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瓢虫回家

小瓢虫回家
小瓢虫回家

活动名称:小瓢虫回家中班数学

活动目标:1、尝试按数量、颜色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的五彩纸制瓢虫若干。

2、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的五彩树叶若干。

3、5幢五彩房子、瓢虫妈妈一只

活动过程:(一)谈话

1、今天老师邀请了一群你们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看看它们是谁?

2、哇,树上有好多小瓢虫呀。它们都长得一样吗?

小结:小瓢虫身上的颜色和点数都不同。

3、那你们知道身上有4个点的瓢虫叫什么吗?(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二)领养小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它们都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2、和同伴或客人老师交流一下你领养了一只怎样的小瓢虫。

3、请个别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瓢虫。

(三)挑树叶

1、哇,你们看这里有什么?(树叶)

2、是怎样的树叶呢?(颜色不同、数量不同)

3、告诉你们噢,小瓢虫最喜欢在小树叶上玩啦!

4、我们也给自己的小瓢虫挑选一片小树叶,好不好?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会喜欢哪一片小树叶呢?

5、你给小瓢虫选了一片什么样的树叶?为什么?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们真棒!都为自己的瓢虫朋友挑选了一片它最喜欢的树叶。

(四)找家

1、天黑了,瓢虫妈妈叫孩子们快回家啦!我们把小瓢虫们送回家好不好?

2、这是小瓢虫的家,看看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是住在哪幢房子的哪里?为什么?

4、现在请你们把小瓢虫送回家吧!

5、瓢虫妈妈开心极了,谢谢大家帮忙把它的孩子们送到了各自的家中。

【幼儿园】活动教案:《小瓢虫飞》

艺术活动:《小瓢虫飞》(律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熟悉身体各部位。 2、意参加与韵律活动,在随乐活动中体验音乐的美好与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小瓢虫玩具及手饰。(2)音乐《小瓢虫》,播放器。 环境创设:创设花、草、树等活动场景。 活动过程: 1、欣赏活动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宝宝们快瞧瞧这儿多美呀!有高高的树,还有许多好看的花儿和绿色的草……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今天就在这花园里活动吧。 (2)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入场,引导幼儿欣赏花、树等美丽的场景。 2、互动游戏"小瓢虫捉迷藏",初步感知、表现身体律动。 (1)出示"小瓢虫"玩具,以情境性的游戏口吻,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所涉及的身体各部位,感知点点头、耸耸肩膀、拍拍膝盖、扭扭屁股等身体律动:·小瓢虫飞到头上--点点头像它问好。 ·小瓢虫飞到肩膀--耸耸肩膀逗逗它。 ·小瓢虫飞到膝盖--拍拍膝盖欢迎它。 ·小瓢虫飞到屁股--扭扭屁股和它交朋友。 3、学习律动"小瓢虫飞",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

(1)教师:小瓢虫玩得好开心呀,它要请你们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小朋友听听歌曲中的小瓢虫飞到我们身体的哪里?让我们听着音乐和小瓢虫一起做游戏吧,小瓢虫停到哪儿,小朋友别忘了和它打招呼。 (2)引领幼儿跟随音乐,用优美而有节律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4、游戏:"小瓢虫找朋友",体验韵律活动的有趣与快乐。 (1)幼儿戴上"小瓢虫"手饰,在游戏情境中,运用身体律动进一步感受和表现音乐、节奏。 (2)教师即兴创编歌词,引导幼儿倾听小瓢虫飞到身体的那个部位,并用动作积极互动。 教师:小瓢虫等会儿飞到哪儿呢?飞到哪儿呀,我们就让小瓢虫停到那儿,碰一碰它。 5、借助活动场景,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幼儿跟随教师与"小瓢虫",自然地融入活动场景,在音乐声中飞过"草地""大树""花园"······

小班数学活动《小瓢虫》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小瓢虫》教案 1、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1、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儿歌《小瓢虫》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师:小朋友,你们看我这里是什么?(瓢虫)今天我是瓢虫妈妈,你们就是瓢虫宝宝,瓢虫最喜欢吃害虫啦!我们一起去抓害虫吧!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五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确立对斑点的认识 师“宝宝们,累了吧!好,我们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 (出示瓢虫纸)师:咦?一些瓢虫宝宝真顽皮,跑到这里来了,看看这些瓢虫宝宝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斑点不一样) 2、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老师指着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的背上有几个斑点?(1个)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手口一致的点数1,并齐声说1。

(2)指有2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手口一致数2,并齐声数1、2,那共有几个斑点?(2个); (3)指有3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数一数,也齐声数1、2、3,那共有几个斑点?(3个)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数斑点 (1)现在妈妈请宝宝们看看自己身上有几个斑点?拿下来,伸出手指数一数,数的时候,请你一边数一边说。 (2)幼儿数一数,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拿着瓢虫上来数一数,说一说,学说一句话“我身上有几个斑点?”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小班数学教育活动《帮瓢虫找家》

小班数学教育活动《帮瓢虫找家》观察与分析报告 我在我在幼儿园观看了小班的数学教育活动《帮瓢虫找家》,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开始部分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首先教师请幼儿猜猜看今天来班里做客的新朋友是谁?接着请幼儿听歌曲做动作,并引导幼儿根据歌词确定今天来的新朋友是小瓢虫。基本部分又由四个步骤组成。第一步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小瓢虫,初步感知小瓢虫的形态。第二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瓢虫的图片,指导幼儿初步手口一致的点数瓢虫身上的点。首先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瓢虫背上点的数量给瓢虫命名,接着请幼儿自取瓢虫图片,进行点数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瓢虫,集体验证。第三步教师通过给瓢虫抓小虫,指导幼儿巩固手口一致的点数技能。首先教师引导幼儿瓢虫饿了,帮助瓢虫抓虫子,接着通过录音提出对抓虫子数量的要求,然后教师示范具体的操作过程,最后请幼儿验证自己抓的虫子数量是否正确,进一步巩固手口一致的点数技能。第四步教师请幼儿按照点数的数量特征帮助小瓢虫找家。首先教师出示房子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不同。接着引导幼儿把不同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房子上。然后教师示范操作的过程。最后集体验证,查看小朋友放的对不对。结束部分请幼儿让瓢虫宝宝好好休息,轻声离开活动室。 整个活动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它的优点在于活动的物质准备比较充分,教师对玩教具和幼儿活动材料的准备都比较齐全,保证了全体幼儿都有小瓢虫。教师的引导语和提问中有大量儿童化的语言,让课堂变得生动又有趣,如教师在幼儿进行小瓢虫的点数环节里,引导语是小朋友们想和小瓢虫做朋友吗?现在小瓢虫以及爬到桌子上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图片、音频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旨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态亲切,善于鼓励幼儿,如教师在幼儿上来验证自己的小瓢虫名字的环节时候,教师会请全班幼儿为上来的幼儿鼓鼓掌。教师会通过示范的方式来帮助幼儿理解自己所提出的要求,如在幼儿帮助小瓢虫抓虫子和幼儿帮助小瓢虫找家的环节中老师都有通过示范来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要求。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对于教学环节的参与程度比较高。在教学效果上,幼儿能够主动

个人阅读事迹简介_作文素材

个人阅读事迹简介 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不仅能够修生养性、培养自己的性情,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内涵。下面是橙子跟大家分享的个人阅读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个人阅读事迹简介篇 1 上初中的时候,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刚好有一个亲戚是在农机校阅览室工作,每到闲暇之余,我总是央求她带点我喜欢看的书。那时间看的书很杂乱,抓住什么书就看,看的书籍有《大刀记》、《桥隆飙》、《烈火金刚》、《苦菜花》、《春秋战国故事》、《岳飞传》、《林海雪原》等,还有连环画册《水浒传》、《三国演义》、《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这些书籍让我记住了桥隆飙、史更新、丁尚武等抗日义士的坚贞不屈、顽强拼搏的高大威武形象。还记得武男义雄这个日本人转化为抗日义士的心理路程等等。一想到这些书籍,所有这些鲜活的面孔就像过电影一样一一展现在我的面前,留给我童年记忆的就是书中的人物太理想、太纯洁,使我对人的善恶美丑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概念。 记得有一年春节,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还一直使用铅笔写字,为这事老师埋怨我好多次,可妈妈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说没钱,到春节再买给我。终于到了春节了,我便向妈妈闹着要一支钢笔(不敢问老父亲要,怕他责怪我)。后来我父亲知道了这件事,他和颜悦色地对我说:“孩子,今年还是没钱,过年的钱还没有着落呢。要不这样1 / 8

吧,前天我在鱼塘里挖的莲藕,你拿到集市上去卖好么?卖多少钱都归你支配,家里不要一分钱。”我听后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后来,几经周折还是同村的一位大叔帮我卖掉莲藕,我不仅买了称心如意的钢笔,还顺便买了《秋收起义》这本书,那是我第一次出钱买书,记得书的价钱是肆角贰分钱,那本书我翻看了好多遍。那一次买书,让我终生难忘。 参加工作以后,我一旦兜里有钱就会逛书店,买书,除了吃穿,其余的都用来买书,从没攒到钱。所购买的书籍有《红楼梦》、《平凡的世界》、《城的灯》、《谁动了我的奶酪》、《废都》、《方与圆》、《白鹿原》、《狼图腾》等,感触最深的就是《谁动了我的奶酪》。我真诚地希望各位像我一样,在每次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都能从中领悟到一些新的、有用的东西;希望它能帮助你妥善地应对各种变化,不论你的成功目标是什么,它都能助你走向成功。希望能从故事中发现道理,并能享受到这一发现的乐趣。请记住一句话: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 1989年,我从老家毅然决定出来打工谋生,我在闲暇之余,照样是买书看书,从打工第一天起我就开始写日记,记读书心得,至今写了三十八本日记、心得体会,养成了习惯,从20xx年开始写博客,也没有间断过,现在已经写了近两千篇文章。所有这些都是读书得到的、实实在在的效果。屈指算来,到深圳已达十二年之久,感触最深的就是这四本书对我的启发和影响,使我从没有间断过记日记的习惯。因为感动,才想着去模仿;因为不甘平庸,才从书中寻找慰藉;因为有2 / 8

幼儿园中班数学:找七星瓢虫教学设计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中班数学:找七星瓢虫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Middle Class Math: Looking for the Seven Star Ladybug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班数学:找七星瓢虫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尝试运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 2、在分组比赛中,体验数数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示范用大瓢虫、幼儿操作小瓢虫若干、背景、2片大树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意图:在交流分析中,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热闹场景。 春天来到了,你发现了哪些变化? 小结:春天真是一个万物苏醒的季节,花儿开了,小草探出脑袋了,小鸟、蜜蜂、蝴蝶都飞来了,许多昆虫也来了。 二、瓢虫飞来了 意图:在寻找七星瓢虫的过程中,复习有规律的数数方法,并尝试用目测加点数的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

1、出示瓢虫(规律六星、规律七星和随意七星),复习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数 数方法。 这是只几星瓢虫?你是怎么知道的?用什么方法数的? 小结:同种的颜色,用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方法数数,一个也不落下, 是个数数好方法。 2、出示瓢虫(大小不同七星),尝试目测加点数的方法。 这是几星瓢虫,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用什么方法数的? 小结:用眼睛一看就看到的数字,接着数下去,也是一种数数的方法,可以 更快的得到答案。 3、出示瓢虫(封闭状排列的七星和八星),尝试封闭状排列的数数方法。 这是几星瓢虫?请幼儿示范数数。 小结:围成一个圈的数数,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开始点,接着往下数,每个数字数一遍,一个都不落下,就能知道数字究竟有多少。 4、来了这么多的瓢虫,是不是所有的瓢虫都是我们的朋友? 三、游戏:找七星瓢虫 意图:在找一找的游戏中,巩固多种数数的方法,并感

2019部编本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学设计(最新整理)

2019 部编本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 一》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版块内容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注重举一反三,实践运用。 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段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的。 举一反三,实践运用:1.“识字加油站”都是形声字,可以让学生再列举一些和这一板块中的生字有着相同偏旁的汉字。2.“词句段运用”可以让学生运用习得的写作方法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交流平台 1.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 2.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设计意图:品读优美语句,尤其是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既能让学生掌握品读语句的方法,又能深刻体会祖国语言的美妙之处。】 识字加油站 1.引导学生把字音读正确,注意“援”前鼻音发音,

“贡”后鼻音发音。“掷”、“资”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2.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 3.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根据偏旁对汉字进行归类,既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识记形声字的规律。】词句段运用 1.能区分形近词的意思。 2.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 3.从课文片段中提取写作方法并加以实践。 【设计意图:认识形近词,目的是为了正确运用这些词语。从具体文字中提取方法,体现学习由浅入深的层次性。】 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这首词,并熟读成诵。 2.能通过画面想象,感受江南春天的美好。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抽象的文字还原成具体的图画,加深对整首词的理解,感受词中所描写的江南春天的美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小瓢虫找家7以内的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小瓢虫找家(7以 内的数) 一、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小昆虫―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的量不等、颜色不同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二维特征分类。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的学习。 二、活动目标: 1、尝试按数量、颜色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的五彩纸制瓢虫若干。 2、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的五彩树叶

若干。 3、5幢五彩房子、瓢虫妈妈一只 四、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领瓢虫―帮瓢虫挑树叶―帮瓢虫找家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 1、今天,何老师邀请了一群你们的老朋友来我们班里,看看它们是谁? 2、哇,树上有好多小瓢虫呀。它们都长得一样吗? 小结:小瓢虫身上的颜色和点数都不同。 3、那你们知道身上有4个点的瓢虫叫什么吗?(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二)领养小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它们都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2、和同伴或客人老师交流一下你领养了一只怎样的小瓢虫。 3、请个别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瓢虫。 (三)挑树叶 1、哇,你们看这里有什么?(树叶) 2、是怎样的树叶呢?(颜色不同、数量不同) 3、告诉你们噢,小瓢虫最喜欢在小树叶上玩啦!

小班数学数数小瓢虫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数数小瓢虫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数数小瓢虫教案反思小班数学数数小瓢虫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培养按数量归类的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数数小瓢虫教案吧。教学目标: 1、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2、培养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3、通过游戏,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有1、2、3个斑点的瓢虫图片若干;分别粘有1、2、3个圆点的树叶3片;小纸虫若干;儿歌录音:小瓢虫。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及瓢虫数,巩固数数1、2、3。 三、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通过照顾小瓢虫,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2、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进行分类 1)让幼儿把不同数量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对应圆点的树叶上。 2)集体验证。 教学延伸: 1、提供有更多斑点的瓢虫,供幼儿练习数数。 2、给瓢虫身上的斑点涂色。 活动反思: 一般来说,幼儿对于数学活动会显得很不感兴趣。但在这个数学活动中我看的出幼儿一直处于好学、兴奋的这个状态中。 优:让幼儿体验到了对数学活动的乐趣,让他们变的主动在学。目标也有基本达到。环节设计比较清晰,新颖,难度也层层递进,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在不停的围绕我的思维转。 缺:在有些细节方面我想的还不够周到。导致幼儿在找树叶这个

环节中进行了过于简单的操作,幼儿没有动脑筋,没有去数数。在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瓢虫和纠错的时候可以请下面的孩子也参与进来。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增加了难度,却并没有进行讲解示范,导致幼儿盲目操作,一片混乱。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磨练,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小班数学活动瓢虫找家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瓢虫找家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瓢虫找家教案反思小班数学活动瓢虫找家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学习按数量分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瓢虫找家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 3、小虫若干。 4、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 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

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

《帮瓢虫找家》教学反思

《帮瓢虫找家》教学反思 《帮瓢虫找家》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感兴趣的“瓢虫”为切入点,我制作了有趣的PPT通过给瓢虫取名,瓢虫找家的活动过程,学习正确的点数方式,并在幼儿喜欢的角色情境中进行数学操作,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以“瓢虫来做客”的情境导入,让孩子数一数来了几只瓢虫,学习正确的点数方式。从而引导幼儿根据瓢虫身上的“点数”为瓢虫取名,与幼儿一起数一数,说一说,并通过游戏“瓢虫宝宝飞一飞”来巩固幼儿的数学点数能力。第二环节主要以“瓢虫找家”为主要情境,幼儿根据瓢虫的名字和“屋顶”上的“点数”将瓢虫送回家,最后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瓢虫“回家”的情况。 分析:整个活动操作性强,富有情境,条理比较清楚,孩子在整个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高,愿意说、愿意做。活动一开始,根据小班幼儿对物体的直观形象性,逼真的瓢虫和鲜艳的色彩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看着这些有趣的小瓢虫们,与孩子们用手指一起点一点,数一数。在孩子们兴趣极高的时候,以瓢虫妈妈没有名字的口吻引导幼儿给瓢虫取名字,“我的名字是根据身上的点子来取的,身上有几个点就是X星瓢虫”,“两个”“两点”……孩子们纷纷的说着瓢虫身上的“点子”,却始终不说“二星瓢虫”、“三星瓢虫”、“四星瓢虫”,“哦,原来他是三星瓢虫”,不得已只能从我口出了。 接下来的游戏环节“瓢虫宝宝飞一飞”,PPT中的小瓢虫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我鼓励幼儿自由舞动。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跳来跳去。最后我说:“小瓢虫们想回家了,它的家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找?”提出疑问,吸引孩子的好奇心,一起帮助瓢虫找家,引导幼儿观察“屋顶”上的“秘密”。验证孩子们的“发现”我们伸出手指点一点、数一数,以巩固孩子们的点数能力。“咦,那这家该谁住呢?”把球抛给孩子们。孩子们根据瓢虫的名字把瓢虫们送回了家。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小瓢虫找家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小瓢虫找家设计学数学教学方案让孩子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学习按数量分类,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下面是5068儿童网橙子整理的关于幼儿园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瓢虫找家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小虫若干。 3、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 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 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小瓢虫飞》(韵律)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小瓢虫飞》(韵律)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熟悉身体各部 位。 2.乐意参与韵律活动,在随乐活动中体验音乐的美好与快乐。 活动准备: 小瓢虫玩具及手饰、音乐《小瓢虫飞》、播放器、环境创设“美 丽的大花园”。 活动过程: 一、欣赏活动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宝宝们,今天呀,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漂亮的地方,跟我 来吧!(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入场,引导幼儿欣赏花、树等美丽场景) 二、互动游戏“小瓢虫捉迷藏”,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表现身体律动。 师:有一只小虫子飞进花园了,你们猜猜它是谁?(出示“小瓢虫”)这只小瓢虫它要和小朋友玩’游戏了,你们找找小瓢虫藏在哪 啦?(头上),小瓢虫飞起来了,看看它还飞到哪?(肩膀、膝盖、屁股) 三、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用优美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 1、师:小瓢虫要请小朋友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小朋友们听听歌曲 中的小瓢虫飞到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 2、学习律动“小瓢虫飞”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 师:小瓢虫飞到我们身上时,用什么动作来欢迎它呢?我们一起来 听听吧!(师边做动作,边念歌词) 师:飞到头上(肩膀、膝盖、屁股)时,我们用什么动作向它问好? 小结:小瓢虫的歌真好听,现在我们一边听着歌,一边和小瓢虫 做游戏,宝宝们别忘了,小瓢虫飞到哪我们就要和他打招呼。

四、游戏“小瓢虫找朋友”,体验韵律活动有趣与快乐。 1、师幼共同游戏,体验韵律活动的乐趣 师:玩得真开心!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有许多的小瓢虫飞到我们的花园里了,它们想来找小朋友玩了,我们一起鼓掌欢迎他们好不好! 师:小朋友和小瓢虫交上朋友了吗?现在和小瓢虫一起飞起来吧! (幼儿带上小瓢虫首饰,在游戏情境中运用身体律动进一步感受和表 现音乐节奏) 2、即兴创编歌词引导孩子倾听小瓢虫飞到身体的哪些部位,并用动作积极互动 师:这只小瓢虫真调皮,它呀,还想飞到别的地方,仔细看看,它还飞到哪些地方?(耳朵、鼻子手臂、肚子)。小瓢虫等会飞到哪?我们就让小瓢虫停在那,碰一碰它,好吗? 五、借助活动场景,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师:小瓢虫还会飞到哪?它想飞到美丽的大花园里玩一玩,我们跟着瓢虫飞吧!(幼儿跟随老师与小瓢虫,自然的融入活动场景,在音乐声中飞过“草地”“大树”“花园”)

中班美术活动《小瓢虫》

中班美术活动《小瓢虫》 教材分析: 折纸活动是幼儿手工活动中的一项,它微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因为折纸是通过几何形体的连续变化而形成的形象物体,在孩子们学习折纸过程中,需要他们认真去观察,怎样对边折、对角折、拉折、翻转,同时又需要他们注意去看,看一个几何形体怎样连续变化成一个形象的物体。本次活动折叠瓢虫,学习对角折、对中心线折、翻、按折痕折藏等技能,是锻炼幼儿手、眼、脑三者协调的活动,学会看图示折是真正掌握本次折纸本领的一个重要前提。 学情分析: 区域中开展过折纸活动,图示小朋友们不甚理解,幼儿折纸的速度有快有慢。 活动目标: 1.看步骤图尝试制作小瓢虫。知道瓢虫家族中的益虫和害虫。 2.享受折纸的快乐。 活动重点: 看懂步骤图。 活动难点; 看步骤图,尝试制作小瓢虫。 活动准备; 步骤图、纸、蜡笔、范例 教学方法: 谈话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一、以多种形式,认识七星瓢虫。 1.猜谜引出活动:身体是个半球形,背上背着七颗星。蚜虫见了最怕它,棉

花丰收全靠它。揭晓谜底:七星瓢虫。为什么说是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是瓢虫家族中好的一员,是益虫。 二、观察步骤图和图示。 1.出示已折好的瓢虫,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看步骤图和图示,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理解,该怎样折?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幼儿当小老师,教师按步骤折。 (1)正方形纸对角折成三角形,两侧的角再对中心线折。 (2)不开口的一角向中心线折出小三角,把上面的三角向下折一个。 (3)反面过来。 (4)两侧的一角向里折,下面的一角向上折一点。 (5)三角向下放置。 (6)在头部画出眼睛,身体画出斑点即成。 3.瓢虫家族中你都知道谁?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益虫瓢虫为食肉性: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害虫瓢虫为食草性:十一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 最后在瓢虫的翅膀上画出小圆点。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瓢虫。 教师做大树或树叶背景,展示幼儿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延伸活动:美工区说一说、折一折.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帮瓢虫找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帮瓢虫找家》 小班教案《帮瓢虫找家》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按要求乐于参加操作活动,能边操作边讲述,能按点子的数量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初步感知物体的对应关系,发展目测力、判断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帮瓢虫找家》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按点子的数量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初步感知物体的对应关系。 2、能按要求乐于参加操作活动,能边操作边讲述。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带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小房子各1个;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 紧紧追上大害虫 嗷,一口把它吃干净 今天很多小动物都去外边晒太阳了,小瓢虫和其它小动物一样去外边玩,但是他出去之后找不到自己的家了,现在他想请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帮它找到它的房子。 二、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瓢虫是否一样?然后按照瓢虫身上的点子给瓢虫取名字。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点数1、 2、3。 1个点子……一星瓢虫; 2个点子……二星瓢虫; 3个点子……三星瓢虫。 三、出示三个瓢虫的家,让幼儿帮助瓢虫找到自己的家。 三个房顶分别是:三角形里带一个圆点;圆形里带两个圆点;正方形里带三个圆点。 提问: 1、一星瓢虫住在那个房间? 2、小朋友们猜一猜二星瓢虫住在那个房间里? 3、那个房间是三星瓢虫的? 四、幼儿操作 请幼儿把手中的小瓢虫送到对应的房子里。 五、活动结束

小百科:瓢虫的成虫体长1.0~16.0mm,体型呈短卵型至圆形,身体背面强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从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紧密相连,通常宽度相近。头常嵌入前胸中,有时完全被前胸背板盖住。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细小短毛。

精选最新小学四年级想象作文

假如我会像那可爱的小鸟一般自由自在地飞翔,我就会徘徊在那蔚蓝的天空;假如我会像那灵巧的猴子一般肆无忌惮地爬树,我就会爬上高大而挺拔的大树,仰望夜晚的星空;假如我会像那强壮的小鹿那样无忧无虑地奔跑我就会跑上一下午,跑掉生活为我带来的压力和困扰……那么,假如有一天我走进了大森林中的动物王国,那会是怎样的清醒呢? “悉,悉”这是什么声音?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灵巧的的小猴。“小猴,小猴”我疑惑地问道,“这么急,上哪去,上哪去呀?”小猴挠挠头,惊讶的喊道“这你都不知道,今天是我们动物王国一年一度的舞林大会啊!”“是吗?那么我可以去吗?”我用一副可怜的样子看向小猴。“当然没问题!”小猴笑了,我也会心地笑了。 我抱紧树干,想爬上树与小猴一起爬树去参加,可我爬树的动作十分生疏,相比小猴的动作,我不知被他甩了几条马路了。爬一步滑三步,爬两步滑六步……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我爬上了树,跟在小猴后面,去往舞林大会。 动物王国不愧是动物王国,就鸟类也最起码有一百多个品种了。黄莺、百灵、喜鹊……各种各样的鸟儿齐聚一堂,无论是“爷爷辈”的,还是“孙子辈”的,大家都站在树枝上,唱着美妙的乐曲。“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显得异常兴奋与欢乐。 伴随着鸟儿们的伴奏,动物们开始了舞蹈。大家转圈,踢腿……各种舞姿一一呈现,大家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世间万物都被这场视觉的饕餮盛宴吸引住了,风儿停住了脚步,静静地看着他们;柳枝停止了摆动,情不自禁地跟跳起来……这些并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他们都是动物他们都来自大森林…… 我的生日那天,亲朋好友为我举办了一个热闹的生日会,在众人的生日歌声中,我许下了这么一个愿望:我想要一辆会飞的小汽车。第二天凌晨,我沉睡着,突然被一阵轻轻的敲窗户声惊醒了。这时,爸爸妈妈都还在熟睡,我翻下床,走进静悄悄的院子,突然看到一辆可爱的瓢虫型小汽车,黑黑的脑袋上顶着一对触角,红红的甲壳上涂着七个排列有序的白点儿又大又圆,边上有一扇不显眼的门,再看看,大大的眼睛下面有一扇长条窗,我迫不及待地上了车,仔细地看了看瓢虫汽车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操纵按钮,按了一下圆形的红色按钮,面前弹出一个键盘,我打上“太子湾”三个字,将键盘揿下去,“瓢虫”的红色硬甲壳打开了,瓢虫汽车飞了起来,去太子湾喽! 半路上,警报响起,用键盘打入“查看详情”原来是电力不足,我按了一下黄色的电池形按钮,触角上的小球“啪”的一声打开了,两朵向日葵升了上来,0。3秒便找到太阳的方向,立即充电。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小瓢虫》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小瓢虫》教案 一、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小瓢虫》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小昆虫—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的量不等、颜色不同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二维特征分类。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的学习。 二、活动目标: 1、尝试按数量、颜色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的五彩纸制瓢虫若干。

2、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的五彩树叶若干。 3、5幢五彩房子、瓢虫妈妈一只 四、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领瓢虫—帮瓢虫挑树叶—帮瓢虫找家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 1、今天,何老师邀请了一群你们的老朋友来我们班里,看看它们是谁? 2、哇,树上有好多小瓢虫呀。它们都长得一样吗? 小结:小瓢虫身上的颜色和点数都不同。 3、那你们知道身上有4个点的瓢虫叫什么吗?(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二)领养小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它们都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2、和同伴或客人老师交流一下你领养了一只怎样的小瓢虫。 3、请个别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瓢虫。 (三)挑树叶 1、哇,你们看这里有什么?(树叶) 2、是怎样的树叶呢?(颜色不同、数量不同)

小班数学思维《帮瓢虫找家》教案

小班数学:帮瓢虫找朋友 活动目标: 1.能按点子的数量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初步感知物体的对应关系。 2.能按要求乐于参加操作活动,能边操作边讲述。 活动准备: PPT、人手一只瓢虫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三只瓢虫。提问: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瓢虫),它们穿着什么颜色衣服?(红颜色)那它们长得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因为它们身上有小点点)那它们身上有多少点点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那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哦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叫什么名字?我叫一星瓢虫,一星瓢虫出去玩了,我叫一星瓢虫,宝宝们看,我把什么丢掉啦?点子请小朋友从盒子里把一星瓢虫的星星找给我,我也在我的盒子里面找找看,你们的点子给一星瓢虫太小了,不好看,我找找有没有大的,哇,找到了,我和你们找到的一样吗?(一样),你们的送给它,还是我的送给它。 宝宝们它叫二星瓢虫,为什么叫二星瓢虫呢?(身上有两个星星),二星瓢虫也出去玩了,它也把它的点子弄丢了,你们觉得应该找几个星星给它呢?宝宝一起从你的小盒子里找一找。谁愿意把星星送给它,(二星瓢虫我找到两颗星星送给你) 宝宝们下面出来的几星瓢虫?(三星瓢虫)三星瓢虫也出去玩了,它也把它的星星丢了,那三星瓢虫的点点在哪里?在盒子里找一找。 我们小朋友都帮瓢虫找到了他们身上的星星,它们想请你们跳个舞呢。 出示三个房子 跳累了,我们该干嘛?(回家了)哇你们看到几个房子啦?三个房子一样吗?

(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星星不一样)第一个房子几个点?第二个房子几个点?第三个房子几个点? 你们猜第一个房子是几星瓢虫的家?第二个房子是几星瓢虫的家? (2)然后按照瓢虫身上的点子,给瓢虫取名,并且用数字表示。 提问:原来三只瓢虫身上的点数不一样,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第一只瓢虫身上有几个点?(1个)我们就用数字宝宝1来表示;第二只瓢虫身上有几个点?(2个)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我们就用数字宝宝2来表示;第三只瓢虫身上有几个点?(3个)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我们就用数字宝宝3来表示。 第一只瓢虫身上有1个点,我们给它取名一星瓢虫; 第二只瓢虫身上有2个点,我们给它取名二星瓢虫; 第三只瓢虫身上有3个点,我们给它取名三星瓢虫。 2、出示瓢虫的家,1号、2号、3号房 提问:天黑了,瓢虫宝宝要回家了,这里有三座房子,这是1号房子,这是2号房子,这是3号房子。 (1)能按点子数目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 我是2星瓢虫小朋友猜一猜我住几号房?(2号房子) 我是1星瓢虫小朋友猜一猜我住几号房?(我是1星瓢虫我住1号房) 我是3号房,猜猜我的里面住着几星瓢虫?(3星瓢虫) (2)几星瓢虫对应几号房 1星瓢虫住在1号房间;2星虫住在2号房间,3瓢虫住在3号房间 瓢虫宝宝们门前有一片操场,它们每天都会在那里做游戏。我们也去参加好不好(幼儿跟音乐健身) 呜呜呜呜……听是什么声音?(哭),原来小瓢虫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我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吧。它是几星瓢虫?(1)它的家在哪里?好,一星瓢虫我送你去1 号房子;二星瓢虫我送你去2号房子;三星瓢虫我送你去3号房子 二、幼儿操作:把瓢虫送回家(幼儿人手一份瓢虫图片) 1、每个宝宝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瓢虫宝宝,去数数它们是几星瓢虫,和它们打招呼,(自由讨论)我这里有三座房子,请宝宝们把它们送到对应的它的家。 2、集体验证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教案 帮瓢虫找家

精品教案,欢迎老师您参考使用!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教案《帮瓢虫找家》 活动目标: 1.能按点子的数量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初步感知物体的对应关系。 2.能按要求乐于参加操作活动,能边操作边讲述。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小虫若干。 3.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适合家风家训的小故事有哪些

适合家风家训的小故事有哪些 乌鸫dōng小黑是一个调皮的鸟孩子,也是一个贪吃的鸟孩子。有一天,它看见喜鹊 què妈妈为喜鹊小宝宝们准备了一盘美味草籽,趁大家不注意,就悄悄地飞过去,把那盘 草籽都吃光了。 “妈妈,我们的午餐呢?”小喜鹊叫喳喳。 “我明明是放在这里的呀,怎么没了呢?一定是被别的鸟儿偷吃了!”喜鹊妈妈很生气。 乌鸫小黑躲在浓密的树叶间偷偷地乐,它捏起嗓子,学百灵鸟的叫声。 “妈妈,好像是百灵鸟偷吃的。”喜鹊宝宝说。 “哼!气死我了!”喜鹊妈妈飞到旁边的树上找百灵鸟讲道理,可是,百灵鸟一口咬定 自己没偷吃它们的午餐。因为没证据,喜鹊妈妈气呼呼地回家了。 此时,乌鸫小黑已经飞到了小河另一边的树林里,它看见黄鹂家的厨房里有一碗苍蝇卵,又偷偷地全部吞进肚子里。 黄鹂大婶发现午餐没了,气急败坏地乱叫:“谁偷了我的午餐?” 乌鸫小黑学了几声喜鹊的叫声。 “哼!一定是喜鹊偷吃了我的午餐!”黄鹂大婶气呼呼地去找喜鹊妈妈。 喜鹊妈妈说:“我们的午餐也丢了,我正生气呢。” “那我们报警吧!”黄鹂大婶和喜鹊妈妈去找猫头鹰警官报案。 猫头鹰警官仔细侦查了现场,又详细听了黄鹂大婶和喜鹊妈妈的描述,说:“据我的 判断,可能是乌鸫小黑做的案,它最擅长模仿别的鸟叫了,我去找它。” 乌鸫小黑没想到喜鹊和黄鹂会报案。当猫头鹰yīng警官把它带到警察局,吓得都不 会飞了。 “警官饶命,警官饶命,我只是贪嘴而已,我错了,我一定偿还偷吃的东西。” “啊?真的是它?”喜鹊妈妈和黄鹂大婶瞪大了眼睛,乌鸫小黑只是一个小孩子,还是 算了,不计较了。 “我们鸟国的食物都必须靠自己去寻找搜集,不能随便偷吃别人的东西,这是犯法的,你记住了吗?”猫头鹰警长严厉地说。

小瓢虫 反思

艺术:小瓢虫飞(律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熟悉身体各部位。 2、意参加与韵律活动,在随乐活动中体验音乐的美好与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小瓢虫玩具及手饰。(2)音乐《小瓢虫》,播放器。 环境创设:创设花、草、树等活动场景。 活动过程: 1、欣赏活动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宝宝们快瞧瞧这儿多美呀!有高高的树,还有许多好看的花儿和绿色的草……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今天就在这花园里活动吧。 (2)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入场,引导幼儿欣赏花、树等美丽的场景。 2、互动游戏"小瓢虫捉迷藏",初步感知、表现身体律动。 (1)出示"小瓢虫"玩具,以情境性的游戏口吻,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所涉及的身体各部位,感知点点头、耸耸肩膀、拍拍膝盖、扭扭屁股等身体律动: ·小瓢虫飞到头上--点点头像它问好。 ·小瓢虫飞到肩膀--耸耸肩膀逗逗它。 ·小瓢虫飞到膝盖--拍拍膝盖欢迎它。 ·小瓢虫飞到屁股--扭扭屁股和它交朋友。 3、学习律动"小瓢虫飞",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 (1)教师:小瓢虫玩得好开心呀,它要请你们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小朋友听听歌曲中的小瓢虫飞到我们身体的哪里?让我们听着音乐和小瓢虫一起做游戏吧,小瓢虫停到哪儿,小朋友别忘了和它打招呼。 (2)引领幼儿跟随音乐,用优美而有节律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4、游戏:"小瓢虫找朋友",体验韵律活动的有趣与快乐。 (1)幼儿戴上"小瓢虫"手饰,在游戏情境中,运用身体律动进一步感受和表现音乐、节奏。 (2)教师即兴创编歌词,引导幼儿倾听小瓢虫飞到身体的那个部位,并用动作积极互动。 教师:小瓢虫等会儿飞到哪儿呢?飞到哪儿呀,我们就让小瓢虫停到那儿,碰一碰它。

幼儿园小班数学《瓢虫找家》精选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瓢虫找家》精选教 案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 3.小虫若干。 4.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 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 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