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必备重难点知识总结大全

七年级上册数学必备重难点知识

总结大全

七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知识

1.1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1、有理数

(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

(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全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如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

(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将两个数绝对值不等的不同符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用绝对值较大的减去绝对值较小的。两个相反的数相加等于0。

3.当一个数加到0上,你还是得到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倒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5 有理数的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3、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记数法,注意a的范围为1≤a<>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1、单项式

由数字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公式。系数,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是指数字或字母乘积的代数表达式。单个数字或字母也是单项式。所以判断一个代数表达式是否是单项式的关键是看代

数表达式中的数字和字母是否是乘积,即分母不含字母。如果表达式包含加减运算,则不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

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3、单项数的次数

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4、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判断代数式是不是多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的每一项是不是单项式.每个单项式称项,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就是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次数。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这里是次数最高项,其次数是6;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特别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

5.都是用字母表示数字或者用列表示数量关系。请注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前面都包含符号。

6、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1、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与字母前面的系数(不等于0)无关。

2、同类项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项与系数大小和字母排列顺序无关。

3、合并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4、合并同类项法则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5、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看符号:是正号,不变号;是负号,全变号。

6、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一去、二找、三合

(1)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 (2)结合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

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抓住三点:

(1)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方程是整式方程);

(2)化简后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经整理后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1.

3.解方程就是求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量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4、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注意:运用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等号两边都要同时变;运用性质2时,一定要注意0这个数.

3.2 、3.3解一元一次方程

在实际解方程的过程中,以下步骤不一定完全用上,有些步骤还需重复使用. 因此在解方程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一个整体,去分母后应加上括号;去分母与分母化整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②去括号:遵从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不要漏乘括号的项;不要弄错符号;

③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符号) 移项要变号;

④合并同类项:不要丢项,解方程是同解变形,每一步都是一个方程,不能像计算或化简题那样写成连等的形式;

⑤系数化为1: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不要把分子、分母搞颠倒。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概念梳理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①审题,特别注意关键的字和词的意义,弄清相关数量关系;

②设出未知数(注意单位);

③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④解这个方程;

⑤检验并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二、思想方法(本单元常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小结)

⑴建模思想:通过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分析,抽象成数学模型,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

⑵方程思想: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就是方程思想.

⑶化归思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利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各种同解变形,不断地用新的更简单的方程来代替原来的方程,最后逐步把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 体现了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⑷数形结合思想: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借助于线段示意图和图表等来分析数量关系,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很直观地展示出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越性.

⑸分类思想:在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和含绝对值符号的方程过程中往往需要分类讨论,在解有关方案设计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也要注意分类思想在过程中的运用.

三、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1. 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明确每一步过程都作什么变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 寻找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要善于借助直观分析法,如表格法,直线分析法和图示分析法等.

3.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检验包括两个方面:

⑴检验求得的结果是不是方程的解;

⑵是要判断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目中的实际意义.

四、应用(常见等量关系)

行程问题:s=v×t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

盈亏问题:利润=售价-成本

利率率=利润÷成本×100%

售价=标价×折扣数×10%

储蓄利润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本息和=本金+利息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1.几何:从各种形状的物体中得到的图形称为几何。

2.立体图形:这些几何图形的所有部分都不在同一平面上。

3、平面图形:这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4.虽然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是两种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立体图形的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5、三视图:从左面看,从正面看,从上面看。

6、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7、⑴几何体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面相交形成线;线线相交形成点;

⑵点无大小,线、面有曲直;

⑶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

⑷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⑸点是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

4.2 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3、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4.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6、直线的表示方法:直线可记作直线AB或记作直线m.

(1)用几何语言描述右面的图形,我们可以说:点P在直线AB 外,点A、B都在直线AB上.

(2)点O既在直线m上,又在直线n上,我们称直线m、n 相交,交点为O.

7、在直线上取点O,把直线分成两个部分,去掉一边的一个部分,保留点0和另一部分就得到一条射线,记作射线OM或记作射线a.

注意: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

8、在直线上取两个点A、B,把直线分成三个部分,去掉两边的部分,保留点A、B和中间的一部分就得到一条线段.记作线段AB或记作线段a.

注意:线段有两个端点.

4.3 角

1. 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为角的两边。

2、角有以下的表示方法:

① 用三个大写字母及符号“∠”表示.三个大写字母分别是顶点和两边上的任意点,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

② 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这个字母就是顶点.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是同一个顶点时,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③ 用一个数字或一个希腊字母表示.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弧线,写上希腊字母或数字.如图的两个角,分别记作∠α、∠1。

3、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角的度、分、秒是60进制的。1度=60分,1分=60秒,1周角

=360度,1平角=180度。

4、角的平分线:一般地,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5、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之和等于180度(平角),则称它们为余角,即每个角都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6、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7.方位:一般来说,物体运动的方向是基于正南和正北来描述的。

七年级上册数学基本知识点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任意两条边之差小于第三条边。

4.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角平分线: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顶点与这个角的交点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7.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种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称为三角形的外角。

1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12.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13.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14.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其邻边的延长线所成的角称为多边形的外角。

15.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6.多边形的分类:分为凸多边形及凹多边形,凸多边形又可称为平面多边形,凹多边形又称空间多边形。多边形还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非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各边相等且各内角相等。

17.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8.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19.公式与性质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20.多边形外角和定理:

(1)n边形外角和等于n·180°-(n-2)·180°=360°

(2)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它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所以n边形内角和加外角和等于n·180°

21.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

(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n(n-3)/2条对角线。

七年级新生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制定有规律的学习计划

1、长计划,短安排。在设定一个相对长期的目标的同时,一定要设定一个短期的学习目标,这个学习目标要符合自己的实

际,并且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一个目标实现后,设定下一个目标,保证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压时间和应力效率。重要的是要全面规划时间,制定详细的课余时间安排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作息时间要按照时间和内容的先后顺序来安排,安排好放学后吃饭、休息、学习的时间。学习时间要45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如果第四天下午是自习课,也要列入日程。

二、积极主动的进行预习三部曲

1.阅读:每科大概10分钟,通读课本,记下不懂的地方。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关注的。预习的目的是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海中形成后,第二天你就会专心听老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如果你发现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要记在预习本上。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

3、练习:预习的最高境界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中,就是课后做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1到2。如果你能做题,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如果做不到,也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说话。

三、抓重点、重效率的

进行课堂听讲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

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

四、有效的进行复习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思考:也就是回忆,回忆,就是闭着眼睛思考,在脑子里放一部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回忆。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的清华学生、北大学生、高考状元都是这么做的。学生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思考。

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4.写作:随时记下重点和不足。一定要在笔记中详细的整理出来,并做好标记,以便复习的时候可以注意到这部分内容。

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

五、按时、自律完成作业

坚持“五不做”

1、不计时不作业:限时作业,记录作业时间,与作业无关的事什么也不做。比如:20分钟写完英语;25分钟写完数学……

2、不复习不作业:先复习所学的内容,然后作业。

3、不思考不作业: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先放过,后攻坚。

4、不检查不作业:作业后必须检查一遍。

5、不小结不作业:写完作业后,告诉自己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六、利用“错题本”

有针对性的进行归纳复习

用错的题本和难的题本,叫会考,目的是为了复习以后用。错题和问题体现了很多知识点的联系。掌握错题和问题,就相当于把高分握在手中。

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每页上下分五部分。

初一数学上册必考的知识点及重难点

初一数学上册必考的知识点及重难点1.整数: -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整式的化简和展开。 2.分数: -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分数与数轴的关系; -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分数的化简和约分。 3.小数: -小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换; -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小数的进位与舍位计算。 4.平方根: -平方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平方根的计算;

-平方根与平方的关系; -平方根的应用。 5.比例与比例的应用: -比例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比例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比例的四种基本关系; -比例的应用,如物体相似、线段分割等。 6.百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转换; -百分数的基本计算; -百分数的应用,如利润、增长率、折扣等。 7.几何图形: -点、线、面、角的基本概念;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判定方法; -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各种图形的性质; -三角形及各种特殊三角形的性质。 8.平面与空间: -平面与立体图形的概念;

-各种立体图形的性质,如长方体、正方体、棱锥、棱柱等; -空间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 9.统计与概率: -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 -概率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利用概率进行问题解答。 1.整数运算中的进位与舍位计算; 2.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换; 3.平方根的计算和应用; 4.比例和百分数的应用问题; 5.图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6.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7.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 8.概率的计算和应用。 要提高数学水平,建议学生重点掌握以下方法: 1.培养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 2.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对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 3.多进行练习,通过做题来巩固知识,理清思路;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3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整数与有理数 整数 1. 自然数:1、2、3、4、5、…… 2. 整数:自然数及其相反数,其中0既不是自然数又不是负数。 3. 整数的加减法:同号相加得同号;异号相加得正数和它们绝对值的差的相反数。 有理数 1. 有理数: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其中分母不为0。 2. 有理数的加减法:分母相同,则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同,则通分后再加减。 绝对值 1. 绝对值:一个数a的绝对值是它到0的距离,记作|a|。 2. 绝对值的性质:①|a|≥0 ②|-a|=|a| ③|ab|=|a||b| ④如果|a|

长几倍”等问题。 百分数 1. 百分数:以100作为基数的百分比表示法,记作%。 2. 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将百分数去掉百分号再除以100即可得到分数;将分数化简成最简形式后乘以100,再加上百分号即可得到百分数。 比例、百分数与实际问题的应用 1. 比例和百分数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购物打折、利润分成、人口统计等等。 2.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实际问题找到适合的比例关系、选择对应百分数计算方法,最后确定答案的单位和精度。 第三篇:代数与方程 代数 1. 代数: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一种数学方法。 2. 代数式: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3. 代数式的化简:将同类项合并,将分数化为通分后合并,将加减法运用到括号内。 方程 1.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 解方程的基本原则:等式两边同时变化,使变量单独在一边,另一边为已知量。 一元一次方程 1. 一元一次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先消去括号,将未知数放在等式左边,常数放在等式右边,再将系数化为1。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知识全汇总

【知识点】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知识全汇总,趁暑假提前看! 2017-08-17中考数学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内容,以帮助同学们做好预习,开学后顺利进入常规数学学习。另外,准初三也可以当做复习材料,暑假扎实复习,为中考奠定牢固的基础!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1、有理数 (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 (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全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如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 (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

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知识汇总

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知识汇总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1、有理数 (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 (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全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如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 (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5 有理数的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3、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记数法,注意a的范围为1≤a<10。 第二章整式的加法 2.1 整式 1、单项式 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系数,单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指的是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因此,判断代数式是不是单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不是乘积关系,即分母中不含有字母,若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也不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 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3、单项数的次数 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4、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判断代数式是不是多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的每一项是不是单项式.每个单项式称项,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就是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次数。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这里是次数最高项,其次数是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2篇)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2篇)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 代数式中的一种有理式:不含除法运算或分数,以及虽有除法运算及分数,但除式或分母中不含变数者,则称为整式。(分母中含有字母有除法运算的,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1.单项式:数或字母的积(如5n),单个的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如果一个单项式,只含有数字因数,系数是它本身,次数是0)。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非零常数的次数为0)。 2.多项式 (1)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在做多项式的排列的题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15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15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15篇)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篇1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 b+ 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 c = a +(b+ 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 ab = a +(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 ba 4.乘法结合律:(ab)c = a (b c) 5.乘法分配律:a(b +c)= a b+ ac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七)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写作an。(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指数) 2.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重难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知识】汇总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全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如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5 有理数的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3、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记数法,注意a的范围为1≤a<10。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5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5篇 七班级上册数学学问点梳理总结1 一、代数式的定义: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留意:(1)单个数字与字母也是代数式;(2)代数式与公式、等式的区分是代数式中不含等号,而公式和等式中都含有等号;(3)代数式可按运算关系和运算结果两种状况理解。 三、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1.单项式:数与字母的积所表示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全部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特殊地,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在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四、升(降)幂排列: 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挨次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降)幂排列。 五、代数式书写要求: 1.代数式中消失的乘号通常用“·”表示或者省略不写;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应写在字母前面;数与数相乘时,仍用“×”号; 2.数字与字母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一般根据先写数

字,再写单项式,最终写多项式的书写挨次.如式子(a+b)·2·a 应写成2a(a+b); 3.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再与字母相乘; 4.在代数式中消失除法运算时,按分数的写法来写; 5.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有时表示数量的代数式有单位名称,假如代数式是积或商的形式,则单位直接写在式子后面;假如代数式是和或差的形式,则必需先把代数式用括号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式子的后面,如2a米,(2a-b)kg。 六、系数与次数 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留意:(1)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2)若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但“-”号不能省略。 2.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全部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留意:(1)单项式的次数是它含有的全部字母的指数和,只与字母的指数有关,与其系数无关; (2)单项式中字母的指数为1时,1通常省略不写,在确定单项式的次数时,肯定不要遗忘被省略的1。 3.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多项式的

初一上册数学重难点

初一上册数学重难点 一、整数的概念与运算 初一上册数学的重难点之一是整数的概念与运算。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而整数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1. 整数的表示方法 整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其中正整数表示在0的右边,负整数表示在0的左边,而0表示在数轴的原点上。 2. 整数的加法与减法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基本运算。整数的加法可以通过在数轴上右移或左移对应的单位来实现,而减法则可以通过在数轴上左移或右移对应的单位来实现。 3. 整数的乘法与除法 整数的乘法与除法也是重要的运算。整数的乘法可以通过数轴上矩形的面积来理解,而整数的除法可以通过数轴上的分割来理解。 二、代数式的认识与应用 代数式是把数或数的运算用字母表示,并用括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初一上册数学还涉及代数式的认识与应用。 1. 代数式的定义 代数式是数与字母的组合,可以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代数式可以用来表达一些基本的数学关系和规律。 2. 代数式的化简与展开 化简代数式是将代数式中的常数项相加或合并同类项,从而得到一个简化的式子。展开代数式是将代数式中的乘法运算进行计算,从而得到一个展开的式子。 3. 代数式的应用 代数式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中。通过代数式,可以表示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用代数式表示长度、面积、体积等。

三、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初一上册数学还涉及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包括点、线、面以及相关的计算问题。 1. 点、线、面的定义 点是几何图形的最基本单位,用来表示位置。线是由无数点连成的集合,没有长度和宽度。面是由无数条线组成的闭合集合,有长度和宽度。 2. 平行线和垂直线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垂直线是指两条相交直线的相交角为直角的直线。 3. 平面图形的计算 初一上册数学还包括平面图形的计算问题。例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可以使用面积公式:$S = \\frac{1}{2} \\times 底数 \\times 高$。 四、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初一上册数学还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是指通过观察或测量所得到的数字信息。 1. 数据的收集方法 数据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观察、实验和统计等方法进行收集。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的整理与图表显示 收集到的数据可以被整理成表格、折线图、条形图、饼图等形式进行展示。图表的选择要根据所得数据的类型和分析目的来确定。 3. 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规律。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变化和趋势,进而作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 以上就是初一上册数学的重难点,包括整数的概念与运算、代数式的认识与应用、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以及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通过掌握这些重点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提高数学能力。

初一上册数学期末重点知识点复习总结11篇

初一上册数学期末重点知识点复习总结优 秀11篇 初一数学上册复习资料篇一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篇二 第二章有理数 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2 、有理数 (1)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 整数和分数统称。0既不是数,也不是数。 (2)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数轴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 (3)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例:2的相反数是;-2的相反数是;0的相反数是 (4)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符号,并用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4、有理数的乘除法 (1)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的倒数是;绝对值是; 相反数是。 (3) 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整理总结复习大全

七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整理总结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 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 ?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 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 >0 ? a 是正数;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0a (a )0a (0) 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3篇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 第一篇: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数学主要涉及到整数、分数、小数、代数式、平面图形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如下: 一、整数 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和0构成整数。 2. 相反数的概念:a与-a互为相反数,且它们的和为0。 3. 整数的加减法则:同号两数相加为同号,异号两数相减为与它们的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数的相反数。 4. 整数的乘法法则:同号两数相乘为正,异号两数相乘为负。 5. 整数的除法:两个整数相除,商为整数,余数为整数或0。 6. 整数的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比较,可以视为它们的差是正数、负数还是0。 二、分数 1. 分数的概念:分数是一个数和另一个不为0的数的比值,分子是它的分子,分母是它的分母。 2. 分数的约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数,求得的新分数与原来的分数相等。 3. 分数的通分:将两个不同分母的分数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称为它们的通分。 4. 分数的加减:先将分数化为相同分母,再将分子相加或相减,得到的结果再化简。

5. 分数的乘除:两个分数相乘,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两个分数相除,分子乘除分母、分母乘除分子。 三、小数 1. 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指整数和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构成 的数。 2. 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大体相同;小 数的乘法是将小数点前后的数相乘,小数点的位置是两个小数点的位置之和;小数的除法是把除数乘以10后再除以被除数,直到得到的商是一个有限小数或者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 四、代数式 1. 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 2. 代数式的加减乘除:代数式的加减法与整数大体相同;代数式的乘法是将每一项分别相乘,然后将项的系数和字母指数相加;代数式的除法是将每一项分别除以除数。 五、平面图形 1.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 2.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3. 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4. 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 5. 面积:平面图形的面积是指该图形所占的平面单位面 积的大小。 初一上册数学的知识点比较基础,适合初学者学习,同 时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练习题多做,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数学主要涉及到整数、分数、小数、代数式、 平面图形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如下: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重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重点归纳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七年级上册数学全书重难点梳理

七年级上册数学全书重难点梳理 一、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a2-b2;a与b差的平方是:(a- b)2;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 是:5m+n;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负数是:-a2-b,非负数是:a2,非正数是:-a2.

二、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0,a是负数;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 是非正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重点归纳

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抓住三点: 1)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方程是整式方程); 2)化简后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经整理后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1. 3、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注意:运用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等号两边都要同时变;运用性质2时,一定要注意0这个数.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二、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a2-b2;a与b差的平方是:(a-b)2;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则三位整数是: 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5m+n;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负数是:-a2-b,非负数是:a2,非正数是:-a2. 三、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通用8篇)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通 用8篇)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篇1 数轴 1、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 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 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⑵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⑶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4、数轴上特殊的`(小)数 ⑴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的自然数; ⑵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的正整数; ⑶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 5、a可以表示什么数 ⑴a>0表示a是正数;反之,a是正数,则a>0; ⑵a<0表示a是负数;反之,a是负数,则a<0 ⑶a=0表示a是0;反之,a是0,,则a=0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篇2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既不是正的也不是负的。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通用20篇)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初一数学怎么学 1、以课本为中心,注重基础 2、课前预习很重要,别忽视 3、课堂认真听讲,45分钟最关键 4、课后及时复习,温故而知新 5、做题训练,必不可少 二、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通用20篇)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通用2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①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②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按名称分) 柱: ①圆柱 ②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锥: ①圆锥 ②棱锥 球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11种(经常考:考试形式:展开的图形能否围成正方体;正方体对面图案) 6、截一个正方体: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的分类 ①正有理数 有理数{ ②零 ③负有理数 有理数{ ①整数 ②分数 2、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3、数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