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复习知识点分类归纳整理

第六单元知识点分类归纳整理

一、重要事件与时间

1、文艺复兴运动:14-16 世纪;

2、科学革命:16-17 世纪;

3、启蒙运动:17-19 世纪;

4、开辟新航路: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9;

6、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

二、开始地点与标志

1、文艺复兴运动首先从意大利开始;

2、开辟新航路首先从西欧(葡萄牙)开始;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1640 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4、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1775 年来克星顿枪声;

5、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1789 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

三、代表人物与领导人物

1、开辟新航路代表人物: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哥伦布(首先发现美洲大陆)、

达伽马(真正到达印度)、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

2、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

但丁:意大利人,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人,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人,代表作《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

莎士比亚:英国人,代表作《威尼斯商人》《哈莫雷特》;

3、科学革命代表人物:

哥白尼:波兰人,提出“日心说”;(“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布鲁诺:意大利人,支持“日心说”,提出宇宙无限论;

伽利略:意大利人,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发明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新宇宙”;牛顿:英国人;提出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4、启蒙运动代表人物:

伏尔泰:法国人,倡导君主立宪;

孟德斯鸠:法国人,提出“三权分立”;(三权即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卢梭:法国人,提出“人民主权”思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6、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人物:华盛顿;

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物:罗伯斯比尔;

四、重要文献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限制君主权利)

2、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最早的人权宣言);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

4、法国拿破仑帝国:《拿破仑法典》

五、性质

1、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启蒙运动的性质是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3、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民族独立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六、其他重要知识点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640 年);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指导思想):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科学革命的实质是近代科学的诞生;

4、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理性主义;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

5、美国 1787 年宪法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6、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处死的国王分别是查理一世、路易十六;

7、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士顿倾茶事件,转折点是萨拉托加战役;

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是 1789 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9、英国是最早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还有西班牙、比利时、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也是君主立宪制家;君主立宪的思想首先由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在《权利法案》中得到体现;

10、美国和法国是共和制国家,美国和法国的国庆日分别是 7 月 4 日和 7 月 14 日;

1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人民群众自下而上进行了三次革命,是革命的主力军,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

12、明朝郑和下西洋(1405-1433),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第六单元测试(含答案)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这一原因导致的结果是( ) A. 郑和扩大了海外贸易 B. 政府加大对远洋航行的资金投 入 C. 郑和远洋航行的结束 D. 政府从民间征兵和掠夺财宝2.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最重要的成果是() A. 赢得了国家独立 B. 确立了联邦制国家 C. 使美国成为世界强国 D.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确定美国为民主共和制的法律文件是() A. 1787年宪法 B. 英国《宪法》 C. 《权利法案》 D. 《独立宣言》 4.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 ) A.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B. 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C. 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 D.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5.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 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C. “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D.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地位 6.下列因果关系搭配错误的是() A. 伏尔泰的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 B.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C. 日本民族危机——明治维新 D.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美国独立战争 7.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共同成果是() A. 推翻了君主制度 B.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 推翻了殖民统治 D. 建立了共和政体 8.对北美的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在政治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的运动是() A. 文艺复兴运动 B. 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9.拿破仑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为欧洲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贡献的是( ) A. 发动雾月政变 B. 制定和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C.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 远征俄国 10.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制东欧印度群岛的航线,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亚当·斯密所说的“最伟大的事件”是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 1. 明朝(1368-1644) 2. 清朝(1616-1636-1912): 5.1.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 明清典型民族政策:明:防御政策(增修长城); 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册封达赖、班禅等); 2. 明至清前期,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 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奠定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5.1.3 农耕文明的繁盛 明至清前期,我国农耕文明达到鼎盛 农业 ①精耕细作 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的进步,如“多熟制”种植制度,农业 的形成,大量新品种的培育等 ②引进、推广大量新品种(如甘薯、玉米); 手工业 ①工具、技术、产品质量、行业种类、规模、产量超过前代,棉纺织业(松江)、制瓷业(景德镇)特别发达;(了解即可)②民间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③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商业 ①工商业市镇兴起;②商帮形成(徽商、晋商)③海外贸易活跃(表现:商品大量出口;白银大量流入) 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设置台湾府( 意义: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 (女真) 17世纪初 1636 1644

5.2.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5.2.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水浒传》,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明朝中期,一部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清朝,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5.2.2 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1. 晚明科技发展的原因: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科技的发展; 3. 科技特点: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4. 整体表现:与西方相比,已远为逊色,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3.1 皇权膨胀 明清时期,皇权高度膨胀,帝王与大臣之间完全是主奴、主仆关系: 1. 2. 清朝:设立军机处讨论决定):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 第一课 第3框(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设计 人教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回顾已学知识,知道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2.观看视频,再现甲午战争的过程;列举感受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 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3.识记《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对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与它的内容,分析、归纳其对中国历史的影 响; 4.研读史料,知道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 5.分析图表,了解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概况,简析它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6.自主学习,讲述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概况和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2.难点:《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 1.本课的教学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研读史料、图表法、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 发散,由发散到集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从教科书、课外读物及有关视频(如《甲午战争,余音回荡》)中收集有关 本课题的资料。 3.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准备好相配套的图册。 四、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观看书本P94《时局图》(3)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任务: a为什么美国要提出“门户开放”政策?b“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c.“门户开放”政策为什么被各国接受? d.“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有何影响?(4)结合整理的表格和《时局图》,你发现了什么?看书自主学习 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 严重的生存危机。 也才上演八国联军侵 华的悲剧。所以打好 这块内容的基础,能 让学生对此时的中国 有更清楚的认识,便 于对以后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1)根据板书进行知 识的梳理,点题 (2)以史为鉴:作为 中国青少年,你对这 段屈辱的历史有着怎 样的思索与感悟? 回顾整堂课的知识, 说出本课标题:甲午 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 的狂潮。 国耻永不忘,民族当 自强。 通过本环节,师生互 动,梳理本堂课的知 识点并点题,不仅可 以为学生构建知识框 架,更能让学生通过 对这段历史的学习有 所收获,学以致用 五、板书设计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日本强大,图谋侵华(根本原因) 朝鲜起义,挑起事端(直接原因)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该教学设计合理,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逻辑,从原因、过程、影响等娓娓道来,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学生学得很扎实。主要通过合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史料来实现教学目的,运用“讲述法”和“前后比较分析法”“自主学习法”等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能让学生透过对史料的解读分析自己得出结论和观点,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2)本堂课导入简洁、自然。很多历史事件都是以天干地支来命名,为以后的历史教学作好的铺垫。 (3)本课围绕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这一主线,重点讲述了甲午战争和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等知识,同时也抓住“反侵略“这条辅线,突出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等爱国官兵、台湾民众的抗争等英雄事迹,描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精神,对学生进行合情合理的情感教育。 (4)本课设计最大的亮点是难点突破非常到位,教师展示《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设问:“从前后条约相比,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哪些新的侵略权益?”这个问题设计得很有弹性,再通过史料的印证补充对比归纳总结,最后得出《马关条约》签订不仅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得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这样的设计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有效地加强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败笔之处:由于本课内容繁多,如何取舍教材内容我们觉得很困惑。在个别环节的处理上不是很得当,如没有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这主要因为:一,考虑到教学时间的紧张;二,在前面两次侵略战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复习资料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 一、工厂从这时发展而来 1、时间:14世纪地点:意大利 2、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有哪些不同? 最根本的不同: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 3、作用: (1)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3)促进了社会阶级、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A、商人的变化:成为资产阶级的前身 经营方式:由单纯的经商改变为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经济地位:实力超过皇宫贵族 政治地位:很高甚至可担任市长 变化原因: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 B、贵族的变化:经济上陷入了困境之中,走向没落 C、农民的变化:一部分失去土地,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4、其它知识点: (1)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2)西欧手工工场发展,但西欧还处在农业社会中(3)中国明清也出现了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的萌芽)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 一、蒙娜丽莎的微笑(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14世纪地点: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 2、原因:(1)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自己能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活。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概念)(2)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意大利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英国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四大悲剧)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亚 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5、评价: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来 6、中国同主题的文艺作品:汤显祖《牡丹亭》 二、“教皇奶牛”的解放(宗教改革) 1、领导人:马丁路德兴起国家:德国时间:16世纪对象:天主教会 2、主张: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信仰,不要教会 3、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教会,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汲取养料,寻找经典依据,人文主义通过恢复古希腊文化的形式,宣传人文精神,而路德也从基督教的经典中寻找理论支持 4、结果: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整个德国,各地的教会纷纷独立,瑞士、英国等西欧国家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继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5、评价:突破了传统宗教的束缚,永久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统治,是一次政治上的解放,又是一次思想解放,它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 三、近代科学的诞生 1、时间:15、16世纪 2、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指出只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的规律,就能够征服自然,让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3、原因:(1)生产力提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和研究手段,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2)新航路的开辟拓宽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3)文艺复兴,人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被确信 所有者劳动者生产 方式场地 与规 模 相互 关系 效率 手工 作坊作坊主 作坊主 与家人、 帮工 封建 式 小 作坊 主与 学徒、 帮工 的关 系 低 手 工工场手工工 场主 手工工 场工人 资本 主义 性质 大 雇佣 与被 雇佣 的关 系 高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知识点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 一、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 2、中国手工工场出现在明清时期 3、手工工场的特点: (1) 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不再亲自参加生产 (2) 工人多,分工合作 (3)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4、手工工场的发展和社会影响: (1)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3) 促进了社会阶级、社会结构的变化 二、商人的地位变了 1、商人地位的变化 (1) 身份的变化: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2) 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实力超过了王公贵族 (3) 政治地位的变化:商人可以担任市长 2、新诞生的社会阶层 手工工场主——早期资本家 雇佣工人——工人阶级的前身 3、没落的阶层——贵族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 一、文艺复兴运动 1、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2、主要代表 (1)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代表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2)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代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3) 但丁:意大利作家,代表作品《神曲》 4、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将人尊奉为世界的中心 三、欧洲的宗教改革 1、赎罪券——罗马天主教会为聚敛钱财而兜售 2、“教皇的奶牛”——德国 3、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拉开了宗教改革序幕,主张:宗教信仰人人平等 4、宗教改革使欧洲各国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四、近代科学的诞生 1、英国科学家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2、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3、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4、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天空中的哥伦布” 5、英国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五、启蒙运动17、18世纪法国 1、宗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宗教愚昧和封建专制,张扬理性的力量。 2、主要代表 (1)伏尔泰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2)罗梭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提倡人民主权思想 (3)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欧洲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2)《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 (3)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欧洲人迫切需要开辟新商路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加强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加强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清初康熙年间,下列机构中权限最大的是() A. 殿阁大学士 B. 中书省 C. 议政王大臣会议 D. 军机处 2.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 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说明了() A. 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 B. 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 C.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D. 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国家大事的实权 3.清王朝自认为:“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 形成这一可笑认识的主要原因是清朝() A. 政治经济制度先进 B.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 D. 政治黑暗腐败 4.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发展到顶峰,其主要依据应包括() ①废丞相,权分六部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③设立军机处,跪受笔录④设议政王 大臣会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八股取士”确定为一个学 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文化专制的强化 D. 专制集权的加强 6.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选项中能支持这一结论 的是() A.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已占主导地位 B. 商品经济活跃异常,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

C. 苏州等地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D.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不断增长,成为主要货币 7.以下是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大事年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中国欧洲 1729年始设军机处,文字狱盛行18世纪欧洲兴起了宣扬理性主义思想 1792年马嘎尔尼使团来华179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①中国疆域在不断扩大②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不断兴起 ③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被强化④欧洲兴起了启蒙运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这反映了( ) A. 地主权力增大 B. 相权不断加强 C. 军政实现合一 D. 皇权不断膨胀 9.当西方各国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华文明却日渐落伍。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有 () ①专制皇权高度加强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③实行闭关锁国政策④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下图是某同学复习该内容时制作的年代尺, 其中有误的是( ) A. B. C. D. 11.下列言论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心理的是() A.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 B.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杂处,必致滋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复习知识点分类归纳整理

第六单元知识点分类归纳整理 一、重要事件与时间 1、文艺复兴运动:14-16 世纪; 2、科学革命:16-17 世纪; 3、启蒙运动:17-19 世纪; 4、开辟新航路: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9; 6、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 二、开始地点与标志 1、文艺复兴运动首先从意大利开始; 2、开辟新航路首先从西欧(葡萄牙)开始;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1640 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4、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1775 年来克星顿枪声; 5、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1789 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 三、代表人物与领导人物 1、开辟新航路代表人物: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哥伦布(首先发现美洲大陆)、 达伽马(真正到达印度)、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 2、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 但丁:意大利人,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人,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人,代表作《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 莎士比亚:英国人,代表作《威尼斯商人》《哈莫雷特》; 3、科学革命代表人物: 哥白尼:波兰人,提出“日心说”;(“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布鲁诺:意大利人,支持“日心说”,提出宇宙无限论; 伽利略:意大利人,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发明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新宇宙”;牛顿:英国人;提出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4、启蒙运动代表人物: 伏尔泰:法国人,倡导君主立宪; 孟德斯鸠:法国人,提出“三权分立”;(三权即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卢梭:法国人,提出“人民主权”思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6、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人物:华盛顿; 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物:罗伯斯比尔; 四、重要文献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限制君主权利) 2、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最早的人权宣言);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 4、法国拿破仑帝国:《拿破仑法典》 五、性质 1、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7.3《资本主义的扩展》省优获奖教案1

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 第一课时德国统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德国统一的时代背景,知道德国统一的主要史实和重要人物的贡献。 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分析德国统一的影响及德国逐渐强大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德意志统一方式和军国主义的认识,初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继承与发展、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以史论今,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 二、教学重点 1.重点:了解德国统一的时代背景,知道德国统一的过程及相关史实。 2.难点:理解德国统一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观察19世纪初的欧洲地图,对比今天的欧洲政区图,欧洲的主要大国的名称有什么不同? 主要是德国的位置上出现了莱茵同盟和普鲁士及奥地利等名称。 2.通过歌德的话,显示当时的德国是一种怎么样的状态。 当时的德意志是一种分裂的状态。音乐烘托,通过读图和材料了解相应的地理与时代知识,初识德国统一。 讲授新课 1.统一前的德国 (1)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德国的政治状况。 (2)出示材料,再一次让同学们感受到德国人对于统一的渴望。 (3)呈现材料和《欧洲工业革命形势》图,让学生了解统一前(19世纪中期)德国的经济状况。 (4)思考: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5)思考:德意志地区最需要的是什么? 2.民主统一之路:呈现德意志地区尝试民主协商方式统一的材料。 (1)民主协商的方式有没有实现统一? 3.“铁血”的统一之路: (1)呈现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观点。 思考:德意志统一的方式和为什么是由普鲁士来完成统一。 (2)呈现地图《德意志统一》,让学生根据地图说说统一经过。 (3)呈现《德意志帝国建立》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复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思考铁血方式统一的德意志,在政治与军事体制中有哪些特别之处?生:德意志由许多君主制小邦组成,处于一种分裂的割据状态。 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了解当时德意志地区政治经济状况。学会读历史地图,感知从整体到细节,表象到本质的过程。 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史论结合,言而有据。通过材料得出德意志统一前的时代背景。 读图学史,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并根据历史地图复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本课整体设计是思路是比较明确,运用到了史料,地图等多种素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设计中,设计较多思考和活动环节,有利于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 2.不足之处 (1)在探究问题选择时素材相对不足,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及认知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2)在德国统一的启示这一环节上,由于整节课的前期铺垫是否到位要依据可生生成决定,所以为最后可能会出现偏差,需要在前面环节进行时特别注意相关的引导语铺垫。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一、教学目标

八年级历史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详解人教版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 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手工工场的特点规模较大,雇用了很多工人,工人之间实行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2、西欧早期的手工工场集中在纺织、采矿、冶金、造船等行业中。 3、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为了富国强兵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手工工场出现后发生变化的阶层是商人阶层,新的阶层资产阶级。 4、中国手工工场出现的时间明清时期,地点景德镇。 5、被称做“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是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是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6、被称为“教皇的奶牛”是德国人,宗教改革家是路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是培根,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牛顿的突出成就是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倡天赋人权的思想家是伏尔泰,被称为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出人民主权思想的是法国的思想家卢梭。 7、首先发现新大陆的是航海家哥伦布,美洲原有的居民是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首先发现西欧通往印度的航线是达•伽马,首先完成环球航行是麦哲伦。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是荷兰人。 8、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①15世纪末,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和交换的不断扩大,使黄金成为商品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东方各国的黄金成了西欧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②但这时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东西方贸易要道,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 商路;那些炽烈追求东方财富(黄金、珠宝、香料、丝绸等)的西欧各国贵族 和新兴商人,急切需要探求一条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 ③地处欧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因较早开始了海外冒险和殖 民活动,掌握了较先进的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拥有了一定的财力,成为开辟 新航路的起航地。 总的来说,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追求财富获得利益;根本原因是:商品 经济的发展。 产生的影响: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提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及巩固练习 重难点突破 课外机构补习优秀资料 《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认识三角形并能用符号语言正确表示三角形,理解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通过作三角形的三条高、中线、角平分线,提高学生的基本作图能力,并能运用图形解决问题. 3.能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证明问题. 4.通过观察和实地操作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了解稳定性与没有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了解多边形、多边形的对角线、正多边形以及镶嵌等有关的概念;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外角和,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养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1.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之差小于第三边. 要点诠释:(1)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三边关系的应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若两条较短的线段长之和大于最长线段的长,则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

反之,则不能组成三角形.当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可求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 2.三角形按“边”分类: ???????? 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要点诠释: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的位置情况有三种:锐角三角形交点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交点在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交点在三角形外. (2)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连线叫三角形的中线, 要点诠释: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要点诠释: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要点二、三角形的稳定性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固定,那么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固定了,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形状固定是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会改变,大小固定指三条边长不改变.(2)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很有用.例如,房屋的人字梁具有三角形的结构,它就坚固而稳定;在栅栏门上斜着钉一条(或两条)木板,构成一个三角形,就可以使栅栏门不变形.大桥钢架、输电线支架都采用三角形结构,也是这个道理.(3)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也就是说,四边形的四条边长确定后,不能确定它的形状,它的各个角的大小可以改变.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有广泛应用,如活动挂架,伸缩尺.有时我们又要克服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如在窗框未安好之前,先在窗框上斜着钉一根木板,使它不变形. 要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三角形外角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意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3.三角形的外角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要点四、多边形及有关概念 1. 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要点诠释:多边形通常还以边数命名,多边形有n 条边就叫做n 边形.三角形、四边形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课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课知识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2019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实录与反思.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31页至4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读写的方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以计数单位为标准的数数方法,会比100以内数的大小,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数位、位数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具体的数说出它们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素材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具体的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3.结合具体事物,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数学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建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意识、主动参与的意识,从而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比大小的方法。弄清计数单

位、数位、位数之间的关系。借助具体素材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 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体会数位制和位值制的思想。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彩笔、练习纸、奖品(小红花、五星、铅笔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引课(课前播放歌曲数鸭子)(点击课件) 师:同学们,刚才播放的歌曲好听吗?是什么歌? 生:数鸭子。 师:嗯!是数鸭子,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数数了,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1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整理和复习】 〖反思:课前听歌曲与课后导课紧密联系,既节省了时间,又激起了学生复习的欲望。〗 2.写数 师:首先请同学们写一个你喜欢的100以内的数,可以是100。(学生写,师巡视) 3.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写的是什么数?为什么喜欢? (师有选择的板书:100、99、8、72、27、33、1、36等有特点的数。)

人教版历史及社会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明清帝国的兴替 ●元朝末年,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定都应天。 ●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执政期间,在政治上采取了废除丞相、创阁、设厂卫特务机 构和迁都等4项举措,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根本格局;在经济上实施了奖励开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等3项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开展;在对外关系上和下西洋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 ●明中后期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开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明末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高迎祥、献忠、自成等先后起义。 ●明朝后期,东北地区女真人崛起。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 立大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自成率军攻入,推翻明朝。明军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占领。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与开展 ●明至清朝前期,中国成功抵御了沙俄和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 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明朝中期,日本海盗经常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称之为倭寇。16世纪中期,戚继光 和俞大猷奉命抗倭,取得胜利。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占了。1662年,成功率领军队赶走了荷兰侵略者。1683年清 军进入,设置府。 ●为了防蒙古骑兵南下,明朝进一步加固增修了长城。作用:一是抵御外敌,二是保护中 原地区经济开展,三是出现长期和平交往局面。 ●17世纪下半期,蒙古草原西部的准噶尔部在首领噶尔丹的统治下,屡次向清政府挑衅。 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准噶尔,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 ●18世纪中期,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整个XX地区事务。意义: 一是加强XX与中央联系,二是稳固边防。 ●清政府采取3项措施加强了对的统治,一是建立册封制度〔达赖、班禅〕,二是建立金 瓶掣签制度,三是设立驻藏大臣。 ●明、清时期,通过推行改土归流制度,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 农耕文明的繁盛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总结

第六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1.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原因、影响,早期的殖民掠夺)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②刺激西方国家;③奥斯曼帝国阻断传统道路;④宗教因素: 【关系】手工工场→资产阶级→扩大市场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代表国家方向航海家时间航线 葡萄牙东方 西班牙西方 3、【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积极:①促进资本原始积累,;②加强各大陆之间的联

系, ;③促进全球范围内物种的交流; 消极: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 ,犯下滔天罪行。 2.“人的发现”(文艺复兴代表人物、著作,对人类精神觉醒的意义) 1、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成就 2、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 时间: 开始国家: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的蒙昧中 解放出来。 3. 科学革命(16-17 世纪) 文艺复兴

4. 启蒙运动(17-18 世纪) 1、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背景:科学发展深化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促进对社会的思考; 时间: 中心: 核心思想: 性质: 意义:撼动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即将到来的欧 美资产阶级革命 。 5.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内战、“光荣革命”、《权利法案》) 1. 背景 2. 根本原因: 2、 启蒙运动

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利受议会制约,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6.美国的诞生(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 2、过程: 3、《1787 年宪法》: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国家。 4、意义:战争使美国赢得独立。通过 1787 年联邦宪法,美国确立了共和体制。自由、平等、共和的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 7.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背景 2、根本原因: 3、过程: 4、意义:①结束法国,沉重打击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② 充分显示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③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5、拿破仑帝国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归 纳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 1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成立1949.10.1 1、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内容:(通过-选举-决定-建立)①通过“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 3、意义 (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注意理解) 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②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外(国际): 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巩固 1、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代表:1951、阿沛阿旺晋美

(2)意义:巩固新中国政权、大陆统一和国家统一。 2、抗美援朝 (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和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安全 (2)时间:1950.10——1953.7 (3)司令员和军队:彭德怀和中国人民志愿军 (4)意义: ①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②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③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④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 3、土地改革 (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时间:1950——1952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土改) (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祥见课本13页) ①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②巩固人民政权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知识点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精品-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知识点1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 “两弹一星”: 成就:①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③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④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影响:“两弹一星”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航天成就:①1999年11月,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②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③xx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知识点2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地位: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影响: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知识点3文化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 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成果: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xx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精品

沪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整理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晚清的危机与变革 第一课 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前的背景P 1 2、禁烟运动P3 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鸦片战争P3~5 1840~1842年 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侵略中国 结果:失败 原因 (1)兵力及装备差异 (2)不了解敌人,对敌情判断不当 《南京条约》 (3)和战方针不定 (4)清军素质和战斗力低下 时间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地点 影响 (2)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3)中国从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变成半殖民 地 半封建国家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860 条约:《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事件:火烧圆明园 1860年 英法联军 俄国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第三课 旧体制与新体制 背景:(1)清政府为了支付巨额军费和战争赔款而加紧搜刮 (2)自然灾害频仍 时间:1851~1864 地点:广西金田村(经过) 定都天京 起义领导人:洪秀全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原因: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 失败原因: (1)中外反对势力的联合镇压 (2)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 时间:19C 60~90年代 含义:一切涉外事务 目的:师夷长技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内容:(1)兴办了许多近代企业 政治 腐败 经济落后 第二次鸦片战 争 太平天 国运 动 湘军、淮军:曾国藩、左宗堂、李洪章 “洋枪队” 洋务运 动

(2)组建了中国新式海军 (3)创立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中心: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1894~1895年 诱因:日本蓄意挑起中日冲突,乘清军应邀出兵朝鲜之机而抢先出兵朝鲜 根本原因:吞并朝鲜,入侵中国 重要战争:(1)丰岛海战――日本不宣而战,战争爆发 (2)黄海海战 “致远号” 邓世昌 (3)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4)威海卫溃败 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惨败告终 《马关条约》: 1895年(内容、影响) 失败原因:(1)清政府腐朽没落 (2)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 (3)军备松驰落后 第五课 维新变法 背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争夺租借地 (2)划分势力范围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戊戌变法:1898.6.11~9.21 (百日维新)理论依据――《天演论》 戊戌政变:1898.9.21 失败原因: 第六课 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19C 末 口号:“扶清灭洋” 性质:反帝 时间:1901年 内容: 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七课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统治和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才能使中国真正富强。 代表人物:孙中山 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第一个)1905年8月 日本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 实践:(1)黄花岗起义 (2)武昌起义 a 1911.10 (辛亥革命) b 1912.1.1.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中华民国成 立 c 1912.2.12.清帝退位 d 胜利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洪宪帝制) 8 3天 第二单元 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甲午 中日战 争 维新变 法 义 和团运动 《辛丑 条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