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选择题汇总

农村社会学选择题汇总
农村社会学选择题汇总

2010-2011第1学期“农村社会学”课程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基本需求战略”)是以社会整体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论

2.(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专制,建立共和,乃是以和平或革命手段建钩

新制度的显例

3.(盗窃、诈骗、抢劫)犯罪占农村刑事犯罪的第一位

4.(公平性)是社会保障追求的目标,主要体现在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

待遇的权利和机会是均等的

5.(官办的慈善事业)属于国家救济保障

6.(九三学社)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

7.(民办、民管、民受益)是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

的本质所在

8.(社会舆论)处于农村社会控制制约机制核心地位

9.“不恤我众,舍我穑事”属于(主从保障)

10.“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体现了农村社区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密切

相关)特点

11.“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

12.《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家庭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它的作者

是(恩格斯)

13.《乡土重建》一书的作者是(费孝通)

14.19世纪后期美国的农民运动为农村社会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

件)

15.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人口总数为(约为12.7亿)

16.2002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线是年均收入(627)元以下

17.20世纪30年代,谁在山东开展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

18.按照对象的某种特征进行分类之后再做概率抽样的方法是(分层抽样)

19.变革生活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20.标志着现代文明的开始的家庭形式是(一夫一妻制家庭)

21.抽样调查中所说的“总体”是指(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22.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是由(库利)提出的

23.从道德控制的范围来看要比法律的(大)

24.从调查对象中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来进行调

查,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这种调查方式是(典型调查)25.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后劲不足;职业教育、

继续教育落后)两大方面

26.对全体调查对象逐个进行调查是(普遍调查)

27.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最重要的社区形式是(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28.对我国农村八个社会阶层的正确理解是(阶层意识不明确)

29.恩格尔系数能大体衡量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水平的高低,恩格尔系数

在(40-49%)为小康

30.妇女的教育水平与死亡率关系是(负相关)

31.根据美国家庭社会学家波沙特提出的计算家庭关系数量的公式,8口人

之家共有(28种家庭关系)

32.根据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群体划分为(首属群体和次

属群体)

33.古代乡里制度的里相当于现代的(村)

34.宏观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35.家庭是社会的(初级群体)

36.阶级划分的依据是(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差别和不平等)37.近代社会调查随统计学的发展而发展,它发源于(英国)

38.绝对贫困最主要的表现为(食物缺乏保障)

39.李老师由甲村调往乙村工作,这种流动现象属于(水平流动)

40.力争到(2010)年全国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41.联合国曾经规定,恩格尔系数在20%-40%之间属于(富裕生活)

42.邻里群体的结成是以(地缘)为基础的

43.毛泽东特别重视社会调查工作,他的著名调查报告是(《湖南农民运动

考察报告》)

44.哪位社会学家提出了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同心圆”学说(伯吉斯)

45.农村“白色公害”是指(农膜)污染

46.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委员会)

47.农村居民是主要由(农民)组成的群体

48.农村社会的(主体)是农村人口

49.农村社会控制具有(过度性)的特点

50.农村社会问题的特点之一是(具有较强的历史延续性)

51.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产生(半个世纪后出现的一门学科)

52.农村社区的形成(远远先于城市社区)

53.全国第八次民政工作会议提出(“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

相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方针

54.人口的文化构成是(人口社会属性的一种表现)

55.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是在(1974年布加勒斯特会议通过的《世

界人口行动》报告)中提出

56.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稳定的家庭形式是(核心家庭)

57.人类最早的完整意义上的社区形式是(原始氏族农业社区)

58.人们的社会行为是社会控制的(客体)

59.人在出生后十几年才能独立生活,这表明文化具有(后天习得性)

60.上下两代人之间的社会位置的变化是(代际流动)

61.社会变迁(即包括社会进步,又包括社会退步)

62.社会变迁的总趋势是(社会发展)

63.社会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社会的整体性发展

64.社会革命的基本特征是;它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

65.社会控制的(普遍性)在于,任何社会要保证其秩序的维持和社会本身

的延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社会控制及其相应的控制机制

66.社会控制的(手段)是社会规范

67.社会控制最早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提出

68.社会问题的普遍性意味着(任何国家或地区、任何时代都有社会问题)

69.社会问题的时代性特征以为着(特定的社会问题只会发生在特定的时

代)

70.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是(法国的实证主义哲学家)

71.生活方式侧重反映的是生活方式的(质和量的统一)

72.提起太极拳就想到中国文化,这表明文化具有(象征性)

73.调查者根据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案,通过设计一套要求被调查者问答

的问题表来收集资料的方法是(问卷法)

74.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中不包括(职业)

75.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对特定的个别对象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个

案调查)

76.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中不包括(文化传播)

77.我国当前十大社会阶层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称为(经理人员

阶层)

78.我国的城镇化是(滞后城镇化)

79.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关键是(人口城镇化)

80.我国现在社会阶层结构是(洋葱型)

81.我国政府于(1990)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82.无论有无条件,别人盖房子我也要盖,别人买汽车我也要买,这体现出

消费的(攀比心理)恩格尔系数可以衡量一个地区的(消费水平)83.下列(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将优化广大农村的投资机构)是属于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经济意义

84.下列哪些途径不属于农村社区形成的途径(农村建设)

85.现代中文的社会一词出自与(日语)

86.乡党委和村民委会的关系是(是指导关系又是领导关系)

87.学术界一般认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就属于老年型社

88.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是(斯宾塞)

89.影响农村劳动里转移的直接因素(劳动力素质低和安于现状存在陈旧落

后思想)

90.优待工作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对现役军人实行(普遍)优待

91.由父母和几个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主干家庭)

92.越轨行为对社会(有危害也有积极作用)

93.在帕森斯看来,工厂、医院等都属于经济生产组织,其目标取向是(“适

应”),包括从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和设施

94.在社会学史上,提出同时运用财富、权力、声望标准来进行社会分层的

社会学家是(韦伯)

95.在现代社会中,(业缘群体)处于主导地位

96.张同志从某镇镇长调任县委副书记,这种流动现象属于(纵向流动)

97.中国大陆恢复社会学的时间是(1979年)

98.最早对中国农村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是(外国学者)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主要包

括下列哪些部分?(1.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2.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3.社会可持续发展;4.经济可持续发展)

2.1978-2001年我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下列哪些省

转移超过10%的?(1.四川;2.湖南;3.安徽)

3.30年代前期,晏阳初提出的四大教育是(1.文化教育;2.生计教育;3.

卫生教育;4.公民教育)

4.从农村社会学的角度来说,30年代前期,“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

有(1.晏阳初;2.梁漱溟)

5.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看,人民公社有哪些特点(1.规模大;2.综合性强;

3.“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组织结构;

4.以家庭为细胞,以地缘为纽

带)

6.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1.义务教育后劲不足;2.职业

教育、继续教育落后,极不适应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7.典型的城市空间模型结构有(1.伯吉斯的同心圆结构;2.霍伊特的扇形

模式;3.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结构)

8.典型的农村社会,其成员在(1.家庭;2.家族;3.亲属;4.邻里)互动频

率比较高

9.对西方社会学的产生和形成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社会学家有(1.韦伯;2.

迪尔凯姆;3.孔德;4.斯宾塞)

10.对于社会不平等现象,典型的理论模式有(1.马克思的阶级理论;2.韦

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3.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11.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一般途径有(1.坚持科学发展观;2.改革和完善农

村社会、政治、经济体制;3.积极发展农村科学文化教育事业;4.改善农村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12.控制主题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1.社会场的控制;2.社会组织的控制;

3.全社会的控制)

13.目前,我国农村家庭关系主要有(1.夫妻关系;2.亲子关系;3.兄弟姐

妹关系和祖孙关系;4.婆媳翁婿关系;5.姑嫂、叔嫂、妯娌关系)

14.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以为农民提供服务为宗旨,自

愿组成,互助合作;2.以维权为目的,协调行动,保障利益;3.以利益为纽带,市场运作,民主决策;4.以产业为依托,逐步推进,不断发展;

5.以合作为前提,能者牵头,多种形式,共同发展)

15.农村居民社会化的特点有哪些?(1.社会化的重要形式是面对面的交

往;2.亲身经验是社会化的重要方式;3.家庭、邻里是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4.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农村居民社会化的模式在发身变化)16.农村邻里的主要功能有(1.互助的功能;2.社会化的功能;3.社会控制

的功能;4.感情交流的功能)

17.农村社会流动的种类包括(1.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2.代内流动与代际

流动;3.结构性流动与自由流动)

18.农村社会流动的作用有(1.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2.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3.对于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也有深刻的影响;4.

有利于农民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5.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19.农村社会生活方式的基本类型有(1.劳动生活方式;2.消费生活方式;

3.家庭生活方式;

4.社会交往生活方式;

5.闲暇生活方式)

20.农村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有(1.准备阶段;2.调查阶段;3.总结阶段)

21.农村社会调查的基本方式有(1.普遍调查;2.抽样调查;3.典型调查;

4.个案调查)

22.农村社会调查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有(1.文献法;2.访谈法;3.观察法;

4.问卷法)

23.农村社会问题的特点有(1.很强的传统延续性;2.较明确的地域性;3.

根是“利益”)

24.农村社会学的产生(1.是美国社会的产物;2.是社会学在美国发展的结

果)

2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1.养老保险与家庭赡养;2.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3.自我保障为主,集体(含乡镇企业、事业单位)调剂为辅;

4.保障水平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

26.农村文化的主要功能有(1.认识功能;2.整合功能;3.调适和导向功能;

4.教化功能)

2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一般包括(1.因灾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2.无劳

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人的老年人;3.未成年人)

28.判断一群人是否构成了社会群体应该看其具备以下哪几个特征?(1.较

稳定的社会关系中的频繁互动;2.共同的规范;3.共同的目标;4.群体意识)

29.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几种主要家庭形式有(1.对偶家庭;2.一夫一妻制家

庭;3.普那路亚家庭;4.血缘家庭)

30.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无论大小都有哪些基本要素构成(1.一定数量的成

员;2.特定的活动目标;3.严格的规章制度;4.权力分层体系;5.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31.社会保障可以理解为(1.“社会安全”;2.公共福利计划;3.对贫者、弱

者实行救助;4.社会安全制度;5.是一种机制)

32.社会变迁的形式有哪些?(1.微观社会变迁;2.进化的社会变迁;3.突

变变迁;4.负向社会变迁;5.进步的社会变迁)

33.社会控制的构成包括(1.控制的主体;2.控制的客体;3.控制的手段;

4.控制的保障)

34.社区的构成要素有(1.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2.一定

的地域;3.自己的社区文化;4.一定规模的社区设施;5.一定的管理机构)

35.生活方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有(1.生活主体;2.生活条件3.生活活动形式)

36.世界各国城镇化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模式有(1.同步城市化;2.过度城市

化;3.超前城市化;4.滞后城市化)

37.文化的构成主要有(1.物质文化;2.规范文化;3.社会心理)

38.文化的主要特征有(1.象征性;2.系统性;3.共享性;4.后天习得性;5.

多样性)

39.我国常用的阶层划分标准有(1.收入标准;2.权力标准;3.教育标准;

4.职业标准)

40.我国传统农村社会保障方式有(1.主从保障;2.家庭保障;3.互助保障;

4.慈善救济保障)

41.我国农村人口具有哪些特点?(1.农村人口多、比例高、基数大、增长

速度快;2.农村男性比例增大,性比例失调;3.农村人口素质低;4.农业劳动力剩余)

42.我国区分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标准有(1.以人口聚居的数量;2.以职

业为辅助标准;3.我国特有的行政标准)

43.我国是一个多教并存的国家,主要宗教有哪些?(1.道教;2.佛教;3.

基督教;4.伊斯兰教;5.天主教)

44.下列(1.“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2.“人多饥乏,遣使赈给”;3.仓

储后备)属于国家救济保障内容

45.下列哪些部门属于第三产业组织第一层次的(1.交通运输;2.商业饮食)

46.下列哪些控制手段属于软控制(1.习俗;2.社会舆论;3.道德)

47.下列哪些控制手段属于硬控制(1.法律;2.政权)

48.下列哪些是人口变动对社会变迁产生的影响?(1.社会资源紧张;2.居

民点衰落甚至消失;3.社区兴起;4.生活质量的提高;5.生活的不安定)49.下列哪些是社会问题的特殊性?(1.空间差异性;2.时间差异性;3.不

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民族,存在着不同的社会问题;4.同一类型的社会问题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特点;5.社会问题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50.下列哪些属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的内容?(1.应当坚持与自然

的和谐和统一;2.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3.强调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4.重视人类的整体利益;5.发展权尤其要得到尊重)

51.下列哪些提法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具体内容?(1.农民生活消费现代

化;2.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3.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4.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

52.下面哪些属于人口的社会属性?(1.职业;2.宗教信仰;3.民族)

53.晏阳初理解的中国人的四大缺陷是(1.愚;2.贫;3.弱;4.私)

54.一般而言,夏季哪些案件的发生率高?(1.抢劫;2.强奸)

55.影响社会流动的社会因素主要有(1.社会的开放性程度;2.社会制度和

社会政策;3.社会心理与文化价值观念)56.与普通村落相比,集镇有如下特征(1.它是第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

经济实体;2.与普通村落相比,人口聚居的规模较大;3.集镇的职业分化程度相对较高,社会结构比较复杂;4.有一定的物质设施,居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

57.与其他农村社会群体相比,农村邻里的主要特点有(1.情感性;2.选择

性;3.地域性;4.非正式性)

58.在我国社会现阶段,农村家庭的类型有(1.残缺家庭;2.核心家庭;3.

联合家庭;4.主干家庭)

59.中国农村社会学界影响较大的社会学家有(1.梁漱溟;2.晏阳初;3.毛

泽东;4.陆学艺;5.费孝通)

三、判断说明题(加粗为重点)

1.社会学(P6):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社会科学。

2.社会化(P53):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

3.社会群体(P75):就是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特定的相互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4.家庭(P79):是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为基础所组成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5.社会组织(P102):是人们为了追求某一特定目标,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有正式结构的次级群体。

6.科层制(P110):是关于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层、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7.社区(P143):就是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8.过度城镇化(P171):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水平的一种城镇化模式。

6.

简述农村社会组织现代化的目标。P140

答:简单的概括为:在组织的类型和数量上,由功能高度集中的单一行政组织向功能分化各司其职的多种社会组织过渡;在组织管理的方式上,由集权式的家长制向分权式的民主制转变;改社会组织结构繁杂臃肿,组织运行效率低下,为结构简捷合理,组织运行迅速有效;

同时体现现代组织手段的权威性、规范性和资源性。

7.农村社区的特点。P170

答:(1)农村社区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2)从人口构成看,农村社区的人口规模小、密度低、同质性高,人口流动率低。

(3)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农村社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活动简单,自给自足性强。

(4)社会结构简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家庭作用重要,血缘关系浓厚。其次,组织结构简单。第三,农村居民的阶层分化简单。

(5)农村居民的传统观念较浓厚,社会文化的变迁速度较慢。

农村社会学期末重点

第四章 (一)农业内卷化(involution)理论 “农业内卷化”理论是由美国经济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吉尔茨正式提出其著名的农业“内卷化”(involution)理论:爪哇群岛地区的水稻产量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会随着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而增长。换言之,即是在边际报酬率递减的单位工作日条件下扩张总数量。(共存、强迫种植制度) (一)农业内卷化(involution)理论 “内卷化”概念指,一个系统在外部扩张受到约束的条件下内部的精细化发展过程。 “农业内卷化”是指在资本、土地资源在限定的条件下,劳动力持续地被吸收到农业中获取收益并使农业内部变得更精细、更复杂的过程。 (二)“高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艾尔温认为人口压力和人地比例失调导致了中国经济的落后,而人口压力通过两条途径起作用:它蚕食了小农农场维持家庭生计以外的剩余,而使小农无法积累起“资本”;它也把传统农业推到了一个很高的集约化水平,但对于新式投资却起到了抑制作用。这样,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就长期陷入了“高水平均衡陷阱”中而不能自拔。 (三)“过密化”理论 黄宗智提出,该理论大致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1.“过密化”概念是以单位劳动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换取单位面积劳动投入的增加; 2.“过密化”的形式主要表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面积; 3.“过密化”的动力来源于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人口的增长推动农业密集化; 4.“过密化”的商品化是非质变的商品化,它与推动近代发展的质变性商品化有着根本的区别; 5.“过密化”可能带来的发展是有限的,生产越是密集化,就越是难以把劳动力抽出而走上通过资本化提高生存率的道路。 人地关系的演变,不仅直接体现在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增减,而且受到经济社会制度的影响。其中,脆弱的农地私有制和分家析产的财产继承制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农地私有制; (二)分家析产继承制。(促使人口过密化) 以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标志,第一次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土地制度的雏形,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两面性 积极的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保持农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使农户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集体把农民追求个人利益的要求合法化,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农村经济体制的大变革。 消极的方面:在这种体制下,人地关系也发生新的变化:人地矛盾更趋紧张。 农村社会关系 ? 1.社会关系的含义: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的类型 ?按社会关系涉及的领域分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 ? ?按结成社会关系的主体分一是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二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三是群体与群体 ?根据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社会关系可以分为: ?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农村社会学复习题

《农村社会学》复习题 1、农村社会学的含义: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 2、农村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是什么?农村社会的个人、特定地域的农村社会、农村。 3、农村社会学最先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个国家?美国 4、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谁?梁漱溟 5、“三农”的内容:农业、农村、农民 6、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的生育观念方式发生了哪些了变化? 答:在生育子女的数目上-----由多变少;对子女性别的选择上-----由注重生男孩子到生男生女都一样。 7、农村基层政治组织包括哪些?政党组织、政权组织 8、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生产发展(要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生活宽裕(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业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乡风文明(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村容整洁(村庄布局要合理,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实行清洁生产和生活)、管理民主(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自我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9、农业生产经营者占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多数,他们从事的是哪些农业劳动?农、林、牧、副、渔业 10、贫困分为哪两种?其内容是什么? 答: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从生产方面看,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资条件,难以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从消费方面看,人们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条件,即人们常说的“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住不避风寒”的状况。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比如,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 11、我国农村的人口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基数大、且增长过猛,过快、人口质量低 1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括哪两个关键性的概念? 答:它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即“各种需要”的概念,这些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关于环境能力的有限性的思想,技术的状况以及社会组织的状况,决定了环境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各种需要的能力是有限的。衡量可持续发展有三方面的主要指标: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13、城市化阶段发展规律是什么? 答:在历史的进程中,城市化水平在总体上呈“S”型“慢——快——慢”的节奏发展。在空间序列上,城市化要经历“前城市化——集中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 15、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城乡融合

《农村社会学》考研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大纲 《农村社会学》考研大纲 一、总体要求 掌握关于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认识农村社会现象,对现实发展中遇到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农村社会学的产生 第二章中国的农村社会学 1、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 2、乡村建设运动 第三章农民 1、农民的涵义和特征 2、农民的社会化 第四章农村的婚姻与家庭 1、农村的婚姻观 2、农村家庭结构、功能和家庭关系 3、农村家庭网络 第五章农村社会组织 1、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演变 2、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主要类型和功能 3、农村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建设 第六章农村社会分层与流动 1、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 2、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和特征 3、农村社会流动 第七章农村社区 1、农村社会及其特点 2、农村社区的类型和结构 3、农村社会发展 第八章农村社会问题及社会控制 1、农村社会问题 2、农村社会控制 第九章农村社会保障 1、农村社会保障的涵义及其主要内容 2、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演变 3、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发展 第十章农村社会变迁 1、农村社会变迁及其特点 2、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因素

3、中国农村改革与社会转型 第十一章农村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观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 2、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 3、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第十二章中国农村城市化与现代化 1、农村城市化的理论 2、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实践 3、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目标和内容 4、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及实践 《发展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 一、发展中国家的兴起 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及分类 第二节发展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发展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三、发展经济学的特点 四、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一、早期经济发展思想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二、发展经济学的演变 第四节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一、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历史使命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思路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二、结构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三、结构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第二节经济发展的新古典主义思路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二、新古典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三、新古典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经济发展的激进主义思路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二、激进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三、激进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经济发展的新制度主义思路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二、新制度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最新1月浙江自考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自考农村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社会学著作为李景汉发表的是( ) A.《清河:一个社会学的分析》 B.《定县土地调查》 C.《亩的差异》 D.《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 2.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 A.农村社会现代化 B.农村工业化 C.农村城市化 D.农村城镇化 3.《农村社会》的作者是下列哪一位社会学家?( ) A.杨开道 B.言心哲 C.晏阳初 D.邹平 4.中国平民教育促进会认为,中国的基本缺点是( ) A.愚贫弱散 B.贫弱私散 C.愚贫私散 D.愚贫弱私 5.1983年9月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小城镇研讨会上,费孝通做了一个长篇发言,题目叫做《小城镇,大问题》,他认为这是做一个______工作。( ) A.“开题” B.“破题” C.“证题” D.“拓题” 6.下列属于非正式社会角色的是( ) A.村长 B.村民组长 C.村民 D.亲戚 7.______是指男女依照社会风俗和法律的规定所建立的关系。( ) A.地缘关系 B.业缘关系 1

C.婚姻关系 D.血缘关系 8.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称为(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9.______属于群众自治性组织。( ) A.基层党组织 B.乡镇办公室 C.乡镇派出所 D.村民委员会 10.我国农村实施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组织载体是( ) A.政治组织 B.村民自治组织 C.经济组织 D.事业组织 11.在西方社会学中,以韦伯为代表的______的社会分层理论,对中国社会分层标准的建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A.两分法 B.三位一体 C.四位一体 D.五位一体 12.按居民点分布状况和社区演变过程可将农村社区分为集散村和( ) A.集镇 B.集村 C.基层村 D.中心村 13.______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依靠、无经济来源的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使之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 A.农村社会保险 B.农村社会救助 C.农村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 14.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大的制约因素是( ) A.管理约束 B.观念约束 C.经济约束 D.其他约束 15.农村社会变迁呈现两重性的特点,原因是由于( ) A.农村庞大的社会系统 B.农村相对封闭的格局和简单的社会结构 C.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D.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 16.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经济改革,是以农村实行______为突破口的。(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乡村社会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乡村社会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乡村社会学》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乡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德国 2.乡村社会成员的主体是( )。 A.乡村居民 B.农民 C.小商人 D.乡镇企业工人 3.-位村干部与乡镇干部、其他村干部和村民等人建立的角色关系,叫( )。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 4.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是( )。 A.初级社会群体 B.社会群体 C.次级社会群体 D.社会组织 5.由父母与一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等组成的家庭是( )。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主干家庭 D.其他家庭 6.关于社会组织内部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和管理方式是( )。 A.家长制 B.泰罗制 C.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D.科层制 7.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主体是( )。 A.乡镇党委会 B.乡镇人民政府 C.村党支部 D.村民委员会

8.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关系是(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趣缘关系 9.当前我国乡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是( )。 A.严格控制大城市,重点发展中等城市,有选择发展小城市 B.适度发展大中城市,合理发展小城市 C.大力发展各类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 D.以大中城市为龙头,以小城镇为主体 10.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及现象称为( )。 A.社会分化 B.社会分层 C.社会流动 D.社会变迁 11.调查人员从一个社会中抽出一些熟悉社区情况的人们为评判员,让他们按事先规定的高低层次对社区成员进行分类的方式是( )。 A.主观法 B.声誉法 C.客观法 D.评判法 12.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社会主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是指( )。 A.经济问题 B.政治问题 C.民族问题 D.社会问题 13.到2000年底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仍有( )。 A.3000万 B.3500万 C.4000万 D.4500万 14.社会保障的实质是(+ )。 A.经济保障 B.政治保障 C.思想保障 D.社会保障 15.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可能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条件和社会制度,但现代化的道路相同,这种观点属于( )。 A.依附理论 B.趋同理论 C.均衡理论 D.后工业社会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15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农村社会学复习资料

农村社会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一门通过研究人们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以揭示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规律性的社会科学。 2.农村社会学是通过分析农村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研究农村社会的结构、过程以及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的关系,从而揭示农村社会形成、发展、变迁的规律,最终推动农村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3.农村社会成员是在农村地缘关系基础上,通过农村社会各种社会关系而组织与构成农村社会各类社会集团、群体及组织的农村居民。 4.社会身份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担任的职务或拥有的职位。 5.社会地位指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相互交往时所处的位置,也就是由人们的社会身份所决定的在特定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6.人的社会化,就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个体从自身的自然形态向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是社会把一个自然人转化为能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知识、能履行一定的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 7.社会群体是二人以上有较为稳定的互动活动和相互关系有结构的人群共同体。 8.婚姻,即一定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及由此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它在形式上表现为男女两性的生理或生物结合,在本质上是男女两性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结合。 9.家庭,是指通过婚姻、血缘以及收养等关系组成的社会群体。其本质是人们的一种社会关系。 10.农村邻里是农村居民在地缘关系的基础上,经久相处,友好往来而自然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 11.社会组织,是人们依一定的章程、组织形式、管理机构而建立起来的,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的独立的社会群体。 12.社会是人们伴以一定的相互关系,依一定的行为规范,彼此结合,相互作用,进行必要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他活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4.社区是一个区域性社会或地区性社会,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社会规范结合而成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020年1月全国自考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村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 ) A.一二十年代B.三四十年代 C.五六十年代D.七八十年代 2.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到20世纪初期,世界社会学研究的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 ) A.中国B.美国 C.日本D.俄国 3.第一届农村社会学世界大会召开于( ) A.1951年B.1957年 C.1964年D.1968年 4.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是( ) A.迪尔凯姆B.赫伯特·斯宾塞 C.马克斯·韦伯D.巴特菲尔德 5.农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 A.英国B.法国 C.美国D.德国 6.农村社会学与家庭社会学是( ) A.包含关系B.重合关系 C.种属关系D.交叉关系 7.在中国农村社会学史上,《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的主要作者是( ) A.费孝通B.梁漱溟 C.杨开道D.李景汉 8.我国农村人口现状的特点之一是( ) A.男性比例偏高B.女性比例偏高 C.机械增长过快D.自然死亡率偏高 9.家庭是社会的( ) 1

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 C.趣缘群体D.弱势群体 10.人类从群婚向个体婚过渡的主要家庭形式是( ) A.血缘家庭B.对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D.一夫一妻家庭 11.由一对夫妻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联合家庭B.直系家庭 C.单亲家庭D.核心家庭 12.从性质上说,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 ) A.农村党支部B.村民委员会 C.乡镇人民政府D.公安派出所 13.兼具城乡两方面特点,起着城乡之间纽带、桥梁作用的社区是( ) A.散村B.集村 C.小城镇D.市辖区 14.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是( ) A.社会分层B.社会流动 C.社会整合D.社会变迁 15.按照四分法,可以将文化划分为( ) A.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 B.智能文化、认知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 C.认知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 D.物质文化、规范文化、智能文化、认知文化 16.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包括( ) A.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治安B.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D.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治安D.社会福利、社会治安、社会救助 17.社会控制的对象是( ) A.社会行为B.社会规范 C.社会秩序D.社会稳定 18.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事业产生于( ) A.北美B.欧洲 C.日本D.中国 19.在社会发展理论流派中,现代化与社会成长理论的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美国的( ) 2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客体是( ) A.农村 B.农村居民 C.农村社会关系 D.农村社会结构 2.农村社会学于1908年发端于( )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3.农村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 A.农民 B.农村家庭 C.农村宗族 D.村民委员会 4.一个人会不会成为农民企业家,取决于个人后天的社会环境、生活遭遇和个人的主观努力。按获得方式来分,这类角色是( ) A.先赋角色 B.自致角色 C.正式角色 D.非正式角色 5.下列哪类家庭的特征是一个家庭中只有一对夫妻?( ) A.主干家庭 B.联合家庭 C.核心家庭 D.小型家庭 6.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家庭的影响首先是从改变家庭的哪个功能开始的?( ) A生产功能 B.消费功能 1

C.教育功能 D.生育功能 7.社会资源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利用的( ) A.社会地位 B.社会影响 C.社会关系 D.社会财富 8.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 ) A.村民小组 B.村民委员会 C.乡镇政府 D.县市政府 9.各国农村问题的核心历来是( ) A.经营自主权 B.土地所有权 C.产品分配权 D.人口流动权 10.农村中各种民办专业技术协会属于农村社会组织中的( ) A.社会福利组织 B.文化科技组织 C.社会群众组织 D.经济组织 11.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哪个阶层?( ) A.中小地主 B.自耕农 C.佃农 D.中农 12.农民社会流动处于B类的国家,其农民或农村人口一般保持在占总人口的( ) A.8-15% B.10-20% C.15-25% D.10-30% 13.贫困者阶层的总人数约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 ) A.8%左右 B.10%左右 C.15%左右 D.20%左右 14.农村社区最主要的特点是( ) A.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比较简单 B.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存性更强 C.生活节奏缓慢 D.是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居民聚居的区域 15.贫困就其本质的含义来讲就是( ) 2

农村社会学期末复习

*1930年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运动” 梁漱溟是以农立国的代表人物,他在山东邹平进行了以乡学、村学为组织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认为愚贫弱私是当时农村的四大问题,因此他发起组织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来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并主张实施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治愚,生计教育治贫,卫生教育治弱,公民教育治私。 乡村建设的评价 (1)经过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给落后的乡土社会注入了现代文明的某些因素,提出了改造农村的一些值得深思的理论见解。 (2)但是由于这场运动未能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终究不能解决农民的根本利益—— 土地问题,这种以发动和教育农民进行自我组织的运动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乡村建设运动的骨干分子纷纷南迁,这场运动以失败而收场。 *农村、农民、农业 *传统农村社会的特征 1、传统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特征 ?农业为唯一占统治地位的产业经济;手工业等则为农业的附属部门。 ?特征: ?劳动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 ?社会资料来源于自然交换,而不是社会交换。 2、传统农村社会的区位结构特征 乡村区位结构的特征表现为孤立和分散。 ?分散性是与农业分散,与广大农耕区的稀疏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连在一起。 ?在分散区位下形成了自然村庄。 人们居住孤立和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地。 3、传统农村社会文化结构特征 由落后的生产方式、封闭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文化结构与现代社会不同。 (1)农业社会强调以农为本。 ?强调农业,形成了农本思想。 (2)平均主义是农村最突出的小农意识。 (3)狭隘性明显。 *怎样理解贫困文化 ?农村文化的狭隘性最突出表现在贫困文化上 ?贫困文化的概念最早由奥斯卡·刘易斯提出:它是一种比较固定的、持久不变的、 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即在既定的历史和社会的脉络中,穷人所共享的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一种生活方式;在阶层化、高度个人化的社会里,穷人对其边缘地位的适应或反应。 ?贫困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文化效应场,特别是其中的文化 传统有着强大的辐射和遗传力,它常常表现出一种内控自制的惯性运动,作用和影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造成各种不同的社会效应”。 评论 ?(1)贫困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文化效应场,特别是其中的

农村社会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高尔宾: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经济系主任,他对农村社会学的主要贡献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与他人一起发现 和提出邻居区域群体关系的社会生态学研究;二是使农村社区的经验研究成为可能。他1915年发表的《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剖析》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交易概念,第一次以此为依据划定了具体的农村社区。他的成果被认为是首创的合乎科学的、有系统、有分析的农村社会学研究,是农村社会学在美国成为一门独立学 科的标志。 2. 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相对与传统农业而言,指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装备的,采用生物学、化学、物理 学科研究成果,运用管理科学和电脑等管理设备的农业,是农业 发展的最新阶段。中国当前正处于传统到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 3. 差序格局: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提出的概念,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 水面上泛开的连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 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 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 人为中心的圈子。 4?剪刀差:剪刀差指的是一种价格差距。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因用图表表示呈剪刀张开形态而得名。具体地说,是指在工农业产品交换过程中,工业品的价格高于价值而农产品的价格低于价值的不等价交换。把不等价交换的变化趋势画成图表 ,呈现出剪刀状张开,故称剪刀差。如果价格背离价值的差额越来越大,叫扩大剪刀差;反之,叫缩小剪刀差。 5. 权力贫困:阿马蒂亚?森认为,对贫困问题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收人层面,而应该 立足于贫困者的生存状态。对贫困的关心应该更重视对穷人福利的关心(绝对贫困),而不是简单的对他们与其他人收人差距的关心(相对贫困)。进一步讲,森认为毋需区分绝 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无论何种贫困状态,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由于权利的缺乏或 者其他条件的不足造成的。贫困绝不仅仅是收人低下的外在表现。为此,森创立了权利贫困理论与方 法。 6. 文化扶贫:文化扶贫既是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尽快摆脱贫 困。传统的扶贫主要是从经济物质上进行辅助,而贫 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从经济上加强扶持,更需要加强智力开发。 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 7. 农村社会控制:广义上指社会及其组织的群体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手段和方式,对农村社会成 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农村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上指社会及其组织和群体对农村中越轨 行为和思想的预防、阻止及处罚的措施和实践过程。 8. 城乡统筹:城乡统筹是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思维为指导,以打破历史和制度设计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为 出发点,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以最终实 现城乡差距最小化、城市和农村共同富裕文明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 9.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 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农村社会学:10答案

2009-2010年第2学期《农村社会学》(A卷)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乡村人口:乡村人口是指农村的常住人口,不包括长期在外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从业人员。乡村人口的总数要低于农村人口。 (注意:这里的概念是乡村人口,而不是农村人口) 2、社区发展:是指社区成员在政府机构的支持下,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有目的、有组织地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的过程。(2分)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工作者协助社区成员组织起来,充分利用社区内部资源,采取互助、自治行动等,以解决社区共同的问题,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区协调发展。(2分) 3、民间组织:是指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民的政治、经济利益或完成某种社会保障功能,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或者在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组建的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3分)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主性、自愿性、组织性、自治性等是民间组织的主要特征。(1分) 4、农村社会生活方式:是指农村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指农村社会成员在特定的农村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在农村已经形成的主观意识的支配下,从事各种生活活动和参加各种社会生活的方式。(3分)农村社会生活方式是由农民所处的客观历史条件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并通过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时尚以及他们的精神面貌、道德风气等表现出来。(1分) 5、农村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国家、集体和农民投入为基础,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对农村居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予以物质保障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总称。(4分)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农村家族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1)生产力水平。生产的发展没有提供个体与群体脱离的条件。(2)自然屏障。自然屏障是指地理环境设置的屏障,使各个家族共同体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壁垒,形成了各自为政、分割四方的生活范围。(3)资源贫乏。人们不得不依靠家族来获得生存资源,否则人们便难以生存。(4)家族文化影响。家族文化成为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成分,它不仅弥散于民间文化之中,而且浸透官方正统文化。 注意:如果只回答小标题,则每个标题得1分。如果有解释,则得2分。 2、农村社区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尤其是传统的农村社区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一)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社会流动缓慢。(二)经济活动简单,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三)家庭功能健全,血缘关系浓厚。(四)社会结构比较简单,组织化程度较低。(五)社区文化多具有地方特色,相互之间差异比较明显。

浙江省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试题

浙江省2008年10月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试 题 浙江省2008年10月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试题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浙江省2008年10月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客体是( ) A.农村 B.农村居民 C.农村社会关系 D.农村社会结构 2.农村社会学于1908年发端于( )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3.农村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 A.农民 B.农村家庭 C.农村宗族 D.村民委员会 4.一个人会不会成为农民企业家,取决于个人后天的社会环境、生活遭遇和个人的主观努力。按获得方式来分,这类角

色是( ) A.先赋角色 B.自致角色 C.正式角色 D.非正式角色 5.下列哪类家庭的特征是一个家庭中只有一对夫妻?( ) A.主干家庭 B.联合家庭 C.核心家庭 D.小型家庭 6.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家庭的影响首先是从改变家庭的哪个功能开始的?( ) A生产功能B.消费功能 C.教育功能 D.生育功能 7.社会资源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利用的( ) A.社会地位 B.社会影响 C.社会关系 D.社会财富 8.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 ) A.村民小组 B.村民委员会 C.乡镇政府 D.县市政府 9.各国农村问题的核心历来是( ) A.经营自主权 B.土地所有权 C.产品分配权 D.人口流动权 10.农村中各种民办专业技术协会属于农村社会组织中的( ) A.社会福利组织 B.文化科技组织

乡村社会学期末考试试题

电大2011 —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村干班“开放专科” 《乡村社会学》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 1 ?被认为是中国乡村社会学诞生的标志一书是 A 《中国农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 B 《华南乡村生活》 C 《乡村社会学》 D 《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2. 乡村建设运动最有名的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 其领导者为 ()。 A. 杨开道李景汉 B C.吴文藻费孝通 D 3. 在传统乡村,农业活动主要是指 A.农田种植 B C.乡村畜牧 D. 这种现象称之为()。 A.角色扮演 B .角色中断 C.角色失败 D .角色冲突 5 .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更具有 ()。 A .自然性 B .直接性 C.互动性 D. 社会性 6. 目前在我国乡村,干扰乡村基层政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家庭 B. 邻里 C .家族 D. 民间会社 7. 乡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 A .山东 B .安徽 C.河南 D .四川 8. 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 () A .家长制 B .泰罗制 C.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D. 科层制 9. 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关系是()。 A.血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李景汉吴文藻 .梁漱溟晏阳初 ()。 .农田养殖 乡村特种种植 4 . 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 而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 难以协调,

农村社会学试题(优.选)

一、单选题(每题2分,总计30分) 1.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是( )。 A.初级社会群体 B.社会群体 C.次级社会群体 D.社会组织 2.社会群体最重要的表征是( )。 A.一定规模的人群 B.群体意识 C.共同行动的能力 D.交往的经常性和持续性 3.提出社会学一词的社会学家是( )。 A.斯宾塞 B.孔德 C.韦伯 D.迪尔凯姆 4.在农村,尽管人们有多种方式获得维持自己生存的物质产品,但最主要的谋生手段是( )。 A.农业 B.副业 C.乡镇企业 D.进城务工 5.在群体生活中,最普遍、最固定和最持久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 )。 A.家庭 B.家族 C.邻里 D.游戏群体 6.与社会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亲密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强 7.由已婚的兄弟姐妹家庭组成的是(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8.农村居民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方式是( )。 A.劳动方式 B.消费方式 C.婚姻方式 D.文化娱乐方式 9.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可能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条件和社会制度,但现代化的道路相同,这种观点属于( )。 A.依附理论 B.趋同理论 C.均衡理论 D.后工业社会论 10.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 )。 A.社会行为规范 B.政治条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11.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社会分化是指( )。 A.城乡分化 B.私有制出现 C.劳动分工 D.利益的分化 12.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全民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3.社会保险是( )。 A.民间行为 B.社会行为 C.政府行为 D.个人行为 14.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发失范行为的理论是( )。

农村社会学复习概要

农村社会学 一、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1.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 他认为中国的主要缺点是“愚’’贫’’弱’’私’’。解决的办法是开展文艺教育以救愚,生计教育发展生产力以救贫,卫生教育以救弱,公民教育培养团结力以救私。 2.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邹平实验县。 二、大力开展社区研究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 1.吴文藻大力倡导社区研究,并为之奠定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提倡运用功能学派的理论和方法,认为“现代”社区的核心为文化,文化的单位为制度,制度的运用为功能。 2.费孝通。其社区研究的几个步骤:1936年进行“江村”调查时,已经开展了社区研究。第二步是比较研究。代表作《江村经济》主张微型研究。其他著作《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玉村商业和农业》、《云南三村》、《乡土中国》。 三、社会学恢复、重建以后的农村社会学研究 1.关于小城镇问题的研究。小城镇的研究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从费孝通的初衷看,是有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原因的,即从村级微型社区的“微型”研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对小城镇的研究是在“微型”研究的基础上更为拓展的研究,由此再扩大为一定的区域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小城镇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2.关于农村社会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主要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侨乡模式”“民权模式”。 3.关于中国社会分层的研究。陆学艺认为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这表现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化,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开放的社会转化,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他强调分层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对农民阶层分化的研究无疑对了解社会转型期的国情,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重大意义。这一课题又是农村社会学学科的极为重要的课题。它将农村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推向深入,也为制定农村各项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四、对农民特性的认识。 1.晏阳初认为农民的四大根本性缺陷是“愚贫弱私”,因此,主张“以文艺教育以救愚,以生计教育以救穷,以卫生教育以救弱,以公民教育以救私”使农民人人都成为“有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的新民。 2.费孝通认为农民的特性首先是“乡土性”,这里主要指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其次是世代定居于一处,流动小,使得区域血缘化,“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第三是自我主义。他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是“差序格局”。 五、二元结构 1.二元结构。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刘易斯在1954年提出的。其主要意思是指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这样两类差别很大的经济部门:一类是依靠传统方法和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经济部门,这些部门边际劳动生产率低,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或生存水平),它们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另一类则是以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的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分布在城市地区。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是通过一系列制度作保障,使之制度化了的。维系二元社会结构的具体制度多达十四项,有户籍制度、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副食品与燃料供给制度、住宅制度、生产资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人才制度、兵役制度、婚姻制度和生育制度等等。在这些制度中有三项最基本的制度,其中核心是户籍制度。 其次是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这种制度使农民逐渐失去了自由支配生产成果的权力,只能将粮食售给国家,他们也只能从国家指定的价格中实现劳动成果的价值,长此以往,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问题就产生了。 第三是就业分配制度。二元结构的种种制度,不仅束缚了农民自身的发展,损害了农民自身的利益,而且也延缓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六、分层制度 1.毛泽东关于社会分层的双重标准,既强调经济标准,也强调政治思想标准。 2.“红五类”和“黑五类”。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分层标准更是成了区分人们层次类属的绝对尺度。前者指: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革命烈军属,后者指: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红五类”“黑五类”这些术语不仅仅是指划分这些成分的本人,这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分层不仅是一种政治分层,而且还是“血统论”分层方式。 3.社会界关于社会成员的分化有不同的认识,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种是运用职业标准来描述农村社会成员的分化状况。

农村社会学重点精简

农村社会学 第一章绪论及简要历史 1.农村社会学的含义 农村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 2.农村社会学的产生时代背景 南北战争后,农业资本主义化和现代化后果:1.促进了美国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导致农民急剧分化和广大小农的破产 3.改良主义的“乡村建设运动” A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失调、固有礼教的衰退、法制礼俗的否定。民族自救的关键在于乡村建设。实现农村复兴的方式是“从正面培养文化、补充文化、建造文化”。 B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定县实验”晏阳初将中国农村的问题归为“愚、穷、弱、私”四端,主张以“四大教育”分别医治之。他们所实施的工作包括: 以文艺教育救“愚”:通过学习文化、艺术教育和普及科学知识开发民智。 以生计教育治“贫”:进行农业科学研究,举办实验农场,改良猪种和鸡种;对农民进行“生计训练”,如农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科学养猪、养鸡、养蜂,组织农民的自助社、合作社、合作社联合会,开展信用、购买、生产、运输方面的经济活动。 以卫生教育救“弱”:实施卫生教育,创建农村医药卫生制度,村设保健员,联村设保健所,县设保健院。 以公民教育救“私”: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的基础是识字教育,中心是公民教育,以养成人民的公共心与合作精神。 4.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非实证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A实证主义方法论(孔德) 1.相信社会与自然的同构性,认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没有根本区别,社会发展过程在本质上与生物发展过程相同,只不过更为复杂而已。 2.相信科学的方法是统一的、同一的 3.一切事实的知识都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证据,实证主义以观察和经验为证明的原则。 4.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同,科学研究讲究价值无涉 B非实证主义方法论 韦伯:只有深入行动的主观方面理解其意义与动机,才能说明行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只有把知觉的经验,通过理解结合到因果的理论结构中去,经验知识才能变成有用的知识。 1.自然科学研究对象不具有可以理解的主观意义,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的行为具有可供理解的主观意义。 2.实证主义的方法难以理解人的行动,必须要加入“理解”才能把握人行为背后的主观动机 3.社会科学研究人主观性行动的主观意义、客观规律和行动的客观结果。 C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农村社会学》课程试题库

《农村社会学》课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相应位置。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江村经济》的作者是()。 A、杨开道 B、李景汉 C、费孝通 D、吴文藻2.“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和()。 A、费孝通 B、雷洁琼 C、李景汉 D、晏阳初3.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 A、生产劳动 B、生产关系 C、社会交往 D、社会规范 4.社会的细胞应该是()。 A、社区 B、家庭 C、个人 D、群体 5.在农村社会中,对个人生活影响较大的是()。 A、自然 B、家庭 C、组织 D、生产 6.与城市社区比较,农村社区规模()。 A、较大 B、较小 C、有大有小 D、差不多 7.农村社会成员的社会分层更()。 A、单一 B、复杂 C、混乱 D、简单 8.农村社会成员劳动的流动性()。 A、大 B、小 C、不存在 D、无规律9.与城市比较,对农村社会成员的调适显得()。 A、容易 B、不易 C、不可 D、没必要 10.影响农村社会成员社会化的因素首先是 A、学校 B、家庭 C、政府 D、朋友 11.任何一个社会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社会问题,这是指社会问题的()。 A、普遍性 B、特殊性 C、连续性 D、复杂性12.社会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明了它的()。 A、普遍性 B、连续性 C、特殊性 D、可变性

13.家庭的本质是一种()。 A、社会制度 B、社会关系 C、社会组织 D、社会细胞 14.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称为()。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主干家庭 D、大家庭 15.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的群众性()组织。 A、经济 B、政治 C、政权 D、自治 16.人类的群体生活与动物的群体生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 A、自然本能 B、无意识的 C、无组织的 D、无规范的 17.农村集市上的购买者,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 A、人群 B、组织 C、群体 D、共同体 18.原始而密切的社会关系一般是指()。 A、家庭关系 B、初级社会关系 C、次级社会关系 D、生产关系 19.社会组织成员间的互动特点是()。 A、直接的 B、间接的 C、多为直接的 D、多为间接的 20.维持组织的统一,最主要是依靠成员们共同的()。 A、情感 B、目标 C、荣誉 D、管理 21.确定是否农村社会成员的关键因素是()。 A、生产方式 B、生活方式 C、社会关系 D、居住场所 22.社会学诞生在()。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23.领导著名的“定县社会调查”的社会学家是()。 A、吴文藻 B、李景汉 C、费孝通 D、杨开道24.你个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在()的评价中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