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钢铁产业发展研究及启示

世界钢铁产业发展研究及启示
世界钢铁产业发展研究及启示

第26卷 第6期2008年12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engzhou I nstitute of Aer onautical I ndustryManagement Vol .26No .6 Dec .2008

收稿日期:2008-10-12作者简介:陈 溪,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问题研究。

世界钢铁产业发展研究及启示

陈 溪

(广东省委党校,广东 广州 510053)

摘 要: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世界钢铁产业发展的研究,认为钢铁产业正处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技术和原材料将是制约未来钢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钢

铁产业的竞争,将是大型企业联合起来应对高科技的生产工艺、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控制原材料领域的竞争。 关键词:钢铁产业;技术;原材料 中图分类号:F4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734(2008)06-0028-05

一、20世纪90年代钢铁产业的发展动力20世纪80年代世界钢铁产业的重心从欧洲

和美国向东亚转移,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产业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欧洲和美国的钢铁产量已不到东亚产量的一半,见表1。

表1 世界主要产钢国的钢铁产量①(万吨)

年份197019801990199119921993日本、中国、韩国

111111629620125208512086321916

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11439104799937988797649704

美国

11930104798973797484328879

注:1990年之前德国数据为联邦德国,其余数据来源于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

对于20世纪90年代世界钢铁产业的转移趋势,国内外的研究结论主要在五个方面:

第一,各国工业化的兴起,钢铁产业作为工业的基础得到很大的发展,导致钢铁产业在国际的转移。

1973年的石油危机导致西欧经济增长放缓,

钢铁需求大幅度减少,许多工厂倒闭。1984年之后,这种影响开始减弱,大的钢铁公司通过合并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并且进入新的产品领域。与欧美钢铁产业衰退不同的是,东亚各国工业化的兴起推动了钢铁产业的发展。1991年现代重工(HH I )承接的造船量占世界的13%,1989年三星电子(Sa m sung )半导体产业位居世界第二,现代和大宇在1991年出口到北美的汽车达到150万

辆,浦项钢铁厂(P OSCO )就在国内这种对普通钢

材和高附加值钢材的大量需求基础上得到巨大发展。

第二,东亚国家凭借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起步阶段政府支持垄断的政策,建立起了自身的钢铁体系,这种比较优势加速了钢铁工业的国际转移。

西欧钢铁企业面临电价和石油价格的攀升,以及高昂的环境成本、人工成本,导致炼钢成本高企。而韩国钢铁工业在起步阶段,韩国政府为保障高炉厂的规模效益,1970年颁布了“钢铁工业育成法”,只允许浦项钢铁厂建高炉,其余的钢铁厂只许发展电炉,这使得浦项钢铁厂快速发展并占全国钢产量60%以上。

第三,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对钢铁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钢铁产业技术水高的提高。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长期沿用平炉、模铸等落后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低、消耗高、成

本下降慢,使得美国钢铁产量持续下降。②

20世纪90年代初钮柯公司率先开发出废钢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加上众多的短流程的小型钢铁厂的发展,才重新提高了美国的钢铁产量。而20世纪90年代世界排名前十位的造船企业几乎都在日本和韩国,这个地区还分布着众多的汽车公司,这些传统产业的竞争不再是单纯数量上的竞争,而是要求高附加值产品,这也对日本和韩国钢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要求。现代造船

 第6期陈 溪:世界钢铁产业发展研究及启示

厂生产LNG和LPG等高价值的船舶,这个造船厂所需钢材的90%就来源于浦项钢铁厂。

第四,东亚国家长期以来通过本币的贬值扩大出口,增强了钢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实际有效汇率能较全面反映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一国实际有效汇率的下降,意味着该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对比美国和英国持续走强的货币,韩国和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通过较低的汇率增强了钢铁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第五,私有化的浪潮提高了西方企业的生产效率。

英国的Geoffrey Owen报告认为,20世纪70年代工党执政下的英国,因为提倡国有化,没有在石油危机之后及时关闭一些钢铁厂,导致20世纪80年代英国钢铁产能的过剩,造成巨大的损失。直到撒切尔主义统治下,英国钢铁公司(B ritish Steel)才在1987年通过完全私有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开始复苏。③

韩国的Jung Woo Ki m等研究人员通过对英国钢铁公司和巴西CS N公司私有化前后的效率对比得出结论,私有化能提高钢铁企业的效率。④认为私有化后能立即改善企业结构,提高企业效率,其本国的浦项钢铁厂(P OSCO)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金融危机中逐步实现了私有化。

二、21世纪钢铁产业的发展动力

进入21世纪后,新科技革命对高附加值钢铁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钢铁产业总体产能的过剩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使得钢铁产业格局发生了改变,一些钢铁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积累的竞争优势在新趋势下面临巨大挑战。

首先,新兴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带动了钢铁产业的发展。

2005年世界钢铁消费量为10.29亿吨,而生产量则大于10.65亿吨。全球范围钢铁产能过剩局面下,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新的局面。巴西和印度是发展中的大国,拥有丰富的铁矿石储备,两国的汽车工业、机械加工工业和航空宇航等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两国工业化进程对钢材的大量需求,导致2008年其出口量逐渐减少,印度甚至规定本国钢铁企业履行完现有合同后停止出口。

中国的持续高速发展使其在2005年、2006年、2007年在世界钢铁产量的比重分别为31%、33.8%、36.4%。中国宝钢(Bao steel)的产量一直位于世界前五位。

韩国由于本国钢铁内需增加,在2006年成为净进口国,中国和日本是其主要的进口国。日本钢铁出口在21世纪之后仍然强劲,英国、美国因本国经济衰退,进口量在不断减少。

其次,炼钢技术的革新和市场对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

日本和韩国的炼钢技术走在了美国和欧洲的前面,面对产量和技术上的劣势,美国根据本国拥有大量废钢资源的特点,应用新的生产工艺,以环境友好的态度为钢铁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利用废钢且固定投资较少的电炉小钢厂在美国遍地开花,2006年其产量突破6000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57%。美国钢铁工业的连铸比达到97.1%,钢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95%以上的水实现了循环利用,空气和水体污染物的排放量下降了90%以上。

2007年韩国现代钢铁公司继日本炼钢电炉制钢公司东京制铁后,在炼钢电炉中溶化废铁,成功生产出210毫米厚汽车钢板用板坯,成为世界第二家成功生产出210毫米厚的大型板坯的企业。

2007年,世界第一座F I N EX商用化设备在浦项钢铁公司竣工,为实现F I N EX工艺的开发和商用化,15年共计投入研发费用5541亿韩元。该设备可以将在原料加工工序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降到最低,硫氧化物(S Ox)和氮氧化物(NOx)产生量分别是传统炼铁炉工艺的3%和1%左右,粉尘也大幅降低到传统炼铁炉工艺的28%左右。该设备制造成本也降低到同等级别传统炼铁炉的8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含有大量铝或锌等杂质的铁矿石在传统炼铁炉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但在F I N EX上使用不受任何限制。所以在大量生产这种杂质成分含量较高铁矿石的印度或越南等国家,F I N EX工艺被评为最适合的炼铁工艺,加快了浦项国际化的步伐。

浦项还追随下游客户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投资。1998年和2006年浦项在泰国的春武里(Chonburi)和罗勇(Rayong)分别建成家电产品用钢专门加工中心和汽车钢板专门加工中心,年产规模各达到12万吨,并向家电和汽车客户公司

92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第26卷

供应量身定做型产品。2008年在曼谷附近的伟果(W ellgr ow)工业园开工新基地,计划在2009年向日产、本田等日本汽车公司和世界各国的成品车制造商供应高品质汽车钢板,其加工和供应的钢材规模将达到年产36万吨。2007年浦项还在印度德里附近建成年产12万吨规模的高级钢材加工中心,开始高级汽车钢板的加工及生产,同年在波兰建成针对欧洲地区汽车公司和家电公司的高级钢材加工中心。

第三,2000年之后世界钢铁产业在巨大的产能过剩与需求中反复波动,导致了钢铁产业合并联盟的浪潮。

OECD数据显示,2001年全球钢铁需求量为7.21亿吨,而供给量为8.5亿吨。在巨大的产能过剩中,美国和欧洲的钢铁企业发生一系列的并购巨变。2001年法国于其诺尔钢铁公司、卢森堡阿尔贝德钢铁公司和西班牙阿希雷利亚钢铁公司合并成阿塞洛钢铁公司(A rcel or)。2005年米塔尔公司以4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国际钢铁公司

(I SG),而后者则在21世纪初完成了对伯利恒(Bethlehe m)等多家钢铁公司的收购。

2006年印度塔塔钢铁公司(Tata)以80亿美元收购克鲁斯公司(Corus),同年印度的米塔尔公司(M ittal)以330亿美元收购了阿塞洛钢铁公司。21世纪以来,世界主要钢铁企业产量排名见表2。

由于企业文化的差异,东亚钢铁企业更多地采用了联盟的方式来应对巨变。新日铁和浦项互相持股结成战略联盟,神户制钢(Kobe Steel)和住友金属工业(Su m it omo Metal I ndustry)形成结盟。2001年日本钢管公司(NKK)和川崎钢铁公司(Ka wasaki)合并成JFE集团。2007年浦项和世界最大造船企业现代重工(HH I)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决定共同开发T MCP等造船用高级钢材的生产技术,针对海外船主联合开展营销活动,有效扩大高级钢材的市场需求,积极应对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市场竞争。⑤

表2 21世纪以来世界钢铁企业产量排名(百万吨) 年份

名次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1阿塞洛(44.03)阿塞洛(42.78)阿塞洛(46.9)米塔尔(49.89)米塔尔(63.66)米塔尔(116.4) 2新日铁(30.86)米塔尔(31.13)米塔尔(42.84)阿塞洛(46.65)阿塞洛(54.32)新日铁(34.5) 3浦项(28.86)新日铁(31.76)新日铁(31.41)新日铁(32.91)新日铁(33.7)JFE(33.8) 4米塔尔(27.5)JFE(29.78)JFE(31.13)浦项(31.42)JFE(31.83)浦项(32.78) 5宝钢(19.48)浦项(29.71)浦项(31.05)JFE(29.57)浦项(31.2)宝钢(28.58) 6蒂森克虏伯(17.03)宝钢(19.87)宝钢(22.41)宝钢(22.73)宝钢(22.53)塔塔(26.52) 7克鲁斯(16.84)克鲁斯(18.87)美国钢铁(20.83)美国钢铁(19.26)美国钢铁(21.25)沙钢(22.89) 8蒂森克虏伯(16.2)美国钢铁(17.92)克鲁斯(18.6)纽柯(18.45)纽柯(20.31)唐钢(22.75) 9意大利里瓦(15.2)蒂森克虏伯(17.02)纽柯(17.91)克鲁斯(18.18)唐钢(19.06)美国钢铁(20.54) 10美国钢铁(14.45)意大利里瓦(15.66)蒂森克虏伯(17.58)里瓦集团(17.53)克鲁斯(18.3)武钢(20.19)

第四,发展中国家利用汇率增加钢铁出口的优势逐渐缩小。

作为在20世纪90年代的钢铁生产大国,新世纪以来韩国和中国的汇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削弱了本国钢铁产品在价格上的国际竞争力。经过21世纪初的短暂走强,日元、英镑和美元在近年有贬值趋势。

汇率波动对于中国和日本这种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国家而言,对出口有着较大的影响,而对于韩国、印度、巴西等国内需求旺盛的国家而言,汇率波动对进口有较大的影响。对美国、英国等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发达国家而言,本身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减少,但汇率的持续走低仍然有利于钢铁产品的进口。

第五,对钢铁行业最需要的两种原材料煤炭和铁矿石的争夺。

2007年世界焦煤市场交易量为2.02亿吨,主要出口国中,澳大利亚1.38亿吨,加拿大2500万吨,美国2600万吨,俄罗斯600万吨,中国200万吨,其他国家500万吨。2008年国际焦煤年度谈判达成的协议价格同比上涨205%~210%,达到200~305美元/吨。

2007年欧洲的电煤需求量有所减少,北、南美洲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太平洋地区的电煤销量比上年增加了3600万吨,达3.89亿吨。中国的电煤需求明显上升,进口量增加了1100万吨,增幅最大。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电煤出口量与前年持平。电煤的离岸价从2007年年初的50~60美元/吨,已经上涨到2008年初的100美元/吨。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美国、加拿

03

 第6期陈 溪:世界钢铁产业发展研究及启示

大、俄罗斯和中国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化,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未来将不会是国际煤炭资源市场的出口主力。钢铁产业所需焦煤和电煤的主要出口国都是澳大利亚,满足亚太地区主要钢铁生产国的煤炭需求。美国煤炭的出口量在2007年继续上升,达到5900万吨,其国内产量达到11.8亿吨,由于其运输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在未来成为出口的又一主力。

全球生产铁矿石的国家很多,然而能支持全球铁矿需求的出口国并非这么多。从2008年上半年的铁矿石出口数量来看,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的出口量占全球的76.75%。其他国家则大多是少量满足周边国家。比如俄罗斯出口主要对象是中国和东欧国家,乌克兰的出口对象主要是意大利、美国、土耳其和东南亚。世界主要铁矿石出口国及主要矿区分布见表3、表4。

表3 2008年上半年铁矿石出口量

国家出口量(百万吨)

澳大利亚153.4

巴西140.6

印度63.8

南非16.8

加拿大14.0

乌克兰11.6

俄罗斯11.1

瑞典8.8

哈萨克斯坦7.8

毛里塔尼亚 6.5

总量(包括其他来源)463.9

表4 世界大型铁矿石矿区分布

国家矿区名储量(亿吨)

澳大利亚哈默斯利320

巴西铁四角300

巴西卡拉加斯180

玻利维亚木通580

巴西乌鲁库姆580

印度比哈尔奥里萨67

加拿大拉布拉多206

美国苏必利尔163

俄罗斯库尔斯克435

俄罗斯卡奇卡纳尔140

乌克兰克里沃罗格194

法国洛林77

瑞典基律纳34

作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的中国是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由于在短时间内出现巨大的需求,使得铁矿石的价格在近年猛涨。

日本、韩国和欧洲的钢铁生产商同样面对煤矿和铁矿石价格的攀升,但他们之前对原材料的投资及全球设厂的努力分担了现在的成本压力,并提高了全球的竞争力。

浦项(P OSCO)从1981年就开始在澳大利亚索利山(Mount Thorley)开发煤矿,2008年以4.08亿美元收购世界炼钢原料粉煤最大生产矿场澳大利亚麦克阿瑟煤业10%股权,浦项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和煤炭占总进口量的67%和61%。日本的双日公司(Sojitz)在2007年投资140亿日元在澳大利亚合资开发当地最大级别的电煤煤矿,每年可以获得500万吨煤炭。双日公司还购买了澳大利亚资源开发公司菲利克斯资源10%的煤矿股权,也将获得500万吨以上的煤炭。

印度铁矿石资源丰富、开发成本低,当前国内建设需要大量钢材,其生产能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中国是世界最大产钢国,冶炼技术成熟。2008年中国五矿集团、新兴铸管钢铁厂和三家印度企业合资建立了“新印度钢铁有限公司”,中方控股55%。

俄罗斯耶弗拉兹集团(Evraz Gr oup)在2007年的钢铁产量为1620万吨,销售收入为125.8亿美元,利润为22亿美元。同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三和第五的日本JFE公司和中国宝钢钢铁产量,分别为3380万吨和2858万吨,利润分别为25.6亿美元和16亿美元。这是因为耶弗拉兹集团是俄罗斯最大的集煤炭生产、铁矿山开发、钢铁冶炼加工为一体的公司,世界上盈利率最高的钢铁企业几乎都在拥有生产原料的国家。淡水河谷公司和必和必拓等世界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营业利润率平均水平超过35%。与此相反,50家大型钢铁公司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10%左右,更加突出了原材料供应对世界钢铁生产商的重要性。

三、钢铁产业变迁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第一,新兴国家相继进入工业化,各国对钢铁的需求不断上升。

20世纪90年代的钢铁出口国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的转变成了钢铁进口国。进入21世纪后,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速,本国的钢铁工业甚至也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新兴

13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第26卷

产业的发展,对于钢铁产品提出新的需求,比如现代造船业和汽车产业的大力发展,对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需求强劲。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预示着钢铁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基本面。

第二,由依靠低成本和低汇率的竞争策略,转变成高科技生产工艺、高附加值产品和控制原材料的竞争。

通过弱势货币来增强钢铁产品出口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效用,而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也使得钢铁出口大国的劳动力成本开始攀升。与此相对,新兴产业对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将成为钢铁企业利润的新的竞争点。钢铁产业发展所需原材料的竞争,也将随着钢铁需求的增加和工业化范围的扩大而越发激烈。中国企业应该在节约能源、产品升级、钢铁工艺和生产流程的环保上进行革新,积极推进其国际化战略,参与国际钢铁产业的竞争,参与投资国际原材料的开发,为其在全球未来的竞争奠定技术基础。

第三,通过联合来应对产业竞争是当今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

经济的大发展为钢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产能过剩并不能削弱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因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现代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新需求都对钢铁企业的发

,拥有适应下游产业发展的技术是钢铁产业能否继续发展的首要因素。铁矿、煤矿等各种稀有资源价格的飙升,也在提升钢铁产品的价格。因此积极寻求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保证更多的更稳定的原料供应,将是钢铁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应对这两类挑战,中国钢铁企业对外应与国际顶尖企业合作,分担技术进步的风险,分享技术进步的效益。对内放弃产量低、产品附加值低、污染大的一窝蜂式重复建设的道路,整合资源形成超大规模的钢铁集团,降低成本,形成规模经济,减少国内的无序竞争。只有拥有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占领新世纪产业的制高点。

注 释:

①B R米切尔.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②韩 爽.钢铁工业国际转移问题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34-335.

③Geoffrey Owen.B ritain and the Eur 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Z].Conference on the Eur 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Ter m i,Italy,2002.

④JungWoo Ki m.Technical Efficiency in the Ir on and Steel

I ndustry:A St ochastic Fr ontier App r oach[J].2005,

(75):7-8.

⑤杨德泽.国外钢铁企业调整及其启示[J].钢铁,2003,

(1):64-65.

(责任编辑:陈 强)

Study on D evelop m en t of Curren tW orld Steel I ndustry and Its En li ghtenm en t

CHEN Xi

(The Party School of Guangdong Pr ovince of CPC,Guangzhou510053,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 o study on world’s steel industry devel opment fr om1990s t o21st centur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ol ogy and ra w material are the i m portant influencing fact ors in future devel opment of steel industry.And s ome available ins p irati ons t o Chinese steel m akers are su mmarized.

Key words:steel industry;technol ogy;ra w material

23

从世界钢铁产量排名看钢铁消耗(终审稿)

从世界钢铁产量排名看 钢铁消耗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纪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工业发展缓慢,产量有限,生产国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总产量1.1亿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美国和西欧共占总产量的3/4,再加上原苏联则达87.5 %。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地区。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发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发展与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国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各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迅猛地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50~60年代是世界钢铁产量迅猛发展时期。1950年只产1.89亿吨,而1968、1972、1974年分别超过5亿吨、6亿吨、7亿吨,到1979年达7.4亿吨,其间净增5.5亿多吨,年平均增长1900万吨。同期,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由4个增加到16个,并出现了设备能力超过1亿吨的国家。进入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等,致使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或下降。产量维持在6.7~9亿吨。 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钢铁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原联邦德国,到1980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期,原苏联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于1971年超过美国,登上“冠军”宝座。进入70年代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日益壮大,产量成倍增长。亚洲的中国、印度、朝鲜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1982年超过原联邦德国成为世

我国钢铁行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思考

我国钢铁行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思考 随着"十二五"人才规划的提出,我国钢铁企业存在的人力资源总量庞大、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钢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钢铁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人才结构,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提高人才能力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大人力资源开发。 一、2005-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 人力资源统计基本情况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我中心对钢铁行业2005-2010年人力资源进行了有关数据调研统计。参与统计企业钢产量的比例达到全国产钢量80%以上,本文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真实性,其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基本代表我国钢铁行业的人力资源现状。 1.职工文化结构情况 2010年,在参与统计的企业中,博士生人数为878人、硕士(包括研究生班、双学士学位)14756人、本科145002人、专科216287人、中等职业教育150938人、高中249890人、初中及以下199916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其中女职工博士106人、硕士3251人、本科37029人、专科53568人、中等职业教育30511人、高中38922人、初中级以下37708人。 图1 2010年职工文化结构 图1说明我国钢铁行业人才结构还有待优化,博士、研究生所占比例偏少,高学历文化结构人才还有待提高。 2005年与2010年相比,统计企业中,博士研究生比例增加了%,硕士生增加了1%,本科生增加了%,专科生增加了%,中等职业教育生减少了%,高中生减少了%,初中及以下减少了%。 表2表明伴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由粗放式发展逐步向集约式发展的转变,钢铁行业对员工的需求总体上呈现出"学历由低到高"的趋势。 2.职工职称结构情况 2010年参与统计的企业中,获得高级职称的职工为27526人,中级职称的职工为7947 4人,初级职称的人数为90237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其中女职工高级职称6515人、中级职称24011人、初级职称22785人,具有职称的员工占职工总数的%。 2005年与2010年相比,拥有高级职称的职工占总职工百分比提高了%,中级职称提高了%,初级职称降低了%。 图2 2005-2010年职工职称结构变化情况3.职工技能等级结构情况2010年参与统计的企业中,高级技师5246人、技师37201人、高级工261712人、中级工178462人、初级工及以下214896人,其中女职工高级技师413人、技师3441人、高级工44964人、中级工2 9199人、初级工及以下45405人。具有职称和工级的职工总数为894754人,占参加统计职工总数的%。

钢铁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转型时刻| 钢铁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严峻,对本来就处于转型升级时刻的钢铁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我们看到,面对危机,所有钢铁企业都在奋力一搏。他们有的试水“走出去”战略,力争在国际市场打拼出一番天地;有的从公司管理运营入手,打造集约化、现代化企业;有的坚持降本增效,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空间;有的展开人员优化,积极提升员工战斗力。面对危机,苏钢集团创新思维,主动应对,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危机中求生存,在困难中寻发展。 日前,山西省发布钢铁产业三年推进计划(2015年-2017年),坚持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品种结构、深化节能减排、推动兼并重组、加强资源保障等为重点,平稳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快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到2017年,山西省钢铁产能严格控制在现有水平,逐渐规范在建产能,继续淘汰落后产能。 “十二五”以来,依托铁矿石、煤炭等资源能源优势,山西省钢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装备水平持续提升,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培育了太钢集团、首钢长钢、中阳钢铁、福盛钢铁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不锈钢、建筑钢材等产品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钢铁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撑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山西省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山西省钢铁产业粗放发展特征依然明显,主要表现在: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先进装备占比较小;产业链条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保障水平较低,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受产能过剩、金融环境及企业管理等内外部因素影响,全行业出现总体亏损,企业生产运行困难,部分企业甚至进入破产重整。 推进计划提出,将淘汰落后、兼并重组、产能置换、升级改造相结合,促进山西省钢铁行业装备水平的明显提升和产业布局的大幅优化,打造太原、临汾、吕梁、运城、晋东南五大千万吨级钢铁基地。力争培育3-4家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优势的千万吨级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支持太钢集团成为产能达到2000万吨以上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产品质量

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毕业论文

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钢铁产业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钢铁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钢铁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暴露。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钢铁行业现状以及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现状,其次总结了我国钢铁行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上述分析,为我国的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对策

Abstract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it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social development, fiscal revenue,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and stable employment, etc.,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But as the expansion of steel industry scale, the steel industry faces problems also gradually exposed.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steel industry and steel indus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secondly sums up the problems fac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stee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provid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our country's stee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Key words:Iron and steel industry;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countermeasures 目录 一、引言 (3)

2003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3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50十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 1979年以后,我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钢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新建了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通过对老企业挖潜改造,钢产量以每年4005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产量从1990年的6535万吨,以每年增长600700万吨的速度大幅度增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2.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目前能够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能够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有85%的钢材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其中1/3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艺结构逐步改善。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2001年连铸坯产量为12,232万吨,比2000年增长1,798万吨,增幅18.26%;连铸比为82.14%,比2000年增长0.21个百分点,接近83%的国际平均水平;全国钢铁生产板管比为40%,比2000年下降1.6个百分点。(资料来

全球钢产量最新榜单

全球钢产量最新榜单 《第一财经日报》从宝钢集团获悉,2010年的全球钢铁企业20强名单最近出炉,中国的钢铁企业在前20名中就占据了9席。除了安赛乐米塔尔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钢企外,我国的河北港铁集团和宝钢集团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全球钢铁十强中我国的钢铁企业就占据六席。 不过,尽管单独产量巨大,但由于我国去年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方面进展不大,目前我国的钢铁集中度依然偏低。 据记者了解,去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14.14亿吨,同比增长15%,创历史新高。世界各大钢厂产能利用率多数出现两位数增长,但产量仍未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中国2010年的粗钢产量为6.267亿吨,同比增长9.3%,占全球总产量的44.3%。由于2009年的基数较低,美国和欧盟地区的增幅较高,而亚洲和独联体的增速相对较低。 其中,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的粗钢产量同比增幅最大,接近52%,排名从去年的第23位跃居至今年的第19位;美国钢铁公司的增幅为46%,从去年的第16位跃居到第13位;日本新日铁、JFE公司以及美国纽柯公司的粗钢产量增幅均超过30%。 而中国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增幅虽然没有欧美和日本钢厂高,但由于基数大,依然有六家企业进入全球钢铁产量的十强。除了河北钢铁集团和宝钢集团,鞍本钢铁集团、武汉钢铁集团、沙钢集团和首钢集团,分列位列第四、五、九和第十位;韩国最大的钢厂浦项制铁,日本最大的钢厂新日铁和日本JFE则分列第六、七、八位。而在2009年的钢铁产量十强中,来自中国的钢厂还只有5个。 值得注意的是,与2009年相似,河北钢铁超过宝钢,已经位列全球钢铁产量“榜眼”之位。在完成河北省内几家大钢厂唐钢、邯郸钢铁的合并整合后,去年,河北钢铁又将河北省内十几家民营钢铁企业纳入旗下,钢产量跃升到6000万吨左右。 不过,由于地方政府利益格局和强强难以联合,除了河北钢铁之外,国内其他钢铁巨头去年在兼并重组方面进展不大。目前,国内最大的10家钢铁集团的粗钢产量占据全国粗钢总量的比例仍不足50%。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要占到全国产能比例45%以上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相比之下,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新日铁,尽管单独钢产量只排列全球产量榜单的第七位,但在日本国内市场却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今年春节期间,新日铁还和日本排名第三的钢铁企业住友金属工业公司联合宣布,两家企业打算实现合并,以粗钢产量计算,合并后的实体将占据日本钢铁市场的半壁江山,并有望成为日本第一、全球第二大钢铁企业。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GDP的推动作用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GDP的推动作用 选取中国钢铁行业三大主要产品粗钢、生铁、钢材,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利用V 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技术证明并研究了钢铁行业与我国GDP增长的密切联系。结果表明:钢铁行业以一稳定增速缓慢发展,产量变化接近线性增长;钢铁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 标签:V 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 1引言 韩晶利用DEA-TOBIT两步法对中国28家钢铁业上市公司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了我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共性和存在的问题。傅强和汪俊生采用V AR模型,对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中国八大行业股市收盘价波动的传染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次贷危机期间,钢铁行业收盘价的波动对大多数行业收盘价的波动有单项因果关系,与少数行业收盘价波动有双向因果关系。 目前对钢铁行业的研究多是定性研究,缺乏精确的数据说明;宏观研究多于微观分析,更多地是在整体上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对钢铁行业主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1)利用我国最近几年钢铁行业相关数据对钢铁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2)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情况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做出数量描述。 2方法思路 本文采用2008年11月至2014年11月钢铁主要产品粗钢(CG)、生铁(ST)和钢材(GC)月产量数据来描述钢铁行业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情况用我国GDP 数据来描述。在研究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时,我们选取三个代表性指标CG、ST和GC,对其月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钢铁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时,利用钢材(GGC)与GDP建立V AR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说明钢铁行业与经济发展有紧密联系,然后通过脉冲响应分析这种联系,最后利用钢材综合价格、钢材产量、GDP数据等统计分析钢材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估计和预测钢铁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多大推动作用。本文使用的分析软件是Stata11.2。 3实证分析 3.1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1)描述性统计。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现货网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1.中国钢铁工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中国钢铁企业格局3.中国钢铁工业大事件---铁矿石谈判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中国是钢铁生产的大国。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然而,成绩的背后却难掩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中国钢铁行业现状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钢铁工业留下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如技术水平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因此,从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需要对钢铁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判断。中国钢铁业世界第一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

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30以上,在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正是得益于钢铁工业提供的各类钢铁产品,才确保了国内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国防等基础行业的大发展。但是,在获得诸多“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也为钢铁工业的无限扩产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代价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不仅是短期的,还包括长期的,甚至影响到我国钢铁工业在做大后难以做强。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存在的问题一、资源弱势,受制于人造成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原因,几乎贯穿了整个钢铁产业链,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基础资源储备不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支持力度弱化,勘探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特别是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资源储备不足,造成了一边是国内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需求大增,丧失定价权。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矿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国际矿业巨头所控制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淡水河谷以及印度的铁矿石公司等。中国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连年增加,这些矿业巨头就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联

中国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66 一、钢铁行业的全球趋势 (一)全球市场前景疲软 钢铁行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国 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钢铁工业曾经是世界工业化 进程中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在过去的100多年 中,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无论在产值、产 品结构,还是工业技术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前,钢铁和汽车、石油一直是 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支柱产业。但20世纪70年代 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的重要性不 比当年,钢铁工业的利润迅速降低。目前,钢铁工 业已经成为一个微利行业,不再有昔日的风光。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让钢铁行业猝不及 防地瞬时跌入谷底。近几年国际金融环境动荡不 安,欧洲、美国债务问题导致全球经济不景气、需 求走弱。 2011年钢价快速拉升刺激钢厂扩大产能等因 文/ 马 卫素的影响,产量不断上升直到下半年才开始小幅 回落,但整体上产量仍保持较高水平。2011年全球 炼钢产能为19.76亿,钢铁产能过剩4.93亿吨。产 能过剩制约了全球钢铁行业的发展。世界钢铁协 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5月份全球钢铁产能利用率 为79.6%(见图1),产能利用率的不足也体现了产 能过剩的现状。 (二)全球钢铁业竞争激烈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投资者对钢铁需求影响 巨大的两个行业——建筑和汽车的发展前景不甚 乐观,影响了大众对钢铁行业的预期,钢铁产品 价格近几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这对于本已是微 利行业的钢铁生产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需求增量的下降,迫使钢企减产、减员频 显,欧洲的状况尤为明显,而巴西出口价格的下 滑与越南销售利润的下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 球钢铁业的竞争将继续加剧的征兆。目前,美国 市场上充斥着众多的进口产品,俄罗斯热轧板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50十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 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 1979年以后,我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钢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新建了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通过对老企业挖潜改造,钢产量以每年400 5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20世纪9 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产量从1990年的6535万吨,以每年增长600 700万吨的速度大幅度增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二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目前能够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能够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有85%的钢材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其中1/3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艺结构逐步改善。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2001年连铸坯产量为12,232万吨,比2000年增长1,798万吨,增幅18.26%;连铸比为82.14%,比20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一、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当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来势凶猛,致使中国钢铁企业陷入极大困境,大多数钢铁企业均陆续采用了一系列调整措施。伴随着国务院扩大内需刺激政策,全国钢铁企业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力争在经济复苏时快速占据市场份额,参与国际钢铁再分配。此外,我们也要看到国内的钢铁企业多元化,国内钢铁企业非钢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壮大,呈现着稳步前进的态势。 首先是宝钢已经形成了资源开发及物流业、钢铁延伸加工业、生产服务业、工程技术服务业、煤化工业和金融投资业六大业务板块多元化经营体系,并且多个业务板块的集团外业务收入超过了集团内业务。2010年,宝钢六大多元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占到了集团营业总收入的27%,实现利润占集团利润总额的22%。 其次首钢从上世纪80年代即进入多元化经营领域,9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非相关多元化的高新技术领域。经过2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包括矿业、国际贸易、国际工程、建设、机电、高新、房地产、教育等8大公司的经营格局。到2010年,首钢的非钢产业实现利润38.2亿元,是集团利润19.7亿元的1.94倍,成为首钢集团效益的重要支撑。 再次重钢在1991年初就提出了发展多种经营的10年规划,现有子公司28家,其中环境产业、矿山资源开发和多金属综合利用等非钢重点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重钢的非钢产业销售收入占重钢销售总收入的30%左右。 最后杭钢大力实施“钢铁主导、适度多元、创新应变、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目前已形成以钢铁为主业,房地产、贸易流通、酒店餐饮、环境保护、科研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等产业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 二、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局势。 全球经济危机使中国所有的钢铁企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了一场破记录的减产限产行动,这或许是一场严峻的转型变革。伴随着钢价直线坠势,国内钢铁行业顿时从“富豪”变成了“穷汉”,包括华北的首钢、华中的武钢、东北的鞍钢等均遭到沉重的打击,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产品出厂价远低于其固定成本或平均变动成本,生产越多则亏损越大,只能全线停产,中国钢铁龙头企业上海宝钢也经历了在危机中的艰难曲折。 (1)国家的宏观政策。尽管钢铁行业受到了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市场受到重创,但当前钢铁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也迎来了一些积极因素。随着政府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将拉动国内钢材消费需求,政府系列支持出口政策的推出,将更有利于出口市场健康成长,国内钢铁行业之间整合并购保护先进产能,加快结构调整促经济增长,让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钢铁业重新散发活力。虽然国内中小钢铁企业正面临宏观调控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刺激下,武钢、鞍钢、首钢、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等国内主流大型钢铁企业,正集体迎来行业复苏的曙光。 (2)铁矿石进口量激增。2009年铁矿石的进口量远超中国钢企的预期。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5107万t,2009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5.66亿t,而2008年同期仅为4.09亿t,累计同比增长了38.4%。200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6亿t左右,受此影响预计2010年铁矿石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3)面临的国际威胁。在供给大于需求的2009年钢材市场运行下,国际钢材价格指数经历了“持续下滑、触底回升、回调盘整”三个运行过程,市场价格在波动中前行。在世界经济开始回转时期,作为世界代表的美国以不断扩大的趋势对中国发起了新一轮钢铁贸易战,导致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磨擦数量激增。8月份欧盟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钢出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之基石。长期以来,钢铁工业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有力支撑了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三步走”建设制造强国的开局阶段,也是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制定并落实好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对实现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建成世界钢铁强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依据《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编制,作为未来五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行业现状 “十二五”时期,我国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提供了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绝大部分钢铁材料,产品实物质量日趋稳定,有效支撑了下游用钢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钢铁工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矛盾愈发突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环境能源约束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持续困难等问题。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1.支撑经济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在需求的带动下,我国粗钢产量由2010年的6.3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8亿吨,年均增长5%,并在2014年达到8.2亿吨的历史峰值。钢材国市场占有率超过99%,基本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钢材的需求。2015年,钢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万亿元,利税2416亿元,为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2.品种丰富质量提升。“十二五”期间,关键钢材品种生产取得突破,以百万千瓦级核电用钢、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第三代高强汽车板、高性能海洋平台用钢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用钢实现产业化。量大面广的建筑用钢实现升级换代,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400兆帕(Ⅲ级)及以上高强钢筋生产比例高达99.6%,达到“十二五”规划“80%以上”的目标。钢材质量大幅提升,达到国外先进实物质量水平的钢材产品497项,产量占全部品种的40%。

世界钢铁历史发展概况.doc

世界钢铁历史发展概况 字体大小:大|中|小 钢铁工业是工业基础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部门与地域结构的变动。常以钢铁的产量、消费量、特别是人均钢铁数量来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 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经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产量仍很有限,生产国也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总产量1.1亿多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的美国和西欧,该两地合占世界总产量的3/4,再加上前苏联则达87.5%。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基地。形成原因: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进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和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国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钢铁产量与钢铁生产国明显增加,钢铁工业地域东移50~70年代是世界钢铁产量迅猛发展时期,1950年只产1.89亿吨,1968.1972.1974年分别超过5亿吨、6亿吨、7亿吨,到1979年达到7.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其间净增加5.5亿多吨,年平均增长1900万吨。同期,钢铁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由4个增加到16个,并出现了设备能力超过1亿吨的国家。分析其迅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世界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向重化学化发展,造船、汽车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扩大了钢铁的需求量,钢铁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另一些国家为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战败国要恢复发展经济;西方老钢铁生产国要维持其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都相继扩大生产设备规模。其次,当时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燃料不仅供给充足,且价格低廉,大大加快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步伐。还有生产技术的变革,如顶吹转炉与电炉炼钢的广泛应用等都是引起钢铁产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进入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等,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和下降。现产量维持在7亿吨左右,1990年7.7亿吨。

2011年全球粗钢产量及钢铁企业前20强排名

2011年全球粗钢产量及钢铁企业前20强排名 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64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为14.9亿吨,同比增长6.8%。 2011年欧盟27国粗钢产量为1.77亿吨,同比增长2.8%;独联体产量为1.12亿吨,同比增长4%;北美产量为1.19亿吨,同比增长6.8%;南美产量为4836万吨,同比增长10.2%;非洲产量为1397万吨,同比下降14.1%;中东产量为2033万吨,同比增长7.1%;亚洲产量为9.54亿吨,同比增长7.9%。国际钢协估算2011年全球的粗钢产量为15.27亿吨,同比增长6.8%,再创历史新高。 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2011年中国粗钢产量为6.955亿吨,同比增长8.9%,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比例为45.5%,2010年为44.7%。日本为第二产钢国,产量为1.076亿吨,同比下降1.8%。第三产钢国为美国,产量为8620万吨,同比增长7.1%。 2011年,世界前20大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总计6.46亿吨,占世界粗钢产量的42%,与2010年占比相当,其中,中国钢铁企业仍占主导地位。据SBB(环球钢讯)最新公布的2011年全球前20大钢企年度排名显示,在世界前20大钢铁企业中,中国企业占9家,前10位中占6家,前5位中占4家,与2010年排名情况大致相同。 数据显示,2011年,前20位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大多是增长的,安赛乐米塔尔公司(9190万吨)仍居首位,产量同比增长1.4%,但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1.03亿吨水平低1000万吨以上。

河北钢铁集团粗钢产量7110万吨,继续位居全球第二位,这一数据包含旗下未合并公司产量,因此较2010年(5290万吨)有较大幅度增加。鞍钢集团粗钢产量4620万吨,同比增长14.6%,位居第三。宝钢集团粗钢产量4330万吨,同比降低2.7%,位居第四。沙钢和首钢均超越日本JFE钢铁公司分别上升至第八位和第九位。 相比2010年,全球其他钢铁企业排名则变化不是很大,意大利里瓦集团重新进入前20位,粗钢产量1600万吨,同比增长约14%。

浅析我国钢铁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

浅析我国钢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上)我国钢铁企业对信息化的探索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已开发出30余个实验系统,不少系统在局部业务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这些系统拘泥于当时的管理模式,缺乏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多数IT系统与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业务有隔膜,所以作为整体系统留用的不多。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关于信息化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等都为钢铁工业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在新世纪拉开了序幕。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在总结国外先进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创造,突破性的解决了产销一体、管控衔接等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一批体现自主创新的信息化工程涌现。钢铁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开始纳入信息化容,信息化的目标、方针、容、任务、技术路线逐渐明晰,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体系逐步确立,企业最高决策层逐渐领衔领先信息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得到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防意识增强;信息产业队伍逐渐强大,系统集成与维护、软件设计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得到提高;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建设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经验管理各个层面;信息化为推进钢铁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提供了手段和平台,生产过程自动化为实现柔性制造、敏捷生产提供了条件。在钢铁企业信息

化过程中,伴随着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造就了一批兼具管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国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增强我国钢铁行业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业竞争能力成为当前钢铁行业亟须自行探索和实践的迫切任务。 钢企逐渐对信息化建设加深重视 从资金投入方面来看,中钢协的统计显示,企业近年来对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如图1和图2所示。 促进企业信息化投资增长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企业面临市场、价格和技术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的动荡调整中,很多企业是靠信息化练好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国家政策导向对信息化投入影响较大;三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企业对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方面来看,中钢协的统计显示,近92%的企业制定了信息化规划,其中80%以上的企业能够较好的根据规划完成任务。同时,8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运维管理制度、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信息化考核机制,有87%以上的企业能够较好的执行信息化制度。目前,多数钢铁企业都具有坚实的“两化”融合发展基础。尤其是宝钢、武钢、鞍钢等特大型企业在制度建设的执行力度方面做出了表率。 钢铁企业对信息化发展与规划很重视,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人为因素。目前大部分企业都由决策层领导亲自主管信息化工作,信息化规划也成为企业常态化管理的一项容。中钢协统计显示,43.3%的企业在决策层(如董事会)建立了信息化常设机构,进90%等等企业建立了公司级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多数企业都设立了信息化主管(CIO),其中76%的企业有副总经理以上级别的领导主管

心得体会:钢铁业转型升级问题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钢铁业转型升级问题思考(最新)转型升级是钢铁企业通过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产业内部分工逐步深度化、发达化、高级化的过程,是企业实现技术集约化及由此而来的资源运用集约化的过程,是企业由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转为集约型生产经营方式,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所以,转型升级是X钢铁业走出困境、确立优势、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的根本途径。因此,具体研究探讨X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对我们提升认识能力,推动钢铁产业发展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X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与特点 X年底,X市有各类钢铁企业39家,钢铁业是我市支柱产业,基础良好,钢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44%左右。具有如下特点: 1、X拥有较丰厚的资源基础和雄厚的钢铁业生产条件 目前X市铁矿石储量4.8亿吨,占河北省储量的20.5%,煤炭储量40亿吨,占全省储量的29.4%,被誉为华北“钢城”和“煤都”。同时,X又拥有众多的

钢铁企业、较大的钢铁产量,拥有中国500强企业10家,其中钢铁企业占到9家。 2、钢铁产品品种丰富,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产业集群基础 邯钢、普阳钢铁、新金钢铁、烘熔钢铁等众多企业可生产多种钢材,可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具备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基础。开发形成了一批特色产品。邯钢的高铁轨梁、镀锌板、冷轧板、汽车家电板,普阳、文丰的中厚板,明芳、裕华的线材,永洋的轻轨、重轨,紫山的特钢,龙凤山的高纯生铁,都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民营钢企发展活跃 除4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多数为民营企业,机制活,理念新,适应市场能力强。2015年1-6月份,22家民营企业实现吨钢利润达81.16元。同期邯钢、新兴铸管及崇利制钢30家国企实现吨钢利润36.79元,吨钢利润相差44.37元。22家民企平均负债率约为48.23%,X3家国企平均负债率约为70.42%,相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战略

首届世界钢铁工业发展战略-欧洲会议于2003年12月1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会议为期两天。40多名代表在大会上做了发言,很多人介绍了本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近况与未来发展情况。大会就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主要观点如下: 1. 世界钢铁工业已进入“金属原材料时代”。2003年底,由于世界X围内的金属原材料的短缺,钢铁工业的生产已经受到限制。对于中国钢铁工业而言,低价购买国内铁精矿和炼焦煤的时代已经过去。由于原燃料的供给能力无法再满足国内钢铁生产的需要,今后中国钢产量的增长将受制于原燃料的供给能力。 废钢运达远东的价格已从2001年的每吨110美元上涨到目前的215美元。美国汽车废钢运达钢铁企业的价格也从每吨120美元上升到203美元。 中国焦炭出口FOB价格从2002年初的每吨60美元上升到目前的180美元。而2004年出口数量将从2003年的1400万吨下降到900万吨。日本对美国的焦炭出口也将从140万吨下降到40万吨。美国国内将出现严重的焦炭短缺危机。 国际市场铁矿石的供给已经出现短缺状况。主要是由于2003年中国钢铁工业进口铁矿数量从2002年的1.11亿吨,一跃上升到1.5亿吨左右,提高了4000万吨。而2004年其需求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到1.8亿吨。

运抵日本的生铁价格已从2001年末的每吨115美元上升到240美元;而板坯价格则从每吨145美元上升到270美元。 2. 世界大型散装货轮海运能力将严重短缺,新增产能的原料运输困难。煤炭和铁矿主要由15万吨级大型干散货轮运输。两年来,由于大型干散货轮能力短缺,每吨铁矿从巴西到中国的运费已从8元上升到目前的33美元,而巴西铁矿的离岸价格只有20美元。 目前国际大型干散和混装货轮的总数量约为500艘,2003-2005年间新交付使用的最多只有75艘,再考虑部分船只的退役,其运输能力的增长最高只能15%。如果2004年,中国钢铁工业需要增加铁矿进口3000万吨,并增加一定的主焦煤进口量的话,就将占用25-30艘。此外,由于港口装卸能力紧X,很多船只会在港口增加滞留时间,因而,也会损失约10%的运力。总的看运力已经出现严重不足。 目前, 国际造船行业订单已满,大部分能力用于建造边际利润丰厚的油轮。因而,要增加大型干散货轮的订单难度极大,其能力难以在2006年以前快速提高。 美国和欧洲钢铁企业普遍认为,如果中国钢铁产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世界将无法为其提供足够的铁矿、焦煤和运输能力。 3. 钢铁生产原燃料供给短缺导致价格上扬,已经拉动钢材价格的上扬。在美国,板材市场价格在不断上升,12月初的出口FOB价格已经达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形势分析

[编者按:当仲大军先生的《中国土木钢铁经济时代的特点及发展战略》一文发出后,田书华先生传来了他的两篇呼应文章,指出了中国发展钢铁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田先生的这段话:“纵观世界上的工业大国,美国在20世纪钢的积累量达到70亿吨,而我国仅为18亿吨,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美国基础设施搞了100年,地上、地下、天上、海上交通设施齐备,而我国还相差甚远。”另外,作者在来信中还谈到:“对目前我国的高能耗,高污染,虽然是个问题,但也不像一些人宣传的那样严重。目前舆论界是夸大其词,不实事求是,比如,目前我国钢铁生产能耗大,成本高,也与我国铁矿石品位低有关,我国铁矿石与国外铁矿石相比,品位很低,生产钢铁时能耗当然就大、污染当然就严重。还有,我国炼铁主要靠铁矿石、而欧美日等国目前生产钢铁所用的原料一般是废钢,成本怎么不低呢?”这些论据都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马凯、姚景源、郑新立等先生的观点。此文后面的文章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的一些看法》,敬请关注。]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形势分析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研究员田书华 2004年6月15日 前言 铁是地球上最丰富且价廉的金属元素,几乎是所有的产业不可欠缺的基础素材,其制品用途广泛、种类多,没有钢铁就不会有现代的社会,可以说,民生一日不能没有它。

钢铁是由铁矿石提炼,经由加工过程制作成各种用途的制品,其加工切削品或使用过的旧品变成废钢,可以无限次数回收循环使用,是不会污染环境而且很方便再生的一种物资。 钢铁经溶解后铸成模型,可轧延成棒状、板状、管状各种用途制品,容易加工又可大量生产,加入极少量其它物质经热处理可改变材料性质增加硬度,或提高铁纯度使物性软化,也可用温度控制高温急冷或缓冷使物性变硬或软;它的唯一缺点是会生锈,为避免钢铁制品与空气中的氧接触氧化生锈,一般都采用涂装物、镀锌等,或熔炼时添加镍、铬制成不锈钢。 钢铁素有“工业粮食”之称,钢铁材料是诸多工业领域中的“必选材料”,既是许多领域不可替代的结构材料,也是产量最大、覆盖面极广的功能材料。钢铁工业长期以来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钢铁工业发展水平如何,历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产量与人均钢消费量一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美国、日本、西欧等经济发达国家无不经历了以钢铁为支柱产业的重要发展阶段。此外,一个国家的国防工业需要大量专用特殊钢材,钢铁工业在国防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我国历来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把钢铁工业作为基础产业,钢铁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第一章钢铁行业概况 一钢铁产品的分类。 1.钢的分类:钢可按化学成分、品质、冶炼方法和用途等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合金钢两类。(2)按品质(主要是钢中所含的杂质元素磷、硫的含量),钢可分为普通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3)按冶炼方法与脱氧程度可分为:平炉钢、转炉钢、电炉钢;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 2.钢材及其分类。炼出合格的钢后,怎样把它制成合适的钢材,这是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师所要解决的问题。压力加工工艺师根据不同工业与工程部门的需要,把炼钢炉炼出的钢水铸成钢坯、钢锭,钢坯或钢锭经压力加工成钢材(钢铁产品)。钢材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钢板、钢管、型钢、钢丝等钢材。 二钢铁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 钢铁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烧结。2.炼铁。3.炼钢。4.铸钢。5.轧钢。 三钢铁工业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