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

第一课天之道

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

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4.背诵、默写全文

5.主题思想

6.全文论证方法:归纳推理论证

第二课季氏将伐颛臾

一、文学常识

1.孔子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

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

3.本文的体裁:驳论文

二、论证方法:

1.全文论证方法:驳论点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类比论证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类比论证

三、修辞手法: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双重比喻)

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

3.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

四、成语演化:

1.既来之,则安之

2.分崩离析

3.祸起萧墙

4.开柙出虎

5.季孙之忧

6.大动干戈

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五、重点字词

1.过:动词,责备

2.与:语助词

六、通假字

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

七、特殊句式

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

八、重点字词

1.是:

例句出处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

2.疾:

例句出处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传》妒忌

3.止:

例句出处释义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停止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愚公移山》禁止、阻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只是、仅仅

4.见:

例句出处释义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诗》看见

曹刿请见《曹刿论战》召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伐颛臾》拜见、偈见

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被动,相当于“被”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xiàn,出现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见解、见识

5.过:

例句出处释义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走过、经过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超过

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过分、过于

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错误、过失(名)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责备

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错(形)

故尝与过宋将军《大铁椎传》拜访、访问

第三课《国人之于国也》

一、文学常识

1.孟子的主张、地位

2.《孟子》作品的作者、特点

3.孟子散文的特点

二、论证方法

1.类比论证:五十步笑百步

2.对比论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三、修辞手法

1.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排比)

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比喻)

四、表现方法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手法)

五、文言常识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勿”或“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4: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有的教科书“直”是“只是”的意思,并不是通假字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收敛,积蓄,有的教科书认为这个字非通假字,直接解释为“约束,检点”

6: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二)古今异义字

1.河内凶。河:(古义:黄河。今义: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

2.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3.或百步而后止。或:(古义:有的人。今义:或许、也许)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

5.非我也,兵也。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古义:年成。今义:年)

(三)一词多义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穷兵黩武成语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草木皆兵成语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

(四)词类活用

1.【填然鼓之】

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

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4.【王无罪岁】

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5.【请以战喻】

一般“战”是战斗(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战争

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7.【谨庠序之教】

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8.【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亦走也

这也是逃跑。

2、非我也,岁也

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3、非我也,兵也

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1)申之以孝悌之义

(2)树之以桑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宾语前置句:

(1)未之有也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3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直……耳”相当于“只是……罢了”)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省略句】

1、何也

省主语“此”。

2、弃甲曳兵而走省主语“将士”。

第四课秋水

一、文学常识

1.庄子的地位、主张、批判思想

2.庄子文章的特点

3.《庄子》一书的篇幅、内容及其作者

4.本文体裁:寓言

二、文章内容

1.文章主旨

2.本文论证特点:以小见大

3.人的认识受到限制的条件

三、论证方法

1.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举例论证)

2.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类比论证)

3.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类比论证)

四、修辞方法

1.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反诘、比喻)

2.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反诘、比喻)

3.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反诘、比喻)

4.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反诘、比喻)

5.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排比、比喻)

五、成语演化

1.井底之蛙

2.望洋兴叹

3.洋洋自得(洋洋得意)

4.贻笑大方

5.大方之家

六、文言常识

1.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至:动词“到”,于:介词)

望洋向若(联绵词,仰视的样子)

大方之家(修养高,明白事理)

秋水时至(时令,季节)

2.通假

不辩牛马(辩,通“辨”)

泾流之大(泾,通“径”)

3.词类活用

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少)

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轻)

4.文言句式

以为莫己若者(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莫若己)

我之谓也(用“之”帮助宾语前置,谓我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5.一词多义

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我之谓也(结构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

第五课大同

一、文学常识

1.五经名称

2.“三礼”名称

3.《礼记》成书年代、内容、地位、反映思想

二、文章内容

1.主旨理解

2.“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论证方法

全文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之间的对比

四、成语演化

1.夜不闭户

2.大同世界

第6课以修身为本

一、文学常识

1.四书的名称

2.《大学》的出处、作者、阐述思想

3.小学包含的内容

二、文章内容

1.中心主旨理解

2.大学培养人的根本为:品德

三、文言词汇知识

1.掌握明、虑、齐、格物、壹是等词的用法

2.翻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第7课好学·力行·知耻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2.《中庸》的出处、成书年代、作者、评价

二、文章内容

1.中庸之道中的“道”是指:准侧

2.文章主旨

第8课谏逐客书

一、文学、文体常识

1.古代“书”的定义、应用范围

2.本文节选自什么作品

3.文章最终使得秦王收回成命的原因

二、论证方法

1.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类比论证)

2.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举例论证)

3.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类比论证)

4.用“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来证明驱逐客卿视错误的。(类比论证)

5.用“损民以益仇”来证明驱逐客卿视错误的。(对比论证)

三、修辞方法

1.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排比、对偶)

四、文章内容

1.中心论点

2.文章结构层次

3.作者国籍(原:蜀国;后:晋朝)

五、特殊句式

1.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判断句)

2.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判断句)

第9课陈情表

一、文学常识

1.表的含义

2.陈情表的评价

正如苏轼所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二、文言常识

1.古今异义

至于成立不行秀才告诉辛苦

2.词类活用

躬亲日笃闵凶微贱终余年

3.文言句式

判断句:

非臣殒首不能上报

省略句:

①逮奉圣朝,沐浴清化②则告诉不许③谨拜表以闻

三、文章内容

1.中心主旨

2.流传千古的原因

3.文章主要特点:骈散相间

四、成语演化

1.零丁孤苦(孤苦伶仃、孤苦零丁)

2.茕茕孑立

3.形影相吊

4.日薄西山

5.气息奄奄(奄奄一息)

6.人命危浅

7.朝不虑夕(朝不保夕) 8.皇天后土

五、典故

1.死当结草

第10课答李翊书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别称、思想、反对文风

2.作者的地位、评价

二、论证方法

1. 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为文立言(类比论证)

2.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盛宜言”的道理(类比论证)

3.肖于器——见用与不见用应有的态度(类比论证)

4.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为文立言的根本在于道德修养(演绎论证)

三、修辞手法

1.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比喻、对偶)

2.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比喻)

四、文章内容

1.中心主旨

2.主要观点

3.文中的“气”的含义

五、文言常识

(一)文字

【通假字】1.蕲胜於人而取於人.(蕲—祈)

【古今字】1.有志于古者希矣.(希—稀)

【异体字】1.养其根而立矣其实.(竢—俟)

(二)辞汇

【古今异义词】

1.气之与言犹是也.(与,相对.犹,如同)

2.其敢自言几于成乎 (几,接近)

3.所以劝之.(劝,鼓励)

【同形异构词语】

1.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 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 / 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虽然,虽然这样)。

2.然后识古书之正伪 / 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 然后肆焉。

(然,这样;后,……之后)

3.所以劝之.(所,结构助词,以,介词,介绍原因.二者结合,表示"……的原因"。

(三)语法

【句式】[一]判断句

1.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於其宫室者.

(主语:愈;谓语: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於其宫室者)

2.生所谓立言者,是也.(主语:生所谓立言者;谓语:是."是"是指示代词)

3.气,水也.(主语:气;谓语:水)

4.言,浮物也.(主语:言;谓语:浮物)

[二][被动句]

1.蕲胜於人而取於人,则固胜於人而可取於人矣/ 无诱於势利/ 其观於人/ 待用於人者.(取於人,诱於势利,观於人,用於人:"动词+於+施事"式)

2.志乎古必遗乎今.(遗乎今:"动词+乎+施事"式)

[三]宾语前置

1.惟陈言之务去.("陈言"是"去"的宾语,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其用於人也奚取焉.(疑问代词"奚"是"取" 的宾语)

[四]倒装句

1.俨乎其若思.(主谓倒装)

2.茫乎其若迷.(主谓倒装)

3.戛戛乎其难哉.(主谓倒装)

4.昭昭然黑白分矣

5.然后浩乎其沛然矣.(主谓倒装)

[五]习惯格式

1.而其问何下而恭也.(格式:"何……也",表示感叹,相当於("多麽……啊")

2,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於其宫室者/生所谓立言者(格式:"所谓……",相当於"说的……")

3.非三代两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格式:"非……不敢……",相当於"不是……不敢……",强调动作行为的条件,趋向)

4.惟陈言之务去.(格式: "唯……是……",强调宾语)

【词类活用】

1.处心有道.(处,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处在")

2.行己有方."使……行"

3.吾诚乐而悲之.(乐,悲,都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乐","为……悲")

【重要虚词】

1.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而,连词,第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相当於"但是",第二个表示递进关系,相当於"而且".其,指示代词,那.何,副词,相当於"多麽".也,句末语气词,表示确认语气)

2.谁不欲告生以其道(以,介词,介绍物件,相当於"把……",句中"以其道"这个介宾词组作补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挪到动词"告"前面作状语)

3.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於其宫室者.

(抑,连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於"可是".所,者,都是结构助词."所"与"谓"组成"所字词组",表示"说的","者"字与"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於其宫室"组成"者字词组",表示"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於其宫室"的人,"所字词组","者字词组"都是名词性短语,二者是"定中"关系)

4.生所谓立言者,是也.(所,者都是结构助词,"所谓","立言者"都是名词性词组,二者是"定中"关系.是,指示代词,这样.也,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

5.生所为者与所期者.(所,者都是结构助词,它们和动词一起构成"所字短语",表示动作的物件."所为者"即"做的事情","所期者"即"期待的事

情")

6.愈之所为.(所,结构助词,与动词"为"组成"所字词组","所为"即"做的事情")

7.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焉,疑问代词,哪里.且,选择连词,相当於"或","还是")

8.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虽,连词,虽然.然,指示代词,这样.为,介词,介绍物件,相当於"对……")

第11课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文学常识

1.欧阳修的主张、地位、作品

2.文章出处

3.本文的体裁

二、文章内容

1.中心论点

2.主要论证方法:对比

3.“满招损,谦得益”出自什么作品

三、重点句子

1.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国家和朝代)兴盛衰亡虽然 (由于)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动词,推究事物的本源,如“原君”

3.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世人说晋王死的时候拿箭说梁王等三人是仇人,是我立他做王,订的盟约结果他们却背叛了梁。

约:名作动,订盟约其:命令副词

四、论证方法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对比论证)

2.《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引用论证)

3.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

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对比论证)

第12课答司马谏议书

一、文学常识

1.王安石散文特征、主张、作品、评价(列宁)

2.本文的体裁——驳论文(议论文体角度)

3.本文的体裁——政论文(题材角度)

4.文章选自——《资治通鉴》

二、文章内容

1.中心主旨

2.行文风格——刚柔相济

3.行文驳斥的五个主要观点

4.全文驳论的角度——驳斥论点

5.作者驳斥司马光的理论原则——名实要相符

6. 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①人--“习于苟且”②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③上--“欲变此”

三、论证方法

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例证法)

2.驳斥“征利”观点——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演绎论证)

四、反驳的类型

1.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2.第二个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3.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举出历史的事实来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五、修辞方法

1.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反语)

2.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rén)人,不为拒谏。(排比)

第13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一、文学常识

1.蔡元培的著作

2.本文的体裁——演讲词(演讲稿、演说词)

演讲词特征:首先,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其次,中心要突出;再次,演说词要富于感情。

二、文章内容

1.中心

2.总体论证方法——归纳论证、对比论证

3.文中的观点、主张:

大学——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第14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文学常识

1.鲁迅的作品——

三部小说集、一部散文集、一部散文诗集、十六部杂文集(仅仅记书中列举的三部)

2.第一篇白话小说

3.本文体裁——驳论文

4.本文体裁——杂文

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随想、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

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

二、文章内容

1.中心论点

2.全文驳斥方法——驳论点、驳论据

3.对几类代表中国的脊梁的人的理解、举例

4.文章的层次结构(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分为两层)

三、修辞方法分析(比喻)

1.脂粉——喻指自欺欺人的伪装

2.脊骨和脊梁——喻指骨气和根本主张

3.地底下——喻指广大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

四、论证方法

归谬论证(与二点中的第2不矛盾)

第15课容忍与自由

一、文学常识

1.胡适的身份、贡献、主张、地位

2.胡适的主要著作

3.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4.影响胡适青年时期思想最深的人物——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赫胥黎以及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

二、文章内容

1.文章中心论点及三个分论点

2.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也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排比修辞手法)

3.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对我的容忍度量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归纳论证方法)

四、词语释义

1. 析言破律:曲解圣贤之言,破坏既定法制。乱名改作:扰乱名物概念,改变行为规范。左道:旁门邪道。

2. 行伪而坚:行为虚伪却固执己见。言伪而辩:议论虚伪却巧言善辩。学非而博:学理错误却驳

杂恣肆。顺非而泽:依从错误却文过饰非。

第16课论读书(节选)

一、文学常识

1.林语堂的身份、作品、地位

2.文章体裁——小品文(特征:幽默闲适)

3.语丝社得名原因——《语丝》周刊

4.语丝社作家创作文体——语丝文体

二、文章内容

1.文章主旨

2.毛孔骨节,皆不爽快——比喻(修辞方法)

3.文中作品

①《大荒集》:林语堂散文作品集之一,本文节选于此。

②《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为“四书五经”中的一部科教考试用书

③《马氏文通》:我国第一步语法著作

④《浮生六记》:清代散文家沈复的自传体作品

4.本文的论证方法——综合运用归纳、演绎、举例等多种论证方式

5.艺术手法

①引用大量的名人名言和名篇名作来说明观点

②议论、记叙、说明和抒情自然结合

第17课咬文嚼字

一、文学常识

1.朱光潜的身份、作品

2.文章体裁——文艺专论(与答李翊书相同)

二、文章内容

1.“咬文嚼字”本义和文中意思

本义: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文中意思: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中心论点)

2.主要例子、观点提炼

分析道理

一、二

例子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与思想感情关系密切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

句的修改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的修改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三、论证方法

1.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类比论证、对比论证)

2.文中阐述论点时主要的论证方法——归纳论证

3.心理学的套版反应——运用文字要有创造精神(演绎论证)

第18课生命的意义

一、文学常识

1.作者主要成就

2.著作及全部作品汇集

二、文章内容

1.文章主旨

2.故生命的长短,不足以决定生命之价值。生命之价值,要看生命存在的意义如何,乃能决定。(归纳推理论证)

第19课谈时间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及其身份、成就、创作题材(理论批评)、参加社团

2.作者主要著作

3.本文体裁(散文小品)及其特征

二、课文内容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1 1、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因此,文学常常苏辛并称。但二人在相同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苏轼词多表现出旷达飘逸的风格,辛弃疾词的爱国词作则多带有悲壮沉郁的色调。 2、陆游的诗歌艺术 陆游诗歌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是有宋代成就,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李白的飘逸自然、杜甫的悲壮沉郁他兼而有之。 3、欧阳修为的文章家和文坛领袖,倡导了影响深远的北宋诗新运动。 欧阳修的散文成就高于其诗歌,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4、王安石散文创作 王安石对文学的看法,特别强调其实用功能。和其文学主张相符,王安石的散文也以政论性的为多。这些作品,大都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明力量。 5、“元曲四大家”指在元杂剧创作中享有盛名的四位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则根据四大家的活动年代和他们的创作成就,定四大家为“关白马郑”,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白朴代表作《梧桐雨》;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6、关汉卿:以《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调风月》、《单刀会》、《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2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 史记 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共130篇: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李将军列传》是一部人物传记。 主旨

本文通过记述西汉名将李广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逼自杀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的钦佩,对李广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揭露了西汉朝廷赏罚不公,刻薄寡恩与黑暗无道的社会现实。 疑难词句 1、广家世世受射。受:传授。 2、用善射杀首虏多。用:因为;首:首级;虏:俘获。 3、未到匈奴陈二里所。陈:阵地;所:大约。 4、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正:整齐,严加约束。 5、吏当广所失亡多。当:判决;失亡:损失,死亡。 6、用此,其将兵数困辱。用此:因此。 7、可数百里。可:大约。 8、广军功自如,无赏。如:相当。 9、东道少回远。少:稍微;回远:迂回,路远。 10、军亡导,或失道。亡导:没有向导;或:同“惑”,迷惑。 11、南绝幕。南:向南;绝:渡过。 12、“急诣部,如书。”马上到右将军部队去,就像“命令”上写的。 13、余睹李将军,恂恂如鄙人。诚恳谨慎的样子,就像乡下人一样。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3 赤壁赋复习资料 1、景、情、理融为一体。 文章虽从记游写起,但重在抒发人生感慨,辩论人生意义,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作者采用了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景、情、理三者达到统一。 首段因景生情,但文中又借物喻理(水、月、风),即以这段写景为下文议论说理作形象、铺垫。第二段中客的议论,以“羡长江之无穷”扣住水,以“抱明月而长终”扣住月,以“托遗响于悲风”扣住风,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其内涵就借具体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梳理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梳理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梳理 《鹿鸣》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视民不恌: 嘉宾式燕以敖: 二、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食野之苹:承筐是将:我有旨酒:和乐且湛:德音孔昭: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承筐是将: 2、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3、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四、《鹿鸣》选自: 《湘夫人》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荒忽兮远望: 罔薜荔兮为帷: 二、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 白薠兮骋望: 鸟何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 观流水兮潺湲: 蛟何为兮水裔: 麋何食兮庭中: 朝驰余马兮江皋: 夕济兮西澨: 将腾驾兮偕逝: 葺之兮荷盖: 匊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 罔薜荔兮为帷: 擗蕙櫋兮既张: 疏石兰兮为芳: 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 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时不可兮骤得: 聊逍遥兮容与: 三、翻译下列句子。 1、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2、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3、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4、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5、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6、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7、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四、《湘夫人》选自: 《子产论证宽猛》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汔可小康:惨不畏明: 二、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民狎而玩之:取人于萑苻之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汔可小康以绥四方:毋纵诡随: 以谨无良:惨不畏明: 柔远能迩:不竞不絿: 敷政优优:百禄是遒: 古之遗爱也: 三、翻译下列句子。 1、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 2、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3、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4、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5、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6、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 7、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8、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 四、《子产论证宽猛》选自: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经验分享:大学语文全书四种文体课文要点精析

经验分享:大学语文全书四种文体课文要点精析 大学语文(四学分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专科(汉语言文学专科除外)的公共必考课,是为提高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文水平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专科的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 《大学语文》共分为五部分: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词和附录。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列举事实材料和运用逻辑推理,表明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各行各业的人们为了接受和表达思想,都需要经常阅读与写作这种文体。教材选录了15篇议论文,其中现代文10篇,文言文5篇。对于这些议论文,考生应能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应能划分重要段落的层次,概括层次大意;应能认知文章所用论据的类别;应能识别文中所运用的各种论证方法或驳论方法;应能识别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拟人或拟物)、排比、对偶、设问、反诘、反语、层递等修辞手法,并能简要说明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说明文是一种常用文体。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说明文已成为人们传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交流介绍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经验、方法的重要文章体裁。教材选录了8篇说明文,通过阅读这些说明文,我们能对说明文这种文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于这8篇说明文,考生应能归纳文章所说明的中心和要点;应能划分重要段落的层次,概括层次大意;应能认知文章的总体结构方式和说明顺序;应能简要说明文中所运用的各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应能识别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设问、

反诘、层递等修辞手法,并能简要说明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记叙文是一种记载和叙述事件由来,描绘事物和人物情景状态的文体。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传记、游记、小说、童话、寓言以及记叙性的散文等文体,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教材选录了13篇记叙文,其中现代文8篇,文言文5篇。对于这些记叙文,考生应能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应能划分重要段落的层次,概括层次大意;应能认知文章的记叙方式;应能识别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并能简要说明这些描写方法的作用;应能认知文中环境描写的类别,并能简要说明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应能认知文中所运用的对比、铺垫、侧面烘托、整体比拟、夹叙夹议、语意双关、象征、暗示、比喻、比拟、排比、对偶、设问、反诘、层递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并能简要说明这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作用。 我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从先秦至清,历代留存至今的诗歌(包括词曲)数以万计,且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教材选录了20首诗词(以古代诗词为主),就是为了让考生了解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切实理会诗歌的情感内容、抒情方式及艺术特点。对于诗词部分,考生应能熟读或背诵;应能概括并记忆20首诗词的情感内容;应能认知20首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总之,以上四部分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以进一步提高考生的语文水平,以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分析一般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范文学习和作文训练,提高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掌握一定的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和现当代优秀作品,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已复礼.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赵威后问齐使>>选自<<战国策/齐策>>.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杂史,是散文集.是汉代刘向整理编订.<<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3.<<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文. 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 4.<<秋水>>选自<<庄子/秋水>>.这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 庄子:名周,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

义存焉的黑暗现实.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 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5.<<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代表作,载于<<史记/李斯列传>>中,是 一篇议论文. 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又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其文章长于 说理,散见于<<史记>>及<<古文苑>>中,其它文.<<泰山刻石 文>><<琅玡台刻石文>>. 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6.<<张中丞传后叙>>是一篇后叙,即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议论 与叙事并重. <<答李翊书>>是一篇书信体的议论文.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 的倡导者和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 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文章特点: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 构严谨,语言精炼.成就斐然,著有<<昌黎先生集>>. 7.<<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是北宋 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散文有 说理畅达,抒情委婉的风格,作品有<<欧阳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 8.<<答司马谏议书>>选自<<王临川集>>.本文属于书信体驳论文.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诗,词,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在学习 大学语文课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其中的知识点。本文将 对《大学语文》课文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该课程。 一、《大学语文》课文的主题与思想 《大学语文》课文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和思想。它们通过生动的 故事情节、深刻的哲理思考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揭示,引导我们 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传达着作者对社会、人性和生活的认知与思考。 例如,在《骆驼祥子》一文中,主题是对贫困与社会不公的探讨。 通过祥子曲折动人的命运,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困境和对美好 生活的渴望。这篇课文引导我们思考贫困与社会公平的问题,提醒人 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二、《大学语文》课文的语言特点 《大学语文》课文不仅内容丰富,语言表达也具有独特的特点。它 们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使得文章更具吸引力和艺术性。 首先,课文中常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例如,《呐喊》一文中,作者毕淑敏以“熊熊燃烧的篝火”比喻 革命烈火,形象地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激烈批判和对新社会的向往。

其次,课文中的描写也非常细腻入微,用词精准。例如,在《荷塘 月色》中,作者朱自清通过细腻描写雨后荷塘的月色,表达了思乡之 情和对家乡美好的回忆。这种描写方式使课文更具艺术感,读来令人 陶醉。 三、《大学语文》课文的文化内涵 《大学语文》课文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不仅了解语言 文学本身,还能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论语》是一部经典的文化遗产,也是《大学语文》的重要课文之一。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的思想,领悟到中华传 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君子和而不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原则,对我们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外,在《岳阳楼记》中,作者范仲淹对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进行 了赞颂。他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句话表达了对儒家传 统美德的崇尚和继承,以及对社会风俗的希望和期望。 四、《大学语文》课文的社会意义 《大学语文》课文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更具有 深刻的社会意义。 首先,《大学语文》课文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群众生活,在揭示人 类困境的同时,鼓励人们奋发向前。例如,在《范进中举》一文中, 范进中举不畏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是中 国古代社会士人的典型形象,激励人们勇于追求理想。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语言知识局部 语言知识,主要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对语文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辨识、说明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现代文体中疑难词语的意义。 1、文言实词的考核。主要是辨识常见的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解释常用的文言词语的详细含义。应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文言实词。 2、文言虚词的考核。主要是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含义或用法,辨识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掌握其一般规律和特殊用法或含义。 3、文言句式的考核。主要理解文言文中那些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名词作状语,以及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和倒装句式等。 4、现代文的词语考核。掌握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局部 文学知识,主要是指作家作品根底知识和文体根底知识。 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作者所属朝代和国别,主要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文学创作的根本内容和风格、所属义学流派或团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最根底的知识点);认识课文所属专书的编著、编著朝代、文体性质、根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对文体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所涉及的各种文体及其主要特征。 (三)课文阅读分析^p 局部 课文阅读分析^p 的总体考核目的是: 识记课文的作者及所属时代或国别; 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旨,认识其思想意义; 把握课文的构造特点,正确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概括其大意。 识记课文所属文体类别,课文根本内容和根本表现方法,理解其主要文体特征; 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创作特色,对各种文体常用的文学表现方法和技巧,如比照、衬托、铺垫、暗示、象征、白描、夹叙夹议、托物言志等,能联络课文作简要分析^p 。识别并理解课文中常见的修辞格,如比喻、夸大、对偶、排比、反

大一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大一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也是 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 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 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本文将对大一大学语 文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修辞与修辞手法 修辞是指运用特定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在修辞方面,大学语文课程主要学习格律、比喻、夸张、拟人等 修辞手法以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通过对这些修辞手法的学 习和理解,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古代文学与文学常识 大一大学语文课程中,还会涉及到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如 《诗经》、《楚辞》、《史记》等经典名著。同时也会了解到一 些文学常识,如文学史、文学流派等。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和文学 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 精深。

三、现代文学与鉴赏能力 除了古代文学,大学语文课程还会涉及到一些现当代文学作品 的学习。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等。在学习现 代文学时,我们需要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从中领悟作家 的深意和思想内涵。同时,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动态,可以触摸 到当代社会的脉动和话题。 四、文言文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无疑是重中之重。文言文是 中国古代的正式书面语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深度。通 过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拓宽词汇量,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风貌,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五、阅读和写作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还会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阅读 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相关的专业文章,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 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大学语文还将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通过作文训练、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 字组织能力。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 大学是一个新的阶段,语文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学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要点总括 基本知识要点 1、《秋夜》,作者鲁迅,现当代最的小说家、散文家之一。这是一篇写人散文,其总体特点是通过秋夜在后园和室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来抒情写人、还多次运用象征手法。 2、《哭小弟》,作者宗法,当代女作家。文章开头所用的叙述方式是倒叙。文章的总体特点是抒情、叙事、写人相融合。 3、《都江堰》,作者余秋雨,当代艺术理论家,散文家。这是一篇游记,具有较强的思辩色彩,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 4、《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当代作家。这是一篇记事散文,通过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三种方式来表现母爱。文章写母爱,却落笔地坛,这实质上是一种象征性类比。 5、《毛伶传》,作者侯方域,字朝宗,明末清初的文人。这是一篇人物传记,采用倒叙方式,使文章富于戏剧性的起落变化。 二、单元内容概要 记叙文是一种记载和叙述事件由来,描绘事物和人物情景状态

的文章。它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传记、游记、小说、童话、寓言及记叙性的散文等文体。 学习记叙文单元,应当熟识四种叙述方式,熟知人物描写的五种具体方法,了解环境描写的两个方面,掌握记叙文的两种主要抒情方式。 常用的叙述方式有以下五种: 1、叙事 记叙文的叙事要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叙述应具备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并用一定的人称、以一定的线索,采取某一种叙述方式。 (1)叙述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如《哭小弟》、《我与地坛》等文章。 (2)有的以“题眼”为线索,如《哭小弟》,全文围绕“哭”字着笔。 (3)叙述方式。有顺叙、倒叙(如《哭小弟》)、插叙、分叙(也叫平叙)。 2、写人 写人主要有五种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即对话描写)、行动描写(即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3、写景 景物描写,是对于人物活动或事件展开的特定背景的描写。景物描写可分为两种: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前者为时代特征

2021年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四)

2021年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四) 2021年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四)已公布,具体内容请 各位考生查看如下: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竺可桢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 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识记本文所说明的重点是沙漠里的“海市蜃楼” 和“鸣沙”现象的成因,指出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是能够用科 学道理来解释的;认知本文将说理与叙事结合起来的特点,读来引人人胜,简要说明开头的叙事有什么作用;识别本文主要使用的诠释说明方法。 这是一篇使用科学原理解释沙漠里奇怪现象的说明文。文章着重 说明了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的成因,指出沙漠里的 一切怪异现象,都是能够用科学道理来解释的。所以,在学习时,应 予注意把握好下面重点内容: 1、写作特色 本文最主要的一个特色是:说理与叙事相结合。这样写的好处是 生动活泼,引人人胜。所以这篇科学小品行文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 可读性。作者把说理同叙事结合起来,在解释沙漠里奇怪现象的成因时,将古今中外人们的耳闻目睹以及经历、感受等穿插在说理过程中,形成近似于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介绍 “现象”,在解释“现象”的同时不时插入科学道理的讲述,读来引 人人胜。 2、说明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了诠释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使因果条件充分, 事理逻辑周密,易于被人理解与接受。而且行文较自由,它能够从不 同的角度实行解释,从而将事理诠释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文的

说明中心是解释“海市蜃楼”与“鸣沙”两大怪异见象的成因,作者 所以主要使用了诠释说明方法,将形成这些现象的特定条件逐一解释 清楚。 《桥的运动》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茅以升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 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识记文章说明的中心和要点,以及作者采用“总 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识别文中所使用的义、列举两种说明方法;识 别文中使用比喻说明和引用说明法的地方,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练、析理精深的科学小品,是阐述桥的运动的 说明文。作者使用辨证唯物观点和物理学知识,剖析了桥的运动的种 种形式及原因,说明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有形式。所以在学习本文时,要意识到本课的说明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这是因为本文不但综合使用了定义、列举、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还 使用了引用。其中定义和列举是本文写作中最常用的方法。 定义说明法:如说“桥的运动是桥的存有形式”、“所谓固定就 是不在空间有走动”等。 列举说明法:如说“一座桥不论是在有重车疾驰、狂风猛扑、巨 浪急冲或气温骤变的时候,或是在风平浪静、无车无人而仅仅受本身 重量和流水过桥的影响的时候”,都有内部分子的运动,则是列举说 明方法。 比喻说明法:这种说明方法,能够将抽象的道理化为具体生动, 通过通俗易懂的形象描述,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如用人坐板 凳时力的传递,来比喻车在桥上过时的重量传递,就是使用了比喻说 明方法。 引用说明法:这种说明方法能够提升文章的可信性和说服力。文 章开头用尾生守约的故事来说明桥的固定性,为文章增添了很多趣味。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总结(考试必备!)

一、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由于孔子曾以它为教导学生的教材, 汉代学者因之奉为经典,遂称为《诗经》 2.《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 .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 3。由屈原开创的楚辞 ,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源头。4.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首创香草美人的象征性意象。 5.《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著作。6.《宋史》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话,强调了《论语》古为今用的巨大功效。 7.中国历史散文是中国小说产生的主要源头,这正是中国小说区别于西方小说的一个鲜明的民族特色。 8.司马迁《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建安诗人们还发展了诗歌在抒情方面的优势,使内涵丰博的思想内容与简短精致的艺术形式更为和谐地结合起来,诗歌的功能更趋全面.面对动乱的社会和苦短的人生,诗人们大胆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形成 了“慷慨悲哀”的时代风格,这就是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10.曹丕的《燕歌行》则开创了七言新诗体,在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12.所谓“ 田园文学”,是指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自成一派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辞赋等多种形式。田园诗派的开创者陶渊明,其诗风自然朴素清简平淡 . 13.根据唐诗的发展情况,可将唐诗分为“ 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盖全唐”。该诗以“月”之升落为线索。 14.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在文学创作上有一致的审美取向,提倡刚健、有骨气的作品,他们的诗歌题材较广,气势壮阔,初步体现了唐诗的面貌,被称为“初唐四杰”. 15.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李白杜甫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的传统,借描绘自然风光表现闲适隐逸的情趣.高适、岑参等人的边塞诗歌,描写边地奇异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物人情,表现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大气磅礴,慷慨豪迈,充满昂扬进取精神,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16.白居易、元稹等人继承古乐府精神和杜甫写实传统,提倡新乐府运动,重视诗歌的政治功能,诗风通俗浅易。 17.晚唐杜牧为晚唐七绝圣手,李商隐擅长写无题诗。 18.唐诗形式多样,各体兼备,即继承发展了古体诗,又完善了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风 ,对音韵格律的要求较宽,句无定数,篇章可长可短,能自由换韵。近体诗对音韵格律要求严格,故又称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19.宋词风格一般分婉约和豪放两派.这一分法始见于明人张綖的《诗余图谱》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 第一课天之道 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 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4.背诵、默写全文 5.主题思想 6.全文论证方法:归纳推理论证 第二课季氏将伐颛臾 一、文学常识 1.孔子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 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 3.本文的体裁:驳论文 二、论证方法: 1.全文论证方法:驳论点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类比论证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类比论证 三、修辞手法: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双重比喻 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 3.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

四、成语演化: 1.既来之;则安之 2.分崩离析 3. 4.开柙出虎 5.季孙之忧 6.大动干戈 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五、重点字词 1.过:动词;责备 2.与:语助词 六、通假字 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 七、特殊句式 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 八、重点字词 1.是: 例句出处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 2.疾: 例句出处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传妒忌 3.止: 例句出处释义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停止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愚公移山禁止、阻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只是、仅仅 4.见: 例句出处释义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诗看见 曹刿请见曹刿论战召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伐颛臾拜见、偈见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表被动;相当于“被”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xiàn;出现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见解、见识5.过: 例句出处释义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走过、经过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超过 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过分、过于 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错误、过失名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责备 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错形

大学语文知识点盘点

大学语文知识点盘点 语文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之一,也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之一。大学语文是指专门为大学本科层次的学生设计的语文课程。在大 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 知识和技能在之后的文学创作和文献阅读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大学语文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盘点,以供大家参考。 一、词语辨析 语文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对学 生进行词语辨析的训练。常见的词语辨析包括:近义词辨析、反 义词辨析、同音词辨析和多义词辨析等。例如,“美满”和“幸福”两个词语都有“幸福美满”的意思,但在某些语境下,它们的用法却 有所不同。 二、语法知识点 语法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范了语言的构成和表达。在 大学语文教学中,语法知识点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语法 知识点包括:词性和词类的辨析、句子成分的分析、句子结构的

语法分析等。例如,“你不是个好同志”这句话中,“好”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同志”,而“同志”是名词,用来指代某个人。 三、篇章分析 篇章分析是大学语文中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对一篇语言材 料进行全面、有序的分析,掌握语言材料的结构、主题、语境等。篇章分析的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对一篇文章进行标注,将其分为序言、正文、结 论等部分,以此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四、作文技巧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作文的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之后的学习和工作 打下基础。作文技巧包括:写作风格、语言表达、文体转换等。 例如,在写作时,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夸张、借代、比喻等,来增强文章的语言表现力。 五、文学基础知识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学

第一章建安文学 一、基本知识 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悲愤诗》:诗歌篇名。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其中五言体较可信。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阔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曹植《白马篇》、《七哀诗》、《野田黄雀行》,王粲《七哀诗》。 2、阅读作品 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曹丕《与吴质书》,曹植《赠白马王彪》、《杂诗》〔仆夫早俨驾〕、《求自试表》、《洛神赋》,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蔡琰《悲愤诗》〔汉季失权柄〕,诸葛亮《出师表》。 三、思考与练习 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参考答案: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发奋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说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第二章正始文学

大学语文重点资料-

提示:语文重点文章至少要看过一遍,了解大意。诗 歌该背的还是要背 由于范围太广,这份材料仅仅是书上整理出来的,方便浏览 注:下划线为老师强调的重点。其余的为黄色绿色阴影重点 1.诗歌: 《现象七十二变》——罗大佑 罗大佑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批判精神,其中《现象七十二变》最具罗大佑的歌曲特点,表现出强烈的反讽效果,也暗示了整首歌曲的基调:面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急剧变化,歌者的怀疑讽刺失望和无奈。罗大佑的歌曲在表达自己生活感受的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情绪、文化关怀和社会批判内容。罗大佑歌曲中的激情主义冲动和现实主义批判的融合,也打造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启蒙倾向。 思考:举出三首你最喜欢的流行歌曲歌词,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略) 《诗经秦风蒹葭》 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采用复沓形式的临水怀人诗,有迷离朦胧的审美效果。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共305篇。诗歌分为 “风”“雅”“颂”三类篇撰。艺术形式上以四言句式为主,以赋、比、兴多种手法表现。“风雅颂赋比兴”合成诗经“六艺” 《蒹葭》从古至今的几种看法:1.讽刺秦襄公不用周礼之作2.以为招隐求贤之作3.今人多主爱情之说。 《西北有高楼》 背: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尽管《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一群不知名的文人,但它在艺术上却达到了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以至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对后世诗歌创作,体制演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是一首虚拟、象喻的诗。虚拟:是说诗中情景并非现实的写照,而是作者幻设出来的;象喻:是说以特定的情境象征人生的某种境遇。 这首诗借助于对具体形象——一个假想的歌者与一个假想的听者的描绘,把这两种欲望表现出来。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1.庄子·养生主 一、作家作品: 1、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 2、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主张顺任自然,反对人为; 3、《庄子》33篇,《内篇》7篇; 4、《庄子》一书,寓言十九,是先秦诸子百家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学特色的作品。 二、释题: 课文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养生主”,就是“养生之道,以此为主”的意思,也就是养生的关键。一说“生主”指人的精神,“养生主”就是养“生之主”,也就是养精神。课文以庖丁解牛为喻,阐述了要顺应自然的道理。 2.谏太宗十思疏 一、作家作品知识: 1、魏征,唐初著名政治家; 2、以敢于直谏著称于史,言论见于《贞观政要》; 3、著作有《隋书》绪论,《梁书》《陈书》《齐书》总论,主编《群书治要》。 二、文体知识: 1.议论文. 2.奏疏. 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 疏,奏章,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3.答司马谏议书 一、作家作品知识: 1.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2.他的诗、词、散文均有成就。散文见识独到,笔力雄健。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文体知识: 1.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属于驳论。 2.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议论文。 4.“今” 一、作家作品知识: 李大钊,1918年《新青年》,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主编《晨报副刊》。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作家作品知识: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1918年用笔名“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6.裘 一、作家作品: 1、宋应星,明代科学家。 2、《天工开物》,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重要典籍。水龙吟 7.桥的运动 一、作家作品知识: 茅以升,江苏镇江人,现代著名桥梁专家。钱塘江大桥。 8.垓下之围 一、作家作品: 1、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五个部分,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的三千年历史。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确立了后世正史的典范。 9.张中丞传后叙 一、作家作品: 1、韩愈,祖籍在昌黎(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 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他推崇儒学,排斥佛老,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