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问题与建议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问题与建议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问题与建议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问题与建议

作者:宾德智 2010年05月28日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地热资源作为绿色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普遍受到关注。为促进我国全面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笔者借此短文,就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及有关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和建议,供讨论。一、地热和地热资源的概念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储存、产生的热量。能够经济的为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热量,称地热资源,人们习惯简称为“地热”。地热资源的现代涵义包括:地热过程的全部产物,指天然蒸汽、热水和热卤水等;由人工引入(回灌)热储的水、气或其他流体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热水和热卤水等;由上述产物带出的矿物质副产品。目前,可利用的地热资源有:天然出露的温泉地热资源;通过热泵技术可开采利用的浅层地热资源;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地热水(气)资源和干热岩体中的地热资源。

当前,我们所讨论的地热开发利用问题,实际上还限于天然温泉、通过热泵技术利用的浅层地热和通过人工钻井技术直接开采利用地热水(气)资源,尚未涉及干热岩中的地热资源利用问题。

上述四类可用地热资源,从总量及开采难易程度的角度分析,天然温泉资源量小、地域局限性较大,但开采容易,且无风险,是当前温泉旅游业开发利用的重点资源;浅层地热(指地表恒温带以下一

定深度内地层中储存的热量)资源量丰富、分布普遍,易开采,风险低,主要利用热泵技术进行利用,但开采对环境有一定影响,是当前空调采暖开发利用的热点,发展较快;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的地热水(汽)资源,主要开采3000m深度以上地层热储中储存的地热水(汽)资源,资源量大,但开采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热储的分布与渗透条件,有较大风险,当前主要是直接开采热储中的地热水(汽),因地热水的补给有限而限制了其开发利用的规模,今后将逐渐转向仅利用热储中的“热量”的方向转化;干热岩中蕴含的地热资源量最大,主要通过地下换热技术开采,由于受当前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内尚没有投入实际利用,从发展的观点和未来能源需求考虑,这种地热资源将成为开发利用的重点。

二、我国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状况

(一)地热资源勘查

我国地热资源勘查活动始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50年代中期,当时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的范围仅限于天然出露的温泉等。在此期间,在全国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地热资源普查。为配合国家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建立矿泉水疗养院的需要,对一些重要的温泉如北京小汤山温泉等进行了地热资源的勘查评价.

七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了对隐伏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以北京、天津地区开展隐伏地热田资源的普查勘探为先导,在李四光部

长的积极创导和推动下, 相继在天津市近郊、北京城东南地区1000m 左右深度内打出了温度在40~90℃的地热水,随即在城区开始了地热供暖、医疗洗浴、水产养殖、工业洗涤等方面的应用。在此期间为满足地热发电的需要,相继在河北后郝窑、广东丰顺、湖南灰汤等地热田进行了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建立了一批试验性的地热电站。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国际合作与科技交流得到了加强。1988年在西藏羊八井建立了生产性的地热电站;重视与地区经济发展有影响的地热田资源,并对他们进行了勘查与评价;随着勘探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大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深度,从而获得了较高温度的地热资源,扩大了地热资源的利用范围;重视利用地热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在地热供热、采暖,温室种植、养殖,温泉疗养,温泉旅游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一批地热产业,从而使中国在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利用方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30多年来,北京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的发展历程在全国有一定代表性,快速的发展是在进入90年代以来的市场经济时期(见表1)。表1 北京70年代以来地热资源勘查钻井发展情况统计

(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以中低温地热资源的直接利用为主,主要用于以下各个方面:

1、地热发电

(1)试验性电站:70年代后期,先后在广东丰顺、湖南灰汤、江西宜春、广西象州、山东招远、辽宁熊岳、河北怀来等地建设了试验性电站。这些电站除个别的(广东省丰顺、湖南灰汤)仍在运行外,多数皆因地热温度偏低,发电效果差而停止。

(2)生产性地热电站:有羊八井(25.18MW)、朗久(2MW)、那曲(1MW);羊易(具备30MW装机潜力,待开发)等电站。

2、地热供暖

主要对北京、天津、西安、咸阳、郑州、鞍山、大庆林甸、河北霸州、固安、雄县等城镇地区进行供暖,面积约2000万平米;其中对天津的106家单位供暖,供暖面积940万m2,位全国第一,年节约原煤22.51万吨。

近10年来来,由于热泵技术的应用,浅层地热资源开发有了快速的发展,地源热泵供暖的发展速率已超过常规中低温地热资源利用的发展速度。

3、医疗保健

我国大多数地热温泉均具有医疗价值,不少地热水可作为医疗矿泉水予以开发利用,实际利用工程也较普遍,遍布全国各省区市。4、温泉洗浴和旅游度假

室内水上娱乐健身场所因有温度调控,活动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地热温泉多分布在自然景区,自身集热能、水、矿于一体,既可为发展室内大型水上娱乐健身场所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又可为其提供有一定医疗作用的矿水资源,是开发此类项目的首选或必备条件。一些开发商注意到了这点,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利用地热发展室内水上娱乐健身场所,如广东恩平、海南琼海官塘等地,各地相互效仿,近年来发展较快。

5、水产养殖

在北京、于津、福建、广东、昆明、西安等地起步较早,建有养殖场地200多处,鱼池面积200万平米,多用于养殖鳗鱼、罗非鱼、对虾、河蟹、甲鱼等。近年来,隨着温泉旅游业的发展,利用地热进行水产养殖已呈衰减之势。

6、温室种植

开发地热,建立地热温室,是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化农业的条件之一,农业利用地热的典型代表是北京小汤山地区的现代农业园,利用不同作物对最低温度要求,梯级利用地热种植名贵花卉、特色蔬菜、反季节蔬菜和发展观光农业等,效果非常好。

7、农业灌溉

水质好、40℃以下的地热水或利用后的地热尾水,一般都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8、工业利用

主要用于印染、粮食烘干和生产矿泉水等。

三、近年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近10年,我国对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进展迅速,是我国历史上最快的时期,勘查、开发利用技术与管理逐步走向成熟,变化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注意非地热异常区的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拓宽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地热资源分布广,在深部有强渗透储层分布的条件下,按地热增温率计算,在一定深度内都有可能获得所期望的地热

资源。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进步,目前钻3000~4000m的地热深井已不是难题,这就使得对地热资源的开发有了新的思路,不局限在地热异常区或分布较浅的地区,尤其是在一些大型沉积盆地区和有经济基础的城镇,开始进行隐伏地热资源开发的探索,有的已取得了成功,如沈阳城北开发区、石家庄、鹤壁等地。经济发展快的上海、苏州、扬州、镇江等地也开始了地热资源的勘查工作。

二是油田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沉积盆地的油田地区实际上也是地热资源广泛分布的地区,相当一部分有水无油的石油勘探井可以改造为地热开采井。油田开采后期水多油气少,如华北、胜利一些油田含水量已高达95~97%,逐步转为以开采地热资源为主,可在开发地热资源的同时开采剩余的油气资源,对油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十分有益。这点已引起了石油界同行普遍关注,并且已在华北、胜利、大庆等地的油田进行了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重视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梯级利用,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社会效益。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由初期的一次性利用向综合与梯级利用方向转化。地热水往往先用于采暖、供热,再用于环境用水,或依据建筑物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实行梯级采暖,或将一次采暖后的尾水,利用热泵进一步提取其热能等方式。这些措施提高了地热资源的利用率和技术含量。在农业温室种植方面,也在考虑根据不同作物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对地热资源实行按温度的梯级合理利用,如北京小汤山地区的现代农业园、丰台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

四是重视采灌结合,保证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一些早期开发地热的地区,如北京、天津、福州、西安等地,地热水水头已有较明显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资源的开发和持续利用。根据国内外开发地热的经验,回灌已成为维续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提高地热田资源开采率的共识。这些早期开发地热资源的地区,除了开展回灌试验研究外,也将采灌结合列入了对热田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如北京小汤山热田,由2002年前的地热回灌试验逐步转向生产性回灌,在管理上,实施新增地热井必须同时建回灌井的措施,目前年回灌量已达年开采量的30%以上。

五是推进规模化开发,使地热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提高行业整体经济效益。这一措施是适应地热资源采灌结合的开采方式的需要,其目的是限制只采不灌的小型单位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鼓励有经济条件实行规模化开采、并可实行采灌结合措施的单位开发地热资源。北京近年来对昌平北七家及现代农业园、丰台南宫、北工大等开采地热资源的单位推行了这一模式,并拟对延庆、凤河营地热田的开发推行这一模式。

六是地热开发利用中开始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自动控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地热开采井的产量、水量配置、地热尾水的排放温度按供求的实际需要进行自动控制,达到节约使用的目的;二是对地热水的开采量、井内水位(头)变化、水温等参数实行自动监测及远距离传输,为地热资源统一管理、资源远景评价提供依

据。在北京、天津、大庆林甸、陕西咸阳等地已启动了地热开采系统的自动监测及远距离传输等技术的应用工作。

七是注重地热资源开发的品牌效应,积极申报命名与建设《中国温泉之乡、地热城》。自2003年我国首次命名广东省恩平为“中国温泉之乡”以来,短短五年多的时间内,相继有大庆林甸、海南琼海、北京小汤山、湖南郴州、广东清远、河北雄县、湖北咸宁、山东威海、重庆巴南、广东阳江、福建永泰和连江等13地由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陕西咸阳、山东临沂被命名为“中国地热城”、陕西西安临潼被命为“中国御温泉之都”;湖北应城汤池、河北霸州、固安、江苏连云港温泉旅游区、南京汤山等五处地区被授予“全国温泉(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区”。这一活动,规范了地热(温泉)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高了地区的知名度和地热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

八是利用热泵技术,开发浅部地热能发展地热采暖与空调。目前已普遍利用水(地)源热泵,将储存于恒温带以下一定深度的浅部低品位地热能用于采暖和空调,并已在北京、天津、沈阳等地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九是开始关注干热岩的开发利用问题。干热岩是深埋于地下(一般在3000m以下)、温度大于200℃、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岩体。岩体中赋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计算显示,地壳中“干热岩”所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球所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所蕴藏能量的30倍,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干热岩中

的“热能”,就是通过钻井,从地表往干热岩中注入温度较低的水,注入的水沿着裂隙运动并与周边的岩石发生热交换,产生高温高压超临界水或水汽混合物,然后从生产井中提取高温蒸气,用于地热发电和综合利用。目前,世界上众多经济较发达国家对利用干热岩发电的研究方兴未艾,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英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已基本掌握了干热岩发电的原理和技术。随着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干热岩的利用将成为能源利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国对干热岩的利用,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一些科研单位参与了部分利用干热岩的国际合作研究。

四、存在的问题与开发利用建议

当前,我国地热开发利用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地热资源勘查程度偏低;;资源家底不清;以利用地热水(气)为主而不是以利用热能为主;缺乏统一的开发利用规划;深部开发风险高、开采深度浅、利用程度偏低;全国缺乏统一的法规,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多头管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热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地热资源的勘查研究,查清地区可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条件。在资源勘查中,应针对不同的地热田类型,采取相应的勘查方法。对于呈带状分布、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地热田,应着重查明控热断裂构造的展布方向及赋存条件、地热水的补给来源及

其补给量,评价地热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量。对于呈层状分布的盆地型地热田,应着重查清主要热储层的埋藏条件、渗透性能及上覆岩层地温梯度,圈定适宜开采的地区及有利的开采地段,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资源量。对于浅层地热资源,应着重查明浅部地层结构、渗透性能,确定水(地)源热泵的适宜区(段),测试地层热交换参数,评价在保持热均衡条件下的可利用的资源量。

2、制定统一的开发利用规划。依据地区的资源条件,制定地区统一的开发利用规划。为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区别以下几种情况:(1)对于泉源型地热资源,其规划开发的利用量,以长期的泉水流量动态监测资料为依据,其年平均开发利用量,不宜大于泉水的枯期流量。

(2)对于不具备回灌条件的新生界热储,其规划开发利用量,以一定时限内保持一定降速条件下的开采量为依据来确定开发利用规模

及开采年限,严格控制水位的年下降速率。

(3)对于具备回灌条件的基岩热储(主要是灰岩热储),其规划开发的利用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回灌量的大小,以采灌量保持一定比例的动态平衡开采量为依据,确定开发利用规模并对采灌量实行严格控制。

(4)对于浅层地热资源,其规划应明确划定水(地)源热泵适宜地区,结合城镇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

3、提高勘查、开发利用技术。新区与深部地热资源开发风险高、难度大,是地热界的共识。开采愈深,风险愈大。近几年,在新区和

开发深部地热资源时,有不少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甚至是失败的。如北京的王佐、地坛、亚运村、来广营、金融街等地的深井,上海青浦、哈尔滨北区等地地热勘查均未取得满意结果。为了减少钻井风险,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投入精度高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如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技术设备进行深部地质勘查,搞清深部地层结构、分布,为正确地选定钻井位置和编制地质设计文件提供依据。二是改进成井工艺,包括钻机设备选型、钻井结构设计、循环液的选用、防孔斜技术、防渗漏问题的处理技术、洗井技术等环节。

4、优化资源的配置。我国目前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开采其载体—地热水。地热水是集热、矿、水于一体的宝贵资源,开发利用时只有对这三方面实行综合利用、梯级利用、循环利用,才能体现其最佳的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益。现阶段要做到这一点,还需做出很大的努力。

5、积极实施地热回灌。地热回灌是提高地热资源采取率、减少污染、保持稳定的地热水位(头)和良好的开采状态、维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早期开采的盆地型地热田,隨着开采量的增加、开采年限的增长,地热水位(头)都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水位下降速率与开采量大小、开采时间的增加成正比关系,直接影响着热田的持续利用。实施地热回灌工作,对减缓热水位(头)的降速和热水位的稳定、回升有一定的作用。有条件、有能力回灌的盆地型地热田,在开采一段时后,具备自流回灌的条件时,都应积极推进地热回灌,尤其是对于渗透条件好的灰岩热储,应普遍推行地热回灌。以利用热

储中的“热”为主,实现由取热储中的“热水”,向取热储中“热能”的方向转化。在有明显补给区的地热田,为减少回灌成本,还可考虑在其补给区或热储埋藏较浅的部位,利用其他清洁水源实施集中回灌。

6、防高矿化地热水对环境的污染。部分地热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高,有的高达10克/升以上,有的地热水中某些组份含量超过排放标准。这些地热水利用后若随意排放,就会对环境会形成一定的污染,值得重视。

7、加强开采动态监测。国内外早期开发利用地热田的经验表明,热田开发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测,是热田统一管理、指导持续开发利用的需要,是进行资源可靠性评价的主要依据。热田投产后,就应对其开采量、水位(头)、水温、水质的动态变化进行连续而系统的监测,掌握其变化规律,分析开采量与水位(头)下降的关系,确定能够使水位(头)保持相对稳定的开采量,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8、强化对热田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地热资源具有公共性、资源性、可持续性、流动性的特征,属国家所有,应主要为公众服务。随着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普及,一些地热田(或集中开采地区)的开采井不断增加,少则几眼,多则上百眼,分属不同的单位和部门,开采过程中相互干扰的问题普遍存在,为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就全国来说,制定“地热资源管理办法”,统一对地热资源的管理也势在必行。

9、积极推进“中国地热城”、“中国温泉之乡”的建设活动。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较集中的城镇地区,按照“资源清楚、利用高效、管理到位、环境优美、传承文化、持续利用”的标准要求,由行业协会授予(命名)“中国温泉之乡(地热城、示范区)”的称号。这将有利于推动地热开发的规范化与法制化管理,促进地热(温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政府主管部门、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单位都十分欢迎的事,应在严格掌握标准、突出特点的基础上积极予以推动。

10、开展“干热岩”开发利用的试验研究。“干热岩”具有巨大潜在热能,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还是空白,但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干热岩的资源条件、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来说,还是具备条件的,社会也有了这方面的需求。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始“干热岩”利用的试验研究,为后续的开发利用积累经验。

(完整版)地热水、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提纲

地热水(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编制要求 一、地热水、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要求 1.矿区概述 1.1矿区位置及交通 矿区行政区划,距(区)县城方位及距离,矿区中央地理坐标,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矿区面积,开采标高,矿区交通情况(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1.2自然地理 矿区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经济概况。 1.3矿业权单位概况 矿业权单位性质,简述矿业权单位的基本情况。 1.4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已利用的地热井,简述地热井开发利用情况(开采井、泉位置、成井时间、批准取水量、现状开采量、取水用途等),地热尾水处理及排放情况,水质、水温及水位变化情况。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 1.5编制依据及设计原则 1.5.1编制依据 (1)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规章及行业规范、规程、技术标准; (2)《矿区地热水或矿泉水资源评价报告》及其评审意见书、备案证明; (3)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基础性资料。 1.5.2设计原则

(1)遵循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综合利用的原则; (2)发挥资源优势、设备优势、人力优势的原则; (3)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达到高效、节约的原则; (4)坚持依法幵采、安全环保的原则; (5)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2.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2.1市场需求 简述市场供需概况,适当预测近期市场需求态势。 2.2产品价格 简述产品价格及市场前景。 3.地热水或矿泉水资源概况 3.1地层 地层岩性特征、厚度、分布及岩浆活动情况。 3.2地质构造 介绍工作区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位置、附近及区内的断裂、褶皱发育情况、断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地热田形成的影响等。区内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及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其对地热田形成的影响。 3.3区域水文地质 包括区域地下水类型、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等分析以及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动态变化等内容。 3.4地热水或矿泉水形成条件 3.4.1地热水 (1)地热田(带)基本特征

地热开发与利用

关于中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 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 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7.9%(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

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中国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 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滇高温地热带的一部分。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热储层为厚度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系砂岩、砂砾岩,温度在40~80℃左右,目前已发现全国共有地热温泉3000多个,其中高于25℃的约2200个。从温泉出露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有四个水热活动密集带[1]:藏南-川西-滇西水热活动密集带;台湾水热活动密集带;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活动密集带;胶东、辽东半岛水热活动密集带。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中,主要类型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 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勘查和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初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

地热能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中国地热能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 报告(2015年版) 报告编号:15A2A1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地热能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5年版) 报告编号:15A2A15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3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4006-128-668、0、传真:0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地热能是贮存于地球内部的一种巨大的能源。地球内部热源来自重力分异、潮汐摩擦、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主要方式,地热能在采暖、供热、农业、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人们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的担忧与日俱增,地热能源也越来越得到关注,在全球范围内激发了新一轮地热能开采热,欧、美、日等国纷纷加速地热能开发。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地热能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5年版)认为:我国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全国地热可采储量是已探明煤炭可采储量的倍,其中距地表2000米内储藏的地热能为2500亿吨标准煤。全国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 8亿立方米,所含地热量为973万亿千焦耳。在地热利用规模上,我国近些年来一直位居世界首位,并以每年近10%的速度稳步增长。 在我国的地热资源开发中,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地热发电效益显著提升。除地热发电外,直接利用地热水进行建筑供暖、发展温室农业和温泉旅游等利用途径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国已经基本形成以西藏羊八井为代表的地热发电、以天津和西安为代表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概述 最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目前,地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世纪。地热资源 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多处,其中进行地热勘查的并已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的地热田有50多处。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孔,孔深2006米,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为1.04×1014kJ/a,相当于每年360万吨标准煤当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如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以及众多山间盆地区。这些地区1000—3000米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地热开发与利用 最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高温地热发电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在西藏、云南的高温地热分布区,其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当地热衷于建造10—20MW的迳流式小水电站,而对建造地热电站,实施多能互补的认识不够。但是,无论如何当地小水电站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在丰水期发电3000—4000小时,而枯水季节则不能满发或停发。为改变枯季缺电现状,地热专家提出地热发电与小水电联合调度、优势互补方针,得到了共识,今后地热发电仍会稳步增长。 一、资源状况 中国地热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据粗略计算,主要沉积盆地小于2 000米的深度中储存的地热资源总量约4.0184×1019kJ,相当于1.3711×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以其1%作为可开采量计算,可开采地热资源总量为4.0184×1017kJ,约相当于1.3711×1010吨标准煤的发热量(表2.5.7)。 因中国山地多,全国平均单位面积热储存量将小于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全国960万平方千米地热资源总量若以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4.415×1013kJ的50%估算,估计约2.11920000×1020kJ或相当于7.2310×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可开采热量仍以热储存量的1%计算,则全国地热资源可开采量约相当于7.23×1010吨标准煤。 据1996年统计,全国已勘查的地热点(田)有738处,其中进行过勘探的有43处;详查的83处;普查及区域调查的612处。探明各级可开采地热水总量为247.016万立方米/天,

中国大陆地区地热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

地热能系指储存于地球内部的能量,一方面来源于地球深处的高温熔融体;另一方面源于放射性元素(U、TU、40K)的衰变。按其属性地热能可分为4种类型。 地热能系指储存于地球内部的能量,一方面来源于地球深处的高温熔融体;另一方面源于放射性元素(U、TU、40K)的衰变。按其属性地热能可分为4种类型:①水热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的热水或水热蒸气;②地压地热能,即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或含油气)盆地深处(3~6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③干热岩地热能,需要人工注水的办法才能将其热能取出;④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200℃)熔融岩体中的巨大热能,但如何开发利用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上述4类地热资源中,只有第一类水热资源在中国已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分布在中新生代大中型沉积盆地如华北、松辽、四川、鄂尔多斯等。这类资源又往往跟油气或其他矿产资源如煤炭等处在同一盆地之中。上述三类地热资源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并与该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密切相关。 一、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

目前在西藏羊八井热田已建起装机容量为25.18MW的地热电站,由于西藏地区传统能源如油气、煤炭缺乏,而高温地热资源又颇为丰富,因此在解决当地能源供应问题上起很大作用。羊八井地热电站从1977~1991年的14年内共装机25.18MW,最后一台3MW机组于1991年初投入运行。自1993年以来,年发电均保持在1亿度左右,截至2002年5月,羊八井地热发电总量达16亿度,电站年平均运行4300小时(羊八井地热电厂生产科,2002)。羊八井地热电站全年供应拉萨的电力为41%,冬季超过60%。另外两个较小的地热电站也已在朗久和那曲建成,其装机容量分别为2MW和1MW,对当地经济发展也起到相当作用。据估计,滇藏地热带的发电潜力为5817.65MW。表1我国大陆地区地热电站装机容量地点名称机组数装机容量/MW西藏羊八井925.18那曲11郎久22续表地点名称机组数装机容量/MW广东丰顺10.3湖南灰汤10.3总计28.78 二、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非电直接利用 如供暖、制冷、水产养殖、旅游疗养等。进入9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地热兴起了直接利用的高潮,尤其在高纬度寒冷的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加大了以地热供暖(采暖和生活用水)为主的开发力度。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减少了大量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还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截至1999年底,用于非电直接利用的热水流量为64416L/s,相当于每年提供162009MJ 的热能。这一数字说明中国的地热直接利用水平已居世界之首。全国

浅谈地热资源的类型与开发利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2860042.html, 浅谈地热资源的类型与开发利用 作者:李心玉张文国 来源:《西部资源》2016年第02期 摘要:地热资源是可为人们开发利用的地球热能,是一项清洁可再生能源。本文分别从温度、埋藏深度和赋存状态划分了地热类型,并介绍了地热资源在发电、直接利用和浅层地温能方面的开发利用。合理、可持续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不仅节约能源,对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人类开始寻求新型能源、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以改变严重依赖煤炭、石油等能源结构。地热资源是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并列的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循环利用,不仅可以改善能源结构,而且对保护全球环境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1.地热资源概述 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如果这些热能在岩浆、火山、构造等地质因素控制下向地壳一定范围内富集,并达到可开发利用的条件,便可成为地热资源。即地热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的地球内部热能,包括地热流体及其伴生的有用部分。 目前地热资源主要来源有三方面:一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二是地球熔融岩浆加热作用;三是太阳的热辐射。 2.地热资源的类型 地热资源有多种分类方法,一般按温度、埋藏深度、赋存状态等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2.1按温度分 根据温度,地热资源可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三类:其中高温地热资源温度大于等于150℃,中温地热资源温度小于150℃且大于等于90℃,以及低温地热资源温度小于90℃。 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出现在地质活动性强的各大板块边,即如板开裂部分、板块的碰撞带等。著名的冰岛地热田,日本和新西兰的地热田,我国西藏羊八井地热田,都属于高温地热资源。中、低温地热资源则分布在板块内部,如活动断裂带、断陷谷和坳陷盆地地区。 2.2按埋藏深度分 根据地下埋藏深度可分为埋藏深度为200m以上的深层地热资源和埋藏深度200m以下的浅层地热资源。如云南的腾冲、西藏的那曲等地热田,都属于浅层地热资源。

国内外地热能开发及利用现状介绍

国内外地热能开发及利用现状介绍 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王鸿雁张葵叶 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地热资源既属于矿产资源,也是可再生能源。目前可利用的地热资源主要包括:天然出露的温泉、通过热泵技术开采利用的浅层地温能、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的地热流体以及干热岩体中的地热资源。在全球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近年来,全球地热能开发及利用取得较快发展,也越来越引起我国政府及企业的重视。 一、全球地热资源分布及利用 (一)全球地热资源分布 全球地热储量十分巨大,理论上可供全人类使用上百亿年。据估计,即便只计算地球表层10km厚这样薄薄的一层,全球地热储量也有约1.45×1026J,相当于4.948×1015吨标准煤,是地球全部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的几百倍。[1]世界上已知的地热资源比较集中地分布在三个主要地带:一是环太平洋沿岸的地热带;二是从大西洋中脊向东横跨地中海、中东到我国滇、藏地热带;三是非洲大裂谷和红海大裂谷的地热带。这些地带都是地壳活动的异常区,多火山、地震,为高温地热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2]图1所示为全球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带:

图1 全球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带 来源:鹿清华, 张晓熙, 何祚云. 国内外地热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 排, 2012, 2(1): 39-42 (二)全球地热资源利用 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热水型、地压地热能、干热岩地热能和岩浆热能四种类型;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又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分为发电和非发电两个方面,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是直接利用,多用于采暖、干燥、工业、农林牧副渔业、医疗、旅游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方面。此外,对于25℃以下的浅层地温,可利用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制冷。 根据2010世界地热大会的最新数据,2010年,全球有24个国家开发了地热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0715MWe,年发电利用总量为67246GWh,平均利用系数为0.72;有78个国家开展了地热直接利用活动,总设备容量为50583MWt,年利用热能121696GWh,平均利用系数0.27。 表1 地热发电排名前10的国家 国家装机容量 (MWe)运行能量 (MWe) 总生产能量 (GWh/y) 运行率 (%) 运行机组 (套) 美国3093 2024 16603 0.94 209 菲律宾1904 1774 10311 0.66 56 印尼1197 1197 9600 0.92 22 墨西哥958 958 7047 0.84 37 意大利843 843 5520 0.75 33 新西兰628 628 4055 0.74 43 冰岛575 575 4597 0.91 25 日本536 422 3064 0.83 20 萨尔瓦多204 192 1422 0.85 7 肯尼亚167 167 1131 0.78 6 表2 地热直接利用排名前10的国家国家总生产能量GWh/y 主要利用方式 中国20932 直接供热、地源热泵、洗浴 美国15710 地源热泵 瑞典12585 地源热泵 土耳其10247 直接供热 日本7139 洗浴 挪威7001 地源热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一】中国地热概述 最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目前,地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世纪。 【二】地热资源 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多处,其中进行地热勘查的并已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的地热田有50多处。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孔,孔深2006米,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为1.04×10^14kJ/a,相当于每年360万吨标准煤当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如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以及众多山间盆地区。这些地区1000—3000米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 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 【三】地热开发与利用 最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高温地热发电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在西藏、云南的高温地热分布区,其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当地热衷于建造10—20MW的迳流式小水电站,而对建造地热电站,实施多能互补的认识不够。但是,无论如何当地小水电站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在丰水期发电3000—4000小时,而枯水季节则不能满发或停发。为改变枯季缺电现状,地热专家提出地热发电与小水电联合调度、优势互补方针,得到了共识,今后地热发电仍会稳步增长。 【四】资源状况

地热井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地热井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关于切实加强地热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地热资源管理秩序,杜绝无序开采,确保可持续利用,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地热资源管理秩序专项整治活动,为保证活动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热资源并重的原则,以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执法整治为手段,以科学利用为目的,维护地热资源国家所有权益,维护良好的勘查开采秩序,促进地热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和节约集约利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地热资源服务经济、惠及民生。 二、整治措施 (一)切实做好排查摸底。针对我县当前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县国土、水务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内地热资源勘查开采企业(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查清辖区内现有地热井井口位置、开采主体、水温水量、开采时限、尾水排放、回灌措施是否落实等情况。排查情况要逐一登记造册,切实摸清辖区内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实情况。 (二)扎实开展清理整治活动。一是整顿规范一批。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于符合矿产资源规划且有整改意愿的企业和单位进行整改。由被整改企业和单位持有质资单位出具的地

热井回灌方案,向县国土部门提出整改申请,待县水务部门出具经过专家评审通过的水资源论证报告,县环保部门出具环评报告审批意见后,报县政府审批同意后方可打回灌井。在打井过程中,需由有质资单位编写地热井开发利用方案和储量核实报告,回灌井打成后,经县国土、水务部门验收合格,并报县政府同意,方允许限期办理相关手续。二是淘汰关闭一批。对未申请整改和通过整改达不到取水许可或采矿权设立条件的,一律依法予以关闭,集中供暖企业要及时与相关地热供暖小区进行对接,对供暖设施进行改造,确保地热井关停后,群众的取暖需求不受影响。 (三)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全面规范新开采地热资源。县国土、水务部门要加大联合巡查力度,建立巡查台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无证取水、无证勘查开采地热资源等行为,对县政府确定关闭取缔的地热井,要撤出设备,封闭井口。对达到立案标准的,一律立案查处,需要移交司法机关的一律移交。对执法单位因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强化属地监管。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发挥属地监管优势,组织专门队伍加强巡查执法,切实防止新的非法钻打地热井的行为发生,乡镇(街道、开发区)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今后凡是出现新的非法开采地热资源的,一律追究辖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全球地热资源储量状况分析

全球地热资源储量状况分析 1、世界地热能资源储量丰富 离地球表面5000米深,15℃以上的岩石和液体的总含热量,约为14.5×1025焦耳(J),约相当于4948万亿吨(t)标准煤的热量。 地球内部蕴藏着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地热能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估计,仅地壳最外层10公里范围内,就拥有1254亿焦热量,相当于全世界现产煤炭总发热量的2000倍。如果计算地热能的总量,则相当于煤炭总储量的1.7亿倍。有人估计,地热资源要比水力发电的潜力大100倍。可供利用的地热能即使按1%计算,仅地下3公里以内可开发的热能,就相当于2.9万亿吨煤的能量。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不过世界各地的地热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国家地热资源特别丰富。冰岛就是富地热资源的国家。它地处北极圈附近,尽管气候寒冷,但地下却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冰岛的岩流几乎占全球岩流的三分之一,近几个世纪里,平均每五年有一次火山爆发,有形成地热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据统计,冰岛拥有温泉、热泉、蒸汽泉、间歇泉等达1500多个。 美国也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据地质调查表明,美国高温地热发电潜力相当于755~7297亿吨标准煤,或600~4750亿桶石油;可以直接利用的中、低温热能则相当于1606~9139亿吨标准煤。 此外,日本、新西兰、意大利、前苏联、印度、菲律宾、法国、匈牙利、墨西哥、肯尼亚等许多国家都蕴藏着地热资源。 图表世界地热能利用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协会 2、我国地热能资源储量及分布状况 我国的地热资源也比较丰富。目前已发现的地热露头有2700多处(包括天然和人工露头),还有大量地热埋藏在地下尚待发现。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问题与建议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问题与建议 作者:宾德智2010年05月28日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地热资源作为绿色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普遍受到关注。为促进我国全面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笔者借此短文,就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及有关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和建议,供讨论。 一、地热和地热资源的概念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储存、产生的热量。能够经济的为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热量,称地热资源,人们习惯简称为“地热”。地热资源的现代涵义包括:地热过程的全部产物,指天然蒸汽、热水和热卤水等;由人工引入(回灌)热储的水、气或其他流体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热水和热卤水等;由上述产物带出的矿物质副产品。目前,可利用的地热资源有:天然出露的温泉地热资源;通过热泵技术可开采利用的浅层地热资源;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地热水(气)资源和干热岩体中的地热资源。 当前,我们所讨论的地热开发利用问题,实际上还限于天然温泉、通过热泵技术利用的浅层地热和通过人工钻井技术直接开采利用地热水(气)资源,尚未涉及干热岩中的地热资源利用问题。

上述四类可用地热资源,从总量及开采难易程度的角度分析,天然温泉资源量小、地域局限性较大,但开采容易,且无风险,是当前温泉旅游业开发利用的重点资源;浅层地热(指地表恒温带以下一定深度内地层中储存的热量)资源量丰富、分布普遍,易开采,风险低,主要利用热泵技术进行利用,但开采对环境有一定影响,是当前空调采暖开发利用的热点,发展较快;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的地热水(汽)资源,主要开采3000m深度以上地层热储中储存的地热水(汽)资源,资源量大,但开采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热储的分布与渗透条件,有较大风险,当前主要是直接开采热储中的地热水(汽),因地热水的补给有限而限制了其开发利用的规模,今后将逐渐转向仅利用热储中的“热量”的方向转化;干热岩中蕴含的地热资源量最大,主要通过地下换热技术开采,由于受当前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内尚没有投入实际利用,从发展的观点和未来能源需求考虑,这种地热资源将成为开发利用的重点。 二、我国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状况 (一)地热资源勘查 我国地热资源勘查活动始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50年代中期,当时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的范围仅限于天然出露的温泉等。在此期间,在全国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地热资源普查。为配合国家医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况及问题分析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况及问题分析 北京、河北、山西等地采访发现,面对丰富的地热资源,众多开发商一拥而上,由于缺乏科学规划、盲目开采、粗放利用,对资源和环境造成诸多破坏。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保护措施若不及时落实跟进,地热过度开发趋势将会加剧。有关部门应坚决制止乱采滥用、粗放利用地热资源,把地热资源利用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地热违规开发破坏地质环境 “个别县开发地热资源毫无科学规划可言,本来只适合打三五眼热水井,却一下子就打了二三十口,开发现状令人瞠目结舌。”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据调查,这些地热开发许多属于“未批先建、先建后批”,甚至偷偷开发的现象也不稀罕。 河北深州、安平、深泽、故城等地热供暖比较集中的县了解到,很多地热井都是近两年补办的手续。由于回灌井技术工艺复杂、投资成本高,大部分地热井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都不建回灌井。“先打井后上报”、“只开采不回灌”在一些地方成为普遍现象,地热管理部门对地热水资源的情况掌握不够,对取水量难以监测。 目前,国内地热资源主要用于洗浴、医疗保健、温泉度假、供暖以及养殖等低附加值的产业,开发形式粗放,缺乏

梯级开发的先进工艺,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一些地方的地热水温每年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有的地热游泳馆开始用烧锅炉的办法给水升温,有的打着地热的牌子却用自来水。由于各地各自为政,有的存在盲目打井,井位密度过大,超采地热导致一些地热田出现热田面积缩小,甚至出凉水的情形;有的由于超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超常下降。 如果开发地热不采取回灌措施,不仅会造成地热资源枯竭,还会带来环境危害。有专家说,如果没有回灌,地热水被大量开采后,会引起含水层压力、温度下降。地热水直接在地表排放,还会对生态造成热污染、化学污染等危害。 法律法规落实难制约资源管理 “管理体制不顺,法律法规落实难,是当前地热资源保护中的普遍现象。”据了解,将地热资源按矿产资源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按照法律规定,抽取深层地热水至少需要两证:一是县级以上水务部门颁发的取水许可证,二是向省级国土部门申请采矿权。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已经出台了“地热管理条例”,对地热的勘探、开发、利用、回灌、环保等环节都有明确规定,但实际上这些“条例”落实并不如人意。 “多龙管水”局面在地热资源开发上同样存在。山西省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水利部门一直与地矿部门争地热管理权,致使地热开发企业无所适从。有的地热开采办理了取水

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研究

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必须对可再生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基于此,本文就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进行研究,首先就地热资源的分类、地位和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当前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回注问题、腐蚀问题等角度,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从而提升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 关键词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策略 前言 地热资源是一种先进的可再生资源,自开发以来就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有效节约自然资源,还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当前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的现状来看,很多社会领域虽然能够明确地热资源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使能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探究这一课题是非常必要的。 1 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的现状分析 1.1 地热资源的分类 地热资源是当前广泛应用的可再生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够有效节约自然资源。地球内部具有很多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些是可再生资源,有些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地球内部的可再生资源进行有效挖掘和利用。地热资源是地球产生于地球内部,由于内部的温度很高,因此具有很强的地热能量,而这些能量远远高于石油、化石等燃料消耗产生的能量。地球内部实质上是一个高温的熔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进行地质演变,然后形成一种复合型的可再生资源。 就具体分类来看,地热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别是低压地热能、热水型地热能、岩浆热能和干热岩地热能,而当前被社会广泛开发利用的为热水型地热能。由于热水型地热能的温度不同,因此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中150℃以上为高温地热能,主要用于发电;90℃和150℃之间的为中温地热能,主要用于供暖、干燥、制冷等项目;90℃以下的为低温地热能,也应用于供暖、干燥、制冷等项目。 1.2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地热资源的储备情况远远超过煤炭的储备量,而每年对地热水的开采量能够达到每立方米389.5×106吨,而地热资源的开发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向上递增,这充分显示出我國地热资源雄厚的储备实力和开发潜力。当前对

地热开发与利用

地热开发与利用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关于中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

中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中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发布时间:2010-7-20信息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 [摘要]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从地热发电和地热采暖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地热资源在我国的利用,对我国地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角度指出地热资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 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 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7.9%(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中国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滇高温地热带的一部分。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热储层为厚度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系砂岩、砂砾岩,温度在40~80℃左右,目前已发现全国共有地热温泉3000多个,其中高于25℃的约2200个。从温泉出露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有四个水热活动密集带[1]:藏南-川西-滇西水热活动密集带;台湾水热活动密集带;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活动密集带;胶东、辽东半岛水热活动密集带。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中,主要类型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 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勘查和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初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近年

沧州肃宁县地热开发利用及其环境保护问题

前言 地热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尤其在冬季供暖方面有着锅炉无法拟的优越性,地热又属于洁净能源,不污染环境,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开发利用地热能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肃宁县是河北省皮毛加工地,是朔黄、京九铁路的交汇处,随着朔黄、京九铁路的相继开通,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当地皮毛企业及朔黄铁路公司等相继建设与发展,将对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更大的活力。同时,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加快,对地热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本区地处冀中拗陷区,地热地质条件良好,地热资源丰富,然而肃宁地热田的地热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地热开发利用层次较低,管理粗放,影响了肃宁县县城地热资源的科学、经济、合理、有序的开发与保护。 为避免盲目开采造成的失误和浪费,为科学合理开发肃宁县城区地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小组在河北省地勘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与肃宁县华硕地热开发有限公司有关人员的帮助下,开展了对肃宁县城区地热资源研究工作。 (一)所做的工作: 1.收集了肃宁地区地热资源方面资料,取得河北省地勘局水文四队及当地有关单位的支持,并提供技术指导。 2.到肃宁地区进行实地勘察,对肃宁地区地质构造和地热层进行了解,到现有地热井处提取水样进行化验,并作不同用途的水质评价,为地热资源评价,合理开发肃宁县县城地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3.了解了肃宁地区经济发展情况,通过对已有地热开发井进行调查研究获得地热发展与利用的相关资料与问题。 4.搜集到各地区地热开发与利用的经验,并结合肃宁地区实地情况提

出地热利用可行性方案。 5.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对现存地热开发对环境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统计,并提出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 为此,我们课题组全面收集了该区的物探、石油探井、水文地质、地热等相关资料,进行了实地勘查,,在综合研究基础上编写了肃宁县地热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报告。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河北省地勘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与肃宁县华硕地热开发有限公司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大力帮助和精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以往地热资源研究程度 本区以往地热资源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与本区有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1978-1982年,河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远景区划组完成了《河北省地下热水开采利用水文地质远景区划报告》,该报告较细致地论述了区域地质、深部构造、平原区基岩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地热地质,圈定了平原区地热异常区范围。 198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陈墨香等人编写的《华北地热》一书,该书对包括本区在内的区域地温场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对地下热水形成、性质、开发利用进行了探索,圈画了浅部可开发的地热区,并将深部地热作为开发利用远景区。 1988-1989年,沧州地区新能源办公室提交了《沧州地区地热资源调查研究及开发利用对策报告》,该报告给出了全区的地热水资源量,并对全区地热水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石油勘探井资料265眼。 2001年,河北省地勘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提交了《河北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研究报告》,该报告对包括该区在内的全省地热地质条件进

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

[论文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现状利用存在问题 [论文摘要]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从地热发电和地热采暖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地热资源在我国的利用,对我国地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角度指出地热资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 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 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7.9%(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中国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滇高温地热带的一部分。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热储层为厚度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系砂岩、砂砾岩,温度在40~80℃左右,目前已发现全国共有地热温泉3000多个,其中高于25℃的约2200个。从温泉出露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有四个水热活动密集带[1]:藏南-川西-滇西水热活动密集带;台湾水热活动密集带;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活动密集带;胶东、辽东半岛水热活动密集带。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中,主要类型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 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勘查和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初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对地热资源认识的提高,出现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热潮,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截至2005年底,全国每年直接利用的地热资源量已达44570万m3,居世界第一位,至2010年预计年开采地热水总量可达到900×106m3,开采利用的热量折合标准煤约495×104t/d。目前,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在供暖、供热水、医疗保健、洗浴、娱乐、温室、种植、养殖及工业应用等方面均达到一定规模,其中供热采暖占18.0%,医疗洗浴与娱乐健身占65.2%,种植与养殖占9.1%,其他占7.7%,初步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地热产业。但目前我国地热开发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