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要求 规范

测量要求 规范
测量要求 规范

RTK(含CORS)图根点测量

在网络RTK覆盖的区域首先选用网络RTK技术,具体方法参照CH/T

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1、观测时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不能使用对中杆,对中整平后量测仪器高度,并正确设置仪器高类型(斜高、垂高)和量取位置(天线相位中心、天线项圈、天线底部等)。图根点间平均边长大于100m为宜。每次观测历元数应大于20个,采样间隔2s-5s。

2、观测前应对仪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当超过5分钟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信链路,再次初始化操作。

3、每个图根点均应有两次独立的观测结果,测回间应对仪器重新初始化,测回间的时间间隔应大于60秒,也可采用两个时段进行观测。两次测量结果的平面坐标较差不得大于±3cm,高程的较差不得大于±5cm,在限差内取平均值作为图根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4、每次作业前、作业结束后或重新架设基准站后,均应进行至少一个高等级已知点检核,平面坐标较差不应大于7cm。

5、获取测区正确的转换参数。平面残差不应大于图上±0.07mm(1:500图3.5cm),高程拟合残差不应大于1/12基本等高距(1米等高距,8cm)。

6、每测回观测控制手簿设置,控制点的平面收敛精度不应大于2cm,高程收敛精度不应大于3cm。

7、经、纬度精确至″,平面坐标和高程精确至0.001m。天线高精确至0.001m。

8、卫星状况基本要求

9、RTK图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10、RTK测量检查

对观测成果进行100%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检测,平面坐标外业检测采用相应等级全站仪测量边长方法进行,边长较差的相对误差≤1/3000,高程检测采用相应等级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高差较差≤1/7基本等高距,检测点均匀分布测区。

11、每天作业结束后,应及时将各类原始观测数据、中间过程数据、转换数据和成果数据等转存至计算机或移动硬盘等其它媒介上。外业观测数据应提交完整的原始观测记录、检查记录表、成果表、资料整理等,参照公司RTK资料整理样板。

3 地籍图测绘

基本要求

1、野外测图,作业区域应沿明显线状地物划分,责任明确,避免重测和漏测。各作业组测图结束后,图形文件应进行接边检查。检查是否有重漏测现象,跨区域地物应合理接边,各作业小组必须对成果检查无误后,方可交项目负责人。

测量以村为单位,原则上按203图斑进行测绘,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均要测量,村庄外围农民私自搭建零星养殖场可以不测量,村庄外围相邻道路、沟渠等线状地物的应测绘完整。原来的203图斑外围现在已经扩大新建的房屋需测量。远离203图斑的房屋暂不测量。

2、电子图骨架线需保留,且面状填充类的植被(符号填充为35mm)、地貌、水系等骨架线应闭合。图形文件及图面整饰应符合以下规定。

3、测绘前注意仪器的棱镜常数的改正,其常数应和测量点位与棱镜放置部位相对应,镜头必须为小镜头。

4、全站仪设站时注意定向点的选择,禁止短边定向测量长边。

5、每次设站应至少测量两个重复点(内业整理资料必需的),提交地籍图时将实测点展绘到电子图上和展点文件一并提交,(展点文件以日期命名)。

6、图形文件分层、颜色按软件设置进行,文字注记规格应符合下表规定。

7、地籍图的基本精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解析界址点的精度

注1:土地使用权明显界址点精度不低于一级,隐蔽界址点精度不低于二级。

地籍图的主要内容和表示方法

地籍图的内容包括行政区划要素、地籍要素、地形要素、数学要素和图廓要素。

3.2.1 行政区划要素

1、行政区划要素主要指行政界线和行政区名称。

2、不同等级的行政界线相重合时应遵循高级覆盖低级的原则,只表示高级行政区界线,行政区界线在拐角处不得间断,应在转角处绘出点或线。

3、地籍图上不注记行政区代码和邮政编码。

3.2.2地籍要素

1、地籍要素包括地籍区界线、地籍子区界线、土地权属界址线、界址点、地籍区号、地籍子区号、宗地号(含土地权属类型代码和宗地顺序号)、地类代码、土地权利人名称等。

2、界址线与行政区界线相重合时,只表示行政区界线,同时在行政区界线上标注土地权属界址点,行政区界线在拐角处不得间断,应在转角处绘出点或线。当界址线与地形地物要素重合时,要突出显示界址线。

3、地籍区、地籍子区界线叠置于省级界线、市级界线、县级界线、乡级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之下。叠置后其界线仍清晰可见。

4、地籍图上,宅基地和集体土地建设用地宗地号及其地类代码用分式的形式标注在宗地内,分子注宗地号,分母注地类代码。宗地面积太小注记不下时,允许移注在空白处并以指示线标明。

5、按照标准分幅编制地籍图时,若地籍区、地籍子区、宗地被图幅分割,其相应的编号应分别在各图幅内按照规定注记。如分割的面积太小注记不下时,可移注在空白处并以指示线标明。

6、地籍图上应注记集体土地使用权人名称、单位名称。个人用地的土地使用权人名称一般不需要注记。还应在内外图廓线之间、行政区界线与内图廓线的交汇处的两边注记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编号。

7、地籍图上地籍区、地籍子区界线用紫色线性区域表示,界址线用红色表示,其它用黑色。

3.2.3 地形要素

1、界址线依附的地形要素(地物、地貌)应表示,不可省略。

2、主要的地形要素包括建筑物、道路、水系、地理名称等要注记。

3、可根据需要表示地貌,如等高线、高程注记、悬崖、斜坡、独立山头等。

3.2.4 地物要素

(1)建筑物、构筑物

实地面积大于等于6m2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用相应符号表示其位置和占地情况;

固定的永久性建筑物要测绘其占地状况,在建筑物右上角用分数形式标注层数和结构,如2/4,分子为层数,分母为建筑物结构代码,同一栋建筑物层数、结构不同时应分别标注。层高低于2.20m的不作为一层。各房屋的属性信息,

按软件进行录入;

建筑物结构分类及其代码

钢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此两项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测量中出现较少,仅指大型厂矿的车间等房屋(遇到具体情况再另行商榷)。

钢筋混凝土:指框架结构的房屋,主体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先建好主体再用砖封闭,墙体的砖不承重。主要指商场、办公楼、教学楼、学校餐厅礼堂、高层住宅楼等。

混合结构:指砖和混凝土搭建的房屋,有砖砌的承重墙。目前农村大多房屋均为混合结构,主要指农村平房,或两层以上起脊房屋,6层以下住宅楼通常为混结构。

砖木结构:指过去的老式房屋,有木制大梁和砖搭建,上有瓦片,通常为宽5米左右的砖瓦房;若墙体主要为土坯,有1米左右砖基础、四角或梁下有砖支柱的房屋也为砖。

其他结构:土木房、棚房、简易房、彩钢瓦等其他材质搭建的房屋,一般指简单、临时性的房屋。

破房、建房、简房按符号注记,棚房用相应符号表示;

宗地内地物按外围形状表示,宗地内可适当取舍;(例:主体房屋旁牲口房与厕所如果从宗地外看是一体就直接作为一个房子表示,牲口房前面的围墙舍去);

位于建筑物上的楼梯间不表示;

实地占地面积大于等于6m2的台阶、有柱雨蓬等应表示,不落地的阳台、雨蓬用虚线表示;

简易房、棚房与围墙重叠,以围墙为主的,把围墙表示清楚,房边线画内侧,反之以实际情况表示;

宗地附近的厕所应表示出来;

主房和偏房结构、层数一样但高度不一样的情况要分开表示;

围墙符号封闭,骨架线按权属归属位置绘制;

围墙与房檐(阳台)重叠时保留房檐(阳台),舍去重叠段围墙,且围墙与房檐(阳台)相接部分,围墙短线删除;

对于大型院落进院通道需要绘出门洞,个体住户一层房屋下的通道不单独表示出来,直接作为房子表示为一体;独立的两边有墙、有顶的大门通道用门顶表

示,小门顶不表示。门顶下围墙不表示,围墙接到门顶。

阳台(房檐)无论是否有墙体支撑都要与房子主体分开表示;房顶边檐超出阳台部分舍去,只取阳台部分;

建筑群内井式建筑中面积大于等于6m2的天井或院子须表示;

建筑物外围小于50cm×50cm的装饰性细部(如墙面外砖柱)可舍去;

室外落地的扶梯、楼梯等允许包括在建筑内,不落地的可舍去;

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不表示;

房前屋后的坡坎应表示;

院落内部小片菜地、小片绿化、小片水泥地不表示;

宗地内大片铺面材料性质应注记;

房前屋后大片的水泥地和水泥板,与地面平的用地类界表示注记“水泥”;高于地面,下面空的用“台”表示;高于地面半米,下面实的用加固坎表示,并注记高程和“水泥”。

注意区分房屋的正交,门廊、阳台、檐廊、飘楼等和房屋的正交。

房屋自身及房屋之间不允许有不合逻辑的重叠和裂隙。

建筑物线条应各自闭合,建筑物内的注记和线条属性保持一致。

门牌号注在入门相应处,字头向内,字体垂直街道,新建“门牌号”图层。

按照《细则》要求,界址点布设有所增加,界址类型变换处均加设界址点,故在测绘这些地物点时,按照界址点精度测量。

(2)道路

①道路以两旁宗地界址线为界。道牙石线是界址线的要表示,不是界址线的酌情表示;通过城镇的铁路用相应符号表示。

②道路中间或两边的小绿地、小花池、花坛、行树可不表示,当面积较大或与界线相关时表示。

③道路附属物、里程碑、筑路牌可不表示。

④桥梁、大型涵洞、隧道用相应符号表示,且须符合投影原理。

⑤地下道路、架空道路用相应符号表示。

⑥村庄内的道路,有铺装路面(水泥、沥青)以等外公路表示,线型宽度改为0。村庄外围道路,没有铺装路面实地大于2米以大车路表示,小于2米以

乡村路表示,道路取平均宽度。有铺装路面能通行汽车按等外公路表示,高于地面路基以陡坎表示,要绘出路基路面。铺装路面注记材料性质。

(3)水系

①河流、湖泊、沟渠、坑塘等以堤、岸为界绘出,有界址线的标明界址线和界址点;堤面高出地面0.5m以上的,视情况用堤岸符号表示。

②河流中线为界址线时,按实际河流中心标绘。

③地下河流、地下排水沟、农村家庭使用的小水井不需要采集。

④位于村内、村边的河流、坑塘等,可以粗略在拐点处采集坐标,勾勒出其大致轮廓。

⑤水渠遇到不依比例涵洞时,要封闭。

(4)地貌

①地籍图上不用等高线表示地貌。

②山区、丘陵区须表示大面积斜坡、陡坎、路堑、路堤、台阶路时,可适当注记台地、低地、道路交叉口、大面积农地等处的散点高程。

③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道路交叉口、桥面、广场、庭院、空地、农田、花圃、坡坎上下方或其他地面倾斜变化处均应实测高程。

(5)地类界

①宗地内部除建筑物之外的较大面积的绿化地、水面等也应实地测绘,并按相应图式表示。

②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按照沟、渠、路、堤等线状地物,划分为若干个地块。当地类界线弯曲过多时,在保持地类界线特征的前提下,可适当综合取舍图上最小地块。

③位于村内、村边的林地、坟地等,可以粗略在拐点处采集坐标,勾勒出其大致轮廓。

(6)土壤植被

①各宗地外大面积绿化地、街心花园、公园等用相应土壤、植被符号表示。

②宗地内的绿地、花坛、零星植被可不表示。

③村庄内房前、房后的菜地不表示。

(7)其它

①一般电力线不表示,但110KV以上的高压线及塔位应表示。圆形钢管杆按不依比例铁塔表示,不能用线杆表示。

②通讯线、架空管线、电杆、路灯、消防栓、窨井等一般不表示,但与土地他项权利有关时应表示。

③地下室一般不表示,但与土地他项权利有关的大面积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应表示。

④宗地内部的次要道路、水塔、纪念碑及与权属界址无关的围墙可不表示,危险品仓库、保密车间应注记。

⑤农贸市场内的摊位、临时售货棚不表示。

⑥各种变压器按图式要求表示。

⑦图面上任何表示的地物、地貌要有属性、代码,归层要统一,“0”层空白。

图面上所有复合线具有面状性质能闭合的都应闭合。复合线不应有回头线和重复点,复合线不拟合,弯曲部位加点表示。

属性相同并连续的线条必须为一根,不能打断,比如道路、坡坎、水系等。

清理电子图上实体的残点、残线以及绘图辅助线。

字体注记

1:500标准分幅图字体注记标准

工程测量常用的规范及限差参数归纳

测绘常用规范及限差参数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3-26发布,1993-08-01实施, 适用范围: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6-25发布,1993-12-01实施 适用范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放样的准备与方法、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竣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8年6月1日施行 适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包括上升)测量和位移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9-02-10发布,1999-07-01施行 适用范围:城市规划、城市地籍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工程的勘测、设计、竣工以及城市管理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7-04-25发布,1997-10-01施行 适用范围:城市各等级控制网测量,城市地籍控制网测量和工程控制网测量。当进行城市地形形变监测控制网测量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表1 光电测距附合(闭合)导线技术要求 注:表中所列的技术要求,符合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三、四等)和20mm(五等) 1. 当导线网作为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结点网,各导线环的长度不应大于表1中规定总长的0.7倍。 2. 加密导线,宜以直伸形状布设,附合于首级网点上。各导线点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表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 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大于±3o时,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差值仍应符合上表规定。 一、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位置上进行重测,并符合下列规定: 1. 上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2c 超限,该测回应立即重测,但不计重测测回数。 2. 同测回2c 较差或各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超限,可重测超限方向(应联测原零方向)。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测战方向总数的1/3时,该测回应重测。 3. 因测错方向、读错、记错、气泡中心位置偏移超过一格或个别方向临时被挡,均可随时进行重测。 二、观测手簿的记录、检查和观测数据的划改,应遵守下列规定: (1)、水平角观测的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但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同时更改相关数字。 (2)、天顶距观测中,分的读数在各测回中不得连环更改。 (3)、距离测量中,每测回开始要读、记完整的数字,以后可读、记尾数。厘米以下数字不得划改。米和厘米部分的读、记错误,在同一距离的往返测量中,只能划改一次。 三、水平角观测结束后,其测角中误差按下列公式计算: 导线(网)测角中误差的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 (1)、按左、右角闭合差计算:[]n m 2??± =β (1-1)

测量规范标准[详]

测量培训 一、平面控制测量 (一)、一般规定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分为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级。 (二)、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注:1 表中n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2.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2.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2.1中相应等级规定的0.7倍。 2.导线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 导线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要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联测两个已知方向。 (2)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 (3)结点间或结点与已知点间的导线段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网不同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导线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物理大地测量学复习资料

物理大地测量学 习题集 编写: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组 单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时间:2006年6月

第一章概述 1、物理大地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用物理的方法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地球重力场及其各自随时间的变化。 2、为什么要研究和确定地球重力场? ●地球重力场同其他物理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物质的一种存 在形式。 ●重力场是地球最重要的物理特性,制约着该行星上及其附近空间发生的有关力学事件, 引力是宇宙物质存在的最普遍属性,制约着宇宙的形成和发展。 ●地球重力场反应地球物质的空间分布,运动和变化,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精细结构及其随 时间的相依变化将为现代地球科学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环境和灾害等紧迫课题提供基础地学信息。 3、物理大地测量学的学科内容有哪些? ?重力位理论: ?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的基本理论 ?全球性地球形状: ?区域性地球形状 ?重力探测技术 第二章重力测量原理 1、给出重力的定义及单位。 狭义的重力是指地球表面上物体所受的地球的吸引力和离心力的和,广义的重力指宇宙中所有形体对物体的吸引力以及离心力的和,重力的单位是Gal,此外还有mGal,微伽等。 地球所有质量对任一点所产生的引力以及该点随地球相对于惯性中心运动而产生的离心力之和

宇宙中所有物质对任一点产生的引力以及该点随地球相对于惯性中心运动而产生的离心力之和 2、重力测量方式有哪些?目前有哪些重力测量技术? 重力测量方式有绝对重力测量,相对重力测量,固定台站重力测量,流动台站重力测量。 重力测量技术有动力法重力测量技术以及静力法重力测量技术 3、什么是重力基准?我国历史上采用了哪些重力基准? 相对重力测量测定的是两点的重力差,为了求得绝对重力值,必须有一个已知的绝对重力点作为相对重力测量的起始点,为此必须建立统一的重力基准。 国家57重力基本网 国家85重力基本网 国家2000重力基本网 4、简述利用自由落体测定绝对重力的基本原理。 5、简述利用振摆测定绝对重力和相对重力的基本原理。 6、简述垂直型弹簧重力仪测定相对重力的基本原理。 7、什么是零飘?在重力测量中如何消除零飘? 因弹性系统存在弹性疲劳现象,在不受外力作用下重力仪的读书随时间而连续变化 8、陆地重力测量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9、重力测量数据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房 产 测 量 规 范

房产测量规范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2月22日发布,2000年8月1日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在国家测绘局1991年5月发布的《房产测量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近期科技发展和生产的需求并参照国内外标准和规定制定的。 GB/T 17986在《房产测量规范》的总标题下,包括以下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房产测量规定》;《第二单元:房产图式》。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标准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建设部和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和国家测绘局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南京房屋产权管理处、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广州市房地产测绘所,西安市房地产管理局产权产籍处等单位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永江、华如宏、唐国芳、刘大可、黄保华、岳答孝、孟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房产测量内容与基本要求,适用于城市、建制镇的建成区和建成取以外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及其毗邻居民点的房产测量。其他地区的房地产测量亦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260--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6962--1986 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T 17986.2--2000 房产测量规范第二单元:房产图图式 CH 1003--19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3 总则 3.1 房产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3.1.1 房产测量的目的 房产测量主要是采集和表述房屋和房屋用地的有关信息,为房产产权、产籍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交易、征收税费,以及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数据的资料。 3.1.2 房产测量的基本内容 房产测量的基本内容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变更测量,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等。 3.1.3 房产测量的成果 房产测量成果包括:房产簿册,房产数据和房产图集。 3.2 房产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 3.2.1 房产测量的精度指标与限差 本标准以中误差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以两倍中误差作为限差。 3.2.2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 末级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 0.025m。 3.2.3 房产分幅平面图与房产要素测量的精度 3.2.3.1 模拟方法测绘的房产分幅平面图上的地物点,相邻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 0.5mm。 3.2.3.2 利用已有的地籍图、地形图编绘房产分幅图时,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 0.6mm。 3.2.3.3 对全野外采集数据或野外解析测量等方法所测的房地产要素点和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 0.05m。 3.2.3.4 采用已有坐标或已有图件,展绘成房产分幅图时,展绘中误差不超过图上± 0.1mm。 3.2.4 房产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物理大地测量学试卷(精.选)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试卷(A卷)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扰动位:某点的扰动位等于该点的重力位与正常重力位之差,即。 2、重力垂线偏差:指某点的重力方向与该点的正常重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垂线偏差描述了大地水准面的倾斜。 3、大地水准面:如果在某曲面上重力位处处相等,则此曲面称为重力等位面,又称为水准面。设想海洋面处于静止状态,则海洋面上的重力必然垂直于海洋面,否则,海水必然会流动。因此,处于静止状态的海洋面与一个重力等位面重合。这个假想的静止海洋面向整个地球大陆内部延伸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高程测量中正高系统的起算面。 4、GPS水准测量:在某点上实施GPS测量获取该点的大地高,同时在该点实施精密水准测量获取该点的正常高或正高(考虑重力场改正),则可以获得该点的大地水准面高或高程异常,即 或。 5、重力:(1)狭义定义:地球所有质量对任一质点所产生的引力与该点随地球相对于惯性中心运动而引起的的离心力之合力;(2)广义定义:宇宙间全部物质对任一质点所产生的引力与该点随地球相对于惯性中心运动而引起的的离心力之合力。 二、简答题(共50分) 1、简述物理大地测量学的主要任务及学科内容。(5分) 答:主要任务:用物理方法研究和测定地球形体、地球重力场及各自随时间的变化,又称地球(大地)重力学。

学科内容:(1)重力位理论:它是利用重力以及同重力有关的卫星观测资料确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重力位函数的数学特性和物理特性;(2)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解算位理论边值问题,例如按斯托克斯理论或莫洛坚斯基理论或布耶哈默尔理论等解算,以此推求大地水准面形状或真正地球形状和地球外部重力场;(3)全球性地球形状:利用全球重力以及同重力有关的卫星观测资料,按确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的基本理论,推求以地球质心为中心的平均地球椭球的参数,以此建立全球大地坐标系,并在此基础上推求全球重力场模型、大地水准面差距、重力异常和重线偏差等。(4)区域性地球形状:按确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的基本理论,采用局部地区的天文、大地和重力资料,将含有地球重力场影响的地面各种大地测量数据归算到局部大地坐标系中,以此建立国家大地网和国家水准网。利用地面重力资料、卫星测高资料、卫星跟踪卫星数据及其他重力场信息,推求高精度高分辨率区域重力场和大地水准面模型。(5)重力探测技术:研究获取地球重力场信息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地面重力测量、海洋重力测量、航空重力测量、卫星雷达测高、卫星跟踪卫星、卫星重力梯度测量等的技术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 2、简述地球引力位球谐展开式中零阶项、一阶项和二阶项的物理意义。(7分) 答:地球引力位球谐展开式为: 其中,,这表示地球质量全部集中在地球质心上所产生的引力位,因此零阶项与地球质量有关。 ,该项与地球质心坐标有关,如果将坐标原点选在地球质心,则。 二阶项与地球的惯性积和地球形状有关,如果将坐标轴选在地球的主惯性轴上,则;如果地球是一个旋转体,即赤道是圆,则。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高程控制测量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4.1 一般规定 4.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测量应采用统一的高程系统,并应与现有城市高 程系统相一致。 4.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控制网为水准网,应分两个等级布设:一等水准 网是与城市二等水准网精度一致的水准网,二等水准网是加密的水准网。现有 城市一、二等水准点间距小于4km时,应一次布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二等水准网。 4.1.3 水准网应沿线路附近线路布设成附合线路、闭合线路或节点网。二等水 准点间距平均800m,联测城市一、二等水准点的总数不应少于3个,宜均匀分布。 4.1.4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表4.1.4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2 采用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与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测量技术要求相同。 4.1.5 水准点应选在施工影响的变形区域以外稳固、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的 地方,宜每隔3km埋设1个深桩或基岩水准点。车站、竖井及车辆段附近水准 点布设数量不应少于2个。 4.1.6 当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湖、塘且视线长度小于100m时,可采用一般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大于100m时,应进行跨河水准测量。跨河水准测量可采用光学测微法、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等,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的相 关规定。

4.1.7 水准点标石和标志应按本规范附录B中的图B.0.1、图B.0.2、图B.0.3 和图B.0.4的形式和规格埋设适宜的水准标石。水准点也可以利用精密导线点 标石,墙上水准点应选在稳固的永久性建筑上。 4.1.8 水准点标石埋设结束后,应绘制点之记,并办理水准点委托保管书。 4.1.9 对已建成的水准网应定期进行复测,第一次复测应在开工前进行,之后 应一年复测一次,且应根据点位稳定情况适当调整复测频次。复测精度不应低 于原测精度,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倍高程中误差。当水准点标石被破坏时,应 重新埋设,复测时统一观测。 4.2 水准网测量 4.2.1 作业前,应对所使用的水准测量仪器和标尺进行常规检查与校正。水准 仪i角检查与校正。水准仪i角检查,在作业第一周内应每天一次,稳定后可 半月一次。一等水准测量仪器i角应小于或等于20“。 4.2.2 一等及二等水准网测量的观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往测奇数站上:后—前—前—后 偶数站上:前—后—后—前 2反测奇数站上:前—后—后—前 偶数站上:后—前—前—后 3 使用数字水准仪,应将有关参数、限差预先输入并选择自动观测模式,水准路线应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 4 一等水准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宜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也可以 夜间观测。 5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水准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4..2. 3 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应符合表 4.2.3的规定。 表4.2.3 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m) 表4.2.4 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mm)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1.工程名称及任务。 2.测区概况简述。 3.已有资料的来源及分析、利用论证。 4.坐标系统的选择及处理方法的论证,起始数据的配置和处理。 5.水平控制网布设方案阐述,其中包括: (1)首级网的等级和布网方式,以及本次控制网在精度和密度方面对日后布设加密网的保证。 (2)控制网(点)精度估算的简要过程及结果。 (3)从经济上、技术上、精度上对两个以上布网方案进行对比论证,从中确定一个最优方案。 (4)填写精度统计表。 6.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内容主要包括: (1)工程执行的规范及施测细则。 (2)觇标及标石图并注明规格,材料及埋设方法(绘出示意图)。 (3)仪器的选择及检验项目要求。 (4)观测方法及各项限差(参阅规范或教材,不能杜撰)。 (5)概算内容和平差方法。 7.工作量综合计算及工作进程计划表(自行估计)。 8.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名称、型号和标称精度)、材料及经费预算。 9.工程项目完成后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目录 一.测区情况 1.1测区位置及面积 1.2地理状况 二.作业依据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利用 3.1平面控制资料 3.2高程控制资料 3.3其他资料 四.平面控制测量 4.1E级GPS测量 4.2三级导线测量 五.高程控制测量 5.1四等水准测量 5.2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六.一级导线、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平差计算6.1观测数据的检查 6.2平差计算 七.提交成果资料 7.1技术总结 7.2控制点成果表的制作 7.3控制网图的制作要求

八.图根控制测量 8.1图根导线 8.2图根高程测量 8.3平差计算 8.4提交资料 九.附图、附表、附件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通过对长沙县水渡河及其周边地区实现控制测量,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及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及外业操作能力。 一.测区情况 1.1测区位置及面积 东经113°,北纬28°向涉及周围13km左右。 施测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范围面积约14km2。 1.2地理状况 测区位于长沙县水渡河区,交通便利。东至水渡河大桥、筒灰村、望新村、孙家坡、长沙人民政府一线,南到开元路、国防科大,西沿洪山路一线,北止水渡河。 测区为经济开发区,农田。构成了以经济开发去为主的城市建筑物,以星沙大道、开元路、洪山路、潇湘西路、湘龙路及附属街坊的建筑区,西北边的成片 农田,该区地势平坦,便于开展成片测绘作业,测区东南部建筑密度较大,对于开展成片测绘作业有一定的影响。

施工组织设计测量控制程序

一、编制依据 1、田湾核电站排水口工程投标文件 2、田湾核电站技术规格书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基线布设) 4、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 203—94(施工测量) 5、核电发《JCAL—M—0002—JHGI》号文 二、技术设计(执行《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经过对现场的勘察、工程情况和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确定基线布设采用闭合导线方法,基点为导线点。高程点以02#点高程H=8.2930m(黄海高程系)为施工高程控制点。 本工程使用测量仪器:距离测量为日本索佳SET5B全站仪,角度测量为苏州产J2经纬仪,高程测量为苏州产DSZ3水准仪和钟光DS3—DZ水准仪。 首先根据具体情况对业主提供的6个控制点 02# A=2946.0192/B=6069.0183 H=8.2930 04# A=3119.0377/B=5855.0228 H=8.3157 HX04#A=3070.3862/B=6044.9025 010# A=3393.4176/B=5322.0251 011#A=3540.5771/B=5443.4149 012# A=3576.5792/B=5580.4284进行了平面位置校核和高程校核。 实测三角形04—010—012: 测回法测∠010—04—012=31o47′25.28″(6个测回),理论值∠010

—04—012=31o47′27.54″。 全站仪测距D04—010=599.496m,理论值D04—010=599.476m。 D04—012=533.633m,理论值D04—012=533.633m。 符合规范要求。详见附件。 012:A=3576.5792 B=5580.4284 010:A=3393.4176 B=5322.0251 04:A=3119.0377 B=5855.0228 图一 复核02—04点的高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实测高差0.0235m,理论值0.0227m。符合规范要求。详见附件。 平面控制网布设如图: A=2738.1647 1 B=6136.4934 010:A=3393.4176 B=5322.0251 B=5649.612 基1 A=2738.1647 采用一级闭合导线,观测、计算和平差见附件。B=6150.0393 高程控制网布设:因业主提供的02#点(H=8.2930m,黄海高程)位

大地测量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1.大地测量学的定义 大地测量学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参考系统中,测量和描绘地球及其他行星体的一门学科。 2.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体系 以三个基本分支为主所构成的基本体系。 几何大地测量学 物理大地测量学 空间大地测量学 3.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 精确确定地面点位及其变化 研究地球重力场、地球形状和地球动力现象 4.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内容 1、大地测量基础知识(基准面和基准线,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地球重力场等); 2、大地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地球椭球基本的理论,高斯投影的基本理论,大地坐标系统的建立与坐标系统的转换等); 3、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经典的、现代的) 4、大地控制网的建立(包括国家大地控制网、工程控制网。形式有三角网、导线网、高程网、GPS网等); 5、大地测量数据处理(概算与平差计算)。 5.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作用 1、为地形测图与大型工程测量提供基本控制; 2、为城建和矿山工程测量提供起始数据; 3、为地球科学的研究提供信息; 4、在防灾、减灾和救灾中的作用; 5、发展空间技术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保障。 第二章 1.岁差章动极移 由于日、月等天体的影响,类似于旋转陀螺,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极发生 ε=?,旋转周期为26000缓慢旋转,形成一个倒圆锥体,其锥角等于黄赤交角23.5 年,这种运动称为岁差。 月球绕地球旋转的轨道称为白道,由于白道对黄道有约5?的倾斜,使得月球引力产生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从而导致地球旋转轴在岁差的基础上叠加18.6年的短周期运动,振幅为9.21'',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地球自转轴存在相对于地球体自身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导致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极移。 2.恒星时太阳时原子时 以春分点作为基本参考点,由春分点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 以真太阳作为基本参考点,由其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真太阳时。 原子时是一种以原子谐振信号周期为标准,并对它进行连续计数的时标。原子时的基本单位是原子时秒, 3.协调世界时 为保证时间与季节的协调一致,便于日常使用,建立以原子时秒长为计量单位、

房产测量规范

1总则 1.0.1为了规范房产面积测量,保护房屋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则。 1.0.2本规则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房屋登记的房产面积测量。 1.0.3本规则所称房产面积测算系指房屋水平投影面积测量计算,它包括房屋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产权面积、使用面积等测算。 2术语 2.0.1自然层 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 2.0.2房屋的自然层数 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00以上自然层计算,房屋的地下层(负层)数按±0.00以下的自然层计算。 2.0.3房屋层高 房屋的上下两层楼面、或地面至楼面、或楼面至屋面的垂直距离,局部不一致时,以主要部分的层高为准。 2.0.4地上层数 房屋±0.00以上的自然层数。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内层高在2.20m以上(含2.20m,下同)的,计入地上自然层数。地上层数用正整数表示。 2.0.5地下层数 房屋±0.00以下,室内层高在2.20m以上的地下室(含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下)层数。地下层数用负整数表示。 2.0.6房屋总层数 房屋的地下层数与地上层数之和。假层、夹层、插层、阁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房屋层数。 2.0.7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2的建筑物。 2.0.8半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但不超过1/2,且采光窗在地坪以上的建筑物。 2.0.9架空层 底层架空一定的高度,作为入口、存车、储藏、公共活动使用的空间。 2.0.10结构转换层 简称转换层,是指建筑物某楼层因上部与下部的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而采用不同建筑结构类型,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转换。 2.0.11消防避难层 简称避难层,是指作消防避难用的楼层。 2.0.12技术设备层 简称技术层(设备层),是指专用于为安装布置水、电、暖、卫系统等设施的楼层。 2.0.13假层 位于两自然层之间,在房屋外部难于判断的局部楼层。 2.0.14夹层 亦称附层,是指位于房屋自然层内的局部楼层,未形成完整楼层结构但属于房屋整体结构的一部分。 2.0.15插层 位于房屋两自然层之间与房屋整体结构不相关联而加插进去的局部楼层。 2.0.16挑楼 楼房向外悬挑的封闭楼层房屋。 2.0.17骑楼 楼层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临街楼房。

工程测量通用规范

工程测量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

目次 1总则 (1) 2基本规定 (2) 2.1测量基准 (2) 2.2测量精度 (2) 2.3过程管理 (3) 2.4成果管理 (4) 2.5测量安全 (4) 3控制测量 (7) 3.1一般规定 (7) 3.2平面控制测量 (7) 3.3高程控制测量 (8) 4现状测量 (10) 4.1一般规定 (10) 4.2地面现状测量 (10) 4.3地下空间设施测量 (13) 4.4水域现状测量 (14) 5测设放样 (15) 5.1一般规定 (15) 5.2规划条件测设及监督测量 (15) 5.3工程施工放样 (16) 6变形监测 (18) 6.1一般规定 (18) 6.2施工期间变形监测 (20) 6.3使用期间变形监测 (22) 附:起草说明 (23)

1总则 1.0.1为在工程测量中,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中的测量活动必须遵守本规范。 1.0.3本规范是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作业实施、质量控制、成果检验及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当工程测量中采用的技术方法、技术措施与本规范的规定不一致,但经合规性评估符合本规范相应技术指标要求时,应允许使用。 1.0.4 工程测量活动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2.1 测量基准 2.1.1 工程测量空间基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大地坐标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当确有必要采用其他坐标系统时,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联系。 2 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确有必要采用其他高程基准时,应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建立联系。 3 深度基准在沿岸海域应采用理论最低潮位面,在内陆水域应采用设计水位。深度基准和高程基准之间应通过高程联测建立联系。 2.1.2 工程测量时间系统应采用公历纪元和北京时间。 2.1.3 对同一工程的地上地下测量、隧道洞内洞外测量、水域陆地测量,应采用统一的测量基准。对同一工程的不同区段测量或不同期测量,应采用或转换为统一的测量基准。 2.2 测量精度 2.2.1 工程测量应采用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并应以2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2.2.2 工程测量项目实施中应对成果实际达到的精度进行评定或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经过平差计算获得的测量成果,应进行精度评定,并应计算单位权中误差以及项目关注的平面坐标、高程或其他几何量的中误差。 2 当利用高精度或同等精度方法对平面坐标、高程及其他几何量进行精度检测并计算中误差时,检测的较差个数不应少于10个。中误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采用高精度方法检测时, n dd m ][= (2.2.2-1) 2)采用同等精度方法检测时, n dd m 2] [= (2.2.2-2) 式中:m ——中误差;

大地测量习题

大地测量习题

————————————————————————————————作者:————————————————————————————————日期: ?

第一章绪论1.大地测量学的定义是什么? 答:大地测量学是关于测量和描绘地球形状及其重力场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于地球的空间信息。 2.大地测量学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答:大地测量学是一切测绘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的基础保证作用;在防灾,减灾,救灾及环境监测、评价与保护中发挥着独具风貌的特殊作用; 是发展空间技术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当代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3.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体系和内容是什么? 答: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体系由三个基本分支构成:几何大地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及空间大地测量学。基本内容为: 1.确定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建立统一的大地测量坐标系,研究地壳形变(包括地壳垂直升降及水平位移),测定极移以及海洋水面地形及其变化等;2.研究月球及太阳系行星的形状及重力场;3.建立和维持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国家和全球的天文大地水平控制网、工程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以及海洋大地控制网,以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4.研究为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仪器和方法等; 5.研究地球表面向椭球面或平面的投影数学变换及有关的大地测量计算; 6.研究大规模、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联合网的数据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测量数据库建立及应用等。4.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地球圆球阶段、地球椭球阶段、大地水准面阶段和现代大地测量新时期。5.地球椭球阶段取得的主要标志性成果有哪些?答:有:长度单位的建立;最小二乘法的提出;椭球大地测量学的形成,解决了椭球数学性质,椭球面上测量计算,以及将椭球面投影到平面的正形投影方法;弧度测量大规模展开;推算了不同的地球椭球参数。 6.物理大地测量标志性成就有哪些?答:有:克莱罗定理的提出;重力位函数的提出;地壳均衡学说的提出;重力测量有了进展,设计和生产了用于绝对重力测量的可倒摆以及用于相对重力测量的便携式摆仪。极大地推动了重力测量的发展。7.大地测量的展望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主要体现在:(1)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激光测卫(SLR)以及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惯性测量统(INS)是主导本学科发展的主要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2)用卫星测量、激光测卫及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等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建立大规模、高精度、多用途的空间大地测量控制网,是确定地球基本参数及其重力场,建立大地基准参考框架,监测地壳形变,保证空间技术及战略武器发展的地面基准等科技任务的基本技术方案;( 3)精化地球重力场模型是大地测量学的重要发展目标。 第二章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 1. 何谓椭球局部定位和地心定位?答:椭球定位是指确定椭球中心的位置,可分为两类:局部定位和地心定位。局部定位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有最佳的符合,而对椭球的中心位置无特殊要求;地心定位要求在全球范围内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有最佳的符合,同时要求椭球中心与地球质心一致或最为接近。2.椭球定向的两个条件是什么?答:椭球定向是指确定椭球旋转轴的方向,不论是局部定位还是地心定位,都应满足两个平行条件:①椭球短轴平行于地球自转轴;②大地起始子午面平行于天文起始子午面。这两个平行条件是人为规定的,其目的在于简化大地坐标、大地方位角同天文坐标、天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3.建立地球参心坐标系,需要进行哪几项工作?需满足哪些条件? 答:建立地球参心坐标系,需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选择或求定椭球的几

各种测量的规范及限差

测绘规范及限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3-26发布,1993-08-01实施, 适用范围: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6-25发布,1993-12-01实施 适用范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放样的准备与方法、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竣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8年6月1日施行 适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包括上升)测量和位移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9-02-10发布,1999-07-01施行 适用范围:城市规划、城市地籍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工程的勘测、设计、竣工以及城市管理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 发布与实施时间:1997-04-25发布,1997-10-01施行 适用范围:城市各等级控制网测量,城市地籍控制网测量和工程控制网测量。当进行城市地形形变监测控制网测量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表1 光电测距附合(闭合)导线技术要求 注:表中所列的技术要求,符合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三、四等)和20mm(五等) 1. 当导线网作为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结点网,各导线环的长度不应大于表1中规定总长的0.7倍。 2. 加密导线,宜以直伸形状布设,附合于首级网点上。各导线点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表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 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大于±3o时,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差值仍应符合上表规定。 一、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位置上进行重测,并符合下列规定: 1. 上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2c 超限,该测回应立即重测,但不计重测测回数。 2. 同测回2c 较差或各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超限,可重测超限方向(应联测原零方向)。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测战方向总数的1/3时,该测回应重测。 3. 因测错方向、读错、记错、气泡中心位置偏移超过一格或个别方向临时被挡,均可随时进行重测。 二、观测手簿的记录、检查和观测数据的划改,应遵守下列规定: (1)、水平角观测的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但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同时更改相关数字。 (2)、天顶距观测中,分的读数在各测回中不得连环更改。 (3)、距离测量中,每测回开始要读、记完整的数字,以后可读、记尾数。厘米以下数字不得划改。米和厘米部分的读、记错误,在同一距离的往返测量中,只能划改一次。 三、水平角观测结束后,其测角中误差按下列公式计算: 导线(网)测角中误差的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 (1)、按左、右角闭合差计算:[]n m 2??± =β (1-1)

控制测量规范与要求

第一部分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第15标)控制网复测技术设计书 一、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1)、《大广高速公路蒙冀界至承德高速公路GPS控制网成果表》(设计院交给的)(2)、《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5)、《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二、平面GPS、四等水准加密方法与精度要求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规定和本项目实际情况,隧道段控制网采用GPS观测方法时,精度按四等网技术要求施测。为确保线路衔接的平顺性,加密点必须联测其相邻的GPS平面控制点。 平面加密控制网的施测精度控制按:加密GPS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7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的要求进行。 2.1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2.2 四等水准施测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见表6.3-3.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三、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计划 3.1 GPS复测组网实施

为保证线路上所有控制点成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尽量保证点位精度的均匀性,平面控制网复测采用4太GPS接收机同时作业的观测模式,以此提高GPS观测网形的图形强度。GPS 网各时段全部以边连接方式构网,形成由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 3.2 采用GPS测量方法的平面复测 遵循与设计单位建网时相同的构网原则,本次GPS方法的控制网复测组网以大地四边形为基本构网图形组成带状网,采用边联式构网。实际外业测量必须遵循基线组网设计所确定的作业模式,并在接收机或控制器上配置GPS外业观测参数,参与作业的接收机所配制的参数应相同。 每天出工之前,必须检查电池容量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数据存储设备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仪器及其附件必须齐全。 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开始GPS外业观测前,必须确认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器合格,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精度要求为1mm。天线应利用脚架和天线安置基座直接实现队中—在开始GPS外业观测前,必须确认天线安置基座的管水准器合格,天线安置基座必须严格整平。脚架必须稳定、牢固安置。 —如天线有指北定向标志,则应借助指北针或罗盘,在开始观测和观测过程中都使接收机天线指北标志指向正北方向。 —雷雨季节架设天线时,要注意防雷击。雷雨过境时,应立即停止观测,并卸下天线。GPS测量需要遵循的操作要点有: —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时间开始同步观测。当没按计划到达点位时,应及时通知其他组,并经观测计划编制者同意后对观测时段作必要调整,观测者不得擅自更改观测计划。 —经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等各项连接正确,接收机设置状态和工作状态正常后,方能启动接收机开始测量。 —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天线高丈量必须按接收机使用规定,从天线相位中心标志处丈量至地面点位标志,丈量的天线高是垂直高还是斜高必须在记录手薄上清楚的表明,且无论是垂直高还是斜高,直接丈量距离的误差在前后2次丈量中必须小于等于1mm,方取两次直接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作最终距离丈量的结果。 —不同时段的观测间隔期间必须重新进行天线安置基座的整平、对中操作,并重新丈量仪高。 —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应及时将观测站名、测站号、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完整地记录在观测手薄上。同时严密注意仪器的警告信息,及时汇报和处理各种特殊情况。

大地测量学思考题集及答案(2019)共22页word资料

大地测量学思考题集 1.解释大地测量学,现代大地测量学由哪几部分组成?谈谈其基本任务和作用? 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学科的分支,是测绘学科的各学科的基础科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地球重力场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大地测量学由以下三个分支构成:几何大地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及空间大地测量学。 几何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作用:可以用来精密的测量角度,距离,水准测量,地球椭球数学性质,椭球面上测量计算,椭球数学投影变换以及地球椭球几何参数的数学模型 物理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用物理方法确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主要内容包括位理论,地球重力场,重力测量及其归算,推求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等。 空间大地测量学主要研究以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他空间探测器为代表的空间大地测量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2、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简短,简述各阶段的主要贡献和特点。 分为一下几个阶段:地球圆球阶段,地球椭球阶段,大地水准面阶段,现代大地测量新时期 地球圆球阶段,首次用子午圈弧长测量法来估算地球半径。这是人类应用弧度测量概念对地球大小的第一次估算。 地球椭球阶段,在这阶段,几何大地测量在验证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证实地球为椭球学说之后,开始走向成熟发展的道路,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长度单位的建立 2)最小二乘法的提出 3)椭球大地测量学的形成 4)

弧度测量大规模展开 5)推算了不同的地球椭球参数 这个阶段为物理大地测量学奠定了基础理论。 大地水准面阶段,几何大地测量学的发展:1)天文大地网的布设有了重大发展,2)因瓦基线尺出现 物理大地测量学的发展 1)大地测量边值问题理论的提出 2)提出了新的椭球参数现代大地测量新时期:以地磁波测距、人造地球卫星定位系统及其长基线干涉测量等为代表的新的测量技术的出现,使大地测量定位、确定地球参数及重力场,构筑数字地球等基本测绘任务都以崭新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由于高精度绝对重力仪和相对重力仪的研究成功和使用,有些国家建立了自己的高精度重力网,大地控制网优化设计理论和最小二乘法的配置法的提出和应用。 5.在精密水准测量概算中包括哪些计算工作? 答:水准测量概算主要计算工作: (1)水准标尺每米长度误差的改正数计算(2)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数计算 (3)水准路线闭合差计算(4)高差改正数的计算 6.什么是水准测量理论闭合差?试阐述产生理论闭合差的原因? 答:如果不考虑仪器本身的误差与观测误差,由同一起始水准点出发,由几何水准测量经不同的水准线路测量同一未知点的高程是不相同的,换句话说,由同一起始点测量水准闭合环线的高程闭合差不等与零,其闭合差称为水准理论闭合差。水准理论闭合差是由于水准面不平行的原因所引起的,因此在精密水准测量中,为了消除水准面不平行对水准测量的影响,一般要在几何水准观测高差中加入水准面不平行改正计算。

【标准】房产测量规范gb-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房产测量规范 GB/T 17996.1—2000 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总则 4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 5 房产调查 6 房产要素测量 7 房产图绘制 8 房产面积测算 9 变更测量 10 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房屋、房屋用地调查表与分类 附录B (提示的附录) 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和共有共用面积分摊 前言 本标准是在国家测绘局1991年5月发布的《房产测量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近期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的需求并参照国内外有关标准和规定制定的。 GB/T17986在《房产测量规范》的总标题下,包括以下两个单元:《第l单元:房产测量规定》;《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建设部和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和国家测绘局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南京市房屋产权监理处、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广州市房地产测绘所、西安市房地产管理局产权产籍处等单位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永江、华如宏、唐国芳、刘大可、黄保华、岳答孝、孟娟。 返回目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房产测量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适用于城市、建制镇的建成区和建成区

以外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及其毗连居民点的房产测量。其他地区的房地产测量亦可参照执行。 返回目录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260-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6962-1986 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T 17986.2-2000 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 CH l003-19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返回目录 3 总则 3.1房产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3.1.1房产测量的目的 房产测量主要是采集和表述房屋和房屋用地的有关信息,为房产产权、产籍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交易、征收税费,以及为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数据和资料。 3.1.2 房产测量的基本内容 房产测量的基本内容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变更测量,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等。 3.1.3房产测量的成果 房产测量成果包括:房产簿册,房产数据和房产图集。 3.2房产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 3.2.1房产测量的精度指标与限差 本标准以中误差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以两倍中误差作为限差。 3.2.2房产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 末级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25m。 3.2.3房产分幅平面图与房产要素测量的精度 3.2.3.1模拟方法测绘的房产分幅平面图上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O.5mm。 3.2.3.2利用已有的地籍图、地形图编绘房产分幅图时,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土0.6mm。 3.2.3.3对全野外采集数据或野外解析测量等方法所测的房地产要素点和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土O.05m。 3.2.3.4采用已有坐标或已有图件,展绘成房产分幅图时,展绘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 3.2.4房产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房产界址点(以下简称界址点)的精度分三级,各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间距超过50m的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不超过表1的规定;间距未超过50m的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不应超过(1)计算结果。 表1 房产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