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A临床路径

血友病A临床路径
血友病A临床路径

血友病A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血友病A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血友病A(ICD-10:D66.x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之南、悌主编,科学,2008年,第三版)、《血友病》(仁池等主编,科学技术,2007)、《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6)。

1.患者几乎均为男性(女性患者为纯合子,极罕见),有或无家族史,有家族史者符合X性联隐性遗传规律。

2.关节、肌肉、深部组织及脏出血,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为其特点,但也可自发性出血。反复出血可见关节畸形和假肿瘤。

3.实验室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及吸附血浆纠正。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正常。(出血时间,血块收缩:建议根据条件选择性做)

(2)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减少,FⅧ:C>5–40%为轻型,1–5%为中型,≤1%为重型。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正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血友病》(仁池等主编,科学技术,2007)、血友病治疗指南(英国血友病中心医师组织,Haemophilia,2008)、《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6年)。

1.局部止血措施和注意事项:包括制动、局部压迫包扎和放置冰袋、局部用止血粉、凝血酶或明胶海绵贴敷等。口腔出血可含服氨加环酸。避免肌肉注射、外伤和手术,如必须手术,需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禁服阿斯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及所有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2.替代疗法:

(1)因子Ⅷ制剂:首选血浆源性因子Ⅷ制剂。因子Ⅷ半衰期8–12小时,常需每日输注2次(首次输注后2-4小时需重复,后8-12小时重复)。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为人工合成,病毒等病原污染的可能性更低,有条件者可选用。

(2)冷沉淀物:含因子Ⅷ、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因子Ⅷ较新鲜血浆高5–10倍,用于无条件使用因子Ⅷ制剂者。

(3)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含所有的凝血因子等血浆蛋白,仅用于无条件使用因子Ⅷ制剂和冷沉淀者。

(4)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用于因子Ⅷ抑制物阳性者,并考虑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

3.去氨基-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用于轻型患者。

4.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对控制血尿、加速急性关节积血的吸收有一定疗效,可短期与替代治疗合用。

5.抗纤溶药物:常用6-氨基已酸和氨加环酸,有肉眼血尿者禁用。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66.x01血友病A疾病编码。

2.有关节、肌肉、软组织或脏急性出血表现。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输血前检查、血型、凝血功能。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FⅧ:C、vWF抗原、因子IX活性检测(既往未确诊者进行此项检查);

(2)因子Ⅷ抑制物筛选和滴度测定;

(3)胸片、心电图、血肿、脏器B超、关节平片或MRI、头颅CT等。

(七)治疗开始时间。

入院前血友病A诊断明确者入院后即刻开始。

(八)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

血友病急性出血时应立刻输注FⅧ制剂,行替代治疗,以降低关节、组织和脏器功能受损的程度。

FⅧ制剂使用剂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需要FⅧ:C总量=(希望达到的FⅧ:C水平%—当前血浆FⅧ:C水平%)×0.5×患者体重(Kg)

FⅧ的半衰期8-12小时,要使血中FⅧ保持在一定水平,需每8–12小时输注一次。具体替代治疗方案见下表。

出血部位希望达到的因子水平(%)FⅧ剂量(U/Kg体重)疗程(天)

关节30-50 15-25 1-2

肌肉30-50 15-25 1-2

胃肠道40-60 20-30 7-10

口腔粘膜30-50 15-25 直至出血消退

鼻衄30-50 15-25 直至出血消退

血尿30-100 15-50 直至出血消退CNS 60-100 30-50 7-10

腹膜后50-100 25-50 7-10

损伤或手术50-100 25-50 直至出血消退

(九)出院标准。

出血症状改善或消退。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出现FⅧ因子抑制物、感染,需要手术干预,疗效不佳者退出此路径。

二、血友病A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血友病A(ICD-10:D66.x01)

患者: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

26个学科临床路径目录(1010个)

26个学科分册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1 《临床路径释义》主编工作会议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1病种的学科分类按国家卫计委1010个病种目录中的出现顺序整理。 ▲标注的病种都是2016年发布的对已有病种的修订版。

目录 1.心血管病分册(共计25个,其中2016年发布10个) (4) 2.呼吸病分册(共计26个,其中2016年发布9个) (5) 3.消化病分册(共计51个,其中2016年发布27个) (6) 4.血液病分册(共计42个,其中2016年发布34个) (7) 5.肾脏病分册(共计31个,其中2016年发布21个) (8) 6.内分泌病与代谢病分册(共计23个,其中2016年发布12个) (9) 7.风湿病与自体免疫病分册(共计19个,其中2016年发布19个) (10) 8.感染性疾病分册(共计23个,其中2016年发布17个) (11) 9.神经内科分册(共计40个,其中2016年发布20个) (12) 10.普通外科分册(共计86个,其中2016年发布39个) (13) 11.神经外科分册(共计35个,其中2016年发布12个) (15) 12.胸外科分册(共计35个,其中2016年发布15个) (16) 13.心血管外科分册(共计20个,其中2016年发布5个) (17) 14.泌尿外科分册(共计54个,其中2016年发布37个) (18) 15.骨外科分册(共计109个,其中2016年发布72个) (19) 16.妇产科分册(共计63个,其中2016年发布48个) (21) 17.小儿内科分册(共计48个,其中2016年发布18个) (22) 18.小儿外科分册(共计54个,其中2016年发布33个) (23) 19.眼科分册(共计51个,其中2016年发布34个) (24)

血友病A临床路径

血友病A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血友病A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血友病A(ICD-10:D66.x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血友病》(杨仁池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患者几乎均为男性(女性患者为纯合子,极罕见),有或无家族史,有家族史者符合X性联隐性遗传规律。 2.关节、肌肉、深部组织及内脏出血,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为其特点,但也可自发性出血。反复出血可见关节畸形和假肿瘤。 3.实验室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及吸附血浆纠正。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正常。(出血时间,血块收缩:建议根据条件选择性做)

(2)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减少,FⅧ:C>5–40%为轻型,1–5%为中型,≤1%为重型。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正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血友病》(杨仁池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血友病治疗指南(英国血友病中心医师组织,Haemophilia,2008)、《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局部止血措施和注意事项:包括制动、局部压迫包扎和放置冰袋、局部用止血粉、凝血酶或明胶海绵贴敷等。口腔出血可含服氨加环酸。避免肌肉注射、外伤和手术,如必须手术,需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禁服阿斯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及所有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2.替代疗法: (1)因子Ⅷ制剂:首选血浆源性因子Ⅷ制剂。因子Ⅷ半衰期8–12小时,常需每日输注2次(首次输注后2-4小时需重复,后8-12小时重复)。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为人工合成,病毒等病原污染的可能性更低,有条件者可选用。 (2)冷沉淀物:含因子Ⅷ、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因子Ⅷ较新鲜血浆高5–10倍,用于无条件使用因子Ⅷ制剂者。 (3)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含所有的凝血因子等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材料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编辑:陈惠忠发布科室:科教科发布时间:11-11-01 摘要: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 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胆总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结石、股骨干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凹陷性颅骨骨折、高血压脑出血等县医院外科10个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乳腺良性肿瘤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乳腺良性肿瘤、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癌、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原发性肝细胞癌、肝门胆管癌、细菌性肝脓肿、胃癌、脾破裂、胰腺癌、胰腺假性囊肿、肠梗阻、小肠间质瘤、克罗恩病、肠外瘘、肛裂、肛周脓肿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的通知 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血液内科专业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血友病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血液内科6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眼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角膜裂伤、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等眼科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血友病A

血友病A临床路径 一、血友病A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血友病A(ICD-10:D66.x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血友病》(杨仁池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患者几乎均为男性(女性患者为纯合子,极罕见),有或无家族史,有家族史者符合X性联隐性遗传规律。 2.关节、肌肉、深部组织及内脏出血,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为其特点,但也可自发性出血。反复出血可见关节畸形和假肿瘤。 3.实验室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及吸附血浆纠正。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正常。(出血时间,血块收缩:建议根据条件选择性做)

(2)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减少,FⅧ:C>5–40%为轻型,1–5%为中型,≤1%为重型。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正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血友病》(杨仁池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血友病治疗指南(英国血友病中心医师组织,Haemophilia,2008)、《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局部止血措施和注意事项:包括制动、局部压迫包扎和放置冰袋、局部用止血粉、凝血酶或明胶海绵贴敷等。口腔出血可含服氨加环酸。避免肌肉注射、外伤和手术,如必须手术,需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禁服阿斯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及所有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2.替代疗法: (1)因子Ⅷ制剂:首选血浆源性因子Ⅷ制剂。因子Ⅷ半衰期8–12小时,常需每日输注2次(首次输注后2-4小时需重复,后8-12小时重复)。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为人工合成,病毒等病原污染的可能性更低,有条件者可选用。 (2)冷沉淀物:含因子Ⅷ、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因子Ⅷ较新鲜血浆高5–10倍,用于无条件使用因子Ⅷ制剂者。

临床路径文件 文档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临床路 径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2-12-14 15:48:00 内卫医政字〔2012〕1325号 各盟市卫生局,厅直属各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根据《卫生部关于“十二五”期间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65号)有关要求,结合自治区实际,卫生厅组织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期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期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方案 2.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评价指标 二0一二年十二月六日 附件1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期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十二五”期间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65号),全面推进我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确保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效,结合自治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15年末,全区二级以上医院(含二级)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应当达到: (一)三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5个专业60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至少包括心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入、骨关节植入治疗和肿瘤性疾病等病种。 (二)三级专科医院不少于10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应当包括各专科主要病种。 (三)二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0个专业40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至少包括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骨科、肿瘤科主要病种。 (四)二级专科医院不少于8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应当包括各专科主要病种。

(五)自治区各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定点医院还须将尿毒症、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等20个大病保障和救助试点病种纳入到临床路径管理。 二、重点内容 (一)不断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病例入组率和完成率,动态监测变异率。 各医院要加强对本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于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其入组率不得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得低于70%。到2015年末,力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本院出院病例数的50%。同时要加强对变异病例的管理,实施小组要定期组织对变异原因进行分析、评估,针对变异发生较为集中的环节,分析变异原因,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逐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体系,力争临床路径实施的变异率≤15%。 (二)进一步细化各病种临床路径及分路径。 各医院要在卫生部印发的相关病种临床路径基础上,依据《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处方集》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细化各病种临床路径,优化诊疗流程,明

临床路径管理先进经验介绍

抓临床路径管理促医疗质量提高 —江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值此春暖花开之际,我们迎来了江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根据会议安排,我谨代表江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就2018年度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做会议发言,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我汇报的题目是:抓临床路径管理促医疗质量提高。 临床路径管理是医院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更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根本要求之一。如何做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对医院医疗业务管理的考验。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开展的初期,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概念和临床路径的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不高。部分人认为,医生业务技术水平的发挥可能会受到约束,惯性思维和经验性诊疗的意识比较强。 针对此种状态,院领导及时召开中层干部会议,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卫健委相关文件中对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工作要求,指出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是医院和医生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要与贯彻落实18项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相结合,更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使大家明白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意义,提升了站位,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 二、宣传动员,成立组织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医院在全院大范围内进行宣传动员。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学习普及了关于临床路径的概念和开展路径管理工作的意义,以及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现状和我们存在的差距,使大家形成了共识。 同时,根据临床路径管理的工作要求,成立了江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各科室成立了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并明确了相关职责和工作要求。研究制定了《江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以及相关的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科学遴选,规范路径 根据二级综合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工作要求,研究分析了辖区的内常见病、多发病的疾病谱,结合医院的业务技术水平,对常见、多发、诊疗效果明确、技术成熟、操作规范、适于进入路径管理的病种进行科学遴选。各临床科室根据专业特长,会同药学、检验、医技等部门协商,遴选出相关专业病种,结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推荐的临床路径参考文本和本院实际工作条件,初步挑选出适合本院开展的路径病种,并制定出路径表单等,报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医务科)审核。进一步规范路径并组织实施。 2018年,我院共制定并开展临床路径128个病种,涵盖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20210215012825)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346 个)、呼吸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5 个) 1. 肺血栓栓塞症 2. 社区获得性肺炎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 支气管扩张症 5. 支气管哮喘 6. 自发性气胸 7. 肺脓肿 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9. 结核性胸膜炎 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1. 慢性支气管炎 12. 特发性肺纤维化 13. 胸膜间皮瘤 14. 原发性支气管肿瘤 15. 原发性肺癌内科治疗 、消化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5 个) 1. 肝硬化腹水 2.轻症急性胰腺炎

3. 胆总管结石 2.轻症急性胰腺炎

4.胃十二指肠溃疡 5. 大肠息肉 6. 反流食管炎 7.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 8.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9.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 10. 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 11.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 12. 上消化道出血 13.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4.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 15.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三、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4 个)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 脑出血 3. 吉兰—巴雷综合征 4. 多发性硬化 5. 癫痫 6. 重症肌无力 7.病毒性脑炎 8. 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9. 肌萎缩侧索硬化 10.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11. 颈动脉狭窄 12. 颅内静脉窦血栓 13. 视神经脊髓炎 14.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15. 脑梗塞 四、心血管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6 个) 1.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2.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3. 急性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4.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6.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7. 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 8. 房性心动过速 9.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10.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11.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 12. 主动脉夹层(内科) 13.肾血管性高血压

心肺复苏、医保、病案、临床路径、医德医风

2012心肺复苏19/4 第1题:上肢出血应用止血带止血时,止血带应扎在: A、上臂上1/3 B、上臂中上1/3 C、上臂中1/3 D、上臂中下1/3 E、上臂下1/3 B 第2题:初期复苏的任务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保持呼吸道通畅,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B、保持呼吸道通畅,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 C、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 D、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胸外心脏按压 E、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口对口人工呼吸 E 第3题:心肺复苏的药物治疗,首选给药途径为 A、心内注射 B、气管内给药 C、静脉给药 D、肌肉注射 E、皮下注射 C 第4题:复苏处理要争分夺秒,最主要的目的是 A、为迅速恢复脑的血液循环 B、使心脏迅速恢复跳动 C、使自主呼吸提早恢复 D、为减轻酸中毒 E、为保护肾功能 A 第5题:在创伤急救止血时,常用的止血方法有 A、指压止血法 B、加压包扎法 C、止血带止血法 D、加垫屈肢止血法 E、以上都是 E 第6题: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 A、大动脉搏动消失 B、呼吸停止 C、瞳孔散大

D、血压测不到 E、脉搏不清 A 第7题: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2-3 cm C、至少5 cm D、6-7cm E、6-8cm C 第8题: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 A、超过1秒 B、小于1秒 C、与呼气时间等同 D、快速用力吹气 E、5秒 A 第9题: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实施者交换按压操作的时间间隔为: A、5分钟 B、3分钟 C、10分钟 D、 2分钟 E、 6分钟 D 第10题:心脏复苏时,使心脏复跳效果最佳的药物是 A、异丙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利多卡因 D、去甲肾上腺素 E、阿托品 B 第11题: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应在 A、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B、胸骨上中1/3交接处 C、胸骨上2/3与下1/3交接处 D、胸骨下1/2段 E、胸骨与剑突交接处 D 第12题: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 80-10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最新 50种大病临床路径修改表

50种重大疾病临床路径修改意见 序号科室 临床路径病种 (文件夹1 ) 临床路径病种 (文件夹2)临床路径病种 修改意见 备注 1 血液肿瘤科1 急性早幼粒 细胞白血病等3 种血液病 1 急性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临床路径 1、应评定危险度; 2、根据危险度制度相应的诱导缓解、巩固治疗及 维持治疗方案。3、定期复查染色体、融合基因 2 儿童低危急性淋 巴细胞白血病临床 路径 1、化疗第14天、28天及强化巩固治疗前复查骨髓达完全缓解,做微 小残留检查。 2、 3 儿童中高危急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临 床路径 1、中高危患者巩固治疗方案可以再增加。 2、化疗第14天、28天及强化巩固治疗前复查骨髓达完全缓解,做微 小残留检查。 3、强方案使用时增加促血小板生成素和/或白介素11予以支持治疗 2 2 儿童单纯、复 杂性先天性心 脏病 儿童单纯性先天性 心脏病 未开展 儿童复杂性先天性 心脏病 未开展 3 耳鼻喉科3 双侧感音神 经性耳聋(人工 耳蜗植入)临床 路径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路径 双侧感音神经性耳 聋(人工耳蜗植入) 临床路径 未开展 4 胸外科4 乳腺癌改良 根治术等四个 病种临床路径 1 乳腺癌改良根治 术临床路径 2 乳腺癌保留乳房 1

2 血液肿瘤科 手术临床路径 3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 针对老年患者,应用吡喃阿霉素替代阿霉素,减轻心脏毒性。 增加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53的检查 4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 未开展 5 妇产科 5 宫颈肿瘤 1 宫颈癌临床路径 2 宫颈癌姑息化疗临床路径 3 宫颈癌化疗临床路径表单 4 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 未开展 6 心理卫生科 6 重性精神病(3个单病种) 重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表单 7 血液肿瘤科 7 血友病 血友病A 8 8 慢性粒细胞 白血病 无 9 呼吸科 9 原发性肺癌手术等3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1 原发性肺癌内科治疗临床路径 胸外科 2 原发性肺癌手术临床路径 3 原发性肺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 未开展 10 胸外科 10 食管癌3个临床路径 1 食管癌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胸外科 2 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 增加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 3 食管癌放射治疗 未开展

各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目录介绍

呼吸内科 肺血栓栓塞临床路径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 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肺脓肿临床路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 胸膜间皮瘤临床路径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耳鼻喉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声带息肉临床路径 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 喉癌临床路径 鼻出血临床路径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路径 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 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 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临床路径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 下咽癌临床路径 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路径 口腔科 舌癌临床路径 唇裂临床路径 腭裂临床路径 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 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 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 牙列缺损临床路径 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临床路径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修复临床路径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路径 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路径 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路径

单纯疱疹临床路径 乳牙中龋临床路径 乳牙慢性牙髓炎临床路径 个别乳磨牙早失临床路径 外科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 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 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 肾结石临床路径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 凹陷性颅骨骨折临床路径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 心血管内科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先进经验分享

抓临床路径管理促医疗质量提高 —江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临术路径管理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值此春暖花开之际,我们迎来了江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根据会议安排,我谨代表江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2018年度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做会议发言,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我汇报的题目是:抓临床路径管理促医疗质量提高。 临床路径管理是医院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更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要求之一。如何做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对医院医疗业务管理的考验。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开展的初期,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概念和临床路径的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不高。部分人认为,医生业务技术水平的发挥可能会受到约束,惯性思维和经验性诊疗的意识比较强。 针对此种状态,院领导及时召开中层干部会议,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卫健委相关文件中对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工作要求,指出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是医院和医生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要与贯彻落实18项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相结合,更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使大家明白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意义,提升了站位,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 二、宣传动员,成立组织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医院在全院大范围内进行宣传动员。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学习普及了关于临床路径的概念和开展路径管理工作的意义,以及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现状和我们存在的差距,使大家形成了共识。 同时,根据临床路径管理的工作要求,成立了江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各科室成立了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并明确了相关职责和工作要求。研究制定了《江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以及相关的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科学遴选,规范路径 根据二级综合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工作要求,研究分析了辖区的内常见病、多发病的疾病谱,结合医院的业务技术水平,对常见、多发、诊疗效果明确、技术成熟操作规范、适于进入路径管理的病种进行科学遴选。各临床科室根据专业特长,会同药学、检验、医技等部门协商,遴选出相关专业病种,结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推荐的临床路径参考文本和本院实际工作条件,初步挑选出适合本院开展的路径病种,并制定出路径表单等,报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医务科)审核。进一步规范路径并组织实施。 2018年,我院共制定并开展临床路径128个病种,涵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