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基础知识知识交流

幼儿数学基础知识知识交流
幼儿数学基础知识知识交流

幼儿数学基础知识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特点:抽象性、逻辑性、精确性、应用性。

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数学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识自然界的各种数量关系和形状、空间概念,并通过利用这些数量关系和形状、空间概念改造自然。

数学能力是指人在掌握一定数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出人对事物量和形的认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顺利程度。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都认为数学能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与数学能力有明显的关系。

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类数学能力开始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2岁半左右是幼儿计算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学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数学是人类掌握自然社会基础,数学知识正深入到各项科学以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基础科学的科学。

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在当代,任何探索与发明,必须成功的运用数学方法;任何一门科学要达到完美的地步,也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原理。

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为学习数学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幼儿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又使幼儿在学习抽象数学知识时发生困难,为此,必须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在头脑中逐步建立一个抽象的逻辑体系,必须不断努力摆脱具体事物的影响,使那些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知识能够内化于头脑,成为具有一定概括意义的数学知识。这样,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就具有一种过渡的性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从具体到抽象

由于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它的获得需要摆脱具体事物的其他无关特征。但是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恰恰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从对具体事物的抽象中获得,因而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集体事物的影响。

(二)从个别到一般

幼儿数学形成,存在一个逐渐摆脱具体形象,达到抽象水平的过程,同时在对数学概念

的理解上,也存在一个从理解个别具体事物到理解一般和普遍意义的过程。

(三)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

在幼儿完成某些数学学习时,常常伴随着外显的动作。如对年龄小的幼儿来说,数数时往往要用手来一一点数,而随着年龄的增大,才逐步把动作内化,能够在头脑中进行数和物的对应,才能够直接用目测来数出10以内物体的数量。到了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动作内化能力,比如幼儿能够看着图片,理解其中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在头脑中出现一个内化的动作:增加或减少。能够根据静态图片在头脑中呈现出抽象的动作表象,来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四)从同化到顺应

皮亚杰认为,同化和顺应是儿童适应环境的两种形式。同化就是将外部环境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就是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在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同化和顺应这两种行为是同时存在的,但各自的比例会有不同。

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表现出同化和顺应的特点。比如幼儿在数数,比较数量的多少时,往往是凭直觉,而且是根据物体所占空间多少来判断的。

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从同化到顺应,最终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也就是幼儿认知结构发展的过程。

(五)从不自觉到自觉

所谓自觉,指的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意识。幼儿往往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自我意识。主要是因为其动作还没有完全内化,他们对事物的判断还停留在具体动作的水平,而没有能上升到抽象的思维水平。其思维的自觉程度是其动作的内化程度有关。

(六)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

幼儿思维的自觉程度是和他的社会化程度同步的。幼儿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也就越能理解别人的思维。当幼儿只是关注于自己的动作并且还不能内化时,是不可能和同伴产生有效的合作,同时也没有真正的交流。比如有的小班幼儿在给图片分类时,自己是按照特征来分的,当看到其他小朋友有和他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以形状特征来分)时,就会对别人说:“你不对的。”而当老师问他们是按照什么来分的,他们则都不能回答。由此可见,幼儿还意识不到自己归类的根据,更无法从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作出相应的判断。

一、观察与描述

通过看,能发现及描述物体的特征,能发现物体的相同、相似与不同。观察是分类的前提和基础。

小班:描述各种可视现象。

形式:实物、图片、情景。

中班:描述各种可视现象,说出名称、特征。

形式:实物、图片、情景。

大班:描述各种可视现象,说出名称、特征,说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形式:实物、图片、情景。

二、颜色

小班:认识红、黑、白、黄、蓝;绿、橙、紫、棕各种颜色。

形式:色卡、实物、实物图片。

中班:认识红、黑、白、黄、绿、蓝、橙、紫、棕、粉、灰各种颜色及这几种颜色的深浅色。

形式:色卡、实物、实物图片。

大班:认识红、黑、白、黄、绿、蓝、橙、紫、棕、粉、灰色系,每种颜色可有5—7个由浅到深的变化。

形式:由浅到深的色卡。

三、集合(分类)

集合指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包含分类、1和许多、比较数量关系。

分类是指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物体进行分组。分类可以帮助幼儿感知集合并逐步形成关于具体物体的集合概念;分类是记数的前提,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分类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班:能感知集合的界限,对集合中元素的感知也逐渐精确。学习按物体某一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学习与分类有关的词语。(如相同、不同、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找出一个和某某一样的东西。)

形式:按指令找出指定物品,如:在大米中捡出红豆;不同种类物品、形状、大小、颜色。

中班:能准确的感知集合极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的多少;通过计数比较多少;不受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集合中元素的数量的多少。

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学习并掌握有关词语(分成、分开、

合起来)。

形式:大小、颜色、形状、属性。

大班:对集合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扩展,学习把集合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子集),比较集合与子集的数量,初步体验集合与子集的关系。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讲述出某种事物所不具有的特征;学习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和在表格中摆放图形;认识分类标记,按标记分类。

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多属性;肯定与否定、表格、按标记分类。

四、排序

根据物体的差异按一定的次序或规则进行排列。按规则排序、按物体量差异排序、按数量和数排序。

小班:能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3—5个的正逆排序,会按一定规律排列物体。

形式:3组到5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

中班:能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7—10个的正逆排序,会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物体。

学习量的守恒,知道物体的外形、摆放位置等发生了变化,它的量不变。

形式:7组到10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简单形状规律排序。

大班: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能用语言表达物体排列的顺序,

初步感知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关系。

形式:能按多种排列规律(方向)进行排序、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

五、对应(配对)

指在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的任何元素按照确定的对应关系在另一个集合里都有一个或几个元素和它相对。

对应中如果一个集合的每一个元素分别于另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不同的元素对应,那么这种对应关系就叫一一对应。

小班:引导幼儿学会重叠法和并置法一一对应。

形式:三种到五种为一组:从完全相同到关系配对(实物与实物、实物与图片、图片与图片)。

中班:引导幼儿学会重叠法和并置法一一对应;引导幼儿与自然数列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形式:七种到十种为一组:种类相同动作、表情、条纹不同(实物与实物、实物与图片、图片与图片)。

大班:引导幼儿学会并置法一一对应;引导幼儿与自然数列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形式:十种为一组:种类相同方向不同、上下、左右、前后、角度(实物与实物、实物与图片、图片与图片)。

六、量与计量

量是指客观世界中事物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通过测量等手段加以认识的属性;量可以分为不连续量和连续量两种。

小班:会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和长短不同的物体,会正确运用大小长短的词汇能从五个大小或长短不同的物体中说出哪个最大(最长)哪个最小(最短),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形状颜色)或量(大小长短)比较差异。

形式:比较三组到五组长短、高矮、粗细物体量的差异。

中班:能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高矮并掌握相应的词汇;能从五六个大小(或长短、高矮、粗细、厚薄)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等量的物体(其中有两个是相同量)。

形式: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粗糙光滑、冷热、轻重;在许多图中找出相同或不同的图片。

大班:会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厚薄和轻重,能正确表达测量结果(教幼儿懂得对不同的量进行测量应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自然测量——是指不用标准的测量工具,而用各种自然物做工具进行测量。

形式:宽窄、厚薄;在许多图中找出相同或不同的图片、自然测量、工具测量。七、数概念

数:⒈数目

⒉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例如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等

⒊一种语法范畴,表示名词或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

⒋天数

⒌几;几个

(一)基数(计数)

基数——表示数目或数量的多少的数字。

计数就是数数,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实物并能说出总数,即幼儿能口说数词,手点实物使每个数词与一个集合内的每个元素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数的结果会用数词来表示。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1. 背诵式记数:指导幼儿通过吟儿歌、玩手指游戏等活动,背诵式计数。

2. 合理性计数: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能说出总数。

3. 认读数字:指导幼儿学说数字歌并认读阿拉伯数字1-10;能按数取物。

小班: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能区别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感知和体验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即知道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会运用1和许多的词汇。

唱数(1—10 ;1—30)点数(1—5;1—10)手口一致点数后说出总数(1—5;1—10)认读阿拉伯数字(1—5;1—10)。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

中班:唱数(50以内正数、接数;100以内正数、接数)倒数(20以内;50以内)。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

大班:数数(100以内正数、倒数、接数)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1——100)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正确。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

(二)、数的形成

数的形成是指自然数的来源。

小班:3以内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形成另一个新数。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

中班:10以内数的形成;及数之间的等差关系;认读(1——50)和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

书写:图片、数卡、盖章、描红书写。

(三)、序数

序数表示集合元素所排位置,用自然数表示事物排列的次序。

数序即自然数的顺序。指的是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与相邻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小班:学习5以内的序数,理解序数含义,理解序数词(第一第二)正确地表示

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

中班:学习10以内的序数,理解序数含义,理解序数词(第一第二)正确地表示

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大班:学习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正确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四)、相邻数

中班:知道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先用中间数与其前后两数比较,再用前后两数与其中间数比较,知道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方法:比较前两行数,再比较第二和第三行,再以中间数为主。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五)、单双数

中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引导幼儿给单、双数起名字;熟练掌握单双数后,再让幼儿去发现:双数的相邻数都是单数、单数的相邻数都是双数。掌握10以内的单双数。

大班:掌握100以内的单双数。

方法:先用数字表练习数单、双数,记住顺序。

练习竖着数:引导幼儿观察共同点

方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

(六)、组成与分解

分解与组合——依据某种共同的属性,将某个物品或多个物品分离与聚集的路程。

中班:知道10以内数除一以外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两个较小的数合起来仍是原来的数。知道一个数和它分出的两个数的之间的互补互换关系,这个数比分出的两个较小的数都大,分出的两个较小的数比这个数小。会用数字分合号记录数的分合过程。第一单元学5以内,第二单元学6~8,第三单元学9~10

方法:单层次分解

□幼儿自己探索□教师指导探索□归纳探索结果□共同探讨规律□手口一致帮助记忆

方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

大班:多层次分解

把一个数分成若干部分:知道一个数也可以分成三份、四份,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七)、数的守恒

守恒——指对数的认识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认识10以内的数。

中班: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认识10以内的数。

方法:先用同样颜色、形状、大小的物体改变排列形式学习守恒,请幼儿用各色都是几个的棋子摆出不同图案。

方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八)、按群计数

中班:会10个10个地数到100 ;会数2个2个的数到20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大班:会10个10个地数到100 ;会2个2个的数到100;会5个5个数到100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八、运算

(一)、10以内加减(认识各种符号)

加减运算的三种水平:

1.动作水平:指幼儿要以实物等直观材料为工具,借助于合并、分开等动作进行加减运算。

2.表象水平的加减:指幼儿可不借助直观的事物和动作而依靠头脑中呈现的物体表象进行加减运算。

3.概念水平的加减:直接运用抽象的数概念进行加减运算。

中班:以实物等直观材料为工具,借助于合并、分开等动作进行加减运算。

认识加、减符号,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10以内加法、减法运算。

大班:

可不借助直观的事物和动作而依靠头脑中呈现的物体表象进行加减运算;直接运用抽象的数概念进行加减运算。

知道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含义,理解并会运用。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二)、位数关系

大班:利用位数板建立个、十、百、千、万的概念;认识多位数的家;能按数取量。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三)、多位数直加直减

大班:利用位数板能计算多位数的直加直减;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四)、多位数进位加退位减

大班:利用位数板能计算多位数的直加直减;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五)、连加连减

大班:利用计数板和位数板能计算连加连减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六)、加减混合运算

大班:利用计数板和位数板能计算加减混合运算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七)、应用题

大班:理解口述应用题,学会解答口述应用题及自编应用题。20以内加减:接答、仿编;自编自接:看实物编、看图片编、看算式编。

加法:10以内,加的几种形式:合并、增加、按序数求和。

减法:10以内,减的几种形式:求剩余、求差、按序。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八)、乘除

大班:通过操作能理解简单的乘除法。

形式:

□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九、图形

把幼儿对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线条、点的认识拓宽到生活空间,培养幼儿对立体、面、线、点的初步认识,发展幼儿观察力和创造力。

1.立体图形(几何体):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圆锥体、四角锥、三棱柱等的初步认识。了解立体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2.平面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扇形等的初步认识。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3.线条:直线、斜线、曲线、折线、垂直线、平行线、交叉线、无规则线条等。

4.点:点、点与线、点与角、点与形、点与立体之间的关系。

小班: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正确说出名称,能够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和图形相似的物体。

形式:

□生活经验□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中班:认识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正确说出名称,知道几种形状的基本特征,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简单的关系,学习不受颜色、大小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能够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和图形相似的物体。

形式:

□生活经验□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大班:认识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圆锥体、四角锥、三棱柱等的初步认识。正确说出名称,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和图形相似的物体。

形式:

□生活经验□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十、空间

空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形式。任何物质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并且和周围的其他物体存在着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也就是空间方位关系。

特点:具有相对性、可变性、连续性。

幼儿空间概念发展趋势:绝对——相对;自我为中心的参照——自客体中心的参照。

小班:认识上下、里外、前后、左右(正对自己,靠自己近的)。

形式:

□生活经验□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中班:认识前后、左右、远近(自我为中心的参照,靠自己远些的、稍偏离的)。

形式:

□生活经验□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大班:认识前后、左右、远近、正面、侧面、背面(自我为客体的参照,靠自己远些的、偏离的),认识坐标,会制作图表。

十一、时间

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

它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所构成的一个连绵不断的永恒的范畴。

时间的特点:流动性、不可逆性、周期性、抽象性。

小班:初步理解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的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形式:

□生活经验□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中班:让幼儿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的运用这些时间词汇;知道四季名称和特征。学会看日历,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以及这7天的名称和顺序。能说出今天是星期几,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

形式:

□生活经验□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大班:认识钟表,学会看整点和半点、分钟的时间。知道一天有24小时,1小时有60分钟。学会看年历,知道一年有12个月,有365天。

形式:

□生活经验□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十二、守恒

不受物体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感受到量的不变性。

中班:10以内数的守恒;面积的守恒。

形式:

□生活经验□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大班:长度、体积、容积的守恒。

形式:

□生活经验□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理解

十三、认识人民币

大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能进行简单的交换和应用。

幼儿学习数学的12种数量关系

小班:

1.“1”和许多的关系 2.对应关系 3.大小多少关系

中班:

4.等量关系 5.守恒关系 6.可逆关系

大班:

7.等差关系 8.互补关系 9.互换关系 10.传递关系 11.包含关系12.函数关系

一、数学基本概念及定义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观察——通过看,能发现及描述物体的特征,能发现物体的相同、相似与不同。观察是分类的前提和基础。

分类——依据一种或多种属性将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分成组,并加以命名。

比较——比较是把几个事物之间相应的要素一一对比,从中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相互联系。

排序——一是根据某种量的属性排序,如按大小、高矮给若干个物品排序。

对应——指两种事物间在性质、作用、位置、数量等方面的相应关系。

相等化——依据某种属性,使两个东西或两组物品变成相等的历程。

集合——向幼儿渗透每个数都是一个集合,每个集合由不同数量的子集组合,每个集合中的子集都是同类事物。

计数——包括背诵式计数和合理性计数。

数序——即自然数的顺序。指的是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与相邻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06《学前教育类专业知识》试题

青岛市2016年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学前教育类专业知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 1.某儿童口角湿润、发白、糜烂、渐生裂缝,唇部纵裂增多。这主要是缺乏的营养素是 A.核黄素 B.硫胺素 C.抗坏血酸 D.视黄醇 2.儿童淋巴系统的发育在出生后特别迅速,而生殖系统在童年期几乎没有发展,所体现的生长发育规律是 A.速率不同 B.长度比例不同 C.个体差异性 D.各系统发育不均衡 3.下列不属于婴幼儿呼吸系统特点的是 A.呼吸频率快 B.声带不够坚韧 C.可触及浅表的淋巴结 D.鼻咽部的细菌易侵入中耳 4.执行幼儿园生活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统一照顾 B.坚持执行 C.保教结合 D.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5.小安皮肤干燥、粗糙,常有呼吸道感染,傍晚看不清路,该幼儿应多补充 A.海鱼 B.米饭 C.马铃薯 D.猪肝 6.儿童屏气发作和暴怒发作属于 A.睡眠障碍 B.饮食障碍 C.情绪障碍 D.运动障碍 7.下列护理技术,做法错误的是 A.点眼药水前要先核对药名 B.滴眼药水时,要将药液滴在角膜上 C.滴耳药时,可让小儿侧卧,患耳向上 D.滴鼻药时应右手持药瓶,在距鼻孔2—3厘米处将药液滴入鼻孔 8.某婴儿突发高热,咽痛致吞咽困难,头痛,全身不适,该婴儿可能患了 A.上感 B.肺炎 C.扁桃体炎 D.口腔炎

幼儿教育基础知识

幼儿教育基础知识 什么是幼儿教育 这里牵涉到人的年龄阶段的划分和教育对象的阶段划分问题。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如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等,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年龄特征、不同的需要。因此,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教育必须分阶段进行。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宝宝大约在出生1年后,才会开始有意义的口语沟通。在此之前,宝宝倚赖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与想法的。除了以哭做为直接的沟通之外,身体语言如脸部的表情、手臂与脚的摆动都是。在此期间,你越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就越能拉近你与宝宝之间的情感联结,也越能鼓励他使用非语言的方式作为有效的沟通。 幼儿教育分类 幼儿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在中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

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 A.《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 B.《幼儿园教育纲要》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幼儿园管理条例》 2.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通过双生子实验证明在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生理成熟因素 3.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出现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 B.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 C.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 D.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 4.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A.欧文的幼儿园 B.奥伯林的幼儿园 C.福禄贝尔的幼儿园 D.别茨考伊的幼儿园 5.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 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 B.家长与教师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 C.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 D.在园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 6.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 A.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B.逻辑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C.对话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D.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7.幼儿在认识“方”“万”和“日”“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是由()所致。 A.观察的无序性 B.观察的目的性不够 C.观察的跳跃性

D.观察的细致性不够 8.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这是() A.条件反射 B.重学记忆 C.习惯化 D.有意记忆 9.直观行动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认知地图 B.探试搜索 C.尝试错误 D.顿悟 10.当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 A.怀抱反射 B.抓握反射 C.觅食反射 D.吸吮反射 11.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量表是() A.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 B.比纳—西蒙量表 C.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 D.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 1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朱熹 13.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质的研究 D.行动研究 14.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讲习会”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欧文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15.幼儿对美的东西总喜欢动手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这说明幼儿的审美感知() A.具有丰富的感受性 B.具有行动性 C.具有丰富的创造性

幼儿教育专业知识

名词解释(1-15页) 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得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都就是属于对客观事物得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得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得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与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性得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 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得指向与集中,指向性与集中性就是注意得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得目得,不需要意志努与得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得广度:(又叫注意得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得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就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得客观事物个体属性得反映. 知觉:就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得客观事物整体属性得反映。 记忆:就是人脑对经历过得事物得反映。 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得间接得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得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得需要所诱发得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得提出有启发作用得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得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得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得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就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得过程。 意志:(意志过程)就是人自觉地确立目得,并根据目得支配调节自己得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得实现预定目得得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就是指一个人得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得心理特征得总与。 需要:就是对客观事物得要求在头脑中得反映。 动机:就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得内部动力,也就是激励人行为得原因,就是以需要为基础得,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得作用。 兴趣:就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得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得必备得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得,表现在心理活动与行为动力方面稳定得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得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得速度,强度与指向性. 性格:就是人对现实得稳定得态度与习惯化了得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得个性心理特征。 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得相互排斥相互防碍得斗争。 心理调适:就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得心理过程。 学习:广义上:就是人与动物凭借经验引起得倾向或能力得相对持久性得变化过程。狭义上,就是人类得学习. 成熟:就是指个体生理方面得发展,包括个体得各种生理组织结构与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得生物学方面得发展. 变式:就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 知识得巩固:就就是采取某些强化措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识记,并持久保持得过程.即把所学得知识牢固地保持在头脑里。 技能:就是通过练习而巩固得,自动化了得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就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得程序进行得并近于自动化了得智力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就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正迁移:就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得掌握产生积极得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得掌握产生消极影响,即干扰作用。 思维定势:指过去思维活动得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逆向迁移:就是指后学习得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得知识,技能产生影响. 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目得得认识、学习方法得采用以及对学习过程得调控过程。 元认知:指对认知得认知。

最新春季高考学前教育专业专业理论试题及答案

春季高考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 1. 创立“活教育”理论,反对死教育的幼儿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蔡元培 2. 表象的特征是() A.直观性和形象性 B.形象性和概括性 C.概括性和间接性 D.直观性和抽象性 3. 决定个人“心理活动动态”的稳定的心里特征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兴趣 4.下列事例中,属于创造想象的是() A.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脑中浮现人物形象 B.建筑师根据图纸想象建筑物形象 C.作家塑造新的人物形象 D.幼儿听故事时脑中浮现人物形象 5.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 A.需要 B.兴趣 C.气质 D.性格 6. 幼儿的基本活动是() A.娱乐 B.劳动 C.游戏 D.上课7.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C.保持、再认和回忆 D.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8.幼儿园课程主要目的是促使幼儿获得()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理性知识 D.抽象概念 9.幼儿园教育评价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访问谈话法 C.观察法 D.测验法 10. 教师在集体教学时,结合分组教学,这种做法主要体现的教育原则是() A、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 B、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差的原则 C、保教结合的原则 D、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11. 幼儿劳动与幼儿生活相关,体现了幼儿劳动的() A、游戏性 B、生活性 C、好奇性 D、好动性 12. 实施幼儿德育正确的做法是() A、从道德认识入手 B、多采用说教 C、方法直观、形象 D、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严厉惩罚 13.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正确的说法是() A、是终生教育的根基课程 B、是非素质教育课程 C、是超前教育课程 D、是义务教育课程 14.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开始于() A、感知觉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15. “狂喜、暴怒、绝望”属于情绪状态中的()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挫折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试卷[1]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试 卷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试卷(实考题型、题分可能变化,以实考为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出卷时间2009 年 2 月 2 日瞩怂润厉钐瘗睐枥庑赖赁轫。 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答案。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 A .1小时 B.1小时半 C.2小时 D.2小时半 2.幼儿园的环境应() A.儿童化 B.现代化 C.高档化 D.小学化 托幼机构的基本活动形式是() A.上课 B.日常生活 C.娱乐 D.游戏 4、成熟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 B.艾里克森 C.格塞尔 D.华生 被称为“幼儿园之父”的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蒙台梭利 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的是() A.陈鹤琴 B.陶行知 C.张雪门 D.蔡元培 7、托幼机构是以班级为集体教养幼儿的场所,因此具有() A.专业性 B.群体性 C.计划性 D.社会性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杜威 D.福禄贝尔 1903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所官办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 A.河北幼稚园 B.河南幼稚园 C.湖北幼稚园 D.湖南幼稚园 10.强调榜样对幼儿学习影响的是() A.行为主义 B.成熟主义 C.精神分析学派 D.认知发展学派 11.3—6、7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创造性思维12.幼儿教师在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 B.幼儿好模仿 C.幼儿分不清左右 D.幼儿看得更清 13.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时期是() A.1岁半—2岁 B.2岁—2岁半 C.2岁半—3岁 D.3岁—3岁半 幼儿时期的语言学习主要是() A.阅读训练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识字教学闻创沟烩铛险爱氇谴净祸测。 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 A.1—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残骛楼诤锩濑济溆堑籁娅骒。 3岁幼儿自己活动时,顾及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是因为() A.游戏水平差 B.注意分配能力差 C.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D.与教师的教育有关 17、表现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

江西省新余市《幼儿教育专业知识》教师教育最新版

江西省新余市《幼儿教育专业知识》教师教育最新版 (说明:本卷共10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 注重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的教师领导风格称为()。 A、专制型领导 B、监督式领导 C、参与式领导 D、放任型领导【答案】C 2.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A、身体发育不良 B、智力发育不良 C、认识水平较差 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答案】D 3.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导入的功能的是()。 A、激发学习兴趣 B、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 C、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D、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答案】B 4. 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A、80% B、100% C、120% D、150%【答案】D 5. ()的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青年初期【答案】B 6. 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答案】A 7.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这句话突出反映了()。 A、教育在师德中的重要性 B、师德在教师素质中的基础地位 C、民族在教育中重要性 D、师德在教育中重要性和教育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答案】D 8. 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章六十三条。 A、八 B、七 C、六 D、九【答案】A 9. 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答案】A

幼儿教育专业知识试题

2013年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巅峰冲刺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幼儿教育是对()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A.4—5 B.1—6 C.3—7 D.3—6 2.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是()岁。 A.3 B.4 C.5 D.6 3.在口头言语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言语是()。 A.内部言语 B.独白言语 C.连贯性言语 D.书面言语 4.与儿童最初概念的掌握相联系的是儿童最初的()。 A.理解水平 B.判断水平 C.推理水平 D.概括水平 5.创办了“北平香山慈幼院”的幼儿教育家是()。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蔡元培 6.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 A.《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 B.《幼儿园管理条例》 C.《幼儿园教育纲要》 D.《幼儿园工作规程》 7.()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A.《教育漫话》 B.《爱弥儿》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学校和社会》 8.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是()。 A.洛克 B.福禄贝尔 C.卢梭 D.蒙台梭利 9.幼稚园“五指活动”的提出者是()。 A.陈鹤琴 B.张雪门 C.陶行知 D.卢梭 10.所谓(),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直接学习 D.间接学习 11.()不是热能来源,也不构成肌体组织,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 A.蛋白质 B.无机盐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12.()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构成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A.铁 B.钙 C.碘 D.钠 13.托幼机构的()是计算儿童每人每日摄取的热能与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对照推荐供给量,进行营养评估,评定正常营养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A.膳食调查 B.拟定食谱 C.膳食计划 D.合理膳食 14.降温的方法有两种: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对学前儿童来说,若体温不是特别高,应尽量采取()的方法。 A.药物降温 B.物理降温

教育基础知识幼儿园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教育理论综合(幼儿园) (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 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仍适用 于当代儿童,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具有()的特点。 A. 延续性 B. 多变性 C. 稳定性 D. 可变性 2.脑内部成熟的标志是()。 A. 髓鞘化 B. 条件反射 C. 皮层抑制 D. 兴奋 3.短时记忆是指()分钟以内的记忆。 A. B. 1 C. 2 D. 4.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 岁幼儿能集中注意()分钟。 A. 15 B. 5 C. 7 D. 10 5.“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幼儿的情绪和意志受()影响。 A. 记忆 B. 知觉 C. 注意 D. 表象 6.我国于()年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 A. 1994 B. 1995 C. 1996 D. 1997 7.青青听妈妈说,“听那孩子小嘴多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 青()。 A. 思维的片面性 B. 思维的拟人性 C. 思维的纯洁性 D. 思维的表面性 8.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 婴儿期 B. 先学前期 C. 学前期 D. 学龄期 9.我国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分班。 A. 心理年龄 B. 实际年龄 C. 智力年龄 D. 知识经验 10. 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 A. 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1 B. 正方形—长方形—八边形—五边形 C. 五边形—八边形—三角形—正方形 D. 圆形—半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11. 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 ()。 A. 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 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 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 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12. 提倡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是()。 A. 福禄贝尔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裴斯泰洛齐 13. 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不表现在()。

幼儿教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D)颁布的。 A.1996年7月 B.1996年9月 C.2001年7月 D.2001年9月 2.幼儿园教育是(BC)的奠基阶段。 A.基础教育 B.学校教育 C.终身教育 D.社会教育 3.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B)等方面的发展。 A.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能力、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 4.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B)为主。 A.管理人员评价 B.教师自评 C.家长评价 D.社会评价 5.《纲要》中提到的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的能力,艺术是(C)。 A.感受能力 B.表现能力 C.创造能力 D.思维能力 6.《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部分,不包括(B )。 A.终身教育的理念 B.“以知识为本”的幼儿教育 C.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 D.“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 7.教师在幼儿学习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包括(C)。 A.支持者

B.引导者 C.指导者 D.合作者 8.能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主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B )。 A.幼儿园的条件 B.教师的素质 C.园长的领导 D.良好的课程资 9.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D )。 A.筛选、排队 B.教师反思性成长 C.提高保教质量 D.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10.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来说,课程的整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 B)。 A.领域间的整合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幼儿园)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幼儿园)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察应聘人员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1.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儿童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 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幼儿保护 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精神。 分析评价保教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熟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幼儿、幼儿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保教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识。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 (五)基本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具有筛选并整合图画、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信息,并运用于保教工作的能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信息处理能力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试卷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试卷 (实考题型、题分可能变化,以实考为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出卷时间2009 年 2 月 2 日瞩怂润厉钐瘗睐枥庑赖赁轫。 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答案。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A .1小时 B.1小时半 C.2小时 D.2小时半2.幼儿园的环境应() A.儿童化 B.现代化 C.高档化 D.小学化 托幼机构的基本活动形式是() A.上课 B.日常生活 C.娱乐 D.游戏 4、成熟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 B.艾里克森 C.格塞尔 D.华生 被称为“幼儿园之父”的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蒙台梭利 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的是() A.陈鹤琴 B.陶行知 C.张雪门 D.蔡元培 7、托幼机构是以班级为集体教养幼儿的场所,因此具有()

A.专业性 B.群体性 C.计划性 D.社会性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杜威 D.福禄贝尔1903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所官办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 A.河北幼稚园 B.河南幼稚园 C.湖北幼稚园 D.湖南幼稚园10.强调榜样对幼儿学习影响的是() A.行为主义 B.成熟主义 C.精神分析学派 D.认知发展学派11.3—6、7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2.幼儿教师在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 B.幼儿好模仿 C.幼儿分不清左右 D.幼儿看得更清 13.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时期是() A.1岁半—2岁 B.2岁—2岁半 C.2岁半—3岁 D.3岁—3岁半 幼儿时期的语言学习主要是() A.阅读训练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识字教学闻创沟烩铛险爱氇谴净祸测。 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 A.1—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残骛楼诤锩濑济溆堑籁娅骒。

幼儿园学科专业知识

五指活动课程: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编的。他以鼓楼幼稚园的课程编制为实验,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课程的内容有五个方面组成,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它犹如人的五个手指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的、有连通的、互相的联系的。 幼儿园课程内容:是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音乐欣赏: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 绘画:是儿童运用色彩、线条和构图,在一个平面上创造出直接可感的,具有一定形状、体积、空间感的艺术形象。顺应: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感官训练: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旨在通过视、听、触、味、嗅等感官的训练,增进儿童的经验,让儿童在考察、辨别、比较和判断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儿童自然发展法:是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和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提出的。铃木镇一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形成一套开发个人才能、使资质平平的孩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演艺精湛的音乐家的教育体系。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取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 纸工:是以不同性质的纸为主要材料,运用折、剪、撕、贴等各种技能进行造型的活动。 学前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物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治儿童性灵,培育有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动作表征:指个体的学习涉及了操作活动与直接经验,即通过直接的操作行动来理解事物,或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基本不需要语言的帮助。 涂鸦线:是年龄在1-4岁的儿童用笔在纸上涂划,画出一些乱而不规则的图形,包括有直线、斜线、弧线和折线。 幼儿体育:是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增强幼儿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综合性原则:是指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时,必顺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科学的发展。 现代儿童观:是指现代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打击乐活动:是以身体大肌肉动作参与为主,运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通过打击乐操作来表现的一种活动,他是儿童表达音乐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也是令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 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与0-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及其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包括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谜语诗、绕口令、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自我也指自我意识: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已和自己心理的认识,是儿童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 活动教育观:是指以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幼儿语言教育过程,帮助幼儿学习语言。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更多的提供幼儿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鼓励幼儿以多种方式操作语气和发展幼儿在操作语气过程中的主动性。 核心课程:是一种独特的课程类型,即以儿童的某一重要的生活问题,或者是人类社会的某种基本活动为核心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课程。这种核心课程也被称作“问题中心课程” 母亲参与法:是由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和音乐教育家铃木提出的,即以母亲这一与儿童有着特殊情感关系的角色身份来充当孩子的榜样,影响、激发儿童的兴趣。 听说游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它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含有较多的规则游戏的成分,能够较好地吸引儿童参与到语言学习的活动中去,并在积极愉快的活动 中完成语言学习的任务。 前阅读能力:幼儿在识字前已经具备阅读能力,只是他们的阅读材料不是文字材料而是图画材料,阅读的方式除了自己看以外,还可以借助成人的帮助来阅读。这们的阅读活动,是真正意义的阅读活动的准备期,我们把它称为前阅读能力。 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测试题库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测试题库 一、说故事1.三只小猪盖房子2.山羊上当了3.狼和仙鹤的故事4.小马过河 二、儿童歌曲1.《国旗国旗真美丽》2.《洋娃娃和小熊跳舞》3.《小白船》 三、说"活动" 1.小班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2.大班智力游戏活动《造火车》3.中班绘画活动《汽车多又多》 一、说故事 1.考核目的与要求考核目的:促使学生剖析不断出现的幼儿文学新作品,与幼儿园教学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掌握幼儿文学的改编、续编、扩编、缩编实用方法,完善讲述幼儿故事的基本技能,强化幼儿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和表述能力。 考核要求: (1)使用准确、流畅的普通话脱稿讲述。 (2)使用生动的口语讲述,体现出口语表达的亲切、通俗、形象化特点,让听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 述"、"表" 结合,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技巧,把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性格、思想感情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4)讲述时,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掌握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停顿;语法正确;体态语自然、得体。 (5)不拘泥于故事原文,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对故事进行改编、续编、扩编或者缩编,但任何改变必须得当,主题不得改变,改变能力亦计入考核成绩。 2.考核方法口语考核为单人面试,当场抽签决定试题。准备时间5 分钟。 3.考核内容 幼儿故事4 篇: (1) 三只小猪盖房子(2) 山羊上当了(3) 狼和仙鹤的故事 ( 4)小马过河 4.考核标准: 本项考核分值为100分,凡获60分以下为不合格,60--79 为合格,80--89 为良好,90 分以上为优秀。 1.三只小猪盖房子猪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小黑猪,一个叫小白猪,还有一个小花猪。有一天,猪妈妈对小猪说:" 现在,你们已经长大了,应该学一些本领。你们各自去盖一间房子吧!" 三只小猪问:" 妈妈,用什么东西盖房子呢"猪妈妈说:"稻草、木头、砖都可以盖房子,但是草房没有木房结实,木房没有砖房结实。" 三只小猪高高兴兴走了。走着,走着,看见前面一堆稻草。小黑猪忙说: " 我就用这稻草盖草房吧。" 小白猪和小花猪一起向前走去,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一堆木头。小白猪 连忙说:"我就用这木头盖间木房吧。" 小花猪还是向前走去,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一堆砖头。小花猪高兴地说:" 我就用这砖盖间砖房吧。" 于是,小花猪一块砖一块砖地盖起来。不一会儿,汗出来了,胳膊也酸了,小花猪还不肯歇一下。砖房盖好啦!小花猪乐得直笑。 山后边住着一只大灰狼,它听说来了三只小猪,哈哈大笑说:" 三只小猪来得好,正好让我吃个饱!" 大灰狼来到草房前,叫小黑猪开门。小黑猪不肯开。大灰狼用力撞一下,草房就倒了。小黑猪急忙逃出草房,边跑边喊:" 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木房里的小白猪听见了,连忙打开门,让小黑猪进来,又把门紧紧地关上。 大灰狼来到木房前,叫小白猪开门。小白猪不肯开。大灰狼用力撞一下,小木房摇一摇。大灰狼又用力撞了一下,木房就倒了,小黑猪、小白猪急忙逃出木房,边跑边喊:" 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 砖房里的小花猪听了,连忙打开门,让小黑猪和小白猪进来,又紧紧地把门关上。 大灰狼来到砖房前,叫小花猪开门。小花猪不肯开。大灰狼用力撞一下,砖房一动也不动,又撞一下,砖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点试题

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点试题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A .1小时B.1小时半 C.2小时 D.2小时半 2.幼儿园的环境应 A.儿童化B.现代化C.高档化D.小学化 3、托幼机构的基本活动形式是 A.上课B.日常生活C.娱乐 D.游戏 4、成熟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B.艾里克森C.格塞尔D.华生 5、被称为“幼儿园之父”的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福禄贝尔D.蒙台梭利 6、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的是 A.陈鹤琴B.陶行知C.张雪门D.蔡元培 7、托幼机构是以班级为集体教养幼儿的场所,因此具有

A.专业性B.群体性C.计划性D.社会性 8、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 A.皮亚杰B.维果斯基 C.杜威D.福禄贝尔 9、 1903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所官办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 A.河北幼稚园B.河南幼稚园 C.湖北幼稚园D.湖南幼稚园 10.强调榜样对幼儿学习影响的是 A.行为主义B.成熟主义 C.精神分析学派 D.认知发展学派 11.3—6、7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2.幼儿教师在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B.幼儿好模仿 C.幼儿分不清左右D.幼儿看得更清 13.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时期是 A.1岁半—2岁 B.2岁—2岁半 C.2岁

半—3岁D.3岁—3岁半 14、幼儿时期的语言学习主要是 A.阅读训练B.书面语言C.口头语言 D.识字教学 15、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 A.1—2岁B.2—4岁C.4—5岁D.5—6岁 16、3岁幼儿自己活动时,顾及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是因为 A.游戏水平差B.注意分配能力差 C.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D.与教师的教育有关 17、表现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 D.抑郁质 18、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A.痛觉B.听觉 C.味觉D.视觉 19、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说明的学前教育观

江西省吉安市《幼儿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师教育【含答案】

江西省吉安市《幼儿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师教育【含答案】(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 1. 对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往往应用评课的()含义。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C、定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也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D、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D 3.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创立的。 A、巴甫洛夫 B、列昂捷夫 C、维果斯基 D、鲁宾斯坦 【参考答案】A

4. 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5. 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隐私权 B、人身权 C、名誉权 D、荣誉权 【参考答案】B 6. 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A、可以 B、一般 C、一律 D、应当 【参考答案】C 7. 人们常说,教育发展要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为本。 A、教学能力 B、科研能力 C、师德 D、身体素质 【参考答案】C 8. 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实现()。

A、生产力的发展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人的发展 D、文化的发展 【参考答案】C 9. 特级教师钱梦龙讲《左忠毅公逸事》,问:"文章一开头先交代‘风雪严寒’的天气有什么必要?这四个字去掉好不好?"这种提问属于()。 A、正问 B、逆问 C、直问 D、曲问 【参考答案】B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A、在学校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B、所有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C、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D、其他教育工作者 【参考答案】C 11. 1913-1914 年,桑代克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因此确立。 12.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什么()。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知识测试卷 (含答案)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知识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0分) 1.《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实施(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 2.职业理念与认识要求我们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3.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4.要(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5.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将(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 6.重视自身(日常态度)和(言行)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与作用。 7.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发掘幼儿的兴趣爱好。 8.《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由(教育部)在(2012年2月10日)颁布。 9.幼儿教师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10.重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尊重幼儿( A ),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 A.人格 B.爱好 C.发展 D.人权 2.注重( C ),培育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A.教育教学 B.日常教育 C.保教结合 D.行为规范 3.以下哪项不是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保育教育知识。( B ) A.幼儿园环境创设与一日生活安排 B.幼儿身体与生理成长规律 C.游戏与教育活动 D.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

4.教师要制定( B )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 A.长期性 B.阶段性 C.中长期 D.随机性 5.关注幼儿( B ),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 A.学习效果 B.日常表现 C.身心发展 D.课堂发言 6.教师要有效运用( B ),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 A.家长反应 B.评价结果 C.观察记录 D.教学反思 7.使用符合幼儿( D )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 A.特殊需要 B.身心特点 C.随机喜爱 D.年龄特点 8.重视丰富幼儿多方面的( C ),将探索、交往等实践活动作为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A.书本知识 B.社会认知 C.直接经验 D.实践操作 9.建立班级( D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安全、舒适。 A.常规要求 B.行为流程 C.日常守则 D.秩序规则 10.科学照料幼儿( C ),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 A.饮食睡眠 B.在园卫生 C.日常生活 D.游戏学习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幼儿教师个人修养与行为方面有哪些基本要求? 要点: (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