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一、总则中频炉炼钢是冶金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高效、高温、节能等特点,对钢铁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确保中频炉炼钢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操作1. 中频炉炼钢设备由上料系统、炉体、冷

却系统、电源系统等组成,在操作前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有故障。

2. 中频炉启动前,要检查冷却水系统的压力和流量是否

正常,以确保冷却效果良好。

3. 操作前要熟悉设备的相关技术参数,包括额定功率、

预热时间、熔炼温度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耐高温手套、

护目镜、防护服等,以确保操作的安全。

5. 中频炉操作时要按照严格的操作步骤进行,先打开冷

却系统,然后进行上料,再进行电源调整,最后进行预热。

6. 中频炉的电源调整是关键步骤,要根据熔炼物料的特

性和炉子的容量来调整功率和频率,并注意保持电流的平稳。

7. 炉内温度的控制也是操作的重要环节,要根据炉内的

温度计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8. 炉内熔炼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炉内的变化,如温度变化、烟雾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三、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

相关证书,确保具备操作中频炉的能力。

2. 操作人员需了解中频炉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并具

备一定的电工知识和操作技能。

3. 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要保持专注,切勿慌张和急躁,确

保操作准确无误。

4. 操作人员要经常检查设备的状况,如电源线是否有老化、冷却系统是否正常等,发现问题要及时报修。

5. 在操作中频炉时,要注意经常清理炉子内的杂物和积灰,确保炉内的清洁。

6. 中频炉炼钢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禁止在工作区内随意

行走,出入必须走专门通道。

7. 操作人员要随时关注电源和冷却系统的使用情况,避

免发生故障。

8. 中频炉炼钢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熔炼次数和炉内温度的

变化,以提高炉子的效率和炼钢质量。

四、操作规程的修订和执行1. 操作规程的修订应由专业

人员或技术部门进行,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新的操作规程经过评审和批准后,由技术部门告知相

关操作人员,并进行培训。

3.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规程存在问题或有待改进的地方,应及时向技术部门反馈,共同完善。

4. 操作规程的执行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调整或变更。

5.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总结: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是确保操作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文档,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同时,不断修订和完善操作规程,保持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提高炼钢效率和质量。操作人员要时刻关注中频炉的工作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操作的安全和高效。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中频炉是目前钢铁冶炼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电炉设备。中频炉炼钢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广泛用于中小型钢铁企业的炼钢生产中。然而,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对于保证炼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操作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1. 中频炉开机操作规程 1.1 检查设备完好性在中频炉启动之前,必须检查设备的 完好性,包括电力系统、水冷电缆、中频电容器、中频电感器等。必须保证设备完好无损,确保正常开机操作。 1.2 准备操作材料炼钢过程需要用到工业纯铁、废钢料、 石墨等物料。应准备足够的操作材料,并对其进行分类归置,以便于后期使用。 1.3 开启电源在设备完好性检查合格之后,先将电源切断,然后打开中频炉的单相电源开关,待电流表读数稳定时,逐步调整电源电压和电流,使之达到合适的工作状态。 1.4 正常炉水运行同时,还需要正常启动炉水系统,将中 频炉的各区域冷却水管路开启,确保中频炉系统的正常运行。 2. 中频炉浸炉操作规程

2.1 浸炉前准备在进行浸炉操作之前,需要将料斗清理干净,并准备好炉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熔炼工艺流程,选择适当的化验方法。 2.2 预约液铝和渣铝在将熔融钢水倒入浇铸模具前,必须 预约好液铝和渣铝,确保浇铸顺利进行。 2.3 启动搅拌装置启动搅拌装置前,必须将料斗开口封堵,切断料斗下方绑扎的铁丝,随后推进料斗,将炉料导入炉内。同时启动搅拌装置,这样可以促使钢水进一步混合均匀,确保炼钢质量。 2.4 浸入炉料在料斗推入炉内之后,确定好浸入炉料的时间,监测炉温、钢水温度、渣铝温度等参数。待钢水中的氧、碱等气体釋放完毕后,才投放液铝,等到炼出的钢质完全熔化后,再处理掉废渣。 3. 中频炉关机操作规程 3.1 关闭中频电源中频炉关机过程与开机过程相反,在断 开全部电源之后,将中频电源逐个关闭。切记,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拆卸操作,先易后难,确保设备的完整性。 3.2 关闭冷却水系统在对电源系统进行处理之后,要及时 关闭中频电容器和电感器对应的冷却水系统,停止对设备的制冷作用。 3.3 正常断电中频炉关机之后,必须及时断电,切断电源 电源,以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 1.准备工作时,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雷、防焊和防火等。 2.开机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如供电是否稳定、耗材是否充足等。 3.确保中频炉周围环境清洁、无障碍,确保通风良好。 二、铁水准备 1.按照工艺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原料和辅助材料。 2.对原料进行称量和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3.确保铁水采样器干净、无杂质,取样时注意安全和正确操作。 4.根据工艺要求,通过炉底取样、铁水浇铸等方式取样。 三、炉料装入 1.在放料前,清理炉底杂物和残留物,确保炉底清洁。 2.将准备好的炉料、矿渣等按照工艺要求装入炉中。 3.确保装料平稳、均匀,避免浪费和堵塞。 4.按照工艺要求合理控制料层高度,避免过高或过低。 四、点火炉膛 1.确保炉膛和炉墙清洁无杂物,避免点火时的堵塞和火焰的偏移。 2.按照工艺要求点燃点火剂,注意安全和正确操作。 3.监测燃烧情况,确保点火顺利和稳定。

四、升温炉炉 1.在点火顺利后,进行升温炉炉。 2.按照工艺要求控制升温速度和温度曲线。 3.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燃烧参数,保持温度稳定。 4.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连续搅拌炉料,促进炉内杂质混合均匀。 五、出钢操作 1.当达到出钢温度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出钢操作。 2.控制浇注速度和出钢量,确保钢水质量合格。 3.出钢后及时关闭出钢阀门,防止钢水浪费和事故发生。 六、搅拌操作 1.搅拌时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品,避免对人身和设备造成伤害。 2.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搅拌操作,保持炉内温度均匀。 3.搅拌过程中注意观察炉内情况,及时调整炉料和温度。 七、定温保温 1.当达到所需温度时,进行定温保温操作。 2.控制温度和保温时间,确保钢水质量稳定。 3.定温保温过程中,注意监测设备运行情况,确保无故障和异常。 八、停炉操作 1.当完成炼钢工作后,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停炉操作。

中频炉熔炼过程操作规程

中频炉熔炼过程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中频炉熔炼过程操作,维护,检查要求,有利于熔炼的正常运转,请足正常生产需要。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中频炉熔炼的操作过程。 3、熔炼要求 3.1、中频炉废钢中不得混有生铁、废铁件、铜、铅、锌等有色金属;不得混有易燃、易爆物、密闭容器,有毒物;不应存在水泥、粘砂、油污、橡和塑料品。高锰钢回炉料中不得混有水泥、粘砂、油污、橡胶等,长度,厚度要适量。 3.2、检查辅助材料、工具是否齐备完好,打渣工具,取样勺、样模保持干燥; 3.3、送电前检查水循系统、电源、除尘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反馈机修人员。 3.4、加料前检查出钢槽、炉衬是否正常。加料过程中,特别注意保护炉口、炉衬,禁止用大块料直接砸向炉口,炉底、炉衬,开始先人工加入纯净的轻薄碎料,延缓对炉衬的冲击,然后使用起重设备加料,要缓慢倾斜,避免将炉衬砸坏; 3.5、加料时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配料单配料。加料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熔化情况,防止出现废钢搭桥架料现象和顶部冻结封闭。如果出现以上现象,可以将炉体倾斜并降低功率熔化,或者用钢钎将

其及时捅开,逐步熔化; 3.6、冷炉送电时,先小动率送电预热,等炉内废钢充分预热后再缓慢调节上升功率,边熔化边加,直到加料完成。 3.7、按照工艺要求,在加料的同时或熔清后加入合金进行调质; 3.8、炉料熔清后,适当降低功率,扒渣、测温、温度达到目标值时,取样、送检; 3.9、当钢水的化学成分、温度全部满足出钢条件后,叫包出钢;3.10、出钢时必须先将功率降至最低,然后停电出钢,出时必须有专人指挥; 3.11、熔炼的所有记录表格必须填写真实,完整,不得有涂改现象; 3.12、当熔炼过程中突然出现停电或设备故障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发电机保证循环水正常运行,重新送电前先将炉内冻结的钢水捅开或烧开,使其通气,不得出现密闭状态; 4、拆炉、筑炉 4.1、当炉衬使用到厚度≤30mm,炉底厚度≤80mm时,熔炼过程中出现漏电流过高、钢水冒泡、声音异常及功率波动过大等异常现象时,确认不能再正常使用,重新筑炉; 4.2、筑炉前确认电源全部关闭后再进行以下工作: 4.2.1、检查线圈有无破损、循环水有无漏水,发现后反时清理和修复; 4.2.2、将炉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4.2.3、铺设石棉布和云母线,放置炉底不锈钢丝报警线;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一、引言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中频炉炼钢操作的安全、高效、稳定,确保钢 铁生产工艺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本规程适用于中频炉炼钢操作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二、工艺流程 1. 准备工作 1.1 检查中频炉设备是否完好,包括电源、水冷系统、感应线圈等。 1.2 清理炉体内部,确保无杂物和灰尘。 1.3 检查炉体温度计、压力计等仪表的准确性。 1.4 检查炉体内部的炉衬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2. 原料准备 2.1 按照生产计划准备所需的原料,包括废钢、生铁、合金等。 2.2 对原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2.3 将原料按照配比要求进行称量和混合。 3. 炉料装入 3.1 打开炉门,将预先称好的炉料均匀地装入炉体内。 3.2 关闭炉门,确保密封性良好。 4. 炉体加热 4.1 打开中频炉电源,调节电流和频率,使炉体逐渐升温。

4.2 监控炉体温度变化,确保升温速度适宜。 4.3 当炉体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保持一段时间,以确保炉料充分熔化。 5. 合金加入 5.1 根据炼钢工艺要求,确定合金的种类和加入时间。 5.2 打开炉门,将预先称好的合金均匀地加入炉体内。 5.3 关闭炉门,继续加热炉体,使合金充分溶解。 6. 炉体出钢 6.1 当炉体温度达到炼钢要求时,打开炉门,将炉体中的钢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钢包中。 6.2 监控出钢过程中的温度和流动状态,确保钢液质量。 7. 炉体清理 7.1 在出钢后,关闭中频炉电源,等待炉体冷却至安全温度。 7.2 打开炉门,清理炉体内的残渣和炉衬。 7.3 检查炉体设备的完好性,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8. 记录与报告 8.1 在操作过程中,及时记录关键参数的变化,如温度、电流、压力等。 8.2 操作结束后,填写操作记录表,包括炉料使用情况、合金加入量、出钢量等。 8.3 如有异常情况或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安全注意事项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引言概述: 中频炉炼钢是一种常用的钢铁冶炼方法,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为了确保中频炉炼钢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操作规程。本文将详细介绍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点。 一、中频炉炼钢前的准备工作 1.1 清理炉膛:在每次炼钢前,需要对中频炉的炉膛进行清理,清除残留物和杂质,确保炉膛内部干净。 1.2 检查设备:检查中频炉的设备和附件是否正常运行,如电源、水冷系统、炉体等,确保设备完好。 1.3 准备原料:准备好所需的钢铁原料,包括废钢、铁矿石、合金等,确保原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二、中频炉炼钢的操作步骤 2.1 加料:按照炼钢配方和工艺要求,将准备好的原料按一定比例加入中频炉中,确保原料的均匀性和适量性。 2.2 加热:启动中频炉,根据炼钢工艺要求,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使原料充分熔化和混合。 2.3 合金添加:在炼钢过程中,根据需要,适时添加合金,调整钢液的成分和性能。 三、中频炉炼钢的温度控制

3.1 炉温监测:在炼钢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中频炉的炉温,确保温度控制在 合适的范围内,避免过热或过低。 3.2 温度调整:根据炼钢工艺要求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中频炉的加热功率和 时间,控制炉温的上升或下降速度。 3.3 温度均匀性:在炼钢过程中,需注意中频炉的温度均匀性,避免产生温度 梯度过大的情况,影响钢液的质量。 四、中频炉炼钢的冷却处理 4.1 停炉冷却:在炼钢结束后,需要将中频炉停机,并进行适当的冷却处理, 使炉体温度逐渐降低。 4.2 钢液冷却:将炼制好的钢液倒入浇注模具中,通过冷却处理,使钢液凝固 成型,形成所需的钢铁产品。 4.3 冷却水循环:在冷却过程中,需要保证中频炉的冷却水循环正常运行,确 保冷却效果和设备的安全性。 五、中频炉炼钢的安全注意事项 5.1 人员防护:在操作中频炉时,人员需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耳塞等,确保人身安全。 5.2 灭火设备:中频炉周围需配备灭火器材,以防止发生火灾事故,保障设备 和人员的安全。 5.3 定期维护:定期对中频炉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 及时排除隐患。 总结:

中频炉操作规程

中频炉操作规程 引言概述: 中频炉是一种常见的热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金属加热和熔炼工艺中。为了确 保中频炉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制定一份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中频炉的操作规程,包括设备准备、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设备准备: 1.1 清理工作区域:在操作中频炉之前,首先要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没有 杂物和易燃物。清理工作区域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并提高工作效率。 1.2 检查电源和冷却系统:在操作中频炉之前,需要检查电源和冷却系统的正 常运行情况。确保电源电压稳定,冷却系统正常工作,以保证中频炉的正常运行。 1.3 准备工作工具和材料:操作中频炉需要使用一些工具和材料,如电磁感应 线圈、工作夹具等。在操作之前,要确保这些工具和材料的完好,并放置在易取得的位置。 二、操作步骤: 2.1 打开电源:在操作中频炉之前,首先要打开电源,并调整电源电压至设定值。确保电源电压稳定,以保证中频炉的正常工作。 2.2 放置工件:将待加热或熔炼的工件放置在中频炉的工作区域内。注意工件 的摆放位置和数量,避免过密或过松。 2.3 启动中频炉:按照中频炉的启动步骤,启动中频炉。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如电磁感应线圈、冷却系统等。 三、安全注意事项:

3.1 穿戴防护装备:在操作中频炉时,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耐高温手套等。这些装备可以有效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3.2 注意电源安全:在操作中频炉时,要注意电源的安全使用。禁止在潮湿环境下操作中频炉,禁止触摸电源线和电磁感应线圈。 3.3 防止烫伤和火灾:中频炉的工作温度较高,操作人员要注意防止烫伤。同时,要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禁止在中频炉周围堆放易燃物品。 四、操作注意事项: 4.1 控制加热温度:在操作中频炉时,要根据工件的要求,控制加热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工件的质量。 4.2 观察工件状态:在加热或熔炼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工件的状态。注意工件的颜色变化、形状变化等,及时调整操作参数。 4.3 控制加热时间:在操作中频炉时,要根据工件的要求,控制加热时间。避免加热时间过长,造成工件的过热或烧损。 五、操作结束: 5.1 关闭电源:在操作结束后,要及时关闭中频炉的电源,避免电源的长时间运行,造成能源浪费和设备损坏。 5.2 清理工作区域:在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区域,清除工件和杂物。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5.3 维护中频炉:定期进行中频炉的维护保养工作,如清洁电磁感应线圈、检查冷却系统等。确保中频炉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总结:

中频炉熔炼操作规程(170816修改)

不锈钢、耐热钢类、合金钢、碳素钢熔炼操作规程 一、选渣材料及保温材料 碎玻璃、石灰:主要用作造渣材料,如提高渣的流动性可加入萤石。 珍珠岩:主要用作保温材料,不能当作主题造渣使用,在出钢前覆盖钢液及清渣用。 二、配料 用与要求钢号成分相同或相近的优质型材边角废料作为主料,一般回炉料的配入应控制在30%以内,铸件质量要求高的产品不使用回炉料,用于调整成分的铁合金含量不超过5%。 三、装料 1、炉底加石灰,大炉炉底加5-8公斤,小炉炉底加3-5公斤,当钢料开始 熔化即可接触造渣剂并覆盖钢液,石灰(造渣剂)的用量以能完全覆盖 钢液为原则。 2、炉底装入20-30公斤小料,难熔且不易氧化的铁合金和金属,如钼铁、 钨铁及电解镍等加在炉底,其它铁合金及金属应在预脱氧后加入。 3、装料原则:密、实、顺,大块废钢紧靠炉壁,在大块废钢空隙加满中小 废钢炉料,所有炉料要求清洁无锈蚀、无油污且干燥无水份。 四、熔化期 1、当炉料装完后即可大功率送电,以加快熔化速度。 2、熔化期间用碎玻璃造渣二到三次,整个熔化期不允许钢液裸露在大气中, 一旦发现裸露,立即用石灰和玻璃覆盖,以减少钢液氧化和吸气。 3、熔化过程中要及时退料和补加炉料,要防止因加料不当或不及时退料而 形成的“搭桥”事故。 五、取熔化炉前样 1、炉料化清后升温,扒掉熔毕渣,用玻璃、石灰造新渣,准备取炉前样。 2、取炉前样前,预脱氧,预脱氧剂选用锰铁和硅铁进行沉淀脱氧,加入顺 序为先锰铁后硅铁或同时加入,加锰量要大于加硅量,锰硅比至少要大 于1,一般加锰0.5%,加硅0.25%。 3、预脱氧后,取炉前样。 六、精炼钢 1、取完炉前样后,扒旧渣,造新渣,并插0.05%的铝进行强化脱氧。 2、试样分析期间,逐步加入本车间回炉料。同时,进行扩散脱氧,操作方 式:钢水表面玻璃融化后,将还原剂(如硅含量大于0.5%用硅铁粉或 硅钙粉,如硅含量小于0.5%用铝粉)撒在熔化渣上,并用保温剂覆盖。 3、回炉料加毕,扒旧渣造新渣。 七、成分调整 1、继续进行精炼操作,根据分析结果加入合金材料,合金熔化毕,扒旧渣 造新渣,升温到出钢温度,并用热电偶测温。 2、钒铁、铌铁一般在钢液充分脱氧后,在出钢前8-15分钟,砸成小块插 入炉底,以保证收得率。 3、氮化铬:经充分烘烤到发红,钢水充分脱氧,出钢前8-10分钟加入。

中频炉操作规程

中频炉操作规程 一、引言 中频炉是一种常用于金属加热和熔炼的设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为了确保中频炉的安全运行和操作效果,制定本操作规程,明确中频炉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设备概述 1. 中频炉是一种工业电炉,主要由电源系统、电容器组、感应线圈、水冷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2. 中频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加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将金属材料加热至所需温度。 3. 中频炉适用于金属材料的热处理、熔炼和加热等工艺。 三、操作流程 1. 开机准备 a. 检查电源系统和水冷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运行。 b. 检查感应线圈和电容器组的连接是否牢固。 c. 检查中频炉内部是否有杂物,清理干净。 2. 加热操作 a. 将待加热的金属材料放置在感应线圈内部。 b. 打开电源系统,启动中频炉。 c. 设置加热温度和时间,确保加热过程的精确控制。

d. 监测加热温度和时间,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熔炼操作 a. 在加热温度达到要求后,将需要熔炼的金属材料放入感应线圈内部。 b. 根据熔炼工艺要求,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使金属材料完全熔化。 c. 在熔炼完成后,关闭电源系统,停止加热。 4. 关机操作 a. 关闭电源系统,断开电源。 b. 清理中频炉内部的残留物和杂物。 c. 关闭水冷系统,排空水管中的水。 四、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操作证书。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或其他物体靠近感应线圈,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3.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4. 在加热和熔炼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温度和时间,避免过热或过长时间的加热。 5. 定期检查中频炉的电源系统、感应线圈和水冷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6.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中频炉内部的残留物和杂物,保持设备的清洁。 7.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或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五、总结 中频炉操作规程是确保中频炉安全运行和操作效果的重要文件。操作人员必须 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中频炉的长期稳定运行。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 一、操作目的 中频炉炼钢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中频炉炼钢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稳定,保证钢材的质量和生产效益。 二、操作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合于中频炉炼钢操作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三、操作要求 1. 设备准备 a. 检查中频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包括电源、水冷系统、感应线圈等。 b. 检查冶炼料、脱氧剂、合金等原料的质量和数量。 2. 炉前准备 a. 根据生产计划确定炉次,准备好炼钢所需的原料和辅助设备。 b. 清理炉底和炉墙,确保炉内无杂质和残留物。 3. 炉料装入 a. 按照配料比例将冶炼料、脱氧剂和合金等原料装入中频炉。 b. 确保装入的炉料均匀分布,避免浮现堆积和阻塞现象。 4. 启动操作 a. 按照操作程序启动中频炉,确保电源和水冷系统正常运行。 b. 设置炉温和保温时间,根据炉料的性质和生产要求进行调整。

5. 炉内操作 a. 观察炉内温度和炉料的熔化情况,根据需要调整加热功率。 b. 定期检查炉内温度计和压力计的准确性,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c. 定时采集炉内的样品,进行化验分析,控制炉内成份的稳定性。 6. 出钢操作 a. 根据炉内温度和炉料的状态,判断炉料是否已经熔化完成。 b. 打开出钢口,将炼钢渣和钢水顺利排出,确保操作安全和钢水质量。 c. 检查出钢口的密封性和炉底的状况,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部件。 7. 炉后操作 a. 关闭中频炉,断开电源和水冷系统,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b. 清理炉内残留物和炉底的渣渣,确保下次操作的顺利进行。 四、操作安全 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中频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耐热手套、护目镜等。 3. 炉内温度和压力超过安全范围时,必须即将住手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4. 炉料装入和出钢过程中,必须确保操作平稳、顺利,避免发生事故和质量问题。 5. 炉后操作时,必须断开电源和水冷系统,避免发生电击和烫伤等意外事故。 五、操作记录

中频炉熔炼操作规程

中频炉熔炼操作规程 一、安全作业规定: 1.操作前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并具备相应的岗位操作证书。 2.操作前应仔细检查熔炼设备及相关工具是否完好,并着装整齐,穿戴防护用品。 3.熔炼过程中不得戏谑、喧哗,禁止吸烟、嚼食、饮酒等。 4.遵守噪声控制规定,如长时间在噪音强度高的环境中工作,需佩戴耳塞或耳罩。 5.若有特殊状况或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二、工艺操作规定: 1.操作前应熟悉操作工艺流程,并掌握熔炼设备的操作方法。 2.启动炉体前,应先检查变压器是否正常,电流表、电压表等指示器是否准确。 3.启动炉体时,应按照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必要时可以和上级进行确认。 4.熔炼时应准确掌握加热温度和时间要求,严格按照配料比例进行投料。 5.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炉体内的温度变化,及时调节炉体的功率和频率。 6.禁止在炉体有水的情况下投料,以免引发危险。

7.熔炼结束后,应进行炉体停机检查,关闭电源、气源等设备,确保 设备安全可靠。 三、设备维护规定: 1.操作前应进行设备的日常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清洁设备表面和通风孔,保持设备干净、整洁。 3.注意保养电缆,检查电缆是否磨损、老化,及时更换。 4.定期对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等仪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测量 准确可靠。 5.每次停机后,应清理冷却水系统,排除水垢,以保证冷却效果。 四、事故应急措施: 1.在发生事故时,要迅速切断电源,停止加热,排除危险因素。 2.遇到故障需及时报修,等待维修人员到场处理。 3.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做好事故处理记录。 4.工作场所应设有应急出口,保持通畅,以便发生事故时的疏散。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操作规程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操作规程 一、熔化前的准备: 1检查熔炼所使用的工具,确保齐各、干燥,计量器误差是否符合标准。 2仔细检查炉体及部件是否完好。 3仔细检查炉衬、炉口烧损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检查和维修熔炼时所用的工器具是否齐全。 5检查感应线圈冷却水系统和液压系统是否畅道,压刀、流量是否正常,有无渗水滴漏现象。 6检查各个部位的仪表和显示是否正常 7检查金属炉料是否清理干净和数量充足,有无不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的金属炉料存在其中。 8检查铁水包及输送电胡芦足否完好。 9检查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灵活可靠。 10检查漏炉报警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电气绝缘情况是否达到要求。 11检查倾炉系统是否灵活、可靠。 12检查中频炉电源柜系统及纯水冷却系统是否畅通,压力、流量是否正常,有无渗水滴漏现象。 二、熔炼操作: 1.检查无误后,先加入坩埚容量的1/3干净炉料方可起动中频电源:加料原则是小块、厚实料放入坩埚底部,有了熔池后再加入轻薄料和大块料,要求装料时坩埚中的金属炉料密度尽量最大。 2.通电48min内供给60%左右的功率,待电流冲击停止后,逐渐将功率增至最大值。 3.熔炼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炉衬的烧损情况、中频电源柜上各种仪表、冷却水循环状况:炉膛里不准有炉料架空棚料现象,如有此现象,随时注意捣料,防止“搭桥” 4.95%的炉料熔毕时,取钢样进行成分分析,并将其余5%的炉料加入炉内继续熔化。 5.全部炉料溶毕后,降低功率至40%760%,倾炉扒渣:为防止铁水溢出,铁水液面与炉沿保持50mm 的距离。 6.往铁水液面上加脱氧剂(质量比为:石灰粉:铝粉=2:1)进行扩散脱氧:脱氧过程中可用石灰粉和氟石粉调整炉渣的粘度,使炉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7.根据化学分析结果,调整钢液化学成分,其中含硅量应在出钢前10min以内进行调整。 8.测温,做圆杯试样:测量钢液温度,并作圆杯试样,检查钢液脱氧情况。 9. 钢液温度达到1630~1650°C《高锰钢1520~1560℃),圆杯试样收缩良好时,扒除一半炉浴后,加硅锰各0.15%,镇静一分钟,每吨钢液插铝0.15-0.25%终脱氧,插铝后23min以内停电倾炉出钢。 10. 为保证运输中安全,出钢水时,包内铁水液面距离包沿必须不低于50mm。

中频炉安全操作规程

中频炉安全操作规程 一、中频炉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二、开炉前必须认真检查旋转吊车的可靠性和料斗的耳子、钢绳、环子,确认设备 完好后,方可通电开炉。 三、化钢时,距炉口1 米内不许有人。 四、往炉内投料时,严禁将密封容器,易燃物品和带有水的物体投炉,以防伤人。 五、操作工在距炉口安全范围内扒渣时,必须戴好防护镜。 六、在操作台上严禁背对炉口进行作业。 七、在操作台上作业人员必须穿电工鞋,以防过电,否则严禁进行作业。 八、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配电间。电器设备发生故障,电工修复送电时,必须查明有关 部位是否有人操作,确认后方可送电。 九、中频炉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维修或者出钢时,必须断,严电禁带电作业。 十、出钢时,出钢坑内不许有人进行任何作业。 十一、取样时要稳,不得钢水飞溅,多余钢水要倒回炉内。试样凝固方可脱模。 十二、循环水要时常查看是否畅通,确认后方可合闸送电。更换水管时要防止热水烫伤。 十三、工作过程中,炉长要时常查看炉衬,发现可能烧穿炉壁的迹象时应即将停电,进行紧急处理。 十四、所有的工具应存放有序,使用前要检查是否完好无损。 十五、操作台上不许放水杯、水桶及其它杂物,要保持清洁畅通. 十六、平台叉车司机开车时,要查看周围是否有人或者杂物后,再行启动,车速要慢,严禁开快车。 十七、加料前,对料斗中进行最后检查,有明显可疑物时,一概取出,并认真做好记录。 中频感应电炉作为一种金属材料的熔炼设备,它有以下特点: 1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炉料本体发热,于是发热快、熔炼周 期短、热效率高; 2 .加热能源清洁,加热过程中没有大量的火焰温和体放出,污 染小,降低了环保设备的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