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析版)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析版)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解析版)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

一、单选题

1.(2020·江苏高考真题)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某运送防疫物资的班列由40节质量相等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牵引下,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时,第2节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 。若每节车厢所受摩擦力、空气阻力均相等,则倒数第3节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

A .F

B .

1920

F

C .

19

F D .

20

F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第2节车厢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 ,因为每节车厢质量相等,阻力相同,故第2节对第3节车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3838F f ma

设倒数第3节车厢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 1,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

22F f ma

联立解得119

F F 。 故选C 。

2.(2020·山东高考真题)一质量为m 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 N 表示,速度大小用v 表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v增大,F N>mg B.t1~t2时间内,v减小,F N

C.t2~t3时间内,v增大,F N mg

【答案】D

【解析】A.由于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0~t1时间内速度增加,即乘客的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则F N

B.在t1~t2时间内速度不变,即乘客的匀速下降,则F N=mg,选项B错误;

CD.在t2~t3时间内速度减小,即乘客的减速下降,超重,则F N>mg,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3.(2020·山东高考真题)如图所示,一轻质光滑定滑轮固定在倾斜木板上,质量分别为m和2m的物块A、B,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B间的接触面和轻绳均与木板平行。A与B间、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物块A、B 刚好要滑动,则μ的值为()

A.1

3

B.

1

4

C.

1

5

D.

1

6

【答案】C

【解析】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时,两物块刚好滑动,对A物块受力分析如图

沿斜面方向,A 、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1cos 45f N mg μμ==?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sin 45cos45T mg mg μ=?+?

对B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

沿斜面方向,B 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3cos 45f N mg μμ='=??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2sin 45cos453cos45mg T mg mg μμ?=+?+??

两式相加,可得

2sin 45sin 45cos45cos453cos45mg mg mg mg mg μμμ?=?+?+?+??

解得

1

5

μ=

故选C 。

4.(2020·浙江高考真题)矢量发动机是喷口可向不同方向偏转以产生不同方向推力的一种发动机。当歼20隐形战斗机以速度v 斜向上飞行时,其矢量发动机的喷口如图所示。已知飞机受到重力G 、发动机推力1F 、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升力2F 和与速度方向相反的空气阻力f F 。下列受力分析示意图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所受重力G 竖直向下,空气阻力F f 与速度方向相反,升力F 2与速度方向垂直,发动机推力F 1的方向沿喷口的反方向,对比图中选项可知只有A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

5.(2020·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是“中国天眼”500m 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维护时的照片。为不损伤望远镜球面,质量为m 的工作人员被悬在空中的氦气球拉着,当他在离底部有一定高度的望远镜球面上缓慢移动时,氦气球对其有大小为

5

6

mg 、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使其有“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的感觉,若将人视为质点,此时工作人员( )

A .受到的重力大小为16mg

B .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

6mg

C .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16mg

D .对球面的作用力大小为1

6

mg

【答案】D

【解析】A .工作人员的质量为m ,则工作人员受到的重力

G mg =

A 错误;

B .工作人员在球面上缓慢行走,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0,B 错误;

C .工作人员站在的球面位置不水平,对球面的压力不等于1

6

mg ,C 错误;

D .由平衡条件可得球面对工作人员的作用力F 满足

51

66

F mg mg mg =-=

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工作人员对球面的作用力大小为

16

F mg '=

D 正确。 故选D 。

6.(2019·海南高考真题)如图,两物块P 、Q 置于水平地面上,其质量分别为m 、2m ,两者之间用水平

轻绳连接。两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现对Q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使两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轻绳的张力大小为( )

A .2F mg μ-

B .

1

3

F mg μ+ C .

1

3

F mg μ- D .

13

F 【答案】D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PQ 的整体:33F mg ma μ-?=;对物体P :T mg ma μ-=;解得

1

3

T F =,故选D 。

7.(2019·北京高考真题)国际单位制(缩写SI )定义了米(m )、秒(s )等7个基本单位,其他单位均可由物理关系导出.例如,由m 和s 可以导出速度单位m·

s –1.历史上,曾用“米原器”定义米,用平均太阳日定义秒.但是,以实物或其运动来定义基本单位会受到环境和测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采用物理常量来定义则可避免这种困扰.1967年用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的频率?ν=9 192 631 770 Hz 定义s ;1983年用真空中的光速c =299 792 458 m·s –1定义m .2018年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基本物理常量来定义(对应关系如图,例如,s 对应?ν,m 对应c ).新SI 自2019年5月20日(国际计量日)正式实施,这将对科学和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物理常量定义,保证了基本单位的稳定性

B .用真空中的光速c (m·s –1)定义m ,因为长度l 与速度v 存在l =vt ,而s 已定义

C .用基本电荷e (C )定义安培(A ),因为电荷量与电流I 存在I =q /t ,而s 已定义

D .因为普朗克常量h (J·s )的单位中没有kg ,所以无法用它来定义质量单位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信息题,由题所给信息结合l vt =和q

I t

=

的物理意义解答. 由题意可知,如果以实物或其运动来定义基本单位会受到环境和测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所以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物理常量定义,保证了基本单位的稳定性,故A 正确;

用真空中的光速定义m ,即光在真空中传播299792458分之一秒的距离,且s 早已定义,故B 正确;

由公式q

I t

=

可知,安培即为1s 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故C 正确; 由题意可知,h 对应的单位为J s ?,而能量的单位中包含质量,故可以对Kg 进行定义,故D 错误. 8.(2019·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A 、B 、C 为三个实心小球,A 为铁球,B 、C 为木球.A 、B 两球分别连在两根弹簧上,C 球连接在细线一端,弹簧和细线的下端固定在装水的杯子底部,该水杯置于用绳子悬挂的静止吊篮内.若将挂吊篮的绳子剪断,则剪断的瞬间相对于杯底(不计空气阻力,ρ木<ρ水<ρ铁)( )

A .A 球将向上运动,

B 、

C 球将向下运动 B .A 、B 球将向上运动,C 球不动

C .A 球将向下运动,B 球将向上运动,C 球不动

D .A 球将向上运动,B 球将向下运动,C 球不动 【答案】D

【解析】开始时A 球下的弹簧被压缩,弹力向上;B 球下的弹簧被拉长,弹力向下;将挂吊篮的绳子剪断的瞬时,系统的加速度为g ,为完全失重状态,此时水对球的浮力也为零,小球的重力也视为零,则A 球将在弹力作用下相对于杯底向上运动,B 球将在弹力作用下相对于杯底向下运动,C 球相对于杯底不动;故选D.

9.(2018·海南高考真题)如图,一绝缘光滑固定斜面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通有电流I 的金属细杆水平静止在斜面上.若电流变为0.5I ,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3B ,电流和磁场的方向均不变,则金属细杆将( )

A .沿斜面加速上滑

B .沿斜面加速下滑

C .沿斜面匀速上滑

D .仍静止在斜面上 【答案】A

【解析】最初金属细杆受到三个力作用,且合力为零,如图所示:

由平衡可知,安培力F BIL mgsin θ==,若电流变为0.5I ,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3B ,则安培力

11

F 3B IL 1.5mgsin θ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1F mgsin θma -=,故金属细杆以0.5a gsin θ=的加速

度沿着斜面加速上滑,故A 正确

10.(2018·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为某一游戏的局部简化示意图.D 为弹射装置,AB 是长为21m 的水平轨道,倾斜直轨道BC 固定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 =10m 的圆形支架上,B 为圆形的最低点,轨道AB 与BC 平滑连接,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某次游戏中,无动力小车在弹射装置D 的作用下,以v 0=10m/s 的速度滑上轨道AB ,并恰好能冲到轨道BC 的最高点.已知小车在轨道AB 上受到的摩擦力为其重量的0.2倍,轨道BC 光滑,则小车从A 到C 的运动时间是( )

A .5s

B .4.8s

C .4.4s

D .3s

【答案】A

【解析】设小车的质量为m ,小车在AB 段所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210.20.22/f mg a g m s m m

====,在AB 段,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201122

AB B fx mv mv -=

-,解得4/B v m s =,故1104

32t s s -==; 小车在BC 段,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

2

12

B CD mv mgh =,解得0.8CD h m =,过圆形支架的圆心O 点作B

C 的垂线,根据几何知识可得1

2BC

BC CD

x R x h =,解得4BC x m =,1sin 5CD BC h x θ==,故小车在BC 上运动的加速度为2

2sin 2/a g m s θ==,故小车在BC 段的运动时间为224

22

B v t s s a =

==,所以小车运动的总时间为125t t t s +==,A 正确.

二、多选题

11.(2020·海南高考真题)如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物块P 和Q ,质量分别为1m 和2m ,用与斜面平行的轻质弹簧相连接,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两物块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A .两物块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2

F a m m =

+ B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

12m T F m m =

+ C .若只增大2m ,两物块一起向上匀加速运动时,它们的间距变大 D .若只增大θ,两物块一起向上匀加速运动时,它们的间距变大 【答案】BC

【解析】A .对整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212sin F m m g m m a θ-+=+

解得12

sin g m m F

a θ-+=

,故A 错误;

B .对m 2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2sin F m g m a θ-=弹

解得212

m F

F m m =

+弹,故B 正确;

C .根据

21122

1m F F

F m m m m =

=

++弹,可知若只增大2m ,两物块一起向上匀加速运动时,弹力变大,根据胡

克定律,可知伸长量变大,故它们的间距变大,故C 正确;

D .根据212

m F

F m m =

+弹,可知只增大θ,两物块一起向上匀加速运动时,弹力不变,根据胡克定律,可

知伸长量不变,故它们的间距不变,故D 错误。 故选BC 。

12.(2019·全国高考真题)如图(a ),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 =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 的作用,在t =4s 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 )所示,木板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c )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A .木板的质量为1kg

B .2s~4s 内,力F 的大小为0.4N

C .0~2s 内,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

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答案】AB

【解析】结合两图像可判断出0-2s 物块和木板还未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此过程力F 等于f ,故F 在此过程中是变力,即C 错误;2-5s 内木板与物块发生相对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由牛顿运动定律,对2-4s 和4-5s 列运动学方程,可解出质量m 为1kg ,2-4s 内的力F 为0.4N ,故A 、B 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无法计算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故D 错误.

13.(2018·海南高考真题)如图(a ),一长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t =0时,小物块以速度v 0滑到长木板上,图(b )为物块与木板运动的v -t 图像,图中t 1、v 0、v 1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由此可求得( )

A .木板的长度

B .物块与木板的质量之比

C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D .从t =0开始到t 1时刻,木板获得的动能 【答案】BC

【解析】A .根据题意只能求出物块与木板的相对位移,不知道木板最终停在哪里,无法求出木板的长度,故A 不能够求解出;

BC .由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求出长木板的加速度为1

1v a t =

木,小物块的加速度011

v v a t -=物

,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得:mg Ma =木μ,mg ma =物μ,解得:

101

v m

M v v =-,011v v gt μ-=,故B 和C 能够求解出;

D .木板获得的动能21101k 11

22

E Mv mv v v ==-木(),题目v 0、v 1已知,但是M ,m 不知道,故D 不能够求解出。 故选BC 。 三、实验题

14.(2020·山东高考真题)2020年5月,我国进行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测量,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使用重力仪测量重力加速度,进而间接测量海拔高度。某同学受此启发就地取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步骤如下:

(i )如图甲所示,选择合适高度的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53°,在其上表面固定一与小物块下滑路径平行的刻度尺(图中未画出)。

(ii )调整手机使其摄像头正对木板表面,开启视频录像功能。将小物块从木板顶端释放,用手机记录下小物块沿木板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然后通过录像的回放,选择小物块运动路径上合适的一点作为测量参考点,得到小物块相对于该点的运动距离L 与运动时间t 的数据。

(iii )该同学选取部分实验数据,画出了2L

t

—t 图像,利用图像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5.6 m/s 2

(i v )再次调节垫块,改变木板的倾角,重复实验。 回答以下问题:

(1)当木板的倾角为37°

时,所绘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物块过测量参考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_____m/s ;选取图线上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A 、B 两点,利用A 、B 两点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m/s 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根据上述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 m/s 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sin37°= 0.60,cos37°=0.80) 【答案】0.32或0.33 3.1 9.4 【解析】(1)[1][2]根据201

2

L v t at =+可得

022L

v at t

=+ 则由

2-L

t t

图像可知 2026510m/s v -=?

v 0=0.33m/s

222

2

(19065)10m/s 3.1m/s 4010

a k ---?===? (2)[3]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sin cos mg mg ma θμθ-=

sin cos a g g θμθ=-

当θ=53°时a =5.6m/s 2,即

sin 53cos53 5.6g g μ-=

当θ=37°时a=3.0m/s 2,即

sin 37cos37 3.1g g μ-=

联立解得

g =9.4m/s 2

15.(2020·浙江高考真题)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图甲是教材中的实验方案;图乙是拓展方案,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ⅰ)挂上托盘和砝码,改变木板的倾角,使质量为M 的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 (ⅱ)取下托盘和砝码,测出其总质量为m ,让小车沿木板下滑,测出加速度a ; (ⅲ)改变砝码质量和木板倾角,多次测量,通过作图可得到a F -的关系。

①实验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计数点a 、b 、c 、d 、e 、f 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在打d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d v =_____m/s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需要满足条件M

m 的方案是_____(选填“甲”、“乙”或“甲和乙”);在作a F -图象时,把mg 作为

F 值的是_____(选填“甲”、“乙”或“甲和乙”)。 【答案】0.18~0.19 甲 甲和乙 【解析】①[1].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

0.1s T =

由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在打d 点时小车的速度

2

(38.1030.70)10m/s 0.19m/s 440.1

d bf v T --?==≈?

②[2][3].在图甲的实验方案中,由托盘和砝码的重力提供拉力,让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

定律可得

()mg M m a =+

m

a g m M

=

?+

则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M

F Ma mg m M

==

?+

当M

m 时,绳子拉力近似等于托盘和砝码的重力。

故甲需要满足M

m 。

在图乙的实验方案中,挂上托盘和砝码,小车匀速下滑,设斜面的倾斜角为θ,斜面和纸带对小车的摩擦力或阻力总和为f ,则有

sin Mg f mg θ=+

取下托盘和砝码,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sin Mg f Ma θ-=

mg Ma =

故乙方案中,不需要满足M

m 。

在甲乙方案中,均用托盘和砝码的重力mg 作为小车匀加速的直线运动的合力及F 。

16.(2020·全国高考真题)一细绳跨过悬挂的定滑轮,两端分别系有小球A 和B ,如图所示。一实验小组用此装置测量小球B 运动的加速度。

令两小球静止,细绳拉紧,然后释放小球,测得小球B 释放时的高度h 0=0.590 m ,下降一段距离后的高度h =0.100 m ;由h 0下降至h 所用的时间T =0.730 s 。由此求得小球B 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_m/s 2(保留3位有效数字)。

从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得知,小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100.0 g 和150.0 g ,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9.80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可得小球B 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_m/s 2(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可以看出,a ′与a 有明显差异,除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外,写出一条可能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 【答案】1.84 1.96 滑轮的轴不光滑,绳和滑轮之间有摩擦(或滑轮有质量) 【解析】①有题意可知小球下降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20

12

h h

aT 代入数据解得a =1.84m/s 2;

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对小球A 有

A A T

m g m a

对小球B 有

B B m g

T

m a

带入已知数据解得21.96m/s a

③在实验中绳和滑轮之间有摩擦会造成实际计算值偏小。

17.(2019·全国高考真题)如图(a ),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 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 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 表示)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 )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 m/s 2.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小数).

【答案】

sin cos g a

g θθ

- 0.35

【解析】(1)由mg sin θ-μmg cos θ=ma ,解得:μ

=

sin cos g a g θθ

-……①

(2)由逐差法a =

II I

2

9S S T

- 得:S II =(76.39-31.83)×10-2m ,T =0.10s ,S I =(31.83-5.00)×10-2m ,故a =22

2

44.561026.8310910---?-?? m/s 2=1.97 m/s 2,代入①式,得:μ1

9.8 1.97

?- =0.35

四、解答题

18.(2020·浙江高考真题)如图1所示,有一质量200kg m =的物件在电机的牵引下从地面竖直向上经

加速、匀速、匀减速至指定位置。当加速运动到总位移的

1

4

时开始计时,测得电机的牵引力随时间变化的F t -图线如图2所示,34s t =末速度减为0时恰好到达指定位置。若不计绳索的质量和空气阻力,求物件:

(1)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3)总位移的大小。

【答案】(1)20.125m/s ,竖直向下;(2)1m/s ;(3)40m

【解析】(1)由图2可知0~26s 内物体匀速运动,26s~34s 物体减速运动,在减速运动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T mg F ma -=

根据图2得此时F T =1975N ,则有

T

20.125m/s F a g m

=-

= 方向竖直向下。

(2)结合图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20.1253426m/s=1m/s v at ==?-

(3)根据图像可知匀速上升的位移

11==126m=26m h vt ?

匀减速上升的位移

221

=8m=4m 22

=v h t ?

匀加速上升的位移为总位移的

14,则匀速上升和减速上升的位移为总位移的3

4

,则有 123

4

h h h +=

所以总位移为

h =40m

19.(2019·江苏高考真题)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 和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缘对齐.A 与B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先敲击A ,A 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在B 上滑动距离L 后停下.接着敲击B ,B 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A 、B 都向右运动,左边缘再次对齐时恰好相对静止,此后两者一起运动至停下.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A 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 A ;

(2)在左边缘再次对齐的前、后,B 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 B 、a B '; (3)B 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 B .

【答案】(1)A v 2)a B =3μg ,a B ′=μg ;(3)B v =【解析】(1)由牛顿运动定律知,A 加速度的大小a A =μg 匀变速直线运动2a A L =v A 2

解得A v =(2)设A 、B 的质量均为m

对齐前,B 所受合外力大小F =3μmg 由牛顿运动定律F =ma B ,得a B =3μg 对齐后,A 、B 所受合外力大小F ′=2μmg 由牛顿运动定律F ′=2ma B ′,得a B ′=μg

(3)经过时间t ,A 、B 达到共同速度v ,位移分别为x A 、x B ,A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a A 则v =a A t ,v =v B –a B t

2211

22

A A

B B B x a t x v t a t ==-,

且x B –x A =L

解得B v =

20.(2018·江苏高考真题)如图所示,钉子A 、B 相距5l ,处于同一高度.细线的一端系有质量为M 的小物块,另一端绕过A 固定于B .质量为m 的小球固定在细线上C 点,B 、C 间的线长为3l .用手竖直向下拉住小球,使小球和物块都静止,此时BC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松手后,小球运动到与A 、B 相同高度时的速度恰好为零,然后向下运动.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取sin53°=0.8,cos53°=0.6.求:

(1)小球受到手的拉力大小F ; (2)物块和小球的质量之比M :m ;

(3)小球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物块M 所受的拉力大小T

【答案】(1)53F Mg mg =- (2)65M m = (3)()85mMg T m M =+(4855T mg =

或811

T Mg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一、考点网络化、系统化 通过知识网络结构理解知识内部的联系。因为高考试题近年来突出对物理思想本质、物理模型及知识内部逻辑关系的考察。 例如学习电场这章知识,必须要建立知识网络图,从电场力和电场能这两个角度去理解并掌握。 二、重视错题 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往往是考生知识的盲区、物理思想方法的盲区、解题思路的盲区。所以考生要认真应对高三复习以来的错题,问问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儿,今后怎么避免这些错误。分析错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巩固复习成果,反思失败教训,及时在高考前发现和修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漏洞。充分重视通过考试考生出现的知识漏洞和对过程和方法分析的重要性。很多学生不够重视错题本的建立,都是在最后关头才想起要去做这件事情,北京新东方一对一的老师都是非常重视同时也要求学生一定要建立错题本,在大考对错题本进行复习,这样的效果和收获是很多同学所意想不到的。 三、跳出题海,突出高频考点 例如电磁感应、牛二定律、电学实验、交流电等,每年会考到,这些考点就要深层次的去挖掘并掌握。不要盲区的去大

量做题,通过典型例题来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重视“物理过程与方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全面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定量规范、有序的训练来提高应试能力。 四、提升解题能力 1、强化选择题的训练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在选择题上的失手将使部分考生在高考中输在起跑线上,因为选择题共48分。所以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盛海清老师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做到会的题目都拿到分数,不错过。 2、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训练,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应试能力 2019年北京高考命题将加大落实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力度,更加注重通过对解题过程和物理思维方法的考查来甄别考生的综合能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物理运动过程、条件、特征,要有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在处理复杂物理问题是一般要定性分析可能情景、再定量分析确定物理情景、运动条件、运动特征。 如物体的平衡问题在力学部分出现,学生往往不会感到困难,在电场中出现就增加了难度,更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在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五步走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五步走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点、变化点。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②知识重组: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③提升能力:通过知识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三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 二轮复习的思路模式是: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实际进行中一般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来复习:(1)力与直线运动;(2)力与曲线运动;(3)功和能;(4)带电体(粒子)的运动;(5)电路与电磁感应;(6)必做实验部分; (7)选考模块。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结构分析;(2)主要命题点分析;(3)方法探索;(4)典型例题分析;(5)配套训练。具体说来,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选考模块的复习不可掉以轻心,抓住规律区别对待。 选考模块的复习要突出对五个二级知识点的加强(选修3—4中四个,

选修3—5中一个)。由于分数的限制,该部分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扩大知识面上,特别是选修3—3,没有二级要求的知识点,应该是考生最容易拿分的版块,希望认真钻研教材。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弄透,一次不够就两次,两次不行需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是从这里取材的。 实验部分一直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实验的理论部分一般在第一轮中进行,我们把“走进实验室”放在第二轮。历年来尽管在实验部分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掌握的情况往往是不尽如人意,学生中高分、低分悬殊较大,原因在于很多学生思想重视不够、学习方法不对。实验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实验目的和原理,特别是《课程标准》下,高考更加注重考查实验原理的迁移能力,即使是考查教材上的原实验,也是改容换面而推出的。原理是为目的服务的,每个实验所选择的器材源于实验原理,电学中的控制电路与测量电路之间的关系是难以把握的地方。复习中还要注意器材选择的基本原则,灵活地运用这些基本原则是二轮实验复习的一个目的。针对每一个实验,注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选做题中考实验的可能性也很大,不要忽视这方面内容。 突出重点知识,狠抓主干知识,落实核心知识 二轮复习中我们不可能再面面俱到,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时

3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力的概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t v a ??= ,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惯性的概念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有惯性。同一个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推能推动;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没推动。能不能说该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时的惯性小,在粗糙水平面上时的惯性大?不能,这里的力应该理解为合外力。 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理想化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 二、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1.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 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后,另一个可能仍然存在。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和功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个过程中(同一段时间或同一段位移)的总冲量一定为零,但作的总功可能为零、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这是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一定是相同的,而位移大小、方向都可能是不同的。 三、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即F =ma 。 特别要注意表述的第三句话。因为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它们的关系除了数量大小的关系外,还有方向之间的关系。明确力和加速度方向,也是正确列出方程的重要环节。 1.对应性 若F 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 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 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a 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 2.重要意义 牛顿第二定律确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明确了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的定量关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

专题定位 本专题解决的是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问题.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有:①对各种性质力特点的理解;②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的应用.考查的主要物理思想和方法有:①整体法和隔离法;②假设法;③合成法;④正交分解法;⑤矢量三角形法;⑥相似三角形法;⑦等效思想;⑧分解思想. 应考策略 深刻理解各种性质力的特点.熟练掌握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各种方法. 1. 弹力 (1)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律F =kx 计算;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可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 (2)方向:一般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 摩擦力 (1)大小: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0

(1)大小:F洛=q v B,此式只适用于B⊥v的情况.当B∥v时F洛=0. (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垂直于B、v决定的平面,洛伦兹力总不做功.6.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衡条件:F合=0或F x=0,F y=0. (3)常用推论:①若物体受n个作用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n-1) 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②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1.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确定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或隔离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讨论. 2.常用的方法 (1)在判断弹力或摩擦力是否存在以及确定方向时常用假设法. (2)求解平衡问题时常用二力平衡法、矢量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图解 法等. 3.带电体的平衡问题仍然满足平衡条件,只是要注意准确分析场力——电场力、安培力或洛伦兹力. 4.如果带电粒子在重力场、电场和磁场三者组成的复合场中做直线运动,则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因为F洛⊥v. 题型1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 例1如图1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P,左侧是光滑圆弧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P 顶点上的小滑轮,一端系有质量为m=4 kg的小球,小球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物块3,三个物块重均为50 N,作用在物块2的水平力F=20 N,整个系统平衡,g=10 m/s2,则以下正确的是() 图1 A.1和2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 B.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专题三牛顿三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 (2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惯性质量m=F/a和由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引力质量 2/严格相等。 m Fr GM ④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牛顿第二定律

(1)定律内容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 合 (2)公式:F ma = 合 理解要点: 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①因果性:F 合 3. (1 4.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隔离法) 一般两种方法配合交替应用,可有效解决连接体问题。 5.超重与失重 视重:物体对竖直悬绳(测力计)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台秤)的压力。(测力计或台秤示数)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N=G,视重等于重力,不超重,也不失重,a=0 当N>G,超重,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 当N<G,失重,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 注:①无论物体处于何状态,重力永远存在且不变,变化的是视重。 ②超、失重状态只与加速度方向有关,与速度方向无关。(超重可能:a↑,v↑,向 例 度为 f1- h1= 在t1到t=t2=5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等于mg,故电梯应做匀速上升运动,速度为t1时刻电梯的速度,即 v1=a1t1,③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h2=v2(t2-t1)。④

在t2到t=t3=6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小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减速运动。设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1,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2=ma2,⑤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h3=2 h=h h= 例B。它 A m A 令x2 定律可知 kx2=m B gsinθ② F-m A gsinθ-kx2=m A a ③ 由②③式可得a=④ 由题意d=x1+x2⑤

3牛顿运动定律(07-13年高考真题汇编)

考点3 牛顿运动定律 1 .(2008·新课标全国卷·T20)(6分)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 ,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小车向左运动,N 可能为零 B .若小车向左运动,T 可能为零 C .若小车向右运动,N 不可能为零 D .若小车向右运动,T 不可能为零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对小球受力分析,当N 为零时,小球的合外力水平向右,加速度向右,故小车可能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A 对C 错;当T 为零时,小球的合外力水平向左,加速度向左,故小车可能向右减速运动或向左加速运动,B 对D 错。解题时抓住N 、T 为零时受力分析的临界条件,小球与车相对静止,说明小球和小车只能有水平的加速度,作为突破口。所以正确答案为AB 。 【答案】:AB 。 2.(2009·新课标全国卷·T14)(6分)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解析】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A 错误;B 正确;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错误;D 正确。 【答案】:BD 。 3.(2009·新课标全国卷·T20)(6分)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 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解析】对于物块由于运动过过程中与木板存在相对滑动,且始终相对木板向左运动,因此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向右,所以物块相对地面向右运动,且速度不断增大,直至相对静止而做匀速直线运动,B 正确;对于木板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知受到物块给它的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则木板的速度不断减小,知道二者相对静止,而做直线运动,C 正确;由于水平面光滑,所以不会停止,D 错误。 【答案】:BC 。 4.(2009·新课标全国卷·T24)(14分) 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 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圆心O.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 =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动 左 右

高三物理高考精品专题讲座: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第七章电场一、考纲要求 内容要 求 说明 1.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2.静电现象的解释 3.点电荷 4.库仑定律 5.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 6.电场线 7.电势能、电势 8.电势差 9.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0.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11.示波管 12.常用的电容器 13.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Ⅰ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Ⅱ Ⅰ Ⅱ Ⅰ Ⅰ Ⅰ 静电场是十分重要的一章,本章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电磁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 核心内容的一部分,对于进一步学习科学技术是 非常重要的.近几年高考中对库仑定律、电荷守 恒、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等势面、电容等 知识的考查,通常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对基 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难度不是很大,但对 概念的理解要求较高.本章考查频率较高且难度 较大的是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带电粒子在 电场中的运动这两个内容.尤其在与力学知识的 结合中巧妙的把电场概念、牛顿定律、功能关系 等相联系命题,对学生能力有较好的测试作用,纵观近5年广东高考题,基本上每年都有大题考 查或选择题考查,相信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仍是 重点,命题趋于综合能力考查,且结合力学的平 衡问题、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以及交 变电流等构成综合题,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 中不容忽视. 知识网络

第1讲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考情直播 2.考点整合 考点一 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是指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 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 2.各种起电方法都是把正负电荷 ,而不是创造电荷,中和是等量异种电 电荷守恒定律(三种起电方式 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库仑定律 定律内容及公式 2 r Qq k F = 应用 点电荷与元电荷 库仑定律 描述电场力的 性质的物理量 描述电场能的 性质的物理量 电场强度 电场线 电场力 F=qE (任何电场)、2r Qq k F =(真空中点电荷) 大小 方向 正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定义式 E =F/q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 E=kQ/r 2 匀强电场的场强 E=U/d 电场 电势差 q W U AB AB = 电势 B A AB U ??-= 令0=B ? 则AB A U =? 等势面 电势能 电场力的功 qU W = 电荷的储存 电容器(电容器充、放电过程及特点) 示波管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加速 偏转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直线运动

专题一直线运动 『经典特训题组』 1.如图所示,一汽车在某一时刻,从A点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途经B、C两点,已知AB=3.2 m,BC=1.6 m,汽车从A到B及从B到C所用时间均为t=1.0 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加速度大小为0.8 m/s2 B.汽车恰好停在C点 C.汽车在B点的瞬时速度为2.4 m/s D.汽车在A点的瞬时速度为3.2 m/s 答案C 解析根据Δs=at2,得a=BC-AB t2=-1.6 m/s 2,A错误;由于汽车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所以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 B=AC 2t=2.4 m/s,C正确;根据v C=v B+ at得,汽车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v C=0.8 m/s,B错误;同理得v A=v B-at=4 m/s,D错误。 2.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t1时刻,b车追上a车 B.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平均速度比a车的大 C.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答案A

解析在t1时刻之前,a车在b车的前方,在t1时刻,a、b两车的位置坐标相同,两者相遇,说明在t1时刻,b车追上a车,A正确;根据x-t图线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可知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等,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B错误;由x-t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错误;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不是一直比a车的大,所以b车的速率不是一直比a车的大,D错误。 3.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1+v2 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A 解析根据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而运动时间相同,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A正确,C错误;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可以用v1+v2 2来表示,由图象可知乙的位移小于初速度为v2、 末速度为v1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故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1+v2 2,B错误; 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甲、乙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D错误。 4.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2-x图象(其中v为速度,x为位置坐标),下列关于物体从x=0处运动至x=x0处的过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静电场专家专题讲座 新人教版

【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家专题讲座:第六章 静电场 用等效法解决带电体在匀强电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 (1)等效思维方法就是将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等效为一个熟知的物理模型或问题的方法。常见的等效法有“分解”“合成”“等效类比”“等效替换”“等效变换”“等效简化”等。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和重力场组成的复合场中做圆周运动的问题是一类重要而典型的题型。对于这类问题,若采用常规方法求解,过程复杂,运算量大。若采用“等效法”求解,则过程比较简捷。 (2)解题思路: ①求出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将这个合力视为一个“等效重力”。 ②将a = F 合 m 视为“等效重力加速度”。 ③将物体在重力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规律迁移到等效重力场中分析求解。 [典例] 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 、带正电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1所示,现给小球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初速度,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试问: 图1 (1)小球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在哪一位置速度最小?速度最小值多大? (2)小球在B 点的初速度多大? [解析] 如题图所示,小球所受到的重力、电场力均为恒力,二力的合力为F =mg cos θ。重力场与电场的叠加场为等效重力场,F 为等效重力,小球在叠加场中的等效重力加速度为g ′= g cos θ ,其方向斜向右下,与竖直方向成θ角。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等效重力做功,动能与等效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其总和不变。与重力势能类比知,等效重力势能为E p =mg ′h ,其中h 为小球距等效重力势能零势能点的高度。 (1)设小球静止的位置B 为零势能点,由于动能与等效重力势能的总和不变,则小球位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一)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划(一)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点、变化点。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②知识重组: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③提升能力:通过知识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三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 二轮复习的思路模式是: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实际进行中一般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来复习:(1)力与直线运动;(2)力与曲线运动;(3)功和能;(4)带电体(粒子)的运动;(5)电路与电磁感应;(6)必做实验部分; (7)选考模块。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结构分析;(2)主要命题点分析;(3)方法探索;(4)典型例题分析;(5)配套训练。具体说来,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是力学和电磁学部分,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

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①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动力学和天体问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②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如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 中的运动、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利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③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与运动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④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这是近几年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如通过粗略地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等。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分别安排不同的专题重点强化,这是我们二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希望在这些地方有所突破。

高三物理高考专题讲座: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章直线运动 一、考纲要求 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为Ⅰ级要求 2.位移和路程为Ⅱ级要求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运动图象为Ⅱ级要求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为Ⅱ级要求 5.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加速度公式为Ⅱ级要求 二、知识网络 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

★一、考情直播 1.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1.参考系、质点 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1.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的,知道不引入参考系就无法确定质点的位置和运动. 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1.在研究物理问题过程中构 建物理模型,再现物理情景. 2.对参考系、质点只作Ⅰ级要求,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则作Ⅱ级要求 2.考点整合 考点1 机械运动、参考系、位置、位移和路程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设为不动的物体. 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对同一物体的运动,选取的参考系不同,对物体的运动描述结果不同. 2、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即位移大小和方向由始、末位置决定,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 矢量; 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例1】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与路程相同 D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解析: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它是从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物理量,它是矢量;路程是从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所经过的路径轨迹长度.路程是标量.A 正确.位移和路程都是物理量,不存在直线或曲线问题,B 错.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标量,即使大小相等也不能说二者相同,C 错,D 正确. 答案:AD . 特别提醒: 位移和路程容易混淆,常见错误认识是认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

(新课标)2020年高考物理考点汇总考点3牛顿运动定律

考点3牛顿运动定律 一、选择题 1. (2020 ?福建理综?T16)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 i 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V 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 A 处滑上传送带。若 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 v -t 图像(以地面为参考 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 2 > V i ,则 A. t 2时刻,小物块离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 t 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 0?t 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 0?t 3时间内,小物块 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由运动图像得小物块的运动情况;结合 传送带判断相对运动情况,根据相对运动情况分析物块的对地位移与相对位移及摩 擦力的情况。 【精讲精析】选B 。由图乙可知t 1时刻小物块向左运动最远,t 1?t 2这段时间物块 向右加速,但相对传送带还是向左滑动,因此 t 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 达到最大,A 错,B 对;0?t 2这段时间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t 2?t 3 小物块与传送带一起运动,摩擦力为零, C D 错。故选B 。 2. (2020 ?福建理综? T18)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两端分别 悬挂质量为m 和的物体A 和B 。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 m 且分布均匀,滑 4

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 大小分别为T i和T2。已知下列四个关于T i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A. T (m 2m2)m i g 1 m 2(mi m2) B. T (m 2m i)m2g 1 m 4(g m2) C. T (m 4m2)m i g 1 m 2(mi m2) D. T(m 4m x)m2g 1 m 4(g m2)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整体和隔离法、极值分析法等物理方法进行处理。 【精讲精析】选C。设滑轮的质量为零,即看成轻滑轮,若物体B的质量较大,由 整体法可得加速度a 匹一g,隔离物体A,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 i 2m,m2 g, m1 m2m m2 将m=0代入四个选项,可得选项C正确,故选Co 3. (2020 ?江苏物理? T9)如图所示,倾角为a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 一 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 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在a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 C. M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 D. m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要明确两物块与绸带相对静止的条件,然后确定在不同条 A和B的拉力

高考物理二轮专项

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功和机械能压轴题训练 1.(10分)如图21所示,两根金属平行导轨MN和PQ放在水平面上,左端向上弯曲且光滑,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水平段导轨所处空间有两个有界匀强磁场,相距一段距离不重叠,磁场Ⅰ左边界在水平段导轨的最左端,磁感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磁场Ⅱ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方向竖直向下。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的金属棒a和b垂直导轨放置在其上,金属棒b置于磁场Ⅱ的右边界CD处。现将金属棒a从弯曲导轨上某一高处由静止释放,使其沿导轨运动。设两金属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1)若水平段导轨粗糙,两金属棒与水平段导轨间的最大摩擦力均为mg,将金属棒a从距水平面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求: 金属棒a刚进入磁场Ⅰ时,通过金属棒b的电流大小; 若金属棒a在磁场Ⅰ运动过程中,金属棒b能在导轨上保持静止,通过计算分析金属棒a释放时的高度h应满足的条件; (2)若水平段导轨是光滑的,将金属棒a仍从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使其进入磁场Ⅰ。设两磁场区域足够大,求金属棒a在磁场Ⅰ运动过程中,金属棒b中可能产生焦耳热的最大值。 2.(8分)如图所示,长为l的绝缘细线一端悬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现将此装置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小球静止在A点,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 (1)判断小球的带电性质; (2)求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若将小球向左拉起至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细绳刚好紧,将小球由静止释放,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3.(10分)如图甲,MN、PQ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轨道与水平面成θ = 30°角固定,M、P之间接电阻箱R,导轨所在空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 0.5T。质量为m的金属杆a b水平放置在轨道上,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现从静止释放杆a b,测得最大速度为v m。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v m与R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轨距为L = 2m,重力加速度g取l0m/s2,轨道足够长且电阻不计。 (1)当R = 0时,求杆a b匀速下滑过程中产生感生电动势E的大小及杆中的电流方向;(2)求金属杆的质量m和阻值r;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牛顿三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 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④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为零时的特例,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惯性质量m=F/a和由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引力质量 2/严格相等。 m Fr GM ④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 牛顿第二定律 (1)定律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合

(2)公式:F ma = 合 理解要点: 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消 ①因果性:F 合 失; 都是矢量,方向严格相同; ②方向性:a与F 合 ③瞬时性和对应性:a为某时刻某物体的加速度,F 是该时刻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 合 力。 3.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公式可写为F F =-'。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区别 4. 牛顿定律在连接体中的应用 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要求知道各个运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各个物体具有相同加速度,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受到的外力和运动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整体法) 如果需要知道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需要把物体隔离出来,将内力转化为外力,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隔离法) 一般两种方法配合交替应用,可有效解决连接体问题。 5. 超重与失重 视重:物体对竖直悬绳(测力计)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台秤)的压力。(测力计或台秤示数)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例题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要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 (1)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独立的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揭示了:运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①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它定性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表述的只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实际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因而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理想实验就是把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理想实验方法:也叫假想实验或理想实验.它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来展开的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过程.也叫头脑中的实验.但是,理想实验并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首先,理想实验以实践为基础,在真实的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做出更深一层的抽象分析;其次,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作为依据. 3.惯性 (1)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它和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2)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是指:在同样的外力下,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或者,产生同样的加速度所需的外力的大小. (3)惯性不是力,惯性是指物体总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同性质力; (3)注意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对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理解

3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力和运动) 一、牛顿运动定律 二、单位制 三、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重要结论: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物理问题时,加速度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 重要结论:F 合与a 的方向始终相同(F 合或a 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F 合或a 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简单题、如图所示,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的压缩量达最大的过程中,小球所受的合外力及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C A .合力变小,速度变小 B .合力变小,速度变大 C .合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 .合力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重要结论:求两个力的合力、用合成法;求三个及以上非正交力的合力、用正交分解法 低难题、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P 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1,两物块的质量都是1Kg ,滑轮的质 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P 使它向右做加速度为1m/s 2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F 的大小为( )C A .4N B .5N C .6N D .7N 低难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 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B .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C .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 D .斜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 简单题: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 B =30kg 的车厢B 内紧靠右壁,放一质量m A =20kg 的小物体A (可视为质点),对车厢B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且F=120N ,使之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车厢B 在最初t=2.0s 内移动s=5.0m ,且这段时间内小物块未与车厢壁发生过碰撞.车厢与地面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1)计算B 在2.0s 的加速度 (2)求t=2.0s 末A 的速度大小 (3)求t=2.0s 内A 在B 上滑动的距离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讲

专题04 曲线运动 考试大纲要求考纲解读 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Ⅱ1.本专题是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具体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是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基本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复杂运动的基本方法. 2.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其研究思想在前几年高考题中都有所体现,在近两年的考题中考查得较少,但仍要引起注意. 3.匀速圆周运动及其重要公式,特别是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天体运动的考查都离不开匀速圆周运动 4. 本专题的一些考题常是本章内容与电场、磁场、机械能等知识的综合题和与实际生活、新科技、新能源等结合的应用题,这种题难度较大,学习过程中应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2. 抛体运动Ⅱ 3.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 速度、向心加速度 Ⅰ 4.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Ⅱ 5.离心现象Ⅰ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预测2020年物理高考试题还会考: 1.单独命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与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电磁学知识相综合常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 2.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其研究方法、近年考试的热点,且多数与电场、磁场、机械能等知识结合制成综合类试题。 3.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线速度及加速度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且多数与电场、磁场、机械能等知识结合制成综合类试题,这样的题目往往难度较大。 考向01 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①掌握曲线运动的概念、特点及条件;②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法则。

(2)命题规律 单独命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与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电磁学知识相综合常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案例1.【2020·广东·14】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 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C.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D.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答案】D 【考点定位】对参考系的理解、矢量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名师点睛】此题也可假设经过时间t,画出两者的二维坐标位置示意图,求出相对位移,再除以时间t 即可。 案例2.【2020·安徽·14】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 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答案】C 【解析】由库仑定律,可得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的方向在两者的两线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故C正确,ABD错误。 考点:考查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