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政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最低工资政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作者:马丽霞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0期

马丽霞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最低工资政策是我国一项保护低收入劳动者利益的制度,但是其是否能真正实现目

的呢?论文首先对最低工资政策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最低工资对劳动供给

两个维度“深度”和“广度”的影响,其中“深度”是工作时间,“广度”是就业,发现最低工资对两个维度的效应都是不定的,关键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最低工资标准。

关键词:最低工资政策;工作时间;就业;最低工资标准

中图分类号:F24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8)015-0162-01

一、概念界定

最低工资政策是指政府规定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的正常劳动,支付的

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

二、最低工资对劳动供给影响的理论分析

根据 Heckman(1993) 的观点,劳动供给包括“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其中“深度”指工作时间,“广度”指劳动参与,即就业。

( 一 ) 最低工资对劳动供给“深度”的影响

首先明确,最低工资政策是作用于低收入人群的,但其存在本身可能会使低收入人群变懒,因为该政策使得低收入人群减少工作时间,即可获得与原来更多劳动后同一水平的收入。

然后,设定最低工资水平时的劳动 - 闲暇模型,预算约束设定为 Y=w(h-l),这里的 w 表示最低工资率,即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每一单位劳动时间的平均最低工资水平;时间约束设

定为 h= l+N,其中 l 和 N 就分别是劳动者在该最低工资水平下选择的闲暇和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当最低工资率从 w 0 增加至 w 1 ,见下图 2-1:预算约束线从 AB 移至 CB,L 成为新的最优决策点。用希克斯分解发现从 K 到 M 只有替代效应,使得闲暇从 l 0 降至l’ ,收

入增加;从M 到 L 只有收入效应,使得闲暇从l’增至 l 1 ,收入继续增加。所以最低工资

水平提高一定会提高收入,但对闲暇和工作时间的影响是不一定的,要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

效应的博弈。

但是,当劳动者收入水平低于或等于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时,劳动者往往对收入有极大的

偏好,工资水平变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将大于收入效应。所以认为对低收入者而言,一般来说

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带来的替代效应会大于收入效应,即工作时间会增加。这样,最低工资对工

作时间的影响就不确定了,一方面存在本身可能会使低收入者变懒,一方面水平提高又可能会

促使低收入者增加工作时间,所以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很关键。

( 二 ) 最低工资对劳动供给“广度”的影响

探讨最低工资对“广度” :就业的影响,其实是在之前探讨“深度” :工作时间的基础上,考虑整个劳动力市场,加入劳动需求因素,最基本的模型是完全竞争的供求模型,见下图

2-2:

完全竞争市场出清时的均衡就业量是 E*,此时均衡工资水平为 W*,当最低工资水平 Wmin 高于 W* 时,劳动供给数量会增加到 Qs,但是劳动需求数量却低至 Emin,供过于求,就业量

降至Emin。也就是说,最低工资会对劳动供给产生一个挤出效应,随着最低工资水平增加,招

工企业负担的成本也增大,因而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样的话,最低工资政策可能反而达

不到之前提的提高低收入人群效益的作用,反而会导致低收入人群失业。但是买方垄断模型等

理论不支持最低工资带来失业的结论。但各种模型达成共识的是:最低工资越高 ( 买方垄断模型可得 ),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弹性越大 (Welch 的两部门模型① (1974) 可得 ),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就越大。所以现实中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很关键。

三、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

目前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主要根据物价水平、劳动力供求状况等市场机制中不断变化

的因素,所以最低工资标准也需要不断调整。另外,现实中最低工资政策更像是工资增长政策,存在企业不严格遵守最低工资的规定,让工人无偿加班、延长劳动时间的现象,根据叶林祥,T.H.Gindling 和李实等 (2015) 的调查结果,企业普遍不遵守与加班工资有关的法律规定,加班工资小于最低工资标准 1.5 倍的员工高达 17%。②

所以,优化标准、严监管,方能使最低工资政策真正起到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作用。

最低工资及劳动力供给与失业论文.

最低工资及劳动力供给与失业论文  ; ; ;[中图分类号]F2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027(2007)01—0038—07 ; ; ; 1、引言 ; ; ;所谓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在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问题历来是各国政府极为重视的问题之1,最低工资制度在减少贫困、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 ;鉴于最低工资问题的重要性,众多学者纷纷投入到该问题的研究中来。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低工资的失业效应(即最低工资对失业的影响)上,理论上最低工资制度必将打破低收入阶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若最低工资低于市场均衡工资水平,则最低工资制度失去意义;若最低工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水平,斯蒂格勒(1946)认为这将导致劳动供给增加,需求减少进而导致失业增加。斯蒂格勒的研究认为旨在减少贫困而制定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不仅对减少贫困未能起到作用,反而扭曲了资源配置。按照Brown(1995)[1] 的说法:“增加贫困工人的工资是以减少就业为代价的”。然而美国经济学家Card and Krueger (1995)[2][3] 基于自然试验(natural experiments)法研究了最低工资制度对美国新泽西州与宾夕法尼亚州的快速食品行业就业情况的影响,提出了1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增加最低工资未必导致失业扩大。随后Welch(1995)[4]、Neumark(2000)[5] 等对Card and Krueger(1995)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得出了与其基本1致的结论。然而Machin and Manning(1997)[6] 指出,由于美国的最低工资普遍偏低,最低工资对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比例较大的地区(如欧洲、澳大利亚等),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欧洲地区最低工资的失业效应问题研究结论主要分为两类:1是Dolado(1999)[7]、Dickens(1999)[8]、Stewart(2001)[9] 等人研究认为最低工资制度对失业没有太大的影响;2是Abowd, Kramarz and Margolis(1999)[10]、Bazen and Skourias(1997)[11] 等认为最低工资提高将增加失业率,支持较为传统的观点。OECD(1998)[12] 总结了近20年的研究文献,发现到目前为止尚不存在1致的结论。国内关于最低工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低工资标准测算上,如:韩兆州、魏章进(2005)[13] 基于灰色系统模型测算最低工资,韩兆州、魏章进(2005)[14][15] 对我国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 ; ; ;我国大部分地区自1995年开始实施最低工资制度,至今已有11年之久,最低工资水平几乎每两年提高1次,有些地区每年调整1次。那么这项制度实施带来的经济效应是怎样?它对1个地区的失业率、劳动力供给情况有什么样的影响?它在降低该地区贫困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又有多少贡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至今鲜有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拟研究最低工资制度对失业以及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效应,至于最低工资制度在减少贫困、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效应问题,将在后续研究中展开。 ; ; ; 2、方法、数据与变量 ; ; ;纵观国外有关最低工资制度失业效应的研究历程以及相关结论

劳动力经济学与最低工资政策的效果分析

劳动力经济学与最低工资政策的效果分析 近年来,最低工资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在劳动 力经济学的框架下,最低工资政策被视为一种可能改善低工资劳动者 福利的工具。然而,这项政策并非没有争议。本文将从劳动力经济学 的角度出发,对最低工资政策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潜在的 局限性。 1. 最低工资政策的定义与背景 最低工资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并执行的强制性工资底线,旨在确保劳 动力的最低工资水平。这一政策既是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也是社会 公平的体现。最低工资政策一般以小时工资为基础,并根据地区和行 业的特点进行调整。 2. 最低工资政策的理论基础 劳动力经济学提供了解析最低工资政策效果的理论基础。根据劳动 供求模型,最低工资政策可能对劳动市场产生多个方面的影响。首先,该政策可能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减少贫困率。其次,最低 工资政策可能导致雇佣率下降,特别是对于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 最后,最低工资政策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生产率和价格水平产 生间接影响。 3. 最低工资政策的正面效应

最低工资政策的支持者认为,它可以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增加他们的生活水平,并促进社会公平。通过确保劳动力的最低工资,政策可以减少收入差距,提高整体福利。 4. 最低工资政策的负面效应 然而,最低工资政策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首先,该政策可能导致 雇佣率下降,特别是对于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由于雇主需要支付 更高的工资,他们可能会减少雇佣人数,或者更倾向于雇佣高技能劳 动者。其次,最低工资政策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非法就业增加,因 为某些雇主会选择以灰色经济或非正式就业形式规避高工资标准。最后,最低工资政策可能对企业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小型 企业而言,他们可能难以承受高工资标准所带来的成本。 5. 最低工资政策的潜在局限性 最低工资政策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局限性。首先,该政策可能无法满 足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需求差异,导致一些地区或行业的就业市场受到 不利影响。其次,由于最低工资标准通常较为保守,不能完全反映劳 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可能引发市场扭曲,限制企业的灵活性和响应 能力。最后,最低工资政策可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即提供高质量就 业机会和培训,以帮助低技能工人提升自身竞争力。 6. 最低工资政策的改进方向 为了更好地发挥最低工资政策的作用,政策制定者应根据不同地区 和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调整,同时加强与其他劳动力市场政策

我国实行最低工资的影响

我国实行最低工资的影响 最低工资制度是指政府通过立法手段规定劳动者获得的最低工资标准,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我国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 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可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最低工资 标准的确立和调整,使得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避 免了他们的工资被低于生活必需费用。这对于改善低收入劳动者的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其次,最低工资制度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阶层和谐。在缺乏最低工资 制度的情况下,劳动者只能被迫接受低廉的工资待遇,难以通过努力提高 自己的收入水平,从而导致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和社会的阶层冲突。而 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行,可以使得劳动者获得一定的基本保障,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再次,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可以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和优化。在最低工 资制度的约束下,雇主将会对自己所雇佣的劳动力进行更严格的筛选,提 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这将促使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增加自身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推动劳动力市场向高端和高技能的方向 发展。 此外,最低工资制度对于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可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增加他们对商品和服 务的需求,从而带动市场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此外,相对较高的最低 工资水平也会促使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积极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动力。

综上所述,我国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对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阶层和谐,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和优化,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在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以确保最低工资制度的有效实施,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保护和机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分析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我国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产生的影响

分析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我国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产生 的影响 1.分析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我国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产生的影响。 首先,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了保证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需要, 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用人单位对在正常时间内人事劳动的劳动者必 须支付的最低限度的劳动报酬,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规定的标准。 其次,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 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在一定区域内,随着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 该区域的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也将增加,从而造成区域内劳动力需求下降, 短期失业率上升。 再次,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市场可供 企业录用的人力资源。当某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较高时,会吸引其他最低 工资较低地区的富余劳动力。也就说,在一定区域内,随着最低工资标准 的提高,该地的劳动供给也将提高。 从西方劳动经济学理论上,采取最低工资标准是对自由竞争的劳动力 市场一种干扰,影响了劳动力需求和供给,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企 业经营积极性,而且还扭曲了资本配置。 然而我国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自由市场,劳资双方力量极度不平衡, 且大多单位工会完全只是个傀儡,相应的劳动保障法案和体系极其不完善,有法难依、有权难维。所以不能简单的把西方经典理论套用在我国劳动力 市场。在我国劳动收入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相当严重的环境下,我国 采取最低工资标准既是保护大多数劳动者的利益,又起到维护整个社会稳 定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持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 于单个省市来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该省市的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需 求降低,短期失业率增高。但从全国的角度看,并没有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即提高劳动供给,还可 以调节全国产业重新布局,增加劳动力需求。例如上海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有些单位因为人力成本过高而转移到周边的城市发展,既解决了高人力成 本的问题,还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在上海的富余劳动力则可以提高 技术后进入当地国际性企业,也可以跟着转移到较低工资标准的地区发展,实际这也是一种对人力资源的优化。再例如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提高最 低工资标准可以促使企业向西转移。从而使我国东西经济发展平衡,减少 贫富差距,最终构建一个某某某某社会。等等 (外行瞎写提交前请慎之内含大量错别字)

最低工资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最低工资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国家都实行了最低工资政策。最低工 资政策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然而,最低工资政策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它可能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探讨最低工资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并提供一些相关的观点和证据。 首先,最低工资政策可以增加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低收入 者来说,养家糊口往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实施最低工资政策可以确保他们至少能够获得一定的收入,这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无疑是有益的。高收入意味着更多的消费,这将刺激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最低工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最低工资政策也可能对就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一些雇主可能会因为成 本上升而减少雇佣员工的数量。如果雇主无法承担支付更高的最低工资,他们可能会选择减少员工数量或者缩小业务规模。这可能导致在一些行业和地区出现大规模的裁员和失业问题。此外,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支付更高的工资可能会对它们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他们可能必须采取其他手段来降低成本,例如减少工作时间、削减福利或者提高产品价格。 有人认为,最低工资政策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抵消。他们认为,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将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员工具有更高的工资期望时,他们往往会更加积极地寻求培训和晋升机会,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将有助于提高整体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最低工资政策还可以缓解一些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一些低技能劳动者 往往处于劳动力市场的边缘,他们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机会。通过设立最低工资,这些劳动者可能有更好的薪资保障,并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正规经济中来。这将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和社会保障。此外,最低工资政策还可以减少劳动力市场的不公平现象,保护劳动者免受剥削和恶劣条件的侵害。

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

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力市场的稳定运行对于国家的经济健康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如何在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前提下,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发展,一直是各国政府与学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其中一个核心议题即为最低工资制度,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本文将探讨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分析其利弊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一种可行的政策工具,旨在为劳动者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确保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首先,最低工资制度可以有效避免劳动者遭受雇主不合理剥削,保障基本的劳动权益。其次,最低工资制度为劳动者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使劳动者可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并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正面影响 1. 促进工资公平 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可以推动劳动市场的工资公平,避免出现过低工资现象。 这对于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劳动力市场。 2. 激发消费需求 通过确保劳动者获得足够的收入,最低工资制度可以刺激劳动者的消费需求。 这将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增加劳动者的收入还有助于缓解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平等。 3. 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

最低工资制度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一方面,最低工资标准的确立可以 减少非法劳动的比例,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另一方面,较高的最低工资水平可以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三、最低工资制度可能引发的问题 尽管最低工资制度具有一系列积极的影响,但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首 先是企业的负担增加,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可能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其次,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减少用工规模,甚至可能出现失业率上升的情况。 四、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为了解决最低工资制度可能带来的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措施。首先,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地区和企业规模制定差异化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就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从而减少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现象。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提供贷款及其他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 展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此外,建立更加完善的劳动调解机制,促使劳资双方达成合理的劳动报酬,也是必要的。 总结: 最低工资制度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力市场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为了更好地兼顾劳动者权益和企业的利益,政策制定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灵活的措施进行调整。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发展,最大程度地提升社会的整体福祉。

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工资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指标,能够直接影响到劳动力的 就业情况、收入分配以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一、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工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当工资水平较高时,岗位 的吸引力增加,劳动力供给可能会增加或者留住劳动力的意愿增强,从而形成一种劳动力过剩的状况。相反,当工资水平较低时,劳动力市场供给可能会减少,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因此,合理的工资水平是维持劳动力市场平衡的关键。二、工资水平对就业率的影响 工资水平的高低对就业率有着直接的影响。通常,高工资水平能够促使人们增 加工作的意愿,扩大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在该情况下,大部分劳动力能够通过工作获得一定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然而,当工资飞涨时,企业可能会压缩成本,通过减员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抵消工资上涨带来的负担,导致失业率上升。 三、工资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适当提高工资水平能够增加消费需求,刺激经 济增长。当大部分劳动者工资增加时,他们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与服务,从而刺激需求,推动企业生产和投资的增长。这种积极的循环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如果工资水平过高,可能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可能会关门倒闭,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四、工资水平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工资水平的高低对收入分配具有重要影响。在过去几十年里,许多国家和地区 经历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的趋势。当工资水平不断上涨时,高技能劳动者往往能

够获得更高的工资增长,而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增长较为缓慢。这种差距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不公平感的加剧。因此,通过合理的调整工资水平,可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多方面而深远。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工 资水平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平衡,提高就业率,推动经济发展;然而,工资水平过高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企业负担增加,产生不良后果。合理调控工资水平,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可持续性,才能够确保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最低工资变化曲线

最低工资变化曲线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最低工资政策在中国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通过分析最低工资的变化曲线,探讨其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最低工资政策的历史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劳动力资源的过剩和就业压力加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4年,中国开始实施最低工资政策。最低工资政策旨在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并防止劳动力市场出现过度压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最低工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改进。 二、最低工资的变化趋势 1. 平稳增长阶段 最低工资政策实施初期,中国处于快速经济增长的阶段。政府主要关注的是促进就业和稳定社会。因此,最低工资标准相对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低工资标准逐渐提高。这一阶段最低工资的变化曲线较为平缓,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2. 逐步提高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政府开始重视劳动者的收入和福利,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在这个 阶段,最低工资的变化曲线逐渐上升,但仍然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 3. 有所波动但整体上升阶段 近年来,中国经济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如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 给的减少。政府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加大了对最低工资政策的调整力度。在这个阶段,最低工资的变化曲线有所波动,但整体趋势上升。 这说明政府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 三、最低工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1. 促进消费和增加市场需求 最低工资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从而提升他们的消费 能力。劳动者的增加购买力将带动市场需求的增加,进而促进经济的 发展。 2. 减少贫困和缩小收入差距 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减少劳动者的贫困风险,改善他们的 生活状况。同时,合理的收入分配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正义。 3. 提高生产效率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市场的影响研究

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市场的影响研究引言 工资是劳动者获取生活所需的重要途径,而最低工资标准则是国家为保障劳动 者基本生活质量而制定的政策。然而,这一政策在近年来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本文将就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展开研究,以期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该政策的利弊。 一、最低工资标准的背景和制定机制 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通过确保劳动者的工资 收入不低于一定的标准来维护其生活品质。国家通常通过劳动法或相关法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并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二、最低工资标准的正面效应 1. 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最低工资标准的存在可以确保劳动者的工资不会过低,从而维护劳动者的基本 生活需求。这有助于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提高社会的整体经济福利水平。 2.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最低工资标准的设定有助于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在劳动力市场上,低工 资往往伴随着缺乏竞争力的劳动者。通过确保最低工资的设定,劳动力市场将得到优化,劳动者的能力和技能将得到更好的认可和评价。 3. 刺激消费需求 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有助于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增长。当劳动者的工资 增加时,他们的消费能力也会提高,这对于拉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最低工资标准的负面效应 1. 就业机会的压缩 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可能导致企业在招聘时望而却步,尤其是对于小型企业而言。如果劳动者的支付额度超过其生产能力所能创造的价值,则企业可能会有所犹豫。这可能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尤其是对于低技能劳动者而言。 2. 劳动力市场上的僵化 最低工资标准的存在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上的僵化。由于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制,劳动力市场可能变得刚性,使得劳动力难以有效流动。这可能导致低工资行业的僵持现象,从而阻碍了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优化和进步。 3. 异质性劳动者的困境 最低工资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影响。对于高技能劳动者而言,最低工资标准可能不会对其产生太大的影响。然而,对于低技能劳动者和弱势群体来说,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可能导致他们更难找到就业机会,从而陷入更加困境的情况。 结论 最低工资标准作为一种政府干预手段,对就业市场产生着显著的影响。尽管其 正面效应包括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和刺激消费需求等,但也存在负面效应,如就业机会的压缩、劳动力市场上的僵化和异质性劳动者的困境等。因此,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更好地平衡劳动者权益和就业市场的目标。

立法设定最低工资标准对社会生活影响

立法设定最低工资标准对社会生活影响 摘要: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我国一项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而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需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国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以来,其受益面不断扩大,全国31个省市都实施了最低工资标准。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对于保障职工的劳动权益和合法利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防止和减少克扣工人工资现象的发生,有利于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维护社会稳定;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为劳动关系中的劳动报酬部分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有利于正确确定劳动关系,也为企业搞好内部分配提供了一个基础。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为深化企业内部工资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加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工作提供了基础。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有利于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最低工资标准就业公平社会稳定劳动者构建和谐社会 简介: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一般包括奖金和一些补贴。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年调整一次。 历史:最低工资制度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末的新西兰、澳大利亚,其后,英国、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结合本国实际,建立了各自的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的产生是由于在工人的斗争下,政府不得不采用法律性措施,规定工人的工资不得低于某一限度,以改变工人工资水平和实际工人不断降低的局面。随着二十世纪工人运动的高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很快普遍实行了最低工资制度。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实行了最低工资制度。他们考虑到:第一,低工资不可能成为高效率工人;第二,工人实际收入低,购买力也低,势必妨碍市场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第三,工人中低收入阶层如其工资收入低于维持生计,势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有必要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以避免或减少以上问题的不利影响,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只要与其本国经济发展相适应,是与促进经济发展不相矛盾的。前苏联和东欧各国,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也先后规定了本国的最低工资收入标准或工资浮动下限。到目前为止,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实行了最低工资制度或类似规定。

最低工资制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最低工资制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摘要:最低工资制度与劳动力需求尤其是就业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本文首先阐释 了最低工资制的含义及来源,然后着重分析了最低工资制的经济影响. 研究了法定最低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之间的三种情况, 以及对失业率和企业雇用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还简述了最低工资制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和冲击效应. 最后针对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发展状况,作了具体分析. 关键字: 最低工资制失业率溢出效应冲击效应 -------最低工资制的含义 所谓最低工资制,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其所在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定最低标准支付劳动者报酬.最低工资标准一般分为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表现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一般包括奖金和补贴.最低工资标准至少每两年调整一次. 最低工资制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新西兰,澳大利亚,后来,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各自的最低工资制度.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在1939年通过的<公平劳工标准法>中正式确立了普遍适用的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而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而每年最低工资标准会随着生活消费水平、职工最低工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由当地政府调节. 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要考虑的因素有------当地居民的生活费用支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 有人认为,最低工资制确保工人得到最低生活工资的所需,给工人提供足以购买生活必需品必需的收入,可以防止雇主剥削工人,维护社会的和平.同时最低工资制可能会冲击雇主,使其更注意技术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也有观点认为, 最低工资制度不仅不能缓解现有的贫富差距,而且还会形成一种劳动力市场上的价格管制,致使企业的人力成本增加,劳动需求量减少,反倒会给劳动力市场上带来负面的影响.总之,不管最低工资制的实施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从一个均衡的角度来分析了最低工资制度的作用机制,我国当前实施这一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它对我国产生的经济影响. -----------最低工资制的经济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政府所确定的最低工资制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水平低于某一类劳动力的市场工资水平.第二种情况是,政府的最低工资水平恰好等于某一类劳动力的市场工资率.第三种情况是,政府的最低工资水平超过某一类劳动力的市场工资率.下面我们对这三种情况分别进行分析. 如果出现第一种情况,即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水平低于某一类劳动力的市场工资水平,那么这种最低工资立法实际上毫无意义,对劳动力市场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如果雇主按照法定最低工资水平来雇用劳动力,则他们不可能雇用到能够使自己达到利润最大化水平的劳动力数量,它们依然必须按照市场均衡工资率来支付工资.事实上,知识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劳动者的市场工资水平绝大部分都是超过法定最低工资水平的,他们的工资和就业不大可能会受到最低工资立法的影响.真正受最低工资影响的是那些知识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者,这部分劳动者尽管在各个市场经济国家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劳动力队伍

工资水平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

工资水平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 工资水平作为衡量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指标,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具有较大的影响。工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的数量和雇主的用工需求。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工资水平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 一、工资水平对劳动者数量的影响 工资水平的高低是吸引和影响劳动者供给的重要因素。当工资水平较高时,劳 动者由于能够获得更高的报酬,更有动力参与到劳动力市场中。这会导致劳动者供给量的增加,减少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对供给的短缺。例如,某地区的工资水平较高,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从而缓解了当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当工资水平较低时,劳动者的兴趣和动力参与劳动力市场会下降。 劳动者可能会选择其他更有吸引力的行业或选择进入升学等其他途径。这将导致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从而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平衡。因此,工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的数量。 二、工资水平对雇主用工需求的影响 工资水平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雇主的用工需求。一般而言,工资水平的上升 会增加雇主招聘劳动力的成本,从而减少雇主对劳动力的需求。例如,某行业的工资水平快速提高,使得该行业的成本增加,雇主们选择减少用工数量或改变生产方式。这将导致劳动力市场中失业率的增加。 当工资水平较低时,雇主将更容易承担劳动力成本。这会增加雇主对劳动力的 需求,从而提高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率。一些跨国公司可能会考虑将生产基地搬往工资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以降低劳动力成本。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低工资产业会受到外资的大量投资。 三、工资水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工资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劳动者数量和雇主用工需求,还将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工资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改善其生活条件。这将带动消费的增加,促进经济的发展。当劳动者获得较高的收入时,他们更有能力购买商品和服务,推动了市场的需求,进而激发了企业的生产活动。 其次,工资水平的上升还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差距问题。高工资行业和低工资行业的收入差距较大,这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公平感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政府应该通过相关政策来调整工资水平,提供更平等的就业机会,减少收入差距,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总结起来,工资水平对劳动力供求关系有着明显的影响。工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劳动者数量和雇主用工需求的变化。同时,工资水平的变动还将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理解这种关系对于制定合理的劳动力政策和维持社会经济的稳定至关重要。

最低工资与经济增长-精选文档

最低工资与经济增长 一、引言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国各省份纷纷上涨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同时,给企业也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对此,经济学界普遍的观点认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能够减少贫富差距,使我国劳动要素价格长期被扭曲的情况得以改善,增加社会总福利同时有利于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最低工资对经济杀伤力严重(张五常,2010)。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既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也增加了失业,必将导致一个“双输”的局面。 最低工资是劳动力市场失灵情况下政府调控的手段之一,即在市场劳动力过剩时期弱势群体缺乏议价能力且就业困难时 发挥效用的兜底机制(柯龙山,2010)。最低工资制度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福利,还影响到经济增长,其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几何就是政策制定必须要明确的议题。 二、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劳动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投入要素,其最低价格(最低工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stigler(1946)最早关注了最低工资制度对宏观经济影响,此后经济学者分别从就业(Mincer,1976;Abowd,1997;Solomon,2006)、人力资本(Cubitt & Hargeraves,1996;Ravn & Sorensen,1999;Friedman,

2005)、资本积累(Sg-ro & Takayama,1981;Fanti & Gori,2009)、产业结构(Meckl,2004)等途径进行了相关分析。最低工资对经济增长影响途径非常复杂,目前最低工资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结论还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但已有的众多模型表明,在一些特定条件下,最低工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还是可以明确的。 最低工资对经济增长的关系有以下几种:第一,最低工资抑制了经济增长。Sgro和Taka-yama (1981)使用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全国统一的最低工资制度使得经济体过度“资本化”而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过高的最低工资标准结果是造成经济的持续衰退。Aghion和Howitt(1994)指出最低工资制度在中间产品部门内引发劳动力的部门间重新分配而造成失业,从而造成产出的损失。第二,最低工资促进了经济增长。Askenazy (2003)在开放型外生增长模型中发现最低工资能促使企业资源由生产部门转移到研发部门而促进了经济增长。Fanti和Gori (2011)在单部门迭代经济模型中分析最低工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发现:无论模型中劳动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在剔除任何由最低工资引致的持续增长外部性后,最低工资虽然会造成失业,但最低工资和经济增长存在一个正相关关系。同时他们还认为,整个经济中一定存在一个经济增长和劳动者福利最大化的最低工资。第三,最低工资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断变化。从劳动力市场的买方来看,Fraja(1999)建立的企业反应模型的表明:最低

最低工资的提高对我国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最低工资的提高对我国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最低工资规定已于2003年12月30日经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由最低工资的定义可以看出,设立最低工资,是为了保障我国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应有的酬劳,保障各类劳动人民的权益.从经济学角度看,最低工资并非资源最优配置的最佳政策.设立了最低工资之后,雇主因为人力成本的提高,会减少所雇用的人员,而让现有的人员承担更多的工作,因此它将导致劳动力需求的减少,造成失业人数增加.此时虽然每个劳动者的工作量加大了,但是此时工作岗位紧张,所以他们也不愿辞去工作. 但是,当最低工资过低、贫富差距拉大的时候,采取最低工资标准就成为一种最佳选择.当最低工资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的时候,不仅不利于低收入者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从长远来看,最低工资标准被蔑视也是危险的.事实上,许多地方的劳动保障部门也都认为我国目前的最低工资是偏低的.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国家,这些年的经济迅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建国初期的人口增长带来的红

利.随着第一代民工们的老去,现在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已经是第二代,多生于80年代.这一代人的生活水准无论如何都要好于第一代的外出务工人员,所以他们对劳动者的权益更加在意,要求更合理的工作时间,更好的工作环境已经更好的工作薪酬.再加上近年来国家注重民生发展,大力关注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欣欣向荣,使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务农的优惠政策不断提出,使务农有了更好的经济收益.因此,在东南沿海地区一度出现了用工荒,有岗位但是没有工人. 由此可以看出,曾经的最低工资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新一代劳动者,因为他们经历了更好的时代,也因为现在的物价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打工甚至不如在家务农.劳动力市场渐渐偏向于劳动者. 此时提高最低工资,看起来是给雇主增加了人力成本,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却是增加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 举个例子来分析,原本一个雇主雇佣一个劳动者成本是1000元,产生的收益是3000元,雇主共需要10个劳动者.当最低工资较少时,劳动者不愿参加工作,雇主只能雇到7个劳动者,他就只能收益3000-10007=14000元,而如果最低工资上调20%,他就能雇到10个劳动者,此时收益变为3000-120010=18000元.这还没有考虑到劳动力本提升,物价

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最低工资制度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摘要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最低工资制会扰乱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 减少就业提高业率;但也有理论认为 , 最低工资制在产 生减少就业的效应的同时 , 也会生成扩张就业的效应 , 两 种效应相互抵消;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两个特征: 一是我国的 最低工资水平达不到劳动市场均衡时的工资水平; 二是低收 入人群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此 , 最低工资制在 产生劳动需求减少效应的同时 , 会生成一种更大的劳动供给 减少效应 , 从总体上降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 关键词最低工资制; 劳动力市场; 就业 一、问题的提出 2004 年 3 月 1 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最低工资规定开始实施,所谓最低工资就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 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 ,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截至目前 ,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全部建立起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由政府颁布并实施本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新规定的出台将 更有效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保证城市低收入者的基本收入水平方面、缩小贫富差距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对最低工资规定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 ,他们认为工资的形成应该遵循自由市场原则 ,由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自由调节 ,如果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标准 ,背离了充分就业的均衡价格,影响了市场供给与需求 ,

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企业经营积极性 ,而且还扭曲了资源配置;本 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竞争性的劳动供求模型来分析最低工资对中国就 业的影响; 二、理论依据 一许多的经济学家认同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干扰;众多相关经济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竞争性的劳动供求模型 ;此模型包 括两种情况: 1、所有部门都被最低工资制度覆盖的情况;实行了最低工资制度以后 , 假设最低工资大于均衡的工资 , 这时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将发生变化 , 结果导致失业人数增加;如图 1所示 , 均衡工资率是 W; , 均衡的劳动力数量是 Q; , 假设最低工资是 W m, 此时劳动需求是 Qd , 劳动供给是 Q s, 实施最低工资制的结果是: 将有 Qs - Qd 的劳动力失业; 图 1 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2、劳动力市场中两部门问题;即同时存在被最低工资覆盖的部门和未 被最低工资覆盖的部门;在覆盖的部门中由于存在最低工资制度 , 那么会 造成一部分人的失业;这一部分人只能是转移到没有被覆盖的部门去就业; 没有最低工资制度的部门就有可能降低工资吸收更多的就业 , 但是相应 的工资率却降低了;结果造成收入差距 进一步拉大 , 与最低工资制度的初衷大相径庭; 在现实的非技术工人的劳动力市场上 ,最低工资的影响将是介于上 述两者理论之间 ,即由于最低工资 ,劳动力数量的下降没有完全覆盖情况 下那么多 ,但也不会如未完全覆盖状况下丝毫没有影响;因为实际上 ,最

最低工资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

最低工资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 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4年3月1El 颁布并实施了《最低工资规定》,一年多来,《规定》的实施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职工基本收入水平起到明显的作用.但一些自由派的经济学家对《最低工资规定》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认为工资的形成应该遵循自由市场原则,由劳资双方谈判决定.而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背离了充分就业的均衡价格,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企业经营积极性,不能实现社会公平和真正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目标,反而可能不利于民生状态的改善.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规定》对中国劳动市场的效率,就业,对就业弱势群体的基本收入保护等影响. ,最低工资制度的历史情况及在 中国的发展 我国政府在1984 年就已宣布批准承认国际劳工组织1928 年制定的《确定最低工资办法公约》,1993 年由劳动部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制定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r99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颁布最终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2004 年3 月1El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颁布并实施了《最低工资规定》,一年多时间来,各地都依据《规定》制定了或调整了新的最低工资标准. 新的规定扩大了《规定》的适用范围,明确出台小时工资标准,标准调整期限缩短.这些措施将更加有效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目前已经有31 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全部建立起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由政府颁布并实施了本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各地区都依照《规定》对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了相应的调整. 二,最低工资制度对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效率的影响分析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不成熟不完善,如劳动力不能实现自由流动,市场信息不对称,供求双方力量极度不平衡等等.这样的劳动力市场有自己的运行模式和特点,与西方国家发达的劳动市场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完全采用西方国家对成熟的劳动力■肖守中的管理模式,工资的形成不应该仅仅遵循自由市场原则,由劳动双方供求关系和劳资双方谈判决定. 中国形成劳动力自由市场的基础条件尚不成熟,包括:劳工没有组织化,社会没有保障化,国家不是完全法治化,此时在劳动力价格问题上过于迷信市场本身的力量,其实是对市场的误读,最终会给用工双方都带来巨大伤害.在劳资双方力量存在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任由市场自由调节劳动工资势必回到早期" 原始资本主义"的弱肉强食状态,从而对穷人的生存空间形成极大挤压.其最终结果将是企业主与工人的利益一

最低工资保障的劳动力市场影响

研究领域:政治经济学 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剥削与最低工资保障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在非充分竞争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实行最低工资标准的各种影响。论文认为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买方垄断大量存在的现实条件下,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对失业增加和企业效益不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最低工资保障的设计要合理,要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最低工资保障不能替代市场,无论是标准的制定,还是最终消除劳动力市场的买方垄断,都要依靠市场机制。 关键词:最低工资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剥削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minimum wage on the non-competitive labor market. It states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onopsony in China’s labor market, the adoption of minimum wag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t will be benefic ial for the worker’s income increase. Tremendous negative effect on employment and firm’s profit is not likely to happen. However the minimum wage system should be well designed, considering fully the adverse impact on the labor market. The minimum wage cannot displace the market mechanism, for both the standard’s set up and the elimination of monopsony will depend on the market mechanism. Key words: Minimum Wage Labor Market Monopsony Exploitation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我国各地纷纷制定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我国《劳动法》第五章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它往往需要政府通过法规强制企业执行。 传统理论认为,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工资应由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不需要政府运用最低工资标准进行干预,除非政府对市场结果不满意。政府人为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往往会高于市场均衡工资水平,从而形成最低限价。它改变了市场机制的运行结果,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