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植物实习报告

峨眉山植物实习报告
峨眉山植物实习报告

峨眉山野外考察植物实习报告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方向)班级:20101622

学号:2010162231

姓名:和晋源

实习对向:生物专业的大一学生实习地点:峨眉山风景区

实习时间:2011/4/10到2011/4/17

实习老师:韩利红、罗立群

一、实习目的:

1、通过考察动植物种类及其生存的环境,加深对

理论知识的巩固。

2、提高学生认识各种动植物结构与功能的能力。

3、定点进行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调查及资源考

查。

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

力。

5、通过观察、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

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学生的

动手能力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

6、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

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

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

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二、峨眉山自然概况

植被特征:峨眉山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博物馆。峨眉山海拔3099米,亚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气候带兼备,雨量充沛。中、酸、碱性土壤3种兼有,其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各类植物的生长。全山森林面积达677 Km2,森林覆盖率为87%,绝大部分为常绿针叶和阔叶混交林,拥有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等珍稀植物,被誉为“植物王国”和“绿色宝库”。峨眉山植物垂直带谱自山麓至山顶,反映了亚热带至亚寒带的植被景观。雄伟的山体景观与秀丽的植被景观以及神奇的气象景观有机的融合,使之荣获“峨眉天下秀”的美誉。

峨眉山位于多种自然要素(地质、地理、气候等)交汇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复杂的区系成分。地质时期峨眉山地区历经多次海陆变化,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是该地区孕育现代植被类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地处康滇古陆北缘,峨眉山植被继承了丰富的古热带区系成分,新生代始新世末期至新近纪伴随着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的阶段隆升和古地中海的退却(吴征镒,1980;孙航,2002),包括峨眉山在内的康滇古陆植物区系与东部的扬子古陆和南部的冈瓦纳古陆(印度等)植物区系产生交流,伴随新近纪的河流侵蚀和冰川作用以及北半球古气候的冷暖交替,峨眉山以其独特的地理、地貌和小气候等自然因素成为许多(北方)古近纪植物的避难所和新植物类群演化的摇篮,致使现代峨眉山的植物区系成分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峨眉山具有世界上典型的、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具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谱。峨眉山植物物种多样性造成了群落组成结构的复杂性和群落类型的多样性。峨眉山的森林植物群落具有乔木、灌木和草地等各层发达且结构完整的特点,各层种类很少由单一的优势种组成,通常为多优势种(李旭光,1984;黎昌谷,1990;谷海燕、李策宏,2006、)。峨眉山植物垂直分布明显,报国寺到洪椿坪(海拔500~1100)m),为常绿阔叶林和低山针叶林,以桢楠、川桂、杉、柏和马尾松为主。洪椿坪到洗象池(海拔1100~2 100 m),为常绿和落叶阔叶林,以油杉、香樟、冬青、六角枫和峨眉栲为主。洗象池到金顶(海拔2100~3099m)为高山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以冷杉、红杉、木莲、杜鹃、箭竹、高山桦和野樱桃为主,并兼有高山灌木丛林和草甸。从低至高由常绿阔叶林一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一针阔叶混交林一亚高山针叶林形成了完整的森林垂直带谱,构成了生态多样的峨眉山自然景观,当属世界亚热带山地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植被景观之一。

三、峨眉山植物资源概况

眉山优越的自然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保存完好的森林植被,为各种植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峨眉山狭窄的地理区域内,分布着高等植物280科,3700余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以上,占四川植物物种总数的1/3。其中包括苔藓植物70科196属400余种(含变种、变型等分类单位),蕨类植物45科105属430余种,种子植物165科970属2870余种。

峨眉山植物不但种类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统计数据显

示,峨眉山分布有资源植物2000余种,占峨眉山高等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占我国资源植物的15%左右,其中药用植物达1655余种,隶属212科,868属,其中包括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三七(Panax notoginseng )、峨参(Anthriscus sylvestris (Linn.) Hoffm. )等多种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此外,峨眉山还是我国久负盛名的黄连之乡,具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峨眉山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如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峨眉桃叶珊瑚(Aucuba chinensis Benth. subsp. omeiensis )、川八角莲(Dysosma vdtchii)、峨眉红山茶(Camellia omeiensis Chang)、红花五味子(Schisandra rubriflora )以及兰科、杜鹃花科和报春花科等的多种植物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峨眉山的粮、果、蔬菜及饮料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比较典型的粮类野生植物资源有栗(Castaneamollissima)、锥栗(Castanea henryi )、薯蓣(Dioscorea opposita)和银杏(Ginkgo biloba )等。果用植物资源主要包括在悬钩子属、茶藨子属、蔷薇属、猕猴桃属、胡颓子属、四照花属等。峨眉山的蔬菜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约有210余种,分属68科119属,主要种类包括在部分蕨类、蕺菜属、蓼属、藜属、马齿苋属与十字花科、景天科、伞形科、五加科、唇形科、菊科、百合科、鸭跖草科与禾本科植物等类群中。此外,峨眉山还拥有极其丰富的芳香植物、纤维植物、油脂植物、蛋白植物、鞣质植物、淀粉植物和维生素植物等多种资源植物。

峨眉山具有非常多的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如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 ) 、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 et Zucc. )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 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共记载峨眉山濒危维管植物3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14种,二类保护植物25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和附录三记载了峨眉山濒危植物122种。峨眉山受立法保护的濒危植物共有158种。

峨眉山有特有植物100余种分别隶属于43科79属,包括苔藓植物2科2属,蕨类植物4科8属,种子植物37科69属。仅产于峨眉山或首次在峨眉山发现并以“峨眉”为词头定名的植物就达100余种,如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omeiensis)、峨眉山莓草(Sibbaldia omeiensis)和峨眉南星(Aridsaema omeiense)等。同时,峨眉山植物区系成分起源古老,单种科属、寡种属和洲际间断分布的类群多,如著名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桫椤(Alsophila spnulosa)、银杏(Ginkgo biloba)、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独叶草(Kingdonia uniflora)等在植物分类上都是一些孤立的类群,形态上都保留了部分原始的特征。

峨眉山植物区系复杂多样。峨眉山植物区系的复杂性反映在组成上既有中国一日本植物区系成分,又有中国一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成分,而且热带、亚热带植物成分与温带植物成分交汇、融合,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例如热带、亚热带常绿树种栲、石栎和木荷等可上升至海拔2200m 以上,寒温性、温性的冷杉和铁杉等可下延至海拔1800m,与温性的槭和桦等融为一体,形成峨眉山山地特有的、色彩斑澜的针阔混交林带。

峨眉山保存了典型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具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谱。峨眉山植物物种多样性造成了群落组成结构的复杂性和群落类型的多样性。峨眉山的森林植物群落具有乔木、灌木和草地等各层发达且结构完整的特点,各层种类很少由单一的优势种组成,通常为多优势种。峨眉山植物垂直分布明显,从低至高由常绿阔叶林一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一亚高山针叶林形成了完整的森林垂直带谱,构成了生态多样的峨眉山自然景观。

峨眉山在如此狭窄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孕育着如此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和完整的植被类型,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因此,峨眉山植物一直以来也备受中、外植物学家和植物爱好者的关注和青睐。

四、实习内容

1、长管连蕊茶

中文名: 长管连蕊茶拉丁名: Camellia elongata (Rehd.et .Wils.)Rehd.

科中文名: 山茶科科拉丁名: Theaceae.

属中文名: 山茶属属拉丁名: Camellia

保护级别: 濒危植物别名:

生物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米,嫩枝纤细,无毛;叶披针形,先端渐尖,尾状,基部楔形,叶缘上半部有疏钝齿,或近全缘,两面无毛;花顶生;花瓣5-7片,白色,基部与雄蕊相连达1厘米;蒴果球形,先端尖;花期10-12月。

珍稀原因: 濒危种;中国特有。

峨眉山分布: 蛇倒退、洗象池、九老洞至洪椿坪、观心坡、息心所、万年寺

国内外分布: 产于四川峨眉等县,贵州也有分布。

2、毛叶槭

中文名: 毛叶槭拉丁名: Acer stachyophyllum Hiern

科中文名: 槭科科拉丁名: Aceraceae

属中文名: 槭属属拉丁名: Acer

生物特征: 落叶乔木,高约8-10米;树皮光滑,深灰色或淡褐色;叶卵形,基部近于圆形,边缘有锐尖的重锯齿,长9-11厘米,宽4.5-6厘米,下面密被淡黄色的绒毛;果序长7-8厘米,翅果嫩时淡紫色,后变为淡黄色。花期不明,果期10月。

峨眉山分布: 洗象池罗汉坡、九老洞

国内外分布: 产于四川、云南、西藏和邻近的南亚各国。

3、峨眉冬青

中文名: 峨眉冬青拉丁名: Ilex omeiensis S.Y.Hu

科中文名: 冬青科科拉丁名: Aquifoliaceae

属中文名: 冬青属属拉丁名: Ilex

生物特征: 常绿灌木或乔木。叶片阔椭圆形,全缘,侧脉6-8对。由5-9花组成的聚伞花序或伞形花序簇生于2至3年生的叶腋内,被短柔毛;花淡黄色。果球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峨眉山分布: 九十九道拐、九老洞、洪椿坪

4、润楠

中文名: 润楠拉丁名: Machilus pingii Cheng ex Yang

科中文名: 樟科科拉丁名: Lauraceae

属中文名: 润楠属属拉丁名: Machilus

生物特征: 乔木。叶椭圆形或椭圆倒卵形,长8-12厘米,宽3-5厘米,腹面绿色,背面粉绿色。圆锥花序着生于当年生小枝的基部,长5-10厘米,被灰褐色短柔毛。果扁球形,直径0.6-0.8厘米。花期3-5月;果期7-8月。

峨眉山分布: 华严寺、洪椿坪至扁担岩、报国寺、保宁寺、万年寺

5、荷花玉兰

中文名: 荷花玉兰拉丁名: 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

科中文名: 木兰科科拉丁名: Magnoliaceae

属中文名: 木兰属属拉丁名: Magnoli

生物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30米。叶片长16-20厘米,宽4-10厘米。花单生枝顶,荷花状,直径约15-20厘米,白色,芳香。聚合果圆柱形,长7-10厘米,密生锈色绒毛。种子近卵圆形或卵形,外种皮红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峨眉山分布: 万年寺

国内外分布: 原产北美洲东南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都有栽培。

6、异叶榕

中文名: 异叶榕拉丁名: Ficus heteromorpha Hemsl.

科中文名: 桑科科拉丁名: Moraceae

属中文名: 榕属属拉丁名: Ficus

保护级别: 别名: 异叶天仙果、斑鸠果

生物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形倒卵状椭圆形,琴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0—18厘米,宽2—7厘米,全缘或微波状;叶柄长1.5一6厘米;榕果成对腋生,榕果球形,或为圆锥状球形,光滑,直径6—10毫米,成熟榕果紫黑色。花期4—5月;果期5一7月。

峨眉山分布: 弓背山、清音阁、大坪、万年寺、洪椿坪、九十九道拐、初殿、长老坪、茶棚子至九老洞

国内外分布: 四川各地均有分布。我国长江流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常见,北达河南、陕西、

7、峨眉栲

文名: 峨眉栲拉丁名: Castanopsis platyacantha Rehd. et Wils.

科中文名: 壳斗科科拉丁名: Fagaceae

属中文名: 栲属属拉丁名: Castanopsis

生物特征: 乔木,高达20米。叶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0-18厘米,全缘或中部以上具疏齿;壳斗球形或宽椭圆形,有时两侧不对称,瓣裂,每壳斗具3果;果圆锥形,径1.2-1.8厘米,被毛。花期5-6月;果期翌年9-11月。

峨眉山分布: 九老洞至洗象池、莲花石至华严顶、华严顶至初殿、长老坪、大坪

国内外分布: 产于四川、贵州西北部、云南东北部

8、四川苏铁

中文名: 四川苏铁拉丁名: Cycas szechuanensis

科中文名: 苏铁科科拉丁名: Cycadaceae

属中文名: 苏铁属属拉丁名: Cycas

保护级别: 国家1级别名: 铁树、贵州苏铁、南盘江苏铁

生物特征: 常绿木本,高1-3米,树干圆柱形,外表密集木质叶柄残基;羽叶螺旋状集生于树干顶端,羽状裂片条状披针形;雌雄异株;雌球花集生于树干顶端;成熟种子未见。4-6月孢子叶形成。生于低山或平坝四区的庭院或寺庙。

峨眉山分布: 峨眉山报国寺、伏虎寺、纯阳殿庭院栽培

国内外分布: 我国四川峨嵋及其附近局部地区分布的中国特有种

9、珙桐

中文名: 珙桐拉丁名: 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

科中文名: 珙桐科科拉丁名: Davidiaceae

属中文名: 珙桐属属拉丁名: Davidia

保护级别: 国家1级别名: 水梨子、鸽子树

生物特征: 落叶乔木;叶互生,无托叶;花杂性,排成顶生的圆头花序,花序下承以白色的、叶状苞片2—3枚;头状花序由一朵两性花和许多雄花组成或全由雄花组成;雄花无花被,有雄蕊1—7;两性花秃裸;子房下位。6—10室;核果。

峨眉山分布: 分布于九老洞至长寿桥、万年寺。

国内外分布: 产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以及贵州和云南两省的北部。

10、红豆杉

中文名: 红豆杉拉丁名: Taxus wallichiana var. chinensis

科中文名: 红豆杉科科拉丁名: Taxaceae

属中文名: 红豆杉属属拉丁名: Taxus

保护级别: 国家1级别名: 扁柏、紫柏、卷柏、血柏、黄瓜米

生物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树皮灰褐色或红褐色,呈不规则条片状剥落;叶螺旋状着生,基部扭转呈二列,条形,表面绿色,背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雄球花淡黄色倒卵形;种子扁圆形;花期4—5月,种子10—11月成熟。零星生长或与针阔叶树种混生成林

峨眉山分布: 宝掌山、白云寺、九老洞、洗象池、大乘寺等地

国内外分布: 我国特有

11、峨眉椴

中文名: 峨眉椴拉丁名: Tilia omeiensis W.P.Fang

科中文名: 椴树科科拉丁名: Tiliaceae

属中文名: 椴树属属拉丁名: Tilia

药用功能: 通经理气。用于跌打损伤,劳伤。

药用部位: 根皮

生物特征: 乔木,高7米。叶长卵形,长9-11厘米,宽4-5厘米,先端急锐尖,基部斜心形或截形,上面橄榄绿色;叶柄长3-3.5厘米,纤细。聚伞花序长7.5-9厘米,有花3-12朵,花序柄及花柄均纤细,无毛;花瓣长6毫米。果实倒卵形,直径8-9毫米,无棱,被茸毛。

峨眉山分布: 分布于峨眉山观心坡至长老坪一带。

国内外分布: 产于四川、贵州及湖南。

12、峨眉报春

峨眉报春Primula faberi Oliv. 1887年德国传教士费伯首次在峨眉山发现,故又名费伯报春,为峨眉山特产。

Primulaceae报春花科 Primula报春花属

异名:Primula lecomtei Petitm. Primula cylindriflora Hand.-Mazz. 别名:峨眉紫晶报春,峨山雪莲花,费伯报春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28cm。根茎粗短,具多数粗长的支根。叶丛基部无鳞片,叶片椭圆形至矩圆形或倒

披针形,长2-8厘米,宽0.6-3厘米,先端锐尖或稍钝,基部渐狭,下延,边缘具不整齐的尖牙齿,叶缘网脉直达齿端,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有褐色小斑点;叶柄极短至长达3厘米,具宽翅。花葶高5-20厘米,先端密被褐色小腺体;苞片叶状,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6-15毫米,宽2-5毫米,先端锐尖,全缘或具1-2小齿;花梗短,长仅1-2毫米;花萼钟状,长7-10毫米,具5肋,分裂约达中部,裂片矩圆形,先端锐尖或稍钝;花冠黄色,窄钟形,长1.8-2.5厘米,顶端宽12-15毫米,裂片矩圆形,直立,长5-8毫米,宽4-5.5毫米,先端钝圆或具小突尖头,长花柱花:雄蕊距冠筒基部约2毫米着生,花柱长约7毫米;短花柱花: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5毫米,花柱长约1毫米。蒴果长圆形,稍短于花萼。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长分布:

分布于峨眉山海拔2800~3000米以上的太子坪、金顶和千佛顶的岩壁阴湿处,以及四川西南部(峨眉、峨边、马边、雷波、美姑、昭觉、布拖) 和云南东北部 (禄劝乌蒙山) 等地海拔2100~3500米的山坡草地。

药用价值

药材:

干燥带根全草,须根众多、灰棕色,根头部有莲花状的鳞叶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辛,无毒

13、虎耳草

虎耳草(学名:Saxifraga stolonifera Curt.)为虎耳草科植物。生于海拔400-4500米的林下、灌丛、草甸和荫湿岩隙。原产地为中国,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是一种蔓生植物,有瀑布状的纤匐枝,可广泛栽种作为观赏植物。含生物碱、硝酸钾、氯化钾、熊果酚苷(arbutin)。其叶绿体中所含之酚酶能将顺式咖啡酸,全草入药;微苦、辛,寒,有小毒;祛风清热,凉血解毒。

中文名称:虎耳草别称:石荷叶、金线吊芙蓉、金丝荷叶、耳朵红、老虎草

14、隐刺卫矛

中文名: 隐刺卫矛拉丁名: Euonymus chuii Hand.-Mzt.

科中文名: 卫矛科科拉丁名: Celastraceae

属中文名: 卫矛属属拉丁名: Euonymus

生物特征: 常绿藤状灌木,高达4米。叶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具疏浅锯齿;近无柄。聚伞花序3-7花;花紫红色,径6-8毫米。蒴果近球形,径0.8-1厘米,橙红色。种子橙红色,具浅色假种皮。花期5-6月;果期9-11月。

峨眉山分布: 九老洞、洪椿坪、遇仙寺至初殿

国内外分布: 产于四川西部宝兴、天全至峨眉山一带。

15、木槿

中文名:木槿拉丁名: Hibiscus syriacus L.

科中文名: 锦葵科科拉丁名: Malvaceae

属中文名: 木槿属属拉丁名: Hibiscus

保护级别: 别名: 朝开暮落花、喇叭花、篱障花

药用功能: 清热解毒、利湿止痒。

药用部位: 树皮, 根皮

生物特征: 落叶灌木,高达4米。叶菱状卵圆形,长3—7厘米,宽2—4厘米,常3裂;叶柄长0.5—2.5厘米。花紫色、玫瑰红色、白色或蓝色,单生;花梗被星状绒毛;花冠钟形,径5—6

厘米。果卵圆形或长圆形,径约1.2厘米,密被金黄色星状毛。种子背部被黄白色长柔毛。花期6—10月。

峨眉山分布: 新开寺、洪椿坪、伏虎寺、万年寺、大峨寺

国内外分布: 原产我国中部,先从东北南部至华北及南方均有栽培。

16、油桐

中文名: 油桐拉丁名: Vernicia fordii (Hemsl) Airy-Shaw

科中文名: 大戟科科拉丁名: Euphorbiaceae

属中文名: 油桐属属拉丁名: Vernicia

保护级别: 别名: 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

药用功能: 根:消积驱虫,祛风利湿。叶:解毒,杀虫。花:清热解毒,生肌

药用部位: 根, 叶, 花

生物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达10米。叶片卵形至心形,长8—20厘米,宽6—15厘米,具长柄。春季先叶开白而略带红色的花,为顶生聚伞花序,花瓣5。核果近球形,直径3—6厘米,顶端有尖头,光滑无毛。种子3-4(-8)颗,种皮木质。花期3-4月,果期8-9月。

峨眉山分布: 清音阁

国内外分布: 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区。

五、实习总结:

实习总的花了5天的时间,坐了两天的车,爬了三天的山。时间虽然比期待的短些,但着5天使我过得很有意义,很充实,虽然坐车爬山都很累但在这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第一次体验了这样的野外实习。

首先在实习的路途中,我认识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收获了好多友谊和快乐。在车上,同学们还有老师就像一家人。欢声笑语的,还把自己好吃的东西分给别人一起吃,这样欢快的气氛使我们忘记了旅途的疲劳。在爬山的路途中每个人都很累,但总会有同学帮助那些体力差的女生抬东西,还互相鼓励跟上前面的队伍,有时还开个玩笑,拍几张照。特别是在做植物标本时,虽然很累但我们都很认真的听罗教授的讲解,然后做记录,我们小组就各自分工,各自负责拍摄,记录,采集等。这样的团体合作,不仅使我们提高了实习效率也得到了好多快乐,这些经

历将使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相处合作。

这次实习使我第一次亲自认识了峨眉山,有了更直观的印象。一进入峨眉山就使我感受到了她的秀丽,果然是天下名山啊。在罗教授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一些峨眉山所特有的动植物,像峨眉栲、大钟杜鹃、峨眉报春等。一路上我们还参观了峨眉山上的许多景点,比如:峨眉山博物馆、万年寺、清音阁、仙峰寺、老老、雷洞坪、金顶等。每个地方都有特定的植物类群。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到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做到书本上的内容与实际自然中的具体事物相联系,从具体的植被中掌握所学的知识,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实际的观察和罗教授的讲解使我懂得了一些区分各类植物的种、科的方法。一般从叶、花上区分,但有些从其它部位区分,就像辨别冷杉是哪一科。因为松科各属植物苞鳞和珠鳞是完全分离的。所以冷杉是松科的,金顶一带都有冷杉。

这次实习同学们体会最深的就是爬山了,爬了3天的山才到金顶那,特别是第三天,我们从仙峰寺出发,目的地就是金顶了,要垂直上升2000多米的高度,这对我们都是个挑战。大概从8:30出发,虽说这段路这次实习同学们体会最深的就是爬山了,爬了3天才到金顶那,特别是第三天,我们从仙峰寺是最陡最艰难的但我还是期待这个过程,由于这段路比较冷,一路上几乎没有开花的植物,所以我就一直往前走。开始时精力旺盛,还可以跑上几步,差不多几公里后,前面完全是向上的陡梯,开始全身出汗了,即使外衣脱了也没感觉到冷。我感觉每走一步都是那么的艰难,但我始终没停下,我记得罗教授跟我们说过要想搞什么科研,身体素质是基本条件。最终我跟几个伴第一批到达了目的地,休息了一阵后我就迫不及待的跑到了金顶上,那感觉太美了!我觉得这个过程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为目标而坚持,同时也让我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奇与热爱之情。

在这洒满汗水的实习生活中我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实习经历的点点滴滴将给我留下很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我将把这次实习学到的方法、经验运用于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并不断去探索。最后还要感谢罗教授和指导老师们一路上对我们的照顾。

武夷山可用植物

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基调树种: 香樟、杜英、天竺桂、火力楠、喜树、银杏、秋枫、洋紫荆、银海枣。入口及一期植物:由于该区域活动空间较多,人、车活动频繁,所以选用树形优美、挺拔的银杏做为主干树种,搭配金叶女贞球、杜鹃球、海桐球等球类植物以及小叶栀子、金边黄杨、红继木、杜鹃、红叶石楠、八角等地被,重点区域点缀特选桂花、特选樟树、树桩红继木,配以时花、景石。 中轴景观带植物:这是本小区的景观重点,选择银杏、天竺桂、银海枣、加拿利海枣,做为中轴线主干树种并结合高差变化搭配秋枫、杜英、枫香、红叶李、桂花、乔玉兰、茶花等乔灌木,以及金叶女贞、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海桐、十大功劳、龟甲冬青、杜鹃、红继木、洒金珊瑚、大叶栀子等地被植物。 挡墙植物:因为该项目的特殊情况,挡墙的数量众多,长度长,在植物配置上要求根据不同的挡墙形式采用不同的植物布置形式。对于可绿化面积较小的区域,可种植植物如红竹、紫竹、表皮竹等散生竹类配以麦冬、海芋、肾蕨、一叶兰等耐阴地被,部分区域邓可种植爬墙虎、长春藤等攀爬植物,并在挡墙顶部分段种植迎春花、藤本月季、金银花等下垂植物以与挡墙底部的植物形成相互呼应。对于绿化面积

较大的区域可点缀银杏、广玉兰、樟树、特选桂花、配以红叶李、乔玉兰、红叶石楠柱、茶花、金边黄杨球、杜鹃球、海桐球等灌木、球类以及金叶女贞、红继木、杜鹃、小叶栀子、银边山菅兰、洒金珊瑚、海芋、野牡丹等地被。 山谷地区域植物:成片种植红枫、福建山樱花、红叶李、碧桃、紫玉兰等色叶、开花乔、灌木,点缀银杏、樟树等树形高大的乔木,配以海芋、麦冬、银边山菅兰、一叶兰、春芋等耐荫植物。 宅间组团植物:根据不同的宅间分别选择杜英、秋枫、香樟、银杏、广玉兰、火力楠等做为主干树种,局部点缀大秋枫、大香樟、银杏,配以紫玉兰、红叶李、细叶紫葳、琴叶珊瑚、茶花、四季桂、南天竹、红枫、金叶女贞球、含笑球、海桐球、红继木球、杜鹃球、金边黄杨球等灌木、球植物,以及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茶梅、海芋、丰花月季、洒金珊瑚、十大功劳、海桐、金叶女贞、银边草、鸢尾、铺地蒲葵、八角金盘等地被。对于空间较大的区域结合地形处理,使景观层次更加丰富,景观空间得到延伸,营造出疏林草地的景观效果。 宅旁绿地植物:由于宅旁绿地空间有限,主要以香化、花化为主,种植四季桂、茶花、金叶女贞柱、红叶石楠柱、乔玉兰、鸡爪槭、红叶李、细叶紫葳、琴叶珊瑚、无刺构骨等小乔木、灌木类,配以金叶女贞球、含笑球、海桐球、红继木球、杜鹃球、金边黄杨球等球类植物、

峨眉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峨眉山——自然地理实 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实习区概况 (3) 1.1 峨眉山简介 (3) 1.2 峨眉山地质 (5) 1.3 峨眉山地貌 (14) 1.4 峨眉山气候 (15) 1.5 峨眉山水文 (17) 1.6 峨眉山动物资源概况 (18) 第二章实习目的及要求 (18) 2.1 实习目的 (18) 2.2 实习要求 (19) 第三章实习路线、时间、地点、组织单位 (19) 3.1实习路线 (19) 3.2实习时间 (19) 3.3实习地点 (19) 3.4组织单位 (19) 第四章实习内容 (20) 4.1 峨眉山植物 (20) 4.2峨眉山土壤 (23)

第一章实习区概况 1.1 峨眉山简介 峨眉山区是我们此次野外实习的重点,主要为大峨山,重点识别该区所出露的各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划分地层和判断褶曲、断层等构造,认识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形态。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主峰为金顶。最高峰万佛项,海拔3099m。相对高差近2600m。面积154km2,外围保护区域面积为469km2。地理坐标为103°20′E,29°30′N,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是长江上游唯一的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之地,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古时称作蒙山、牙门山,被誉为“震旦第一山”。 长久以来,峨眉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教胜迹而闻名于世,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峨眉山,距成都160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的总称。因大峨山、二峨山远望相对如娥眉,故称峨眉山。 英语E-mei, Mount 亦作Mount Emei。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举世闻名的普贤菩萨道场。主峰3099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米。为褶皱断块山地,断裂处河谷深切。一线天、舍身崖

峨眉山地质景观赏析

峨眉山是我国地学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被誉为“震旦第一山”。本篇论文通过从地质景观这一方面,把地质景观分类,并且结合此次实习所学到的基础地质知识,加深阐述了峨眉山的褶皱,断层,岩浆岩等地质现象和岩石,并且通过扩大分类宽度,增加一些所未学到的知识。 关键词:峨眉山地质景观地质构造

摘要 (1) 目录 (2) 引言 (3) 1地质景观的简介 (3) 2 峨眉山地质景观 (3) 2.1构造景观----马林岩向斜与牛背山断层 (3) 2.2地层景观----飞仙关组的差异风化 (3) 2.3岩石景观----峨眉山玄武岩 (4) 2.4地质灾害景观----庙儿岗冲积扇 (4) 2.5古生物化石景观----虫迹 (4) 3地质景观赏析 (4) 结论 (4)

引言 峨眉山,作为我国最有名的山峰之一,不仅拥有历史非常悠久的宝刹古寺,秀丽清奇的自然风光,千姿百态的珍稀动植物,而且还具有观赏及考察价值很高的地质,地貌等景观。在这些让人目不暇接的各种景观里面,尤其是地质景观让人难以忘却。 1地质景观的简介 想要了解地质景观,先要明确地质景观的概念。地质景观是指由地球内部应力(内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即主要是由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古生物等一系列地质因素形成的自然景观。 地球的外壳(岩石圈、地壳)在长期的地质内应力作用下,形成了许多具有不同大小和形态的地质体,由于这些地质体在地质构造运动影响下具有各自独特的三维空间格局及造型图案功能,所以它们在自然景观观赏及科学研究上产生了景观吸引力。构成地质景观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地质现象和形迹、地质体的色彩和质地、地质过程的记录体等三方面。 根据形成地质景观的因素可以将地质景观划分为构造景观、地层景观、岩石景观、火山景观、地质灾害景观、古生物化石景观、矿物景观等七种地质景观。 2 峨眉山地质景观 2.1构造景观----马林岩向斜与牛背山断层 地质构造景观是由地球内力所引起的地壳岩石发生变形、变位而形成的地质景观。而其中的褶皱构造景观是指岩层在受力过程中所产生的连续弯曲构造形成的遗迹形态。 峨眉山主体沿着两条断裂带由南西向北东挤压、走滑及冲断,形成一系列南北向排列的褶皱和断裂,如苦嵩坪向斜、峨眉山背斜、初殿断层、伏虎寺断层等。 峨眉山拥有很多褶皱景观多为背斜景观和向斜景观。其中背斜景观主要有峨眉山背斜,牛背山背斜,二峨山背斜,向斜景观主要有马林岩向斜。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马林岩向斜。马林岩向斜两翼地层为天马山组,由于南东翼天马山组受凉水井组破坏而出露不全,随着向核部靠近,地层依次为夹关组、灌口组。一直到核部,核部的地层组为名山组。所以可以看出规律是随着核部的靠近,地层是从老地层到新地层。 除了褶皱景观之外,断裂景观也让人难忘。断裂构造景观是地壳岩石受力后发生变形,产生断裂形成的景观。 在峨眉山,有一个沿胡村、张沟、龙池一线展布,是本区主要边界断层之一的峨眉山断层。该断层同时具有逆冲和走滑性质。在峨眉山观察到的断层多为逆断层,即为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并且在断层出往往可以观察到破碎带,比如牛背山断层,在峨眉山玄武岩组与茅口组接触接线东侧可以看到露头较好的破碎带。在断层旁边观察,不禁让人回想起几千万年前令人惊心动魄的地质构造运动。 2.2地层景观----飞仙关组的差异风化 有地层产出的空间形式和内容形成的景观为地层景观。 在峨眉山实习路线二中的飞仙关组的差异风化就是一个地层景观。在D0202

昆嵛山植被分布实习报告

昆嵛山植被分布实习报告 前言: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优势度、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种间相遇几率几个指标,对昆嵛山主要的天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中,灌草层物种数不同,物种的优势度和占优势的物种也各不相同;表征群落生态学特性的各个指数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H与其它指数的相关性最高;在以H为代表的不同层次多样性的比较中发现,不同植被类型,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的关系不同,但它们的平均值趋于稳定,即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有很强的互补性;同一植被类型的不同群落间由于环境的异质性,多样性往往也不同;天然或者人工抚育强度小的4种植被类型比较,灌草层物种多样性的顺序是杂木林,赤松林,黑松林,麻栎林,在赤松林和黑松林中加入人工管理或者人工管理加强以后则变为黑松林,赤松林,杂木林,麻栎林,同时,黑松林和赤松林中乔木层的生长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中度干扰理论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概述 (一)实习概况: 实习地点:昆嵛山 时间安排: 2012年7月20日在XXX植物实习,次日在昆嵛山主峰泰薄顶植物实习实习指导老师: (二)实习地概述: 昆嵛山位于胶东半岛的烟台市与威海市交界处。地处北纬37?25’,东经120?40’,东临黄海,北与渤海相望,总面积48平方公里,其地势起伏,地形险陡,支脉短急,气势雄伟。主峰泰礡顶海拔923米,为胶东第二高峰。走向东

南—西北,延伸到渤海。坡度一般在20?——30?左右,仅在山顶部坡度可达50?——70?。 昆嵛山东、北部濒临黄海和渤海,气候为暖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年均温12?,年均降水量1050mm,全年分配不均,集中于7、8、9三个月。昆嵛山是个绿色植物宝库,动植物资源丰富,大森林莽莽苍苍,景观千姿百态,有植物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植物14种。森林覆盖率达82%。 昆嵛山的土壤以棕壤为主,pH值6.5左右,山麓及山顶平坦的局部地段常有小山地灌丛草甸土或沼泽化草甸土,土壤水较多,有机质丰富,pH值5.8以下。二、实习目的和要求 1、认识昆嵛山主要植被和土壤类型及其组成、结构、分布规律、动态变化 2、掌握植物、土壤地理野外调查地基本方法 3、培养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 4、验证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 三、实习内容 植被部分 (一)实习用品: 小铁锹、修枝剪、收集袋、样方调查记录表、铅笔等。 (二)分组: 基本每10人一组,是出外采集、专题研究、整理标本和就餐的基本单位。实习用具和参考资料也以组为单位发放。 (三)实习路线及观察要点: 昆嵛山林场三分场实习基地——水帘洞-三龙潭(针阔混交林)——杉木林——天然氧吧(红松林)——水淹涝坡(落叶松林)——寒风岭——泰礴顶 (四)主要内容:

武夷山环境调查与保护

武夷山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地理科学学院地理教育专业 109012008035 程露指导教师:陈志强 【摘要】本文以武夷山6个采样点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海拔高度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研究土壤有机碳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为研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时,采用相关系数计算分析法。将降水和有机碳进行相关系数计算,相关系数r=0.916113,表明有机碳和降水呈显著的关系;对温度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建进行相关关系求算,相关系数r=-0.736834,表明有机碳和温度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但是是负相关;对粘粒和土壤有机碳进行相关系数计算,r=-0.523659,表明有机碳和粘粒的有负相关关系,但不突出;对 ph与土壤有机碳进行相关系数的求算,计算结果r=0.157588,表明有机碳和ph的有关系,但很不明显。 【关键词】有机碳;海拔;降水;温度;粘粒;ph ; 引言 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了全世界瞩目的热点,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也备受人们惯关注。作为碳循环的重要环节,陆地含碳量也越来越引起公众的重视。研究表明,陆地生态系统含有巨量的碳,其中73%以土壤有机质的形态储存于土壤中[1]。据估计,土壤碳储量约为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2.5~3.0倍,为大气碳库 (以CO:形态存在)的2~3倍,它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及根系分泌物等,土壤有机碳库的微小变化将影响大气CO2的浓度[2]。作为陆地碳库的主要部分,土壤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3]。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在土壤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土壤物理性状的优劣又直接影响到土壤的持水和渗透能力,同时也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和动态变化,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植物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生产量[4]。因此,土壤有机碳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5]。但是对于武夷山土壤有机碳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做深入如研究的可谓甚少,研究有机碳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认识土壤有机碳在碳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武夷山是全球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6],是研究土壤有机碳分布特点及对气候变化适应与响应机制的天然实验室。本文将以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有机碳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武夷山脉位于闽赣边界,地理位置为北纬27。33’~27。54‘,东经117。27‘~117。51’,山脉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长达约550km。平均海拔1000—1100m,北段地势较高,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m,是我国东南大陆最高峰,号称“华南屋脊”。武夷山土壤类型随海拔从低到高依次为红壤、黄红壤、黄壤和山地草甸土[6].由于水热状况的垂直交替,武夷山的植被呈垂直地带性分布,带谱较为完整,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亚热带山地苔藓矮林带和亚热带山地草甸带。 1.2分析方法

峨眉山实习报告

曲靖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野 外综合实习报告 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班级:20080421班 姓名:昝春平 学号:2008042147 专业:地理专业 2011年4月

目录导言 一、地形 二、气候 三、植被 四、土壤 五、地质 六、小结

导言 观察和实践是学习、研究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实习对自然地理学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主要是对峨眉山的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方面进行一次综合系统实习。重点是峨眉山的生物土壤的实习。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北接龙门山山脉,在地质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峨眉山瓦山块断块的一部分。山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貌景观及典型的地质特征,是地理工作者增长知识、学习研究的良好基地。 一、实习目的: 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观察和独 立研究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 演化过程。 3.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4.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实习时间:2011年4月8日——2011年4月17日 三、实习地点:峨眉山 四、实习线路:曲靖—昆明—峨眉山—成都—曲靖 五、实习组织单位: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六、指导教师:夏吉昆、张晶香、张玲、张梅芬、童彦 七、实习区概况: 峨眉山(经度:103.48纬度:29.59)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约160 km,东距历史文化名城乐山约30km,坐落于峨眉山市西南7km处,主峰为金顶。

峨眉山黄湾至龙门洞地质实习报告

峨眉山黄湾至龙门洞地址实习报告<一> 实习简介 实习时间:2008年5月8日~5月10日。 实习地点:峨眉山黄湾至龙门洞。 实习人员: 实习分工: 实习目的:了解黄湾至龙门洞沿线的地质情况。 <二> 地形地貌 <三> 地质岩性 峨眉山区地层出露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13个系的地层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余10个系均有出露。总厚度达7490.32米。其中,震旦系上统—三叠系中统主要维海相沉积;三叠系上统维海陆过渡相;侏罗纪—下第三系维湖泊相;上第三系-第四系为冲沉积,洪积层及冰川沉积。

以下为观测点的地层年代表,如下图所示: 峨眉山区地域地层简表 二叠系 分布于挖断山于下伏奥陶系呈假整合接触,分为上,下两个统。下统主要为一套厚大的石灰岩,底部夹煤线的粘土岩,下统有茅口组。上统 为一套陆相火上岩沉积物和陆相河湖沉积物宣威组。 ) 厚144~290米。深灰色厚层含燧石结核灰岩,下部夹浅(1)茅口组(P 1m 灰色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纹层,其中在NO-2,NO-3,NO-4,NO-5观测点 都能观察到并且发育完全。 )厚7~39米。灰黄色玄武岩、灰黑色灰岩、褐灰色薄层(2)宣威组(P 2X 状细粒紫红色砂岩、杂色粘土状泥岩、杂色粘土岩夹炭质页岩及煤线。 包含观测点有:NO~1----NO~8。 三叠系 分布于龙门洞地区,其沉积构造,层面构造非常典型,发育完全。下统分为两组,飞仙观组和嘉陵江组。下统主要为一套红色陆相碎屑岩。 即岩屑砂岩,粉砂岩,含粘土矿物的灰岩,玛瑙砾岩,灰白色薄层灰岩, 泥质白云岩,水云母粘土岩,褐色页岩等。中统也只有一组为雷口坡组。 其岩性主要为泥质白云岩,泥质灰岩,夹煤灰岩。底部为水云母粘土岩。 上统只有一组,即须家河组。其岩性主要为黑色页岩和煤线。 )厚183~244米。紫红色薄层细粒岩屑砂岩,硬度不 (1)飞仙观组(T 1f 高。夹煤砂岩,具有大型斜层理,泥裂等。这些岩层表面风化严重。 )厚181~274米。灰黄色薄层泥质灰岩,灰白色薄层 (2)嘉陵江组(T 1j 灰岩及中厚层灰质白云岩。特别是风化后成刀砍状白云岩。还有泥 质白云岩和水云母粘土岩等。整个地层属于海滨相沉积。 (3)雷口坡组(T )厚348~485米。形成峡谷地貌。含粘土矿物,泥质 21

峨眉山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峨眉山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第一节地质概况 一、地层 井田内地层(见表1)有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B)龙谭组(Pl)、下三22叠统飞仙关组(Tf)、永宁镇组(Tyn)及第四系Q。其岩性特征由新至老分述11 如下: 1、第四系(Q) 厚0,41m,以残积物、坡积物,崩积物滑坡堆积体为主。坡积物、残积物主要分布在同向坡及单斜谷中,崩积物分布于陡崖脚下,另外在井田内分布有大小6个滑坡区。冲积物主要分布在北盘江、发耳河两岸。与下伏基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yn) 1 本区出露三段,四段被剥蚀,总厚平均405m。 3 第三段(Tyn):灰色薄至厚层状石灰岩夹泥质灰岩。区内可见残厚约100m1 左右。 2第二段(Tyn):以黄灰、灰绿争钙质泥岩及泥灰岩为主,夹钙质粉砂岩及细砂 1 岩,顶部25m左右为薄层泥灰岩,厚154-185m,平均厚160m。 1第一段(Tyn):以浅灰,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灰岩,下部夹钙质泥岩薄层。1 厚144-150m,平均厚145m。 永宁镇组产:Tirolites SPinosus(刺提罗菊石)Pteria cf.murchisoni(莫氏翼蛤相似种)、Entoliun discites microtis(小耳海扇)等化石。 3、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f) 1

总厚约629m。分上、下两段,其上段分三个亚段。 2-3上段三亚段(Tf):黄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夹钙质粉砂岩。底部20m左右为紫1 红色钙质泥岩,厚约161m。 发耳矿井地层简表表1 厚 地 度 (m 层 ) 0- 第四系(Q) 41 0- 90下第三系(E) 二上 桥1 统 三叠系(T) 组6 ( (6 T) 3

峨眉山实习报告

峨眉山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浅析峨眉山地质构造一、实习时间:2010-4-19——2010-4-29二、实习路线:内江——成都——峨眉山——乐山——内江三、指导老师:邹红、周丽四、实习目的及要求:1. 通过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 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描述、素描、资料调整,以及简易工具的使用的功能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3. 通过实习,培养和树立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地质地貌现象的思想方法4. 学会使用和阅读地质图5. 完成所布置的作业五、正文: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峨眉山在成都平原西部边缘拔地而起,主峰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巍然屹立登临其间,可西眺皑皑雪峰,东欧莽莽平川,气势雄而景观奇,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中部群山峰峦迭峰,含烟凝翠,飞瀑流泉,鸟语花香,草木茂而风光秀植被垂直带谱明显,由山麓至顶可经历亚热带至寒带的气候和观赏多种带谱的植物景观雄伟的山体景观与秀丽的植物景观以及神奇的气象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中国名山中实属罕见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莫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壮丽的峨眉山的现代地貌峨眉山的现代地

貌,是新构造期地壳抬升与地表夷平两个相反方向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发育着峨眉大断层、观心坡断层、挖断山断层和报国寺断层第二部分峨眉山峨眉山区是我们此次野外实习的重点,主要为大峨山,重点识别该区所出露的各类岩石划分地层和判断褶曲、断层等构造,认识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形态峨眉山雄镇于成都平原西南隅,具体位置29o26ˊN 103o26ˊE山林拔地而起,峰峦重叠,高插入云千百年来,就以它雄、秀、险、奇的风姿著称于世山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貌景观及典型的地质特征一.地质部分本科实习报告牟珊峨眉山还是一片汪洋,早震旦系后期,晋宁运动使峨眉山从地槽区转化为地台区,形成一座低平的山同时,在地壳深部引发了大量的花岗岩岩浆侵入,形成峨眉山基底岩系,为以后沉积岩盖层的发展演化,起到“地基”作用震旦系中后期到奥陶系初期,海水向我国西部、南部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峨眉山简介:峨眉山又称“大光明山”,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的中南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在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东距乐山市37公里东经103°10’30”~103°37’10”,北纬29°43’42”~29°16’峨眉山,处于被称为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北纬30度,地球上最神秘的地带,有着无数的不解之迷而以“天府之国”著称的中国四川盆地,是世界上处于北纬30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年级2011级 学号222011318011143 姓名芮小亮 指导教师沈立成吕瑜良刘苏 成绩 2015 年5 月20 日 一、实习目的: 1、野外综合实习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对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综合的观察、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类型、水文气候特征、干热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类型以及峨眉山气候、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异等内容,夯实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地理课堂教学积累素材; 2、立足所学地理科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独立观察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野外综合实习,初步掌握野外综合考察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习单位、时间和地点 1、实习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实习时间:2015年4月21日—2015年4月30日; 3、实习区域:

(1)重庆北碚-云南昆明段铁路沿线(途径綦江、赶水、桐梓、遵义、贵阳、安顺、六盘水、宣威、曲靖等) (2)云南省昆明市区 (3)云南省西山龙门景区 (4)云南省路南石林自然遗产、地质公园 (5)云南省九乡溶洞地质公园 (6)云南省民族村 (7)云南省滇池 (8)金沙江干热河谷区 (9)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风景区+峨眉山博物馆) (10)峨眉山-重庆段四川盆地地形区 三、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过程概述 整个地理综合实习为期10天,围绕中国西南地区自然和人文特征展开,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地区,重点考察云南喀斯特地貌、金沙江干热河谷、峨眉山气候植被的垂直地带性等内容。具体时间安排、地点和任务如下:

四、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峨眉山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1.峨眉山概述 1.1位置概述 峨眉山(103.48°E,29.59°N)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北面距离四川省省会成都约 160 km,西距峨眉山市7公里,东距乐山市37公里。景区面积154 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相对高差2600米,佛教圣地华藏寺所在地金顶(3079.3米)为峨眉山旅游的最高点[1]。地势陡峭,风景秀丽,号称“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峨眉山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1.峨眉山概述 1.1位置概述 峨眉山(103.48°E,29.59°N)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西距峨眉山市7公里,东距乐山市37公里。景区面积154 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佛教圣地华藏寺所在地金顶(3079.3米)为峨眉山旅游的最高点。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 1.2气象气候概述 峨眉山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陡然高出的峨眉山主峰,阻挡东南面来的潮湿、温暖气流的长驱直入,使峨眉山区常年多雨、多雾、少日照,常年笼罩在烟云雾霭之中。平原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约6.9度,七月平均气温26.1度;因峨眉山在峨眉平原拔地而起,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可分为四个垂直气候带,温差大,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誉。 据30年气候调查资料,峨眉山年平均降水量为192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降雪天数为83天,年平均有雾日为322.1天,年平均日照山麓为951.8小时,山顶为1398.1小时。年平均雾湘139.4天,雨湘141.3天,这在同一纬度的自然环境中是极为罕见的“玉树琼花”的奇观。山顶和山麓温差较大,大约相差14℃,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度。峨眉城区最冷在1月,月平均气温4.3度,最低气温为零下4度左右。峨眉山顶月平均气温从11月到下年3月都在零下,最冷月1月,为零下6度,最低气温为零下20度左右。7月平均气温为11.8度,最高气温为20度左右。峨眉山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时间为冰雪覆盖,一般是10月到次年的4月,峨眉山都是白雪皑皑的,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冬春之别。 1.3植被概述 峨眉山优越的自然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保存完好的森林植被,为各种植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峨眉山154平方公里的“绿岛”中,珍藏着丰富的植物物种资源,分布着高等植物280科,3700余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以

景区实习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99212 景区实习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景区实习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实习时间 201*年x月17日至8月20日 二、实习地点 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大佛景区及峨眉山市峨眉山景区 三、实习目的 a) 通过野外实习,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分类、分布规律及其各组成要素;、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b) 通过实习,以峨眉山旅游景区为主要对象,了解旅游-行业运作机制;

c) 通过实习,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和学习对象、内容和任务,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 d) 学习野外工作方法,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 e) 结合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社会,激发学习动力,增强竞争意识,自觉调整知识结构,迎接社会的挑战。 四、实习内容 1.峨眉山景区环境概况 峨眉山103.48东经29.59北纬,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举世闻名的普贤菩萨道常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主峰3099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米。为褶皱断块山地,断裂处河谷深切。一线天、舍身崖等绝壁高达700~850米。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

峨眉山野外地质实习专题报告 岩浆岩

峨眉山野外地质实习专题报告 岩浆岩 【资源勘查工程第四小组】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报告人: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峨眉山岩浆岩概况 第二章…………峨眉山玄武岩(重点报告) 第三章…………峨眉山地区花岗岩 第四章…………峨眉山地区辉绿岩 第五章…………岩浆岩主要造岩矿物野外鉴定 第六章…………实习心得 第七章…………参考资料

前言 8月16日到8月27日,资源勘查工程2011级奔赴峨眉山地区进行第一次地质实习。在完成了基本任务之后,就开始了各种为第二份专题报告做准备的工作。其中第四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奔赴黄茅岗观察峨眉山地区火成岩,观察到了峨眉山典型的岩浆岩,也采集了相关的标本。虽然我们在黄茅岗待的时间并不长,水平也很有限,但对于岩浆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收获是很大的。 第一章峨眉山岩浆岩概况 峨眉山地区岩石类型多,特征典型。岩浆岩可分为侵入岩与喷出岩两大类,侵入岩有峨眉山花岗岩及侵入其中的浅成岩——辉绿岩脉、闪长石、细晶岩脉等,喷出岩有峨眉山玄武岩。距今八亿多年前由岩浆作用所形成的花岗岩是峨眉山所出露的最古老岩石,被命名为峨眉山花岗岩;峨眉山玄武岩分布面积广,类型多样,特征清楚,最早被研究,可与印度德干高原玄武岩媲美,堪称一绝。 二叠纪是全球大火成岩省的高峰期之一,峨眉山玄武岩是全球二叠纪三个大陆溢流火山岩省之一,近年来发现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具有原始岩浆特点的苦橄岩,为峨眉山玄武岩石地幔柱成因提供了有力证据。还有地质学家研究其对当时环境和生物的影响,认为峨眉山玄武岩岩浆喷溢引起了巨大的环境灾难,从而毁灭了全球超过90%的海洋生物以及70%的陆地物种,以上研究极大地提高了目前对大规模

昆嵛山

昆嵛山:胶东第一高峰 来源:大众网 位于胶东半岛东部,跨文登、牟平、乳山三市区,逶迤百里,主峰泰礴顶海 拔923米,为胶东第一高峰,在文登境内、市区西北20余公里处。据考,蓬莱、方丈、瀛州等海上仙山,皆为昆嵛山所派生,故向有“海上仙山之祖”誉称,其秀美神韵匪夷所思,可圈可点者又富集于文登一侧。这里是天然森林公园,乔、灌木品类竟多达200余种,蓬蓬勃勃,郁郁苍苍;这里是天然动物园,仅鸟类就有48种,到处莺歌燕舞;这里是天然矿泉、山泉水厂,地下矿泉喷涌,地表山泉叮咚,矿泉、山泉水质极佳,清冽甘醇,富含健康长寿的各种微量元素,沁人心脾。与车水马龙,喧闹繁华的胶东都市相比,这里就是胶东大地仅有的处女地和世外桃源。 位于胶东半岛东部,跨文登、牟平、乳山三市区,逶迤百里,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为胶东第一高峰,在文登境内、市区西北20余公里处。据考,蓬莱、方丈、瀛州等海上仙山,皆为昆嵛山所派生,故向有“海上仙山之祖”誉称,其秀美神韵匪夷所思,可圈可点者又富集于文登一侧。这里是天然森林公园,乔、灌木品类竟多达200余种,蓬蓬勃勃,郁郁苍苍;这里是天然动物园,仅鸟类就有48种,到处莺歌燕舞;这里是天然矿泉、山 泉水厂,地下矿泉喷涌,地表山泉叮咚,矿泉、山泉水质极佳,清冽甘醇,富含健康长寿的各种微量元素,沁人心脾。与车水马龙,喧闹繁华的胶东都市相比,这里就是胶东大地仅有的处女地和世外桃源。 岁月上溯,这里可不寂寞。史载,早在秦汉代,昆嵛山就已被佛教道教的僧士所相中,日见鼎盛;到隋唐,昆嵛七十二峰(崮),峰峰有寺庙,崮崮现道观,香火经年不断;及至金元,陕西咸阳名士王重阳云游到此,正是他的心仪之地,遂在此修仙布道,创立了道教全真派,从此成了中国道教名山,其文化底蕴与道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昆嵛山,是风景造就的山;昆嵛山,是文化增高的山。

乐山—峨眉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阿坝师专人文社科系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项目:乐山—峨眉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专业:地理教育 年级:2010级 学号: 20102385 姓名:吴丽 实习地点:乐山、峨眉山 实习时间:2012年5月 30日—6月1日

本次野外实习主要区域是在乐山、峨眉山进行,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实习,是一次全面综合的野外实习,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一)实习目的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完成自然地理各课程全部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是获得各自然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深化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以后进行教学工作、开展课外活动、适当进行职业教育准备,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教育。 本次实习着重进行区域地理综合研究学习,结合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通过对乐山、峨眉山的地理研究,整体观察、感知和分析该区域人文地理要素、现象及综合景观,探讨区域人文景观形成机制和人地关系,从而在掌握综合分析研究区域地理问题方法的同时,培养观察分析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地理各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习成果 1、乐山、峨眉山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乐山市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地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中下游,地处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的过渡地带,总体趋势西南高,东北低,高差悬殊大。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主峰金顶的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发脉于 2

昆仑山的北岭,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雄秀西南。 (2)地质背景:乐山地质结构较为复杂,蕴藏着钙芒硝、磷矿等多种矿产资源。地域范围相对较小,但自然生态条件多种多样,浓缩了蜀山岷水秀丽景色。峨眉山保存了从前寒武纪以来比较完整的沉积地层,为研究地壳及生物演进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地质史料:岩浆侵入与喷溢所产生的侵入岩与火山岩,为研究上地幔的深部作用过程、岩石圈的拉张破裂、地壳的动定转化提供了典型的实例。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所产生的复杂的地壳构造变形,又为研究地壳的表层构造,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这里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珍稀濒危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森林覆盖率达87%。 (3)地貌特征:乐山市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48%左右;丘陵占38%左右;平原占14%左右。峨眉山由于山顶上是一大片古生代喷出的玄武岩,其下岩层受到保护而得以保持高度,又因山中内部“瀑流切割强烈”,进而形成了高2000米以上的“峡谷奇峰地形”。登山沿途地形因地层之分而多貌并存。 (4)气候环境:乐山因地域处在北纬29度附近,全市属中亚热带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受季风影响和地形的抬升作用,气候湿润,雨量丰沛,水热同季,无霜期长,农业气候条件优越。 3

昆嵛山九龙池

昆嵛山九龙池景区 九龙池景区是一个集名胜古迹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九龙池、眺台、龙须桥、石刻、龙池喷雪、龙王阁、古木瓜等。 木瓜 它蜿蜒虬曲、老干巍巍,已有280年树龄了。春季时,鲜花艳丽,芬芳扑鼻;夏季时,幼果累累,垂挂枝头;晚秋时节,果黄叶绿,果香清雅。成为九龙池景区的一道美景。木瓜用途很多,可以用来保健、入药,还可以食用,它的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48倍。 龙王庙 龙王庙路旁的四棵是侧柏树,已有200余年的树龄了。如虬龙盘旋,苍古葱郁,为小小的院落增添了盎然的生机。九王庙,当地人俗称它为九龙庙。建于明朝末年,清道光初年(1820年)兴资扩建,曾一度香火鼎盛。光绪六年(1881年),人们在庙北建了一座戏楼,是当地人民物资文化交流的中心,于1966年寺庙被损毁。为保护文化遗产,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倾囊相助,于1996年4月,重修了此庙。 功德碑,它记载着修复九龙庙募捐人员名单。庙里共有5位神仙,高踞神龛之上,面目威严的这位是龙王爷。左边是雷公、闪电娘娘,右边是风婆、雨神,他们擎着各自的法宝,大有呼风唤雨之势。

水上乐园 此处为大家休闲娱乐的地方。九龙长廊下方镶有九龙喷泉,水满自溢,形成落差20余米的人工瀑布;水上乐园处,为九龙池流下的山泉水,泉水碧绿如染,锦鲤热情好客,摇头摆尾,水上设有脚踏船,大家可乘船游览此处美景,与锦鲤近距离接触,有时还可以看到龟鳖沐浴阳光,好一幅休闲养生画卷! 眺望亭 半山腰处的这座过道亭就是眺望亭了,左边的石崖有古人留下的“眺台”两个朱红的大字。站在此处可眺望远处高低起伏的山峦,俯首是满山的绿树葱茏,美丽景致尽收眼底,我想人们建此亭的用意也正在于此吧。亭柱上有副对联“眺万千山水顿沁肺腑”,“观美景奇妙情恋忘归”。 龙须桥 龙须桥,因驾于龙须河之上而得名。小桥横跨在碧水之上,两旁深潭与溪水相连,景致优雅,相得益彰。 九龙池 九龙池的整体形象,它尾摆东北,腰部几曲昂首向南,似一条巨龙盘曲上山之势,这是天生地就,可谓奇险妙绝。 春夏之交,也是九龙池最为美丽的时候。每逢雨季,池满水溢,水泻四涨,观高崖飞泉,几经曲折回旋,落差百米,悬垂跌落,如白练悬空,水珠四溅,犹如撒珠喷雪,可声闻

峨眉山通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摘要:峨眉山玄武岩形成与二叠纪,节理主要有羽状、柱状、剪型。其腐岩主要是风化软岩。石灰岩主要是形成于浅海。断层是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发生了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填方土坡的加固方式主要是采用挡土坡及土工格栅。 土木082班卢雁平 200811003274 为期两天的工程地质户外考察实习结束了,现我将就我途中的所见所感做个总结回顾,内容如下: 一、峨眉山玄武岩的观察与认识 (1)、峨眉山玄武岩主要形成于二叠纪(P),属于基性喷出岩。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还有少量的氧化钾、氧化钠),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最多,约占百分之四十五至五十左右。按结构可分为气孔状玄武岩和杏仁状玄武岩,峨眉山玄武岩主要是杏仁状的,其形成主要是由于火山喷发时含有大量气体,岩浆冷凝迅速,气体未散出,形成空腔,随着时间外界条件的变化,岩层内矿物析出填满空腔,从而形成杏仁。其成分主要是石英、绿泥石等矿物质。如图(1-1): (1-1) 杏仁状玄武岩 (2)、节理 我们主要观察到有羽状、柱状、X型剪节理。其中柱状节理比较多,如图(2-1): (2-1)柱状节理 从图中可清晰看出其柱体的跨度较大,是比较规则的六面体,比较长,直径约为10cm,分布均匀,倾斜大约60度,主要是岩浆喷发后的表层,受力均匀,迅速冷却发生收缩作用的结果。这类岩石质地不算坚硬,不能用手捏碎但可以用硬物敲碎。

还有是羽状节理,存在于玄武岩腐岩,即全风化玄武岩中,质地很松软,用手即可捏碎,颜色呈浅褐色,不光滑,密度较小。 (3)、剪节理 ○1【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作用而产生的破裂面,它具有下列主要特征:(1)节理产状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2)节理面平直光滑,有时可见因剪切留下的痕迹,若被后期矿脉物质充填,其矿脉产状稳定,脉宽均匀;(3)发育在砾岩或含各种结核层中的剪节理,一般切穿砾石和结核;(4)节理面上常发育羽状微裂,羽状微裂面与节理面呈10°—15°交角,其相交锐角指示剪切运动方向;(5)剪节理常发育两组,相互交切形成X型共轭节理。】如图(3-1): □A 矿脉 X型节理 (3-1)图所示矿脉主要由于矿物质析出填充了剪切所留下的缝隙,主要是石英等物质。 (4)玄武岩的球状风化主要是受到物理和化学作用的耦合作用。呈球状一层一层的剥蚀如图(3-1): 图(4-1)玄武岩的球状风化 ○2【(5)玄武岩腐岩: 腐岩是由岩浆岩、沉积岩及变质岩经等容风化形成的一种风化软岩,一般具有下列特征:(a)除碳酸盐岩腐岩外,腐岩多呈土黄色,保留有原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b)矿物成分上,含有较多的粘土矿物及氧化物,但必须含有源矿物被溶蚀后残留的晶

峨眉山地质景观赏析

摘要峨眉山是我国地学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被誉为“震旦第一山”。本篇论文通过从地质景观这一方面,把地质景观分类,并且结合此次实习所学到的基础地质知识,加深阐述了峨眉山的褶皱,断层,岩浆岩等地质现象和岩石,并且通过扩大分类宽度,增加一些所未学到的知识。 关键词:峨眉山地质景观地质构造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指定书签。目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引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地质景观的简介.....................................................................................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峨眉山地质景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构造景观----马林岩向斜与牛背山断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地层景观----飞仙关组的差异风化.............................................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岩石景观----峨眉山玄武岩.........................................................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地质灾害景观----庙儿岗冲积扇.................................................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古生物化石景观----虫迹.............................................................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地质景观赏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结论............................................................................................................ 错误!未指定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