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3.9 共享阳光一课一练 教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3.9 共享阳光一课一练 教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3.9 共享阳光一课一练 教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3.9 共享阳光一课一练教科版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甘肃省发展相对滞后、贫困面较大的陇南,省政府决定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秦巴山区扶贫计划的战略机遇,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采取多种扶贫方式,培育百姓“造血功能”,力争让剩余的87.48万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这说明了()

A.甘肃省解决了贫困人口问题

B.政府切实履行了关爱和帮助弱势群体的责任

C.社会组织关心、帮助和支持弱势群体

D.甘肃省的人均收入排在全国前列

【解析】选B。由背景材料“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采取多种扶贫方式”可知,政府切实履行了关爱和帮助弱势群体的责任。C项很容易误选,要注意区分政府和社会组织,两者不是一回事。故B项当选。

2.对漫画寓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国家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

B.体现了我国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

C.有利于社会平等,实现全面小康

D.能彻底解决农民老无所养的问题

【解析】选D。漫画中的农村养老保险是为了更好地解决

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社会平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是“不正确”的,只有D项是错误选项,符合题意,选D。

3.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从义务教育到教育,“义务”二字的消失,意味着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乃至高等教育阶段的大门,都要向农民工子女平等敞开。这表明党和政府()

①积极发展教育事业

②关心下一代的生存与发展

③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

④把发展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结合时事材料考查政府为帮扶弱势群体所做的努力。当前,经济建设是

一切工作的中心,④错误;①②③符合题意,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2013年11月12日,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向广西河池市隘洞镇中心卫生院、大安乡卫生院、共和乡卫生院等5个乡镇医院分别捐赠一辆“思源扶贫救护车”,以提升地方医疗急救能力。下列对扶贫基金会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属于民间组织

②是由政府组织的

③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起的作用最大

④在救助弱势群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社会的力量在扶贫济困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扶贫基金会属于民间组织,它的积极行动对救助弱势群体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政府的作用是最大的。②③说法错误,正确选项是D。

【知识拓展】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是指由各级民政部门作为登记管理机关并纳入登记管理范围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类社会组织。

我国民间组织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成为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二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市场秩序创造条件;

三是组织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四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是扩大国际交往的渠道,在一些国际事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互动探究】青岛胶州市实施“春蕾计划”,以帮助贫困女童求学圆梦为宗旨,努力不让一个女孩因为贫困而失学。胶州市自“春蕾计划”实施以来,累计募集助学金190余万元,救助女童5 000余人。这表明()

A.救助失学女童比救助失学男童更重要

B.要加强改进措施,促进教育的平等

C.民间组织在救助失学儿童和扶助贫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救助失学儿童,主要还是依靠政府

【提示】选C。

5.2013年10月,受台风“菲特”的影响,浙江余姚遭遇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水灾。余姚被困之后,政府部门、外界热心人士的积极救助,普通市民之间互助所显示的正能量让人肃然起敬。对此,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互助互济、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等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需要来自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帮助

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④那些灾区的人们只重视亲情,无需社会的援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关爱弱势群体的知识。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特别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帮助,④错误,①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正确的;帮助弱势群体主要是政府的职责,②正确。故选A。

6.(2014·宜宾横江片区期中)“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爱,不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

②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③爱是一种纯粹的付出

④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关爱他人意义的理解。爱,不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帮助他人虽然会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但也会收获安宁与快乐,赢得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故③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

7.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

(1)上述举措有何重要意义?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党和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解析】本题关注社会热点,在突出思想性的基础上,增强了实践性和开放性。解答本题要

认真分析所给材料,根据设问,回归所学。第(1)问,要求回答政府关心弱势群体的重要意义,只要答案全面即可。第(2)问,开放性、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回答,注意不能偏离材料主题。

答案:(1)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平与正义。

(2)①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②实施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

③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

④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

⑤通过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⑥帮助残疾人康复、入学和就业,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救治和关怀政策。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10课弘扬民族精神习题1北师大版

1、教育部门把每年的9月作为“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对中小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和促进中小学生()

A、正确认识民族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B、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C、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D、结合时代的要求,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改造

2、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的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主要是因为()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

B、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C、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国际主义

4、中华民族曾经经历了无数的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灾难,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但都没有动摇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是因为()

A、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

B、中国人民乐观,不怕困难

C、中国人民对苦难习以为常

D、中国人民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5、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伟大的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能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有:()

①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②屈原放逐赋《离骚》

③玄装西行

④左丘失明,却有《国语》

⑤精卫填海

⑥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⑥

答案:

1、B

2、C

3、C

4、A

5、C

一、选择题

1、民族精神是指:()

①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②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总和反映

③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④是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我国有许多成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如:()

A、苏武牧羊

B、管鲍之交

C、毛遂自荐

D、叶公好龙

3、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民族精神有()

①抗洪精神

②载人航天精神

③抗“非典”精神

④延安精神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二、问答题:

每年的9月是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今年全国第五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来临之际,某中学决定开展一次“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下面是该中学几位同学就如何发扬民族精神发表的看法:(1)请你写出二句能代表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并分析其分别体现的精神。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在实际生活中你准备怎么做?

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二、问答题: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精神;“和为贵,与人为善”体现的是爱好和平的精神等。(2)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阅读与民族精神有关的书籍,立志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宣传民族精神;在实际行动中按照民族精神的要求去做等。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期末测试1

郴州苏仙中学2010年下期九年级期终考试试卷 思想品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 ?西方曾经把中国称为“东方雄狮”,纷纷派遣使者和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但近代中国却 被列强称为“东亚病夫”,成为其蹂躏的对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长期独领风骚 ②落后就会挨打,要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中 国为推动世界文明、社会进步做出过突出贡献 ④圭寸建皇帝穷兵黩武导致战争灾难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我国民族精神的句子有(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 .玉树藏族自治州公安局政治处藏族民警拉巴东周在地震中失去外婆和儿子。他强忍悲 痛,五天五夜没有回家,和战友们救援、抢险、维持秩序,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舍小家为 大家,展示了一位好民警、好干部的品德和风采。这说明了他( ) ①不顾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国家利益的真挚情感 ②为国分忧、勇于奉献的精神 ③舍 小家、为大家的精神④发扬了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 在我国现阶段,我们所建设的小康的奋斗目标是指( ) A. 不愁温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总体小康 B. 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在 21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 C. 只要所有老百姓富裕就好的全面富裕小康 D. 经济翻两番,收入超八千 5. “ 2009中国慈善排行榜”在京揭晓。陈光标获最高奖项“最具号召力的中国慈善家” 称号。此次入榜慈善家121位,共计捐赠18.84亿元;入榜慈善企业899家,共计捐赠117.95 亿元。这表明() A. 每个人必须合法生财 B. 扶贫济困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C. 越来越多的人回报社会,“富而思源” D. 企业家们不断锐意进取,“富而思进” 6. “物价上涨慢一点;收入增长快一点:就业机会多一点;资源消费少一点;孩子学费 降一点;医疗费用低一点” ”这一民谣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经济发展与人口众多的矛盾 B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矛盾 D .城市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7. 中国南车集团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断挑战世界速度的 发展之路。该公司依靠技术创新不仅使中国高速铁路机动车组拥有了 “中国心”和“中国脑”, 而且使企业走出困境,在世界金融危机中赢得了更多的产品订单。 可见,该公司在逆境中依 然保持高增长的法宝是() A. 广大员工齐心协力,艰苦创业 B. 坚持创新,拥有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产品 C .坚持诚实守信,完善售后服务 D .重视职业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 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要把“蛋糕”分好就要( )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 同富裕 ③坚持平均主义,防止两极分化 ④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促进社会 名姓级班 级年 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创新驱动发展》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创新驱动发展》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创新驱动发展》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 惯常看法。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 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 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轴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2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

精神。改革创新推 动中国走向富强。 (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 改革发展成果。 3.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 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 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

九年级政治 全一册教材分析 教科版

九年级全一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认识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 2.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 3.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核心地位,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4.让学生了解爱国志士反抗侵略、报效祖国的事迹。 5.引导学生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的道理。 6.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教材分析 进入九年级后,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社会、文化更加关注,思想品德课程应将教学的视角引向更加广阔的社会领域。中国历史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中具有特殊地位,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特别是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学习人类文化所必需的基础。因此将本单元设置为《历史启示录》。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首先引导学生回溯中国历史的长河,领略祖国光辉灿烂的文明,初步感受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百年屈辱的诉说、不断抗争的记录,让学生了解历史,从中进一步体会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是上一课的自然延伸,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 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然就转接到对青少年学子的期望。本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并能将远大理想转化为自觉行动。 本单元建议教学8课时。 单元主题前后联系 在感受个人与民族和国家命运之间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方面,本单元是七年级《情感世界》的主题延续,也是对八年级《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深化;在责任感教育方面,本单元更是与各册诸多单元互相补充、互为印证,如七年级《在分数的背后》《共同的责任》中,涉及了责任感的问题,八年级将责任问题提升,逐渐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关系,认识到只有将这些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个人的理想才能有实现的可能。从七年级第一单元《扬帆起航》一直到九年级最后一个单元《新的旅程》,都贯穿了理想教育,本单元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要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会更有价值。 第二单元财富论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初步形成对小康社会的感性认识。 2.通过了解“小康”内涵的历史演变、小康的标准、不同阶段的小康特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认识“实现全面的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3.认识勤劳、智慧与开拓、科技等在创造财富中所起的作用,懂得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的潜力,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4.懂得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勤俭节约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大意义。

初三教科版政治上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识点

初三教科版政治上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 识点 知识点 1.教学内容分析: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是一单元内容的总结和提升。要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忧患可以兴国”,引导学生了解国情,使他们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树立忧患意识。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青少年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激励青少年面对现实,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懂得为中华民族的兴亡做好准备。是知识性最弱、情感性最强的一课。 2.学情分析:对于爱国者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应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物产生思想共鸣。培养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我国的青少年以及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

的意义。 3.重、难点的确立: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对爱国者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对于爱国者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应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物产生思想共鸣。 课后练习 1.孟子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有( ) A.只有出生于国难危亡之际,才能有所作为 B.人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才 C.只有多吃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D.振兴中华,必须要树立忧患意识 2.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我的心里始终有三件大事放不下:让孩子上得起学,让农民看得起病,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温总理的三个放不下从一个侧面表明( ) A、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B、我国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C、我国应加快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 D、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发展非常缓慢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守望精神家园》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守望精神家园》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守望精神家园》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 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 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 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 木之本。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 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骤minzhu 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8.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九年级政治 问题知识归纳 教科版

问题知识归纳 一、法律问题 1、法律最主要的特征:强制力 2、我国法律的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5、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⑴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⑵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⑶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之间的关系: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障 6、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1)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公平和正义的象征是:法律) (2)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8、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严重违法)行为。 (1)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较小,没有违反刑法的违法行为。(2)犯罪行为即严重违法行为,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3)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严重违法行为)关系: A、不同点:二者所违反的法律不同,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同,应受到的惩罚不同。 B、相同点:二者都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不同的危害,都会受到 法律的惩处。 C、联系: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可能溶化成犯罪。 9、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 10、我们身边的诱惑:黄、赌、毒、邪教 11、如何拒绝不良诱惑 (1)能辨别不良诱惑,理智地拒绝。 (2)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 (3)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4)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 12、防微杜渐,不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避免违法犯罪,是我们行为的底线。 13、依法治国要求我们:①与法同行,树立法治观念;②掌握法律武器,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③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 二、权利问题 一、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依法有序的参与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是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 二、受教育权 三、经济权利 四、未成年人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⑴未成年人的含义:年龄未满18周岁的人是未成年人 ⑵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⑶未成年人保护的种类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中学生怎样同违法犯罪分子智斗? 第一.设法稳住歹徒 第二.记住歹徒的相貌(与一般人不一样独特特征),了解歹徒的去向 第三.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五、中学生要正确行使监督权 ⑴我国建立的监督制度有:人大代表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党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 ⑵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 ①面谈、打电话②写信、发电子邮件 ③向人民代表反映④通过新闻媒体转达 ⑶行使监督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违法行为: 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拦截公务车辆 六、消费者需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树立消费者权益意识,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拨打12315电话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③向工商部门投诉。④向新闻媒体披露。 ⑤根据与经营者签订的仲裁协议请仲裁机构仲裁⑥向法院起诉 三、国情问题 1、我国的基本国情 ⑴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 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①生产力水平总体还比较低,而且发展还不平衡,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3)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4)资源国情:总量大,种类齐,人均占有量少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党的基本路线 ⑴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⑵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4)基本路线是党和人民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30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国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归根到底在于: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决主要矛盾的办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5、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政治基石 6、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改革开放。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改革开放 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 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 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 摇 8、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 前提 9、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展 四、人口问题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现状的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老龄化 速度加快 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途径是━━实行计划生育

九年级政治基础知识练习题 教科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基础知识练习题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1、中华民族是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一部__________________,也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 2、西方国家曾经把强盛的中国称为“______________”。世界各国曾纷纷派遣全都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破坏我国的_______________,侵犯我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们的祖国积弱积贫,备受欺凌。 6、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是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①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证明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充分证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当代中国,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10、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树立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 12、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国共产党员是________________的先锋队,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先锋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领导核心。 14、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探索救国之路失败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爱国主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17、面对历史使命,当代青年应怎样做?

初三九年级政治(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附答案)部编版适用

初,三九,年级,政治,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全面认识创新的重要性;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已经自动煮好,可以随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可以说,“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 想一想:“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 (一)创新来源于生活

1.材料呈现: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让人印象深刻。 2.想一想: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 3.教师总结: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二)创新无处不在 1.活动:阅读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3.教师讲述:(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三)互联网改变世界 1.阅读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2.教师总结: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3.辩论赛:分成小组围绕“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系”进行辩论。 4.教师归纳: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目标导学二:创新引擎 (一)呼唤创新 1.阅读教材第17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如何理解“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将成为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

九年级政治 一句话必背知识素材 教科版

教科版九年级思品一句话必背知识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1.中华民族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2.中国经历百年沧桑的原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国家的落后,外国侵略者的入侵。 3.中华民族铸就的民族之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4.旧民主主义革命(探索救国之路)失败归根到底: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5.历史的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6.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我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8.青少年要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就必须:树立忧患意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二单元财富论坛 1.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即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较高标准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3.21世纪中叶我国的奋斗目标是: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4.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财富基于勤劳。——或:辛勤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6.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7.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有: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资本、管理等。 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是由我国社会 (它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10.获得财富,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致富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国家的法),还要符合道德规范(心中的法)。 11.在社会生活中,“义”是我们心中的“法”,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则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 12.我国的富民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13.正确的财富观是——致富前我们要懂得要通过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资本、管理等途径获得财富;致富中,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即致富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期末测试

九年级下期思想品德综合复习测试题(一) 学校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 )1.2011年10月15至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文化体制 D.科技投入和教育改革 ( )2. 2010年12月12日下午,上海复旦大学的18名学生在黄山风景区迷路,当地民警全力搜救。为保护学生的安全,在给学生让道的过程中,年仅24岁的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民警张宁海不幸坠入30多米深的悬崖。我们应当这样认识张宁海的行为: ①他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②他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 ③他对自己极其不负责任,行为错误④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的含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 )3.针对全国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的状况,教育部长袁贵仁要求:“每所学校都要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使学生掌握基本自救自护技能。”这主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 ) 4.右图介绍了预防艾滋病的一种措施,这就是 A.患病时不要接受任何注射治疗 B.拒绝肌肉注射接受静脉注射 C.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注射器 D.患病时不要与任何人接触 2011年4月14日,温家宝总理指出:近年来相继发生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足 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请回答10-11小题 ( )5.“瘦肉精”等事件侵犯了消费者的 ①知情权②公平交易权③安全权④自主选择权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6.总理的话说明了:①诚信道德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最严重的问题②我国必须加强诚信和道德建设③增强诚信意识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④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辨析题归类复习(含答案)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辨析题归类复习(含答案)★当祖国面临内忧外患时,我们要忧患意识;现在祖国发展兴旺,不需要忧患意识了。 答:1、此观点是错误的。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能亡身。当祖国的发展兴旺时,忧患可以促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当祖国的发展处于低潮时,忧患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迎头赶上。由于我国基础差,底子薄,人口众多,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教育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所以当祖国面临内忧外患时,我们要忧患意识,现在祖国发展兴旺,更需要忧患意识。 ★小华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认为我国现阶段已达到了全面小康。 答:1、此观点是错误的。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全面小康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3、所以我国现阶段还没有达到全面小康。 ★有人认为:共同富裕就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答:1、此观点是错误的。 2、我国倡导富民政策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 3、所以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 ★现在不需要勤俭节约了。 答:1、此观点是错误的。 2、(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3)勤俭节约是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法宝。(4)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⑸历史教训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复习专题资料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专题资料 专题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答: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专题二、基本国情 1、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2、你所在的城市或乡村有哪些显著的变化? 3、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为什么说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有哪些?)答: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答:A、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个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存在阶级矛盾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不是主要矛盾。B、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二、党的基本路线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 制定党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 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因: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5)、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4.3. 与法同行教案 教科版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4.3.2 与法同行教案教科版 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与法同行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 1.教学内容分析: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2框主要是:作为一名法制社会的合格公民,我们要尊重法律,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正确行使监督权。 2.学情分析:中学生,虽无权立法,也没有执法权力,但应该守法。但是,作为未来依法治国方略实施者的中学生,应当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和作用,尤其要求其能够自觉守法,以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 3.重、难点的确立:作为合格公民应怎样与法同行。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2)对监督权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5.教法、学法的选择:法律方面的讲解,要多用案例进行教学(1)讨论法。(2)问答法。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3)阅读法。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4)笔记法。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5)探究法。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6)讲解法。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 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法律在维护人民利益方面的作用。 能力目标:学生熟悉事例分析的方法,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法律,追求公平、公正。自觉遵守国家制定的各项法律,以法律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用法律保护自己。

四、教学流程 环节 师生活动设计 训练内容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效果 反馈 与修 正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课 前准备收集“小科帮忙”、“今日说法”等电视 节目报导的典型材料,分析新闻媒体监 督的作用。 学生课 后归纳、 查阅资 料、整理 新闻媒体监 督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 力查阅资料 的能力 课中教学 引入: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的 家人的合法权益有没有受到过侵害?如 果有,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通过村民 委员会调解;经过消协调解或仲裁;通 过诉讼;等等) 法律能够帮助公民维护个人的合法权 益,法律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作为公民,我 们要学法、守法、用法。我们今天的话题就 是“与法同行”。 二、与法同行(板书) 讨论:教科书第87页为一分钱打官 司的案例,让学生就案例发表看法。(公 平是市场交换的最基本的原则。1分钱 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又体现了一种公平) 学生讨 论 听讲解 讨论 学生回 答 学生讨 论 这则案例说 明什么? 假如生活没 有了公平与 正义会如 何? 结合日 常生活的经 历体验法律 在生活中的 作用 通过讨 论认识公平 和正义意 义。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2018人教部编版) 建设美丽中国 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 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 新的特点①增速趋缓,②出生率低。③老龄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 ⑤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 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 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9 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 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我国的资源现状有哪些特点?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 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6.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7.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 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教科版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 关注经济发展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的内容:①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②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指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 4、展具有重要作用。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8.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 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2)避免非理性消费,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 (3)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4)提倡绿色消费,注重精神需求。 认清基本国情 1、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2、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国家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我国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 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2、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4、“一国两制”是党和国家为完成最终统一大业制定的基本方针。 15、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 最基本的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 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十课 聚焦两会简答题总结 教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十课聚焦两会简答题总结教科版 第十课聚焦两会 1.“两会”指的是哪两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代表大会。 2.在我国,人民是如何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等各项权力。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都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因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哪些职能? 最高立法权:制定和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宪法。 最高决定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等。 最高任免权:增选和罢免国家领导人。 最高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工作。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表明了什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政协的性质和组成? 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团结和民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两大主题。 组成:人民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6.我国人民政协有着怎样的职能和使命? 人民政协通过自己的工作,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三大职能。②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作为全国人民大团结、大联合的有力推动者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积极实践者,人民政协按照团结和民主的要求履行职能、发挥优势,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7.我国政协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政协委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民情,广泛集中民智,高度关注民生。作为一条重要的民情民意传达渠道,人民政协广纳诤言,参政议政,传递着宝贵的政治信息,生动地展示了我国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