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

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
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

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一般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一、革兰氏阳性球菌

主要包括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

凝固酶阳性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葡萄球菌属表皮葡萄球菌

人型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溶血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A:凝固酶阳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1)生物学特点:凝固酶阳性,β溶血,耐盐。

(2)传染源与传播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存在于人类鼻咽部粘膜和皮肤表面,可经手,

打喷嚏,皮肤伤口传播。

(3)疾病: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②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如:疖痈、脓肿等

③严重的肺炎

④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全身性感染、同时也可引起中

毒性休克综合症

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晚期肾脏疾病患者特别容易感染金葡菌。

⑥金葡菌尤其耐药金葡菌感染是引起住院患者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4)耐药性: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各类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其他β

-内酰胺类均交叉耐药。mecA基因是MRS特有的耐药基因。

B:凝固酶阴性

(二)链球菌

(三)肠球菌属原属链球菌

常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

1、生物学特性:溶血或不溶血,触酶阴性

2、传染源和途径:胃肠正常菌群,伤口感染,机会感染的致病菌

3、致病:已作为医院感染重要的致病菌,国外上升为第3位的院感菌,泌尿道感染比较

常见

4、耐药性:(1)对头孢菌素,苯唑西林,单环类天然耐药,对青霉素敏感性较链球菌

低,

耐药由β-内酰胺类亲和力降低的低分子量的PBPs引起

(2)耐药性最严重的为耐万古霉素的VRE表型共有VanA、VanB、VanC、

VanD、VanE、VanG六型,最常见为VanA、VanB

(3).屎肠球菌的耐药性较粪肠球菌高。

二、革兰氏阴性杆菌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

沙门菌属伤寒、肠炎沙门菌

志贺菌属痢疾、福氏、鲍氏、宋内志贺菌

变形杆菌属 奇异、普通变形杆菌 肠杆菌科 耶尔森菌属 鼠疫、小肠结肠耶尔森菌

肠杆菌属 阴沟、产气肠杆菌 枸橼酸杆菌属 枸橼酸杆菌

普罗威登斯菌属 斯氏、雷氏普罗威登斯菌

常见阴性杆菌包括 沙雷菌属 粘质沙雷菌

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 非发酵菌 不动杆菌属 鲍曼不动杆菌

(一)肠杆菌科

以下为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特点

(二)非发酵菌

1、假单胞菌属:

A、铜绿假单胞菌(Pae.)

(1)生物学特性:革兰氏阴性,H2O2 (+),动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和土壤),是重要的机会致病菌

(2)传染源:常发生医院内感染,细菌可存在于空调机的水管、引流管、呼吸机、蔬菜和鲜花。肥皂盒里的肥皂粘液,以及不流动的水(蒸馏水或水龙头内的存水),易感患者的感染:在抗生素治疗的住院患者中,假单胞菌的感染率可增加到70%。(3)疾病:

①烧伤患者:引起蜂窝组织炎和败血症

②囊性纤维病患者(CF):CF患者早期肺部即有定居,因为有荚膜粘液层的保护,细

菌形成的菌落难以根除,PAE反复发作性肺炎很常见,是CF患者的常见死因。

③白血病,器官移植,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免疫力低下患者:可引起败血症,肺炎

或两种疾病并发。

④长期插导尿管的患者,尿道感染

⑤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恶性外耳炎

(4)耐药性:该菌具有多重耐药,重要的微孔蛋白的突变,可阻止抗生素由外膜进入胞质,初代敏感菌株在治疗3~4天后可能发生耐药,所以必须做药敏试验,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产生金属酶

B、嗜麦芽窄食单胞菌(Pma.):

(1)生物学特性:不溶血,菌落呈“猫眼”状,氧化酶OX(—),动力(+),(2)传染源: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动物体内,为条件致病菌,随着临床抗生素和免疫抑制

的广泛和大剂量应用,其分离率在非发酵菌属中呈上升趋势,因该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因而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其中易感因素包括:体弱,免疫功能低下,外伤,插管,手术,移植,使用呼吸机,

(3)疾病:引起呼吸道、泌尿道、伤口感染,严重可致菌血症、心内膜炎。

(4)耐药性:外膜通透性低,对多种抗生素不易渗透,可产生多种B-内酰胺酶,如青霉素酶,头孢菌素L2酶以及金属锌酶,因此对B-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同时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也耐药。由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较强,一旦发现该菌感染应及时根据药敏报告合理用药。

不动杆菌属

鲍曼不动杆菌

(1)生物学特性:球杆状,OX(—),硝还(—),动力(—),

(2)传染源: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增长较快的菌种

不动杆菌属腐生菌,多处于潮湿或干燥的表面,可定植在人的皮肤,蒸馏水容

器,静脉营养液,雾化器等处均可污染,通常不致病,但在免疫力低下人群引起

爆发流行,耐药克隆的传播,

(3)疾病:是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可引起败血症,继发性脑膜炎和肺炎,与侵入性操作和抗生素选择压力有关,

有文献报道:三代头孢联合氨曲南或氟喹诺酮类或碳氢霉素类是导致多重耐药不动杆菌的原因

(4)耐药性:

①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相似的耐药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多数由先抑

制后生长现象。

②对泰能的耐药株已经出现,并引起数起暴发流行,

真菌

1.真菌是一种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真核生物,单细胞或多细胞,不含叶绿素,以吸收为营养方式,具无性和(或)有性繁殖方式。

常见为酵母样真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隐球菌)临床以念珠菌多见。

2.如何判断念珠菌感染,常见部位

念珠菌: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以前认为只有白色念珠菌能致病,但近20年

来,白色念珠菌的比例在不断减少而非白色念珠菌的感染在增加。随着低免疫力人群的增加,发现某些种也可引起浅部或深部念珠菌病,如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现代感染的特点使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或非条件致病菌的界限已不再绝对的,念珠菌感染的部位有生殖道感染,引起的念珠菌阴道炎或龟头炎、鹅口疮、口腔炎、念珠菌性食道炎、念珠菌菌血症,免疫缺陷患者可引起念珠菌肺部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从痰标本中约20%~55%可分离到念珠菌,但非免疫缺陷患者侵袭性念珠菌肺部感染的几率仅为%~%。由于念珠菌定植在正常人的皮肤、口腔、肠道、肛门和阴道,发生感染的可能是内源性;念珠菌寄生于水果、奶制品或食物上可因接触或食入而导致外源性感染。正常人可以带菌但不发病,外源性侵袭是否发病要取决于侵入病菌的数量、毒力、途径、机体的适应性和当时的免疫力。

3.念珠菌属的耐药性变迁过程特点

国内上海北京广州3地5家综合性医院连续5年(2001-2005年)来的酵母菌的耐药性监测资料显示,白色念珠菌在5年中的耐药率总体趋势稳定,耐药率保持在%

以下;但非白色念珠菌对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率有所上升。如光滑念珠菌对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从2001年的%和%上升到2005年的%和%;热带念珠菌分别从0%和%上升到%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从0%和0%上升到%和%,克柔念珠菌分别从0%上升到%和%;各种酵母菌对伏立康唑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氟康唑。伏立康唑对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中的部分氟康唑耐药株仍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是耐氟康唑的克柔念珠菌对伏立康唑的体外试验敏感率可达%。同细菌耐药性检测一样,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和不同医院由很大差异。

常见细菌的天

然耐药情况如

下表

临床应掌握的常见多重耐药菌

临床应掌握的常见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一、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MRSA通常对其它耐酶半合成青霉素也耐药,因此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用来代替检测MRSA。苯唑西林在贮存过程 中药效不易降低,且对不均一耐药性检测效果更好,所以国内多数实验室都采用苯唑西林(我院也是)。 1.MRSA的治疗 MRSA感染的治疗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关键是其对许多抗生素有多重耐药。因其耐药机制是PBPs(青霉素结合蛋白)性质的改变,因此,MRSA几乎对所有的耐药,且在同时,还可能对、等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目前最常用,也是疗效最肯定的抗生素为、、等。其次,对于以上药物有禁忌症,或是不可耐受的患者,也可使用其他的抗菌药物,如。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也可使用、、、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2.MRSA预防 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MRSA的流行起了一定 的扩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MRSA菌株,如对大手术后预 防深部葡萄球菌感染,使用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为好(如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等),

生化指标

1、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参考值0-40IU/L 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2、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参考值0-40I/L 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转肽酶(GGT)正常参考值0-40IU/L 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4、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考值30-115IU/L 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5、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参考值90-245U/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 小时开始升高,2-4 天可达高峰,8-9 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 增高 6、总胆红素(TBIL)正常参考值4.00-17.39umol/L 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7、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参考值0.00-6.00umol/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8、游离胆红素(IBIL)正常参考值0.00-17.39umol/L 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9、总蛋白(TP)正常参考值55.00-85.00g/L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10、白蛋白(ALB)正常参考值35.00-55.00g/L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11、球蛋白(GLO) 正常参考值15-35g/L 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梅毒、麻风、结缔组织病。 12、白/球比值(A/G) 正常参考值1.00-2.50。 减低: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治疗后白蛋白提高至正常或接近正常,A/G 比值接近正常,表示肝功能有改善。故检测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可估计肝脏疾病的病情核预后。 13、血糖(GLU) 正常参考值3.4-6.2 mmol/L 增高:某些生理因素(情绪紧张,饭后1-2 小时)及注射肾上腺素后,病理性增高见于各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梗,甲亢,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瘤,颅内出血,颅外伤等。 14、前白蛋白(PAB) 正常参考值170-420mg/L 可作为肝功能早期损害的指标和检测机体营养不良的指标。增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各种胶原病、肾变病等。降低:急性肝炎、肝硬化、恶性肿瘤、蛋白吸收不足等。 15、羟丁酸脱氢酶(HBDH) 正常参考值90-250IU/L 增高:作为急性心梗诊断的一个指标,与LDH 大致相同,在急性心梗时此酶在血液中维持高值,可达2 周左右。

常见致病菌耐药机制与应对措施

2014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预警与应对策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峻,临床出现大量多耐药和泛耐药菌株,给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带来挑战。细菌耐药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及时了解和掌握本院常见多耐药菌的流行现状及耐药特征,有利于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以达到减少为耐药菌的产生。现对2014年第二季度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率进行公布,并向临床科室提供细菌耐药应对措施。

物,提示“慎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提示“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提示“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2细菌产生耐药性机制 2.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对生存环境和营养条件要求很低,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甚至在医院内环境经常可见,其具有多药耐药性及耐药机制:(1)该菌能够产生破坏抗菌药物活性的多种灭活酶、钝化酶和修饰酶。(2)基因突变,作用靶位变异。(3)细胞膜通透性降低。(4)主动泵出机制将进入的药物排到体外。(5)产生生物膜,阻隔白细胞、多种抗体及抗菌药物进入细菌细胞内吞噬细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复杂的耐药机制导致其感染具有难治性和迁延性。 2.2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机制 大肠埃希菌是G-杆菌中分离率较高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人体所有部位的感染并且呈多重耐药性。 (1)β-内酰胺酶的产生 ①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主要是由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引起的,对头霉素类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ESBLs可分为五大类:TEM型、SHV型、CTX-M 型、OXA型和其他型,大肠埃希菌ESBLs酶以TEM型最常见。TEM型ESBLs呈酸性,可水解头孢他啶、头孢噻肟。SHV型ESBLs呈碱性,有水解头孢噻吩的巯基。CTX-M 型ESBLs呈碱性,对头孢噻肟水解能力强于头孢他啶。OXA型ESBLs呈弱酸性或弱碱性,主要水解底物是苯唑西林,OXA型酶主要见于铜绿假单胞菌中,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分离率较低。 ②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主要作用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且不能被克拉维酸抑制。它是水解酶,与β-内酰胺环羧基部分共价结合,在水分子作用下导致β-内酰胺环开环,破坏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菌活性。 ③对酶抑制剂药的耐药的β-内酰胺酶对酶抑制剂药的耐药的β-内酰胺酶(IRT)主要有TEM系列衍变而来,又称为耐酶抑制剂TEM系列酶。 (2)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3)主动外排 (4)外膜通透性的下降 2.3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机制 肺炎克雷伯杆菌属于阴性杆菌,通常存在于人类肠道、呼吸道,是除大肠埃希氏菌外导致医源性感染的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在选择性压力下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KPN)菌株不断出现,耐药率日益上升,KPN耐药机制包括:(1)产抗菌药物灭活酶 ①β-内酰胺酶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碳青霉烯酶(KPC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等。

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87626

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 感染性疾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细菌和病毒是最多见的、最主要的两种病原微生物,临床上快速、准确的诊断和鉴别对病人的治疗十分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无完善的、实用的、快速的病原学诊断技术以实现对细菌和病毒快速分离和鉴定,而目前常用鉴定感染指标有(1)血WBC和N分类;(2)血沉ESR;(3)白细胞介素-6(IL-6);(4)血清hs-CRP;(5)PCT降钙素原。 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 目前,WBC、N%作为传统感染指标,因其检测方法简便经济,是广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感染鉴别的主要指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WBC 计数方法简便、快捷, 目前仍被认为是鉴定细菌感染的常规项目。但是,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对于细菌感染诊断的准确性较低,在局部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二者有所升高,但在重症细菌感染组二者均下降,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略有升高,因此二者均不能很好的反应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因为全身细菌感染时外周血WBC计数既可升高,又可减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另外剧烈运动、进食、寒冷刺激、情绪波动等以及采血部位不同和采血技术水平也可使血象出现较大差异[1]。所以WBC 计数和N%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敏感性不够, 有一定的局限性。 血沉(ESR)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绝大多数急性或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组织变性和坏死性疾病都能使血浆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产生变化,或使异常蛋白进入血液,引起血沉加速。此外,贫血和月经期及妊娠三个月后也可以使血沉加速。因此,血沉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不能单独用以诊断任何疾病。白细胞介素-6(IL-6) IL-6 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由212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功能糖蛋白。在感染和炎症时,上皮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IL-6 和IL-8,是局部和系统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在败血症患者体内的细菌感染产生炎症,刺激机体的T、B 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大量的IL-6。IL-6 通过促进巨噬细胞表达细胞黏附分子、组织因子,诱导肝细胞合成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使超敏CRP浓度提高。但国外资料表明,除细菌因素外,其它非感染因素也会引起IL- 6的非特异性升高,从而限制了IL- 6对诊断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而PCT 与hs- CRP则正好可以弥补IL- 6这一缺点。 另外,IL-6与急性胰腺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故IL-6水平能很好地评估急性胰腺炎的程度。 hs-CRP C -反应蛋白早于1930 年发现,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 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超敏CRP(HS-CRP)方法的引入,CRP不仅可作为一种急性炎症的标志物,而且可区别在正常范围内低程度炎症反应中CRP 的水平。HS-CRP已被证实是由慢性炎症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其浓度对心血管疾病的干预及预后起重要作用被临床重视。 C 反应蛋白(CRP)是肝脏细胞在IL-6 的作用下分泌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在应激情况下血清CRP 水平增高,在任何组织损伤和感染的急性期均可升高[2]。除细菌感染外,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反应、梗死、急性创伤或手术、烧伤、免疫复合物沉积等都可以使CRP升高。健康人血清中CRP 含量很低,当机体受到细菌入侵引起炎症时,血中浓度其峰值可达基础值的数十倍至数百倍,并不受年龄、性别、体温及贫血等因素的影响,被认为是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3]。据沈国森等实验研究报道显示[4],细菌性

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耐药监测重要性及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 魏莲花根据资料编辑整理 20世纪后期。抗菌药物的发现和应用控制了大多数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明显降低了与感染相关的死亡率。但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使得某些抗菌药物逐渐失去其抗菌活性。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全球化,耐药菌株的传播,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全球范围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和研究工作。 一、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一)国内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国内大型监测系统包括经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菌药物研 究所汪复教授为代表,有 14家医院参加的CHINET监测网;以北京大学临床药理李家泰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民钧教 授分别代表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和医院内病原菌耐药性监测网,是国内跨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网络,分别涵盖全国9个城市13家大型医院和10个城市32家医院;卫生部于2006年组织建立了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参加单位已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我省于2009年成立了甘肃省细菌耐药监测网,目前有40家医院参加。以上监测网目的就是通过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收集和分析,阐明我国不同层次医院临床细菌分离株耐药性差异。 (二)国际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1994卫生组织总部传染疾病监测控制处理负责指导、协调各国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合作中心主任Thomas O′Brien教授启动了旨在收集全球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的WHONET系统。现国内、外多数监测网使用的分析软件属该系统。此外,约有315个医院和400多个实验室分别参加了美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NIS)和欧洲耐药性监测网(EARSS)。 二、常见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日趋增多。当前,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检测重点包括:(1)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2)耐万古霉素的多重耐药的肠球菌(VRE);(3)耐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的多重耐药和肺炎链球菌(PRSP);(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S)及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5)非发酵糖菌群的

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

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 一般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一、革兰氏阳性球菌 主要包括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 凝固酶阳性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葡萄球菌属表皮葡萄球菌 人型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溶血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A:凝固酶阳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1)生物学特点:凝固酶阳性,β溶血,耐盐。 (2)传染源与传播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存在于人类鼻咽部粘膜和皮肤表面,可经 手,打喷嚏,皮肤伤口传播。 (3)疾病: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②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如:疖痈、脓肿等 ③严重的肺炎

④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全身性感染、同时也 可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晚期肾脏疾病患者特别容易感染金葡菌。 ⑥金葡菌尤其耐药金葡菌感染是引起住院患者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之一 (4)耐药性: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各类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其 他β-内酰胺类均交叉耐药。mecA基因是MRS特有的耐药基因。 B:凝固酶阴性

(二)链球菌

(三)肠球菌属原属链球菌 常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 1、生物学特性:溶血或不溶血,触酶阴性 2、传染源和途径:胃肠正常菌群,伤口感染,机会感染的致病菌 3、致病:已作为医院感染重要的致病菌,国外上升为第3位的院感菌,泌尿道感染 比较常见 4、耐药性:(1)对头孢菌素,苯唑西林,单环类天然耐药,对青霉素敏感性较链球 菌低, 耐药由β-内酰胺类亲和力降低的低分子量的PBPs引起 (2)耐药性最严重的为耐万古霉素的VRE表型共有VanA、VanB、 VanC、VanD、VanE、VanG六型,最常见为VanA、VanB (3).屎肠球菌的耐药性较粪肠球菌高。

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和控制修订稿

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和 控制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和控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宁永忠 细菌的耐药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相关的基本知识;第二个是国内常见细菌耐药的现状和趋势;第三是耐药的控制。 一、相关的基本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基本的知识。第一我们来看一下微生物,微生物它就是肉眼看不见的一些微小的生物,它在微观的世界里有一个真实的存在。它会导致人类的感染,所以我们会称之为病原。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四类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这四大类微生物都出现了我们今天的主题--耐药,只不过它们的严重程度不一致而已。下面一个概念我们来看一下感染性疾病,它指的是微生物导致的有临床证据的这样一个疾病,这个临床证据包括症状、体征、免疫学反应和微生物学证据。在临床医学领域各个病种当中,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应该说我们所有的人都得过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很多时候还会表现为中、重度一个临床表现。这个时候是必须治疗的,因为不治疗预后不良,甚至会出现死亡。感染性疾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传播性,病原可以传播,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性甚至会影响到社会历史进程、影响到人类的行为和心理。这个是感染性疾病不同于其他临床医学病种的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刚才提到感染性疾病需要治疗,我们治疗用的特异性的药物就是抗微生物药物,它指的就是特异性的抑制、杀灭微生物的这样一些药物,在细菌领域里主要就是抗生素。目前抗微生物药物效力下降的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耐药,有些时候这个效力会完全消失。因此临床上治疗无效的时候,耐药是很主要的一个原因。 另外耐药涉及到的概念也比较多,比如说生物学耐药和临床耐药,环境介导的耐药和微生物介导的耐药,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这里面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这一对概念比较重要,给大家展开说一下。天然耐药指的是这个菌种在鉴定到种的时候就可以明确的耐药,也就是说一个菌种内所有的菌株都具有的耐药的特点。这一类耐药特点,一般是人类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是纯自然的情况下形成的一个耐药的特点。而获得性耐药,指的是这个基因在菌种的层面是不能够确定是否存在的,只有到具体的菌株的层面,同一个菌种内不同的菌株它的耐药性可能不同,有的菌株有这个耐药性,有的菌株没有这个耐药性。这一类耐药性基本上都是人类应用抗生素之后,在人类的抗生素使用的选择压力下产生的耐药。此外还有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表型耐药和基因型耐药,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低水平耐药和高水平耐药,异质耐药性等等这些概念。

2012-至2014年主要细菌耐药监测趋势图

我院2012年至2014年主要细菌耐药趋势图(样图) 制图:检验科李继刚 图1.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细菌培养送检率和阳性率 图2.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 图3.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

图4.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 图5.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 图6.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棒酸的耐药率

图7.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棒酸的耐药率 图8.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 图9.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

图10.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 图11.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 图12.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

图13.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 图14.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 图15.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

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

欢迎阅读 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 一般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一、革兰氏阳性球菌 主要包括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 凝固酶阳性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葡萄球菌属表皮葡萄球菌' 人型葡萄球菌W | | // I I 、■■ 凝固酶阴性溶血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I -———■ A:凝固酶阳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J ~I (1) 生物学特点:凝固酶阳性,卩溶血,耐盐。 (2)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存在于人类鼻咽部粘膜和皮肤表面,可经手,打喷嚏,皮 :.」W j IA 肤伤口传播。 *1 I # 曲 (3) 疾病: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I I ②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如:疖痈、脓肿等 ③严重的肺炎 ④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全身性感染、同时也可引起中毒性休 克综合症 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晚期肾脏疾病患者特别容易感染金葡菌。 ⑥金葡菌尤其耐药金葡菌感染是引起住院患者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4)耐药性: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对各类青霉素,头抱菌素和其他卩-内酰胺类均交叉耐药。mecA基因是MRS特有的耐药基因。 B :凝固酶阴性

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一般 不具 高度传染性,因健康人 患后 很少发病) 大叶性肺炎(血色或铁 锈色 痰)、脑膜炎和中耳炎 常见 致病菌 “链球菌 喉” 猩红热 链球菌脓疱病 坏死性筋膜炎 疾病 其它:继发急性肾 小球肾炎、风湿热 胃肠道胃肠道正常菌群 耐药 性 对青霉素耐药菌株日渐 增多 erMs基因存在 红霉素,克林霉素 耐药。 成人:妊娠期妇女、 尿道感染导致羊膜炎 子宫内膜炎。 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 膜炎。对于妊娠妇女 <37周的早产或羊膜破 裂>18小时者应给予 青霉素治疗可减少 新生儿发病 对青霉素,头孢菌素 敏感率较高 对庆大霉素耐药 心内膜炎(继发于 牙外伤) 三)肠球菌属原属链球菌 常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

临床生化指标参考手册2017版

临床生化指标参考手册 生化指标是临床上最常规的检测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类、糖代谢、心肌类、特定蛋白、胰腺类及电解质等方面,通过检测血液或尿液中的各种蛋白质、酶类、多糖、脂质及多种离子等,为临床医生的确诊和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生化指标项目繁多,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汇编了最具临床意义的生化指标。由于各医院所采用的指标参考区间并不统一,故在此没有列出,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困惑和误导。 肝功能检查指标临床意义 指标名称缩写临床意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可见于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变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 肌炎等。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中AST可来源于肝细胞,各种肝病可引起血清中AST的升高,中毒性肝炎时可更高。血中AST 显著增高时,在排除心肌病变 后,应考虑肝线粒体大量破坏、肝细胞坏死。血清转氨酶增高程度 与病变程度平行。 转氨酶下降可能是疾病恢复的标志,但也可能是肝细胞坏死殆尽的 结果。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AL T 急性肝炎时多小于1;慢性肝炎多大于1;酒精性肝病时常大于2, 原发性肝癌时AST/ ALT > 1 (约半数> 3)。严重肝细胞坏死时,A ST/ ALT 比值升高。 比值为0.31~0.63者预后较佳,1.20~2.26者往往进展为暴发性肝 衰竭而死亡。比值愈大肝损害愈严重。 AST线粒体同工酶ASTm来自线粒体者为ASTm,来自胞浆中可溶性者为ASTs,肝细胞坏死时ASTm 显著升高。 ASTm 长期升高表示病变转为慢性。胆道疾病时,如胆石症引起 梗阻,虽肝细胞无病变,仍可见ALT 轻或中度增高,一般不超过3 倍,且梗阻解除即于24~48小时大幅度下降,若同时有肝细胞损害 则可更高。 原发性肝癌时AST/ ALT > 1 (约半数> 3),慢性肝病尤其ALT 无 明显升高,ASTm 处于高值者,应疑及肝癌。 谷胱甘肽S转移GST测定GST 是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的极敏感指标。当GST 活性下降2017-11-20CACLP体外诊断资讯

临床常用感染指标检测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97104194.html, 临床常用感染指标检测的意义 作者:郝小云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R759.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278-02 前言 疾病感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况,从医学上来说,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导致局部组织或全身性的炎症反应。感染可无明显的症状,也可出现机体体温升高、发热等临床症状,而要确定感染的类型、严重程度则需要对一些感染相关指标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某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机体的感染类型、病原体种类、感染严重程度、治疗情况和预后情况,在疾病的诊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临床常用的感染指标进行介绍,解答关于感染指标检测的意义。 1 常见的感染指标有哪些? 血常规中白细胞(WBC)及其分类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内毒素、血液标本真菌抗体、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等指标都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指标。白细胞中还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指标的分类检测。这些指标有些是用于检测细菌感染的,有些是用于检测真菌感染的,有的是用于检测病毒感染的,他们的作用各不相同,下面将对这些常用的感染检测指标一一介绍。 2 临床常用感染指标检测的意义 2.1 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 成人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为(3.5~9.5)×109/L,儿童正常参考值(5~12) ×109/L,高于此范围多与化脓性细菌性炎症有关,低于此范围多与病毒性感染有关。中性粒细胞增多是白细胞增多的主要原因,多与化脓性感染、血液病、部分寄生虫感染有关;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与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感染、一过性核右移一般出现在感染恢复期。中性粒细胞中如果出现毒性变化如空泡变性、中毒颗粒、大小不均、杜勒小体等情况,则可能与严重的化脓性感染有关,提示可能存在败血症。淋巴细胞的绝对值为(1.1~3.2)×109/L,增多时常见病毒感染、血液疾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减少则与感染性疾病无明显相关性;如果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则代表可能存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02~0.52)×109/L,增多时多见于寄生虫病、血液病等;减少时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0~0.06)×109/L,增多时多

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 临床意义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一、肝功全项 (一)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A/G 1— 用于衡量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A/G比值<1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A/G比值可提示病情的发展和估计预后,病情恶化时白蛋白逐渐减少,A/G比值下降,A/G比值持续倒置表示预后较差。 (二)球蛋白 1、增高 (1)、多发性骨髓瘤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2)、肝硬化。 (3)、结缔组织病、血吸虫病、疟疾、红斑狼疮。 (4)、慢性感染、黑热病、慢性肾炎等。 2、降低 1、生理性低蛋白血症,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2、低Y-球蛋白血症或先天性无Y-球蛋白血症。 3、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使用免疫抑制药等常使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球蛋白降低。 (三)间接胆红素IBIL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疽、先天性黄疽、肝细胞性(肝炎)或混合性黄疽,也见于阻塞性黄疽。 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辩证关系: 1、三者均高,属肝细胞性黄疽、如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癌等。 2、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属阻塞性黄疽,如胆道结石、胆道阻塞、肝癌、胰头癌等。 3、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属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盆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症疾、新生儿黄疽等。 (四)总胆红素TBIL-/2 1、增高见于 (1)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疽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 (2)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胰头癌等。 (3)其他:如新生儿黄疽、败血症、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溶血等。 2、减低无临床意义 (五)直接胆红素DBIL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疽、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六)丙氨酸转氨酶ALT 0-40u/L 增高: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 2、心血重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的肝淤血、脑出血等。 3、骨骼肌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4、其他:某些药物和毒物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氨丙嗪、异烟肼、水杨酸制剂、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七)天冬氨酸转氨酶AST0-40u/L

2017年1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太和县人民医院 2013年三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一.标本送检及细菌检出情况 本季度细菌培养送检率为35.24%。微生物室共收到标本2068份,分离出病原菌496株,阳性率23.98%。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2株、占83.06%,革兰氏阳性菌54株,占10.89%,白假丝酵母菌5株,占1.01%。科室分布前六位的是:重症医学科422例,儿科422例,肝胆外科112例,神经外科103例,呼吸内科80例,普外科62例,内分泌科59例。送检标本类型较多的依次是:痰581份、大便114份、尿液111份、渗出液111份、脓液75份、血液57份,阳性率最高的为血液,其它依次为:脓液、渗出液、痰液、尿液、大便。 标本中检出的常见菌如下: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 共筛选出多重耐药菌20株,占总菌数的4.03%,其构成为:大肠埃希菌1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5%,鲍曼不动杆菌3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5%,肺炎克雷伯菌2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0%,铜绿假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阴沟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产气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嗜麦芽寡食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二.常见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情况与分析 1.革兰氏阳性菌 本次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较少,不具代表性,无法具体分析。 2.革兰氏阴性菌 本次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耐药率高,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复合磺胺、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50-75%之间,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为中敏,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 本次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头孢西丁、左氧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均敏感,是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产气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氨曲南均敏感,是产气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避免耐药范围的扩大;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大于50%,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孢吡肟、复合磺胺耐药率在30-40%之间,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呋辛、左氧沙星、氨曲南均敏感,是阴沟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2016年细菌耐药趋势图

2016年细菌耐药趋势图 一、2016年我院标本送检的总情况,具体见下表 表1.2016度标本总量与阳性标本率 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总计收到的标本数602 628 816 930 2976 阳性标本数153 207 224 296 880 阳性率25% 33% 27.45% 31.83% 29.57% 图1.标本数量与阳性标本数量趋势图 二、2016度送检标本阳性分布情况: 送检阳性标本构成表(单位:例) 种类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总计

2016度全院革兰氏阴性菌(含多耐菌)检出排名情况 2016度全院革兰氏阳性菌(含多耐菌)检出排名情况

种类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总计 金葡8 11 17 19 55 表葡0 5 16 8 29 肠球菌8 5 3 16 链球菌 1 4 8 13 木糖葡萄球菌 2 1 2 5 溶血葡萄球菌 3 3 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五种类型的细菌长期占据我院细菌检出的前五位,只是每季度的排名有所差异。具体检出数量的趋势,见图: 由图可以看出,目前我院主流细菌的检出呈上升趋势,有所下降的鲍曼不动杆菌,而其他四种菌均呈现上升趋势,细菌呈上升的趋势与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有关,对于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数有关,一到四季度微生物送检数呈直线上升。阳性率徘徊在25%-33%,无明显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四、2016度多重耐药菌占总细菌的比例情况

种类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总计阳性标本数153 207 224 296 880 多重耐药菌数 3 8 6 7 24 多重耐药菌率 1.96% 3.86% 2.68% 2.36% 2.72% 五、多重耐药菌分布比例: 多重耐药菌种类数量比例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10 41.67% MRSA 6 25%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4 16.67%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3 12.5% VRE 1 4.17%

临床常见细菌感染及选择药物

临床常见细菌感染及药物选择 1.一般软组织感染:痈、疖、蜂窝织炎、乳腺炎、丹毒、淋巴管炎等。常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首选药物是青霉素、苯唑西林;其次可以考虑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第一代头孢、万古霉素;严重感染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 2.软组织混合感染:即需氧菌和厌氧菌共同参与的感染,如坏死性筋膜炎、厌氧类杆菌窝织炎、肌肉坏死、糖尿病足及咬伤感染等,治疗上要兼顾到厌氧菌。 I消化链球菌感染:首选药物是青霉素;其次可以选择克林霉素;严重感染选择阿奇霉素、万古霉素等。 H大肠杆菌感染:首选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头孢二三代;其次可以选择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类;严重感染选择碳青霉烯类。 皿肠杆菌属(产气、阴沟):首选抗绿脓B -内酰胺类(哌拉西林、 头孢他定、头孢吡肟等)+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其次可以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类;严重感染选择碳青霉烯类。 以上感染必须考虑到厌氧菌感染,可以加用替硝唑、甲硝唑。 3.梭菌性肌肉坏死及蜂窝织炎和破伤风均为厌氧梭状芽孢杆菌感染,使用普通的青霉素即可。 4.烧伤创面感染: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肠道杆菌引起的感

染。对轻度感染可选用庆大霉素、哌拉西林、氟喹诺酮类等,耐庆大霉素菌株可予阿米卡星等耐氨基糖苷钝化酶的品种替代。严重感染可予三代头孢或哌拉西林联合氨基糖苷类,或予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绿脓杆菌感染易引起肉芽肿,药物难以渗入,故较重感染治疗应保证有足够的疗程。形成生物膜时疗效降低,此时,可加用大环内酯类等抑制生物膜形成的药物。 5.人工关节或胸骨劈开术后: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MSS/和MSCN:首选苯唑西林;其次可以选择头孢一代、万古霉素;严重感染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 MRSA首选万古霉素;其次可以选择替考拉宁、严重感染用夫西地酸、利福霉素。 MRCNS首选万古霉素;其次可以选择左氧氟沙星;严重感染再加用利福霉素。 6.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术后、慢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骨和关节的化脓性感染最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肠道杆菌, 用药时要兼顾到使用能够比较多得进入到骨组织的抗生素。 7.脑脓肿(原发性或源自临近感染、创伤或手术后)、脑膜炎、脓胸:脑膜炎、脑室炎、脑脓肿等得颅脑创伤的手术感染,最主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少数时候也有肠道杆菌和厌氧菌。选药要考虑到药物能够进入血脑屏障而达到感染组织。脑膜炎球菌对青霉素及氨苄西林高度敏感,可首选较大剂量青霉素治疗脑膜炎球菌所致的脑膜炎及败血症。也可予二、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或林可霉素类替换青霉素治疗。严重的化脓性感染、脑膜炎等可予二、

临床常用感染指标

临床常用感染指标 C 反应蛋白 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细胞合成,任何伴有侵袭性细菌感染或组织损伤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都会明显升高。 CRP在炎症发生后6-8h可升高,24~48h达到峰值,可至正常值的20~500倍。CRP的升高程度与细菌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但随着病变的消退、组织损伤的修复,CRP迅速降至正常水平,因此被誉为炎症标志物。 CRP在病毒感染时不升高,病毒感染时病毒于细胞内增殖,缺乏暴露磷脂蛋白质,不能和CRP结合在一起。 因此,可用于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时CRP升高、病毒感染时不升高。 但除细菌感染外,急性排异反应、心血管系统疾病及手术均可引起CRP升高。并且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和激素水平等都会影响CRP产生影响,所以临床应用时应参考更敏感的指标综合判断。 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其本身没有激素活性,而降钙素(CT)却有降低血钙浓度的作用。 在机体正常情况下,仅由甲状腺 C 细胞和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产生PCT;但在机体受到微生物感染时,几乎所有实质组织细胞均可合成PCT。 因此,在炎症刺激特别是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血症状态下,机体各个组织、多种细胞类型均可产生PCT 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此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显著升高。 PCT 升高对细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特异性很高,可作为诊断脓毒症和鉴别严重细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 同CRP 相似,PCT 在病毒性疾病时不增高或仅轻度增高,因此,PCT 亦可作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指标。另外,PCT 在作为鉴别病毒性疾病时,其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CRP、红细胞沉降率等传统标记物。

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一、肝功全项 (一)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A/G 1—2、5 用于衡量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A/G比值<1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A/G比值可提示病情的发展与估计预后,病情恶化时白蛋白逐渐减少,A/G比值下降,A/G比值持续倒置表示预后较差。 (二)球蛋白 1、增高 (1)、多发性骨髓瘤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2)、肝硬化。 (3)、结缔组织病、血吸虫病、疟疾、红斑狼疮。 (4)、慢性感染、黑热病、慢性肾炎等。 2、降低 1、生理性低蛋白血症,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2、低Y-球蛋白血症或先天性无Y-球蛋白血症。 3、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与使用免疫抑制药等常使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球蛋白降低。 (三)间接胆红素IBIL 1、5-18、0umol/L 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疽、先天性黄疽、肝细胞性(肝炎)或混合性黄疽,也见于阻塞性黄疽。 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辩证关系: 1、三者均高,属肝细胞性黄疽、如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癌等。 2、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升高,属阻塞性黄疽,如胆道结石、胆道阻塞、肝癌、胰头癌等。 3、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升高,属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盆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症疾、新生儿黄疽等。 (四)总胆红素TBIL 5、1-20、0cmol/2 1、增高见于 (1)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疽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 (2)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胰头癌等。 (3)其她:如新生儿黄疽、败血症、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溶血等。 2、减低无临床意义 (五)直接胆红素DBIL 1、7-6、8umol/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疽、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六)丙氨酸转氨酶ALT 0-40u/L 增高: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 2、心血重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的肝淤血、脑出血等。 3、骨骼肌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4、其她:某些药物与毒物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氨丙嗪、异烟肼、水杨酸制剂、乙醇、铅、汞、四氯 化碳或有机磷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七)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0-40u/L 增高:

常见生化指标临床意义知识讲解

常见生化指标临床意 义

常见生化血液指标临床意义: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STP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ALB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骨折恢复期。另外,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骨胳系统活跃,可使ALP 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绶冲液,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6.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或r-G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7.血清总胆红素TBIL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 肝脏疾病肝外疾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新生儿黄疸慢性活动期肝炎闭塞性黄疸 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阻塞性黄疸胰头癌肝硬化输血错误 8.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测定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9.血清葡萄糖(GLU)测定的临床意义: 高血糖:某些生理因素(如情绪紧张,饭后 1-2小时)及静注射肾上腺素后可引起血糖增高。病理性增高常见于各种粮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肌梗塞、肢端巨大症,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腺瘤、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机能亢进症、肾上腺机能亢进症等。颅内出血,颅外伤等也引起血糖增高。 低血糖:糖代谢异常、胰岛细胞瘤、胰腺瘤、严重肝病、新生儿低血糖症、妊娠、哺乳等都可造成低血糖。 10.血清尿素(UREA)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浓度在 8.2-17.9mmol/L时,常见于UREA产生过剩(如高蛋白饮食、糖尿病、重症肝病、高热等),或UREA排泻障碍(如轻度肾功能低下、高血压、痛风、多发性骨髓瘤、尿路闭塞、术后乏尿等)。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