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作品结构分析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

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交际》第8期,1966年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

索伊出版社,1981年

目录1、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暂缺)

2、格雷玛斯:神话叙事表达的理论要素罗晓亮译

3、克洛德布雷蒙:叙事可能之逻辑时利和译

4、安伯托艾柯:詹姆斯邦德:叙述组合分析黄春柳译

5、儒勒格瑞堤:报刊叙事:一位伟人的弥留之日冷碧莹译

6、伍约莱特?莫兰:笑话故事秦燕译

7、克里斯蒂安?麦茨:叙事影片中的大语意群游晓航译

8、茨维坦?托多罗夫:文学叙述的种类戴秋霞译

9、吉拉尔?热奈特:叙述的边界方琳琳译

叙事可能之逻辑

克洛德布雷蒙

时利和译叙事(r?cit)的符号学研究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叙事技巧的分析;另一方面,是对支配着被述世界的规律的探索。这些规律本身隶属于两个结构层次:1)它们反映了以叙事的形式组织的整个事件系列必须遵循的逻辑限制——否则便会让人难以理解;2)它们在这些适用于所

有叙事的限制之外,又增加了它们的具体世界的惯例习俗,一种文化、一个时代、一种文学体裁、一种叙述者风格,或最低限度也是这一叙事本身的特点。

V?普罗普为了归纳出这些具体世界的其中一个——俄国民

间故事——的特点所采取的方法,在经过检验之后,使我们确信,在对某一特定文学体裁进行任何描述之前,有必要勾勒出叙事之逻辑可能(possibilit?s logiques)的图表。在这种情况下,对叙事世界进行分类的计划就不再是空想了,这种计划是建立在一些结构性特征上的,它们和植物学家或自然学家定义他们的研究对象时一样精确。但是这种视角的扩展导致了方法的疲软。让我们回顾和明确一下这些似乎已成为必然的改动:

1基础单位,叙事的原子(atome),始终是功能(fonction),和普罗普的理论一样,适用于行为和事件,后两者组合成序列(s?quence)并孕育了叙事;

2 三个功能构成的第一组组合形成了基本序列

(s?quence ?l?mentaire)。它对应一切过程的三个必需阶段:a)一个功能是以应当保持的行为或可以预见的事件的形式,提供过程的可能性;

b)一个功能是以正在进行的行为或事件的形式实现这种潜

在性(virtualit?);

c)一个功能是以达到目标的结果的形式结束整个过程;

3 与普罗普不同的是,没有一个功能会必然引起序列中紧随其后的那个功能。恰恰相反,当开启序列的那个功能出现以后,叙述者保留将它付诸行动或是让它停留在潜在状态下的自由:如果一个行为是应当保持的,如果一个事件是能够预见的,则该行为或事件既可以如期发生,也可以不被实现。如果叙述者选择实现该行为或事件,他就保留了让过程进行到结束或是在中途将它截断的自由:该行为可以达到其目的,也可以不达到,该事件可以依序进展到预期的结尾,也可以不这样。由基本序列展开的可能性的网状系统依据如下模型:潜在性—通向实现—目

的达到

(例:行动成功)

(例:为达到目的而进行的行为)目的未达到

(例:需要达到的目的)不通向实现

(例:行动失败)

(例:惰性,行动障碍)

4基本序列之间相互结合,以构成复合序列(s?quence complexe)。这些结合是通过多变的排布实现的。以下列举最典型的几类:

“首尾相接”的串连(l’encha nement),例如:

将犯的恶行恶行实施

恶行已犯=将付出报偿的行为

付出报偿的过程

付出报偿的行为完毕

这里我们使用的等号,意味着同一事件从同一个角色的视角在同一时间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功能。在我们的例子里,同一个应受指责的行为在“报偿者(r?tributeur)”的视角看来被认为既是一个过程(恶行实施)的终结,又是另一个过程的开始;对前者来说,该行为扮演了消极的证人角色,对后者来说,它将起到一个积极作用(惩罚)。

蕴含(enclave),例如:

恶行已犯=将付出报酬的行为

——————

付出报酬的过程将遭受损失

侵略过程已经遭受损失

付出报酬的行为完毕

这个布局的出现须满足如下条件:即当一个过程为了达到目的,必须蕴含另一个过程,后者作为实现前者的方式,并且自身也可以蕴含第三个过程,等等。“蕴含”隶属于序列的说明机制的范围:在这里,付出报酬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侵略过程(惩罚性动作),对应于恶行已犯的功能。如果存在善行实施的话,它亦可具体表现为助力过程(回报)。

“并列”(accolement),例如:

将遭受的损失vs 将犯的恶行

| |

侵略的过程vs 恶行的实施

| |

损失已遭受vs 恶行已犯

这里用于连结两个序列的vs意味着,同一个事件在某个施动者(agent)A的视角履行成了功能a,如果被置于某个施动者B的视角,则履行了功能b。于是我们有可能令观点实现系统性的转变并罗列其所需的相应规律,这一可能性使我们得以划定与不同角色(或剧中人物(dramatis personae))相对应的行为的范围。在我们的例子里,界线从侵略者的范围跨越至评判者的范围,而在后者的视角中,侵略是一种恶行。

以上就是我们随后将要加以验证的规律。我们尝试为叙事系统的起点进行一次逻辑的重建。我们并不企图探索每条路径最终的分支,而是想依循主要脉络,但在每条路线中,又能辨认出一些分叉,主线在此分裂,酝酿出副类型。这样就能建立一张序列-类型表格——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得多——

一个讲故事的人必然要用到其中的一些。这张表格本身将成为给叙事中人物承担的各个角色进行分类的基础。

叙事循环所有叙事都由一篇话语(discours)构成,该话语包括了在同一情节里(action)与人有关的事件的连续。如果没有这种连续,就没有叙事,而只能说是,比方说,描写

(若话语中的对象是通过空间上的毗邻联系在一起的),推论(如果对象是互相蕴含的),诗意的抒发(如果对象通过暗喻或借喻展现出来),等等。如果不是整合在一个情节里,同样也没有叙事,而只是编年表,也就是一些互相无法协调的事实的连续。最后,如果没有关系到人(事件既不是由施动者引起,也不是由拟人的被动者来承受),也还是不成其为叙事,因为只有在和人的计划有关时,事件才会有意义,也才能按照有一定组织的时间顺序进行编排。

根据叙事的事件是支持还是抵制这一计划,可以把它们分成两大基本类型,按以下序列发展:

将要获得的改善— {改善的过程— {获得改善

未获得改善

没有改善过程

可以预见的恶化— {恶化的过程— {恶化发生

恶化得以避免

没有恶化过程

我们随后要孤立地抽出来研究的所有基本序列都是对这两

类其中之一的说明,这两个类型向我们提供了关于两分法划分的首要原则。在开始进一步研究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下改善和恶化在叙事中相互联结的模式:

a)通过“首尾相接”的串连。我们立刻就看到一篇叙事可以按照一个连续的循环在改善和恶化之间转变:

恶化发生=将要获得的改善

| |

恶化的过程=改善的过程

| |

可能发生的恶化=改善的获得

克洛德?布雷蒙

巴黎高等实验学校

詹姆斯?邦德:叙述组合分析

安伯托?艾柯

黄春柳译1953年,弗莱明发表了007系列的首部小说,《皇家赌场》(《Casino Royal》)。这第一部小说不可能摆脱当

时文学流派基本规则的影响:在1950年左右,放弃传统侦

探小说的源泉转而写动作侦探小说的弗莱明,不可能忽视史毕兰的存在。

也许在《皇家赌场》中,至少有两个特征性因素该归功于史毕兰。首先要数韦斯波?琳德,这个女孩获得了邦德的信任

和爱情,在最后露出了她的真实身份:敌方间谍。这要是放在史毕兰的小说中来写,主人公也许会将她杀死,但在弗莱明笔下,该女子出于羞愧而自杀身亡;不过在此情景面前邦德的反应同我们从史毕兰作品中所能读到的那样,类似于由爱到恨、由柔情到无情的转变:“死了,那婊子”,邦德打电

话给伦敦的联络者时如是说;这起情感事件至此画上了句号。

其次,邦德总是为一个形象所苦苦纠缠:一个日本密码专家的形象。在洛克菲勒中心R.C.A摩天大楼的三十七层,这位专家被位于对面大厦四十一楼窗口的邦德瞄准并无情地射杀。这一相似性并非是个巧合。麦克?汉默似乎经常为他在战争时期在原始丛林中杀死一个日本小孩这一记忆而饱受折磨,杀这日本人时他还带有更多的感情成分(而邦德的杀人行为是得到了他那两个0的身分的许可,不仅更加不带感情,而且也更加官僚化)。关于这个日本人的记忆导致了麦克?汉默不可否认的神经官能症、受虐狂症以及可能的性无能的原因;关于第一次杀人行为的记忆也许同样会成为詹姆斯邦德神经官能症的诱因,只不过在《皇家赌场》中邦德和作者都没有使用治疗这一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将神经官能症排除于种种叙述可能性范围之外。这一决定将会影响到弗莱明此后十一部小说的结构,也很可能是小说取得成功的原因。

在那两个企图用炸弹炸死他的保加利亚人人间蒸发之后,在下体挨打饱受折磨之后,在“金钱”被一个令邦德手部受伤的苏联探员消灭之后,在差点失去心爱的女人之后,躺在医院病床上品尝着正义之重建的邦德,正和他的法国同事马蒂斯聊着天并向他告知自己的种种困惑。他们是捍卫正义事业的战士吗?出资支持法国工人罢工的“金钱”,他难道不是在完成“一项绝妙的、真正重要的任务,一项或许是所有任务之中

最为美好和崇高的任务”?善恶之间的分别是否真如反间谍

传记所企盼的那样清晰可辨?此时,邦德已经快要陷入危机,对万事万物普遍的模棱两可予以尊敬的认可,并踏上勒卡雷笔下的主人公所走过的路。但就在邦德揣测魔鬼的外貌并准备承认对手身上那“失散的兄弟”之时,他被马蒂斯救了:“……当您回到伦敦之后,您会发现还有其他的“金钱”试图要毁灭您,毁灭您的朋友和您的祖国。关于这一点,’M’会跟您讲起的。而既然您已经见到了一个真正邪恶的人,那么您以后就会知道恶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为了消灭那些邪恶之人,您会去寻找他们,这样您就保护了您所爱的人,以及您自身。现在您知道了他们是什么样子以及他们对他人所能做的事……用人把您自己包围起来,我亲爱的詹姆斯。为他们斗争比为原则斗争要来得容易。但是……您自己不要变得富有人情味,不然就太让我失望了。那样我们就失去了一部绝佳的机器。”

弗莱明正是通过这个简洁的句子为此后小说中邦德这个人

物下了定义。从《皇家赌场》中,邦德继承了脸颊处的伤疤,略带残酷的微笑,对奢侈饮食的爱好以及一系列在这第一部小说中已经细致列举过的次要特征。但是为马蒂斯的话所说服了的邦德将抛弃道德思考以及精神折磨的不明之路,以及这条路可能带来的所有神经官能症的危险。邦德将不再是精神科医生的一个话题(除了在该系列最后一部非典型的小说

(《金枪人》)中又重蹈覆辙),并将成为一部绝佳的机器,正如马蒂斯、作者以及公众所想要的那样。从这一刻开始,只有在极罕有的无聊之时,往往是在机场酒吧里的时候,邦德才会思考真理与公正,生与死,但是他从来不会让丝毫的疑惑损害到自己(至少在长篇小说中是如此,因为在短篇小说集中他还能够享有表现内心情感的奢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样一种仅仅由马蒂斯所说的几句话引起的突然转变,无论如何都是让人感到讶异的;另外在这一点上,这种转变也从未得到过证明。在《皇家赌场》最后几页中,弗莱明实际上放弃了做为叙述动力的心理学,并决定将人物性格和小说情境以一种客观以及传统的策略加以转换。于是弗莱明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个为众多当代学科所熟悉的选择;他从心理学方法过渡到了形式主义方法。

在《皇家赌场》中,已经存在所有能够构造一部机器的零件,这部机器的运转建立在一些相当简单的,由严格的组合规则所支撑的部件的基础之上。这部将在接下来的小说中继续完美运转的机器,正是“007传说”获得成功的原因,这种成功,奇特地,不仅归功于大众的一致认可,也得益于那些品味最为高雅的读者的喜爱。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仔细地检查这部叙述机器,以期得出它获得成功的原因。我们将描绘一幅呈现伊恩弗莱明小说叙述结构的图表,同时尝试评价其每个组成部分对读者的敏感心理可能引起的反响。

这项研究涉及以下根据出版日期先后排列的长篇小说(编辑年份大致往前推一年):《皇家赌场》(《Casino Royal》),1953;《你死我活》(《Live and let die》),1954;《太空城》(《Moonraker》),1955;《永远的钻石》(《Diamonds are forever》),1956;《来自俄国的爱情》,《From Russia with love》,1957;《诺博士》(《Dr

No》),1958;《金手指》(《Goldfinger》),1959;《雷霆万钧》(《Thunderball》),1961;《女皇秘使》(《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1963;《你只活两次》(《You only live twice》),1964。我们也将同样参考1960年的短篇小说集《只为你的双眼》(《For your eyes only》),以及1965年出版的《金枪人》(《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相反,对于完全不属于一个范畴的《海底城》(《The Spy Who Loved Me》)(Motel 007),我们将不予考虑。

人物以及价值观的对立

弗莱明的小说似乎建立在一系列固定的对立之上,这些对立使得小说有限的变化和相互作用得以发生。这样的对立组构成了部分不变量,在不变量周围依附着其他构成了不同小说之间种种变体的微小对立组。我们从中总结出了十四对,其中的四对是根据不同组合得出的人物的对立,而其余的十对则是由这四种基本人物交错体现的价值观的对立。十四组对

立如下:

邦德—“M”

邦德—坏人坏人—女人

女人—邦德自由世界—苏联

大不列颠英国—非安格鲁-撒克逊民族

责任—牺牲贪婪—理想

爱情—死亡危险—计划

奢侈—节俭异禀—对策

堕落—天真忠诚—不忠

安伯托?艾柯

于都灵大学报刊叙事

一位伟人的弥留之日

儒勒格瑞堤

冷碧莹译下文中的思考都来自于一本文集,这本文集由七份日报和四份周刊中讲述S.S. JeanXXIII的垂危和去世的文章构成。这七份日报为:《法兰西晚报》,《解放了的巴黎人报》,《费加罗报》,《震旦报》,《世界报》,《人道报》,《十字报》;四份周刊为:《巴黎竞赛画报》,《法兰西星期周报》,《这儿-巴黎周报》,《朝圣者周报》。由此引出了关于JeanXXIII 最后日子和追忆他生平及其影响的内容分析。该分析超越了现有文章已涉的范围。我们再回到所有涉及去世教皇“形象”的外部研究,即分配系统;这是些教堂记载,甚至是圣徒传

记般的记载,后者建立了一种精神“路线”:同样因为该记载,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了神圣和世俗相冲突的复杂问题。简而言之,我们涉及到了唯一的传递性:关于无法医治的疫病的文章。简化的对面是几种假设和一些已经得到的结果的概括:同样,在这里关于吸引我们注意的JeanXXIII的有特色的文章少了一些,因为对于一个著名的并被称为“伟人”(题目中如是说)的有价值的叙述基础,是在真实范围内或公众可能有的意见之内(报界的意见也是如此)。预见到几次令人失望的事件之后,我们还需要面对某种令人惊奇的事:当记者日复一日在编辑部里匆匆完成他的文章时,将来他能在自己所写的某篇戏剧分析、顺序分析、行动和表达功能分析中认出自己来吗?这就如同要求说“新法语”的普通人找到能够理清方言里包含的语法问题的方法一样。

一旦JeanXXIII死亡的可能性被严肃考虑过,报纸上的文章立刻会表现出这一点。这种文章只有在死亡真正来临时,才会让位于有关下列内容的文章:葬礼,教皇选举,拉选票!一开始是叙述故事,戏剧作品故事,电影故事……。该类故事与报纸上的文章有所不同:前者来源于虚构与创造,后者被事件日复一日的发展限定住了;在第一类文章中,运用了悬念,而在第二类中,悬念完全是公开的。事件与结构相互对立,就如同自然与“伪迹”对立,偶然性与概念性相对立。然而,“无论情节是真实的还是象征性的,受到的评价都是相

同的,因为属于同一种类。”事件一经报道,实际情况就转变为文章表现出来的情况了。已经给出的事件的叙述依据文章的“种类”加以理解。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上面提到的病人陷入长时间的昏迷时,任何轻微而短暂的变化都可能预示着病情的加重或好转,这个时候,区分垂危病人周围的行动功能和表达功能可能就显得必不可少。关于JeanXXIII的情况,只有一份报纸——《世界报》致力于摆脱叙述重建,并且努力获取所表明的报道,同时着重突出在必要的情况下其草稿的客观性;尽管如此,牢记一般叙述性原则和切除掉一些可能扰乱草稿的因素,还是会受到限制。弱化和简化这两种方法有利于总规则,也有利于一般性叙事的故事。

叙述轴开始运行,它的方向在哪儿呢?艾蒂安-苏里奥从美学价值论出发,而格雷马斯则在弗洛伊德假说的基础上自称体系,“娱乐”的原则构成了所有“文章——调查”;根据希望轴来说的话,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这样:“向量力”(主体)倾向于“好”或者“价值”(客体),苏里奥如是说;格雷马斯接过话题:主体寄希望于客体;主体希望客体。根据这条轴线,一篇关于不治之症的文章可能成为一篇与死亡的斗争史,渴望康复的希望史:主体希望康复。但各种不同的变化也会介入其间,一个假说接着一个假说,根据建立在事实原则上的结构,我们可以收回“讲述过的事”。其中的必须性是:主体接受必须性=死亡。

或者,在犹太基督教模式引出的一些特别叙事的范围内,必须性可以理解为“天意”,死亡成为最终客体(永恒的轮回)的中间客体,而希望也变了味。

主体接受必须性=死亡

希望永恒的生命

人物围绕着主体实施他们的行动或表达功能,这样能够将主体从希望或接受的客体中区分出来:大众可以盼望康复,而垂危的主体接受了死亡(并且开始期盼“永恒的生命”)。叙述者自己(记者)通过描述这些人或那些人的倾向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实际上,报纸上关于死亡的文章恰好证明了叙述者的立场是摇摆不定的。关于死亡的文章开始出现,是因为死亡是可能的,我们可以模模糊糊感觉到这一点,并且死亡已经被看作一个正常的结果。但是,叙述者立刻又倾向于表明一种期望,期望不可能的康复,倾向于根据这条希望轴来控制自己的文章。死亡是预料中事,而康复在是(人们)“期盼的”。这样,文章似乎已受到双重的威胁:一方面,死亡脱离了文章,成为纯粹的、在文章之外的信息;——另一方面,康复成为一个纯粹而简单的停顿,而不是一个结果。从已出现的文章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死亡。叙述者畏惧死亡,证明死亡应该是一个停顿,而康复才是叙述者所希望的。

为了理清轴线混乱的内部结构,我们必须建立不同层次的分析:“自然”传递性层次,文中用到的行动职能和表达职能层

次——(在JeanXXIII身上有价值的附含圣徒传记意义的“精神”路线层次,我们可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叙述者被信息来源纠缠的层次,关于这一点,我们将会简要谈一下。叙述者身上让人隐约感到的双重性限制了我们牢牢依靠的基

础的传递性。死亡——结束的前景和恢复健康的希望(具有中止文章的危险),最后时刻的不明确,可以确定在传递轴两边的一条聚合轴,衰弱和康复轮换交替。

在被研究的大多数报纸中,上述交替都表现出双重的结构形象:分离——使两个术语对立,使结果悬而不决并使之取决于获胜的那方,——左右为难(以亚里士多德学派意义理解)——使两个术语对立,无论哪一个术语退让,结果都保持不变。

分离的例子:不治之症的迹象可能康复的迹象。

2和3. 左右为难的例子:疾病X或者疾病Y 两者都不可治愈。

几小时或几星期之后必然的死亡。

“悬念”一会儿包含一种聚合结构,即分离(例1:会康复吗?不会康复吗?)——一会儿包含范例在时间轴或组合轴上的投射(例3:一会儿?还是以后?)

叙述手段的选择决定了文章顺序界限的划分。每份报纸都在这些手段上耍花样,并由此确定与自身叙述文体相适应的文章顺序,但是所有的报纸(日报或周刊)都遵循共同的模式

和基础的三分法:

1.左右为难不治之症

2.分离可能好转

3.左右为难病情无法挽回的加重

《世界报》在它的叙述方法中贯彻了这种共同法则,尽管它报道了病情的好转和急转直下导致的病危。采取上述三分法节奏最好的例子就是《法兰西晚报》和《解放了的巴黎人报》。《法兰西晚报》开始时左右摇摆,最后得出一个必然的结果,看上去它的文章应是固定的;但是在第二阶段它引出了非常引人注目的“病情的好转”。《解放了的巴黎人报》在引出了病情的好转(“暂时平静”,“临时好转”)阶段时有些犹豫不决;又因为描述康复非常突然,甚至将之归为圣迹显灵来加以补救。

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到不同阶段的分节揭示出了每份报纸的

叙述文体。《解放了的巴黎人报》比较犹豫,《费加罗报》比较多变,它们都采用了一种轻松的节奏,以六个阶段来展开它们的文章:神秘疾病不治之症暂时平静暂时好转病情加重垂危。《震旦报》和《法兰西晚报》加快了节奏,都包含四个阶段,除此之外,它们之间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法兰西晚报》:不治之症病情好转病情加重垂危。《震旦报》:神秘疾病不治之症病情好转垂危。《震旦报》一早就报道“垂危”,因此在看到“垂危”的状态一直延续下去时,显得很尴尬:“教

皇弥留之际的痛苦延长”(7月3日,头版)。处于上述两类报纸之中的是《十字报》。它分为5个阶段叙述:神秘疾病不治之症病情好转病情加重垂危。这可以成为故事梗概。

各项功能分布在传递轴的两侧,这种分布引出了很多困难,下面列举几种。为了支持希望(康复)的假说,格雷马斯提出了起推动/阻碍作用的范例,这是否对于任何有关死亡的文章都有效呢?事关“伟人”的死亡时,敌对人物都消失了或者隐入了暗处,即使他们再次出现,也只是提出一些无关紧要的诉讼:针对病人的家庭成员,脱离主题(《法兰西晚报》,《巴黎竞赛画报》:针对Capovilla大人)——与其说反对过去的作为不如说是反对这个人物(《震旦报》)。病人方面也以间接的方式表现了这一点:对于周围的亲朋好友,病人显得真挚,但在达官贵人来到时,他就陷入了昏迷状态(《法兰西晚报》)。因为缺少了敌对人物,对立面就表现为疾病:或者是“斗争”的模式(《法兰西晚报》,《震旦报》,《巴黎竞赛画报》),但当接受死亡的中心轴让位于希望(恢复健康)的中心轴时,符号标记也就被推翻了。同样,不放弃收集任何对立派的次要诉讼,不放弃任何提及潜在行为的地方和任何附带的“斗争”,要比牢牢把握传递轴好。首先,传递轴决定了表示衰弱和表示康复的功能的分布。这是有关“监护”功能的情况(封建领主对未成年贵族的财产享有权,“杀童天使”,《法兰西晚报》这样补充),该功能宣告了死亡即将来临——

这也是由以前可恢复的健康遗留下来的合作功能的情况。传递轴穿越相同的功能,是最常发生的,而功能则可能受到不同情况下符号标记衰弱或康复的影响。在这儿,语言层次被分成两部分:我们建议把直接介入生病过程以及对分阶段(药物治疗,家庭成员来访等等)有帮助的功能叫做行动功能——把对生病的各个阶段产生反响(适时地或不适时地,因时而异)的功能称为表达功能。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难题:我们可以根据表达内容来划分表达功能,忧虑或者希望,但我们也被迫暂时将行动功能归入辅助类中,并将之分为“社会种类”或群体:药物辅助,教会辅助,国内辅助,家庭辅助。分类基础之混杂由此可见;更深入的关于系统化的研究可以成功地减弱这种混杂。

现在,这种行动功能和叙述功能位于传递轴两边的分布,以及辅助类不同社会种类的分类,使我们能够对各种叙述文体中的一致性和特性进行分析。围绕药物辅助和家庭辅助的一致性:延迟的访问或无效的治疗(la Palisse这样说),安静的出现都意味着衰弱;在历时性的将来,药物辅助与病情变化并行一致,而家庭辅助则可能与之相逆而行。在情况显得让人失望的时候,亲人间的谈话意味着康复。(私人或官方的教会辅助中有意义的地方产生的分歧……但在这儿我们

进入了一篇特殊文章——关于教皇之死的文章的要点)。行动功能和表达功能之间关系的分歧在于:大部分报纸里行动

功能和表达功能在同一“种类”内部一再重复(医生们诉说他们的希望,认为他们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震旦报》中产生了某种失真:尽管治疗是无效的,医生们还表示有希望。《法兰西晚报》,《法兰西星期周报》,《巴黎竞赛画报》这些报纸则让忧虑高居上风,让大众持续不断的哀歌充斥耳边,《解放了的巴黎人报》则在希望与忧虑中辗转,甚至在死亡来到的时候还在给人以希望,群众的表达职能引出了最多变的附含意义,这些附含意义揭示了某种“情感社会学”:《震旦报》的群众无秩序且幼稚,《十字报》和《费加罗报》的群众训练有素,《法兰西晚报》的群众感受性强,《世界报》的群众则繁杂不一,有外来的,且戏剧性。(处于弥留之际的主体,JeanXXIII通过求助于神圣的满足感来进行所有的记录,他被纳入与“自然”传递有区别的“精神”路线中,他这种意味深长的个人表达将成为更加深入的研究的客体。)为了说明前面的分析,可以参照根据《法兰西晚报》的文章拟定的图表。在其它特性中,可以发现群众在表达功能(合唱功能)中从没表示过希望,这一点与大部分其它报纸都不同。报刊文章——尤其是日报——其特征最终表现为某种叙述

变化的规则,即有关叙述者和信息来源之间的关系规则。这种规则同时从属于罗曼-杰克逊在语言中指定的两种功能:语言变化功能或信息的辨认;参照功能或者求助于背景和“真实情况”。当情况涉及关于死亡的文章时,背景被隐藏起来,被

曲式与作品分析教案

凯里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 开课院部:音乐学院 主讲教师:何家国 授课班级:音乐学本科三年级 授课学时: 64学时

课程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编号110104003 授课专业音乐学班级2009级本科课程类型 必修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公共基础课() 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64 学分数 4 学时 课堂讲授学时数32 实践课学时数32 实验学时数0 课堂讨论学时数8 使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曲式分析基础教程》 (第二版) 高为杰、陈丹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主要教学参考书 书名作者出版时间及出版社 《曲式与作品分析》 《音乐分析与创作》 吴祖强 杨儒怀 200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年人民音乐出版社

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 授课方式集体授课与个别讲解相结合授课时数 2 教学方法分析法、例证法、实例分析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曲式这一概念,理解一些基本术语,建立初步的学科概念,为以后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基本内容1、曲式的定义及概述 2、基本术语:主题;结构单位;收拢性结构与开放性结构;基本部分与 从属部分;曲式的调性布局以及结构的补充与扩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主题;次级结构与整体结构;收拢性结构与开放性结构。难点:怎样理解曲式这一抽象概念以及主题的意义与判断。

教学过程 音乐是时间艺术,因此,作为音乐结构的曲式就是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在一个由起止的时间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曲式:学生都学习过文章的分段方法,同样道理,音乐也是可以被分为一段一段的,文章中有一段,一句,半句,个别字,一首乐曲也是可以逐层细分结构的,只不过要用到一些曲式原则,并且掌握各级结构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对乐曲结构的曲式分析。当然,曲式学的内容也是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这就需要不断更新、扩充我们的知识,做深一层的曲式学研究。 主题: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够乐曲或该乐段的基本面貌的乐思,也称作主导乐思。其长度通常是一个乐句或乐段。 主题主要是通过音调要素来体现的,虽然随着音乐的进行,伴随主题的速度、力度、音色、织体等要素在改变,但是,富有特性的主题音调的面貌是完全可以听出来,看出的。(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提示主题出现时各种要素的变化。 主题分为单一材料与复合材料两种构成方式。(逐一分析并讲解曲例1和2) 次级结构与整体结构:一首完整乐曲的趋势结构就是该乐曲的整体结构。由于表达完整乐思最小的单位是乐段,因此,乐段是最小的整体结构,其内部的乐句、乐节、乐汇不能构成独立的结构单位,也就是说以乐段为主体结构的曲式,不能再划分出次级结构。因此,次级结构必须存在于大于乐段的曲式结构中。如二段曲式、三段曲式等。整体结构与次级结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收拢性结构与开放性结构:用乐曲自身的主要调性来完全终止既为收拢性结构,反之在不稳定功能或转调来终止,则为开放性结构。收拢性结构乐曲具有稳定,结束感较强特点,常常是这一结构单位的结束。而开放性结构则多为作曲家构思需要,为了求得乐思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结构中间的衔接与融合。 基本部分与从属部分:担负揭示及展开主要乐思的段落,成为基本部分,而在基本部分前后的引子、连接、过渡、补充、结尾等段落成为曲式的从属部分。两者具有相对性,有时从属部分也具有独立性,也起到表现音乐的作用。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尾声部分。

叙事学分析

叙事学分析 第十章叙事学分析 一、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文学 韦勒克曾说:“无论从质上看还是从量上看,关于小说的文学 理论和批评都在关于诗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之下”。(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第236页。)这一论断 至少是符合20世纪中期以前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现状的,但这一 现状与最近一百多年来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极不相称。 之所以会出现小说理论与批评长时间落后于诗歌理论与批评 这样的情况,与小说批评一直找不到自己的突破口有关。由于诗 歌语言在节奏、韵律、平仄等方面与日常语言相比有很大差异, 形式因素十分突出,因而从语言学、文体学的角度规定与把握诗 歌的本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很容易被想到的思路。对小说 而言,情况却复杂得多。一方面,小说语言与日常语言在形式上 的差异比诗歌要小得多,小说语体往往是混杂不纯的,因而传统 的以语词选择为核心的形式研究在面对小说这一文体时总是显得 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小说内容层面的东西(人物、情节、故事) 又太容易吸引批评家的注意力,从而使小说话语层面的东西很容 易被掩蔽。中外小说批评几乎都是从最直观的地方开始的。只要 我们稍微涉猎一些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小说批评,就会发现它们毫无例外都是以情节和人物为核心而展开的批评。这种以人物 和情节为中心的旧式批评,没有抓住小说文体的要害,没有提炼 出概括小说文体本质特征的核心范畴,因而使得小说批评缺乏牢

固的理论基础,无法超越教条式批评和印象式批评的局限,而拥 有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这种状况只有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 法国叙事学建立起来的时候,才得到了改观。 叙事学(法文的narratologie,英文译为narratology)一词由法 国结构主义学者托多罗夫在1969年出版的《〈十日谈〉语法》一书中首次使用。用托多罗夫的话说,这是一门“关于叙事作品的 科学” ,“主要是研究叙事文和故事之间的关系,叙事文和叙述 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故事和叙述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张德寅 编选:《叙述学研究》第19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实际上,在此之前,有关叙事学的理论就以诸如叙事作品结构分 析、叙事语法、叙事诗学、叙事话语等不同名称在法国文学研究 和文学批评中出现,但并没有引起理论界太大的关注。叙事学理 论的影响力的扩大最初直接得益于结构主义理论的传播。70年代 以后,叙事学已经成为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界广泛关注的一种理 论,这一理论不但由法国波及英美等其它国家,而且在理论形态 上也日趋完善。 托多罗夫的叙事学研究是从用“故事”与“话语”这两个概 念来区分叙事作品的素材与素材的表达方式开始的。托多罗夫认 为,“故事” 是按实际时间及实际的因果关系排列的事件,“话语” 则是指对故事的艺术处理或形式上的加工。在以后的西方叙事学 研究中,尽管不同的理论家对叙事作品的层次划分有不同的看法, 但托多罗夫的这一区分仍然是叙事学研究的起点。作为一种修辞 批评,叙事学批评关注的是叙事作品的话语层面而不是其故事层 面。这正是叙事学批评与传统的关于叙事作品的批评之间的差异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 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交际》第8 期,1966 年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索伊出版社,1981 年目录1、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暂缺) 2、格雷玛斯:神话叙事表达的理论要素罗晓亮译 3、克洛德布雷蒙:叙事可能之逻辑时利和译 4、安伯托艾柯:詹姆斯邦德:叙述组合分析黄春柳译 5、儒勒格瑞堤:报刊叙事:一位伟人的弥留之日冷碧莹译 6、伍约莱特?莫兰:笑话故事秦燕译 7、克里斯蒂安?麦茨:叙事影片中的大语意群游晓航译 8、茨维坦?托多罗夫:文学叙述的种类戴秋霞译 9、吉拉尔?热奈特:叙述的边界方琳琳译叙事可能之逻辑克洛德布雷蒙时利和译叙事(r?cit )的符号学研究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叙事技巧的分析;另一方面,是对支配着被述世界的规律的探索。这些规律本身隶属于两个结构层次:1 )它们反映了以叙事的形式组织的整个事件系列必须遵循的逻辑限制——否则便会让人难以理解;2 )它们在这些适用于所有叙事的限制之外,又增加了它们的具体世界的惯例习俗,一种文化、一个时代、一种文学体裁、一种叙述者风格,或最低限度也是这一叙事本身的特点。 V?普罗普为了归纳出这些具体世界的其中一个——俄国民 间故事——的特点所采取的方法,在经过检验之后,使我们确信,在

对某一特定文学体裁进行任何描述之前,有必要勾勒出叙事之逻辑可能( possibilit?s logiques )的图表。在这种情况下,对叙事世界进行分类的计划就不再是空想了,这种计划是建立在一些结构性特征上的,它们和植物学家或自然学家定义他们的研究对象时一样精确。但是这种视角的扩展导致了方法的疲软。让我们回顾和明确一下这些似乎已成为必然的改动: 1基础单位,叙事的原子(atome ),始终是功能(fonction ), 和普罗普的理论一样,适用于行为和事件,后两者组合成序 列( s?quence )并孕育了叙事; 2三个功能构成的第一组组合形成了基本序列 ( s?quence ?l?mentaire )。它对应一切过程的三个必需阶段: a )一个功能是以应当保持的行为或可以预见的事件的形式,提供过程的可能性; b)一个功能是以正在进行的行为或事件的形式实现这种潜 在性( virtualit? ); c)一个功能是以达到目标的结果的形式结束整个过程; 3与普罗普不同的是,没有一个功能会必然引起序列中紧随其后的那个功能。恰恰相反,当开启序列的那个功能出现以后,叙述者保留将它付诸行动或是让它停留在潜在状态下的自由:如果一个行为是应当保持的,如果一个事件是能够预见的,则该行为或事件既可以如期发生,也可以不被实现。如果叙述者选择实现该行为或事件,他就保留了让过程进行到结束或是在中途将它截断的自由:该行为可以达到其

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分析作品结构是江苏卷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江苏卷在这一考点上主要命题特点有: ①命题切入口小。试题一般不要求分析全篇结构,而是选择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来考查。 ②命题角度有直接考和综合考两种。直接考,就是直接问某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综合考,就是把结构分析和内容主旨解析以及表达特点放在一起考查。 2019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二、复习预习 整体构思(布局谋篇),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 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构思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2019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行文线索 (1)明线索。线索是关涉散文结构的一个关键内容,它是梳理行文思路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体现在结构上就是线索,“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复杂的文章,线索不止一条。 (2)找线索。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

分析作品结构教案

分析作品结构教案

散文阅读之分析作品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结构的有关知识,掌握一般散文的结构模式 2、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文阅读“分析作品结构”常见题型 3、帮助学生提高现代文阅读“分析作品结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文阅读“分析作品结构”常见题型 2、帮助学生提高现代文阅读“分析作品结构”能力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本课任务。 2、考点研读 ①.考纲相关要求 湖南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在“分析综合”类第一点即“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C级 要求: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知识梳理 作品的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具体表现,指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形式,具体表现为文章的段落、层次、过渡、照应、标题、开头、结尾。把握了文章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分析文章的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技巧的重要一环。 文章的思路,就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 ③文章结构和思路的区别

热奈特叙事理论

叙事学: 叙事学理论发源于西方,以形式主义批判而闻名于世。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叙事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 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构成的。顾名思义,叙事学应当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然而这种定义经不起深究。因为叙事学研究对象——“叙事作品”的界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叙事学”所下的定义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而七卷本的《大拉鲁斯法语词典》对“叙事学”的解释是“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显然,这里的“文学作品”并不只包括叙事作品一种。两种定义颇有出入,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简单说来,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它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画面、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而实际上,叙事学的发展并没有完全遵循这种设想,它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神话、民间故事、尤其是小说这些以书面语言为载体的叙事作品中。即使是进入到非语言材料构成的叙事领域中,也是以用语言作载体的叙事作品的研究为参照进行的。连巴特撰写的《时装体系》一书,也是在研究报刊杂志上关于时装的文字符号。单就神话,民间故事,小说而言,叙事学早期关注的是前二者,主要研究的是“故

事”;叙事学发达以后主要研究后者,关心的是“叙事话语”。所以它们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这样,从实际发展情情况来看,叙事学是对主要以神话、民间故事、小说为主的书面叙事材料的研究,并以此为参照研究其它叙事领域。 “叙事学”一词最早是由托多罗夫提出的。他在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实际在此之前,叙事学的研究设想和理论轮廓已经相当完整。叙事学的产生是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双重影响的结果。结构主义强调要从构成事物整体的内在各要素的关联上去考察事物和把握事物,特别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从共时性角度,即语言的内在结构上,而不是历时性角度、历史的演变中去考察语言,这种研究思路对叙事学的产生起了重大影响。 起源发展: 尽管“叙事学”一词在1969年才由托多罗夫(T.Todorov)正式提出,但人们对叙事的讨论却早就开始了。柏拉图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可以被看成是这些讨论的发端。18世纪小说正式登入文学殿堂后,对叙事(尤其是小说)的讨论更加充分全面:从小说的内容到小说的形式,再到小说的功能和读者的地位等。今天人们热衷讨论的一些叙事学范畴,如叙述视点、声音、距离等,也早有人讨论过。如李斯特(Thomas Lister)于1832年就利用“叙述视点”来分析小说作品,同时期的另一位学

举例分析影响叙事结构的要求和特点

举例分析影响叙事结构的要求和特点 摘要:故事的乐趣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今天,电影与电视剧已经成为我们最卓越的叙事媒介。无论是为了逃避现实、娱乐还是审美愉悦,它都能引起我们的关注。为了考察故事结构,我们将从电影中一些保持我们兴趣的基本方式开始。因为叙事结构不仅构成了电影故事,而且构筑着我们对故事的感受。 一、引言 影视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其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倾向于感受作品的各种模式,把握故事的整体。我们欣赏故事中这种情节完整、首尾呼应的感觉。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在欣赏故事时能让自己置身于故事的情境中,与主人公同喜同悲、同歌同哭,与他们一起经历追求与抗争。我们通过人物与他们所处的紧张情境融入到影片中。要明白移情作用,只要观察一下儿童观看恐怖影片时的反应就可以了(由此证明,移情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利他主义在幼儿早期就初现端倪了)。一移情还有肌肉方面的反应,随着银幕上的节奏和运动,我们的肌肉也会发生有节奏的紧张。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撑杆,跳高运动员起跳时身体也会随着上升,当我们为冲刺的运动员一加油时身体也会一起前倾。更明显的例子是,在观看爱森斯坦的影片时,观众会随着收割者大镶刀的摆动而来回摇摆。影片中的节奏与运动会对观众产生心理上和情绪上影响。此外还有一种与叙事结构相关联的移情反应,这种叙事结构构成情绪高潮。 故事结构中有一种明确的因果逻辑关系,一个事件引发另一事件,而这一事件又导致下一个事件。故事开始时提出的问题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直到最终在结尾时得到解决。这种故事布局留给我们一些线索,制造了一系列关于故事下一步发展的期待。预测故事未来发展给我们带来快乐,然后兴高采烈地目睹事件发生(就好象在戏院看戏的儿童,用胳膊捅一捅身边的伙伴说:“瞧,我告拆你这事会发生的,”)。这就是悬念理论它是戏剧结构中最基本的东西。任何审美体验都包含期待和期待的实现。这种期待中有惊奇晚会、捉迷截、制订度假计划、揭示一个爱情故事等等。探求故事结构其乐无穷。 二、从深层结构到剧本 如果一个自由电视撰稿人想创作一部新的电视连续剧,他首先要就节目的故

叙事学

叙事学 叙事学理论发源于西方,以形式主义批判而闻名于世。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它已逐渐成为充满活力且风行各地的学术思潮之一。 一、叙事学的定义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叙事学(法文中的“叙述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的。顾名思义,叙事学应当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然而这种定义经不起深究。因为叙事学研究对象——“叙事作品”的界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叙事学”所下的定义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而七卷本的《大拉露斯法语词典》对“叙事学”的解释是“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显然,这里的“文学作品”并不只包括叙事作品一种。两种定义颇有出入,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简单说来,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它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述分析。 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绘、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画面、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而实际上,叙事学的发展并没有完全遵循这种设想,它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神话、民间故事、尤其是小说这些以书面语言为载体的叙事作品中。即使是进入到非语言村料构成的叙事领域中,也是以用语言作载体的叙事作品的研究为参照进行的。连巴特撰写的《时装体系》一书,也是在研究报刊杂志上关于时装的文字符号。单就神话,民间故事,小说而言,叙事学早期关注的是前二者,主要研究的是“故事”;叙事学发达以后主要研究后者,关心的是“叙事话语”。所以它们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这样,从实际发展情情况来看,叙事学是对主要以神话、民间故事、小说为主的书面叙事材料的研究,并以此为参照研究其它叙事领域。 “叙事学”一词最早是由托多罗夫提出的。他在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实际在此之前,叙事学的研究设想和理论轮廓已经相当完整。叙事学的产生是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双重影响的结果。结构主义强调要从构成事物整体的内在各要素的关联上去考察事物和把握事物,特别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从共时性角度,即语言的内在结构上,而不是历时性角度、历史的演变中去考察语言,这种研究思路对叙事学的产生起了重大影响。 二、叙事学的起源和发展 尽管“叙事学”一词在1969年才由托多罗夫(T.Todorov)正式提出,但人们对叙事的讨论却早就开始了。柏拉图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可以被看成是这些讨论的发端。18世纪小说正式登入文学殿堂后,对叙事(尤其是小说)的讨论更加充分全面:从小说的内容到小说的形式,再到小说的功能和读者的地位等。今天人们热衷讨论的一些叙事学范畴,如叙述视点、声音、距离等,也早有人讨论过。如李斯特(Thomas Lister)于1832年就利用“叙述视点”来分析小说作品,同时期的另一位学者洛克哈特(John Gibson Lockhart)更是使用这一术语来探讨如何使作者与自己的作品保持恰当的“距离”。后来经过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的全面讨论,福斯特(E.M.Forster)和马克·肖尔(M.Schorer)等的深入发挥,叙述视点成为小说批评(自然也包括叙事学)中最为重要的术语之一。

《孔乙己》的叙事结构分析

《孔乙己》的叙事结构分析 正如语言学家们从复杂多变的词句中总结出一套语 法规律,叙事家们相信,他们从复杂多变的词句中总结出了一套语法规律,叙事家们相信,他们也一定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故事中抽象出一套故事的规则,从而把变化多端的故事简化为容易把握的基本结构。所谓叙事学是指向抽象概括的,它属于文艺学的研究范畴,从作品中每一个故事中提取出它的基本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叙事结构,这就是隐藏在一切故事下面那个最基本的故事。而中国新时期的鲁迅小说研究是指向分析的,它属于文学批评的范畴,它有着与西方叙事学不一样的叙述方式,下面我就以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来考察他的叙事模式。 小说《孔乙己》是以一个12岁的小伙计“我”的亲眼 所见来写。见证一个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悲惨遭遇。《孔乙己》是以“鲁镇的酒店”为背景。它同时也是这篇小说创造的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孔乙己的在这样的背景中只会“认字”和“识字”,“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抄书”是孔乙己所能做的唯一事情。但好吃懒做的坏习惯,又使这惟一能维持自己生计的途径给断送了。所以,平时偶尔做一些偷窃的事。他的人生信条是“窃”不能算是“偷”。中国知识分子很胆小,很软弱,思虑多,有心眼,

但“常常用自己的头去碰权力的铁壁”。做出为人们难以相信的蠢事。足见孔乙己不偷酒店掌柜而偷何大人、丁举人是有更深层的心理原因的。就其实质的意义,这是向权力宣战,向社会权威宣战,大概也正因为如此,何大人和丁举人才对孔乙己如此的残酷和凶暴,对于何大人、丁举人,“书籍纸张笔砚”未必那么重要,他们痛惜的绝不是这点“财产”,他们愤慨的是孔乙己对他们权威的地位的蔑视,是孔乙己内心那点说不出来的隐秘愿望。孔乙己这种以“偷”的形式进行的情感性发泄,获得的只是一点内在隐秘心理的满足,而在周围的社会群众看来,却只能是他从失败走向失败的一部耻辱的历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由“偷”到“打”,由“打”到“伤”,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小说通过这样的叙述,为孔乙己的不幸增添了说服力。(鲁镇――咸亨酒店――站着穿长衫喝酒――在酒店经常受别人奚落――又偶尔做一些不光彩 的偷窃之事――偷到了丁举人家――打折了腿――蒲包、草绳――死……) 孔乙己在权力世界、经济世界、劳动世界里却得不到同情和理解,都无法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只有儿童对他构不成精神的压抑,所以他对儿童便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也是人性的必然,凡是在现实社会得不到理解和同情的人必然希望为未来服务,而体现未来的便是儿童:“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

专题十五 分析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教案

专题十五分析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 1.考试说明:分析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 2、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3、通过对应练习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层次结构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应练习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层次结构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案。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交流、点拨、归纳、训练。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文章的结构,实际上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不过,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相关考点:线索、结构、照应、开头、中间、结尾等。 一、分析结构的目标: 1.分清层次: 分清层次,既包括分清全文的层次,也包括某一部分的层次(或段落内部的层次),前者通常称为划分成几个部分,后者通常称为分析小层次。 因为段内层次的分析与全文层次分析的原理是相同的,这里只说段内层次分析。 (1)分辨段的类型: 段的类型从表达方式上说,分为叙述段、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这四类。强调分辨段的类型,是因为段的类型不同,其写作思路,结构特点也不相同。一般说来,说明段、议论段往往有中心句,主体句则围绕中心句展开,有时还有小结句。叙述段、描写段往往没有中心句,各句围绕客观存在的中心意思按时空或逻辑顺序(时间、空间、总分、现象到本质等)展开。懂得这一点,有助于段内层次分析。 (2)归纳意群: 层次分析是着眼于内容的分析。所谓归纳意群,就是以句为单位,把句意密切相关的句子按意义归纳在一起,并以此为根据来划分段内层次。一个意群,就是一个层次。 (3)寻找标志: 一般说来,段内意群之间往往有标志性词语或句子,如标先后顺序的词语,表递进或转折的句子,或者提示性、小结性的词语等等。找出这些标志性语句,有助于准确归纳意群分清层次、概括层意。“换句话说”、“综上所述”、“总而言之” 2.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指开头和结尾的关系,它们与主体部分的关系,以及前后照应的关系。摸清这种关系,既是分析结构的需要,也是弄清写作思路的需要。 二、分析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2018年人教版高三语文】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分析作品结构是江苏卷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江苏卷在这一考点上主要命题特点有: ①命题切入口小。试题一般不要求分析全篇结构,而是选择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来考查。 ②命题角度有直接考和综合考两种。直接考,就是直接问某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综合考,就是把结构分析和内容主旨解析以及表达特点放在一起考查。 二、复习预习 整体构思(布局谋篇),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 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构思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行文线索 (1)明线索。线索是关涉散文结构的一个关键内容,它是梳理行文思路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体现在结构上就是线索,“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复杂的文章,线索不止一条。 (2)找线索。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二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三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四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3)析作用。线索在散文中的主要作用有: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揭示主题;④使行文富于变化。 三、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如何整体分析结构、思路和构思 知识梳理 分析结构常常要回答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几个部分各说了什么意思。分析结构特点就是要分析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特殊性”,常常用特定的术语来回答,如:①时空式;②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③并列式,层进式;④对照式;⑤线索式(事物、情感、某句话); ⑥小标题式,分论点式;⑦欲扬先抑式;⑧首尾照应式;⑨伏笔照应式;⑩卒章显志式。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学生版)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即针对作品的线索、材料安排的顺序及技巧、局部语段等进行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个考点: 一、分析散文的整体结构思路 主要有两大题型:(1)根据文章内容(线索)梳理思路;(2)梳理文章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解题思路:逐层概括文意,追寻行文的思路、内容上的变化、表达方式上的变化和作者情感的变化;思考“开头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再思考行文的结构特点,如总分总、先抑后扬、逐层递进等。 规范答题:①先说明行文结构特点。②具体概括文章内容。③组织答题顺序:说明行文结构特点+具体解说。 易错辨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与线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章的结构思路是作者在写作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写作内容的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有所不同;而线索可以作为梳理结构思路的参考,它是贯穿文章前后内容的词、句子或其他内容。 二、分析散文局部语段的作用 主要有两大题型:(1)分析局部语段在全篇的作用;(2)分析散文局部语段能否删除。 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如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文章主旨,卒章显志。(3)结合段落位置及其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作答。 规范答题: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 ①开头段作用——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呼应下文……;为……做铺垫;渲染……气氛。 ②中间段作用——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物—人,景—情,事—理等);由……转而写到……。 ③结尾段作用——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深化主旨,表达了……。 三、分析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 穿插性的材料或描写人物,或叙述事件,或摹状实物,或绘制图景,或旁征博引,但都是与主题材料形成了某种特定的关系,更好地增添意蕴,丰满文章,凸显主题。 解题思路: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的作用;②对全文的作用;③增加权威性、文学性、文化性、趣味性(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④有时要联系写作技巧。 规范答题:①展示美感,伏笔铺垫;②构成对照,凸显主题;③营造文化氛围,表现文章风格;④反向衬托,突出主题;⑤渲染感情,烘托气氛。 请看下面的示例: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读《时间简史》毕飞宇 《时间简史》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没有一次有收获。每一次读《时间简史》我都觉得自己是在旅游,在西藏,或者在新疆。窗外就是雪山,雪峰皑皑,陡峭,圣洁,离我非常远。我清楚地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登上去。但是,浪漫一点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登上去呢?再浪漫一点说,隔着窗户,远远地望着它们“在那儿”,这不是很好么? 和霍金相比,爱因斯坦更像一个小说家。我喜欢他。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这样给年轻的大学生解释了相对论——一列火车,无论它有多快,它都追不上光的速度。因为火车越快,它自身的质量就越大,阻力也越大。当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高兴得不知所以,就差抓耳挠腮了。我居然“听懂”相对论了。理性一点说,爱因斯坦的这番话谁都能听得懂。

叙事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章叙事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叙事学 “叙事”一词最早见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其中提出了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 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而“叙事学”一词最早由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托多罗夫提 出。他在1969 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 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 其他关于叙事学的定义还包括: 1.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叙事学”所下的定义:“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2.七卷本的《大拉鲁斯法语词典》对“叙事学”的解释是“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两种定义颇有出入, 但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 3.托多洛夫:叙事学研究的对象是叙事的本质、形 式、功能,无论这种叙事采取的是什么媒介,无论它使用的是文字、图画、声音。它着重研 究的是叙事的普遍特征。尤其是故事的语法,即故事的普遍结构。 4.热奈特:叙事学研究的 范围只限于叙事文学,即以语言为媒介的叙事行为,它对故事不感兴趣,也不试图去概括故 事的语法,而是着重研究反映在故事与叙事文本关系上的叙事话语,包括时序、语式、语态等。简单说来,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注重对故事和文本层面的研究。同时还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而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是20 世纪 60 年代,在结构主义与俄国形式主义影响 下形成。它被明确定义为:“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 述控制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的学科。” 二、叙事学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1. 从思想渊源看,叙事学理论起源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及弗拉基米尔·普洛普( Vladimir Propp )所开创的结构主义叙事先河。 首先,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等人发现了“故事”和“情节”之间的差异,“故事”指的是作品叙述的按实际时间顺序的所有事件,“情节”侧重指事件在作品中出现的实际情况, 这些直接影响了叙事学对叙事作品结构层次的划分。他们提出“故事”和“情节”的概念来指代叙事作品的素材内容和表达形式,大致勾勒出其后经典叙事学研究所聚焦的故事与话语两个 层面,以此来突出研究叙事作品中的技巧。其次,对叙事学影响直接、贡献最大的是俄国民俗学家、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先驱普洛普。他的代表作品《民间故事形态学》是叙事学的发轫之作。他通过对俄国 100 个民间故事的研究分析,打破了传统按人物和主题对童话进行分类 的方法,认为故事中的基本单位不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由此从众多的俄国民间故事中分析出 31 个“叙事功能”。后来他的观点被列维—斯特劳斯接受并传到法国。 2.60 年代,大量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作品开始涌现。较著名的有: 1.法国叙述符号学家格雷马斯于 1966 年出版的《结构语义学》一书,主要研究叙事结构和话语结构。 2.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也于 1966年发表了著名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他在论文中提出将叙事作品分为三个描写层次,即功能层(作品系统中最小的叙述单位,是故事中以相关项面貌出现的切分成分)、行为层(人物层)、叙述层(描写叙述作品本身过程中叙述者和读 者得以获取意义的代码),以此分析读者对文本的横向阅读和纵向阅读。这篇论文为之后的 叙事学研究提出了纲领性的理论设想。 叙事学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已经自成体系并不断壮大。20 世纪 80 年代又兴起了“后经典叙事学”即“新叙事学”,推进了叙事学的进一步开拓和发展。

《典型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

《典型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 广东番禺中学湛振弟 一、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艺术作品欣赏有比较好的基础,在语文、历史、美术课中也已学习了部分有关典型结构方面的知识,对结构的欣赏有一定的知识准备。但这些知识大多数都是零散。因此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师生互动、观看视频等环节,进行积极思考,形成欣赏角度,加深对结构欣赏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分析 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与设计2》,将《典型结构的欣赏》放在第一单元第四节。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对结构认识、分析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经历简单结构的设计的全过程,让学生对结构基本知识和解决简单结构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欣赏和评价典型的、有特色的结构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拓宽思维和想象空间。结构的欣赏和评价可多角度进行,我们选择两个较重要、较有代表型的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加以学习。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别从技术、文化两个角度对典型结构进行赏析。让学生认识到在自己设计作品时、注入丰富文化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学生对技术、文化的涵义体会。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对典型结构进行赏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高对典型结构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对结构设计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评价,增强学生的技术意识和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四、教学策略 从自然界中的常见结构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结构的图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结构欣赏,以中国古代典型建筑为例,并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去欣赏典型结构,从而加深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借助图片和视频,用多媒体投影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得本来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这样学生

《从“结构”到“解构”》的读后感

关于《从“结构”到“解构”》的读后感 文秘 090103219 刘牡丹 此前,我所认识的“结构”应当就是我们传统概念中的“结构”了。就是文学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是根据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按照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系列的生活材料、人物、事件按照轻重主次合理地加以安排和组织。就像造房子得先立框架一样,作品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结构模式,才有可能把作者的思想充分地表达出来。 但很显然,这里所讲的“结构”是一种更大的、更广泛和深刻的概念,它是以索绪尔的语言学为基础涉及文学、哲学、建筑、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一次思想运动。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对传统思维的颠覆。它是一种思维的探险, 打破了人们思考问题的习惯, 因此我们对历史,对文学的思考都与以往大不相同。而在结构主义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解构主义,是对结构的分解、挖掘和揭示,让其在被怀疑中得到超越与把握。然而否定一切必然导致否定自身,消解一切必然导致消解自我,结构和解构都是在对思维的创新上各自走向极端而必然陷阱困境! 受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结构主义将语言学方法推广到人类文明各个领域,文学也不例外,文学被视为由词语构成的封闭自足的本文结构,它的意义不再取决于它与历史的关联而是取决于本文结构内部诸成分之间的区别性关系。结构主义的文学理论与艺术批评就是关于文学艺术结构的分析,它所要着力寻找的便是文学系统内部的秩序和规则。 在结构主义文论看来,语言的整体结构决定语言的意义,就如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在语言里每项要素都由于它同其他各要素之间的对立才能确定它的价值。所以结构主义主要揭示文学结构同语言结构的相似性,从而对文学作品具有普遍性的语言特征以及语言的功能做出描述。结构主义文论把文学作品看成是一个由各种因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封闭式的结构整体,其探讨的不在于作品的各种因素的意思,而在于构成整体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所以结构主义把作品看成是一个独立、完整、封闭而又自足的系统,作

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教学大纲

《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学分: 2 先修课程:影视作品分析与鉴赏 适用专业:表演戏剧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涵盖了传播学和广播电视、文管、编导、戏文等专业。本课程主要以电影史为编写纵轴,以类型片与艺术片为编写横轴,纵横交叉,分别从叙事造型、声音画面、时间空间,蒙太奇、长镜头以及符号学等几个角度,分析鉴赏了中外经典电影二十余部,既可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对电影艺术本体、电影发展脉络有较清晰的认识,也可迅速掌握电影赏析的方法及要领。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影视作品的创作技巧,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对影视作品的创造力和表达力;从学科概论的视角,对本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内容、方法、成就和发展情况作相应的了解,初步构建专业基础;二是提高学生对经典电影作品的鉴赏力和分析技能,为新世纪的影视创作与批评领域培养专门人才。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前言 第一章电影是叙事与造型的结合 1.教学基本要求 (1)明确为什么说电影是叙述与造型相结合的艺术; (2)举例说明结构在影视剧中起着什么作用; (3)明确为什么说改编意味着全新的创造。 2.教学内容 (1)电影是用画面讲出来的故事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作品《印第安纳·琼斯与失落的约柜》赏析 (2)人物是影视作品的核心——对影片《生死朗读》中汉娜形象的分析 (3)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式结构典范作品《魂断蓝桥》赏析 (4)结构是支撑全剧的钢梁——德国电影《罗拉快跑》结构分析 (5)改编是一种全新的创造——美国电影《特洛伊的海伦》赏析 第二章电影是声音与画面的结合 1.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电影声音包括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

《长江图》叙事结构分析

影片《长江图》中的叙事结构是怎样设计的?建构叙事结构的镜头语言形式是的特点是什么? ①《长江图》这部作品采用的是逆时空叙事结构,它需要观众抛下预设,抛下戏剧冲突和奇观,甚至是抛下普通文艺片兜售的情怀,它对观众提出了高度的要求,需要观众深度的参与。非线性叙事的形式也是一个新体验的梳理。长江既是空间又是时间,影像实现了这两个维度的际会。电影的影像,本来就可以跨越时空,用同一个空间的画面展现不同的时间,这种用法也并非独创。影片巧妙的地方是通过画框的分割,让两人出现在同一个人画面中的不同画框:男人在洗澡,从舷窗中看到一个女人在夜色中游过江面;女人可以透过玻璃注视船通过;或者她在房间做其他的事,透过她身后的窗口;观众看得见广德号通过……原本应该出现在不同的时间、空间的人,通过画面的安排“穿越”了,于是二者产生一种既明显又隐晦的联系。画面的前后景构成了一个通道,使影像的“穿越”成为可能。 ②《长江图》的定档海报中提到这将是中国最后一部胶片电影。李屏宾认为,长江的美和韵味,只能由胶片的质感才能表现到位,用数字拍摄,只能体现长江五分的美。同时,拍摄中还不使用灯光,尽量用好的角度和色彩来呈现出来。而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的船队从上海出发,溯江而上,直至航道尽头。有评论说;长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中国乃至全球华语市场,长江与所有华人都具有非常强大的共鸣性。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溯源。当《长江图》的镜头从吴淞口溯流而上,抵达青藏高原楚玛尔河的时候,绵延无尽的江水,缓缓映入眼帘,与两岸静默的山峦一起迂缓流动,步移景换、渐次铺陈。这种感觉,像极了古典水墨画中的山水卷轴。《长江图》的背景是写意的、故事是模糊的,人物关系、动机也是朦胧莫测的,甚至跳出了一般历史与社会叙事的惯常逻辑,以一种神秘主义的暧昧姿态直抵人的内心本源,就像是一首体量宏大的朦胧诗。那是一首关于信仰和欲望的诗,一首关于追寻和失落的诗,一首关于语言与旅途、现实与诗意的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