工作的中坚力量,对于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农村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有少数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开始出现了淡化现象,一些党员干部甚至还存在着党性不强,作风不正等问题,极大的损害了整个党员队伍的形象,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本人结合在村任职经历,围绕农村党员如何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这一主题,浅谈几点看法。 一、现阶段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少数农村党员宗旨观念淡薄,党性观念缺失。表现在组织纪律涣散,对村党支部的活动不感兴趣,常年不交纳党费,甚至认为参加组织活动时间是浪费时间,经常以耽误赚钱为名不参加组织生活;党员价值观扭曲,党的意识弱化,有的党员以组织对自己照顾得不够为由,对村里的公益事业不热心,不做组织分派的工作;奉献意识消退,个人主义思想盛行,一味强调自己生产、生活的需要,谋取个人利益,“只管自己富,其余都不顾”,多赚钱才是实实在在地。 2、部分农村党员组织纪律观念趋向弱化。有的农村党员政策和法制观念淡薄,不带头履行国家政策规定的义务;有的农村党员缺乏大局观念、全局意识,不支持、不配合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极个别者甚至煽动和带动群众跟村党支部或村委会“对着干”;甚至存在着拉帮结派、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等现象。 3、少数农村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缺失。少数农村党员不能正确认识党内客观存在的不良现象,对社会不良风气“熟视无睹”,甚至随波逐流,直接参与赌博等不法活动;一些农村党员把自己定位在“当个既利己又不损害他人利益的人”层面上;还有少部分党员认为讲修养、讲党性太吃亏,不如讲实惠;有的在关键时刻畏首畏尾、袖手旁观;有的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见利忘义。 4、部分农村党员先进性欠缺。由于农村党员年龄结构相对偏大,部分农村党员政治理论水平较低,对党和国家关于农村的方针政策理解不深,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

关于我镇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于我镇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蔡庙镇党委杨玉林 2009年10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党员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发展农村经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骨干力量,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基石。但目前,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应该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 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我围绕我镇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在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下面就如何抓好我镇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蔡庙镇位于太和县西北部,西与界首市接壤,是典型的农业镇。全镇辖7个村委会,67个自然村,人口34200人。几年来,我镇党委始终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一系列原因,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所造成的影响也日趋严重,应引起了各级高度重视。 一、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现状 全镇共有7人村党总支,有农村党员833人。性别结构:男性733,占88%,女性100,占12%。年龄结构:60岁以上280人,占总数的25%,35岁以下145人,占总数的17.4%。文化结构:大专以上学历15人,占总数的1.8%,高中中专115人,占13.8%,初中520人,占62.4%,小学142人,占17%,文盲41人,占5%。 由此可以看出,我镇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趋于老化,60岁以上党员所占比例将近三分之一,这部分党员大多受年龄、身体状况影响,在经济方面起不到带头作用,在基层组织建设中也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5岁以下的党员所占比例仅17.4%,其中年轻党员相当一

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情况

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情况 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村级后备干部严重匮乏,村级领导班子后继乏人的现象在村党支部中仍然普遍存在。多数村党支部书记没有理想接班人,其他现职村干部队伍也缺乏后备人才。这一问题在后进和薄弱村尤为突出。有的乡镇党委明知个别村干部能力低、素质差、作风飘,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但由于没有合适的后备干部,也难以调整加强。有的村60多岁的村干部退不下来,有的村甚至所有党员都轮流坐庄当过书记。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加大了农民的分散性和流动性,高中毕业生优秀的考学读书离乡工作,落榜返乡的绝大多数也都外出打工或参军,另谋出路,大量优秀的青年人才离土离乡,剩下的寥寥无几,这从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后备干部匮乏。另外,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致使农民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急功近利讲实惠已成为部分青年农民的追求,许多青年人主观上不愿当为群众服务的村官。 2、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使用等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机制,管理工作不到位。究其原因,一是有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有短期行为,缺乏战略眼光,放松或忽视培养后备干部工作,基本上是靠自然成长。二是有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不会培养后备干部,既不经常考察,也不更新补充,很少组织培训,即便是进行了教育培训,往往也是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科技含量低,效果不很明显。三是有

的村干部不愿意或不敢培养后备干部,有“教会徒弟,恶死师傅”的错误想法。四是有的乡镇和村确定后备干部的方式是由乡镇和村的主要领导指定,严重存在“任人唯亲”的问题,这样选拔上来的后备干部往往本身素质就不高,群众不接受,在公推直选中很难当选村干部,既便有的后备干部经过培养已具备了相当的素质,但在公推直选中由于家族、宗族以及不正当竞争的影响,也很难当选村干部,客观上造成了“备用严重脱节”的状况。 3、发展党员工作缓慢,部分村党支部长期不发展党员。据调查,截止到2000年底,全区共有13 个行政村存在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问题,经过努力至今都已得到根本解决。调查分析,我们感到造成连续三年不发展党员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个别乡镇党委重视不够,抓的不实。在繁重的农村工作面前,个别乡镇党委不能正确处理党的建设同发展经济的关系,两手抓的意识不强,对发展党员工作没有具体的计划要求,指导上缺乏有效的措施;个别乡镇党委抓发展党员工作偏重党的力量较强,工作基础较好的村,致使离乡镇机关较远,经济文化落后,党的力量薄弱的村发展党员工作长期无人过问,陷于停滞。二是个别党支部自身建设乏力,使发展党员工作缺少坚强的组织保证。有的村党支部班子软弱涣散、闹不团结,无力抓发展党员工作,有的村党支部班子调整频繁,新书记不懂发展党员业务,不会抓发展党员工作;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年龄高、文化低、经济意识差、任职时间长,权位思想严重,嫉贤妒能,人为设置障碍,不愿抓发展党员工作。致使出现长期不发展党员现象。

对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存在的现状 目前,我乡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总体上是好的,绝大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能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积极主动地培养党员发展对象,切实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增强了党在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但也有个别村组,出现了党员发展对象短缺的现象,难以找到合格的人员作为农村党员的发展对象。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是结构不合理,缺乏干事创业的朝气。现有农民党员中存在着年龄偏老、文化偏低现象。据统计,我乡共有农民党员235人,其中35岁以下的46人,仅占19.57%;农民党员平均年龄为52岁,55岁以上农民党员104人,占44.25%。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的120人,占51%。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使农民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党性观念淡薄,政治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1)理想信念动摇。一些农民党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理想失落了,信念动摇了,不管“主义”,只管利益;不相信唯物主义,而信奉宗教、迷信,崇尚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政治信仰荡然无存。(2)思想道德滑坡。个别农民党员在脑子里完全淡忘了党员意识,基本上成了“党员不像党员”,重利益轻理想,“党员不党员、只要能赚钱”,“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田地分到户、各走各的路”,“入党不入党、全靠自己闯”,实用主义、利己主义至上,片面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淡漠政治追求。完全

③1、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镇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 实施意见 各村党支部、镇直各单位党组织: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市委“五联一创”活动意见和区委加强“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现就我镇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区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努力加强村干部队伍、农村党员队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二、目标要求

1、认真实施“百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充分发挥镇级党校和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村级党员活动室的培训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电化教育、交流研讨、辅导培训和各种学历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发展能力。全镇每年培训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农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1百名;每两年分期分批对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轮训一遍。 2、加快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队伍。结合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以推进村级班子结构合理化、增强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为目标,积极推行“公推直选”、“两推一选”、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和选聘大学生担任“村官”等办法,注重从致富能手、非公企业主、退伍军人、回乡高中毕业生中择优选配村干部,不断改善村“两委”班子的年龄、文化、知识等结构,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全镇每年新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20%以上,命名表彰一批区级党建工作示范村;2010年底,全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中致富带头人要达到60%以上,2012年达到70%以上,每村培养致富带头人型村级后备干部3名以上,切实提高村级班子的致富、带富能力。 3、不断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注重在农村致富能手、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退伍军人、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召陵区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及下步打算 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广大群众的形象,关系着农村社会改革、发展和全面进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新形势下,农村各级党组织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广大党员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农村各项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已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新方法,我区对农村党员发挥作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对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特别是影响党员队伍建设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解决起来经验不足、方法简单。目前,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表现有: (一)对党建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虽然近年来党的建设已得到明显的加强,但仍然不能排除从党员领导干部到一般党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党员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高。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着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搞形式走过场的情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些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忙,疏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着一忙就忘,一挤就让,被动适从,随意性较大的现象;还

有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存在老党员忙家务、年轻党员自顾自的现象。 (二)党员老龄化、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突出,活动开展难。传统的党员管理方法与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党员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三难现象。一是流动党员管理难。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党员队伍的流动性不断增大,每年都有大量党员外出从商或者离乡打工,有的外出期间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无法参加党性实践活动,有的甚至几年都见不到面。对其的管理、教育出现真空。分析来看,流动党员存在着低龄化、高素质化的特点。二是老龄党员管理难。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低等问题突出。这些老龄党员,有的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正常参加支部组织活动,有的不愿参加组织生活。加之农村贫困老党员生活来源无着落,其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较为低下,或者只参加一些发放误工费的党支部会议和活动,影响了党员的整体形象。三是活动开展难。由于流动党员的不断增多、老龄党员参加活动积极性不高,农村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往往面临着无党员参与的尴尬境地。由此引发了一些有选举任务的会议上,党组织不得不采取发放误工费或补贴的形式来吸引党员参加会议的不良风气。 (三)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甚至存在有信教问题。一方面,有的党员对社会主义最终必然战胜资本主义产生怀疑,特别是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后,引发一些党员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发生动摇,对共产主义的前途命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何发挥党员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党员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1、抓好党支部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党支部班子的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 一是党支部书记要当好班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带头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要熟悉掌握好党的十六大《党章》有关的组织生活内容及各种制度。同时,各党支部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对党章党纲的基本知识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和强化训练,切实提高我镇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知识,业务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二是各党支部要把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列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摆上日常议事日程,要认真开好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党员民主生活会等会议。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度,要做好民主评议党员,评选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等各项工作,使我镇党员建设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真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和落实到农村基层,掀起新一轮的农村经济发展潮。 2、加强党员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工作,不断充实和壮大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发展壮大我镇党员队伍。首先,充分利用一些共产党员带领群众奔康致富的典型事例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在党员队伍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引起

广大党员对党组织生活的高度重视,克服马虎应付,敷衍塞责等无所作为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自觉性。其次利用党校阵地对我镇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培训,认真落实学习制度,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通过强化训练,进一步更新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增强党员干部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更透彻地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引导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表率作用。 二是发展和吸收新党员。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营造中国共产党是正确的,光荣的、伟大的党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入党的自觉性。其次,把机关单位和各村(居)委会作为重点,各党支部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吸收和发展新党员工作,发展和壮大党员队伍,使发展党员工作得到顺利推进。再次,要主动去“争”去“抢”在外面打工的年富力强的优秀青年和积极分子入党,使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不断充实和壮大我镇党员队伍力量。 3、全面落实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一是在我镇全面实施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工作。由镇委、镇府驻片领导挂钩一个村党支部,然后,由村党支部的支委联系3—4名党员,再由党员联系5—6名农户进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xx村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们村虽然在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们村的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的过硬队伍,但是用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结构不合理,缺乏干事创业的朝气。我们村现有的党员中存在着年龄偏老、文化偏低、数量偏少的“三偏”现象。据据我了解,我们村有党员21人,其中35岁以下的3人,55岁以上农民党员14人,年龄上普遍偏大,老党员人数较多,年轻党员人数少。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人数较多,高中以上文化水平人数较少。从数量上看,全村党员从事直接农业生产的有13人,占全体党员总数的一半还多。结构不合理问题的存在,使我们村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党性观念淡薄,政治素质不高。主要反映在:(1)理想信念动摇。一些党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理想失落了,信念动摇了,不管“主义”,只管利益;不相信唯物主义,而信奉宗尚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政治信仰荡然无存。(2)思想道德滑坡。个别党员在脑子里完全淡忘了党员意识,基本上成了“党员不像党员”,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3)责任感、使命感衰退。有的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丧失了以强村富民为己任的责任感,只要照顾,不履行党员义务,行动上的先进性日益减退,甚至在执行政策方面起反作用,造成坏影响。(4)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个别党员,不愿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甚至参加组织活动讲价钱,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对国家、集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 三是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差,缺乏致富本领。不少党员与农村市场经济很不适应,想问题、做事情习惯于老一套,满足于“三餐一宿”,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安贫守穷;有的虽有致富的愿望,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苦于无门路,显得无能为力;有的面对农业结构调整、激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我们村相当一部分党员仍处于不前不后状态,甚至有的还是“扶贫”对象。我们村的一些党员因受年龄、文化、自然条件等的制约,经济生活水平还不如

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及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策农村计 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本人对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我镇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和自身的主要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一)农村党组织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目前全镇共有基层党支部11个,其中村党支部8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3个,近年来,我镇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大事来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普遍达到了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抓发展保稳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普遍增强。但是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个别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没体现出来,支部村委搞两张皮,各干各的工作,甚至个别时候村委会独行其事。二是党员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随着新农村劳务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以务工的形式向城市大量转移,导致农村基层队伍中党员难发展,村官难选,村务难管,后继乏人和年龄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三是一些农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会难开展,难组织,年轻党员外出打工,长期不回,在家党员年老体弱,有的长期生病不能参加。 (二)、农村干部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热情不高。 一方面,随着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角色转换,农村干部不再是“为民做事”的主人,而是“由民作主”的仆人,身上的权力和“光环”已逐渐退去,村干部的心理不再有优越感;另一方面,部分的村组干部对于当前农村工作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再加之村级经济薄弱与

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我们党在逐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的建设,把对对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看得很重、抓得很紧,我党在督导组都加大了督查力度。大家要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抓好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首先,要形成工作合力。我党不断提升党员的素质,加强党的基础建设,并且以发展相关产业,带动群众致富;我党在管理上不断的创新,以群众的切身幸福为发展点,落实党的一些惠民政策,加强党的通力合作。为了加强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强化各责任部门和单位的措施,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和协调党的机制、体制建设,使责任和管理上形成合力。 其次,要建强基层组织。为建设我党的基层组织,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三个代表为中心,要听党话、跟党走,有本事、能带富,肯干事、干成事,自身正、威信高为标准,加强党支部建设,特别是选配好农村党支部书记。我党精心组织,稳妥推进,届时希望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做任何事情,实施任何措施,都要以群众为基础,特别是基层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的问题。我党为了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管党责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行了一系列的举措,如建设党建文化长廊。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再次,要推行创新管理。我党要在农村推行工作经费财政化、干部待遇的工资化、支部书记的职业化的管理模式,作为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重要保障,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和管理办法的运行,进一步健全和强化了基层领导抓党建的考核机

制,促进我党在基层的管理,推动了基层党的组织,基层民主的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综治维稳组织,提高农村组织的社会化程度。我党在不断的创新,不仅制度上的人性化,和管理上的科学化,特别是对基层工作更为的重视,表明,我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到了全面的发展,切实的做到了一切为了群众。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镇)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及下步打算 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广大群众中的形象,关系着农村社会改革,发展和全面进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队伍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农村各项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已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新方法,我镇按照区委组织部有关调研课题的要求,对我镇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原因进行了调查摸底。 一、当前我镇党员队伍现状 **镇共5.1万人,辖24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镇现有党员1462人。党员队伍现状主要呈现“四个不平衡”的特点:一是男女党员比例不平衡,妇女党员偏少。男性党员1090人,占 %;女性党员372人,仅占 %。二是年龄结构不平衡,文化程度普遍较低。35岁以下199人,占 %;36-45岁的349人,占 %;46-54岁的477人;55-59岁的206人,60岁以上的231人,占 %。党员年龄偏高,老龄化严重。三是文化程度不平衡。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87人,占 %;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84人,占 %;初中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791人,占 %。四是作用发挥不平衡,干部党员和无职

党员作用发挥差距明显。全镇干部党员(包括镇机关干部及村组干部)350人,占 %,无职党员1112人,占 %。由于受文化程度、岗位职责等因素影响,有职党员作用发挥较好,双带作用发挥突出,大部分农民党员受文化素质、年龄、生产技能等因素制约,缺乏致富能力,更谈不上带领群众致富。 (一)对党建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虽然近年来党的建设已得到明显的加强,但仍然不能排除从党员领导干部到一般党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党员队伍建设重要性 的认识不高。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着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搞形式走过场的情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些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忙,疏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着一忙就忘,一挤就让,被动适从,随意性较大的现象;还有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存在老党员忙家务、年轻党员自顾自的现象。 (二)党员老龄化、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突出,活动开展难。传统的党员管理方法与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党员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三难现象。一是流动党员管理难。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党员队伍的流动性不断增大,每年都有大量党员外出从商或者离乡打工,有的外出期间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无法参加党性实践活动,有的甚至几年都见不到面。对其的管理、教育出现真空。分析来看,流动党员存在着低龄化、高素质化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