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糖尿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糖尿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糖尿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由于胰岛功能障碍而导致的胰岛素分泌过少。通常是肥胖者和中老年人群容易患的一种病,而且还伴有家族遗传。所以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尽量要避免含糖量高的食物。那么糖尿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都有什么呢?

糖尿病的原因

1、妊娠:糖尿病的病因还有妊娠期的激素如泌乳素、生长激素、雌激素、孕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另外,胎盘可产生胰岛素酶,加速胰岛素的降解。同时近年有报道80%的孕妇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这些糖尿病的病因也是较为常见的。

2、生活习惯:目前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普遍有所提高,不过也出现了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餐餐精米白面,顿顿大鱼大肉,肉蛋奶吃得过多,粗粮、蔬菜吃得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使糖尿病队伍空前壮大,这就给糖尿病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3、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之中,遗传因素是主要的一种,假如患者朋友有家族史,的确是比较容易得上此病的。糖尿病属于多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常呈现出家族聚集性,特别是母系遗传性更强,我国人种属于易发病人种。

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1、少吃红肉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学家发现,食用较多数量的红肉会增加女性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是因为红肉是饱和脂肪、胆固醇和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而精加工肉制品含有的某些防腐剂、添加剂和化学物质会增加人们患上2型糖尿病的几率。该研究还发现:用其他食物,如全粒谷物、坚果、低脂乳制品、鱼肉和家禽来代替肉食能显著地降低人们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

2、食用坚果

准确地说,是食用杏仁、核桃和其他树生坚果。研究表明经常食用树生坚果与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即使是食用花生也会起到有益作用。然而,经常食用并不意味着大量食用;每天吃一小把就可以了,以避免热量堆积。

3、不酗酒

一项新研究表明酗酒,女性在两个小时内喝下四份酒精饮料,男性喝下五份,会增加人们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为酗酒会扰乱胰岛素的功能。

以上就是妈网百科介绍有关糖尿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的相关内容了。总之,糖尿病是一种受后天生活和饮食习惯影响比较大的一种疾病。因此排除多数的先天性原因,只要我们做好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工作还是能避免患上糖尿病。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作用(C) A降低血糖,有助于血糖达标 B 减肥,有助于降低血脂 C 增强体质,治愈并发症 D 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2. 跟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达标标准错误的是:(D) A 糖化血红蛋白<6.5% B 餐后2小时血糖<8.0 mmol/L C 空腹血糖<6.1 mmol/L D 餐后2小时血糖<6.5 mmol/L 3. 以下哪项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金标准(C) A 空腹血糖 B 餐后血糖 C 糖化血红蛋白 D 睡前血糖 4.世界糖尿病日是。(A) A.11月14日 B.10月14日 C.11月4日 D.10月4日 5. 关于2型糖尿病的特点,以下哪项正确(D) A.均为中老年起病B.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C.不会发生酮症酸中毒D.部分患者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6.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D)

A.血肌酐水平升高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 C.浮肿D.尿中有微量白蛋白 7.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是指:(B) A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戒烟戒酒、自我监测 B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自我监测C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按摩与理疗 8.对糖尿病血糖达标认识错误的是:(D) A 早达标、早获益 B 实现血糖全面达标 C 精细降糖,安全达标 D 只要坚持治疗,达不达标不重要 9.以下关于糖尿病治疗中正确的做法是:(D) A 长期服药不好,血糖得到控制,治疗就可以停止 B 感觉良好时,血糖监测意义不大 C反正已经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不需再控制饮食了 D 饮食、运动、降糖药物、自我监测及接受糖尿病教育五管齐下 10.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作用:(D) A 减轻胰岛负担 B 改善体重 C 通过平衡饮食使血糖得到控制,有利于防治并发症 D 通过“饥饿”降低血糖 11.以下有关糖尿病饮食治疗正确的说法是:(B) A 病情轻者可不需饮食治疗 B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坚持健康的饮食计划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 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有以下病症 一、糖尿病足病 1、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块已形成,支端神经损伤,血管容易闭塞,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坏疽。目前,各大医院对糖尿病足患者一般采取截肢、搭桥或干细胞移植手术,由于“糖尿病足”患者大多数年岁糖尿病并发症分解图已高,术手创伤面大,伤口很难愈合,很容易感染和复发,而且患者截肢后,两年内死亡率为51%,内对侧肢体截肢率大于50%,因此,“糖足”病的传统治疗风险非常高,许多患者得了此病后,很容易丧失生活的信心。 目前,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已出现“中青年化”,最年轻的患者只有38岁。临床显示,发生糖尿病七年以后,就会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在日常生活中,糖友们,除了平时注意血糖的变化之外,还要留意身体的其它变化,如:体温、皮肤脱皮、挠痒、伤口不能愈合等现象。临床中,一部分是来看皮肤溃疡时被诊断出是并发症的开始。糖尿病友们平时对坏疽现象不太熟悉,坏疽现在往往发生在足部、小腿,开始会出现皮肤冰凉,脱皮,然后逐渐开始起水泡,当水泡破裂后,伤口久久不能愈合。一但出象上述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去医院检查,做好创伤处理。另外,糖友们若不小心受伤,也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创伤处理,时时留意伤口的感染和愈合程度。

糖尿病足病又分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和混合性坏疽。 (1)、湿性坏疽是糖尿足病中较为常见的足部坏死现象。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块已形成,支端神经损伤,血管容易闭塞,同时微循环受到破坏,坏死组织的代谢物无法排出,长久堆积后,形成病变组织严重腐败菌感染,形成局部组织肿胀,有些足部发展成呈暗绿色或污黑色。由于腐败菌分解蛋白质,产生吲哚、粪臭素等,糖尿病足患者身上很容易发出恶臭味。 (2)、干性坏疽是凝固性坏死加上坏死组织的水分蒸发变干的结果,大多见于四肢末端,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冻伤等疾患时。此时动脉受阻而静脉仍通畅,故坏死组织的水分少,再加上在空气中蒸发,故病变部位干固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同时,由于坏死组织比较干燥,故既可防止细菌的入侵,也可阻抑坏死组织的自溶分解。因而干性坏疽的腐败菌感染一般较轻。 (3)、混合性坏疽也是一部分特殊的人群,这些病人同时会出现流脓感染和干性坏疽,这些坏疽病人在治疗时更须要细心和周到,本来坏疽患者心理都很脆弱,需要更大的关怀和给予信心,但是这种种混合性坏疽病人他们甚至会因为病理的不断变化而认为是坏疽的加重或复发。混合性坏疽病人常见于糖尿病2型患者。混合坏疽患者一般病情较重,溃烂部位较多,面积较大,常涉及大部及全部手足。感染重时可有全身不适,体温及白细胞增高,毒血症及败血症发生。肢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一、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包括在一般人群中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如宣传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体征、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因素,提倡健康的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应及早实行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一)在重点人群中加强糖尿病筛查,以尽早发现糖尿病 重点人群为: 1、年龄≥45岁,BMI≥24,以往有IGT或IFG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即0.91mmol/L)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250mg/dl,即2.75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者;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 7、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二)在重点人群中预防糖尿病的措施。 1、糖尿病教育,特别是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如肥胖、活动少、不适当的营养及生活方式等。 2、加强筛查,尽早检出糖尿病。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分期分批进行特殊人群体检,如干部体检、单位集中体检。 (2)利用其他个别的体检方式,如司机体检、婚前体检、出国前体检。 (3)通过各级医院门诊检查 (4)加强对非内分泌专科医生的培训,使之能尽早发现糖尿病。 (5)对于一些因大血管病变、高血脂、肥胖及其他与糖尿病有关的疾病住院者,进行常规筛查。 筛查的方法可采用空腹血糖(FPG)或口服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结果判断详见“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部分。 (三)糖耐量受损的干预 详见“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干预”部分 (四)一级预防的目标 1、纠正可控制的糖尿病危险因素,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2、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糖尿病。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参考模板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高血压筛查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症状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 (1)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时随访。

糖尿病的预防措施都有哪些呢

糖尿病的预防措施都有哪些呢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症状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给患者和患者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伤害。那么糖尿病的预防措施都有哪些呢? 1、定期血糖检测 预防糖尿病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在平时要做好血糖检测,定期血糖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血糖浓度的遗传,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就可以及时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甚至可以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 2、经常运动 保持运动对于1型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进行合理的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3、控制体重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人越来越多,相对应的,糖尿病的病发率也高了起来,因此,我们要做好体重的控制。 4、合理饮食 经常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的人是1型糖尿病的青睐对象。为了预防糖尿病,饮食必须控制,要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常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在日常生活中要远离零食、泡面、腌制食品等垃圾食品,对甜食,高热量的食物也要少吃,这些食物都很容易造成肥胖,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 1、治疗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1)与医护人员配合,积极治疗糖尿病,降低血糖水平。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具体治疗方案根据病情而定,但是患者与医护密切配合也是非常重要。

(2)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少吃动物脂肪,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蛋黄等。必要时使用降胆固醇的药物。 (3)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时,加服降血压药,有效控制血压。 (4)定期进行眼底、心电图、肾脏及神经系统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并发症,早期治疗。 2、饮食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1)建立正确、有规律的糖尿病饮食。 (2)少吃多餐,同样的份量,分次吃完会比一次吃完的效果好。多选用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因为膳食纤维可以减慢食物的吸收,延缓血糖的升高,同时又能降低胆固醇,通利大便。 (3)避免吃甜食。糖尿病患者的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但是,我们比较喜欢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有较多的无机盐、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 3、日常防护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1)不吸烟,不饮酒。 (2)监测血糖:定期检测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 (3)正确对待糖尿病: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4)加强并发症监测: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糖尿病 温馨提示:一定您或者您的家人出现糖尿病的症状,请及时到治疗糖尿病的医院进行就诊,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d810243116.html,/tnb/2014/0709/181269.html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1、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措施的对象是一般人群,目的是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又称为初级预防。一级预防措施包括: 1.1、健康教育 糖尿病的人群预防是病因预防,最重要的措施是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教育对象不仅是糖尿病患者和家属,还着眼于以预防为目的的公共教育,使整个社会提高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1.2、预防和控制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肯定的危险因素。肥胖者,尤其是高血压肥胖者,减轻体重就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肥胖者应严格限制吃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防止能量的过分摄取。 1.3、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 经常性的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从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1.4、提倡膳食平衡 提倡膳食平衡首先要调节饮食,避免能量的过多摄人。可用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取代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有益于控制血糖,改善脂蛋白构成,因此富含纤维素的天然食品如谷类、水果、蔬菜应该首选。其次,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人。 2、二级预防是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通过定期筛查尽量做到糖尿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预防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二级预防强调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监测和定期筛查,以尽早发现,早诊断,尽早给予治疗。主要措施是在高危人群中筛查糖尿病和

糖耐量低减者。糖尿病的筛检不仅要查出隐性糖尿病人、未引起注意的显性糖尿病人,而且要查出IGT(糖耐量低减)者。IGT是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其转归具有双向性,既可转为糖尿病,又可转为正常。因此,在此阶段采取措施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和临床意义。 3、三级预防是针对病人的预防措施,强调糖尿病的规范的治疗和疾病管理。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1、年龄40岁以上的人 40岁以上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增大。到了这个年龄段就应该每年检查尿糖、糖耐量、血糖、血脂、血压等,这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很重要。 2、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双亲患有2型糖尿病,估计其后代60岁时,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0%,另有12%伴糖耐量减低;母亲患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糖尿病的发生年龄早于无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3、肥胖的人 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与肥胖呈正相关,肥胖的病程越长,程度越重,患糖尿病的危险就越高,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 4、体力活动不足或者有高热量饮食习惯的人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的膳食及体力活动不足,易导致肥胖及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可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1、多尿 典型症状:尿量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多尿可不明显。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 护理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摘要】近10年来,糖尿病发病逐年上升,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的第3大危害人民健康的终身性疾病。血糖水平是反映该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而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措施。糖尿病一经确诊,便需终身进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因此,患者的负面情感非常严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治疗和健康指导,可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或过早死亡[1]。为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现将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及糖尿病教育进展情况进行论述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护理措施预防 前言 糖尿病专家解释,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并发症主要是、高渗性和。慢性并发症主要有大血管病变如、脑梗塞、下肢动脉闭塞、等;还有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2]。 1 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内分泌代谢异常[3]。 2 糖尿病现状 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后10年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视网膜病变在病程为10年和15年后,有40%~50%和70%~80%的患者并发该病。大约有10%的患者在起病15年后会发展成严重的损伤,而2%的患者将完全失明。神经病变患病率在糖尿病病程为5年、10年、20年后分别可达到30%~40%、60%~70%和90%。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增加2~4倍,并且发病年龄提前。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病变,常导致足部溃疡,进而截肢[4]。 因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失明、肾衰竭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除了心、脑、肾、眼、神经等重灾区以

糖尿病的病因与预防方法

糖尿病的病因与预防方法 一、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 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 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 于糖尿病Ⅰ型。 二、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 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 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三、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 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 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 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 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分子生物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理生化学等多角度进行控索,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 五、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 病得以外显。 六、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 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 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 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

糖尿病防治知识试题

糖尿病防治知识试题(二) 一、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填√,错误填×,每题2分) 1、通过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糖尿病的发生()。 2、糖耐量受损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 3、胰岛素抵抗是正常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基本因素()。 4、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5、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的重要防治方法,而药物则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方法()。 6、糖尿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并随病情的进展而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 7、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糖尿病保健食品或药品,一部分含有降糖药或激素,长期服用对糖尿病有好处,因此糖尿病的预防应多吃糖尿病保健食品()。 8、糖尿病管理是全科医师的重要职责,其管理和教育应是连续和全面的()。 9、糖尿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0、1型糖尿病患者尽早使用胰岛素,可保护残存的胰岛B细胞功能()。 11、糖尿病的筛查首先要进行检测胰岛素和C肽()。 12、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要个体化()。 13、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统一化()。 14、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主要由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来完成()。

15、糖尿病三级预防是指:一级预防主要在一级医院完成;二级预防在二级医院完成;三级预防在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完成()。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 1、中国人糖耐量受损每年有约()转化为糖尿病患者。 A:5%;B:10%;C:15%;D:20%。 2、糖尿病的筛查主要是针对()。 A:1型糖尿病;B:2型糖尿病;C:妊娠糖尿病;D:特殊类型糖尿病。 3、通过筛查检出的2型糖尿病患者约有()。 A:30%;B:40%;C:50%;D:60%。 4、糖尿病筛查的重点人群不包括()。 A:儿童;B:≥45岁的人,体质指数≥24;C:空腹血糖受损;D:糖尿病的一级亲属或有巨大胎儿出生史的妇女。 5、对糖尿病的管理不仅要利用医院的资源,而且要尽量利用()资源。 A:国际;B:国家;C:社会;D:家庭。 6、1型糖尿病的筛查主张()。 A:推荐筛查;B:推荐高危人群筛查;C:不推荐筛查;D:推荐儿童筛查。 7、糖尿病的一级预防主要是在()完成。 A:医院;B:家庭;C:社区;D:专科医院。 8、糖尿病防治管理和教育最有效的形式是()。

糖尿病患者管理制度

2011年南亩卫生院糖尿病管理工作度 一、目的 通过以我院服务为基础,以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采取社区一般人群健康教育、个体化的患者管理和高危人群健康生活指导与干预为主要手段的糖尿病防治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糖尿病防治体系。 二、内容与方法 1.患者的发现 (1)通过我院和乡医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检测血糖来发现、诊断糖尿病患者; (2)重点人群的筛查。包括:45岁以上人群、超重或肥胖人群、高危人群等; (3)通过以往人群健康档案、基线调查、各种体检、收集我镇内现患病人等途径。 2.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诊断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其中空腹指8-14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1天内任何时间,与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无关。 采用WHO1999年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若为静脉血葡萄糖水平,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其标准见表1,推荐用此方法;若

用毛细血管或全血测定葡萄糖值,其诊断分割点有所变动,标准见表2。 表1 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 3、OGTT试验中,2小时PG水平≥11.1mmol/L(200mg/dl) 表2 糖尿病及IGT/IFG的血糖诊断标准 血糖浓度[mmol/L(mg/dl)] 全血血浆 静脉毛细血管静脉 糖尿病 空腹≥6.1(110)≥6.1(110)≥7.0(126) 或负荷后2小时≥10.0(180)≥11.1(200)≥11.1(200) 或两者 糖耐量受损(IGT) 空腹(如行检测)<6.1(110)<6.1(110)<7.0(126) 及负荷后2小时≥6.7(120)≥7.8(140)≥7.8(140) ~<10.1 (180) ~<11.1 (200) ~<11.1 (200) 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5.6(020)≥5.6(100)≥6.1(110) ~<6.1 (110) ~<6.1 (110) ~<7.0 (126) 及负荷后2小时(如行检测)<6.7(120)<7.8(140)<7.8(140) 正常 空腹<5.6(100)<5.6(100)<6.1(110) 负荷后2小时<6.7(120)<7.8(140)<7.8(140) 3.登记 对于新确诊或各种方式发现的患者,要进行患者信息登记,要求填写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一般信息、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 护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摘要】近10年来,糖尿病发病逐年上升,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的第3大危害人民健康的终身性疾病。血糖水平是反映该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而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措施。糖尿病一经确诊,便需终身进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因此,患者的负面情感非常严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治疗和健康指导,可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或过早死亡[1]。为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现将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及糖尿病教育进展情况进行论述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护理措施预防 前言 糖尿病专家解释,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并发症主要是、高渗性和。慢性并发症主要有大血管病变如、脑梗塞、下肢动脉闭塞、等;还有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2]。 1 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内分泌代谢异常[3]。 2 糖尿病现状 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后10年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视网膜病变在病程为10年和15年后,有40%~50%和70%~80%的患者并发该病。大约有10%的患者在起病15年后会发展成严重的损伤,而2%的患者将完全失明。神经病变患病率在糖尿病病程为5年、10年、20年后分别可达到30%~40%、60%~70%和90%。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增加2~4倍,并且发病年龄提前。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病变,常导致足部溃疡,进而截肢[4]。 因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失明、肾衰竭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除了心、脑、肾、眼、神经等重灾区以

三级预防具体措施

一级预防的具体措施 一级预防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措施如下: (1)针对机体预防措施:增强机体抵抗力,戒除不良嗜好,进行系统的预防接种,做好婚前检查。 (2)针对环境的预防措施:对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对遗传致病因素作好预防工作。加强优生优育和围产期保健工作,防止近亲或不恰当的婚配。 (3)对社会致病因素的预防:对心理致病因素作好预防工作。不良的心理因素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哮喘、溃疡病等大多与心理因素有关。[1] 疾病的三级预防 疾病,不论其病因是否确定,在不给任何治疗和干预的情况下,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称为疾病的自然史。可将疾病的自然史粗略地分为发病前期、发病期和发病后期三个阶段。 在发病前期,虽未发病,但已存在各种潜在的危害因子,如血清胆固醇高是冠心病(CHD)的危险因子,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子,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子。发病前期也可包括某种病理生理的改变,如血管粥样硬化等。在发病期,一般都有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在发病后期,其结局可能是痊愈或死亡,也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以至残疾等。 在疾病自然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恶化。因而预防工作也可以根据疾病的自然史相应地分为三级,第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为“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三组预防为对症治疗、防止伤残和加强康复工作。这就是疾病的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也叫初级预防主要是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其中包括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即在发病前期就进行干预,以增强人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健康教育是以教育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而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致病因子或机制尚不明确或尚未出现之前,尽可能地保持健康体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是对健康的人和人群而言的,这又称为“原始预防”或“原级预防”。在三级预防中,它应是第一级预防的核心。第一级预防还包括保护和改善环境,旨在保证人们生产和生活区的空气、水、土壤不受工业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和生活三废——即粪便、污水、垃圾,以及农药、化肥等的污染。 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为了保证“三早”的落实,可采用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措施。

糖尿病的干预措施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糖尿病可以防治,前提是尽早确定糖尿病危险人群,早期进行管理、教育和治疗,而且要医患联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定期监测和按医嘱科学用药对于糖尿病的防治同等重要,所以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特别重要。糖尿病相关知识是病人对自身病情监测的基础,态度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病情控制的好坏,自我管理又是建立在对疾病的认识。我中心努力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非药物干预活动, 有效改变患者不良行为和心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水平,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医疗和生活负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此,中心针对糖尿病特点实施了五项糖尿病干预计划: 一、饮食干预:根据病人身高、体重、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等为病人开出“饮食处方”。 二、运动干预:根据病人身体情况为病人开出“运动处方”; 三、药物干预:向病人宣传药物作用、进食与服药的关系等; 四、知识教育:定期邀请患者及家属来院听知识讲座,解答病人疑问; 五、跟踪随访:对体重超重、高脂血症、高血压等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为每位糖尿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对病人血糖、血脂、血压、糖耐量等指标进行动态观察,以尽早发现并发症,给予积极治疗。 干预计划的落实,主要是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筛查出大量糖尿病前期病人,达到了早诊断、早治疗的

目的。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程上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药物、饮食、运动治疗及康复保健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病急乱投医,延误病情,不要相信小广告,没有一次就能治好的灵药。要到正规医院,在专科医务人员指导下,做到长期、正规、合理、科学、因人而宜的综合治疗。所以在漫长病程,各种治疗及各系统的并发症极易使病人产生心理压力,出现抑郁不安、焦虑、烦躁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耐心开导,同时通过家属及患者亲人告知其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安慰,使病人增强信心,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 、个体教育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糖尿病基础医学知识,让他们了解该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以及如何正确服用降糖药,血糖的正常值及波动范围,低血糖预防措施及处理原则、饮食、运动、心理与病情控制的关系,监测血糖的重要意义及价值,以及胰岛素注射方法等知识。 3、临床各种治疗指导 3.1 饮食治疗指导让患者了解饮食治疗在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确定胖瘦程度而计算每天所需的热量,让其认识到除定量、限糖及糖制品外,可与正常人饮食一样,做到食品多样化,三餐饮食内容要搭配均匀,每餐均应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宜少量多餐,每天多吃几顿饭,每顿主食少吃一点,可以减少餐后高血糖,有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三

糖尿病的并发症综述

文献综述综合报告 研究课题:糖尿病的并发症综述 班级:2016级中药二班 史妩霜2016140849 (学号): 银2016140847 指导教师:田柳 完成时间:2017 年12 月20日

文献综述综合报告选题申报表 完成说明: 1、题目属性,请在“自选”或“参考题名”前打。 2. 课题分工包括:(1)课题分析,课题负责人;(2)检索文献,资料分析;(3)纸笔写作,课题报告。请按每位同学的实际工作分工进行填写。 2.检索资源选择必须包括: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实体图书馆;国外文献数据库资源可选作。 3.各种类型检索途径的检索结果呈现不少于3项。对于报告资料来源重点检索途径(例如万方数据库)的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要重点表达。 4.文献综述是在大量搜集和阅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经分析对比、归纳,综合论述有关主题的文献资料而撰写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不能是简单的文献资料堆砌。文献综述部分不少于2000字。 5.“2.1 选择检索工具”中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图书、视频资料、期刊、会议论文等。

目录 1.课题分析...................................................................................................................... . 2检索策略...................................................................................................................... . 2.1 选择检索工具................................................................................................. . 2.2 选择检索词..................................................................................................... . 3. 检索步骤、检索结果及其评价................................................................................ . 3.1 万方数据库....................................................................................................... . 3.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 . 3.3维普网................................................................................................................ . 3.4丁香园............................................................................................................... . 3.5 医学论坛网....................................................................................................... . 4.文献综述...................................................................................................................... . 5.参考文献...................................................................................................................... . 6.自我总结评价.. (14)

什么是三级预防

什么就是三级预防 疾病三级预防的概念: (一)第一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主要就是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子)采取的措施,也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与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二)第二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它就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阻止病程进展、防止蔓延或减缓发展的主要措施。 (三)第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与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病而不残或残而不废,保存其创造经济价值与社会劳动价值的能力。 一级预防又称初级预防或病因预防,即首先找出各种致残的危险因素,再去采取预防措施。由全社会及社区来完成优生优育教育,遗传咨询、婚前检查、产前诊断及围产期保健,多种内容与形式的健康教育,对儿童实行计划免疫的防疫措施等等。一级预防当然就是最重要最积极的防残措施,但需全社会与每个人的充分合作。 二级预防就是指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在残疾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限制(或逆转)由残损所造成的残疾,即防残损发展为残疾。如为防止智力残疾而对新生儿采取的各类筛查及对某些人群的筛查均属于此。这点也很重要,就是防残中不可缺少的措施。 三级预防则就是指积极康复及防止残疾向残障转变。对智残则就是尽力使其不发展成重度或极重度智残。康复训练,就是防残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对于各类残疾人都就是非常必须的,这需要多方通力协作,需要社会保障,应由医生、护士、特教教师、康复工作者及家庭的参与。 残疾的三级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措施: 1、预防性保健及咨询指导:如婚前检查、遗传咨询、预防慢性传染 病、优生优育、预防先天性残疾等; 2、预防接种:减少与消除急性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脑等致残传染 病; 3、避免引发伤病的危险因素与危险源; 4、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营养,适当运动,预防心脑血管病;

糖尿病患者管理

2019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务人员 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调查问卷 (糖尿病患者管理) 1、以下哪些内容是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注意的原则( E ) A 、运动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B 、血糖>14 ~16mmol/L 、明显的低血糖症或者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以及各种心肾等器官严重慢性并发症者暂不适宜运动 C 、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150 分钟,如 1 周运动 5 天,每次30 分钟 D 、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和园艺活动 E 、以上都是 2、下列属于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是( E ) A 、筛查 B 、随访评估 C 、分类干预 D 、健康体检 E 、以上都是 3、关于糖尿病常用的体质指标叙述错误的是( D ) A 、BMI (体重指数)= 体重/ 身高 2 (kg/m 2 ) B 、腰围:肋骨下缘与髂嵴连线中点的腹部周径 C 、臀围:臀部最大周径 D 、肩宽:左右肩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E 、腰臀比(WHR ):腰围/ 臀围 4、胰岛素治疗的指征包括( E ) A 、 1 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 B 、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后HbA1c 仍大于7 、0% 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C 、对新发病且与 1 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D 、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E 、以上都是 5、以下关于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叙述正确的是( D )

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内蒙古中医药 *天津市宝坻区中医院五官科(301800) 2012年1月13日收稿 摘要:6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表明,在患者配合治疗的基础上,责任护士通过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入院相关因素的特征 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 做好积极有效的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听力,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突发性耳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6-0152-01 突发性耳聋临床护理 杨桂荣* 突发性耳聋亦名特发性耳聋或暴聋,即在无耳鸣、耳聋的情 况下,原因不明突然瞬间发生耳鸣、 耳聋,于数小时或数日内听力迅速丧失达到高峰者,这是一种有可能让人终身失聪的耳疾。其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数认为与病毒感染、内耳血管功能障碍、迷路水肿、迷路膜破裂有关[1]。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急症,有部分性耳聋到完全性耳聋,常为单侧。而更重要的是该病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众多患者没有及时治疗,失去了治疗的良机,从而永久性失去听力。因此,对该病应早诊断,早治疗。另外,在治疗的过程中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自2008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21~72岁。单侧耳聋60例,双侧耳聋8例。1.2方法:入院后经系统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查、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排除一些器质性疾病后,遵医嘱给予银杏达莫、长春西丁、地 塞米松、 辅酶A 、三磷酸腺苷、维生素B 1、维生素B 12等改善血液循环,以恢复听力。2结果 根据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标准[2],68例患者中,8例痊愈(听力完全恢复);显效30例(听力明显好转,纯音测听听阈提高30dB );有效20例(纯音测听听阈提高15~30dB );10例无效(纯音测听听阈提高不足15dB )。3护理措施 3.1入院健康宣教:对新入院患者给予热情接待,并详细向患者介 绍病区环境、 同室病友及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让患者尽快熟悉并适应新的环境,减少因陌生环境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询问了解患者此次发病的诱因,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 知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耳的解剖特点和功能、 本病的转归和本病治疗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使患者大致了解本病的治疗和预后,从而初步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针对性地向患者讲解本病的临床护理计划,详细解释情志、饮食、休息与本病之间的关系。告诉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噪音的刺激,怡情养性,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使用有耳毒性的药物。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护理操作前、中向患者讲解治疗的 目的、药物的使用、主要注意事项和如何与医护人员配合。 3.2心理护理:由于起病急,缺乏思想准备,突然出现听力损失,常伴耳鸣、眩晕、呕吐,患者情绪烦躁,担心预后。护理人员要注意语言的整体效果,与突聋患者交流时注意力要集中、态度要诚恳,并不时加以点头、手势,以增添语言的力度,使患者消除不信任感及消极心理。经常与患者沟通,使患者了解本病的大致病情及治疗方法,说明本病具有完全治愈的可能性,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介绍同病区已渐康复病友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焦虑情绪,配合治疗。3.3饮食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可根据患者年龄、饮食习惯给予 易消化、 富营养、低盐、低脂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中老年患者尤要控制油脂、盐的摄人,多食奶类、豆类及豆制品、畜禽肉类、鱼、虾、蛋、谷类、薯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食欲差患者烹调时注意引起食欲的颜色及餐具颜色和形状的搭配,烹调时形状要经常变化。老年人的食物要切碎,做软,注意避免维生素的丢失。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及大便通畅。3.4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及过度疲劳,起居有时,禁用各种耳毒性药物。另外,交待出院所带药物的用法及注意事项,定时来院复查,有情况随时复诊。4结论 突发性耳聋起病突然,对患者的身心均有较大的影响,患者 往往有一些情绪上的反应。患者入院的目的是治疗疾病, 恢复健康,因此,应正确对待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可结合具体病情将突 聋的发病机制、 转归、治疗方案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不同的方式传授给患者,使其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在护理工作中,除了药物对症治疗外,更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疾病知识的宣教,使患者 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得到康复[3] 。参考文献[1]陶二丽、杨永红.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心理护理[J].护理园地,2007,5(4):5.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8(8):569. [3]陈千红.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及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6):913.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6-0152-02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岳晓利*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456400) 2012年1月26日收稿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经成为 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它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及其生物学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 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个别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只是在体检中发现。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所以加强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非常重要。 1感染 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情况,致使其免疫力低下,易于发生感染,这让患者的血糖更难控制,对患者的病情不利,为控制其感染率,笔者对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1.1感染分析 1.1.1高龄患者免疫力低,且长期卧床,易于出现呼吸道感染,高龄女性患者,因为尿道生理及神经情况,多有泌尿系感染发生。1.1.2有并发症的患者,高于没有并发症的患者,这是因为患者出 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