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S的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形象塑造研究[1]

基于CIS的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形象塑造研究[1]
基于CIS的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形象塑造研究[1]

武汉城市圈旅游核心竞争力分析

武汉城市圈旅游核心竞争力分析 提要旅游核心竞争力是武汉城市圈旅游竞争力的优势表现,是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梳理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构成,分析影响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提出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思路。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旅游核心竞争力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与旅游创新研究”,鄂教思政[2008]4号2008y140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一、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构成 (一)内涵。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发表在1990年的5月到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首先提出来的。笔者认为,武汉城市圈的旅游核心竞争力就是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优良的和特有的、能使整个武汉城市圈旅游业保持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且不易被其他区域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是武汉城市圈旅游实力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成。 (二)构成。本文所指的旅游核心竞争力,包括旅游资源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旅游管理竞争力三方面的内容。其中,旅游资源竞争力包括资源赋存、资源优势、资源区位、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竞争力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效率、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文化;旅游管理竞争力包括组织接待、政府调控。 二、影响武汉城市圈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经过三年的发展,2009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51.96亿元,同比增长34.0%,旅游总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达64.9%。但是,相对周边的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如何提升武汉城市圈的旅游核心竞争力,促进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城市圈将实现五大转变 《规划》将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定位于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规划》提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未来的武汉城市圈将实现5大转变: ——由发展中的城市圈转变为较发达的城市圈; ——由发育型城市圈转变为成长型城市圈,进一步转变为成熟型城市圈; ——由“一强众弱”型城市圈转变为“一核多强”的城市圈; ——由省域内生型城市圈转变为省际外生型城市圈; ——由内需型城市圈转变为外向与内需融合型城市圈。 ★城市圈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规划》认为,发展武汉城市圈面临着优势与劣势共存,机遇和挑战同在的格局:武汉城市圈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资源条件,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智力密集的科教和人才资源等5大优势。但也存在着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周边城市带动能力较弱;结构性矛盾突出,二元结构明显;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艰巨,行政体制分割严重;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等5个劣势。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面临着内需拉动与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统筹区域发展与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湖北省建设武汉城市圈战略决策与政策倾斜,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4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加大,沿海地区及周边城市群加快发展与竞争,粮棉油主产区“三农问题”复杂性与长期性以及观念体制障碍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4大严峻挑战。 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但圈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武汉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而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则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潜江 要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实现梯度推进与非平

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方案

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 给位老师上午好,我是伍朝辉,毕业于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非常感谢老师们给我这次学习和试讲的机会,今天我要试讲的课题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 引入语: 我们知道,如果人们有了时间和金钱,他们就有可能外出旅游。但是,面对全国各地那么多的旅游地,人们会优先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呢?其实,人们在作出选择去哪里旅游时,总是非常费脑筋的,但是如果某地以其出众的形象凸显出来,毫无疑问人们都会选择去这些地方旅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去著名的旅游地。比如北京、杭州、西安、桂林等。 我们也知道旅游产品是不可移动性,这就决定了旅游产品需要靠形象的传播,使其为潜在旅游者所认知,从而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最终实现出游计划。当然,国内外的旅游研究表明,旅游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当今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的一个关键点,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大多具有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 下面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一下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设计相关的内容。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旅游目的地形象?我们一说到形象,就想到一个人的形象,也就是这个人在心目中的一个印象。一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了解和体验所产生的印象的总和。旅游形象:指的是旅游目的地,包括其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是 对旅游地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的综合。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综合的一个评价,综合了旅游地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旅游地的自然人文资源,也包括旅游地的政治经济因素、社会环境、一般基础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当地的氛围等等。 下面,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 二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通过对旅游地本身以及社会公众心理需要的了解,开发、设计出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并将近些产品赋予鲜明的地方特色,向社会公众展示,宣传旅游地形象。 所以,我们在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旅游地的文脉和地脉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挖掘当地的特色,围绕当地的旅游形象设计产品,将旅游区作为一个整体推向. 客源市场。)、视觉识别MI旅游地形象设计系统包括了五个方面:总体形象定位、理念识别设计(和其他感知识别(听觉、嗅觉、触觉)设计,在此基础上进BI))、行为识别设计(设计(VI、VI总体形象定位是旅游地形象设计的前提,而形象定位需要完整的MI 、行宣传与推广。BI系统实现。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旅游地总体形象定位和口号的设计三旅游目的地总体形象定位和口号的设计(一)旅游目的地总体形象定位和市场分析基础之上。总体形象的定位要基于地方性研究地方性研究(揭示当地的资源特色、文化背景)和市场分析(揭示公众对旅游地的1 基础:认知和预知)地脉(自然旅游资源)和文脉(历史文化)分析:(地形、地貌气)地方性研究:(1 /名人名事)、旅游资源;文化背景、民俗风情、人文积淀候、资源与物产 对国际,国内特别是竞争市场进行分析,找出自己的客源市场,以便进2)市场分析:(行针对性营销,并开发出适应目标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旅游地发展进行形象的表述,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总体形象。形象定位一定要研究旅游目的地最具吸引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目的地形象进行定位。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既要突出地方特色,又要给游客遐想,诱发出行欲望。 案例如埃塞俄比亚的口号“享受十三个月的阳光”:埃塞俄比亚有“非洲屋脊”之称,同时全年

城际铁路对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城际铁路对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更新升级,旅游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其中城际交通线尤其是城际高速铁路的变化是影响区域旅游空间格局发展演变的关键要素。 所以城际铁路如何影响旅游空间结构的问题,以及旅游业如何能够充分利用城际铁路的交通资源,实现更好的区域旅游空间的合作与发展,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城际铁路对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论文以武汉城市圈内城际铁路以及其旅游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以下逻辑顺序来解决问题:首先通过交通区位论、距离衰减理论和点一轴理论等理论证明城际铁路的开通主要通过缩短旅行时间、加快旅游产业要素流动和优化旅游目的地区位条件、延伸旅游者出行空间这四个方面对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空间结构造成影响;其次通过计算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旅游经济联系度等统计指标来证实城际铁路是通过前文提出的作用路径来对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空间结构造成影响的;最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相关指标来测度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的结构变化特征,得出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在城际铁路的作用机制之下的变化结果。具体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际铁路对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对旅游客源市场的影响和对旅游通道的影响,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来说,旅游产业要素流动的加快和旅游目的地区位条件的优化能够增强旅游资源的对外吸引力,促进旅游接待设施的发展;从旅游客源地的角度来说,出行空间的延伸能够减少游客的交通成本,使客源市场的格局呈现出新的特点;从旅游通道的角度来说,城际铁路带来的旅行时间的缩短,产生的直接效应就是区域内可达性的提高,以及区域内产业要素流动的加快,由此使得区域

武汉游玩攻略

除了火车站不要搭理那些人,直接去找车站。 1、黄鹤楼公园: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之巅,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该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不登此楼可以说不算真正到过武汉。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黄鹤楼就不要去了,在下面拍个照就可以了。 门票价格:80元 开放时间:07:00~18:30 2、东湖风景区:来武汉旅游,东湖是必到之处。东湖湖面辽阔,加上沿湖陆地风景区,面积达80余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面积的六倍。东湖湖面烟波浩淼,碧水粼粼,水鸟翻飞,游船如织,湖岸曲折,港叉交错,历来也是国家领导来汉喜欢的去处。 门票 听涛景区试行免费 磨山景区60元/人 落雁景区10元/人 马鞍山城市森林保护区10元/人 3、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地处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是湖北省文物及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和研究机构。湖北省博物馆中,收藏了20多万件历史文物,其中一级文物400余件,主要有:战国时期的越王勾剑,被誉为越王青铜剑之首;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编钟共65件,总重2500多公斤;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上面刻有乐律文字。且全是真品。 参观时间:9:00—17:00(15:30停止入场),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票价:基本陈列免费,但每半个小时放500人入场,每天限制参观人数为5000人(上午限制3500人,下午限制1500人)。 4、武汉九峰森林动物园 武汉九峰森林动物园是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与桂林雄森熊虎山庄等几家单位投资1.8亿元人民币合资兴建的大型森林动物园。建于九峰国家森林公园内,地处武汉城区东郊,距市中心12公里,交通便利。自2004年开园以来发展到现在,已是一个集动物饲养、繁殖、观赏、科研、森林休闲、游乐、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被市旅游局评为武汉市科教游定点接待单位。门票 武汉九峰动物园成人票 60 元,不过在下面网站预订只需48元,优惠人群门票40.,下面网站预订只要36元门票包含看动物,两场大型动物演出,亲子园,快乐向前冲以及森林休闲项目。另猛兽观赏车(10元/人)为自费项目表演时间 梦幻剧场:每天10:00 14:20熊虎盛会:每天11:00 15:30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班级:1118552 学生学号:111855218 课程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 题目: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谢雄 专业名称:城市规划 指导教师:洪光荣 2013年12月31日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以武汉为中心形成的武汉城市圈最有条件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之一。因此,武汉的崛起具有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利用武汉龙头带动湖北发展,力争武汉和湖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所作为等层次的战略意图。在这一契机下,尤其是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的实验区,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武汉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全市经济呈现出良好运行态势,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了武汉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后,探讨了推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武汉经济发展问题成就对策 1 引言 从国家实行中部崛起战略至今,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其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许多经济指标都见证了这一成就。当然由于地理位置及产业结构等问题,武汉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推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后工作的重点。 2 武汉城市发展现状及规划情况 2、1 城市发展规划 根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0年,市域需住人口994万人,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440万人;2020年达1180万人左

右,主城区为502万人;未来城市将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多轴多心”空间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部和背部的六大新城组团。

浅谈旅游形象的塑造和营销(一)

浅谈旅游形象的塑造和营销(一) 摘要:研究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概念、特征和营销模式对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市旅游发展为例,从创新开发旅游资源次优区人文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进行旅游形象塑造和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角度,探讨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旅游景区品牌形象打造

旅游景区品牌形象打造 以宜春明月山为例 【摘要】:2007年春,宜春市打响了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建设为龙头的旅游升温战,该区区充分发挥“山、泉、禅、农”的资源优势,处处建设月亮文化景点,之后的几年中秋,宜春市举办了明月山月亮文化节暨经贸活动周,为更广泛有效地传播宜春月亮文化,打造以月亮文化为品牌形象的4A级景区。 【关键词】:宜春;月亮文化;明月山;品牌形象 一、旅游景区品牌设计的意义 旅游景区是以满足人们观光、休闲、娱乐、科考、探险等多层次精神需求的、自然的、人文的或人造主题性的旅游资源集合的特定区域。“注意力”经济时代对旅游景区的经营提出了新要求,“只有那些游客心目中具有强烈和美好形象的旅游地,才能吸引远在千里的旅游者到此一游”。 在选购有形产品时,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往往是被品牌代表的形象、信誉及象征意义所激发,甚至是被这些因素所支配。产品的品牌形象不仅可以吸引市场注意力,还能够“增值”。旅游景区产品虽有别于实物产品,但人们在购买时的思维方式却有相似之处。他们总会对那些著名的、形象好的景区景点产生兴趣和游览动机,若游览后感到名副其实,还会利用“口碑”来传播、推广、美化景区形象,因此品牌 形象的效益可见一斑。我国多数的旅游景区属于自然、文化遗产

等类型的公共资源。长期以来,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上缺乏市场运作和品 牌竞争的观念,处于较低级的经营状态,既使有部分景区产生了一些朦胧的品牌意识,也开始了向品牌经营、资本运作的领域深入,但往往因 其品牌形象不突出、主营业绩较弱,无法发挥品牌效应。我国景点景区旅游企业目前只有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等极少数进行过主题公园的品牌化探索,还远不能与美国迪斯尼公司的品牌相比。至于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等在品牌形象方面就做得更少了。因此,对于经营旅游景区的企业而言,设计景区的品牌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明月山概述 明月山地处江西省西北,在全国第一批生态城市之一的江西省宜春市境内,距城西南31 km,属国家4A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景区.明月山属罗霄山脉,因整个景区山峰排列宛如一弯明月,故名为明月山.,她除了基本的森林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之外还有着她独特的人文景观资源。 明月山的人文景观相当丰富,但还是以浪漫爱情为主体的月文化比较具有代表性。 1、月文化 在明月山,整个风景区都渗透了以月文化为主线,以爱情为主题,以山、水、树木为载体的人文景观.景区的景点及题名如明月广

武汉市简介及旅游景点中英对照

武汉市 武汉市,简称汉,湖北省省会,因武昌、汉口、汉阳三地合称而得名,是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江汉平原东部,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也是中部第一大都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跨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国家重要的科技、工业、信息、产业、通信中心,内陆地区的金融、商业、贸易、物流、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开启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经济发展的“立交桥”,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 Wuhan, composed of the three towns of Wuchang, Hankou, and Hanyang, is the capital of Hubei Province. The three towns, separated by the Yangtze and Hanshui rivers, are linked by bridges, and because these municipalities are so closely connected by waterways, Wuhan is also called the "city on rivers." Being the largest inland port o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a major stop on the Beijing-Guangzhou Railway, Wuhan is one of China…s most important hubs of water and rail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Wuhan has an old history and rich cultural traditions. It began to prosper as a commercial town abou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when it was called Yingwuzhou (Parrot beach). From the first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third century, the towns of Hanyang and Wuchang began to take shape.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the area became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commercial center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By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Hankou had become one of the four most famous cities in China. Today, Wuhan i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Central China. It boasts of one of China…s leading iron and steel complexes -- the Wuhan Iron and Steel Corporation. Wuhan is also a city with a strong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下载)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解读 时间:2006-07-28 【编者按】未来的武汉城市圈究竟是什么样?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将发挥何种作用?昨日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一部长达140多页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以下简称《规划》)令与会者眼前一亮。 这份历时1年多、数易其稿编制的《规划》,为武汉城市圈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据了解,《规划》经进一步修订后,不久将提交省人大审议通过。本报今日择其要点予以报道,以飨关心城市圈建设的各界读者。 ★“中国弓”的发力点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武汉城市圈发展目标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八章--桂林旅游形象塑造分析

第八章桂林旅游形象塑造 8.1.桂林的旅游形象和存在的问题 8.1.1.桂林的旅游形象 桂林的旅游形象是吸引游客的决定性因素,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逐渐地变化,影响的因素有本底形象的强弱, 传播中的形象以及传播的强度,以及游客实地旅游后对桂林旅游形象的新认识和产生的口碑。 对桂林的旅游形象的认识,是建立在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分析上的。本次调查显示桂林的旅游形象变化速度慢,经过20多年的旅游开发后,现阶段游客最喜欢的活动仍是欣赏山水风光,与桂林本底形象一致。 桂林本底形象突出、强烈。境外旅游者的桂林本底形象来自于1990年前的全包价旅游宣传,桂林是远距离国际游客对 中国形象认知的构成元素之一,来桂林主要是以自然景观的观光游览为主要目的。而对于国内游客而言,“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名句的形象深深地扎根于国人的头脑中。 调查发现,虽然实地游客中的相当一部分抱怨现实的桂林与名句中的桂林还存在着差异,“桂林山水甲天下”只是部分 体现当前的、现实的桂林形象,但是桂林山水在人们已知的旅游地中仍然有独特的吸引力。 已投入、新开发的景点大部分是孤立的,没有整体的形象,而这一个一个独立的景点很难与知名的“桂林山水”相提并 论,新景点的知名度很难提高,长期处于不为人知的状态,到访率就更低。从市场调查的结果来看,只有漓江属于高知名 度和高美誉度的旅游景区。 调查表明现阶段的形象传播广泛,但仍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主。人们对桂林的了解以书籍为主要方式,其次是电视、 报纸、杂志和人际传播途径。书籍对桂林的宣传沿用“桂林山水甲天下”;在介绍中国旅游风光的电视节目中,桂林被当作 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符号之一,出现的形象以桂林山水为主;人们的口头仍用桂林山水描述桂林的旅游形象。8.1.2.形象问题诊断 预期的本底形象与旅游后形象的差距。形象的差距指游客游览后实际得到的印象与游览前形象之间的差距。桂林的本 底形象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其中的主题词有“桂林”,“山水”,“甲”。“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山水”长期以来被局限在漓江、芦笛岩等少数景点和景区,这些景点景区在国内外都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目前的状况下,以观光为主的新开发的 景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很难提高,难以成为漓江、芦笛岩等的替代产品或互补产品。从市场调查的结果来看,桂林地市合 并之后,最近几年不断尝试推出新的旅游景点和景区,以弥补沿用多年的“三山两洞一条江”的观光产品和景点、景区,但

谈论城市旅游形象问题

谈论城市旅游形象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旅游功能的增强,城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现阶段城市旅游发展十分迅速,在城市形象方面存在激烈竞争。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的城市才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引发大规模的城市旅游活动。城市旅游形象是一个整体概念,它体现一个城市的总体声誉。同时城市旅游形象又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城市旅游竞争力主要体现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和宣传的竞争。宣传的竞争实际上伴随着以上竞争的每一个阶段,尤其在竞争进入服务竞争阶段后,宣传的竞争就显得至关重要,谁能用对自己有益的信息更多地占领消费者的大脑,谁就更有可能在竞争中领先。而承担“宣传竞争”此项功能的重要任务就落到了旅游新闻传播上。 一、旅游新闻的概念、产生背景和特征 1.旅游新闻的概念 有人说,旅游新闻无非是把新闻的概念引入到旅游行业的特性中。而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从事旅游记者多年的耿闻认为“旅游新闻就是与旅游业存在一定联系的新闻,并且是能引起广大旅游从业者、旅游者广泛兴趣的新闻。” ①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旅游新闻的产生,旅游新闻又以旅游业为基础并围绕旅游行业展开新闻报道。因此,陈卓认为

“报道旅游事件、旅游动态以及行业服务信息的新闻就是旅游新闻”。②此两者虽在外延上有所不同,但内涵却是一致的。本文更趋于认同前者的观点,旅游业是一个联动性很强的行业,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只要与旅游业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新闻都属于旅游新闻。 2.旅游新闻的产生背景 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信息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旅游所需社会环境的日趋完善以及个人物质条件的成熟又促使对旅游信息的需求增加,而且这种信息又需要迅速快捷的传播媒介将其及时地传播出去,旅游新闻便在社会及时代的要求下应运而生。 3.旅游新闻的特征 旅游新闻是一种新的新闻类型,除了具备新闻的基本特点外,还有其独特之处。而正是这些独特之处涉及到了城市旅游形象的方方面面,从而使旅游新闻在树立城市旅游形象的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旅游新闻的拓展性旅游新闻报道具有拓展性,这是由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征决定的。旅游作为新兴产业,正处于一个不断开发、成熟、上升的过程。旅游新闻报道要不断关注这一产业的发展动态。对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行业来说,如餐饮业、住宿业、交通业等,准确、及时、有效的旅游信息便于旅游企业早作预测和计划,积极

武汉旅游导游词

武汉旅游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武汉是位于长江、汉水交汇之处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湖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国6 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地理位置为东经 113° 41 '?115° 05',北纬29° 58'?31° 22',地形属于残丘性河湖冲积平原,形状酷似一只翩翩起舞的彩蝶。全市东西最大横距为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为155公里,面积8467平方公里, 1 996年底人口716万,其中城区面积3963.5 平方公里,人口486万。市以下设9 个城区、2个郊区、 2 个县。城区有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郊区胡东西湖区、汉南区,市属县为黄陂县和新洲县。武汉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寒。每年7 月气温最高,日均温 28.8 C;1月气温最低,日均温3.7 C。每年3?6月和9?11月,是旅游的最佳时期。 武汉也称为"江城"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中写道:"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从此"江城"成为武汉的代称。 武汉襟江带河,交通便利,又誉为"九省通衢"之地。在幅员辽阔的祖国版图上,武汉位于东半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中心,南北东西方向的广州、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特大城市,均距武汉约1200公里。这种居中的地理位置,加上黄金水道长江与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线在这里交叉成" 十" 字结构,再加上不断完善的公路网和航空港建设,使武汉成为了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在全国国土开发和建设布局的基本框架中,武汉处于沿江主轴线和京广二级轴线的结合部位,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 武汉通常被称为“武汉三镇”,“三镇”指的是武昌、汉口、汉阳这三块被

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以湖北省统计局网站2010年武汉城市圈主要经济指标为数据来源,将原始数据采用人均或相对比重方法处理后,一共选取8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因子分析方法处理数据,从评价体系中提炼出2个主因子对武汉城市圈各个城市进行综合评价,重点分析黄冈在武汉城市圈中的排名及发展现状。结果表明,黄冈在城市圈中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巨大,据此提出黄冈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大别山旅游经济带建设,强化教育大市地位。 【关键词】SPSS 因子分析黄冈武汉城市圈 一、引言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本来就十分激烈,自2004年武汉城市圈建立以来,围绕武汉周边的8个城市更是如此,争相制定发展规划,期望在城市圈中有更好的发展,占据优势地位。黄冈在2010年已占城市圈30.05%的国土面积,20.37%的人口,8.95%的国内生产总值。本文通过SPSS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和比较城市圈内各城市的综合实力,可以清楚直观地认识各城市的优势和不足、现状和潜力,为科学制定黄冈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二、研究过程 1、运用软件及相关理论 (1)SPSS软件。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用软件包是世界上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其名为社会学统计软件包,是为了强调其社会科学应用的一面(因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许多现象都是随机的,要使用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定理来进行研究),而实际上它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能发挥巨大作用,并已经应用于经济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以及体育、工业、农业、林业、商业和金融等各个领域。 (2)因子分析理论。因子分析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en等人关于智力测验的统计分析。因子分析以最少的信息丢失为前提,将众多的原有变量综合成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名为因子。通常,因子有以下几个特点:因子个数远远少于原有变量的个数,原有变量综合成少数几个因子之后,因子将可以替代原有变量参与数据建模;因子能够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显著,因子参与数据建模能够有效地解决变量多重共线性等给分析应用带来的诸多问题;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通常,因子分析产生的因子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最终获得命名解释性。因子的命名解释性有助于对因子分析结果的解释评价,对因子的进一步应用有重要意义。 总之,因子分析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有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因子,如何使因子具有一定的命名解释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2、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0年武汉城市圈原始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之后,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可比性,这些指标全部采用人均或相对比重,一共选取了8个指标组成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指标体系解释如下:X1:高校在校学生与常住人口比(%)=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城市常住人口,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状况;X2: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第一产业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反映农业发展水平;X3:国内旅游者人数与常住人口

(完整版)武汉旅游发展总规划

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武汉城市圈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2010-2030 (评审稿) 《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组 2010年1月

目录第一章旅游规划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第2条规划性质 第3条规划愿景 第4条时空尺度 第5条规划依据 第二章旅游资源评价 第6条类型分析 第7条区域分析 第8条质量分析 第9条综合评价 第三章客源市场分析 第10条市场潜力 第11条市场定位 第12条市场预测 第四章发展环境分析 第13条主要优势 第14条制约因素 第15条重大机遇 第16条面临挑战 第五章旅游发展战略 第17条战略思想 第18条战略原则 第19条战略目标 第六章旅游形象规划 第20条区域旅游形象分析 第21条区域旅游形象策划 第22条旅游形象传播方案 第七章空间组织规划 第23条空间结构规划 第24条主体功能区规划 第25条旅游产业集群规划 第八章旅游产品规划 第26条产品开发目标 第27条产品体系构建 第28条专项产品建设 第29条产品线路整合 第九章项目建设规划 第30条政府主导性项目 第31条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第32条地区布局与规划导向 第33条总体效应评估

第34条项目管理举措 第十章旅游交通规划 第35条区域总体配置规划 第36条交通运输方式规划 第37条交通旅游产品规划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第38条总体目标 第39条政策建议 第40条实施方案 第十二章保障系统规划 第41条总体构想 第42条实施方案

第一章旅游规划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国际发展视野:旅游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进入大众化和全球化旅游时代后,国际旅游市场表现为从团体化转向个体化和家庭化发展;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与专题旅游等多样化发展;从远程旅游向中短途或邻近国度区域旅游多维度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部分国家可持续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主要助推器,并将成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具活力与潜力的综合性产业。中国将成为国际旅游第一大市场。 国内发展态势:区域旅游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发展旅游业已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国民旅游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城市群可能成为影响旅游发展格局的主要空间力量,城乡以休闲为主题的旅游方式日益普及。与此同时,伴随高铁和3G时代的出现以及国民休闲计划的推行,将极大的改变国人旅游方式,空间上将出现以点带面的城际旅游,旅游产业组织将从单体型向网络型转变,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和产品升级转型速度不断加快。 省域发展格局:“一城两圈”区域旅游的新战略。湖北省政府与国家旅游局就加快湖北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合作协议,确立了“以武汉为龙头,加快建设武汉城市旅游圈,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并进,双轮驱动”的“一城两圈”旅游发展战略,正在构建一个“中心城市-区域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名村”依次递进的旅游网络节点支撑体系。 第2条规划性质 该规划性质为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将是“十二五”时期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总体发展部署和中长期旅游发展导向。 第3条规划愿景 旨在促进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加速建设新型的以武汉为龙头的都市旅游综合体;不断增强城市圈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城市圈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和“两型社会”建设与改革的先导产业;为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全国低碳旅游业的典型示范区以及中国最滋润的山水休闲地提供宏观决策的科学依据。 第4条时空尺度 地理区位:武汉城市圈位于湖北省东部,规划区域包括武汉、咸宁、孝感、黄冈、黄石、鄂州、天门、潜江和仙桃九个城市。总面积约为5.78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31.23%。本次旅游规划还包括武汉城市圈的三个观察员城市——荆门市的京山县、荆州市的洪湖市和随州市的广水市。 规划期限:以2010年为基准年,近期为2010-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第5条规划依据 ——世界旅游组织的文件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宪章》,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1995年

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考_贾元华

23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及湖北省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周边城市,土地总面积5.78万平方公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城市圈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条件,也是城市圈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武汉城市圈的交通系统由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要实现运输、生产、服务、工业、城市等多种功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标准、高起点做好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以规划指导并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既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湖北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湖北省率先在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此基础上,按照“便捷高效、安全优质、公平共享、法治有序、文明诚信、充满活力、环境友善”构筑和谐交通的总体要求,尽快开展武汉城市圈交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完善、整合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硬件规划的基础上,制订一体化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切实有效的实施对策与战略保障措施,能够保证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目标与战略构想的全面实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综合交通的网络和规模效益,促进综合交通体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为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与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组成的复合轴线构成的“十”字型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拥有各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优势互补、共同构建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国家重要的铁路干线京广铁路、京九铁路、汉丹铁路、汉九铁路,以及规划建设中的京广客运专线和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在此交汇。国家高速公路“7918”的规划 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考 □ 贾元华 刘奕 徐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