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第四章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

公共心理学第四章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
公共心理学第四章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

第四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

认知发展与学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基本前提,而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就在于促进个体认知的发展。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各种认知功能趋于成熟,认知结构趋于完善。因此,这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黄金时期。本章主要讨论青少年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知识学习的规律;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学习的规律。

第一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水平是影响个体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只有弄清青少年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指导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节主要介绍青少年认知发展中的一般规律。

一、认知发展概述

(一)认知发展

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定的功能系统,从而实现对个体认识活动的调节作用。在个体与环境的作用过程中,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心理学将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心理成份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

(二)认知发展的条件

个体的认知发展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

遗传素质是个体通过遗传个体获得的与前辈相似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等。遗传素质是个体的认知发展必要的生物前提。首先,正常的遗传素质是产生正常的认知活动的前提。例如,一个天生的聋儿,就永远不会辨别声音。其次,遗传素质还奠定了个体认知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与父母的智力存在较高的相关水平。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理成熟主要是依赖于机体的遗传基础而发生变化的。个体的认知发展与生理成熟直接相关,并以生理成熟为基础。生理成熟具有严格的程序性,这种程序性也严格地控制着认知的发展。

当然,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只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只能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心理原因,也不能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对个体认知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环境。例如,从小与野兽生活在一起的人类个体(如印度发现的“狼孩”),虽然具有正常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水平,但其认知发展水平远远低于正常的人类个体。

在环境因素中,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影响最大,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儿童实施影响。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和教育都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三)认知发展的动力

在个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个体不断的积极认识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包括广义和狭义的社会因素)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学习需要和个体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所谓新的学习需要,就是个体积极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需要。它是一定的教育条件下,由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不断地内化而形成的。它代表了个体认知发展中活跃的一面。所谓原有的认知水平,就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认知活动已经形成的认知水平,是过去认知活动的结果。它代表了个体认知发展稳定的一面。

新的学习需要和已有认知水平的矛盾是个体认知发展中的内部矛盾。当新的学习需要足

够强烈,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会推动个体的认知活动,进而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教育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教育能不断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力。教育是从儿童的认知水平出发,向儿童提出适当的要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易于促进个体将社会与教育的要求转化为个体自己的需要。

(四)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是量的积累过程。另一方面,个体的认知发展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年龄的个体的认知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又有质的飞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个体认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主要表现为个体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所谓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就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认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由于人类个体在脑的发育、生理机能的发育以及认知活动等方面都具有相似的过程和阶段性,因而,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认知发展年龄特征具有较普遍的稳定性。主要表现为,不同个体间认知发展的各阶段顺序是一致性的,每一阶段经历相似的变化过程,每一阶段的发展速度彼此接近。

但是,社会教育条件的差异以及社会教育条件对不同个体的作用不同,因此,不同个体在认知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有一定的差距,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可变性。

(五)认知发展与学习

学习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得生活、生产经验的有目的的活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掌握理论化的知识和系统化的技能。

认知发展与学习的关系十分密切。个体认知功能的提高和完善是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的,同时,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又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认知发展是在学习活动中进行的,学习是认知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个体的学习从本质上看,就是一种综合性认知活动。在任何学习活动中,个体都需要进行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因此,通过学习可以使个体的认知功能得到训练。其次,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以个体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中介的,离开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个体就不能进行认知活动,更谈不上发展个体认知功能。而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个体学习活动的结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认知发展是学习活动的结果。

认知发展是学习活动的结果,而已形成的认知发展水平又是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前提,对学习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首先,认知发展水平影响着个体学习的根本方式。例如,在记忆活动中,对同一学习内容是通过机械识记来记忆,还是通过理解识记来记忆,主要取决于个体的思维能力。其次,认知发展水平影响着学习的内容。例如,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一般只能掌握初级概念,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开始能掌握部分二级概念。这是由于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而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第三,认知发展影响学习品质的形成。认知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形成学习的独立性与批判性的学习品质。

由于认知发展水平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品质有重要影响,因而必然对个体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当然,认知发展水平并不是决定学习效率的唯一因素,还有一些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如知识准备、学习动机水平等。大量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个体的智力水平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

二、青少年感知和想象的发展

(一)青少年感知的发展

1、青少年具有很强的感觉能力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感觉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根据有关研究材料(朱智贤,1993),个体在15岁前后,其视觉和听觉等感觉能力甚至超过成人。初中生对各种颜色的区分能力比小学一年级学生高60%以上。初中生对音高的分辨能力也比小学生高很多。在青少年中很多人表现出特殊的音乐才能。青少年的其他感觉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关节、肌肉的感觉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为青少年从事写字、绘画、体育等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青少年的感觉能力是在各科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各科教学和青少年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对其感觉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了青少年的感知活

动。另一方面,图画、音乐、几何、生物等学科的教学和参观、劳动等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增强感觉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练习条件。

2、青少年感知觉的随意性较强

感知觉的随意性是个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感知活动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必备的心理品质。在课堂学习和各种复杂的实践活动中,个体要达到预定的活动目的,就不能只感知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必须摆脱无关事物的干扰,使自己的知觉服从于预定的学习目的。感知觉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观察活动的选择性和持续性两个方面。

青少年观察的选择性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小学阶段,个体虽然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感知一定的对象,但容易受其他刺激的干扰,容易分心,因而需要教师进行监督和指导。初中生能较好地完成教师安排的感知任务,能在没有教师监督或指导的情况下,主动地排除其他刺激的干扰,将注意力集中于预定的活动。但初中生的感知往往是按成人的要求进行的,具有一定的被动性。高中生则有较高的自觉性,能主动制订观察计划,有意识地进行集中持久的观察,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监控。

青少年观察的持续性也有了很大发展。有研究表明(朱智贤,1993),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个体不需要较大的意志努力就能连续观察的时间为:7-10岁的儿童为20分钟左右,10-12岁的儿童为25分钟左右,初中生为40分钟左右。青少年能较好进行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运用,通过这种交替,青少年对一定对象的观察所持续时间更长。有研究表明(郑和钧,1993),在一次飞机模型故障的观察中,初中生能平均坚持1小时35分钟,而高中生能平均坚持3小时。

3、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有了较大的发展

青少年的空间知觉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空间知觉的抽象性有了明显的发展。在小学阶段,个体的空间知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已形成了“上下、左右、前后”初步的空间观念。但这些空间观念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初中以后,个体逐渐能够能在抽象的水平上理解图形的形状、大小及其相互间的位置。例如,他们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三维空间中各维度间的关系,理解透视的原理。但对较复杂的空间关系,仍需要具体经验的支持。其次,宏观的空间观念逐渐形成起来。例如,掌握地理空间的各种关系,形成关于地球、世界、宇宙等空间表象。青少年空间知觉的发展是学习立体几何等学科的重要心理基础。

青少年的时间知觉也有了很大发展。首先,在时间单位的理解方面,小学生对小时、日、周等与其生活制度有关的时间单位理解较好,但对秒、分钟、月、年等与生活制度关系较远的时间单位则理解不够确切。初中以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确切地理解秒、分钟、小时、日、周、月、年等时间单位。其次,青少年对各种事件或现象的时间顺序的知觉,逐渐完善起来。这对他们学习历史和阅读文艺作品起了很大作用。第三,青少年开始理解世纪、纪元等历史时间单位。对于这些时间单位,小学高年级学生还不能确切地理解,而初中生一般能够较为精确地理解了。

(二)青少年想象的发展

1、青少年的想象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想象的随意性主要表现为能自觉地确定想象的目的和任务,并能围绕目的展开想象。在小学阶段,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想象,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例如,小学生能有表情地进行朗读,能按照教师的描绘来绘画,能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构思并作文等。但小学生的想象往往是被动的,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脱离想象的主题,其想象的内容往往比较简单。初中生能较好地围绕主题进行想象,同时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但其想象还是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不善于主动地提出想象的任务。高中生不仅能迅速地完成内容较为复杂的想象任务,而且能主动地提出想象的任务。例如,在一项实验中(郑和钧,1993),高一学生最快的能在17分钟内写出800字左右的好文章。

青少年想象的随意性的发展,推动了他们独立地进行小发明和小创造活动,促进了青少年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个人理想。

2、青少年想象的创造性逐渐占优势

在中学阶段,随着表象内容的深刻和丰富,随着想象的认知操作能力的提高,青少年的想象的创造性有了很大发展,并逐渐占优势。例如,中学生成功地进行创造、发明的人数显著地超过小学生。

应当指出,中学生想象的创造性在普遍提高的同时,其创造性水平也出现较大的分化的趋势,有些中学生的创造性发展较快,水平较高;有的中学生想象的创造性发展较慢,水平较低。造成一些中学生想象创造性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其一是这些学生缺乏创造意识,进行创造想象的动力不足;其二是缺乏必要的训练,进行创造想象的认知操作能力较低;其三是这些学生所积累的表象内容过于贫乏。

3、青少年的想象更富于现实性

首先,在青少年时期,由于个体的感知能力显著提高,个体的表象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具体表象更加精确地反映了对象的细节;另一方面,综合性的表象更好地反映对象的整体与结构。同时,个体对语词的理解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青少年的想象能更精确、完整地反映客观现实,具有较高现实性。

其次,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特别是科学知识的积累,青少年能够较好地区分什么是现实的,什么是虚构的。因而,青少年能主动地抑制那些不符合现实的想象,其想象中虚构的成份逐渐减少。这在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方面表现的十分明显。中学生对童话类的故事的兴趣大大降低,而更喜欢富于现实性的文艺作品,如描写生活的作品等。

但是,在中学阶段,个体不切实际的想象还时有发生,个别学生还会胡思乱想。其主要原因是,少数学生意志力薄弱,难以抑制不切实际的想象。这种胡思乱想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严重干扰,而且会使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上歧途。

三、青少年记忆的发展

(一)青少年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

1、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有意识记是个体对一定对象有目的、有计划的识记,在必要时还须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小学阶段是由以无意识记忆为主导向有意识记为主导过渡阶段;初中阶段基本确立了有意识记忆的主导地位,但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是由成人提出来的;高中阶段,个体能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较为长远的识记目的和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识记方法,自觉地检查识记的效果,对识记过程进行自我监控。由于青少年识记的有意性的提高,其识记的效果也大大提高。高一学生一年的记忆量是初一学生的两倍,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四到五倍。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还善于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来提高识记忆效果。这也是有意识记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2、理解识记逐渐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

理解识记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内部联系,通过建立记忆对象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进行识记的方法。理解识记是借助思维活动来实现的。与之相对的是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外部联系,通过重复进行识记的方法。研究表明,从记忆效果上看,理解识记远远优于机械识记。

在小学阶段,虽然理解识记有了很大发展,但机械识记仍占主导地位。初中阶段是由机械识记向理解识记过渡的阶段,初二是一个转折时期。在高中阶段,理解识记已成为学生识记的主要方法。在理解识记发展的同时,机械识记仍然保持相当的水平,是青少年学习必不可少的识记手段。

3、抽象记忆占优势

从识记的内容上,记忆可以分为具体记忆和抽象记忆。在入学以前儿童记忆的内容主要是具体形象。入学以后,对抽象材料的记忆迅速发展,其发展速度快于对具体形象的记忆。但从总体上说,在整个小学阶段,个体的具体形象记忆优于抽象记忆,他们善于记忆事物的具体形象,不善于记忆公式、定理、法则等抽象材料。这与他们的思维水平较低和经验贫乏有关。

在初中阶段,个体的抽象记忆的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到了高中阶段,个体的抽象记忆已占绝对优势。但即使在高中阶段,具体形象记忆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它为理解抽象材料提供必要的感性支持,是抽象记忆发展的基础。

(二)青少年记忆策略的发展

1、记忆的基本的策略

记忆策略是指主体控制自己的记忆活动,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个体在记忆活动常用的记忆策略主要有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阐述策略、组织策略、提取策略等。

注意是感觉记忆的内容进入短时记忆的前提。个体如果加强自己对记忆对象的注意,是

提高记忆效果的重要条件。一种重要的注意策略是,针对记忆对象提出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激发个体注意并观察对象。

复述是短时记忆的内容进入长时记忆的基本条件。研究表明,有无复述,复述的方式不同都对记忆效果产生很大影响。有复述比无复述的记忆效果好;根据记忆材料的内部结构复述比简单重复的复述记忆效果好。因此,好的复述策略就是根据记忆材料的内部结构进行复述。

精细阐述策略就是在记忆材料中添加一种意义,或增加一定的细节,使较为分离的对象组合为一个整体。例如要记住“电视——服装”,就可以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联系,如“电视里正在播服装广告”。使用精细阐述的策略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组织策略就是将一组信息划分为若干较小的单元,并且表示它们的关系。例如,为了记住课文的内容,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段意就是组织策略的运用。

提取策略就是根据需要提取信息的方法。一种有效的提取策略是分类提取,就是将要提取的对象归入一定知识类别,再在一定的知识类别中进行搜索。分类提取可以缩小信息搜索的范围,提高搜索的成功率。

2、记忆策略发展的特点

记忆策略的发展有三个重要特点:

其一,个体记忆策略的发展,受个体的经验、思维发展水平和学习动机等因素的制约。其中思维发展水平是最重要的因素。个体思维发展水平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个体记忆策略发展的阶段性。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在萌芽阶段,个体尚未掌握记忆策略,即使自发地获得了少量的记忆策略,也难以在记忆活动中进行迁移。小学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处于形成阶段。在形成阶段,个体自发地获得了许多记忆策略,但他们还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提高记忆效率。中学生记忆策略的发展处于成熟阶段。在成熟阶段,个体可以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主动地运用记忆策略,而且能根据记忆的任务来调整记忆策略。

其二,在没有指导的条件下,相同年龄的个体之间,记忆策略发展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个体掌握记忆策略的水平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李维,1996),即使到了大学阶段,也有许多人没有掌握分类回忆的记忆策略。其次,个体所选择的记忆策略也存在差异。例如,在复述策略的选择上,具有内部学习动机的个体,倾向于根据材料的内部结构来复述;而具有外部学习动机的个体,则倾向于运用机械重复的策略进行复述。

其三,个体可以通过训练获得记忆策略。研究表明,无论是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获得记忆策略。一旦个体获得了记忆策略,其记忆效果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通常,青少年记忆策略训练有三种模式。一是单独训练模式,即通过专门的记忆策略课,训练记忆策略。二是渗透模式,即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记忆策略的训练。三是综合训练模式,即先专门地教授几种记忆策略,再结合具体教学进行渗透。一般而言,综合模式被认为是最佳的训练模式。

四、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一)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思维的整体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

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较快的发展,并在初中阶段开始占主要地位。在高中阶段,个体的抽象思维不仅占绝对的优势,而且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高中生已经能运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各种事实材料,从而扩大自己的认识领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为青少年学习各种理论提供了必要条件。

青少年的辩证逻辑思维也在迅速发展,并于高中阶段达到基本成熟的水平。辩证逻辑思维是人类的最高级的思维形式,辩证逻辑思维的成熟标志着青少年思维的整体结构的形成。同时,青少年的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仍在发展,并与抽象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相熔合。动作思维的发展促进了青少年技术能力的发展,形象思维的发展促进了艺术能力的发展。

2、思维的深刻性日益提高

初中生的思维处于还半成熟状态。一方面,随着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初中生能较好地利用各方面的知识来加强对抽象材料的理解。这表明了初中生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但初中生的思维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表面性和片面性。例如,初中生往往比较偏激与极端;爱钻牛角尖;常常抓往一点不及其余;在分析问题时经常被事物的外

部特征所困扰,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高中生的思维基本上接近于成人,处于成熟水平。这主要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中生能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较好地运用理论假设进行思维活动;其二,高中生的思维具有较高的预见性,这反映出高中生对事物间的关系已有了深刻了解;其三,能自觉地使用形式逻辑规则进行思维活动。应当指出的是,虽然高中生的思维的深刻性高于初中生,但有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3、思维的创造性日益增强

随着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其思维的创造性也日益增强。

初中生已表现出明显的创造性和批判性。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喜欢奇特的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他们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力图证实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初中生思维的创造性与其思维的批判性的发展是相一致的。初中生不轻易地接受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意见往往要进行一番审查,有时甚至持过分的怀疑和批评态度。

高中生思维的创造性比初中生有了很大的发展。高中生能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的数量明显增多,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其思维的创造性都是不成熟的。具体表现为鉴别力不强,易受错误思维的影响;在遇到困难时,容易动摇。

4、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显著增强

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是个体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的能力,是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成份。

初中生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开始发展,能够根据思维活动的结果,对简单的思维活动进行一定的调节。但这种调节只是初步的。一方面思维的计划性还不够完善,不能根据严密的逻辑规则确定思维活动的程序,存在着一定的不随意性;另一方面,主要靠思维活动的结果的反馈信息调节思维活动,不善于在思维过程中对思维活动进行控制。

在高中阶段随着高中生对思维方法和相应的逻辑规则的掌握日益熟练化,高中生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高中生能够根据需要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思维过程中对思维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思维活动的正确性和高效率。

(二)青少年抽象思维的发展

1、推理能力的发展

研究表明(朱智贤,1990),青少年的推理能力有随年龄增长而显著提高的趋势,但各种推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衡。

初一学生就开始具备各种推理能力,而且随年级升高迅速发展,不同年级间推理能力的差异均十分显著。高中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正确率均达到60%以上,这表明,高中生的推理能力已趋向成熟。

中学生各种推理能力的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归纳推理优于演绎推理;其二,在演绎推理中,直言推理成熟最早,假言、选言和复合推理发展基本同步,且成熟较晚;其三,形式推理的能力高于推理应用能力的发展水平。例如,高二学生形式推理的正确率达81%,而“改正推理错误”的正确率约为70%,“运用推理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仅约32%。同时,个体间推理能力的差异有增大的趋势。高中生之间的差异明显大于初中生。

2、运用逻辑规则的能力的发展

研究发现(朱智贤,1990),青少年在掌握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逻辑规则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初一的正确率约为68%,初三的正确率约为73%,高二的正确率约为77% 。这说明,青少年已基本具有运用逻辑规则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运用逻辑规则的能力有所提高。该研究还发现,年级越高,个体间的差异越小。这说明,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其运用逻辑规则的能力趋于稳定。

研究还表明(朱智贤,1990),青少年运用不同逻辑规则的能力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衡。其中矛盾律掌握得最好,同一律次之,排中律掌握得最差。

(三)青少年辩证思维的发展

1、青少年的辩证思维迅速发展

研究表明(林崇德,1985),个体的辩证逻辑思维在7~11岁开始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辩证逻辑思维水平不断发展。初三是辩证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即重要的转折期。高二有

85%的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辩证逻辑思维,其辩证逻辑思维的水平已接近于成人。

2、青少年不同形式的辩证思维的发展水平不同

辩证思维是由辩证概念、辩证判断、辩证推理三种形式构成。青少年对辩证思维三种不同形式的掌握水平是不同的。研究表明(朱智贤,1990),辩证概念发展较早,辩证判断次之,辩证推理出现最晚。辩证概念和辩证判断的水平较为接近,而辩证推理的水平则远远落后于前两者。高二学生辩证推理的正确率仅为37%左右。

(四)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青少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结构日趋完整

创造性思维是由求同思维(聚合思维)和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构成的,其中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结构的完整性表现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协同发展。

研究表明(张德秀,1985),初一、初二学生的求同思维优于求异思维,而从初三开始,求异思维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超过求同思维的发展速度。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进入了以求异思维为主,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协同发展的阶段。

2、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品质日趋提高

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高低,主要是由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品质决定的。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种特点或品质。青少年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很大的发展,他们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规则、公式、原理去解决问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比较而言,思维的独特性发展相对缓慢。虽然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随着年龄呈增长趋势,但其中表现出的独创性还不明显。这说明,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还不够成熟。

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发展还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研究表明(潘洁,1983),个体之间在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这种个别差异还表现为:独特性的个别差异最大,变通性的个别差异次之,流畅性的个别差异最小。

第二节知识的学习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获得了一定的信息,并在大脑中对这些信息进行重新组织,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结构。本节主要介绍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并讨论知识学习的有关问题。

一、知识的概述

(一)知识的定义

“知识”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实际上,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只是凭借着经验与直觉,而并不十分了解“知识”的本质特征。心理学家们对“知识”的解释,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教育界,大都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界定“知识”涵义,强调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界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一般将知识定义为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这一定义强调:首先,知识是个体后天经验的产物,它不是由遗传而来的;其次,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再次,知识既包括具体信息的获得,也包括个体认知结构的变化。

(二)知识的分类

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如“书籍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等等。这类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它与我国流行的、与技能相对的“知识”概念是相吻合的。目前我国学校教学中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狭义的知识就是指这类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三种不同水平:符号表征、概念、命题。

符号表征是最简单的陈述性知识。所谓符号表征就指代表一定事物的符号。例如学生所学习的英语单词的词形、数学中的数字、物理公式中的符号、化学元素的符号等,都是符号表征。

概念是对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是较为复杂的陈述性知识。学习概念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例如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就是掌握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相连接的边这样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而与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无关。

命题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陈述,是最复杂的陈述性知识。命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概括性命题,只表示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个句子里的“北京”代表特殊城市,“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特殊对象的名称,这个命题只陈述了一个具体事实;另一类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这类命题叫概括,如“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这里的倍数关系是普遍的关系。

2.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可用来进行操作和实践。如“怎样开汽车?”“如何讲某种语言?”等等。程序性知识具有动态的性质。

通常,要知道如何做某件事,我们不仅要知道过程的每一步骤,而且还要知道采取每一步骤的条件。因此,程序性知识往往表现为一系列“条件-活动”的规则。认知心理学将这种规则称为产生式。例如,在分数除法中有这样一个程序:如果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那么用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而简单的产生式只能完成单一的活动。经过练习,简单产生式可以组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系统。这种复杂的产生式系统是完成复杂活动的心理机制。

策略性知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它是关于认识活动的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例如,“如何有效记忆?”“如何明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等等。策略性知识与一般的程序性知识的区别在于,一般的程序性知识主要调节个体外部活动,而策略性知识则是调节个体内部的认识活动。

在传统教学中,人们比较重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学校中常提及的“双基”,实质上“基础知识”是指陈述性知识,而“基本技能”与程序性知识的传授有关。现代认知心理学则更重视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因为只有在策略性知识的指导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才能更有效地被感知、理解、记忆,才能更有效地用来解答问题。传授策略性知识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和思维的重要途径和任务。

二、知识学习的方式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根据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获得信息的方式的不同,可将学生知识的学习分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一)发现学习

1、什么是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指学生在学习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发现学习中,学生要独立思考,主动地改组材料,以发现事物的意义,掌握原理和原则。老师不给学生讲解和灌输现成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有效地发现知识。教师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有效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推测,并鼓励学生为检验他们的推测作进一步的积极探索,作出必要的结论,从而达到对客观规律或知识的掌握。

2、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

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主要由两个步骤构成:(1)学生依据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借助推理和直觉引起的思维的飞跃,提出试探性的假设。(2)学生用更多的感性材料对试探性的假设作检验。若试探性假设经受检验后,与证实材料相符,假设就予以维持。

布鲁纳设计过一个发现学习的教学例证。教学内容是引导8岁儿童发现二次方程式的因式分解的规律。实验教学中首先让儿童玩弄并熟悉表示数量的积木块:大正方形(x乘x)、长方形(1×x)、小正方形(1×1),以获得知觉经验。然后在教师的提问、启发下,儿童在按要求搭出一个比一个大的正方形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各种探究、操作,并对其记录、对照。他们逐渐领悟到隐藏于如下记录中的重要规律:

x2+2x+1=(x+1)(x+1)

x2+4x+4=(x+2)(x+2)

x2+6x+9=(x+3)(x+3)

x2+8x+16=(x+4)(x+4)

x2+10x+25=(x+5)(x+5)

当x以2,4,6,8,10……的比例递进,另一行的增加是1,4,9,16,25……时,则方

程的右边的数字是以1,2,3,4,5……递进。

3、发现学习在教育上的意义

发现学习在教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发现学习有提高学生智慧的作用。发现本身意味着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使已有知识与学习者面临的新知识更好地联系起来。因此,发现学习有利于学习者直觉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其次,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在发现学习中,学习者把发现作为自我奖赏,从而使外在动因转化为内在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再次,通过发现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发现的技巧与方法,有助于学生解决今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另外,发现学习有助于增进学生的记忆能力。人类记忆的关键在于有效的检索,发现学习主动改进知识结构,因而也提高了有效检索信息的能力。

(二)接受学习

1、什么是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在接受学习中,所学内容以现成的、定论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理解新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接受学习常常是通过言语来进行的,如学习一首古诗或一条几何公理。

强调接受学习的心理学家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学的最高原则是依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状况进行,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是有效的。

2、接受学习的基本过程

首先,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找到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这些旧知识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其次,通过分析与比较等认识活动,找到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通过抽象概括等认识活动,促进新旧学习内容有机的结合,使知识不断系统化,形成一个更进一步分化的知识结构。

在指导学生进行接受学习时,教师通常呈现关键的观点和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在提供这个框架后,用许多例子和许多提问来指导和评估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提供必要的纠正和说明。关键的教学技术是老师把新内容放到一个有意义的背景中去介绍和评论。接受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接受学习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的最佳顺序是先学习较为一般的、包摄性广的知识,再学习较具体的知识,逐渐加以分化。例如,“三角形”知识学习的最佳顺序是:先教一般三角形;在一般三角形中按角的大小分化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在锐角三角形中分化出等边三角形;在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中分化出等腰三角形,等等。

3、接受学习在教育上的意义

接受学习在教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系统的间接知识,通过接受学习,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系统的间接知识。因此,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形式,学生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主要就是通过接受学习。其次,通过接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精确的,因而便于在记忆中储存和巩固。再次,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建立联系,会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知识学习的过程

由于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各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它们的学习过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从总体上来说是一致的。从学习者的内部活动过程上看,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包括知识的习得、知识的巩固与转化、知识的应用三个阶段。

(一)知识习得阶段

知识的习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新知识,也就是使新知识以一定的方式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形成新知识结构。由于程序性知识首先是以陈述性的知识的形式习得的,因此,在本阶段,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几乎没有区别。知识的习得是由一系列认知活动协同作用实现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注意

任何有目的的学习都以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注意为先决条件。当学习者处于注意状态时,他的注意指向学习目标。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适时告之教学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导致对学习结果的预期。这种预期推动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活动。

2、激活有关的旧知识

新知识的理解是以适当的旧知识为基础的。学生要理解新知识,就必须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与当前学习有关的适当的旧知识,并使之处于激活状态。要自觉做到这一点,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的。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教新知识前,先复习并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实践证明,许多教学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尚未具备适当的旧知识的缘故。

3、进行选择性知觉

学生阅读教科书、听教师讲课,都是在适当的背景知识指导下,有选择地进行的。为了使教学内容成为学生选择性知觉的对象,教师提供的新信息必须以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

4、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通过选择性知觉获得的新信息,以命题的形式表征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这种信息如果不同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的适当观念相联系且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辨别新旧知识的异同,则新的信息会很快消失(不能进入长时记忆)。因此,学生在选择性知觉以后,必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使新知识进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编码系统(命题网络)中。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应着重在两个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揭示新知识的内在联系;二是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知识的巩固阶段

知识的巩固阶段的任务是将所习得的新知识贮存在长时记忆中,以备日后提取使用。知识的巩固是在知识的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对知识的理解就不能有效加以巩固;同时,已巩固的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巩固是知识积累的前提,学生所习得的知识只有通过巩固,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知识的巩固还是知识应用的基础,如果学生所习得的知识不能得到巩固,那么在应用时,就不能有效地将这些知识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也就谈不上知识的应用了。

在知识的巩固阶段,不同类型的知识的具体学习任务也有所不同,陈述性的知识学习的具体任务是保持所习得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任务是通过练习,一方面,将所习得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另一方面,使程序性知识得以保持。

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是在前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应用规则的练习,使规则的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比如,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或阅读教材,知道了一般现在时态改为一般过去时态的规则,并能陈述这些规则(规则的陈述性形式),再通过大量的句型变换的练习,每当看到“yesterday”.“some years ago”等表示过去某时刻的词时,能立即根据规则把句子中的动词改为适当的过去式。这表明,学生已掌握了将一般现在时改为一般过去时的程序性知识了。

无论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都需要通过练习与复习来加以巩固,以保持在长时记忆中。首先,练习与复习可以加深在习得阶段所形成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其次,由于练习和复习不是对所习得的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以新的方式联系起来,这在形式上区别于已形成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再次,练习和复习可以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更广泛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改组或重建新的认知结构。可见,知识的保持决不是一种单纯的记忆活动,而是通过各种认知活动协调活动来实现的,特别是需要思维活动的参与。

在巩固阶段,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和复习的方法,如练习形式的选择、复习的时间安排,复习内容的分散与集中等。同时,加强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生巩固新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重视测量和评价学生认知结构的特征。测量与评价的重点是学生的知识网络结构是否形成,而不应强调机械记忆,否则将引导学生形成机械学习的倾向。

(三)知识的应用阶段

知识的应用就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有关的问题。在此阶段中,不同类型的知识被用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如陈述性知识被提取出来,用来解决“是什么”一类的问题,如“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一部分程序性知识被提取出来用来对外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另一部分程序性知识被提取出来,用来对内解决“怎么办”的问题。陈述性知识的提取是一个有意识的依据线索的提取过程,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的提取往往是一个快速、自动化的激活过程。

知识的应用是在知识的巩固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首先,通过知识的应用,学生可检验自己对所学习的知识是否真正理解并巩固了。这种检验有助于学生及时

地弥补学习上的不足和缺漏,改进学习的方法。其次,通过知识的应用,学生将一般性知识推广到具体的现象中,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一般性知识的理解。通过知识的应用,学生还可以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影响知识学习的心理因素

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认知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既有学生心理方面的的因素,也有教学方面的因素。其中,学生心理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对知识的有效的教学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的。这里,我们以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为例,来探讨影响知识学习的心理因素。

(一)学生的动机水平

任何学习策略都可以用一套规则来描述。早期研究学习策略的心理学家以为,告诉学生某些有关学习方法的规则,就可以使他们掌握该策略,提高学习成绩。后来的研究表明,学生仅记住论述学习策略的小册子中的条文,并不能改进他们的学习。只有当外来的指导被学生接受并改变他们的信息加工过程时,才能改进学习。而且策略性知识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达到概括化的程度,才能迁移到与原先的学习任务不同的新任务中去。进行这样的学习,若学生没有强烈的要求改进自己认知加工过程的愿望(即学习动机),是难以奏效的。

(二)原有知识背景

研究表明,策略的应用离不开被加工的信息本身,儿童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应用适当的加工策略。例如,皮连生等曾在小学一年级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利用生成表象策略记忆配对词组。这些配对词组被分为两组,A组由被试所熟悉的动物组成,B组则由被试不熟悉的动物组成。

A组例子 B组例子

大象—强壮松鼠—灵巧猞猁-敏捷伯劳凶猛

狗熊—愚蠢乌龟—长寿树獭—迟缓考拉—可爱

研究发现,当被试记忆熟悉动物的配对词组时,能较好地利用生成表象策略,记忆成绩也较好。而当他们记忆陌生动物的配对词组时,策略应用明显存在困难,记忆效果也较差。由此可见,学生的原有知识背景是策略学习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3、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

学生在学习某一策略时,必须能够反省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而这种反省认知活动的能力,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或经过几次教学就能得到改进。据达菲等人的研究发现,他们在10月份开始训练被试的阅读策略,直到次年2月份被试才出现反省认知能力的提高。正是由于反省认知发展水平的这种限制,使我们不可能随意对儿童进行策略训练。

五、促进学生知识掌握的教学方法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良好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我们以概念的学习为例,来说明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一)适当的定义

所谓适当的定义,就是指教师以简明、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这是概念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概念的定义一般是以“种概念=属概念+种差”的方式构成。种概念是要定义的概念;属概念是种概念的上一级概念,是反映出新概念所隶属的更一般的类别;种差是指要定义的种概念与其他种概念的区别,也就是要定义的概念的定义特征。例如,等边三角形是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这里的“等边三角形”是要定义的种概念;“三角形”是属概念;“三条边都相等”是种差。一个好的定义,不仅要求定义确定,能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定义特征,还要求语言简洁、明了。

(二)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大量的实验研究的教学经验证明,概念的关键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无关特征越多、越明显,学习就越困难。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可采用突出有关特征(定义特征),控制无关特征的方法促进教学。能飞并不是鸟的定义特征,虽然有许多鸟会飞,但是,有的鸟不能飞(如鸭子),而有些非鸟的却能飞(蜜峰)。

1、恰当地使用变式和比较

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的一种有效的做法是运用变式。所谓变式就是通过提供概念的各种具体事例,来改变概念的无关特征,以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例如,为了使学生获得“平原”这一地理概念,可以让学生观察各种平原地带的图片和地图(变式),比较各个地

带上的特征(植物、湖泊、沙漠),确定无关特征和共同关键特征,从而得出,平原就是地势平坦的地形。变式的使用一定要充分,如果变式不充分,就会导致概念外延的扩大与缩小。如给学生讲“鸟”的概念。如果所提供的变式是麻雀、燕子等会飞的鸟,则会造成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将蝙蝠等当成了鸟,而以为鸵鸟不是鸟。

在概念学习中,比较就是通过思维活动,去发现概念的有关特征,辨别无关特征。学生如果不能认真对所提供的变式进行比较,则不能把握概念的有关特征。

2、恰当地使用概念的正例与反例

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的一种有效的做法是运用概念的正例与反例。概念的变式又叫概念的正例,而与概念的某些具体事例相似的其他事物则是概念的反例。正例和反例在划分类别的界限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正例传递的信息最有利于概括,为了便于学生从例子中概括出共同的特征,最好同时呈现若干正例。反例传递的信息则最有利于辨别,有助于加深对概念本质的认识。反例的适当运用,可以排除概念学习中无关特征的干扰。例如,教“液体”这一概念,可以由易到难举例,先举水、果汁,然后举黄油、香波。黄油、香波在无关特征上彼此各不相同,黄油较粘稠、不透明,香波则不能吃。这样可以防止外延的缩小。然后举出几个反例,如沙子、稀泥,虽然它们也能倾泻,但不是液体。这样可以防止外延扩大。

(三)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在实践中运用概念意味着不断地进行解决问题、写作、阅读、解释等实践活动,这实际上是使概念具体化的进程。概念的每一次具体化,都会使概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会更深刻、更准确。

第三节技能的学习

技能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通常,技能的学习往往是与知识的学习交织在一起的。例如,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所进行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技能来调节;学生在学习数理化等课程时对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在音乐课中对乐器的演奏,也需要一定的技能的调节。但技能的学习不同于知识的学习,它有自己的过程与特点。因此教师们不仅要了解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和特点,还要了解技能形成的过程和特点,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本节主要讨论学生的技能学习的有关问题。

一、技能概述

(一)什么是技能

关于技能,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虽然他们各自的观点有很大的分歧,但他们在描述技能时有很多共识。

首先,他们都认为,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单一的动作不能叫做技能。例如,利用一组身体动作去表现某种情感(如舞蹈等)或组装一个机器部件,学生通过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运算、答题、检验等动作来解答应用题等,都是技能。而点头、握手等简单动作就不能被称为动作技能。

其次,他们都赞同,构成技能的动作系统是一个合理的动作系统。所谓合理,就是指动作系统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合乎动作程序的必要的动作,同时,动作之间相互协调,共同达到预定的目的。那些无目的的或不必要的动作,不能称为技能。例如,学生分心时的胡思乱想、婴儿够物时的手舞足蹈就不是技能。

第三,他们都肯定技能是后天获得的。技能与不随意的动作和反射性的动作有本质的区别。虽然个体的不随意动作和反射性动作,都是由具体的动作反应方式表现出来的,但它们是先天的本能反应。例如,当人们眼前出现轻微刺激时,人能迅速作出眨眼反应;当叩击人的膝部时,人能迅速作出踢腿反应。这些反应是人先天具有的本能反应,不属于技能范畴。

第四,他们都相信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那些不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系统不是技能。如人在紧张时出现的两腿有规律地抖动、癫痫病人的摆头动作等,都不是技能。

综上所述,技能可以定义为个体通过练习而习得的合理的动作系统。

(二)技能的分类

根据技能所调节的动作的性质,可以将它们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1、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又称操作技能或运动技能,是由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过程而实现的合理

而流畅的外部动作系统。如人们在打字、打球、滑冰、写字等活动中,都是在动作技能的调节下进行的。个体越是经济、有效、合理地利用身体动作完成任务,就意味着其动作技能的水平越高。

通常,为了研究方便,可以根据动作技能不同方面的特点,对动作技能进行分类。

根据动作是否连贯及持续时间的久暂,可以将动作技能分为连续的动作技能和不连续的动作技能两类。连续的动作技能是指由较长序列的连贯性的动作构成的动作技能。如在开汽车、骑自行车、舞蹈、弹琴、跑步、打字等活动中需要用连续的动作技能。这类技能一般较多地受外部情境的制约,需要根据外部情境中的信息,不断调整操作者与外部的关系。不连续的动作技能是指由较短序列的不连贯性的动作构成的动作技能。如投篮、射箭、举重等活动,都是不连续的动作技能的典型例证。这类技能一般较少受外部情境的控制。

根据完成动作技能对环境条件的依赖程度,可以将动作技能分为开放的动作技能和闭锁的动作技能两类。开放的动作技能,其主要信息来自外部环境刺激,它的完成与外界刺激密切联系。例如球类运动项目、散打、拳击等活动中,动作技能的完成和发挥与个体准确地感知、判断和预测对手的活动状况密切相关。闭锁的动作技能,其主要信息来自个人的动觉反馈信息。如体操、舞蹈、游泳、跳水等活动中,动作技能的完成和发挥主要依据的是个人的动觉反馈信息。

根据完成动作技能时所参与的肌肉群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动作技能分为精细的动作技能和粗大的动作技能。精细的动作技能是指主要用小肌肉群来完成的动作技能。如写字、绣花、打字、制作手工艺品等都属于精细的动作技能。粗大的动作技能则是指主要用大肌肉群来完成的动作技能。如跑步、游泳、踢足球等都属于粗大的动作技能。精细的动作技能与粗大的动作技能之间的相关很低,在获得精细或粗大的动作技能的难易程度上,个体的差异十分显著。

根据完成动作时是否使用工具或某种装置,可以将动作技能分为工具性动作技能与非工具性动作技能。工具性动作技能是指必须使用或操作一定的工具或装置来完成的动作技能,如写字、弹琴、吹奏等都属于工具性动作技能。非工具性动作技能是指不使用工具或某种装置来完成的动作技能,如跳舞、健身操等都属于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还有初级和高级之分。初级的动作技能是刚学会的某项技能;高级的动作技能称为技巧,是高度熟练化、自动化的动作技能。

2、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或认知技能,是个体调节认知活动的技能。个体观察事物、分析各种现象、解决各种问题,都需要智力技能的调节作用。

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虽然都具有技能的共同特点,但它们属于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技能。首先,它们所调节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所调节的对象是外部的肌肉动作,而智力技能所调节的对象是内在的观念,如形象、概念、命题等。其次,动作技能是展开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不可或缺的;智力技能的动作则是简缩的,熟练的智力技能往往省去了许多动作,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跳跃性。第三,动作技能是外显的,旁人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它的进程;智力技能则是内潜的,旁人不能直接观察到它的进程,人们只能通过智力活动的结果间接地了解它的进程。

由于智力技能具有观念性、简缩性和内潜性,因而研究起来十分困难。目前,学术界尚无关于智力技能分类标准问题的研究。有关智力技能类型的描述往往是与具体的认知内容相联系的。例如,冯忠良先生将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技能区分为计数的技能、运算的技能、解答应用题的技能等。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一)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

动作技能是离不开具体的操作或动作的,它总是要在人的完成某种操作或动作中表现出来。操作或动作是可以观察的外显活动,达到较高速度、精确、轻松而连贯的操作或动作被称为熟练的操作或熟练的动作,而熟练的操作被认为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心理学家将新手和专家完成同一任务的操作加以比较,发现熟练的操作具有五个特征:

1、动作系统趋于自动化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人的任何操作或动作可以分解为复杂的刺激与反应过程。从刺激到反应之间需经历五步,如图4-1。

图4-1 知觉一动作的信息加工过程

(1)输入,即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接受来自环境的信息从而引起冲动。

(2)编码,即将输入的神经冲动转化为相应的观念(表象、概念、命题),纳入已有的观念体系之中。

(3)信息加工,即运用联想和思维,从信息中推导出以符号的形式陈述的行动指令。

(4)译码,即将符号的指令转化为神经冲动。

(5)输出,即神经冲动引起肌肉作用于外部世界。

研究表明,初学者的操作分成许多小步,看起来很笨拙,随着练习的增多,个别的中间反应逐渐变得不必要了。个体的动作从一步一步有意识的尝试,逐步发展到自动化操作的形成,形成了自动化的动作系统。这主要是由于省掉了许多中间环节的缘故。

2、能有效利用微弱的线索进行反应

所谓线索就是指那些有助于人辨认情境或引起其行动的刺激。线索可以是看到、听到或触到的。任何动作都受活动中的线索指导。

指导动作的线索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本线索,即人要进行成功的反应所必须注意的线索;第二类是有助于调节反应的线索;第三类是无关的线索。以棒球游击手的动作为例,球棒的摆动、球的初始速度,是他要作反应的基本线索。根据基本线索,个体可以作出基本的反应动作。球的转动和场地的条件是调节反应的线索。根据调节反应的线索,个体可作出精确的反应动作。人群的喧闹则是无关线索。

在动作技能形成初期,学习者只能对基本线索发生反应,他不能觉察到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难以发现自己的错误。有助于调节反应的线索对初学者没有帮助,而对优秀的运动员,则有助于他们精细地调节自己的动作。

随着练习的增多,学习者能觉察到自己动作的细微差别,能运用细微的线索,使动作日趋完善。技能相当熟练时,人能根据微弱的线索进行动作。这时熟练者头脑里已储存了与特有的一系列线索有关的信息,当某一线索出现之后,就能进行一系列的反应。优秀运动员对微弱的线索有敏锐的感知觉。例如,第31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长谷川信彦,可以通过对方移动时所产生的风声,地面震动的触觉和对方呼吸的声音来判断对方移动的位置。

3、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高度熟练的动作,看起来似乎连续不断,其实,操作者是在不断进行尝试和纠正。如汽车司机在开车时并不能笔直行驶,而是时左时右,汽车行驶的路线实际上是锯齿形的。在此过程中,司机是根据其动作结果的反馈来调整他的操作的。反馈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由视觉和听觉等外部感觉产生的外部反馈;另一种是由肌肉和关节引起冲动的内部反馈,即动作感觉反馈。初学者主要靠视觉信息——外部反馈来调节自己的动作,而熟练的操作者则主要根据动作感觉的内部反馈来调节自己的动作。所以熟练的驾驶员可以不必等到汽车偏离预定的路线太远,就能靠肌肉的内部反馈调节自己的操作,而把事故排除在发生之前。心理学家希斯(J.R.Higgins)等的研究发现,熟练的专家甚至尚未等到肌肉信号的到来,便能预料到他给自己的肌肉发出了不正确的指令,在错误发生之前,就能收回这个指令。

4、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动作的系统

心理学研究表明,熟练的演奏家不是对单个音符作孤立的反应。他们的局部动作已综合成大的动作系统。凯尔(S.W.Keele)的研究表明,尽管动作技能开头可能是逐个动作地学会的,但技能学习的较高阶段则是形成一个内部高度协调的动作系统,使完整的操作畅通无阻地执行,很少需要反馈。

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具有同样动作技能的人,在技能的熟练程度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检验谁的技能最为熟练,最好方法是看谁在不利的条件下能保持正常的操作水平。最优秀的飞行员能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准确而协调地进行操作。最优秀的球星在自己身体失去平衡时,能摆脱对手的贴身防卫,将球踢入网内。在不利的条件下,技能不够熟练的人则会手足无措。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

动作技能的形成的过程是指学习者从初学到熟练操作这一变化中个体心理的发展进程。心理学家费茨(P.M.Fitts)和波斯纳(M.Posner)将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

认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者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观察别人的动作示范,了解动作系统的结构以及每一具体动作的要求。这一阶段的学习重点在于注意应予以反应的线索。由于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的知觉活动进行的,因此也称知觉学习。例如,儿童临帖写字,首先必须仔细观察字帖上要临写的字,通过观察,了解这个字的笔画、笔顺,要知道字的间架结构,还要了解每一笔起笔、运笔、收笔的方式等。

在认知阶段,学生还要进行初步尝试,掌握技能的局部动作。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注意范围比较狭窄;精神和全身肌肉紧张;动作忙乱、呆板而不协调,常出现多余的动作;不能觉察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难以发现错误和缺点。

任何动作技能的学习,都必须经历认知阶段。不过,有的认知阶段的学习是在非正式的情形下进行的。不同的动作技能的学习,所经历的认知阶段的时间也有长有短。

2.联系阶段

联系阶段的任务是将局部的动作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由于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所包含的刺激与反应也非常复杂,所以将局部动作联系起来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学习者必须在掌握动作技能中的每个具体动作后,学会将由前一个刺激引起的动作反应作为刺激,来引起后一个动作反应,以此形成一个连续的刺激-反应的锁链。如用英文打字机打出sky这个词,学习者必须知道并打出每个字母,而且看到被打出的第一个字母,就要想到接着该打第二个字母……。

在联系阶段的初期,练习者逐步掌握了一系列局部动作,并开始将这些动作联系起来,但是各个动作结合得还不紧密。在从一个动作过渡到另一个动作时,常出现短暂的停顿。练习者的注意分配能力较差,在同一时间只能注意一个动作,即先集中注意一个动作,然后再注意做出另一个动作。通过注意的反复地交替,对不同的动作进行调节。这种交替慢慢加快,技能的结构趋于完善,逐渐形成整体的协同动作。

在联系阶段的后期,技能的局部动作被综合成更大的单位,最后形成一个连贯的技能整体。练习者视觉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弱,而肌肉运动感觉的自控作用逐步提高,动作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紧张程度有所减弱,多余动作趋于消失。

3.自动化阶段

自动化阶段是动作技能学习的最后阶段。动作技能的各个局部动作已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各个动作或各局部动作之间相互协调,动作技能能按规定的程序,以连续的反应方式实现,即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平。因此,前面所论述的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也就是动作技能学习进入第三阶段的特征。

(三)动作技能形成的有效条件

1.练习

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动作技能是在练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

(1)练习进程

为了了解技能形成的学习进程中量的变化,通常利用练习曲线。练习曲线又称学习曲线。它是把历次练习的进程及其效果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然后绘制成曲线,用以描绘练习进程的进步状况。练习曲线通常用函数坐标图来表示。其表示方法常见的为三种:其一是表示工作量与练习时间之间关系的练习曲线。这种练习曲线往往是上升的,因为工作量是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而增长的。从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可以看出练习的效率。

其二是表示每次练习所需时间与练习次数之间关系的练习曲线。这种练习曲线是下降的,因为练习次数增加,一般所需时间要减少。从每次练习所需时间的多少,可以看出练习的速度。

其三是表示每次练习的错误数与练习次数之间关系的练习曲线。这种练习曲线是下降的,因为练习次数增多,练习中发生的错误会减少。从每次练习的错误数量,可以看出练习的准确性。

练习进程是若干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练习曲线可以看出练习进程的效率、速度、准确性等方面的变化和特点。

图4-2 麦克唐纳六阶段学习曲线

练习曲线的形状因计算成绩的不同而异,一般说来,练习成绩是逐步提高的。但进步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表现为先快后慢;有的则表现为先慢后快;还有的表现得前后变化不大,比较一致。而且在一般情况下,练习成绩是波浪式上升的,有时进步,有时没有进步,有时甚至退步。在一些较复杂的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常常会出现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高原期”现象。麦克唐纳(1959)综合了各种技能的学习和各种不同的学习条件下技能的形成进程,提出了技能学习的一个综合性模式;如图4-2所示。这就是麦克唐纳“六段学习曲线”,即把技能学习的总过程分为六个阶段;A为无进步阶段;B 为迅速进步阶段;C为学习速度逐渐减慢阶段;D为高原阶段;E为再次缓慢进步阶段;F 为进步再次缓慢并临近极限阶段。

这个学习曲线并不是从哪一种具体的运动技能的学习进程中描述出来的,它只是说明运动技能学习进程具有上述六个阶段的可能性。这个综合模式对于判断学习阶段或根据判断来考虑练习的指导方法,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2)练习次数与时间分布

练习的次数和练习时间是影响练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虽然技能的形成,需要有足够的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但不是练习越多效果越好。通常,如果连续的练习次数很多,或练习时间过于集中,则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从而导致练习兴趣下降,降低练习效果,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但每次练习时间和各次练习之间的时距以多少为宜,要根据练习的性质、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技能掌握程度来决定。一般而言,简单技能可以集中时间练习;复杂的技能,由于练习内容较多,则应分散练习;若学生年龄小或学生身体欠佳,最好要用分散练习,而且每次练习时间和各次练习之间的时距都不宜太长;在练习初期,由于技能动作生疏,练习时间相应要长一些,但也要注意适当。在教学上特别要防止单纯增加练习次数和时间,搞疲劳战术的做法。

(3)结果反馈

练习结果的反馈信息是影响学生练习效果的又一重要的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每次练习的结果,是提高练习效果的有效方法。美国心理学家比拉等人研究了大学生的打靶训练。实验时,将动作能力相等的学生分为两组,甲组开始练习时,有电机响声表示击中目标,乙组则没有此击中信号。一小时后,两组交换。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击靶成绩前后差异很大,甲组在有反馈信号的第一小时内,曲线一直上升,而第二小时没有反馈信息时,虽然学生继续练习,但没有练习效果没有进步。乙组刚好相反,第一小时无反馈,练习进步很小,第二小时有反馈,练习效果明显提高。练习结果的反馈可以使正确的动作得以巩固,错误的动作得以及时纠正,便于有效地掌握动作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练习结果,并给予评价,充分利用反馈的强化作用。

(4)练习方式

练习的方式是影响练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保持注意的稳定和集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在练习的初始阶段,应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避免盲目的尝试,防止形成不良的动作习惯。因此,在教学上应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明确完整的动作结构以及每一动作的具体要求。练习还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先易后难地分步骤进行。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技能,应把它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的局部动作,每个局部动作由若干个具体动作组成,待掌握这些局部动作以后,再过渡到比较完整的动作系统。许多实验研究表明,这样的练习远比不分步骤的练习效果好。同时,要注意将心理练习与身体练习相结合。理查逊(A.Richardson,1967)研究表明,心理练习与作业改进有一定的相关;若心理练习与身体练习相结合,其效果最佳。但心理练习并不总是有效的,一般而言,如果学生对练习任务较为熟悉,或练习任务中包含较多的认知因素,则心理训练的效果较好;反之,则心理练习作用甚微。心理练习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使练习效果下降。

2.指导

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练习固然重要,但接受一定的指导同样不可忽视。正确的指导,在一定场合能使动作技能的学习效果迅速提高。同时,不同的指导方法,其效果也有所不同。

(1)指导与自行尝试的效果比较

心理学家戴维斯(D.R.Davies,1945)曾作过这两种学习方式的效果比较研究。在研究射箭技能学习的实验中,他把被试分成两组,甲组受到详细指导,乙组自行尝试。练习18次,甲组射中率为65%。乙组射中率仅45%。麦伦洪(J.E.Manachab,1972)也作了类似的比较研究,发现指导组的成绩也高于自行尝试组。

(2)指导的份量

并不是所有指导都有积极作用,有时指导的份量过重,往往不能取良好的效果。许多研究都表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在技能学习的初期阶段,要使指导有效,则示范动作必须慢速进行,而所指导的动作的数量不宜过多。当学生尚未领悟动作要领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往往是无效的。

(3)指导的方式

不同的指导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汤姆森(L.Thomson)曾做过比较研究,他将被试分成5组,分别予以不同的指导,学习装配锯齿形的七巧板,直至无错误为止。各组成绩如表4-3所示。实验结果说明,在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教师要使学生注意观察并理解他所示范和指导的动作。

4-1 不同指导方式的不同效果

动作技能的形成,除了要受到练习和指导的影响外,更要受到学生的一些心理状态和特征的影响,其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的意志品质等对技能学习也有明显的影响。

三、智力技能的培养

(一)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形成理论

在智力技能的研究方面,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人的智力技能的形成是智力活动的个体内化过程。所谓内化就是指,智力活动由外部的物质化活动向内部的心理活动转化。据此,他提出了智力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他将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

这是智力活动必需的准备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的任务是通过观察智力活动的“原型”,理解活动的目标、程序及每步骤的具体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表象。例如,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讲解例题,将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以了解解答应用题的目标、程序和要求,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解答应用题过程与结果的表象。这个过程就是活动的定向。

2、物质活动和物质化阶段

所谓物质活动就是指运用实物进行智力活动;所谓物质化活动就是运用实物的图片、模型、示意图等实物的替代物进行智力活动。通常,教师喜欢采用物质化活动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智力技能。这是因为,物质化活动既保留了活动的物质性特点,又利于进一步内化。

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的任务是,在活动的定向的基础上,根据对活动的目标、程序、要求的认识和表象,利用实物或实物的变形,来进行实际的智力活动,从而形成实际操作的动作表象。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教学退位减15—7 时,可以借助小棒来进行运算。先分:将15分为10和5,再减:将10减去7得3,最后是加:将5和3加起来,得8。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智力动作必须以展开的形式进行,并以相应的实际操作来完成。

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在本阶段,个体不是直接操作实物进行智力活动,而是通过出声的外部言语来进行智力活动。外部言语是一种结构完整的言语。以出声的外部言语来概括已形成的动作表象,使智力活动摆脱了实物的限制,提高了智力活动的概括性。但是,在本阶段,个体的智力活动仍然是展开的、非自动化的。例如,在上例中,个体仍需要按照“分、减、加”的操作程序进行智力活动。

当然,个体在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阶段,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大声地说出操作过程。因此,本阶段可以与前一阶段合并。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在本阶段,个体虽然发音器官在动,但不发出声音,智力活动是借助言语声音的表象来进行的。这一阶段,从本质上与上一阶段没有区别。本阶段的任务是使智力活动的进行由外部言语调节逐步向内部言语调节过渡。

5、内部言语阶段

本阶段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智力活动是以简缩的、自动化的形式进行。由于内部言语是一种简缩的、意义性言语形式,因而,它可以使智力活动达到高度的概括水平。智力活动只有达到高度概括化,才可能实现简缩化和自动化。

(二)智力技能形成的特征

智力技能形成的特征,就是指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的特征。了解智力技能形成的特征,有助于教师明确智力技能培养的目标。

智力技能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智力活动主要靠内部言语来调节

在智力技能形成的初期,智力活动主要是通过对具体实物的操作来进行的。这时智力活动离不开以动作表象形式存在的具体经验。智力技能形成的中期,外部言语代替了动作表象,来调节智力活动,这使智力活动摆脱了具体经验的束缚,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在智力技能形成的后期,内部言语代替了外部言语,更进一步提高了智力活动的概括性,使之更能适应复杂智力活动情境。

2、智力活动具有简缩的特征

在智力活动的早期与中期,智力活动是展开的,而在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智力活动则是简化和压缩的。例如,当一个高中生看到一个小学应用题时,他不需要进行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运算、检验等动作,就可以直接回答问题。这些智力动作已被压缩到一起,一步就完成了。

3、智力活动达到了自动化

在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智力活动高度熟练,以致于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智力活动过程。

(三)智力技能形成的条件

影响智力技能形成的因素很多,这里我们只讨论几种主要的影响因素。

1、“原型”的特点

智力技能形成的基础是个体对活动的定向。而活动的定向是通过个体观察“原型”来实现的。因此“原型”的特点是影响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因素。首先,所提供的“原型”的结构必须是完备的,要保证个体能完整地了解动作的程序和各基本动作的要求,不能有任何遗漏。其次,所提供的“原型”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典型性,要对同类智力活动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

2、练习

同动作技能一样,智力技能也是通过练习形成的。首先,练习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没有足够量的练习,就不能实现智力活动的内化。其次,练习的方式也是影响智力形成的重要因素。练习必须分阶段进行,而且要注意多样化。关于智力活动的练习问题,后面再详细探讨。

3、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者对智力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是影响智力技能学习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小学数学2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中,由于数量较小,一些学生就满足于用计数的方法来完成运算任务,而不是根据数的组成的知识,通过数的组合和分解动作来完成运算任务。其结果是这些学生不能掌握加减法运算的算理,形成加减运算的技能。到了更大数量的加减运算时,这种不足就会暴露出来。可见,调动学生学习智力技能的积极性十分重要。

4、概括水平

学生的概括水平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条件。学生的概括水平越高,所学习的新技能就越能摆脱具体经验的束缚,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例如,在20以内退位减的运算中,只要掌握了“破十法”的规则,就会运算20以内的所有退位减法题。

5、基本技能的熟练

任何复杂的智力技能,都是由一些简单的技能组合而成的。因此,基本技能的熟练是相当重要的。例如,如果解答简单应用题的技能掌握得很熟练,那么,学习复合应用题的技能就很容易了。

(四)智力技能的“原型”模拟

智力技能是由物质和物质化活动内化而成的。要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首先要确定智力活动的“原型”,也就是要弄清智力活动物质化的操作程序。但是,智力技能是内潜的,而且是高度简缩的,观察者无法清楚地了解活动主体智力活动的过程,就是活动的主体也难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智力活动过程。因此,要弄清智力活动的内部程序是十分困难的。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控制论的功能模拟思想被引入了心理学研究,创造了“心理模拟法”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可帮助我们确立智力技能的操作“原型”。

“心理模拟法”就是建立与人的心理功能相平行的物质系统。这个物质系统的功能与要模拟的心理功能是一致的,而不是真实地再造人的心理系统。用控制论的术语来说就是“同功异构”。在我国,运用“心理模拟法”建立智力活动的“原型”需要经过两个步骤:

1、创拟心理模型

创拟心理模型就是拟定假设性的智力技能的“原型”。这是建立智力活动“原型”的关键步骤,其任务是初步地确定智力操作的基本程序及活动的要求。首先,由于智力技能是存在于经验丰富的专家头脑中的,因此,要创拟智力活动的心理模型,就必须将专家头脑中的智力技能外化出来。要让专家将自己的智力操作过程尽可能详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创拟心理模型的基础。当然,这里所说的专家,不是指某一个专家,而一批该领域的专家。智力活动的心理模型应该是该领域中专家的经验的概括化。其次,要在总结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对智力活动进行功能分析。功能分析的任务是明确智力活动的对象、条件和结果。再次,对智力活动进行结构分析。要根据专家的经验总结,分析智力活动的基本操作和各操作之间的关系。第四,将功能分析与结构分析结合起来,确立智力活动的心理模型,即确立智力活动的基本程序和各操作的基本要求。第五,要考察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所确立的心理模型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供检验。

2、检验和修正心理模型

所创拟的心理模型是假设性的,是否合理,还需要经过检验。对于检验中发现的不合理的操作,要进行修正。经过检验和修正的心理模型,才能作为智力技能的“原型”,用来指导教师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通常,对心理模型的检验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实验性的教学活动来检验,这是使用最多、最便捷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计算机来检验,即将心理模

型编制成一定的计算机程序,通过运用该程序,以检验其有效性。

(五)智力技能的分阶段培训

根据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的研究(冯忠良,1992),智力技能的培训必须分三个阶段进行:

1、原型定向

所谓原型定向,就是指了解智力活动的物质化的操作程序,如智力活动的基本操作、智力操作的顺序和智力操作的要求等,并形成关于智力活动的物质化的操作程序的清晰的表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原型定向,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示范要正确,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一步操作的具体的操作方式;其次,教师对智力技能的操作程序的讲解要确切,使学生不仅了解操作的程序,还要了解操作程序的必要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再次,教师发出的动作指令必须十分明确,要使学生听到指令,就知道该怎么做。同时,教师发出的动作指令,还要尽可能简练,以便于学生记忆。

2、原型的操作

所谓原型操作,就是根据原型定向阶段所形成的智力操作的程序,以物质的或物质化的操作,加以实施,以形成智力活动的动作的经验。在原型操作阶段,智力技能训练的要求是:首先,所有的智力操作必须以展开的形式进行,不能有任何遗漏。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学生形成完备的动作表象,同时也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智力活动的结果,以便及时调整智力技能训练进程;其次,要适时地变更活动的对象,使智力活动在直觉的水平上得以概括,使智力技能的适用范围具有更大的广泛性;第三,由于智力技能是靠内部言语来调节的,而内部言语是以外部言语为基础的。因此,在进行原型操作时,要注意操作活动要与言语相结合。一边操作,一边用言语来标志和组织操作的进行,这有利于智力操作的内化。在原型操作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以后,要适时地向下一阶段过渡。

3、原型内化

所谓原型内化,就是指智力技能由外在的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向内部的心理活动转化。在进行原型内化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智力操作的进行,必须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无声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这个程序不能省略或颠倒;其次,要适时地将原型中的操作进行压缩和简化;再次,要变换智力活动的具体对象,使智力活动的操作得到进一步的概括,以便于广泛地适用于同类课题。

当然,这里所讨论的是智力技能培训的一般程序,但如果所学习的智力技能是由主体已掌握的一些智力操作构成,那么,就不必按照这个程序进行,可以直接由智力技能的迁移而实现。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2.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谈谈心理发展与学习的关系。

3.简述个体感知发展规律及其在教育实践工作中的意义。

4.联系个体思维发展的规律,谈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5.什么是知识?个体获得知识的方式有哪些?

6.结合实际,分析说明知识学习的基本过程及相互关系。

7.简析练习进程的一般趋势及特点。

8.联系实际,举例说明操作性技能形成的过程与条件。

9.如何创拟智力活动的原型,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发展?

青少年认知发展综述

青少年认知发展综述

青少年认知发展综述

青少年认知发展综述 院(系): 班级:姓名:学号:青少年期主要代表11——18岁的时候,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分别分为:少年期,主要指初中阶段(11、12---14.、15岁);在这一个时期,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其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要以具体形象做支柱,开始出现了反省思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不过仍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青年初期,主要指高中阶段(14、15---17、18岁)在这一个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成为占主要地位的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都有深刻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的质的四个主要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一个阶段的行为表现都是不同的,每一个阶段随时代的差异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就如:大概从05年开始,人们开始使用“80后”、“90后”来称呼青少年,其主要原因在于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九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则由于网络的普及,他们的言论也开始被整个社会所感知。火星文的出现,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青年人为了追求一种时代的的特殊性质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可是到了后来越来越被更多的人认知,知道去普篇的

接受,由此得知:青少年在学习认知的过程中,认知和学习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个体的认知功能的提高和完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进行的,学习成为了认知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个体的学习丛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认知活动,在任何的学习活动中,个体都要进行适当的感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的活动。现实生活中叶存在着很多明显的事例来说明这些问题。周杰伦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了很多青少年追逐的偶像,我们想:是他的歌真的那么好听吗,是他长的真的那么的吸引众人的眼球吗,还是一种独特的魅力在吸引着更多的人去注目。我们来简单的看一下所谓周杰伦的劲歌。很多的时候很大的一部分,周杰伦的歌曲都是哪一些听不清讲不明,只知道他在唱的东西。可是很多的人为什么就喜欢上这种风格了,从青少年个人认识发展的角度来分析。90年代后的很大一部分青少年追求的是一种与众不同,追求的是一些时尚的新元素。因为听不懂才那么的受欢迎。,后来虽然部分的歌曲加上了很多的文化元素,可是居于青少年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使得个体的认知功能得到了训练,很多事情也就变得习以为常了。 青少年个人认知发展是以个体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中介的,离开了必要的知识技能,个体就不能进行认知的活动,更谈不上发展个体认知的功能,而只是技能的掌握是个体学习活动的结果,一次认知发展是学习活动的结果。很简单普片的一个实例。刚才周杰伦的崇拜,是在有一定音乐基础的条件下去认知的,生活中很多模式化的东西也能诠释这样的一种现象。一个人的一生总会经历这样的一耳光阶段:

第四章 认知学习理论 第二节 托尔曼学习理论

第二节托尔曼学习理论 了解托尔曼的生平及认知行为主义产生的背景 掌握认知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和主要实验 了解新托尔曼学派 托尔曼(E.C.Tolman,1886~1959)是寻求认知过程和行为过程相统一的第一人。他受行为主义和格式塔理论的双重影响,提出符号-完形学习理论,属认知行为主义理论。其最著名的是白鼠走迷宫的实验。 通过一系列实验,托尔曼认为应强调行为的整体性,注重行动(act)而不是纯行为主义所关注的动作(movement)。个体的学习行为是有目的的,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的反应。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形成目标-对象-手段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知地图”,并非学习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因此,他将行为主义S-R公式改为S-O-R,其中。代表有机体(organism)的内部变化,亦即中介变量,它虽不是引起行为的基本原因,却是引起一定反应的关键,称为“行为决定因素”,包括目的和认知的因素、能力因素和行为顺应因素(Tolman,1932)。 此外,他还认为外在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白鼠在走迷宫时根据对情景的感知,在头脑里有一种预期指导其行动,预期的证实就是一种所谓的内在强化。可以说托尔曼用动物实验的方式探讨了认知学习问题,被许多人称为认知心理学的鼻祖。 一、托尔曼的生平 爱德华·托尔曼(Edward C.Tolman,1886~1959)于1886年4月14日出生在美国麻省纽顿的一个贵格会教徒的家庭。191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电子化学学土学位,然后从那里去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并于1912年和1915年获心理学硕土学位和哲学博土学位。同年,他开始在美国西北大学任讲师。但3年后他被免职了,名义上说他缺乏教学能力,实际上则是由于他在当时战争期间持贵格教的绥靖主义态度。 1918年他受聘于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莱分校,任心理学教授。他的学术生涯主要是在那里度过的。1950年,他由于拒绝麦加锡泡制的忠诚宣誓而被解聘。在这之后,他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在这期间,托尔曼作为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Liberties Union)的一名成员,为促进学术自由而作了不少努力。这种努力的结果之一,是他于1953年重新回到贝克莱分校任教,恢复原职,一年后退休。

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应用于评价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根植于学习理论,最初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 该理论现在被称为社会认知理论或社会性的认知学习理论,其主张相对独立于其他人格学习取向。社会认知理论注重行为的社会性起源和认知思维过程在人类机能各方面——动机、情绪、行为的重要性。社会认知理论家试图超越传统关于行为的内在重要性和行为的外部决定论之间的争论,他们提出有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总是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此外,社会认知理论家试图超越传统的把该领域划归于与人本主义取向相对立的行为主义的范畴。最后,虽然该理论强调了学习在理解人类行为方面的重要性,但对认知过程的强调,以及认为学习在无奖赏情况下也可以发生的观点则与传统的强化学习理论有分歧。 关于人的观点 Bandura 和 Mischel 都意识到对人的总的看法和人格理论之间存在着联系,并明确地提出了这方面的观点。当今的社会认知理论注重把个体看作积极动的并能运用认知过程去阐明事理、预见未来、选择行为过程并与他人交流。既注重内部因素又注重外部因素。从根本上说,当个体能适当运用其功能时,社会认知理论就将个体视为一个有能力适应环境变化的和谐的有机体。相互决定论的历程包括个体按照不同的工作要求和各种可能的结果在诸多目标中进行主动选择或对不同情境进行区分。 Bandural 和Mischel 都注重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配合,并致力于建立以系统性观察为基础的明确的概念,社会认知理论讲求的是人类行为的广泛方面与严格的科学态度并重,主要的内部过程和系统性的观察并重,不反对自我报告。 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对人格结构的强调从某种程度上涉及对认知过程的强调,其中两个结构性的概念尤其值得注意:自我的概念和目标的概念。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结构,而是一系列认知过程。人们对自我概念的理解和对自身行为的反应,如自我赞扬和自我批评,被视为理解环境事件和行为之间联系的关键。社会认知中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心理机能中的一部分历程。从某方面说,个体并不存在“自我”这样一个结构,而只是个体一部分的自我历程。社会认知理论不只是提出一个自我概念,该理论认为个体具有的自我概念及自我控制的历程可以随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自我概念的一个特殊方面成为Bandura 思想的中心,即与自我效能或与处理特殊情境的理解能力有关。自我效能的概念是指个体对其在具体任务或情境下有关行为能力的判断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动机、行为表现和情绪唤醒。社会认知理论注重认知过程,强调内部影响和外部影响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理解。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观察学习涉及通过观察别人而学习复杂行为的能力。自我调节与个体对自身行为施加影响的能力有关,而不是机械的对外部刺激产生反应。 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只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习。被观察的对象称为楷模。有证据表明个体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楷模的行为表现而学得。因此,例如孩子通过观察父母或他人说话从而学会语言,这个过程叫仿效。通常这一类行为的学习历程也包括模仿或认同。然而,模仿指细致地重复他人的某种反应,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2章 认知发展

【第二章认知发展】 一、一个人思考并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的学习活动都属于认知活动; 二、认知发展是指一个人进行智力活动并获得相应产物的能力的进步或提高。 三、持有阶段性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技能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点上表 现出突发性的增长,而在另一些点上却没有变化,即以一种分离的、阶段性的模式发展。 在对阶段性发展观点进行比喻时,常用例子“爬楼梯”,即认知的阶段性发展如同人爬楼梯; 四、认知发展的连续性过程类似于一个人沿着斜坡向上走逐渐到达更高层面的过程,其 中每一个新的进步都建立在前面的发展之上。 五、领域一般性:持有领域一般性观点的认知理论认为只存在一条认知发展路线,即认知发展几乎是同时在多个领域发生。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张领域一般性的观点; 六、领域特殊性: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坚持的就是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观点,认为人类的认知包括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不同领域,各个领域的发展是彼此独立的。 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认为当已有的图式不能应对眼前的问题时,就产生一种不平衡状态; 2、感知运动智力阶段的儿童还形成了客体永恒性概念,即能意识到被移出视野的物体仍然存在并试图找到它们,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学会玩捉迷藏的游戏;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明显进步,但仍局限于对具体物体进行推 理;(此阶段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这种儿童思维的可逆性的进步给儿童带来的两个变化之一是:理解了守恒法则。 八、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 1、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是研究者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寻求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新的途径。 2、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与皮亚杰理论不同的是,它坚持的是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观点,它们重视知识在儿童的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3、总体上信息加工观点认为存在基础发展个高级发展这样两种认知发展过程。 九、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对于认知发展的影响。 十、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注意品质也有了良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的保持时间的延长和专心程度的提高。青少年时期个体能更好的进行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运用,通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学第三讲 练习题

第三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图式表示一种认知结构或者心理结构,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 3.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4.顺应指改变主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变化 5.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6.自我中心儿童只能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物,不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色中或不能明白他人的感觉 7.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8.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9.认知发展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10.支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儿童的帮助就像婴儿学习走路父母总是要给与一定的搀扶或者提供一个学步车但走路还是婴儿自己学会的。支架是一种帮助借助这种帮助儿童能够完成那些他们不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教学要以最近发展区作为介入的空间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促使儿童主动而有效地学习

11.私语在发展过程中儿童早期发展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言语发展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___C____阶段能完成守恒任务。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涉及的概念有___AC____。 A.关键期B.观察学习C.最近发展区D.图式 3.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是__B__. A.初中一年级B.初中二年级C.高中一年级D.高中二年级 4.进入___B____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成年期 三、填空题 1.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到已有图式中以理解新事物的过程”被称作是__图式__。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在教育与发展方面提出的三个问题是_最近发展区__、__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__ 和_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___。 3.发现性思维的的特点是__流畅性____、__变通性__、__独特性_。 4.初二是_经验型水平__向_逻辑型水平_过渡的转折时期。 四、判断正误 1.皮亚杰认为,客体永久性形成于前运算阶段。(正确)

第六章_认知学习理论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一、填空题 1、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2、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 3、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4、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5、奥苏贝尔把有意义学习分成了三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6、奥苏贝尔提出了知识学习的三种同化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 7、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涉及的三种学习类型是(运用)、(解决问题)和(创造)。 8、奥苏贝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9、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认知结构)。 10完形——顿悟学说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11、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2、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经(编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14、对人类学习的解释有两大理论,即(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 二、选择题 1、教师要求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之和是多少,经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测量求得了结果。按照奥苏贝尔的观点,这属于 A 。 A. 运用 B. 问题解决 C. 创造 D. 概念学习 2、如果学生已知“三角形面积=1/2(底×高)”这一公式,要学生求出他们从未见过的其它类型的三角形面积,按照奥苏贝尔的观点,这属于 A 。 A. 运用 B. 问题解决 C. 创造 D. 概念学习 3、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 B 模式进行教学。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组合学习 D. 发现学习 4、在学习重力场知识后学习电力场知识,用重力场知识同化电力场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C 。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组合学习 D. 派生学习 5、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C )。 A、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B、有意义的发展学习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D、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 6、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B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考试大纲》P1) 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1) 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P5) 答:(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7)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P9) 答: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 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 年代以后)。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P13) 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 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7、简述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P14) 答: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 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 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 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 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 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 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 片面性和主观性。 8、简述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P15) 答: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 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 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 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 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 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9、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P15) 答:(1)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 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 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 点。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 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 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 准备。(2)关于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 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 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 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 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 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所以,我们应抓住关 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16) 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 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 -7岁)、具体运算(7-11岁)、形式运算(11 -15岁)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 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 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 或形象模式,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 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 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 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具 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 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 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 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本阶段的儿童不仅 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 且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 题。本阶段的儿童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 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 接近成人的水平。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 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 维。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 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11、简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P18) 答:(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 区。 12、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P19) 答: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 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 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 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 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 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 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 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 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13、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P20) 答: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 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

第四章 认知学习理论 第五节 加涅的折中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节加涅的折中主义学习理论 了解加涅的生平 掌握加涅关于学习的概述及其提出的关于学习结果、学习阶层、学习阶段和课堂教学阶段的划分 体会加涅认知学习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 加涅(R.M.Gagne)被公认为是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派的折衷主义者。他一方面承认行为的基本单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另一方面又注重探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心智活动,他给学习下的定义是被人们引用最多的:“学习是指人的心理倾向和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要能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结于生长过程”(Gagne,1977),他提出五类学习结果。他还分出八类学习阶层和八个学习阶段。相应的课堂教学也可分为八个阶段。 加涅的学习理论不论在心理学研究领域,还是在教育实践领域;不论在国外,还是在我们国内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许多学习理论的著作、教育心理学的著作和其他教育学分支学科的著作中都频繁地介绍加涅的学习分类、学习和教学过程阶段论、学习结果的论述等重要内容,并对加涅的学习理论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当然,加涅的学习理论也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由此看来,如何看待、评价和运用加涅的学习理论应该是学习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慎重的课题。本节试就加涅学习理论在学习和教学研究领域、教学实践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及进步意义,以及该理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评价。 加涅的生平及著作 加涅关于学习的概述 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 加涅关于学习阶段的划分 课堂教学阶段的划分 信息加工观点 加涅认知学习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一、加涅的生平及著作

罗伯特·加涅(Robert M.Gagne,1916~ )出生在美国麻省的北安多弗。1933年入耶鲁大学主修心理学,受到了新行为主义的严格训练,1937年获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布朗大学攻读实验心理学于1939年和1940年分别获理科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旋即在康涅狄克学院任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作为航空心理学家从事测量、选拔和训练飞行员的研究工作。战后,曾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康涅狄克学院短期任教,后又在美国空军从事实验技术方面的研究。1958年离开部队后,195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62年至1965年出任美国科研工作协会研究主任,1966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莱分校任教,1969年以后一直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任教。 加涅在教育心理学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所关注的重点,是把学习理论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教学设计。他曾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主席、美国教育研究会主席。曾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和杰出科学贡献奖。加涅的主要代表著作《学习的条件(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使他饮誉全球。该书自1965年首版以来,于1970年、1977年和1985;年分别出了修订版,每版的体系与内容都作了相当大的调整和充实,被认为是“关于学与教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此外,他的《教学设计的原理(Principl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1974,1979,1988,与人合作)和《教学的学习要素(Essentials of Learning for Instruction)》(1974)注重教学实践的改革,日益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人士的重视。 二、加涅关于学习的概述 加涅被公认是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派的折中主义者:他自己也坚持认为,他实际上不是在系统论述一种新的学习理论,而是从各理论流派中汲取所需要的成分。加涅一方面承认行为的基本单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另一方面又注重探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心智活动。尤其是在70年代后,他在对学习理论的探讨中,试图阐明学生的认知结构,并着重用信息加工模式来解释学习活动。在他看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代表了人类学习研究方面的重要进步。 加涅认为,心理学的目的,就是要观察学习发生的条件,并对它们加以客观地描述。所以,他一直把自己看作是一位对学习采取自然主义态度的观察者:因此,他在阐述何谓学习时,注重对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描述。而他对八种学习类型的描述,实质上是提出了一种累积学习的模式。学习是如何引起的?我们可以抽取哪些与学习有关的要素?加涅认为,学习的要素包括:学习者、刺激、记忆和反应。此外,该学习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介绍如下: 1.学习的条件 每一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不论属哪一流派、持何种观点,几乎都要对"学习是什么?"作出回答。因此,学习的定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但其中被人公认的、引用最多的,当推加涅所下的定义。加涅认为:“学习是指人的心理倾向和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要能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结于生长过程”(Gagne,1985)。 我们知道,学习本身是一种内部过程,是无法测量的。要了解学习是否发生过,只能根据学生在学习前后行为表现的变化才能推断出来。这种行为变化常常是指从事某项任务的能力的增长,但也可能包括态度、兴趣或价值观等方面(即加涅所讲的心理倾向)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不止是短暂的(如疲劳、药物反应引起的),而必须能够持续一段时间。再者,这种变化与因身体成长或成熟而引起的变化是有区别的,它强调的是因经验的结果而引起的变

中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中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让中学生在认知规律中茁壮成长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老师授课的核心,要让中学生在认知规律中茁壮成长。 在教学中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大关怀,并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价值取向。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老老实实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任何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都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通过研究初步认为,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的结合上去考察,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主要有以下四条: l、学生的知识是通过主体活动建构的,而认知活动是与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及个性心理倾向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 2、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旋式上升。 3、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是继续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4、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阶段性与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 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数学教育,就必须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就必须激活数学知识形态,让学生充分感受与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就必须激活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句话,就是要让数学教育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教师从中获得一份生命提升的快感,学生得到一份求知悟道的享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老师授课的核心。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倡返璞归真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要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下,以新的视角去研究和审视整个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按照数学内容本身高度抽象的演绎表述方式进行定论形式化教学,是数学教学困难的一个重要根源。数学传授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高级的数学技术,从现代教育的观点看,它更是一种理性主义文化的传输。我们知道,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抽象数学特殊认知规律研究的重要性,倡导用基于微积分学认知规律去从事教学。 数学概念的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感知,被动的接受,而须学生自己积极、能动地在行为上、心理上构造,通过连续不断地建构得以完成的。即数学概念的习得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建构才能真正完成,概念形成实质上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从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过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数学现实,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表象,从而归结出数学概念,在学生发生错误和矛盾的地方加以引导,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在对概念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表象到规定,从规定到新的表象,从新表象引出更高一级的规定,它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一个螺旋渐进的过程。 二、引导学生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发现,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告诉我们,新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从现象到本质、具体到抽象、简单到复杂、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基础上,坚持有思想内蕴和结构原理的有灵魂教学,注重思维层面上的剖析和诱导,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授与实践,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使学生不仅求得真才实学,而且受到创造精神的

认知与社会学习理论

第七章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 一、内部原因 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型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行为主义的缺陷。 二、外部原因 邻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把人与计算机做类比。 三、人格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的兴起 勒温场理论:人们受到各自认知的“生活空间”的影响,在表征时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凯利最早解释个体行为中的差异是由于个体在对世界的感知和信息加工中存在着差异引起的,将认知结构视为人格结构。 第二节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最负盛名的著作有:《社会学习与临床心理学》(1954)《人格社会学习理论的运用》(1972)第三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班杜拉简介(美国心理学家) 1972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3 年获加利福尼亚心理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1974 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二、理论观点 (一)交互作用论 强调人是主动的,反对把人看成是被动的、是潜意识行动与过去历史的受害者,或者只是由环境决定的。 主张交互作用论,即人受环境力量的影响,但是他们可以选择行为的方式。 个人与环境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彼此影响,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情境变量持续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经验的差异就是个别差异的原因。 (二)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看他人(榜样)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包括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和观察“示范者”所受到的强化。又称替代学习、榜样学习、模仿学习。 由于看到他人行为被强化,而代替了自己行为的强化,所以观察者也能学习到示范者的行为。观察学习的好处:效率高、错误率低;间接学习,不必亲身经历,即可明白该怎么做 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注意过程,只有注意到榜样的行为,辨别出其重点并认识到其特征时,才能通过观察来学习。保持过程,看到某个榜样的次数并不多,为了再现榜样的行为,必须记住它。我们是以“心象表征系统”和“言语表征系统”两种方式在记忆中将榜样行为的重要线索进行编码的。动作再现过程,将先前编码的心象和言语线索转化为动作的再现。 动机过程,虽然没有强化也可以发生观察学习,但对榜样的注意会受到动机的影响,而且我们是否作出所观察的行为,也会受到动机的影响。 (三)对强化的发展 替代性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看到某行为受到奖励后,观察者表现出该行为也随之增加,象是自己获得了强化一样,当他们看到某行为受到惩罚后,他们的相应行为也随之减少,象是自己受惩罚一样。这个现象被称为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一个人在表现某项行为之后,若自己感到有成就,那种满足感,就具有极大的强化作用。 (四)预期作用与行为目标 解释行为的学习与表现的差异 一个人的行为不是完全盲目的,而是依照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对行为的后果,有

教育心理学代表人物汇总知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等 汇总 作者:中人教育来源:中人教育网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10-10-23 14:55:55.0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 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 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 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 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 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 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 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 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 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 13、掌握学习——布卢姆

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 15、发现教学——布鲁纳 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 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 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 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 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 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 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 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 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 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 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学生身心的发展,社会活动和学习要求的增加,对中学生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们的认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学生认知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生理的发展为其认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所以整个中学时期学生的认知发展都处于迅速上升阶段。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中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手段解决问题。在初中阶段,学生认知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占主要优势,但还属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迅速发展,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辩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已经能够用理论做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经过中学阶段的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具有如下特征: (一)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二)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曾强。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三)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认知活动起走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了情意、个性等发展。因此,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一)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方式,是整个认知过程的开端,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开始。人们通过感知觉建立起关于客观事物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又可进一步加工为头脑中的记忆痕迹,再成为人们驰骋想象的素材、成为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声响、气味、冷热等某一个特性的认识。感觉是由感觉器官来完成的,主要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是对感官信息的整合和解释。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结合原有知识经验,对感觉信息的进一步整合与解释的结果。 对中学生而言,由于掌握知识、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要求,中学生知觉事物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进一步提高,能够比较稳定地、长时间地进行知觉;知觉事物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不断提高,在空间知觉上有更大的抽象性,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三维的空间关系;更富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观察水平不断提高,内容更加丰富,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初中学生已经能够根据经验,对事物加以组合、补充、删减或替代,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解,而高中学生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更从容、灵活地使用各种概念、定理或规律,更

小学生认知与学习 第四章 学习的理论观点

第四章学习的理论观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各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2.理解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于改进教学的意义; 3.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一节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情境 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 (二)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在课堂中的应用 ?运用的关键是要通过条件作用原理积极建立有意义的或教师希望的条件反应,预防并消退有害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作用的前提是人先天存在的无条件作用,对于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过程的学习是不适合的。 1.消退条件反应的方法(消退律) 所谓消退,是指经典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那么条件反应的强度就会减弱,甚至最后消失。 2. 经典条件作用的泛化与分化(泛化与分化律) ?泛化 ?它是指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学生不仅对条件刺激,也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产生情绪和生理反应的过程。

?分化 ?我们只强化条件刺激,而不强化与其相似的其他刺激,就可以导致条件作用的分化。 二、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饿猫开迷箱实验) 主要观点:1.学习的实质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 2.联结的建立是一种尝试错误过程或试误的过程; 3.联结的建立遵循一些学习规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学习规律: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重点)——经典实验——斯金纳箱(老鼠) (一)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 ●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与两个基本原则相联系: 任何反应如果紧随强化刺激,该反应具有重复出现的趋向 任何能够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根据这两个原则,与经典性条件作用的S─R过程相比,操作性条件作用是(s)—R ─S(强化)的过程。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运用 增强行为消弱行为 正强化呈现式惩罚 呈现想要的刺激施加厌恶刺激 负强化移去式惩罚 消除或中止厌恶的刺激移去满意的刺激 无强化 1.操作行为的增强 (1)正强化——选择强化物 一级强化物:食物、水、安全、温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 二级强化物:社会强化物、活动强化物和代币(或符号性)强化物,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联合,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 对教师来讲,可供使用的大部分强化物都是二级强化物(代币制),应注意强化物的有效性。 (2)负强化 负强化物这个概念区别于惩罚。 2.操作行为的削弱 (1)惩罚 ?惩罚是指当学生表现出不当的行为时,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行为的过程。

社会认知理论

第一章社会认知理论 1.自我效能概念:“自我效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以及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AIDS)等看起来极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等领域。它同时也是目前横扫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的主要特征。“自我效能”与自尊不同,它是对特定能力的一种判断,而非自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拉凭借着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与行动三者之间的交互决定论)的理智把握,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这一中介过程做出了理论解释。 自我效能理论来源于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的观点——即人类行为与人内在诸因素以及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在三者交互作用的机制中,班杜拉又特别重视由人的各种因素构成的自我系统,他由此衍生开来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应或有效性,它包括一系列的自我效能现象,其中最为核心也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与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水平相关,但并不代表个人真实的能力水平。自我效能感具有决定人们对行为任务的选择及对该任务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也影响人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以及情感反映模式。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被称为自我效能信息,班杜拉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的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是通过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这四种信息源提供的效能信息而建立的。 1.亲历的成败经验 亲历的成败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亲身行为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亲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因为*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最可*,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另外,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个体对自我形成行为表现成败的各个因素(如: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等)的权衡。 2.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非常重要。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相反,当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人,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败时,他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 言语说服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另一个信息源是他人的鼓励、评价、建议、劝告等。言语说服是进一步加强人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能力信念的手段。尤其是当个体在努力克服困难时,如果外界有人表达了对他(她)的信任或积极的评价,会较容易增强其自我效能。 4.情绪与生理的影响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有时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比如生理上的疲劳、疼痛和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影响个体对自我能力的判断,降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可通过个体的选择、认知、动机、情感四种中介来发挥其主体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