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第6章 弹塑性平面问题

第六章 弹塑性平面问题

任何一个弹塑性体实际上都是空间(三维)物体,且一般的载荷严格说来也是空间力系。因此,所有弹塑性力学问题实际上都是空间问题,即所有的力学量都是坐标),,(z y x 的函数.但是,当所考察的物体(结构)及其所承受的载荷具有某些特点时,则可将它们近似地看作平面(二维)问题,即所有的力学量都是两个坐标(如

y x ,)的函数,从而使问题得简化,且所得解答又具有工程所要求的精度.

由第二章知,弹塑性力学平面问题可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两种,本章主要讨论弹塑性平面问题求解的一般方法。

6.1 弹性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

由第二章己经知道,两类平面问题的基本未知量虽然是完全相同的,但非零的应力分量、应变分量和位移分量不是完全相同的。 1.1平衡方程

无论是平面应力问题还是平面应变问题,由于在z 方向自成平衡,因此,两类问题的平衡方程均为

⎪⎪

⎭⎪

⎪⎬⎫=+∂∂+∂∂=+∂∂+∂∂00Y y x X y x y

xy xy

x σττσ (6。1—1)

1。2几何方程

由于只需要考虑面内的几何关系,因此,对于两类平面向题均有 x

v

y u ,y

v ,x

u

xy y x ∂∂+∂∂=

∂∂=∂∂=

γεε (6.1—2) 由式(6。1—2)可得到平面问题的变形协调方程为

y x x

y xy

y x ∂∂∂=∂∂+∂∂γεε2

2

222 (6.1—3) 1。3本构关系

两类平面问题的非零应力分量和应变分量不相同,因此,由广义虎克定律所得本构方程也必然不尽相同.

(1)

平面应力问题

对于平面应力问题,因,0=z σ 0==zx yz ττ,根据广义虎克定律显然有

0==zx yz γγ。因此本构方程为

⎪⎪⎪

⎪⎪

⎪⎬⎫+=+-=-=-=

xy xy y x z x y y y x x E E

E E

τνγσσν

ενσσενσσε)

1(2)()(1

)(1 (6。

1—4a ) 或

⎪⎪

⎪⎬⎫+=+-=+-=

xy

xy x y y y x x E E E γντνεενσνεενσ)1(2)(1)(12

2

(6。1—4b)

(2)

平面应变问题

对于平面应变问题,有0===zx yz z γγε,根据广义虎克定律,必有

)(y x z E

σσν

σ+-

=

和0==zx yz ττ。因此,本构关系为

⎪⎪⎪⎭⎪

⎪⎪

⎬⎫+=---=---=xy

xy x y y y x x E E E τνγσννσνεσνν

σνε)1(2)1(1)1(12

2 (6。1-5a)

⎪⎪

⎪⎭

⎬⎫

+=+=-+-+=-+-+-=

xy

xy y x z x y y y x x E E E λντσσνσεννεννσεν

νενννσ)1(2)

()1()21)(1()1()21)(1()1( (6.1-5b)

将上面两种平面问题的本构方程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只要将平面应力问题本构方程式中的E 换为)1/(2ν-E ,ν换为)1(νν-,就可以得到平面应变问题的本构方程式。 1.3应变协调方程

如果采用应力法求解,还必须将平面问题的应变协调方程(6。1-3)式变换为用应力表示。

(1) 平面应力问题的应变协调方程

对于平面应力问题,将方程(6.1-1)式中的第一式对x 求导,第二式对y 求导,有

⎪⎪

⎪⎪⎬⎫

∂∂-∂∂-=∂∂∂∂∂-∂∂-=∂∂∂y Y y y x x X x y x y xy x xy

2

2

22

22στστ 将上式相加后,得

)(21)(212

2222y Y x X y

x y x y x xy

∂∂+∂∂-∂∂+∂∂-=∂∂∂σστ 因

)(1)1(22

2

2222y Y x X y

x E y x E y x y x xy xy

∂∂+∂∂+∂∂+∂∂+=∂∂∂+=∂∂∂σσντνγ 将式(6。1—3)中耐x ε、y ε用本构关系式(6。1-4a )入,而y

x xy ∂∂∂γ2用上式代换,

可得

0))(1(2

22222222222=∂∂+∂∂+∂∂+∂∂++∂∂-∂∂+∂∂-∂∂y Y x X y

x x x y y y x x y y x σσνσνσσνσ 化简上式,得

))(1(2

2

222222y Y

x X y x y x y y x x ∂∂+∂∂+-=∂∂+∂∂+∂∂+∂∂νσσσσ

上式可进一步写为

))(1())((2222y Y

x X y x y x ∂∂+∂∂+-=+∂∂+∂∂νσσ (6。1—6)

如果不计体力或为常体力,则上式可写为

0))((22

22=+∂∂+∂∂y x y x σσ (6.1-7a)

或用拉普拉斯算符简写为

0)(2=+∇y x σσ (6。1—7b) 式(6。1—6)即为用应力表示的应变协调方程,通常称为纳维方程。 (2) 平面应变问题的应变协调方程

对于平面应变问题,因为平衡方程同样为(6.1-1)式,应力分量x σ、y σ也只是x 、y 的函数,因此应用由平面应力变换到平面应变的对应关系,则平面应变问题的应变协调方程可直接从(6.1—6)中得到,即

)(11))((2222y Y

x X y

x y x ∂∂+∂∂--=+∂∂+∂∂νσσ (6.1—8)

注意到,当在平面应变问题中,如果不计体力或为常体力时,则(6。1-8)式也简化为(6.1—7)式,这时平面应力问题与平面应变问题的应变协调方程相同. 由以上可见,如果讨论的问题为D 域上的调和函数,则)(y x σσ+是在区域D 上直到二阶导数都是连续的连续函数。在这种情况下,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问题的应力分量x σ,y σ,xy τ的分布是相同的,是是是说,他们在oxy 平面内应力场一致. 1。4边界条件

平面内周边上的应力边界条件为

⎪⎭

⎬⎫=+=+Y m l X m l y xy xy x σττσ (6.1—9a)

对于平面应变问题还有

Z z =σ (6。1—

9b )

对于平面应力问题.由于z 方向无外力作用,又0=z σ,所以该方向的边界条件自动满足.

从以上的讨论中不难发现,方程(6。1-1和(6.1-7)以及边界条件(6。1—9)中

均不含材料常数。由此得出重要结论:对于全部边界为力边界的无(或常)体力的平面问题,无论什么材料,只要它们的几何条件、载荷条件相同,则不论其为平面应力或平面应变问题,他们在平面内的应力分布规律是相同的。这一结论,给实验模型的设计,尤其是光弹性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需特别注意的是,以上两种情况的应力z σ、应变和位移是不相同的.

6。2应力解法与应力函数

由以上讨论可知,当边值问题属于第一类,即面力已知问题,则采用应力法求解时,其基本方程归结为

(1) 当体力为常量时

⎪⎪

⎪⎬⎫=+∂∂+∂∂=+∂∂+∂∂00Y y x X y x y

xy xy

x σττσ (6.2-1a )

0))((22

22=+∂∂+∂∂y x y

x σσ (6。2—1b)

⎪⎭

⎬⎫=+=+Y m l X m l y xy xy x σττσ (6.2-1c)

(2) 当不计体力时

⎪⎪

⎪⎬⎫=∂∂+∂∂=∂∂+∂∂00y x y x y

xy xy x σττσ (6.2—2a)

0))((22

22=+∂∂+∂∂y x y

x σσ (6。2-2b)

⎪⎭

⎬⎫=+=+Y m l X m l y xy xy x σττσ (6.2-1c)

由数学上可知,方程(6。2-1)是一组线性非齐次偏微分方程,它的解答应该包含两部分:任意一组特解和齐次方程(6.2-2a )的通解。 非齐次方程(6.2—1a )的特解可取为

⎪⎭

⎬⎫

=-=-=0

xy y x Yy Xx τσσ (a )

或取为

⎪⎭⎪

⎬⎫--===Yx Xy xy y x τσσ0 (b)

或取为

⎪⎭

⎪⎬⎫=--==0

xy y x Yy Xx τσσ (c)

等形式。显然,这些特解都满足(6。2-1a)式。

对于齐次方程式(6。2-2a ),如果引进一个函数),(y x ϕ,使得

⎪⎪

⎪⎭

⎪⎪⎪⎬⎫∂∂∂-=∂∂=∂∂=y x x y

xy y x ϕτϕσϕσ2

22

2

2 (6。2

—3)

则将(6.2-3)式代人齐次方程(6。2—2a)式,可知恒满足。函数),(y x ϕ称为平面向题的应力函数,是英国天文学家艾里(Airy,G 。.B )于1862年首先提出的,因此也称它为艾里应力函数。

将(6.2-3)式与式(a)式相叠加,就得到(6。2-1a)式的全解为

⎪⎪

⎪⎭

⎪⎪

⎬⎫∂∂∂-=-∂∂=-∂∂=y x Yy x Xx y xy y x ϕτϕσϕ

σ2

2222 (6.2—

4)

为使应力表达式同时满足协调方程、则应力函数),(y x ϕ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将(6。2-4)式代入(6.2-1b),得

0))((22222222=∂∂+∂∂∂∂+∂∂y

x y x ϕ

ϕ 将上式展开为

024422444=∂∂+∂∂∂+∂∂y

y x x ϕ

ϕϕ (6。2—

5a )

或采用双调和算子简写为

04=∇ϕ (6。2-5b )

将(6。2-4)式代入(6.2—1c )式,得到相应的用应力函数表示的静力边界条件为

⎪⎪

⎭⎪

⎬⎫=-∂∂+∂∂∂-=∂∂∂--∂∂Y m Yy x l y x X m y x l Xx y )()()()(22

2222ϕϕϕϕ (6.2-6) 综上所述,对于常体力下的平面问题,只要求解一个未知函数),(y x ϕ,即在给定边界条件(6.2-6)的情况下,求解方程(6。2-5)式。求出函数),(y x ϕ后,就可通过(6.2—4)式求出应力分量,最后可通过本构方程式求应变,通过几何方程式积分求位移。

对于无体力的平面问题情况,协调方程式不变.静力边界条件利用(6。2-3)式写为

⎪⎪

⎭⎪

⎬⎫=∂∂+∂∂∂-=∂∂∂-∂∂Y m x l y x X m y x l y )()()()(22

2222ϕϕϕ

ϕ (6。2—7) 相应的应力分量为(6.2-3)式所示。

实际上,直接求解弹性力学问题往住是很困难的,因此有时不得不采用逆解法或半逆解怯等来求解。

当用逆解法时,需先假定满足双调和方程(6.2—5)式的某种形式的应力函数

),(y x ϕ,然后用式(6.2-3)或(6.2—4)求出应力分量x σ,y σ,xy τ等,再根据边界条件式(6。2—6)或(6.2-7)来分析所得应力分量对应于什么样的面力。由此判定所选应力函数),(y x ϕ可以解什么样的问题。

如用半逆解法则针对所要求的问题,假定部分或全部应力分量为某种形式的双调和函数,并引入足够多的待定参数,从而导出应力函数),(y x ϕ,然后分析所得

应力函数是否满足应变协调方程,判断假定的以及由应力函数导出的应力分量是否满足边界条件。如不满足则应重新假定.

应当注意的是,双调和方程是四阶的或低于四阶的多项式都是双调和函数。但必须至少是二次和二次以上,以保证得出非零的应力解。例如,对于不计体力的弹性平问题,如取应力函数y a x a a y x 210),(++=ϕ的一次式,尽管它满足双调和方程式(6。2—5),但将其代入应力分量(6。2—3)式,得

⎪⎪

⎪⎪⎭⎪⎪⎪

⎪⎬⎫

=∂∂∂-==∂∂==∂∂=000

2

2222y x x y

xy y x ϕ

τϕσϕσ

显然,这是一个无应力状态.由此得出,在应力函数中增添或除去x 和y 的一次 式,并不影响应力分量。

不难验证,当应力函数取二次多项式时可得均匀应力状态,取三次多项式时得线性分布的应力场.

6.3 梁的弹性平面弯曲

3.1悬臂梁的弹性平面弯曲

在第五章采用材料力学初等理论介绍了梁的弹塑性纯弯曲,这节首先应用应

力函数法讨论高为h ,宽为b ,跨长为l ,如图6.1所示的悬臂粱在自由端受集中力F 作用,忽略自重时的平面弯曲.

图6.1 悬臂梁 对于图示悬臂梁,其边界条件为

⎪⎪⎪

⎪⎪⎬⎫

-====⎰-±=±==2

22/2/00

)(0)(0

)(h h xy h y xy h y y x x F bdy ττσσ (a ) 式(a)所列边界条件表示:悬臂梁自由端没有轴向水平力,顶部和底部没有载荷作用,及自由端的切应力之和应等于F. (a)中第四式的负号是因此处切应力是作用在外法线方向与x 轴反向的平面内,切应力方向又与y 轴同向,根据第2章对切应力的正负号约定应为负。 1)选择应力函数

由材料力学可知,悬臂梁任一截面上由F 产生的弯矩随x 作线性变化,而且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x σ与y 成比例,因此,可假定x σ为

xy A y x 122=∂∂=ϕ

σ (b)

式中1A 为常数。将(b )式对y 积分两次,得

)()(61

),(2131x f x yf xy A y x ++=ϕ (c )

式(c)中的)(1x f 和)(2x f 为x 的待定函数。将(c)式代入双调和方程(6。2—5a )可得

04

2

4414=+dx

f d dx f d y (d) 因1f 和2f 仅为x 的函数,而上式中左边第二项又与y 无关,故要使上式成立时,必有

0,04

2

44

1

4==dx f d dx f d 对上面两式分别积分,得

⎪⎭

⎬⎫+++=+++=982

73625423321)()(A x A x A x A x f A x A x A x A x f 式中i A 系积分常数.将它们代入式(c ),可得应力函数为

)

()

(6

1

),(98273654233231A x A x A x A A x A x A x A y xy A y x ++++++++=

ϕ (6。3—1)

将式(e )代入式(6.2—3),可得应力分量xy y ,τσ为

⎪⎪

⎬⎫+++-=∂∂∂-=+++=∂∂=)2321

()(2)(64322212736222A x A x A y A y x A y A x A xy A x xy y ϕτϕ

σ (e )

2)确定系数i A

根据边界条件式(a )中的第2式,有

⎪⎪⎭⎪⎪

⎬⎫

=+-++-=+++0)2(2)2(60)2

(2)2(673627362

A h

A x A h A A h A x A h A

上式应对所有的x 都应成立,因而必有

⎪⎪⎩⎪⎪⎨

⎧=-=-=+=+0

20202027

362736

2A hA A hA A hA A hA

求解此方程组,得

07632====A A A A (f ) 根据边界条件式(a )中的第3式,并注意到式(e)和(f),则有

0)8

1

()

(4212

=+-=±

=A h A h y xy τ

由上式可得

2148

1

h A A -=

又依据边界条件式(a )的第4式,可得

F bdy y h A bdy h h h h xy -=-=⎰⎰--)4

1(212

212222τ 由上式可得

I F bh F A /)/(1231-=-=

式中12

3

bh I =为梁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3)应力分量计算

至此,式(b ),(e )中的所有常数均已确定,于是可得悬臂梁中的各应力分量为

⎪⎪⎪⎭

⎪⎪⎪⎬⎫--==-=)4(20

22y h I F I

Fxy xy y x τσσ (6.3-2) 式(6。3—2)的结果与材料力学的结果完全一致。由此可得出结沦:如果自由端部的切力按抛物线分布,x σ在固定端是按线性分布,则这一解是精确解。如果不是这样,根据圣维南原理,这一解在梁内远离端部的截面仍是足够精确的,其所影响的范围大约只有截面尺寸大小的长度.

需注意的是,式(6.3-1)中的系数985,,A A A 并未求出,由上节已知,这主要是这3个系数与应力分量无关。因此,这几个系数确定与否无关紧要.

4)变形计算

当应力求得后,变形计算则可根据应变位移几何关系和虎克定律进行.由式(6。3—2)可得

⎪⎪⎪⎪⎪⎭

⎪⎪⎪⎪⎪⎬⎫--=-+-=+==∂∂+∂∂=-==∂∂-===∂∂)4(2)4()1()1(22222y h GI F y h EI E x v y u EI Fxy E y v EI

Fxy E x u xy xy x y x x ντνγνσνεσε (g ) 将式(g )中的第1和第2式分别对y x ,积分,有

⎪⎪⎭⎪⎪⎬⎫+=+-

=)(2)(21212x v xy EI F v y u y x EI F u ν (h ) 将式(h)分别对x y ,微分,代入式(g)的第3式,并整理后可得

221214)1(2)()2(2)(h EI

F x EI F dx x dv y EI F dy y du νν+-+-=+- 上式两边分别x 与y 的函数,因此等式左、右两边应等于同一常数1a ,即

⎪⎪⎭

⎪⎪⎬⎫-+-=++=12211214)1(2)()2(2)(a h EI F x EI F dx x dv a y EI F dy y du νν 将上式积分后代入式(h),可得位移v u ,的表达式为

⎪⎪⎭⎪⎪⎬⎫+-+-+=++++-

=3123221324)1(626)2(2a x a x h EI F x EI F xy EI F v a y a y EI F y x EI F u ννν (k ) 式中常数i a 由阻止梁在oxy 面内作刚体运动所必需的三个约束条件来确定。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固定端处(0,==y l x )的边界条件为:0=∂∂==x

v v u 这一边界条件相当于在固端处梁的轴线的切线保持水平,,即将坐标点(0,==y l x )的水平微线段dx 固定,这与材料力学的处理方法相同。现将该边界条件代入位移表达式(k ),可得

332221304)1(2l EI

F a ,a ,h EI F EI Fl a ==+-=ν 将这些系数代入式(k ),则位移为

⎪⎪⎭⎪⎪⎬⎫++-=+-+++=

3223232232264)1(6)2()(2l EI F xy EI F x EI Fl x EI F v y h EI F y EI F x l EI Fy u ννν (6.3-3) 由该式可知,v u ,均是y x ,的非线性函数,这说明梁的任一截面变形后不再保持为平面,这与材料力学初等理论所得结果不同。如在固定端(l x =)处,由式(6。3-3)可得

⎪⎪⎪⎪

⎭⎪⎪⎪⎪⎬⎫-=+-=∂∂+-+=∂∂=====GI Fh h EI F y u h EI F y EI F y u y EI

Fl v y l x l x l x 24)1()(4)1(2)2()(2)(220222

νννν 上式表明,由这种固定条件得到铅垂线元有一绕垂直于面oxy 平面的z 轴逆时针方

向的转角)2/(2GI Fh (图6.2)。 梁轴线的铅垂位移由(6。3-3)式可得

EI

Fl EI x Fl EI Fx v y 326)(3220+-== 对于梁自由端(0==y x )处的挠度,

由式(6.3—3)的第2式可得梁

EI

Fl v 3)(3max = 这与材料力学的结果相同。 图6.2 固定端转角示意图

(3) 固定端处(0,==y l x )的边界条件为:0=∂∂==y

u v u 这表示固定端断面在(0,==y l x )处的铅垂微线元dy 固定不能转动,将该边界条件代入式(k),可求得

23322

14)1(302lh EI

F l EI F a ,a ,EI Fl a ν++=== 将这些系数代入式(k ),得到一组与(6.3—3)式不同的梁的位移为

⎪⎪⎭⎪⎪⎬⎫-++-++=++-=

)])(1(4)(2136[6)2()(222233322x l h x l y l x EI F v y EI F y x l EI F u ννν (6。3—4)

实际上,由式(6.3—4)也得出v u ,均是y x ,的非线性函数.同样可得出在固定端(0,==y l x )处的水平线元dx 也有一绕垂直于面oxy 平面的z 轴逆时针方向的转角)2/(2GI Fh (如图6。3所示)。

由(6.3-4)式可得梁轴的铅垂位移为

)()1(326)(23220x l h EI

F EI Fl EI x Fl EI Fx v y -+++-==ν 自由端的挠度度为

GI

Flh EI Fl v y x 23)(230+=== 图6.3 固定端转角示意图 显然,上式等号右边第二项是剪力对挠度的影响.而这部分与弯曲的影响之比,为

2232)2()2)(1(43)

3/()2/(l h l h EI Fl GI Flh ≈+=ν 如)2(10h l =,则此比值为100/1.所以当l h <<2时,梁的挠度主要由于弯曲所引起.由此可见,在材料力学中得到的结果,对于细长梁是精确的.但是,必须指出,在高而短的梁中,以及在梁的高频振动和在波的传播问题中,切力效

应是非常重要的。

由以上计算变形可见,在材料力学中,只是笼统地说梁端“固定”,没有规定具体的固定方式。在弹性理论中必须规定固定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固定方式,得出不同的位移公式。

3.2简支梁的弹性平面弯曲

现分析如图6.4所示受均布载荷q 作用,不计体力的两端简支梁。

x 图6.4 受均布荷重简支梁

1)选择应力函数

设应力函数为

)

5(),(5

324332221y y x A y A y x A x A y x -+++=ϕ (a ) 将(a)式代入式(6.2-5)知,满足双调和方程.

2)利用边界条件确定常数i A

边界条件为

⎬⎫

==-=±==-=0)(0)(/)(2/2/2/h y xy h y y h y y b q τσσ

(b ) 和在l x ±=处

⎪⎭

⎬⎫

±==⎰⎰--2/2/2/2//0h h xy h h x b ql dy ydy τσ

(c) 根据式(6。2—3)及边界条件式(b )、(c )可得

⎪⎪

⎬⎫

=+=-+=+-=+-=++)2/(4/010/04/3)2/(4/2/04/2/3

422424324224212421b q h A h A h A l A A h A A b q h A h A A h A h A A

(d ) 由此可解得系数i A 为

3432321)10(434bh q A ,

bh q

bh ql A ,bh q

A ,b q

A -=-==-=

(e )

q

将(e)式代入(a)式,得应力函数 ⎥⎦⎤⎢⎣⎡---++-=)5(1)101(434),(5323

32222y y x h h y h l h y x x b q y x ϕ (f) 3)应力分量计算

将式(f )代入式(6.2-3),并注意梁的截面惯性矩12/3bh I =,求得应力分量为

⎪⎪⎪⎭

⎪⎪⎪⎬⎫--=+--=-+-=x y h I q h y h y I q y h y I q y x l I q xy y x )4(2)1243(2)1032(2)(2223232222τσσ (g ) 将式(g)的应力分量与材料力学对该问题的解答相比,可以看出:

1)式(g )中x σ的表达式包括两项,第一项与材料力学解答相同,而第二项与x 无关,是对材料力学解答的修正。且当l x ±=时,梁的端面有正应力x σ,但端面上没有水平外力,所以x σ的表达式只满足了两端弯矩为零的条件,但未能消除两端的正应力。然而这组附加的水平力,即修正项显然也构成平衡力系。根据圣维南原理,这组附加力的效应是局部的,在远离两端部分可认为材料力学的公式是精确的。因此,通常认为长而低的细长粱此项可忽略不计,但对高梁,即短粗梁这项有显著影响。如梁中间截面处)2/,0(h y x ±==,x σ的最大值为

)151(322

22l

h h l q x +±=σ 上式括号中的第一项为主要应力,第二项反映修正应力.一般认为当h l 52<时,材料力学公式不再适用。

2)材料力学对该问题剪应力的解答与本精确解完全吻合。

3) 材料力学假设梁的纵向纤维之间互不挤压力,因此0=y σ,但本解答表明,除梁截面的下表面处外,其余部位0≠y σ,且x 无关,因此整个梁的纵向纤维之间均存在挤压力.

梁中应力分布如图6.5所示。

图6。5 简支梁截面应力分布示意图

4)位移计算

对于位移计算,其方法和步骤与悬臂梁的位移计算相同,即利用本构方程和 几何方程,并假定梁中间截面的形心)0(==y x 的水平位移等于零,而垂向位移为δ,经积分后可得

⎪⎪⎪⎭

⎪⎪⎪⎬⎫+-+++-+-++--=+-+-+-=δννν]121852)2061212(128121[2])12431(103231[2422222222422223243

232332x x h x h x l y h y y x y l y h y h y EI q v x h y h y xy h xy y x xy l EI q u (h) 由上面的位移表达式可以看出:

(1)由位移u 的表达式可知,梁的中性层并不在梁截面的中间层。在中间层0=y 处有水平位移

x h EI q u y 12

2)(30ν== (k) 由式(g)知,当0=y 时,12

23

h I q y -=σ,因此沿x 方向引起拉伸应变 122)(3

0h EI q E y

y x νσνε=-==

将上式积分,并注意当0=x 时,0=u ,则得式(k )。

(2)由位移v 可得梁轴线(0=y )的挠曲线方程为

)12

852(2)(222220x h h l EI qx v y -++-==νδ (m) 假设在梁中心轴线的两端(l x ±=)处,垂向位移0)(0==y v ,则得

⎥⎦

⎤⎢⎣⎡++=24

))(254(531245l h EI ql νδ 上式右端括弧中的第一项所反映的挠度与材料力学根据平面假设而得出的结果相一致,括弧中的第二项反映剪应力的影响。

(3)将式(m)对x 求二阶导致,得挠曲线的曲率方程式

⎥⎦⎤⎢⎣⎡++-=∂∂=)254(4)(21)(222022νh x l EI q x

v y

由该式可知,曲率并不与)(2

22x l q -成正比,方括号半的第二项是对材料力学近似曲率公式EI

M =ρ1

的修正. 必须指出的是,应用式(g )也能解答梁两端固定的问题,为此,须取适当的支座反力矩0M ,并使粱的二端都满足0=∂∂x

v 或0=∂∂y u 的条件. 应注意,用多项式求解仅对低粱适用,对于高梁,两端的平衡力系要影响到跨度中部的应力。因此,须用其他形式的应力函数,例如三角级数的形式。

6。4 用三角级数求解弹性平面问题

前面一节是用代数多项式为应力函数求解弹性梁平面问题,对于一端受集中力悬臂梁的弯曲,用三次多项式为应力函数;对于受连续均布载荷的单跨粱,用五次多项式。增高多项式的幂次,可以求解受载荷更复杂的问题。但是整多项式只限于求解梁上载荷的分布是连续的,而且分布规律能用代数整函数表示的一些简单问题.如果载荷分布不是连续的,而且分布规律不能用代数整函数表示(图6。6),则可以用三角级数求解这类问题。载荷函数可展开为三角级数,应力函数也可以用三角级数表示。下面讨论用三角级数求解弹性平面问题。

图6.6 受非连续分布载荷深梁示意图

4.1应力函数的确级数表达

对于图6。6所示梁,取应力函数为

x y f y x αϕsin )(),(= (a )

式中l

n πα=,n 是任意整数。将式(a )代入双调和方程(6.2—5a),得常微分方程 0)()(2)(4"2)4(=+-y f y f y f αα (b) 该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y yDsh y Cych y Bsh y Ach y f αααα+++=)( (c ) 将(c)式代入(a)式,得应力函数

)(sin ),(y Dysh y Cych y Bsh y Ach x y x αααααϕ+++= (d ) 当不计体力时,由相应的应力分量为 ⎪⎪⎪⎪⎪⎭

⎪⎪⎪⎪⎪⎬⎫+++++-=∂∂∂-=+++-=∂∂=+++++=∂∂=)]()([cos )(sin )]2()2([sin 22222222y ych y sh D y ysh y ch C y ch B y sh A x y x y Dysh y Cych y Bsh y Ach x x y ysh y ch D y ych y sh C y sh B y ch A x y xy y x ααααααααααααϕτααααααϕσ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ϕσ (6.4—1) 由于n 为任意整数,因此可得无穷多个函数ϕ,又因双调和方程(6.2—5a)是线性的,所以无穷多个函数ϕ之和也是双调和方程(6.2—5a)的解,即 )(),(1y ysh D y ych C y sh B y ch A x in s y x n n n n n αααααϕ+++=∑∞

= (6。4-2a) 不难证明,如取应力函数ϕ为

)(cos ),(''''1y ysh D y ych C y sh B y ch A x y x n n n n

n αααααϕ+++=∑∞= (6。4-2b) 也能满足双调和函数.因此,式(e)和(f )之和也能满足双调和函数,所以应力函数ϕ可表示为如下级数形式

∑∑∞=∞=+++++++=1

''''1

)

(cos )

(),(n n n n n n n n n n y ysh D y ych C y sh B y ch A x y ysh D y ych C y sh B y ch A x in s y x ααααααααααϕ (6。4-2c) 4。2载荷函数

式(6。4-1)中的系数i A ,和'i A 需根据边界条件确定.这时应力边界条件必须展开为无穷级数的形式

x b x a a x q n n n n ααsin cos )(110∑∑∞

=∞=++= (6。4-3) 由数学分析知,将一函数在区域[l l ,-]展开成富里叶(Fourier )级数(6。4-3)时,其系数(称作富里叶系数)为

⎪⎪⎪⎭⎪⎪⎪⎬⎫===

⎰⎰⎰---l l n l l n l l dx l x n x q l b dx l x n x q l a dx x q l a ππsin )(1cos )(1)(210 (6。4—4) 如果在梁的[a a ,-]边界上作用有均布载荷0q ,则富里叶系数为 ⎪⎪⎪

⎭⎪⎪⎪⎬⎫========

⎰⎰⎰⎰⎰-----l l a a n l l n l l a a dx l x n l q dx l x n x q l b l a n n q dx l x n x q l a l a q dx l q dx x q l a 0sin sin )(1sin 2cos )(12)(2100000πππππ (6。4-5) 这样,对于该边界有

)cos sin 12(2)(10∑∞=+=n l

x n l a n n l a q x q πππ (6。4-6) 例 6.1 设一简支梁的中部上、下两表面,在a 2范围内对称地作用均布载荷q (如图6.7所示)。如此梁的

厚度为1个单位,不计体力,

试求其应力分量。

解:首先将载荷展开为富

里叶级数,最普遍的情况下,

上部边界(t y -=)和下部边界

(t y =)的载荷分别表示为 图6.7 局部受均布载荷简支粱

⎪⎪⎭⎪⎪⎬⎫++=++=∑∑∑∑∞===∞=∞

=-=l x n G l x n G G q l x n E l x n E E q n n b n t y d n n n n t y u ππππcos sin )(cos sin )(11'01'10 (d) 注意载荷实际作用区域为

⎬⎫<<--==<<-<<-==)(,)(,

0a x a q q q l x a ,,x l q q d u d u (e ) 式中00,G E 表示整个梁的均匀分布载荷,式(e)中的全部系数均可(6.4-4)中的富里叶系数的公式求出。

由图6.7可知,所示载荷对称于y 轴,是x 的偶函数,故式(d)的展开式只含

弹塑性力学定理和公式

弹塑性力学定理和公式 应力应变关系 弹性模量||广义虎克定律 1.弹性模量 对于应力分量与应变分量成线性关系的各向同性弹性体,常用的弹性常数包括:a弹性模量单向拉伸或压缩时正应力与线应变之比,即b切变模量切应力与相应的切应变之比,即 c体积弹性模量三向平均应力 与体积应变θ(=ε某+εy+εz)之比,即 d泊松比单向正应力引起的横向线应变ε 的绝对值与轴向线应变ε的绝对值之比,即 此外还有拉梅常数λ。对于各向同性材料,这五个常数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常用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见表3-1弹性常数间的关系。室温下弹性常数的典型值见表3-2弹性常数的典型值。 2.广义虎克定律 线弹性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称为广义虎克定律。它是由实验确定,通常称为物性方程,反映弹性体变形的物理本质。 A各向同性材料的广义虎克定律表达式(见表3-3广义胡克定律表达式)对于圆柱坐标和球坐标,表中三向应力公式中的某、y、z分别用r、

θ、z和r、θ、θ代替。对于平面极坐标,表中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公式中的某、y、z用r、θ、z代替。 B用偏量形式和体积弹性定律表示的广义虎克定律应力和应变张量分解为球张量和偏张量两部分时,虎克定律可写成更简单的形式,即体积弹性定律 应力偏量与应变偏量关系式 在直角坐标中,i,j=某,y,z;在圆柱坐标中,i,j=r,θ,z,在球坐标中i,j=r,θ,θ。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及其解法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边界条件||按位移求解的弹性力学基本方法||按应力求解的弹性力学基本 方程||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基本方程的解法||二维和三维问题常用的应力、位移公式 1.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在弹性力学一般问题中,需要确定15个未知量,即6个应力分量,6个应变分量和3个位移分量。这15个未知量可由15个线性方程确定,即 (1)3个平衡方程[式(2-1-22)],或用脚标形式简写为 (2)6个变形几何方程[式(2-1-29)],或简写为 (3)6个物性方程[式(3-5)或式(3-6)],简写为 或 2.边界条件

塑性力学

第6章 理想刚苏醒材料的平面应变问题 平面应变问题的概念与弹性力学中的平面应变问题一样,即对于常的棱柱形物体,荷载(包括体力)垂直于柱体的轴线Z (母线),并沿Z 轴方向均匀作用于柱体的侧面,这类问题就可以作为平面应变问题处理。 对于理想塑性材料,存在塑性极限荷载。当达到塑性极限荷载时,荷载不增二变形可以不断增长。如果仅求解塑性极限荷载,无须从弹塑性状态一步步求解,可采用刚塑性模型。其结果和弹塑性结果完全一样。本章将讨论平面应变条件下理想刚塑性材料的极限荷载,以及在塑性区域内的应力和变形分布。由于忽略弹性变形,以下所述的刚性区实际上将包括弹性区和非弹性变形同量级的约束塑性区。 6.1 平面应变问题的基本方程 在平面应变问题中,物体内各点的位移平行于xy 平面,且与z 轴无关,即有: ),,(y x u u x x =),,(y x u u y y =0 =z u (6-1) 速度分量为: ),,(y x v v x x =),,(y x v v y y =0 =z v (6-2) 对应的应变张量和应变张量分别为:

????????? ? ??????? ? ? ?????+????+????=????? ?????????????=0 00) (210 )(21000021 021y vy x v y v x v y v x v y x y x x y xy xy x εεγγεε 对于应力分量,根据理想刚塑性材料的Levy-Mises 关系: ) 56(. . -==ij ij ij ij S S d d λελε或 由于 )2(3 1,0. =--= -==y x z m z z z S σσσσσε则得: 求解可得: σ σσσσ==+= m y x z )(2 1 (6-6) 由式(6-5)还可得出0 ==yz xz ττ ,则塑性区应力张量为: ) 76()(21 000 -?? ? ? ? ?? ? ??????? ? +=y x y xy xy x ij σσσ ττσσ 显然,z σ是一个主应力,其余两个主应力则可按材料力学公式计算: ) 86()2 ( )(2 12 23 1-+-± +=xy y x y x τσ σσσσσ 不难看出z σ是中间的主应力,因此,最大剪应力为: ) 96()2 ( )(2 12 231max -+-= -= xy y x τσ σσστ

弹塑性力学

固体力学 固体力学是力学中形成较早、理论性较强、应用较广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可变形固体在外界因素(如载荷、温度、湿度等)作用下,其内部各个质点所产生的位移、运动、应力、应变以及破坏等的规律。 固体力学研究的内容既有弹性问题,又有塑性问题;既有线性问题,又有非线性问题。在固体力学的早期研究中,一般多假设物体是均匀连续介质,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复合材料力学和断裂力学扩大了研究范围,它们分别研究非均匀连续体和含有裂纹的非连续体。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至天体,小至粒子的固态物体和各种固体力学问题。人所共知的山崩地裂、沧海桑田都与固体力学有关。现代工程中,无论是飞行器、船舶、坦克,还是房屋、桥梁、水坝、原子反应堆以及日用家具,其结构设计和计算都应用了固体力学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由于工程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固体力学也在发展,一方面要继承传统的有用的经典理论,另一方面为适应各们现代工程的特点而建立新的理论和方法。 固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按照物体形状可分为杆件、板壳、空间体、薄壁杆件四类。薄壁杆件是指长宽厚尺寸都不是同量级的固体物件。在飞行器、船舶和建筑等工程结构中都广泛采用了薄壁杆件。 固体力学的发展历史 萌芽时期远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前,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古国就开始建造有力学思想的建筑物、简单的车船和狩猎工具等。中国在隋开皇中期(公元591~599年)建造的赵州石拱桥,已蕴含了近代杆、板、壳体设计的一些基本思想。

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工艺精度的提高,人类在房屋建筑、桥梁和船舶建造方面都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早期的关于强度计算或经验估算等方面的许多资料并没有流传下来。尽管如此,这些成就还是为较早发展起来的固体力学理论,特别是为后来划归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那些理论奠定了基础。 发展时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17世纪物理学的成就,为固体力学理论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在18世纪,制造大型机器、建造大型桥梁和大型厂房这些社会需要,成为固体力学发展的推动力。 这期间,固体力学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四个阶段:基本概念形成的阶段;解决特殊问题的阶段;建立一般理论、原理、方法、数学方程的阶段;探讨复杂问题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固体力学基本上是沿着研究弹性规律和研究塑性规律,这样两条平行的道路发展的,而弹性规律的研究开始较早。 弹性固体的力学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于17世纪发展起来的。英国的胡克于1678年提出:物体的变形与所受外载荷成正比,后称为胡克定律;瑞士的雅各布第一·伯努利在17世纪末提出关于弹性杆的挠度曲线的概念;而丹尼尔第一·伯努利于18世纪中期,首先导出棱柱杆侧向振动的微分方程;瑞士的欧拉于1744年建立了受压柱体失稳临界值的公式,又于1757年建立了柱体受压的微分方程,从而成为第一个研究稳定性问题的学者;法国的库仑在1773年提出了材料强度理论,他还在1784年研究了扭转问题并提出剪切的概念。这些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弹性固体的力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法国的纳维于1820年研究了薄板弯曲问题,并于次年发表了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法国的柯西于1822年给出应力和应变的严格定义,并于次年导出矩形六面体微元的平衡微分方程。柯西提出的应力和应变概念,对后来数学弹性理论,乃至整个固体力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的泊阿松于1829年得出了受横向载荷平板的挠度方程;1855年,法国

应用弹塑性力学习题解答

应用弹塑性力学习题解答 目录 第二章习题答案 设某点应力张量的分量值已知,求作用在过此点平面上的应力矢量,并求该应力矢量的法向分量。 解该平面的法线方向的方向余弦为 而应力矢量的三个分量满足关系 而法向分量满足关系最后结果为 利用上题结果求应力分量为时,过平面处的应力矢量,及该矢量的法向分量及切向分量。 解求出后,可求出及,再利用关系

可求得。 最终的结果为 已知应力分量为,其特征方程为三次多项式,求。如设法作变换,把该方程变为形式,求以及与的关系。 解求主方向的应力特征方程为 式中:是三个应力不变量,并有公式 代入已知量得 为了使方程变为形式,可令代入,正好项被抵消,并可得关系 代入数据得,, 已知应力分量中,求三个主应力。 解在时容易求得三个应力不变量为, ,特征方程变为 求出三个根,如记,则三个主应力为 记 已知应力分量 ,是材料的屈服极限,求及主应力。 解先求平均应力,再求应力偏张量,, ,,,。由此求得 然后求得,,解出 然后按大小次序排列得到 ,,

已知应力分量中,求三个主应力,以及每个主应力所对应的方向余弦。 解特征方程为记,则其解为,,。对应于的方向余弦,,应满足下列关系 (a) (b) (c) 由(a),(b)式,得,,代入(c)式,得 ,由此求得 对,,代入得 对,,代入得 对,,代入得 当时,证明成立。 解 由,移项之得 证得 第三章习题答案 取为弹性常数,,是用应变不变量表示应力不变量。

解:由,可得, 由,得 物体内部的位移场由坐标的函数给出,为, ,,求点处微单元的应变张量、转动张量和转动矢量。 解:首先求出点的位移梯度张量 将它分解成对称张量和反对称张量之和 转动矢量的分量为 ,, 该点处微单元体的转动角度为 电阻应变计是一种量测物体表面一点沿一定方向相对伸长的装置,同常利用它可以量测得到一点的平面应变状态。如图所示,在一点的3个方向分别粘贴应变片,若测得这3个应变片的相对伸长为,,,,求该点的主应变和主方向。 解:根据式先求出剪应变。考察方向线元的线应变,将,,,,,代入其 中,可得 则主应变有 解得主应变,,。由最大主应变可得上式只有1个方程式独立的,可解得与轴的夹角为 于是有,同理,可解得与轴的夹角为。 物体内部一点的应变张量为 试求:在方向上的正应变。

(完整word版)弹塑性力学思考题答案

弹塑性理论思考题 ⒈ 一点的应力状态? 答:通过一点P 的各个面上应力状况的集合 ⒉ 一点应变状态? 答:[受力物体内某点处所取无限多方向上的线应变与剪应变(任意两相互垂直方向所夹直角的改变量)的总和,就表示了该点的应变状态。] 代表一点 P 的邻域内线段与线段间夹角的改变 ⒊ 应力张量?应力张量的不变量?应力球张量?体积应力?平均应力?应力偏张量?偏应力第二不变量J2的物理意义?单向应力状态、纯剪应力状态的应力张量?给出应力分分量,计算第一,第二不变量。 答:应力张量:代表一点应力状态的应力分量,当坐标变化时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其变换关系符合张量之定义,因此,表示点的应力状态的9个分量构成一个二阶张量,称为应力张量。一点的应力状态可以借用矩阵以张量σij 表示: 。其中:xz τ=zx τ,xy τ=yx τ,yz τ=zy τ。 应力张量的不变量:对于一个确定的应力状态,只有一组(三个)主应力数值,即J 1,J 2,J 3是不变量,不随 着坐标轴的变换而发生变化。所以J 1,J 2,J 3分别被称为应力张量的第一、第二、第三不变量。 应力张量可分解为两个分量 0-00+00m x m xy xz ij m yx y m yz m zx zy z m σσσττσστσστσττσσ????????=-????????-???? ,等式右端第一个张量称为应力球张量,第二个张量称为应力偏张量。 应力球张量:应力球张量,表示球应力状态(静水应力状态),只产生体积变形,不产生形状变形,任何切面上的切应力都为零,各方向都是主方向。 应力偏张量:应力偏张量,引起形状变形,不产生体积变形,切应力分量、主切应力、最大正应力及主轴同原σij ,二阶对称张量,同样存在三个不变量J 1' ,J 2' ,J 3' 体积应力:P46 平均应力:12311 ()()33 m x y z σσσσσσσ=++=++,m δ为不变量,与坐标无关。 偏应力第二不变量J2的物理意义:形状变形比能。 单向应力状态:两个主应力为零的应力状态。 纯剪应力状态的应力张量: 给出应力分分量,计算第一,第二不变量。(带公式) ⒋ 应变张量?应变张量的不变量?应变球张量?体积应变?平均应变?应变偏张量? 应变张量:几何方程给出的应变通常称为工程应变,这些应变分量的整体,构成一个二阶的对称张 ??????????z zy zx yz y yx xz xy x στττστττσ[]=σ

应用弹塑性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附录Ⅱ习题解答提示与参考答案 第二章应力理论 2-1 ζn=ζ1l2+ζ2m2,;式中l、m、n为斜截面外法线的方向余弦。 2-2 p=111.5A;ζn=26A;ηn=108.5A 2-3 提示:平面Ax+By+C z+D=0的外法线的方向余弦为:(式中i=1,2,3或A,B,C) 答案: 2-4 略 2-5 (a)ζ1=738.5;ζ2=600;ζ3=-338.5;ηmax=538.5;应力单位为MPa。 (b)ζ1=700;ζ2=600;ζ3=-600;ηmax=650;应力单位为MPa。 2-6 ζ1=3.732η0;ζ2=-0.268η0;α=15o。 2-7 (材料力学解) 应力单位为MPa。 (弹塑性力学解) 应力单位为MPa。 2-8 ζ1=107.3a;ζ2=44.1a;ζ3=-91.4a; ζ1主方向:(±0.314,0.900,0.305); ζ2主方向:(±0.948,±0.282,±0.146); ζ3主方向:(0.048,±0.337,0.940)。 2-9 ;ζ2=0;ζ3=-ζ1。 2-10、2-11 略 2-12 (1)略;(2)ζ8=ζm=5.333MPa;η8=8.654MPa。 2-13 p8=59.5;ζ8=25.0a;η8=54.1a。 2-14 上式中S为静矩。材料力学解不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

2-15 ,Q为梁横截面上的剪力。提示:利用平衡微分方程求解。2-16 ζ1=17.083×103Pa;ζ2=4.917×103Pa;ζ3=0,?=40o16′。2-17 略2-18 2。2-19 提示:将三个主方向的三组方向余弦分别两两一组代人式(2-12)证之。2-20 。2-21 在AA′上:ζx=-γy,ηxy=0;在AB上:ηxy=0,ζy=-γh;在BB′上:l1=cosα,l2=-sinα,l3=0;则应力分量满足关系式:2-22 。2-23 。2-24 ηzx=-ζz tanα;ζx=ζz tan2α。2-25 在x=-ytanα处,在x=ytanβ处: 2-26 A=0;B=-ρ1g;C=ρgcotβ-2ρ1gcot3β;。 2-27 (1)ζ1=99.6A;ζ2=58.6A;ζ3=-138.2A;ηmax=118.9A。 (2)ζ1=99.6A;ζ2=58.6A;ζ3=-138.2A;ηmax=118.9A。

弹塑性力学总结

弹塑性力学总结 弹塑性力学的任务是分析各种结构物或其构件在弹性 阶段与塑性阶段的应力与位移,校核它们是否具有所需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并寻求或改进它们的计算方法。并且弹塑性力学是以后有限元分析、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其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通过一学期的弹塑性力学的学习,对其内容总结如下: 一、弹性力学 1、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 求解一个弹性力学问题,通常是已知物体的几何形状(即已知物体的边界),弹性常数,物体所受的外力,物体边界上所受的面力,以及边界上所受的约束;需要求解的是物体内部的应力分量、应变分量与位移分量。求解问题的方法是通过研究物体内部各点的应力与外力所满足的静力平 衡关系,位移与应变的几何学关系以及应力与应变的物理学关系,建立一系列的方程组;再建立物体表面上给定面力的

边界以及给定位移约束的边界上所给定的边界条件;最后化为求解一组偏分方程的边值问题。 在导出方程时,如果考虑所有各方面的因素,则导出的方程非常复杂,实际上不可能求解。因此,通常必须按照研究对象的性质,联系求解问题的范围,做出若干基本假定,从而略去一些暂不考虑的因素,使得方程的求解成为可能。 (1)假设物体是连续的。就是说物体整个体积内,都被组成这种物体的物质填满,不留任何空隙。这样,物体内的一些物理量,例如:应力、应变、位移等,才可以用坐标的连续函数表示。 (2)假设物体是线弹性的。就是说当使物体产生变形的外力被除去以后,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不留任何残余变形。而且,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3)假设物体是均匀的。就是说整个物体是由同一种质地均匀的材料组成的。这样,整个物体的所有部分才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因而物体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才不随位置坐标而变。

弹塑性力学习题与答案

. 1 / 9 本教材习题和参考答案及部分习题解答 第二章 2.1计算:<1>pi iq qj jk δδδδ,<2>pqi ijk jk e e A ,<3>ijp klp ki lj e e B B 。 答案<1>pi iq qj jk pk δδδδδ=; 答案 <2>pqi ijk jk pq qp e e A A A =-; 解:<3>()ijp klp ki lj ik jl il jk ki lj ii jj ji ij e e B B B B B B B B δδδδ=-=-。 2.2证明:若ij ji a a =,则0ijk jk e a =。 〔需证明 2.3设a 、b 和c 是三个矢量,试证明: 证:因为1 231 111232221 2 33 3 3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a a a b a c b a b b b c c a c b c c a a a a b c b b b a b c c c c a b c ⎡⎤ ⎡⎤⎡⎤ ⎢⎥⎢⎥⎢⎥=⎢⎥⎢⎥⎢⎥⎢⎥⎢⎥⎢⎥⎣⎦⎣⎦⎣⎦ , 所以 1 231111232221 2 33 3 3 1 231 111232221 2 33 3 3det det()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a a a b a c a a a a b c b a b b b c b b b a b c c a c b c c c c c a b c a a a a b c b b b a b c c c c a b c ⎡⎤ ⎡⎤⎡⎤⎢⎥⎢⎥⎢⎥==⎢⎥⎢ ⎥⎢⎥⎢⎥⎢⎥⎢⎥⎣⎦⎣⎦⎣⎦ 即得 123111 2 123222123333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a a a b a c a a a a b c b a b b b c b b b a b c c a c b c c c c c a b c ⋅⋅⋅⋅⋅⋅=⋅⋅⋅==a a a b a c b a b b b c a b c c a c b c c 。 2.4设a 、b 、c 和d 是四个矢量,证明: 证明:()()⨯⨯=a b c d ⋅ 2.5设有矢量i i u =u e 。原坐标系绕z 轴转动θ角度,得到新坐标系,如图2.4所示。试求 矢量u 在新坐标系中的分量。 答案: 112cos sin u u u θθ'=+, 212sin cos u u u θθ'=-+, 33u u '=。 2.6设有二阶张量ij i j T =⊗T e e 中的分量11T ''、12T ''、13T ''和33T ''。 提示:坐标变换系数与上题相同。 答案: 图2.4

(完整word版)武汉大学弹塑性力学简答题以及答案

弹塑性力学简答题 2002年 1 什么是偏应力状态?什么是静水压力状态?举例说明?P24 静水压力状态时指微六面体的每个面只有正应力作用,应力大小均为平均应力。偏应力状态是从应力状态中扣除静水压力后剩下的部分。 2 从数学和物理的不同角度,阐述相容方程的意义。P48 从数学角度看,由于几何方程是6个,而待求的位移分量是3个,方程数目多于未知函数的数目,求解出的位移不单值。从物理角度看,物体各点可以想象成微小六面体,微单元体之间就会出现“裂缝”或者相互“嵌入",即产生不连续。 3 两个材料不同、但几何形状、边界条件及体积力(且体积力为常数)等都完全相同的线弹性平面问题,它们的应力分布是否相同?为什么? 相同。应力分布受到平衡方程、变形协调方程及力边界条件,未涉及本构方程,与材料性质无关。 4 虚位移原理等价于哪两组方程?推导原理时是否涉及到物理方程?该原理是否适用于塑性力学问题?P156 平衡微分方程和静力边界条件。不涉及物理本构方程。适用于塑性力学问题。 5 应力状态是否可以位于加载面外?为什么?P239 当应力状态从加载面上向加载面外变化时,将产生新的塑性变形,引起内变量增加,这时,加载面会随之改变,使得更新的应力状态处在更新的加载面上. 6 什么是加载?什么是卸载?什么是中性变载?中性变载是否会产生塑性变形?P250 加载:随着应力的增加,应变不断增加,材料在产生弹性变形的同时,还会产生新的塑性变形,这个过程称之为加载。 卸载:当减少应力时,应力与应变将不会沿着原来的路径返回,而是沿接近于直线的路径回到零应力,弹性变形被恢复,塑性变形保留,这个过程称之为卸载。

中性变载:应力增量沿着加载面,即与加载面相切.应力在同一个加载面上变化,内变量将保持不变,不会产生新的塑性变形,但因为应力改变,会产生弹性应变。 7 用应力作为未知数求解弹性力学问题时,应力除应满足平衡方程外还需要满足哪些方程?P93 协调方程和边界条件。 8 薄板弯曲中,哪些应力和应变分量较大?哪些应力和应变分量较小?P121 平面内应力分量(x y xy σστ、、)最大,最主要的是应力,横向剪应力(z y xz ττ、)较小,是次要 的应力;z 方向的挤压应力z σ最小,是更次要的应力。 应变分量:x y xy εεγ、、较大,0z xz zy εγγ===较小 9 什么是滑移线?物体内任意一点沿滑移线的方向的剪切应力是多少?P310 在塑性区内,将各点最大剪应力方向作为切线而连接起来的线,称之为滑移线. 剪切应力是最大剪应力。 10 什么是随动强化?试用单轴加载的情况加以解释?P206 材料在加载反向加载的过程中,若反向屈服应力的降低程度正好等于正向屈服应力提高的程度,称为随动强化。 在单轴加载的情况下,若压缩屈服应力提高的程度等于拉伸屈服应力降低的程度,即为随动强化. 2003 1弹性本构关系和塑性本构关系的各自主要特点是什么? 对于弹性体的本构关系,一点的应变取决于该点的应力状态,应变是应力状态的函数 进入塑性状态后,应变不仅取决于应力状态,而且还取决于应力历史 2偏应力第二不变量2J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J 与弹性状态的形状改变能成正比,也与材料八面体上的剪应力成比例 3虚位移原理是否适用于塑性力学问题?为什么?P156

弹塑性力学讲义

弹塑性力学讲义 弹塑性力学 1 弹塑性的概念 所谓弹塑性指的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外力除去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的性质。变形中可回复的部分称为弹性变形,变形中不可回复的部分称为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总是在外力的作用超过一定的限度后出现。 2 简单拉压状态下金属材料弹塑性行为及其数学模型 (1)理想塑性材料的弹塑性行为 σs 主要特点: 屈服后加载,表现出一种流动变形现象,材料失去进一步承载的能力;屈服后卸载,应力应变增量大致与弹性变形段相同。 卸载至零后再次加载,应力应变关系相当于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在应变轴方向作了一个平移,平移量为残余塑性应变。 数学表达: Eε(0 ε εs) σ σ(ε) σ(ε ε)s s Eε( εs ε 0) σ σ(ε) (ε εs) σs (2)线性强化材料的弹塑性行为 σσs 主要特点: 屈服后加载,材料仍有进一步承载的能力,但应力应变增量的比例较弹性段小;屈服后卸载,应力应变增量大致与弹性变形段相同。 卸载至零后再次加载,屈服应力为卸载前的应力值(较先前的屈

服应力大),应力应变关系相当于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在应变轴方向作了一个平移,平移量为残余塑性应变,同时应力轴伸长。 两种常用的强化模型 数学表达: Eε(0 ε εs) σ σ(ε) σ E(ε ε)(ε ε)ss sEε( εs ε 0) σ σ(ε) σs E(ε εs)(ε εs) 上述描述弹塑性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称为全量型本构关系。显然不能代表弹塑性变形规律的全貌。它描述了单调应力-应变过程。 为了描述弹塑性力学行为的“过程相依”,需要建立增量型本构关系。 记当前应力为σ0,应力增量为dσ,应变增量为dε,分析弹塑性行为可以得出相应的增量变形法则。 理想塑性材料的增量型弹塑性关系 (1)由dσ决定dε 当σs σ0 σs时,dε dσ/E 当σ0 σs时,dε dλσ0ifdσ 0 dσ/Eifdσ 0 dλσ0ifdσ 0 当σ0 σs时,dε dσ/Eifdσ 0 (2)由dε决定dσ 当σs σ0 σs时,dσ Edε 0ifdε 0 当σ0 σs时,dσ Edεifdε 0 当σ0 σs时,dσ

我所认识的弹塑性力学

我所认识的弹塑性力学 弹塑性力学作为固体力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其理论与方法的体系基本完善,并在建筑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诸多技术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一绪论 1、弹塑性力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弹塑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在载荷(包括外力、温度变化或外界约束变动等)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变形和承载能力,包括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分别用来研究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力学问题。弹性变形指卸载后可以恢复和消失的变形,塑性变形时指卸载后不能恢复而残留下的变形。弹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各种固体,特别是各种结构,包括建筑结构、车身骨架、飞机机身、船舶结构等,也研究量的弯曲、住的扭转等问题。其基本任务在于针对实际问题构建力学模型和微分方程并设法求解它们,以获得结构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应力分布及结构强度等。 2、弹塑性简化模型及基本假定 在弹性理论中,实际固体的简化模型为理想弹性体,它的特征是:一定温度下,应力应变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而与加载过程以及时间无关。在塑性理论中,常用的简化模型为:理想塑性模型和强化模型。理想塑性模型又分为理想弹塑性模型和理想刚塑性模型;强化模型包括线性强化弹塑性模型、线性强化刚塑性模型和幂次强化模型。弹塑性力学有五个最基本的力学假定,分别为:连续性假定、均匀性

假定、各向同性假定、小变形假定和无初应力假定。 3、研究方法及其与初等力学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一般来说,弹塑性力学的求解方法有:经典方法、数值方法、试验方法和实验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经典方法是采用数学分析方法求解,一般采用近似解法,例如,基于能量原理的Ritz法和伽辽金法;数值法常用的有差分法、有限元法及边界条件法;实验法是采用机电方法、光学方法、声学方法等来测定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如光弹性法和云纹法。 弹塑性力学与初等理论力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下表所示:表1、弹塑性力学与初等力学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弹塑性力学

应力应变关系 应力应变都是物体受到外界载荷产生的响应。物体由于受到外界载荷后,在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要产生互相之间的力的作用,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形;或者由于变形引起相应的力的作用。则一定材料的物体其产生的应力和应变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力学上由于平衡方程仅建立了力学参数(应力分量与外力分量)之间的关系,而几何方程也仅建立了运动学参数(位移分量与应变分量)之间的连系。所以平衡方程与几何方程是两类完全相互独立的方程,它们之间还缺乏必要的联系,这种联系即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有了可变形材料应力和应变之间关系和力学参数及运动学参数即可分析具体的力学问题。由平衡方程和几何方程加上一组反映材料应力和应变之间关系的方程就可求解具体的力学问题。这样的一组方 程即所谓的本构方程。讨论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即可变为一定的材料建立合适的本构方程。 一. 典型应力-应变关系 图1-1典型应力-应变曲线 1)弹性阶段(0C段) 该弹性阶段为初始弹性阶段0C (严格讲应该为CA ',包括:线性弹性分阶 段0A段,非线性弹性阶段AB段和初始屈服阶段BC段。该阶段应力和应变满

足线性关系,比例常数即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记作:E ,即在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部分(小应变阶段),许多材料都服从全量型胡克定律。2)塑性阶段(CDEF 段)

CDE 段为强化阶段,在此阶段如图 1 中所示,应力超过屈服极限,应变超 过比例极限 后,要使应变再增加,所需的应力必须在超出比例极限后继续增加, 这一现象称为应变硬化。 CDE 段的强化阶段在 E 点达到应力的最高点,荷载达 屈服,相应的屈服点D 称为后继屈服 点,相应的应力称为后继屈服应力,并c S' 用表示。显然,由于硬化作用,c S '>c S ,而且与c S 不同,c S '不是材料 常数,它的大小与塑性变形的大小和历史有关。 5)卸载全部载荷后反向加载 到最大值,相应的应力值称为材料的强度极限 (ultimate strength ),并用时 表示。超过强度极限后应变变大应力却下降, 截面积的减小不是在整个试件长度范围发生, 直到最后试件断裂。 这一阶段试件 而是试件的一个局部区域截面积急 剧减小。这一现象称为“颈缩” (necking )。此时,由于颈缩现象的出现,在 E 点以后荷载开始下降, 直至在颈缩部位试件断裂破坏。 这种应力降低而应变增加 的现象称为应变软化(简称为软化) 该阶段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 ) 3)卸载规律 如果应力没有超过屈服应力,即在弹性阶段 OC 上卸载,应力和应变遵循原来的加载 规律,沿 CBO 卸载。在应力超过屈服应力后,如果在曲线上任一点 D 处卸载,应力与应变 之间将不再遵循原有的加载曲线规律,而是沿一条接近平行于 0A 的直线DO '变化,直到 应力下降为零,这时应变并不为零,即有塑性应变产生。如果用 0D '表示总应变 8,0' D '表示可以恢复的弹性应变 e 00'表示不能恢复的塑性应变 出 则有 即总应变等 于弹性应变加上塑性应变。 该阶段应力和应变的关系满足 4)卸载后重新加载 D0'段若在卸载后重新加载, ep E 。 (1-1) 则c — 8曲线基本上仍沿直线0' D 变化,直 至应力超过 D 点的应力之后,才会产生新的塑性变形。由此看来,在经过前次 塑性变形后,屈服应力提高了,这种现象称为应变强化(简称为硬化)现象。为 了与初始屈服相区 别, 我们把继续发生新的塑性变形时材料的再度屈服称为后继

弹塑性力学名词解释

弹性力学: 1.应力:应力是描述一点内力各个方向上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的极限值,由于内力具有多重方向性因而应力也有多重方向性,需要用9个量描述,但表面独立的量有6个,实际上这6个量之间真正独立的只有3个。 2.应变;应变是描述一点的变形程度的物理量,变形包括伸缩和方向改变。一点的应变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需要6个量描述,但独立的量只有3个。 3.体积力:作用在物体每一点的外力。比如每一点都有的重力。 4.面力: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外力。比如水给大坝表面的压力。 5.斜面应力公式:一点任一方向的面上的应力与这一点的6个坐标应力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用于应力边界条件和斜面应力的计算。物体表面的任一点的应力和该点的面力是相同的大小和方向。 6.平衡微分方程:分析一点:反映一点的体积力与该点的6个坐标应力之间的受力平衡的方程,方程是偏微分形式的方程。直角坐标下的方程形式上简单,其它坐标的复杂些。 7.可能应力:满足应力边界条件和平衡微分方程的应力场(该点进入弹塑性阶段时还要满足应力形式的屈服条件),因为应力对应的应变不一定是真实应变,因此只满足应力方程的应力只是可能应力而不一定是真实应力。 8.位移:分析一点:一点变形前后的位置差值。变形体研究的位移是该点空间位置的连续函数。 9.几何方程:分析一点:反映一点位移与该点应变之间关系的方程。直角坐标的几何方程形式上是最简单的,而其它坐标的复杂些。 10.变形协调方程:变形体不出现开裂或堆叠现象,即一点变形后产生的位移是唯一的,这时对一点的应变分量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直角坐标下的方程形式上简单,其它坐标的复杂些。 11.物理方程:这是材料变形的固有性质,反映一点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约束关系,这种约束关系和坐标选取无关,即各种坐标下的物理关系都是相同的函数。 12.弹性:弹性指物体在外界因素(外荷载、温度变化等)作用下引起变形,在外界因素撤除后,完全恢复其初始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 13.完全弹性:材料变形性质只有弹性而没有其他如流变、塑性等变形性质。 14.线弹性:材料变形性质是弹性,且应力应变关系是线性的。 15.应力函数:用于计算应力的函数,该函数满足无体力的平衡微分方程。用应力函数求解弹性力学问题可以减少基本方程的数目,但缺点是方程升阶。 16.平面问题:任何弹性体都是具有一定空间的,但忽略一些次要因素而按平面问题分析,使分析过程变得简单且能满足工程的精度要求,就可以简化为平面问题。 17.平面应力问题:薄板受板面方向的外力且外力沿厚度方向不变,这类问题可以简化为平面应力问题,

弹塑性力学-第6章 弹塑性平面问题

页脚内容127 第六章 弹塑性平面问题 任何一个弹塑性体实际上都是空间(三维)物体,且一般的载荷严格说来也是空间力系。因此,所有弹塑性力学问题实际上都是空间问题,即所有的力学量都是坐标),,(z y x 的函数。但是,当所考察的物体(结构)及其所承受的载荷具有某些特点时,则可将它们近似地看作平面(二维)问题,即所有的力学量都是两个坐标(如y x ,)的函数,从而使问题得简化,且所得解答又具有工程所要求的精度。 由第二章知,弹塑性力学平面问题可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两种,本章主要讨论弹塑性平面问题求解的一般方法。 6.1 弹性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 由第二章己经知道,两类平面问题的基本未知量虽然是完全相同的,但非零的应力分量、应变分量和位移分量不是完全相同的。 1.1平衡方程 无论是平面应力问题还是平面应变问题,由于在z 方向自成平衡,因此,两类问题的平衡方程均为 ⎪⎪ ⎭ ⎪ ⎪⎬⎫=+∂∂+∂∂=+∂∂+∂∂00Y y x X y x y xy xy x σττσ (6.1-1) 1.2几何方程 由于只需要考虑面内的几何关系,因此,对于两类平面向题均有 x v y u ,y v ,x u xy y x ∂∂+∂∂= ∂∂= ∂∂= γεε (6.1-2)

页脚内容128 由式(6.1-2)可得到平面问题的变形协调方程为 y x x y xy y x ∂∂∂=∂∂+∂∂γεε2 2 222 (6.1-3) 1.3本构关系 两类平面问题的非零应力分量和应变分量不相同,因此,由广义虎克定律所得本构方程也必然不尽相同。 (1) 平面应力问题 对于平面应力问题,因,0=z σ 0==zx yz ττ,根据广义虎克定律显然有0==zx yz γγ。因此本构方程为 ⎪ ⎪⎪⎪ ⎭ ⎪⎪ ⎪ ⎪⎬⎫ +=+-=-=-= xy xy y x z x y y y x x E E E E τνγσσν ενσσενσσε) 1(2)()(1 )(1 (6.1-4a) 或 ⎪⎪ ⎪ ⎭ ⎪ ⎪ ⎪⎬⎫+=+-=+-= xy xy x y y y x x E E E γντνεενσνεενσ)1(2)(1)(12 2 (6.1-4b) (2) 平面应变问题

弹塑性力学讲义-平面问题汇总

•平面问题的协调方程 (1)平面应变情况 变形协调方程式中有5个自动满足,仅剩关于面内分量的第一协 调方程 dy 1 dr 2 dx 2dy (2)平面应力情况 第二、第三和第六协调方程不能自动满足,它们分别简化成: s=Ax+By+C a x +cy y =ax+by+c 对于厚度很小的薄板,即使是线性条件不能满足,也可 近似地按平面应力状态来处理 理=0 鹫=0 dxdy dy° 线性条件 (4、B. C 为常数) (a 、b 、c •为常

•应力表示的变形协调方程 在应变表示的变形协调方程中使用平衡微分方程 _ vc,)七盘(。,-v°」= 2(1+ v)鬻 使用平衡微分方程 体积力为常数时,变形协调条件为 V 2(a+c..)=0 •使用应力解法求解平面问题 (1)方程 dO x &ly X 八 ―+― + X =0 dx dy V 2(o A +a v )=0 (2)边界条件 静力边界条件:平面问题侧面力边界条件,由于边界法线与z 轴垂直,匸0, 且 =o,z 显然,边界条件式的第三式自然满足,而其它两个式子变成 _ a 2o x d 2c y dx dY dxdy dx 2 dy 2 dx dy dY} +—— 勿丿

b" M = ¥ V+CT/W=F 位移边界条件:

=^~xx •求平衡微分方程的通解 选取特解为 6=-Xx o y =-Yy T O = 0 或者 o v = 0, o v =0, T VV = -Xy 一Yx cp 称为应力函数 yx 勿 + X =0 理+些+ Y = 0 dx dy 竺L 十些1 dx dy 理+旦 dx dy =0 特解 + 通解 求齐次方程通解 dA o x =— — 6 T .rx dA dB ^y ~~~dx 剪应力双生互等定理 dA dB —— =— dx dy dx d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