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高一历史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高一历史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教案

一、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二、周初的状况:

1、政治——封邦建国:周朝建立后,(目的)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内容)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效果)①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②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③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2、经济——井田是西周的主要土地制度,农业生产已采用了土地轮流种植的耕作方式。

三、西周的巩固:

1、周公辅政:周公,名旦。武王去世后,周公拥立武王幼子为成王,自己执掌朝政。

2、平定三监:当时各地发生叛乱,周公调集军队东征,平定三监之乱,

3、东征殷余:又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周的国土和影响也随之向东拓展。

4、制礼作乐:周公辅政七年,政绩斐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制定礼乐制度。

礼:(概念)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意识,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发展)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作用)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

乐;:周公(概念)又创作舞乐、史诗,(作用)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敬天保民:周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把礼的中心从神事转到了人事,把遵礼看作是统治者行“德治”的重要内容。(敬天保民思想的内容):周公认为,殷人耽于逸乐,所以失去天命;周人勤俭有德,最终获得了天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上天神灵不偏不倚,只佑助有德之人,依据人们是否有德来判定天命的归属。(敬天保民思想的影响):这套“敬天保民”的新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的燕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诗经》中的燕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一部主要反映周代礼教文化制度和社会政治生活的著作。《诗经》中的宴飨诗主要收录在《小雅》中,它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也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宴飨诗的产生、写作目的以及其内容与外在形式等方面来探讨其与周代礼乐文化精神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诗经宴飨诗礼乐文化精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1],共有305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词[2]。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3]。《诗经》中的作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可以说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气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具体来说,包括婚恋诗、农事诗、燕飨诗、战争徭役诗、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等。其中的宴飨诗鲜明的体现出先秦时期的礼乐文化精神。 周代社会以小农生产为生产方式的农业宗法社会,家族血缘关系至关重要。为适应这种农业宗法等级社会的政治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礼制。周代的礼制极为宽泛,既包括个人伦理道德修养,行为方式的准则规范,又包括国家政治的典章制度。据《周礼》记载,当时把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大类,统称为五礼。燕飨诗是直接反映嘉礼中飨礼、宴礼等礼仪活动的诗。 “燕”本为“宴”之假借,现仍沿用“燕”,是为了显现其反映燕礼的特定意义。根据燕飨诗反映的不同礼仪内容,又可分为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诗等。产生于西周初期的燕飨诗,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映。其中《鹿鸣》、《伐木》、《鱼丽》、《南有嘉鱼》、《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弁》、《鱼藻》、《宾之初筵》、《瓠叶》,以及《大雅?行苇》等均属这一类。《伐木》篇记载,周文王曾身体力行地推行过德礼理性精神贯注于其中的宴饮乐舞。周文王把宴饮乐舞没有看成是自己追求享乐刺激的工具,而是看成是调节人际关系,使长幼尊卑各得其所、互敬互爱的手段。他从宴饮乐舞中获得的是“德”的愉悦,而不是个体情欲的享乐刺激,他要求宴饮乐舞显示出上下尊卑的礼,而不是男女杂糅、长幼不分的欲。在周公执政期间,也注意在宴饮之乐贯注德礼的理性精神。周公设宴款待亲戚,即席作了歌乐,为宴饮助兴。他要通过宴饮乐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谐,突出德礼的理性精神,《周礼》规定,宴饮必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并严格的遵循等级规定,“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宴之礼亲四方之宾客”。宴饮乐舞也必须体现出中和的仁德之情,严格的遵循利益规定:天子享诸侯,奏《肆夏》乐舞,两诸侯聚会,奏《文王》乐舞,君王宴请群臣,奏《鹿鸣》乐舞;诸侯犒劳使臣,奏《四牡》等乐舞;至于一般人宴饮,则歌舞《南有嘉鱼》、《南山有台》等。 这类诗歌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更多的反映了上层社会欢乐、和谐。如《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客之间。周代社会以小农生产为生产方式的农业宗法社会,宗族间的相亲相爱的关系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周之国君、诸侯、群臣大都是同姓子弟或姻亲,周朝统治者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利用这种宗法关系来加强统治。宴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有政治目的。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宴饮中的仪式,体现了礼的规则和人的内在道德风范。燕飨诗赞美守礼有序、宾主融洽的关系,而对不能循礼自制、纵酒失德的宴饮,则是否定的。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在很大程度上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燕飨诗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面。不仅祭祀、宴飨等诗中直接反映了周代礼乐之盛,而且在其他诗作中,也洋溢着礼乐文化的精神。 赵沛霖在《诗经研究反思》:“实际上,宴饮诗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既有粉饰太平、肯定享乐的一面,又有好礼从善、向往良好风范的一面,这后一面体现礼乐文化精神,体现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教案2(岳麓版必修一)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案(岳麓版必修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 1.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等重要历史概念。 2.理解由夏、商内外服联盟到西周封邦建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特征。 3.从宗法制、分封制的形成,认识制度变化的因果关系。 重点难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能力培养: 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二)方法与过程: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1.归纳商代内服、外服制度的内容,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含义、作用与影响,初步了解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 2.简要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与商朝的内服、外服制度的不同及其利弊,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夏、商、周三个朝代政治体制的变化情况,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二、教学方式 采用PPT课件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 分析导言部分: 1、中国古代的朝代[中国古代主要有哪些朝代?——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2、关于单元序言:首先让学生阅读单元序言,让学生分析各段的大意。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西周雏形,秦朝形成,汉唐加强,宋元强化,明清顶峰。另外,在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以及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两个主要的问题。 3、解释重要的概念:中央集权,就是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对地方有绝对的控制。 导入新课: 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中央集权制度,而我们知道,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很悠长的历史,这个制度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央集权制度的源头,那就是第一节的内容“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夏代公共权力的出现 [课堂设问:相传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是通过民主推选产生的。这种方式被称做什么?——古代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方法称为禅让。] 夏朝以前,是实行禅让制选举领导的,但夏禹死后,其子启即位。这就改变了自原始社会末期以来民主推选首领的禅让制,而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国家开始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

上海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

第二分册 【教学过程】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1. 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标志和意义(A)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开始了农耕生活。 ·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 姜寨遗址的特征(A) 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3. 神话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A)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传承的。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等的传说,大体反映了早期先民生活经历的几个阶段。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4.中华考古文化遗址的分布特征(A) (1)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2)核心区域: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二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 文献记载中的夏朝(B) 2. 二里头考古发现(C) 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1.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是信史(B)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2. 商朝青铜器的特征(B) 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商代人相信青铜器上铸有浅浮雕动物纹饰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 甲骨文(B) (1)甲骨文的定义: 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 (2)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甲骨文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甲骨卜辞、后世文献和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一系列考古资料,几种性质的史料多重印证让商朝历史成为信史。 4. 二重证据法(D) 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首创的一种历史考证方法,也是研究中国古史的基本方法,即用新发现的地下材料与传统的史书典籍相印证,以旧释新,或以新证旧,以获得对古史的新证新释。 二重证据法让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 第四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 西周的建立(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商纣,定都镐,史称“西周”。 2. 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B) (1)目的: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内容:分封已臣服的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之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诸侯、以藩屏周”的功效;(3)影响: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3. 周公是礼乐制度的制定者(C) 周公为维护封邦建国的新局面,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制度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以及权利义务。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第五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1. 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C) (1)主要内容: ①经济:[最深刻]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制井田制。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逐渐失效。诸侯、卿大夫竞相占地,战争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各国奖励农耕军功,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中呈现出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②政治: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各国当政者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内政改革,贬抑或废黜无能的旧贵族,起用贤能之士,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

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

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 源远流长的礼乐教化 (一)先王之乐追述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归纳了摩尔根关于 古代社会的三个分期,并且进一步指出这种分期的主要标志。他说: “蒙昧时代是以采集天然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创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 采集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 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 然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①按照以 上的说法,远古的中国社会从野蛮时代跨入文明时代正是在传说中的三 皇五帝时代。对于三皇五帝的发明创造,中国的古典文献中有很多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伏羲氏结绳织网,教民驯养鸟兽;神农氏尝 百草,教民稼穑;黄帝、尧、舜制作乐器,创作律吕,实施乐教……总之, 劳动工具、生产技术、生活用品以及文化艺术的发明创造都产生在三 皇五帝时期。而在这类记载中很多都涉及到“先王之乐”。战国时代 史官所写的《世本》一书说:“伏羲作琴,伏羲作瑟。神农作琴,神农 作瑟。女娲作笙、簧。随作笙,随作竽。颛顼命飞龙氏铸洪钟,声振而远……夷作鼓,伶伦作磬……尧修黄帝乐为《咸池》,无句作磬……舜 作箫,夔作乐。”这当然是根据历史传说追记下来的,它曲折地反映了 某种历史真实。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秦汉时期仍然流传着,司马迁为 写《五帝本纪》而走访诸老就是证明。《乐记乐施》载:“昔者舜作 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 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而知其德,闻其谥 而知其行也。”关于“先王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从朱襄氏、葛 天氏、阴康氏、黄帝以下一直写到周成王,传说与历史混合在一起。春 秋战国时代,人们仍然能聆听到五帝之乐,尤其是舜乐和三王(夏商周) 之乐。三皇五帝实施乐教多是传说,搁置不论。夏商周三代实施乐教则 是信史,当无疑问。先王之乐,其性能和实质就是礼。乐的感性形式就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学设计 )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夏商周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与特点;理解商朝内外服制度的特点和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采取课前探究,课上讨论、总结的步骤完成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情境意识、问题意识、和谐意识。在学生讨论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强课堂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教学难点:宗法制 教法: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P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先进的政治制度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而落后的政治制度则会破坏优秀的文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洞察中外政治制度的演进变革,探究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巨大差异,思索未来发展应遵循的最佳政治模式。 我国古代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深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形成了夏商周三代独特的政治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个问题。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 结合文字及图片材料提问:夏朝建立的时间和政治制度的特点? 幻灯片显示: (1)、“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 (2)、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 (3)、图片: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回答: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特点:王位世袭制否定传统禅让制,产生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是文明时代的开端)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权力机构行使的权力。 结论:夏朝——已经出现了公共权力。

西周封建和礼乐文化

封邦建国和礼乐文化 [教学目标] 1.识记西周建立的年代、建立者及都城,了解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简单了解西周的井田制经济制度;识记周公“制礼作乐”,了解西周的礼乐文化; 2.通过分析分邦建国体制和礼乐文化的内容、作用,辨识西周分封形势图,初步掌握读通相关历史文献的能力,体验利用课本内外的史籍、图片、音乐等资料探寻史实的过程。 3、肯定周初分封的积极意义,理解分封制的发展趋势。认识周公创立的礼乐制度既顺应了当时国家政治的需要,又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解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 难点:西周礼乐制度的内容与影响 说明: 1.西周的分封制相当发达,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西周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种分封制从西周初年开始到春秋战国,一直待续了800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才结束,即从公元前1046年至前221年。通过分封,西周的疆域、统治地区大大扩大了。从历史作用上说,西周初年推行的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它又通过对姬姓诸侯和异姓诸侯的布局,建立了从西方伸向东、北、南三方的统治基地,深入到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有助于广大地区进一步开发。 2. 西周确立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使中国历史由“方国联盟”走向“天下共主”,走向血缘集权统治时期;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西周政局的稳定。但就一般学生而言,这段历史比较遥远,与现实联系相对较少,学生对现代音乐很感兴趣,但古代连音乐也有制度,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课文大量的实例、具体图片、相关活动等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来理解制度的产生与作用。 [教学设计] 1. 课前活动。

论语礼乐文化章节选段

论语 ———礼乐文化 引入: 孔子作为儒学创始人的意义,在于他所规定的儒学的人文精神之方向,一方面,要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另一方面,落实此道在于道德人格--“仁”的自我完成。这就是儒学人文精神的内在本质,后世儒者就是在此精神方向的指引下前行。用张载的话说,此人文精神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而乐是礼的一种体现,礼乐是仁外在表现形式。仁与礼乐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从而构建了仁内礼乐外,仁本礼乐用的关系。先天的仁制定了礼乐,后天的仁依靠礼乐来完善。 学而篇第一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解:(1)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

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2)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注解:(1)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2)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3)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4)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5)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6)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个人观点:这里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表明了孔子对于仁内涵的概括,即在家尽孝,出外尽忠,这是仁的起点。这也是礼的表现形式:在家尽孝,出外尽忠,就必须付诸行动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对人有礼,懂得礼让、谦让和恭敬。对事

江苏省如皋市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必修)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 历史试题(必修)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 西周统治者为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答案】B 【解析】西周的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因此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故答案为B项。宗法制保障周天子的天下大宗的地位,体现的是“天下归宗”,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的制度,察举制是汉朝的选官制度,均与西周不符,排除C、D项。 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分派到地方的诸侯也可对下分封,从而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分封,西周诸侯与王室之间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天子正是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2. 美国历史学者费正清在谈到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说:“它依靠的是血缘或准血缘的宗法关系而非封建制度的法律原则。”下列制度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分封制 B. 礼乐制度 C. 嫡长子继承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能够印证“它依靠的是血缘或准血缘的宗法关系而非封建制度的法律原则”的中国古代的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故答案为C项。分封制作为一种地方行政制度,与宗法制有关,但并非完全依靠宗法关系,排除A项;礼乐制度是规范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的制度,排除B项;行省制是元朝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与宗法关系无关,排除D项。 点睛: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通过规定宗族内严格的等级制度,以此确定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地位,避免因权力分配不均和继承问题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从而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因此,在西周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通过实行宗法制,在保证各级贵族垄断政治权力和特权地位的基础上,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稳定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 3.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 最高统治集团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 血缘关系为纽带 D.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答案】C 【解析】唐德刚所说的“封建”阶段是我国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立王位世袭制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体现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尚未建立,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B项;D项是西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体现出的特点,排除。 4. 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考证这是墓主准备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官员的监察报告。据此推断,该墓主人生前可能任职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军机大臣

由诗经看礼乐在周代的社会作用

由《诗经》浅析周代礼乐文化的社会作用 姓名:马静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风俗习惯、道德教化等都在《诗经》中都有真实生动的体现。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作为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丰富的礼乐功能。周代礼乐文化背景下诗歌的礼乐功能主要表现为"礼别异,乐合同"①、"诗言志"②、乐教与诗教三方面,所以说《诗经》很大程度上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1]。本文通过赏析《诗经》中的宴饮诗和爱情诗的代表作品,浅要分析周代礼乐文化两个方面的内涵及社会作用:礼乐文化的社会政治作用和礼文化的道德规范作用。 礼的本意是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在周代已经产生了规范、礼治的意义。在宗教政治时代,作为祭祖、祭天的礼具有国家政治制度的意义,是维护宗法之义和等级制度的。因此,礼的社会作用首先是社会政治制度,其次才是伦理道德规范[2]。礼的渊源为祭祀,而乐是伴随着礼的.礼字的初文是“禮”,,曲字即为双玉,豆字为鼓,战国以后加上了"示"旁,后来简化为今天的"礼"。所以最初的含义是在鼓乐声中"行礼以玉",礼乐是一体的。礼乐制度是礼和乐的有机统一体。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因此后世常把“礼”和“乐”统一称为礼乐制度和文化,有时也单强调礼制和礼文化。总之,“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立后嗣着也。”③对于整个周代乃至后世都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落,社会动荡、小国林立,礼乐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反复,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在这个时期,礼仍旧收到儒家的极度推崇,孔子以“克己复礼”为旗帜,认为周礼统治下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到了汉朝,礼乐文化臻于完善,汉儒对礼的定义做了更明晰的规范“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④。

谈谈周朝的礼乐制度

谈谈周朝的礼乐制度 在我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西周是一个政治文化制度大变革的时期,它上承远古夏商的图腾崇拜、巫术祭祀文化,下启华夏礼乐文化的先河。其中礼乐制度既是对历史的延续,又是对此之前文化体制的反映,同时也启发了后世人文精神和理性思想。 由于礼乐是西周这一特定的时期出现的,其必定局限于社会上层的活动,因此,为了了解西周的礼乐制度,有必要先了解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及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上层结构。《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在奴隶社会的周代,国家大事有两件:一是要祭祀祖先,二是要带兵打仗。 周武王死后,周公摄行王政。为了巩固其统治,他依照周国原有的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维护奴隶制统治的制度。西周统治的巩固,与这套稳定的制度很有关系。其中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根据封建制度,「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把爵位、土地连同居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对天子有纳贡、从征等义务,但可把土地及居民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之下又有士。这就构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形之贵族等级制。为了维系封建制度,西周还形成了按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家族制度——宗法制,规定从天子到士各级贵族的名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并建立以全国最高宗主——周天子为核心的层层藩屏。封建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也是其统治的核心。井田制是维持封建的经济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则是维持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 从历史上考察,商代就有分封诸侯的现象,因为领土大了,分封便于统治。但商代没有把自己的同姓封到各地去。周代也搞分封,应该说是取法于商的,但周人的分封,绝大部分封的是同姓,也就是把周的族人分封到全国各地去成为当地的统治者。因此周代的分封诸侯,是把“宗法”与“封建(封侯建国)”结合起来的做法,由此便形成了围绕姬姓宗族的层层“大、小宗”的严密等级关系。礼乐制度,正是对于这个严密的宗法等级网的强调和固定。某一等级的人,才能享用这一等级的礼乐。就乐而言,等级的内容包含有对乐舞名目,乐器品种和数量,乐工人数等等的绝对限定,超出规格就是严重违法。在各等级贵族自己以及他们之间的活动中基本采用所规定的雅乐,,无疑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加强宗族观点,形成“天下一家”思想的作用。 2礼乐制度的内容 周代是最早对“礼”(祭祀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规定的时代,即所谓得制定礼乐。如果说商代人尊崇鬼神的话,那么周代人尊崇的则是礼。据说这一重大措施是周初的大政治家周公颁行的。规定了吉礼(祭礼)、凶礼(丧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朝觐,互聘)、嘉礼(婚宴,加冠)等,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周公所制定的礼,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后来发展为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因此,“礼”并非“礼貌”,“礼节”那样简单。“礼”的本质是差异,用来显示社会中各等级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绝对不可以混淆。这样就形成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周公把“尊礼”看作推行德政的重要内容。如果违背了“礼”,就是“僭越”。所以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是,一个社会只讲究差异,不讲和同,社会就没法和谐。因此,周公在制“礼”的同时又作“乐”,使“礼”与“乐”相辅相成。乐则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乐”,当然是音乐,但是它超越了音乐,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和社会色彩。“乐”的功能是,以音乐激起共鸣情绪。舞乐的规模,必须同享受的级别保持一致。“礼”与“乐”不能混淆,有着本质的区别。《乐记》中说得好:“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意思是说,“乐”的和同使人们相互亲爱;“礼”的差异使人们相互尊敬。“礼”,讲究差异;“乐”,讲究和同。因

#儒家礼乐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

儒家礼乐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从外延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历史上形成的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的许多文化形态,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从内涵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要代表的、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礼”。“礼”是指社会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另一个经常与“礼”相提并论的范畴则是“乐”。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礼乐文化”。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 所谓“礼”、“乐”,本源自于上古初民尊祖、祭祖与祭祀天神地祗的活动。“礼”本是指尊祖、祭祖与祭祀天神地祗活动中的一些仪节规范;而“乐”则是与这些礼仪活动相配合的乐舞。后来“礼”、“乐”的所指逐步扩大化、系统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活动以及与其相配合的乐舞都被泛称为“礼”“乐”。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演化,就有了所谓的“夏礼”、“殷礼”和“周礼”,汇集成为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式,乃至于包括关于礼治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西周初年,伟大的政治家周公依据前世流传下来的礼俗并根据时代需要加以损益而“制礼作乐”(《礼记·明堂位》),建立了一整套与当时的宗法社会相适应的礼乐制度,通过“礼乐”的形式把阶级社会中各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化、固定化,使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之中,从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明极盛期。 至春秋时代,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和政治格局的变迁,逐步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有鉴于此,伟大的思想家孔子通过总结、清理和反思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创造性地以“礼乐”为核心建立起儒家思想体系,使“礼乐”成为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孔子从哲学本体论和社会历史观的角度,对“礼乐”进行了全方位和多层次的阐释和论证,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命本质与意义目标的基本观念,创拟了旨在让社会各阶级(阶层)在“礼乐”的约束下和谐共处的社会理想,并使古老的“礼乐”观念逐步升华为全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的社会意识形态,使“礼乐”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此后,经过孟子、荀子等儒学大师的进一步发扬光大,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日益兴盛。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更上升到国家法典的高度,不仅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提倡和尊崇,而且几乎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和信奉,致使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成为中国最古老、最博大、最富影响力的学派。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孔子政治思想和社会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目的和功用是从外部对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在行为和思想方面进行教化、约束和规范;而“乐”则与“礼”相辅相成,从内心感化、诱导人们对“礼”(亦即各种社会规范和约束)的衷心认同。礼乐配合,以礼修身,规范人们思想行为;以乐治心,感化人们自觉地按照“礼”的规范来行事,保持人们内心的平衡,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保持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儒家“礼乐文化”的精髓就是《论语》所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的社会和谐思想,这也是儒家“礼乐文化”的普世价值所在。众所周知,儒学基本上是一种关于社会伦理的学说,它是探讨宗法等级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学问。“礼乐”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道德规范体系的逻辑起点与核心观念。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也是一项伦理道德原则与规范。“礼乐”是用来调整和制约人的行为的。它调节着人的主观欲求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能够维持人类社会和谐共处的平衡状态。孔子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可见,在孔子的思想观念中,“礼”的功用就是教化人们按照规范正确处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及其他社会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也就是说,“礼乐”是为了应对社会稳态结构的需求而产生的。 “礼之用,和为贵”,高度概括了儒家“礼乐文化”的根本精神。根据这一“贵和”的道德价值取向,儒家主张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时,应采取宽容、谦让的态度,这样不但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有助于使整个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当然,儒家所主张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同一、调和,而是在一定条件和原则下的谐和、融合。所以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

孔子对礼乐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之路 高中阅读

孔子对礼乐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之路 孔子的际遇,颇令人感叹。他的道德学问,为当时人所推重;他经世致用的抱负,却未曾得以放手施展。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孔子似乎也有过对政治生涯的心灰意冷。但是,他对于礼乐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却未曾有过犹豫彷徨。即便当时无法兴起礼乐以济世安民,他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孔子一生不得志,这其中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孔子对礼乐之治的坚持与当时的政治需求不相符合。春秋末期,周王室权力式微,各国君主聚焦于扩充国家军力以自保或是图霸,根本无暇顾及礼乐。在屡屡碰壁的情势下,孔子自己也抱怨“莫我知也夫”。其实孔子如果愿意改变行事作风,趋附政治家的需求,或许就不必在周游列国的凄惶中被人取笑为“丧家之犬”。但他却不仅未曾放弃过对礼乐文化的坚守,还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周游列国,宣扬礼乐。在这种乐观情绪的感染下,他以一种坚忍的精神坚持着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是他坚忍品格的最好宣言。即使厄于陈、蔡,他依然能够讲颂弦歌不衰,能够用“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话来鼓励大家。 孔子在充分吸收了西周礼乐文化的基础上,对日渐僵化的礼仪

制度做了一番创造性的转化,适时提出“仁”的概念,希望人们可以从内心的真实情感出发,虔敬地践履礼的每一个仪节。他强调乐的重要性,乐教人听善音而动善情,听美乐而净化心灵,给人以无形的陶冶。在礼彰显皇权、划分等级的功能外,他将礼带出贵族范围,强调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愿意学习礼乐,坚持德性的修养,皆有成为君子的可能。这种升华的礼的精神内涵和普遍意义,给了礼永恒的精神生命,使其不会仅仅只是一种制度,随着时代的更迭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而必然会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不可替代。 对孔子来讲,遵守、提倡礼乐文化,不仅仅是为了保存这些细碎的礼仪细节,更在于其背后重要的意义——为了上下有序、社会安宁。“礼”的学说体系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由礼治而达社会大同,是孔子的理想。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改良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维护一家一姓的利益,他是怀着社会大同的情怀的。因此,具有合理性的思想,即便是在某一历史阶段因为“不合时宜”而遭受冷落甚至是贬抑,但时局一旦发生变革,仍可以“度尽劫波”而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礼乐文化因为失去了宗法制度的社会土壤,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不合时宜”而备受政治家们的冷落,在秦代又经历“焚书坑儒”的严厉打压,但终究“度尽劫波”,在汉以后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产生持续影

西周的封邦建国教学设计

西周的封邦建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商纣的残暴统治;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和西周建立;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西周的礼乐制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绘制简单的西周分封示意图,能够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了解周王是如何通过分封制加强统治的。提高阅读课本,了解历史现象和运用不同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能力。搜集、讲述商纣王、周幽王荒淫残暴统治的故事,结合具体史实,思考、讨论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提高具体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知道西周分封制对当时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权力的消长和利益矛盾的变化,它逐渐松弛和遭到破坏。从而认识任何制度都不是万能和一劳永逸的,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一成不变。通过商、西周、东周的更替,懂得重用贤才、虚心纳谏、爱护民力、发展经济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初步树立亲和人民、服务人民的人生态度。在课中问题的讨论中,培养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礼”和“乐”对维系西周统治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播放电视剧《封神榜》的部分图片。教师提出问题,大家看过《封神榜》这部电视连续剧吗?说说你比较熟悉和喜欢的人物,看完这部电视剧后,有人说,商朝的灭亡完全是纣王宠爱妲己造成的,你认为对吗?请说说理由。 二、讲授新课: 1.商亡周兴

幻灯出示周武王、国君纣王的像片。组织学生讨论“商朝灭亡”的原因。 明确:国君纣王加重赋税,用酷刑镇压百姓和对他不满的王室大臣,如:高筑“鹿台”、处死鄂侯制成干尸示众,将比干挖心处死等;宠爱妲己,沉湎于酒色;周的势力强大。 2.“封建天下” 提出问题:周武王原来只是一个方国小小的首领,现在突然成为了这么一大片土地的统治者。那么假如你是周武王的话,面对一片这么幅员辽阔的国土,你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去管理自己的国家呢?(生成性的教学内容) 展示《周初分封形势图》,出示问题: ①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②周王对哪些人进行分封?为什么要分封这些人做诸侯?西周的主要诸侯国有哪些?③周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怎样呢?④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又是怎样进行统治的呢?⑤什么是嫡长子继承制?它有什么作用呢?⑥西周实行分封制有何历史作用? 归纳:被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的,一是王族,二是功臣,三是旧贵族的后代;分封王室子弟,是利用宗亲的关系,来维护姬姓王朝的统治;分封功臣,一则是对他们忠于周王,建功立业的报答,二则是利用固有的君臣关系,使其忠心耿耿地为王室效力;分封贵族的后代,让其管理原有的部族、邦国,保持政局的稳定,并能加强对边远地区的统治。 第一,它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巩固了对原来商朝地区的统治; 第二,密切了西周与周边部族的关系,扩大了统治范围; 第三,保证了政局的稳定,也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3.制礼作乐 分封制是建立在血缘和亲缘基础上的,为了有效地巩固周王政治上共主和血缘上大宗的地位,西周在思想文化上也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对此做出突出贡献的就是周公。周公是怎样的一位历史人物? 周公,姓姬名旦,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排行第几(有老三说,也有老四说),是历史之谜。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宝鸡东北),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摄政。尽心尽力,为人为政,都堪称后世之楷模。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制定的礼乐制度。所谓礼乐制度,是指周公在整个执政期间对有关各种典章制度及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建树。《周礼》一书,据说就是周公对西周以前经世大法的总结。 西周王朝以夏商礼乐为基础,在公元前1058年制订了周代礼乐(礼乐的礼就是宗法制度

周文化

1、周文化的历史时间? 在武王克商以前的周文化称先周文化。在武王克商以后成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在继承先周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商和其他华夏部族的的文化,形成我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周文化。这种文化全面反映在西周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中,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周文化中所包含的各种典章制度、礼乐制度和思想道德规范,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思想、政治基础和儒学思想的源头,影响了周以后近3000年的中华文明史。 周礼文化有哪些种类? 礼的名目繁多,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札记·礼器》)都是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利益的反映,是奴隶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生产关系的总体现。 凡政制刑法、朝章国典、贵族祀享、丧葬、朝觐、军旅、冠婚等,"经礼三百,典礼三千",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分为吉、凶、军、宾、嘉五个方面,都是本着忠、孝、信、义等准则,目的是为了"明贵贱,辩等列,顺少长",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西周王朝的统治。上述周初形成的典章制度,统称为"周公之典"。可见,周公把岐周和谐文化推广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说他是岐周和谐文化的集大成者。礼乐文化—— 尽管“礼乐”是当时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政治工具,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从客观分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无疑起到了巩固社会秩序的作用,同时对促进有关手工业的发展,如制玉工艺、制铜工艺、

纺织工艺等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000年来出土的大量的考古实物已说明了这点。大批编钟的问世,为研究当时的音乐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充分说明我国西周时期的乐舞文化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可以说西周的“礼乐”制度,为今后中国的封建礼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千年不变的模式。 它往往与刑、政并列,《礼记·乐记》云:“礼、乐、政、刑,其极一也。”它表现在婚丧、祭祀、朝聘、盟会等一系列活动上,都要按规定的“礼仪”办事,等级不同的阶层所享受的“礼乐”待遇也是不同的,其实质意义是为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的工具,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奴隶即庶民是享受不到这些“礼乐”待遇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正是这种“礼乐”制度实质的描绘。 (《左传》僖公二十七):“礼乐,德则也”。它表现在婚丧、祭祀、朝聘、盟会等一系列活动上,都要按规定的礼仪办事。等级不同的阶层所享受的“礼乐”待遇是不同的,其实质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周公所制定的周礼则包含政治制度、典礼仪式、伦理规范等多种内涵。 礼乐的名目繁多,号称“经礼三百,典礼三千”(《礼记?礼器》),说明当时的礼乐已相当普遍。 尽管“礼乐”是当时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政治工具,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从客观分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无疑起到了巩固社会秩序的作用,同时也促进有关手工业的发展。可以说西周的礼乐制度,

封邦建国

第4课封邦建国和礼乐文化 教发院吴广伦 一、教学目标: 1、史实 知道:西周建立的概况,西周政治、文化和经济制度的创新。 理解: ①西周分邦建国体制确立的目的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②周公“制礼作乐”及其影响。 2、史能 ①阅读教材和文献,了解西周建立的概况及其对制度的创新。 ②通过老师导读,引导学生分析西周封邦建国体制和周公“制礼作乐”原因及其影响。 3、史识 ①西周通过制度创新,不仅有效地巩固了统治,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周公为政和做人,不仅为西周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而且还被后世儒家推崇为人格道德和为政者的典范。 二、重点与难点 ①重点:西周的分邦建国体制 ②难点:“礼”和“乐”对维系西周统治的作用 【复习导入】 复习: 1) 在中国历史上,有人用“先秦三代”来统称中国上古历史,“三代”是指什么朝代?“三代”历史有何渊源关系? 2) 你认为夏商两朝在中华文明史上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导入: 3) 周朝是怎样建立的?周朝在制度上有何创新,对后世有何影响? (观看屏幕,并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回顾牧野之战的概况)。从周起源说起,豳——岐山——丰;商是纣王统治,纣王无道,东征夷人。结果:纣王战败,在朝歌鹿台自杀。西周建立。【教学过程】 一、西周的建立(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地图册,在地图册上标出西周兴起的踪迹:周原、牧野、镐京、洛邑等地名及其时间。 【小结】:从武王灭商到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到周灭亡,共传12帝,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西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256年秦国废掉周周赧王,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探究:教材认为西周建立是牧野之战哪一年,牧野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材料一、 《尚书·周书·牧誓》记载“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注释:②甲子:甲子日。按周历计算,这一天是周武王即位后第十三年的二月五日。昧爽:太阳没有出来的时候。③王:指周武王。朝:早晨。商郊:商朝都城朝歌的远郊。 材料二、 教材14页,1976年出土的青铜器利簋,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吏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大意是:武王伐商,甲子日凌晨岁星正当其位,宜于征伐;战胜商朝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地的军队驻地赏“有司”利以铜,利觉得很荣耀,就用铜来铸造宝器以纪念这件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