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学论所有思考题(共3页)

思想政治教学论所有思考题(共3页)
思想政治教学论所有思考题(共3页)

第一章绪论

1、简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研究对象。

从教学构成要素来看,主要有:教师、学生、教科书、教学环境

从研究内容来看

1、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政治课的任务、地位、性质和特点)

2、教什么学什么(政治课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科书)

3、怎样教怎样学(政治课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等,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等)

4、按什么标准怎样正确评价教与学的优劣(政治课的教学评价)

5、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政治教师的修养)

2、简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

基本理论内容有三大部分:1、教学的基本理论2、学科教学理论3、学科应用教学理论

具体分为:1、原理论2、课程论3、学科教学过程论4、学科教法论5、学科教学艺术论

6、学科学法论

7、学科教学评价论

8、学科教师论

9、学科实践论

3、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有什么重要意义?有哪些重要的形式?

(一)意义:1、培养合格政治教师的需要2、培养学习型教师的需要3、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4、是适应政治课教学改革,培养新时期“四有”新人的需要

(二)教学形式:1、理论讲授2、教育观察3、教学技能训练4、微格教学5、教育教学研讨6、教育调查研究7、教育实习

第二章原理论

1、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是什么?

全面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思想政治学科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行为教育的显性德育课程。

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2、从学科内容来看:

3、从学科特点来看:

4、从实施途径来看:

2、思想政治学科的地位是什么?功能有哪些?

(一)思想政治学科的地位:

1、思想政治学科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2、思想政治学科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3、思想政治学科是体现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

(二)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

1、导向性功能:目标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

2、规范性功能:政治方向规范、思想观念规范、道德行为规范。

3、个性化功能:个性发展的定向、个性发展的合理建构、个性发展的个体享用。

3、怎样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一)完成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任务)

(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1、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信仰等2、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注重内在修养;4、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完成各种能力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和参与实际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4、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是什么?

(一)教师与学生:既要反对“教师中心论”,也要反对“学生中心论”

(二)教育与教学:教育性和知识性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两种基本属性,知识性是一般属性,教育性是根本属性。(三)传授与接受:(四)内化与外化:(五)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课程论

1、思想政治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它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体现在四个方面的内容:(1)加强德育(2)突出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教育(3)把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终身教育联系起来(4)强调健康体魄和健康心理的统一

2、思想政治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课程改革的目标:(1)在课程目标方面(2)在课程结构方面(3)在课程内容方面

(4)在课程实施方面(5)在课程评价方面(6)在课程管理方面

3、使用新教材,必须实现那些观念的转变?

使用新教材必须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

1、必须实现人才观念的转变

2、必须实现教学重点的转变

3、必须实现主体意识的转变

4、必须实现课堂观念的转变

5、必须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

6、必须实现教学评价的转变

第四章教学过程论

1、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本质: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相统一的过程。

对教师而言:认识活动是指教师对知识本身的再认识和教学对象的再认识。实践活动是指教师教育学生、指导学生求知和发展的活动

对学生而言:认识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以认识间接经验为主。实践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内容而进行的活动。

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继承活动和创造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对教师而言: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和精神财富,创造性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对学生而言:在教师的指导下继承前人的精神财富的同时,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特点(一)阶段性和连续性:(二)特殊性:是学生实现和发展知、情、信、意、行的过程。

2、思想政治课有哪些教学规律?

1、知行统一的规律

2、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

3、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4、时代性规律

3、思想政治课要坚持的原则有哪些?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在教学中怎样贯彻这些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基本原则):

1、含义:一是要掌握理论,二是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说无论是阐述和掌握理论,还是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都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统一

2、基本要求:(1)加强理论教学,讲清理论问题。(2)根据教科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联系实际。(3)联系实际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4)在动态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方向性原则)

1、含义:指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准确无误地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合乎情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并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2、基本要求:(1)以正确可靠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2)在教学中恰当的体现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教育因素(3)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讲授新课、指导练习、作业辅导、考试等)

(三)启发性原则:

1、含义: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各种灵活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方式的总称。

2、基本要求:(1)对关键和重点进行启发(2)针对教科书和学生进行启发(3)注重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的启发(4)坚持少而精的启发(5)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启发

(四)灌输和疏导相统一的原则

1、含义:必须坚持正面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同时又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把正面教育的确定性和坚定性与教育方法的民主性、规律性、和灵活性统一起来。

2、基本要求:(1)毫不动摇地向学生正面灌输(2)循循善诱,积极疏导(3)创造条件,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五)知、信、行相统一的原则

1、含义:指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让学生的认识正确、信念坚定、行为高尚,做到知行统一。

2、基本要求:(1)晓之以理(2)笃之以信(3)导之以行(4)以身作则

第五章教法论

1、什么是启发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启发有哪些具体方式?怎样运用?

含义: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启发教学的具体方式1、观察启发2、对比启发3、比喻启发4、情境启发5、提示启发6、设疑启发7、推理启发8、暗示启发

运用:1、启发式在讲授法中的运用2、启发式在谈话法中的运用3、启发式在讨论法中的运用

2、请举出政治课常用的几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并指出该怎样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思想?

原理性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技术性教学方法:教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操作性教学方法:教具演示等。

思想政治课启发教学的基本要求:

1、深入研究思想政治课启发教学的个性

2、选择思想政治课启发教学的时机:学生的在认识上处于困惑状态时

3、理解思想政治课启发教学的核心:在于启发思维

4、懂得思想政治课启发教学的实质: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3、概念教学有哪些原则和方法?教学中怎样运用?

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1、概念的引入要自然2、概念揭示要准确3、概念巩固要及时4、概念的选用要灵活

概念教学的具体方法:

1、根据事物形成过程讲授概念的方法:追根溯源法:特征揭示法:因果分析法

2、根据学生认识过程讲授概念的方法:知识迁移法:形象描述法:剥茧抽丝法:事例归纳法:变式训练法:

3、根据直观示意讲授概念的方法:板书法:图示法:漫画法:

运用: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顺理成章,承上启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概念的积极性,学生掌握概念不是教学的目的,学会运用概念才是教学的直接目的之一,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概念。

4、教学准备工作包括哪些环节?你认为该怎样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1、起始环节:把握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研究学生;

2、随后环节:制定教学目标、琢磨课型结构、确定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媒体等;

3、最后环节:将上述的设想和构思进行反复推敲、总结归纳、综合纪录,使设想和构思系统化和条理化。

5、你认为一份优秀的教案应包括哪些内容?你怎样编制一份优秀的教案?

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简述教学目标,一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

(2)进行教材分析,即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

(3)确定教学方法、手段和课时

(4)、设计教学过程:一般包括新课导入、讲授新课、归纳总结、布置练习、以及贯穿教学进程之中的设疑、点拨、演示、讨论、板书等教学环节和方式方法。

(5)、附注教学板书和课堂练习

(6)、书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

编制:研究学生、分析和处理教材、教学资料收集、编写

1、观点正确:绝不能将一些非科学的甚至违背马克思主义原则的东西引入教学

2、富有新意:需要教师不断引入新鲜材料,采用新奇方法,让学生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

3、突出主体:教案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舍弃单一的知识型、教案,教法型、教案,编写出教法与学法结合型教案,同时教案的编写必须切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

4、经济适用:教案要从教学效率出发,要尽可能花费最少的时间去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灵活多变:在编写教案时具有预见性,并准备多种应变措施。

6、说课包括哪些环节和内容?

1、说教材:(1)教材分析(2)说清本课时的教学目标(3)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求,以其依据

2、说学生:(1).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学习本节课可能出现的困难及解决的对策。(2).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根据其特点所采取的教学对策。

3、说教法、学法:说明在本课中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课时安排,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要着重说明其中有独创的做法,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

4、说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明板书设计。

第七章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

1、什么是教学艺术?教育艺术风格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形成教学艺术风格有哪些基本要求?

含义: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

阶段:模仿性的教学阶段、独立性的教学阶段、创造性的教学阶段、有风格的教学阶段

要求:1、要爱岗敬业,充满激情2、要有良好的教学修养3、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4、要有执着的追求精神2、思想政治新课导入有哪几类方法?有哪些基本要求?

主要类型:(一)讲解式导入法:这种方法有:破题法、评介法、概述法、谈话法。

(二)诱导式导入法:包括温故法、类比法、联想法、图示法、随感法等。

(三)设疑式导入法:包括提问法、练习法、示错法等。

(四)激情式导入法:包括朗诵法、描述法、演讲法、引用法等。

基本要求:(一)指向性:1、内容定旨:2、思维定向:3、情感定调:

(二)新颖性:1、材料新颖:2、角度新奇:3、方法新异:

(三)和谐性:1、内容一致:2、情感协调:3、心理融合:

(四)精炼性:1、简洁明快,一语中的:2、用词准确,言简意赅:3、内容精当,要求具体:

3、在思想政治课中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提问应有哪些基本要求?把握什么样的技巧?

基本要求:(一)目的明确,语言简洁:(二)难易适度,面向全体:

(三)时机得当,留有余地:(四)正面诱导,气氛和谐:

技巧:(一)把握问题的性质:1、记忆性的问题2、理解性的问题3、应用性的问题4、综合性的问题(二)讲究提问的方法:1、比较式:2、递进式:3、辐射式:4、聚合式:

(三)避免提问的通病:提问要富有艺术性,要避免以下的情况:不假思索,信口乱问;语义含混,题意不明;内容空乏,大而不当;故弄玄虚,为难学生。

4、思想政治课堂举例的有哪几种方式?

(一)导入式举例(二)解释式举例(三)论证式举例(四)比喻式举例(五)结语式举例

5、简述思想政治课堂小结的方法

(一)归纳总结法(二)首尾呼应法(三)比较异同法(四)师生对话法(五)绘图列表法

(六)设疑深化法(七)练习检测法(八)悬念过渡法(九)呼唤感召法(十)行为评价法

6、教学方法的组合要富有艺术性应注意哪些方面的要求?

(一)要系统分析教学方法自身综合的整体运动。对各种教学方法扬长避短,以发挥其整体功效。

(二)要具体考虑教学方法的有形的实体因素的影响。即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等有形的实体要素。(三)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无形的非实体因素的影响。1、教学思想2、教学目标3、教学效率:

7、作为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怎样把握教学语言?

(一)口头语言的要求:条理清楚、简练准确、富于启迪性、浅白通俗、形象生动、清晰悦耳、流利畅达、抑扬顿挫

(二)体态语言的特点和要求:要求是:师生共意、程度控制、和谐统一

1、衣着服饰大方得体

2、表情变化自然,关键是把握眼神和微笑

3、手势变化丰富

4、身体姿态自然优美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德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化为学 生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 课程: 狭义:指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具体地讲,就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和表达的内容 广义: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等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显课程: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学校的正规教学内容和 教育教学目标 隐课程: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 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教育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中学生的知 识、能力、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素质发展的规格性要求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实施过程,即教学双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中介所进行的双边活 动的全过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手 段,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获得身心发展的过 程 说课的含义:是在备课后或评课前,由授课老师运用口头语言 向其他老师或教研人员述说课堂教学设计情况的一种教研活动 形式 教学方法: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 方式、途径和手段 情境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创设特

定的情感氛围与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 教学艺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态势语言:教师利用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课程结构: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部关系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考试试题名词解释参考题

名词解释 第一章(8页)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 第二章(33页)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从性质来看,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文件,具有法规性质,体现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课程的要求。从内容来看,课程标准规定着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习方式、计划安排、实施建议等,是国家用以指导、规范、评估和管理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基本规章。从行为指向看,课程标准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目标要求,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法要求,是对多数学生经过某一段学习之后所应达到的最基本要求的原则规定,而不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规定。从作用来看,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第三章(63页)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拼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第四章87页 四、教学过程: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一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构成要素,又包括一系列组成教学过程逻辑历程的基本成分。 第五章(105页) 五、教学设计:是思想政治(品德)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应用系统方法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过程的诸要素、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描述、设计或规定,为教学活动指定具体可行、可操作性的程序或方案的过程。 第六章(155页)

六、教学反思:是指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思想、观念,以及参与的教学活动,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获得一定的有关教学的心认识,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合理性,并使自己更好地成长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第七章(163页) 七、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全面考查和价值判断。 第八章(197页) 八、启发式:是相对于“注入式”而言的,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第九章(215页) 九、思想政治(品德)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指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的获得思想政治(品德)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有的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素质,并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 第十章(248页) 十、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问答题 1.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沿革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1)基础教育课程必须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改革 新课改的理念:从灌输式教育转变成为启迪引导式教育,从定 论接受式学习转变成为过程性的探究式学习,从注重学科知识 的体系化的课程转变成为以实际生活需要为主题的具有综合化 视野的课程。 2.简述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 (1)改变课程名称:初中由原来的“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这既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转变课程功能: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凸显情感态度 价值观教育。 (3)调整课程结构:实行必修与选修结合,加强选修课程;鼓 励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更新课程容:初中思想品德课,增加了品德教育的容,特 别是道德方面的容;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必修容中增加了“文 化生活“模块,选修模块也基本上是新增加的容。 (5)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重建评价体系:改变过去传统的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评 价体系。 3.试述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性质: 德育: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 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决定作用。

地位: (1)课程设置看,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 (2)从学生发展看,思想政治(品德)课处于首要地位。 (3)从学校德育看,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中学德育的核心。 任务: 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初 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现实问题,提 高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初步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树立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再次,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最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 第二章问答题 1.试述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容设计。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容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 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个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 (主题)为线索,整合心里健康、道德、法律、国情教育等四个方 面容,构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容体系。 (2)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容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 学科知识为支撑,构建课程容。具体设计上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各课程模块的容相对独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2.现行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试题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黄智光 单位: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政治)考试科目:思想教育教学论 考试分数: 2013年 12 月 25 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试题 一、简答题(10×5) 1.为什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与学 生是什么关系? 答:(1)、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也可以说是通过教育而培养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的受传人,也是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对象。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学习的效果、教学的最终结果,都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学生的先天素质、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身心素质等,都对教学过程发生影响。 (2)、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团结、协作的关系。教学是一种传递和接受双向活动,学生是认识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器。所以,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而且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为什么德育课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 答: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德育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

“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的:“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3.学习力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与提高教学成绩有什么关 系? 答:学习力包括①、正确的学习理想和动机②、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③、持久的学习执着和意志力④、良好的学习实践能力⑤、科学的学习方法等五方面内容。 学习力是学生具有的和后天培养的,但主要是通过后天培育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改变学生自身精神状态和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学习效果器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考试时间2020年1月4号 题型: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简述题15分教学设计 15分(高中哲学生活)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第八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①完成基本理论教育 ②完成思想品德教育 ③完成各种能力教育 ④完成心里健康教育 第九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①教师与学生——中心范畴 ②教育与教学——中介范畴 ③传授与接受——手段范畴 ④内化与外化——成果范畴 ⑤理论与实践——性质范畴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二、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④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⑤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 教育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年度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兴趣、意志、价值、情感) 能力目标(分析、评价、辨析、选择) 品德目标(政治、思想、品德) (课本P76图2-2)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 ①情意目标 ②知识目标 ③能力目标 ④品德目标 三、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培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第三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 ①教学过程是教师教授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统一 ②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③教学过程四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 ①教师 ②学生 ③教学内容 ④教学手段 ⑤教学环境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 教学三体论: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 主导主体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师生双主体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师生复合主体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主客体否定或“交互主体”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是一种互主体性关系。 结论: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学生的学习力 ①智力因素(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

沈阳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2012考研试题真题

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代码: 827 科目名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适用专业名称:学科教学(思政)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题签及草纸上无效。考试后本题签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主要特点作了哪些规定? 2.如何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行统一规律? 3.什么是思想政治课的三维目标? 4.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过程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5.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备课中如何“备教材”? 二、解析题(30分) 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联系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学改革,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思想政治学科为什么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 2.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具备哪些专业素质? 四、应用题(40分) 根据所给课程内容,编写一篇教学设计。 (本课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 价格变动的影响(框题)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目题1) 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在商品的使用高峰期过后再去购买,消费者能在价格 上获得实惠。 ●在你的日常消费中,哪些商品是在旺季购买的,哪些是在淡季购买的?理由是什么?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市场上是不是真有“物美价廉”的商品? 消费者享有消费自由,可以根据商品价格的涨跌来决定要不要购买。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等离子电视、轿车等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对于出行者来说,火车和飞机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交通工具;对于一些家庭来说,牛肉和羊肉互为替代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 简述教学目标的涵义。 答:教学目标是指教者预先设想和拟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学习结果,这个结果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后身心素质发生的变化。 2.简述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 答:(1)认真掌握理论; (2)了解实际。 3.简述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的本质。 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实践的活动; (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 二、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论述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 答: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富有成熟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和教学风度的独特结合和稳定表现。 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1)模仿教学阶段; (2)熟练教学阶段; (3)创造教学阶段; (4)风格形成阶段。 形成教学艺术风格的基本要求:(1)要对事业充满爱; (2)要提高理论修养; (3)要把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结合起来; (4)要有执着追求的精神。

2.对于教师和学生谁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你的理解来论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 答:(1)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没有教师指导的学习活动,不是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教育和领导。教师从事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他在领导学生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是培养教育学生的活动,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上。既然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原则上就要确立学生民主参与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就要确立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废止注入式教学;在教学评估上,必须改革单一的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模式,深入教学改革。 三、情景题(共20分) 1、教师要具有组织教学的艺术,也包括在特殊情况下组织教学的艺术。教师要面对的是思维活跃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有不少学生对某问题提出疑问,或者不同意教师的某些说法,假如当学生提出一个你不懂的问题时,那么,在课堂上你会如何应付这个尴尬的局面? 答:(1)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不能混过关,更不能胡乱吹回答欺骗学生; (2)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肯定学生的积极思维; (3)要尽快圆满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当堂不能解答的,可课上说明,再课后查阅资料,尽快回答学生。 四、实际应用题(共20分) 1、如果让你做一个关于某节课的教学设计,你将从哪几方面进行设计? 答:(1)教材简析。教材是教学的根据和基础,设计教学必须要对教材情况作出简单介绍和分析。(2)学情分析。学生是教学设计的对象,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 (3)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针,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案中写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目的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把握住教学的主要方面和关键问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复习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要。 2、探究性学习 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发动学生自主选择、确立讨论的主题和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成长与交往中的问题,在合作和探究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丰富情感体验、提升道德修养。 3、合作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以及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而不至于成为“学习的文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彼此的知识、情感、能力与觉悟,激发更深的体验与思考。 4、试卷效度 就是用试卷进行测量(考试)所测出的结果与想要测量的东西的一致性程度,简言之,即考试结果与考核目标的一致性程度。这里包含了两层相互关联的意思:第一,考试是否测出了本来想要测量的东西;第二,本来想测的东西是否反映了考试目标的要求。只有当这两个意思都符合要求,才能算考试的效度高;否则,效度就低,甚至是无效的。 5、讨论式教学法 指课堂教学中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教材疑难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教学方法。 6、试卷区分度 ――是指试卷区分考生优劣的程度。区分度越高,说明试卷区分考生优劣的能力越强;反之,区分能力就越低。 7、问题教学法 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预先设置一系列的、有层次和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或是根据学生的疑问,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解答,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8、案例教学法 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9、思想品德课启发教学原则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根源于其“内省”,“灌输”则是其必要的外在条件,但它是一种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素质的循循善诱,是对学生思想活动以至觉悟的启迪和激发。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遵循这一适应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原则。 10、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中学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重点

第四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准备第一节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建立开放、民主的课堂环境。备课中主要要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1.教师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做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和发展的主题。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整合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预设与生成:在良好的预设中生成。 “生成”理念的根本特点是过程性,强调生长与过程,强调师生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强调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生成课程与教学目标。 3.理论与生活:生活体证理论,理论提升生活。 第二节课时教学方案的准备 通常所说的备课,主要就是指针对具体课时、在相应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过程。具体讲,一节课的教学方案即微观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两个“相结合”:掌握教材与掌握学生相结合,集中备课与分散备课相结合。 一、学思结合、解读教材 所谓教材解读就是指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在研读、探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文本的基础之上,整理出教材教学内容的主要观点、实质内容及其逻辑理路,明确教材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教学重难点和师生探究、对话的主题,从而把握领会教材实质的活动和过程。我们要有新课程的教材观来加以指导教材解读。 教材解读的一般要求:“懂、透、清、升” “懂”,就是弄懂,包括弄懂教材的基本知识和逻辑体系。 “透”,即通常所说的”吃透教材“。首先,要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搞清楚,扫除“地雷”、清除“死角”,但这只是平面意义上的“吃透”。更重要的是要对教材理解深入,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体系。 “清”,即梳理清知识点、能力点、思想情感点。 “升”,即由理生情的升华,在知识的传授中蕴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完整版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 论知识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一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 1、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课程的演进概况。(P28阅读视野) (P3随堂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不断进行着调整,这种调整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怎样的特点- ----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密切配合政治运动设置的,强调课程的政治功能。) 2、政治课改革的进程 1)标志思想政治课进入改革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 2)第一阶段:改革实验:1985-1992 第二阶段:调整完善:1992-1994 第三阶段:总结发展:1994-1999 第四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1999至今)P4第四阶段概况) ①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 ③随后,教育部又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 ④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教材,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 3、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P4-5六点新变化) 1)改变课程名称。 2)转变课程功能。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3)调整课程结构。首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其次,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 5)变革教学方式:教师教的方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主导“目标—策略—评价”与学生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相结合。学生学的方式: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6)重建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思考: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新教材的新变化(两者区分)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 1、思想政治课程性质认识的发展 ①智育说②德育说 ③德智兼容说④思想政治教育说 ⑤公民教育说(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素质教育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考试大纲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我院为招收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思想政治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思想政治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院的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I.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学科专业考试涵盖德育、课程、教学、评价等学科课程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及各部分所占分值 课程(课程改革、课标、教材)约30分 教学(教学原则、规律、方法、艺术、教学设计、学法指导)约80分 测量与评价(教学评价、听评课、考试与命题)约4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共90分 Ⅲ.考查范围 [考查目标] 理解和掌握掌握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的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趋势和课程与教学方法的变革方向。分析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一、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一)课程的一般理论 (二)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三)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四)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 (二)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四)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复习提纲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考试时间2017年1月4号 题型: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简述题15分教学设计15分(高中哲学生活)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第八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①完成基本理论教育 ②完成思想品德教育 ③完成各种能力教育 ④完成心里健康教育 第九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①教师与学生——中心范畴 ②教育与教学——中介范畴 ③传授与接受——手段范畴 ④内化与外化——成果范畴 ⑤理论与实践——性质范畴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二、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④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⑤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名解 1.课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分量标准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2.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典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 3.说课:是在备课时或在评课前,由授课教师谈谈课时教学的设计情况。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可以使参与备课的同行或参与评课的热播了解授课人的教学设计整体情况,以便有关人员进行学术和业务交流。它也是对说课人业务水平评价的一种方式。 4.教学最优化: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是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而不要用向学生“灌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思想它是各种带有启发性的具体教学方法的总称。 6.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方法、途径和操作程序,简言之,就是教师教学生时采用的方法。 7.快乐学习法:是自觉自愿地学,主动积极地学,生动活泼地学,满怀信心地进取,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依据,从情感入手,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 8.教学艺术:就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9.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10.终身学习:终身教学首先是一种观念,起中心词是“学习”。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支持的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的应用它们。11.学习力:是学习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学生改变自身精神和知识结构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自身潜质发挥的力量,是人提高自身素质的力量。是蕴藏在人本身内部的一种力量,它是由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两种力量因素聚合构成的。这两种力都有大小,但决定的方向和动力作用的是非智力系统。 12.微格教育: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的技能。 13.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14.教学评价: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标准,利用学科的。可行的方法和技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和评估。 15.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实习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活动。它是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也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和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选择 1.素质教育的特征: ①目的性②育人性③全体性④全面性⑤基础性⑥主体性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多选)①.教师与学生②.教育与教学③.传授与接受④.内化与外化⑤.理论与实践 2.学习力的要素构成:①.学习动机②.学习情趣③.学习毅力④.学习能力⑤.学习方法

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复习要点

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复习要点 1.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是学习 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与学的科学规律和艺术 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理论科学与应用理论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 4.邓小平德育理论 1)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 2)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德育工作的地位:学校工作的首位 4)德育的目标:培养四有新人 5) 德育的内容:五爱、认知性内容、道德规范性内容 6)德育的方式:从小抓起,从小学教育开始,创建良好教育环境 7)德育的原则: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8)教师队伍建设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一个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一个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3)两种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一个道德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6.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品质等。 特征:1)目的性: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 2)育人性:素质教育的根本3)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 4)全面性: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5)基础性:为做一个合格国民打好基础 6)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 7.创新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1)创新是一个名族的灵魂 2)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 3)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8.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P38 1)历史论德育性质 2)内容论德育性质 3)特点论德育性质 4)途径论德育性质 9.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 1)导向性功能 A.目标导向: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把中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发展的倾向性向教师预设的目标进行引导,并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教育效果。 B.价值导向:通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把教育内容向有用性的、意义性的方向引导。 C.行为导向:通过教学对中学生的某些行为进行某种倾向性的引导,使其行为具有某种积极意义,即达到真、善、勇、美。包括人格导向和行为方式导向。 2)规范性功能 第一,对政治方向的规范第二,对思想观念的规范第三,对道德行为的规范 3)个性化功能 是指思想政治学科对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个性化发展的定向作用、合理建构作用和个体享用作用。 10.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1)完成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 2)完成思想品

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含义,研究对象和教学主要形式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含义 它是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理,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指导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正确开展教学工作的一门课程。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第一,思想政治课的内外关系。 第二,课堂教学的原理与方法。 第三,关于各种技能和实践:备课技巧、讲课技巧、评课机能、说课技能、管理课堂和学生的技能和艺术。(三)教学主要形式 ○1理论讲授○2教育观察○3教学训练○4教学比赛○5教育实习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政治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为实习和将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人才)提供理论和技能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师范生,意义就非同小可。 意义——培养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成为国家栋梁,民族的希望的需要。 三、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1、方法:理论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法 2、要求:○1听课要求○2练习要求(互动要求) 3、基本功训练:分小组活动和检查;钢笔字每周一篇,板书练习;普通话训练;教态训练;教案比赛;讲课技能比赛。 第一章思想政治课程论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含义和性质 (一)含义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就是指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常识为内容,以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四有”新人为目标的一门中学基础课程。 (二)性质 思想性。它是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人文性。它是指中学思想政治课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实践性。实践性是指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它是指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是指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担负的责任)?传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 ?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人生发展问题的能力。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与发展现状 (一)时代背景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供新的境遇。 ?知识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供新的契机。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潮流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供新的经验。 ?思想政治课程自身建设与发展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供新的要求。 (二)必要性 ?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看,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是未来提高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关键。 ?从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看,思想文化与精神文明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角度看,只有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了,每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三)中学政治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变化(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新课改性质突出“四性”(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与综合性) ?课程理念呈多元化 ?课程情感目标凸显“三维性” ?新课程内容注重模块化 ?新课程评价强调发展性 三、课改后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1、以人为本、人学定教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观 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学大纲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是三年制师范专科学校政教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的原理,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一门应用学科。 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规律和原则,熟悉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能初步胜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 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具体时间分配见各章。 二、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充分认识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重要意义,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是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明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学习和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规律、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能力,为毕业后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打下基础。 二、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重要意义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是师范专科学校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

门专业必修课。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是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改革和加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需要。它有助于缩短师范专科学校政教专业学生从当学生到做合格中学教师的距离。 三、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方法 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学习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综合运用各门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要贯彻改革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第一章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纠正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地位和作用的错误认识。 第一节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地位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的课程,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课。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地位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区分社会主义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的重要标志,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思想政治课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时事政策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二节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任务 一、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 二、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和分析问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原理论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设置 了解不同时期的课程设置情况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性质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性质: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从三方面把握:从核心价值、基本内容、培养目标来把握;从作为学科课程来把握;从作为德育课程来把握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地位 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地位、在各学科中的首要地位、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 四、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功能 导向功能、规范性功能、个性化功能 五、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学任务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掌握思想品德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第二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改革论 一、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 (一)改革的动因 (二)改革的目标 1.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改变课程名称、修正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变革教学方式、改革评价制度。 2.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转变课程功能、优化课程结构、精选课程内容、变革教学方式、重建评价制度。 二、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的理念 (一)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理念:逐步扩展初中生的生活、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二)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注:这部分内容要注意新旧课程理念的对比 三、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