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笔记整理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笔记整理

新闻学概论是研究新闻传播的一门学科,它研究新闻的产生、传播和

接受过程,以及新闻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

是新闻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经过多年的修订和更新,已经发展到

第七版。本文将对这本教材进行深入的评估和总结,以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理解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概述

《新闻学概论》是一本系统介绍新闻学的教材,它从多个角度探讨了

新闻的定义、特征、功能、价值以及新闻业的社会角色和责任。通过

对新闻学的深入研究,读者可以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

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内容概述

1. 新闻的定义和特征

李良荣在《新闻学概论》中首先对新闻进行了定义和界定。他指出,

新闻是指那些关于突发事件、重要事实、社会问题以及人们关心的话

题的报道。新闻的特征包括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社会性等。通

过对这些特征的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新闻的本质和意义。

2. 新闻的传播和接受

新闻的传播和接受是新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李良荣通过对传播

理论和接受理论的介绍,帮助读者了解新闻传播和接受的基本原理和

模式。他强调了传播媒介和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以及新闻传播中

的价值观、权力和利益的角色。通过对传播和接受的分析,读者可以

深入了解新闻传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 新闻编辑和报道技巧

新闻编辑和报道技巧是新闻从业者必备的基本能力。李良荣在《新闻

学概论》中详细介绍了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新闻标题的

撰写、新闻写作的结构和语言风格等。通过学习这些技巧,读者可以

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更好地传达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4. 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

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者必须遵循的准则。李良荣在《新闻

学概论》中倡导了新闻伦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新闻从业者应该遵守

的职业道德标准。他强调了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并提出了应对伦理困境的方法和原则。

三、个人观点

《新闻学概论》作为新闻学的经典教材,对于初学者和专业人士都具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我看来,这本教材的优点在于它系统地介绍了

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新闻传播的原理和

规律。它不仅关注了新闻的传播和接受,还强调了新闻的社会角色和

责任。这本教材还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帮助读者提高新闻写作

和编辑的技巧,以及培养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新闻学概论》是一

本全面、深入和有价值的教材,对新闻学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

导作用。

总结:

通过对《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的评估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

下结论:

1. 本书系统介绍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新闻的定义、特征、传播和接受等。

2. 本书强调了新闻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在社

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3. 本书介绍了新闻写作和编辑的基本技巧,以及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

的重要性。

4. 本书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帮助读者提高新闻写作能力和伦理

意识。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教材,对于学习和

研究新闻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理解

新闻的本质和意义,提高新闻写作和编辑的能力,并培养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我相信,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和研究,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闻学的知识,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闻学概论第七版知识点

新闻学概论第七版知识点 新闻学概论第七版知识点概述 本文将针对《新闻学概论第七版》整理一份相关的知识点,并进 行详细解析。以下按照章节内容进行列举。 第一章:新闻与新闻学 •新闻定义与特征 1.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指记者通过媒介向公众传递的当前事 实和事件的报道。 2.新闻的特征:及时性、大众性、真实性、社会意义等。 •新闻学的定义与内涵 1.新闻学的定义: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以及新闻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新闻学的内涵:包括新闻规律研究、新闻媒介研究、新闻 语言研究、新闻事业研究等。 第二章:新闻记者与新闻战线 •新闻工作职责与要求 1.新闻工作职责:采访、写作、编辑、报道、播报等。

2.新闻工作要求:文化素质、道德品质、职业技能、心理素 质等。 •记者的职业认同与素质要求 1.记者职业认同:忠于事实、服务人民、遵守职业道德等。 2.记者素质要求:政治素质、职业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 质等。 第三章:新闻写作基础 •新闻写作规则与特点 1.新闻写作规则:概要性、精确性、简明性等。 2.新闻写作特点:简短、通俗、生动、准确等。 •新闻标题与导语写作 1.新闻标题:准确、简洁、有吸引力。 2.新闻导语:概括新闻核心、引起读者兴趣。 第四章:新闻报道与写作 •新闻报道的定义与特点 1.新闻报道的定义: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较全面地叙述某 一新闻事件的写作形式。 2.新闻报道的特点:客观、准确、生动、通俗。

•新闻报道的结构与表达方法 1.结构:独立段落结构、主次安排结构、时间顺序结构等。 2.表达方法:记叙方法、描写方法、议论方法等。 第五章:新闻编辑与报刊制作 •新闻编辑的定义与要求 1.新闻编辑的定义:根据新闻价值选择、改写、组织新闻素 材,进行新闻篇章的编织。 2.新闻编辑的要求:熟悉新闻工作、文化水平高、文笔较好、 条理清晰。 •报纸编辑与报刊制作流程 1.报纸编辑:包括选题、写作、校对、编辑等环节。 2.报刊制作流程:资讯采集、导言编写、版面设计、排印、 印刷等。 第六章:传媒与传媒经营 •传媒的定义和分类 1.传媒的定义:是新闻媒介与新闻人类的总称。 2.媒介的分类: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传媒经营与媒介集团化

【考研经验】18中传播音考研参考书重难点笔记解析学渣必看-20年学子

【考研经验】18中传播音考研参考书重难点笔记解析学渣必看-20年学子 播音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中国播音学》笔试 1. 普通话语音部分 (1)语音的基础 (2)音位 (3)元音和辅音 (4)声母和韵母 (5)声调 (6)音节和音节结构 (7)语流音变 (8)轻重音和语调 2. 播音发声部分 (1)发声的含义 (2)口语传播方式及发声特点 (3)电子传播方式及对发声的影响 (4)言语发音的心理过程 (5)文稿播读的心理过程特点 (6)声音的主要构成要素 (7)人体发音器官的构成 (8)声道

(9)人体呼吸器官的构成 (10)主要呼吸方式 (11)胸腹联合式呼吸 (12)人体发声器官的构成 (13)发声原理 (14)发音常用的音色类型 (15)共鸣原理 (16)人体主要共鸣腔 (17)播音共鸣特点 (18)吐字归音 (19)吐字归音的方法 (20)嗓音保护的原则和方法(21)感情、声音、气息的相互关系(22)常见发声问题及矫正方法 3.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部分 (1)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 (2)播音语言特点 (3)创作准备 (4)播音感受 (5)调动思想感情运动的方法(6)思想感情的表达方法 (7)播音表达规律

(8)创作观 4. 播音主持业务部分 (1)播音主持节目类型特点 (2)节目主持艺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3)播音员主持人能力素质 (4)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播音主持 (5)广播电视评论节目播音主持 (6)广播电视社教专题节目播音主持 (7)现场报道 (8)广播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9)广播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 (10)广播电视文艺、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 5. 口语传播艺术部分 (1)口语表达研究的意义和迫切性 (2)口语表达的特点 (3)口语表达与思维的关系 (4)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的要求 (5)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中有稿与无稿的关系 (6)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的基本功能样式:复述、描述、叙述(7)广播电视口语传播领域的口语表达现状 中传高分咨询邓老师扣扣;三三六四三四二二八六 第二部分:“播音主持作品”创作

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内容: 1、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阵地,具有鲜明阶级性和意识形态属性。 2、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5、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6、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畅想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7、坚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8、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使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相统一. 9、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增强生机和活力。 10、切实加强新闻工作队伍的建设。 【一章新闻的本源】 1、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2、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3、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4、新闻的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二章新闻真实】 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1、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 2、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二、坚持真实性原则: 1、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 2、从总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 3、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 4、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三、杜绝虚假新闻 1、要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 观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学习和教育,使新闻媒体和广 大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认 识,不断增强杜绝虚假新闻、 抵制虚假新闻的自觉性。 2、要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意识, 努力提高新闻职业道德水准, 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抵 制金钱诱惑和各种之风的影响 3、要针对新形势下媒体发展环 境的变化,不断完善新闻媒体 内部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 制,提高有效制约的能力。 【三章新闻价值】 一、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 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 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二、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 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 近性、趣味性。 三、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 因素: 阶级立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新闻政策、新闻宣传价值、新 闻媒体定位 【四章新闻事业】 一、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 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 二、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 1、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 闻事业 2、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 步决定新闻事业发展的水平. 决定新闻事业的存在形式及其 能提供的传播手段。 3、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新闻 事业的基本属性。决定新闻事 业的根本性质及新闻传播的基 本内容。 三、新闻事业的性质 1、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 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2、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信息 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信息 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 3、新闻事业是一定阶级传播新 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 论工具. 4、新闻事业是提高国家文化软 实力的重要手段。 四、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 1、传播信息,报道新闻 2、反映舆论,引导舆论 3、服务受众,服务社会: (1)传播知识,普及教育 (2)倡导文明,宣扬道德 (3)刊登广告,服务生活 (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 五、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 业的性质 1、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 2、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3、动员和组织群众的重要舆论 工具. 六、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 业的任务 1、推动经济发展; 2、引导人 民思想;3、培育社会风尚;4、 促进社会和谐 【五章新闻工作的党性 原则和基本方针】 一、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 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 二、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 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思想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 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指导思想; 2、政治上,坚持新闻工作者与 党中央保持一致; 3、组织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三、新闻工作坚持“三贴 近”的意义 1、“三贴近”是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闻工作 的必然要求。 2、“三贴近”是新闻工作增强 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 染力的根本途径。 3、“三贴近”体现了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是党的新闻工作历 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新形势下 遵守和运用新闻规律的理论概 况和实践提炼,更是发展壮大 舆论极具现实针对性的有效方 法和具体途径。 4、坚持“三贴近"就是坚持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第一的 观点,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四、新闻工作贯彻“三贴 近"的基本要求 1、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 生活; 2、立足于基本国情; 3、体现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本质 4、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5、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 【六章新闻宣传】 一、宣传:是一种有目的地 影响他人意识和行为的社会传 播活动。 五要素:主体、内容、媒体、 形式、对象 二、新闻宣传是通过报道和评 述事实进行的宣传。 三、新闻宣传是一定阶级、政 党和社会组织实现自身利益的 手段。 四、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 理念: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 的实践. 1、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新闻宣传 的根本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 新闻宣传的立足点。 (二)新闻宣传的主要使命是动 员和组织群众. (三)新闻宣传要以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为依据. 五、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 基本任务: 1、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主张; 2、展现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 3、有针对性开展国际舆论斗争 4、增进了解,消除误解. 六、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 基本要求: 1、坚持以国际利益为最高准则 2、坚持以我为主,用事实说话 3、有的放矢,讲究实效 4、努力掌握主动权、话语权 5、讲求传播艺术 6、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1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1章 第十一章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本章重点: l 我国新闻工作五项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群众性原则、战斗性原则、党性原则。 l 新闻真实性 1、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存在。 2、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我国新闻事业之所以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出于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责任感。具体来说有四方面: ①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报道才会有力量。 ③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④只有坚持真实,新闻事业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3、新闻失实 新闻失实表现的五个方面:①无中生有;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 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⑤因果不符。 失实原因的分析:①非故意性失实,记者没有主观故意,原始材料失实。②故意性失实,主观失实。 炒新闻: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 合理想象和扩大宣传效果。 l 新闻指导性 1、新闻指导性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对我国新闻事业来说,新闻指导性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辨是非,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四化大业。 新闻指导性不是指挥权,而是道义上和思想上的影响。 2、新闻指导性的具体表现为 ①鼓舞②示范③论证④启发⑤解释⑥预测⑦警戒 新闻指导性产生的社会效果包括,迅速的在受众中引起反响,立即收到明显效果;潜移默化长期的影响。 3、指导性要建立在新闻特点之上 具体做法: ①寓新闻指导性于知识、趣味性之中。 ②寓指导性于可读性之中。

《新闻学概论》学习参考文献

《新闻学概论》学习参考文献 1、专业著作 《报刊的四种理论》,韦尔伯?斯拉姆等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新华出版社,1980;《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李良荣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等著,新华出版社; 《公众舆论》,(美)沃尔特?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媒体与民主》,(英国)约翰?基恩著、刘士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探索新闻》,舒得森著,台湾远流出版社; 《美国新闻史》,埃默里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和应用》,沃纳?赛佛林/著,华夏出版社;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的论文集》,詹姆斯?W?凯瑞/著,华夏出版社; 《新闻:政治的幻象》,(美国)W.兰斯?班尼特/著、杨晓红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 《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著,王纬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黄旦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论出版自由》,弥尔顿著,吴之椿译,商务印书馆,1958;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孙玉胜著,三联书店,2003; 延伸阅读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包凡一、王源译,华夏出版社,1999 《聚焦〈焦点访谈〉》,郭镇之、赵丽芳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冰点故事》,李大同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新闻道德评价》,罗恩?史密斯/著,李青藜/译,新华出版社,2001; 《受众分析》,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媒介?人?现代化》,陈崇山、孙五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卜卫著,新华出版社; 《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周立方、李启译,新华出版社;《美国自由的故事》,埃里克?方纳著,王希译,商务印书馆,2002; 《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托德?吉特林著,张锐译,胡正荣校,华夏出版社,2007;《自由主义》,李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报纸的力量——世界十二家大报》,马丁?沃克,新华出版社,1987年; 《想象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创新的扩散》,埃弗雷特?罗杰斯著,辛欣译,郑颖译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市场新闻业》,约翰?H?麦克马那斯著,张磊译,新华出版社,2004; 《第二媒介时代》,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伦纳德?小唐尼、罗伯特?G?凯泽著,党生翠、金梅、郭青译,初广志审校,中信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3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3章 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1、新闻与信息:信息的定义、特点,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2、新闻与宣传:宣传的定义,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决动宣传效应的因素 ◎3、新闻与舆论:舆论的定义、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系 一、释义: 1、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 2、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3、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注意:媒介现实、媒介拟态环境、拟态公众,P53 主流意见(优势意见)】 二、简答 1、信息的基本特点和一般特点是什么。 第一、信息最基本的特点:信息必须包含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 第二、信息的一般特点:1)共享性或使用不灭性。正是信息的共享性才使得信息得以传播。 2)扩展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 3)组合性。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新信息来。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这也是信息和物质的又一显著区别。 5)相对性。信息的相对性是和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注意到的信息又和接受者的内在需求相关。 2、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什么。 第一、观念上必须明确: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媒介以向社会提供广泛而及时的信息成为其生存的前提,一切宣传都只能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第二、在新闻工作业务上也体现出新的要求和特色:1)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事前有预测报道,发生时有动态追踪报道,事后有总结反映报道” 2)加强深度报道。即根据信息扩缩性特点,对信息展开深加工。 3)加强新闻综合评述。这是信息的组合性特点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运用。 4)加强全方位报道。这是运用信息使用的多角度特点,对新闻做多角度、多侧面“全息”

新闻学概论复习笔记

新闻学概论复习笔记(总9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新闻学概论萌萌的复习笔记哒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从新闻学得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三部分。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学习新闻学理论的意义 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进行正确的改革。3)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个和实践经验。4)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科学成果。 ※第一章新闻活动※ 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新闻事业(大众传媒)、广义新闻活动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新闻活动的历史、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发展的背景和原因 3、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从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社会性生产和社会性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4、新闻活动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一、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第二、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对新闻需求量增加,促进新闻活动规模和内容的增加、扩大,以及新闻传递手段的创新。 第三、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决定了新闻活动的规模、方式和内容。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又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5、新闻活动的渠道有那些各自采用方式、特点、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第一、亲身传播: 1)采用的方法:语言传播(直接交谈、电话会谈)文字传播(信件、电报、传真、邮件)体态语言传播(手势、眼神、表情)信号传播(暗记、旗号等) 2)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3)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性大,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4)缺点: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第二、大众传播: 1)方式: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电影(中国只包括前三种)

爱他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研资料历年真题参考书目

2014 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精品辅导资料 1、《新闻学概论》学习笔记《新闻学概论》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答案详解 2、《传播学教程》学习笔记《传播学教程》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答案详解 3、《中国新闻史》学习笔记《中国新闻史》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答案详解 4、《外国新闻史》学习笔记《外国新闻史》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答案详解 5、《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学习辅导与重点归纳 6、近年新闻热点、网络事件汇总及深度解析 7、新闻传播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2006-2011) 新闻史论2000,2002-2005年 新闻综合知识2002-2005年 传播史论2003-2005年 传播实务2002-2005年 8、2012独家更新资料优秀新闻传播学考研精品套餐笔记 2012 年独家更新资料,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传播学专业考研精品笔记套餐(165页):资料总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部信息,包括新闻传播学院新 闻传播学专业介绍,新闻传播学专业课导师信息,联系方式,我们提供导师邮箱,方便同学联系导师,师兄考研的时候,也是给自己的导师发过邮件,在考研过程中就给自己想考的导师发过邮件,在考研的过程中得到了导师的悉心教导。学长认为,电子邮件是联系导师的最理想方式。大家要坚持给导师发邮件,不能问完问题,就间断了。斤三年来新闻学传播学的考研招生人数和参考书目变化情况,近三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复试上线人数,近三年新闻传播学保送名单,近三年南师大新闻传播复试线,已经考上的经验,第二部分为考研精品笔记,主要是按照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和考点进行总结,考上的研究生学长已经将考点在后面注明,比如某个考点是名词解释,后面就有表明名词解释考点,第二部分是初试五本参考书的经典笔记。 9、独家辅导班讲义(温馨提示:我校没有任何官方专业课辅导班,本辅导班为恩波*翔高针对南师大新闻传播考研开办) 1、新闻学概论国庆辅导班讲义 2、传播学教程国庆辅导班讲义 3、中国新闻史国庆辅导班讲义 4、外国新闻传播史国庆辅导班讲义

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新闻媒介的演变 第一节远古新闻传播时代 一新闻媒介的起源 原始新闻媒介:指原始社会中人类利用天然介质记录和传播信息的载体,可分为人身载体和身外载体。人身载体包括“手势语”和口语媒介,身外载体包括实物媒介,声光媒介和图示媒介。 原始新闻:是指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人类利用自然物或笨拙的人造介质传播的新闻,包括手势新闻,口语新闻,实物新闻,声光新闻和图画新闻。 语言为原始新闻传播提供了软媒介(非物质媒介),构成有声信息符号,这是最早的意媒。 意媒:是人类表意的符号系统,用其了解对方的发现或向对方告知某些事情。 语言意媒是人类表达思维的工具,思维对象及其活动构成意媒的内容,语言表达则是思维形式。二原始新闻的传播形态 1.人体传播:游群相互传播手势和口头新闻,身 体成为天然的载体,传播范围仅限于“游群” 内。用手势和口语传播信息,游群成员都能 看到或听到。

三原始新闻媒介的进化 1.手势新闻媒介:手势语是一套有意义的手势符 号,构成无声的意媒系统,和手臂、手掌融 合为最早的新闻媒介。早期智人建立了一套 手势语的符号系统。手势语的手与臂是介 质,与手势意媒构成人身媒介,只是原始社 会信息传播古老媒介之一。 2.口语新闻媒介:有声语言完善到能够达到交流 的程度时,出现了原始新闻的口头传播,语 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Eg。奴隶 时代的罗马帝国曾设立口语新闻机构。 3.实物新闻媒介:硬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意媒) 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实物本身不 是意符,但利用实物的特征代表一种意义就 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意媒,具有初级符号的功 能。它本身也是介质。实物媒介依赖具体语 境才能辨别其意,传播者语境相同,赋予实 物特定的含义,实物也就成为能传播信息的 媒介。实物新闻的使用常具备如下条件:(1)部落内部对实物含义事先做过约定,以便借 助实物把信息告诉给暂时无法见面的接收 者。(2)当事人双方面临共同的处境、冲突,

新闻学概论要点总结(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要点总结(李良荣) 一、新闻与宣传 新闻与宣传相关,人们常说“新闻宣传”,新闻也要达到宣传的效果。但新闻不等于宣传。 新闻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是,目的是“受者晓其事”。宣传是传播观点和观念,引导人们按照宣传者的思想行事,或者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是“传者扬其理”。 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二、新闻与舆论 “新闻舆论”这个词,人们常常用,二者的确紧密相关。但二者也是有区别的,新闻不等于舆论。 新闻是媒体发布的刚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舆论是公众的意见。 新闻传播是有组织的,是自为的。舆论传播具有无序性,是自发的。 新闻可以反映媒体或者记者的见解,是媒体倾向的反映。舆论必须具有群众性,是大多数人的看法。 三、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人们常说“新闻传播”。新闻要让人们知晓,其途径就是传播。所以,新闻学与传播学很相关。但新闻学不是传播学,二者侧重点与研究方法不一样。 刚才说了新闻学的概念。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交流的学科,重在对人们的传播活动和受众的接受心理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学理阐释。 新闻学是对新闻历史、新闻构成方式、新闻传播行为的实践总结和学理分析,较为微观。而传播学是对人类传播活动进行归纳、演绎和验证,大量采用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机制。较为宏观。 四、意媒的概念 构成有声的信息符号,这是人类最早的意媒。意媒是人类表意的符号系统,用其了解对 方的发现或向对方告知某些事情。语言意媒是人类表达思维的工具,思维对象及其活动构成意媒的内容,语言表达则是思维形式。 五、传播史上的几次变革 第一次革命:手抄媒体的形成;第二次革命:印刷媒体的形成;第三次革命:广播的诞生;第四次革命:电视的诞生;第五次革命:互联网 六、新闻的成分和要素 新闻的成分是指构成新闻中事实的各个细小的部分,表现为事实的多种要素。包括事象、事实和事态。 事实:是真是存在的具体事物,多表现为事件的客观存在。 事象:是构成事实的最小元素,使新闻呈现出事象的复合性、运动性和可感性。 事态:是指新闻中事象总和的动态,表现为事实各种联系的趋向,囊括了多种事象间的动向,形成以人的行为为核心的事态链。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总结笔记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知识点精要 绪论 ◎1新闻学:定义、中心议题、研究内容 ◎2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极其相关涉及内容 ◎3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4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3、新闻主导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人观念的一个决定理论主张。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有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二、简答 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 第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第二、其主要内涵是: 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措施是保护新闻自由。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休整"理论。让人民群众和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前提是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4)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第三、本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支配着西方报刊的不是理想的理性至上,而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 3、社会责任论报刊理论的内涵和评价(注意自由注意报刊理论发展到社会责任论的过程和新的特点)。 第一、20世纪40年代由一批美国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为西方所接受。其基础仍然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第二、"报刊自由委员会"(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五项基本要求: 1)新闻必须真实、全面;新闻报道必须理智;新闻报道要作出合理真实的解释。 2)新闻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报刊应负责起社会成员间思想观点交流的责任。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对各个集体给予正确描述。避免因误解而引起冲突。 4)报刊要提出和澄清社会目标和价值观。大众穿报媒介必须承担起教育和宣传的职责。 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这是对新闻时间性的要求。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并不能看不能真正实行自律,公众对此有无能为力,社会责任论者只能求助于政府来管束和制约新闻媒介。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之间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 4、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特征,本理论认为新闻媒介有那些功能? 第一、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市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 第二、特征: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 第三、守望: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冲破落后观念,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建设项目,使传统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状态。 整合: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强调交易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技术。 5、学习新闻学理论的意义 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进行正确的改革。 3)知道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个和实践经验。 4)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奇特科学成果。 第一章新闻活动 ◎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新闻事业(大众传媒)、广义新闻活动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村图发展的需要:新闻活动的历史、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发展的背景和原因

《新闻学概论》教案

《新闻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新闻学的研究对象、重点及内容 研究对象: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 新闻学 (journalism) 研究的重点及中心议题: 研究重点: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具体为,探讨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因此被确定为:客观社会的诸多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content):历史、理论、应用(参见李良荣《新闻学导论》绪论部分) 新闻史(history of journalism ):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 新闻理论(theory of j.):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形成理论体系,反过来指导实践。 新闻业务(applied j.):研究各种业务知识,探讨各种工作技能。含采、写、编、评、摄影、发行、经营等。 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第二节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新闻学给了我们一种从事新闻工作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善于去发现新闻、发掘新闻,给了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技巧。但是,在新闻学里并没有一个观察、理解现实和评价事实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荣辱好恶的价值体系或参照系。这种价值体系必须从其他学科,例如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文学等等以及社会实践中去吸取。 第三节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人依靠自己的理性可以辨别正误,区分善恶,反对政府对报刊的控制或操纵,主张任何人都可以拥有通讯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种权力。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论” 真理只有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各种意见的自由竞争才能获得。4、对事实的信念 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公众灌输某种标准的 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二、社会责任理论 1946年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提出一份题为《一个自由和负责任的报刊》的总报告及六份分报告,并于1947年陆续出版问世。作为一种明确的理论思想,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被正式提出。 1、“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 2、报道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 4、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5、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三、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 在发展中国家盛行,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传媒都不同程度地与政府保持一致。 四、党报理论 最早起源于苏联,后在社会主义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核心内容: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第二章新闻活动 第一节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而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在信息时代,为沟通信息所进行的新闻活动比任何年代都更加频繁,也更加复杂多样。 第二节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一、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 1、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2、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和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 3、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二、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有部分专职人员,多用于军事、政治、经济上。 三、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 1、新闻活动规模越来越大,从几十人的传播到整个国 ..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六版第七版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六版第七版 一、引言 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现象、新闻媒介和新闻传播的学科,通过对新闻的研究和分析,揭示新闻的本质、规律和影响。《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六版第七版》是中国著名新闻学家李良荣的经典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本文将就该书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新闻的定义和特点 2.1 新闻的定义 根据李良荣的观点,新闻是指”人们当前需要知道的那些信息的传播和报道”。这一定义突出了新闻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新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关注着人们的生活和利益。 2.2 新闻的特点 新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事性: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 2.及时性:新闻要迅速传递给读者,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3.公共性:新闻是公共事务和公众利益的信息,涉及广大群众。 4.多样性:新闻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 三、新闻的价值和功能 3.1 新闻的价值 新闻具有以下几个价值: 1.信息价值:新闻为人们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

2.教育价值:新闻能够传播各种知识、观点和价值观。 3.社会监督价值:新闻媒体可以监督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行为。 4.娱乐价值:新闻可以为人们提供娱乐和放松。 3.2 新闻的功能 新闻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1.传递信息: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2.创建舆论:新闻媒体能够引导公众舆论,影响社会发展。 3.社会调节:新闻报道可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 4.文化传承:新闻承载着社会的文化和记忆,传递给后代。 四、新闻传播的模式和过程 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从发生到传递给受众的过程。按照李良荣的分类,新闻传播可以分为三种模式:扩散模式、议程设置模式和互动传播模式。 4.1 扩散模式 扩散模式是指新闻从中央机构向地方传播的模式。它强调了新闻的传递和扩散过程,由中央媒体起到主导作用。 4.2 议程设置模式 议程设置模式是指新闻媒体通过选择、强调和排列新闻事件,影响公众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它强调了媒体对公众议程的设置和引导作用。 4.3 互动传播模式 互动传播模式是指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它强调了传媒与受众的互动关系,通过双向传播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反馈。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笔记整理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笔记整理 新闻学概论是研究新闻传播的一门学科,它研究新闻的产生、传播和 接受过程,以及新闻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 是新闻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经过多年的修订和更新,已经发展到 第七版。本文将对这本教材进行深入的评估和总结,以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理解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概述 《新闻学概论》是一本系统介绍新闻学的教材,它从多个角度探讨了 新闻的定义、特征、功能、价值以及新闻业的社会角色和责任。通过 对新闻学的深入研究,读者可以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 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内容概述 1. 新闻的定义和特征 李良荣在《新闻学概论》中首先对新闻进行了定义和界定。他指出, 新闻是指那些关于突发事件、重要事实、社会问题以及人们关心的话 题的报道。新闻的特征包括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社会性等。通 过对这些特征的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新闻的本质和意义。

2. 新闻的传播和接受 新闻的传播和接受是新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李良荣通过对传播 理论和接受理论的介绍,帮助读者了解新闻传播和接受的基本原理和 模式。他强调了传播媒介和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以及新闻传播中 的价值观、权力和利益的角色。通过对传播和接受的分析,读者可以 深入了解新闻传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 新闻编辑和报道技巧 新闻编辑和报道技巧是新闻从业者必备的基本能力。李良荣在《新闻 学概论》中详细介绍了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新闻标题的 撰写、新闻写作的结构和语言风格等。通过学习这些技巧,读者可以 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更好地传达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4. 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 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者必须遵循的准则。李良荣在《新闻 学概论》中倡导了新闻伦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新闻从业者应该遵守 的职业道德标准。他强调了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并提出了应对伦理困境的方法和原则。 三、个人观点 《新闻学概论》作为新闻学的经典教材,对于初学者和专业人士都具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 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大众共同兴趣的素质。 新闻价值的要素: (1)时新性。事件是新近发生的而且是社会大众所不知道的,即时间近、内容新。事件发生离公开报道的时间越短,新闻价值就越高。 (2)重要性: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势必引起人们的关心,例如,政局的变动、政治决策、战争、重大经济信息、重要科技发明、天气的显著变化、重大的灾害、疾病以及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的新动向等等。 (3)接近性。地理上接近——读者首先要知道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因为本地发生的事情,对他们生活有更直接的关系。在报纸发行范围内发生的事情,要比外地发生的、性质相似的事情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心理上接近——有些事情虽然发生在远方,但由于经济上、文化上、人事上有密切联系,远方发生的事情会引起公众感情上心理上的共鸣,“天涯若比邻”、“千山万水不隔心”,就是这种心理上接近的反映。在报纸工作中要加强地方报纸的地方性,其实就是接近性的具体表现。 (4)显著性。在西方的新闻学教科书中提出一个著名公式:名人+普通的事=新闻;普通人+不寻常的事=新闻。 (5)趣味性。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奇事趣闻,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 新闻价值属性间的关系: 1、不同价值属性在规定一件事实成为新闻事实的地位作用上是不同的。时新性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价值属性,是处于第一层次上的价值属性。其他几种价值属性是对事实得以成为新闻事实的进一步规定,是次一级的价值属性。李良荣: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备了时新性再加上其他任何一性,就有成为新闻的可能。 2、五种价值属性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相互的内在联系性。 ——独立性是指每一种价值属性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不能相互取代,它们是从不同侧面或不同角度对新闻价值的不同揭示。 ——内在联系性是指这些价值属性之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相通的。 3、五种价值属性有共同的根本属性,它们既都有绝对性,又都有相对性。——绝对性是指新闻价值属性是事实本身具有的属性,不是人们主观赋予的。——相对性是指同样的价值属性在不同的主体身上会显示出不同的强弱程度,从而同样的事实对不同的人或人群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 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真实原则,客观原则,公正原则 真实性原则(重点) 新闻真实的含义: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笔记整理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笔记整理》 序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新闻传播的方 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 加深刻地理解新闻学这门学科,以应对信息的挑战。本文将围绕着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笔记整理》这一主题,从浅入深地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新闻学的定义 在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第七版中,对新闻学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新 闻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法律规范等多个方面。通过阅读这一主题, 我们可以了解到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以及新闻的特点和功能。 二、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在新闻学概论中,李良荣着重强调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指出新 闻应该具有真实的报道基础和客观的传播观点。然而,在当今社会, 由于信息的快速传播和获取,假新闻和谣言也时常出现。我们需要深 入思考如何在新闻传播中保持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如何辨别和抵制 假新闻的影响。 三、新闻传播的道德和伦理

除了真实性和客观性,新闻传播还涉及到道德和伦理的问题。在新闻 学概论中,李良荣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标准进行了详细 的讨论。这一主题对于我们理解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具有 重要意义,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新闻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深入思考。 四、新闻与公共关系 新闻与公共关系是新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在李良荣的著作中,他对新闻与公共关系的关系和互动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新闻传播 对公共意识形态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一主题的学习,我们 可以更好地理解新闻与公共关系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 重要性。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笔记整理》这一主题是非常有 价值的。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学习和思考,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 闻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新 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和道德伦理,以及新闻与公共关系的互动影响。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今社会中的新闻挑战,发挥新闻传播的积 极作用。 六、总结和回顾 通过对《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七版笔记整理》进行深度探讨,我们全 面了解了新闻学的定义、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新闻传播的道德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