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_周作人与韩愈_兼及韩愈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评价_黄乔生

鲁迅_周作人与韩愈_兼及韩愈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评价_黄乔生
鲁迅_周作人与韩愈_兼及韩愈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评价_黄乔生

鲁迅、周作人与韩愈

)))兼及韩愈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评价

t黄乔生

12004年5月,我就林辰(1912)2003)先生的5鲁迅与韩愈)))就教于郭沫若先生6一文写了一篇读后感1,谈了郭沫若(1892) 1977)将鲁迅(1881)1936)同韩愈(768)824)比较引发的一场争论。

郭沫若在5写在菜油灯下6开头这样写道:

考虑到在历史上的地位,和那简练、有力、极尽了曲折变化之能事的文体,我感觉着鲁迅

有点像/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0的韩

愈,但鲁迅的革命精神,他对于民族的贡献和

今后的影响,似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o

正像英国将其杰出的文学家安放在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诗人角,从而给以文学史的定评一样,鲁迅在逝世后不久即被尊为空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新文化的旗手,其地位不仅仅被列入/诗人角0而已。在汗牛充栋的鲁迅研究论著中,已颇多将鲁迅同中国古代作家进行比较,探讨其接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字)))他承接的是屈原、杜甫、吴敬梓、蒲松龄等创立和发展的优秀文学传统。

鲁迅同中国文学史上哪一(几)位作家有可比性?他受哪几位作家的影响更深?韩愈对鲁迅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可比性以往几乎不大被注意。例如冯雪峰(1903)1976)谈及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时,指出鲁迅和屈原、陶潜、杜甫等/连成一个精神上的系统0,/鲁迅是继承了他们的一脉的0?,就没有提到韩愈的影响。

郭沫若尝试提到二者之间的可比性,林辰表示了不同意见。具体情况在那篇读后感中已略做介绍。郭沫若1941年11月23日就林辰的批评写给后者一信?,解释了自己做那种比较的意图,申明二人的相同之处只在/文体的千槌百炼0一点上。林辰在1986年出版的5鲁迅述林6?的后记中只引述了郭沫若信中辩解说明的一段:/余之比拟仅侧重其文体千锤百炼之一点,非有意对鲁迅贬价。有人曾因此骂余为-猫式恭维.者,余亦并不以此介意也。鹪鸟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余对鲁迅之认识,并不深广,特一枝之巢,满腹之饮,想鲁迅如在,亦当不致以此为侮耳。0而略去了更重要的一段话:/在余之意,似宜视鲁迅为让大众共巢共饮之深林与大河,不必圣之神之,令其不可侵犯也。0郭沫若反对神化鲁迅的态度无可非议,他的话隐含着对林辰不准比较、/坚决捍卫0态度的不满。林辰在编文集的时候也意识到自己对韩愈及其领导的古文运动的看法有偏颇之处。总之,郭沫若的文章只有一点笼统的感想,缺乏有根有据的论说,且论述不够周详,难怪引起林辰的不满。林辰的文章在纠正错误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偏向和专断。

文章发表后,又看了一些材料,觉得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既然题目是/鲁迅与韩愈0,那么,鲁迅本人对韩愈的看法如何?那场争论中并没有涉及这个问题。

二,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像屈原、杜甫,他所遭到的批判要多得多;直到现在,仍时时成为攻击对象。从人品上看,韩

愈的确有可非议之处;而文学革命以后,的确存在着过于贬低韩愈的倾向。说到对韩愈的

批评,有必要提起另一位现代作家:鲁迅的弟

弟周作人(1885)1967)。他的文学主张与鲁

迅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在文学革命中的理

论家地位,一部分表现在他对古代文学特别

是与新文学敌对的传统持激烈批判的态度

上。他对韩愈的不遗余力的批判态度在新文学传统中很有代表性。因此,周作人的看法

可作为鲁迅与韩愈比较研究的补充和参照,

对我们认识韩愈在现代文化史上的影响会有

启发作用。这反过来对我们研究鲁迅和周作

人又有参考价值。

三,作家的可比性也是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应该说,鲁迅和周作人与韩愈都有

可比性。鲁迅、周作人反对古文,反对桐城

派,但也不免受着这些强有力的文学流派和

风气的影响,正如韩愈反对六朝文却也不能

完全摆脱其影响一样。?文学史上各种思潮

起伏消长的信息,从这些杰出人物身上显露

出来。现在有人批评鲁迅,不满于白话文;有

人将周作人奉为文宗,有人则竭力反对,如果放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看,就都司空见惯,不

足为怪。不同时代的作家的比较,能使我们

获得历史感,让我们认识到文学传承关系的

复杂性)))有时侯反对也是一种继承。

2鲁迅有关韩愈的论述很少。/五四0文学革命的主要攻击目标就是以韩愈为宗师的

桐城派古文。但具体情形却较为复杂。当时

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一开始拟定的宣言

有些内容颇为宽泛。例如胡适(1891)1962)

所提/八事0中的反对陈词滥调,就同韩愈提

倡的/力去陈言0几乎雷同。后来才有了较为明确的目标,白话文取得了彻底胜利,胡适、鲁迅一代人成了开风气、划时代人物,其贡献和地位类似外国的但丁和中国的)))韩愈。这看起来奇怪,其实却很自然。熟悉中国文学史的人,可能都会生出郭沫若那样的联想。无独有偶,也曾经有人以几乎相同的理由把胡适比作韩愈。例如张岱年就说,胡适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的地位与韩愈有类似之处:/韩愈提倡古文,-文起八代之衰.,取得了巨大成就。胡适提倡白话文,使白话、语体文成为学术上、政治上文章的主要形式,其影响是非常重大的。0?

鲁迅几乎没有正面赞扬过韩愈。但鲁迅的文章,像韩愈的文章一样各体皆备,并且很讲究文字技巧和章法。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过去一直较为薄弱。有一位外国学者在谈到鲁迅与韩愈的可比性时说:/如果要举出鲁迅在中国历史上与哪一个人有可比性的话,那就应该是韩愈。他们都有聪慧的头脑、掌握词语的卓越能力,激烈的好辩性格和文学创造力;此外他们两个有时都能写得饶有风趣。而鲁迅不喜欢韩愈的事实,与其说否定了这种相像,勿宁说是确定了这种相像。0à这位研究者还探讨过鲁迅的文章同八股文的关联,他以5华盖集6里的5这个与那个之二:捧与挖6为例,说明鲁迅的文章与八股文模式的对应关系á。鲁迅也许讨厌程式化的八股文,但在青年时代的训练中免不了受到影响。

如果从鲁迅的教育经历中看韩愈对他的影响,表面上我们只能找到负面的材料。他的祖父在送5唐宋诗醇6给他们兄弟时,在附信中指示他们要学习李白、白居易和陆游的诗,而不要学习杜甫和韩愈?。这当然是就初学阶段提出的建议(不宜学/杜之艰深0和/韩之奇崛0),大致类似郑板桥(1693-1765)家书中所说,不愿子弟受沉郁和悲伤情绪的影响 l v,而非否定杜甫和韩愈。还应该注意的是,传统的文学史对韩愈诗歌的评价没有对他的文章评价高,除了肯定他在以文为诗方面有倡导之功外。目前我们还不能找到实际的材料证明他厌恶韩愈的文章。唐诗和八大家的古文是鲁迅时代每一个读书人的必修课,甚至可以说是读书人的常识的一部分,往往不必表现在他的论述中。韩愈是中国文化

史上引人注目的人物,是无法回避的存在。虽然我们以前一直信从鲁迅本人的自述,把应试教育看得一钱不值,而且总是强调鲁迅喜欢读野史和杂著,仿佛野史就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民间文化是主要的乳汁。其实,那只是他课外的业余爱好,他的主要功课是阅读经典。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作为对空洞的专尚词藻讲究声韵的骈体文的反动,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但到鲁迅青年时代,中国的文章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就是由古文发展而来的八股文的僵化。桐城派古文遭到了激烈的反对。但派别斗争的事实,并不能否定鲁迅年轻的时候,受时代风气的熏染,须知,鲁迅读书时期新学还只能通过旧的文学形式来普及。他对流行的文章体式的熟悉程度,可以从他本人的一些叙述中读到:/最好懂的自然是5天演论6,桐城气息十足,连字的平仄也都留心,摇头晃脑的读起来,真是音调铿锵,使人不自觉其头晕。这一点竟感动了桐城派的老头子吴汝纶,不禁说是-足与周秦诸子相上下.了。0 l w林纾的译文也是他曾经喜欢的,虽然后来口味有了变化。鲁迅对文字技巧十分讲究,早期在给周作人的信中说过/我实在有点好讲声调的弊病0。 l x晚年还说:/我在私塾里读书时,对过对,这积习至今没有洗干净,题目上有时就玩些什么5偶成6、5漫与6、5作文秘诀6、5捣鬼心传6,,。0 l y

鲁迅批评韩愈的几次,大多与新旧文化斗争有关。1927年,他在香港演讲5无声的中国6时,说到当时有人还在提倡文言文,指出,那是僵死的跟现代毫无关系的文章。他强调,旧形式(主要指文言文)绝对不能用,形式决定内容,古文即使有些新意,也还是不能为人们所理解。因为现在写古文,不是学韩愈,就是学苏东坡。他说:/即使做得出,也是唐宋时代的声音,韩苏的声音,而不时我们时代的声音。然而直到现在,中国人却还耍着这样的旧戏法。0 l z从这些论点可以看出鲁迅当时的思想状态,他用的时态是/过去式0,他仍在怀念/五四0时代那令人神旺的新旧斗争,在追怀自己的文学青春期)))他以新文体的创作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此外还要注意,他发表演说的地点是香港。白话文在大陆已经确立了主导地位,但在香港仍是文言盛行。鲁迅的言论是有所感而发。只是从现在看来,他向韩愈和苏东坡打过去的是一支/过时的0投枪。鲁迅已经在思考白话文和文言的继承关系。他在5坟6的后记中谈到这个问题。当时,有人说他从古文受益不少,引起了他的反感。他不满意当时/许多青年作者又在古文、诗词中摘些好看而难懂的字面,作为变戏法的手巾,来装潢自己的作品0,但如何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0,却还不能指出一条明确道路,只是隐约觉得还/须在旧文中取得若干资料,以供役使0。 l{

从行动上看,文学革命前他曾沉入古代,校旧书,抄古碑,而在厦门时期,又开始整理古籍,讲授中国(汉)文学史,实际上是又一次进入古代文化中,而且更为系统,而且可能对他后来创作历史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封建卫道士的虚伪浅薄而顽固,是鲁迅的小说中常见的讽刺对象。有些角色的名字就很能说明鲁迅的好恶,例如5肥皂6中的学程、四铭,还有5祝福6中的四叔(如果索隐式地探究起来,再加上那副脱落一半的对联,我颇疑心这与5四书6谐音)。但他很少批判历史上几位有名的道学人物。朱文公在散文中出现过一次 l|,并没有讽刺的意思,他年轻时甚至还赞扬过道学的宗师周濂溪 l}。而韩愈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却没有出现过,这方面反不如钱钟书在小说5围城6中拟出韩学愈这个人物的匠心 l~。

鲁迅对道学的批判主要是从其虚伪和流毒上着眼,并没有顾及它本身的合理成份。他是一位作家,一位文化批判者,而不是一位研究思想史、哲学史的学者。我们讨论鲁迅

对韩愈的批评时,要注意他的文学家的身份和他的作品的特点。

写于1933年、收入5准风月谈6的5同意与解释6讽刺韩愈对民众的凶恶态度)))把人当作动物驱使。文中提到韩愈5原道6中的一段话:/中国自己的秦始皇帝焚书坑儒,中国自己的韩退之等说:-民不出米粟麻丝以事上则诛。.0 m u不过,鲁迅批判韩愈这段话在5申报#自由谈6发表时被害怕淆乱尊卑上下秩序的统治者任用的检查官删除了。

在接受了民主思想洗礼的现代人看来,韩愈是民主思想的敌人、专制制度的帮凶。

鲁迅研究中国小说史,对唐代传奇文非常重视,编了5唐宋传奇集6行世。但传奇在唐代不受尊重,如鲁迅所说:/论者每訾其卑下,贬之曰-传奇.,以别于韩柳辈之高文。0 m v 这里的所谓/高文0,略有讽刺的意味。小说这种体裁的兴盛,是新文学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鲁迅正是以他的短篇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0。以小说(传奇)来同韩愈代表的文学传统对立,自能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但却是一个失之武断的观念。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非对立二字所能概括 m w。鲁迅时代文学观念的进步,白话文的兴起,使文学作品更能让现代人感觉亲近,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如果以现代文(小说、新诗、白话散文等)为中国文学的全部,却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是现代人的僭妄态度。它只是文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并不是说就足以盖过一切时代。白话文取得了统治地位,但不能数典忘祖、过河拆桥。主要受白话文教育成长起来的现代人,常常忽略中国语言的丰富源泉,这当然也要归咎于宣传上的偏颇给人造成的断裂的印象。这在外国人看来就更容易产生误解,认白话文为/五四0一代人的发明创造。例如胡适在美国享有盛名,美国一家杂志评他为杰出人物,评语中就称赞他发明了/简体文0!胡适听了只有苦笑。 m x 总之,在鲁迅眼里,韩愈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封建卫道士。韩愈也一生以卫道为己任,在5原道6里自视为继孟子之后的道统传人。其实在后人看来,道统里并没有他的位置,孟子之后,一跃到了宋朝,有张载,有二程,有朱熹。后来由于他的文名极盛,加上苏东坡的鼓吹,不但被奉为文宗,而且/道济天下之溺0,又依了他自己的心愿追配孟子。 m y 鲁迅和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确有可比性。鲁迅虽然不是新文学的发起人,但因为创作上取得的卓越功绩,使他同韩愈一样,以一个文人而取得了思想家和导师的地位,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一般的文学家。鲁迅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获得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后来在毛泽东创立的新中国享有崇高地位 m z。后来的情形是郭沫若1940年写那篇文章时无法预料到的。否则,他也不会如此仓促而笼统地将一个有着浓厚封建思想的人物与鲁迅并列,更不会后来又把一个封建遗老王国维请出来与鲁迅做比较研究而不对前者加以严厉批判。 m{

回过头来看郭沫若给林辰信中那句提醒对方不要神话鲁迅的话。他其实对鲁迅还有些意见。关于两个口号的争论,他虽然不明说鲁迅狭隘,但也不承认自己有错误。 m|大抵创造社作家们自视为革命者,把鲁迅只看作同路人,甚至连是否同路人也成问题。所以对把鲁迅奉革命文学的领袖,把一个文人确定为革命家、思想家和导师,同毛泽东一样具有指导一切的话语权威,他们表示不满。现在看来,像创造社成员李初梨晚年仍然牢骚不断,非难鲁迅,也就不难理解其原委了。 m}但郭沫若反对个人崇拜的思想是无可非议的。他后来写5李白与杜甫6,原因之一也是反对个人崇拜:/杜甫应该肯定,我不反对,我所反对的是把杜甫当为-圣人.,当为-它布.(图腾),神圣不可侵犯。0 m~可惜的是,在政治上,他对登峰造极的个人崇拜只能被动服从,常常因为政治需要而进行观点牵强的历史文化批判,甚且帮同制造个人崇拜。

同韩愈一样,鲁迅的思想家地位也一直受着质疑。即如近年,还有人撰文,否定鲁迅的思想家地位。 n u鲁迅受到的攻击并不比韩愈受到的攻击少。因此历来评价韩愈的种种意见,对我们研究鲁迅与韩愈的关系很有参考价值。我们知道了拥护和反对韩愈都是传统的一部分,同样,反对和拥护鲁迅也正是新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周作人对鲁迅的评价中也曾反对盲目的个人崇拜。鲁迅逝世不久,他在5关于鲁迅6一文中就指出,有关鲁迅的回忆和评论最重要的是/大家把他当作-人.去看,不是当作-神.。0 n v周作人参加日伪政府,战后受到审判,社会地位降到最低。与鲁迅享有的威望相比,强烈的反差使他有所思考。虽然他没有资格再发表议论,而且因为与鲁迅的特殊关系也不便发表意见,但他私下发表的一些言论,还是透露了此类信息。例如他称赞曹聚仁的5鲁迅评传6道:/尊著不当他是-神.看待,所以能够如此。死后随人摆布,说是纪念其实有些实是戏弄,我从照片上看见上海的坟头所设塑像,那实在可以算作最大的侮弄,高坐在椅上的人岂非即是头戴纸冠之形象乎?0 n w周作人晚年仍然竭力批判韩愈,与他此种思想或者有一定关系。我们不妨将他对韩愈的批判略做介绍。

3周作人对韩愈的批判,出于文学革命的需要,是他理论建设的一部分。

/五四0时代反对旧文学最激烈的言词是/桐城谬种,选学妖孽0。但选学当时并不占多大势力。因此,批判桐城派就成了新文学的主要任务。作为新文学的理论家之一,周作人对包括桐城派在内的所谓/载道文章0的批判非常用力,而且坚持一生不稍懈怠。他把这种文章的定式和与此相关的思维的定式看成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大敌,把桐城派奉为楷模的八大家特别是韩愈视作千古罪人。

周作人的老师章太炎也反对八大家,但他着重批判宋六家,即所谓/吴蜀六士0,对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还有些好感。陈独秀斥责桐城派古文道:/归方刘姚之文,或希荣誉墓,或无病而呻,,,摇头摆尾,说来说去,不知道说些什么。0 n x/五四0新文化先驱批判桐城派模仿八大家,只学腔调而没有新内容,最终走入僵化的死胡同。其实,桐城派学习的只是明代八股文家所选的八大家的文章,其所载之道乃是理学语录中的道,所谓等而下之。(34蒋湘南)胡适把梁启超的提倡小说,严复和林纾的翻译看作桐城派适应时代有所变化而建立的功绩,虽然也没有多大贡献,但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 n y

周作人把攻击的矛头直指韩愈和柳宗元,又尤以韩愈为攻击的总目标。真所谓/擒贼先擒王0。他认为,正因为八大家的古文本身就没有生命,所以才易于被人模仿。八股文和桐城派古文的罪过,责任要追究到八大家特别是韩愈身上。

他常拿魏晋南北朝的文章来同八大家以后文章比较,指出后者的问题,例如,在5我的杂学6中说:(六朝文)/总是华实兼具,态度也安详沉着,没有那种奔兢躁进气,此(奔兢躁进气)盖为科举时代所特有,韩柳文勃兴于唐,盛行至于今日,即以此故。0 n z在所拟六朝散文教学纲要中说:/不必持与唐宋古文较短长。近世论古文者以为坏于六朝而振于唐,然六朝文有为唐人所必不能为,而唐文则为六朝才人所不肯为矣。0 n{还说过:/六朝人的书用骈俪而质雅可诵,我尤赞成,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其文章实乃虚骄粗犷,正与质雅相反,,。唐宋以来受了这道统文学的影响,一切都没有好事情,,。0 n|

周作人几乎不放过一切场合来攻韩,并且有多篇专门辟韩的文章,内容涉及许多方面,涉及较多的是对韩愈继承和倡导的道统的抨击,表达了对专制思想的痛恨:/韩退之的道乃是有统的,他自己辟佛却中了衣钵的迷,以为吾家周公三吐哺的那只铁碗在周朝

转了两个手之后一下子就掉落在他手里,他就成了正宗的教长,努力于统制思想,其为后世在朝以及在野的法西斯派所喜欢者正以此故,我们翻过来看就可以知道这是如何有害于思想的自由发展的了。0 n}

而且,他的文章中还谈到韩愈的相貌,攻击及于人身:/他的尊容是红黑圆大,唇厚,眼小如猪,我从前猜疑他好吃猪肉,身胖喜睡,后来看什么书证明他确实如此,,0接下来自然就指摘他的人品:/他是封建文人的代表,热中躁进,顽固妄诞而胆小,干谒宰相,以势利教儿子,满口礼教,因谏佛骨谪官,立即上书哀鸣,登山怕下不来,号哭写遗嘱,这些行动正好配上那么的外表。我找坏文章,在他的那里找代表,,0 n~

周作人主张文章有质朴平实的态度,因此不喜欢韩愈那/装腔作势、搔首弄姿0的/策士之文0。 o u他说韩愈比较古代大儒/气象愈小而架子愈大。0 o v柳宗元文章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柳君为文矜张作态,不佞所不喜。0 o w 周作人说自己对韩愈的批判不在其/道0,而在其文。其实,二者在他的笔下常常没有明显的区别。他往往以其/道0贬其文,以其文贬其人品。他抓住韩愈文章文理不通的地方,如5送孟东野序6中的毛病,反复申说,嘲笑韩愈文理不通、事理不通和情理不通。八十多岁还写了题目直露的5反对韩文公6一文。 o x

周作人早期反对/文以载道0的韩愈文统,目的是对所谓的/言志派0文学加以褒扬。他对公安竟陵派的文学主张和实践大致赞词,是因为他们的文章没有架子,自由抒写。他说:/正宗派论文高则秦汉,低则唐宋,滔滔者天下皆是,以我旁门外道的目光来看,倒还是上有六朝,下有明朝吧,,。公安竟陵一路的文是新文学的文章,现今的新散文实在还沿着这个统系,一方面又是韩退之以来唐宋文中所不易找出的好文章。0 o y他曾经说过,他衡量中国历史上男子所为文章,看其是否有见识,有一简捷的办法,就看在两个问题上的态度。一是对待妇女的态度,一是对待佛教的态度 o z。衡量的结果,对待妇女,大部分中国古人都不及格;对待佛教,韩愈肯定在分数线以下。韩愈维护专制,限制思想自由,其反动性自不待言;其以文章载/道0,文章也因此要不得。新文学是言志的文学,继承着公安竟陵派的文学传统,反对韩愈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周作人大量批判韩愈的言论中,偶尔也有一点儿肯定评价:/平心而论,其实韩退之的诗,如5山石6,我也未尝不喜欢,其散文或有纰缪,何必吹求责备,但是不幸他成为偶像,将这样的思想文章作为后人的模范,这以后时代里盛行时文的古文,既无意思,亦缺情理,只是琅琅好念,如唱皮簧而已,追究其这个责任来,我们对于韩退之实在不能宽恕。0 o{

其中的/不幸他成为偶像0一语值得注意,与前述的郭沫若的/不必圣之神之0可谓异曲同工。不妨将他对韩愈的批评同他对鲁迅的影射批评结合起来看,如他在53蒿庵闲话46一文中,说自己之所以坚决反对韩愈,是因为韩愈言行不一致:/至于以教训为事的权威们我觉得必须先检查其言行,假如这里有了问题,那么其纸糊冠也就戴不成了,,。因为这个缘故,我对于韩退之便不免要特别加以调验,看看这位大师究竟是否有此资格,不幸看出好些漏洞来,很丢了这权威的体面。0 o|

但周作人的韩愈论的最大缺陷是没有正确评价韩愈的历史功绩。既然新文学是公安竟陵派的延续和复兴,那么,在某些方面/五四0文学运动与一切文学革命运动都有相同之处。5中国新文学的源流6发表后不久,就有人评论说:/如此着眼,则民国的文学革命运动,溯流穷源,不仅止于公安竟陵二派;推而上之,像韩柳革初唐的命,欧梅革西昆的命,同是一条线下来的。因为他们对于当时

矫揉做作的形式文学都不满意,而趋向于自

我表现。韩的反对-剽贼.,欧的反对-

.,

与周先生所引袁中郎的话,何尝无巧合的地方呢?0 o}

其实,周作人并非不知道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曾提出新旧融合的主张,说:/传统之力是不可轻侮的,,。超越善恶而又无可排除的传统,却也未必少,如因了汉字而声的种种修辞方法,在我们用了汉字写东西的时候总摆脱不掉的。0 o~这当然也包括韩愈的文学传统。他还说:/同明代前后七子的假古董相比,我以为桐城派倒有可取之处。至少他们的文章比较那些假古董为通顺,有几篇还带些文学意味。而且平淡简单,含蓄有余味。0 p u认识是比较全面客观的,但批评起来仍然毫不留情。

对于韩愈的具体文章的鉴赏和批评,周作人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显得不够。历史上拥护韩愈的一派如茅坤(1512-1601)著有5唐宋八大家文钞#韩文卷6,清代林云铭著有5韩文起6,林纾(1852-1924)著有5韩柳文研究法6,指出文章优点,颇为细致周到,足以启发后学。我们更愿意知道周作人的有独特体会的文字,不拘褒贬。因为他曾谦虚而又自负地说过,自己虽然文章做得不好,但鉴赏能力还是不错的。 p v可惜我们找得到的例证不多,如他说5原道6中的/幸而不见正于文武周公孔子也,亦不幸而未见正于文武周公孔子也0,正是十足的八股腔 p w;5居幽操6里替文王说话,有/臣罪当诛,天王圣明0,周作人评论道:/真是什么话,为孟子与太史公所决不肯说的。0 p x却又转到思想上来了。

然而周作人本人的命运和韩愈却有类似之处,他作为新文学的大家,文章曾几何时也取得过韩愈文章那样的地位,独特的文风供人模仿学习。但他也和韩愈一样,有些好处不为人所欣赏,甚至遭到严厉的批判,主要的原因是他后来成为民族的叛徒,佳人做贼,人品大受损害。他的晚年境遇和身后命运竟还不如韩愈,文章几乎有湮灭的危险。道或人品对文章的影响在他身上又显现了一个活生生的例证。例如,他的抄书之作,颇受非难。平心而论,他的抄书自有可取之处,实在不属于韩愈曾反对过的那种/剽窃0。其实,鲁迅也有一些抄录报刊或别人文字并加以简短评论的文章,却不但没有人说他文抄公,甚且被颂为创体。 p y

周作人在为日伪政府服务期间,在多篇文章中提倡中国传统思想,倡导回归儒家传统。在5关于近代散文6中说:/现今则以中国固有的疾虚妄的精神为主,站在儒家的立场来清算一切谬误,接受科学知识做帮助,这既非教旨,亦无国属,故能有利无弊。0 p z5中国的思想问题6、5汉文学的传统6等也都申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推崇中国本位文化,只是同韩愈的尊君抑民思想相反,他大讲孟子的尊民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0并且强调/唯我欲生,人亦欲生,我欲生生,人亦欲生生。0 p{虽然回归儒家传统,却自有其现实针对性。

此时,他至少能体会到韩愈在/安史之乱0后讲道统的意义。其实早在抗战前夕,他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如在一篇文章中说:/前两天有朋友谈及,韩退之在中国却也有他的好处,唐朝崇奉佛教的确闹得太利害了,他的辟佛正是一种对症的药方,我们不能用现今的眼光去看,他的5原道6又是那时的中国本位文化的宣言,不失为有意义的事。,,他这意见我觉得是对的。0 p|

此时,他更热心地寻找中国的本位文化,他肯定中国人民的本质是好的,而其思想本于儒家,孔子的伟大是因为他代表了中国思想的极顶,是所谓集大成者。他在5中国的思想问题6一文中说:/中国人民生活的要求是很简单的,但也就很切迫,他希求生存,他的生存的道德不愿损人以利己,却也不能如圣人的损己以利人。别的宗教的国民会得梦想天国近了,为求永生而蹈汤火,中国人没有这

样的信心,他不肯为了神或道而牺牲,但是他有时也会蹈汤火而不辞,假如他感觉生存无

望的时候,所谓铤而走险,急将安择也。0 p}他

因为提倡儒家思想(中国的思想)和中国本位

文化而遭到日本作家的攻击,被视为/反动老

作家0,引起一场笔战。 p~

历史就是这样捉弄人,曾经全面否定韩

愈的周作人,敌伪时期在文化思想上向韩愈

的思想趋近。而他晚年的思想状态却停留在回忆自己在/五四0时期的贡献上,对韩愈的

批评一如既往,没有改变,就有了/活到老,反

韩文公到老0的表现。他适应新时代反封建

的要求大力批判韩愈,其实多数文章是在重

复自己以前的话,并没有多少新意。 q u

周作人对韩愈的攻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标本。他的评价有过于苛刻之嫌,也缺乏同情心和宽容,与他平时所标举不相契合。这

说明,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周作人所有的不是

一位学者的态度,他的5中国新文学源流6不

是一本学术研究的论著,而是一个文学流派

的宣言。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评价人物占了主导地位。但在韩

愈评价上有一个例外,就是历史学家陈寅恪

(1890)1969)的5论韩愈6一文。其来龙去脉应略加介绍。

陈寅恪一贯坚持发扬中国文化的主张,

他的文化理想简练地表达在二十年代为王国

维纪念碑写的铭文中,其中有:/士之读书治

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

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

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

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0 q v后来在5冯友兰3中国哲学史4审查报告6中,他又申述自己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看法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向道:/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0 q w他还说:/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0 q x

五十年代初,郭沫若邀请他到北京担任科学院中古历史研究所负责人。他不同意时兴的/先有马列主义的观点,再研究学术0的办法,提出要坚持自己的学术自由主张。在与劝说他赴任者的谈话中,他提到自己撰写的王国维纪念碑铭:/碑文你带去给郭沫若看。郭沫若在日本曾看到我的王国维诗。碑是否还在,我不知道。如果做得不好,可以打掉。郭沫若是甲骨文专家,是-四堂.之一,也许更懂得王国维的学说。那么我就做韩愈,郭沫若就做段文昌,,。我的碑已经流传出去,不会湮没。0 q y1954年5历史研究6创刊,向陈寅恪约稿时,他在第一、二期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5论李唐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6,另一篇就是5论韩愈6 q z。可见,他肯定和赞美韩愈,除了对中华文化复兴和延续寄托希望之外,还有上述的现实原因:他反对举国尽是八股洋腔,生吞活剥马列主义术语。

陈寅恪当然会注意到郭沫若其时的种种言行。但他没有批评韩愈的人品而影射郭沫若)))韩愈的人品的确有无法遮掩的瑕疵)))他的着眼点在韩愈的历史贡献,而不是斤斤于文人细行。

陈寅恪从六个方面赞颂韩愈在唐代文化史和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贡献。

一,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二,直指人伦,扫除章句之繁琐;三,排斥佛老,匡救政俗之弊害;四,呵诋释迦,申明夷夏之大防;五,改进文体,广收宣传之效用;六,奖掖后进,期望学说之流传。

第一点,韩愈5原道6一文追溯道统,并有自配孟子之意,历来攻击者颇多。但陈寅恪

认为这是韩愈受禅宗教外别传之说影响,借禅宗故事来阐扬儒家道统。

第二点,唐朝儒学承接的是南北朝以来的正义义疏繁琐章句之学。韩愈看到儒家的积弊,扫除贾、孔繁琐章句,受新禅宗的启发,明心见性,直指人伦。5原道6的中心意思就在这里。韩愈因此奠定了宋代新儒学的基础。

第三点,5原道6中有些话鼓吹专制思想,为现代人所不满。实际上,这并不是韩愈的发明,而是儒家学说的原有之义,不过他说得更为精炼,而且借了教科书的传扬,更深入人心罢了。陈寅恪指出,韩愈的/不事上则诛0有其时代性。当时佛教徒繁多,影响了国家财政及社会经济。如不改正,加强税收,则国家有枯竭之虞。因此韩愈提出的办法恰是匡世正俗的良策。而且还有更值得钦佩的地方:他排斥的道教鼻祖老子是唐皇室所攀认的祖宗,韩愈痛斥力诋,不稍讳避,显示了硬骨头精神。

第四点,韩愈谏迎佛骨得罪,/当时后世莫不重其品节0。陈寅恪认为,古文运动的起因是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安、史本为西胡杂种,起兵反叛,祸乱中原。因此,/尊王攘夷0就成为古文运动的中心思想。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排斥佛教,都为了保持儒家文化传统不使中断。

第五点,是陈寅恪对韩愈文学成就的评价:/(韩愈)古文乃用先秦、两汉之文体,改作唐代当时民间流行之小说,欲借之一扫僵化不适用于人生之骈体文,作此尝试而能成功者,故名虽复古,实则通今,在当时为最便宣传,甚合实际之文体也。以文为诗,尤为独创。较之华译佛偈,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韵散同体,诗文合一,不仅空前,恐亦绝后。0

第六点,培养后进,开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

总之,/唐代之史可分为前后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退之者,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先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也。0今天来看这篇文章,我们对也已经成为历史人物的陈寅恪应有同情理解。他不惜给韩愈以最高赞词,实是在浇自己的块垒。他看到中国古代文化受到严厉的批判,担心外国学说割裂或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但他的态度不能不说有些狭隘,他过于强调/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0,而不大注意/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0。他曾论及外来思想被吸收后对中国思想的促进情况,例如,韩愈就受到佛教(新禅宗)的很大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当然要经过中国人的消化吸收。陈寅恪也说/佛教学说,能于吾国思想史上,发生重大久远之影响者,皆经国人吸收改造之过程。0 q{既然如此,为什么现代中国就不能受西方文化(包括马列主义)的影响?他也可以寄希望中国文化最终吸收融合西方文化,改造使之适应中国国情。

陈寅恪的文章发表后,引出了反对意见。有学者撰文,认为韩愈没有那么大的功绩,不同意陈文给予韩愈如此高的评价。 q|这位学者指出,韩愈的功绩在文学,而不在思想。他后来还专门撰文讨论韩愈和柳宗元的文学评价问题,并且也议及韩愈的人品问题:/现在我们对韩愈的肯定,主要是韩愈的文学,不是韩愈的儒学。韩愈的文学,是有卓越的成就的,而他的儒学,则仅仅跨在文学的背上腾踔虚誉而已,它的本身谈不到有什么独立的成就。不但没有独立的成就,严格地说,韩愈还不是过去所谓真正的-守道君子.,韩愈的崇尚儒学,是言有余而行不足的。0 q}

陈寅恪是研究隋唐史的专家,他的治史方法的一个特点是/以诗证史0,重视文学材料,著有5元白诗笺证稿6等,对唐代文学有深切的会心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一个人总是从自己熟悉而且深有感触的地方立论。辩证法

和一分为二,讲之容易,行之实难。思想学术,一时代有一时代的风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奋点,是很难做到四平八稳,折衷公允的。

陈寅恪对韩愈的评价对鲁迅研究者有借鉴的价值。鲁迅研究中有没有放大和拔高研究对象、让研究对象为自己的论点做注脚的情况?不但鲁迅研究者,研究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学人对此都应该有所思考。

5千百年来,韩愈所受赞扬和攻击,起伏消长,从未停歇。

虽然韩愈常被认为是开宋代新儒学先河的人物,但宋人却并不一味赞颂他。王安石嘲笑韩愈的诗很有名:/纷纷易尽百年身,举世无人识道真。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0 q~程颐讥讽他道:/学本是修德,有德然后有言,退之却学倒了。0 r u朱熹在韩愈文章解说和考证方面很下过功夫,著有5昌黎先生集考异6,但对韩愈也颇有微词,如说/退之所原之道,未见探讨服行之效也0,是/无头学问0 r v。还说韩愈/裂道与文以为两物,而对于其轻重缓急本末宾主之分,又未免于倒悬而逆置之也。0 r w明代大儒王阳明说:/退之,文人之雄耳。0 r x只称许他的文,并不赞佩他的学问道德。

解放后攻击韩愈最有力者当推章士钊(1881-1973)。他的5柳文指要6是一本尊柳抑韩的著作。其第六卷5第韩6,更是集中火力攻击韩愈。

章士钊诋韩,有时代氛围的影响,与郭沫若的5李白与杜甫6产生的背景略有相似之处。郭沫若不满于杜甫崇拜而为李白辩护,章士钊也不满韩愈取得的地位,起而为柳宗元鸣不平。他指出:/韩为千年来文统偶像,道路以目,无敢谁何?中间复出眉山大苏,自进为护身韦陀。为韩辩护,遮掩丑迹。0 r y章士钊著作中也着力批判韩愈的专制思想,是那个时代的主导话语。他在5辟韩余论6一节中述说自己的著书本旨和现实意义道:/看到传统思想之惰力,犹未消散以尽,从来轩韩轾柳尊君抑民之复辟意向,恍若蠢蠢思动,遏制新机,,解放十六年来,陆续发行之杂志论文,及专题著述,吾略略加以浏览,即发见为韩回护之文不少。窃思吾人于韩,并无先天仇恨,且有关文学上之成就,亦无意加以抹杀,惟吾民国也,彻底革命后人民协商共同创立之民国也。夫民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旨在自卫卫国,而不在单独事上,,倘不如上意则受诛,如退之言,民亦为上之俎上肉耳,退之直仇民耳,将古来历代相传或成或败之农民革命,以及近代中国源源不绝之工人罢工,吾人应予以何种历史价值也乎?由此看来,退之所谓道,不能不加以严格批判,退之之文与学,亦断不能无差别而滥予接受,此固非为柳子厚与韩退之争一日之短长也已。0 r z他是不是有感于当时政治上已经火热的个人崇拜而发这样的议论?此仅为猜测,已无可探究了。

章士钊著作的优点之一是能举出实例,证明韩文的不足之处。其中颇有诛心之论,如说韩愈的赠序中大多怀有阴谋,5送李愿归盘谷序6为千古第一恶札,显示其恶劣人品,等等,虽然苛刻,但总算是很扎实的研究成果,是细读柳文并参较韩文发现的问题。我们所愿意看到的正是这种具体细致的研究。

对韩愈评价最低的时期是批儒评法时期,自封继承道统的韩愈正好被戴上了儒家的帽子。以刘大杰的5中国文学发展史6为例,三十年代该书初版中对韩愈有较为客观的评价,但在1973)1976年出版的第三次修改本里(篇幅大为扩充),每论一个作家,总要先论定是儒家还是法家。而韩愈这位/大儒0在书中却只占了一小节,还附属于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法家柳宗元一章(第七章/柳宗元与古文运动0)之末。其评价多为贬低之词,虽然也貌似一分为二地说了几句表扬的话,如:/(韩愈)思想内部,还存在一些非

儒家的矛盾,同时在其仕途中,也遭受到一些压制和挫折,所以某些时期,他也能够写出少数较好的作品。0 r{但总体上持否定态度,又特别从人品上着眼,把韩愈说得趣味恶俗、令人厌恶,如:/韩愈不但爱官如命,也爱钱如命,,。不但自己爱官爱钱,对他的两个儿子,他也大力灌输富贵功名和读书做官的腐朽思想。0 r|

直到现在,褒韩贬韩的争论还在继续。例如,南京大学出版的思想家评传丛书的5韩愈评传6 r},就出现了几位著者在韩愈评价上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最后贬韩的一方占了上风。稿件被删改了的一方又将自己的原稿出版,并在后记中大发怨气。 r~

道德人品在作家研究中显得相当重要,有时竟成了一切问题的关捩点。贬韩者几乎无例外地牵涉到人品,韩愈的教子以利禄,上书求官乞怜等等,屡屡被批评者翻旧帐,描成丑态加以讥嘲。与此类似,攻击鲁迅的人也不断尝试从道德人品上做文章。例如鲁迅逝世后不久,苏雪林就这样评价道:/鲁迅的心理完全病态,人格的卑污,尤出人意料之外,简直连起码的-人.的资格还够不着。0/我以为应当有个人出来,给鲁迅一个正确的判断,剥去这偶像外面的金装,使青年看看里面是怎样一苞粪土,免得他们再受欺骗。0 s u不但如此,鲁迅还有通谋敌国的嫌疑:/且匿迹内山书店,治病则谒日医,疗养则欲赴镰仓,且闻将以扶桑三岛为终老之地。其赠日友携兰归国诗云:-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痛恶故国,输心日本之隐情,跃然纸上,,。内山书店,乃某国浪人所开,实一侦探机关,,,(鲁迅)始终匿迹其间,行踪诡秘,所为何事?且反帝之人,托庇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之下,其行事尤为可耻,,。综上鲁迅之劣迹,吾人诚不能不呼之为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方当宣其罪状,告诸天下后世,俾人人加以唾骂,,。0 s v直到今天,此类论调仍时有回响。 s w

6现在韩愈的5原道6、5送孟东野序6等文章和鲁迅的文章一样被学子们诵读。千年

来这场褒贬韩愈的公案至今仍未了结。历史

能不能用时间来纠正偏颇,或者把众多的偏

颇合成一个正确,把多个片面的真理拼成一

个完整的真理?更常见的情形是,我们仍然在根据个人的好恶承袭着、发展着某一种偏颇。

鲁迅、周作人等人对韩愈的评价,在文化

史上具有独特意义。这说明了,贬韩并不是

在攻击传统,而是传统内部的争论,虽然在纠

正着偏颇的观点时又产生了新的偏颇。

正如贬韩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一部分一

样,贬低鲁迅也是新文学传统的一部分。这

就使得将鲁迅和韩愈这样的大作家进行比较

更显得必要。

但在一些方面,似乎还有更值得探讨的

所在。

例如,中国语言的传承和发展变化。语

言是文学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因素。韩愈在语

言上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他的很多精警的句

子周氏兄弟使用过,至今还被我们使用着。

鲁迅和周作人晚年对汉语特点都有认真的思

考,前者写了5门外文谈6 s x,后者撰有5十山笔谈6 s y,对丰富和发展汉语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其实是一个比载道和言志问题更重要更具根本性的问题。

本文提到的其他几个人,也都是文化史

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陈寅恪把韩愈视为一个维护中华文化的

英雄,与他本人晚年思想状态有关。他把自

己的文化理想倾注在韩愈身上。而他坚持中华文化传统的执着精神,在全球化大潮涌动的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近人在强调知识分子必须有独立人格

时,往往以郭沫若为反面典型,而以鲁迅与之

相对。鲁迅既与他有恩怨,陈寅恪又不满他

的趋时,周作人对其行为也颇有微词 s z,似乎连韩愈也不如了。但我们必须注意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他研究古代历史人物时有褒贬的自由,但对鲁迅的巨大声誉就不能有异议;他可以任意批判古人,但必须五体投地崇拜今人;不但要崇拜文学家,而且更要崇拜政治家。他在5李白与杜甫6中批评李白道:/其实李白的值得讥评处是在他一面在讥刺别人趋炎附势,而却忘记了自己在高度地趋炎附势。0 s{这论述无疑是客观公正的,但他自己后来又免不了蹈此覆辙,也成了讥刺对象。

比较总不能完全契合对应,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杰出人物之间进行比较。不但不同国家的作家,就是同一国家的,同时代的或不同时代的作家都值得比较。作家之间相互赞许和批评,也能透露出一些文化史的深层问题。外国如托尔斯泰非难莎士比亚,中国古代如元微之的扬杜抑李,苏东坡的钦赞韩愈,现代的郭沫若对鲁迅态度的前后变化,鲁迅与茅盾的关系等等,都有研究的价值。

本文提到的人物颇不少,且又多是我们佩服乃至崇拜的人物,岂仅/录鬼簿0而已,简直是/搜神记0了!然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心虽向往,却不能至。只能就浅学愚见寻绎一点线索而已。深入的研究,高明的论断,尚有待于博雅君子。

2004年9月于北京

注释:

15关于3鲁迅与韩愈46,载5鲁迅研究月刊6 2004年第5期。

o 载1940年12月5抗战文艺6第6卷第4期(鲁迅先生逝世四周年纪念特辑)。

?冯雪峰5关于鲁迅在文学上的地位)))1936年7月给捷克译者写的几句话6,5鲁迅的文

学道路6,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第14页。据冯雪峰回忆,鲁迅看后/笑着说:

-未免过誉了,)))对外国人这样说说不要

紧,因为外国人根本不知道屈原、杜甫是谁,

但如果我们的文豪们一听到,我又要挨骂几

年了。.0见该文5附记6,第15页。?载5鲁迅研究月刊62003年第10期。

?林辰5鲁迅述林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如刘熙载说:/韩文起八代之衰,实集八代之成。盖唯善用古者能变古;以无所不包,故能

无所不扫也。0(5艺概#文概6)又蒋湘南在5与

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6中说:/浅儒但震其起

八代之衰,而不知其吸六朝之髓也。0(5七经

楼文钞6卷四)

?张岱年5论胡适6,5张岱年全集6第8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44页。

àDavid E.Pollard The True Story of Lu Xun,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2,P116-

117.

á大卫#伊#波拉德5鲁迅的杂文6,乐黛云主编5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6,南昌,江西人民出

版社1993年版,第137-138页。波拉德总结

道:/应该记住,鲁迅在少年时曾做过八股文,

现在如果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将会是令人吃惊

的。更重要的是,八股文这种形式是一种编

纂典籍中处理一个经过长期演变而来的一个

题目的方法)))一种自然的发展,虽然不自

然地受到人们的酷爱。它能够在鲁迅的手中

变得非常有力并使它转换成一个现代的形

式,而且八股文的一些特点至少大致上与文

学创作相通。0(宋佳燕、黄学军译)。

?周作人53唐宋诗醇4和鲁迅旧诗6,载1963年3月20日香港5文汇报6,收入鲁迅研究室编

5鲁迅研究资料6第3辑,北京,文物出版社

1979年版,第292-295页。但周作人在文中

又说,鲁迅并没有遵从这个指示,后来在留学

时期爱读李贺(长吉)和温庭筠(飞卿)的诗。

李贺善于用奇,颇受韩昌黎的影响。

l v郑板桥5郑板桥全集6第六编,扫叶山房1924年版。

l w鲁迅5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6,5鲁迅全集6第4卷第380-381页。鲁迅对严译的评价并

不低,本文中即认为严译与赵景深译笔比较

有/虎狗之差0。

l x鲁迅1921年9月8日致周作人信,5鲁迅全集6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版,第402页。

l y53南腔北调集4题记6,5鲁迅全集6第4卷第

417页。

l z5无声的中国6,5鲁迅全集6第4卷第12页。 l{5写在3坟4后面6,5鲁迅全集6第1卷第285-286页。

l|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5鲁迅全集6第2卷第278页。

l}/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0(5莲蓬人6,1900年作),5鲁迅全集6第8卷第470

页。

l~小说中人物此类取名,常常是在讽刺攀附者,而与被攀附者无涉。例如鲁迅笔下的高尔础

(5高老夫子6)。韩愈研究本是钱钟书家学,

参见钱基博著5韩愈志6,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年初版,1958年增订本。钱钟书本人在5谈艺录6中对韩愈多所论及,少有非难之词。 m u5鲁迅全集6第5卷第287页。鲁迅漏引了/做器皿,通货财0六字。另,/米粟0应为/粟

米0。大约鲁迅引文只凭记忆,不查对原书,

故常有此种情况。

m v5中国小说史略#唐之传奇文(上)6,5鲁迅全集6第9卷第70页。

m w例如,陈寅恪早注意到韩愈同小说的关系,三十年代著有5韩愈与唐代小说6,原载1936年

4月5哈佛亚细亚学报6(英文)第1卷第1期,

程千帆中译文载5国文月刊6第57期,收入5闲堂文薮6,5程千帆全集6第7卷,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m x唐德刚5/我的朋友0的朋友6,5胡适杂忆6,北京,华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页。

m y苏轼5潮州韩文公庙碑6,5苏文忠公全集6后集卷十五。

m z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文代会会徽图案由毛泽东、鲁迅的侧影像和六面红旗构成。

m{郭沫若:5鲁迅与王国维6,载1946年10月上海5文艺复兴6第2卷第3期。

m|参见叶德浴5郭沫若对鲁迅态度剧变之谜6,载5鲁迅研究月刊62004年第7期。

m}周海婴5鲁迅与我七十年6,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94页。/必须说明的真相0:

(/四人帮0粉碎后,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委会第

三次扩大会议近代组的一次分组会上)/前辈

李初梨说:-鲁迅算什么!郭沫若提出革命文

学的时候,他还在喊虚无主义呢!0 m~郭沫若5致胡曾伟6,5郭沫若书信集6(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37页。

n u例如王朔的5我看鲁迅6,载5收获62000年第2期。

n v周作人5关于鲁迅之二6,载1936年12月1日5宇宙风6第30期,收入5瓜豆集6。

n w周作人1958年5月20日致曹聚仁信,5周曹通信集6,南天书业公司1973年版。

n x陈独秀5文学革命论6,载1917年2月1日5新青年6第2卷第6号。

n y胡适5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6,5胡适文存二集6卷二,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版。其实,

清代蒋湘南早已指出这一点:/非八家之弊古文,乃学八家者之弊八家也,,。数百年来所谓八家之文,则非古文也:韩皂欧台,沾沾自喜,语助星罗,吞吐否唯,其弊也奴。0(5与田叔子论古文书6,5七经楼文钞6卷四)。

n z周作人5苦口甘口6,上海,太平书局1944年版,第57页。

n{周作人5六朝散文(课程纲要说明)6,未刊稿,收入陈子善、张铁荣编5周作人集外文6(下)

第479页,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社1995年版,第479页。

n|周作人5风雨谈.关于家训6,上海,北新书局1936年版,第84页。

n}周作人5秉烛谈.谈韩文6,上海,北新书局1940年版,第212页。

n~5坏文章之二6,载1950年8月22日5亦报6,收入陈子善5知堂集外文#亦报随笔6,长沙,

岳麓书社1988年版。这段话的大意与1935年1月所作5厂甸之二6中引述钱振5谪星笔谈6一段话相似:/退之与时贵书,求进身,

打抽风,摆身份,卖才学,哄吓撞骗,无所不有,究竟是苏张游说习气变而出此也。0周作人加评语道:/我对于韩退之整个的觉得不喜欢,器识文章都无可取,,,讲到韩文我压根儿不能懂得他的好处。0见5苦茶随笔6,上海,

北新书局1935年版,第39页。

o u周作人5苦茶随笔#厂甸之二6,第40页。

o v周作人5文人之行6,载1936年5月1日5宇宙风6第16期,收入5风雨谈6时改名5蒿庵闲话6。见5风雨谈6第165页。

o w周作人5药味集#再谈俳文6,新民印书馆1942年版,第212页。可比较他后期评价鲁迅的

一段话:/世无圣人,所以人总难免有缺点。

鲁迅写文态度本是严肃,紧张,有时戏剧性

的,,。01958年1月20日致曹聚仁信,5周

曹通信集6,香港,南天书业公司1973年版。 o x遗稿,载1993年7月3日5文汇读书周报6,另收入钟叔河编5知堂文类编6第3卷,长沙,湖

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o y53近代散文抄4#新序6(1932年),5苦雨斋序跋文6,上海,天马书店1934年版,第169页。 o z5看书偶记#3扪烛脞存46(1939年5月2日), 5书房一角6,新民印书馆1944年版,第113

页。

o{5文学史的教训6,5立春以前6,上海,太平书局1945年版,第125页。

o|5风雨谈#3蒿庵闲话46,第165-166页。

o}中书君:53中国新文学的源流46,载1932年11月1日5新月6第4卷第4期,收入陶明志

编5周作人论6,上海,北新书局1934年版,第

155页。

o~53扬鞭集4序6,5谈龙集6,上海,开明书店1927年版,第67页。

p u5中国新文学的源流6,北平人文书店1932年版,第86-87页。

p v例如,5谈文章6,5知堂乙酉文编6,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1961年版。又如5坏文章6,载

1950年8月21日5亦报6,收入陈子善编5知

堂集外文#3亦报4随笔6,长沙,岳麓书社1988

年版。

p w5坏文章(之二)6,载1950年8月22日5亦报6,收入陈子善编5知堂集外文#3亦报4随

笔6,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

p x5古文的不通6,载1951年6月29日5亦报6。 p y如5书苑折枝6,5鲁迅全集6第8卷。5/立此存照067篇和5题未定草6中一些篇什,5鲁迅

全集6第6卷。

p z5关于近代散文6,5知堂乙酉文编6,第64页。 p{5汉文学的传统6,5药堂杂文6,北平,新民印书馆1944年版,第3-4页。

p|5风雨谈#3蒿庵闲话46。

p}5中国的思想问题6,5药堂杂文6,第13页。 p~参见5/扫荡反动老作家0一案经过6,载南京

师范大学编5文教资料61987年第3期,赵京华、许红梅编译。另参看5首都高等法院审判周作人档案资料6,孙郁、黄乔生主编5回望周作人#国难声中6,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q u至少在5谈韩文6、5坏文章之二6、5古文的不通6、5反对韩文公6中都批评了5送孟东野序6。

q v5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6,5金明馆丛稿二编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18页。

q w q x q{陈寅恪5冯友兰3中国哲学史4下册审查报告6,5金明馆丛稿二编6,第251-252页。 q y陆键东5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6,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12)113页。关于韩碑段碑故事,参见5新旧唐书#韩愈传6及李商隐诗5韩碑6。

q z陈寅恪5金明馆丛稿初编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q|黄云眉5读陈寅恪先生3论韩愈46,5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6,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7-100页。

q}黄云眉5韩愈文学的评价6,5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6,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

5)6页。

q~5王文公文集6卷七十三。

r u5河南程氏遗书6卷十八。

r v5朱子语类6卷一三七。

r w朱熹5读唐志6,5朱文公集6卷七十。

r x5传习录6上,5王文成公全集6卷七十。

r y5柳文指要6,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589页。

r z同上,第1629)1630页。

r{刘大杰5中国文学发展史6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82页。

r|同上,第288-289页。

r}卞孝萱、张清华、阎琦5韩愈评传6(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r~阎琦、周敏5韩昌黎文学传论6,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s u5关于当前文化动态的讨论6(胡适、苏雪林通信),载1937年3月1日5奔涛6第1期。见中

(下转第12页)

m y但如果仔细阅读李何林先生的5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6,仍可以发现,他在序言里所鲜明地表达的价值判断,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他的历史叙述中,这里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涉及文学史理论的一些重要问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与讨论。

m z5自传及著述经历6附录:51987年8月1日自制悼词6,5李何林全集6第1卷5页。

m{成为主导地位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回避的原因是毛泽东对鲁迅的高度评价所引起的意识形态乃至权力的介入,发展到极端,就将/鲁迅-五四.0唯一化,对其他人的/五四0形成了某种压抑,而/鲁迅-五四.0本身也出现了许多李何林先生所说的/歪曲0,以及投机者的渗入,并在事实上形成了对/鲁迅-五四.0的不同理解与阐释,出现了许多分歧。而这样的分歧在学术研究中是永远存在的,因此,这里所说的/鲁迅-五四.0学派本身,也只是大体上的价值理想上的相同或相似,而在进一步的理解与分析上仍是存在着歧义的。

m|参看5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82年版重版说明6,5李何林全集6第3卷4页;5自传与自述经历6,5李何林全集6第1卷3页。

m}毛泽东5新民主主义论6,5毛泽东选集6658页,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m~5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序6:/有人说-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新中国的圣人.0。李何林并据此作了发挥,说/埋葬鲁迅的地方是中国新文学界的-耶路撒冷.,5鲁迅全集6中的文艺论文也就是中国新文学的

5圣经60。(5李何林全集6第3卷6页)。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学的演讲由胡风在他主持的5七月6月刊(重庆出版)1938年第3期首次发展,毛泽东的鲁迅观也就在大后方知识分子中广泛流传,产生了很大影响。而据李何林在51982年重版说明6中交代,/在反动派掀起第一次全国反共高潮(1939年冬)1940年春)的前夕,在法西斯统治的四川,我没有说是毛主席说的,用了-有人说.三个字0。(5李和林全集6第3卷4页)。

n u拙作5远行以后)鲁迅接受史的一种描述6 (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对此有详尽分析,可参看该书36)39页。

n v参看田本相5李何林传6158)159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n w参看53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4自评6,5李何林全集6第3卷1)))9页;5我的文学研究与教学生涯6,5李和林全集6第1卷4页。据李何林先生所说,最后说服了他的是范文澜所说的/无产阶级思想在这个运动中虽然数量比较小,质量却比较高,,,这是从发展的一方面着眼所得的结论0这一段话。李何林因此而检讨自己/在蒋管区虽然也看过一点辩证唯物论的书,记了一些书本上的法则或教条,但不能运用于实际,遂把一个衰老没落的似乎强大的事物(资产阶级思想)遮盖了新生的发展着的量虽小而质高的事物(无产阶级的思想)的领导作用0。

n x参看田本相:5李何林传6第十五章/一个小问题0。

(上接第38页)

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5鲁

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6第2卷,北京,中

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693页。

s v苏雪林5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6,载1937年3月16日5奔涛6第2期。见5鲁迅研究学术

论著资料汇编6第2卷第728页。

s w如葛红兵5为20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6,载5芙蓉61999年第6期。

s x5且介亭杂文末编6,5鲁迅全集6第6卷。

s y载5鲁迅研究月刊62003年第3期。

s z周作人1964年10月17日致鲍耀明信:/对于

郭公表示不敬,此已渐成为一般的舆论,听中学教员谈起,现在大中学生中间有一句话,说北京有四大不要脸,其余的不详,但第一个就是他,,个人对他并无恶感,只看见5创造十年6(?)上那么的攻击鲁迅,随后鲁迅死后,就高呼-大哉鲁迅.,这与歌颂斯大林说-你是铁,你是钢.同样的令人不大能够佩服也。0 5周作人鲍耀明通信集6(1960-1966),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7页。

s{郭沫若5李白与杜甫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58页。

周树人与周作人纠纷之原再探

周树人与周作人纠纷之原再探 鲁迅做为中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文坛上一颗耀眼夺目的眼球。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赞扬,“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文化先进的方向。 但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些不敢去触及的地方,鲁迅先生也是如此。鲁迅先生一生中最大的两处伤痛,一是与朱安的不幸婚姻,二是与弟弟周作人之间的纠纷。 据相关资料记载,1923年以前。鲁迅与弟弟周作人的关系是很好的,甚而让人看了羡慕到眼红的地步。当鲁迅在南京水师学堂读书时,周作人还在小学。鲁迅先生用钱节俭,把大部分钱都用在买书上,然后就把适合弟弟读的书寄回家去。到后来,鲁迅到日本留学,周作人便在京师学堂读书,由于经济原因,鲁迅先生放弃了自己再深造的机会,毅然回国当教员以补贴周作人上学之费用,再后来,周作人也当了教员,鲁迅便让他与妻子羽太信子搬到八道湾同往,若有时间,鲁迅常会帮作人审看教案,抄写摘录。有一次,周作人患了场大病,鲁迅便急的到处向友人借钱,甚至于比自己生病时还紧张….. 我想周作人的心就算是石头做的,也应对大哥的如此厚情感动钦佩吧,然而,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恰如所料的起来。在1923年7月18日,周作人突然递给鲁迅先生一封信:“鲁迅先生,我作日才知道一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承担受得起,也不想责难——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以后的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八日,作人。”从此,骨肉情深的兄弟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一封绝交信两人的心灵间划出了一道深深的沟壑!然而,事情的糟糕程度远不止如此。据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写道:“周作人曾拿起一重烟炉向鲁迅掷去,幸而被别人接住,才不致于打破鲁迅的头。”更可恶的是,周作人把鲁迅“赶”出了八道湾,这有何异于“鸠占雀巢”!后来周作人就在文学上对鲁迅进行严厉的批评,最为严重的一次文学攻击,便是周作人知道鲁迅“闲置朱安,再娶许广平”后对鲁迅进行的一连串的臭骂。 为什么原本感情深厚的兄弟最后竟成了仇人呢?难道7月18日那封信只是一种突然么?对此,很多研究鲁迅的学者众说纷纭。而在鲁迅的作品中几乎找不到他与弟弟周作人的相关事迹(唯有一篇《诸弟记》)。 我觉得每件事都会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周作人7月18日给鲁迅那封信绝非一种突然。这种矛盾应是很早就开始了,而那封信则是这种矛盾不断演变储存。最后爆发出来一种手段。而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因素错综的结果。 常言道:“习惯决定一切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想这种矛盾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鲁迅的周作人的性格与价值取向。鲁迅的性格中透露出的是一种刚毅,一种傲骨,而周作人的性格浮现出的是软弱是屈服。这一刚一柔,本身便是一种极大的反差。鲁迅所走的是中国共产主义道路,即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而周作人是国民党的“御聘文人”,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为国民党买命的走狗。当时,两党对峙,就是想让他俩不矛盾都不行。 而这种性格的不同,使羽太信子成了造成两人的纠纷的核心因素。羽太信子是个具有强烈民族歧视观念的日本女人,当时日本是军事强国,而中国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自然的羽太信子尊重她的国家,藐视中国的一切。就连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是日本货。甚而,常让朋友从日本销“新鲜”的物品拉使用。若是有什么病也是请日本医生看,其费用花俏之大自是不必多说。而且羽太信子有是个贪婪无度,野心勃勃,挥霍浪费的两面人物。她在鲁迅面前装得规规矩矩,从不当面多呵一声,但到了周作人那里便尽是说鲁迅的坏话,进行恶意的诋毁。她所想的就是怎么样把这些“中国人”赶出去,让自己独占八道湾,而上面已说过周作人性格软弱,只为求得“若雨斋”一桌之清静,是个典型的“怕老婆”。所以,羽太信

羽太信子与周作人的悲剧人生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位巨匠,和其胞兄鲁迅一起同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可以说是不亚于鲁迅。但是,周氏二兄弟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鲁迅在逝世后,尤其是解放后,其地位简直被神化了,而周作人却由于在抗日战争时期附敌当了汉奸而遭世人唾弃,晚年生活也是在“穷、病、闹”中悲惨度过的。可以说,周作人的人生,是悲剧的人生。产生这一悲剧的根源,当然跟周作人自己软弱怯懦和苟且偷生的性格有主要的关系。但是,周作人的妻子——日本女人羽太信子,对周作人的人生悲剧也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羽太信子,周作人可能不会去依附日本人当汉奸,没有羽太信子,更没有周作人晚年的“穷、病、闹”。 一、羽太信子的奢侈无度和日本身份是周作人当汉奸的原因之一 历史在必然的同时有很多偶然。假如周作人没有当汉奸,那么他一定也会跟他的大哥鲁迅一样功德圆满,一定会备受世人崇敬。但是这毕竟是假设。真实的历史是:周作人自1939年始“下水”当汉奸,抗战胜利后受到审判,1945年至1949年一直被关押在监狱,解放后,在困苦和屈辱中度过,1955年还被北京市法院判决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67年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下寂寞的死去。 周作人当汉奸无疑是他悲剧人生的开始。关于周作人为什么要当汉奸的原因,学术界看法颇多。有人说是周作人自己骨头软没有民族气节。有人说是他和鲁迅失和后,故意为了塑造自己和鲁迅相对立的形象,这样一来,习久成真,鲁迅革命,他偏反革命,终于使自己滑入当汉奸的下场。有人说是迫不得已的,情有可原的;有人说是一念之差,偶尔失足的。还有人说是并非投降日寇,而是中国共产党人让他留在北平,深入敌人心脏搞地下工作的。还有人说,周作人本来也是准备南下的,但是舍不得多年苦心积累的藏品,所以留在了北京。 ①总之,说正说反的都有。但一般都忽略了他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对他当汉奸一事的影响。 1937年,北平陷落前后,学术文化界人士纷纷南下,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也宣布南迁。但是南下的队伍中始终没有看见周作人。周作人的很多朋友和关心中国文化前途的有识之士,都纷纷写信给他,或者在报纸上撰文,盼望周作人南下,据说,原本他也与诸同事好友计议着南迁。如果真是那样,也许逃难的颠簸竟可以抵消他此后一生的坎坷与羞耻——他可以就此躲过了任伪职当汉奸的机会,可以堂堂皇皇地做一辈子教授。但是,为何周作人最终还是没有南下呢,最终以至于沦落为汉奸呢?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周作人的性格喜欢安宁平和,不想颠簸流离地逃难。受到日本人胁迫时(1939年元旦有特务刺杀周作人,但子弹正好打在腹部的铜钮扣上才没有丧命)缺少骨气,苟且偷生做了汉奸。 2、周作人对抗战胜利缺乏信心。他对当时形势有错误的估计,他曾经对别人谈过:我是学海军的,我很知道海军的作用,而中日之间海军的数量是很悬殊。我们这样一个海军,去对付日本那样一个海军,是对付不了的。所以他认为中国是必败的。 3、周作人早年留学日本的经历以及他妻子是日本人,使他对日本文化有特殊的感情,他一直把日本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4、羽太信子的拖累。 前三个原因,论述的人很多,这里我只论述第四点。我列举以下几个论据来说明: 1、羽太信子是贪图享乐的人,一直过惯了奢华的生活,自然不肯颠沛流离地加入到难民的队伍中。况且,占领北京的是来自她祖国的军队。 据周建人讲:“她(羽太信子)并非出身富家,可是气派极阔,架子很大,挥金如土。(在北京兄弟失和前)家中有管家齐坤,还有王鹤拓及烧饭司务,东洋车夫,打杂采购的男仆数人,还有李妈、小李妈等收拾房间、洗衣、看小孩等女仆二三人。……更奇怪的是,她经常心血来潮,忽然想起要吃饺子,就把饭菜退回厨房,另包饺子。被褥用了一、两年,还是新的,却不要了,赏给女佣人,自己全部换过。这种花样,层出不穷。”②

《鲁迅与周作人》读书笔记

《鲁迅与周作人》读书笔记 其实以前自己就有过将他们比较起来的看的心理,可看完这书以后,以前的看法未免太肤浅了,当然现在肯定也是很肤浅的,但总比先前的进了一步。 看鲁迅的传记或者评论文章时,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周作人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相互的。但相对鲁迅来说,周作人那次与兄决绝之后,对他的打击是甚大的,这件事加重了鲁迅生命中坎坷沉重的一面,使鲁迅在以后的时间里孤军作战,对现实社会、人生产生了更大的怀疑。我想但从这一点就可以生发出很多言论来吧,这里我也就不祥做讨论。 书中从第一节的“初梦”写到最后的“荣辱”,很显然我们就可以看到孙郁是从时间顺序来结构内容的。兄弟两个从最初的日本留学到归国这段时期,可以说达到了各自知心的程度,鲁迅这种出于作为兄长的身份对周作人的爱深深的感动了我,鲁迅可以牺牲自己一部分的价值和追求来帮助弟弟,可以让自己整理翻译的书暑上弟弟的名字来发表,为了弟弟的生活费用支出,他本来可以再到日本研究几年的可他选择了归来,在弟弟回来之后,他又尽自己的能力尽量的把作人拉到自己身边来,此时的作人也跟哥哥一起奋战,一起译介外国优秀小说,探讨古文,特别在五四的时候与鲁迅一起举着思想启蒙的旗帜用文字表达着自己对中国的思考。可寻路是痛苦和迷惘的,这之间的过程有两个人的互相支持其实也能挺得过去,但是后来恩怨终于发生了。上面的叙述基本上可以概括书中的第一节到第五节。 书中提到了鲁迅与周作人的经历对他们性格及其创作的影响。一个是在经历了沧桑世事之后依然选择了“入世”,这义无返顾的选择痛苦并夹杂着矛盾和怀疑,带着灵魂上的鬼气战斗着和生活着。一个在没有经历过过多的困苦之后选择了“出世”。在书斋里独自品味着人生,沉浸在书香气里怡然的探讨花草虫鱼,像个超脱的智者,可这种似乎与时代脱节的洒脱最终也使他走向了附逆的道路,令很多现代和当代的学者惋惜和为之悲哀。但两个人同时又好象是都与现实社会相抵牾的现代知识分子,只不过一个是进取,一个是退到书堆里寻乐趣。从人格精神来说,无疑鲁迅的选择是带有崇高意义的。我很同意作者把这两个人所走的道路看成是现代知识分子在当时的环境下走普遍的两条路,而且很多人似乎都没走好,也就是说没有坚持,很多现代的知识分子都随着大波逐流,可如果你不逐流你的命运又怎样呢?到了解放后,到了文革经历过五四的知识分子和没有经历过五四的积极分子一样的沉默了,不沉默的结局又会是怎样呢?我想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可历史似乎又是这么的残忍和充满悖论。 书中书趣这一节我觉得是本书对我的新颖之处。这一点我在很多文章中虽看到过,但好象都没有专门展开的论述,而且这里又是一种比较性的论述。两个人都有很深的古文功底,

鲁迅和周作人儿童与儿童文学观比较

收稿日期:2004-12-03 作者简介:宋其蕤(1947-),女,河南淅川人,广州大学副教授,从事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研究,同时从事文学创作。 鲁迅和周作人儿童与儿童文学观比较 宋其蕤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 摘 要:鲁迅和周作人同时投身/救救孩子0的新文化运动,以人道主义思想基础同时接受西方/儿童本位论0儿童观,构筑其大致相同的儿童文学观。十年以后,各自思想发展历程不同,其儿童文学观亦发生变化,一个提倡儿童文学培育新人,一个仅仅主张顺应儿童需要;一个主张/有味0与 /有益0并重,另一个只提倡儿童文学的/趣味0。 关键词:鲁迅;周作人;儿童;儿童文学观;比较 中图分类号:I 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4X(2005)05-0047-06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位先驱鲁迅与周作人,都曾以极大热情提倡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他们具有相同又有极大不同的儿童和儿童文学主张,本文试将两位文化巨匠的儿童与儿童文学观做一比较。(一)人道主义是周氏兄弟儿童观的共同出发点;鲁迅发出/救救孩子0,周作人首先提出儿童文学的称谓,并且明确地把儿童文学纳入/人的文学0中 五四时期的鲁迅,第一功绩在于5狂人日记6发出了/救救孩子0的振聋发聩的呐喊,虽然不能完全说是这第一声呐喊震醒了中国文化界,使文化思想界注意到儿童、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但这呐喊确实使更多的文化人关注并投身到研究儿童的儿童热中。之后,5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6,5随感录625、40、49、63等阐述儿童问题的杂文在1918~1919年间的5新青年6上陆续发表,并且把儿童问题纳入他反封建文化思想的批判体系中,把儿童问题当作批判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5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6开宗明义说明自己作文章的本意,是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 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看法。 鲁迅提倡解放孩子,把儿童当人,当作独立的、自主的人。 鲁迅在其5随感录6二十五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子女是他父母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0的萌芽。/小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0他大力抨击封建伦常不把儿童当人的封建家庭的儿童观念,极力提倡新的儿童观。在他看来,父生子不过是自然规律,而非父对子的恩。这大逆不道的宣言是一声惊雷,动摇了父权的基石。 为了让每一个父亲成为合格的父亲,鲁迅在5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6中严格区分/孩子0与/人0的不同,把父亲区分为/人之父0与/孩子之父0,只有成为/人之父0,才能对孩子/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0使子女有自立的能力,独立的能力。他呼吁父亲为子女牺牲,为子辈创造光明的未来。/先从觉醒的人开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0[1] 鲁迅提出理解儿童。 鲁迅认为,儿童与成人平等,但儿童又不等同成 第4卷第5期2005年5月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 gzhou Universi ty (Social Science Edi tion) Vol.4No.5May 2005

周作人与鲁迅的恩怨始末

周作人与鲁迅的恩怨始末 周作人在他的苦雨斋中写作。年轻时代的周作人。晚年的周作人与长孙在一起。周作人与妻子羽太信子合影,左一为羽太信子,左二为周作人。北京鲁迅博物馆中收藏的仅有的两张鲁迅与周作人合影之一,第一排左三为周作人,右三为鲁迅。 “三十岁前不读周作人”。周作人太复杂了,他不同于鲁迅,他的复杂在于思想不易被人们所理解。今年5月6日是周作人逝世40周年纪念日,怀着对这位特殊的历史名人的好奇,记者对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进行了专访。 周作人一生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一是苦雨斋,二是鲁迅。在那个“南鲁迅,北知堂(周作人)”的时代,他的学识甚至一度被认为超过鲁迅,但就是这样一个被认为思想超前的人,竟一朝失节,而将后人丢在了对其绝美文笔的留恋与对其民族气节缺失的鞭挞的矛盾中。 文/本报驻京记者柳建云 北京鲁迅博物馆供图 时光退回到127年前的清代末年,光绪甲申年十二月初一,即1885年1月16日,绍兴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周作人出生了,那一年,中法战争以中国签订屈辱条约为结束。在那个内外交困的时代,整个国家、民族正无可避免地走着历史

的下坡路,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处于整体崩溃的前夕。 安逸童年 待到鲁迅、周作人这一代出世时,原本富足的周氏家族正由兴至衰,尽管往日的豪华排场已经消尽,但也依然可以不愁吃,不愁穿,过着精神与物质都有余裕的消闲生活,从小周作人就习惯了这种安逸的局面。从15岁起,周作人看到兄长鲁迅在南京读书,每每读到兄长的家书,对外面的世界甚为羡慕,于是,周作人1901年秋到南京水师学堂。1906年随鲁迅赴日本留学,与鲁迅一起编译《域外小说集》,后入东京政法大学、立教大学文科学习。 周作人从绍兴离开后,就一直在鲁迅的庇护下成长,在日本留学期间,兄弟俩都没按部就班地拘泥于本专业学习,其间,鲁迅总是督促周作人翻译,周作人偷懒时,鲁迅往往以兄长名义斥责他,鲁迅的这种习惯甚至在周作人已显赫成名时,仍未更改。 风雨飘摇 1911年夏,周作人回国后,先后任浙江省教育司视学和绍兴教育会会长、浙江省第五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春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国史编纂处纂辑员。当时周作人已经在中国名声显赫。 1919年11月21日,鲁迅与周作人一家迁至北京西直门内八

鲁迅与周作人因何失和

鲁迅与周作人因何失和 鲁迅是家中的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二弟周作人,比他小4岁;三弟周建人,比他小7岁。从1919年起,收入丰厚的鲁迅将母亲、二弟全家与三弟全家都接到了他在北京八道湾购买的一所大宅院,一大家子人开始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四年之后的1923年,鲁迅与二弟周作人却意外地 中国文化史上周氏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真是了不起,特别是鲁迅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年纪差得不是太大,周作人的成长都是由他的兄长鲁迅一路引导,鲁迅不但负责这个家庭的物质生活,还负责引导弟弟们的精神方向。鲁迅到南京上学,也把他的弟弟接到南京上学,鲁迅去日本留学,后来也把他的弟弟带到日本留学,在留学过程中以及回国之后,兄弟两个人并肩战斗,一块写文章,一块做学问,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名的先锋健将,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弟弟周作人还比鲁迅名气更大一点。那个时候,周作人在北京大学当教授,很多人后来才知道周作人有一个哥哥,他的学问也不错。比如后来成为著名武侠小说家的白羽,年轻的时候仰慕周作人,写信要求拜见,有一天到府上拜见周作人,结果周作人不在家,鲁迅出来接待他,说我是周作人的哥哥,我跟你谈谈吧。白羽说,既然他不在家,跟你谈谈也行。周树人问他喜欢读谁的小说,白羽说一个人是冰心,一个人是鲁迅,周树人说鲁迅就是在下,白羽这才对他很尊重。很长时间内,周作人名气更大一些。谁也不会想到,这样好的兄弟,思想感情这样接近的兄弟,最后会分裂、分手,会绝交,所以我想是不是因为感情太好了,上天嫉妒,也许是命里注定,结果他们由不分彼此,最后发展为终生不再 鲁迅与周作人为什么会失和?这已经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大悬案和鲁迅研究的一大谜团。人们想象不出:本来最为亲近的兄弟两个,最终会绝交,终生不再往来。更为不解的是,两人绝交之后,绝口不提此事,怨恨之深,难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周家兄弟失和的真相至今还是一个谜,没有人能完全搞清楚。尽管有人收集了很多材料,努力想搞清楚,因为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但由于涉及到个人隐私,很多材料不完整,没有办法彻底查个水落石出。表面上看来它是家庭纠纷。因为周家是一个大家庭,用今天的话说,经济核算是一笔糊涂账。鲁迅的收入很高,他直接把钱交到家里,但是兄弟周作人娶了一个日本夫人羽太信子,羽太信子每天的生活是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家里一切用品都要到日本商店去买,她太喜欢日货。人家也是爱国主义者,非常爱自己的国家,家里大人小孩生病,都要请日本的大夫,所有东西都要是日货。做满了一桌子的菜,说不好吃,就全部倒了重做,家里被子和褥子说不新了,马上重做一套新的,出门一定要坐汽车。试想想,上个世纪20年代,出门就坐汽车,那是不得了的,当然,鲁迅是愿意为这个家庭做奉献的,他是长子,是家里的大家长,他只要家庭和睦,什么都愿意去做。鲁迅曾经说,我的钱是用黄包车拉进来的,但是人家是用汽车送出去。所以他觉得自己拼命做,却总不能满足要求。这个方面的材料 1923年至1924年间,其实他跟周作人的思想分歧还不是太大,但是有一天,

简论鲁迅与周作人散文的异同

姓名:曹佳培 班级:06级中文3班 学号:10220062200104 从《喝茶》看鲁迅晚期与周作人早期散文首先,必须要承认,虽然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在中国文学史上都被尊为散文大家,但是要从他们的文章中分离出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鲁迅自不必说,他自己都很难说清“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周作人的“美文”其实也很麻烦,他在不同时期对于“美文”的定义和实践出入都比较大。 幸好,兄弟二人终于还是有一些纯正的散文作品的,其中,就包括两人的同题文章《喝茶》。周作人的《喝茶》创作年代较早,最初发表于1924年12月29日的《语丝》上,后收入《雨天的书》;鲁迅的《喝茶》原载于1933年10月2日《申报·自由谈》,后收入《准风月谈》。从创作年代不难看出,一则鲁迅的后期创作,一则周启明的早期文字,然而其实都是二人那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 周作人的《喝茶》,是就喝茶谈“喝茶”,从徐志摩的讲“吃茶”起笔,进而推及日本“忙里偷闲,苦中作乐”的茶道,此后即切入“喝茶”之本题,叙了一些地方喝茶的习惯。乍看都像是作者从生活中信手拈来的“鸡毛”、“蒜皮”,实则反应了作者平和淡雅、闲适舒畅的生活情趣,七十年来味醇耐读,经久不衰。《喝茶》一文的语言也代表了作者一贯的语言及艺术特色: 一、平淡自然,舒徐流畅。文中抒发了作者由“喝茶”引起的种种联想与感受,用富有生活情趣和知识魅力的铺叙,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取代了“平板呆滞”的空洞议论,流露出作者那种闲适、自由的心境和退隐、超脱的情感。 二、知识广博、文情并茂。作者前期的散文有着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情趣。《喝茶》一文中,作者凭借博大精深的艺术功力,紧扣“茶”字,纵横捭阖,古今中外,汇聚笔端。无怪乎有人说,读“知堂小品犹如坐上特别快车,东南西北,一览无余”。 三、结构精巧、玲珑剔透。周作人说:“对于小品散文我的意思本来只想说

周作人至死相信鲁迅偷看其妻洗澡 贬称许广平为

周作人至死相信鲁迅偷看其妻洗澡贬称许广平为“妾” 自1960—1966年辞世前,周作人给未曾谋面的香港朋友鲍耀明写了402封信,它们成了研究周作人晚年的思想、观点、情趣以及社会交往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鲍耀明致周作人的339封信,对研究晚年周作人也至关重要。这里不拟全面论述《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丰富内容,只谈谈其中有关鲁迅的话题。 鲁迅崇拜之争 1962年5月8日,鲍耀明给周作人寄上了林语堂3月3日在香港发表的《追悼胡适之先生》一文,并作了摘录,有云: “文章的风格和人品的风格是脱不了的。关于文章,适之先生是七分学者,三分文人,鲁迅是七分文人,三分学者。在人格上,适之是淡泊名利的一个人,有孔子最可爱的‘温温无所试’,可以仕、可以不仕的风格。适之不在乎青年的崇拜,鲁迅却非做得给青年崇拜不可”等语,似乎说得过火些,先生以为然否? 周作人在5月16日的复信中,做了这样的回答: 承示林语堂文,想系见于港版,其所言亦有一部分道理,胡博士亦非可全面抹杀的人,所云学者成分多,亦是实话,至说鲁迅文人成分多,又说非给青年崇拜不可,虽似不敬却也是实在的。盖说话捧人未免过火,若冷眼看人家缺点,往往谈言微中。现在人人捧鲁迅,在上海墓上新立造像,我只在照相上看见,是在高高的台上,一人坐椅上,虽是尊崇他,其实也是在挖苦他的一个讽刺画,那是他生前所谓思想界的权威的纸糊之冠是也。恐九泉有知不免要苦笑的吧,要恭维人不过火,即不至于献丑,实在是大不容易事。 抛开胡适不谈,周作人评鲁迅的上述文字,抵得上鲁迅杂文的一贯风格——尖锐泼辣。当时敢于如此谈论鲁迅者,实在不多见。虽系私信,亦属难得。即使在今天,它们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这里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关于鲁迅本人的问题,即“文人成分多……非给青年崇拜不可”;二是鲁迅崇拜问题,即“现在人人捧鲁迅”;三是上海鲁迅墓上新立造像,究竟是“尊崇”还是“讽刺”的问题。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密不可分,也几乎灌注了兄弟失和后周作人对鲁迅的全部怨恨。 说鲁迅“文人成分多”一点不错,因为鲁迅虽然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学者型作家,也写有《中国小说史略》那样大部头的学术著作,但他毕竟是一位作家和诗人,即所谓的“文人”。然而,“文人”就“非给青年崇拜”吗?显然不是,没有这样的逻辑。周作人也是文人,我们似乎并未觉得他“非给青年崇拜不可”。表面上,周作人是在引林语堂的话,实际上这是他自己的心声。20世纪30年代,他一再攻击鲁迅热衷于“接受崇拜”,热衷于当左翼文坛首领,并讽刺他“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一口袋尼采”。这里的攻击,可以说正是重复了当年的那些老话。回头再看他对鲁迅塑像的批评,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当周作人写信时,鲁迅塑像在全国仅上海一家,“别无分店”。这是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所树,怎能说是对鲁迅的“个人崇拜”?又怎能说是对鲁迅的“讽刺”?周作人对鲁迅塑像这么反感,对人民崇敬、热爱鲁迅这么反感,就是因为他没有认识到鲁迅对中华民

毛天哲:周作人的不辨而辨(修订稿)

周作人的不辨而辨 文/毛天哲 鲁迅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个人一但处在需要为自己辩解的时候,他的地位就已经非常屈辱。”这句话虽然并非是针对周作人而说,但现在看起来简直是为他的二弟周作人的凄楚一生所度身订做的预言。 周作人是鲁迅的二弟,比鲁迅小四岁,生于1885年,他比鲁迅多活了三十年,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烈焰正炽时在北京辞世。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栅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缓,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 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思想渐离时代主流,主张“闭户读书”。30年代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虫鱼”的狭小天地。此时直至40年代所写的散文,格调“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影响日益缩小。 抗日战争爆发后,居留沦陷后的北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伪职。1945年以叛国罪被判刑入狱,1949年出狱,后定居北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

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另有多种译作。 周作人与鲁迅二十年代初期反目,从此“动若如参商”,再也没有见面。反目的原因至今也没有一个可以让人信服的解释。看鲁迅的旧诗,有几篇《怀诸弟》真情毕现,是他那些投枪匕首风格以外少见的婉约之作。周作人对兄弟反目,“至死不悔”。鲁迅生前,他数缄其口。直到晚年写的《知堂回想录》里,才隐约有点伤逝之情。 三十年代在北京,以周作人为中心,有一帮京派文人,形成了与鲁迅为中心的进步海派文人相对垒的局面。不过,真正能和鲁迅极尽阳刚之气的作品相抗衡的也只有周作人那些苦涩回甘,外柔内刚的小品文。晚期的作品真正到了炉火纯青,苍老遒劲的地步。西有长庚,东有启明。在中国现在文学史上,会稽周氏兄弟是两颗最璀璨的明星。他们如两峰对峙,双水分流,代表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新文学的最高成就。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无疑是一个极有才气的人,语言天赋超人,未正经进过什么专门语言学校,他却先后学会了英语、古希腊语、梵文,而日语几乎和母语一样熟练,并以上面几种语言翻译了很多作品。在日本时,周氏兄弟的翻译作品大都是他口述,鲁迅笔译完成的。 他自小读书极多,博闻强记,对科举一路也算通品,第二次县考成绩把鲁迅远远抛在后面。但给人感觉,他与鲁迅相比,创造性思维却要差很多,真知卓见也少,看他的文章旁引博征、引经据典,而他自己的主张要透过字缝去找。这是考试性人才的通病,其实现在也是如此。 鲁迅是看重周作人的,在他向外国介绍的当时中国著名作家中,第一个就是周作人,他临去世时,枕边还放着周的书。反目后,鲁迅在公开场合指责过周不多,只是在和友人的通信中说过他“昏”。这个评价真是一语中的。 周作人却常攻汗鲁迅。刘半农去世后他那篇怀念文章中打油诗“漫云一死恩仇泯,海上微闻有笑声”皮里阳秋,直指鲁迅。《老人的胡闹》那样的尖酸刻薄也是对鲁迅而发。可笑的是,解放后为了稻粱谋,他写了大量回忆和阐释鲁迅的作品的文章。让人既觉得鄙夷也心酸。

和鲁迅有关的人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 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后改为豫才),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鲁迅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作家,现代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 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毛泽东曾评价他:“鲁 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 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的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 想和社会评论、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 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等。他对于五四 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的影 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一、鲁迅家人 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鲁瑞。 1、祖父:周介孚(后改名周福清) 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江西金溪知县、内阁中书。 周介孚没有什么著作。他写过几十首诗,装订成集,称为《桐华阁诗钞》,鲁迅曾将它抄录一过,没有刊刻。 周介孚还写了大半生的日记。大概从他青年时代开始,一直写到他临终前一天。用红条十行纸写。字迹端庄,每年一本,线装得很好。放在地上,有桌子般高的两大叠。这部日记,反映了晚清一个相当规范的士大夫的带点传奇色彩的坎坷的一生;并通过他,还反映了当时的京都官场和地方社会的各种动态。1919年底,鲁迅回乡接家眷去北京时,把这些日记全烧掉了。鲁迅说:“我这次回来翻了翻,好像没有多大意思,写了买姨太大呀,姨太太之间吵架呀,有什么意思呢!”又说:“东西太多,带不走,还是烧了吧!”它们就足足烧了两天。值得一提的是,周介孚的两个孙子——鲁迅和周作人,都从青年时代起,用红条十行纸或蓝条直行纸记日记,每年一本,线装成集,鲁迅在逝世前一天还在记,周作人记到红卫兵只准他在灶间地上睡觉时止,离开逝世也不远了。 1893年(光绪十九年),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回来被革职下狱,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资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成为后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病故》家庭的变故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寄住在大舅鲁怡堂处。年底因房东要收回住宅,大舅迁到小皋埠当台门,鲁迅等又随之迁往那里。这段寄居生活约有半年时间,少年鲁迅尝到了"食客"、"寄人篱下"的滋味,体味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2、父亲:周伯宜

鲁迅与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

鲁迅与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 谈到周建人,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就是他的两个哥哥,鲁迅和周作人。 这二人对他的一生影响巨大,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他们几乎左右着他的命运和生活。特别是鲁迅,这种影响伴随了周建人的一生。直到现在,介绍周建人,必须要加上,他是谁的弟弟。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鲁迅好比是太阳,周作人则是月亮,周建人就是星星了。我一直觉得,周建人并不愿意生活在太阳和月亮的光芒之下,没有人愿意被别人照亮,而不是自己发光。他的生活空间被两位哥哥占据着,留给他的地方太小了,他一直在努力地想摆脱这种影响,但是徒劳无益。对于这种种的宣传和送上门的优惠,他无力阻拦,也无法挣脱,只能消受。我想,这种内心的苦楚,应该是有的。何况,他是一个有着强烈自主意识的人。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周氏三兄弟鲁迅、周作人、周建人常与同时代的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相提并论,他们的影响都是空前的,但就文化意义讲,宋氏三姐妹则远远无法与周氏三兄弟相颉颃。

三兄弟各有所长,也各有命运。鲁迅与周作人都博有文名,是文化界的棋手和栋梁,周建人则一直在两位哥哥的盛名之下,夹缝之中,名位略显尴尬。世人对三人的评价也各有千秋。鲁迅身披民族魂,被推上圣坛,被万人景仰;而周作人则因为附逆,身败名裂,遭千夫所指;周建人一生谨慎,先抑后扬,看似无功无咎,终得颐享天年。同为兄弟,身世相同,命途迥异。百年之后,回头再看,套用稼轩词:了却尘世平生事,赢得生死不同名,可怜同胞生。 周氏兄弟同出一门,后兄弟阋墙,家庭分分合合,外人很难厘清,道是治丝益棼,越搞越乱。而且,搞清楚又能怎样?与其再花力气判断他们的家务事,还不如看看他们兄弟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还有哪些积极的社会意义,可供今人效法学习。 按照当今成功学的推论,一个人成功的背后,往往会有几个关键的要素,包括:遗传、家庭、环境、教育、机遇、个人努力等等,这是一个相互关联的链条,似乎缺一不可。 拿这套理论来分析周氏三兄弟,也大致能对上号。不过一个人的一生远不是几个符号或者是几个概念能够解释的。假如抛开鲁迅的地位,还原他的作家身份;不提周作人那段历史,

鲁迅与周作人的散文

鲁迅与周作人的散文 作者:郁达夫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4年第12期 郁达夫 鲁迅、周作人在五十几年前,同生在浙江绍兴的一家破落的旧家,同是在穷苦里受了他们 的私塾启蒙的教育。二十岁以前,同到南京去进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后来同到日本去留学。到 这里为止,两人的经历完全是相同的,而他们的文章倾向,却又何等的不同! 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了之后,只消 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这是鲁迅作文的秘诀,详细见《两地书》中批评景宋女士《驳 覆校中当局》一文的语中——次要之点,或者也一样的重要,但不能使敌人致命之点,他是一 概轻轻放过,由它去而不问的。与此相反,周作人的文体,又来得舒徐自在,信笔所至,初看 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 就不对,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可,读完之后,还想翻转来从头再读的。当然这是指他从前的 散文而说,近几年来,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了。 两人文章里的幽默味,也各有不同的色彩:鲁迅的是辛辣干脆,全近讽刺;周作人的是湛 然和蔼,出诸反语。从前在《语丝》上登的有一篇周作人的《碰伤》,记得当时还有一位青年 把它正看了,写了信去非难过。 其次是两人的思想了:他们因为所处的时代和所学的初基,都是一样,故而在思想的大体 上根本上,原也有许多类似之点;不过后来的趋向,终因性格环境的不同,分作了两歧。 鲁迅在日本学的是医学,周作人在日本由海军而改习了外国语。他们的笃信科学,赞成进 化论,热爱人类,有志改革社会,是弟兄一致的;而所主张的手段,却又各不相同。鲁迅是一 味急进,宁为玉碎的,周作人则酷爱和平,想以人类爱来推进社会,用不流血的革命来实现他 的理想(见《新村的理想与实际》等数篇)。 周作人头脑比鲁迅冷静,行动比鲁迅夷犹,遭了“三一八”的打击以后,他知道空喊革命,多付牺牲,是无益的,所以就走进了十字街头的塔,在那里放散红绿的灯光,悠闲地,但也不 息地负起了他的使命;他以为思想上的改革,基本的工作当然还是要做的,红的绿的灯光的放送,便是给路人的指示;可是到了夜半清闲,行人稀少的当儿,自己赏玩赏玩这灯光的色彩, 玄想玄想那天上的星辰,装聋作哑,喝一口苦茶以润润喉舌,倒也是于世无损,于己有益的玩 意儿。这一种态度,废名说他有点像陶渊明。可是“陶潜诗喜说荆轲”,他在东篱下采菊的时候,当然也忘不了社会的大事,“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的气概,还可以在他的作反语用 的平淡中想见得到。 鲁迅的性喜疑人——这是他自己说的话——所看到的都是社会或人性的黑暗面,故而语多 刻薄,发出来的尽是诛心之论;这与其说他的天性使然,还不如说是环境造成的来得恰对,因 为他受青年受学者受社会的暗箭,实在受得太多了,伤弓之鸟惊曲木,岂不是当然的事情么?在鲁迅的刻薄的表皮上,人只见到他的一张冷冰冰的青脸,可是皮下一层,在那里潮涌发酵的, 却正是一腔沸血、一股热情;这一种弦外之音,可以在他的小说,尤其是《两地书》里面,看 得出来。我在前面说周作人比他冷静,这话由不十分深知鲁迅和周作人的人看来,或者要起疑问。但实际上鲁迅却是一个富于感情的人,只是勉强压住,不使透露出来而已;而周作人的理 智的固守,对事物社会见解的明确,却是谁也知道的事情。

鲁迅的与

鲁迅的与 小编液压机编辑https://www.360docs.net/doc/de12816947.html,/谢谢 ——鲁迅之生命论与终末论 (四)民族的危机感和生命主义进一步分析的话,还可以看到,中泽和有岛都不具备的鲁迅的生命观的特色,还在于鲁迅的生命观旨在唤醒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中所缺乏的有关生命的深刻的民族忏悔和危机感。这一特色,可以说,跟上文引用的北村透谷《内部生命论》中以宗教是否提倡生命来区别东西方文明的观点是相通的,这是刚开始接触西方近代的亚洲知识青年们共同的民族的自我反省。早从留学时期起,鲁迅就认识到了“中国人缺乏该有的根本的生命力”这一危机(丸山升语)⑦。进一步明白地说明了这一点的,就是众所周知的登载于《京报副刊》的有关青年必读书的问卷回答。他说:“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其理由是:“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这里说的“僵尸”,是一种在香港电影里可以看到的可怕的妖怪(从坟墓里活过来的尸体),伸直双臂,直着腿,一蹦一跳地走路。据说,那是因为尸体的关节硬直了。这么说,“僵尸的乐观”和“活人的颓废”两者之对比,在感觉上也甚为现实。 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谓流淌于近代中国文学的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为一种“悲凉感”。正如他们所说的,其由来之一是“因叔本华、尼采的生命哲学而触发的人生的根本性苦痛”。不能否认,鲁迅的进化论、生命主义有着尼采的影响,但在鲁迅身上,进化论和生命主义乃是引出深沉的民族的焦躁和耻辱的契机。这是鲁迅的进化论,生命主义的最大特征。 (五)不允许“生命”存在的支配构造在鲁迅而言,“奴隶”一词可谓“僵尸”的同义语。这是鲁迅批判旧社会的关键词(这一奴隶性批判,战后经竹内好的介绍,我们照搬来批判近代日本)。不过,鲁迅的论争态度,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参看后文所引汪晖语),往往不是就对手的表面上的论理,而是注目于对手其人物,思想、学派之“跟权势的关系”、“对权势的态度”以及“特定的支配关系中的位置”。在鲁迅对“奴隶性”的批判方面也不例外。 早在留学时期,鲁迅跟友人许寿裳一起看到了“中国人的病根”是“缺乏爱和诚”,认为其原因是因为在现实中长期处于异民族的“奴隶”地位。在《随感录六十五·暴君的臣民》(1919年11月)中,他认为,暴君统治下的臣民多比暴君暴虐。在《论照相之类》(1925年1月)一文中,引用了Th。Lipps的《伦理学的根本问题》的话,“临下者事上必谄”。在《谚语》(1933年7月)一文中,说“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隶”。这些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其中最尖锐地揭示了产生这一“奴隶”的现实的“支配关系”的是《灯下漫笔》(1925年5月)。 但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贴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我们且看古人的良法美意罢——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但是“台”没有臣,不是太苦了么?无须担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长大,升而为“台”,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驱使了。如此连环,各得其所,有敢非议者,其罪名曰不安分! 这正是对儒教(缺乏超越者跟个人的对应关系的共同体伦理)世界的现实的支配关系最为一针见血的揭露。而且,在这里,马上使人注意到的是,在这一“完美的图式”里,奴隶=奴隶主的连环圈至“台”之妻子即女性就断了。所以,木山英雄曾指出,小说《祝福》(1924

论鲁迅全集中的周作人文章

论《鲁迅全集》中的周作人文章 【内容提要】在现代文学研究界公认的《新青年》中四篇署名“鲁迅”的“随感录”之外,另外还有一篇署名“鲁迅”的《关于〈拳术与拳匪〉》的“通讯”很可能也是周作人所作。但学界不应过于强调作品的确切归属而将其从鲁迅名下除去。 【关键词】鲁迅/周作人/《新青年》 一 近读《鲁迅著译编年全集》①,发现此书第三卷已经明确将原来收入鲁迅杂文集《热风》中的《随感录》三十七、三十八以及四十二、四十三这四篇均宣布为周作人所作,仅是以“附录”形式收入这一鲁迅著译全集了。 此前,因为周作人说过《热风》中收有原本是他所作的文字,②文学研究界曾经通过种种细节线索来确认究竟除了《随感录三十八》之外还有哪几篇是周作人所作,如余斌先生的《妄测》和张菊香先生的《鲁迅周作人早期作品署名互用问题考订》。③尽管尚有争议,但经过不断的辨析,大致也取得了渐趋一致的看法,比如,《回望周作人?资料索引》一书就直接将《随感录》三十七、三十八、四十二这三篇视为周作人作品,④《周作人散文全集》⑤则与《鲁迅著译编年全集》一样指认了四篇。不过,印象中似乎一向主要是以研究周作人为主者才更愿意指认《热风》中有周作人作品,这次《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的做法,可以说是

鲁迅研究界的认可表示了。 二 据《鲁迅全集》⑥,《热风》中共有二十七篇原刊《新青年》杂志“随感录”专栏的文章,其中大多署名“唐俟”,署名“鲁迅”的只有三十七、三十八、四十二、四十三、五十三这五篇,而被指认为属于周作人者恰好全部在此(五篇中唯一的例外是《随感录五十三》),至于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中所说用“唐俟”署名者则从来未被指认。 关于认定这几篇文章属于周作人的理由,研究者自然都已经给出了种种解释说明,但有些指认的理由,似乎也还值得商榷,其中尤其是根据文章思想观念、文字风格以及关键言辞等来判断文章的归属,实则相当难以确证。比如《随感录三十八》中引述了法国G. Le Bon的“我们一举一动……其实多受死鬼的牵制”一段话,而这一意思周作人后来曾经在很多文章中引用或者表达过,于是此文出于周作人就比较可信了。然而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第一节(1925年12月8日作)中也再一次言及Le Bon“死人之力比生人大”的观点,何以见得鲁迅就不熟悉其人其文呢?何况本文中对“个人的自大”、“独异”以及“对庸众宣战”之意的张扬,均可从鲁迅早年的文章中找到对应,若非周作人自己在致曹聚仁信中明确指认了此文,说它就是周作人所作似乎理由还很不充分。又如《随感录四十二》中引述了英国乔治葛来关于利用神话骗取土著人同意修筑铁路的记载来批评中国人的“自大与好古”,而周作人一向对文化人类学颇有研究,然而,鲁迅1927年2月19日在香港青年会的讲演《老调子已经唱完》中再次述及这一故事批评中国人的同一根性,可见印象深刻,其实也未必只有当年的周作人才关注、熟悉文化人类学问题,尽管鲁迅曾一再声明自己不懂英文,⑦因而自然不太可能

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始末

文化长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和周作人二兄弟联袂走上文坛,其成就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奇迹。鲁迅和周作人,按其各自在文学上的贡献,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然而这两位亲密无间 的兄弟最后却反目成仇,走向决裂,令人叹惋。关于周氏兄弟失和的缘由,值得探究。 在周氏三兄弟中,大哥鲁迅在青年时代应当说对周作人情谊最深的。他们之间年龄相差只有四岁,自幼一同玩耍嬉戏,在同一所私塾中上学,共同经历了家道中落的变故,一同到乡间避难,之后又先后到南京读书,赴日本留学,不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书信不断,互相作诗唱和,赠书寄文,他们一同翻译,一同出书,鲁迅甚至把自己整理出来的《会稽郡故书杂集》以周作人的名义出版。周作人在日本与羽太信子结婚后,留学生官费根本不够用,鲁迅决定回国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供给弟弟生活。周作人学成回国后,在鲁迅的举荐下,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遂延聘周作人为北京大学国史编纂处的编纂。这期间两人真是手足情深,相依为命。 1919年2月,鲁迅卖掉绍兴祖居老宅,举家迁往北平。1919年7月2日,周作人在鲁迅支持下,赴 日本接他的日本夫人羽太信子和四个子女。他走后,鲁迅即四处物色房产。鲁迅兄弟俩以省吃俭用储蓄的钱,加上卖掉绍兴故宅所得 1000余银元,买下北京新街口八道 湾一套大四合院。这是一套三进的四合院,也就是一个大四合院里,不算厢房有三排正房,共有20多 间房子。房价3500银元,中介费 173银元,税款180银元,自来水管费115银元,这个新居花费总计4000银元左右。这时,周作人在北京大学担任专职教授月薪240银元,兄弟俩月收入共600多银元,房价相当于他们7个月的薪金总和。鲁迅在北京八道湾胡同买的房子,连蔡元培先生都说豪华。 周作人走后,搬家的一切繁琐事务,都落在鲁迅的肩头。鲁迅从找房子到买下八道湾,寻工匠整修房屋和水道,购置家具杂物等等,足足忙碌了9个月。8月10日,周作人一家六口到京。11月21日,鲁迅与周作人一家住进了八道湾11号。同年12月29日,赶在新年之前,鲁迅又从绍兴老家接来母亲、夫人朱安、以及三弟周建人一家,三兄弟团聚,共同伺奉老母亲,其乐融融。 位于八道湾11号的新宅,是一个大的四合院。院内树林扶疏,共有前、中、后三个小院。鲁迅让兄弟住后院,那里的北房朝向好,院子又大,小侄子们可以有个活动的 天地。又考虑到羽太信子家人的生活习惯,鲁迅特意将后院的几间房子改装成日本格式。 搬进八道湾之后,鲁迅决心以自己和弟弟的收入供养全家。他们兄弟还约定,从此经济合并,永不分离。母亲年轻守寡辛苦了一辈子,该享享清福了。鲁迅夫人朱安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旧式女人,不会理家,管家的担子就由羽太信子来负责。鲁迅除了留下香烟钱和零用花销之外,绝大部分薪水都交给羽太信子掌管。 但是羽太信子却绝非传统的精打细算的中国女人,在生活上摆阔气讲排场,花钱如流水,毫无计划。饭菜不合口味,就撤回厨房重做。她生了两个子女,雇用的男女仆人却有六七个,还不算接送孩子上学的黄包车夫。孩子偶有伤风感冒,马上要请日本医生出诊。日常 用品自然都得买日本货。由于当时北平日本侨民很多,有日本人开的店铺,市场上也日货充斥,应该说想要什么有什么。但她仍不满意,常常托亲戚朋友在日本买了捎来。 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始末 □ 宋凤英 档案? 揭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