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20世纪初德国经济地理学家A·韦伯在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时,提出了“区位因素”、“区位优势”和“最优区位”的概念。

2、克劳森把区域划分成四种类型,即繁荣区、潜在萧条区、发展中区域、和萧条区。P218

3、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在我国存在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类型:家庭经营型、合作经营型、集体经营型。P110

4、我国区域联合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东西联合,二是西西联合。

5、我国城市化的道路应当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以大城市的为依托,积极发展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6、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建设内地为主的平衡发展阶段;二是改革开放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梯度推移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发展阶段。P7

7、区域经济系统有三个重要功能,即吸纳功能、增生功能和优化功能。P384

8、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只能是:多种转移形式并存,以向小城市(主要是地级市、县级市)转移为主。

9、单一功能经济区的划分原则有两个:一是在地理上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相对匀质区;二是生产发展条件基本一致,有相同的经济、自然资源特征。p186

10、经济区有三大构成要素,即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

11、根据市场集中度的高低,可以将市场划分为竞争型、寡头垄断型、垄断型。p236

12、经济群落有两个特征:一是积极的企业驱动力,二是灵敏的经济基础。p60

13、根据市场集中度的高低,可以将市场划分为竞争型,寡头垄

断型,垄断型;寡头垄断还可以分为竞争性寡头垄断和协调性寡头垄断。

14、城市产业结构具有开放性、集约性、服务性特征。P76

15、梯度推移理论的思想实质有两点: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按梯度有高向低推进,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二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应以区域所能提供的条件为基础。

16、著名发展经济数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倡导的“大推动理论”,其藉以立论的三个“不可分性”包括:社会分摊资本(即基础设施)的供给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和需求的不可分性。P149

17、典型的区域划分有三种类型,即均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P179

18、沿江国土轴是指沿长江,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其纵向可延伸100~200公里范围的经济地带。P315

19、经济区有三大构成要素,即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p179

20、英美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设新城镇的经验主要有两条,第一,建设新城镇时,考虑分散大城市的压力;第二,建设新城时,考虑落后地区的开发。p286

2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那里有什么?”,“为什么?”,“该怎么办?”、这三个问题来概括。“那里”指的是各类经济活动的区位。p11

22、乡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即传统型乡村经济、和现代性乡村经济并存。P98

23、补贴和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税收减免、信贷优惠和土地开发中的优惠等。P83

24、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溢出效应作用于区域经济,推动区域发展。P165

25、在我国区域发展的总方针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推进沿海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现代化。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理论界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下面B 不是代表性的观点。P288

A、大城市重点发展论

B、小城镇重点发展论

C、小城市重点发展论

D、并举论

2、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是主张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

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它是由D提出的。P145

A、内尔森

B、R·纳克斯

C、西蒙

D、哈维·赖宾斯垣

3、B通过对已往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经验进行总结,以主导产业部门综合体系、制度结构、人类的目标追求等为标准,把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增长划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等六个阶段。P169

A、胡佛——费雪

B、罗斯托

C、李斯特

D、蒋青海

4、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存在着次序,区域发展由自给自足经济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这是 B 的理论。P168

A、罗斯托

B、胡佛—费雪

C、李斯特

D、蒋青

5、经济结构臃肿、斋乱是 C 区域的通病。

A、经济落后区域

B、萧条区域

C、过度繁荣区域

D、潜在萧条区域

7、萧条区是指曾经是发达区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陷入经济危机之中的区域,其通病是: C

A、经济结构落后

B、经济结构臃肿、紊乱

C、经济结构陈旧

D、经济结构单一

8、在我国,解放后的乡村改革主要经历了①农业合作化;②家庭联产承包制;③人民公社制度;④土地改革。按先后发生的顺序排列,下边 D 选项是正确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④

D、④→①→③→②

9、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这是 B 的观点。

A、杜贝

B、诺斯

C、程必定

D、陈栋生

10、目前,尚无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统一标准,工业化进展程度的百分比为C 为工业化的第一阶段。P343

A、10%~17%

B、17%~23%

C、10%以下

D、23%以上

11、地域生产综合体可分为大经济区综合体,中等范围地域综合体,小范围地域综合体。这是按C标志分类。P57

A、生产的侧重面

B、专业化方向

C、地域范围

D、主要形成因素

12、区域经济发展病的主要症状有:长期经济发展缓慢,长期高失业率,生活水平低,大量人口外迁。经济结构落后是C区域的通病。

A、萧条区

B、繁荣区

C、落后区

D、潜在萧条区

13、目前, B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核心地区。P314

A、西部地区

B、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环渤海区

C、中部地区

D、

东北区

14、把整个产业划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其他产业是( D )的产业分类法。

A、马克思

B、克拉克

C、库兹涅茨

D、霍夫曼

15、工业化进程可按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划分,一般来说,其比值在23%以上时,为 D .P343

A、工业化第一阶段

B、工业化第二阶段

C、工业化第三阶段

D、工业化第四阶段

16、“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说明在人口迁移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D )P263

A、政治因素

B、文化因素

C、地理因素

D、经济因素

17、将整个产业划分为广义的农业、工业、服务业,这是的产业分类法。(D)

A、马克思

B、霍夫曼

C、库兹涅茨

D、克拉克

18、下面 B 项不属于人口移动的规律性。P262

A、改善生活是迁移的重要动力

B、迁移人口中女性多、青年多

C、迁移量与距

离成反比D、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

19、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问题,理论界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下面 B 不是代表性的观点。

A、大城市重点发展论

B、小城镇重点发展论

C、小城市重点发展论

D、并举论

20、沿江国土轴是指沿长江,东起 D ,西至四川攀枝花,其纵向延伸100~200km范围的经济地带。

A、杭州

B、青岛

C、南京

D、上海

2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这是的观点。B

A、诺斯

B、程必定

C、杜贝

D、陈栋生

22、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不同,但所有的城市都有一些共有的功能,下面( B )不是城市的共有功能。

A、集聚功能

B、分配

C、创新功能

D、协调功能

23、地域生产综合体按C标志,可分为汽车工业制造型,石油化工型、钢铁冶炼型等。

A、主要形成因素

B、地域范围

C、专业化方向

D、生产的侧重面和经济结构

24、B以制度因素来标志和命名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即传统经济阶段,工业化初期段,全面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

A、胡佛——费雪

B、蒋青海

C、罗斯托

D、李斯特

25、产业分类就是将单个产业部门依据一定的同质标准划分为若干集合。按生产产品的最终用途将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这是 D 的产业分类法。P225

A、克拉克

B、霍夫曼

C、库兹涅茨

D、马克思

26、“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是否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地区的差异及其关系的科学。”这是B 的

观点。P12

A、诺斯

B、杜贝

C、程必定

D、陈栋生

27、目前,尚无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统一标准。可参考工业化进展程度的百分比为为工业化的第二阶段。

A、10%以下

B、10%~19%

C、10%~17%

D、17%~23%

28、地域生产综合体可分为原料型、完整型(采掘业和加工业同步发展),加工型(以加工业为主)地域生产综合体,其依据C 标志分类。P57

A、地域范围

B、主要形成因素

C、生产的侧重面和经济结构

D、专业化方向

29、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问题,理论界有代表性的观点有3种,下面 B 不是代表性的观点。

A、大城市重点发展论

B、乡镇重点发展论

C、小城市重点发展论

D、并举论

30、下面哪一项表述不是区域发展战略的特点? ( D )P309

A、全局性

B、战略性

C、政策性

D、市场性

31、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是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

国家存在一个低水平收入反复轮回现象的经济发展理论。它是由D 提出的。P147

A、哈维·赖宾斯坦

B、R·纳克斯

C、罗森斯斯坦·罗丹

D、内尔森

三、多项选择题

1、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ABE )P210

A、政局的稳定性

B、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与效率

C、劳动力的供应条件

D、区域的市场条件

E、区域法规的完善程度

2、区域劳动力的质量取决于:(A B C)P260

A、劳动者的身体素质

B、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

C、劳动者的工作态度

D、劳动者家庭规模的大小

E、劳动者的组织程度

3、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等。下面哪些因素属于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ABDE)P22

A、人口和劳动力

B、资金

C、技术

D、市场

E、运输

4、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主要有:(A B C D)

A、行政管理型

B、行政服务型

C、向法人实体过渡型

D、企业管理型

E、自由型

5、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A B D)

A、开放性

B、集约性

C、战略性

D、服务性

E、市场性

6、根据产业对区位因素要求的指向性不同,可将产业分为:(A

B C D E)

A、运输指向产业

B、劳动力指向产生

C、资本指向产业

D、技术指向产业

E、电力指向产业

7、经济区域划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一般要考虑A B D E几个方面的因素。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

C、技术条件

D、社会条件

E、行政区划

8、产业的集聚规模在一定范围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影响地区产业集聚规模的因素主要有:(A B C D)

A、自然资源

B、地区的经济基础

C、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D、地区的知名度

E、地区的市场规模

9、国土资源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A B D E )P336

A、分析的客观性,注重国土资源的优劣两个方面

B、善于比较

C、对资源的优势要从静态考虑D 、对资源的优势要从动态中考虑E、重视区域内外

资源的相互作用

10、尽管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不同,但所有的城市都有的功能有:(ABCE )

A、集聚功能

B、创新功能

C、辐射功能P274

D、增长中心的功能

E、协调功能

11、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ADE)

A、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与效率

B、区域的市场条件

C、区域劳动力的供应条件

D、区域法规的完善程度

E、政局稳定性

12、地域生产综合体按专业化方向为标志分类,可分为:(ABE)P57

A、汽车制造型

B、石油化工型

C、劳动资源型

D、销售环境型

E、钢铁冶炼型

13、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导向有:(ACE)P252

A、技术导向

B、市场导向

C、结构导向

D、政策导向

E、资源导向

14、影响集聚规模的因素,主要有:(ABCD)P44

A、资源条件

B、地区的经济基础

C、居民的文化素质

D、地区的知名度

E、政策环境

15、中科院“高技术开发区研究”课题组对世界各国的高技术开发区作了归纳分类,认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要形式有:(ABDE)P64

A、孵化器

B、科学园

C、生产力促进中心

D、高技术地带

E、科学域

16、经济腹地,即经济中心影响和辐射所及的地域范围,具有三个重要的经济特征,即:(A B E)

A、经济运动的多元性

B、经济运动的相关性

C、经济运动的单一性

D、经济运动的无关性

E、经济运动的层次性

17、国土资源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ABDE)

A、分析的客观性

B、善于比较

C、对资源的优势要从静态考虑

D、对资源的优势要从动态中考虑

E、重视区域内外资源的相互作用

18、区域劳动力的质量取决于:(ABC)

A、劳动者的身体素质

B、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

C、劳动者的工作态度

D、劳动者的组织程度

E、劳动者的生活态度

19、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ACD )

A、政局的稳定性

B、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条件

C、政策管理经济的能力与效率

D、区域法规的完善程度

E、区域资源的供应条件

20、区域经济中心具有的特征是:(ABD)P180

A、多层次、多等级,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城市的集聚能力不同

B、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城市

C、所有的城市都是经济中心

D、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

E、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区域的地理中心

21、造成区域企业竞争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ABCE)P218

A、企业规模不经济

B、生产布局不合理

C、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管理落后

D、区域政策稳定

E、第三产业的发展落后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的需要

22、重点产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D)p351

A、该种产业的产品市场需求大

B、建立在特别有利的区域条件基础上

C、综合连锁效应

强D、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率高

E、必须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产值比重大的产业

23、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BCDE)P321

A、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

B、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实现东西部共同发展

C、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扩大内需

D、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E、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24、下面哪些表述说明了人口移动的规律:(ADE)P263

A、改善生活是迁移的动力

B、城市中的富有人口移住乡村

C、迁移人口中女性多、青年多

D、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

E、人口迁移的圈层递补现象

25、产业组织论者认为,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ABCDE)P235

A、卖者的集中

B、买者的集中

C、产品差别化

D、进入壁垒

E、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26、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标准有:(ABCD )P244

A、符合区域分工的原则

B、能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C、区域产业结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完整性

D、区域产业结构先进

E、区域产业结构臃肿

27、地域生产综合体按专业化方向为标志分类,可分为:(ABE)

P57

A、汽车工业制造型

B、石油化工型

C、劳动资源型

D、销售环境型

E、钢铁冶炼型

28、重点产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CDE)

A、市场条件

B、是区域内的瓶颈产业

C、是区域内产业结构中产值比重大的产业

D、建立在特别有利的区域条件基础上

E、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率高

29、下面哪些表述说明了人口移动的规律:(ABDE)P263

A、迁移的动力是改善生活

B、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

C、迁移人口中女性多、青年多

D、正向迁移反向迁移并存

E、移民居住集聚性与文化差异成正比

四、问答题

1.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地利因素主要有哪些?P39

答:①地区的劳动力与资本供给状况。②地区的市场规模。③原材料与燃料供应分布状况。

④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分布状况。⑤地区对现代化大生产的接受能力。

2.区位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哪些方面?p212

答:①区位因素对特定产业部门生产发展的影响能力;②区位因素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大小

③区位因素在空间上的可移动性。

3.试述城乡边缘区的特点。P87

答:城乡边缘区经济社会处在从乡村到市区转型的剧烈变动状态。

其特点是:①地域空间结构上的动态、过渡性特征。②多元化的人口社会学特征。③经济发展的复合性特征。④竞争激烈的多样化土地利用特征。

4. 在刘再兴的二重结构理论中,二重结构主要表现有哪些?P241

答: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领域与未实现现代化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断层。该结构的主要表现是①从劳动力状况看,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雇佣劳动者所占比重不到一半,而体现前资本主义关系的占一半以上甚至更多;②从劳动力市场看,存在着两个平行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劳动力主要是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一个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主要是文化低、技术地中老年;③从企业规模构成看,两极化很明显:一极是雇佣几百人、几千人的大型企业;一极是劳动人数很少的小企业,前者占企业总数的比重极小,后者占的比重极大,这两基在工资待遇、劳动时间、技术装备、劳动生产率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5. 工业结构向技术知识集约型转化的特征是什么?P232

答:①出现了一系列的“材料革命”;②使用了“系统技术”,即综合各个学科、各个科技领域及各个工业技术部门的科技成就;

③“知识集约化商品”大量涌现,如计算机。④知识集约型产业群的出现,如电子通讯业。

6. 产业地区布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20

答:①充分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技术条件,促进整个区域以及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②合理的产销设计,保证产品从生产,经运输一直到消费者手中的总支出大到最小,在这里区位论学者的运费最低原则,仍然起主导作用;③在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推进专业化生产。

7. 我国开发西部的对策有哪些?P329

答:①国家支持;②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通讯网络、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

③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劳动力和人才素质;④有资源换资

金,筹措发展经费;⑤加大金融对西部发展的支持力度;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劳动力和人才流动;⑦加快小城镇建设;⑧发挥“西部区域经济联席会议”的作用;⑨加强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8. 简述区际间相互依赖的原因.P125

答:①生产力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张力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冲破分散、狭隘、封闭的经济格局,在广阔的空间内代之以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③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各自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形成各自的经济社会特色④在加速力的作用下,技术的空间推移规模大大扩大,推移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的更新期大大缩短,这种技术的空间推移和协作,更加深了经济的相互依赖⑤资本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加大,造成了越来越相互依赖的经济环境。

9. 综合经济区的区划原则有哪些?P189

答:①要服从大区域分工的需要,同时也要使各综合经济区能依靠自身的各种条件发展生产,在相当程度上满足本地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②一个综合经济区应有一个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一定辐射力的区域经济中新或经济核心区,作为组织与协调全区经济发展的核心;

③各经济区的界线应尽可能与行政区域的界线一致。

10. 简述现代型乡村经济的特征。P100

答:①农业投入以机械、化学投入品等资本密集品为主;②专业化程度高,规模经营占主导;③建立起了相当完善的乡村农业社会服务体系;④农业管理实现了宏观上的法制化和信息化,微观上的现代化;⑤农业的生产经营以市场为导向,商品化程度高。

11. 经济发展梯度的成因是什么?P156

答:①自然资源禀赋差异的影响;②经济基础差异的影响;③社会基础差异的影响;④政治因素差异的影响;⑤城镇化差异的影响。

12. 我国城镇化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是什么?P291

答:①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②科学规划,调整和优化城镇体系;③突出重点,积极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④发挥潜力,走集约式的城镇化道路;⑤创新体制,依靠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化;⑥着

眼未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3. 发展中国家经济群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P62|

答:①市场经济不发达,过去的计划经济过渡强调企业内部的纵向联系和企业强制式的供需关系的阴影还存在;②存在不健康的企业驱动力,经济基础不发达或二者之间联系不紧密;③工业投资主要用来平衡地区间的经济结构,已达到社会的、政治的或军事的目标,而不是用来建立区域的比较优势;④对非经济的投资,如对科学和技术机构的投资主要用于达到非经济目标或者是在科学技术物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存在着重要障碍,而没有真正服务于工业或图谋建立特有的区域优势。

14.我国发达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是优化提高,主要包括什么?P253

答:①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④抓紧搞好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改造。

15.请你叙述需求的地域差别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P257

答:①地区间工资水平的差别;②地区间职工福利待遇的差别;

③地区间失业率的差别;④地区间纳税标准的差别;⑤地区间实际收入的差别;⑥地区间居民消费习惯的差别。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进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进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特地化产业供应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推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 3. × 4. × 5. ×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o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o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淌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淌性 D.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采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缘由包括(BCD )o Λ.区域自然环境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o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o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进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进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o A.工业化初期阶段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化的基本动因是(C) o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AB) o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依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o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o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o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区域经济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皆不得分) 1. ()的创新理论是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 A. 内尔森 B. 杜能 C. 熊彼特 D. 韦伯 满分:3 分 2. 德国学者()提出了着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A. 杜能 B. 韦伯 C. 胡佛 D. 廖什 满分:3 分 3. 1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 A. 杜能 B. 韦伯 C. 廖什

满分:3 分 4.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 A. 独立性 B. 知识性 C. 综合性 D. 应用性 满分:3 分 5. ()经济学家赫希曼、汉斯·辛格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法国 满分:3 分 6. 经济学家罗默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 A. 外在的 B. 内在的

D. 独创的 满分:3 分 7. 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人力和()。 A. 物产 B. 物力 C. 资源 D. 技术 满分:3 分 8.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学科。 A. 实用性 B. 应用性 C. 综合性 D. 实践性 满分:3 分 9. 区域经济学是治病的科学,这是对区域经济学()的深刻总结。 A. 实用性

B. 知识性 C. 应用性 D. 综合性 满分:3 分 10. 199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A. 杜能 B. 韦伯 C. 胡佛 D. 克里斯塔勒 满分:3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皆不得分) 1. 美国的经济学家()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 A. 赫希曼 B. 汉斯·辛格 C. 内尔森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C.结构角度 D.环境角度 2.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 D.聚集效应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 A.经济发达程度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 A.水平合作 B.国际经济合作 C.垂直合作 D.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 6.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 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 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 A.信贷 B.独资 C.证券 D.合资 8.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 A.固体能源 B.液体能源 C.气体能源 D.电力

9.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 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 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 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11.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 A.区域交通系统 B.公用事业系统 C.文化教育系统 D.医疗卫生系统 12.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性 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 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 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 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

区域经济学习题答案

题目:1.论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试分析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与政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破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就是要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要由原来城镇化过分依赖工业化,改变为同时结合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等的多力支撑体系。加速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 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让城镇化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须加快体制改革,进一步清除阻碍我国城镇化的制度障碍和不合理的政策安排,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一,协调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将城镇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基于我国出现的产能过剩矛盾,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地方政府应将更多的资源特别是公共资源用于城镇发展方面,以增强城镇承载和集聚人口的能力。同时,应改革干部考核机制,鼓励各级政府围绕农民转市民、人口流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工作,积极健康地推进城镇发展。 第二,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从限制农民进城转向鼓励支持农民进城。从长期目标看,我国要实现城镇化深度推进,就必须彻底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使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思路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人口迁徙的可转移接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工身份转换。

区域经济学-标准答案

区域经济学-答案

————————————————————————————————作者:————————————————————————————————日期: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皆不 得分) 1. ()的创新理论是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 A. 内尔森 B. 杜能 C. 熊彼特 D. 韦伯 满分:3 分 2. 德国学者()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A. 杜能 B. 韦伯 C. 胡佛 D. 廖什 满分:3 分 3. 1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 A. 杜能 B. 韦伯

D. 胡佛 满分:3 分 4.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 A. 独立性 B. 知识性 C. 综合性 D. 应用性 满分:3 分 5. ()经济学家赫希曼、汉斯·辛格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法国 满分:3 分 6. 经济学家罗默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 A. 外在的

C. 引进的 D. 独创的 满分:3 分 7. 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人力和()。 A. 物产 B. 物力 C. 资源 D. 技术 满分:3 分 8.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学科。 A. 实用性 B. 应用性 C. 综合性 D. 实践性 满分:3 分 9. 区域经济学是治病的科学,这是对区域经济学()的深刻总结。

B. 知识性 C. 应用性 D. 综合性 满分:3 分 10. 199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A. 杜能 B. 韦伯 C. 胡佛 D. 克里斯塔勒 满分:3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皆不得分) 1.

区域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2

区域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

区域经济学的一些考点答案答案

第一章 门发生联系,而主要与国际或其他区域发发生联系,则这些生产部门就构成“飞地式经济”,这些经济主要利用区外原料、资金和技术,主要以国外市场或区外市场为主要市场 行划分 动的不完全可分性;③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④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发展不平衡加剧;②区际分工弱化,区域结构趋同严重;③区域间摩擦加剧;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行为失控 活动自组织;③区域空间的地域(或空间结构)及其组成单元;④区际分工与联系;⑤区域经济政策 第二章

毫无疑问提高了居民的支付能力;②区位利益作为外部性经济效果直接为居民带来了额外的效用满足;③区位利益也可能导致居民货币收入的提高;④区位经济利益从支出、消费、就业三个方面提高了居民的真实收入或货币收入,从而大大提高了居民的总效用水平 第三章 动者将其生产活动集中于专一的部门;②分工与专业化促使劳动工具分化、专业化和简化,促进了技术进步;③分工与专业化使得生产活动变得更加“迂回”,促使迂回生产方式的出现;④分工具有自我繁殖的能力;⑤可以利用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人力资源,形成专门化地区 平均成本曲线的向下倾斜;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即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 人无法占有而其他人能获取的利益 式,与过去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生产时代的刚性专业化形成对比;企业运用全能性机器和训练有素的、适应能力强的劳动力,进行多样的、自身不断变化的专门化产品集合式生产,主要行为主体是中小型企业以及他们之间形成的网络化

单位合并于一个企业之内 是“外包“或”转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企业,把生产加以集中管理,其目的是通过控制每个经营单位的价格和产量来维持利润 增长理论与城市中心论;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有关城乡联系的新的理论 式;③Desakota(乡村城镇化)模式;④农村综合发展模式 ①K=3等级体系——也称市场原则系统,适用于商业联系,出现于经济开放、交通方便的城市内部和发达地区 ②K=4等级体系——也称交通原则体系,中心地到次级中心地的距离短,适用于交通线是开发关键、交通原则最重要的、交通线网控制的城市地区、发展中地区或新开发区 ③K=7等级体系——也称行政管理原则系统,适用于山间盆地、与外界联系不便、相对较封闭的主要是行政原则起作用的地区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4分) 1. 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C.结构角度 D.环境角度 2. 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A. 政府 B. 企业 C. 个人 D. 政府与企业 3. 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 成本最低 B. 地区形象最佳 C. 市场份额最大 D. 聚集效应 4. 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A. 经济发达程度 B. 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 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 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 B.国际经济合作 C.垂直合作 D. 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6.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B. 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 C.人力资源包括体

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 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 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 信贷 B.独资 C.证券 D.合资 8.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A. 固体能源 B. 液体能源 C. 气体能源 D. 电力 9.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 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 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D. 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 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 统一原则 B. 发挥优势原则 C. 兼顾全局原则 D. 效益原则 11.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 区域交通系统 B. 公用事业系统 C. 文化教育系统 D. 医疗卫生系统)。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12.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B.区域经济具有要 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性 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 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16 分) 1. 区域: 2. 配第-克拉克定律: 3. 垂直区域经济合作: 4. 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 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区域经济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区域经济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业(1) 1、请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三个基石。 答: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埃德加•胡佛:(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张敦富:(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2、为什么产业部门会在区域之间互相转移? 答:(1)按照梯度转移理论,地区间存在梯度高低之分。处于高梯度的地区其创新活动比较频繁,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和新技术等都不断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旧产品成本的上升使高梯度创新地区在产业的发展上必须有所杨弃和取舍,所以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有了原动力。而处于低梯度的地区,往往是处于发展的传统阶段,所能够发展的大多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与高梯度地区存在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或者由于资源耗竭而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因此低梯度地区有接受梯度转移的必要性和主动性。(2)按照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当一个产业在一定区域走向衰退时,必然促使生产要素空间上的转移,从产业衰退区域转出到处于创新活动阶段的区域。 (3)产业的发展存在着积聚和分散的关系,产业的集聚和分散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当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过度积聚就会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引发产业向周围空间的扩散。 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既是不同梯度地区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产业集聚与发散发展的一种平衡。 3、请简述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标准。 答:(1)成本最低的选择(运费、劳动力) (2)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 (3)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4、请简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答:(1)工业化和市场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因。 (2)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化的基础动力。 (3)制度创新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因素。

区域经济学全答案

第四章 一单选: 1.区域(A)是区域经济发展地基础. A.经济增长 B.经济倒退 C.经济危机 D.经济滞涨 2.三次产业地划分是由(B)著名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首先提出地.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3.1940年(A)在他地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地条件》中对三次产业作了详细地划分. A.克拉克 B.杜能 C.韦伯 D.胡佛 4.地区主导产业地选择以地区生产(B)为基本前提. A.科学化 B.专业化 C.智能化 D.人工化 二多选: 1.区域经济发展包括(ABCDE)等在内地更为宽泛,更为深刻地过程. A.经济增长 B.结构升级 C.技术创新 D.社会进步 E.人民福利提高 2.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地含义即(ABC) A.人均收入水平地提高 B.以技术进步为基础地产业结构升级 C.城市化水平地提高 D.国民经济地发展 E.人口地增加 三判断: 1.区域经济发展是与区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地问题.(对) 2.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地增加.(对) 3.工业化地后期阶段是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地关键性阶段.(错) 4.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地比例关系.(对) 5.克拉克把区域地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对) 6.克拉克主要研究科学技术在三次产业之间地转换规律.(错) 7.库兹涅茨在他地著作《各国地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作了分析研究.(对) 第五章 一单选: 1.区域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地区位(B)问题. A.地理 B.选择 C.合理 D.定位 2.1826年(C)在《孤立国》一书中首次对区位问题进行了研究. A.韦伯 B.胡佛 C.杜能 D.廖什 3.工业区位理论地奠基者是(B). A.杜能 B.韦伯 C.胡佛 D.廖什 4.区域产业布局地最新研究进展是(A)区理论地出现. A.新产业 B.新经济 C.新工业 D.新农业5.新产业区是一个由(C)企业组成地地域系统. A.大型 B.中型 C.中小 D.小 二多选: 1.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即(ABE). A.成本最低 B.市场份额最大 C.利润最大 D.效益最大 E.聚集效益 2.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地影响因素有: (ABCDE) A.人口 B.劳动力 C.资金 D.市场 E.运输 3.影响区位选择地主要机制有(ABCD). A.目标驱动机制 B.利益驱动机制 C.宏观调控机制 C.市场调控机制 E.效益驱动机制 4.产业布局指向地类型有:(ABCDE) A.能源指向 B.原料地指向 C.消费地指向 D.劳动力指向 E.高科技指向 5.地域地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三点即(ACD). A.资源要素 B.技术要素 C.基础设施要素 D.管理要素 E.市场要素 6.我国地新产业区包括三类即(ABC). A.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B.新工业区 C.现代农业园 区 D.新农业区 E.新社区 7.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地特点有(ABCDE). A.靠近市场 B.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C.有高级企业 管理人才 D.靠近投资机构 E.要求聚集性 三判断: 1.区位选择要考虑地主要因素被称为区域地区位因 素.(对) 2.经典地区位理论是由19世纪德国著名经济学家 杜能和20世纪初德国著名经济学家韦伯创立地. (对) 3.韦伯最早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主要内容是研究 距离对农业土地效益地影响.(错) 4.1909年韦伯出版地研究工业区位问题地著作《区 位地纯粹理论》被认为是最早地关于工业区位地比 较系统和完整地理论著作.(对) 5.布局指向是从产业角度来分析产业布局活动. (对) 6.所谓无指向性产业即产业布局地指向较明显. (对) 7.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对) 8.新产业区可以称为“社会经济综合体”.(对) 第六章 一单选: 1.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B)进行商品交换 地活动. A.城市 B.地区 C.社区 D.地方 2.地区差异是引起贸易地基本原因之一,其理论基 础是亚当•斯密地(A)学说. A.绝对成本 B.绝对贸易 C.比较利益 D.比较成本 3.比较利益学说地理论基础是(C)地比较成本学说. A.杜能 B.韦伯 C.大卫•李嘉图 D.亚当•斯密 4.俄林在1933年出版地《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 书中,提出了著名地(D)禀赋理论. A.资源 B.技术 C.资金 D.要素 5.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地相对 (B)程度. A.丰富 B.丰裕 C.贫乏 D.贫瘠 6.规模经济是指产出水平地增长幅度(A)要素投入 增长幅度地经济现象.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约等于 7.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地产业要 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地目标必 须经过(B)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8.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是(C)经济学家根据实践总 结出来地.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法国 二多选: 1.规模经济包括(AB). A.企业内部规模经济 B.企业外部规模经济 C.市场 规模经济 D.国家规模经济 E.产品规模经济 三判断: 1.地区差异引起贸易.(对) 2.地区差异引起贸易地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地比 较成本学说.(错) 3.比较利益学说地理论基础是大卫•李嘉图地绝对 成本学说.(错) 4.生产条件地多样性决定区域贸易商品地多样性. (对) 5.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对) 6.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是美国经济学家根据美国棉 纺业发展地实践总结出来地产业发展理论.(错) 第七章 一单选: 1.(A)地要素禀赋理论为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基本 地理论基础. A.俄林 B.克拉克 C.韦伯 D.杜能 2.在古典经济学中(B)是最重要地生产要素之一. A.生产力 B.劳动力 C.科学技术 D.资金 3.人力资本是劳动力地智力资本与(C)资本地结合. A.能力 B.体力 C.健康 D.生产 4.研究与开发学说是20世纪60年代(D)经济学家 格鲁伯、弗农等人提出地.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5.创新理论地代表人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A).

2023年区域经济学四次作业答案电大

《区域经济学》单元作业题(1) 1-4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旳产物,它是研究多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旳科学。(√) 2.区域发展是一种主观旳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旳主观行为。( ×) 3.区域经济开发有明确旳开发主体,该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 √) 4.区域规划旳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 ×) 5.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旳主线推进力。(√) 6.广义旳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种区域内旳社会总财富旳增长。(× ) 7.区域内部产业部门旳更替,就是把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来,使相似旳投入可以有更多旳产出。(√) 8.一种地区旳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旳主导产业。( ×) 9.在区域经济学中,一般用区位商来判断一种产业与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 ) 10.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长一种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旳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形成于(B)。 A.20世纪23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旳转折点是(C)。 A.农业区位论 B.工业区位论C.市场区位论D.运送区位论 3.三次产业旳划分是英国著名旳经济学家( B )首先提出来旳。 A.库茨涅兹 B.科林·克拉克C.配第 D.熊彼特 4.轻易陷入纳克斯所说旳“贫困恶性循环”之中旳是( D )区域。 A纯自然资源型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D资源缺乏型 5.下列哪种产业拥有旳影响力系数最大?( A ) A建筑业 B农业C采掘业 D商业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研究旳区域重要包括(A C D) A一国范围内特定旳区域B单纯从事某项活动旳小区 C全国国土D跨国界旳特定区域 2.古典区位理论包括(B C D)。 A中心地理论B农业区位论C工业区位论D运送区位论 3.现代区域经济学旳重要理论(A BC)。

区域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1、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如何划分不同类型的空间?什么是连续空间、离散空间、同质区域、功能区域?各空间具有何种特征? 区域概念的界定: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区域。但不同的学科对区域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某种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按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和均质性特征来划分,其边界是组成物质连续性和均质性遭到破坏的过渡带;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行政单元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的,其边界与国界或一国之内的省、市、区、县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成是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因此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可以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目前,影响较大的有关区域的定义是由胡佛于1984年给出的定义,他认为区域是“为了叙述、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视为客观实体来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根据内部经济活动同质性或功能同一性加以划分,并认为最适宜的区域划分应当遵循行政区域讲解,并且每一个区域必须包含至少一个中心城市组成的核心。”可以看出,区域是根据区内经济活动的某些同质性特征以及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强度来进行划分的,它可以划分为连续空间和离散空间。 连续空间:一般指地理学意义上的连续的实体空间。在这种空间中,区域经济学是根据具体事务之间的实际距离和运输成本来描述空间属性的。 离散空间:不同于连续空间的实体空间,离散空间是具有一定边界且又互不重叠的均质空间,这些空间单元可以组成更大范围的空间单位,这些空间单位就是我们常说的区域。 离散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同质区域和功能区域。 同质区域:是指那些在一起或几种属性方面具有同质特征的地区组合在一起的区域。在同质区域中,区域经济学主要解释区域内生的经济增长问题,也就是研究在地区层面上经济是如何增长的,决定地区层面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存在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省、市、经济区等次一级经济系统如何组织和引领当地的经济活动,以及这些系统如何强化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等区域内生方面的能力,这种理论称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功能区域:是根据经济活动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划分的。空间相互作用是指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人口、商品、资本或信息的转移。如果界限范围内地区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大于与界线外地区间的空间作用强度,这些界线内区域就是功能区域。这种空间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机制是聚集经济,这种空间是通过区域经济联系和循环累积机制不断强化区位优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域经济增长 2、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3、核心区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投资环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第三产业 3、商品交换 4、创新 5、S形 6、关联性 7、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8、区域性原则、效益原则 9、资本流量和流向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2、市场因素是对--------影响最大的因素。 3、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的--------活动的总称。 4、熊彼特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应该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 5、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表现为----------。

6、城镇体系域城镇群的最大差别体现在---------。 7、一般来说,----------是用来反映能源生产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适应状况的指标。 8、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方面要体现-----------的原则,另一方面要体现----------的原则。 9、投资三要素是指投资主体、资本流向和流量、获利程度,其中, -----------是核心要素。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BCD 2、BC 3、 A 4、 A 5、 D 6、ABCD 1、中国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规范政府职能 B 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C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D 实现经济协调增长 2、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是------ A目标驱动机制 B 利益驱动机制 C 市场调控机制 D 宏观调控机制 3、在下列经济合作中属于水平性经济合作的是----- A棉花生产企业与纺织厂的合作 B 为汽车总装厂生产零部件的加工企业

区域经济学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 绪论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答: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区域”为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经济发展和空间差异发生发展的规律,并运用规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学科。区域经济学因此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2、区域经济学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区域”尺度上的积极发展问题有许多特点:①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系统,它不仅涉及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上层建筑”——区域的管理、政府的效率等。②区域经济除了是一个产业系统以外,还是一个地域系统,是一个由区域内具有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地理单元,如城镇、乡村和道路,和由具有不同产业分工的地理单元,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运输枢纽等构成的地理空间。③因为区域经济是一个产业系统和地域系统,所以它必然与区域的地理条件、地理环境发生必然的关系,区域的气候、地形、矿物资源、地表植被、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④区域之间的差异是必然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条件、水平、产业结构、发展障碍和发展道路等许多方面差异是必然的。⑤区域经济由于是一个小于国民经济的尺度系统,所以它不可能具有国民经济的全部功能和内容。 3、我国地方经济现象有哪些? 答:①历史上中原的政治经济重心从西(渭河流域)向东(洛阳、开封等)的转移,和从北方向南方的转移,都与地方经济实力此消彼长的格局变换有关。②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仍然发育了明显的地方经济。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使我国中西部部分省份的工业得以发展,彻底改变了那里的传统产业面貌,初步形成了这些省份的工业体系。④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各种地方经济现象层出不穷的时期。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地方经济现象? 答:①地方经济的发展现象。②地方经济的差异现象,表现为水平的差异和垂直的差异两个方面。③地方经济的地方经济竞争现象。④地方经济的地方联合现象。

(完整版)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与课后答案

(完整版)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与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名词解释1、区域结构:区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众多事物和现象的聚集,而是由一种网络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并不是先无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并不断演进而来的。这种结构的过程也就是某一区域的形成过程。当然对不同区域而言,这种结构的完善程度是千差万别的,如何把握该区域的结构特征是构建区域经济的关键所在。 2、区位论:研究如何为各个厂商寻找最佳的生产区位,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的理论。 3、区域经济: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课后答案 1、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观点有哪几种?请分别论述。 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就是古典的区位论。 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 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 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变化。他第一次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化,综合分析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 克里斯·泰勒、廖什:生产成本最低点不一定意味着利润最大,并不是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而市场对生产活动起越来越大的作用,提出了以市场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的区位理论。 2、区域经济问题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有什么关系? 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老工业区结构性的衰退现象,30年代: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4.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5.古典区位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6.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现论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 7.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8.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9.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0.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11.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12.如何评价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 14.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15.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6.实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17. 区域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 18.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 19.区域经济增长都有哪些模式? 20.增长极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1.发展轴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2.网络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3.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4. 区域经济产生衰退有几种原因? 2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26.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涵的异同。 27.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 28.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什么? 29.为什么说现代第三产业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 30.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 31.如何构造以地区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 32.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 33.为什么中国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的顽症? 3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35.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36.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7.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是什么? 38.产业布局指向的指向的概念 如何表述? 39.产业布局指向都有哪些类 型? 40.什么是产业布局指向的新 变化? 41.产业布局地域合理规模与 产业聚集的关系是什么? 42.新产业的基本概念是如何 表述的? 43.我国高新产业布局有哪些 特点? 44.绝对成本学说决定的区域贸 易是如何实现的? 45.为什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 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外? 贸易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区 域贸易利益? 46.俄林是如何用双坐标说明区 域要素禀赋与区域贸易格局 的? 47.中国作为大国,如何发挥动 态贸易利益? 4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 的贸易条件是如何变化的?21 世纪中国如何不断改善国际贸 易条件? 49.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 例,说明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在 中国的运用。 50.美国是如何打破地区封锁,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 51.中国地区贸易格局最大的问 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52.区域经济合作如何作用于区 域经济发展? 53.如何认识新要素学说?在区 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培育新要 素? 54.工贸合作对于珠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如何体现 的?如何评价这种作用? 55.中国地区间资金合作的主要 障碍是什么? 56.如何正确认识旅游业与劳务 输出的关系? 57.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加快落后 地区发展? 58.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中国 城市设置的特点与问题是什么? 59.论述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59.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59.论述中国城市化的轨迹与特 征。 59.论述城乡结构转换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定量分 析。 59.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是如 何揭示城市形成过程的? 60.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贡 献是什么? 61.城镇体系有哪些类型?各有 什么特点? 62.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方 针? 63.为什么在“严格限制大城市 规模”的方针指导下,中国的大 城市规模却增长很快?如何评 价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政策的 绩效? 65.中国城镇规模体系存在的主 要问题是什么? 66.为什么说“增加城市个数是 调整城市规模结构的主要任 务”? 67.为什么需要降低中国的设市 标准? 68.简述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 征。 69.简述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 济发展的关系。 70.对中外基础设施的规模、结 构进行比较分析。 71.计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能 源弹性系数,并解释其曲线。 72.论述三峡建设对中国能源现 代化的意义 73.论述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的特 点及发展趋势。 74.如何确定区域发展重心? 75.中国区域重心的演变轨迹是 什么?请做出合理的解释。 76.核心区与外围区划分的理论 依据是什么? 77.阐述并解释中国核心区与外 围区变化的基本格局 78.如何理解经济区划的功能和 作用? 79.请分析并评价中国现阶段经 济区划的方案。 80.为什么要制订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 8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含 义是什么? 8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预见性 表见在什么地方? 8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各类模 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地区? 84.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哪类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 85.区域定位在区域发展战略的 制定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8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 系包括哪几个主要类型? 87.区域产业结构与重点产业是 什么关系? 88.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内容有 哪些? 89.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 础由哪几个方面构成? 90.如何理解“超国家层面的区 域经济政策”? 91.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表现在 哪些方面? 92.各类区域经济政策之间有哪 些联系? 93.简述区域经济政策中的区域 产业的投资政策。 9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哪些质 的规定性? 95.区域创新政策作用在区域经 济发展的哪些方面? 96.如何估量地方政府对区域经 济发展的作用? 97.你对目前关于区域经济政策 理论的争论有什么看法? 98.什么是地区投资环境?它由 哪些要素组成? 100.地区经济环境包含哪些内 容?、 101.地区的文化、政治和法律环 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什么作 用? 102.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有哪些 方法? 103.什么是地区形象?为什么 要塑造地区形象? 104.塑造地区形象要遵守哪些 形象? 105.区域信息标志的建立有什 么作用? 106.为什么说世界经济一体化 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最 好的历史机遇? 107.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 史使命是什么?为什么? 108.区域经济学发展与分化的 趋势是什么? 109.举例说明区域经济理论对 产业选择的作用。 110.请列举出区域经济学未来 主要的发展方向。 答案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 么? 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 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 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 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 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 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 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 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 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 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 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 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 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 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 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 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 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 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 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 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 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 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 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 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 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 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 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 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 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 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 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 现的?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 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 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 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 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 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 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 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 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