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花园施工技术

雨水花园施工技术
雨水花园施工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92261255.html,

雨水花园施工技术

作者:赵振杰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第16期

摘要:雨水花园可以有效地控制径流污染,削减径流流量和峰值流量,在国内具有广阔

的发展前景。该文介绍了雨水花园的施工技术,提出了关键参数,旨在为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雨水花园;施工技术;建设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9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6-0104-02

雨水花园是通过自然或人工挖掘而形成,具有审美性和生物保水功能的渗透性洼地。雨水花园常常把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汇聚并吸收,在植物和基质的作用下,使得雨水得以净化,并使其不断渗入土壤。雨水花园不但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设施,也是一种雨水利用设施。在国外,雨水花园施工技术比较成熟。比如,在美国马里兰州乔治郡,率先制定了雨水花园设计手册,通过不断深入研究,相继有北卡罗来纳州、威斯康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指导手册。在我国,对雨水花园的实验研究和现场检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气候、表层土质、水文及面源污染特性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建造国内雨水花园时,应该根据我国当地的不同特点,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本文对雨水花园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也为其他城市雨水花园建设提供借鉴。

2 雨水花园施工技术措施

2.1 选择位置雨水花园的位置选择比较关键。在具体位置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雨水花园的边线距离建筑基础至少2.5m,这样可以避免侵蚀建筑基础;不能靠近供水系统或水井周边,也不能选择在经常有积水的低洼地带,因为这样的选择会减缓雨水下渗,致使雨水长期积存在雨水花园中,不但不利于植物生长,也容易导致蚊虫滋生;如果把雨水花园建造在比较平坦的地方,则利于雨水花园的维护;而且在建造雨水花园时,尽可能选在阳光充足面,避免建在大树下。

2.2 土壤渗透性检测检测雨水花园场地内土壤的渗透性是建造雨水花园的前提。沙土和沙质土壤是比较适合雨水花园建造的。在建造雨水还原前,通过简单的渗水实验就能够检测出该地方是否适于建造雨水花园。方法是:在该地挖一个大约15cm的小坑,然后注满水,如果在24h后,水没有下渗完全,说明该地块不适合建造雨水花园。如果遇到渗水性比较差的土壤,我们也可以采用局部土壤处理。按照2∶1∶1的比例,将沙土、腐殖土、表层土进行混合。

2.3 确定结构及深度在构造方面,雨水花园可以分为以下5个部分:

国外雨水花园建设实践及经验启示

1.雨水花园的内涵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基于低冲击开发理念的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雨水花园近年来在许多发达国家被广泛地用于雨洪控制与径流污染控制系统,也可作为一种生态型的雨水间接利用设施。雨水花园是城市雨洪处理的终端,是以生态滞留池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较小尺度的绿地景观但是随着雨水花园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人们认识到雨水花园无论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雨洪调节还是景观效益都异常出色,于是在规划设计领域产生了众多的融合雨水花园技术的绿地景观类型。 2.国外雨水花园的发展阶段 2.1 第一阶段——生存保障要求 古人对于雨水的利用,最初是为解决生存保障的要求。雨水利用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前的玛雅文化时期,在南美的秘3、墨西哥等地,会发现大片梯田与绵延的渠道,从而印证了当时的马丘比丘人得以生活于此。公元前1000年,在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等南美地区,村民为了利用雨水而采用不同形式加以蓄集。在北美地区,科罗拉多人通过建造小型堤坝截留雨水,用于蔬菜种植。同样在亚洲日本,人们利用倒梯形集雨道将雨水用作农作物种植,古代阿拉伯人则利用宫殿檐壁收集雨水,作为生活之用。公园1000年左右,在降雨量极少的盖夫沙漠地带,古代纳巴泰人就创造了径流收集系统,将少之又少的雨水汇集起来用于浇灌庄稼。同样,古罗马人更是将水廊、水池、水窖等集雨设施用作生活与生产。在现代社会,人们甚至通过卫星系统看到了古代埃及建造的径流收集系统和撒哈拉沙漠东南部的集水灌溉系统。 2.2第二阶段——生活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雨水将成为21世纪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最主要途径,自20世纪60年代起,对雨水利用的研究得到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也相应出台。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国外对于雨水集蓄的技术日臻成熟,主要分为生活应用与农业灌溉两方面。

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水花园建设浅析 储燕燕

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水花园建设浅析储燕燕 发表时间:2017-11-10T17:34:44.7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作者:储燕燕 [导读]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用水短缺以及雨洪灾害等问题频发,城市建设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 杭州绿风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用水短缺以及雨洪灾害等问题频发,城市建设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雨水花园,是雨洪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地表径流、净化雨水以及雨水下渗和循环利用等方面,功能和作用非常的显著。本文先对雨水花园的建设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新形势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发展,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雨水花园;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研究 近年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以致于各种极端天气频繁而至,大风、强降雨等天气时常见诸报端,因雨量不平衡,2017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呈现北方干旱、南方洪涝之势。如下图所示,因连日来强降雨,广西等地出现了城市洪涝灾害,群众受灾严重。 第一,蓄水层。该层处于雨水花园的最上层,可以暂时的储存雨水。当雨水汇集于此时,缓慢的下渗。 第二,覆盖层。这一层可以防止雨水快速的蒸发,对于土壤湿度的有效保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预防此时的土壤出现板结;保持土壤的湿度,是确保微生物活性的有效方法,而且在提高微生物对有机物分解效力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值得一提的是,覆盖层能够有效减轻雨水的冲刷,通常多用树皮以及树叶进行覆盖。 第三,换土层。该层不仅能够对绿植供给生长所需的养分,而且可以游戏的过滤雨水,对各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物等起到净化吸附的作用。 第四,砂层或者透水土工布。该层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上层土进入砂层,以免将砂层穿孔管堵塞。 第五,砾石层(其中布设了型号为DN100-150的穿孔排水管)。该层的主要作用在于游戏隔绝雨水花园附近的土质,防止其他土质对其进行侵入,而且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可在其内部埋设穿孔管,将过滤的雨水及时的排入江河或者利用系统。 第六,溢流竖管。当雨水超过了最大储存容量以后,多余的雨水可以随之溢流口排入到排水管道之中,以免造成上述水灾。 2、不同类型的雨水花园建设要求 (1)渗透型结构要求 对于渗透型雨水花园结构而言,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过滤以及下渗和地表径流控制等方面,其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基本架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即可。对于超过承载极限的雨水而言,可经溢流管直接排至排水系统。 (2)储存型结构要求 对于储存型的雨水花园而言,其主要是以雨水的存储以及利用为目的,在雨水花园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雨水过滤后水质达标。对于该种类型的雨水花园,应当完善其过滤功能,建议与缓冲带、屋顶花园以及植草沟等配合使用。对于植被缓冲带或者植草沟等,从功能上来讲,可沉淀污染物、悬浮物,并且将雨水排入雨水花园,过滤净化后经穿孔管流至储水设备,用于道路喷洒、绿地浇灌等。 (3)与雨水花园配合使用的生态设施 第一,屋顶花园。作为过滤和净化雨水的一种生态措施和方法,屋顶花园的存水经一次过滤,滋养植物后流进雨水花园,在对其二次过滤。

雨水花园结构

雨水花园结构 【篇一:雨水花园综述】 雨水花园综述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地表径流和雨水循环问题出现,这同时也引发了水资源浪费与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雨水花园 的推广、建设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雨水花园是一种 生态可持续的雨洪管理以及雨水利用设施,具有低成本、高效能、 建造简单等优点。 本文首先阐述了雨水花园的定义及其源流,介绍了雨水花园的功能与类型;然后,针对中国现状,就雨水花园如何在国内发展提出了 建议。 关键词:雨水花园;雨水利用;水循环 abstract:more and more storm water and rain circulation problem come up as the urbanize acceleration.at the mean time,thats why water waste and urban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get focused.set up rain gargen is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methods.the rain garden is an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facility used for storm and flood control and utilization. it has advantages of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and easy constructing.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he definition of rain garden and its origin are expounded first, and its functions and types are introduced. after tha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some suggestions on rain garden developing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ain garden; rainwater utilization;water circulation 1.绪论 1.1 城市化与雨水问题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2020年之前,我国将延续改革开放20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势头,城市进程的加快,大量硬质不透水材料投入到城市建设当中,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自然 上地被不透水材料所覆盖。它们密闭而不透水,因此雨水不能及时 渗入地下,从而使自然界的水循环受阻。我国又是一个严重缺水的 国家,许多城市主要依靠地下水资源供给城市用水,而城市中大面 积不透水的地面导致大量雨水从城市下水管道中流走,不能渗入地

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水花园建设浅析

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水花园建设浅析 摘要: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飞速发展,大多数城市绿色下垫面被破坏,城市水文循环系统受到严重干扰。在当前海绵城市建设浪潮中,雨水花园技术为恢复城市基底的涵水性提供了新的“绿色突破口”,通过阐述雨水花园的理论基础、类型结构、规划要点等,以期为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雨水花园;生态效应;雨洪管理;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遇前所未有的水资源危机,城市内涝严重,下垫面过度硬化,自然绿地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有一半以上的国土地处干旱、半干旱以及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结构性缺乏更加严重。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人口和产业集中在江河湖沿岸地区,甚至处于泛洪区内,加之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集中等特点,使大多数城乡地区不可避免地遭受洪涝灾害威胁。水资源短缺与水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以工程措施改造水环境、解决水问题,取得很大成就在当前水资源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将雨水进行再利用,弥补先天水源不足,缓解城市水问题。我国雨水花园技术尚处

于发展初期,收效微弱,利用率低。人们一直视雨水为废弃物,长期以来“一排至之”的做法,不仅浪费了雨水资源,同时也破坏了城市水系统的循环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急需建立一套“渗、滞、蓄、净、用、排”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应对水危机,助力海绵城市建设进程 1 雨水花园的理论基础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源于人类对于未来社会的担忧,最早应用于林业生产方面。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将其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不危及下一代人的生存,又使下一代人的需要和生活得到保证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雨水利用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首先,城市水资源日益短缺,地下水的开采过度以及雨水的初级污染加剧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季风性气候影响,许多城市内涝严重,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针对水资源短缺与城市雨洪灾害两大主要矛盾,实现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再利用,改善城市水循环系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1.2 生态设计理论 18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迈进工业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变暖、城市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

雨水花园施工图

雨水花园施工图 【篇一:2015年12月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下表为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1347的评分表,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时设计单位应根据项目情况相应填写达标情况、自 评得分、不参评分及评分计算表。 a.1节地与室外环境 【篇二:如何画小区景观施工图】 调查和分析阶段 一)掌握自然条件、环境状况及历史沿革 1、甲方对涉及任务的要求及历史沿革 2、城市绿地总体规划于公园的关系,以及对公园设计上的要求。城 市绿地规划图,比例尺为1:5000(1:10000)。 3、公园周围的环境关系,环境的特点,未来发展情况。如周围有无 名胜古迹、人文资源等。 4、公园周围城市景观。建筑形式、体量、色彩等与周围市政的交通 关系。人流集散方向,周围居民的类型。 5、该地段的能源情况。电源、水源以及排污、排水,周围是否有污 染源,如有毒害的工矿企业、传染病医院等情况。 6、规划用地的水文、地质、地形、气象等方面的资料。了解地下水位、年与月降水量。年最高最低气温的分布时间,年最高最低湿度 及其分布时间,季风风向、最大风力、风速以及冰冻线深度等。重 要或大型园林建筑规划位置尤其需要地质勘察资料。 7、植物状况。了解和掌握地区内原有的植物种类、生态、群落组成,还有树木的年龄、观赏特点等。 8、建园所需主要材料的来源与施工情况,如苗木、山石、建材等情况。 9、甲方要求的园林设计标准及投资额度。 (二)图纸资料(由甲方提供) 1、地形图。根据面积大校提供1:2000、1:1000、1:500园址 范围内总平面地形图。图纸应明确一下内容:设计范围(红线范围、坐标数字);元址范围内的地形、标高及现状物(现有建筑物、构 筑物、山体、水溪、植物、道路、水井,还有水系的进出口位置、 电源等的位置。现转物种要求保留利用、改造和拆迁等情况要分别

国内外八个高颜值的雨水花园项目案例

国内外八个高颜值的雨水花园项目案例 森林中的雨水花园位于路易斯安那西北部的这片私人 居住区占地5英亩,斜坡上种满了松树和当地的一些树木。这条山沟是周围大约100英亩的森林的排水廊道,它流通于居住区西边界的南、北方向。雨后山沟的水位可以上升到比平时高8到10英尺的地方。居住区附近先前的红河流域形 成了陡峭的河绝壁,绝壁周围是茂密的树林,这些景色形成了居住区的东边界。他们还对大门入口、车道以及住宅旁包括道路、墙壁、走廊、泊车区和雨水收集系统等在内的花园区域进行了规划。车道是两边突起呈曲线形的石状结构,车道比山沟的最高水位线略高,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避免雨水季节受雨水影响。这里大多的森林都得到了保护,除此之外还另种植了很多其他的树木。 爱丁堡雨水花园 爱丁堡雨水花园是为了给公园中的树木提供水分而建立的,同时也为整个的公园提供装饰性的作用,给人一个放松休闲的场所。墨尔本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干旱,这个雨水花园有效解决了这个干旱难题。经过设计,整个的雨水花园每年将吸收16000公斤的固体悬浮颗粒,同时通过植物生长吸收160公斤的营养盐、氮等一些元素,减少垃圾产量。同时地下存水的过滤水将达200千升,提供每年公园所需灌溉水的60%。

54广场和宾夕法尼亚大道雨水花园 之前被称作54广场和宾夕法尼亚大道2200号,是一个充满动感富于变化的混合功能开发区,与华盛顿环形区、23街和宾夕法尼亚大道相接,离白宫西北方向仅6个街区的距离。水景是大雨洪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收集基地中所有的雨水。接下来雨水通过雨洪过滤装置,排入位于庭院下五层停车库中容量7500加仑的蓄水池。开发区的屋顶包含8000平方英尺广阔的绿色屋顶,形成微气候,降低当地的热岛效应,提供鸟类栖息地,为建筑隔热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屋顶径流。 接下来雨水通过雨洪过滤装置,排入位于庭院下五层停车库中容量7500加仑的蓄水池。这些水被不断地循环,通过水生植物水景进行处理,提供补充性过滤。收集的水还将在整个生长季节中用于庭院植被的灌溉。波特兰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位于俄勒冈州会议中心的延伸地带,此项目不仅巧妙地解决了雨水排放和过滤的问题,同时还创造了优美的景观环境空间。雨园和南面大楼的入口相连,游人能从室外观景台上观赏到园内的景观和雨水处理装置的构成。雨园中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水渠和池塘让游人和当地居民直观地了解 到了雨水被收集和净化的过程。 雨水花园由:叠水体系、石材体系、植物体系三大体系组成。雨水花园在造型上通过一系列浅滩小瀑布以及被玄武岩堰 分隔而成的串联水池的做法,减缓了暴雨流下来的速度。一

植草沟、雨水花园施工

植草沟、雨水花园施工 在施工准备阶段应:A、建造或安装临时排水、保土措施;B、放线定位开挖区;C、应尽可能保留区域内现有种植物。 ①土方开挖工作采用型机械配合人工施工,沟槽地面不应; ②沟槽开挖后清理底部及侧壁的石块、树根等,以防止破; ③沟槽开挖后,根据设计要求立即铺砂,铺砂后不得采用; ④砾石层应采用土工布与土壤层隔离,挖掘面应便于土工; ⑤施工时不得有泥土、树叶等杂物进入砾石层中; ⑥回填渗透管沟上层土壤时,管顶上部500㎜以内不得; ⑦沟槽开挖后清理底部及侧壁的石块、树根等,以防止破坏土工布、土工布开挖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沟槽侧壁稳定。 ⑧沟槽开挖后,根据设计要求立即铺砂,铺砂后不得采用机械碾压。 ⑨砾石层应采用土工布与土壤层隔离,挖掘面应便于土工布的施工与固定。砾石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铺砌砾石层时应按照30㎝一层,夯实再铺下一层。铺设穿孔管时,管道下层砾石应夯实。穿孔管坡度应严格保证,施工时不得有土块、树叶等进入穿孔管中。 ⑩回填渗透管沟上层土壤时,管顶上部500㎜以内不得回填直径大于100㎜块石;500㎜以上部分,不得集中回填块石。应按照土壤上层建筑设施要求进行夯实。渗透设施回填土壤前应测试其渗透系数,当渗透系数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回填,回填时不应夯实。

11 土方开挖工作采用型机械配合人工施工,沟槽地面不应夯实并避免超挖,超挖时不得用超挖土回填,应用碎石填充。 施工注意事项: ①在施工前,对现状地下管线及隐蔽物进一步探查; ②土方开挖工作采用型机械配合人工施工,沟槽地面不应夯实并避免超挖,超挖时不得用超挖土回填,应用碎石填充。 ③沟槽开挖前制定土方开挖、调运方案和沟槽降水、支撑等安全措施、在地面上划出开挖轮廓线,并对已有地下水管线或构筑物的位臵做出标记,开挖时请有关管理单位现场监督。 ④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根据该地区土层的渗透能力、降水深度、施工设备条件等选定。地下水位降至槽底最低点以下0.3~0.5m,沟槽内不得积水,严禁在水中施工。 施工时做好周围厂区及城市排水管道来水的排水工作,确保施工的正 常进行。

雨水花园施工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92261255.html, 雨水花园施工技术 作者:赵振杰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第16期 摘要:雨水花园可以有效地控制径流污染,削减径流流量和峰值流量,在国内具有广阔 的发展前景。该文介绍了雨水花园的施工技术,提出了关键参数,旨在为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雨水花园;施工技术;建设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9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6-0104-02 雨水花园是通过自然或人工挖掘而形成,具有审美性和生物保水功能的渗透性洼地。雨水花园常常把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汇聚并吸收,在植物和基质的作用下,使得雨水得以净化,并使其不断渗入土壤。雨水花园不但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设施,也是一种雨水利用设施。在国外,雨水花园施工技术比较成熟。比如,在美国马里兰州乔治郡,率先制定了雨水花园设计手册,通过不断深入研究,相继有北卡罗来纳州、威斯康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指导手册。在我国,对雨水花园的实验研究和现场检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气候、表层土质、水文及面源污染特性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建造国内雨水花园时,应该根据我国当地的不同特点,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本文对雨水花园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也为其他城市雨水花园建设提供借鉴。 2 雨水花园施工技术措施 2.1 选择位置雨水花园的位置选择比较关键。在具体位置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雨水花园的边线距离建筑基础至少2.5m,这样可以避免侵蚀建筑基础;不能靠近供水系统或水井周边,也不能选择在经常有积水的低洼地带,因为这样的选择会减缓雨水下渗,致使雨水长期积存在雨水花园中,不但不利于植物生长,也容易导致蚊虫滋生;如果把雨水花园建造在比较平坦的地方,则利于雨水花园的维护;而且在建造雨水花园时,尽可能选在阳光充足面,避免建在大树下。 2.2 土壤渗透性检测检测雨水花园场地内土壤的渗透性是建造雨水花园的前提。沙土和沙质土壤是比较适合雨水花园建造的。在建造雨水还原前,通过简单的渗水实验就能够检测出该地方是否适于建造雨水花园。方法是:在该地挖一个大约15cm的小坑,然后注满水,如果在24h后,水没有下渗完全,说明该地块不适合建造雨水花园。如果遇到渗水性比较差的土壤,我们也可以采用局部土壤处理。按照2∶1∶1的比例,将沙土、腐殖土、表层土进行混合。 2.3 确定结构及深度在构造方面,雨水花园可以分为以下5个部分:

雨水花园

1.城市道路的雨洪现状 城市道路是承担城市交通的重要载体,其通常程度是制约城市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然而,随着城市暴雨的日趋增加,城市道路的积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对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城市道路的雨洪问题主要有:1)城市道路积水点分布范围广、数量多。积水点是指城市中降雨强度小于50mm/h,雨后路面积水深度超过30cm,且雨后1小时内未能排除积水的地段。2)城市道路积水点主要分布于低洼空间与城市之路。 2.城市广场的雨洪现状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人流量大,空间使用效率高,尤其具有疏散作用的商业广场和交通广场,对于城市步行交通的组织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广场雨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广场中不透水面积过大,2)广场空间地势较低,3)广场及其周边场地内排水设施不完善。 3.城市住宅区的雨洪现状 城市住宅区是城市面积中面积最大的城市空间,在城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但同时,城市住宅区也是城市雨洪泛滥的重要空间。在城市现有的部分住宅区中,有积水严重,久排不出的现象,有些甚至还有雨水倒灌的现象,给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究其原因在于管道排水能力不足和住宅区地势低洼。 一、雨水花园设计与建设的理论基础 雨水花园指在城市地势较低的地方种植乔木、灌木和花草等植物的一种工程设施,其雨水利用院里是将雨水通过植物的截流与土壤的下渗作用过滤、净化雨水,以达到消减雨水径流量的作用。它是城市暴雨最佳管理措施中的一项集技术,近年来在许多发达国家被广泛地用于雨洪控制与径流污染控制系统,也可作为一种生态型的雨水间接利用设施。 最早的雨水花园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郡,该区每一栋住宅都配建有30~40平方米的雨水花园。它的建造被证明是高效而又节约的。建成后对其进行了数年的追踪监测,结果显示雨水花园平均减少了75~80%地面雨水径流量。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雨水利用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方面,城市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过多开采地下水以及雨水的污染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在多雨季节很多城市洪水泛滥成灾,给人民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和损失。抓住水资源短缺与城市雨洪灾害这些主要矛盾,实现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再利用,同时改善城市水循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城市的雨洪灾害,变害为利,而且能够实现雨水资源的再利用,促进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雨水花园作为一种生态型的雨水控制与利用措施,是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角度出发,将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相结合,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生态规划设计理论的倡导下,要求规划设计充分尊重自然的肌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再利用与再循环。雨水花园就是利用了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利用乡土植物与土壤的截留、净化与渗透雨水的作用,将城市的雨水资源有效的收集与利用,改善城市的水循环,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再利用。 在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灰色基础设施”的作用下,城市雨水难以渗入地下,形成了开发后远高于城市开发前的雨水径流总量和径流速度,导致了城市雨洪灾害的发生。在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指导下,一系列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应运而生,这些措施是模仿自然的生态方法进行工程的规划与建设,通过集蓄、下渗、截留、调蓄、蒸发、蒸腾等原理及人工技术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