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主要危险源及防范

化工厂主要危险源及防范
化工厂主要危险源及防范

化工厂主要危险源及防范

2.1 一氧化碳

2.1.1 外观与性状

一氧化碳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易燃易爆,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2.1.2 对健康影响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由于CO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远强于

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进而使能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数量急剧减少,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

(1 )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

(2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

(3 )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2.1.3 急救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上风口或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2.1.4 灭火方法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2.1.5 主要存在地点

甲醇合成、净化、硫回收、气化、变换热回收、渣水处理。

2.1.6 防范措施

不带火种进入现场,动火作业按要求办理动火票,进容器作业要求办理容器内作业票,

现场工作时要求工艺人员监护,带CO气体报警仪。进入现场施救时必须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

呼吸器。

2.2 甲醇

2.2.1 外观与性状

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微有酒精样气味,易挥发,易流动;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

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2.2.2 对健康影响

有毒,一般误饮15ml可致眼睛失明,眼睛接触也可导致失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

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

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

脂、皮炎等。

2.2.3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

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2.2.4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

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2.2.5 主要存在地点

甲醇合成、甲醇精馏、甲醇罐区。

2.2.6 防范措施

不带火种进入现场,动火作业按要求办理动火票,进容器作业要求办理容器内作业票,

现场工作时要求工艺人员监护,带甲醇气体报警仪,闻到刺鼻气味马上撤离。

2.3 氢气

2.3.1 外观与性状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嗅、无毒、易燃易爆的气体,与空气混合有爆炸的危险,遇热或明

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

氢由于无色无味,燃烧时火焰是透明的,因此其存在不易被感官发现,

2.3.2 对健康影响

氢虽无毒,在生理上对人体是惰性的,但若空气中氢含量增高,将引起缺氧性窒息。

与所有低温液体一样,直接接触液氢将引起冻伤。液氢外溢并突然大面积蒸发还会造成

环境缺氧,并有可能和空气一起形成爆炸混合物,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2.3.3 急救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

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

2.3.4 灭火方法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

容器,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2.3.5 主要存在地点

甲醇合成、硫回收。

2.3.6 防范措施

不带火种进入现场,动火作业按要求办理动火票,进容器作业要求办理容器内作业票,

现场工作时要求工艺人员监护,戴气体报警仪。

2.4 硫化氢。

2.4.1 外观与性状

常温时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2.4.2 对健康影响

急性硫化氢中毒一般发病迅速,出现以脑和(或)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亦可

伴有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可因接触硫化氢的浓度等因素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2.4.3 急救措施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4.4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

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2.4.5 主要存在地点

净化、硫回收、气化、变换热回收、渣水处理。

2.4.6 防范措施

不带火种进入现场,动火作业按要求办理动火票,进容器作业要求办理容器内作业票,

现场工作时要求工艺人员监护,带气体报警仪。进入现场施救时必须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2.5 氮气

2.5.1 外观与性状

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且通常无毒。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12%,是空气的

主要成份。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2.5.2 对健康影响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2.5.3 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

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5.4 主要存在地点

净化、气化、氮气加热炉控制柜、变换热回收、渣水处理。

2.5.5 防范措施

进容器作业要求办理容器内作业票,现场工作时要求工艺人员监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

中氧气浓度低于18% 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2.6 六氟化硫

2.6.1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燃。但在电弧的作用下,SF6 会部分分解产生一些气体(氟化硫)和固体粉末(金属硫化物)这些是剧毒物质。如果这些产物与潮气接触(口腔粘膜、呼吸器官、眼睛等),刺激性会很大。这些产物的气味跟臭鸡蛋类似,非常刺激、难闻。固体分解物起初是稍白的粉末,跟空气中的湿气接触后变成灰色的非常紧密的结构。如果是皮肤接触会有非常强的刺痛感。

2.6.2 对健康影响

纯品基本无毒。但产品中如混杂低氟化硫、氟化氢,特别是十氟化硫时,则毒性增强。

当吸入高浓度SF6 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皮肤和粘膜变蓝、全身痉挛等窒息症状。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6.3 急救措施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

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2.6.4 GIS 设备维护注意事项

维护设备时,必须对SF6 特别处理后再储存,同时必须将有关的舱室抽真空。在打开设

备前,给设备充入干燥的压缩气体并排空两三次,以便排出粉末中的气体。打开设备后,最好使用吸尘器吸出粉末,而不是将其用压缩气体吹出来。工作时要带上口罩和防护眼镜以避免因误操作引起的危险。如果室内SF6 气体泄漏,必须对室内进行彻底的通风。对较低的区

域要特别注意,譬如说电缆沟,这些地方会聚集气体。由于该气体无味,再由于缺氧造成的呼吸困难前不易被觉察。

2.6.5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

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通风设备。

2.6.6 主要存在地点

301GIS室

2.6.7 防范措施

关注GIS 室各气室的压力,进入GIS 室前开通风机进行彻底的通风。进入现场按规范着装,坚持两人工作制,相互提醒。

2.7 粉尘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危害人的健康。当人体吸入粉尘后,小于5 μm 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

主要存在地点:气化、煤贮运。

防范措施:正确配戴口罩。

2.8 机械伤害

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

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主要存在地点:全厂转动设备、传动设备。

防范措施:进入现场按规范着装,坚持两人工作制,相互提醒,在工艺人员监护下工作,尽量避免交叉作业。接近转动部位时不戴手套、不戴项链等饰品。女同志头发不过肩。

2.9 交通伤害

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害。

主要存在地点:全厂及上下班的道路、车辆。

防范措施:现场工作坚持两人工作制,相互提醒,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

2.10 蓄水池

人不慎落入其中有呛着或溺亡危险。

主要存在地点:污水生化池、气化渣水灰水处理池、气化渣池、综合泵房水池、公用工程雨水收集池、循环水冷却塔。

防范措施:工作中集中注意力,远离蓄水池,必须接靠近时系挂安全带。

2.11 酸、碱腐蚀

主要存在地点:脱盐水酸、碱泵、酸、碱管理线、次氯酸钠泵及管线。

防范措施:进入以上区域戴防酸碱手套、眼镜。

2.12 噪声

主要指生产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运转设备和气体放空。

主要存在地点:余热发电、现场泵区、磨煤厂房、气化、甲醇合成、贮运输煤皮带。

防范措施:远离危险源。进入噪音区域戴隔音耳塞。

2.13 高温

主要存在地点:各生产装置的蒸汽管线、工艺管线、加热炉等。

防范措施:进入现场按规范着装,远离危险源。坚持两人工作制,相互提醒,在工艺人员监护下工作。

2.14 低温

主要存在地点:净化冷箱。

防范措施:进入现场按规范着装,远离危险源。坚持两人工作制,相互提醒,在工艺人员监护下工作。

2.15 高处坠落

主要存在地点:凡在高处作业均有高处坠落危险。我公司规定坠落高度基准面2m 以上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

防范措施:进入现场按规范着装,远离危险源。坚持两人工作制,相互提醒,高处作业正确系挂安全带,15米以上作业需办理高处作业票,30米以上作业需体检。

2.16 高处坠物

主要存在地点:生产现场。

防范措施:进入现场按规范着装,远离交叉作业场所。坚持两人工作制,相互提醒,正确配戴安全帽。

桥梁重大危险源清单

(危险源)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 级别 控制措施管理部门备注 6 未编制用电方案或用电施工组织设10 在潮湿场所不使用安全电压或者电13 危险及潮湿场所不按规定使用安全14 手持照明灯具不使用安全电压照明 16门式或塔式起重机与外电线路的安 序号 作业活动 高处作业1 2 3 4 5 高处作业未戴安全带高处坠落4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虽戴安全带但未扣保险扣高处坠落4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高处作业无防护栏杆或栏杆破损高处坠落4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高处作业人员未进行身体检查高处坠落4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高处作业的安全带和安全网未采购 合格产品 高处坠落4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施工用电 起重 计 设备、人员伤害4安全用电管理规则7操作人员未经培训和无电工操作证设备、人员伤害5安全用电管理规则8配电线路不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触电4安全用电管理规则9施工用电不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备损坏、触电4安全用电管理规则压不符合规定 触电4安全用电管理规则11电气线路裸露、损坏或者绝缘老化触电及火灾4安全用电管理规则12照明灯具使用铝壳夹板式典钨灯罩触电4安全用电管理规则电压 触电4安全用电管理规则灯 触电4安全用电管理规则15电线老化或破皮未经处理触电4安全用电管理规则全距离不符合规定 触电4安全用电管理规则17门式或塔式起重机不作避雷保护触电4安全用电管理规则18自备发电机和外电之间无连锁装置触电、火灾4安全用电管理规则19大型吊装作业无方案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作业20大型吊装作业方案未经审批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源)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 级别 控制措施管理部门备注 21 大型吊装作业前,人员未进行安全36 地锚、地笼无设计计算书或计算书38 起重吊机由无安装资质的队伍安装 39起重机安装后未经验收和未报安全 序号 作业活动 技术交底 起重伤害5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22起重吊臂下违章作业起重伤害5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23被吊物吊重情况不明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24吊机钢丝绳磨损超标未更换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25吊机支点承载不牢固起重伤害5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起重作业 起重作业26吊机吊距不当起重伤害5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27吊物时临时连接未拆除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28吊重超载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29吊装作业无专人指挥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30吊机站位边坡、基坑过近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31吊装时光线不足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32吊船吊装时突遇大潮水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33吊船吊装时突遇大海浪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34吊机操作人员无证上岗起重伤害5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35吊机指挥人员无证上岗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未经审批 起重伤害5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37起重机未取得准用证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和拆除 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监督站 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40钢丝绳卡头数量小于三只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41钢丝绳夹头与钢丝绳不匹配起重伤害4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源辨识汇总表(镀锌车间)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编制: 审核: 日期: 2014年8月8日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单位名称:镀锌车间统计日期: 2014年8月8日 专业 或工种内容序 号 危险源名称危险源描述控制措施 第一 类危险源1 配电箱、电源 线 若人身体任何部位或物 料触及箱内,易造成导电、 触电事故,电源线老化,导 电体外露,电源线相碰会造 成电弧烧伤,火灾等事故; ①确保每个班组区域内配电箱在开、关完电源后,必须关闭电源 箱门; ②在配电箱门上标识明显的警示标识;配电箱外壳有良好接地。 ③加强员工安全用电知识;保证电源线、箱、柜干燥。 ④保证电源线路绝缘良好,漏电保护转置处于良好装态; ⑤发现电源线路、箱、柜有安全隐患及时报维修工修理,电源线 路搭接必须由电工完成,禁止私拉乱接; ⑥电气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持证上岗; 第一 类危险源2 变压器 配电室 1)变压器绝缘柱上及配电 室电线如果碰、触,会 产生触电; 若操作不当或由于电器事故 还会造成短路形成火灾。 ①建立健全岗位职责; ②配电室由专职电工负责; ③配专用灭火器、绝缘杆、绝缘靴、手套等物品; ④在明显位置挂相关警示牌警示路人或操作人员。 ⑤配电房地面必须铺有绝缘垫,保持配电房干燥、清洁。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单位名称:镀锌车间统计日期: 2014年8月8日 专业 或工种内容序 号 危险源名称危险源描述控制措施 第一 类危险源3 气体、气瓶 1)氧气、乙炔使用不当会 发生火灾、爆炸; 2)气瓶不能进行强烈碰 撞,发生碰撞会引起爆 炸; 3)所有气体属于高压低温 气,不能暴晒,管理不 当易发生事故。 4)乙炔使用不当,会发生 回火,导致割枪,气管 气压表被烧坏,若处理 不当会引起气瓶爆炸。 ①各班组须设定专人使用,非使用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氧气乙炔 使用前必须检查气阀、气管、气压表及气瓶完好,并做好记录,使用前 观察使用地点是否有油污、有油污不得使用氧气乙炔。使用气体时应先 把气瓶摆稳防止倒碰;气管的节头必须扎紧,防止脱落、伤人。 ②安装回火装置在乙炔减压器上避免火回到气瓶内;所有气体瓶 禁止在太阳下暴晒,使用、保存时禁止明火接近。 ③所有气瓶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立放使用时必须有防倾 倒措施,禁止敲击、碰撞、转运中不得滚动,不得随意摆放氧气乙炔, 在使用时,分开放置,必须保证安全距离。禁止在高温的太阳下长时间 使用氧气,需有遮阳罩。 ④氧气乙炔使用及存放安全距离都必须保持8米以上,与明火距 离不得小于10米,有必要时应有可靠隔垫防护措施,但不得小于5米。 ⑤领用气体,班组只允许领用当天使用的气体,各班组内不得存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摘要 化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随着化工企业的增多及不断发展,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也出现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安全管理理念落后,管理者重生产、轻安全,从业者安全素质低下,安全设施、设备不全等问题。问题的存在,致使化工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给伤亡者家庭带来痛苦,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抓好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尤其是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不仅是化工企业的现实需要,也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本文架构:首先,本文从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着手,

分析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重大意义及重要性。其次,运用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标准、方法,并结合具体企业案例来进行实际应用论证。最后,评价结束,根据辨识及评价结果,给出工程技术或安全管理的措施结合建议。 关键词: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

Abstract Chemical industry is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but with the increase in chemica l companies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safety management also many problems, highlighted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philosophy behind the management emphasis on production safety, security practitioners low quality, safety, equipment failure and other issues. There is a problem, resulting in chemical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seriously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companies and countries to cause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to the victims and families suffering serious impact o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So, good job chemical safety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safety of major hazard management, not only the practical needs of chemical companies, but also to ensure that our economic health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is framework: Firs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hemical companies started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major hazards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ortance. Secondly, the use of chemical major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 f standards, methods, combined with specific business case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rgumentation. Finally, the evaluation concluded, according to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sults, given engineering or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with re commendations. Keywords:chemical; major hazards; identification; a sse ssm e n t

市政道路工程重大危险源清单及辨识表2036

市政道路工程重大危险源清单 施工单位: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名称:仙寓山路道路工程 序号涉及区域作业/场所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1 施工现场土方开挖基坑支护 基坑开挖放坡坡度不够坍塌 2 未按支护方案施工坍塌等 3 积土、料具等堆放造成坑边超载坍塌等 7 模板工程支撑系统不符合要求模板坍塌 8 无针对混凝土输送的安全措施 9 模板上施工荷裁超重或堆放不均坍塌、物体打击 10 施工用电外电防护措施缺乏或不符合要求触电等 11 管沟开挖地下建筑物原始资料不详或有误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12 管材吊装吊装作业违规设备倾覆、人身伤害 13 施工用电外电防护措施缺乏或不符合要求触电等 14 项目部 车辆出入汽车司机违反“交通安全法”死亡 15 项目部用电火灾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 施工单位:XX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名称:仙寓山路道路工程 序号 施工工序 或活动地点 作业项目/部位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 施工准备材料加工厂、现场临时用电电危害触电 1、执行TN-S系统,必须做到“一箱一机一闸一一露保护”; 2、接、 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3、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4、现场电 缆线布设规范;5、雨天严禁露天电焊工作。 2 拌合站、施工现场用水带电设 备损坏 操作错误触电1、保持间距,经常检查;2、协调配合,注意安全。 3 现场场地平整车辆使用操作错误车辆伤害1、土方设备必须专人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持证上岗;2、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铲车等机械的操作范围;3、特殊作业设专人指挥。 4 搭建临时设施(临时操作脚手 架等)设备设施缺陷起重伤害1、设备进场必须进行全面检查;2、特殊工种必须具备专业操作证。 5 防护缺陷物体打击1、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2、施工人员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3、现场设专人统一指挥协调;4、划出施工警戒区,并加设围栏,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6 材料机械进场吊装作业操作错误起重伤害1、吊装时应把吊物捆绑牢固;2、信号工及吊装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密切配合,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3、被吊物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人员严禁在被吊物下方停留;4、经常检查吊索具,并且保持安全有效; 5、遇有6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天气严禁吊物;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7 作业指导书、措施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有 错误 人身伤害、机械伤 害 组织专业人员,精心编制,仔细审核,重点培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 术 8 进场安全教育其他危险和有害 因素 其他伤害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进行规定内容的安全技术教育,经考试合格 9 特殊工种人员培训其他危险和有害 因素 其他伤害 特殊作业人员必经劳动部门或其委托单位进行培训、考试、成绩合格, 持证上岗。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讲解学习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 单位:广西五建审批人:胡小冬填表人:张强强 2016年4月21日 NO:1 序号活动 /工 序/ 部位 作业 项目 危险源形成 原因 可能导致 的事故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LEC值法 重大 危险 备 注 L 值 E 值 C 值 D值是否 1 施工 准备临时 用电 乱搭乱设用 电线路,未按 规定设漏电 保护器 触电 火灾 1、机械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并符合标准要求; 2、 接、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3、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4、 现场电缆线布设规范;5、雨天严禁露天电焊作业;6、制订重大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 6 7 126 √ 2 临近 高压 线施 工 防护不到位、 接触损坏电 线 触电 火灾 1、作专项施工方案; 2、搭设楠竹防护棚; 3、对操作工人进行详 细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4、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0. 5 6 40 120 √ 3 场地 平整 违章作业车辆伤害 1、土方设备必须由专人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持证上岗; 2、 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铲车等机械的操作范围;3、设专人指挥。 1 6 7 4 2 √ 4 搭建 临时 设施 违章作业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1、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人员严格按安全 技术操作规程操作;3、现场设专人统一指挥协调;4、划出施工 警戒区,并加设围栏,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3 6 3 5 4 √ 5 材料 机械 进场 吊装 违章作业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1、吊装时应把吊物捆绑牢固; 2、信号工及吊装司机必须持证上 岗,密切配合,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3、被吊物严禁从人上 方通过,人员严禁在被吊物下方停留;4、经常检查吊索具,并且 保持安全有效;5、遇6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天气严禁吊物;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1 6 7 4 2 √ 6 进场 安全 教育 未严格按规 定 内容教育 多种伤害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的内容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并经考 试合格。 3 6 3 5 4 √ 只供学习交流用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环境因素 评价会议记录 时间:2017年2月6日 地点:电视xx会议室 参加人员:管理者代表、安全生产科、各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 主持:杨庆军 1、主持人: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公司2017年的危险源辨识工作于2016年12月份开始进行,各厂队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本单位的辨识工作,同时鲁中公司的单位还成立了环境因素识别小组,对本单位的危险源、环境因素重新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辨识评价,制定了控制措施,形成《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及《环境因素清单》。今天我们召开会议,在各厂队识别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归纳后,评价形成公司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和《环境因素清单》,以便在工作中加强控制。 2、安全生产科宣读,与会人员讨论评价。 3、评价方式:对危险源识别、级别仍继续沿用“LEC”判断法并结合专家判断法,对环境因素识别及判定采用专家判断法。 4、评价结果: (1)危险源: 经讨论,共评价出汽车运输作业方面的危险源72项,其他汽车作业28项,车辆日常维护及出入库检验16项,汽车修理139项,危险货物运输78项,办公及其

他方面的17项,合计350项,详见《汽运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 (2)重要危险源: 根据公司生产现场及汽车运输行业性质,对评价出的危险源经与会者评价最终确定5 项为公司重要危险源,具体内容见《重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对重要危险源制定了控制措施,同时结合应急预案的演练、安全知识的培训、特殊劳保护品配备以及日常的监视与测量等措施来控制,以降低和消除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根源和状态性的程度。 (3)子公司危险源 经讨论,共评价出汽车维修作业的危险源157项,机械加工方面的危险源22项,行车制造、安装、维修作业活动的危险源166项,办公方面的危险源5项。 (4)子公司重要危险源: 根据子公司生产经营性质,在其作业活动中其中电焊、行车操作业务活动较多,且一旦发生事故对伤害严重,故将金属气(割)焊作业及行车作业过程、现场维修等4项危险源列为重要危险源,详见《重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对重要危险源制定了控制措施,同时结合安全知识的培训、特殊劳保护品配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及日常的监视与测量等措施来控制,以降低和消除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根源和状态性 的程度。 (5)子公司环境因素: 经评价,子公司环境因素共42项,修理方面的13项,机械加工8项,特种设备制造13项,办公及其他8项,详见《鲁中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4)重要环境因素:

(精选文档)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I)

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 1术语和定义 1.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由丙酮、乙酸、盐酸、硝酸、草酸、磷酸、硫酸、乙醇、甲醇、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乙醚、甲醛、过氧化氢、碘、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钾、硫尿、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氯化铵、亚硝酸钠、二氯甲烷。 1.2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依此划定,公司危险化学品贮存区域分为:三酸车间、酒精库。 1.3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辨识依据 本厂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丙酮、乙酸、盐酸、硝酸、草酸、磷酸、硫酸、乙醇、甲醇、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乙醚、甲醛、过氧化氢、碘、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钾、硫尿、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氯化铵、亚硝酸钠、二氯甲烷,辨识

依据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及《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厂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在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均为达到临界量。 3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3.1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 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均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性及数量。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物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211Q q Q q ……+Qn qn ≥1 式中:q 1,q 2……q n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 Q 1,Q 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 3.2重大危险源辨识 对重大危险源的判定首先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当达不到重大危险源标准时,再采用《关

本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识别清单表格

重大危险源识别清单工程名称:中国(安化)黑茶大市场一期工程 施工单位:浙江华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分部分项目工程名称《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 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 法.》(建质[2004]第213号) 《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 险源识别和控制管理暂行办法》湘建建 [2006]354号 本工程符 合规定条 件的重大 危险源 计划施工 工期(开 工、完工 日期) 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 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施 工的工程 1)开挖深度超过2.5m(含2.5m)的基坑、 1.5m(含1.5m的基槽(沟)) 2)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 件的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 坑底以上等工程 2)基坑开控深度未超过2.5m,但因地质 水文条件或周边环境复杂,需要对基坑 (槽)进行支护和降水的基坑(槽) 采用爆 破方式开挖的基坑(槽) 2、土方开挖工程1)土方开挖工程是指开挖深度 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 的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 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2)人工挖孔 桩工程 3、模板工程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 滑模、爬模、大模板等 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 模、大模板等 2)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 统 2)支撑高度达4m的模板工程 3)特殊结构模板工程 3)特殊结构模板工程,如转换层模板、 网架支撑体系等 4、起重吊装工程1)起重吊装工程 1)物料提升设备(包括各类扒杆、转杨机、 井架等)、等建筑施工起重设备的安装、 检测、顶升、拆卸工程;各类吊装工程 5、脚手架工程1)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 脚手架 1)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整 体提升与分片式提升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整体提升与 分片式提升 3)悬挑式脚手架3)悬挑式脚手架 4)挂脚手架4)挂脚手架 5)门型脚手架5)门型脚手架 6)吊篮脚手架6)吊(挂)篮脚手架 7)卸料平台7)卸料平台(重点悬挑式) 6、拆除、爆破工程1)采用人工、机械或爆破拆除 的工程 1)采用人工、机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 工程 7、其他危险较大的工程、工艺 1)建筑幕墙的安装工程1)建筑幕墙工程 2)预应力结构张拉施工2)预应力结构张拉工程 3)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 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 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施工安全 有影响的工程 《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识别和控制管理暂行办法》湘建[2006]354号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表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表 1 术语和定义 1.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 辨识依据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关于开展重点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相关规定进行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及数量。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物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1+……+q n/Q n ≥1 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1,……Q 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 存区的临界量,t 《关于开展重点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锅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属重大危险源: ①蒸气锅炉额定蒸气压力大于,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

危险源的辨识的各种技巧和方法

1危险源的辨识原则 1.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考虑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对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2)考虑时效性,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应具体在特定时间范围内;(3)考虑采用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适用性原则;(4)考虑所进行工作的性质,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应在不同环境和不同背景下灵活进行,如发生伤害事故后应对风险级别和风险控制进行重新评审等。 1.2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原则 (1)预防性原则:依据矿井职业活动开展的范围、性质和时间安排,有针对性的选取相应的方法,以确保该方法能预先、充分辨识危险源及评价风险。 (2)分级原则:充分辨识评价需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加以控制的危险源,并确定其相应的风险级别。 (3)一致性原则:应依据矿井各类活动,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应的方法,以确保方法合理、有效辨识危险源及风险评价。 (4)输出性原则:该方法的实施应能为人、物两大方面的控制提供输人信息及充分明确设备要求、人员培训需求及运行控制改进的需求。 (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体力、听力、视力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等。 (5)行为性危害因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监护失误等。 2识别范围 危险源识别应覆盖矿井活动、产品和服务,包括:(1)新建、扩建、改建生产设施及采用新工艺的预先危险源识别; (2)在用设备或运行系统的危险源识别;(3)退役、报废系统或有害废弃物的危险源识别;(4)化学物质的危险源识别; (5)工作人员进人作业现场各种活动的危险源识别;(6)外部提供资源、服务的危险源识别; (7)外来人员进人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识别;(8)外来设备进人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识别。 3识别应考虑的危害类型

生产车间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 一、基本概念 1、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2、事故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本身是一种“根源”,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主体对象,或可能诱发主体对象导致伤害或疾病的状态。 例如:装乙炔的气瓶发生了破裂。 危险源是乙炔,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事故隐患是乙炔瓶破裂,导致事故的“状态”。 3、危险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4、有害因素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5、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是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及其大小的过程,通常两者通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6、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 (1)、能量、有害物质 A、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有害因素。 B、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2)、失控 A、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B、人员失误 C、管理缺陷 D、温度、风雨雷电、照明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 二、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一般危险源的辨识 (1)、按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辨识(其中类型)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人的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A、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识别汇总表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识别汇总表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识别汇总表 工程名称:鸡东县前卫中学教师周转宿舍施工单位:鸡东县鑫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编号重大危险源名称、场所风险等级控制措施要求 1 火灾重大预防 2 触电重大预防 3 坍塌重大预防 4 坠落重大预防 5 机械伤人重大预防 6 物体打击重大预防 7 中毒重大预防 8 起重吊装重大预防 编制人:项目负责人: 2015年 6 月 20 日

附件1-11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表 工程名称:鸡东县前卫中学教师周转宿舍施工单位:鸡东县鑫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危险源名称坍塌 可能导致事故类 别及危险程度 中级风险等级重大 危险源出 现的场所 和部位 基础土方坍塌、脚手架坍塌。 危险源的控制措施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基础放坡或者支护,脚手架严格按照专项方案搭设,每周进行检修。

2015年 6 月 20 日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表 工程名称:鸡东县前卫中学教师周转宿舍施工单位:鸡东县鑫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危险源名称触电 可能导致事故类 别及危险程度 中级风险等级重大 危险源出 现的场所 和部位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移动电箱、机械设备、照明。 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执行“TN-S系统,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禁止非电工接触电箱,设置警示标志,维修时安排专人看护拉闸处。

2015年 6 月 20 日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表 工程名称:鸡东县前卫中学教师周转宿舍施工单位:鸡东县鑫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危险源名称火灾 可能导致事故类 中级风险等级重大别及危险程度 危险源出 现的场所 木工作业区、仓库、易燃品堆放处。 和部位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作者:————————————————————————————————日期: 2

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1

目录 一、安全管理 (6) 二、高处作业 (7) 三、临时设施 (10) 四、施工用电 (11) 五、施工防火 (13) 六、化学危险品的存储运输使用 (14) 七、检修施工作业 (15) 八、试压作业 (22) 九、基础施工 (22) 十、钢筋作业 (24) 十一、模板作业 (24) 十二、脚手架作业 (25) 十三、垂直运输 (27) 十四、混凝土作业 (29) 十五、砌筑作业 (30) 2

十六、装饰作业 (31) 十七、防水作业 (32) 十八、铆工作业 (33) 十九、管工作业 (34) 二十、钳工作业 (35) 二十一、焊工作业 (36) 二十二、起重作业 (37) 二十三、安装电工、电调工 (39) 二十四、安装仪表工、仪调工 (40) 二十五、机加工作业 (41) 二十六、保温作业 (42) 二十七、通风作业 (43) 二十八、检测试验 (44) 二十九、运输机械 (45) 三十、起重机械 (46) 三十一、工程机械 (48) 三十二、季节性施工 (50) 三十三、办公、生活区 (51) 3

危险源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施工可能性(L)暴露频率(E)后果严重性(C)分数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10 连续暴露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6 完全可能预料 6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40 灾难,数人死亡 3 相当可能 3 每一次或偶然地暴露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2 每月一次暴露7 严重致残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1 每年几次暴露 3 一般伤害 0.20 极不可能0.5 非常罕见暴露 1 轻微伤害 0.1 实际上不可等 危险等级划分(D) 分数值(D)危险程度危险等级风险评价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Ⅰ 不可接受的风险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Ⅱ 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Ⅲ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Ⅳ 可接受的风险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Ⅴ 4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来确定的。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时,其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定为重大危险源。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3-1)式进行计算,若满足式(3-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 n/Q N≥1 式(3-1) 式中q1、q2、…、q n为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量(t),Q1、Q2、…Q n为与各种危险物相对应的临界量(t)。 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确认储罐区储存的甲醇列入标准中表1的易燃物质甲醇,属重大危险源物质。 (1)生产装置区 生产装置区布置1个60m3的甲醇溶液中间储罐,按充装系数80%,甲醇密度按0.79kg/m3计,中间储罐贮存量为37.92t。 高位槽及装置管道内甲醇液体的最大储量约为5t,甲醇过滤器、气化器内甲醇以气态存在,相对高位槽储量可忽略不计。故生产装置甲醇总贮存量为42.92t。 (2)储罐区 储罐区共设有4个400m3甲醇储罐,充装系数按0.8,甲醇密度按0.79kg/m3计。 甲醇的最大可能储量为:4×400×0.79×0.8=1011.2t 辨识结果见表1.1. 表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单元危险物 质临界量 Q(t) 最大可能存量 q(t) 结果 是否重大危 险源 生产场所甲醇500 37.92 q/Q<1 否 储罐区甲醇500 1011.2 q/Q>1 是备注: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 置、设施或场所为一个单元。 按(3-1)式计算得: ∑qi/Qi =2.09>1 因此,福州市闽侯县宏业化工有限公司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2.1 分级方法 (1)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 (3-2)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α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附表2.1和表2.2: 表2.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危险化学品 β见表 3.3.3 2 1.5 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重大危险源辨识表

(基坑开挖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表 施工单位(章):日期:2014年 2 月 19 日工程名称石济铁路客运专线SJZ-6标二分部 重大危险源名称基坑开挖工程 重大危险源地点德平特大桥:49-52#、 59-62#、190-193#、 482-484#、265-267#、 229#、366#-377#墩 德州南下联:60#墩 预计施工 开始时间 2014年5月1日 预计施工 结束时间 2014年10月31日 重大危险源概况德平特大桥49-52#、59-62#、190-193#、482-484#墩基坑深度超过5m,需打钢板桩支护。 德平特大桥229#、265-267#、366#-377#墩是水中墩,需采取打钢板桩或围堰进行基坑开挖。 德州南下联60#墩是水中墩,需采取打钢板桩或围堰进行基坑开挖。 施工方案及主要安全控制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图纸编制安全专项方案。 安全控制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培训、安全监控、基坑四周设置防护、安装安全标示标牌、对基坑稳定性进行量测、插打钢板桩或围堰防护。 辨识人(签字) 填报人:联系电话:负责人(签字):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重大危险源辨识表 施工单位(章):日期:2014年 2 月 19 日工程名称石济铁路客运专线SJZ-6标二分部 重大危险源名称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重大危险源地点德平特大桥47-94#、 110-232#、391-398#、 481-509#墩 德州南上联46-82#墩德 州南下联28-67#墩 预计施工 开始时间 2014年5月1日 预计施工 结束时间 2015年5月11日 重大危险源概况德平特大桥47-94#、110-232#、391-398#、481-509#墩,德州南上联46-82#墩,德州南下联28-67#墩墩身高度均超过8m,施工过程使用定型钢模板。德平特大桥49#墩-52#墩跨104国道(40+64+40)m连续梁、59#墩-62#墩跨马家河(72+128+72)m连续梁、190#墩-193#墩跨353省道(48+80+48)m连续梁、481#墩-484#墩跨315省道(40+56+40)m连续梁,德州南上联特大桥62#墩-65#墩跨104国道(40+64+40)m连续梁,德州南上联特大桥71#墩-74#墩跨马家河(40+64+40)m连续梁,德州南下联特大桥49#墩-52#墩跨104国道(40+64+40)m连续梁,德州南下联特大桥59#墩-62#墩跨马家河(40+64+40)m连续梁均使用挂篮施工。德平特大桥112#墩-122#墩10-32m现浇道岔连续梁搭设支架使用定型钢模板施工。 施工方案及主要安全控制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图纸编制安全专项方案。 安全控制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培训、安全监控、对模板及支撑体系检算、浇筑混凝土之前对支撑体系进行检查、安装安全标示标牌。 辨识人(签字) 填报人:联系电话:负责人(签字):

危险源辨识汇总表(包装车间)(1)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单位名称:包装车间统计日期:2014 年 8 月 8 日 专业 或工种序 危险源名称危险源描述控制措施号 内容 第 一 类 1配电箱、电源 危线险 源 第 一 类 2空压机 危储气罐险 源 ①确保每个班组区域内配电箱在开、关完电源后,必须关闭电源 若人身体任何部位或物 箱门; ②在配电箱门上标识明显的警示标识;配电箱外壳有良好接地。 料触及箱内,易造成导电、 ③加强员工安全用电知识;保证电源线、箱、柜干燥。 触电事故,电源线老化,导 ④保证电源线路绝缘良好,漏电保护转置处于良好装态; 电体外露,电源线相碰会造 ⑤发现电源线路、箱、柜有安全隐患及时报维修工修理,电源线 车电弧烧伤,火灾等事故; 路搭接必须由电工完成,禁止私拉乱接; ⑥电气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持证上岗; ①建盖独立储存位置; 这两种物件属于压力容器,②定时定期对安全阀、压力表进行检、校,确保储气罐安全工作;如果使用、操作不当会产生③在安装有空压机、储气罐的建筑物处挂上明显标识牌警示路 爆裂,对周围人员、建筑物人。 都会产生损伤。④空压站必须有专人管理,定期维护;保证气管、用气设备接头 衔接良好,避免因为漏气使空压机长期工作。

云南东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表 单位名称:包装车间统计日期:2014 年 8月 8日 专业 或工种序 危险源名称危险源描述控制措施 号 内容 1)起重,起重会引起钢绳 1.安装起载限定开关,当超过额定重量时,行车不会起升; 断断裂,钢梁变形等后 2.严格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培训及教育,制定相关考核; 果; 3.安装断火限位内及重锤限位内,保持其处于良好状态。 2)斜吊,会使行走机构, 4.行车操作人员由公司指定,并经过技术培训的人员操作,严禁未经 导绳器等受到严重损培训人员操作行车。 坏,工件离地后会向斜 5.行车使用前,检查行车各部技术状况处于完好状态,重点检查操作第方向迅速移动对操作人装置,安全装置和钢绳,符合安全达到标准,方准使用;机修班每二及周围人造成伤害;周一次全面检查,并填写记录。 类 汽车吊3)吊钩起高,对操作人员 6.龙门吊在下班时,电机要运动到遮雨棚下面,大风季节要将夹轨器 危1相当危险,而且操作不锁死。 龙门吊 7. 险慎会冲顶,对行车造成起步前应观察行车四周情况及估计所吊物件重量,是否超出行车所源损坏。承受的客定重量,超出额定重量不得强行吊运,观察吊运路线是否(物)4)起吊重物不考虑周围安安全,吊运路线应无人、设备及其它物件。 全因素,从人或设备上8.吊物底端面须距地面 300-500 毫米,吊运重物时,应先将重物吊离 经过,会发生意外。地面 100 毫米左右,检查行车及所吊物件的稳定性和制动等是否灵 5)设备“带病”操作,设活有效,在确认正常安全情况下,方可继续工作,严禁利用反方向 备制动失灵、大小车失制动。 控等会给人员或设备造9.行车操作人员与起重扶料人员密切配合,由扶料人员给操作人员信 成伤害。号,操作人员给扶料人员回应后,方可操作。

重大危险源辨识类别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标准与GB18218—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 ———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魏利军、刘骥、多英全、师立晨、高进东、孙猛、于立见、张海峰、杨春笋、彭湘潍。 本标准于2000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