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

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
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

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

魏一鸣(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提 要 从自然灾害系统的观点出发,阐述了自然灾害系统的特点,提出了自然灾害复杂性

的概念。基于前人研究的一些成果,讨论了分形、混沌、人工神经网络等非线性理论以及定性与

定量综合集成技术在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灾害复杂性的研究可以促进人类对

自然灾害整体行为的探索。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复杂性 复杂系统

分类号 中图法 X43

1 前 言

长期以来,自然科学一直围绕着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决定性与随机性、无序与有序等基本问题进行着艰苦的探索,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随之经历着一个由简单性向复杂性的根本转变[1]。近年来,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的研究已引起了诸多不同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兴趣。从而促进了有关交叉学科及新理论与新方法的深入研究。

自然灾害所表现出的不均匀性、多样性、差异性、随机性、突发性、迟缓性、重现性以及无序性等复杂性的特点,使得 简单 的理论和手段已不适宜于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开展而日趋复杂化的自然灾害系统的研究。本世纪70年代末,由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引入,为自然灾害的研究注入的新的生机。而80年代中后期,突变理论、协同论、耗散结构理论以及分形理论的应用,则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灾害研究。到现在,20世纪90年代,分形、非线性、混沌等理论在自然灾害研究中正以一种强大的趋势,汇聚在一个研究热点 自然灾害的复杂性研究,复杂性理论在自然灾害的研究中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复杂性到处都有,复杂系统无处不在。然而,关于什么是复杂性?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2],任何事物或现象的复杂性,可以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归纳出两种意义上的复杂性,即存在意义上的复杂性和演化意义上的复杂性。所谓事物或现象存在意义上的复杂性,是指其组成系统具有多层次结构、多重时间标度、多种控制参量和多样的作用过程。而演化意义上的复杂性是指当一个开放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时,不可逆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所演化出的多样化 自组织 现象。因此,关于自然灾害的复杂性可以从自然灾害系统的观点出发,探讨其存在意义上的复杂性和演化意义上的复杂性。2 开放的自然灾害复杂系统

正如美国科学院与工程院在1987年的报告 Confronting Natural Disasters 中所述:当第18卷第1期 地 理 科 学 V ol.18N o.11998年2月 SCIENT IA GEOGRAPHI CA SIN ICA Feb.,199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及国家 九五 科技攻关项目(项目号95-B02-02-02)中的部分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魏一鸣,男,博士后。

收稿日期:97-01-05;改回日期:97-06-18

自然物质运动变异到足以给人类的生存和物质财富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和破坏时,也就形成了自然灾害。由于自然物质运动变异形式是多样的,且相互联系,因此,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环境和特征的整体。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这一整体就是自然灾害系统。自然灾害系统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既对人类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也反馈于自然灾害系统,它们又共同促进自然环境变异,而自然环境变异对人类的生存和活动,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展,又起着反馈作用。图1描述了自然灾害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自然环境变异以及地球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图1 自然灾害系统及其环境关系示意图(据文献[3])

Fig.1Diagram of sys tem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relationship w ith its environm et [3]

针对自然灾害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2.1 系统组成的层次性和高维性

从图1中我们可以知道:自然灾害系统(用S 表示)至少是由气象灾害系统(S 1)、生物灾害系统(S 2)、海洋灾害系统(S 3)、地震灾害系统(S 4)、地质灾害系统(S 5)、火山灾害系统(S 6)及异常灾害系统(S 7)等7个子系统组成;每一个子系统又由各自的子系统组成,例如:气象灾害子系统(S 1)又由洪涝灾害系统(S 11)、干旱灾害系统(S 12)、台风灾害系统(S 13)、冷冻灾害系统(S 14)、风暴灾害系统(S 15)等子系统组成(称为自然灾害孙子系统);每一个孙子系统又由各自的子系统组成,例如:冷冻灾害子系统(S 14)是由冷害(S 141)、冻害(S 142)、冻雨(S 143)、结冰(S 144)、雪害(S 145)等子系统组成(称为自然灾害孙孙子系统);如此逐层分解,构成了具有层次结构的自然灾害系统,显然这样的系统具有极高的维数。图2描述了自然灾害系统的层次结构及维数特征。

2.2 系统中各子系统关联的复杂性

从图1我们不难发现组成自然灾害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关联。这种关联不仅

26

地 理 科 学 18卷

图2 自然灾害系统层次结构

Fig.2 H i erachy of the system of natural disasters

表现在结构上,而且还表现在内容上,例如,它可以是物质、能量或信息的关联。显然,它们之间的关联是极为复杂的。由此导致了自然灾害群发的复杂性。例如,台风灾害链、寒潮灾害链、暴雨灾害链、地震灾害链。

2.3 系统的不确定性

自然灾害系统的边界、结构和功能都具有模糊性,而且系统中各种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4],难以预测,甚至因灾害造成的危害也是极其复杂、多样。这些随机性、模糊性和未确知性是自然灾害系统不确定性的具体表现。

2.4 系统的开放性

自然灾害系统是复杂地球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不断地与环境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自然灾害系统不但与各圈层的运动与变化存在着物质、能量的交换,而且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各种形式的交换。这些特征体现了自然灾害系统的开放性。

2.5 系统的动态性

由于地球的各圈层、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及自然环境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从而引起自然灾害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使得自然灾害系统呈现显著的动态性。

2.6 系统的非线性

自然灾害系统对于环境的输入响应不具备线性叠加性质。例如,同一种自然灾害事件,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域,其规模量级大小和损害数量程度方面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由于不同的地域的背景条件,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差异,所以自然事件的规模和造成的灾害损失之间不可能构成线性函数关系。又如,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当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处于一定水平以下时,不会发生洪涝,即无响应,随着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提高,可能发生洪涝灾害,但其危害性并不一定和降雨量及降雨强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5]。这些

都表现了自然灾害系统的非线性特征。271期 魏一鸣: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

28 地 理 科 学 18卷

上述6个方面的特点,突出表现了自然灾害系统的高维性、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及其非线性。因此,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说,自然灾害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复杂大系统。针对这一系统的控制与管理,无论采用经典的理论,还是传统的技术,都遇到了困难。因此,必须探讨应用新的概念和方法来研究自然灾害的整体行为和演化规律及其调控机制。

3 自然灾害的复杂性研究

以上讨论,是从存在意义上的复杂性方面,对自然灾害复杂性的一种自然现象描述和特征概括。突变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以及分形理论、混沌理论等理论和方法被认为是揭示自然界复杂现象的有效工具。关于它们在自然灾害中的应用研究,统称为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下面结合众多科学家对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的部分成果,进一步探讨其演化意义上的复杂性。

3.1 自然灾害的分形特性研究

分形与分维研究是探索自然界复杂性这个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潮流中方兴未艾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之一。它是70年代初由B.B.M andelbrot创建和发展的[6]。Mandelbrot通过研究发现,尽管自然现象气象万千,错综复杂,五彩缤纷,但往往存在一种自相似性(Selfsimilar-i ty)。这种自相似现象不仅限于形体方面,而且还可以表现在功能、形态、信息等多方面,反映了广义全息现象的普遍存在。

分形理论的定量工具是 分维 (Fractal dimension)。分维通常用分维数(即分维数值)来表达,分维数包括:容量维数(Capacity dimension)D0、信息维数(Information dimension)D1和关联维数(Correlation dimension)U等,它们的定义分别是:

容量维数

[lim N(r)/log(l/r)]

D0=lim

r 0

式中 r 测定尺度;

N(r) 测量的次数;

信息维数

[- P i(r)log P i(r)/log(l/r)]

D1=lim

r 0

式中 r 概率事件的概率;

- P i(r)log P i(r)/log(L/r) 概率事件的申农熵(Shannon s entopy),是刻画

混乱度的手段。

关联维数

[(1/N2) i=j H(r- x i-x j )/log(l/r)]

U=lim

r 0

式中 H 函数特征,当r x i-x j 时,H=1;否则H=0。

毋庸置疑,自然灾害作为复杂自然现象中的一个特例,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自相似性,而且已有部分现象得到验证。

陈颢曾对地震灾害的分形特性做过深入研究[7],证明了地震灾害具有能量分形特征,时间分形特征及空间分形特征;其中能量分形的分维数D1与地震的b值之间存在简单的关系,即b=D1/2,除此之外,他还通过研究,认为地震前兆的特点是在时空四维空间中的降维演化过程。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有特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一旦这种分析成立,就意味

着地震预报的研究面临重大的变革。

Rundle 等(1994)曾探讨了飓风、海啸、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率或大小关系以及这些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频率与大小关系,并论证了它们也服从统计幂指数分布规律关系[8]

,也就是说,它们具有统计意义的分形特征,从而在更加广泛的领域里证明了自然灾害的自相似性的存在。杜兴信(1995)也曾分析了多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和致灾损失的频次或大小关系,结果表明,普遍服从幂指数分布规律,从而论证了分形特征的存在[9]。通过他的研究认为地震和洪水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的分形特征尤为明显,且分维数可在2~3个量级区间成立;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他认为不同灾种、致灾因子和致灾损失的分维值与成灾机理、致灾因子的复杂程度有关。可以预见,如果他们的研究结论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将极大地丰富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模型,从而直接为防灾与救灾决策服务。

毫无疑问,分形理论正在探索自然灾害的复杂性或更确切的说,自然灾害的自相似特征中展现了其巨大的潜能。

3.2 自然灾害的混沌特性研究

前已述及,自然灾害系统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与随机性。而事实上,确定性与随机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于是面对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行为,人们受到了挑战。如一旦地震出现了,地面不规则运动剧烈,地表裂缝四起,这是典型的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跨越的现象。显然是一个确定性有序状态与随机的无序状态的联系问题。再如洪水灾害出现时,河川泛滥、一片汪洋,也呈现出了一种无序的状态。但是针对这些自然灾害的无序现象,它们是如何跨过有序到无序的分界面?这是被传统理论和方法认为是非常深刻而难以解决的问题。混沌的诞生,担负起解释某些自然灾害复杂行为的使命。

奥地利数学家Kurl Godel 不完备定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数学系统都是不完备的,在任何特殊的逻辑系统中总存在可以提出但很难回答甚至不能回答的问题。1963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气象学家Lorenz 在他所研究的大气对流确定性模型中发现了非周期的,看起来很混乱的,类似于随机过程的行为(Lorenz,1963),之后又有许多科学家如物理学家Ruelle(1971),生物学家(1974)等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发现了 确定性系统中的内在随机性 现象。这种内在随机性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混沌现象。混沌一词是由美国马黑兰大学J.A.Yorke 于70年代初提出并首次见诸于1974年在美国 科学 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 无世纪交叠的生物群:稳定点、极限环及混沌 的文章。

混沌一词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然而,混沌理论用于解释自然灾害复杂行为却是近几年才开展的。

王顺义等曾从混沌态的无序特征,特别是其中某些量的变化曲线的特征出发,结合某些自然灾害中的一些量的变化曲线与之相比较,从而论证了洪水灾害、地震灾害具有混沌态无序的特征[10]。不但应用混沌理论初步解释了洪水灾害、地震灾害演化与形成的混沌机制。而且对这些具有混沌特性的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出了新的方向。傅军等人从洪水的时间序列出发,应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及其信息提取,对洪水的时间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1],认为洪水时间序列具有混沌动力系统的某些特征,即存在具有较低分维值、正的李雅普诺夫(Lyapunov)指数和柯尔莫哥诺夫(Kolomogorov)熵的奇怪吸引子,从而进一步从演化规律上论证了复杂的洪水现象是由其内在非线性动力系统演化的结果。

自然灾害的混沌特性研究,是从新的角度揭示其成因规律,并将有利于人们进一步建立291期 魏一鸣: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

30 地 理 科 学 18卷

自然灾害的分析和预报模型。

3.3 自然灾害预报的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称为神经元的简单信息单元组成,每个神经元不仅从邻近它的其他神经元接受信息,也向邻近于该神经元的其他神经元发出信息。整个网络的信息处理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由于神经网络具有组织、自学习和联想记忆功能,并具有分布性、并行性及高度鲁捧性等性能,从而在模式识别、系统辩识、预测、控制、图像处理、函数拟合等问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不同地域的科研工作者,也将其应用于自然灾害的研究中。例如,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地震的预测预报、滑坡的预测预报,降雨的预报,灾情综合评价研究[12]。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已有许多见诸于报端。

3.4 自然灾害的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研究

开展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使人类能更好地认识自然灾害的性质与特点、发生的基础、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另一方面是要对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破坏进行科学评价。从而最终为减灾、救灾的决策服务。因此,这是一项依赖于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需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13]。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将专家群体(各方面有关专家)、统计数据和各种信息资料与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系统,充分发挥这一系统的整体优势。 综合集成 是靠人用计算机来综合专家群体的定性认识以及在大量数据、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上升为定量的认识,这种集成是在功能集成、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实现的。

基于上述思路,我们正在开展 基于GIS的自然灾害的复杂性研究 。这一研究工作的实质就是在地理信息系统(Geo-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的支撑下,充分发挥其定位、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功能,并结合非线性科学中的分形、混沌、神经网络等方法,建立洪水灾害行为的时空模拟模型、灾情分析与评价模型、辅助减灾决策模型等模型。从而实现洪水灾害的预测、模拟、分析、评价与决策的综合集成。

4 结 语

复杂性理论与方法的诞生,为深入开展自然灾害的复杂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方法论。并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灾害整体行为的探索,揭示其复杂行为的规律、本质及调控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严峻的自然灾害问题。

参考文献

1 G尼科里斯,I.普利高津.探索复杂性.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4

2 张焘.关于促进复杂性研究的考虑.见:中国科学院复杂性研究编委会.复杂性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3

3 国家科委重大自然灾害研究组.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64~65

4 申曙光.灾害的基本特性研究.灾害学,1993,8(3):3

5 杨达源,闾国年.自然灾害学.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85

6 M andelbrot B B.T he Fractal Gemetory of Nature.S an Francisco:Freeman Company,1982.2.

7 地震科学联合会.地震科学整体观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14~16

8 Rundle J,et al.W orkshop Held on Natural Disasters.EOS,1994,75(13):103.

魏一鸣.基于GIS的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1996

9 杜兴信.自然灾害的自相似性质.灾害学,1995,10(2):1~6

10 王顺义,罗祖德.混沌理论:人类认识自然灾害的工具之一.自然灾害学报,1992,1(2):3~16

11 傅军,丁晶.洪水混沌特性初步研究.水科学进展,1996,7(3):226~230

12 魏一鸣.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模型.自然灾害学报,1997,6(2):1~6

13 戴汝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技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1,4(1):5~1

A RESEARCH ON THE C OMPLEXITY

OF NATURAL DIS AS TERS

Wei Y iming

(S tate K ey L ab.of Resour ce and Env ir onment I nf or mation System ,A cademia Sinica,Beij ing 100101)

ABST RACT

From t he v iew point of system of natural disasters,some features of this system are described,a new concept of the complex ity of natural disasters is put forward.On the basis of some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natural disas -ters,the applicat ion of fractal dimensio n and chaos,ar tificial neural network,as w ell as the compr ehensive tech -nology w ith qualitativ e and quantitative integration to the study on the complex ity of natural disasters are dis -cussed.T hroug h the study on the co mplexit y of natural disasters,the process of investig at ion o n t he w hole be -haviour of natural disasters w ill g et a pr omo tion.

Key Words:Natur al disasters;Co mplexity;Complex system 311期 魏一鸣: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

2018上海地理一模简答题汇编专题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2018.崇明.一模)欧洲西部是个风光怡人,社会经济发达,而且经常创造奇迹的地区,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主要为欧洲部分区域示意图,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南部最雄伟的山脉。 材料二:2017年10月10日凌晨,世界杯足球史上的又一个奇迹诞生了,那就是人口仅有33万的去年欧洲杯大黑马冰岛,历史上第一次杀进了世界杯。冰岛也是史上人口最少的世界杯参赛国。冰岛几乎整个国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 材料三:甲、乙两城市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相近,上表为两城市主要月份降水量(单位:mm)分布表 22.冰岛积极开发清洁能源,结合该国的位置、气候和地形推断其发展电力工业的资源优势。(6分) 答案: 22.冰岛处板块张裂带,地壳活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2分);冰岛处中纬西风带,常年风力稳定,有利于发电(2 分);冰岛地形山地多,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丰富,河流落差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2分)。《任答两点,共4分) (2018.崇明.一模)长三角城市群将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5月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安徽8个城市纳入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将提升核心竟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赴技创新中心,疏解非核心功能:引引领长三角域市群一体化发展。新融入地区将发挥区位优,建设承接产业技移示范区。 材料二:2016年6-7月,长三角地区连日暴雨导致多地次生灾害发生,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下图为长三角城市群范围、A区域河网示意图和A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23.分析A区域河网密布的原因。(4分) 24.指出A区域1991-2010年河网密度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5.比较A和B两地因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29.A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为平原地形,地势低平;人工开凿运河,(任答两点,共4分) 30.特点:水域面积减少,河网密度下降。(2分)河道泥沙自然淤积:城市化建设,填埋河道:农业围显。(任答两 点,共4分) 31.差异:A地洪涝:(1分)B地滑坡、泥石流(1分)原因:A地为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B地为低山丘陵,地势起伏大,降水充沛水流速度快。(2分) (2018.奉贤.一模)(一)读欧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和丁山脉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20分)

中国近十年重大自然灾害

2010年 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太原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 2月25日云南楚雄5.1级地震 3月6日: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北京有震感 3月4日:台湾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 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 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4月24日,敦煌、酒泉、张掖、民勤等13个观测站出现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其中民勤县19时10分能见度接近0米。12时许,自“93 5 5特大黑风暴”后17年来最大沙尘暴袭虐河西走廊,14时30分左右到达酒泉,16时左右到达张掖,19时25分民勤最大风力超过8级,能见度不到2米,汽车大灯全开只能照亮眼前3米左右的路面。据推测,黑风暴将于25日凌晨左右抵达华北地区,或将减弱至沙尘暴。 4月25日,台湾一条交通要道北二高七堵路段山崩,从空中鸟瞰,有大面积的崩坍。 4月26日10点59分台湾东部发生里氏6.6级地震,震央在台东外海190公里,深度20公里,全台有感。先岛群岛以南海域(经度123.7,纬度22.3),而美国地质勘测局报告称,台湾东南部26日发生里氏6.9级强烈地震。根据气象部门测报数据显示,这起地震震中是在兰屿地震侦测站东偏北的地方,地震深度20公里,其中台东成功出现最大震度是3.3,台北也明显感受得到这起地震。 4月26日13时40分左右,石家庄市区突然暗云压境,西部天空完全被昏黄暗红的云层笼罩,市区能见度霎时降低,有如黑夜即将降临。河北64县市今日午后遭遇8级大风袭击,其中邯郸市区一座大型铁塔倒地造成交通阻塞。石家庄市区能见度大幅降低,昼如黑夜,天空出现“红云”。

44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程序

目录 1 目的 (3) 2 范围 (3)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组织机构 (3) 职责 (3) 4 相关文件 (8) 5 工作程序 (5) 暴雨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5) 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5)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6) 应急资源 (7) 人力资源保障 (7) 物资保障 (7) 医疗卫生保障 (7) 交通运输保障 (7) 治安维护保障 (8) 信息和通信保障 (8) 经费保障 (8) 6记录 (8)

1 目的 为提高公司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公司员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促进公司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各部门可能存在的暴雨、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各子公司可参照执行。 3术语和定义 无 4 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 公司设立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公司总裁任总指挥,安全分管副总裁任副总指挥,公司党、团、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各部门、子公司第一责任人和分管安全领导为指挥部成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办公室和6个专项行动组,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公司综合部,综合部总经理任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任办公室副主任。 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宣布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领导、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承担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

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制定应急工作有关制度和措施,指导各部门、子公司专项应急预案与公司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协调与衔接,指挥协调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开展培训与演练。 疏散引导组职责 负责引导公司员工迅速有序地逃离灾害现场和危险区域,到达安全地点。同时积极做好受灾人员的安抚工作,协助各单位清点人数,向指挥部报告人员疏散情况。 应急行动组职责 负责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快速进入现场,及时消除安全风险,控制灾害影响扩大。医疗救护组职责 负责自然灾害现场的伤员抢救与护理,必要时组织救护车辆紧急将伤员送医院救治。 信息联络组职责 负责收集应急工作相关信息并通报给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将上级指令准确、及时地传达给各相关单位,确保整体行动协调一致。 条件保障组职责 负责在自然灾害处理过程中为其他各专项行动组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和技术支持,保障全过程的顺利实施。 志愿消防队职责 负责抢救公司重要的物资设备,以及在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合公安消防队进行灭火作业。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1、自然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根据自然资源按利用分为:①土地资源、②水资源、生③物资源、④气候资源、⑤矿产资源。 (2)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可分为:①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3)根据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可分为:①气候资源、②海洋资源、③陆地自然资源。 2、气候资源及利用 (1)气候资源的特点 ①气候资源是可再生资源;②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③气候资源的数值;④气候资源有较大变率。 (2)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①气候资源与农业:A、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B、一地气候资源往往决定该地区的作物种类和种植制度。 ②气候资源与建筑 A、日照与街道方位: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以使街道两侧较好地、公平地获得光照。B、风与城市规划。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盛行季 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风向的市郊。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③气候资源与交通 A、公路、铁路设计要考虑暴雨及其引发的泥石流、大风出现的频率及冻土积雪的深度; B、桥涵、路基高低要考虑暴雨强度;

C、机场选址,宜选少云雾和暴雨频率较少、风速较小、距城较远的地方。 ④气候资源与旅游 不同气候区域的气候景观的独特非凡性,如冰雕、雾凇、日光等。 3、海洋资源及利用 (1)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①化学资源: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②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③矿产资源:大陆架海底——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硫等;近岸带滨海区——砂、贝壳、金属矿;深海海盆——锰结核。 ④海洋能源: 优点: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 缺点:密度很小,利用难度大。 具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和波浪发电。 (2)海洋渔业生产 ①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 A、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繁盛。 B、温带海域:鱼类饵料浮游生物丰富。 C、寒暖流交汇或冷海水上泛,饵料比较丰富。 ②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 ③主要渔业国:我国和日本等国家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3)海洋油气开发 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开发和勘探的工作基地。

我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2010年 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太原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 2月25日云南楚雄5.1级地震 3月6日: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北京有震感

3月4日:台湾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 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 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4月24日,敦煌、酒泉、张掖、民勤等13个观测站出现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其中民勤县19时10分能见度接近0米。12时许,自"93 5 5特大黑风暴"后17年来最大沙尘暴袭虐河西走廊,14时30分左右到达酒泉,16时左右到达张掖,19时25分民勤最大风

自然灾害保险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子、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中选择一项填写): B 参赛队员信息表(务必填写清楚作为日后给创新学分和选拔的依据) 日期:2013年8月11 日

自然灾害保险问题的研究 摘要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自然灾害比较频繁,面对自然灾害中的保险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促进农业保险各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做好农业灾害保险,减少因灾害导致的农户损失,体现政府为保障国家农业生产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农业灾害保险险种方案的风险及其合理性,进而设计出更实际可行的方案。 针对问题一:基于本问要研究P省现有农业灾害保险险种方案的风险及其合理性的原因,我们采用了农作物灾害模型,在此基础上,评判分析方案的合理性,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得到农作物生命周期的时间信息,然后结合附件二的天气数据,统计分析得出P省自然灾害发生的总概率,最终得到保险公司的赔款金额,进而得到保险险种方案的合理性。 针对问题二:基于本问要求将不合理的农业灾害保险险种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其可行性作出定量分析的原因,我们采用了一种风险评估体系及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及题目数据,得到保险费率的厘定和保险金的确定,然后运用变异系数法和风险评价法,对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作出评估,得出新保险费率降低了保险公司风险,对农民影响不大,且自然灾害风险度越小,对农民和政府越有利,并总结出新的评定标准。 针对问题三:基于本问要根据某省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农业保险险种方案

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全部

自然灾害知识点梳理总结: 防治自然灾害的通用措施: 1.加强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 机制。 2.对已发生地区进行跟踪监测,及时掌握引发- ----灾害的动向,为预报-------灾害提供信息。 3.加强对-------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的 政策法规。 4.加强预防知识教育,提高人们的意识。 5.加强-------预报,启动应急案。 6.及时有计划的转移和安置民众。(水文、地质 灾害) 一.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的原因: 1.处在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2.处在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3.国土面积大,地形复杂多样,滑坡泥流多发。 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季风的不稳定或规律反常, 导致我国多旱涝灾害。 5.海岸线长,多台风、风暴潮。灾情重再加上我国是发展 中经济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

(1.2点是指特殊地理位置、3点是指特殊地貌、第4点 是指特殊的气候)。 二.自然灾害频率上升的认为原因: 1.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植被破坏,使地质灾害加重,水旱灾害频发,风沙灾害加重。 2.围湖造田降低了调蓄洪水的能力。 3.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导致涝加重。 4.大型工程造成地质灾害加剧。 5.沿海红树林、珊瑚礁的破坏加剧了台风、风暴潮的威胁。 三、我国东部地区成为自然灾害的重灾区: 1.季风区,是洪水暴雨集中的地区,地势低平,有大面积的涝区。 2.东南沿海受台风暴雨的影响大。3、北部有旱灾虫灾寒潮等灾害。 4.东部地区灾害种类多,人口稠密,受灾体脆弱,灾害群发。四.西南地质灾害重: 自然原因: 1、地质构造复杂,山高谷深,位于板块交界处,构造运动 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泥流。 2、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易发生滑坡。

灾害风险评估

题型:填空、选择、概念、简答(不需展开,完整句子)、论述(写满2/3)、计算 第一章 1、灾害: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自然与人为综合的原因,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害,产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不利后果的现象。 2、灾害分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3、灾害系统的组成:孕灾环境(孕育产生灾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致灾因子(又称为灾源,即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等孕灾环境中的异变因子)、承载体(各种致灾因子作用的对象,是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的社会与各种资源的集合)和灾情(在一定的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条件下,由致灾因子导致的灾害所产生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情况)。 4、风险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灾害发生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组合。更具体地讲,风险定义为由自然或人为诱发危险因素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有害后果或预期损失发生的概率。 5、表达式:R=H×V R—风险 H—致灾因子 V—脆弱性 R=P×C P—灾害的可能性 C—灾害的后果 6、风险的两大要素:概率和后果 7、概率风险:可以用概率模型和大量数据进行统计预测的与不利事件有关的未来情景(如:交通事故) 模糊风险:可以用模糊逻辑和不完备信息近似推断的与特定不利事件有关的未来情景(如:地震灾害) 不确定风险:用现有方法不可能预测和推断的与某种不利事件有关的未来情景(如:纳米技术风险) 8、灾害风险理念的形成包括:灾变研究、灾度研究、灾害风险研究 9、灾害风险评估:衡量灾害风险程度的方法,即通过风险分析的手段,对尚未发生的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10、灾害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孕灾环境是导致致灾因子形成的因素,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共同对承灾体构成威胁,从而使承灾体具有承受侵害和损失的危险,进而出现灾情。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灾情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 11、消防部队主要承担的工作: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倒塌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事故、爆炸及恐怖事件、群众遇险事件 第二章 1、灾害风险评估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承灾体的脆弱性评估、灾害的损失评估(和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评估) 2、致灾因子的危险性主要包括致灾因子的强度和发生概率 3、灾害损失包括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损失的量化方法有:绝对量化法、相对量化法和专家评定法 4、灾害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灾害风险分析是可操作的,手段有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复杂性 5、随机不确定性与模糊不确定性的区别:(1)前者是因为自然的原因并不是总能被知道,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测仅仅是近似正确;后者是由于尺度的模糊性或人们掌握信息的不完备(2)前者用概率测度,抽象为随机事件;后者把经典集合中的决定隶属关系灵活化,从而

(完整版)了解自然灾害

了解自然灾害 武进区漕桥小学朱叶平 活动目标: 1、知识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理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2、情感态度: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享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提高相互欣赏的能力。 3、价值取向: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1、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电子白板播放龙卷风视频) 从刚才那段视频中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 这几位在短短30秒钟的时间里就收集了这么多的信息,还能把收集到的信息与实践生活联系起来,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刚才大家谈到,龙卷风是自然灾害的一种。(板书:龙卷风自然灾害) 2、你对自然灾害了解多少,跟大家说一说。(学生交流) 3、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相信看了这段视频之后,你对自然灾害会有更多的了解的。(播放第二段视频) 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还知道其他的自然灾害吗?(相机板书: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 4、那到底什么是自然灾害呢?(电子白板出示百度截图,了解自然灾害)你们想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灾害吗?那我们就围绕“了解自然灾害”在今后一个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研究。 二、确定研究小主题。 1、小组商讨。 关于自然灾害,你想研究哪一种?这样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商量一下,确定一个感兴趣、也便于开展研究的问题,写在小纸条上。 (学生小组讨论,确定研究小主题) 2、汇报交流。

自然灾害受害者国际法保护中的问题探析

对自然灾害受害者的国际法保护 [文章摘要]: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灾害是自古至今都困扰着人类的话题,如果存于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那么人与人之间将失去彼此的信任,整个社会将失去秩序,人类也将随之失去整体的幸福与安全。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自然灾害已成为人类安全的最大威胁。如何加强自然灾害受害者的保护成为现实的社会问题。本文旨在以自然灾害受害者的基本人权为立足点,从自然灾害受灾国与国际援助两个层面探讨对自然灾害受害者的国际法保护,期冀自然灾害的国际保护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以形成完善的受害者保护国际制度保障基本人权。 [关键词]生命权自然灾害人道主义援助 Exploring the protection of victims in natural disaster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Abstract]:Like Weather, one's fortune may change by the evening. Disaster is always the disturbing topic since ancient times. If everyone makes danger in their living society, there will be no trust, no public order, then happiness and safety will be away from human being. Today, natural disaster has become the most severe threat towards human security with its frequent occurrence. How to enhance the protection of the victims remains a great issue. It'll be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of international law issue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victims through aids of disaster stricken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hich gets a foothold at the basic rights of victims in natural disasters, in order to catc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attention, and moreover, form an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protection of natural disaster victims. [Keywords]:Natural disaster Right to life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导言 灾害之于一国发生,最初只是受影响国的国内问题,然而当受影响国拒绝或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无力对灾害进行救济时,便需要国际援助力量增强人员保护力度。因此即便灾害本身并无涉外性,对受害者的保护仍然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因为国际援助力量通常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有些灾害规模很大,具有国际性,但管制与灾害有关的国际法仍然相对不成熟,目前没有世界性的公约涵盖救灾的所有方面,适用于灾害的重要多边公约一个也没有。①从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组织在人员保护问题的动态上,我们可以看到该问题之其迫切性——2007年12月,国际法委员会将“发生灾害时的人员保护”(protection of persons in the events of disaster)专题列入其工作方案,并于2008年9月23 日召开的第63届联合国大会对该专题进行辩论,并通过一系列决议。这说明灾害中的人员保护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国际社会亟需一套全面的灾害中的人员保护公约。笔者注意到国际法委员会在 ①See ,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A/CN.4/590, available at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6056718.html,/TMP/4274140.html, page.7last viewed 28th .Nov.2008.

第12讲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第十二讲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一、自然资源与人类 读“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回忆课本知识。 (1)根据自然资源的概念,图1甲乙丙丁图例中,能恰当代表图2中各种物质的是乙。 (2)图2中的各种资源都属于同一类型,即矿产资源。这种资源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其数量是有限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与此相对的是可再生资源,例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 (3)矿产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受地质作用制约,金属矿分布在岩浆岩地区,煤炭和石油等分布在沉积岩地区。气候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 (4)从图2可以看出,矿产可开采寿命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消费增长率大的矿产,其

开采寿命衰减得较快。事实上,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实现资源最优耗竭,减少浪费,延长其资源耗竭时间。 (5)将自然资源的各个共性特征与其相对应的利用原则用直线连起来。 ①分布的不平衡性A.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②资源间的联系性B.加强科技攻关挖掘潜力,提高资源利用能力和水平 ③数量上的有限性C.因地制宜,发挥各地优势,搞好资源调配 ④利用的发展性D.全面评估,注意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 答案①—C②—D③—A④—B 二、自然灾害与人类 考向一自然资源与人类 (2016·江苏学测9~10)下图为“某道路照明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道路照明除了利用太阳能外,还利用了() A.水能B.核能 C.生物能D.风能 2.不同地区,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不同。影响倾斜角度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方时差D.地形状况 答案 1.D 2.A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在路灯的上方还有一个小型发电风扇,所以其除了利用太阳能以外还利用了风能。第2题,太阳能电池板倾斜的角度与当地的纬度有关,纬度影响太阳高度,一般纬度高的地区太阳高度小,电池板的倾角大。 拓展延伸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存在问题及对策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2青海气象2007年第4期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王 (青海省气象局 墓 西宁610001) 摘要: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前提. 本文从自然灾害属性,特点和应急特点人手,探讨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应注重和加强的工作,即:自然灾害应急管 理,监测,预警是起点和首选策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是灾害应急管理的主线;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自然灾害应急 管理的基础;全民应急意识是有效应急的重要资源;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是自然灾害应急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1引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增强全社会防灾减 灾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重要利益问题.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保 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前提.加强应急管理,是维 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政治为民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 2自然灾害的属性及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概念 2.1自然灾害的属性 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把突 发灾难性事件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自然灾害,事故 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现代汉 语词典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水,旱,病,虫,鸟,兽, 风,雹,霜冻等自然现象造成的灾害.据此定义,自 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主要包括引发灾害的致灾因素是由自然现象引起的,其严重程度是由自然现象的变异程度决定的.其社会属性包括其承灾体是由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以及物质与人群的承灾能力. 2.2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自然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频繁,是世界上危 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暴

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研究与实践进展

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研究与实践进展* 袁艺 摘要: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是科学开展灾害管理工作的基础。灾情评估以单次灾害过程的灾前预评估、灾中应急评估、灾后综合评估以及区域灾情评估为主要内容,基于历史灾情统计资料的评估方法、基于承灾体易损性的评估方法、现场抽样调查统计方法、遥感图像或航片识别法、基层统计上报方法、经济学方法等是灾情评估的主要方法。灾情评估的目标从对灾情的估算和统计扩展到对灾情大小的分级,评估内容上逐步重视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评估方法上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以及建立灾情评估系统是灾情评估研究与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内外研究和实践成果在减灾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亟待加强,迫切需要形成包括对单次灾害过程的灾前预评估、灾中应急评估、灾后综合评估以及区域灾情综合评估在内的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的内容体系、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体系和评估方法体系。 关键词:灾情评估;灾前预评估;灾中应急评估;灾后综合评估;区域灾情评估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志码:A 1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技术进步、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快速城市化、环境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极端气候事件和巨灾不断发生,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人类的生命、生产、安全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1],促使人类社会日益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我国也同样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自然灾害呈现极端事件频次增加、损失加剧、灾害连锁反应、多灾并发等特点,特别是2008年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情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从广义角度讲,灾情是各种灾害发生情况的简称,包括灾害发生的范围、强度、次数及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和社会经济影响等。从狭义角度讲,灾情是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情况。本文以狭义的灾情评估为核心,兼顾广义的灾情评估。灾情评估工作贯穿整个灾害管理工作,客观的灾情评估是一切灾害管理工作的出发点。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英国等就开始了单灾种和多灾种的灾害灾情评估研究,逐步在相关的减灾法规中强调灾情调查、统计、评价以及据此确定的减灾责任与救灾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灾害的风险管理。2005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形成了《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 2005—2015年兵库行动纲领》,提倡各国政府应加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其中强调加强灾害损失评估,加强分析、总结并发布灾害发生率、影响和损失情况的统计资料。 随着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不断引入,灾情评估也逐步得以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灾情评估研究和实践较多,已趋于成熟。在美国,灾情评估发展历史久, 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邦紧急事务所联合国家建筑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共同研制了一套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系统——HAZUS系统,主要包括对地震、洪水和飓风等灾害的评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灾情评估技术方法体系。2006年2月,美国政府发布了对卡特里娜飓风的联邦应对工作经验教训的评估报告,对飓风的人员伤亡、损失和影响进行了评估。在日本,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会评估灾害损失,包括河流、道路、林业和渔业设施、教育设施、卫生及福利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等,私人智囊团及当地政府也开展相关评估, 2003年10月,日本中央防灾委员会组织成立灾害教训技术调查组,该组织将灾害损失状况、当局应急、对人们生活条件和社会经济影响等信息进行分类归档,以供分析研究。在澳大利亚,紧急事务部门和气象部门共同开发了一套灾害评估工具(EMA)对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在意大利,民防部建立了地震应急系统,形成了灾害发生后的3个阶段的快速评估,第一阶段就是在发震后数分钟内利用地震模拟与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评估;第二阶段是在震后10分钟到2小时内的动态评估;第三个阶段是人员到达地震现场的调查评估。 国际组织对灾害评估工作也较为重视,近年来发展了一系列较为大型的灾害评估工具,包

风险评估报告

综合灾害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按照2012年《全国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具体要求,根据社区综合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程序,对社区综合灾害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估。现将评估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易发灾害信息 前进社区位于颍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西北,东至解放北路;西至西城墙路;南起鼓楼广场;北到专署后巷。辖区面积约0.22平方千米,辖区内有2个较大居民小区,13个单位家属院,2所学校,1所医院,8家单位和社会团体。社区划分为12个居民组,总人口6237人。其中流动人口228人,14周岁以下1037人,70周岁以上人员783人,生活不能自理人员11人,残疾人员36人; 社区位于阜阳老城区,主要易发灾害风险为内涝和火灾。辖区有多处历史古迹和始建于上世纪中期的老旧建筑,主要沿解放北路、建设街、文德路、三义街一线密集分布,其中多数墙体表面破损、部分结构出现倾斜等。多数老建筑电线杂乱且老化,还有部分居民在建筑旁边或院内堆积了可燃闲置废物;发生火灾、坍塌的可能性较大。可能危及人口660人,灾害风险面积26000平方米;文德路、三义街居民区房屋分别滨临西城内河和刘琦公园外围鱼塘,每年7、8月份多雨季节,易发生

内涝灾害,可能危及人口200人,灾害风险面积10000平方米。 二、社区灾害的主要特点、信息、等级情况 社区风险评估小组本着“减灾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方针,运用相应的灾害风险评估程序,对易发生的灾害风险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整改意见,推荐安全措施,再通过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落实。最终达到消减和控制灾害风险的目的。 1、火灾灾害:火灾是指时间与空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财物和人身伤害的燃烧现象。本地秋、冬季节少雨,空气干燥,可燃物质的水分含量较少,最容易发生火灾;同时,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也是发生火灾突出根源。由于天气寒冷,家庭用火、用电、用气量增加,引发火灾的不安全因素也明显增多。 根据火灾损失(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物直接损失金额)分为:从损失危害和过火面积分为重大火灾、较大火灾、一般火灾,分别用红、橙、黄色表示 2、洪(内)涝灾害:由于持续降大雨、阵雨使低洼地区发生淹没、渍水的现象。本地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暴雨天气,但较大范围的集中降雨一般出现在7、8月份。前进社区地势较高,发生洪灾的可能性不大,短时间集中降雨时,位于西城河、鱼塘沿岸地区较易发生内涝灾害。通常由重到轻分为一、二、三共3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色表示。 3、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没有季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含答案)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只供学习与交流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一、选择题 读世界六种主要能源消耗比重变化图,完成1~2题。 1.图中曲线4表示的能源种类是() A.天然气B.水能C.核能D.其他可再生能源 2.据图,从现在到2035年() A.煤炭消耗量下降B.新能源比重超过常规能源 C.水能消耗持续增长D.曲线3表示其他可再生能源 下图示意1950~2010年中国干旱指数(水分亏缺量与持续时间的函数)、有效灌溉面积、农田灌溉用水量和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的变化。完成3~4题。 3.有效灌溉面积、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和农田灌溉用水量曲线分别对应()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③、①、②D.①、③、② 4.农业节水技术大面积推广主要起始于() A.1950年B.1965年C.1975年D.1988年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四地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关于四地风能资源分布及原因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风能贫乏区;盛行中纬西风,地形闭塞 B.②风能较丰富区;盛行西南季风,地形平坦 C.③风能可利用区;盛行东南季风,地形闭塞 D.④风能丰富区;邻近冷气团源地,地形平坦 6.下列四地风能资源丰富程度与④地最接近的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D.东南沿海地区 下图为1995年以来我国三种资源进口依赖度曲线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我国三种资源进口依赖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95~2013年铁矿石资源进口依赖度逐年增加 B.2001年铁矿石需求量小于原油和铜矿石 C.2006年铜矿石的需求量比2001年低 D.从2008年原油进口量超过需求量的一半并呈上升趋势 8.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我国资源进口依赖度的是() A.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B.广开源流,增加资源的进口渠道 C.研发新材料,开发新能源D.加大本国相关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 2016年8月中旬,四川暴雨不断,导致山谷中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9~11题。 9.此次地质灾害是() A.洪水B.地震C.泥石流D.暴雨 10.四川此次发生灾害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A.暴雨B.植被破坏C.山高谷深D.火山喷发 11.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预警、预报B.抢修道路C.植树造林D.修护坡工程 下图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12.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李林中学高一年级地理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生使用时间 第 周 课题 主备 审核 使用教师 编号 编写时间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荆占军 程 鑫 【课前导学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及主要危害。 2. 掌握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3.学会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研究减轻自然灾害的对策。 【教学重点难点】 1.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 【知识要点】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损失的自然事件。 2.分类????? ③ 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④ 灾害:干旱、洪涝、寒潮、沙尘暴等⑤ 灾害:农业、林业病害、虫害等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等 3.特征????? 周期性、⑥ 性、⑦ 性复杂性、⑧ 性、⑨ 性 【规律总结】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特征 含义 潜在性 灾害发生之前都有长短不一的孕育期,用来积累或转换能量,以打破原有平衡和稳定性 突发性 灾害出现之前常没有可直接感受的前兆或严格的规律可循,通常不易被人们察觉和分辨 周期性 相同事件间隔一定的周期后反复发生 群发性 一些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灾害常常接踵而至或者是相伴发生 复杂性 灾害的周期性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时间尺度上;某种灾害常常与其他灾害组成灾害链 多因性 一种原因可能引起多种灾害,同一事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 1.自然灾害的危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⑩____________,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____________。 2.我国的自然灾害:?________和?________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广。?________灾害危害程度较大。 【规律总结】.自然灾害的危害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 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 a .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__________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________暴发而使江河水 位陡涨,导致河堤?________、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________的现象 b .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____________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

昭通地区自然灾害评估

昭通地区自然灾害评估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昭通市自然灾害评估 姓名:周旭 班级:14级地科2班 一、地理位置:昭通地区在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中心位置。北纬21°34'~28°40'、东经102°5'~105°19'之间。西、北与四川凉山州、宜宾地区相望,东与贵州毕节地区界邻,南与本省曲靖市、昆明市接壤。 二、地质地貌:全区处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地貌特征显着。且处在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全区地貌属中山山原亚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差悬殊。全市平均海拔1685米;最高海拔为巧家药山4040米;最低海拔为水富滚坎坝267米。其山区面积16699平方公里,占72.54%;河谷区面积5479平方公里,占23.8%;半坝区843.1平方公里,占3.66%。 三、气候:地貌影响,形成全区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共存的立体气候分布,四季不明显,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等特点。由于群山林立,沟壑深切,高低之间温、湿度差距极大。在在水平方向上,全区中部一线,约占全市三分之一的区域,阴雨多,日照少,冷涝严重。西南部约占全市面积三分之一的区域,温度高、日照多,干旱严重。 四、降水:全市各县年平均降雨量在660—1230毫米之间,总的分布特点是北部多于南部,东部多于西部。南部的昭阳区、鲁甸、永善、巧家县降水偏少,年降雨量200—300毫米;北部金沙江边的绥江、水富和横江流域的盐津、大关县一带,降水充沛,年雨量在980—1250毫米之间;东部的镇雄、威信县一带年平均900—1100毫米;由于冬夏季风进退变化的结果,每年5月中旬以后,昭通市由东部、北部至南部先后进入雨季,到10月中旬,雨季先后结束。雨季(5—10月)降雨集中,占年降雨量的80—90% 五、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基于以上自然地理概况对昭通市进行下面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昭通市内的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地质与气象气候两大因素造成。 (一)滑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