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的所有电影海报,都在这18个种类里了

你看过的所有电影海报,都在这18个种类里了
你看过的所有电影海报,都在这18个种类里了

你看过的所有电影海报,都在这18个种类里了

电影是什么风格好不好看,看海报就能猜出一大半了。

法国博主 Christophe Courtois 从 2010 年开始陆续把使用了相似设计语言的海报拼在一起,这些拼图很直观的显示出,近十年来许多好莱坞类型片都在重复使用一些相同的海报设计,比如背对背的男女主、比如一个孤独的大背影什么的。

反过来说,使用了同样设计语言的电影基本上故事套路也没差太多。我们根据Christophe 以及Business Insider、Gizmodo 等媒体后来参考他制作的对比图,整理出以下 18 种看海报识别剧情的路子,欢迎验证或补充:

1. 一个独行侠的大背影

如果这背影的主人戴帽子,那他身后必定藏着把武器,如果没戴,藏武器的概率大约是一半一半。《V字仇杀队》、《漫长的婚约》、《守望者》等经典影片都使用了这个元素,除了《漫长的婚约》基本上以动作片为主。

2. 一只深邃的大眼睛

主要是恐怖片或者科幻片。还有那种刻意营造“我很深刻很艺术”感以卖个好价的电影,比如右下角醒目的蓝色。

3. “眼睁睁地看着你”类

喜欢 45 度角盯着一栋建筑,或者一片已经变成废墟的建筑的,是关于普通英雄的。

4.

超级英雄独家观景台图片来自:gizmodo

超级英雄则喜欢站在高处,忧心忡忡俯瞰他们的城市,当然还要穿着他们的皮衣皮裤皮头套什么的。

5. 至于,被蒙住眼睛的朋友

大概率会在片中面临一场严肃审判,图中虽然没出现不过《少数派报告》也符合这条。

6. Running Man

如果海报里有个男人在街上瞎跑,那么这条街道很有可能是蓝色的,而这部片子很有可能是走惊险刺激风的悬疑片。

7. 白加黑加火

很多动作片会想在海报里表现出动态和混乱,但同时也会用尽量少的颜色来传达主角坚韧不拔的气质,所以黑白配色很常用,任何一张黑白底色带一抹红色火光的海报都在暗示这是一部动作片,并且你可以据此合理预测该片内将出现至少四次爆炸。8. 白加黑加红字

如果是黑白底色加红色字块,那多半是改编自漫画的动作片。

9. 头像拼贴

海报里用关键元素拼成一张脸的电影一般会探讨一点心理学,不过这种设计风格不能细看,容易引发密集恐惧。

10. 大头贴

主角大头贴配平铺在整张海报上的文字块,字体颜色通常是白色,并且全用大写字母,它们拼凑成的短语或者是莫名其妙的比如“我是爱本人”(I am love),或者是挺耸动的比如“我枪杀了我媳妇”(I shot my wife)。电影风格跟这句短语的风格保持一致。

11. 背对背

12. 一半是沙滩一半是云端

13. 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个白月亮

海报用蓝色打底,配细细的白色片名,再来一个白色的大月亮……这部电影要不就是关于动物的,要不得有个关键的动物角色。

14. 红裙子

在浪漫喜剧里,98% 的裙子是大红色(she)儿的,剩下 2% 是婚纱。根据海报里的红裙子,你基本可以脑补一位俏皮万人迷,当然她是一位独立自主的女性,直到遇到一位各种一般的平均值男性并在接下来的剧情里被他善良和温暖的气质所吸引并为之进行一场彻底的自我改造。让身为观众的你忍不住想为这红裙姑娘鼓鼓掌,再送上三斤大白眼。

15. 红嘴唇子

大红唇特写带点血浆,剧情基本围绕“这个女人好危险但是还是有一群人为她前仆后继并引发一堆危险的事”而展开。

16. 顶天立地大长腿

这类电影基本有 sex 场面没跑,至少也得有个性感姑娘。至于剧情,不太好笑的“轻喜剧”的概率很大。

17. 列侬洋子 cosplay

在海报里明目张胆地钻被窝的,却不一定有 sex 场面,倒很有可能关于七年之痒婚姻破裂什么的。可以说是一种海报界的标题党了。如果对它们怀有什么特别的期待,说真的,不如去找部真正的小黄片看。

18. 独立电影黄

过度饱和的黄色底色的潜台词一般是“嘿,这是一部独立电影,跟外面那些大制作大卡司好不一样的”。

为啥这些海报都长得那么像?

根据 The Hollywood Reporter 的报道,1980 年发行一部电影需要的市场推广费大约是430 万美元,而到 2014 年这个数字已经涨了十倍,一些大制作甚至需要 1.5 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做推广。

Business Insider 分析说,因为市场推广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片方会倾向于使用久经考验的设计公式,让潜在观众迅速 get 到这部片子在讲什么,而不是轻易尝试一种人们不熟悉的模糊的新风格。这也是好莱坞当下的生存哲学,就像它们不停地拍超级英雄续集一样,没什么突破,但保本。

题图来自:Giphy

未标注的插图均来自 Christophe Courtois 的博客,你可以戳这里看更多拼图。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好奇心日报 , 每个时代都有最好的媒体。

电影海报设计要点

海报是一种信息传递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宣传工具。海报设计必须有相当的号召力与艺术感染力,要调动形象、色彩、构图、形式感等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那么如何设计一张具有感染力的海报,使到观看的人能够直接接触最重要的信息?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在创作中所碰到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最基 本的方法。 一致原则 我们要面对这样的事实:设计海报就象设计其它任何图象艺术一样,很容易造成混乱。摄影师?所拍的东西未能令人如意。文案人员?他们不到最后一秒都不能定稿。市场营销人员?他们每两分钟就改变一次主意。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对整个流程有一个清晰的顺序并逐一落实。海报设计必须从一开始就要保持一致,包括大标题、资料的选用、相片及标志。如果没有统一,海报将会变得混乱不堪难以卒读。所有的设计元素必须以适当的方式组合成 一个有机的整体。(https://www.360docs.net/doc/d710292759.html,) 我们如何能设计出一幅“一致性”的作品?让我们举出几个原则: 关联原则 要让作品具有一致性,第一个原则是采用关联原则,也可以称作分组。关联性是基于这样一个自然原则:物以类聚。如果我们在一个页面里看到各个组成部分被井井有条地放在一起时,我们就会试着去理解他们。我们总认为他们就是一组的——并不理会实际上这些不同部分是否真的相似或关联。这有点象“牵连犯罪”的原理。 海报设计师可以有多种途径实现这个关联原则。首先,对人物、物品及文字分组能够提高信息的传达效果。可以想象很多广告牌的广告,都是由一张消费者的照片、产品图片及广告词组成的。对人物类型(小孩?老人?操劳过度的父母?)的选择无可避免地与产品产生关联。如果人物相片处理得好,那就象是消费者象在说“我总是使用Bleacho 牌漂白水”,而不是一句硬绑绑的广告语第二,各个部分放在一起比单独松散的结构能够产生更强的冲击力。当有几个物品是非常相似的(比如,几款不同的手表连环相扣放在一起),那观众的眼睛就能很自然地从一只手表移到另一只手表上。这些物品就组成一个视觉单元,能够给观众一个单独的信息而不是一种间接的信息。 如果在海报中各个物品都非常相似,将它们组成一组的构图会令海报更能吸引别人的注意。而其它的元素则会被观众当作是次要的。 重复原则 另一个使作品具有一致性的方法就是对形状、颜色或某些数值进行重复。当你看到一个设计元素在一个平面里,其不同部分被反复应用,我们的眼睛自然就会跟随着它们,有时就算它们并不是放在一起,但我们的视觉仍会将它们视作是一个整体。我们会潜意识地在它们之间画上连线。 应用重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海报的背景中创造一个图案然后重复应用。在背景中这些重复的图案会产生一种很有趣的视觉及构图效果,然后将背景与前景的元

007系列电影年份主演及名字

007系列电影 第一部:肖恩·康纳利,《诺博士》(第一任007) Dr. No,1962年 第二部:肖恩·康纳利,《来自俄罗斯的爱情》(第一任007) From Russia with Love,1963年 第三部:肖恩·康纳利,《金手指》(第一任007) Goldfinger,1964年第四部:肖恩·康纳利,《雷电堡》(第一任007) Thunderball,1965年 第五部:肖恩,康纳利,《雷霆谷》(第一任007) You Only Live Twice,1967年 第六部:乔治·拉赞贝,《女王密使》(第二任007) 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1969年第七部:肖恩·康纳利,《金刚钻》(第一任007) Diamonds are Forever,1971年第八部:罗杰·摩尔,《生死关头》(第三任007) Live and Let Die,1973年 第九部:罗杰·摩尔,《金枪人》(第三任007)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1974年第十部:罗杰·摩尔,《海底城》(第三任007) The Spy Who Loved Me,1977年第十一部:罗杰·摩尔,《太空城》(第三任007) Moonraker,1979年第十二部:罗杰·摩尔,《最高机密》(第三任007) For Your Eyes Only,1981年 第十三部:罗杰·摩尔,《八爪女》(第三任007) Octopussy,1983年 第十四部:罗杰·摩尔,《雷霆杀机》(第三任007) A View To A Kill,1985年第十五部:提摩西·达顿,《黎明生机》(第四任007) The Living Daylights,1987年 第十六部:提摩西·达顿,《杀人执照》(第四任007) Licence to Kill,1989年 第十七部:皮尔斯·布鲁斯南,《黄金眼》(第五任007) Goldeneye,1995年 第十八部:皮尔斯·布鲁斯南,《明日帝国》(第五任007) Tomorrow Never Dies,1997年 第十九部:皮尔斯·布鲁斯南,《黑日危机》(第五任007) The World Is Not Enough,2000年 第二十部:皮尔斯·布鲁斯南,《择日而亡》(第五任007) Die Another Day,2002年第二十一部:丹尼尔·克雷格,《皇家赌场》(第六任007) Casino Royale,2006年 第二十二部:丹尼尔·克雷格,《大破量子危机》2008年上映

介绍007电影中的间谍武器

介绍007电影中的间谍武器从鞋尖上安装着带毒弹簧刀的皮鞋到滑雪杖枪和香水火焰喷射器———詹姆斯·邦德使用的这些小装置是007间谍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现实生活中的间谍似乎也在使用这些工具。 007电影中的间谍武器排行榜 NO1. 口红手枪 口红手枪(1965年左右/克格勃)。这种4.5毫米口径单发手枪在冷战中北克格勃的女特工使用,容易用手提袋偷偷携带,名曰“死亡之吻”。最早是在西德国境盘查时被发现。 NO2. 纽扣照相机 纽扣照相机(70年代左右/克格勃),F21微型照相机的镜头藏在外衣假纽扣中,使用遥控式快门进行摄影。伪装非常巧妙,隐蔽性好,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NO3. 怀表手枪 你以为它是块怀表,其实它是把手枪。装在怀表中的暗杀用手枪。

NO4. 窃听鞋 包括信号发射器、麦克风、电池、组装后放入鞋跟里。穿上这种鞋、打开开关,就成了移动信号发射器,把谈话内容源源不断传送到附近的监听器。 NO5. 手机 手机成为007最新武器。在《007大战皇家赌场》中,有这样一段精彩剧情,邦德在英国利用之前从黑人小子的手机中抢到的SIM卡和总部的笔记本电脑,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查到恐怖组织头目给黑人小子发送短信的地方是巴哈马海洋俱乐部的正门。然后邦德来到海洋俱乐部的监控录像室里,利用短信发送时间与接收时间非常接近的原理,对照手机上的短信接收时间,在以前的监控录像中找到与短信接收时间相同的正门监控录像,从而将当时在海洋俱乐部正门发送短信的恐怖组织头目迪米特里奥斯(DimitriosAlex)找了出来。图中就是索尼爱立信特意为007詹姆斯·邦德量身定制的最新银色版的Cyber- shotK800/K790手机 NO6. 香烟盒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发表时间:2008-12-17T14:15:44.79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作者:刘亚敏 [导读] 摘要:“007”系列电影自上世纪60年代公映以来,已经成为备受影迷欢迎的系列电影。而其中的“邦德女郎”更是备受大家瞩目,本文打算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读这一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关键词:007 电影女性解读 摘要:“007”系列电影自上世纪60年代公映以来,已经成为备受影迷欢迎的系列电影。而其中的“邦德女郎”更是备受大家瞩目,本文打算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读这一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007 电影女性解读 0 引言 “007”身边的女性在60年代只是作为摆设出现在银幕上,给主人公提供为她们排忧解难的机会。随时间的流逝,她们的作用也一一发生了变化。但有一点是没有变化的,就是“007”系列电影中的“邦德女郎”一定是性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在“007”系列电影中的形象已得到很大改善。但不容回避的是,某些传统影响仍然根深蒂固,甚至还有许多日久弥新的发展,性感女性形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在电影中为何如此的“经久不衰”,这就是本文试图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答的问题。 1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简介 七十年代以来,受女性主义理论启发而产生的影片分析,借助“凝视”等观看理论、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符号学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逐渐形成。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主要是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电影作品的内部构成、观众的反应以及文化控制上的性别差异等方面来分析电影作品。女权主义电影理论围绕“女性在电影中是什么”这样一个中心问题,得出了四点思考性的结论:女性是被“典型化”了的;女性是“符号”;女性是“缺乏”;女性是“社会建构”的。 2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认为在男权主义话语下传统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只有两种类型:天使型和妖女型。形象批评模式分析一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包括不同的角色、典范、刻板印象的建构证据,即“女性形象是什么样”。通过对好莱坞“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发现,“007”系列电影塑造的女性确实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妖女型,以玛丽·璧克馥塑造的形象为代表;一种是天使型,以塞塔·巴拉塑造的形象为代表。妖女型的女性原形是夏娃。她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她自身容易受到撒旦的蛊惑,容易走上邪恶之路;二是她对男性富有影响力,能够使得无辜的男人走入歧途。这一个女性形象表达了男性把对人性某些破坏性力量的恐惧和将这些力量归罪于女性的思路。这一种恐惧心理和归罪思路源远流长,形成了男性文本中的“妖女形象”。她们破坏男性社会中固有的秩序,令人望而生畏,最后往往都不得善终。以厌憎、恐惧的态度设置这类女性形象,表现的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生命力、女性自主精神的压抑。圣母玛丽亚则是与夏娃相反相承的另一类天使女性形象。她贞洁温驯、恬静安宁、富有母性,对男权世界非但不构成挑战,而是一种庇护。圣母是贞女与母亲这两类男性最渴求的女性形象的整合。她的美貌与男性世界认可的贞洁美德、母性美德相结合,是一种没有危险性的美。男性以赞美的态度塑造出这类女性形象,实际上是剔除了女性身上任何与男性价值世界不和谐的东西,是根据男性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根据女性自我的生命逻辑来塑造女性榜样的。男性文本中的“天使形象”便是男性对女性的贞洁、美貌、母性情怀的渴望的产物。然而无论是天使还是妖女的形象设置,都意味着一种通过对于女性的剥夺而达到的对于男性自身的拯救,表现了一种“阉割的忧虑”。 3 性感的“邦女郎”解读 事实上,“007”系列电影屏幕上性感女性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正如人类学家雪莱·奥特娜所言,文化来自于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又来自于文化。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而电影则成了反映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载体。对女性的看法在美国文化中,女性就代表了性本身,同时她也是性的煽动者。作为美国文化重要渊源的基督教创造了夏娃,作为女性的前辈,成功地引诱男人去做他们禁止做的事。她们的策略也大致就是使用女性固有的魅力。既然文化中已有过先例。电影也就理直气壮地跟着使用性感女性的形象来吸引观众,这基本上是由男性对女性的观点所决定的。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男子气概的符号是星占学中的♂。它象征着马尔斯,即希腊文化中的战神。碰巧西方文化中男性气概的精髓是勇士精神:勇敢、独立、坚强、战则必胜。这是男人的首要任务。这一勇士精神要求男子摒弃那些不利于对作战的品格,如追求享乐、儿女情长等。因为“性”代表了肉欲和享乐,它自然而然地被当成是勇士精神的敌人而不允许在男子身上存有。如果“性”不存在男性身上.那它就得在女性身上存有。因而男性的这种勇士精神把“性”划给了女性。从而女性也就等同于“性”了。这种把女性等同于“性”的观点与男子如何看待性伴侣有关。 同时,在20世纪初期,弗洛伊德的理论被引入美国。它重塑了人们对性的观念。它大声地告诉人们:性不仅是生活的一个自然部分,它还使人精力充沛、富有想象力。而且,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拥有本能的性冲动的说法也很快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承认。她们开始以新的形象出现:超短裙、短发、抽烟喝酒、毫无顾忌地谈论性。电影屏幕所塑造的性感女性的形象反过来又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具有挑逗性的行为模式。 还有一个决定了电影屏幕上性感女性形象的因素是男性的视角。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永远是男人的附属物,供人欣赏的“花瓶”。电影为人们提供了各种乐趣,其中包括为人们提供窥看上的愉悦,即把她人当成是引起性刺激的对象,通过窥看得到愉悦。根据著名电影理论家劳拉·莫尔维的观点,在一个以男女性别不平等为特征的社会里,这种窥看上的娱悦明显的区分开男性和女性:男性是旁观者、鉴赏者、评论者,他是主动时而女性则处于被观看的地位.被男人欣赏和评论。男性和女性在看与被看的关系中暗含普主动与被动,强势与弱势的关系:女性的魅力只有通过男性来赋予。男性把对女性的各种幻想投射到女性身上,女性被当作是性对象,被男人观看以迎合男人的欲望。男性是父权社会的主宰者,是主体而女性则是客体。大众传媒业也是从男性的视角来看待女性形象的。因而女性越性感,男性就越愉悦。这种社会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性感女性形象的长盛不衰。 总之,“007”詹姆士·邦德之所以魅力永存,离不开漂亮迷人的邦德女郎。一方面,美国文化把女性等同为性,另一方面社会变革使得人们对性的观念愈来愈开放宽容。电影作为反映美国文化和社会的工具,自然会反映出其中的男女关系和地位。本文从特定的角度对电影屏幕上的性感女性形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在跟随时代进步的同时,仍保留粉刻画女性的传统思维方式。要改变这种方式.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陈晓云,陈育新.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电影海报中的相关分析

视觉语法框架下电影海报中的元功能分析 ——以《速度与激情7》为例 车明明赵芸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西安710054) 摘要: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以克瑞斯与勒文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分析《速度与激情7》电影海报中的元功能,以期充分挖掘其图像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以及构图意义。本文揭示了图像和文字相互作用构成多模态语篇意义的方法,不仅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电影的主旨与内涵,也有助于提高读者对多模态语篇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视觉语法;电影海报;元功能 Key Words: visual grammar; movie poster; metafunctions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多媒体的发展,多模态话语成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作为语篇分析的新趋势,多模态语篇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新热点之一,这标志着语篇分析已经从单纯的文字分析进入到一个综合分析的新阶段。本文以电影《速度与激情7》中的一幅海报为例,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和视觉语法框架对其进行多模态语篇解读,旨在分析和挖掘其图像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以及构图意义,并探究其传递意义且构成语篇意义的具体方式。 2. 理论框架 1. 多模态话语 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现象异军突起,出现了一个以多模态为媒介来表达话语的时代。故此,多模态就是一种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模态来分析话语的形式,它将图像、动画等多种符号系统运用到语篇中,促成了语篇形式的多模态化,利用各种符号资源来构建意义或者完成交际。 国外最早提出“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学者是英国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克瑞斯和勒文(Lunther Kress & Theo Van Leeuwen),他们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阅读图像》(Reading Images )(1990/2006)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多模态话语的理论框架。多模态话语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帮助读者对多种符号所构成的多模态语篇进行有效的意义整合从而更好地理解语篇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克瑞斯和勒文的视觉语法是多模态话语的革命性理论和建树。 2.视觉语法 语言使用的目的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即语言具有多种解释的可能性和功能,因此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将这些千变万化的多种功能概括为“元功能”或者“纯理功能”。基于元功能理论,克瑞斯和勒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参照元功能理论,将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理论延伸到了视觉模式,创建了用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为对应元素的“视觉语法”理论(Kress & Leeuwen,1996)。视觉语法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图像中的元功能,分析语言与图像共同作用来构成语篇的运作机制,有助于读者了解语篇中的图像,更好的理解语篇含义。 3. 《速度与激情7》电影海报中的元功能 《速度与激情7》是环球影业出品的一部赛车题材动作片,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第7部,本文的适时撰写对于跨文化审美和交际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从韩礼德的元功能理论出发,基于克瑞斯和勒文的“视觉语法”框架,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速度与激情7》的海报进行分析,以便从语言学的角度解读多模态语篇下图像意义

电影海报字体赏析

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设计赏析海报又称招贴或宣传画,是一种平面形式的宣传广告。具有画面大、内容广泛、艺术表现力丰富、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多用于电影、戏剧、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电影海报是海报的分支,作为电影艺术的宣传品,往往浓缩了一部电影的精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能让观众得到除了电影本身以外的另一种平面艺术的享受。一幅优秀的电影海报,往往具有很高的设计水准,对图形、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运用相得益彰,提升视觉表现力的同时又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电影海报设计中,除了对画面、色彩的表现之外,以电影名称为主体的字体设计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传达电影信息的重要载体,经过艺术化设计以后,可使文字形象变得情境化、视觉化,强化了语言效果,对提升海报设计品质和视觉表现力发挥了极大作用。优秀电影海报的字体设计,对我们在品牌设计或页面设计时面对字体的处理,有着很好借鉴与参考意义。下面就针对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设计进行探讨,分析优秀的字体设计如何在海报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既然是关于字体设计,那么就得从文字的历史说起。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文字种类很多,汉字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也是中国的官方文字。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目前的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宋体等阶段。下图展示的就是汉字的演变历史。

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而后来出现的金文指浇铸或刻凿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古代称铜为金,故称金文。西周晚期,金文形体趋向线条化,笔画比较整齐、匀称,这种字体叫大篆。秦统一后,对汉字进行整理和简化,制定了新的文字标准,在全国推行,这种新字体叫小篆。小篆使文字规范了,但书写还是很不方便,因此,在民间逐渐流行起一种更简单的字体,叫隶书。隶书是连接古文字时代于今文字时代的桥梁。它的特

设计海报教案

《设计海报》教学案 设计思路 海报是大众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速看广告,大多数人会被有趣的、醒目的海报所吸引,但看过之后就会匆匆走开。本单元的‘欣赏?评述’活动内容的安排,从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海报开始,拉近与海报的距离,然后再选用一些很有创意的海报设计让学生自己分析海报的 特点、构成元素、创意方法、版式等,使学生对海报设计有一个较为整体、清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海报欣赏,认识和了解海报的特点、意义及其作用。 2.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海报设计方法,为校园的文体活动设计海报。 3、结合欣赏和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并体会海报的艺术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海报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海报设计的立意与构思如何准确地传达特定的信息。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海报的实图资料 教学过程: 学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展示海报一、导入 1、课前将教师制作的海报,陈列于教室前面,学生观摩;上课后以此为话题,引入海报设计。 二、新授 1、首先了解什么是海报(以实图为例) 海报又称招贴,是一种在公 学生根据自己 生活中的实际感受 来回答问题,引发 对海报的兴趣。 教学方法:展示 后讨论法。 先看后说,符合 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欣赏作品,

二:新授 1.什么是海报 海报的概念 2海报的分类 (1)公益海报 (2)商业海报 (3)政治海报 (4)政治海报 3、海报设计的三要素 文字:具有说明作用。 图案:通过图案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色彩:具有象征性。4、海报的特点 (1)构思新颖。共场所挂贴的速看广告,是以图 形文字等设计手段来传递信息的 视觉平面艺术。 2、海报的分类(图文对照, 尝试分类) (1)公益海报:是通过表现的 主题来碰撞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领 域的海报。 (2)商业海报:以宣传商品获 取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制作的海 报。 (3)政治海报:传播政治思想, 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的海报。 (4)文体海报:传递文化,体 育信息的海报。根据宣传内容的 不同,可分为多种,如运动会海 报,音乐节海报,电影海报等。 3、海报设计的三要素(结合 图片讨论)。 文字:具有说明作用。 图案: 海报是视觉艺术,可以 通过图案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色彩:具有象征性。 4、海报的特点(结合图片说 明)。 (1)构思新颖。 (2)主题明确。 (3)构图简洁 三、海报的设计与制作 (1)海报的设计:欣赏海报, 结合对图片的理 解,说出海报的概 念 学生连线回答 认识海报有公益 海报、商业海报、 政治海报、政治海 报类型 说出在生活中见过 哪些海报,对不同类型 海报的认识 学生结合图片 观察总结海报构成 元素 学生结合图片 说明海报的特点 讨论、分析《戒烟 公益广告》的画面 特点,回答问题 启发学生,并通过 学生对图片的理 解,说出海报的概 念,并能学会总结 方法,而且敢于阐 明自己的观点。 学生大胆说出 自己的观点,体现 了课堂以学生为 主,学生是课堂的 主人 了解海报不同 类型的特点。引导 学生学会比较,培 养他们一定的概 括能力。 学生思考,总结 海报的特点。培养 学生的语言组织 能力

浅析电影海报的设计----以《让子弹飞》为例

浅析电影海报的设计 ——以《让子弹飞》为例 摘要 海报又叫“招贴”、“宣传画”,是户外广告的一种,其作用是通过视觉传达的瞬间效应吸引关注,传达信息,从而达到广而告知的目的,促进销售。电影海报与电影几乎同时诞生,“同月份牌、年画、宣传画一样可统称为招贴画,也可称为电影宣传画。一般张贴于影剧院、广告栏或是张贴在大街马路等公共场所。”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外包装,最主要的作用是直观地将电影的片名、剧情、编创人员等重要信息清楚、及时地告知受众,吸引大家去观看,从而达到宣传电影的目的。电影海报作为电影产业的衍生物,现在不仅仅是电影推介的重要手段和媒介,而且正逐步成为一门艺术,越来越多的电影海报成为优秀的艺术品。 引言 多媒体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达不再单单局限于文字,众多非语言的信息也涌入人们的视野。人类交际行为的多模式化,使得单纯的话语分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蕴含了众多非语言因素的交际方式,即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电影海报涉及语言和图像两种符号系统,而且包括字体、字号、颜色等符号变体,因此它属于多模态语篇。本文试图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让子弹飞》的宣传海报进行研究,试图探讨图像作为社会符号和语言是如何共同实现传递信息的功能,同时也希望这一研究能提高人们对海报类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 一、电影海报设计的多模态性 社会体系或文化可以表述为一种意义建构、一种符号系统,构成社会体系的意义是通过许多模态和渠道传递的,语言只是其中的一种交际模态,决非唯一的交际模态。多模态语篇是融合了多种交流模态,如声音、文字、图像等。换言之,多模态语篇指的是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的复合话语,或者说由任何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语篇的多模态性是当今世界人们交际中使用的各种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电影海报中有文字,有图像,还有不同的颜色和字体,因此具有多模态性。 二、《让子弹飞》为例的电影海报设计分析 电影海报作为一种平面视觉符号,主要是由醒目的文字、照片等视觉符号构成。它是电影宣传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电影的造势和票房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海报的再现意义分析 与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对应的是图像的再现意义。克瑞斯、勒文认为,图像作为视觉符号所构建出故事情节、背景、参与者等因素,对于图像的再现意义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把图像分为两大类,叙事的和概念的。叙事再现包括行动过程,反应过程以及言语和心理过程三方面;概念的再现相当于功能语法中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同时,他们提出矢量是叙事图像的标志,概念图像中则没有矢量。动作者可以发出矢量,本身也可以构成矢量,当矢量仅仅是由参与

“少即是多”——极简主义电影海报设计研究

“少即是多”——极简主义电影海报设计研究 ■刘云玲 摘要 海报又称招贴,是以印刷为主张,贴在公共场所传播活动信息或理念的视觉艺术形式。由于海报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宣传工具。海报设计必须有相当的号召力与艺术感染力,要调动形象、色彩、构图、形式感等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它的画面应有较强的视觉中心,应力求新颖、单纯,还必须具有独特地艺术风格和设计特点。 极简主义主张把视觉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这种表现手法不仅满足了观众的视觉感受,而且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力度。它的设计原理和表现技法广泛而全面,最能体现海报设计的形式特征,其设计理念,表现手段在电影海报设计中更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 关键词:极简主义;电影海报;艺术感染力 引言 当今社会,海报作为沟通、交流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在设计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视觉冲击力强的海报,总能够吸引观者的注意力。设计中极简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应根据表现的主题的内涵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海报设计中极简主义的运用,丰富了画面视觉效果,使画面和谐有跳跃。通常主题深刻,形式贴切,能够抓住人们的视觉,使画面产生视觉张力和冲击力。电影海报是海报设计的一个种类,但是比一般的海报更富有情节性,具有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作用。电影海报设计是一种自我形式的推广,更是电影灵魂的直接表达,这种直观的信息传达有时甚至比电影更有说服力。而根据电影海报简洁概括的特点,极简主义恰好与其贴合,形成完美的搭配。

一、概述 (一)极简主义的概述 1.极简主义的起源 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称微模主义,并不是现今所称的简约主义,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60年代所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又可称为“Minimal Art”。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的极简主义,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根据艺术史上的介绍,极简主义用来称谓六十年代美国艺术家的一项艺术活动,包括绘画和雕塑,其主要影响还在于雕塑方面。包括,阿伯斯(Albers1888-1976)、艾尔·赫尔德(Al Held1928-)、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1936-)、安东尼·卡罗(Anthone Caro1924-)、卡尔·安德烈(Cart Andre1935-)、托尼·史密斯(Tony Smith1912)、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1931-)和里查德·塔特尔(Richard Tuttle1941-)。极简主义可以直接追溯到抽象主义艺术家蒙德里安和俄国构成主义等一些前辈艺术家,甚至还可以联想到包豪斯的美学观。Less is more——是现代派大师、德国包豪斯学校的第三任校长米斯·凡德罗关于极简主义风格的诠释。他最先倡导了这种以少成就多、以简取代繁的设计理念。但是do more with less并不意味着无条件的“less”或者单纯的一切从简,在选择简约产品时还必须满足一些“more”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实现简约风格的品位与品质。 2.极简主义的特点

现代电影海报的艺术表现手法探析

现代电影海报的艺术表现手法探析 电影海报是随着电影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视觉传达媒介,电影海报同月份牌、年画、宣传画一样可统称为招贴画,也可称为电影宣传画。一般张贴于影剧院、广告栏或是张贴在大街马路等公共场所[1]。它不但具有传达电影内容的作用,还反映了当代的社会需求与审美。电影海报也是随着社会、科技、媒体等的发展以及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借鉴和吸收,其艺术表现形式也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很好把审美和诉求功能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在得到电影信息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满足。以下从几个方面结合分析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视觉表现手法。 一、直接展示 直接展示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在海报设计中展示人物或场景。在电影海报设计时剧情中的人物或剧情中具有代表性的场景为表现对象,使得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要素构成变得单一而明确,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极为准确地展示电影的信息,可以瞬间刺激和激发观众内心的消费愿望。 展示法是比较传统和通俗的视觉表现手法,是用直观的视觉表现手法,直接而真实地把剧情中的人物或场景展示在观众面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设计对图像的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好的图片、照片,还要有较好的摄影技术和运用电脑和其他手段对图形进行组合构成的能力。直接展示的表现手法在意识形态上最为大众所接受,突出了设计的大众化特征及海报设计的社会效应。由于这种手法是将电影的部分信息直接展示给观众,所以在设计制作时要对海报的整体形态的构成、色彩及张贴环境都应仔细研究。 例如,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的电影海报,电影里叙述了一个发生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至纯至美的爱情故事。其被誉为一部诗化的电影,在第1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电影海报中,主人公静秋和老三二人的特写镜头占据了画面一半的空间,男女主人公的衣服、发型等细节都透露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等信息。整个海报的色调以绿色为底,彰显清纯之美。其真实的人物形象瞬间打动人心,并引起观众对电影的联想与期待,从而达到宣传与传达电影信息的目的。 二、对比衬托 对比又称对照,对比是对立冲突的艺术美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把对立或相反的两种事物并置,使它们相互衬托,突出强调某一个方面。如有些电影海报为了突出主角与配角间的关系,就用人物的放大和缩小做对比,使观众一目了然。[2]如2011年众多巨星参演的《辛亥革命》电影海报中,孙中山(赵文瑄饰)作为男一号主角被放大放置在画面的中上方,而其他人物则被缩小,并围绕在男一号的周围作为陪衬。大与小的对比使观者的视觉流程直接落到了主人公的图像上,成为第一个视觉中心,更直观地表达了电影的主题。 而有些电影为了体现震撼的视觉效果,通常会以浩大的空间场面、剧烈的天体自然景观作为招贴的背景,运用视觉的刺激性和对比关系去挖掘这种对人的视觉、心理、生理三方面的冲击力。[3]例如,电影《2012末日预言》为了突出震撼的视觉效果,从而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观看和了解电影,利用电影海报的特殊构图以及夸张的图形、色彩等的对比处理,从而达到一种视觉及心理的强烈震撼。画面以鸟瞰式的构图把都市的高楼大厦、车辆、街道等整合编排在一起。常规的给人巨大、高耸、直入云霄的高楼大厦,在此鸟瞰式的构图下犹如摇摇欲坠的积木。高速公路上车水马龙的汽车就像小小的甲虫,随时就能掉入万丈深渊。本该热闹非凡的都市却笼罩在阴冷的蓝灰色调里。人类引以为傲的繁华都市在地核爆裂导致地面塌陷的强大外力作用下,呈现的是一种瞬间土崩瓦解、分崩离析成万丈深渊的恐怖场景。看到这惨烈的场景不禁让人反思人类的骄傲自大、贪婪无度地向大自然无限索取,而人类在暴怒的大自然的面前又是何等渺小和可怜,从而起到警醒人类在向大自然疯狂索取和破坏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自食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

电影海报设计

电影海报设计 世界电影自诞生之日已有百余年历史,“电影海报同月份牌、年画、宣传画一样可统称为招贴画,也可称为电影宣传画。一般张贴于影剧院、广告栏或是张贴在大街马路等公共场所。”电影海报属于平面广告设计,其作用在于推销电影内容,在颇具审美性的艺术形式下,电影海报因设计者的文化背景差异,导致了强烈的民族性艺术风格,因而也成为时代的忠实记录者。 由于美学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电影海报设计必定带有民族性特质。设计师的成长环境决定了设计理念的民族性差异,他的作品体现着历史发展的清晰脉络,在多元化的沟通与理解中,电影海报图形语言的国际性趋势并没有消解民族性 内涵。相反,拥有国际背景的民族性设计才是电影海报的发展趋势,因为国际性基于民族性得以产生、发展,否则电影海报设计的国际化将成为空洞的说谈。以德国为例,它

是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教育的发祥地,包豪斯的设计理念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欧洲传统文化对冈特·兰勃的广告招贴设 计作品存有显而易见的影响。源于同一文化土壤的设计师,必定具备相似的设计观,德国HeinzSchulz-Neudamm亲自设计的《大都会》国际版电影海报,在美国拍出六十九万美元,因为作品绘制于1927年且存本较少,设计师采用艺术装饰主义手法,极力营造出充满未来世界的审美性效果,进而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电影海报的设计理念差异,在提升电影主题的过程中,电影海报也因设计者的民族性,无形之中成为时代风貌的见证者。 电影海报设计伴随着世界电影而产生,经历了由黑白到彩色的发展历程,逐渐由单纯介绍电影内容的招贴画,变成一种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从海报设计角度研究,世界电影海报大致经历了手绘海报和电脑海报两 个阶段。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手绘海报首先出现于观众视野,直到五十年代,新中国的电影海报均采用手绘的形式。这种绘画方式

最新-60个白色背景电影海报欣赏 精品

60个白色背景电影海报欣赏 篇一:制作电影海报制作大片风格海报:1打开,新建一个文档,尺寸设置为600×650。 将画布填充颜色为3430302将雾都图片拖入文档中,放置在画布的底端。 3为图片添加图层蒙版,使用大号柔边画笔(不透明度20%左右)在蒙版上绘制,将图片与背景进行融合。 4为图片增加色相饱和度调整层,按住键在两个图层中间点击,创建剪切蒙版。 色相饱和度调整层设置:色相:0饱和度:-100明度:05:重复使用第1步的方法,这次是为画布顶端添加一些云彩。 篇二:最全国外设计师海报设计案例!!!110209,平面设计,海报设计,小武提前唠嗑几句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这效果反正也拍了几张顺便翻教程的同时也自己跟做一个今天的教程不难只要你认真的跟着做就能学到不少东西在这篇海报设计教程里你可以学到1:用钢笔工具绘画漂亮的色带2:色彩的运用技巧(具体怎么样,我会和大家一起分析哈,一起做,一起思考,一起进步!)最终效果如下图所示教你制作简单的滑板海报教程效果图,开始我们的教程第一步任务是把背景做出来新建一个工作文档(菜单—新建;+)文档设置12801024,分辨率72再新建一个空白图层(图层—新建—图层;++)随便填充一种颜色(编辑—填充)。 好了吗?接着进入添加图层样式—渐变叠加(注意样式作者用的是径向)颜色设置如下:颜色值:9729916(功夫有话:作者的每一步都是有他自己的目的也许数值是枯燥的,但你要自己去看作者为什么这样设置颜色,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渐变?功夫分析:作者的背景效果是中间亮四周暗,明显光线设置在中间了,所以接下来作者的颜色渐变是由浅到深向四周渐变的。 当然,这不是叫大家要有多么精确的数值,颜色分配的具体位置,只是说明我们需要有这个意识)第二步:导入我们需要的处理的图片,在这个教程里,作者使用的这个滑板哥来自爷爷级的图片分享网。 不过先谢谢原图作者提供的这张图片。 把人物扣出来(方法有很多,个人推荐钢笔工具放大来慢慢扣,我喜欢这“细嚼慢咽”的过程。

电影海报的视觉形式分析

电影海报的视觉形式分析 作为电影的“名片”,电影海报以达到宣传电影、刺激票房为目的,但它本身也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审美特性。首先,电影海报的构图应做到主次分明和简洁明了,以增加画面的注意值,达到快速传达信息的目的;其次,图形是超越文字局限的最易懂的语言,电影海报中的图形应直观、明确、视觉冲击力强;再次,在视觉形式的要素中,色彩和光影是最富于感官刺激的形式语言,要充分用色彩和光影营造画面氛围。 电影海报是海报(又称招贴画)的分支,与电影几乎同时诞生,随着电影产业的繁荣与兴盛,电影海报的收藏和欣赏热也正在升温,尤其一些艺术价值高、存世量较少的电影海报,价格更是一路攀升。优秀的电影海报除了能够提供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以及刺激电影票房收入之外,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它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能让观众得到除了电影本身以外的另一种平面艺术的享受。下面从几个方面结合实例来对电影海报进行视觉形式分析。 一、构图问题——必须具有快速传达信息的能力 电影海报的构图应做到主次分明和简洁明了,以增加画面的注意值,达到快速传达信息的目的。从形式上看,横向画面符合人的视域,是最自然的。人们一般都是根据直视角30o、水平直视角45o的固定视域来决定画幅的长宽比例。横式构图的海报有宽阔之感,能较好地表现影片恢弘的场面;而竖画面有崇高感,竖式构图的海报则能突出主人公的形象。电影海报的造型元素常用三种形式来构成画面:中心式构图、对角线构图和S 形构图。 多数电影海报会将主体形象设置在画面中心,如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十字结构或一字结构来构图,非常庄重。但人们也发现,在画面边缘出现的人物更有动感,于是为了取得戏剧性的效果而牺牲稳定感,对角线构图开创了生动活泼的艺术局面。如:动作片《蜘蛛侠》(Spider-Man)以及迈克尔?戴维斯导演的《火线保镖》(Shoot ‘Em Up)的系 列海报都采用对角线构图的方式,显得动感十足。S形构图是中国传统绘画布局的经验之一,林风眠先生曾经说过,S形构图是画面最好的结构,最符合自然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现代电影海报中也有采用这种构图方式的,如:美国惊悚片《反恐疑云》(Rendition),画面既稳定又有流动的感觉。 有的电影海报尽管构图简单,却能表现出吸引人的意境。如局部特写就将客观事物的精粹部分得到了集中处理,能牵动人的某种情思。一般面部特写较为常见,因为人的表情是最吸引眼球的,有时也用手、眼睛或嘴的特写,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言简意赅。

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设计赏析

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设计赏析 海报又称招贴或宣传画,是一种平面形式的宣传广告。具有画面大、内容广泛、艺术表现力丰富、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多用于电影、戏剧、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电影海报是海报的分支,作为电影艺术的宣传品,往往浓缩了一部电影的精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能让观众得到除了电影本身以外的另一种平面艺术的享受。一幅优秀的电影海报,往往具有很高的设计水准,对图形、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运用相得益彰,提升视觉表现力的同时又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电影海报设计中,除了对画面、色彩的表现之外,以电影名称为主体的字体设计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传达电影信息的重要载体,经过艺术化设计以后,可使文字形象变得情境化、视觉化,强化了语言效果,对提升海报设计品质和视觉表现力发挥了极大作用。优秀电影海报的字体设计,对我们在品牌设计或页面设计时面对字体的处理,有着很好借鉴与参考意义。下面就针对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设计进行探讨,分析优秀的字体设计如何在海报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 既然是关于字体设计,那么就得从文字的历史说起。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文字种类很多,汉字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也是中国的官方文字。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目前的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前者

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宋体等阶段。下图展示的就是汉字的演变历史。

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而后来出现的金文指浇铸

版式设计原理在影视海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版式设计原理在影视海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15T15:18:35.190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1期作者:吴倩 [导读] 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版式设计实例不计其数。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与文化等主题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不管哪一种主题形式的流行,都离不开对受众内心诉求的研究,最传统而最有效的实现用户体验研究的展示方法中,平面宣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川工商学院,成都 610000) 摘要: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版式设计实例不计其数。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与文化等主题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不管哪一种主题形式的流行,都离不开对受众内心诉求的研究,最传统而最有效的实现用户体验研究的展示方法中,平面宣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版式设计;影视海报;版式原理 平面视觉要素的有效合理的版面排布,便于消费者在既定的时间内进行准确的信息捕捉,并且能够通过版式的优化,呈现出营销主体本身的宣传诉求。比如商业店铺中的产品宣传册以及娱乐方式中的影视海报等,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版式设计。在信息化特征愈加明显、迅速的时代,受众惯于接受视听效果相结合的媒体形式,所以影视主题在生活中一直保有稳定且发展的态势,影视宣传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海报呈现。我们将在此就影视海报形式而言,探讨版式设计在其中的原理应用。 在具体的平面载体版式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哪些设计原则呢?就版式设计而言,至今常见的设计原理包括:传统版式、网格版式和构成版式。其中构成版式的艺术效果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都具有明显的、有效的特征。所以在信息铺天盖地而来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采用构成版式这种设计方法进行版面的编排,使平面素材视觉焦点醒目、宣传诉求直接且有效。 构成版式主要运用到以下几点设计原理:1、视觉流程原理;2、视觉极限原理;3、视觉织体原理。他们分别有自己特定的原理呈现形式,最终呈现出不同的平面视觉效果。目的是将固定的视觉要素,通过不同的构成原理,合理编排在版面中,以达到宣传主题的目的。其中视觉流程原理在视觉要素层面上的使用更为广泛,因为它的实现技法活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固定的模板要求。视觉流程原理实现的过程是设计者率先制定出版面浏览的主次顺序,再将视觉要素按照该秩序编排出来,最后使受众按照既定的浏览秩序接受版面上的视觉要素。 视觉流程的形成常见的方式为:分割和导向。分别从版面分割形成画面秩序美感、主体塑造的流程导向等方面对版式效果的协调设计进行实现。 一、视觉流程分割原理:版面分割形成秩序 图1 首先,把整体分成部分叫分割,能够调整画面的灵活性。其次,常用的分割方法有:等形分割,即分割后得到的形状完全一样,再把分隔界线加以调整使之相关联,达到再次的整齐划一的效果;自由分割,即不规则地、无限制地将画面自由分割的一种方式,它随意性分割,使画面产生活泼不受约束的感觉;比例与数列分割,即利用比例关系完成的构图,通常都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 构成版式中的分割原理在版面上采用分割再拼凑的版面,以一种打破常规的版面构成形式,在视觉上吸引人们吸引人们注意,表达一种冲击活跃的版面效果。(见图1)复仇者联盟主题电影作为漫威集团旗下众多英雄集合的系列一直备受受众的关注。在2012年《复仇者联盟Ⅰ》影视海报的排版中,就采用了视觉流程分割原理。有效地将人物众多的图片元素有序地、平行地排布于版面中。由于每位英雄形象的视觉标准色彩以及角色道具不同,面面俱到地进行展示难免会使版面混沌。采用分割的原理能够有效规避这个问题,使每位英雄角色的图片形象在水平视觉方向上保持绝对一致。从故事情节方面以及构图方面来讲,都能够起到很好的统一作用。蓝色的分割线条在重色背景的烘托下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对版面分割的规律性作用 二、视觉流程导向原理:主体塑造的流程导向 图2 图3 导向视觉流程,是设计师引在设计中使用能诱导观者视线的诱导性元素,令观者的视线能通过诱导按照设计师的布局进行一定顺序的运动,将所有元素从主到次、从大到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重点突出、流程动感的视觉组合。 能够构成导向性的元素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文字导向,利用文字的排列组合后的线、面特点来引导视觉走向;肢体导向,利用人体的肢体语言或是手部动作的方向性,来引导视觉走向;指示导向,利用符号箭头的方向性特点,将视线引向主体;形象导向,利用众多事物形象特征来引导视线,如人或者动物的视线、钟表指针等。 如《花木兰》影视海报(见图2),使用的是文字导向视觉流程原理。在海报背景大部分留白的基础之上,底部采用的是横向构图的军队素材置入。与此正好形成构成方向上醒目对比的便是主题文字,以及花木兰本身的人物形象。两者在方向上组成了垂直版面的统一。并且通过“花木兰”字体设计变形的方式与人物形象恰好衔接成战场角色的统一体。便于受众瞬时间获取电影主题以及人物形象的视觉关注点。 又如《泰坦尼克号》的影视海报(见图3)。将与电影相关的两大元素主题即人物爱情和沉船事件在版面上有效结合,采用了形象导向视觉流程原理。用巨大而尖锐的船头指向电影男女主人公。这种导向形式的使用,不仅从电影情节方面做到了人与物的形象统一,而且在视觉上船头的指向性很好地带领受众目光凝聚在主人公本体。有效地将凄美的爱情故事融入在整个沉船历史背景题材之下。避免了海报过于冰冷的故事性还原,能够更好地对电影本身起到宣传的目的。 单纯地了解到版式设计的重要性对于审美要求而言是最基本的。关键环节在于版式排布的具体实施。能够明确判断出视觉要素的分布规律以及具有怎样的外观形式美感,是版式设计过程的必备技能,这就是设计原理的体现。版式设计原理是版式设计的核心所在,能真正地达到切合主题诉求的审美标准。 参考文献 1]金晓丹.招贴设计中的版式编排设计初探[J].艺术科技,2017,30(08):298+408. 2]王黎芳.平面设计中版式编排的视觉空间运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3]周蕊.招贴中自由版式设计的应用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