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牵引床

手术室:靳培

主要内容

1、牵引床简介

?2、手术适应症及分型?3、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护理问题

?5、小结

1、牵引床简介

骨科手术牵引床,可以让患者很容易的在型臂透视下,通过调整牵引装置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并且在术中操作时,始终保持良好的复位效果,不易发生体位改变,有助于手术的操作进展。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体位的摆放有较高的要求,安全有效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否则会影响到手术操作及并发症的出现。

股骨颈骨折

股骨干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粗隆下骨折

DHS钢板(鹅头钉)股骨髓内钉

PFNA(伽马钉)空心螺钉

3.1 使用方法

?1、根据患者身高,初步确定牵引杆长度,并固定各个关节

?2、患者麻醉后,协同医生将患者移至调整好的牵引床上

?3、会阴部紧贴会阴挡杆,双下肢悬空置于足部牵引架上

?4、足部至于牵引足鞋内并绑紧鞋带

3.1 使用方法

5、健侧上肢外展平放于托手架上

6、患侧上肢适当约束并悬吊于麻醉头架上

?7、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适当调整牵引角度和力度,在C型臂透视下复位,并通过持续牵引保持良好的复位效果

1、底部牵引手柄用于大幅度调整

2、足部牵引手柄用于微调

?调整好麻醉头架的位置、角度及高度?保护并约束患侧上肢于功能位

?避免患侧上肢过度受力及牵拉

?足部牵引力度较大,注意保护足部皮肤

?足部牢固固定,避免持续牵引过程中发生脱落

?足部与下肢躯干保持功能位90度

C型臂的摆放位置及无菌保护

?1、正位

?2、侧位

?3、角度

?4、高度

?5、无菌保护

DHS治疗股骨粗隆骨折

DHS结合牵引架治疗股骨粗隆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经术前骨科牵引架牵引复位,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38例。结果:术后获8~24个月随访,优29例,良5例,优良率%。无髋内翻、内固定断裂、螺钉切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DHS结合骨科牵引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牵引架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由于手术能显着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在无明确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早期手术治疗及功能锻炼观点已成为国内外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一2010年6月,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配合术前骨科牵引架牵引复位,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6~82(平均61)岁; 车祸伤7例,摔伤31例;左侧23例,右侧15例。按Evans分型:I型13例,Ⅱ型16例,Ⅲ型5例,Ⅳ型4例。平均手术时间116分钟。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入院后均行皮肤牵引,并做有关术前检查。年龄较大者作心脏彩超,了解患者心脏功能状况。术前备悬浮红细胞400ml,经内科会诊处理合并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入院第3~7d手术。治疗方法 1.2.1骨折复位方法:术中患侧下肢固定于牵引架上,摇柄延长牵引架牵引患肢,通过牵引、外展、内收等方法,复位骨折端,C型臂x线透视机可动态观察骨折

端的正位和侧位情况,此种方法可恢复骨折的大体解剖结构。 1.2.2手术方法:取股骨粗隆部直切口,逐层切开,暴露大粗隆及下方股骨骨面,在大粗隆顶点下方2~2.5cm处,用135。股骨颈干角定位器,取骨干中点,水平打入3mm克氏针,C型臂定位,保证克氏针于股骨颈的位置。经扩髓后,拔出克氏针,拧入镙钉,依次拧入各皮质骨镙钉。如小转子处有纵裂骨折者,需钢丝捆绑固定。如内后侧骨质缺损,应予植骨,关闭切口前,生理盐水冲洗,逐层缝合,术毕放置橡皮管引流。术中需要输血9例,其余未输血,手术时间最短60min,时间最长170min,平均100min。 1.2.3 术后处理:术后12小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2500U皮下注射,以后每晚睡前皮下注射,连续2周,防止高凝状态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引流管24h引流量小于50ml即可拔除,一般1-2天。术后穿“丁”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髋关节内、外旋转,减少疼痛,术后1d开始行股四头肌舒缩训练及踝泵练习,2周后可行CPM功能锻炼,4周后可主动活动,8~10周后根据骨痂的生长情况,扶拐逐步负重行走。 2 结果 术后3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时间内患者无死亡,全部病例骨折均愈合,无钢板和螺钉断裂。按韩一生等[1]的方法对患髋进行评价,髋关节疗效标准进行评分。优:骨折完全愈合,髋部无疼痛,髋关节活动范围恢复到术前状况;良:骨折愈合,髋部偶有疼痛,活动范围基本正常,患者对治疗比较满意;可:骨折愈合,有轻度髋内翻,髋关节活动受限,有时疼痛;差:骨折畸形愈合或未愈合,髋部疼痛,不能下床活动。优29例,良5例,可4例,无差级病例,优良率%,疗效满意。 3 讨论

高龄患者术中应用骨科牵引床的皮肤护理体会

高龄患者术中应用骨科牵引床的皮肤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02-04T13:50:54.0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欧丽嫦 [导读] 骨科牵引床是利用机械的力量,对抗骨折周围的肌肉的收缩,并通过牵引力来达到骨折复位并维持固定体位的手术常用设备。 欧丽嫦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手术室 543002) 【关键词】高龄牵引床皮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261-02 骨科牵引床是利用机械的力量,对抗骨折周围的肌肉的收缩,并通过牵引力来达到骨折复位并维持固定体位的手术常用设备。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外伤跌倒致股骨近端骨折越来越多,股骨转子间骨折几乎占股骨近端骨折发病率的50%。股骨、髋部这两个部位的骨折周围肌肉发达,手法整复较难,整复后也不容易维持,应用牵引床在C臂机透视定位下,通过调整牵引装置达到良好的复位,并且能保持术中不变[1]。但使用骨科手术牵引床遇到的皮肤护理的难题越来越受重视,近2年来,我院对60例此类高龄患者实施护理对策,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0例,时间为2013年01月至2014年06月,年龄为70至82岁,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股骨颈骨折28例,手术时长35-90分,均使用牵引床,除1例发生会阴轻度水肿1例发生足背皮肤压红外,其余病例未发生严重皮肤并发症。 2 方法 2.1物品准备好邦医疗RT-M300A多功能手术床1台和与其配套的骨科牵引架1台。另备棉垫及爱克兰高分子体位垫。 2.2体位的摆放与步骤术前将骨科牵引床与手术床的下部安装对接并将所有的关节螺钉固定结实。将麻醉后的患者安置于手术床上,会阴抵在会阴支持柱上,双下肢分别安置于固定器上,牵引臂分开45度左右,调整双足及牵引架,慢慢将患肢牵引,待患肢原长度恢复后行复位,C型臂X光机进行透视,了解骨折对位对线情况,正确复位后固定牵引架各部件,使其稳定。将患者患侧上肢自然屈曲放于胸前,用约束带固定并限制活动,健侧上肢外展平安置于托手架上。 3 使用牵引床术中皮肤常见问题 3.1局部皮肤受压 3.1.1臀部受压由于体位的摆放要求患者的臀部紧贴于手术床的边缘,肥胖患者还可超出手术床的边缘;高龄患者骶尾部的肌肉脂肪组织薄弱;牵引过程中的剪切力;都可使臀部皮肤成为最容易受损的部位。 3.1.2会阴部受损会阴部皮肤薄弱,血运丰富,牵引时造成挤压容易发生水肿、青紫。外伤使部分患者术前就存在水肿、青紫。 3.1.3足部受损足部置于金属牵引架上,在包扎的过程中,如果足底部、足跟部、足部加垫的棉垫不到位,易发生压伤;包扎过紧会导致足部缺血性损伤。 3.1.4患侧上肢皮肤受损由于手术体位摆放要求,患侧的上肢屈曲放于患者胸前或90度悬挂于头部上方的麻醉架,为不影响手术紧密约束躁动患者可引起约束带绑痕。 3.2 电刀引起的皮肤损伤电极板的接触不良、肢体摆放不当可致金属接触皮肤,C臂X线机使用过程中的来回移动接触皮肤等;致使在使用电刀时造成皮肤灼伤[2]。 3.3化学皮肤烧伤消毒液过多流至体位最低处,脱碘不完全,高龄患者对消毒液的刺激的耐受增加等不易察觉因素可引起化学烧伤皮肤。 3.4患侧上肢输液部位药液外渗因手术需要固定患侧上肢于患者胸前或悬挂,高龄患者静脉壁薄、弹性差,易出现局部肿胀。 4 护理对策 4.1术前访视老年人术前长期卧床常常有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术前患者皮肤已出现压伤,如果我们访视期间发现皮肤问题,可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及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同时,术前访视进行心理疏导讲解配合要点等可消除患者的顾虑及术中达到良好的配合,使手术顺利完成。 4.2防止皮肤受压 4.2.1防止局部受压膝关节、踝关节及足部用棉垫包裹,一般足底部3cm厚度,足背部1cm厚度,脚趾外露,再予固定。密切观察脚趾的颜色,如足趾颜色发生变化重新打开固定,以防缺血性损伤。会阴支持柱用棉垫包裹后再予安装,男性患者应将外生殖器用纱布包裹后固定于耻骨联合处以避免牵引时压伤。对术前已有会阴红肿青紫的可在会阴支持柱上可垫爱克兰高分子体位垫,减轻阻力,减轻牵拉后对会阴的挤压。个别患者术前长期卧床,臀部发红,因此臀部加垫爱克兰高分子体位垫。保持床单平整是预防臀部压伤的的一项基本护理措施;因此巡回护士在牵拉完毕后一定要伸手将患者身下的床单拉平整,将皮肤拉平,皮肤松弛者尤甚。巡回护士应协助患者非手术部位的活动,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及温度,注意室温变化,注意患者的保暖,避免因局部过冷而影响血循环。时间较长的手术,加强观察脚趾的颜色,如颜色变深暗务必打开重新固定,以防缺血性损伤。 4.2.2保护静脉通路皮肤静脉通路选择健侧上肢,以保证输液能顺利进行同时便于巡回护士观察。 4.3 维持皮肤完整患者在麻醉后感知觉降低,手术又须让患者较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我们应有预见性地为患者做好局部皮肤的保护措施,以减少皮肤挤压,防止擦伤及压疮的发生。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臀部必须加垫海棉垫。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为患者搬动至牵引架上动作要平稳、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无碎屑,尤其是高龄、较长时间卧床及背部有皮肤破损者。不可让患者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单上。 4.4正确使用电刀及电极板电极板一般放在患者健侧臀部下面并紧贴皮肤,手术过程中保持肢体绝缘,重点检查足部、手臂及患侧胸部,避免接触金属物,以防止非手术部位灼伤。 4.5防止化学烧伤高龄患者皮肤弹性差、松弛、皱折、干燥等特点或术前有水肿、营养不良、皮肤感觉障碍等易破易损,消毒液不能过多,以防流至身体低处引起潮湿,同时脱碘需全面。

骨科牵引床在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骨科牵引床在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股骨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随着医学的发展,对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成为治疗的首选。目前.选择对股骨粗隆下踝间骨折施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股骨颈骨折施行空心钉内固定术,手术效果显著。手术必须在C臂机透视下行骨折闭合牵引复位、植入物定位.待内固定操作完毕,再次确定骨折复位完好情况。在手术过程中,我院应用了骨科牵引床,它可以让患者很容易地在C臂机透视下通过调整牵引装置达到良好的复位,并且在术中操作时始终保持良好的复位效果,不易发生体位改变,明显有助于手术的操作进展,所以现在均普遍应用。但在应用中对患者体位的摆放有较高的要求,安全有效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否则会影响到手术操作及导致相关并发症,出现护理问题。 1.2方法患者平卧于骨科牵弓I床上麻醉后,拆除手术床后1/3,安装骶部座垫、会阴支持底柱、双膝支持托架及牵引靴,根据患者身高初步确定牵引杆长度,固定牵引装置的各关节。将患者移至已经调制好的牵引床上,臀部齐床下缘,双下肢悬空置于足部牵引架上,膝关节平放于支持托架上,患侧上肢适当约束并悬吊放胸前支臂架上。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适当调整牵引的角度和力度,在C臂机透视下复位,并通过持续牵引保持良好的复位效果。 1.3结果:术毕检查无出现与体位相关并发症及其它护理同题。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对护理工作评价颇为满意。 2护理 2.1心理护理手术患者大多存在较大的思想顾虑,鼓励患者说出焦虑的感受,并运用常见的,基本的沟通技巧降低患者的担忧,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过程及体位的特殊摆放,告知患者其配合动作。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尊重患者,保护患者身体的隐私,给以适当遮盖,避免身体不必要的暴露,以促进身心舒适和安全。 2.2维持皮肤完整患者在麻醉后感知觉降低,手术又须让患者较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我们应有预见性地为患者做好局部皮肤的保护措施,以减少皮肤挤压,防止擦伤及压疮的发生。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臀部必须加垫海绵垫。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为患者搬动至牵引架上动作要平稳、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保持床单清浩、平整、干燥、无碎屑,尤其是高龄、较长时间卧床及背部有皮肤破损者。不可让患者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单上。膝关节、踝关节及足部用棉垫包裹,一般足底部3cm 厚度,足背部lcm厚度,脚趾外露,再予固定,会阴支持柱用棉垫包裹后再予安装,男性患者应将外生殖器用纱布包裹后固定于耻骨联合处以避免牵引时压伤。巡回护士应协助患者非

【CN209734262U】一种骨科牵引架【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260578.9 (22)申请日 2019.03.01 (73)专利权人 纪荣喜 地址 256200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黄山二 路22号邹平市人民医院 (72)发明人 纪荣喜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代理人 王华 (51)Int.Cl. A61F 5/04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骨科牵引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牵引架,属于医 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竖直设置 的矩形支架,矩形支架上设有固定套,矩形支架 顶部的两侧各与一根水平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 接,两根水平伸缩杆的另一端部分别转动连接吊 杆的两端,固定套固定设置在吊杆中部的下方, 矩形支架与水平伸缩杆之间设有伸缩支杆,伸缩 支杆的一端与水平伸缩杆铰接、另一端与矩形支 架的竖直杆铰接,矩形支架的下方设有固定块, 固定块与矩形支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 以与普通的病床搭配使用,降低了患者的使用成 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牵引架的高 度、位置等可以手动调节,满足患者的使用需求, 提高了适用性。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09734262 U 2019.12.06 C N 209734262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734262 U 1.一种骨科牵引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矩形支架(1),所述矩形支架(1)上设有固定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支架(1)顶部的两侧各与一根水平伸缩杆(2)的一端转动连接,两根所述水平伸缩杆(2)的另一端部分别转动连接吊杆(3)的两端,所述固定套(4)固定设置在所述吊杆(3)中部的下方,所述矩形支架(1)与所述水平伸缩杆(2)之间设有伸缩支杆(5),所述伸缩支杆(5)的一端与所述水平伸缩杆(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矩形支架(1)的竖直杆铰接,所述矩形支架(1)的下方设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与所述矩形支架(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的上方竖直设置转板(701),所述转板(701)的顶部与所述矩形支架(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板(701)的一侧水平设有蜗杆(702),所述蜗杆(702)的两端通过轴座与所述转板(701)转动连接,所述蜗杆(702)的一端部设有把手(703),所述蜗杆(702)啮合水平设置的蜗轮(704),所述蜗轮(704)通过连接轴(705)水平固定在所述固定块(6)的上方,所述连接轴(705)与所述转板(70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70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圆板(706),所述转板(701)朝向所述圆板(706)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圆板(706)对应的弧形槽,沿所述圆板(706)的圆弧面水平设有圆弧状的滑槽(707),所述滑槽(707)的两端至所述圆板(706)圆心连线夹角的内角小于170度,所述转板(701)的弧形槽内壁、朝向所述弧形槽圆心的方向水平固定设置滑杆(708),所述滑杆(708)的杆体与所述滑槽(707)滑动连接,所述滑杆(708)的一端与所述转板(70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防止脱离所述滑槽(707)的限位块(70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科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709)是与所述滑杆(708)螺纹连接的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的底部设有与病床床尾相对应的圆弧面,所述固定块(6)与所述病床床尾通过卡扣或螺栓固定连接。 2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 骨牵引 一、穿针原则 1、术前征得患者同意,签手术知情同意书; 2、熟悉穿针部位的血管神经走行。原则是在重要结构的一侧穿针,以避免损伤这些重要的结果。 3、遵循无菌操作的技术进行皮肤准备。 4、麻醉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皮肤,但要告知病人完全将骨膜阻滞是困难的,在操作中可能会有疼痛。 5、皮肤切口穿针前,应用小尖刀片预先做一小切口,再行穿针,针眼处每日以酒精消毒,可减少针道的感染。 6、尽量用手摇钻而不用动力钻,以避免高温高热造成骨坏死。 7、穿刺针最好位于干骺端避免损伤骺板,理想的穿刺针是只穿过皮肤、皮下和骨骼,避开肌肉和肌腱。 8、不要破坏骨折血肿以免人为将闭合骨折变为开放状态。 9、不要穿入关节否则会造成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 10、其它如在穿刺过程中针不要弯曲;要选择合适的牵引弓;牵引的力线要与骨折的纵轴一致;要注意牵引重量,不要过牵;随时给予X线检查。 二、常用部位骨牵引 1、胫骨结节胫骨结节向后一横指,在其平面下部,由外向穿针。 2、跟骨外踝顶点下2㎝,再向后2㎝或踝顶点下3㎝,由向外穿针。3、股骨下端髌骨上缘2㎝或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向外穿针。 4、尺骨鹰嘴由鹰嘴尖端向远端⒈5横指处,由向外穿针。 5、指骨指骨远节基底远侧。 6、颅骨双侧外耳道经顶部的连线与两眉弓外缘向枕部划线的交点。

皮牵引 一、牵引机制 将胶布和皮肤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浅筋膜、深筋膜及肌间隔等传导到骨骼上。 二、牵引方法 胶布宽度为肢体最细周径的一半,上端在骨折部位,下端超过肢体远端10㎝。也有特制的泡沫塑料带牵引。 三、注意事项 1、适用于儿童、老人或作为一种最初的、暂时的治疗手段; 2、仔细检查牵引处皮肤,祛除污物; 3、保护骨突起部位,避免胶布粘贴骨突起; 4、最大牵引重量一般为5㎏,具体因人而异; 5、抬高患肢,防止水肿; 6、每天检查肢体长度,调整牵引力度。 四、常用皮牵引 1、上肢皮牵引; 2、下肢皮牵引。

股骨骨折术中应用骨科牵引床致相关并发症经验交流

股骨骨折术中应用骨科牵引床致相关并发症经验交流 标签:股骨骨折;牵引;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9-0110-02 股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等)病例在创伤骨科中占有很大比例,且常需手术治疗。因骨折部位周围肌肉发达,术中为求达到及维持良好复位,常需借助骨科手术牵引床。而骨科牵引床的不当使用,易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本文通过总结本治疗组所遇到的术中应用骨科牵引床致相关并发症病例,为以后临床相关工作提出指导建議。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7日-2012年5月3日共收治术中应用骨科牵引床的股骨骨折患者48例,股骨颈骨折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股骨干骨折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均使用台湾产DRMAX手术床及手术室配套牵引床,均使用全身麻醉。住院时间8~35 d,平均17.4 d。手术历时45 min~5 h,平均1.5 h。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等相关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无差异。术后共有3例患者出现牵引床相关并发症。 2 典型病例 2.1 病例1 女,79岁,以“摔倒后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8 h”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Tronzo-Evans分型Ⅲ型)。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准备,5 d后于全麻下行“左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全麻生效后,患者平卧于连接好骨科牵引床的手术床上。双下肢分别以足固定带捆绑固定,会阴柱及足固定带处均各垫两层棉垫。手术历时110 min。术后当日发现左侧大阴唇处皮肤水疱形成,第2天水疱破裂,皮肤破溃,流出少量淡黄色分泌物,分泌物细菌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敏感药物为庆大霉素。请泌尿外科、皮肤科、妇产科会诊后,给予局部加强护理,保持干燥、清洁,康复新液、庆大霉素、金霉素眼膏、西瓜霜喷剂等药物局部外用等治疗。为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防止尿液污染疮面,术后应用导尿管导尿10 d。后为预防长期放置导尿管所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撤除导尿管,排尿后由护理人员立即擦拭干净。两侧大阴唇间垫清洁干燥纱布,并以吹风机吹干患处。术后30 d,溃疡疮面基本结痂愈合,患者出院,共住院35 d。 2.2 病例2 男,40岁,以“高处坠落后右大腿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5 h”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右股骨干骨折及全身多处擦皮伤。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准备,2 d后于全麻下行“右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全麻生效后,患者平卧于连接好骨科牵引床的手术床上。双下肢分别以足固定带捆绑固定,会阴柱及足固定带处均各垫两层棉垫。因患者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下肢肌肉发达,骨折断端间软组织崁插,造成复位困难。手术历时5.17 h。术后当日发现右侧阴囊处皮肤颜色变暗,第2天局部皮肤水疱形成,后水疱破裂,皮肤破溃。因患者拒绝脱去内裤,故以干燥纱布垫于受损皮肤与内裤之间,以汇涵术泰护创液局部外用治疗,疮面有所好转。术后14 d,术区拆线后患者要求出院,出院时疮面尚未愈合,且患者拒绝出院后随访。

骨科牵引术常用方式及要点详解

骨科牵引术常用方式及要点详解 1牵引的定义 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抗软组织的紧张与回缩,使骨折和脱位得以整复,预防和矫正畸形。 2牵引的目的 患肢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减轻局部炎症扩散 保持肢体功能位 稳定骨折断端,镇痛,便于骨折愈合 矫正和预防因肌肉挛缩所致的关节畸形 使骨折、关节脱位复位。 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回流,消除肢体肿胀 3牵引的分类 一、皮牵引 皮牵引是使用胶布或皮套等包裹患侧肢体进行牵引,进而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主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老年人的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或手术前后的辅助固定治疗等。 牵引重量不超过5公斤,随时观察血运神经症状改变。 一般维持3-4周。 其牵引力通过皮肤、筋膜、肌肉,间接达于骨或关节。 皮肤有创伤、炎症、溃疡、粘膏过敏以及静脉曲张等疾病者,不宜使用。 皮牵引操作前,应将局部皮肤洗净、剃除毛发。 1、下肢皮牵引带牵引 2、双腿悬吊牵引 3、枕颌带牵引 4、骨盆悬吊牵引 二、骨牵引

骨牵引是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 常常用于皮肤损伤、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宜行内固定的患者。 注意事项:每日观察避免过度牵引,超过8周更换牵引针,牵引过程中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1、股骨髁上牵引 【适应症】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髋臼骨折、骨盆骨折 穿刺部位:在髌骨上缘2㎝处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进针,防止进针时损伤股动脉。 牵引重量:体重的1/6~1/8 ,老年人1/9,维持量为3㎏ 2、胫骨结节牵引 【适应症】有移位股骨及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及陈旧性髓关节脱位等。(临床上因胫骨结节位置表浅易定位,四周软组织少,操作简捷,胫骨结节牵引较股骨髁上牵引更常用) 穿刺部位:胫骨结节顶端下、后各2㎝;由外向内进针,防止伤及腓总神经。 牵引重量:体重的1/7 约7~8㎏, 维持量为3 ~ 5㎏。

牵引床的使用规范

骨科牵引床的使用规范 一适应症 股骨粗隆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等 二物品准备 牵引床、棉垫、约束带、弹力绷带、绷带 三放置方法 接病人前将牵引床装至备用状态,麻醉后安置患者体位。具体操作步骤: 1将患者从转运车移动至手术床,一人扶患者腿部,2-4人合力提起床单将患者向床尾方向水平移动至会阴柱。注意保护会阴部,妥善固定尿管。理平患者身下的床单。 2患侧下肢根据腿长安装长短合适可活动的牵引臂。将患肢足跟、足背及踝关节处以棉垫包裹,固定牵引架的足托上,调节患肢牵引架,保持踝关节自然生理位置。 3健侧下肢屈髋屈膝各90度,呈双直角,肥胖者屈髋应大于90度,摆放成截石位的姿势,将大腿置于腿架上外展40度,高度以腘窝为准,腘窝处垫凝胶垫,将电刀的电极板黏好。 4健侧上肢自然放于托手板上,外展角度小于90度,固定患侧上肢的托手板的底座放在健侧,测量血压的袖带放于患侧上肢,在绑缚时将连接充气管的一端朝向尽心端,再将患侧上肢屈肘上举置于托手板上,以包布包裹,适当约束。 5 体位安置好后检查所有轴节是否锁紧。 6 手术结束后,先将患者向上移动,撤去会阴柱,一人扶患者腿部,2-4人合力提起床单将患者向转运车。检查患者皮肤有无压力性损伤,将患者穿好衣裤,盖好被单。 四摆放牵引体位的注意事项 1尊重患者,保护患者身体的隐私 使用牵引床的患者下身基本全裸,在手术过程中我们给患者健侧腿用中单包好,会阴部予以适当遮盖,凡暴露在外的肢体尽量遮盖,这样既达到保暖的目的又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 2防止压疮的发生、避免神经肌肉的损伤 在应用中对患者体位的摆放遵循以下原则:最大限度保证患者安全与舒适,机体及关节拖垫须稳妥,不能悬空;避免血管、神经受压,肌肉扭伤,压疮等并发症;充分暴露手术区域,保证呼吸和循环通畅。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骨科牵引床的应用研究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骨科牵引床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6-12-19T15:55:14.12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6年8月第8期作者:舒鹏飞 [导读] 探析骨科牵引床运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的临床效果。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411101 【摘要】目的:探析骨科牵引床运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3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本组的73例患者中,60例优,占82.19%,12例良,占16.44%,1例可,占1.37%,优良率为98.63%;同时,随访2-10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压疮、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均顺利康复。结论:临床上给予股骨粗隆间骨折术患者骨科牵引床治疗,可以使创伤减少,使手术效率提高,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骨折牵引床;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临床效果 【 abstract 】 objective:to explore orthopedic traction bed used in perioperative clinical effect i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Methods:January 2014 - January 2014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73 patients with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after oper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reatment,the group of 73 cases,60 cases,accounted for 82.19%,12 cases were benign,accounted for 16.44%,1 case, 1.37%,fine rate was 98.63%; At the same time,2 to 10 months follow-up,no 1 patients have pressure sores,complications such as thrombosis,recover smoothly.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surgery clinical orthopaedics traction bed treatment,can reduce trauma,improved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promote patients recover. 【 key words 】 fractures traction bed,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clinical effect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老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因为患者年龄较大,再加上合并诸多慢性疾病,身体状况差,往往无法耐受大手术治疗,所以临床上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法稳定骨折端、减少全身干扰尤为重要[1]。因此,本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运用骨科牵引床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术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年龄52-90岁,平均(72.1±12.7)岁,23例为女性、50例为男性,骨折Even分型:10例为Ⅳ型、40例为Ⅲ型、23例为Ⅱ型,其中2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10例合并糖尿病、15例合并心脏病、30例合并高血压。 1.2方法 1.2.1术前处理 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评估,尽早行胫骨结节骨牵引术,对内科疾病进行治疗,并且待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手术。 1.2.2安装骨科牵引床 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对骨科牵引床进行安装,操作如下:首先调整Mediland P2000电动万能手术床床面为水平位,将两个腿板卸下,使对接孔充分暴露,然后在专用推车上放置P650骨科牵引架,升高电动床面与推车高度保持一致,再轻轻对合手术床对接孔与牵引架连接杆,运用螺母进行妥善固定,最后将专用推车撤走,将两个牵引器固定杆放下与地面接合,临时对两侧支架进行固定,避免左右摆动。 1.2.3安放患者体位 在牵引床上使患者保持仰卧位,臀部与床下缘平齐,患侧与床边相贴,阻拦柱放置在会阴部,内旋患侧下肢15°、外展30°,放置在足部牵引架上,屈曲健侧膝关节和髋关节,运用托架固定小腿中上段后方,对腘窝处进行保护,避免受压。同时,用一个固定带对患者的胸部进行固定,避免坠落,完成体位摆放后,再拧紧牵引架各个螺母,并且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1.2.4手术方法 合理摆放患者体位后,转动牵引器摇把对患肢进行缓慢牵引,使其长度恢复,再对患肢进行外展内旋,在C臂机透视下对骨折端进行复位,确保骨折块对线良好,在体表放置克氏针,在透视下分别对股骨长轴和股骨颈方向进行定位,运用龙胆紫进行画线标记,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方巾,首先将1枚导针钻入股骨头和股骨颈中心,直到头下0.5cm,然后在导针处做一个切口,长度约为2cm,对导针进入股骨头的深度进行测量,顺着导针运用扩孔器进行扩孔,将动力螺纹钉拧入。同时,将切口适当延长,将长度合适的侧方钢板插入,对动力螺纹钉和钢板上螺钉进行逐一固定,在C臂机透视下,确定侧方钢板和螺钉正确安装后,彻底止血,对伤口进行冲洗,留置负压引流管,并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 1.2.5术后处理 术后,使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运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对内科疾病进行对症治疗。术后第2d,运用5000IU低分子肝素钠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每天1次,24-48h内,将引流管拔除,2-3周后,指导患者扶双拐下地行走,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1.3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治疗效果:①优:切口甲级愈合,患肢功能恢复,且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②良:切口甲级愈合,患肢功能改善明显,且可以正常生活;③可:切口愈合,患肢功能有所改善;④差:骨折延迟愈合,且患肢功能恢复较差[2]。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本组的73例患者中,60例优,占82.19%,12例良,占16.44%,1例可,占1.37%,优良率为98.63%;同

常用骨科牵引与关节穿剌术

常用骨科牵引与关节穿剌术 骨科牵引与关节穿剌术 骨科牵引术 [目的要求] 1.掌握胫骨结节牵引和跟骨牵引的作用,牵引针的定位及基本方法 2.熟悉股骨髁上牵引及尺骨牵引的用途,牵引针的定位及基本方法 3.了解颅骨牵引、骨盆牵引及肢体皮肤牵引的作用 [教学内容] 1.各种骨牵引的原理和用途 2.胫骨结节及跟骨牵引基本方法 3.介绍皮肤牵引和骨盆、颈椎牵引的用途 [实验原理] 各种骨牵引术是通过固定在特定部位的骨针、牵引弓、绳索、牵引架(滑轮)以及牵引砝码等器具对骨折、脱位进行缓慢的复位,它既是一种复位的方法,也可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其中胫骨结节(股骨髁上)牵引主要由于股骨骨折、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股盆骨折、中心性和陈旧性髋关节脱位。跟骨牵引主要用于胫骨平台骨折、不稳定骨折、胫骨开发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等。骨牵引必须根据骨折部位、年龄、骨折类型的不同调整牵引方向、重量。 [实验材料和用品] 骨牵引:克氏针(斯氏针)、牵引弓、牵引绳、布郎氏架(托马氏架)、牵引砝码、骨钻(骨錘)、颅骨钻、颅骨牵引弓。 皮牵引:绷带、胶布、扩张板、牵引绳索、头尾滑轮、牵引砝码。

牵引是利用外界的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的作用,对肢体或躯干进行牵拉,以达到治疗和辅助治疗的目的。牵引既有复位又有固定作用,在骨科应用广泛,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不宜手术的病人,也可以通过牵引达到治疗目的。 一.牵引目的和作用 牵引可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其作用主要在于治疗创伤、骨科疾病及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几个方面。 1.治疗创伤 ?使骨折复位,矫正骨折缩短移位。通过调整牵引角度,也可矫正成角和旋转移位。 ?稳定骨折断端,有止痛和便于骨折愈合的作用。 ?使脱位的关节复位,并可防止再脱位。 2.治疗骨科疾病 ?使轻、中度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减轻脊髓和神经根压迫症状。 ?使患有骨结核或骨髓炎或瘤样病损、骨肿瘤的患肢相对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 ?矫正和预防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辅助矫正脊柱侧凸畸形。 ?使肢体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减轻局部炎症扩散。 ?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肢体肿胀,有利于软组织修复。 3.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 ?术前牵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如脊柱侧凸畸形的术前牵引有助于术中矫形复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前术后的牵引,还可防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术后牵引,减少术后并发症,如截肢术后和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后牵引。

骨科牵引术常用方式及要点详解

骨科牵引术常用方式及要点详解 骨科牵引术常用方式及要点详解 1牵引的定义 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抗软组织的紧张与回缩,使骨折和脱位得以整复,预防和矫正畸形。 2牵引的目的 患肢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减轻局部炎症扩散 保持肢体功能位 稳定骨折断端,镇痛,便于骨折愈合矫正和预防因肌肉挛缩所致的关节畸形 使骨折、关节脱位复位。 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回流,消除肢体肿胀 3牵引的分类 一、皮牵引 皮牵引是使用胶布或皮套等包裹患侧肢体进行牵引,进而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主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老年人的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或手术前 后的辅助固定治疗等。 牵引重量不超过5公斤,随时观察血运神经症状改变。 一般维持3-4周。 其牵引力通过皮肤、筋膜、肌肉,间接达于骨或关节。 皮肤有创伤、炎症、溃疡、粘膏过敏以及静脉曲张等疾病者,不宜使用皮牵引操作前,应将局部皮肤洗净、剃除毛发。 1、下肢皮牵引带牵引 2 、双腿悬吊牵引 3、枕颌带牵引 4 、骨盆悬吊牵引

、骨牵引 骨牵引是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 常常用于皮肤损伤、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宜行内固定的患者。 注意事项:每日观察避免过度牵引,超过8周更换牵引针,牵引过程 中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1、股骨髁上牵引 【适应症】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髋臼骨折、骨盆骨折 穿刺部位:在髌骨上缘 2 cm处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进 针,防止进针时损伤股动脉。 牵引重量:体重的1/6~1/8 ,老年人1/9,维持量为3 kg 2、胫骨结节牵引 【适应症】有移位股骨及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及陈旧性髓关 节脱位等。(临床上因胫骨结节位置表浅易定位,四周软组织少,操作简捷,胫骨结节牵引较股骨髁上牵引更常用) 穿刺部位:胫骨结节顶端下、后各 2 cm;由外向内进针,防止伤及腓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