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三感三情

坚守三感三情
坚守三感三情

坚守三感三情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坚守“三感三情”

——一份国家汉办赴泰汉语教师储备志愿者的承诺书

蔡文仪

人生,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你永远无法预知未来,可未来却决定于你倾注情感而走出的每一步,因果相连,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就像5

年前的我,从未预想过自己有机会成为一名国家汉办志愿者,从事对外汉语教师事业,可回望走过的心路历程,却又是环环相扣,注定了我此刻甚至是未来终身职业生涯对汉办志愿者“三感三情”的坚守。

“三感三情”是国家汉办对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要求,即:具有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具备“感情”、“热情”和“激情”。

“感情”和“责任感”源于从小到大对老师谆谆教诲的感恩,源于对他们视学生未来为己任的责任感的崇敬。12年班长和多年学生会干部的经历,让我有更多的机会看到讲台下的老师们为学生的殚精竭虑,而我也在每一位辛劳教师如家人一般的呵护和教导下步步成长。不经意间,那份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向往已渐渐萌芽,教师,成为了我最向往的职业,把自己对老师们的感恩之情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动力,让作为教师的这份“责任感”延续下去。

“热情”和“使命感”源于一次泰国之行。作为一个理科生的我,不知是机缘,还是误打误撞,大学就读了泰语专业,看似与教师这份我朝思暮想的职业渐行渐远。大二那年,我看到了泰国国际中文电视台的招聘启示,那年暑假,有着十余年校园广播和主持经历的我,带着那份

对大众传媒的兴趣和泰语专业的些许优势,只身前往曼谷参加面试,并顺利地成为了新闻部的一名实习生。这是我第一次义无反顾地做一件完全无法预知的事,凌晨落地曼谷的那一刻,不知道住哪,不知道公司在哪,更不知道能否留下工作……实习的那段日子是我进入大学之后最忙碌而充实的一段时光,也是我经历过的最窘迫的一段日子——租住的是没有任何家具单间公寓,睡在报纸垫着的地砖上,还因“飞车抢劫”,顷刻间几乎一无所有。正因为那段经历,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海外华人之间那种亲如一家的浓厚情谊和相互之间的关怀,更从那样一群在海外打拼的华人媒体人身上,体会到了那份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学会了那份坚持和热情。

真正触动我,让我决定我要在泰国做一名中文教师的原因是,在跟团队出外景的过程中,我参加了很多在泰华人举办的艺术活动和宴会,而汉语,在曼谷这样一个华商众多的城市的普及率远远没有我想想中高,很多华裔说中文并不那么如鱼得水,很多华人第三代更是很少甚至不会说汉语了。在那之后,小时候埋下的那份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情又重新燃烧,作为一个会泰语的中国人,我有责任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让更多的泰国人了解我们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中华语言文字艺术。就这样,这份对汉语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在我心中扎根,并为之努力。

“激情”和“光荣感”源于对“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深入了解。当我因为那份“热情”和“使命感”而努力的时候,却发现,虽然自己是个会泰语的中国人,天天说着自己再熟悉不过的中文,可自己

对它并不了解,更别说教学了,我开始茫然不知所措。在对外汉语专业的学姐的介绍下,我知道了“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志愿者”这个项目并有了初步的了解,找到了目标和方向,我开始了几乎“从头再来”式的汉语自学,就连我曾经有些引以为豪的语音,我也几乎是重新认识了它们。经过这一年以来的准备,很幸运的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汉语储备志愿者。

进入云南师范大学参加储备培训的短短两周时间里,来自祖国五湖四海有着共同目标的志愿者们很快的融为一个大家庭,大家适应并珍惜着这忙碌而又充实的培训生活。从汉语教学到课堂管理,从泰语基础到中华才艺,从课外拓展训练到我们的饮食起居……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汉办和云南师范大学的领导及教师们对我们的良苦用心。我们面对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专家学者的谆谆教诲,我们怀着满满的感恩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也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肩上的重担和崇高的使命感,更让我们充满激情的盼望着我们即将到来的此次“文化传播之行”,为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国家汉办志愿者而感到无上光荣。

在听了国家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姜明宝老师的经历后,我们看到了这位为祖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的古稀老人,在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对外汉语教育的坎坷之路时,是那样的无怨无悔;在说到自己与外国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是那样的神采飞扬、妙趣横生;在回忆自己所经历的起起伏伏甚至是战火纷飞时,那种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是那样的振奋人心。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克服种种困难、披荆斩棘地践行着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三感三

情”,为我们创造了今天这样优越的条件,我们有责任将志愿者精神传承下去。

作为一名国家汉办赴泰汉语教师储备志愿者,知道自己离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在教学方面缺乏经验,在接下来一个月的培训时间里,我将更加努力,向老师学习,向同学请教,不断提高自身在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能力。我坚信,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在我们全体志愿者的共同奋斗下,我们定能成为一批优秀的文化使者,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坚守“三感三情”,将悠久而璀璨的中华文明带向世界,不辱祖国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志愿者精神与汉语教师志愿者作文

满怀“三情三感”微笑赴泰 云南师范大学 C班周俊伶汉语的国际推广工作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新时期我国实现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营造友好和谐国际发展环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一名即将赴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志愿者,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其次,要能肩负志愿者的责任和使命,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个人素养。最重要的是要能在工作中用“三情三感”激励和鞭策自己,让自己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最后实现汉语的国际推广及中华文化传播的理想。 “三情”是指激情、热情和感情。我们当代青年最不应该缺的就是激情,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时刻充满激情。当我们去到异国他乡,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时,我们首先应该慢慢适应过来,找到那个支撑我们勇敢向前的点,然后充满激情的克服一切困难。当面对工作任务时,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工作多。有什么好的想法就风风火火的去做,时刻保持微笑的面容。这些就是激情。如果没有激情,我们就好比是死板的机器人,每一步都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任务去完成,没有自己的思维与想法,没有积极的态度和个人的人格魅力。那么在工作中也不会获得成功和别人的赞许。 热情的人能使一个普通的晚餐,变成天堂快乐的盛宴;而缺乏热情的人,却会将一个难得的聚会,变得像干草堆那样索然无味。热情的对立面是冷漠,冷漠是人性的一种降格。热情有时也需要冷却,但冷却和冷漠完全不同,冷却是人生的一门艺术。没有冷却的热情是不会有力量的。当我们面对新的领导、同事或室友时,我们应该充满热情。热情的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热情的接待领导、同事,热情的对待教学工作,热情的对待身边每一个想学习汉语的人。热情的人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总是乐于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 志愿者工作中的感情是对祖国的思乡之情,对志愿者工作的热爱之情,对汉办提供的志愿者机会的感谢之情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眷恋之情。而这些大的感情都是源于生活中的小感情的。如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思乡情等等。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正是因为我们是能够独立思考的、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的高等动物。如果没有感情,我们的生活将会是灰白的一片,平淡无奇。没有高低起

激 情 走 高 三

激情走高三 鲍海琼 高三,承载了太多学子与家长的期待,可谓“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然而,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三不仅意味着勤奋与拼搏,更需要乐观与坚持。面对书山题海,面对竞争压力,怎样引导学生从容走过高三而无怨无悔?在多年的高三班主任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是:高三需要持久的激情。一直以来,我注重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激情,帮助他们在繁重的学业中找到更多的信心和动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高三学生的心态和情绪是有明显的阶段性的,这就要求老师因时施教,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背景下,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一直保持高昂的热情和斗志,我的做法是: 一、初入高三,点燃激情,放飞理想。 每个刚刚踏进高三的学生,无论其是否优秀,都会有许多新的想法和打算,都想在高三拼一把,搏一回,给老师留一个好印象。此时,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机会,将学生心中的星星之火煽成燎原之势,让学生跃跃欲试,不搏不行。 与学生见面的第一天,我会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携着理想,我们走进高三》,告诉学生:高三要胸怀壮志,策马奔腾,要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高三要满怀豪情,自信乐观,要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高三要勤奋踏实,坚毅果敢,要有“流血流汗不流泪,留成留败不留悔”的行动。学生的激情在高三的起点、在新的环境中被点燃,至少可以燃烧两个星期。两个星期后,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谈理想,谈计划,谈做法,将老师的客观引导变成学生的主观愿望,同时给学生推荐一篇文章——《你为什么是穷人》,用事实告诉他们:教育本质上是一项有着长远收益的投资,投资的最大股东不是家长而是受教育者本人,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就是他为自己倾注的第一桶金。以此强化学生为自己而学、用学习改变命运的观念。连续两个回合下来,大多数学生的激情都被完全调动起来,用“摩拳擦掌”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二、高三途中,燃烧激情,落实过程。 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对高三的新奇变成了疲惫,精神上倦怠,行动上松懈,这时班主任要再点一把火,让学生的激情持续燃烧,脚踏实地一步步落实行动计划。这段时间我常常用励志文章、哲理小故事来激励学生,或用班会来引导学生。 比如,当学生觉得进步不明显,升学希望不大而灰心丧气时,我会给他们读《花开不败》,向他们讲述一个差等生凭着坚定的信念、乐观的心态、每考一次前进50的拼劲杀进复旦的故事,告诉他们信念在、行动跟上,希望就在,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怀疑自己的追求和能力。 当学生对学习变得麻木、随意、浮躁时,我会用“高三路上,我们需要什么”的主题班会引导他们,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白:高三,我们不仅需要别人的鼓励,更要自励;不仅需要师长的约束,更要自我约束;不仅需要适当的放松,更要适度的紧张;不仅需要个人奋斗,更要老师的点拨;不仅需要抓紧时间,更要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不仅需要努力,更要持久的努力。一句话,高三,不仅需要远大的目标,更要有伟大的行动。 当学生春节放假的时候,我会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或不足,给每人写一句能警醒他或鼓励他的话,让他在假期能不忘高考,按计划落实复习。比如,对不拘小节、不重细节的学生,我会写“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命运”;对于成绩很好的学生,我会

感三情的认识修订稿

感三情的认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我对“三感”“三情”的认识我是一名大学教师,也是一个6岁男孩的母亲。自从大学毕业以后,就进入了现在的工作单位,当专职教师至今,本以为我的生活就只会沿着每周两天去学校上课,剩下的时间全部奉献给孩子这样的轨迹继续下去,没有激情,没有新意,也慢慢失去着自我。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汉办又恢复了已停10年的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出于好奇,我开始关注汉办,关注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关注公派汉语教师。我惊喜地发现,出国教外国人汉语,这是一件多么有趣和有挑战的事情。在我身上已沉寂很久的激情开始苏醒,我找到了一件迫切想要去做的事情!于是,我开始了刻苦的学习,一周七天,两天去单位上课,四天去四川大学学习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晚上看书学习到很晚。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拿到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也顺利通过了汉办对公派汉语教师的选拔。两年前的我,从未预想过自己有机会成为一名国家公派汉语教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师事业。一旦进入这个行业,就注定了我对“三感”“三情”的坚守。 “三情”是指激情、热情和感情。有了对祖国的感情和对教学的感情,才会有激情和热情。感情是热情和激情产生的土壤,激情对于教师就像生命一样重要。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热情,没有激情,那是对教学的不负责任。我们当

代教师最不应该缺少的就是激情和热情。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时刻充满激情。当我们去到异国他乡,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时,我们首先应该慢慢适应,充满激情地去克服一切困难。当面对工作任务时,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工作多,有什么好的想法就立即去做,时刻保持微笑的面容。这些就是热情。如果没有激情和热情,我们就好比是死板的机器人,每一步都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任务去完成,没有自己的思维与想法,没有积极的态度和个人的人格魅力,那么在工作中也不会获得成功和别人的赞许。我本人就是怀着一种激情去准备证书考试,公派教师选拔,也怀着满腔热情加入到汉办的岗前培训,同时,我会带着满满的热情和激情,到英国教授中文和传播中国文化。 “三感”是指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我们每一位参加汉办岗前培训的汉语教师,都经过了汉办严格和专业的选拔,都被国家委以重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现在强大了,祖国需要我们把中国宣传出去,让全世界人民看到我们中国的繁荣和昌盛,每位老师心中都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光荣感。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叫“责任重于泰山”,这话道出了责任感的重大意义。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名流百世的豪杰,无不将责任感视为一生追求的信念。在这种坚定的责任感鞭策之下,他们不断地奋发前进,并在各自

孔子学院公派教师岗前培训总结

2018孔子学院公派教师培训总结 2018年4月,我报名参加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公派教师的选拔考试。经过了前期的沟通、咨询,到报名、考试,直到接到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电话面试,经历了3个月漫长的准备与等待,我终于成为了今年派出的汉语教师候选人。在艳阳高照的7月,我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了为期20天的集中培训。紧张充实的培训让我仿佛回到了大学生活,但这次自己不仅仅是学生,更是即将破茧为蝶,历练成为一个汉语教师。回顾短短20天的培训时光,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现将我的收获与感受总结如下。 一、专业技能迅速提高 作为一个非专业、无教学经验的学员,我对汉语教学以及课堂管理毫无概念。培训班非常精心地以小班形式,将非专业的学员分为一个班,将汉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通过概述讲座和小班辅导的方式结合,把汉语教学按照汉语专业划分为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汉字教学四部分。在小班课上,指导老师通过丰富的经验和简介明了的指点,结合每个小组的说课试讲、讨论发言,将汉语教学中的技巧和方法一一传授给大家,让我眼中茫然的对外汉语教学逐渐有了轮廓和概念。 二、汉语教师素养提升较大 此次培训班除了培养我们的专业技能之外,还格外注重我们政治素养、媒介素养的提升。作为即将派出的一名汉语教师,我们每个人就像一张中国的名片,将中国故事、中华文化、中国形象带到全世界,传染给我们即将接触交往的每个国际友人。培训课程设置了认识国情、政论片观看等党课,还安排了融媒体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与国际媒体打交道等媒介素养课,还安排了跨文化交际、人际沟通的课程,充分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打开了我们的胸怀。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时时刻刻带着“三感三情”,将文化历史悠久的汉语言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推广,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通过多种媒介方式呈现,结合新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特点,带头讲好中国故事。 三、深受班级氛围鼓舞 虽然我所在的五班都是非专业老师,但我作为其中无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资历和学识较浅,专业水平较弱,初入班级时感到了一丝孤独无助,和沉重的压力。但在专业课上,我的小组成员耐心指导我,详细给我讲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术语,在讨论中大家都会倾听他人意见,充分理解每个人的思路后畅所欲言,求同存异,集合了精华和创意,让我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得到提高,也获得了归属感、荣誉感。 班上的每位老师都善良热情、活泼开朗,在紧张的培训中,伴随着大家的欢声笑语,我们彼此交换着各自的人生故事,分享人生旅途上的感悟。在班级活动中,我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扉,结实了很多朋友,在生活和学习上,他们给予我很大帮助,很多启发,这些回忆将伴随我启程,在孤独的日子里陪伴我,温暖我。即便我们即将奔赴不同的国家,但在海外拼搏的日子里,相信这些珍贵的回忆都会时时对我们微笑,相信再见面时我们就像未曾离别过。

三感三情的认识

三感三情的认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我对“三感”“三情”的认识我是一名大学教师,也是一个6岁男孩的母亲。自从大学毕业以后,就进入了现在的工作单位,当专职教师至今,本以为我的生活就只会沿着每周两天去学校上课,剩下的时间全部奉献给孩子这样的轨迹继续下去,没有激情,没有新意,也慢慢失去着自我。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汉办又恢复了已停10年的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出于好奇,我开始关注汉办,关注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关注公派汉语教师。我惊喜地发现,出国教外国人汉语,这是一件多么有趣和有挑战的事情。在我身上已沉寂很久的激情开始苏醒,我找到了一件迫切想要去做的事情!于是,我开始了刻苦的学习,一周七天,两天去单位上课,四天去四川大学学习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晚上看书学习到很晚。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拿到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也顺利通过了汉办对公派汉语教师的选拔。两年前的我,从未预想过自己有机会成为一名国家公派汉语教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师事业。一旦进入这个行业,就注定了我对“三感”“三情”的坚守。 “三情”是指激情、热情和感情。有了对祖国的感情和对教学的感情,才会有激情和热情。感情是热情和激情产生的土壤,激情对于教师就像生命一样重要。如果一个教

师没有热情,没有激情,那是对教学的不负责任。我们当代教师最不应该缺少的就是激情和热情。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时刻充满激情。当我们去到异国他乡,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时,我们首先应该慢慢适应,充满激情地去克服一切困难。当面对工作任务时,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工作多,有什么好的想法就立即去做,时刻保持微笑的面容。这些就是热情。如果没有激情和热情,我们就好比是死板的机器人,每一步都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任务去完成,没有自己的思维与想法,没有积极的态度和个人的人格魅力,那么在工作中也不会获得成功和别人的赞许。我本人就是怀着一种激情去准备证书考试,公派教师选拔,也怀着满腔热情加入到汉办的岗前培训,同时,我会带着满满的热情和激情,到英国教授中文和传播中国文化。 “三感”是指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我们每一位参加汉办岗前培训的汉语教师,都经过了汉办严格和专业的选拔,都被国家委以重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现在强大了,祖国需要我们把中国宣传出去,让全世界人民看到我们中国的繁荣和昌盛,每位老师心中都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光荣感。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叫“责任重于泰山”,这话道出了责任感的重大意义。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名流百世的豪杰,无不将责任感视为一生追求的信念。在这种

感三情的认识

感三情的认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我对“三感”“三情”的认识我是一名大学教师,也是一个6岁男孩的母亲。自从大学毕业以后,就进入了现在的工作单位,当专职教师至今,本以为我的生活就只会沿着每周两天去学校上课,剩下的时间全部奉献给孩子这样的轨迹继续下去,没有激情,没有新意,也慢慢失去着自我。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汉办又恢复了已停10年的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出于好奇,我开始关注汉办,关注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关注公派汉语教师。我惊喜地发现,出国教外国人汉语,这是一件多么有趣和有挑战的事情。在我身上已沉寂很久的激情开始苏醒,我找到了一件迫切想要去做的事情!于是,我开始了刻苦的学习,一周七天,两天去单位上课,四天去四川大学学习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晚上看书学习到很晚。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拿到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也顺利通过了汉办对公派汉语教师的选拔。两年前的我,从未预想过自己有机会成为一名国家公派汉语教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师事业。一旦进入这个行业,就注定了我对“三感”“三情”的坚守。 “三情”是指激情、热情和感情。有了对祖国的感情和对教学的感情,才会有激情和热情。感情是热情和激情产生的土壤,激情对于教师就像生命一样重要。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热情,没有激情,那是对教学的不负责任。我们当

代教师最不应该缺少的就是激情和热情。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时刻充满激情。当我们去到异国他乡,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时,我们首先应该慢慢适应,充满激情地去克服一切困难。当面对工作任务时,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工作多,有什么好的想法就立即去做,时刻保持微笑的面容。这些就是热情。如果没有激情和热情,我们就好比是死板的机器人,每一步都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任务去完成,没有自己的思维与想法,没有积极的态度和个人的人格魅力,那么在工作中也不会获得成功和别人的赞许。我本人就是怀着一种激情去准备证书考试,公派教师选拔,也怀着满腔热情加入到汉办的岗前培训,同时,我会带着满满的热情和激情,到英国教授中文和传播中国文化。 “三感”是指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我们每一位参加汉办岗前培训的汉语教师,都经过了汉办严格和专业的选拔,都被国家委以重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现在强大了,祖国需要我们把中国宣传出去,让全世界人民看到我们中国的繁荣和昌盛,每位老师心中都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光荣感。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叫“责任重于泰山”,这话道出了责任感的重大意义。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名流百世的豪杰,无不将责任感视为一生追求的信念。在这种坚定的责任感鞭策之下,他们不断地奋发前进,并在各自

来日江湖远大,不忘梦里桃花

来日江湖远大,不忘梦里桃花 月明,风清;雨疏,花浓。 厦门,似乎就是这样,娉娉婷婷地静静开在那里,任他春去秋来,任他时过境迁,始终含着淡淡的笑意,在每个春日薄凉的清晨醒来,慵懒地走过铺满绿荫的长廊,在盈盈的花香中捧着茶杯,慢慢饮下——一切都没有走远,一切都未曾老去。 今年初夏,我在厦门,在我的厦大,等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为了同一个目标而来的友人。一个月后,携着美好愿景的我们将一同奔赴遥远的国度,去那里完成我们的使命。 今年的厦门将会见证我们和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成长。 百年前的这里,正是烽火硝烟、抗战的前线。浅浅一湾的鹭江,隔开的是歌舞升平的鼓浪屿和战火弥漫的厦门岛。今天,当我们乘着船经过这曾被称为“生死线”的鹭江时,胸中是否会涌起一阵阵波澜?今天,当我们漫步于鼓浪屿精美的建筑前,品尝着各式海鲜,是否会穿过历史的烟雾,看到大国曾经迷茫的未来?今天,当我们站在日光岩,远眺到这所以“自强不息”为校训的大学时,是否会想到校主陈嘉庚先生渴望以教育图自强的殷切期望?今天,当我们坐在这所“最美大学”的教室中上课时,是否会想到为了维持厦大而变卖大厦的可敬的校主和校友们?我们饱经沧桑的祖国,正一步步走向辉煌。我们永不言败的中华民族,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就是我们要牢记和秉承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仓颉作书,惊天地泣鬼神;《诗经》三百,尽美善思无邪。孔夫子集前王之大成,在人类文明史的轴心时代将中国文化推向了高峰,也开启了接下来绵延万亿年的中华儒家传统。今天,我们将要肩负起孔夫子未竟的事业,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烛光传向世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我们要牢记和秉承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怀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满载对世界文明的向往,我们愿意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投入到接下来的教学和工作中。无论在北欧童话世界的丹麦,在南欧地中海灿烂阳光的马耳他,在西方文明发祥地的希腊,还是在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精神-

《志愿者精神与汉语教师志愿者》课程作文 论新时代条件下的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精神 2013年赴泰志愿者C班杨雄 中国~云南~昆明

论新时代条件下的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精神 2013赴泰志愿者C班杨雄 从上世纪50年代汉语预备教育兴起,到上世纪6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体系逐渐构建,再到上世纪8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形成,对外汉语教学经历了快速的成长与发展并逐渐形成成熟、系统的学科。而到21世纪,对外汉语教学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而在当前形势下,随着全球汉语学习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重点转为汉语国际推广。国际汉语推广基地的建设和对外汉语教师的选拔、培养,则尤其显得重要。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力量,应当践行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合作精神,以深切的“感情”、满腔的“热情”和高涨的“激情”,承载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去完成新时代下汉语国际推广的使命。 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志愿者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灿烂的东方文明,虽未曾举起过"志愿者"的旗帜,但从"扶贫济困"的先哲千年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采乐章。尤其是雷锋精神,教育和培养了几代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不仅要发扬无私奉献和团结合作精神,还要要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并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志愿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梁启超在《新民说》写道:“所谓公德者,就其本体言之,谓一团体中人公共之德性也……公德之大目的,即在利群,而千万条理即由是生焉。本论以后各子目,殆皆可以‘利群’二字为纲,以一贯之者也”。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的性质是利他和公益,不是靠利动机的驱使,而是

关于汉办志愿者“三感三情”的心得体会

坚守“三感三情” ——一份国家汉办赴泰汉语教师储备志愿者的承诺书人生,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你永远无法预知未来,可未来却取决于你倾注情感而走出的每一步,因果相连,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就像几年前的我,从未预想过自己有机会成为一名国家汉办志愿者,从事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可回望走过的心路历程,却又是环环相扣,注定了我此刻甚至是未来终身职业生涯对汉办志愿者“三感三情”的坚守。 “三感三情”是国家汉办对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要求,可能很多人像我一样,之前对它并不熟悉,却在培训过程中渐渐发现,“三感三情”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 我的“感情”和“责任感”源于从小到大对老师的感恩,源于对他们视学生未来为己任的责任感的崇敬。我想在座的各位大部分都是做学生干部长大的,因此我们有更多的机会看到讲台下的老师们为学生殚精竭虑,而我们也在每一位辛劳教师如家人一般的呵护和教导下逐步成长。就这样,在不经意间,那份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向往已渐渐萌芽,教师,成为了我最向往的职业,把自己对老师们的感恩之情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动力,让作为教师的这份“责任感”延续下去。 我的“热情”和“使命感”源于一次泰国之行。作为一个理科生的我,不知是机缘,还是误打误撞,大学读了泰语专业,看似与教师这份我朝思暮想的职业渐行渐远。大二那年,我在泰国国际中文电视台新闻部实习,那段日子是我进入大学之后最忙碌而又充实的一段时光,也是我经历过的最窘迫的一段日子——租住的是没有任何家具的十平米的房间,睡在报纸垫着的地砖上,还因“飞车抢劫”,丢失了手机、电脑和所有银行卡,顷刻间,放在公寓的护照和几百人民币成了我的全部家当,在电视台前辈们的帮助下,我才能继续在曼谷生活下去,并完成实习回国。也正因为那段经历,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海外华人之间那种亲如一家的浓厚情谊和相互之间的关怀,更从那样一群在海外打拼的华人媒体人身上,体会到了那份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学会了那份坚持和热情。

新形势下的新需求

新形势下的新需求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素质概说 张和生 一、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1.50年代,汉语预备教育的兴起 东汉末年,“胡僧”汉语和佛经翻译 “胡”从西域来的,胡琴、胡椒、(胡说) 隋唐遣唐使 宋元明清 董明——汉语传播史 2.60年代,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3.8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形成 吕必松:“对外汉语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4.新世纪,对外汉语教学的空前繁荣与“汉语国际推广”概念的提出几组数字 1950~1960,来华留学生2844人; 1961~1965,来华留学生4415人; 1973~1987,来华留学生13000人; 2010,来华留学生260000人,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2万。 几个重要人物 清华留学生班主任周培源; 清华留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吕叔湘。 50年代,中国第一次向国外派遣汉语教师: 朱德熙(保加利亚) 邢公畹(苏联) 郭预衡(匈牙利) 几个重要时间与重大事件 1978,吕必松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1983,成立“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 1987,成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 三届会长(朱德熙、陆俭明、许嘉路) 1987.7国家成立“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二、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的新形势

1.全球汉语学习需求的快速增长 2.2005年7月世界汉语大会,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重点转为汉语国际推广 3.全球孔子学院/课堂的建设 4.AP中文课程的开发 5.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与海外汉语教学志愿者的派遣 6.各类汉语教材的开发 7.汉语国际推广基地的建设 搜索“汉语教育六个转变” 汉语国际推广19个基地 中山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教材开发基地 北京大学国学基地 几个相关数据(1) 3000万/4000万人学习汉语。汉办工作目标:2015年达到8000万,2020年达到1.6亿。 目前在101个国家、地区建立了384所孔子学院,390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专职教师2000人。(2010.10, 322所, 9个月增62所。 4.5/所) 2009年来华留学生23万人,2010年26万,2020年计划达到50万人。04年公派出国汉语教师69人。近三年共派出教师、志愿者近8000人。当前仍在海外的达6000多人,2011年6月,1000多人参加公派教师选拔。 几个相关数据(2) 2010年上半年,全国培训志愿者1300多人。2011年,北师大面向海外教师的来华教材培训600人;培训志愿者/本土教师近500人。 孔子学院总部计划向每个孔子学院公派5人。 出版45个语种360套教材,送出1200万册,500多万人使用。 几个相关数据(3) 不容乐观的数据: 2011年,孔子学院岗位需求600余人,报名500余人,面试后录取300余人。 面试成绩:优秀48人,较好211人,一般138人。 结论:优秀人才匮乏,无法满足需求。

志愿者教师的志愿者精神

与你相遇好幸运 ——满怀“三情三感”,相聚在南开 尼泊尔(1)班王保平海南师范大学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2016年3月份研究生复试,面试老师问了我这句关于论语的问题,时至今日老师的话语依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她说:当代大学生、研究生们必须具备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独立自主且自强不息,具备自我奉献精神,以仁为己任,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他人。 2017年2月26日,作为赴尼泊尔、缅甸汉语教师志愿者其中一员,我从海南来到天津南开大学,开启了我为期40天的志愿者岗前培训。26号全体学员集中报道,27号早上七点半集合去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门口与领导、老师们拍合影,八点钟汉语教师志愿者岗前培训开班仪式在学术报告厅举行。由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副院长滕建辉老师主持开班仪式,之后我有幸作为学员代表上台发言。开班仪式之后,开始了培训第一场讲座,讲座由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院长陈洪教授主讲,主题是“孔院说孔”。一场听觉盛宴由此开始,两个半小时的讲座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们从天南海北来,相聚在南开,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是一个饱含责任与使命的名字,在这个名字的召唤下,我们有幸聚汇聚在一起,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为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我们都为自

己身为一名对外汉语志愿者而感到无比自豪。为了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我们在这条路上不断努力着:从大一开始我们就为取得汉语教师志愿者面试的资格而奋斗,苦练普通话,考取普通话二甲以上等级证书,努力学习外语,考取相应的外语等级证书。面试时更是各显十八般武艺,发挥自己的所长才能有幸被录取并来此参加赴尼泊尔、缅甸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力量,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我们一定会践行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合作精神,以深切的“感情”、满腔的“热情”和高涨的“激情”,承载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去完成汉语国际推广的使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我们勤奋学习,充实提高,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努力做到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为我们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即将开始为期40天的志愿者岗前培训,我坚信,朝气蓬勃的我们,一定会认真完成各科作业,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顺利且出色的通过培训,为传播中国的语言文化奉献出我们的青春岁月! “光荣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汉语热也随之出现,汉语的国际推广也提上日程,我们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一名光荣的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我们理应感到这是一件光荣、神圣且充满意义的事。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所能,用实际行动去证明。 “使命感”——成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是光荣的,志愿者

我眼中优秀的志愿者

我眼中的优秀志愿者 ——心怀“三感三情”自信闯世界 “To accomplish great things, we must not only act, but also dream. Not only plan, but also believe.” 作为一个还没走出校园,正在用脚步一步一步丈量世界 的我来说,参加汉办志愿者培训,准备做一名未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老师是我的幸运。如果没有幸运入选,没有参加培训,没有接触到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我想象不到自己现在正在做着什么?应该还是傻傻地蹲在“井底”看 着只有巴掌大的天吧。这场培训,让我变得不一样。 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是什么?我在刚刚学习这个专业的 时候,觉得不就是教外国人说中国话么!就是一个“出口”的语文老师!但是当我对这个专业的认识不断加深,我对这个专业的感情也逐渐升温以后,我再想想自己当初的幼稚想法,都被当初的自己气笑了。汉语志愿者,如果往大了说,是中国的名片,我们被派到世界各地,我们带着我国延续千年的汉字和优秀的文化,我们的言行代表着祖国,我们是中国文化的使者,我们可以让世界看到一个清晰的中国;如果往小了说,我们在青年之际,走出国门,去异域三尺讲台教授一门美丽的语言,我们让肤色不同的友人说着流利的汉语,拿着筷子吃着中国美食赞不绝口,难道不是一件特别有意义

的事?难道不是一段让我们终生难忘的经历? 说到“三情三感”,这是国家汉办对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要求,要做一名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充满感情、热情和激情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可能很多人像我一样,之前对它并不熟悉,但是我在培训的过程中渐渐发现,“三情三感”是一粒种子,早已悄悄地植入心底,在心中生根发芽,要开出美丽的花。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敬畏之情,也是我“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的来源。作为教师,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师,怎么能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是带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志愿者,我们是工匠精神的别样体现。无论何时何地,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责任,传播中华文化是我们的义务。也许我们在异域他乡会沮丧,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工作任务丢在一边,不管不顾。这是对学生、对工作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身份的亵渎。 我还记得一位赴美国当志愿者的前辈和我讲她的“成长史”。她在刚到美国的时候,住的不习惯,吃的不习惯,教学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她很沮丧,但是她不放弃,当她逐渐适应过来,当她的学生汉语越说越好,她的工作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肯定的时候,她说她做到了,她没有辜负自己的责任,她感到光荣和自豪。一个人想要成功离不开强大动

孔子学院汉语志愿者演讲稿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影响着全世界的文化发展。近代的封闭与落后虽然严重干扰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但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华文化也随之重新登上了世界舞台。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科技与产能等“硬实力”上,更体现在文化输出的“软实力”上。一个国家的文化为全世界所了解和接受,这个国家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也有汉语热的兴起。在这个契机之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亟待发展。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奋斗在国际汉语教育事业一线的中坚力量,承载着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一员,我们更应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机遇,锐意进取,为向全世界推广中国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期望,并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自我的提升。 对于志愿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汉语教师志愿者同时兼备教师和志愿者双重身份,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更应该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志愿者”虽然是个舶来词,但奉献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到妇孺皆知的“雷锋精神”,自古以来就有无数先贤矢志不渝地践行着这样的传统美德,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不仅要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一传统美德向全世界发扬光大。 其次,“三情三感”作为对于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精神要求,也是我们必须了解和实践的精神准则。“三情”是感情、热情和激情。感情包括对事业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和对朋友同事的友爱之情等等。人是有感情的,失去了感情人就和行尸走肉没有区别,其他的精神品质也就更无从谈起。而我们在赴蒙教学中,心中要时刻保持对于事业、祖国、学生和同事之间的感情纽带,学会感恩,感激所拥有的一切。热情是一把火,可以点亮黑暗,照亮他人。对工作充满热情是保障我们高效率、高质量工作的基础所在。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同事,我们都需要充满热情,带动周围所有的人来参与到我们当中,共同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努力。缺乏热情则像是一盆冷水,不仅冷了自己,也会寒了周围人的心。非但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也会遇到危机。激情是我们年轻人的优势,健康的身体和年轻人特有的精气神使我们能够充满激情地完成工作,以饱满的精神来迎接新的挑战,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和成就。哪怕困难再多,只要凭借不畏艰辛的激情,微笑面对,泰然处之,这就是我们克服困难的法宝。相反地,没有激情的人总是应付差事,千方百计地偷懒,其工作能力和效果可想而知。 “三感”是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概括。对于我们汉语教师志愿者来说,我们是事业为国家文化实力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是神圣而光荣的。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事业的伟大,从而更加积极地投身进去。在这种光荣感的激励下,用热情和激情来对待这项事业,从而更好地完成文化使者的使命。责任感是我们的立业之本,我们出国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本身就是重大的责任。国家寄予我们希望,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辜负了这份期望。我们既然选择了做汉语教师志愿者,那么就担上了振兴中华语言文化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在工作中要对国家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学生负责。我国目前正处于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我们是弘扬中国文化的排头兵。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正在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而这一份使命对于国家来说又是何等的重要。这样重要的使命督促着我们必须做好这一工作,不辱使命。 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三情三感”是我们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基本精神准则,是指引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的精神向导。当然,由于志愿者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发展,志愿者精神内涵也会随之发展进步。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志愿者都需要仔细思考并挖掘属于自己的对于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精神的诠释。在这样精神力量的推动下,小到我们自己的身心发展,大到国家的文化推广事业,都将迎来全新而又灿烂的明天。

三情三感

“三情”是指激情、热情和感情。 “三感”是指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 三情三感 作为中国的名片,我们被派往世界各地,我们的言行代表着中国,我们是中国的文化使者,我们是汉语志愿者,多么荣誉的称号,同时也给了我们巨大的压力。顶着这样的称号,我们会思考怎样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志愿者,怎样才能光荣的完成我们的使命,而这一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的全身心的投入,去奉献,去实现。 我们正处青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候,我们对汉语传播这个伟大事业充满了激情,我们摩拳擦掌、蠢蠢欲试,我们渴望在一个新的国土洒下中国的种子,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中国,喜欢上汉语。很多外国人对中国还是有很多偏见,我们希望可以用我们的行为来告诉他们,我们中国人是多么善良、多么有文化的群体,我们急于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乃至中国的语言,我们想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作为中国人,我一直为它而骄傲着,骄傲着我们悠久的历史,没有国家可以媲美,骄傲她那智慧的语言,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可以相比呢?还有我国民的智慧、国民的善良和互助,还记得印度洋海啸时中国是第一次提出赞助的国家,我们祖国的一举一动让我时刻感动着,多么幸运我是这个伟大国度的一员,我希望每个人都真正了解中国,怀着这样的激情我即将去往澳大利亚,我很珍惜那即将到来的10个月,十个月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我想好好珍惜每一天,将激情进行到底。最近,有同学刚结束了哥伦比亚两年的志愿者生活,

有些学生会奇怪,为什么哥伦比亚这样的国家,她为什么会选择延期一年,就像她说的,那边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渴望学习汉语的孩子,一年的相处,因为对孩子的不舍,因为抵挡不住孩子们期待学习的眼光,所以选择了继续留任,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虽然大声哭过,却又是如此不舍的离开。看着她写的总结,一个个孩子的名字,她努力学习西语只为和孩子交流,每天早上孩子们的拥抱,没课的时候孩子会特意来办公室拥抱她,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感动并且羡慕着,我会和她一样受孩子们们欢迎吗?我可以很好的处理所有的一切吗?我一定会努力,以我的激情、我的热情去感染周围的一切。 作为志愿者,我们有几个身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老师,在国内我们也许是学生,是爸妈的宝贝,我们可以在家撒娇,在家无奈,但是在赴任国家,我们是一个个成熟独立的个体,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于国内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因为一旦跨出国门,我们每个人都代表着中国,可能决定着他们对中国人的评价,所以我们要深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以祖国的荣誉为最高准则,时刻提醒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作为汉语志愿者,作为一名在国外教授汉语的老师,老师的职业赋予我们无比崇高的责任,我们要以极强的责任感去很好的完成每一项任务,真正可以达成汉语传播的任务。

我心目中的优秀中方院长【激励人心搞笑的演讲稿】

我心目中的优秀中方院长【激励人心搞笑的演讲稿】 我心目中的优秀中方院长【激励人心搞笑的演讲稿】 尊敬汉办领导,老师们、战友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厦门大学的朱学艺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心目中优秀的中方院长 短短6年多时间,818个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如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呈现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这是汉办致力于发展多元文化、共建和谐世界的丰硕成果,这也离不开辛勤撒播种子、在不同国家孔子学院默默耕耘的他们中方院长。 我心目中的优秀中方院长 因为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们深刻理解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意义,舍弃小家,为了国家,中国情怀、国际视野。 因为有无尚的光荣感,他们愿作无冕大使奔赴异国他乡,随着汉语文化舰队再下西洋; 因为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愿为提升文明碰撞的软实力奉献自我,架起中外文化交流、教育发展的桥梁; 无论身在何处,他们一次次跋涉,完成一个个梦想,因为他们知道:汉语国际推广,这是东学西渐的新路航。 奔波、协调,预算、策划、运作亲历亲为,几多辛劳,难得安歇于梦乡; 面对学生、家长、教师、志愿者、外方院长几经协调,睿智耐心以求大家欢畅。 因为有热情,他们不断追随和触摸奋斗者的理想,如同子路对夫子的古朴景仰; 因为有激情,他们在非洲艰苦的环境中饱受疟疾;在战火时起的国度里依然悉心授教; 因为有感情,他们不怕烛熄丝尽,只期花红果硕; 因为有感情,他们也在中秋明月当空孤独泪落。 世界以痛吻我,叫我回报以歌,这就是甘于在孔院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的优秀

院长们的心声回应。 光阴荏苒,几度拼搏又几度激荡,孔子学院被漫漫行程簇拥着掠过平川高山丘壑海洋,散布于世界五洲四洋。 取得成绩,完成使命,喜得回归,他们从容叙说风雨征程中的三情三感;吃过苦,流过泪,但持之不渝(与)的信念从未动摇、放弃;那就是:架起世界友谊的桥梁,奏响全球心灵的交响! 睿智、合作、博学、耐心、德才兼备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优秀中方院长,也将是四年后的我们自己! 感谢您的阅读!

志愿者的精神

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志愿精神 北京语言大学4班 080号陈可 从上世纪50年代的汉语预备教育开始,到今天21世纪,汉语的推广工作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近些年来,全球“汉语热”频频升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在很多国家,学汉语的人数高速增长。世界人民学汉语的热潮成了无法阻挡的势头,全球“汉语热”传达了世界人民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讯息,而“孔子学院”得以遍地开花正是这种诉求下的体现。古老而不再神秘的东方语言焕发出了新的的生机。在美国,学习汉语的儿童数量正在增加。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不断提高,许多美国人期待掌握汉语后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中美两国政府也出于各自目的支持汉语教学。 汉语的国际推广工作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新时期我国实现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营造友好和谐国际发展环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 作为一名即将赴任美国孔子学院的汉语志愿者教师,肩上承载的是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使命。应当践行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合作精神。以深切的感情,满腔的热情,和高涨的激情,去承载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要做好汉语教师志愿者,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其次,要能肩负志愿者的责任和使命,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个人素养。最重要的是要能在工作中用“三情三感”激励和鞭策自己,让自己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最后实现汉语的国际推广及中华文化传播的理想。 “三情”是指激情、热情和感情。我们当代青年最不应该缺的就是激情,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时刻充满激情。当我们去到异国他乡,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时,我们首先应该慢慢适应过来,找到那个支撑我们勇敢向前的点,然后充满激情的克服一切困难。当面对工作任务时,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工作多。有什么好的想法就风风火火的去做,时刻保持微笑的面容。这些就是激情。如果没有激情,我们就好比是死板的机器人,每一步都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任务去完成,没有自己的思维与想法,没有积极的态度和个人的人格魅力。那么在工作中也不会获得成功和别人的赞许。 热情的人能使一个普通的晚餐,变成天堂快乐的盛宴;而缺乏热情的人,却会将一个难得的聚会,变得像干草堆那样索然无味。热情的对立面是冷漠,冷漠是人性的一种降格。热情有时也需要冷却,但冷却和冷漠完全不同,冷却是人生的一门艺术。没有冷却的热情是不会有力量的。当我们面对新的领导、同事或室友时,我们应该充满热情。热情的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热情的接待领导、同事,热情的对待教学工作,热情的对待身边每一个想学习汉语的人。热情的人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总是乐于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 志愿者工作中的感情是对祖国的思乡之情,对志愿者工作的热爱之情,对汉办提供的志愿者机会的感谢之情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眷恋之情。而这些大的感情都是源于生活中的小感情

我眼中的志愿者演讲稿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眼中的优秀志愿者 今天站在这里,和你们大家一起,内心充满感激。感谢国家汉办,给了我这样的一个平台;感谢大外,前前后后为我们这次培训服务的所有工作人员;感谢生命中的这一份奇遇,可以遇见志同道合的你们,感谢自己,勇敢为人生做了一次选择。 说到我眼中的志愿者,培训了这么久,我以俄语区国家志愿者身份来到这里,却没能真切地觉得自己是一名志愿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每天到各种课堂中学习,贪婪地吸收各位专家学者提供的知识养分,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名学生,学习、操练、结业考核。直到有一天,收到汉办的大礼包。当时打开那个很大的礼包,满满一箱中国文化元素的东西,特别惊喜,每一个都很精致,代表了中国不同的文化特色。抖开国旗,那一抹鲜红映入眼帘,一种莫名的情感突然就袭上心头。在学院和留学生接触过程中,每次班级里搞活动,留学生们都会带上自己国家的旗帜来拍照留念,那时不是很理解他们的行为,直到现在,第一次这么大的五星红旗出现在我面前,真实地触摸到它,心中涌动着说不清的情绪,也许是国旗触发了自己将去异国他乡的感伤,我想更多的应该是感觉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一位中国学生,真的要作为一个汉语教师志愿者去陌生的国度了,在那里去教授汉语,去传播中国文化,让其他国家的人民通过我们去了解中国,在异国人民面前展示出一个大国、强国由内而外的胸襟和能力、责任与担当。汉语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怎么才可以更清晰更准确地把它传递给外国人。此行肩负使命很重,诚惶诚恐。五星红旗象征着我们的国家,我们是它的子民,我们必须为它做点什么!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就是以国家志愿者的身份,去架起中外沟通交流之桥,我们不仅是中国学生,更是国外汉语教师。 什么是志愿者?我们在国内去养老院做义工是志愿者、去偏远山区支教是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也是志愿者……我们在国内做着这些事情,也会觉得苦和累,但是我们有同伴、有熟悉的环境、有自己的选择。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汉语教师志愿者,这个称呼后面,是想象不到的处境。 我的本科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宿舍7个人,4位通过选拔成为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泰国、韩国、柬埔寨三个国家任教。其中一个室友,我印象最深,她是泰国志愿者。任职期间,她学会了泰语,地处旅游城市,她的英语水平也是突飞猛进,在异国他乡,小姑娘克服了生活、心理、工作上的重重困难,坚守在工作岗位,她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同事学生们的一致认可。最后她留任一年,挥洒两年的青春热情,在遥远的国度将汉语知识与中国文化传播得更远。小小个的湖南妹子,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听她轻描淡写地说出这两年的经历,其实背后,是每个不曾经历过的人不懂的心酸。 为了自己的执念,考研后,又回到对外汉语这条路上,冥冥之中,应该是自有定数的。研究生期间接触到了更多的对外汉语老师和留学生。我的导师,亲自前往塔国,吉国,通过一场场中国文化知识讲座,向外国人展示中国从古到今的文化特色;我们的院长在塔国任孔院中方院长,一呆7年;我的任课老师,作为公派教师前往塔国,吉国的孔院,少则一年,多则数年,他们为孔院发展任劳任怨……这些在身边的鲜活人物,他们不是志愿者,但是却做了中外文化交流沟通的志愿行为,是他们把志愿者精神带了出去。他们用自己的实践,对“三感三情”作了最真实的诠释。 什么是“三感三情”?“三感三情”由何而来?对国家的担当、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工作的忠诚……这是我的师长以及同龄伙伴用自身的行动,诠释出的内涵。责任感、使命感、光荣感,感情、热情、激情,它不应该是挂在嘴上的口号,更应该落在实处,践行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三感三情”是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做出的口碑,在志愿者工作中,首先是责任感,这件事情,国家交给我们去做了,就是信任,这份信任不容辜负;使命感是我们去做了这件事还要把它做到最好,这是对国家,对自己最棒的交代;光荣感,老师教书育人,志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