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拾音技术

立体声拾音技术
立体声拾音技术

拾音技术

立体声拾音 立体声录音技术与单声道录音技术的最重要区别在于拾音方法的不同,单声道录音一般是用一只传声器拾音,或者将若干只传声器拾取的信号混合成为一个声道;而立体声录音一般是用两只或两只以上传声器进行拾音,些传声器拾取的信号混合处理后送入两个声道。立体声的拾音方法有很多,根据拾音和重放的形式一般可以分成两种:房间立体声和人头立体声。 一、房间立体声拾音方法 立体声信号的拾取是通过多只传声器的摆放完成的,拾取的声音信号加载了房间特性的,重放时在房间中用扬声器进行,声像定位受监环境的影响。根据拾取信号所利用的不同物理参数,可将立体声拾音方法分为三种: 1、“时间差”拾音方法 通过话筒的摆放和选择,使得声源发出的声音到达两话筒只存在时间差(当然也存在少量的强度差和相位差),重放时通过两声道信号问的时间差信息完成声源定位和声场再造。一般是选择两只指向性完全相同的话筒,主轴平行放置,间隔一定距离置于声源的前方,分别拾取信号作为左右声道信号。时间差拾音方法是录音师们最早使用的立体声拾音方法之一。它的特点是录制的音乐具有亲和力、自然感和温暖感,录制古典音乐会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常见的时间差拾音方式有AB拾音制式。 2、”强度差”拾音方法 通过话筒的摆放和选择,使得声源发出的声音到达两话筒只存在的强度差,重放时通过两声道信号间的强度差信息完成声源定位和声场再造。强度差拾音技术是用两只特性完全相同的传声器分别面向声源,一只传声器置于另一只传声器上,使两只传声器的膜片在垂直的轴线上尽量重合,传声器的轴向夹角彼此张开一定的角度,这样声源到达两传声器没有时间差,而只有因两传声器的主轴方向和指向性而引起的声级差,因此这种方式也称为声级差定位拾音技术。声级差定位拾音技术的声源定位感较好,但空间感不如“时间差’拾音方法。常见的拾音方式有XY和MS两种拾音制式。 3、混合拾音方法 通过话筒的选择和摆放,使得声源发出的声音到达两话筒之间既存在时间差,也存在强度差(还包括少量相位差),通过话筒记录的两声道间的时间差和强度差重放时完成声源定位和声场再造。混合拾音方法可以看成是“时间差”拾音方法的变形,即将主轴平行的两只话筒张开成一定角度;也可以看成是“强度差”拾音方式的变形,将垂直轴线重合的两只话筒拉开一定距离。 其常用的拾音制式有ORTF拾音制式和NOS拾音制式。ORTF制式是由法国电台发明的一种制式,话筒的两膜片问距17cm,主轴夹角110°。NOS拾音制式与ORTF类似,只是话筒之间的夹角为90°,间距为30 CITI,这种制式使用得非常广泛,既可以得到松弛的声音,也具有较好的定位感。

音视频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说明 8-1、项目需求分析 视频录播室按2讯道演播室摄像机加1讯道游动机位设计,可以满足3-5人电视访谈和剧场大报告厅现场的节目直播,且能够进行电视节目采集、录制、后期编辑。 整个系统全部设备按照符合数字电视标准选择,核心设备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节目在录制与播出的同时可监测图像的信号指标;系统配有同步机满足节目制作中整体同步;独立的监看系统;灵活的快捷的应急措施保证了节目在直播过程中的连续性、可靠性;通话系统可以让导演随时同摄像师与主持人方便地通话,好对节目的整个进程进行从容把握;音频在增加校正处理环节同时配备充足话筒可满足多人的节目制作;实现客户通过电话、网络与主持人进行语音互动,整个系统均可以在播控室内进行节目制作并保留富裕接口可随时将系统扩展升级。 部分设备为箱载式设计,灵活机动,适用于不同现场的布局。 本方案的设计至少做到了5年之内都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8-2、方案设计 8-2-1、系统设计原则 在设备选型时着重选择最新数字化产品,注重产品的品牌和质量,选用广播电视业界公认的名牌。 (1)先进性原则 整个系统在直播和节目制作方面与国际发展潮流同步;在节目拍摄和节目制作的各环节均能达到数字化的技术要求,并加入高清应用机会。 (2)经济性原则 整个系统的设备具有最佳性能价格比和最优化的设计。 (3)可扩展性、灵活性原则 整个系统功能清晰、简洁、扩展灵活。设备机箱规模、设备等根据系统最大容量布置,周边设备按需购置。将来扩展系统所需设备在机架中用盲板代替,保证今后扩展灵活方便且走线不乱。 (4)高可靠性、安全性原则

8-2-2、系统组成: 视频系统系统包括:2+1信道摄像系统、导演切换和通话系统、同步系统、传输系统、字幕系统、录放像系统。 所有信号源设备的SDI输出输入至导演切换台,切换台的SDI输出至录像机,复合输出至监视、技测,SDI和复合输出至传输系统。 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为了便于不同单位,电视台相互交流,我们选用了当今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世界知名品牌索尼.并为此视频系统设计为2+1讯道全数字模式。 通过所配的CA-TX50P三同轴摄像机适配器,使用三同轴电缆和CCU-TX50P连接,CCU-TX50P能够对扩展操作进行精准的远距离遥控,同时采用了宽带传输系统,使得DXC-D55P 摄像机拍摄的信号能够准确发送而不影响分辨率,支持内部通讯系统 系统组成见下图:

西工大《阵列信号处理》考点整理

西工大《阵列信号处理》复习考点整理 考试形式: 一、8道问答题,每道题5分; 二、六道大题,包括PPT 上老师给出的那一道。 一 1. 均匀线列阵在波束扫描时,波束图怎么变化? 当波束指向法线方向时,波束图具有最窄的主瓣宽度;随着阵元指向逐渐远离法线方向,主瓣一直指向所调方向并且展宽;除了指向法线方向外,主瓣都关于波束倾角轴不对称;当达到某一临界角时不能形成波束,但是在端射方向又可以形成波束。且在端射方向形成一个较宽的主瓣。 2.DI 是什么? DI 表示指向性指数,其表达式为 D 为方向性,是阵列和孔径的一个常用性能度量。 ???=ππ φθθφθπφθ200 ),(sin 41) ,(P d d P D T T 3. DC 加权的特点 (1)旁瓣级给定时,主瓣宽度最小; (2)主瓣宽度给定时,旁瓣级最低; (3)等旁瓣级。 4. 频域快拍模型是什么,步骤是什么,常用的频域快拍取的时间有什么关系? (1)记住《最优阵列处理技术》245页图 5.1 (2)步骤: ①把总的观测时间T 分为K 个不重叠的时间区域,区域长度为△T ; ②对时域快拍进行FT ; ③对频域向量(频域快拍)进行窄带波束形成; ④对上述频域信号进行IFT 。 (3)△T 的选择准则 ①△T 必须远大于平面波通过阵列的传播时间; ②△T 依赖于输入信号的带宽和信号的时域谱,16≥??T B (B*△T 足够大,选用频域快拍模型)。 5. 什么是均匀阵的瑞利限? 常规波束形成分辨率的极限。表达式为 6. 空间白噪声的阵增益的相关计算。 阵列增益ωA 的定义为阵列的输出SNR 和一个阵元上的输入SNR 的比值。下标“ω”表示空域不相关的噪声输入。表达式如下:

(完整版)几种立体声录音的拾音方法

几种立体声录音方法 一、A/B制式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A/B制式,A/B制式是最早采用的录制立体声的方法,有人形象的称它为拉开距离式拾 音方法。两支传声器在舞台上或者录音室里拉开 2.0-3.5 米的距离,传声器可以是无方向性的也可以是心 形的,它们平行地对准乐队,也可以稍微向左右两侧张开一些。 对A/B制式拾音来说,每一件乐器(声源)到达两支传声器处的声音信号之间,既存在强度差也存在时间差。强度差是由传声器的指向性图形以及声源到达两支传声器的距离不同所形成的。在这种录音制式中,强度差和时间差对定向的作用迭加在一起了。很明显,对于不再中轴线上的声源,前导的声道始终是声级较高的声道。心理声学的研究,时间差比强度差更加的重要。这种制式的特点是简单,对所使用的一对传声器,在性能和技术指标配对上要求并不太严格。 这种拾音制式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存在中间空洞,中间稀疏或者称为中间后退现象。就是说当重放用A/B制式所录的音乐的时候,听众往往回感到中间部位乐器的声象变弱,或者这些乐器的声象在中间部位变得稀疏起来,而更多的乐器声象向左右扬声器方向靠拢,使得两端乐器声象密集起来。有时,也使听众感到中间部位的声象向舞台后部退去。 对于这种缺陷,可以借助两种方法来改善。一种方法是在录音的时候增加一个中间传声器,把它的信号放大,再分别分配到左右声道中去。另外一种方法是再重放时增加一个中置扬声器,而将左右声道信号各分一部分给此扬声器放声。 上述缺陷在两支当传声器拉开 2.5-3.5 米以上时,将变得相当明显。 当然,放声时如果将两支扬声器朝向稍微向听音室中间偏转一点,中间空洞现象也有些改善。 一句老话------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嘛! A/B制式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它的录音在作单声道兼容重放时,将存在相位干涉现象,因而兼容 度很低-------- 对于中国现在的电视基于单声道来说,就应该注意咯! 这是很容易加以说明的,当作单声道兼容重放时,必须把左右声道信号迭加在一起才能形成单声道信号。 由于左右内同一声音信号中存在时间差,也就是存在相应的相位差,因而在迭加时,必然会使某些频率的 信号抵消或者部分抵消,从而使重放音质变恶劣。一些专门的试验结果表明,A/B制式两支传声器拉开仅 30厘米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明显的相位抵消现象,因为这个距离已经相当于中,高频声音信号的入/2或n. 入/2了。此时,作单声道兼容收听的大多数听众,都能听出这种这种音质的变劣。 试验还说明:当某一频率的声音信号在左右声道间有6db以上的强度差时,则兼容放声的相位差不会引起 明显的相位干涉现象,因而不会明显损害收听音质。

背景音乐系统设计案例

项目介绍为了创造幽雅舒适及安全的环境,提供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安装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PA)是必要的。根据本公司多年积累的经验,结合大厦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安全、实用的原则设计此方案。 1系统概述 为了创造幽雅舒适及安全的环境,提供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安装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PA)是必要的。根据本公司多年积累的经验,结合大厦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安全、实用的原则设计此方案。 广播系统按照使用功能分区独立控制,走廊、通道、广场为公共区域;各会议室、接待室、办公室、值班室为办公区域。 系统设置功率放大器2台,采用定压式音频传输。 广播系统可实现同消防报警系统,指挥决策系统、考勤门禁系统的系统集成和联动。 2设计思想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摘录)(GB50116-98)作为设计依据,结合贵方的需求,用最佳设计方案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使系统的功能和指标达到国内同类型系统的先进行列,是我们的总体设计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本系统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以使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故必须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设计方案必须具备前瞻性和可扩展性。这种可扩展性不仅充分保护了甲方的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本设计对此均作了充分考虑,预埋了必要的管线,预留了各种接口,极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科学性和规范性: 公共广播系统与一般音响系统不同,是一个先进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需从系统设计开始,包括施工、安装、调试直到最后验收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工作。最后提交正规的测试验收报告及全套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供甲方存档。特别作为政府拨款项目,必须确保整个工程经得起各方面的和较长时间的严格考验。 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共广播系统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效果、外部形象及投资回报,因此系统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本方案已充分考虑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中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并从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以及对甲方人员的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必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本方案选用的所有主要关键设备,均取得该设备的生产厂家或代理商的授权证书,并承诺在工程设备的提供、技术支援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3系统功能

音视频技术方案

电影院音视频系统 技术方案 启拓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全国热线电话:400 1818 026

一、概述 1、引言 数字电影指的是从电影制作工艺、制作方式、到发行及传播方式上均全面数字化。与传统电影相比,数字电影最大的区别是不再以胶片为载体,以拷贝为发行方式,而是以数字文件形式发行或通过网络、卫星直接传送到影院。数字化播映是由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反差的电子放映机依托宽带数字存储、传输技术实现的。 2、发展状况 电影院是为观众放映电影的场所。电影在产生初期,是在咖啡厅、茶馆等场所放映的。随着电影的进步与发展,出现了专门为放映电影而建造的电影院。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院必须满足电影放映的工艺要求,得到应有的良好视觉和听觉效果。 电影的历史已有百年之久.它的每一次进步都缘于科技的推动,数字技术进入电影产业.是电影继无声变有声,黑白变彩色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性改进,数字技术的介入,将使电影从制作到表现手法、运作方式、发行方式、播映方式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电影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全球统一的标准,一部影片可以在全球任何影院放映。数字影院发展初期,由于没有标准,各系统不能兼容,阻碍了数字影院成规模发展。在建立统一的数字影院标准的呼声

下, 2002年4月,好莱坞七大电影制作公司宣布成立名为DCI (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 LLC)的组织来共同制定数字电影技术的标准,并鼓励电影院采用数字式放映设备。 2005年7月DCI 《数字影院系统规范1.0》发布,全球数字影院标准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之后,SMPTE DC28 (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数字影院技术标准委员会) 以DCI规范为基础,研究和制定数字影院行业标准,迄今为止,超过50%的数字影院标准已经发布。 3、电影在中国的发展 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2年2月中国开始了发展影院的进程。目前,我国已建成60多家2K数字影院,成为世界上数字电影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并发行了《天上草原》、《星战前传Ⅰ》、《哈利波特》、《海底总动员》《太行山上》、《蜘蛛侠III》等十几部数字电影。2002年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起草、制定了《电影技术要求(暂行)》,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实施。目前,电影科研所还密切追踪国外标准制定组织的进展,参考各项国际规范并结合我国现状及市场需求对已颁布的《电影技术要求(暂行)》进行修改。在城市影院的发展中,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电影标准。 二、需求分析 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着电影院能给观众带来的更直接逼真视觉传达和舒适身临其境的听觉冲击,从1996年以来,出现了利用双音箱音响系统来产生虚拟环绕声的虚拟环绕声技术。虚拟环绕声主要原理是基于人的“双耳效应”原理和“耳廓效应”原理。它是一种利

背景音乐系统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需求分析 整体划分为四个区域,从南向北依次为A、B、C、D区域;其中A区域的功能用房作为背景音乐系统的主控制室,除了控制本分区内的背景音乐系统外还可以控制其它分控制室的各个分区,决定是播放主控制室的音源。B、C、D区做为分控制室既可以进行独立的系统操作控制,还可以通过原有的局域网接受中心设备的控制。 二、系统结构的选择 日本TOA产品线丰富,拥有不同类型的系统结构,包括传统模拟结构、模块式数字化结构、网络化结构,广泛的应用于大型公园、剧院、体育场馆、大型展馆、工厂、大厦、学校、机场、高铁、地铁等各类场所。不同的场所对公共广播的要求各异,规模大小不一,TOA总能为使用方提供完美的系统解决方案和视听效果。 我们将采用TOA的VX-2000集成语音疏导系统与FS-9000系统结合,主控制室采用VX-2000系统,分控制室采用FS-9000系统,通过网络音频适配器NX-100S系统充分利用的原有局域网来实现主控制室与控制室的有机统一,既保证各个控制室的独立控制,又可以在主控室对各分控室设备的控制, 系统采用4路音频总线的音频结构框架,可使4路不同的音源信号同时传输到不同的扬声器回路中。VX-2000系列由矩阵系统管理器、监察机框(也叫矩阵系统扩展机箱)、各类输入输出模块、功率放大器、供电单元、以及用户定义的遥控话筒(紧急用或业务用)构成。 严格遵循欧洲EN-60849和国际IEC-60849的有关标准规定而设计,除一般广播音频矩阵的特点外,其复杂的故障检测电路的不间断动作,可时刻检查系统各个组件和喇叭线路的状态。 可以通过个人电脑联机实时控制广播,也可脱机按设定的播放模式和运行程序运转。 可以实现从音频工作站、DVD唱机、收音头等几套背景音乐节目之间的选择、切换,选择一路输出,可对节目音量的输出进行控制。 业务广播功能:本系统可为呼叫站按键的优先权编程,可将每个按键设定与相应广播区域对应,在广播控制中心呼叫时,只需按下相应广播区域的按键,即可对想要寻呼的广播区域广播,或可对全部区域寻呼。在每次寻呼前,都有一个悦耳长醒讯号。设置在广播控制室的呼叫站可对任意区域进行来人、通知、广播讲话等业务广播。 利用LAN和IP国际互联网,来传送实时的高品质声音信号和连续的数据等各种控制信号。总控室的广播和控制信号可以通过音频适配器完成传输。 系统实现的功能: ●具备日常业务广播、紧急广播、背景音乐功能。 ●强行插入的紧急性广播使用。 ●多音源的背景音乐广播。 ●背景音乐功能:能够按不同的分区,播放不同的背景音乐,能够独立控制不同分区音 量及其启动和停止; ●系统要求适合室外多个控制室的要求,每个控制室具备本地广播、总控广播,采用远 距离多地点广播系统。●在进行远距离传送时,应可以利用TCP/IP协议传送,与利用传统的专用线路相比,可降 低通信运营成本。 ●每个控制室均能在各自区域内进行分区广播。 ●总控室能对整个系统范围内进行分区广播。 三、设计原则与规范 1、设计原则 从设计规范、外观美观、安全稳定、投资合理的思想出发,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的设计,在功能上互相独立,在设备及器材上有机结合。根据规范要求,紧急广播的

学术报告厅音视频设计方案

XXXX 学术报告厅 设计方案 二〇一八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概论.......................................................................................... - 4 - 1.1.工程概况 (4) 1.2.设计依据 (4) 1.3.设计指标 (6) 1.3.1. 报告厅扩声系统设计指标 ........................................................ - 6 - 1.3.2. 报告厅视频系统设计指标 ........................................................ - 7 -1.4.设计理念 (7) 1.4.1. 先进性原则................................................................................ - 7 - 1.4. 2. 可靠性原则................................................................................ - 9 - 1.4.3. 通用性与适应性原则 ................................................................ - 9 - 1.4.4. 安全性、标准性原则 .............................................................. - 10 -第二章报告厅扩声、视频系统 ........................................................... - 11 -2.1.扩声系统组成 .. (11) 2.1.1. 扩声系统.................................................................................. - 11 - 2.1.1.1. 扬声器系统布置原则........................................................ - 12 - 2.1.1.2. 扬声器布局主要技术特点 ................................................ - 13 - 2.1.2. 功率放大器.............................................................................. - 14 - 2.1. 3. 音频控制、处理与传输系统 .................................................. - 15 - 2.1. 3.1. 调音台控制系统................................................................ - 16 - 2.1.4. 声源拾取及重放系统 .............................................................. - 16 - 2.1.4.1. 话筒设备 ........................................................................... - 17 - 2.1.4.2. 重放系统 ........................................................................... - 17 - 2.1.5. 设备工作原理:...................................................................... - 18 - 2.1.6. 声场模拟图.............................................................................. - 19 -2.2.LED显示系统 . (19) 2.2.1. 显示系统组成.......................................................................... - 19 - 2.2.1.1. 显示屏屏体 ....................................................................... - 19 - 2.2.1.2. 显示屏控制器 ................................................................... - 20 - 2.2.1. 3. 显示屏工作计算机............................................................ - 20 -

8种立体声制式

门牙的力量倾情原创录音教材之—8种主要立体声录音制式 偶的倾情原创录音教材之—8种主要立体声录音制式 8种主要立体声录音制式 偶的这篇文章是给鸟鸟们看的,那些专门从事录音的大虾们可以作为回顾自己的过去学习经历~~~~~~~不主张大虾们看~~~~~~~~纯粹是随便说说,普及知识的。偶的知识确实更新得很慢,主要是没虾虾们愿意引导偶(偶没说胡戈胡兄和小TT兄之类的虾虾,没他们偶不要活了),所以只能自己折磨自己了~~~~~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状况继续下去,所以普及点知识给广大的鸟鸟们,希望你们喜欢。偶主要要向大家介绍现在广泛用到的8种主要的立体声录音制式和每种录音制式的用途。没有立体声话筒的同学可以下课了~~~~~~(于是偶收拾好备课本本准备离开) ~~不准备挽留下吗? 对咯~~~后面的同学还比较积极,坐前面来坐前面来~~~~~~~~ 正课开始咯~~~~~~ 一、A/B制式 好,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A/B制式,A/B制式是最早采用的录制立体声的方法,有人形象的称它为拉开距离式拾音方法。两支传声器在舞台上或者录音室里拉开2.0-3.5米的距离,传声器可以是无方向性的也可以是心形的,它们平行地对准乐队,也可以稍微向左右两侧张开一些。 对A/B制式拾音来说,每一件乐器(声源)到达两支传声器处的声音信号之间,既存在强度差也存在时间差。强度差是由传声器的指向性图形以及声源到达两支传声器的距离不同所形成的。在这种录音制式中,强度差和时间差对定向的作用迭加在一起了。很明显,对于不再中轴线上的声源,前导的声道始终是声级较高的声道。心理声学的研究,时间差比强度差更加的重要。这种制式的特点是简单,对所使用的一对传声器,在性能和技术指标配对上要求并不太严格。 这种拾音制式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存在中间空洞,中间稀疏或者称为中间后退现象。就是说当重放用A/B制式所录的音乐的时候,听众往往回感到中间部位乐器的声象变弱,或者这些乐器的声象在中间部位变得稀疏起来,而更多的乐器声象向左右扬声器方向靠拢,使得两端乐器声象密集起来。有时,也使听众感到中间部位的声象向舞台后部退去。 对于这种缺陷,可以借助两种方法来改善。一种方法是在录音的时候增加一个中间传声器,把它的信号放大,再分别分配到左右声道中去。另外一种方法是再重放时增加一个中置扬声器,而将左右声道信号各分一部分给此扬声器放声。 上述缺陷在两支当传声器拉开2.5-3.5米以上时,将变得相当明显。

背景音乐设计方案

背景音乐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一、系统概况 (3) 二、系统需求 (3) 三、设计依据 (3) 四、设计原则 (3) 五、设计说明 (4) 5.1 背景音乐 (4) 5.2 业务广播和紧急广播 (4) 六、设计方案 (4) 6.1 系统的组成 (4) 6.2 系统设计目的 (5) 6.3 系统设计功能 (6) 6.3.1日常广播 (6) 6.3.2 紧急广播 (6) 6.4背景音乐系统设计要求 (7) 6.4.1 传输方式: (7) 6.4.2 对线路衰耗的要求: (7) 6.4.3 扬声器的设置 (8) 6.4.4 线路敷设的方式 (8) 6.4.5 公共消防/广播设计指标 (8) 七、设备选型及说明 (8)

一、系统概况 本系统方案采用XX背景广播系统对XX提供一个安全、舒适、轻松、方便的工作环境和休闲环境,为每层的公共区域提供业务性广播、服务性广播、消防紧急广播功能,或发布寻呼和新闻信息,并根据需要向某些功能区域提供背景音乐广播服务。 二、系统需求 近年来,办公大楼、购物中心和其他大规模建筑工程对于公共广播系统能够具备有呼叫分配、播音、背景音乐及对不断增大的建筑物内的特定区域进行常规讯息播放的功能之要求日益增加。考虑到了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而设计背景音乐系统及紧急广播系统,平时播放背景音乐,提供一个幽雅的环境,让人们在XX 内欣赏到悠扬的音乐,轻松愉快的工作和休息。本系统可以具有广播的功能,播放非紧急通知等,发生紧急情况时候,自动切换并播放消防紧急广播。 三、设计依据 IEC 268 《公共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B14050-93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15485 《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GBJ16-37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GBJ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JGB/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四、设计原则 从投资合理、外观美观、设计规范的思想出发,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的设计,在功能上互相独立,在设备及器材上有机结合。根据规范要求,紧急广播的控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并采用智能的联动和自动火灾报警广播方案。设有音量调节器的扬声器,平时在接收日常广播时可以调节音量或关闭,紧急广播时扬声器不受音量调节器控制,都将处于紧急广播状态。

数字麦克风和阵列拾音技术的应用

数字麦克风和阵列拾音技术的应用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使用数字音频技术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数字音频接口成为发展的潮流,采用脉冲密度调制(PDM)接口的ECM和MEMS数字麦克风也孕育而生。目前,ECM和MEMS数字麦克风已经成为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拾音设备的主流。 数字ECM或MEMS麦克风和传统的ECM麦克风相比,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首先,移动设备向小型化数字化发展,急需数字拾音器件和技术;第二,设备包含的功能单元越来越多,如笔记本电脑,集成了蓝牙和WiFi无线功能,麦克风距离这些干扰源很近,设备对抗扰要求越来越高;第三,三网合一的发展,需要上网,视频和语音通信可以同时进行,这在移动设备中通常会遇到环境噪声和回声的影响;第四,从提高生产效率角度,希望对麦克风采用SMT 焊接。数字麦克风适合SMT焊接,可以解决系统各种射频干扰对语音通信产生的噪声,富迪科技的数字阵列麦克风拾音技术可以抑制和消除通话时的回声和环境噪声,数字接口方便同数字系统的连接。 模拟麦克风和数字麦克风 麦克风结构:ECM模拟麦克风通常是由振膜,背极板,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屏蔽外壳组成。振膜是涂有金属的薄膜。背极板由驻极体材料做成,经过高压极化以后带有电荷,两者形成平板电容。当声音引起振膜振动,使两者距离产生变化,从而引起电压的变化,完成声电转换。利用结型场效应管用来阻抗变换和放大信号,有些高灵敏度麦克风采用运放来提高麦克风灵敏度(见图1a)。ECM数字麦克风通常是由振膜,背极板,数字麦克风芯片和屏蔽外壳组成,数字麦克风芯片主要由缓冲级,放大级,低通滤波器,抗模数转换组成。缓冲级完成阻抗变换,放大级放大信号,低通滤波滤除高频信号,防止模数转换时产生混叠,模数转换将放大的模拟信号转换成脉冲密度调制(PDM)信号,通常采用过采样的1位Δ-Σ模数转换(见图1b)。MEMS模拟麦克风主要由MEMS传感器,充电泵,缓冲放大器,屏蔽外壳组成。参照图1c, MEMS传感器由半导体工艺制成的振膜,背极板和支架构成,通过充电泵给背极板加上适当的极化偏压。缓冲放大器完成阻抗变换,放大信号。MEMS 数字麦克风主要由MEMS传感器,充电泵,数字麦克风芯片和屏蔽外壳组成,参照图1d。为了提高麦克风抗干扰能力,麦克风内部电源和地之间都增加了小的滤波电容,通常是10pF 和33pF并联。 图1a ECM模拟麦克风 图1b ECM数字麦克风 图1c MEMS模拟麦克风 图1d MEMS数字麦克风 麦克风偏置电路:通过手机中麦克风电路的典型应用,比较一下ECM模拟麦克风,MEMS 模拟麦克风和数字麦克风的差异。图2a为ECM模拟麦克风的偏置电路。为了减小干扰,手机中的麦克风电路采用差分输出。麦克风电源经过R5电阻C9电容滤波以后,通过R6供给麦克

音视频设计方案

音、视频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系统概述 (3) 2、系统功能 (3) 3、设计依据 (4) 3.1设计依据 (4) 3.2设计原则 (5) 4、设计方案 (6) 4.1需求分析 (6) 4.2设计综述 (6) 4.3多功能厅设计方案 (8) 4.3.1 数字会议系统 (9) 4.3.2 显示系统 (14) 4.3.3 扩声系统 (15) 4.3.4 摄像系统(自动跟踪) (24) 4.3.5 信号切换、数字存储系统 (26) 4.3.6 智能控制系统 (30) 4.4.7 舞台灯光系统 (34) 4.4 培训教室设计方案 (35) 4.4.1 显示系统 (37) 4.4.2 发言扩声系统 (41) 4.4.3 系统建成后的功能 (43) 5、质量控制 (44) 5.1 设备供货 (44) 5.2 系统安装调试 (44) 5.3 培训和售后服务 (45) 6、测试标准 (47) 7、验收方法 (48) 8、土建与环境要求 (49) 8.1 会议室的装潢布局 (49) 8.2 会议室照度 (49) 8.3 会议室声学要求 (50) 8.4 会议室供电系统 (51) 9、系统概算 (52) 10、系统布置图 (52) 11、合理化建议 (53) 11.1 人员配置 (53) 11.2 会议保障 (53) 11.3 设备管理与维护 (53)

1、系统概述 本方案的设计对象是音、视频系统,为全局的日常会议、培训、学术报告等提供会务保障。音、视频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为: 1、系统应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具有数字化会议应用、模块化结构组成、完全信息化资源共享、智能化控制管理等特性; 2、系统应提供稳定、可靠、安全、舒适、快捷的工作环境和高效的综合服务功能,以达到节省能源、降低运行和管理成本的目的,并适应未来更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充分满足信息化的发展需要; 3、系统建设应以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和合理性为前提,同时考虑经济性、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充性和易使用易维护性; 4、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开放式的系统平台,建立符合技术发展趋势的物理平台和系统结构,保证日后的系统扩充和新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 建成后的会议系统能满足普通会议、多媒体会议、贵宾会见、学术交流、文娱活动等不同使用功能要求。本系统的设计就是提供满足以上功能实现的活动环境。 2、系统功能 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基本功能:包括会议发言、扩声、信号显示、信息播放、信号切换等。 2、专用功能:摄像(含自动跟踪)、舞台演出灯光、视频会议灯光、集中控制、实物展示等。 3、辅助功能:包括信息公告、设备升降、信号传输、会议室灯光控制等。 4、扩展功能:包括多点远程视频会议、信息编辑、信息录制、会议室屏蔽等。 本系统的设计就是提供满足以上功能实现的活动环境。

【完整版】新办公楼会议室音视频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临汾新办公楼会议室音视频系统 施工设计方案 2011年3月

施工组织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整个智能化系统工程产品供应和施工现场全部安全生产活动的经济文件。 为确保多功能厅和会议室弱电系统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确保与土建、机电设备安装和室内装修等专业的协调配合,创优质、低耗、安全的业主满意工程,以及让建设单位了解我公司的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同时便于我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工程进行考核,规范项目经理部的管理行为,并使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现场代表对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时有所参照,特编制此设计。 1.2、承诺 本设计的全部内容作为投标时对建设单位的承诺,若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及项目经理部有所偏废,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有权提出责问或指令对照实施。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本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技术文件,项目经理部全体管理及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同时,应根据工程进展实际情况,对有关内容适时进行调整,作为对本设计的补充,并及时呈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后实施。 1.3、编制依据 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 国家相关的法令、法规、标准及规范 厂家提供的产品施工的标准及规范。 1.4、相关标准引用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电气配接值》(SJ);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方法》(GBJ76-84); 《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设计方法》(GBT15485); 《声学语言清晰度测试方法》GBT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 《电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SJZ112-86); 《剧院建筑设计规范》(JGJ、J)

音频信号的反相判断及其处理

音频信号的反相判断及其处理 在广播播出系统中,由于音频节目源日益多样化,节目制作很多由未经专业训练的编辑或制作人完成,甚至也有从网络下载的等等。节目质量参差不齐,时常有各种各样的音频节目存在缺相、反相、相移、左右声道电平不平衡等问题,影响播出质量。尤其是音频节目的相位关系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广播播出质量和播出安全,笔者在此主要就左右声道反相问题进行探讨。 1 什么是反相 在物理学中,交流信号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相位是反映交流信号任一时刻的状态的物理量。立体声音频信号的左右声道之间存在着相位的差别叫作相位差,或者叫作相差,广播技术中有专门设备进行该项指标测试。当两者的相位差正好等于180度,这种情况叫作反相位,或者叫作反相。为了再现立体声效果,使播出的声音具有良好的展开感,保证声场均匀等,广播节目均采用左右声道的立体声播出方式。由于人的听觉存在双耳效应,声源到达左、右耳的距离存在差异,要求进行立体声拾音时,使用灵敏度和指向性完全相同的两支话筒。扬声器再现声音时,左右音箱的纸盆振动方向应该有时间差,如果给左右通道送人同一个推动信号,音箱的纸盆的振动方向应该完全相同,即同时同步向外或向内运动;如果振膜的振动方向正好相反,其发出声波的振动方向必然相反,存在一个180度的相位差,这种状态被称为左右声道反相。 2 反相的识别和判断 要避免左右声道反相的节目源播出,必须严格做好预听工作。节目预听中,当信号反相时,左右两组音箱发出的声音在声场中的振动方向正好相反,彼此之间声音能量在声场中相互抵消,出现声短路现象,导致重放声音的音量达不到应有的音量、声音的力度变差、低音浑浊等现象。此时调音台表头显示有输出,容易造成假象。要仔细观察左右声道电平显示,会发现相差很大。具体听觉感受是中音略感不足,声音明亮度欠佳。严重时听到的是吱吱声,甚至完全听不到播出声音。 由于左右声道声音存在180。的相位差,致使重放立体声音乐时的声音无法定位。这是因为立体声的声音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左右声道之间的相位差来完成的。立体声理论告诉人们,当左右声道之间存在180。相位差时,听音者会感觉到立体声像跑到了两音箱的外侧,声源的位置飘忽不定、模糊且混乱、立体声所特有的临场感、空间感和包围感效果遭到破坏。听觉效果是立体声感丢失,声音发干。 3 杜绝节目反相 播出中节目反相是非常可怕的,具体会发生两种情况:一是播出系统自动切换,系统识别为信号中断,就是在左右声道互相中和,输出电平过低,使播出系统切换到备播信号源,造成播出节目停播;二是播出质量下降,收听模糊且混乱,造成劣播。2003年湖北台刚成立总控播出时,774节目矩阵输出后通过音分分配,输入是A、B通路,主输出左右声道分别设置成A、B输入,和外地电台交换来一档节目,出现噪声大、信源小。当时节目中心监测以停播作了记录,值班员看电平监视显示正常,预听也有声音,由于问题来得突然,无法判断根源,后来换了节目源后恢复正常,一次节目反相造成长达几分钟停播,影响很坏。这

(广告传媒)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方案

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方案 方 案 介 绍 惠州市嘉和安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2009 年 6 月12 日

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方案 1.系统概述公共广播系统具有背景音乐广播、公共广播、火灾事故广播功能。火灾事故广播功能作为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在紧急状态下用以指挥、疏散人群的广播设施,在建筑弱电的设计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功能要求公共广播系统能达到需要的声扬强度,以保证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利用其提供足以使建筑物内可能涉及的区域的人群能清晰的听到警报、疏导的语音。 背景音乐的主要作用是掩盖噪声并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听觉气氛,由于扬声器分散均匀布置,无明显声源方向性,且音量适宜,不影响人群正常交谈,是优化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代智能化多功能建筑中广泛应用。背景音乐(BGM)通常把记录在磁带、唱片上的BGM节 目,经过BGM重放设备(磁带录音机、激光唱机等) 使其输出分配到各个广播区域的扬声器,实现音乐重放。背景音乐为单声道音乐,音源的位置隐蔽,使人们不易感觉音源的位置。该功能要求扩声系统的声场强度以不影响相近人群讲话为原则。 公共广播系统在该大楼可以起到宣传、播放通知、找人、紧急情况下广播疏散等作用。该功能要求扩声系统的声场强度略高于背景音乐,以不影响两人对面讲话为原则。2.设计规范及依据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标准》GB4943 《电子产品现场工作可靠性、有效性和维修性数据收集 指南》《电子产品运输包装总技术条件》SJ3212-89 《视听视频和电视设备及维护与操作 安全要求》GB12641-90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93 《民用建筑电气 设计规范》JGJ/T16-92 《公共广播系统技术规范》IEC 268 《声学名词术语》GB- 3947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125-86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 接值》 《厅堂扩声特性的测量方法》GB/T 4959-95 《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GB/T15485 招标文件 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其他相关国家规范 SJ2112-82 3.用户需求分析 该大楼公共广播系统具有智能化系统集成的条件。系统设计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符合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J116—88)

数字麦克风及阵列拾音技术的应用

数字麦克风及阵列拾音技术的应用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使用数字音频技术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数字音频接口成为发展的潮流,采用脉冲密度调制(PDM)接口的ECM和MEMS数字麦克风也孕育而生。目前,ECM和MEMS数字麦克风已经成为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拾音设备的主流。 数字ECM或MEMS麦克风和传统的ECM麦克风相比,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 首先,移动设备向小型化数字化发展,急需数字拾音器件和技术;第二,设备包含的功能单元越来越多,如笔记本电脑,集成了蓝牙和WiFi无线功能,麦克风距离这些干扰源很近,设备对抗扰要求越来越高;第三,三网合一的发展,需要上网,视频和语音通信可以同时进行,这在移动设备中通常会遇到环境噪声和回声的影响; 第四,从提高生产效率角度,希望对麦克风采用SMT焊接。数字麦克风适合SMT 焊接,可以解决系统各种射频干扰对语音通信产生的噪声,富迪科技的数字阵列麦克风拾音技术可以抑制和消除通话时的回声和环境噪声,数字接口方便同数字系统的连接。 模拟麦克风和数字麦克风 麦克风结构:ECM模拟麦克风通常是由振膜,背极板,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屏蔽外壳组成。振膜是涂有金属的薄膜。背极板由驻极体材料做成,经过高压极化以后带有电荷,两者形成平板电容。当声音引起振膜振动,使两者距离产生变化,从而引起电压的变化,完成声电转换。利用结型场效应管用来阻抗变换和放大信号,有些高灵敏度麦克风采用运放来提高麦克风灵敏度(见图1a)。ECM数字麦克风通常是由振膜,背极板,数字麦克风芯片和屏蔽外壳组成,数字麦克风芯片主要由缓冲级,放大级,低通滤波器,抗模数转换组成。缓冲级完成阻抗变换,放大级放大信号,低通滤波滤除高频信号,防止模数转换时产生混叠,模数转换将放大的模拟信号转换成脉冲密度调制(PDM)信号,通常采用过采样的1位?-Σ模数转换(见图1b)。MEMS模拟麦克风主要由MEMS传感器,充电泵,缓冲放大器,屏蔽外壳组成。参照图1c, MEMS传感器由半导体工艺制成的振膜,背极板和支架构成,通过充电泵给背极板加上适当的极化偏压。缓冲放大器完成阻抗变换,放大信号。 MEMS数字麦克风主要由MEMS传感器,充电泵,数字麦克风芯片和屏蔽外壳组成,参照图1d。为了提高麦克风抗干扰能力,麦克风内部电源和地之间都增加了小的滤波电容,通常是10pF和33pF并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