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与新冠病毒相关知识点

高中生物与新冠病毒相关知识点
高中生物与新冠病毒相关知识点

高中生物与新冠病毒相关知识点

必修一

1.生物分为细胞结构的生物和非细胞结构的生物,非细胞结构生物即病毒,细胞结构的生物即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2.病毒分类

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常见的DNA病毒有:噬菌体、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等。

常见的RNA病毒有:、冠状病毒、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3.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这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冠状病毒需要依靠活细胞合成蛋白质,这说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股正链RNA,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它可以被(吡罗红)染液染成红色。

5.冠状病毒和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ACE2结合从而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也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是相对的。

6.直接参与子代病毒在细胞内的组装过程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线粒体)。这说明了各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7.子代病毒通过囊泡排出细胞说明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性是(一定的流动性)。

8.合成的RNA聚合酶只对病毒所需RNA的合成起催化作用,说明酶具有(专一性)。病毒的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子代病毒,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9.人体通过促使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从而清楚病毒,这说明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生物内部环境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干扰)。细胞由于病毒的增殖而裂解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

10.各种生物的增殖方式:

病毒以出芽的方式增殖;原核生物以二分裂的方式增殖;真核生物以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方式增殖

必修二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图解

2.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图解

冠状病毒的+RNA进入病毒后,首先翻译为RNA聚合酶。这一过程需要的条件有(模版:冠状病毒的+RNA,原料:氨基酸,能量,酶,tRNA,rRNA),进行的场所是(核糖体)。这说明+RNA的作用最类似于人体的(mRNA)。

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法则与中心法则中的(翻译)过程相同。这一过程需要的条件有(模版:冠状病毒的+RNA,原料: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能量,酶:RNA聚合酶)。

3.正链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少量正链RNA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病毒所需的蛋白质)。

4.冠状病毒由于没有染色体,因此它的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

5.冠状病毒相对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这是由于(RNA分子是单链,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的双链结构,因此RNA比DNA容易发生碱基增添,替换和丢失)。

必修三

1.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消灭,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血浆和淋巴)。

2.ACE2调节人体血量和血压的功能的过程属于(反馈调节),血管紧张素Ⅱ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和小动脉收缩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通常情况肺部细胞ACE2蛋白合成量不大,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中老年人的一些疾病会导致低钠血症或低血压,据图分析中老年人易感染冠状病毒的原因是(低钠血症或低血压会使血管紧张素Ⅰ增加,因此肺部细胞膜上能与冠状病毒结合的ACE2分泌增加,故中老年人容易感染)。

3.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和毛发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5.冠状病毒病毒突破前两道防线后,引发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如冠状病毒病毒表面的蛋白质。

6.吞噬细胞对冠状病毒进行摄取和处理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这说明吞噬细胞(既能

参与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冠状病毒会入侵肺细胞,要将其完全清除需要经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同时参

与这两个过程的淋巴细胞是(T细胞)。

7.肺细胞被冠状病毒感染后,效应T细胞与肺细胞密切接触,使细胞裂解死亡。这(属于)细胞凋亡。

8.冠状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对肺细胞的攻击引发肺炎。此时可以通过适度使用(免疫抑制剂)对病人进行治疗以避免肺部严重受损。

9.已被治愈的患者短期内不容易再次被冠状病毒感染,这是由于他们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当再次接触冠状病毒抗原时,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超详细.docx

1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 偏哪移哪 )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 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 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 ( 生物界 ) 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 C、 H、 O、 N、 P、 S、 K、 Ca、Mg ②微量无素: Fe、Mn、B、Zn、 Mo、Cu

③主要元素: C、 H、 O、 N、 P、 S ④基本元素: 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 ( 如沙漠中仙人掌 ) 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 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 还原糖(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苏丹 III 染成橘黄色 ( 或被苏丹 IV 染成红色 ); 淀粉 ( 多糖 ) 遇碘变蓝色 ;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 ( 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 A 液,再加 B 液 )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 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 R 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 —NH—CO—) 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 =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 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 — NH2)和一个羧基 ( — 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如何让学生做好初中生物与高中生物之间的衔接

如何让学生做好初中生物与高中生物之间的衔 接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如何让学生做好初中生物与高中生物之间的衔接 我是一位一个县级以下的初中生物教师,来到这里上的第一堂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一来接手到的是初二年级的生物课。自我介绍后,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同学们,你们觉得初一的生物有趣么?令我吃惊的是答案不是“有趣”也不是“没趣”而是,异口同声的说“没学”。对于这个答案,多少都有点让我吃惊。 说是没学,就真的是有点没学,连基本的什么的“反射”都不知道。我想就这个现象说说自己的看法。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当时听到后还是有一点点的忧伤,据了解当时初一就不是由专职老师在上课,是由班主任代上,或者是数学老师上等等。心里就有这样的疑问:难道初中都不学生物吗?初中生物对高中生物来说那是多么的重要啊!科学素养,科学态度,一些简单的生物科学知识等等,都是来自于初中生物。 高中生物的学习是建立在初中的基础之上开展的。两者是有衔接和密切联系的,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与复习的问题,而且是我们如何深入认识传统教育与学生获得知识在高中教育上的实践问题。为切实解决高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下面谈一下本人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自己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更新或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在高中的起始阶段,教师必须详细了解学生在初中所学习的本学科的知识,以及掌握的程度。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要复习旧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对于初中没有作为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得较差,而高中学习又必须很好掌握的知识,要加以补充。

高中生物病毒有关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病毒有关知识点归纳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由于它的结构与高等动植物及其他生物完全不同,所以生物学家在分类时将它作为特殊的一类,单独列为病毒界。在高中生物学以及高考中也经常涉及有关病毒的知识点及考点。 一、大小 发现史:19世纪,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他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 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 设计实验:(加法、减法) 得出结论: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滤过性病毒"。 病毒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一般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一般的直径为1-10μm,而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0 nm左右)。 二、成分和结构 1、成分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核酸位于病毒粒子的中心,构成了它的核心或基因组,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构成病毒粒子的衣壳。衣壳对核酸有保护作用,是病毒粒子的抗原成分。它们共同称为核衣壳,是任何病毒(指“真病毒”)所必需的基本结构。有些较复杂的病毒,在其核衣壳外还有一层囊膜包被。 2、结构 衣壳:蛋白质 髓部:DNA或RNA 特殊包膜 刺突 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这也是病毒分类的依据之一。如DNA病毒有:噬菌体、疱疹病毒、各种腺病毒等。RNA病毒有:艾滋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等。 三、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 病毒在宿主的活细胞内寄生生活。离开宿主细胞,病毒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形成结晶 不同的病毒只能寄生在特定的宿主细胞内,具有专一性,这也是病毒分类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如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中的称为动物病毒(艾滋病毒等),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中的称为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中的称为细菌病毒(噬菌体)。 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吸附一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裂解(释放)。整个过程必须在它的宿主活细胞中完成。 只有核酸进入宿主细胞,换言之,只提供了复制和表达的模板,其他的原料、能量、酶、

初高中生物衔接教材

初高中衔接教材. 生物 目录 前言..............................(2 )第一章细胞........................(3 )第二章显微镜的使用 (9) 第三章用显微镜观察装片………(12) 第四章人体的营养和消化系统 (14) 第五章人体的循环系统…………(17) 第六章泌尿系统…………………(22)

第七章神经系统 (25) 第八章内分泌系统……………… (30) 致同学们—-生物科学在向你招手 亲爱的同学们: 祝贺你们升入高中,开始了新的学习历程.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将要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本领。生物课将把你们引入生物科学的殿堂。 只要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自己身边有许多生命现象值得研究,只要认真思考,你会发现生命世界有许多奥秘有待探索。花草树木的叶子为什么大多是绿色的?青蛙为什么到了冬天要冬眠?壁虎为什么爬在墙上掉不下来?馒头长霉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男人长胡子,女人不长胡子?子女的相貌为什么与父母相似?草丛中的蚂蚱为什么是绿色的?……自然界里绚丽多彩的生命现象,使人感到神奇奥妙,饶有趣味。 生物科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与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科学。想想看,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一个能离开生物呢?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各种生物打交道,在人们不断地研究、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诞生了生物学。生物学对人类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其实,生物学一直在我们身边,它是农学、林学、医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

础。当今人类社会面临许多重大问题,如人口爆炸、粮食危机、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解决这些问题都与生物科学的研究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许多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科学的世纪。今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乃至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将依赖于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第一章细胞 学习目标: 1.细胞的形态、细胞的结构、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2.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学习过程: 一.细胞的形态: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如下图所示: 二。细胞的结构 生物几乎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和植物的差异很大,那么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到底一样吗?仔细观察下图,认识细胞的各种结构。

高中生物 病毒专题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 病毒专题 市第五十四中学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简述病毒的结构、种类、生活方式、繁殖和实际应用; 说出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举例说明各种病毒的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心法则); 概述病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能力目标:构建以病毒为中心的知识结构体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关爱艾滋病病人; 形成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尊重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生物科学思想。 二、学习过程 (一)构建“病毒”相关知识的概念图

课前检测: ①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不属于生物。() ②病毒只能寄生在特定细胞中。() ③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分解者。() ④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一定是DNA,无细胞结构的生 物遗传物质一定是RNA。() ⑤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箘体的核酸。 ⑥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由5种碱基组成。() ⑦病毒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但能独立合成ATP。() ⑧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 ⑨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⑩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二)科学家证明DNA、RNA是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实验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方法: 思路: 过程: 现象: 结论: 知识拓展:采用下列标记,放射性元素会分别出现在子代的 2.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实验思路(绘图)

知识拓展:烟草花叶病毒重组实验 思维拓展: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未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还是RNA。 (三)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变异类型 1.分别用中心法则表示几种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1)DNA病毒:(如噬菌体) (2)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3)逆转录病毒:(如HIV) 2.病毒可发生的变异类型: (四)病毒与人体健康 1. 感染病毒后会对机体产生什么影响呢? 2. 感染病毒后,医生如何准确检测出是什么病毒感染? 3. 为了防止病毒感染,如何预防呢? 4. 一旦确认病毒感染,如何治疗呢? 5. 为什么当今科学技术如此发达,却没有预防艾滋病的特效疫苗呢? 6.病毒在人体健康方面有什么应用价值? 高考在线: 1.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D.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高中生物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高中生物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高中生物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篇一】 一、问卷调查内容 知识守护生命,知识是一片无穷无尽的大海洋,热爱知识就是热爱生命。课堂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求知欲。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乘通往知识海洋的小船去探求真理。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情况,特做以下调查: 1、你对课外知识了解多少?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2、你喜欢哪种类型的课外书? A、教育类 B、小说类 C、政治类 D、文学类 E、其他__________ 3、你的课外阅读频率是 A、每周超过3次 B、每周1~3次 C、每半个月1次 D、不定期阅读 4、你每月约看课外书几本? A、零本 B、一本 C、二本 D、二本以上 5、你购买书的钱从哪来? A、爸妈给 B、平时零用钱 C、过年的压岁钱 D、奖学

金E、别人给的钱 6、每天阅读课外书和报刊的时间有多少?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2小时以上 E、无时间阅读 7、你的课外阅读形式是 A、网上浏览 B、报刊杂志 C、书籍 8、老师或家长希望你课外读哪些书? A、学习辅导类 B、经典名著 C、科普知识 D、漫画卡通 E、历史知识 9、你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A、很大 B、一般 C、不大 D、没有 10、当前你读课外书的主要目的: A、备考 B、扩大知识面 C、充实自己 D、兴趣 11、你每天花多长时间去读课本以外的书籍? A、4小时以上 B、3 –4小时 C、1—2小时 D、1小时以下 12、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课外书? A、有书名> B、没有 13、你一般买书会去哪个书店买书? A、新华书店 B、购书中心 C、中城书店 D、其他 14、假使考试之前书店有两本书很紧销,但受条件限制你只能买一本,这两本书分别是:第一本关注当今热门现象,你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 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巢 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 过程 有变形期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 极体 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初高中生物衔接教材

初高中衔接教材 . 生物 第一章细胞 学习目标: 1.细胞的形态、细胞的结构、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2.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学习过程: 一.细胞的形态: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如下图所示: 二.细胞的结构 生物几乎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和植物的差异很大,那么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到底一样吗?仔细观察下图,认识细胞的各种结构。 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图,总结它们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知识链】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cellmembrane)、细胞质(cytoplasm)、细胞核(nucleus),细胞质里有线粒体等。(细胞质中的这些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细胞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面有细胞壁(cell wall),细胞质里面有大的液泡和叶绿体等。液泡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很多种物质。 【小辞典】 细胞壁是一层透明的薄壁,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果胶和纤维素,对植物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极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 细胞质是细胞膜以细胞核以外的粘稠物质。 细胞核近似球形。 线粒体呈圆柱形。(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呈椭球形(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实际用】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人类食物中的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有清理肠道的作用。 细胞液中的单宁有涩味,柿和石榴的果实中单宁,单宁在制革业中有重要作用,能使动物的皮革变成柔软的皮革。 细胞液中的植物碱各类很多,有些植物碱在医药上十分重要。如玛啡、麻黄碱等植物碱是很多药物的有效成分。 甘蔗、甜菜的细胞液里含糖量很高,因此,人们用甘蔗、甜菜来榨糖。 【想一想】 你认为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里都含有叶绿体吗?想个办法证实你的想法。 三.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高中生物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总结 1.模型方法。(必修一、P54)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 ⑴以事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⑵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t 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t。(必修三、P65) 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②提出合理的假设。③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2. 提出假说(必修一、P66) 提出假说:莫得成分和结构的初步阐明,最初都是先根据现象和有关知识,提出假说,而不是通过实验观察直接证实的。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同事还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假说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3. 控制变量(必修一、P79)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认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上述实验中只有反应条件是改变的,其余因素(如反应物的性质和浓度)都没有变化。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对照实验中,出来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4. 对比实验(必修一、P93)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对比试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5. 同位素标记法(必修一、P102) 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用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初高中生物衔接教材

初高中衔接教材. 生物 第一章细胞 学习目标: 1.细胞的形态、细胞的结构、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2.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学习过程: 一.细胞的形态: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如下图所示: 二.细胞的结构 生物几乎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和植物的差异很大,那么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到底一样吗?仔细观察下图,认识细胞的各种结构。 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图,总结它们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知识链】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cellmembrane)、细胞质(cytoplasm)、细胞核(nucleus),细胞质里有线粒体等。(细胞质中的这些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细胞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面有细胞壁(cell wall),细胞质里面有大的液泡和叶绿体等。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很多种物质。 【小辞典】 细胞壁是一层透明的薄壁,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果胶和纤维素,对植物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极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 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粘稠物质。 细胞核近似球形。 线粒体呈圆柱形。(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呈椭球形(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实际用】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人类食物中的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有清理肠道的作用。 细胞液中的单宁有涩味,柿和石榴的果实中单宁,单宁在制革业中有重要作用,能使动物的皮革变成柔软的皮革。 细胞液中的植物碱各类很多,有些植物碱在医药上十分重要。如玛啡、麻黄碱等植物碱是很多药物的有效成分。 甘蔗、甜菜的细胞液里含糖量很高,因此,人们用甘蔗、甜菜来榨糖。 【想一想】

高中生物学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高中生物学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关于教学,新课改的其中一个要求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最重要的则是了解学生。这次的调查活动,就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心理作为出发点的。最终,希望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通过调查研究,对高中生的学习生物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准确把握高中生对生物这一非主课的课程的一般学习方法,就高中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情况,对课堂教育作出改善,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改进需要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在邯郸市滏春中学高一的学生,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在高一年级随机选取二个班级的同学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59份,其中有效问卷155份。回收率为 99、4%,有效率为 97、5%。 三、调查数据与分析㈠学习生物的态度的情况调查显示,有55%的学生喜欢学习生物,有5%不喜欢学习生物,从这看同学们对于学习生物的态度还是很端正的,只有少部分的人对于学习生物不感兴趣。在上生物课时,有99%的学生喜欢做生物实验,他们都认为实验比较有趣不至于向在课堂上时没有自己的动手能力,看

着老师在表演,自己也想过过演员的梦。所以同学们都较喜欢上生物实验课,但从我与几个在一线的生物教师交谈中发现,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学生实验大部分都没有做,都进行了口头实验。这使得同学们对实验的向往。2 学习生物的方法1、上课的预习情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多能在课前都不预习,只有11%的学生在课前翻一下书,对这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有个大体的印象;22%的学生则是把预习当成是一种任务,老师要求就预习,若老师不要求就不预习,而能主动预习的只有5%。在这能在课前去预习的同学的预习方法中:有33%的学生会找疑难点进行复习,而25%的学生则是选择找侧重点;18%的学生会先发现问题,然后就根据问题来预习课本内容找出解决的答案;8%的学生会对照参考资料进行预习;最后16%的学生看一遍书。 通过这些数据,侧面反映了学生不知道预习的目的,这就导致学生不知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这种情况使学生分不清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进一步使课堂效果黯然失色,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会出现一个概念老师要重复几次讲解学生才能理解接受。 2、上课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有20%的人能在生物课堂上认真听课大约10分钟左右,30%能保持在20分钟左右,47%的学生能集中30分钟左右,甚至有些学生整堂课都没听讲,自己在下面做自己的事;上课做笔记情况:根据调查结果表明了一半的学生不会做笔记和不知道如何做笔记。其中46%的学生是老师所写的全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 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最基本元素: C C、 H、 O、N、 大量元素P、 S、基本元素: C、 H、 O、 N K、Ca、 Mg 主要元素: C、H 、O、 N、 P、S 必需元素 微量元素Fe、 Mn 、 B、 Zn、Cu 、 Mo 等 化学元素 无害元素Al 、 Si 等 非必需元素 有害元素Pb、Hg 等 1.2 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C、 H、 O、 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元素含量差异很大 1.3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

1.4 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化合物分类元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 ①组成细胞 ②维持细胞形态 ③运输物质 水④提供反应场所 ⑤参与化学反应 ⑥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 ⑦调节渗透压 ①构成化合物( Fe、 Mg ) 无机盐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参与化学反应 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单糖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 糖类二糖 C、H、O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多糖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脂肪C、H、O ①供能(贮备能源) ②组成生物膜 脂质磷脂(类脂)C、H、O、N、P 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 Vit.D ) 固醇C、H、O ④保护和保温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 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C、H、O、N、S ②调节代谢(激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Fe、Cu 、P、Mo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运输、免疫、识别等DNA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核酸C、H、O、N、P ②控制生物性状 RNA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 1.5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构 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 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 x,蛋白 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x m n??????????????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y ma18 x ????????????????② 或者y r a 18 x ????????????????③ 3

初高中生物知识衔接问题

初高中生物知识衔接问题 昌乐中学刘新来李振启冯晓静王福玲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据调查统计:我县每年中考时的优秀生三年后在高考中升入一本院校的比例为80%-85%,同时在落榜生中28.4%的学生高考失败与高一过渡有很大关系,所以初中向高中跨越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2、我们学校20XX年改制以来,高一学生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各地区初中生物知识要求的深浅程度不同,造成学生初中生物知识参差不齐。 3、现行的生物教学计划使得初高中生物教学在时间上的安排上脱节,目前初二年级结束初中生物课程,这就直接导致了初高中生物有一年的“断层”。就算初中的生物学知识掌握得很好,在学习压力这么大的情形下,在经历了中考以后,也基本忘得一干二净,高中生物不得不一切从头开始。高中的教学任务紧张,教师也不可能用更多的时间来复习初中的知识。就会造成高一新生很难将初中知识衔接到高中来的现象。 4、教材内容方面:初中生物教材通俗易懂,难度相对高中较小,而高中生物教材难点多,理论多,内容多,抽象思维多。为了适应义务教育要求,初中生物教材难度有所降低,而高中由于受客观上升学压力和评价标准的影响,加大了高、初中生物教材内容的台阶。 5、目标导向方面:初高中生物在目标导向上有所侧重和不同。初中更加重视生物学素养的养成,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科知识体系了解的成份更多一些。初中在目标导向上特别是情感、知识获取能力方面,把科学探究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地位,注重探究的过程,注重学生设疑能力的提高。提倡的是体验过程,而不十分注重结果,有的内容甚至没有具体结果。而高中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能力要求,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所以高中老师往往要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衔接,构建生物知识网络,夯实生物学基础,通过将各个重要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网络化。同时对知识的应用及做题目也有相当的要求。这些,就构成了初高中的差异。 6、教学方法方面:初中生物教材每课时安排内容较少,因此教学进度一般较慢,而高中生物教材每课时内容通常较多,所以教学进度一般较快,即使是重点内容教师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反复强调,这对习惯了初中阶段慢教学节奏的高一新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对部分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或基础缺陷的学生,常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高中生物病毒相关知识点讲解和考点梳理

生命科学热点 新型冠状病毒 知识点一:病毒结构 一、知识框架 病毒结构{ 基础知识{ 分类地位: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遗传物质: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 或RNA 分类{ 根据遗传物质{ DNA 病毒:噬菌体、疱疹病毒、各种腺病毒等RNA 病毒有:新型冠状病毒、艾滋病毒(破坏T 淋巴细胞)、烟草花叶病毒等特殊病毒{朊病毒:仅含蛋白质(故不能说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类病毒:仅含RNA 根据寄生对象{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结构:核酸位于病毒的中心,构成它的核心,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构成病毒的衣壳。 生活与繁殖方式:复制增殖。只能寄生在特定的活细胞内,并利用宿主细胞的“装备”和“原料”增殖结晶态:在非寄生时,呈结晶状态,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常见病毒 { 命名:2020年2月被世卫组织命名为COVID ?19,2020年2月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 ?CoV ?2分类地位:属于单股正链RNA 病毒,属于包膜病毒包膜病毒{ 裸露病毒 包膜病毒包膜来源:包膜主要源于宿主细胞膜(磷脂层和膜蛋白),也含一些病毒自身糖蛋白组成{ 核酸:单股正链RNA ,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蛋白质{ 包膜蛋白{刺突糖蛋白(S 蛋白):识别并结合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并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小包膜糖蛋白(E 蛋白)和膜糖蛋白(M 蛋白):参与了病毒包膜的形成与出芽过程血凝素糖蛋白(HE 蛋白)(少量):可引起红细胞的凝集以及对红细胞的吸附核衣壳蛋白(N 蛋白) :①保护遗传物质;②参与感染过程 雒老师汇编

病毒结构{ 图解{ 说明:pp1a 和pp2a 编码16个左右复制相关的酶图解{ 来源{ 与SARS 来源同一物种:经基因组全序列检测,关键区域与SARS 有94.6%的一致性 可能与中华菊头蝠有关:与提取自中华菊头蝠的蝙蝠冠状病毒同源性最高,达到了96.2%图解{ 说明:从生物进化角度,属于生物化学证据;从生物多样性角度,体现遗传多样性 ★感染分子机制:通过S 蛋白与人ACE Ⅱ相互作用完成感染 雒老师 汇编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一纵观全题,审清题意 实验题的逻辑性是很强的,题目中的每一个条件,每一个步骤,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遇到实验题时,通读全题,仔细分析题目的每一个条件、问题,把握好题目前后的相关性,对题意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找出解题的方向。 二确定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中的结论是不确定的,有多种可能,而验证性实验是在已知实验结论的前提下,对其加以证实,即结论只有一个。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探究”一词的为探究性实验,出现“验证”一词的为验证性实验。但判断此类题目的依据不能只看是否有“探究”或“验证”这两个名词,应以题目的具体含义为准。 三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 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是解答实验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实验用具及材料可以帮助你们准确地安排实验步骤。有些实验的操作方法可能有多种,而不同的方法需要不同的用具及材料。所以在选择实验方法时,应以题目给出的用具及材料为准。另外,题目给出的实验用具及材料,可能会依据实验的具体操作需要从中选择使用。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用具和材料,在实验操作步骤中不能出现。 四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这是对照实验中的一个重要事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只

能有一项条件不同,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 五时刻注意题目给出的条件 题目给出的条件是解答实验题的重要依据,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在解答每一个小题时都应该谨慎小心,防止漏用、误用每一个条件。尤其是实验题的条件都比较长,可能有的同学在做到最后几个小题时把前面给出的条件忘记了,所以,此时重读题干,就很有必要了。 六实验步骤中的常用词语 在书写实验步骤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常用词语的使用。如分组实验时要编号,加试剂时要注意用到“相同”“等量”“平均”等,这样能保证实验步骤的严密性。 七实验步骤中的最后一步 如果所用的实验材料为有生命的物质,在完成实验装置的操作后,最后一步可以这样解答,“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入……”这一句话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当然,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稍作变动。 八注意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的合理性 实验结果也就是一种实验现象,而实验结论是根据实验结果推出来的,二者不可混淆。做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问得是实验结果还是实验结论,二者要分开来答.验证性实验的结论只有一个,而探究性的实验需要讨论,但并不是把所有的可能结论全部答出来,还要注意其合理性。 观察类实验

高中生物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 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 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 杂交实验中,杂合F1 代自交后形成的F2 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 (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 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 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 茎用D 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 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 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全为纯 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 状分离现象。 等。 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 ×dd DD ×Dd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v1.0 可编辑可修改测交: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 (♂)×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 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 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 :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为Dd× 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DD×Dd 或DD×dd 5. 分离定律其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第2 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1. 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 中有16 种组合方式,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比例9:3:3:1

初中与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研究

初中与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研究 鼎湖中学黎凤娴 【摘要】教学衔接问题是任何学科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立足学生已有学习经验,进行有效知识建构的前提。要实现初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衔接,就要做好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的衔接,以保证初、高中生物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延续性。 【关键词】提高认识、内容衔接、教法衔接、学法衔接 在近几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发现,学生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都十分薄弱,这势必影响到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生物教学,以下就如何搞好初、高中阶段生物教学的“衔接”进行探讨。 一、存在问题 只有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教学。基于此,我在本校高一级的200名学生中进行了关于初中生物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见下表。 是形同虚设的课程。近几年要进行毕业会考(全市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情况才有所改善。 2、由于课程标准要求不同(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衔接问题),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出现“脱节”现象。如:“原核生物”,学生只要看到“菌”和“藻”就把它归为原核生物,甚至有些学生把病毒也归为原核生物;“神经调节”中的神经元、反

射、反射弧、感受器、效应器;“体液调节”中的内分泌系统、激素;“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中的花的结构、受精、种子及果实的形成;“内环境的稳态”中的内环境的成分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等等。许多高中生物教师都有“切肤之痛”,不仅在课堂上要花很多时间来复习这些初中生物知识,而且这些知识(由于先入为主或者思维定势的作用)应用起来学生还是不能得心应手,出错率比高中知识出错率要高得多。 二、原因分析 由于应试教育,生物学科在初中并不受重视,大部分生物教师改教其他学科,如改教化学。甚至(但)有些中学生物课(却是)由非专业教师(主要是音体美等学科)代课;实验课大多是演示实验代替分组实验,或均不开设。而在学生心目中生物是次科,可学可不学。更何况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学生学主科都顾不及,那里还顾得上生物这门次科。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厌学情绪。关于衔接,初中教师的意识就薄弱,认为那是高中的事情,与初中教学无关。并且初、高中生物的课程标准在对一些概念等的陈述有一些的差异;初中生物是在七、八年级开课的,九年级没有生物课等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学业上的脱节。 三、对症下药,抓好衔接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当然无力改变目前的(课程设置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但是,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生物科学研究在20世纪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例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等,这标志着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科学的新时代,生物科

高中生物学中有关病毒知识的整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81968408.html, 高中生物学中有关病毒知识的整合 作者:陈国 来源:《中学生物学》2012年第01期 病毒因其结构的特殊性,生物学家在分类上将它单独列为病毒界。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关病毒的知识在不同模块和章节中均有零散的表述,而高考试题也经常涉及相关知识的考查。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与归纳,建构新的知识网络,是高三复习的有效策略。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以病毒为“锚”,来归纳高中生物学中有关病毒的应用价值。 1运载目的基因 运载体是基因工程的重要工具。在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使用运载体有2个目的: ①用来做运载工具,把目的基因送到受体细胞中; ②利用它在受体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克隆)。 目前使用的运载体有以下2类:一类是细菌的质粒,它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独立于染色体DNA之外的环状的DNA(一般在1~200kb左右);另一类是噬菌体或病毒。随着病毒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病毒的结构与功能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DNA的体外操纵技术,把病毒改造成不同外源基因的优良载体,通过它们,可以把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目的基因导入到合适的受体系统中,从而获得具有新性状的“工程细胞”或“工程菌”。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最常用的噬菌体载体是大肠杆菌的λ噬菌体。λ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大小在50kb左右。λ噬菌体作为基因工程载体时具有很多优点,如载有外源基因的重组λ噬菌体可整合到宿主核基因组上,进而同步复制。λ噬菌体感染率几乎达100%,且宿主范围窄,使用安全。如果将λDNA上的cos基因接λpBR322质粒的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上,就会形成一种新的载体,把这种载体叫做,装配型质粒,它的优点是能够容纳极大的外源DNA(可以达到35~40kb)。还有一种运载体需要提及的是噬菌体M13,因为它是单链比较适 合于单链DNA的运载,如果进行单链DNA的克隆,就必须使用噬菌体M13。噬菌体M13在Sanger法测定DNA序列中被广泛应用。 2促进动物细胞的融合 在动物细胞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是动物细胞的融合技术。目前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物理的方法主要是利用震动、离心、电刺激等手段来处理细胞;化学方法是利用聚乙二醇(PEG)等化学物质来诱导细胞融合;而生物的方法是指利用灭活的病毒来促使细胞融合。那么病毒为什么能起到促融作用,目前的解释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得细胞之间相互凝集,使细胞膜上的

高中生物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高中生物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和技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以下是小编搜罗的高中生物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内容,欢迎参考和借鉴!高中生物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篇一】 一、问卷调查内容 知识守护生命,知识是一片无穷无尽的大海洋,热爱知识就是热爱生命。课堂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求知欲。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乘通往知识海洋的小船去探求真理。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情况,特做以下调查: 1、你对课外知识了解多少?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2、你喜欢哪种类型的课外书? A、教育类 B、小说类 C、政治类 D、文学类 E、其他__________ 3、你的课外阅读频率是 A、每周超过3次 B、每周1~3次 C、每半个月1次 D、不定期阅读 4、你每月约看课外书几本? A、零本 B、一本 C、二本 D、二本以上 5、你购买书的钱从哪来? A、爸妈给 B、平时零用钱 C、过年的压岁钱 D、奖学金 E、

别人给的钱 6、每天阅读课外书和报刊的时间有多少?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2小时以上 E、无时间阅读 7、你的课外阅读形式是 A、网上浏览 B、报刊杂志 C、书籍 8、老师或家长希望你课外读哪些书? A、学习辅导类 B、经典名著 C、科普知识 D、漫画卡通 E、历史知识 9、你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A、很大 B、一般 C、不大 D、没有 10、当前你读课外书的主要目的: A、备考 B、扩大知识面 C、充实自己 D、兴趣 11、你每天花多长时间去读课本以外的书籍? A、4小时以上 B、3 –4小时 C、1--2小时 D、1小时以下 12、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课外书? A、有书名<<________________ >> B、没有 13、你一般买书会去哪个书店买书? A、新华书店 B、购书中心 C、中城书店 D、其他 14、假使考试之前书店有两本书很紧销,但受条件限制你只能买一本,这两本书分别是:第一本关注当今热门现象,你很感兴趣,第二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