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体系统设计

高炉炉体系统设计(blast furnace proper system design)

高炉炉体系统的范围是从基础至炉顶圈(也叫炉顶法兰盘)(图1)。设计内容包括高炉内型、高炉内衬、高炉钢结构型式、炉体设备和长寿技术等。

高炉内型高炉内部工作空间的形状和主要尺寸必须适合炉料和煤气在炉内运动的规律。合理的内型有利于高炉操作顺行,高产低耗。高炉内型(图2)从下往上分为炉缸、炉腹、炉腰、炉身和炉喉五部分。

各国对高炉容积的表示方法不尽相同。在中国,对于钟式炉顶高炉,有效容积通常是指从铁口中心线至大钟全开位置下沿所包括的容积;对于无钟炉顶高炉,有效容积是指从铁口

中心线至炉喉上沿之间的容积。欧美诸国把从风口中心线至料线之间的容积称为工作容积。日本把从铁口底端至料线之间的容积称为内容积。料线位置,日本定在大钟全开位置底面以下一米的水平面上,美国一般定在炉喉高度的一半处。对于高炉内型各部尺寸的合理比例及算法,是雷得布尔(A.jejeyp)在他1878年出版的著作里首次提出的。巴甫洛夫(M.A.ПaBJoB)

提出用下式表示全高(H)与有效容积(V u)

的关系:H= n (V u )1/3。式中n是大于2.85的数字,并且H:D的比值愈高,n的数值愈大。有效容积按要求的生铁日产量和利用系数求出后,用上式可求出全高H。炉腰直径D可按公式D =(V u/0.54H) 1/2求出,然后再决定内型其它尺寸。巴氏建议选择炉缸直径应以燃烧强度(每小时每m2炉缸面积燃烧的焦炭量,用kg表示)为出发点。美国莱斯(Owen Rice)在计算燃烧强度时所指的炉缸面积是从风口前端起6f t 环状带的面积。拉姆(A.H.Pamm)

内型每个尺寸都是与有效容积成一定方次的函数,建议用经验公式x=cV n u 计算内型各部分尺寸x,式中n和c对内型各部分尺寸是固定的系数。

高炉内型主要与原、燃料条件和操作制度有关。合适的内型来源于生产实践,实际上高炉内型的设计大都是根据冶炼条件类似的同级高炉的生产实践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中国高炉内

1。

高炉内衬由耐火材料砌筑构成,它的作用是保持合理内型,减少高炉热损失,保护炉壳。高炉内衬耐火材料,按材质分类有粘土、高铝、炭素、碳化硅和铝炭等材质。按种类可以分为耐火砖、不定形耐火材料和绝热耐火材料等。耐火砖是砌筑高炉内衬的主体材料,高炉内衬各部位的工作条件不同,对耐火材料的性能和砌体结构的要求也不同。(1)炉底内衬承受高温、热应力及铁水静压力的破坏作用,炉底周边内衬受到液态渣铁环流冲刷、侵蚀严重,形成蒜头状。砌筑炉底的耐火材料要求高温性能好,透气性低,导热性好,抗化学侵蚀。炉底结构通常是综合炉底或全碳砖炉底。中国大中型高炉多采用综合炉底,炉底下部及其周围用碳砖,上部用粘土砖或高铝砖。炉底内衬厚度,在没有炉底冷却、用粘土砖砌筑时,约为炉缸直径的0.6倍;在有炉底冷却时,约为炉缸直径的0.3倍。(2)炉缸内衬的损坏,主要是渣铁侵蚀、冲刷、热应力产生环裂及冷却设备漏水使碳砖氧化所致。炉缸内衬除渣、铁口和风口以外,一般用碳砖砌筑。铁口水平面及其以下周边的内衬侵蚀最甚,此处内衬厚度按炉容大小一般在850~1500mm(包括填料)。渣、铁口和风口一般用粘土砖或高铝砖砌筑。

(3)炉腹、炉腰和下部炉身内衬,既受炉料及含尘煤气的磨损,又承受严重的化学侵蚀和热冲击。当炉料含有有害成分,例如碱金属、铅、锌、氟等时,使内衬损坏加剧。这是影响高炉寿命的薄弱部位。为了延长炉体寿命,各国在不断研究改进各部位的砌体结构和耐火材料性能,以适应高炉严酷的工作条件。中国、日本和美国较好的高炉用耐火砖的理化性能指标见表2。炉腹、炉腰和下部炉身的砌体结构大体可以分为厚壁与薄壁两种类型,内衬厚度为345~1035mm,砌体结构型式与冷却设备型式密切相关,一般厚壁配用冷却板,薄壁配用冷却壁,为了支承内衬,厚壁设有托圈或砖托,薄壁结构的冷却壁设有凸台(L字头)。炉身受到炉料及含尘煤气的磨损,炭黑沉积的影响及有害成分引起的损坏。一般用高炉粘土砖砌筑,内衬厚度为575~920mm。

高炉钢结构型式设计主要考虑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容易维修和节省材料。

中国高炉炉体结构基本型式见图3。图3中a、b为过去大中型高炉常用的结构型式,其特点是有独立的操作结构与承重结构,工作可靠,检修方便,但钢材用量大,结构布置拥挤,操作不便,新建高炉已很少采用。图3中c、d为自立式炉体结构,c具有独立的承重结构,适用于炉顶荷载较大的高炉。d全部炉顶荷载均由炉壳承受,更换炉壳不便,大修期长,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操作区的工作净空大,结构简单,钢材用量少。

作用在炉体结构上的工艺荷载一般包括:经由炉顶圈传至炉壳的荷载;经炉顶框架、炉顶平台传至炉体框架的荷载;经煤气导出管传至炉壳的荷载;高炉本体产生的荷载。炉体本身产生的工艺荷载一般包括横向荷载和纵向荷载。横向荷载包括:炉内气体压力;作用在炉壁上的炉料压力;液体渣铁的横向压力。纵向荷载包括:设备荷载;炉体内衬荷载;给排水设施荷载;炉料产生的荷载;平台走梯荷载;液体渣铁荷载;死铁层残铁的荷载。

炉体钢结构包括:炉壳、炉体平台走梯和炉体框架。(1)炉壳。主要作用为承受荷载,固定冷却设备,防止煤气漏出。有的高炉采用炉壳喷水冷却内衬。炉壳外形尺寸应与炉体内衬厚度,冷却型式及荷载传递方式等同时考虑。炉壳设计一般要尽量减少转折点,并使其变化平缓;风、渣口大套和铁口框法兰盘边缘距转折点一般不小于100mm;炉顶外壳与水平面夹角一般不小于50。;炉壳开孔尽可能采用圆孔或椭圆孔;炉壳焊缝应尽量错开冷却设备螺栓孔和进出水管;炉壳、冷却设备与砌体之间应留足够的填料间隙,以吸收内衬的热膨胀。(2)炉体平台走梯。炉体配置机械设备、人孔、探测孔及冷却设施的区域需设平台。各层平台之间设走梯连通,平台走梯的设置须符合安全规定。为了冷却设备配管,平台与炉壳之间须留适当空隙。平台上下间距一般在3m左右。(3)炉体框架。中国1960年以前建的高炉,大多有炉缸支柱。为使风口区的操作空间宽敞,现代高炉采用自立式结构,取消了炉缸支柱。炉顶荷载通过炉体框架传至高炉基础。炉体框架一般与高炉中心线对称布置,框架支柱至高炉中心线的最小间距取决于风口平台操作面积和热风围管的布置,一般情况下,支柱与热风围管外壳之间的净孔尺寸不小于250mm。当一个出铁场设两个出铁口时,炉体下部框架宜采取矩形布置。框架支柱下部采用耐火材料保护。

炉体冷却冷却目的是延长内衬寿命,减缓内衬侵蚀速度,促使生成渣皮,维持合理内型,防止炉壳过热。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合理与否是影响高炉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炉冷却系统按冷却介质和循环方式可以分为:直流系统、工业水开路循环、汽化冷却自然循环和软水或纯水闭路强制循环。(1)直流系统。它是由冷却器出来的冷却水不降温、不循环利用,直接外排。

在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的地区可采用直流系统。(2)工业水开路循环。传统的高炉冷却系统,大多采用这种冷却系统。这种冷却系统的缺点是在冷却设备通道内壁上易结水垢,随着炉龄增长热负荷增大,水垢结厚造成冷却设备过热烧坏,使高炉寿命缩短。(3)汽化冷却自然循环。是利用水的汽化潜热来达到冷却目的,冷却水的消耗量比传统水冷可减少97%~99%,自然循环汽化冷却,管内水速较低,故承受烧损的热流强度也低,从炉体冷却发展趋势看,汽化冷却趋向减少。(4)软水或纯水闭路强制循环。是改善高炉冷却系统、实现长寿的措施

之一,自1970年以来发展较快。1987年5

3号高炉(1200m3 )上在国内

首次应用。中国新建的1000m3级以上的高炉,多数采用这种冷却系统。

冷却水用量及水压炉体各部分热负荷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Q=Mc( t - t0) * 103

式中Q为热负荷,kJ/h;M为冷却水用量,t/h;c为水的比热容,kJ/(kg•℃);t0为进水温度,℃;t 为出水温度,¨C。高炉冷却水循环用量一般为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每小时1.5~3.0m3。其中消耗水量,开路循环补水率为4%~10%,闭路循环补水率为0.1%~0.005%。

炉体给水压力根据炉内煤气压力及冷却系统阻力损失确定,冷却器内水压要高于炉内煤气压力,保证冷却器烧坏后煤气不进入水管。冷却水压力一般按高炉大小在炉前轨面标高处的表压为0.35~0.7MPa,闭路循环由于回水余压得到利用,循环水泵扬程比开路循环低。风口冷却水压力应根据选用冷却水的流速确定。

冷却介质高炉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和空气,不同冷却系统对水质的要求也不同。工业水或净水的水质要求见表3,软水或纯水的水质要求见表4。

表3工业水或净水的水质主要要求

水质要求

给水温度

/℃悬浮物/

mg·L-1

暂时硬度

/德国度

大中型高炉<35 <200 <10

宝钢高炉33 20 8.4 表4 软水或纯水的水质主要要求

水质要求pH

硬度/

mg·L-1

(以CaC03

碱度/

mg·L-1 (以

Cac03表示)

Cl-/

mg·L-1

S04/

mg·L-1

电导率/

μΩ·cm-1

表示)

软水纯水

7~

9.5

6.5~

8.O

<2

微量

40~

60

l

40

1

lOO

微量

330~

630

10

闭路循环给水温度一般为45~55℃。

冷却方式大体分为炉内冷却和炉外冷却。炉内冷却的型式有冷却板,冷却壁或板壁组合结构,冷却箱等。炉外冷却的型式有水套、喷淋和冷却管等。炉底冷却管采用空冷或水冷,个别高炉如法国敦克尔克(Dunkerque)4号高炉采用油冷。炉底冷却是为了保护基础并可减薄炉底内衬厚度,节省投资。小高炉和用钒钛矿冶炼的高炉,由于散热大、侵蚀轻,不必设炉底冷却。炉缸采用喷水、水套或光面冷却壁冷却。喷水冷却比光面冷却壁的冷却效果高10%,水质要求不高,喷水冷却的缺点是炉台下操作环境和安全性较差。喷水冷却的炉壳需进行定期冲洗,有的高炉采用海水冷却,定期冲洗,冲洗水压为1.5~2.0MPa。风口以上采用冷却板,镶砖冷却壁或板壁组合,支梁水箱等。冷却器设置高度一般为到炉身高度的1/2~2/3,有的延伸至钢砖下面。

冷却设备包括冷却壁、冷却板和支梁式水箱。

(1)冷却壁。靠炉壳侧铸入无缝钢管,靠炉内侧铸入或镶入耐火物的铸铁件称镶砖冷却壁,不镶砖的称光面冷却壁。冷却壁的材质,炉底、炉缸和炉身中上部的冷却壁一般采用普通灰口铸铁,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采用铁素体球墨铸铁或低铬耐热铸铁等。冷却壁的外形尺寸,考虑制造和安装方便,一般长度小于2.5m,宽度为0.6~1.2m,厚度根据铸入水管外径、铸铁层和镶入耐火物的厚度而定,光面冷却壁厚度一般为80~170mm;镶砖冷却壁厚度为210~340mm,耐火物厚度为75~114mm,为了适应长寿要求,冷却壁的材质和构造各国在不断改进,日本有的高炉采用了冷却壁和内衬一体化厚度为600mm的新型冷却壁。冷却壁受热面的温度不应超过壁体材质的允许工作温度,普通灰口铸铁允许工作温度为500℃,低铬铸铁(含Cr<0.5%)允许工作温度为600℃。

(2)冷却板。材质为铸铜、铸铁或铸钢,内型为空腔、带隔板或铸入无缝钢管的冷却板。这三种材质的冷却板,中国均有采用。冷却板结构形式有插入式与埋入式,插入式带法兰密封装置可更换,炉壳上开孔较大;埋入式仅进出水管穿过炉壳。开孔较小,但不可更换。铜冷板导热较好但壁体允许工作温度须小于150℃,铸钢和铸铁冷却板壁体允许工作温度较高。

1号高炉引进日本带密封结构的铜冷却板,铜的纯度在99.5%以上,高温区(1~36层)用四通道,其余用二通道。日本钢管公司为提高冷却能力,将冷却板设计成双进出水四通道和六通道的,于1975年1月用在福山3号高炉第二代新设计的冷却板内,水速已提至1m /s。

(3)支梁式水箱。内部铸有无缝钢管的铸铁楔形冷却箱,用於高炉炉身冷却,同时起支撑炉身内衬的作用。水箱成棋盘式上下交错布置,水箱内端距内衬工作面为230~575mm。水箱长度根据炉身内衬厚度确定。宽度一般为200~300mm。

冷却板与冷却壁这两种冷却设备各有优缺点,使用效果均有良好的实例。冷却壁的优点是:由于炉壳上开孔比较小,有较好的密封性;冷却均匀、炉衬内壁侵蚀线平滑;内衬用量少;节省了贵重的铜。但对砖衬的支托差,坏后很难更换,设备重量大。冷却板的优点是:对内

衬的冷却效果好,能保持较厚的砖衬;坏后易于更换;由于铜导热性好,随着砖衬的侵蚀,热负荷增大,能抵抗局部过热;对砖衬的支托好;设备重量轻。但冷却板在炉壳上开孔大、炉壳较厚,其对炉壳冷却和炉衬侵蚀的均匀性较差,并需用贵重的纯铜制造。

炉体设备除冷却设备外还有风口装置、渣口装置、铁口框、炉喉钢砖、炉顶保护板、滤水器、煤气取样器和探测装置等。

风口装置包括围管下面的短管、送风支管、直吹管和风口水套等。设计要考虑便于更换和操作,耐高温、隔热、各部分接触严密和耐用。(1)送风支管。由本体、张紧装置及附属金属件组成。支管外壳用钢板焊成,上段内砌耐火砖,下段用耐火材料浇注成文丘里管结构,用来测定支管送风量。热风围管和炉体热膨胀造成的相对位移,由伸缩管吸收。(2)直吹管。一般用铸钢制成;小高炉上的可用铸铁制成。高风温直吹管内有耐火内衬和隔热层。

(3)风口水套。一般由2~3个水套组成,1000m3级高炉常用三个水套,有些大高炉由于内衬

减薄采用两个水套。风口中小水套一般为铸铜件,风口小套前端有用铜板制成的。中国用的铸铜成分一般为:97.8%Cu,1.5%Sn,0.7%Fe,水套壁厚为8~10mm,空腔宽度应大于进出水管外径,并需留有调整小套内径的可能。为延长风口使用寿命,在结构和材质方面有了不少改进,如贯流式和螺旋管形风口等。风口大套一般为铸铁件,内铸有无缝钢管。根据换风口需要,大套斜度为1/5~1/10,为加强严密性,高压高炉的风口大套安装在固定于炉壳上的法兰盘上,用螺栓拧紧。

渣口装置一般由3~4个水套组成。有的高炉已取消渣口。渣口装置设计与风口装置基本相同。

铁口框用于加强和保护铁口处的炉壳。铁口框用铸钢或钢板制成。铁口框有长圆形和矩形两种。矩形铁口框的四角应做成半径较大的圆弧,以防炉壳在开孑L四角开裂。铁口框与炉壳的连接,过去用铆接,现在一般用焊接。

炉喉钢砖用于抵抗炉料的冲击和磨损,有块状和条状两种型式。材质一般为铸钢。块状钢砖的吊挂和连接螺栓在生产中受高温影响易变形,引起钢砖错位和脱落。条状钢砖在中国使用效果较好。日本大型高炉有的采用炉喉水冷钢砖。

炉顶保护板为保护炉顶外壳和降低外壳工作温度须设保护层,有的砌耐火砖或用镶砖铸铁板,20世纪70年代后多用喷涂耐火材料。

长寿技术高炉长寿已成为当代炼铁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标志。高炉最易损坏的部位是炉身下部和炉缸铁口区附近,这是决定高炉寿命的关键部位。高炉生产实践表明,影响高炉寿命的因素有:内衬材质及结构;冷却设备;冷却系统及高炉操作。延长高炉寿命,必须综合治理才能奏效。长寿高炉设计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改进炉衬材质及结构,根据炉缸异常侵蚀原因,采用耐铁水浸透,抗渣铁侵蚀的碳一碳化硅砖、低透气率微孔碳砖和热压半石墨碳砖。炉身下部和炉腰,采用抗开裂性好、热导率高的石墨碳化硅砖、碳化硅砖或热压半石墨砖。炉底采用陶瓷杯结构及冷却,风口区采用抗氧化性强、热稳定性高的耐火砖。风、渣、铁口用大块组合砖砌筑。

(2)改进冷却设备材质和结构,提高冷却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采用冷却板时,减小层距,扩大密集冷却范围,提高炉身砖衬支撑作用。采用冷却壁时,改进壁体材质,提高耐热冲击性能,增加背侧冷却水管,预防炉壳发红开裂,设计大中型高炉可采用板壁结合结构,加强对内衬冷却及支撑。采用贯流高水速长寿风口,炉喉处增设水冷钢砖。

(3)冷却系统,改善冷却水质,防止结垢,提高传热能力。采用经过处理的工业水开路循环或软水、纯水闭路循环冷却系统。加强突台冷却以防过早损坏。

(4)增设监测调节装置,为控制边沿煤气流发展、改善炉料及煤气分布,设置监控装置。为

使高炉操作者及时了解内衬侵蚀状况及热负荷的变化,在炉身下部及炉缸铁口区设内衬残存厚度和冷却器进出水温度监测装置。开发综合操作技术(软熔带形状和位置控制技术),尽早掌握炉内状况,预测炉内变化。

高炉车间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高炉车间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部分:高炉车间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 高炉炼铁生产工艺剂(焦炭、煤等)在高温下将铁矿石或含铁原料还原成液态流程。 高炉炼铁是用还原生铁的过程。 高炉本体是冶炼生铁的主体设备,它是由耐火材料砌筑的竖立式圆筒形炉体,最外层是由钢板制成的炉壳,在炉壳和耐火材料之间有冷却设备。 要完成高炉炼铁生产,除高炉本体外,还必须有其它附属系统的配合,它们是: (1)供料系统:包括贮矿槽、贮焦槽、称量与筛分等一系列设备,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稳定的将合格原料送入高炉。 (2)送风系统:包括鼓风机、热风炉及一系列管道和阀门等,主要任务是连续可靠地供给高炉冶炼所需热风。 (3)煤气除尘系统:包括煤气管道、重力除尘器、洗涤塔、文氏管等,主要任务是回收高炉煤气,使其含尘量降至10mg/m3 以下,以满足用户对煤气质量地要求。 (4)渣铁处理系统:包括出铁场、开铁口机、堵渣口机、炉前吊车、铁水罐车及水冲渣设备等,主要任务是及时处理高炉排 放出的渣、铁,保证高炉生产正常进行。 (5)喷吹燃料系统:包括原煤的储存、运输、煤粉的制备、收集及煤粉喷吹等系统,主要任务是均匀稳定的向高炉喷吹大量 煤粉,以煤代焦,降低焦炭消耗。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η v ): 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是指每昼夜生铁的产量P与高炉有效容积V有之比,即每昼夜,每1m3高炉有效容积的生铁产量。 η v 是高炉冶炼的一个重要指标,η v 俞大,高炉生产率俞大。 目前,一般大型高炉超过2.0 t / m3·d,一些先进高炉可达2.2~2.3 t / m3·d。小型高炉的η v 更高,100~300 m3高炉的利用系数为 2.8~ 3.2t / m3·d。本设计η v =2.15 t / m3·d。 (2)焦比(K): 焦比即每昼夜焦碳消耗量Q K 与每昼夜生铁产量P之比,即冶炼每吨生铁消耗的焦碳量。 K= Q K /P 焦炭消耗量约占生铁成本的30%~40%,欲降低生铁成本必须降低焦比。焦比大小与冶炼条件密切相关,本设计的焦比为360 kg / t 。(3)煤比(Y): 冶炼每吨生铁消耗的煤粉量称为煤比。当每昼夜煤粉的消耗量为 Q Y 时,则Y=Q Y /P 本设计煤比为120 kg / t。 (4)冶炼强度(I)和燃烧强度(i): 高炉冶炼强度是每昼夜每1m3有效容积燃烧的焦碳量,即高 炉一昼夜焦炭的消耗量与有效容积V 有 的比值。 I=Q K /V有本设计I =1.03 t / m3· d 燃烧强度即每小时每平方米炉缸截面所燃烧的焦碳数量。本设计 i =1.05 t / m2 ·h。

高炉炉体设计说明书

学校代码: 10128 学号: 2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年产炼钢生铁550万吨的高 炉车间的高炉炉体设计 学生姓名:王卫卫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冶金11—2 指导教师:代书华 2014年12 月29日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程名称:冶金工程课程设计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班级:冶金11-2 学生姓名:王卫卫学号: 2 指导教师:代书华

摘要 本设计主要从高炉炉型设计、炉衬设计、高炉冷却设备的选择、风口及出铁口的设计。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五部分。高炉的横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用钢板作炉壳,高炉的壳内砌耐火砖内衬。同时为了实现优质、低耗、高产、长寿炉龄和对环境污染小的方针设计高炉,高炉本体结构和辅助系统必须满足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密封性好,工作可靠,寿命长,产品优质,产量高,消耗低等要求。在设计高炉炉体时,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对高炉炉体尺寸进行计算确定炉型。对耐火砖进行合理的配置,对高炉冷却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对风口及出铁口进行合理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文献综述 (1) 1.1国内外高炉发展现状 (1) 1.2我国高炉发展现状 (1) 1.3 高炉发展史 (2) 1.4五段式高炉炉型 (4) 第二章高炉炉衬耐火材料 (5) 2.1高炉耐火材料性能评价方法的进步 (5) 2.2高炉炉衬用耐火材料质量水平分析 (5) 2.3陶瓷杯用砖 (7) 2.4炉腹、炉身和炉腰用砖 (7) 第三章高炉炉衬 (8) 3.1炉衬破坏机理 (8) 3.2高炉炉底和各段炉衬的耐火材料选择和设计 (9) 第四章高炉各部位冷却设备的选择 (11) 4.1冷却设备的作用 (11) 4.2炉缸和炉底部位冷却设备选择 (11) 4.3炉腹、炉腰和炉身冷却设备选择 (11) 第五章高炉炉型设计 (13) 5.1炉型设计要求 (13) 5.2炉型设计方法 (13) 5.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 5.4设计与计算 (14) 5.5校核炉容 (16) 参考文献 (17)

高炉炉体设计说明书

学校代码:10128 学号:201120411032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年产炼钢生铁550万吨的高 炉车间的高炉炉体设计 学生姓名:王卫卫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冶金11— 2 指导教师:代书华 2014 年12 月29 日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程名称: 冶金工程课程设计 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 冶金11-2 学生姓名: 王卫卫 学号: 201120411032 指导教师: 代书华 一、题目 年产铁水量 550万吨的高炉炉体设计 二、目的与意义 1. 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加深和扩大在冶金工程专业课程及相关课程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 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学习冶金炉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冶金设备或简单冶金设备的设计方法、设计 步骤,为今后从事相关的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实际的工程设计打好必要的基础。 3. 使学生在计算、制图、运用设计资料,熟练有关国家标准、规范、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 验估算等方面受全面的基础训练。 三、要求 (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图纸量、工作量要求等) 3 1、设计年产炼钢生铁 550 万吨的高炉车间的高炉炉型, 高炉 2 座,高炉工作日 347d ,冶炼强度 I=0.9~1.2t/(m ·d), 高炉有效利用系数 η=2.0t/(m 3·d),燃烧强度 i=1.1t/m 3·d 2、高炉炉容校核误差< 1% 3、完成高炉的纵向剖面图、俯视图、风口布置图和风口结构剖面图,要求完成图纸二张。 4、图纸要求整洁、干净,图形线条准确,清晰 四、工作内容、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2014.12.22 — 2014.12.28 查阅相关资料。 2014.12.29 — 2015.1.11 计算、画图、设计说明书的完成。 2015.1.12 — 2015.1.16 图纸,设计说明书的完善。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郝素菊等编 . 高炉炼铁设计原理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2. [2] 周传典等编 . 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 [3] 朱苗勇主编 . 现代冶金学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5. [4] 刘麟瑞等编 . 冶金炉料手册 ( 第 2 版).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5. 审核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指导教师下达时间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字: _______________

包头原料条件下2200立方米高炉炉体及喷吹系统设计说明书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包头原料条件下2200m3 高炉炉体及喷吹系统设计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包头原料条件下2200m3高炉本体及渣铁处理系统设计 摘要 高炉喷煤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规模应用于钢铁工业生产的炼铁 新技术。随着石油危机、环保和炼焦煤资源日益短缺等问题,高炉喷煤 不仅是高炉调剂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还是弥补焦炭不足的主要措施。而且高炉喷煤是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本设计结合包钢地区原 料条件下和对目前国内外先进高炉喷吹工艺的学习。采用并罐直接喷吹 形式的喷煤方式设计的2200m3高炉喷煤系统。系统设计包括高炉喷煤 储运系统设计、高炉喷煤制粉系统设计、高炉喷煤喷吹系统设计、高炉 喷煤安全设计。从而以价格低廉的煤粉部分替代价格昂贵而日趋贬值的 冶金焦炭,使高炉炼铁焦比降低,生铁成分下降。增加效益。 关键词:高炉喷煤;高炉;喷煤技术;

The Design of 2200 m3 Blast Furnace Slag Ontology and Iron Processing System Under the Raw Material Conditions in Baotou Region Abstract The blast furnace coal is the 1960 s large scale application steel industry production of new iron-making technique. As the oil crisi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king coal resources increasingly scarce, blast furnace has not only the blast furnace is coal adjusted a and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coke or major measures. And blast furnace ironmaking is to reduce production cost coal the effective way. This design with Baotou area of material condition and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dvanced injection process of blast furnace study. The adoption and cans of direct injection from of pulverized coal injection way of 2200 m3design of blast furnace coal system. System of blast furnace design including coal storage system design,blast furnace coal pulverizing system design, blast furnace pulverized coal injection system design, blast furnace safety design of coal. And the low price of coal powder partly replace expensive and more lack of metallurgical coke, make the blast furnace ironmaking coke rate reduce, pig iron cost down. Increase benefits. Key words:coal of blast furnace,blast furnace,injection technology

1800m3高炉热风炉系统设计

包头地区原料条件下1800m3高炉热风炉系统设计 冶金06-3 唐小芳指导老师王永斌 摘要霍戈文式热风炉具有结构合理、投资省、占地少、风温高、寿命长等优点。根据包头地区的原料条件,本次设计中选用霍戈文式热风炉4座。设计中,热风炉采用独立的砌体结构;不同区域采用不同材质耐火材料,高温区采用高温性能好的硅砖;大量采用组合砖技术;蓄热室选用格孔小、工作可靠的七孔格砖。设计中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新型高效能陶瓷燃烧器,改善燃烧器的混合性能,降低空气过剩系数,消除燃烧脉动现象;采用空气、煤气、烟气换热器以提高燃烧效率;引用新的高炉风口送风装置以提高热风炉工作寿命。 关键词高炉;热风炉;长寿;新技术 Abstract Hoogovens type hot stove has following advantages:reasonable structure,low cost of construction,small floor area,high blast temperature and long life.According to the raw material condition of Baotou area,it is reasonable for choosing Hoogovens type hot stove of 4 in this designment.In this designment,many independent designment exist in dome plate,inner walls and checkered bricks,and different refractory materials are used in different areas.For example,silica bricks which have good property on high temperature are used in high temperature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9008638.html,bined bricks are applied at opening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structure.For the heat accumulation chamber,reliable checkered bricks with small grid apertures are used to increase heating area.In addition,a series of new technology for realizing high blast temperature and long campaign have taken place.Such as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efficient ceramic burner which can improve the mixing capacity in burner,and avoid the burning pulsation.In order to improve burning efficiency,air,gas and smoke exchange heater are adopted.Besides,some new measures are carried out on blast furnace giving wind equipments to improve its long campaign. Key words: blast furnace ; hot air stove ; long campaign ; new technology 1 文献综述 热风炉是炼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供给高炉热风的热量约占炼铁生产耗热的四分之一,它消耗的高炉煤气约占高炉产生的煤气的40%,因此提高热风炉的热效率对降低能耗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合理组织热风炉的热交换过程和余热回收利用,充分挖掘潜力,可提高经济效益。延长热风炉使用寿命,提高蓄热能力,减少维修工作量和修理时间,对增加产量、降低成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热风炉的发展历史,热风炉的类型及特点,热风炉高风温技术和今后热风炉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并且结合包头地区的条件,我选择设计的是霍戈文式内燃式热风炉。 2 计算部分

高炉本体毕业设计完整版.

内蒙古科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内蒙古包头地区条件下2500m3 高炉炉体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张瑜 学号:1176803442 专业:冶金工程 班级:4班 指导教师:宋萍

包头地区条件下2500m3高炉炉体系统设计 摘要 高炉炼铁的历史悠久,炼铁技术日益成熟,是当今主要的炼铁方式,随着炼铁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炉一代炉役寿命的不断提高,长寿高炉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降低炼铁成本,提高钢铁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大型高炉设计中,通过优化炉型、采用合理炉缸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薄壁内衬等技术为高炉长寿创造条件,提出了长寿高炉的基本设计思想。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在本次长寿高炉设计中,对高炉合理内型、合理内衬结构和不同部位耐火材料的选择、冷却方式和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的结构、材质与水质等)及其它有关方面作了综合考虑。 关键词:高炉长寿高炉内衬炉体冷却

Design of Long Life BF ABSTRACT Has a long history of BF ironmaking, is the main way of ironmaking,BF campaign life is continuously increased as unceasing development of iron making technology.It is being used more and more abroad. The long campaign technologies of blast furna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s which reduce the iron making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profits of Iron and Steel Company. In the design of large BF,the technologies like optimized BF profile,reasonable hearth lining,copper stave,soft water closed circulating cooling system and thin-walled lining etc. were applied to prolong BF campaign life. The basic concept of designing long campaign blast furnace was put forward.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rend,during designing long campaign blast furnace,the rational; furnace profile,rational furnace lining structure and selection of different refractories for various areas,cooling method and system (including cooler structure and material,cooling water and so on) and concerned aspects must b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 Key Words:Blast furnace life .Blast furnace lining. Furnace cooling

高炉炉体系统设计

高炉炉体系统设计(blast furnace proper system design) 高炉炉体系统的范围是从基础至炉顶圈(也叫炉顶法兰盘)(图1)。设计内容包括高炉内型、高炉内衬、高炉钢结构型式、炉体设备和长寿技术等。 高炉内型高炉内部工作空间的形状和主要尺寸必须适合炉料和煤气在炉内运动的规律。合理的内型有利于高炉操作顺行,高产低耗。高炉内型(图2)从下往上分为炉缸、炉腹、炉腰、炉身和炉喉五部分。 各国对高炉容积的表示方法不尽相同。在中国,对于钟式炉顶高炉,有效容积通常是指从铁口中心线至大钟全开位置下沿所包括的容积;对于无钟炉顶高炉,有效容积是指从铁口

中心线至炉喉上沿之间的容积。欧美诸国把从风口中心线至料线之间的容积称为工作容积。日本把从铁口底端至料线之间的容积称为内容积。料线位置,日本定在大钟全开位置底面以下一米的水平面上,美国一般定在炉喉高度的一半处。对于高炉内型各部尺寸的合理比例及算法,是雷得布尔(A.jejeyp)在他1878年出版的著作里首次提出的。巴甫洛夫(M.A.ПaBJoB) 提出用下式表示全高(H)与有效容积(V u) 的关系:H= n (V u )1/3。式中n是大于2.85的数字,并且H:D的比值愈高,n的数值愈大。有效容积按要求的生铁日产量和利用系数求出后,用上式可求出全高H。炉腰直径D可按公式D =(V u/0.54H) 1/2求出,然后再决定内型其它尺寸。巴氏建议选择炉缸直径应以燃烧强度(每小时每m2炉缸面积燃烧的焦炭量,用kg表示)为出发点。美国莱斯(Owen Rice)在计算燃烧强度时所指的炉缸面积是从风口前端起6f t 环状带的面积。拉姆(A.H.Pamm) 内型每个尺寸都是与有效容积成一定方次的函数,建议用经验公式x=cV n u 计算内型各部分尺寸x,式中n和c对内型各部分尺寸是固定的系数。 高炉内型主要与原、燃料条件和操作制度有关。合适的内型来源于生产实践,实际上高炉内型的设计大都是根据冶炼条件类似的同级高炉的生产实践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中国高炉内 1。

3000立方米炼铁高炉设计

3000立方米炼铁高炉设计 1. 简介 炼铁高炉是冶金工业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用于将铁矿石还原为铁水,并进一步冶炼成各种铁合金。本文将介绍一种3000立方米的炼铁高炉设计。 2. 设计要求 2.1 炉容 炉容为3000立方米,这是指高炉的有效容积。炉容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高炉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2.2 原料 设计的高炉将使用铁矿石作为主要原料。铁矿石的性质和配比对高炉的冶炼过程和产出铁水的品质有重要影响。 2.3 燃料 高炉的燃料主要为焦炭。焦炭的质量和配比对高炉燃烧过程和炉温控制有重要影响。

2.4 炉温控制 高炉炉温的控制对冶炼过程和产出的铁水品质有重要影响。炉温的控制需要合理设计高炉的结构,包括风口、燃烧系统和炉壁材料等。 2.5 出铁方式 在高炉设计中,需要考虑高炉内铁水的出铁方式。常见的 出铁方式包括重力出铁和压力出铁。 3. 设计方案 3.1 高炉结构设计 高炉的结构设计包括高炉筒体、炉帽、炉身和炉座等部分。高炉筒体的直径和高度根据炉容和生产能力进行合理设计。炉帽的设计需要考虑炉顶系统和炉顶给料系统。炉身的设计需要考虑炉壁材料和炉壁冷却系统。 3.2 炉内结构设计 高炉炉内的结构设计包括炉缸、炉腹、炉喉和炉底等部分。炉缸的设计需要考虑铁液的流动和混合。炉腹的设计需要考虑

料柱的稳定和燃烧的均匀性。炉喉的设计需要考虑炉渣和炉气的分离。炉底的设计需要考虑铁水的出铁和富氧剂的喷吹。 3.3 炉渣处理系统设计 高炉炉渣的处理对高炉的稳定运行和炉渣的利用有重要影响。炉渣处理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炉渣的冷却、固化和输送等过程。 3.4 炉顶系统设计 高炉炉顶系统的设计包括风口、煤气管道和排煤器等部分。风口的设计需要考虑风速、风压和风量的控制。煤气管道的设计需要考虑煤气流量和煤气成分的控制。排煤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煤气中的灰尘和炉渣的处理。 4. 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3000立方米炼铁高炉的设计方案。该设 计方案考虑了炉容、原料、燃料、炉温控制和出铁方式等设计要求,并提出了高炉结构、炉内结构、炉渣处理系统和炉顶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高炉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生产。

高炉煤气净化系统优化设计

高炉煤气净化系统优化设计 高炉是钢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而煤气净化系统是高炉运 行的核心。煤气净化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对于提高高炉煤气利用率 和钢铁生产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将会讨论高炉煤气净化系统的优 化设计方案。 1. 煤气净化系统 高炉煤气净化系统包括除尘、去硫、除氰、除氟等净化设备。 其中,除尘器是最常用的净化设备,用于过滤高炉煤气中的灰尘。除尘器的设计和运行对于高炉煤气净化效果和耗能都有着很大的 影响。因此,在进行高炉煤气净化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除尘器 的位置、气流分配、滤布选择等因素,并结合工艺流程进行综合 优化。 2. 煤气净化系统的优化设计 2.1 除尘器设计 除尘器是高炉煤气净化系统中最基础的设备,对于除去大量煤 气中的固体颗粒和液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除尘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气流分配。在高炉煤气净化系统中,气流的均匀分配会 影响除尘器效率。因此,在设计中需要确保气流分配均匀,并采 用多级分配设计,以提高除尘器效率。 其次是滤布的选择。除尘器需要采用耐高温、高强度、耐腐蚀 的滤布材料,同时还需要考虑滤布的清洁、维护等方面问题,以 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最后是除尘器的位置。在高炉煤气净化系统的整个工艺流程中,除尘器的位置应该设置在煤气净化的中心位置,以确保通过除尘 器后的煤气质量达到工艺要求。 2.2 去硫器和除氰器设计 在高炉煤气净化系统中,去硫器和除氰器也是常用的净化设备。它们的设计和优化对于高炉煤气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去硫器在煤气净化过程中主要用于去除高炉煤气中的硫化氢、 二硫化碳等有害气体。而除氰器则主要用于去除高炉煤气中的氰 化氢和氰化物等危险化学物质。 在去硫器和除氰器的设计中,需要注意: 一是剂量的控制。在去硫和除氰的过程中,剂量控制是非常关 键的。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精确控制,以确保去除有害气体的 效果达到要求。

高炉炉壳结构设计方法

高炉炉壳结构设计方法 高炉作为冶金行业的重要设备,其炉壳结构的设计对于炉体的安全 运行和效率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高炉炉壳结构的 设计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优化设计方案、考虑结构的强度和 稳定性等方面。 一、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高炉炉壳结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常见 的高炉炉壳材料有钢、混凝土和耐火材料等。在选择材料时,需考虑 其机械性能、耐高温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因素。一般来说,钢材具有 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但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混凝土结构 坚固耐用,但对温度变化敏感;耐火材料能够承受高温和腐蚀,但其 强度相对较低。因此,综合考虑不同材料的特点,选择适用于高炉炉 壳的材料是关键。 二、优化设计方案 在高炉炉壳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首先, 需要明确高炉的工作参数,包括温度、压力、炉体结构尺寸等。其次,根据这些参数,进行力学分析和热力学分析,以确定炉壳结构的承载 能力和热稳定性。同时,还需要考虑高炉的操作和维护便利性,尽量 减少结构的复杂性,方便炉体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三、考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高炉炉壳结构设计中,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结构的强度要求能够承受高温和压力的作用,不产生变形或破坏。稳定性则要求结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塌陷或变形等问题。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并通过合理的增强措施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考虑隔热措施 高炉内部温度极高,需要在炉壳结构设计中考虑隔热措施。常见的隔热材料有耐火砖、陶瓷纤维、保温砂浆等。通过在炉壳内部设置隔热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炉壳表面温度,提高炉体的热效率,并保护炉壳结构不受高温影响。 五、合理布局和连接方式 在高炉炉壳结构设计中,合理的布局和连接方式对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需要将各个部分的结构设计合理连接,以确保炉壳整体的稳固性。同时,还要考虑布置高炉内部的冷却设备和烟道等组件,以保证高炉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高炉炉壳结构设计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优化设计方案、考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考虑隔热措施以及合理布局和连接方式等。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和合理的结构布局,可以提高高炉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实现冶金生产的稳定运行。

高炉喷煤系统设计方案-

220M3高炉喷煤系统 方 案

高炉集中建一座制粉喷吹车间,高炉喷煤系统设1个制粉和1个喷吹系列,按无烟煤设计。喷煤能力(一座高炉):按日产铁700tFe/d、煤比150 kg/t设计;需喷煤量4.37t/h。制粉系统设一个系列,一台5t/h中速磨煤机;喷吹系统设1个系列供1座高炉喷吹;原煤由新建受料槽由皮带输送到原煤仓。 一、高炉有关参数及设计喷煤量 表1-1 高炉有关参数及设计喷煤量 二、喷吹用煤 1)煤种及性能 经配煤后原煤性能设计为: A r 12% S g 0.65% HGI=50 W y 10% V r=22%

2)煤粉质量 粒度:-200目≥60-80%;水分:≤1.5%。 三、系统设备 a电子皮带称给煤机:1台,给煤能力3~5t/h b 磨煤机 选用一台中速磨煤机。根据设计煤种及设计能力(5t/h.台) c 袋式收尘器 本设计采用一台一级高浓度低压脉冲长袋除尘器作为制粉系统收粉设备。 d 主排风机:1台 e 喷吹罐数量:共2个。 f 静态分派器每座高炉一台。 G 空气压缩机 1台 四、设计特点及新技术的采用 本设计采用国内经生产实践检查、先进、成熟的喷煤技术,归纳起来如下特点:

1) 喷吹与制粉建筑在同一厂房内,通过喷吹主管及设在高炉附近的分派器直接喷吹。 2)浓相输送。喷吹系统的重要生产成本是系统的压缩空气消耗。煤粉的稀相输送,其输送速度约20m/s,固气比为10kg(粉)/kg(气)左右,系统耗气量高,并且设备和管道磨损严重。本系统采用煤粉浓相输送技术,系统固气比达30kg(粉)/kg(气)以上,系统操作成本和设备维护费用较低。 3) 直接喷吹。目前国内存在着间接和直接喷吹两种方式。间接 喷吹是在制粉系统的煤粉仓下设仓式泵,用该泵将煤粉输送至喷吹站,经收粉系统进入喷吹系统的上罐。直接喷吹是制粉与喷吹两个系统直接连接。其优点是环节少、设备少、布置紧凑、省投资。特殊情况下,需采用间接喷吹,本公司也可承担。 4)总管加分派器输煤形式。系统简朴,阀门少便于操作维护,投资少;输送距离长,最长接近1000m;便于实现煤粉总量自动调节。 5) 采用一级收粉工艺,系统阻损小,耗能少。 6) 采用喷吹准确称量新技术,喷吹量由人工设定后,喷吹控制系统可进行调节。 7)喷吹采用流化下出料总管加分派器浓相输送工艺。 8)此项技术简洁而实用,易于操作,喷吹系统操作界面和谐,一般操作人员通过两天培训即可上岗操作。

高炉设计说明书

高炉设计说明书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对高炉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介绍高炉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相关参数等内容。高炉作为冶金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设备,对于钢铁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设计合理的高炉能够提高产能、降低能耗,并保证生产质量和环境友好。 2. 结构概述 高炉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2.1 炉体 炉体是高炉的主要部分,是炉料冶炼和反应的场所。炉体 一般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三个部分。上部主要是煤气的燃烧区,中部是高炉的主反应区,下部是铁水和渣的收集区。 2.2 炉缸 炉缸是高炉的外包装,承受高炉的重力荷载,并起到保温 和防腐蚀的作用。炉缸一般采用耐火材料制作,能够承受高温的侵蚀。

2.3 冷却设备 冷却设备主要用于冷却高炉的炉体和炉缸,防止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损坏。冷却设备一般采用循环水冷却的方式,通过冷却水循环流动来带走炉体和炉缸的热量。 2.4 其他设备 除了上述主要部分外,高炉还包括一系列辅助设备,如鼓风机、煤气净化设备、渣铁分离系统等。这些设备可以为高炉的运行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3. 工作原理 高炉的工作原理是将炼铁原料(一般为铁矿石、燃料和烧结矿等)投入到高炉中,经过高温下的还原、冶炼和分离等反应,最终得到铁水和炉渣。 具体工作原理可概括如下: 1.鼓风机向高炉提供一定的氧气,使煤气得以充分燃 烧,提供能量给高炉的反应。 2.燃料在高炉内燃烧产生煤气,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与 铁矿石反应生成还原铁,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3.负责转移炉料和炉渣的料斗和渣口使物料进出炉体。 4.铁水和炉渣分别从高炉的不同出口流出,炉渣用于 炼铁过程中的冶炼反应,而铁水则作为最终产物。 4. 参数说明 高炉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4.1 炉容量 炉容量是指高炉能够承载的炉料数量。炉容量的大小直接 影响到高炉的产能。 4.2 炉料比例 炉料比例是指高炉中铁矿石、燃料和烧结矿等炼铁原料的 配比情况。不同的炉料比例对产出铁水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影响。 4.3 空气分配 空气分配是指高炉燃烧区域空气的供给量,包括鼓风量、 风口的开启情况等。合理的空气分配可以保证煤气燃烧和高炉反应的进行。

一座年产100万吨炼钢生铁的高炉炉型设计

一座年产100万吨炼钢生铁的高炉炉型设计 1. 摘要 高炉炉型是指高炉内部耐火材料构成的几何空间,近代高炉炉型由炉缸、炉腹、炉腰、炉身和炉喉五部分组成。炉型的设计要适应原燃料条件,保证冶炼过程的顺行。 高炉炉型设计的依据是单座高炉的生铁产量,由产量确定高炉有效容积,以高炉有效容积为基础,计算其它尺寸。 本设计主要从高炉炉型设计、炉衬设计、高炉冷却设备的选择、风口及出铁口的设计。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五部分。高炉的横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用钢板作炉壳,高炉的壳内砌耐火砖内衬。同时为了实现优质、低耗、高产、长寿炉龄和对环境污染小的方针设计高炉,高炉本体结构和辅助系统必须满足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密封性好,工作可靠,寿命长,产品优质,产量高,消耗低等要求。在设计高炉炉体时,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对高炉炉体尺寸进行计算确定炉型。对耐火砖进行合理的配置,对高炉冷却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对风口及出铁口进行合理的设计。 2. 高炉高炉炉型设计与计算 (一)、确定容积 1、确定年工作日 高炉的工作日是指高炉一代寿命中,扣除大、中、小修时间后,平均每年的实际生产时间。根据国内经验,不分炉容大小,年工作日均可定为355天。利用系数ηv =2.0t/(m 3 ·d)。 2、确定高炉日出铁量 年工作日 年产量高炉日出铁量= = 1000000/355=2816 t/d 3、确定高炉的有效容积V u U u P V η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高炉日出铁量== 2816/2=1408 (二)、高炉缸尺寸 1、炉缸直径d 炉缸直径的计算可参考下述经验公式: 大型高炉 45.032.0u V d = =0.32×1408^0.45≈8 m 2、炉缸高度'h A 渣口高度h 渣 = (1.27×1.2×2816)/(9×0.55×7.1×8^2) ≈1.91m 式中:b ——生铁产量波动函数,一般取值1.2 N ——昼夜出铁次数,取9 2 27.1d c N bp h 铁渣γ⋅=

高炉送风系统设计

6.3高炉送风系统 高炉送风系统是为高炉冶炼供给足够数量和高质量风的鼓风设施,送风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高炉鼓风机,热风炉,加湿或脱湿装置,送风管道和阀门等。 6.3.1高炉鼓风机 高炉鼓风机是高炉冶炼的重要动力设备。它不仅直接为高炉冶炼供给所需的氧气,还为炉内煤气流的运动抑制料柱阻力供给必需的动力,使高炉生产中各种气体循环流淌。高炉鼓风机是高炉的“心脏”。 6.3.1.1高炉鼓风机技术要求 (1)有足够的送风系统力气,即不仅能供给高炉冶炼所需要的风量,而且鼓风机的出口压力要能够足以抑制送风系统的阻力损失,高炉料柱阻力损失以保证有足够高的炉顶煤气压力。 (2)风机的风量及风压要有较大宽的调整范围,即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均应适应与炉况的顺行。冶炼强度的提高与降低,喷吹燃料与富氧操作以及其他的多种因数变化的影响。 (3)送风均匀而稳定,即风压变动时,风量不得自动的产生大幅度变化。(4)能够保证长时间连续,安全及高效率运行。 6.3.1.2高炉鼓风机选择 (1)鼓风机出口风量的计算 鼓风机出口风量包括入炉风量、送风系统漏风量和热风炉换炉时的充风量之和。计算时用标准状态下的风量表示。 1)高炉入炉风量的计算 V Iq q =u j v 140 式中: q ——高炉入炉风量,m 3 / min ; v V ——高炉有效容积,m 3; u I ——冶炼强度,t/m 3 ⋅ d ,一般取综合冶炼强度,本设计为 1.1; ——每吨干焦的耗风量,m 3/ t 。 q j

每吨干焦的耗风量与焦炭的灰分含量和风的湿度有关,焦炭灰分为 12%时,每吨干焦的耗风量一般为 2550 m 3/ t 。 V Iq3200 ⨯1.1⨯ 2550 q =u j = v 1440 1440 = 6233.33m3 / min 2)送风系统漏风量损失计算 q =η⋅q o v 式中q o ——送风系统漏风量损失,m 3/ min ; η——漏风系数,正常状况,大型高炉为10%左右,中小型高炉为15%左右。 q =η⋅q = 10% ⨯ 6233.33 = 623.33m3 / min o v 3)热风炉换炉时的充风量计算 热风炉换炉充风量,热风炉换炉时,假设风机仍依据原来的风量送风,高炉风口的风压势必会降低,从而导致炉内的煤气流淌性,影响炉况稳定,这种状况虽然对于中小型高炉影响并不重要,但是对于大型高炉来说,影响不行无视,大型高炉热风炉操作时,为了维护高炉风口风压不变,风纪从定风量调整,即增加风纪的供风量,充入送风的热风及充风时间长短等有关,按标准计算充风量比较简洁,生产中是依据阅历公式估算,或按阅历取值确定。 其阅历公式如下: q’=C ⋅q o v 式中:q’——热风炉换炉时的充风量 o C ——充风量占入炉风量的百分数(%) ,取C=10% q’=C ⋅q o v = 10% ⨯ 6233.33 = 623.33m3 / min 4)鼓风机出口风量计算 q =q c v +q +q’= 6233.33 + 623.33 + 623.33 = 7479.99m3 / min o o (2)鼓风机出口风压确实定 高炉鼓风机出口风压等于高炉料柱阻力损失,炉顶煤气压力和送风系统的管道阻力损失三者之和。 1)炉顶煤气压力P 1

三宝2号高炉炉体系统的设计

三宝2号高炉炉体系统的设计 董训祥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430223) 摘要三宝钢铁2#高炉充分采用了国内外一系列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设计了合理的炉型和内衬结构;采用了砖壁合一、薄壁内衬新技术、全冷却壁形式;采用了投资省、成本低、效率高的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根据原料条件在炉底设置了功能可靠的排铅槽;建立功能齐全的炉体检测自动控制系统。 关键词高炉炉体;长寿;联合软水;设计 福建三宝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万吨钢铁项目一次规划2座1080m3高炉,每座1080m3高炉年产铁水105万吨,分期设计,分期建设。本次一期2#高炉的设计以“先进、实用、可靠、成熟、环保”为原则,结合国内外先进、可靠的成熟技术,做到高产、稳产、低耗、长寿四个方面的统一。 1主要技术特点 三宝钢铁2#高炉炉体系统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国内外同行的先进技术和成熟工艺,并结合三宝钢铁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确保高炉稳定向炼钢输送铁水、提供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延长高炉寿命。三宝钢铁2#高炉设计寿命≥12年,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采用适当矮胖、适宜强化冶炼的操作炉型,有利于实现稳定、顺行和高产; (2)砖壁合一、薄内衬全冷却壁结构,大型高炉的主流技术方案; (3)铸铁冷却壁、铸钢冷却壁、铜冷却壁分区使用,确保高炉配置合理、可靠、经济; (4)高炉冷却系统采用联合全软水密闭循环系统,该系统配置合理优化、冷却强度高、冷却系数大、补充水量少、投资省、运行成本低、各种功能完善,布置简单、检修维护方便。 (5)根据三宝钢铁的原料条件设置了排铅槽,对于提高高炉一代炉龄、改善炉前工作环境、强化高炉冶炼、增创经济效益等具有重大意义。 (6)完善的内衬、冷却壁、软水系统的检测、监测、控制系统; 2 高炉内型 合理的高炉内型既能保证炉料顺行,又能使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充分利用,可使高炉获得高产、稳产、低耗、长寿的效果。现代高炉内型的设计特点主要表现在大炉缸、多风口、适当矮胖、减小炉身及炉腹角、加深死铁层等方面,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料柱透气性、改善煤气分布、提高喷煤比、适当抑制边缘、吹透中心,以实现高产、长寿、低耗、顺行的目的。 本高炉采用砖壁合一、薄壁内衬结构的高炉炉型,在设计上就考虑了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设计炉型基本上就是操作炉型,一代炉役其操作炉型基本维持不变。 根据以上前提,同时总结国内外同类容积优秀高炉的内型尺寸,并结合三宝钢铁实际的原燃料条件,确定了本高炉内型尺寸,列于表2中。 3 冷却系统 =高炉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炉体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而高炉冷却效率的高低主要看炉墙的热面温度能否稳定的降低到化学侵蚀及机械破损临界温度以下,形成稳定的渣壁[1]。 从我国高炉生产实践来看。影响高炉寿命的主要问题是炉底、炉缸以及炉身下部的寿命问题,例如:炉缸因蘑茹状侵蚀,产生炉缸烧穿。炉身下部、炉腰等部位的冷却壁过早大量损坏,失去砖衬,造成炉壳开裂,影响高炉寿命,因此,为了达到高炉高产、长寿的目的,除了合理的高炉炉型、优质的耐火材料、正常的高炉操作制度外,高效、稳定的高炉冷却系统将成为关键。 3.1 冷却设备 在现代高炉普遍采用诸如优质的陶瓷杯、微孔炭砖、超微孔炭砖等技术而使得炉底、炉

高炉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高炉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 一、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炼铁生产过程是在高炉进展的一系列复杂的复原反响的过程,炉料〔矿石、燃料和熔剂〕从炉顶装入,从鼓风机来的冷风经热风炉加热后,形成高温热风从高炉风口鼓入,随着焦炭燃烧产生的热煤气流自下而往上运动,而炉料则由上而往下运动互相接触进展热交换,逐步复原,最后在炉子的下部复原成生铁,同时形成炉渣。积聚在炉缸的铁水和炉渣,分别由出铁口和出渣口放出。 高炉自动化过程主要包含高炉本体控制、给料和配料控制、热风炉控制,以及除尘系统控制等。高炉自动化的目的,主要是保证高炉操作的四个主要问题:正确配料并以一定的顺序及时装入炉;控制炉料均匀下降;调节炉料分布及保持其与热煤气流的良好接触;保持高炉整体有适宜的热状态。高炉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仪表检测及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过程及管理用计算机。仪表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通常由DCS或PLC完成。 高炉生产必须要求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很好地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实时监控性,而且要求数据量最多,所有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要高。计算机系统要求数据采集周期短,刷新速率快,特别对通讯网络而言,数据传输速率、网络稳定性和正确性尤为重要。 对检测仪表而言,也即对温度、压力、差压、流量、料位、重量的检测,要求数据的采集准确度≤0.2%,采集速率≤0.8S。 高炉的自动化控制方案,首先应着眼于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并在此根底上提高系统的性价比。 1.可靠性 高炉在钢铁厂生产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要及时稳定的给炼钢工序提供合格的铁水,还同时为轧钢加热炉提供煤气。高炉生产的短时间中断都会给整个生产流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必须把系统的可靠性也即平安性放在高炉控制系统设计的第一位。在设备控制方面,要满足炼铁设备及工艺的特定要求,完善必要的软硬件连锁,实现最可靠的开停车顺序控制,以及可靠的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