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第一章 总论

传染病护理第一章  总论
传染病护理第一章  总论

传染病护理课程教案

课题:总论

教学目的:

1.识记传染病的概念及4个基本特征。

2.识记感染过程中5种表现的特点。

3.识记锐器伤的处置和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置。

4.理解传染病的流行现状。

5.理解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作用、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

6.理解传染病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7.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常见传染病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及评价。

课型:新授课

课时:

本章共10个项目,安排3个课时。

教学重点:

1.传染病的特征

2.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3.传染病的预防

4.消毒与隔离

5.传染病患者评估与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

6.医院感染及医院感染监测

7.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预防

8.医疗废物管理

教学难点:

感染的概念,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传染病的预防,消毒与隔离

教学过程:

1.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2.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

1.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概念是什么?

2.五种感染过程的表现各有什么特点?

3.传染病的常见护理诊断有哪些?

4.试举例说明什么是动物源性传染病。

5.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哪几类?

6.试述空气传播隔离的注意事项。

7.有皮疹的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8.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9.简述锐器伤的防范措施。

10.感染性废物有哪些种类?

板书设计:

传染病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除了对甲类传染病患者的病原携带者外,还应对乙类传染病 中的 _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2 .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 5 型,包括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3.阿米巴病痢疾病变主要在____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最明显。 4.水痘皮疹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 EHF 可通过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5 种途径进行传播。 6.甲型和戊型肝炎都以________________ 为主要传播途径。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 7.狂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损害最为明显。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钩体病黄疸出血型的主要死亡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狂犬病毒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传播,也可由____________,少数可在 ____________ 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的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有报告 _______________可传播狂犬病。 11.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处理原则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预防 _______________ 。 1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 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培养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优选

两全学案《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自主自学 (一)自学目标: 1.传染病的病因是什么?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3.如何预防传染病? (二)自学检测: 1.引起传染病的、和等生物称为病原体。结核病的病原体是,蛔虫病的病体是,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2.由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的疾病叫传染病,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和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人禽流感的传染源是,西尼罗热由传播。 3.能够散播病原体的叫传染源,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叫。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在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和相结合。 5.宋代我国就采用接种的方法来预防天花,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预防传染病的国家。 二.全程合作 (一)生生合作: 1.艾滋病被称为世纪瘟疫让人畏惧原因是什么?想一想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2.分析P73资料分析,引起流感的传染源是什么?传播途径是什么?易感人群是什么?

3.你能说出P75图8-3 所列举的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哪种措施吗? (二)师生合作: 1.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很多,请分析:①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②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③焚烧、深埋疫区活禽④限制疑似患者自由活动⑤接种疫苗⑥对环境消毒⑦检疫入境人员⑧体育锻炼⑨学校停学、空中课堂⑩医学巡查等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三大措施的哪一项?(请填序号) 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有; 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有; 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有。2.假如我们班有三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扩散,现在该怎么办呢?你所采取的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的 哪种措施? 三.全员提高 (一)统一观点: 1.传染病是由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等特点。 2.传染病要流行起来必须具备、和三个基本环节。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一般包括:、和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期。 (二)课堂检测: 1.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A.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B.艾滋病病毒 C.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D.流感患者

《传染病护理学》复习题

1.下列哪项检查结果阳性表明乙型肝炎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A.抗HBc B.抗HBe C.HBeAg D.抗HBs E.HBsAg 答案:C 2.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A.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B.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C.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D.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E.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11种 答案:B 3.关于消毒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消毒的种类包括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B.疫源地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C.终末消毒指预防性消毒 D.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所做的消毒措施 E.病室的日常卫生处理.餐具消毒等属预防性消毒 答案:C 4.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取:

A.碘酒消毒?? B.应用干扰素?? C.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答案:E 5.目前预防乙型肝炎的最佳措施是:? A.隔离病人? B.加强医院内消毒隔离及献血员检查?? C.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 D.搞好粪便管理及水源保护?? E.消灭蚊.蝇? 答案:B 6.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卧床休息 B.保肝药物 C.免疫制剂 D.抗病毒药物 E.维生素类药物? 答案: A? 7.下列哪一种生物制品可作为乙型肝炎的人工被动免疫:?? A.抗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胎盘球蛋白?? D.乙型肝炎疫苗?? E.特异性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答案: E? 8.艾滋病属于哪种隔离:? A.肠道隔离 B.虫媒隔离 C.接触隔离 D.血液隔离 E.呼吸道隔离 答案:D 9.目前认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性传播 B.静脉滥用毒品而传播 C.输血及血制品 D.母婴垂直传播 E.昆虫叮咬传播 答案: E 10.艾滋病的传染源是: A.猪 B.犬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肺结核B.贫血C.麻疹D.结膜炎 2.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宣传图画中,下列哪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生物媒介传播属于()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前三项都是 4.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 A.皮肤和黏膜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C.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D.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5.在下列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方式中,能被感染艾滋病的是 A.握手B.拥抱C.输患者的血D.共同进餐6.由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A.肺结核与乙肝B.近视眼与色盲C.坏血病与肿瘤D.高血压与贫血7.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A.艾滋病 B.感冒病 C.白血病 D.色盲病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染病传播和流行基本环节的是()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 9.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寄生虫 10.以下列方式与艾滋病患者接触,不会导致感染艾滋病毒的是 A.握手 B.共用注射器 C.不安全性行为 D.婴儿哺乳 11.下列不属于 ...传染病的是 A.糖尿病 B.狂犬病 C.肺结核 D.蛔虫病 12.下列有关蛔虫和蛔虫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蛔虫属于线形动物

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适于寄生生活 C.蛔虫病是遗传病 D.饭前便后洗手可预防蛔虫病 13.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C.消灭传播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疟疾属于寄生虫性传染病新课标第一网 14.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和卫生,因为皮肤是保卫人体的()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D.特异性免疫15.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和粘膜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C.淋巴结D.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16.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赫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给健康人,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幽门螺旋杆菌与酵母菌都属于细菌 B.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不是传染病 C.聚餐使用“公筷”可以防止传染幽门螺旋杆菌 D.抗生素对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没有效果 17.“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我校有部分班级的少量学生一旦患了“水痘”,学校要求立即开窗通风,并用消毒液消毒,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传染源 18.我国已经研制出的H7N9禽流感疫苗,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疫苗和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19.下列关于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 B.幼虫在纹沼螺体内繁殖,并进一步发育 C.虫卵在水中孵化成幼虫 D.幼虫从体内逸出,钻入人体发育成成虫

传染病护理学A卷

传染病护理学考试题A卷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B型题每题1分共45分) A型题: 答题说明:每题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 1、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 A急性肾衰竭B中枢性呼吸衰竭C肠梗阻D肠出血E中毒性心肌炎 2、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病人最恰当的饮食是 A 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B 高热量、低脂饮食 C 高蛋白、低脂饮食 D 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饮食 E 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 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A 病人 B 蚊虫 C 猪 D 鸟 E 鸡 4、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病犬 B 病人 C 食血蝙蝠 D 带病毒者 E 狐狸 5、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隔离到 A 体温恢复正常 B 腮腺肿胀完全消退C发热后3周 D 热退后3天E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再观察7天 6、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A 喉炎 B 肺炎 C 心肌炎 D 脑炎 E 胰腺炎 7、对稽留高热患儿,下列哪项对麻疹早期诊断最有价值

A 明显的上呼吸道炎症症状B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浮肿C 咳嗽和声音嘶哑 D 颈部淋巴结肿 E口腔內双侧第二磨牙所对的颊部黏膜可见针尖大小的灰白色点状粘膜斑 8、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最关键的措施是 A防鼠、灭鼠 B 防螨、灭螨 C 加强个人防护 D疫苗接种E加强食品卫生 9、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三类症状主要有 A 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少尿期B头痛、低血压休克、肾损害 C 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 D 发热、出血、肾损害 E 头痛、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 10、水痘皮疹的特点 A皮疹头面部多见,躯干部少见B皮疹的发疹顺序是疱疹-丘疹-斑疹-结痂 C恢复期会留瘢痕和色素沉着D皮疹向心性分布,一般不痒 E病程中在同一部位可看到不同形态的皮疹同时存在,为自限性疾病 11、登革热的临床特征 A 高热、皮疹、血小板增多 B 高热、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 C突起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 D 高热、出血、休克 E突起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症状、淋巴结肿大 12、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人的血象特点 A 白细胞总数下降 B 淋巴细胞明显减少 C CD4+ T淋巴细胞减少 D CD4/CD8<1.0 E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传染病和免疫教学设计 池上镇中心学校刘延香 一、课标分析 从课标中可读出以下主要内容: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地方措施。 ②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③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能力目标: ①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并说出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②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建立正确的传染病预防观。 ②了解自己接种疫苗情况,体会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关心。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学习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所以本章教材的学习是对后面学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做了一很好的只是铺垫,让学生真正做到健康的生活。

三、本章教材内容分析 1.本章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传染病及其预防免疫与计划免疫 2.重点: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②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③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3.难点: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②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四、学情分析: 传染病的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较多,但初中生了解的较少,价值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习惯死记硬背。不会灵活的运用到具体事例中。所以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利用学生身边熟知的传染病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升新的认知水平。 五、教材设计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⑴从生活引入 ⑵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用丰富的图片代替文字说明有助于形成概念。 ⑶小组合作 ⑷学生展示 ⑸精讲点拨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选修课 学分数:1.5 学时数:30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传染病护理学是内科护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传染病临床护理理论和实践。传染病护理是防治传染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009年9月,我国法定传染病已增至39种。在我国,传染病虽然已不再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但是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狂犬病、结核病和感染性腹泻等仍然存在,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新发传染病如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防治工作十分艰巨。 通过学习传染病护理学,使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要点;掌握传染病的评估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护理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传染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克服惧怕被传染的心理,培养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真正关爱患者,积极配合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本大纲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的第五版《内科护理学》,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传染病护理学分总论和各论部分,总论部分主要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传染病的共性,特征和规律,传染病的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等。各论部分重点介绍我国当前常见病的临床特点、流行特征、诊断、预防和护理等内容,同时关注学科进展和护理新理念、新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拓展。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讲授、自学、讨论、作业、角色互换、互动、幻灯、录像、实践等多种形式。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流行的基本条件。 2. 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和预防措施。 3. 了解传染病护理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方法,理解消毒、隔离方法和常见传染病的护理内容。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初步辨认常见传染病的症状,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 2.能够进行正确的卫生宣教和保健指导。 (三)素质目标: 1.能够科学、正确地认识传染病。 2.关爱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综合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2015·梅州)下列各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A) A.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乙型肝炎 B.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糖尿病 C.癌症、手足口病、艾滋病 D.小儿麻痹症、高血压、破伤风 2.禽流感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下列有关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该病毒属于噬菌体 B.病毒有成形的细胞核 C.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 D.病毒能够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3.属于病毒性传染病的是( B) A.细菌性痢疾B.流行性乙型脑炎 C.肺结核D.血吸虫病 4.传染病与其他疾病不同的特点是( C) A.潜伏期长,不易诊断 B.起病急,痊愈快 C.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D.潜伏期短,对身体损伤大 5.大灾之后要防大疫。芦山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 B)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预防接种 6.某医院接收一位“SARS”病人后,及时隔离并立即治疗,这一过程属于( A)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三者都是 7.下列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传播途径的是( C) A.患病毒性肝炎的病人 B.结膜炎病人用过的毛巾 C.患狂犬病的狗 D.艾滋病人用过的杯子 8.(2015·东营)图中的四幅漫画寓意人体免疫的防线,其中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 C)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对右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 B.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D.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练习题汇总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和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B.艾滋病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汗等体液传播C.HIV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D.HIV由一个细胞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2015年,寨卡病毒感染在南美洲暴发并在全球蔓延.该病毒是由蚊子传播的.母亲感染了寨卡病毒可致胎儿小头畸形.以下有关寨卡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结构简单,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寨卡病毒属于传染源 C.侵入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在免疫中属于抗体 D.消灭蚊子可以切断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 3.人类的下列行为中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 A.B.C.D. 4.疟疾由浸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块、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澶染病疟疾的传染源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C.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 5.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但我们不能因此歧视艾滋病患者.红丝带行动告诉我们,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被感染() ①交谈②共餐③握手④共用注射器⑤拥抱⑥被蚊子叮咬⑦一起学习⑧性接触.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⑦6.最近,部分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征.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 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 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 7.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D.探究病毒结构 8.我市某校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的健身倡议,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促进抗体产生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2021年1月考试《传染病护理学》考查课试题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2021年1月考试《传染病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提示:本材料为中医大2020年12月-2021年1月考查课课程复习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 1.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一般来说最常见的是 [A题].清除病原体 [B题].隐性感染 [C题].病原携带状态 [D题].显性感染 [E题].潜伏性感染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B 2.了解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有助于 [A题].疾病的诊断及确定检疫期 [B题].疾病的预防 [C题].估计疾病的预后 [D题].疾病的治疗 [E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A 3.我国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 [A题].鼠疫和霍乱 [B题].霍乱和天花 [C题].狂犬病和鼠疫 [D题].艾滋病和霍乱 [E题].非典型肺炎和艾滋病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A 4.关于皮疹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题].皮疹消退、脱皮不完全者,可用消毒剪刀修剪,忌撕扯 [B题].内衣应清洁柔软,勤换洗 [C题].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 [D题].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清洗 [E题].皮肤瘙痒重者,局部可涂擦止痒剂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C

5.标志为既往感染的免疫球蛋白是 [A题].IgD [B题].IgA [C题].IgG [D题].IgE [E题].IgM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C 6.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为 [A题].粪—口途径 [B题].血液/体液传播 [C题].母婴传播 [D题].性接触传播 [E题].呼吸道传播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A 7.麻疹病人眼结膜炎症时最合适的冲洗液为 [A题].生理盐水 [B题].0.01%新洁尔灭 [C题].70%乙醇 [D题].3%过氧化氢 [E题].0.05%洗必泰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A 8.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题].心肌炎 [B题].喉炎 [C题].肠炎 [D题].脑炎 [E题].支气管肺炎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E 9.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的隔离期为 [A题].出诊后5d [B题].出诊后6d [C题].出诊后7d [D题].出诊后8d [E题].出诊后10d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传染病护理

1.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 2.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 3.皮疹的分布特点对某些传染病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4.每一个传染病可由多个病原体引起。() 5.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目前仍是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 6.任何传染病都有一定的传染性。() 7.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属于地方性传染病。() 8.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9.母婴传播指病原体由胎盘方式给胎儿或婴儿。() 10.蠕虫病感染后一般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因而往往产生重复感染。()11.动物间的传染病,均可传给人类,引起严重传染病。() 12.空气、食物、土壤、用具均可成为某些疾病的传播途径。() 13.寄生虫病和虫媒传染病对自然条件的领域性多不明显。() 14.水痘的皮疹主要分布于躯干;天花的皮疹多分布于面部及四肢。()15.传染病的护理诊断中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病原体排出有关。() 三、填空题 1.传染病具有传染的特殊性,所以在传染病的护理中要强调、等。 2.传染科护士不仅要有和,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传染病的4个基本特征为、、和。 4.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有3个基本条件:、和。 5.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包括、。

6.传染病的皮疹形态可分为、、和。 7.传染病护理评估包括、、。 8 .严密隔离适用的病有、、、、、。 9.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为、、、、、。 10.对传染病病人必须做到五早,即、、、、。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时间是:() A.1989年9月1日B.1998年9月1日 C.1979年9月1日D.1989年10月1日E.1989年8月1日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免疫性B.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 C.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 D.有传染性、免疫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E.有病原体、传染性、免疫性3.某传染病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短时间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例,称为:()A.流行B大流行C散发D暴发E以上都是 4.构成传染的最基本因素是:() A.机体免疫状态 B.病原体 C.季节变化 D.传染途径 E.年龄 5.下列试验哪项属于血清学的凝集反应:() A.补体结合试验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与自测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复习与自测 一、复习目标: 1、说明传染病的病原体、定义、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3、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4、免疫的概念及类型 5、人体中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 6、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7、免疫的功能和计划免疫 二、知识整合: 三、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 ) A 患乙型肝炎的人 B 家里健康的猫、狗 C 乙肝病人用过的杯子 D 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2、下列分泌物中,具有免疫作用的是( ) A 泪液 B 胰液 C 胆汁 D 激素 传染病 传染源:能散播 的 或 。 传播途径:指 由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以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 缺乏 而易感染该病的人。 流行的基本环节 控制传染源:如: 切断传播途径:如: 保护易感人群:如 预防措施 定义:由 引起,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具有 性和 性。 免疫 人体的三道防线 免疫 免疫 第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组成: 和 功能: 第二道防线 组成: 和 功能: 组成: 和 功能: 免疫的功能 抵抗 侵入,防止疾病产生 清除体内 、 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 和清除体内产生的 细胞,(如 ) 计划免疫 疫苗:杀死或减毒的 制成的生物制品。 定义: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 目的。 意义: 。 传 染 病 和 免 疫

3、免疫的功能不包括() A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B受伤后的组织修复C清除体内衰老细胞 D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4、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可有效避免因输液而引起的疾病的传播该项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三项都对 5、皮肤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这主要是因为病人()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6、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 7、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 A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人体内 B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 C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D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 8、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确定每年8月1日-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目的是让全社会理解母乳喂养的价值和意义,使更多的婴儿能得到母乳喂养,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提倡母乳喂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婴儿喜欢喝母乳 B母乳喂养简单、方便 C母乳喂养可以少花钱 D母乳营养丰富,并含抗病物质 9、自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拉响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警报,并且已有全球发展趋势。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人们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措施,下列哪项不是属于切断“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的措施() A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B室内经常雾化消毒 C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D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10、对艾滋病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A死亡率非常高 B是由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 C可通过蚊虫叮咬而被传染 D可通过毒品注射、性滥交传染 11、免疫是人体的基本功能。下列现象属于免疫的是() A扁桃体发炎 B胃肠蠕动 C跑步喘气 D天热时皮肤出汗 12、国家商务部规定,从2007年7月1日起,不得销售散装冷冻水饺、汤圆等速冻食品。速冻面M食品必须真空包装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病原体 13、自2002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围,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肝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B接种乙肝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 C乙肝疫苗对儿童来说属于抗体D接种乙肝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14、2004年初禽流感曾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疫区病禽采取深埋或焚烧措施。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这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 15、我国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有计划地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预防接种,比如通过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接种的卡介苗属于抗原 C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D接种卡介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16、在进行传染病基本情况的相关调查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通过书刊、报纸、互联网等收集资料B与甲流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

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师院附中李忠海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等。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3.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4. 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5.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 (2)切断传播途径:如传染病流行期,在教室喷洒消毒液。 (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 (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融解。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3)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2. 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

1-传染病学总论-教案

1-传染病学总论-教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传染病学授课专业班级11临本9班学时 2 授课题目(章)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2、熟悉传染病的概念、学习传染病的目的。传染病发病机理、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 3、了解传染病学的发展现状,诊断与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 2、教学难点:传染病发病机理和流行过程。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 总论100分钟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多媒体 参考资料: 《传染病学》翁心华,施光峰编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郝彩 玲 2015 年1 月12 日

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总论 概述 传染病的概念: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一)消除病原体 (二)病原携带状态 (三)隐形感染 (四)潜伏性感染 (五)显性感染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一)侵袭力 (二)毒力 (三)数量 (四)变异性 四、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 (一)非特异性免疫 (二)特异性免疫 第三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入侵部分 (二)机体内定位 (三)排出途径 二、组织损伤的机制 (一)直接损伤 (二)毒素作用 (三)免疫机制 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一)发热 (二)代谢改变 第四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总100分钟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一)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三)人群易感性 二、疫源地 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一)自然因素(二)社会因素 第五节传染病的特征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一)有特异性病原体 (二)有传染性 (三)有流行病学特征 (四)有免疫性 二、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一)传染病发展的规律性和阶段性 (二)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三)临床类型 第六节传染病的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二、临床资料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资料 (一)一般常规检查项目 (二)病原学检查 (三)免疫学检查 第七节传染病的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方法 (一)一般支持疗法 (二)病原疗法 (三)对症疗法 (四)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 (五)康复治疗 第八节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一)消毒15分钟10分钟10分钟15分钟

传染病总论

共患病:流感、痘病、狂犬病、乙脑、口蹄疫、结核、布病、炭疽、链球菌、大肠、沙门、巴氏、破伤风、葡萄球菌等; 猪病: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细小、圆环、胃肠炎、腹泻、丹毒、喘气病、副猪、传胸等; 禽病:新城疫、传支、传喉、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毒、减蛋综合征、白血病、网状内皮增生病、鸭瘟、鸭肝炎、鸭坦布苏病等、安卡拉病 免疫抑制病 ◆猪病:猪伪狂犬、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 ◆禽病:禽流感、法氏囊病、传染性贫血、白血病、网状内皮增生综合征、马立克氏 病等 1、现状、存在问题、与国外差距 ?发展非常迅速, 水平很高,成果很多,成就显著,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热门学科?问题也很多:新病不断出现,老病不断变化,交通和饲养密度增加了传染病发生的机会,加大了防治难度 ?发展不平衡:与国外有差距,很多方面需要改进,例如研究策略、方向、体制、教育方式、方法、服务体系,政策法规等 2、我国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疾病种类增多,死亡率高 2)发病非典型化和病原出现新的变化 3)某些细菌性疾病危害加大,饲养密度大、应激因素多、滥用抗菌药物、免疫抑制病 4 )多病原混合感染和复合征使疾病更为复杂 5 )兽药及生物制品的研究和质量不能满足养殖业需要 6)新病不断出现:猪、禽、人种类多,流行广(世界性),传播快(短期内扩散,相继暴发,流行性),传播途径多,危害大。几乎多病为灾难性 7)无特效疗法,一些可紧急接种,有些则顺其发展听天由命 8)免疫抑制病严重(MD、IBD、CIV、ALL、REV、RED、PCV 、PRRSV、PRV等) 9)食品安全最大问题、病原体残留,药物残留 3、应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1、依法办事、规范市场、严惩腐败 2、防疫意识:环境卫生、消毒、处理好病尸、各项制度及其落实 3、重视科学饲养管理、预防为主, 重点不是看病治病 4、疫情测、报,监测网络、服务体系 5、抓好疫苗接种、减少兽药使用 6、重视人员社会责任感、素质提高 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动物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传染病护理学重点

1.感染: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1)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病理变化轻微,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体征,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传染病以隐性感染最常见。 (2)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使机体发生组织损伤,导致病理改变,出现临床特有的症状、体征。 (3)病原携带状态:系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表现的状态。小于3个月称急性~,超过3个月称慢性~。(4)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某个部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限而不引起机体发病,但又不能将病原体完全清除,病原体潜伏于机体内。常见于结核病、疟疾。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作用:(1)侵袭力: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如:侵袭能力、溶组织能力、穿透力等。(2)毒力:包括外毒素、内毒素及毒力因子。(3)数量:同一病原体,入侵数量常与其致病能力成正比;不同传染病中,引起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差别较大。(4)变异 3.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对进入体内异物的一种清除机制,通过遗传获得,无抗原特异性,又称为先天性免疫。①三大天然屏障-皮肤、血-脑脊液、胎盘;吞噬作用;体液因子。②吞噬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非特异性吞噬功能。③体液因子:包括补液、溶菌酶和各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等。(2)特异性免疫:通过对抗原识别后产生的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是通过后天获得的一种主动免疫。包括由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传染后免疫。 5.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①病人;②隐性感染者;③病原携带者;④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①空气、飞沫、尘埃--呼吸道;②水、食物--消化道; ③手、玩具、用具--接触传播;④媒介昆虫--分为生物性和机械性传播;⑤血液、血制品、体液--见于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⑥土壤 (3)人群易感性: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6.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①甲类: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城镇6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h;②乙类:严格管理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甲类管理,还包括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12h 内上报;③丙类:10种。 7.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1)粪-口传播: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2)体液和血液传播:乙型、丁型、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3)母婴传播:主要经胎盘、产道分娩、哺乳和喂养等方式传播,亦是HBV感染的一种重要传播途径。 8.肝炎病毒病原学检测(标记物)⑴甲型肝炎:①血清抗-HAV-IgG,:近期感染指标,是确诊甲型肝炎最主要的标记物。②血清抗HAV-IgG:保护性抗体,见于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或

传染病总论

总论 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的有传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病原微生物(朊毒体、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 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 传染病学是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重点在于研究各种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这里强调对于传染病“防”更重于“治”。历史上,传染病对人类世界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和自然灾害,其目前被有效控制,其对人类造成损失的地位已被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超过,这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对传染病的预防。 回顾一下传染病的历史 鼠疫三次世界大流行 公元6世纪:中东、北非、欧洲;持续半个世纪;死亡人数约1亿左右。 公元14-17世纪:欧洲、亚洲、非洲北海岸。仅欧洲死亡人数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 公元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波及32个国家,死亡人数1300万。 20世纪以来,仍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有鼠疫的流行,我国从50年代开始开展大规模的鼠疫疫源地根除和防治工作,使人间鼠疫的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一些静息多年的鼠疫疫源地又相继出现新的鼠疫动物病活动。 天花(Smallpox)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无药可治,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天花是世界上危害人们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几千年来,使千百万人死亡或毁容。 在史前时代应该已经有这种疫症,距今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这一点已被考古学家所证实。他们从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的脸部、脖子和肩膀上,都找到了患过天花所造成的外形丑陋、皮疹发作过的印迹。他们据此推断,可能早在3000年前的时候,天花就开始袭击埃及了。 在1519年,天花随西班牙人进入美洲大陆,及至16世纪末,美洲生存下来的人口估计仅100万。 明朝末年,清兵入关时,有大量的满人死于天花,《清史稿》称:“满洲兵初入关,畏痘,有染辄死。”16-18世纪,每年死于天花的人数,欧洲约为50万人,亚洲约为80万人,而整个18世纪欧洲人死于天花的总数,则约在1.5亿人以上。 18世纪,天花到达世界上最后一个尚未被它蹂躏的澳大利亚,杀死了50%的澳大利亚原住民。19世纪至20世纪初,天花依然横行无忌;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下半叶。 目前天花已被消灭要归功于“种痘” 我国史料记载公元1682年时,康熙皇帝曾下令各地种痘。人痘接种法的发明,很快引起外国注意,“康熙时,(公元1688年)俄罗斯遣人至中国学痘医”。这是最早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种人痘的国家。种痘法后经俄国又传至土耳其和北欧。公元1717年,英国驻土耳其公使蒙塔古夫人在君士坦丁堡学得种痘法,随后欧洲各国和印度也试行接种人痘。十八世纪初,突尼斯也推行此法。公元1744年杭州人李仁山去日本九州长崎,把种痘法传授给折隆元,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医宗金鉴》传到日本,种痘法在日本就广为流传了。其后此法又传到朝鲜。十八世纪中叶,我国所发明的人痘接种术已传遍欧亚各国。我国发明人痘接种,这是对人工特异性免疫法一项重大贡献。后面我们要讲什么是人工特异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