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金字塔”理论

“教育金字塔”理论

“教育金字塔”理论

美国教育界有一个很著名的、经过验证的“教育金字塔”理论,其中说明,听课仅能让学生记住5%的知识内容,而小组讨论则可以让学生记住50%,实际演练可以记住75%,学生学会后马上教别人则能记住90%。

美国教育和培训界有一

个非常有名的“学习金字塔”

(Learning Pyramid),用数

字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

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

能记住的内容(平均学习保留

率)有巨大的差异。

第一种听,这种我们最熟

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

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

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

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

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

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

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美国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文章来自网络,如果涉及侵权请删除)

学习金字塔的应用

编辑:奉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管理员| 点击:1125 学习金字塔理论与打造高效课堂 我校在2010年秋被评为重庆市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示范校。“领雁工程”直击学校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又聚焦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为了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打造高效课堂,“领雁工程”提出了“新学习”课堂教学理念,核心思想是“以学活教,心动课堂”,各项目学校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我校结合“新学习”课堂教学理念和学校实际,提出了“四心”学堂课堂教学改革。期待着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活教,以学定教,把课堂变成学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近一年的实践,虽然课堂教学观念上发生了一些转变,“四心”学堂的模式也在初步形成,但离我们预期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的取得突破,需要反思传统课堂教学现状,需要有理论支撑,需要老师们大胆实践和探索创新。 一正视课堂教学现状,反思改革的必要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灌输式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通过我们观察课堂,静心反思。我们认为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亟待我们进行改革。 1、以教定学。老师往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课堂教学上过分强调教师的教,以教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以教为主,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不教不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路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教材是金科玉律,老师照本宣科,不越雷池一步。教师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很少有课堂生成。教

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率先提出的,也有人翻译成“经验之塔”。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做过类似的研究,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结论跟戴尔差不多,只是把阅读和听讲交换了次序,认为阅读比聆听记住的东西更多,这个结论与我们的经验更加贴近一些。下图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的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 从图中可以看出,听讲——这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5%;阅读——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10%;视听——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20%;演示——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30%;讨论——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50%;实践——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75%;教授给他人——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90%。可以看到,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不足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学习或个人学习;而学习内容的留存率达到或者超过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主动学习或参与式学习。 通过本次培训,为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找到了理论支撑,也为转变教学方法提供有科学的数据参考。老师们畅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对打造高效课堂的具体方法有了感性的认识。 王淑会老师说:“通过培训,我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侯翠华老师说:“通过今天的培训,再对照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我们发现,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主动学习为主。通过美国的课堂实例,让我体会到了主动学习的多样性,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成为引领新型教学模式的主旋律。” 杨月霞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才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高菲老师说:“通过培训,使我直观的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要尽可能的多增加学生讨论、实践的环节,让学生能有兴趣的主动学习。” 郑晓楠老师说:“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在今后的教学中,不能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要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王玉英老师说:“要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就要给学生创造乐学的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讲、多演、多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章珺老师说:“要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就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他人分享,教给他人。在布置语文预习作业时,要想办法让孩子自己阅读,第二天在课堂上应用,而不是仅仅是把课本的内容反复地抄写。” 李英贤老师说:“通过今天的培训,我知识‘教授给他人’是学习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为90%。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些基本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教学生,如字词的扩充、朗读示范等。” 高洁老师说:“今后要改变教学思路,高效不一定要师生都紧紧张张。主动学习的初期是需要由教师引领和组织的,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主动学习,辩证而言,主动学习不应该停

艾宾浩斯记忆规律 学习金字塔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 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记忆技巧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例如英文的学习中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有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背诵方法 1.初记单词时需要记忆的内容: a)单词外观,b)单词的中文释义,c)单词的记忆法 2.每个list的具体背诵过程(每个list按12页,每页10个单词计): a) 背完一页(大约5分钟),立即返回该页第一个单词开始复习(大约几十秒) b) 按上面方法背完1~6页(大约在30分钟),回到第1页开始复习(两三分钟) c) 按上面同样方法背完7~12页,一个list结束 d) 相当于每个list被分为12个小的单元,每个小的单元自成一个复习系统;每6个 小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2个大单元各自成为一个复习系统。背一个list总共需要一小时左右的时间。

解读:学习金字塔

解读“学习金字塔”

一、什么是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二、学习金字塔的内容 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

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三、关于学习金字塔的几点思考 (一)、我们印象中的上课,基本等同于听课。老师带张嘴,学生带只耳朵就可以了,一堂课就这么混下来了。实际上这种上课效率是很低的,基本记不住什么东西,当然,如果老师讲得很精彩,语言感染力强,可能还好些,就怕有些照本宣科的老师,让人昏昏欲睡,那就纯属浪费时间了。 根据这个金字塔所呈现的,光是听老师用讲述的方式,两周以后记得的内容只剩5%。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是最低的,所以两周之后仍然记得的只剩百分之五。从第一项至第四项的学习方式也都是被动式的,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所以学习的保存率都无法超过30%。金字塔的最底端,其教学效果可以高达百分之九十,而这个方法是:让学生教别人。如果学生有机会把上课内容作立即的应用,或是让学生有机会当同学的小老师,效果可高达90%。所以从学习金字塔中可看出,学生的学习以能够转教别人的效果最好。而且要学生以教师的身分对其他人进行教学,不仅要对内容相当熟悉,同时也要透过语言的呈现来进行沟通,所以学生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透过个体思维,将内容转化为让其他人能懂的表达方式,在这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潜在智能的发展。 (二)、由学习金字塔的内容可以看出: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因此,教师要学会调整甚至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努力转变学习方法,要由被动听转到主动学,要多种器官综合使用,要耳、眼、脑、口、手并用。在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在参与中掌握知识,生成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更使学生们真正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 (三)、作为教师应进一步研究并更好掌握“学习金字塔理论”,自觉的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合作学习,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金字塔学习理论

一、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二、转录一节课堂实录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课堂实录(选自《直击美国课堂》)来详细了解一下学习金字塔的应用。 我们听的是6年级的历史/语文课。6年级在这所学校里已经算初中了。老师讲的内容是前历史时期。 首先,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块石头和一些油彩,让学生假设手中的石头是化石,让学生在石头上画画,想画什么都可以,但必须是学生对前历史时期的理解。学生们很兴奋,开始埋头在石头上画画,有的学生嫌不过瘾,还拿了两块石头。有些学生画的是前历史时期的原始人,有的画的是前历史时期的洞穴,有的画钻木取火的场景。有一个学生最有意思,画的动物非牛非兽,可能这就是他对前历史时期的理解吧。(萧愚注: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 在学生们画画的时候,我在教室里随意转了转,发现教室的四周摆满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场景,有的是生活场景模型,有的是学生收集来的图片资料,有的是学生手工制品,当然,我还发现了我们中国的兵马俑模型。(萧愚注:看展览能够记住50%) 画完了,学生们就请这些变得花花绿绿的“化石”去外面晒太阳,老师进入了第二个环节——一个非常年轻的历史学者来给同学们讲前历史时期的钻木取火。在出示了钻木取火的图片和相关文字内容后,这位历史学者开始拿出实物,向学生们演示如何做钻木取火的工具。(萧愚注: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 然后把学生分成5人一个小组,发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们很快做好了。(萧愚注:动手做能够记住90%)

学习金字塔理论简介

学习金字塔理论简介

"学习金字塔"理论简介 1、“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率先提出的,也有人翻译成“经验之塔”。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做过类似的研究,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结论跟戴尔差不多,只是把阅读和听讲交换了次序,认为阅读比聆听记住的东西更多,这个结论与我们的经验更加贴近一些。下图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的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

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24小时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2、转录一节课堂实录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课堂实录(选自《直击美国课堂》)来详细了解一下学习金字塔的应用。 我们听的是6年级的历史/ 语文课。6年级在这所学校里已经算初中了。老师讲的内容是前历史时期。 首先,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块石头和一些油彩,让学生假设手中的石头是化石,让学生在石头上画画,想画什么都可以,但必须是学生对前历史时期的理解。学生们很兴奋,开始埋头在石头上画画,有的学生嫌不过瘾,还拿了两块石头。有些学生画的是前历史时期的原始人,有的画的是前历史时期的洞穴,有的画钻木取火的场景。有一个学生最有意思,画的动物非牛非兽,可能这就是他对前历史时期的理解吧。(萧愚注: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 在学生们画画的时候,我在教室里随意转了转,发现教室的四周摆满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场景,有的是生活场景模型,有的是学生收集来的图片资料,有的是学生手工制

学习金字塔,对教师教学的启迪

一、什么是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二、学习金字塔的内容 学习金字塔:教学方式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三、关于学习金字塔的几点思考

(一)、我印象中的上课,基本等同于听课。老师带张嘴,学生带只耳朵就可以了,一堂课就这么混下来了。实际上这种上课效率是很低的,基本记不住什么东西,当然,如果老师讲得很精彩,语言感染力强,可能还好些,就怕有些照本宣科的老师,让人昏昏欲睡,那就纯属浪费时间了。 根据这个金字塔所呈现的,光是听老师用讲述的方式,两周以后记得的内容只剩5%。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是最低的,所以两周之后仍然记得的只剩百分之五。从第一项至第四项的学习方式也都是被动式的,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所以学习的保存率都无法超过30%。金字塔的最底端,其教学效果可以高达百分之九十,而这个方法是:让学生教别人。如果学生有机会把上课内容作立即的应用,或是让学生有机会当同学的小老师,效果可高达90%。所以从学习金字塔中可看出,学生的学习以能够转教别人的效果最好。而且要学生以教师的身分对其他人进行教学,不仅要对内容相当熟悉,同时也要透过语言的呈现来进行沟通,所以学生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透过个体思维,将内容转化为让其他人能懂的表达方式,在这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潜在智能的发展。 (二)、由学习金字塔的内容可以看出: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因此,教师要学会调整甚至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努力转变学习方法,要由被动听转到主动学,要多种器官综合使用,要耳、眼、脑、口、手并用。在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在参与中掌握知识,生成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更使学生

学习金字塔学习心得

学习金字塔学习心得 经过一段时间对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讲授”,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实践练习“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通过对这七层金字塔的学习方式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学习只有通过自己对知识的内化,然后将其应用这样才能更好掌握所学的指的是,这样就是想到这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

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就像我们的课堂一样,传统的课堂,我们老师通过不断的讲述,让学生来听,来记忆,可能当时他们听懂了,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很好的理解和内化知识,时间一长学生会很快忘记所学的知识。我们通过学习金字塔理论可以看出,我们学生自己付出的劳动越多,对知识的掌握也更牢靠。也就是所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我们老师更重要的教授学生怎么去学习。 学习金字塔的关键就在于主动、参与、体验的学习态度与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学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怎样让学生主动,如果学生都没有积极性,即使付出了劳动,也不一定能多获取到更多的知识,所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兴趣问题。那就是要我们在平日的学习中怎样更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第二,参与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不只是自己,还有集体中,比如小组合作等形式,在今后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离不开集体生活,与他人的合作。第三,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这点很重要,很多学生就是由于在学习知识中,有太多的挫败,才造成学习畏惧情绪,不愿参与的学习中,甚至厌学。 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好的称职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谈到:今 后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应用的

学习金字塔理论的一个应用

学习金字塔理论的一个应用 学习金字塔理论1: “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率先提出的,也有人翻译成“经验之塔”。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做过类似的研究,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结论跟戴尔差不多,只是把阅读和听讲交换了次序,认为阅读比聆听记住的东西更多,这个结论与我们的经验更加贴近一些。下图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的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 从图中可以看出,听讲——这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5%;阅读——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10%;视听——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20%;演示——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30%;讨论——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50%;实践——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75%;教授给他人——两周之后,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为90%。可以看到,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不足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学习或个人学习;而学习内容的留存率达到或者超过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主动学习或参与式学习。 学习金字塔理论2: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

?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 ?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 ?看图能够记住30%; ?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 ?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 ?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 注:蓝色是被动学习,红色是主动学习;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 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 (蓝色是被动学习,红色是主动学习)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课堂实录(选自《直击美国课堂》)来详细了解一下学习金字塔的应用。 我们听的是6年级的历史/语文课。6年级在这所学校里已经算初中了。老师讲的内容是前历史时期。 首先,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块石头和一些油彩,让学生假设手中的石头是化石,让学生在石头上画画,想画什么都可以,但必须是学生对前历史时期的理解。学生们很兴奋,开始埋头在石头上画画,有的学生嫌不过瘾,还拿了两块石头。有些学生画的是前历史时期的原始人,有的画的是前历史时期的洞穴,有的画钻木取火的场景。有一个学生最有意思,画的动物非牛非兽,可能这就是他对前历史时期的理解吧。(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在学生们画画的时候,我在教室里随意转了转,发现教室的四周摆满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场景,有的是生活场景模型,有的是学生收集来的图片资料,有的是学生手工制品,当然,我还发现了我们中国的兵马俑模型。(看展览能够记住50%) 画完了,学生们就请这些变得花花绿绿的“化石”去外面晒太阳,老师进入了第二个环节——一个非常年轻的历史学者来给同学们讲前历史时期的钻木取火。在出示了钻木取火的图片和相关文字内容后,这位历史学者开始拿出实物,向学生们演示如何做钻木取火的工具。(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 然后把学生分成5人一个小组,发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们很快做好了。(动手做能够记住90%) 历史老师一边让学生们摆弄工具,一边开始启发学生:这个工具是怎样工作的,里面涉及了什么样的技术原理,这个工具除了可以钻木取火,还能用来干什么。在现在的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技术工具?它与现在的新

学习金字塔学习心得

学习金字塔学习心得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学习金字塔学习心得经过一段时间对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讲授”,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实践练习“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通过对这七层金字塔的学习方式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学习只有通过自己对知识的内化,然后将其应用这样才能更好掌握所学的指的是,这样就是想到这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就像我们的课堂一样,传统的课堂,我们老师通过不断的讲述,让学生来听,来记忆,可能当时他们听懂了,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很好的理解和内化知识,时间一长学生会很快忘记所学的知识。我们通过学习金字塔理论可以看出,我们学生自己付出的劳动越多,对知识的掌握也更牢靠。也就是所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我们老师更重要的教授学生怎么去学习。 学习金字塔的关键就在于主动、参与、体验的学习态度与方式,让学

学习金字塔

解读“学习金字塔” 一、什么是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二、学习金字塔的内容

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 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三、关于学习金字塔的几点思考 (一)、我印象中的上课,基本等同于听课。老师带张嘴,学生带只耳朵就可以了,一堂课就这么混下来了。实际上这种上课效率是很低的,基本记不住什么东西,当然,如果老师讲得很精彩,语言感染力强,可能还好些,就怕有些照本宣科的老师,让人昏昏欲睡,那就纯属浪费时间了。 根据这个金字塔所呈现的,光是听老师用讲述的方式,两周以后记得的内容只剩5%。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是最低的,所以两周之后仍然记得的只剩百分之五。从第一项至第四项的学习方式也都是被动式的,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所以学习的保存率都无法超过30%。金字 塔的最底端,其教学效果可以高达百分之九十,而这个方法是:让学生教别人。如果学生有机会把上课内容作立即的应用,或是让学生有机会当同学的小老师,效果可高达90%。所以从学习 金字塔中可看出,学生的学习以能够转教别人的效果最好。而且要学生以教师的身分对其他人进行教学,不仅要对内容相当熟悉,同时也要透过语言的呈现来进行沟通,所以学生在进行教学之前,

学习金字塔理论

课程改革三论支持之学习金字塔理论 一、学习金字塔的概念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它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二、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容 如上图所示: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效果可高达90%。 三、学习金字塔理论的简析 根据这个“学习金字塔”,老师用讲述的方式上课(或学生用听讲的方式学习),两周以后学生记得的学习容只剩5%。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是最低的,学生基本记不住什么东西,当然,如果老师思路清楚,语言感染力强,可能还好些,就怕有些讲课如念经的老师,让人昏昏欲睡,纯属浪费学生的时间。从第一项至第四项的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式的,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所以学习的保存率都无法超过30%。金字塔的最底端,其教学效果可以高达百分之九十。如果学生有机会把上课容作立即的应用,或是让学生有机会当同学的小老师,效果可高达90%以上。所以从“学习金字塔”中可看出,学生的学习以能够转教别人的效果最好。而且要学生以教师的身分对其他人进行教学,不仅要对容相当熟悉,同时也要透过语言的呈现来进行沟通,所以学生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透过个体思维,将容转化为让其他人能懂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潜在智能的发展。

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目录 1内容 2应用 3注意 1内容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2应用 大学时候外教的小组讨论。 一些企业组织了读书会的形式,头脑风暴解决问题。 有的企业也时兴“拓展”的团队培训。 从“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第五项修炼》中了解到,还有实战模拟商战游戏。 但这些资讯对于我们都是零散的信息。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 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注:蓝色是被动学习,红色是主动学习;

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 一、学习金字塔 1、“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率先提出的,也有人翻译成“经验之塔”。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做过类似的研究,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结论跟戴尔差不多,只是把阅读和听讲交换了次序,认为阅读比聆听记住的东西更多,这个结论与我们的经验更加贴近一些。下图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的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 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2、转录一节课堂实录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课堂实录(选自《直击美国课堂》)来详细了解一下学习金字塔的应用。 我们听的是6年级的历史/语文课。6年级在这所学校里已经算初中了。老师讲的内容是前历史时期。 首先,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块石头和一些油彩,让学生假设手中的石头是化石,让学生在石头上画画,想画什么都可以,但必须是学生对前历史时期的理解。学生们很兴奋,开始埋头在石头上画画,有的学生嫌不过瘾,还拿了两块石头。有些学生画的是前历史时期的原始人,有的画的是前历史时期的洞穴,有的画钻木取火的场景。有一个

课改三大核心理论之二——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 Lecture讲述讲授 Reading阅读 Audiovisual 视听(看图片、影片等) Demonstration演示 Discussion 学生将自已的观点进行相互交流讨论 Practice doing学生动手实践 Teach others学生在自己学会的基础上教别人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研究发现: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记得的学习内容,会因为不同的学习方式而有很大的差异。如图“学习金字塔”模式所示,光是听老师用讲述的方式,两周以后记得的内容只剩5%。因为这是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是最低的。从第一项至第四项的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式的,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所以学习的保存率都无法超过30%。金字塔的最底端的方式,其教学效果可以高达百分之九十。而这个方法是:让学生教别人。如果学生有机会把上课内容作立即的应用,或是让学生有机会当同伴的小老师,效果可高达90%。 从“学习金字塔”模型中可看出,学生的学习以能够转教别人的效果为最好。学生以教师的身分对他人进行教学,不仅要对内容相当熟悉,同时也要通过语言的呈现来进行沟通。学生在进行教学之前,

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将内容转化为让他人能懂的表达方式,在这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潜在智能的发展。 学习金字塔前序 在农业经济时代,知识适用的时间相当的长;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爆炸的速度正以几何级数增长,知识翻番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学习的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像纸盒上贴着日期的鲜奶,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能更新你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要被腐蚀掉。学习是应对变化的惟一有力武器,只有学习成就未来,学习不可能停止在获取最后一个文凭,“一次性学习的时代”早已终结,终身学习的要求就成了时代的必须,学历教育已被终身教育取代。要想从平凡跨向卓越,必须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只有努力提升学习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的更快、更好,才能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才能真正永葆生命活力。知识的更新需要我们去学习!学习是成功的有力保证。 学习态度是个学习心态问题,即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学习的问题。会学习首先要有“爱学习”的心态,要培养与树立“爱学习”的思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习的自为、自然状态为自在、自觉状态,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 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

(完整word版)学习金字塔理论及其启示

学习金字塔理论及其启示介绍埃德加·戴尔: 埃德加·戴尔(1900-1985)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本森。他曾经就读于北达科他大学,先后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28年获得博士学位,1929至1970年间,戴尔一直在俄亥俄大学教育学系任教。戴尔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便开始积极倡导在教育中广泛使用视听材料,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戴尔对教育学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cone of experience),区分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之间的差异,提倡学生全方位参加学习实践。戴尔的代表作有《教学中的视听手段》(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1946)、《人文读者》heHumaneReader,1974)、《优秀的头脑》(The Good Mind,1978)等。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经验之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 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 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后来也做过做过类似的研究,结论跟埃德加.戴尔差不多,这就是“学习金字塔”。 简介国家实验室: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美国的研究与发展活动逐渐形成了四大系统。就其在全国研究与发展活动中所占比重而言,这四大体系依次为:私人工业企业实验室、联邦政府所属实验室、高等院校和私人非营利研究机构。 联邦政府所属研究机构,有的称为实验室,有的称为研究中心,但是,人们把美国政府的所有研究机构又统称为国家实验室。目前,美国重要国家实验室约有750个,雇员总数多达22万余人。在这些国家实验室中,就规模而言,它们之间的相互差异极大,其中最小的只有几人,但是,雇员在数千人以上的国家实验室也为数不少。其中,国防部、能源部、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卫生和人类服务部以及农业部所属的一些国家实验室,大多为一些巨型研究中心。 美国联邦政府之所以建立如此之多的国家实验室,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联邦政府认为,政府直接拥有一批强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和研究与发展能力,对完成政府的各项职责和使命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与此同时,政府也有责任利用

(完整版)学习金字塔_终极学习方法:费曼学习法

^H(Pracilce Doing) 被 动 10% 学 20% 习 50% 75% 学 90 % 习 99 % 学习金字 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以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 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 (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教师话动(匸超过2左冷 解》 平均囹存车 听讲I Lc cture) 被动 学习 华罗虞中学“三学囚式11自主鬲融H 堂探学播式 三拿:学生自学 教衍导学 同学專学 四式:启畫式讨论式跟兗式譽与式 數垄运程 ^^(Dornonstration) 阅 ij| Reading) 视 Audiovisual) 主动 学习 1.听讲 2■阅读 30% 5.讨论 6.实践 7.教授给他人 .预习+讲授+复习 学习金字塔 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 3. 视听 4. 演示 学生IS 动(齐少于巧分*p 主倖夢与 tJSWt

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它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学习金字塔内容: 在塔尖, 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例如:蛙泳,老师给你讲了一遍理论知识,怎么游,你觉得你能掌握了多少?咱太谷也有游泳馆,或者咱可以找同学试试。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例如:老师正常的讲课速度,一般来说是不够你既听课又做笔记的。你要认真听了就做不好笔记,你要认真做笔记了,你就根本没听进去。以蛙泳为例,分解动作有32个以上,你要光听课,等你下水一定懵逼,先干啥?在干啥来着?哦……先咕噜咕噜喝两口水就有灵感了。但如果恰好那节课你没听上课。但你认真翻阅了蛙泳那一节的体育课本,你要比听课的同学收获大。(因为大部门同学在听课过程中难免会分神,尤其是男女同学一起学游泳的时候,是吧?哪怕只走神5秒,少听了一个步骤,后边所有的都衔接不上了。这我们还是以全部集中精力听课为例。就日常学习状态来讲,大部分同学经常在上课过程中神游物外。而自主阅读不会这样,分神可以回头再看。)第三种,用“声音、图片、影像”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最新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分析

最新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分析 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24小时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课堂实录(选自《直击美国课堂》)来详细了解一下学习金字塔的应用。 然后把学生分成5人一个小组,发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们很快做好了。(萧愚注:动手做能够记住90%) 历史老师一边让学生们摆弄工具,一边开始启发学生:这个工具是怎样工作的,里面涉及了什么样的技术原理,这个工具除了可以 钻木取火,还能用来干什么。在现在的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技 术工具?它与现在的新技术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回答得很踊跃,显然 他们对自己能亲手做出几千年前的工具感到好奇和兴奋;通过动手制 作和巧妙地提问,老师轻易地把几千年的时光轻轻地拉过。(萧愚注:

参与讨论,发言能记住70%)最后,老师号召同学们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材料来制作实用的工具。 通过这堂课我们可以看到。主动学习是美国课堂的主旋律。 而我们的课堂,照本宣科、单向灌输是主流。 我们印象中的上课,基本等同于听课。老师带张嘴,学生带双耳朵就可以了,一堂课就这么混下来了。实际上这种上课效率是很低的,基本记不住什么东西, 当然,如果老师思路清楚,语言感染力强,可能还好些,就怕有些讲课如念经的老师,让人昏昏欲睡,纯属浪费学生的时间。 我们看到许多小学生的预习作业,非常莫名其妙。这些知识应该在课堂上由老师帮助孩子记住,学会,如果孩子们预先学会了,还要老师干什么? 真正的预习作业就像上面这个老师布置的,是让孩子自己读书,第二天在课堂上应用。而不是像我们一样,仅仅是把课本的内容反复地抄写,这种做法大多时候是在浪费孩子们的时间。 其实这节课更可贵的不仅仅是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应用,而是通过体验式的学习,给孩子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更容易激发起孩子们对那段历史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大学时候外教的小组讨论。 一些企业组织了读书会的形式,头脑风暴解决问题。 但这些资讯对于我们都是零散的信息。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ofLearning)的理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 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