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评分量表---文本资料

神经系统评分量表---文本资料
神经系统评分量表---文本资料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检查

评分

1a

意识水平:

即使不能全面评价(如气管插管、语言障碍、气管创伤、绷带包扎等),检查者也必须选择1个反应。只在病人对有害刺激无反应时(不是反射),方记录3分。

0=清醒,反应敏锐

1=嗜睡,最小刺激能唤醒病人完成指令、回答问题或有反应

2=昏睡或反应迟钝,需要强烈反复刺激或疼痛刺激才能有非固定模式的反应

3=仅有反射活动或自发反应,或完全没反应、软瘫、无反应

1b

意识水平提问:(仅对最初回答评分,检查者不要提示)

询问月份,年龄。回答必须正确,不能大致正常。失语和昏迷者不能理解问题记2分,病人因气管插管、气管创伤、严重构音障碍、语言障碍或其他任何原因不能说话者(非失语所致)记1分。

0=都正确

1=正确回答一个

2=两个都不正确或不能说

1c

意识水平指令:

要求睁眼、闭眼:非瘫痪手握拳、张手。若双手不能检查,用另一个指令(伸舌)。仅对最初的反应评分,有明确努力但未完成也给评分。若对指令无反应,用动作示意,然后记录评分。对创伤、截肢或其他生理缺陷者,应给予一个适宜的指令。

0=都正确

1=正确完成一个

2=都不正确

2

注视:

只测试水平眼球运动。对自主或反射性(眼头)眼球运动记分。若眼球侧视能被自主或反射性活动纠正,记录1分。若为孤立性外周神经麻痹(Ⅲ、Ⅳ、Ⅴ),记1分。在失语病人中,注视是可测试的。对眼球创伤、绷带包扎、盲人或有视觉或视野疾病的患者,由检查者选择一种反射性运动来测试。建立与眼球的联系,然后从一侧向另一侧运动,偶然能发现注视麻痹。

0=正常

1=部分注视麻痹(单眼或双眼注视异常,但无被动注视或完全注视麻痹)

2= 被动注视或完全注视麻痹(不能被眼头动作克服)

3

视野:

用手指数或视威胁方法检测上、下象限视野。假如病人能看到侧面的手指,记录正常。假如单眼盲或眼球摘除,检查另一只眼。明确的非对称盲(包括象限盲),记1分。病人全盲(任何原因)记3分,同时刺激双眼。若病人濒临死亡记1分,结果用于回答问题11。

0=无视野缺失

1=部分偏盲

2=完全偏盲

3=双侧偏盲(全盲,包括皮质盲)

4

面瘫:

言语指令或动作示意,要求病人示齿、扬眉和闭眼。对反应差或不能理解的病人,根据有害刺激时表情的对称情况评分。有面部创伤/绷带、经口气管插管、胶布或其他物理障碍影响面部检查时,应尽可能移至可评估的状态。

0=正常

1=最小(鼻唇沟变平、微笑时不对称)

2=部分(下面部完全或几乎完全瘫痪,中枢性瘫)

3=完全(单或双侧瘫痪,上下面部缺乏运动,四周性瘫)

5

上肢运动

上肢伸展:坐位90?,卧位45?。要求坚持10秒;对失语的病人用语言或动作鼓励,不用有害刺激。评定者可以抬起病人的上肢到要求的位置,鼓励病人坚持。仅评定患侧。

0=上肢于要求位置坚持10秒,无下落

1 =上肢能抬起,但不能维持10秒,下落时不撞击床或其他支持物

2=能对抗一些重力,但上肢不能达到或维持坐位90?或卧位45?,较快下落到床

3=不能抗重力,上肢快速下落

4=无运动

9=截肢或关节融合,解释:

5a 左上肢

5b 右上肢

6

下肢运动

下肢卧位抬高30海?岢?秒;对失语的病人用语言或动作鼓励,不用有害刺激。评定者可以抬起病人的上肢到要求的位置,鼓励病人坚持。仅评定患侧。

0=于要求位置坚持5秒,不下落

1=在5秒末下落,不撞击床

2=5秒内较快下落到床上,但可抗重力

3=快速落下,不能抗重力

4=无运动

9=截肢或关节融合,解释:

6a 左下肢

6b 右下肢

7

共济失调:

目的是发现双侧小脑病变的迹象。实验时双眼睁开,若有视觉缺损,应确保实验在无缺损视野内进行。双侧指鼻、跟膝胫试验,共济失调与无力明显不呈比例时记分。如病人不能理解或肢体瘫痪不记分。盲人用伸展的上肢摸鼻。若为截肢或关节融合,记录9分,并解释清楚。

0=没有共济失调

1=一侧肢体有

2=两侧肢体均有

如有共济失调:

左上肢1=是2=否

9=截肢或关节融合,解释:

右上肢1=是2=否

9=截肢或关节融合,解释:

左下肢1=是2=否

9=截肢或关节融合,解释:

右下肢1=是2=否

9=截肢或关节融合,解释:

8

感觉:

用针检查。测试时,用针尖刺激和撤除刺激观察昏迷或失语病人的感觉和表情。只对与卒中有关的感觉缺失评分。偏身感觉丧失者需要精确检查,应测试身体多处部位:上肢(不包括手)、下肢、躯干、面部。严重或完全的感觉缺失,记2分。昏迷或失语者可记1或0分。脑干卒中双侧感觉缺失记2分。无反应及四肢瘫痪者记2分。昏迷病人(1a=3)记2分。

0=正常,没有感觉缺失

1=轻到中度,患侧针刺感不明显或为钝性或仅有触觉

2=严重到完全感觉缺失,面、上肢、下肢无触觉

9

语言

命名、阅读测试。要求病人叫出物品名称、读所列的句子。从病人的反应以及一般神经系统检查中对指令的反应判定理解能力。若视觉缺损干扰测试,可让病人识别放在手上的物品,重复和发音。气管插管者手写回答。昏迷病人(1a=3),3分,给恍惚或不合作者选择一个记分,但3分仅给哑人或一点都不执行指令的人。

0=正常,无失语

1=轻到中度:流利程度和理解能力有一些缺损,但表达无明显受限。

2=严重失语,交流是通过病人破碎的语言表达,听者须推理、询问、猜测,能交换的信息范围有限,检查者感交流困难。

3=哑或完全失语,不能讲或不能理解

10

构音障碍:

不要告诉病人为什么做测试。

读或重复附表上的单词。若病人有严重的失语,评估自发语言时发音的清楚度。若病人气管插管或其他物理障碍不能讲话,记9分。同时注明原因。

0=正常

1=轻到中度,至少有一些发音不清,虽有困难,但能被理解

2=言语不清,不能被理解

9=气管插管或其他物理障碍,解释:

11

忽视症:

若病人严重视觉缺失影响双侧视觉的同时检查,皮肤刺激正常,则记分为正常。若病人失语,但确实表现为关注双侧,记分正常。

通过检验病人对左右侧同时发生的皮肤感觉和视觉刺激的识别能力来判定病人是否有忽视。把标准图显示给病人,要求他来描述。医生鼓励病人仔细看图,识别图中左右侧的特征。假如病人不能识别一侧图的部分内容,则定为异常。然后,医生请病人闭眼,分别测上或下肢针刺觉来检查双侧皮肤感觉。若病人有一侧感觉忽略则为异常。

0=没有忽视症

1=视、触、听、空间觉或个人的忽视;或对任何一种感觉的双侧同时刺激消失2=严重的偏身忽视;超过一种形式的偏身忽视;不熟悉自己的手,只对一侧空间定位

附加项目,非NIHSS项目

12

说明

A. 远端运动功能:

检查者握住病人手的前部,并嘱其尽可能的伸展手指。若病人不能或不伸展手指,则检查者将其手指完全伸展开,观察任何屈曲运动5秒钟。仅对第一次尝试评分,禁止重复指导和试验。

评分标准

0=正常(5秒后无屈曲)

1=5秒后至少有一些伸展,但未完全伸展,手指的任何运动不给评分(未给指令)

2=5秒后无主动的伸展,其它时间的手指运动不评分

左上肢

右上肢

1、概述

1989年,Thmos等为了急性脑卒中的治疗研究,设计了一个15个项目的神经功能检查量表。它是从三个量表(Toronto Stroke Scale,Oxbury Initial Severity Scale,Cincinnati Stroke Scale)中选取有意义的项目组成一个量表,它包含每个主要脑动脉病变可能出现的神经系统检查项目(如视野评测大脑后动脉梗死),增加了从Edin-burg-2昏迷量表中选取的两个项目来补充精神状态检查。经过与NINDS(the National l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and Stroke)的研究人员讨论,增加了感觉机能、瞳孔反应和足底反射项目。该表使用简便,能被护士和医生很快把握,几乎不引起疲惫,可在一天内多次检查。神经科医师、研究人员、护士之间的重测信度没有显著差别。内容一致性好。经过与CT结果和3个月结局的相关性研究,此表有

很好的效度。

2、解释

按表评分,记录结果。不要更改记分,记分所反映的是病人实际情况,而不是医生认为病人应该是什么情况。快速检查同时记录结果。除非必要的指点,不要练习病人(如反复要求病人做某种努力)。如部分项目未评定,应在表格中具体说明。未评定的项目应通过监视录像回顾研究,并与检查者共同探讨。

评分时间2分钟。优点:简洁、可靠,可由非神经科医生评定。缺点:敏感度低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运动

6 - 按吩咐动作

5 - 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

4 - 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

3 - 异常屈曲(去皮层状态)

2 - 异常伸展(去脑状态)

1 - 无反应

语言

5 - 正常交谈

4 - 言语错乱

3 - 只能说出(不适当)单词

2 - 只能发音

1 - 无发音

睁眼

4 - 自发睁眼

3 - 语言吩咐睁眼

2 - 疼痛刺激睁眼

1 - 无睁眼

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最低3分,最高15分)。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注重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儿童(<4岁)GCS评分:

运动

同上。

语言

5 - 微笑,声音定位,注视物体,互动

4 - 哭闹,但可以安慰;不正确的互动

3 - 对安慰异常反应,呻吟

2 - 无法安慰

1 - 无语言反应

睁眼

同上。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评分等级描述

5 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

4 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

3 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

2 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

1 死亡死亡

ABCD评分系统

评定方法对TIA患者预测脑梗死的一种简单评分方法,由年龄、血压、临床特征和症状持续时间4项内容组成,简称ABCD评分法。具体评分标准:(1)年龄>60岁为1分;(2)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1分;(3)单侧肢体无力为2分,不伴肢体无力的言语障碍为1分,其他症状为0分;(4)症状持续>60min为2分,10~59 min为1分,<10min为0分。总分为6分。所有患者CT上均无与症状相应的责任病灶。

Rothwell等采用ABCD简单评分方法对TIA后7d内的脑梗死风险预测研究表明:评分为5分者脑梗死发生率12.8%,评分为6分者为31.4%,而<5分者0.4%,认为ABCD简单评分方法对TIA后7d内的脑梗死风险是可预测的。结果显示TIA患者ABCD评分值越高,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概率相对越高;反之,评分值越低脑梗死发生的风险就相对越低。Tsivgou1is等报道,评分>5分的TIA患者再发脑梗死的风险为其他患者的8倍。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应高度重视并紧急评估;而ABCD评分为6分的患者7d脑梗死的发生率超过80%,如有条件最好住院检查治疗,以便于发生脑缺血后的溶栓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EDSS神经功能状况评估

KURTZKE EXPANDED DISABILITY SCALE (EDSS) 患者姓名床位号住院号 据功能障碍的程度来评定各系统分值。分级从正常(0分)到最严重缺损(5-6分)变化,此外,还有行动能力和日常生活限制的评定,共20个步骤。 评分的前几步中,症状的少量增加就可以导致EDSS评分步骤的明显增加。这意味着病变累及了更多的系统或某一系统的功能障碍比较严重。第四步之后,行走能力是决定EDSS分值的主要因素。评分的这一部分中,其他功能的异常,对EDSS评分的影响不大,尽管这些功能(如上肢的运动、认知能力)对患者本人有一定影响。 0.0神经检查正常(所有的功能系统评分都为0) 1.0没有残疾,只有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异常体征(1个FS1) 1.5没有残疾,有超过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异常体征(>1个FS1) 2.0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1个FS2, 其它FS0或1) 2.5累及2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2个FS2, 其它FS0或1) 3.0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中度残疾或累及3-4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行走不受限 3.5行走不受限,1个功能系统的中度残疾(1个FS3, 其它FS0或1),合并有1-2个系统的评分为2;或2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3;或五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2(其他是0或1) 4.0行走不受限;即使有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较为严重的残疾(1个FS 4或2个FS>3或1个FS3+2个FS2或5个FS2),其他系统为0-1分,但生活自理,不休息独立行走超过500米 4.5行走不受限;每天大多数可以站立,能完成正常工作,但活动部分受限并需要少许帮助;特点是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相对严重的残疾(评分4分,或超过前几步总和的分级),其他系统为0-1分;不休息独立行走超过300米 5.0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休息独立行走200米;1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5分,或重于4.5分的表现,其他系统为0-1分 5.5不休息独立行走100米;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1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5分,或重于5分的表现,其他系统为0-1分 6.0间歇行走,或一侧辅助(或他人辅助)下行走100米,中间休息或不休息;或2个以上的神经功能系统评分大于3+ 6.5双侧辅助下可以行走20米,中途不休息;2个以上的神经功能系统评分大于3+,(如行走不能超过20米,应评为7分) 7.0辅助下行走不超过5米,活动限于轮椅上,可独立推动轮椅;轮椅上的时间超过12小时;1个以上的功能系统评分为4+,少数情况下锥体束评分为5分

-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写说明

“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1.证候诊断 “辨证分型”要根据本病的中医护理方案书写,在相应的证型后划“√”,如有其他分型填写在“其他”一栏。 2.主要症状 指中医护理方案中涉及到的本疾病的主要症状,以及方案未涉及但在具体患者病程中表现出的主要症状。根据患者病情在相应的症状下划“√”。 3.主要辩证施护方法 指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某一主要症状采取的关键护理措施,不包含一般护理措施,如生活起居、环境等常规护理。在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划“√”。 4.中医护理技术 (1)指依据本病的中医护理方案,针对主要症状采取的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方案中未涉及但临床实际应用的,可在“其他”一栏补充说明。 (2)“应用次数”指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某一项中医护理技术的次数。 (3)“应用时间”指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某一项中医护理技术的合计天数。 若针对不同症状采用了同一种护理技术,应分别填写应用次数,但应在表后说明该项技术应用总次数和总天数,以免重复计算。 5.护理效果 指针对某一主要症状,实施“主要辩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后症状的改善情况。根据患者某症状实际缓解程度,在相应的项目后划“√”。 6.患者对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1)“中医护理技术”指为患者实施的中医护理技术。根据临床实施情况如实填写。 (2)“健康指导”只填写患者对责任护士实施本病中医护理健康指导的满意度(不填写依从性)。(3)“患者对护理依从性”由责任护士填写,“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由上级护士或护士长填写。 7.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1)由落实“中医护理方案”的责任护士填写。根据临床应用情况,在相应的选项后划“√”。(2)改进意见指针对本病的中医护理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请用文字表述。 8.中医护理技术效果评价量表的应用方法 症状或症候评分:无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 方法:护理后评分与护理前评分之差的多少来界定其护理效果的好、较好、一般及差。 好:减4分;表示症状从轻或中或重,到无,症状消失;或从重到轻。 较好:减2分;症状从重到中,或从中到轻。 一般:评分值没有改变、症状无改变。 差:加分为差;症状加重。 9.依从性评价:不另设评价指标,只界定层次。 依从:根据医嘱执行情况评价,全部遵嘱。 不依从:完全不愿意接受治疗护理。 部分依从:接受治疗护理后自行拒绝使用。 10.中医护理方案的实用性评价的界定: 方法:依据护理技术效果评价量表评价后平均分及评价前平均分之差值为基础。 实用性强:差值≧4分; 实用性较强:2分≦差值≦4分; 实用性一般:0分≦差值≦2分; 实用性差:分值在0分一下。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目的: 1.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变化。 2.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或治疗的效果。 相关理论知识: 1.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部,以及与之相连的周围神经即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2.神经系统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在体内起主导作用。其功能是: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维持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 3.神经系统评估是护理系统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的神经系统评估,可以判断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变化,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提供资料,也可以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4.GCS—Glasgow昏迷评分表评定患者睁眼、言语及运动三方面的反应,根据所得评分高低可以反应意识障碍的程度。积分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5.本操作适用于需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肌力变化的神经内外科患者。 用物: 手电筒听诊器血压计 操作流程: 项目操作步骤解释和注意点准备 1.规范洗手,向 患者及家属 作自我介绍。 2.评估病房环 境、床单位及 患者,解开约 束具。 3.询问睡眠情 况,关注患者 及家属情绪。 解释检查目 的及配合要 点。 4.放下同侧床 栏,如病情允易于观察、操作。

许,置患者平 卧位。 操作程序 1.评估意识清 醒程度,包括 能否唤醒和 意识障碍的 程度(GCS —Glasgow 昏迷评分量 表评定) 1.1 呼唤患者 的名字。 1.2 如果呼唤 无反应,用 力摇晃患 者的肩膀。 1.3 仍无反应, 评估患者 气道、呼应避免造成患者损伤。

吸、循环, CPR流 程。 1.4 排除患者心脏骤停后,给予疼痛刺激,方法有:用手指沿眶骨缘压迫;用手掌关节沿胸施压滑动等。 1.5 观察患者睁眼反应: 4—自主睁眼 3—呼唤睁眼 2—经疼痛刺激睁眼 1—没有反应 1.6 患者能被 唤醒或刺因眼肌麻痹,眼睑肿胀不能睁眼用“C”表示。醒状昏迷患者睁眼评分为“1分”。 近期记忆缺失,定向错误等常是意识改变的早期症象。

9、神经系统查体考核评分标准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考号:姓名: 项目评分标准标准分实得分 1.查体前准备(5分)1.查体前准备5分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站于患者右侧(1分); 2)患者体位正确(1分); 3)自我介绍,告知检查目的、内容、消除顾虑,取得同意和配合(1分);4)准备查体物品(听诊器、叩诊锤、音叉、棉签等)(1分); 5)手卫生(1分)。 2.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步骤(80分)2.1 一般检查 10分1)意识状态(1分); 2)体味及呼吸气味(1分); 3)发育及体型(1分); 4)营养状态(1分); 5)面容表情(1分); 6)语言、语调、语态和构音(1分); 7)姿势与步态(1分); 8)认知功能检查: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检查(3分) 2.2颅神经检查22分1)嗅神经(1分); 2)视神经:(1)视力(2)视野(3)眼底(3分); 3)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1)外观(1分); (2)眼球运动:是否受限及程度和方向、复视、眼震(2分); (3)瞳孔及其反射(1分)。 4)三叉神经:混合神经 (1)面部感觉(1分); (2)咀嚼肌运动:肌容积、颞肌咬肌肌力、翼状肌肌力(1分); (3)反射:角膜反射、下颌反射(1分);

5)面神经: (1)面肌运动:观察额纹、眼裂、鼻唇沟、口角,有无痉挛,然后做皱眉、瞬目、示齿、鼓腮、吹哨(1分); (2)味觉:舌前2/3味觉(1分); (3)反射:角膜反射(同三叉神经中)掌颌反射(1分); (4)副交感神经:膝状神经节病变泪液减少(1分)。 6)位听神经: (1)蜗神经:听力,Rinne试验(比较骨导与气导的听敏度)。Weber试验,比较双侧骨导(1分); (2)前庭神经:观察自发症状,冷水试验和转椅试验(1分); 7)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1)运动:发“啊”音,软腭抬举、腭垂是否偏斜(1分); (2)感觉:触及咽喉壁粘膜,询问感觉(1分); (3)味觉:舌后1/3味觉(1分); (4)反射:咽反射(1分)。 8)副神经:向对侧转颈和同侧耸肩(1分); 9)舌下神经:伸舌有无偏斜、舌肌萎缩、肌束颤动(1分)。 2.3运动系统检查15分 1)肌容积:比较双侧对称部位肌肉体积,周径相差大于1cm为异常(1分);2)肌张力检查:嘱患者肌肉放松,触摸感觉肌肉硬度,并被动屈伸肢体感知阻力(2分); 3)肌力检查:嘱患者做肢体屈伸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抗阻力的克服力量,两侧比较(6分); 4)不自主运动: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震颤等。以及出现的部位、范围、程度(2分); 5)共济运动 (1)指鼻试验(1分); (2)跟膝胫试验(1分); (3)轮替动作(1分); (4)闭目难立征(1分)。 6)膀胱叩诊: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从上往下,由鼓音转浊音,判断膀胱充盈情况(2分)。 2.4感觉系统检查10分 1)浅感觉:痛觉(1分);触觉(1分);温度觉(1分); 2)深感觉:运动觉(1分);位置觉(1分);振动觉(1分); 3)复合(皮层)感觉:定位觉(1分);两点辨别觉(1分);图形觉(1分);实体觉(1分); 2.5反射检查23分 1)深反射检查: 肱二头肌反射(1分);肱三头肌反射(1分);挠骨膜反射(1分);膝反射(1分);踝反射(1分);阵挛:髌阵挛,踝阵挛(1分);霍夫曼征(1分)。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目的: 1.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变化。 2.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或治疗的效果。 相关理论知识: 1.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部,以及与之相连的周围神经即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2.神经系统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在体内起主导作用。其功能是: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维持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 3.神经系统评估是护理系统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的神经系统评估,可以判断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变化,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提供资料,也可以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4.GCS—Glasgow昏迷评分表评定患者睁眼、言语及运动三方面的反应,根据所得评分高低可以反应意识障碍的程度。积分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5.本操作适用于需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肌力变化的神经内外科患者。

1.神经系统评估要求准确性较高,需要护患双方的充分信任与合作。 2.评估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适,但却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3.在评估过程中,需家属共同协助护士防止患者发生拔管、坠床、伤人等意外情况。 4.指导家属:患者出现意识程度下降,如难以唤醒、鼾声加重、大小便控制力下降和烦躁不安、剧烈头痛、呕吐等情况,及时告诉护士。 护理记录: 1.结果记录在ICU的重症记录单和神经系统的重症记录单上。 2.需记录:GCS总分、各分项分数、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肌力、生命体征及其他所发现的阳性症状和体征。 3.护士签名及日期、时间。

神经内科护理床边体格检查流程 1.自我介绍,必要时放下同侧床栏。 2.询问睡眠情况,关注病人情绪。 3. 神经系统:神志,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 4. 口腔粘膜情况:观察有无出血,破损,白斑等。 5. 呼吸系统: ·要求听诊器紧贴病人皮肤,勿隔衣操作。 ·双侧对称听诊,听诊区域前胸为肺尖,肺中部,肺底部,后胸为两侧肩胛骨下端,两侧肺底部。 ·听诊时嘱病人做深呼吸,听诊时间1—2个呼吸回合。 ·有无咳嗽,咳痰,胸闷,咯血,气急等。 6. 循环系统:听诊心尖部心律及心率,有无心脏杂音,测脉搏。 7. 评估双上肢肌力,双手握力,双侧手指毛细血管充盈度。 8. 全身皮肤情况:特别是骨隆突部位,如后枕,耳廓,肩胛骨,尾骶部,足跟部,双侧踝部等。 9. 消化系统: ·视诊:观察腹部有无包块等。 ·听诊:以脐为中心,划十字,分为4个象限,分别听诊肠鸣音,每个象限听到一次即可,最后一个象限听诊1分钟。 ·触诊:从左下腹开始。 ·询问有无腹痛,腹胀,大便情况等。 10.泌尿系统:关注尿色,尿量等。 11.检查下肢肌力。 12.水肿:找到胫骨前端,用大拇指按压,检查有无水肿,同法按压双侧内外踝。 13.检查双侧足背动脉。 14.将双手放置患者足底,嘱患者用力蹬检查者,检查双下肢的力量。 15.对有留置针的患者,应该评估留针的部位,有无红肿痛,留置时间等;有引流管的患 者,检查敷料,引流管有无扭曲,折叠,引流量,色,性状等。 16.此流程为体检的基本过程,在体检过程中,应该根据病人的病情有针对性地再仔细询 问及检查,总的原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附:神经内科病人根据不同病种体格检查的重点: ·脑梗塞:神志,瞳孔,面舌瘫,咽反射,肌力,肌张力,全身皮肤特别是骨隆突部位,深浅感觉,平衡能力(能够下床活动的病人),足背动脉等。 ·重症肌无力:咽反射,延髓肌,颈肌,呼吸机,四肢骨骼肌等。 ·格林—巴利综合征:面瘫,咽反射,深浅感觉。 ·癫痫:全身皮肤粘膜,包括口腔粘膜。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刺激征,睡眠,大便情况。 ·帕金森氏病:咽反射,震颤,面部表情,肌张力,步态,大小便情况等。

EDSS神经功能状况评估

神经功能状况评估标准化神经系统检查,Kurtzke功能系统评分,EDSS 医院 患者姓名 病案号 诊断 评估人 评估日期

简介 EDSS是临床应用最普遍的多发性硬化的评估量表,也是临床试验中广泛采用的评价指标。EDSS评分以中枢神经系统八个功能系统的评价为基础,低级别的得分侧重于评价了下列系统的功能障碍,如面部或手指的麻木、视力障碍。高级别的得分则侧重评价了运动系统的功能障碍,主要是行走困难。为避免对照的临床试验偏倚,应该由不知晓患者临床状况的医护人员进行评估; 行动不受限的患者必需行走足够的距离,以便评估者做细致的观察; 神经功能状况 神经功能状况评估中,‘仅有体征’是指检查发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而患者没有自己能觉察的神经功能缺陷; 功能系统评价 功能系统评价中1分代表患者没有自己能觉察的神经功能缺陷,或阳性体征不影响患者正常的日常活动(视神经,植物神经,和大脑功能除外) EDSS EDSS 评分不应该低于功能系统评价的最高分,与MS无关的症状在评估中不予考虑,但应记录备案。

视觉功能说明: 视敏度 视敏度的评价采用Snellen视力表,测试距离5米,受试者出现1个以上的错误时,即应上移1行。 如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问题,应该矫正达到最佳状态后进行视敏度测试,而且每次测试均应采用一致的矫正方法。 视野 0 = 正常 1 = 仅有体征,功能缺陷仅在正规的检查时出现 2 = 中度损害,患者自己能觉察功能缺陷,检查时发现不完全性的偏盲 3 = 重度损害,完全性同向偏盲 盲点 0 = 无 1 = 小,仅正规的检查时出现 2 = 大,患者自己诉述 视盘苍白 0 = 无 1 = 有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神经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评分标准(征求意见稿)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

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标准序号检查内容评分标准备注分一基础条件150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3分;规划欠合理得1分;无规划不 3 划得分。发展环境 1 政策、措施齐全,须为医院内重点学科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5) 2 或不得力得1分;无明确的政策、措施或不落实、不是医院重点的政策或措施学科不得分。至少有2个护理单元,病床总数80张,得8分;每增加10张床 10 床位数专科加1分,总分不超过10分。 2 规模(20)≥5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5分;少于4平方米不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 10 得分。≥5平方米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 20 医技科室整体实力强,得10分;设备设施满足需要,得10分。科发展需要专科医疗设备能满足必须具备下列医疗设备,1)

神经内科部分评分量表

神经内科部分评分量表

————————————————————————————————作者:————————————————————————————————日期: ?

神经内科评分量表 一、意识水平量表 Glasgow昏迷量表 项目状态分数 睁眼反应自发性睁眼反 4 声音刺激有睁眼反应 3 疼痛刺激有睁眼反应 2 任何刺激均无睁眼反应 1 语言反应对人物、时间、地点等定向问题清楚5对话混淆不清,不能准确回答有关人物、时间、地点等定向问题 4 言语不当,但字意可辩3言语模糊不清,字意难辩 2 任何刺激均无语言反应 1 非偏瘫侧运动反应可按指令动作 6 能确定疼痛部位(疼痛时能拨开医生的手) 5 对疼痛刺激有肢体退缩(躲避)反应 4 疼痛刺激时肢体过屈(去皮质强直)3疼痛刺激时肢体过伸(去大脑强直) 2 疼痛刺激时无反应1 注:GCS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3个项目,应用时,应分测3个项目并计分,再将各个项目的分值相加求其总和,即可得到病人意识障碍的客观评分,见上表。GCS量表总分范围为3-15分,正常为15分,总分低于7分者为浅昏迷,低于3分者为深昏迷。若GCS评分为3-6分说明病人预后差,7-10分为预后不良,11-15分为预后良好。应用GCS评估病伯反应时,必须以最佳反应计分。

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一)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 项目评分标准 1A.意识水平 即使不能全面评价(如气管插管、语言障碍、气管创伤及绷带包扎等),检查者也必须选择1个反应。只在病人对有害刺激无反应时(不是反射)才能记录3分。0=清醒,反应灵敏 1=嗜睡(轻微刺激能唤醒病人有反应,可回答问题,执行指令) 2=昏睡或反应迟钝(需反复刺激、强烈或疼痛刺激才有非刻板的反应) 3=昏迷,仅有反射性活动或自发反应或完全无反应、软瘫或无反射 1B.意识水平提问 月份,年龄。回答必须正确,不能大致正常。失语和昏迷者不能理解问题记2分,因气管插管、气管创伤、严重构音障碍、语言障碍或其他任何原因不能说话者(非失语所致)记1分。可书面回答。仅对初次回答评分,检查者不要提示。0=两项均正确 1=一项正确 2=两项均不正确 IC.意识水平指令 要求睁眼、闭眼;非瘫痪手握拳、张手。仅对最初反应评分,有明确努力但未完成的也给分。若对指令无反应,用动作示意,然后评分。对有创伤,截肢或其它生理缺陷者,应给予适宜的指令0=两项均正确 1=一项正确 2=两项均不正确 2.凝视 只测试水平眼球运动。对随意或反 射性眼球运动记分。若眼球侧视能被自主或反射性活动纠正,记1分。若为周围性眼肌麻痹记1分。对失语者,凝视是可以测试的。对眼球创伤、绷带包扎、盲人或有视觉、视野疾病者,由检查者选择一种反射性运动来测试,建立与眼球的联系,然后从一侧向另一侧运动,偶尔能发现凝视麻痹。0=正常 1=部分凝视麻痹(单眼或双眼凝视异常,但无被动 凝视或完全凝视麻痹) 2=强迫凝视或完全性凝视麻痹(不能被眼头动作克 服) 3.视野 如果病人能看到侧面的手指,记录正常。如果单眼盲或眼球摘除,检查另一只眼。明确的非对称盲(包括象限盲),记1分。任何原因的全盲记3分。濒临死亡的记1分,结果用于回答问题11。0=无视野缺损 1=部分偏盲(包括象限盲) 2=完全偏盲 3=双侧偏盲(全盲,包括皮质盲)

小儿脑瘫评定量表

总量表: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FMGM 3、言语功能: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PPVT 4~18岁)、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 试(ITPA 3~10岁)、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修订版(WISC-R 6~16岁)、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 4~6.5岁)、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1~6.5岁)、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4、心理发育 (1)发育量表: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DDS 4周~3岁)、贝利婴儿发育量表(BSID 2~30月)、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0~6岁)、0~6岁小儿神经心里发育检查表(2)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BIS 2~18岁)、图片词汇测验(PPVT 4~18岁)、绘人测验(GDPT 4.5~12岁) (3)适应行为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6月~14岁)、Vineland 适应行为量表(V ABS 0~30岁) (4)人格测试: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7~15岁儿童和16岁以上儿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14岁以上)、儿童人格问卷(PIC 3~16岁) (5)行为量表:奥芬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 4~6岁和6~16岁)、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3~17岁)、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 5、感觉统合: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3~12岁) 0~3岁: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

EDSS评分量表

EDSS量表 EDSS量表的主要步骤是: 0.神经体征无 1.没有残疾,体检仅有轻度的异常 2.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 3.独立行走,但是1个功能系统有中度残疾 4.独立行走500米以上,但是有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重度残疾 5.独立行走200米以上,但不能正常工作 6.辅助下行走100米,中途需或无需休息。 7.即使辅助下,行走距离也只有5米,可独立使用轮椅。 8.活动限于轮椅、床、座位上,上肢功能保留,但帮助下才可移动。 9.可以吃饭,讲话,但卧床不起,上肢无功能,。 10.死于多发性硬化(不常见) 完整的EDSS评分 0. 神经检查正常(所有的功能系统评分都为0) 1.0 没有残疾,只有功能系统的轻度异常体征 1.5 没有残疾,有超过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异常体征 2.0 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 2.5 累及2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 3.0 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中度残疾或累及3-4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行走不受限 3.5 行走不受限,1个功能系统的中度残疾,合并有1-2个系统的评分为2;或2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3;或五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2(其他是0或1) 4.0 行走不受限;即使有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较为严重的残疾(评分4分,或超过前几步总和的分级),其他系统为0-1分,但生活自理,起床行走时间大于12小时;不休息独立行走500米 4.5 行走不受限;每天大多数可以站立,能完成正常工作,但活动部分受限并需要少许帮助;特点是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相对严重的残疾(评分4分,或超过前几步总和的分级),其他系统为0-1分;不休息独立行走300米 5.0 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休息独立行走200米;1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5分,或低于前几步总和分级,其他系统为0-1分

医学量表大全

表名称 mRS评分 Barther指数 NIHSS评分 简明智力测试评分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一科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神经一科Barther指数 神经一科NIHSS评分 神经一科mRS评分 神经ICU科NIHSS评分 神经ICU科mRS评分 神经ICU Barthel指数 神经ICU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风湿科HAQ健康调查表 类风湿关节炎28个受累关节评价表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评分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SLEDAI积分表腹膜透析患者评估表 患者一览表 腹膜炎原因评估记录 导管及透析液相关并发症登记表MSTS与软组织肿瘤术后评分-上MSTS与软组织肿瘤术后评分-下神外KPS评分表描述 神外GCS评分表描述 烧伤评分表

关节外科膝关节手术评分表-KSS关节外髋关节手术评分表 -HarrisBI评分表描述 入院评估性别关联 注肺表抢救记录 02整形表格首程 下肢周围神经检查表 宫颈Bishop评分表 NDI指数 Bishop宫颈评分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表 结一结核菌素试验观察表结三结核菌素试验观察表结核菌素试验观察表 结二结核菌素试验观察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中医症候评分(抑郁) 中医症候评分(睡眠) 中医证候评分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Berg平衡量表 MBS评价表 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二便失禁程度评价表 简易智能量表(MMSE)排便评价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肿瘤科FACT_L4.0量表 肿瘤科FLIC生活质量表肿瘤科程度评分 产科入院记录表格 日常查房加OGTT表格 OGTT表格 上肢周围神经检查表 产房V宫颈Bishop评分表健康调查表SF-36 多胎妊娠归档表 评分表 GCS评分表描述 02表格首程-创面治疗病房神经系统检查评分-神外 足月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表-儿科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脑血管病评分表 儿科一般外表 MRS评分表 GCS评分表 Fischer评分法 DVT表 BI评分表 DRS评分表 阿氏评分表 白内障质量评分表

UPDRS评分量表

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 第一部分:精神、行为和情绪(1-4) 1、智力影响 (0) 无; (1)轻度。如健忘; (2) 中度记忆丧失,定向力障碍,处理较复杂问题吃力,日常生活中有时需别人提醒或督促; (3) 严重记忆丧失伴时间、有时空间定向力障碍。处理问题能力严重障碍; (4) 严重记忆丧失,仅保留人物定向力,不能作出判断或解决问题,需人照理,根本不能独处。 2、思维混乱 (0) 无; (1) 多梦; (2) 良性幻觉,自知力尚保留; (3) 经常性幻觉或妄想症,自知力丧失,可与日常生活混淆; (4) 持续的幻觉、幻想或变态心理,不能自理。 3、抑郁 (0) 无; (1) 有时明显的沮丧感或负罪感,但不超过数天或数周; (2) 持续性抑郁超过数周; (3) 持续性抑郁伴随植物神经症状,失眠、焦虑、淡漠和体重减轻; (4) 持续性抑郁,植物神经症状,自杀念头或倾向。 4、进取性 (0) 正常; (1) 缺乏自信,较被动; (2) 丧失进取性,对非常规事物不关心; (3) 丧失进取性,对日常事物漠不关心; (4) 完全丧失主动性和进取性。 第二部分:日常活动(5-17,由患者填写) 5、语言: (0) 正常; (1) 轻度影响,但能听清楚; (2) 中度影响,有时需要重复语句;

(3) 严重影响,经常被要求重复所讲内容; (4) 多数情况下不能被理解。 6、流涎: (0) 正常; (1) 轻度,口水较多,可能有夜间流涎; (2) 中度,口水明显较多,有少量流涎; (3) 口水很多,流涎; (4) 严重流涎,需不断擦拭。 7、吞咽: (0) 正常; (1) 少见噎食; (2) 经常噎食; (3) 需进流食; (4) 需下胃管鼻饲。 8、书写: (0) 正常; (1) 速度较慢,字体较小; (2) 速度明显缓慢,字体小,但能识别; (3) 严重障碍,有些字不能识别; (4) 几乎所有的字都不能识别。 9、使筷子: (0) 正常; (1) 有些慢且笨拙,但不需帮助; (2) 慢而笨拙,有时需要帮助; (3) 不能夹食物,但可进食自己碗里食物; (4) 需别人喂食。 10、穿衣: (0) 正常; (1) 有些慢,但不需帮助; (2) 有时需要帮助系钮扣等; (3) 需要帮助穿衣,但自己能做一部分 ;

神经系统评分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检查 评分 1a 意识水平: 即使不能全面评价(如气管插管、语言障碍、气管创伤、绷带包扎等),检查者也必须选择1个反应。只在病人对有害刺激无反应时(不是反射),方记录3分。 0=清醒,反应敏锐 1=嗜睡,最小刺激能唤醒病人完成指令、回答问题或有反应 2=昏睡或反应迟钝,需要强烈反复刺激或疼痛刺激才能有非固定模式的反应 3=仅有反射活动或自发反应,或完全没反应、软瘫、无反应 1b 意识水平提问:(仅对最初回答评分,检查者不要提示) 询问月份,年龄。回答必须正确,不能大致正常。失语和昏迷者不能理解问题记2分,病人因气管插管、气管创伤、严重构音障碍、语言障碍或其他任何原因不能说话者(非失语所致)记1分。 0=都正确 1=正确回答一个 2=两个都不正确或不能说 1c 意识水平指令: 要求睁眼、闭眼:非瘫痪手握拳、张手。若双手不能检查,用另一个指令(伸舌)。仅对最初的反应评分,有明确努力但未完成也给评分。若对指令无反应,用动作示意,然后记录评分。对创伤、截肢或其他生理缺陷者,应给予一个适宜的指令。 0=都正确 1=正确完成一个 2=都不正确 2 注视: 只测试水平眼球运动。对自主或反射性(眼头)眼球运动记分。若眼球侧视能被自主或反射性活动纠正,记录1分。若为孤立性外周神经麻痹(Ⅲ、Ⅳ、Ⅴ),记1分。在失语病人中,注视是可测试的。对眼球创伤、绷带包扎、盲人或有视觉或视野疾病的患者,由检查者选择一种反射性运动来测试。建立与眼球的联系,然后从一侧向另一侧运动,偶然能发现注视麻痹。 0=正常 1=部分注视麻痹(单眼或双眼注视异常,但无被动注视或完全注视麻痹) 2= 被动注视或完全注视麻痹(不能被眼头动作克服) 3 视野: 用手指数或视威胁方法检测上、下象限视野。假如病人能看到侧面的手指,记录正常。假如单眼盲或眼球摘除,检查另一只眼。明确的非对称盲(包括象限盲),记1分。病人全盲(任何原因)记3分,同时刺激双眼。若病人濒临死亡记1分,结果用于回答问题11。 0=无视野缺失 1=部分偏盲 2=完全偏盲 3=双侧偏盲(全盲,包括皮质盲)

神经内科常用量表大全

常用卒中量表 一、意识水平量表 Glasgow 昏迷评分(GCS) 项目评分 睁眼(E)自己睁眼4 呼叫时睁眼3 疼痛刺激时睁眼2 任何刺激不睁眼1 言语反应(V)正常5 有错语4 词不达意3 不能理解2 无语言1非偏瘫侧运动反应(M)正常(服从命令)6 疼痛时能拨开医生的手5 疼痛时逃避反应4 疼痛时呈屈曲状态3 疼痛时呈伸展状态2 无运动1 总计: 解释: 评定时间2分钟。优点:简单、可靠。最大得分15分,预后最好;最小得 分3分,预后最差;8分或以上恢复机会大;3-5分潜在死亡危险,尤其是 伴有瞳孔固定或缺乏眼前庭反射 ABCD2评分量表(TIA早期卒中风险预测工具)

ABCD2评分能确定TIA 患者是否为卒中的高危人群;通常存在单肢无力或言语障碍,尤其是症状持续1小时以上者。 所有的怀疑TIA 的患者应该进行包括明确卒中风险在 内的全面评估。 应在治疗的初期就使用ABCD2评分工具进行卒中风险 系数评估。 ABCD2评分0-3分判定为低危人群,4-5分为中危人群,6-7分为高危人 群。 CHA2DS2-VASc 评分方法 表1. CHA2DS2-VASc 评分方法 危险因素 分值 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 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 2 糖尿病 1 中风/TIA/血栓史 2 血管病变 1 年龄65~74岁 1 性别(女性) 1 总分值 9 表2.房颤患者预防血栓的药物选择 危险因素 CHA2DS2-VASc 推荐药物 1个主要危险因素或≥2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 ≥2 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 1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 1 华法林或阿司匹林75~325mg/d ,优先考虑华法林 无危险因素 0 阿司匹林75~325mg/d 或不处理,优先考虑不处理 ABCD2评分(总分0-7分) 得分 A 年龄≥60岁 1 B 血压≥140/90mmHg 1 C 临床表现 单侧肢体无力 2 有言语障碍而无肢体无力 1 D 症状持续时间 ≥60分钟 2 10-59分钟 1 D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治疗 1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评分表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神经系统检查(100分) 考生姓名:得分: 体检内容分值得分 意识状态检查能正确描述意识障碍的分类。(1)嗜睡(somnolence):持续睡眠状态,可唤醒。 (2)昏睡(stupor):熟睡状态,痛刺激/高喊可唤醒,简单答话。 (3)昏迷(coma):不能唤醒。 1)浅昏迷:强刺激有反应。抑制达皮层水平。 2)中昏迷:抑制达皮层下水平。 3)深昏迷:反射消失,生命体征改变。 抑制达脑干水平。 15 语言的检查.1.语言检查包括那几方面: 1).自发性语言: 注意患者语言的流利性、用词准确性、语句的长短、速度和丰富程度。 2).理解力: 患者是否能理解简单的问题和命令? 3.)命名能力: 让患者叫出常见物体的名字。 4.)复述能力: 患者能否重复医生说的简单词句。 2.失语的分类:感觉性失语、运动性失语、混合性失语。 15 肌力的检查肌力的分级及详细描述: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 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 不能抵抗自身重力(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 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 但不完全 5级--正常肌力。 10 颅神经的检查12对颅神经的名称。面神经的检查方法 (1)看病人面部两侧是否对称:两侧额纹是否对称、眼裂是否等大,两侧鼻唇沟深浅、口角是否对 称。 (2)上面部表情肌运动检查: 1)皱额2)蹙眉3)闭眼 (3)下面部表情肌运动检查 1)示齿一一令病人咧咀露齿, 看两侧口角是否对称。 2)噘唇一一令病人做吹口哨动作, 看两侧口唇喊起是否对称。 3)鼓腮一一令病人将两腮鼓起, 看有无一侧口角漏气, 还可用两手轻轻按压颊部,看是否漏气。 (2).味觉(舌前2/3):用棉棒蘸有味溶液——酸、甜、苦、咸涂在患者伸出的舌面上,用约定 记号方式表示,每次查完一侧或换用一种溶液前应先嘱患者漱口。 问题: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区别。 15 感觉检查表现形式1.感觉减退: 2.感觉消失: 3.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引起剧烈疼痛 4.感觉过度:刺激阈增高且反应时间延长 5.感觉倒错:对刺激产生错误感觉 6.疼痛:局限性疼痛 放射痛:疼痛延神经干扩大 扩散痛:疼痛扩大相邻神经干 牵涉痛:内脏病变致相应节段体表疼痛 15 病理征巴彬斯基征的检查方法;瞩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及膝关节伸直,医生已手托起患者踝部,用钝 头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至小指关节处,再转向拇指侧,阳性表现是拇指缓缓背伸,其他 四趾呈扇形散开。意义:提示锥体束受损。 15 脑膜刺激征(1) 屈颈试验: 被动屈颈受限(颈强) (图3-2) (2) 克匿格(Kernig)征: 仰卧, 髋\膝关节屈曲成直角, 被动伸 膝受限&疼痛, 大、小腿夹角<135o为(+) 颈强-Kernig征分离(见于后颅窝占位病变\小脑扁桃体疝) (3) 布鲁津斯基(Brudzinski)试验: 仰卧屈颈时 双侧髋\膝部屈曲(颈部征, 一侧下肢向腹部屈膝, 对侧下肢亦屈曲(下肢征)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