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0029-2000探井酸化压裂作业技术规程

Q/SY

探井酸化压裂作业技术规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发布

Q/SY TZ 0029-2000

目次

前言................................................................................. II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2 术语 (1)

3 酸化作业技术规程 (1)

4 加砂压裂作业技术规程 (2)

I

Q/SY TZ 0029-2000

II

前言

本标准由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归口单位: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本标准起草单位: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永洪

Q/SY TZ 0029-2000

探井酸化压裂作业技术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探井酸化压裂作业的各种技术、安全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塔里木探区的探井酸化压裂作业。

2 术语

基质酸化:施工时在井底压力低于地层破裂压力条件下将酸注入近井地带,达到解除井眼附近污染堵塞的目的,又称为解堵酸化。

压裂酸化:施工时在井底压力高于地层破裂压力条件下向地层中注酸或压裂液压破地层,形成人工裂缝,该裂缝在酸液的刻蚀作用下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酸蚀裂缝,提高地层的渗流能力。据其工艺特点又称为酸压或深度酸化。

加砂压裂:施工时在井底压力高于地层破裂压力条件下向地层中注压裂液压破地层,通过注入携砂液将人工裂缝用支撑剂(石英砂或陶粒)支撑起来,形成一条或多条高导流能力的人工裂缝,达到提高地层渗流能力的目的。

3 酸化作业技术规程

3.1 酸化作业施工准备

3.1.1 施工设计

设计方依据施工井的具体情况和施工目的作出施工设计,经主管部门审核审批后方可执行。主要内容包括:

a.酸液体系选择

在碳酸盐岩地层酸化主要采用以盐酸为主体的酸液体系。根据对盐酸反应性控制方法上的不同,酸液常用的有常规酸、胶凝酸、泡沫酸、乳化酸、变粘度酸等。

砂岩地层酸化主要采用土酸酸液体系。根据地层温度、岩矿分析实验结果可选择常规土酸、缓速土酸、有机土酸、自生土酸、醇土酸、氟硼酸等。地层碳酸钙含量较高时,应采用盐酸预处理。

b.施工工艺确定

根据酸化目的不同,可以选择的酸化施工工艺有:常规酸解堵酸化、前置液酸压、泡沫酸酸化、乳化酸酸化、前置液与酸液多级注入、变粘度酸酸化等。

c.施工管柱

根据预测的施工参数设计施工管柱和井口,并校核安全强度。同时根据施工工艺和排液要求选择合适的井下工具。

d.设备

根据预测的施工压力、排量配备施工设备。动力车必须富余30%的水马力。

3.1.2 作业液体配制

配液前,必须严格检验配液原料,确保质量合格。配液容器清洗干净,内表面有防腐涂料。按设计要求备足清水,机械杂质含量低于0.2%;含铁小于0.01%;硫酸根含量小于0.007%。按照液体设计的配制程序添加酸液和各种添加剂。

3.1.3 作业液体检测

酸化施工的作业液体在入井前,必须在现场对其性能进行综合检测评价,达到设计要求。主要开展

1

Q/SY TZ 0029-2000

的检测评价项目有酸液浓度、酸液粘度、酸液密度等。

3.2 现场作业规程

3.2.1 需要在现场配制的液体,按作业液体配制要求在现场完成。

3.2.2 清洗井筒

井筒必须清洗干净,返出水机械杂质含量低于0.2%。

3.2.3 设备

酸化施工车辆设备按设计规定时间进入施工井场,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摆放到位,按要求连接高低压管线,每台压裂车出口接好单流阀,按设计要求试压。施工前所有设备试运转,保证性能良好。

3.2.4 施工设计交底

施工前由现场监督主持施工交底会。设计方技术交底,现场施工指挥负责安全措施交底,明确各岗位责任。

3.2.5 安全措施

施工上岗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劳保防护用品,坚持安全施工。除工作需要外,施工中严禁人员进入高压区。施工现场严禁明火和吸烟。严禁夜间施工。

3.2.6 现场质量监控

严格按设计要求及顺序配制作业液,现场专人负责抽样分析监测液体质量。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施工应连续,液体转换及时准确,达到设计要求的排量和施工参数。严格文明施工,严禁跑、冒、滴、漏,保护环境。

3.3 资料录取

按照取全取准资料的要求,实时显示并连续记录施工中的泵压、套压、排量、累计注入液量等施工参数,整理存盘。

3.4 后期管理

3.4.1 排液措施

施工记录压力降落结束后,迅速及时开井排液。不能自喷的,采取助排措施。对于疏松的砂岩地层,按设计要求控制排液速度。排液过程中要随时记录油、套压、排出量等数据。

3.4.2 残液计量、取样分析

施工后排出的残酸液,通过残液计量罐进行计量。在排出一个井筒容积后,即可开始收集残液样品供分析化验。

3.4.3 施工资料归档

现场施工结束后,立即填写酸化施工公报,现场监督审核后一式三份报送有关单位。对比测试结束后5日内完成酸化施工文字总结经主管部门审核后,印刷20份送有关单位。

4 加砂压裂作业技术规程

4.1 加砂压裂作业施工准备

4.1.1 压裂设计

设计方依据施工井的具体情况和施工目的作出施工设计,经主管部门审核审批后方可执行。主要内容包括:

a.压裂液体系选择

目前可用的压裂液体系主要有: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醇基压裂液、乳化压裂液、泡沫压裂液、增能压裂液等。探区压裂施工大多使用水基压裂液。水基压裂液有线型压裂液、交联压裂液、延迟交联压裂液等几种,可根据不同井深及工艺特点选用。室内必须测定压裂液基液粘度、交联时间及性能、压裂液流变性测定、压裂液粘时性能、压裂液粘温性能、压裂液抗剪切性、压裂液悬砂性、对施工井层岩心的伤害评价等。

b.施工工艺确定

2

Q/SY TZ 0029-2000 压裂作业通常应用于砂岩地层。根据注入要求的不同,在施工工艺上可以采用快速胶联的压裂液或延迟交联的压裂液;注入方式上可以采用油管注入、套管注入、油套合注等。

c.施工管柱

根据预测的施工参数设计施工管柱和井口,并校核安全强度。同时根据施工工艺和排液要求选择合适的井下工具。

d.设备

根据预测的施工压力、排量配备施工设备。动力车必须富余30%的水马力。

4.1.2 作业液体配制

配液前,必须严格检验配液原料,确保质量合格。配液容器清洗干净,内表面有防腐涂料。按设计要求备足清水,机械杂质含量低于0.2%;含铁小于0.01%;硫酸根含量小于0.007%。按照液体设计的配制程序添加压裂液稠化剂和各种添加剂。

4.1.3 作业液体检测

压裂施工的压裂液在入井前,必须在现场对基液粘度、交联时间及性能、破胶时间及性能进行复核。

4.1.4 支撑剂选择

压裂使用的支撑剂类型有石英砂、陶粒砂、树脂涂层砂等。强度一般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评价支撑剂性能的主要指标有:支撑剂密度、球度、圆度、支撑剂强度、支撑剂的粒径及其分布、支撑剂的导流能力。根据施工井层的地层特性结合支撑剂的性能指标来选择经济适用的支撑剂类型。

4.2 现场作业规程

4.2.1 现场配液

需要在现场配制液体,按作业液体配制要求在现场完成。

4.2.2 清洗井筒

井筒必须清洗干净,返出水机械杂质含量低于0.2%。

4.2.3 设备

压裂施工车辆设备按设计规定时间进入施工井场,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摆放到位,按要求连接高低压管线,每台压裂车出口接好单流阀,按设计要求试压合格。施工前所有设备试运转,保证性能良好。4.2.4 施工设计交底

施工前由现场监督主持施工交底会。设计方技术交底,现场施工指挥负责安全措施交底,明确各岗位责任。

4.2.5 安全措施

施工上岗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劳保防护用品,坚持安全施工。除工作需要外,施工中严禁人员进入高压区。施工现场严禁明火和吸烟。严禁夜间施工。

4.2.6 现场质量监控

严格按设计要求及顺序配制作业液,现场专人负责抽样分析监测液体质量。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施工应连续,液体转换及时准确,达到设计要求的排量和施工参数。严格文明施工,严禁跑、冒、滴、漏,保护环境。

4.3 资料录取

按照取全取准资料的要求,实时显示并连续记录施工中的泵压、套压、排量、砂比、累计注入液量等施工参数,整理存盘。

4.4 后期管理

4.4.1 排液措施

施工记录压力降落结束后,达到压裂液破胶水化时间后迅速及时开井排液。不能自喷的,采取助排措施。对于疏松的砂岩地层,按设计要求控制排液速度。排液过程中要随时记录油、套压、排出量等数据。

4.4.2 残液计量、取样分析

3

Q/SY TZ 0029-2000

4 施工后排出的压裂液水化残液进入残液计量罐进行计量。在排出一个井筒容积后,即可开始收集残

液样品供分析化验。

4.4.3 施工资料归档

现场施工结束后,立即填写酸化施工公报,现场监督审核后一式三份报送有关单位。对比测试结束后5日内完成酸化施工文字总结经主管部门审核后,印刷20份送有关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