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工序锻比和总锻比计算方法1

锻造工序锻比和总锻比计算方法1

锻造工序锻比和总锻比计算方法1.锻造比可用公式1计算:

2.锻造比一般为:1.5-2

70MN锻造水压机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主缸的结构设计 采用三缸分级压力,主缸30MN ,侧缸每个20MN 。 柱塞尺寸的确定: z D =0232.1105.3610304466 =????=ππp P m ,取1100=z D mm (主缸活塞直径) c D = 698.0105.361020446 6 =????=ππp P m ,取 710=c D mm (侧缸活塞直径) 70MN 锻造水压机主要技术参数 压机结构形式:三梁四柱预应力组合上传动式; 传动形式:油泵直传; 介质压力:36.5MPa ; 公称压力:70MN ; 压力分级:20MN/40MN/60MN(墩粗70MN) 回程力:6.4MN ; 活动横梁行程:2500mm ; 最大净空距(开启高度):6000mm ; 锻造偏心距:200mm ×200mm ; 活动横梁速度: 下降:300mm/s ; 工作:75~100mm/s(60MN); 60mm/s(70MN) 回程:300mm/s 工作台尺寸:3400×9000mm ; 工作台行程:左右各6000mm ; 移动工作台速度:150~200mm/s 移动工作台承重:≤170T 立柱中心距:5200×2300mm ;

此时,第一级压力为6695.344 1 21== P p D z πMN , 第二级压力为MN p D p D z c 1132.496695.344437.144 1 41222=+=+=P ππ 第三级压力为5569.636695.348874.284 1 42222=+=+=P p D p D z c ππMN 主缸内径1110101100211=+=?+==t D r D z mm ,即5552 1110 1==r mm 工作 缸 材 料 选 择 为 20MnMo , 许 用 应 力 [] σ取110~ 150Mpa(MPa MPa s b 372350,570 ==σσ),根据强度公式可以得到 主工作缸的外径: [][]p r r D 3221 22- ==σσ([]σ=110 Mpa ),08.17022=D mm ,取180 2=D mm , 即9002 1800 2== r mm 34512=-=r r δmm ,690~5.517345)2~5.1()2~5.1(=?==δt mm ,取 600=t mm 690~5.517345)2~5.1()2~5.1(=?===δh mm ,取600=h mm , 2225554.04.011=?==r R mm , 75.39615.11==δδmm ,25.86~75.51)25.0~15.0(==δR mm ,取 70=R mm , 5.5175.1==δL mm ,??=15~101a ,取?10 筒壁部分: 最大应力点在缸筒内壁,计算当量应力为 01.102105.36555 900900336 2 22212222max =??-?=?-=p r r r σMPa 570≥b σMPa 372≥s σMpa 安全系数为 6467.301 .102372 == s n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计算器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计算器程序设计 起讫日期2006 年7月3日至2006 年8月6日 所在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机械+软件班级04-2 学生姓名偶偶哦学号 指导教师 2006年8 月日

摘要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为了更方便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加速人们处理信息的速度,计算器应运而生。由于它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价格便宜,构造简单等诸多的优点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器的种类变得更多,功能变得更强大,体积变得更小!电脑的出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很多事情都可以电脑来完成!电脑的更大一个优点就是可以通过软件的应用无限的延伸电脑功能的外延!下面我们将用我们学习的c语言编写一个简易的计算器程序!实现简单的初步的计算功能! 本程序的编写基础是Tubro C2.0汉化版,它在tubro c的原有基础上实现了多汉字的支持方便了我们的使用。生成的程序可移植性强兼容性好稳定!现在只实现了加、减、乘、除、求幂、求模,求平方根,求Sin,求Cos,求Log10,以及一个时钟原代码。这个系统是基于软件发展的生命周期来研制的,它可以直接输入数学表达式,不需要任何转换,就可以直接输出数学四则运算的结果。但是,每次只能运算一个表达式。不能运算多个表达式。在程序里面在添加一组选择函数即可。本论文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开发背景,开发的过程和所要完成的功能。重点的说明了系统设计思想,设计的步骤、难点技术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C语言T ubro c 2.0汉化版计算器时钟

目录 第一章综述 (1) 1.1 课题的现实意义 (1) 1.2 软件环境 (1) 1.3 硬件环境 (1) 第二章系统设计流程图 (2) 2.1 系统流程图 (2) 2.2 主要功能表 (2) 第三章系统分析和设计 (3) 3.1 图形的绘制和输出 (3) 3.2 文本的输出显示 (3) 3.3 计算函数的调用 (4) 3.4 程序的运行和退出 (5) 第四章系统测试 (6) 4.1 系统测试 (6) 4.2 调试 (6) 4.3 错误原因分析一 (6) 4.4 错误原因分析二 (6) 第五章用户使用说明书 (8) 5.1 运行Turbo C程序进入计算器界面 (8) 5.2 计算器的使用 (9) 5.3 退出程序 (9) 第六章工作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源代码

数值计算方法实验指导(Matlab版)

《数值计算方法》实验指导 (Matlab 版) 肇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计算方法课程组

1. 实验名称 实验1 算法设计原则验证(之相近数相减、大数吃小数和简化计算步骤) 2. 实验题目 有效数字的损失. 123 )与1000个较小的数(3 10 15)的和,验证 大数吃小数的现象. (3)分别用直接法和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 P(x) a 0x n a 1x n 1 在x =1.00037 处的值?验证简化计算步骤能减少运算时间. n 1 对于第(3)题中的多项式P (x ),直接逐项计算需要n (n 1) 2 1 次乘法 和n 次加法,使用秦九韶算法 P(x) (((a °x ajx a 2)x a . 则只需要n 次乘法和n 次加法. 3. 实验目的 验证数值算法需遵循的若干规则. 4. 基础理论 设计数值算法时,应避免两个相近的数相减、防止大数吃小数、简化计算步骤减少运算 次数以减少运算时间并降低舍入误差的积累. 两相近的数相减会损失有效数字的个数, 用一 《数值计算方法》实验 1报告 班级: 20xx 级 XXXXx 班 学号: 20xx2409xxxx 姓名: XXX 成绩: ⑴取 z 1016,计算z 1 Z 和 1/(、z 1 Z),验证两个相近的数相减会造成 (2)按不同顺序求一个较大的数( a n 1 X a n

个大数依次加小数,小数会被大数吃掉,乘法运算次数太多会增加运算时间. 5.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 dows xp ;程序设计语言:Matlab 6.实验过程 (1)直接计算并比较; (2)法1 :大数逐个加1000个小数,法2 :先把1000个小数相加再与大数加; (3)将由高次项到低次项的系数保存到数组A[n]中,其中n为多项式次数. 7.结果与分析 (1)计算的~1V Z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 z) 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 (2)123逐次加1000个3 10 6的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将1000个3 10 6相 加,再用这个和与123相加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 (3)计算__________ 次的多项式: 直接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用时___________________ ; 用秦九韶算法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时 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锻造比概念和算法

锻造比概念和算法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锻造比概念和算法 锻造比是锻造时金属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锻造比以金属变形前后的横断面积的比值来表示。不同的锻造工序,锻造比的计算方法各不相同。 1、拔长时,锻造比为y=F0/F1或y=L1/L0 式中F0,L0—拔长前钢锭或钢坯的横断面积和长度; F1,L0—拔长后钢锭或钢坯的横截面积和长度。 2、镦粗时的锻造比,也称镦粗比或压缩比,其值为 y=F1/F0或y=H0/H1 F0,H0—镦粗前钢锭或钢坯的横截面积和高度; F1,H1—镦粗后钢锭或钢坯的横截面积和高度。 锻造比是锻造时金属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锻件的组织和机械性能与很多因素有关,而锻造比是影响锻件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对于用铸锭(包括有色金属铸锭)锻制的大型锻件和莱氏体钢锻件,正确选取锻造比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对于某些大型锻件的中间坯料,如涡轮盘、压气机盘等的圆饼坯料,轴、框、梁等的预制锻坯,锻造比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锻造比永远是正的,变形前后的面积之比的计算永远是对的,即大面积变形成小面积时,用变形前的面积除以变形后的面积;反之类推。2,用长度比较时要当心:同形状变形时是可以拿长的除以短的(体积不变定律),不同形状变形时是绝对不可以的,例如八角锭拔长成方形时,只能用八角形除以方形面积。 以上的说法还应补充: 锻造比分为工序锻造比、火次锻造比和总锻造比。 当只用拔长或只用镦粗,而进行几次锻造时,则总锻造比等于各次锻造比的乘积,即 y总=y1*y2*y3… 如两次拔长中间镦粗或两次镦粗中间拔长时,总锻造比规定为两次锻造比相加,即 y总=y1+y2 此式中未将中间镦粗或中间拔长的锻造比计算在总锻造比之内。 锻造比是自由锻里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在大型锻件锻造中,更注重锻造状态:应变场、温度场等等。如果在很小的进砧量下以每次很小的压缩量锻造,它的心部压实水平远远不如大进砧量、大压下量的锻造状态——小压缩量多次锻压积累的变形效应都集中在锻件外层,而我们追求的往往是心部材料的压实。每次洽谈大锻件合同、碰到用户提出“锻造比要大于多少”时我总要解释一番,其实关键的还是看最后的组织检测和探伤情况。

锻造工艺

复杂弯轴类锻件辊锻-摩擦压力机模锻复合锻造工艺 一、前言 复杂弯轴类锻件的最佳成形法一直是锻造行业致力研究的问题,前些年我国轻轿车生产数量不大,没有形成规模经营,故轻轿车复杂弯轴锻件的生产主要以传统的锤上模锻工艺进行小批量生产,有的厂家甚至采用自由锻—胎模锻工艺,需几火次才能锻成。近年来,我国轻轿车生产迅速发展,生产批量越来越大,整机制造水平越来越高,对复杂弯轴类锻件而言,不仅形状复杂,而且锻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故探索轻轿车复杂弯轴类锻件的合理锻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一汽轻轿车生产实际需求,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了辊锻制坯—摩擦压力机模锻复合工艺替代传统的锤上模锻,生产了轻型车左转向节臂,奥迪轿车左、右下控制臂等五种复杂弯轴类锻件,其锻件技术水平达到了轻型车、奥迪轿车原图纸设计要求,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工艺分析与方案确定 轻轿车复杂弯轴类锻件,其特点是轴线呈空间曲线形,多向弯曲,截面差与落差大,外形复杂,锻造成形与模具加工难度较大。以左转向节臂(图1)为例,按传统的锤上模锻工艺,一般要采用拨长—滚压—弯曲—锻造等工步。其突出缺点是锻件精度较差,工作时震动噪音大,材料消耗与能耗大,劳动条件差。如采用较先进的热模锻压力机成形法,虽然工人劳动条件好,生产率及锻件尺寸精度较高,也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但其突出缺点是制造成本高,不便于拔长、滚压等制坯工步,需配其它辅助设备制坯。 图1 针对现有锻造工艺的诸多问题及复杂弯轴类锻件自身的技术特点,我们确定了辊锻——摩擦压力机模锻复合锻造工艺的方案,其工艺流程为:下料→中频感应加

计算器程序设计报告

题目一计算器 1.1 题目简介 用Java语言、MyEclipse工具、设计一个GUI简易计算器,编写计算器的基本运算的程序,用户可以通过鼠标一次输入参加计算的数值,进行加减乘除等混合运算,基本实现计算器的四则运算和三角函数运算功能以及开方和求对数的基本运算。本计算器只适用十进制的运算,不限制十进制的大小。编写本计算器运用java的类得调用和直接在程序中定义类,实现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在这个计算器中对于执行的操作可以进行复制和保存以便以后能直接查看运行结果本计算器保存没不得运行结果,只有点清除键是才可以清除每步的结果。 1.2 设计的内容、要求和目标 设计内容:设计一个GUI简易计算器,用户可以通过鼠标一次输入参加计算的数值,进行加减乘除等混合运算。 设计要求:由于现代用户更倾向于由鼠标方便操作的图形用户界面,所以我们采用GUI来实现计算器,并采用Swing组件,AWT事件来处理等实现具体功能。 (1)、应具有相应的界面,可参考下图进行设计:

(2)、操作符号定为:“+”“-”,“*”,“/”等。 (3)、用户通过点击面板中的各种组件输入的表达式,应在上方文本框。 (4)、党用户点击“=”时,文本框中之前的内容应清空,直接显示表达式运算结果。例如:输入表达式“7*8”之后按“=”,显示结果“56”。 (5)、具有菜单栏,内有相应的编辑“复制”、“粘贴”等菜单,提供相应的功能。 设计目标:利用Java语言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以实现基本的加减乘除功能,还有sin、|cos、tan、log等算术运算;同时实现退格、清零等运算。 1.3总体设计 1)、对计算器面板的整体布局 首先是对计算器的整体面板进行一个简单的设计,整体布局是采用layout (边框布局)布局,对计算器中的一些数字按钮和运算符按钮采用gridlayout 布局(网格布局)。 2)、创建实现程序所需的类 整理思路,确定一个主类CalculatorWindow,然后对Dialog、HandleBack、HandleClear、HandleCos、HandleCot、HandleSin、HandleTan、HandleDigit、HandleDot、HandleDownNumber、HandleEquality、HandleLog、HandleOperation、HandlePOrN、HandlePositiveOrNegative、NumberButton、OperationButton、SelectJTree等类的创建。 3)、对所创建类算法的分析和实现 确定了主类CalculatorWindow,其他类为其所调用。编写各类的实现算法,增加面板所需的按钮,并对程序进行调试运行及分析。

数值分析Matlab作业

数值分析编程作业

2012年12月 第二章 14.考虑梯形电阻电路的设计,电路如下: 电路中的各个电流{i1,i2,…,i8}须满足下列线性方程组: 12 123 234 345 456 567 678 78 22/ 2520 2520 2520 2520 2520 2520 250 i i V R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 -+-= -+-= -+-= -+-= -+-= -+-= -+= 这是一个三对角方程组。设V=220V,R=27Ω,运用追赶法,求各段电路的电流量。Matlab程序如下: function chase () %追赶法求梯形电路中各段的电流量 a=input('请输入下主对角线向量a='); b=input('请输入主对角线向量b='); c=input('请输入上主对角线向量c='); d=input('请输入右端向量d='); n=input('请输入系数矩阵维数n='); u(1)=b(1); for i=2:n l(i)=a(i)/u(i-1); u(i)=b(i)-c(i-1)*l(i); end y(1)=d(1); for i=2:n y(i)=d(i)-l(i)*y(i-1); end x(n)=y(n)/u(n); i=n-1; while i>0 x(i)=(y(i)-c(i)*x(i+1))/u(i); i=i-1; end x 输入如下:

请输入下主对角线向量a=[0,-2,-2,-2,-2,-2,-2,-2]; 请输入主对角线向量b=[2,5,5,5,5,5,5,5]; 请输入上主对角线向量c=[-2,-2,-2,-2,-2,-2,-2,0]; 请输入方程组右端向量d=[220/27,0,0,0,0,0,0,0]; 请输入系数矩阵阶数n=8 运行结果如下: x = 8.1478 4.0737 2.0365 1.0175 0.5073 0.2506 0.1194 0.0477 第三章 14.试分别用(1)Jacobi 迭代法;(2)Gauss-Seidel 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 1234510123412191232721735143231211743511512x x x x x ?????? ??????---????????????=--?????? --?????? ??????---?????? 迭代初始向量 (0)(0,0,0,0,0)T x =。 (1)雅可比迭代法程序如下: function jacobi() %Jacobi 迭代法 a=input('请输入系数矩阵a='); b=input('请输入右端向量b='); x0=input('请输入初始向量x0='); n=input('请输入系数矩阵阶数n='); er=input('请输入允许误差er='); N=input('请输入最大迭代次数N='); for i=1:n for j=1:n if i==j d(i,j)=a(i,j); else d(i,j)=0; end end end m=eye(5)-d\a; %迭代矩阵 g=d\b; x=m*x0+g; k=1; while k<=N %进行迭代 for i=1:5 if max(abs(x(i)-x0(i))) >er x=m*x+g; k=k+1;

锻件尺寸计算

二)计算坯料质量与尺寸 【坯料质量】坯料质量可按下式计算 G 坯料=G 锻件+G 烧损+G 料头 式中G 坯料——坯料质量 G 锻件——锻件质量 G 烧损——加热时由于坯料表面氧化而烧损的质量。第一次加热取被加热金属的2~3%,以后每次加热取1.5~2.0% G 料头——在锻造过程中冲掉或切掉的那部分金属的质量。如冲孔时坯料中部的料芯,修切端部的料头等。 当锻造大型锻件时,如采用钢锭作坯料,还要考虑应切掉的钢锭头部和尾部的质量。2.坯料尺寸根据坯料质量即可确定坯料尺寸。在计算坯料尺寸前,先要考虑锻造比。【锻造比】是指坯料在锻造前后的断面积的比值。 对于拔长工序来说,其锻造比R d 可按下式计算: R d =A 0 /A 1 或L 1 /L 0 式中A 0 、A 1 ——拔长前、后坯料的断面积; L 0 、L 1 ——拔长前、后坯料的长度。 对于镦粗工序来说,其锻造比(R u )可按下式计算: R u =A 1 /A 0 或H 0 /H 1 式中A 0 、A 1 ——镦粗前、后坯料的断面积; H 0 、H 1 ——镦粗前、后坯料的高度。 确定坯料的尺寸时,应满足对锻件的锻造比要求,并应考虑变形工序对坯料尺寸的限制。采用镦粗法锻造时,为避免镦弯,坯料的高径比(H 0 /D 0 <2.5)。但为下料方便,坯料高径比还应大于1.25。 根据坯料质量,由下式求出坯料体积V 坯。 V 坯=m 坯/ ρ ρ——金属密度。对于钢铁ρ =7.85kg/dm 3 。 然后,求出坯料横截面积A 0 。 采用拔长法锻造时,由公式: A 0 =R d A 1

因锻后横截面积A 1 可知,故可求出A 0 ( 坯料为钢锭时,锻造比R d 取2.3~3. 0;坯料为轧材时,R d 取l.3~1.5),最后可求出坯料直径或边长。 (三)制定锻造工序 根据不同类型的锻件选用不同的锻造工序。工序确定后,尚须确定所用的工夹具、加热设备、加热和冷却规范及根据锻件质量确定锻造设备。 (四)自由锻件的锻造工艺规程举例。 自由锻件的锻造工艺规程举例见下表。

锻造

1.锻造工艺的定义 锻造是一种在一定温度下借助工具或模具在冲击或压力作用下加工金属机械零件或零件毛坯的方法,锻件的生产率最高,锻件的形状,尺寸稳定性好,并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2.锻造分类,按照成型方式分?按照温度划分? 锻造根据使用工具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而分为自由锻,模锻和特种锻造。 3.模锻冲孔连皮以及各种形式的应用情况 模锻不能直接锻出透空,因此在设计热锻件图时必须在孔内保留一层连皮,然后在切边压力机上冲除掉。冲孔连皮分为平底连皮,斜底连皮,带仓连皮,拱底连皮和压凹。 ①平底连皮:常用的脸皮形式 ②斜底连皮:当锻件内孔较大时(d﹥2.5h或d﹥60mm) ③带仓连皮:若锻件形状复杂,需经预锻和终锻成型,可在预锻型槽中安排斜底连皮,而在终锻型槽中则改用带仓连皮,以便于切边时冲除 ④拱底连皮:若锻件内孔很大(d﹥15h),而高度又很小,金属向外流动困难,这时采用拱底连皮或带仓连皮 ⑤压凹:当锻件内孔直径较小(d﹤25mm),不宜锻出连皮,应该有压凹形式,其目的是使锻件饱满成型 4.锻造时考虑锻件胚料的失稳问题:坯料的高径比H/D>3坯料镦粗时容易产生失稳,导致纵向弯曲。尤其在坯料端面不平,或坯料本身轴线不直,或坯料温度不均匀,或锤砧面不平行,都会使H/D>3得坯料产生纵向弯曲。弯曲了的坯料若不及时校正而继续镦粗,就可能产生折叠。因此在镦粗时,对坯料的高径比应有所限制。通常,圆截面坯料 H/D不宜超过2.5-3;方形或矩形截面坯料H/A不大于3.5-4 5.自由锻和模锻的特点各是什么?优缺点 自由锻:坯料在平砧上面或工具之间经逐步的局部变形而完成 模锻:①工艺灵活,适用推广②锤头行程打击速度或打击能量可调节③充填型槽能力强④提高锻件的使用寿命⑤生产率高⑥机械加工余量小,成本较低 自由锻优缺点:①工具简单通用性强,灵活性大,适用单件和小批量锻件,适用于新产品试制等②锻件精度低加工余量大,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6.精压锻件的目的:①提高锻件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②使锻件表面产生硬化,可提高零件的表面强度和耐磨性能 7.锤上锻模的安装:(工序)①模锻工序:使坯料得到锻件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②制坯工序:改变毛坯的形状,合理分配毛坯体积③切断工序:当采用一料多件的模锻时,切断已锻好的锻件 8.材料的缺陷 铸锭:划痕,折叠,发裂,结疤,碳化物偏析,白点,非金属夹杂流线,粗晶环钢锭:偏析夹杂气体缩孔疏松贱疤 9.锻件图的绘制 确定分模面,确定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模锻斜度,圆角半径,肋和腹板,冲孔连皮,模锻锻件图及锻件技术条件。 10.锻前加热的目的,变化,缺陷,以及避免措施 目的:提高金属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即增强金属的可锻性,从而使金属易于流动成形,并使锻件获得良好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变化与缺陷:组织结构方面,大多数金属不但发生组织转变,其晶粒还会长大,严重时会造成过热过烧 力学性能方面,总的趋势是金属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残余应力逐步消失,但也可能产生新的内应力,过大的内应力会引起金属开裂。 物理性能当面,金属的导热系统,导温系统,膨胀系数,密度等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化学变化方面,金属表层与炉气或其他周围介质发生氧化,脱碳,吸氢等化学反应,结果产生氧化皮与脱碳层等。 避免措施,按照加热规范进行加热 11.平锻机上模锻特点,适用范围(P204计算必考;注意课本上的步骤不对) 特点:①锻造过程中坯料水平放置,其长度不受设备工作空间的限制②有两个分模面,因而可以锻出一般锻压设备难以锻成的在两个方向上有凹槽凹孔的锻件,锻件形状更接近零件形状③平锻机导向性好,行程固定,锻件长度方向尺寸稳定性比锤上模锻高。但是,平锻机传动机构受力产生的弹性变形随压力增大而增加。所以,要合理预调必和尺寸,否则将影响锻件长度方向的精度④平锻机可以进行开式和闭式模锻,可以进行终锻成型和制坯,也可以进行弯曲,压扁,切料,穿孔,切边等工布 缺点:①平锻机是模锻设备中结构最复杂的一种,价格贵投资大②靠凹模加紧棒料进行锻造成型,一般要用高温度热轧钢材或冷拔整径刚才,否则会夹不紧或在凹模间产生大的纵向毛刺③锻前必须用特殊装置清除坯料上的氧化皮,否则锻件粗糙度比锤上锻件高④平锻机工艺适用性差,不适宜模锻非对称锻件 适用范围:平锻机用于镦锻各种螺栓,铆钉类锻件,大批量生产汽门,汽车半轴,环类锻件

《计算器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成都理工大学 C#计算器 课程设计报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题目:计算器 班级: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目录 1.需求分析 (1) 1.1计算器应用软件的功能分析(二级标题,四号黑体) (1) 1.2计算器软件的功能图 (1) 2.界面设计 (1) 3.功能实现 (2) 3.1计算数字现实的功能代码 (2) 3.2小数点设置的功能代码 (3) 3.3连续运算的功能代码 (3) 3.4实现键盘控制的功能代码 (4) 3.5删除的功能代码 (5) 4.设计总结 (5) 参考文献 (6)

计算器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计算器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电子计算机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很需要一个健全、高效率的计算器。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将来开发一个更实用更全能更智能的计算器,以设计与实现计算器为课题。此次设计的计算器应用软件从visual studio 2012编程环境中开发,是一个简单的窗体应用程序,实现简单的计算器功能。以微软自带的计算器为模板,设计了简单易懂的计算器。这款计算器不仅实现了简单的四则运算的功能,还能连续运算,实现小键盘的操作,光标的转移。虽然这个简单的计算器只能实现这些功能,但是具有简洁的图文外观,即时准确的获得所需要要计算的结果,充分降低了数字计算器的难度和所需要的时间,对人们生活和学习具有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计算器;功能;界面;窗口;事件。 1.需求分析 通过对微软附件计算器软件进行调研、分析,研究,使用。我们了解到了作为一个计算器所应该有的一些简单功能和界面的排版,我们知道了怎样使编写的计算器程序向微软附件计算器靠拢。 1.1计算器应用软件的功能分析 计算器软件的主要功能是: 1)可以显示计算数字 2)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3)可以实现键盘操控的功能 4)可以进行清零运算 5)可以进行退格键运算 6)可以进行连续计算 1.2计算器软件的功能图 根据以上需求分析,计算器软件功能如图1-1所示。 2.界面设计计算器主界面 显示 计算 数字 连 续 计 算 功 能图1-1计算器功能图 进 行 四 则 运 算 键 盘 操 控 清 零 运 算 退 格 键 功 能

数值分析的matlab实现

第2章牛顿插值法实现 参考文献:[1]岑宝俊. 牛顿插值法在凸轮曲线修正设计中的应用[J]. 机械工程师,2009,10:54-55. 求牛顿插值多项式和差商的MA TLAB 主程序: function[A,C,L,wcgs,Cw]=newpoly(X,Y) n=length(X);A=zeros(n,n);A(:,1) =Y'; s=0.0;p=1.0;q=1.0;c1=1.0; for j=2:n for i=j:n A(i,j)=(A(i,j-1)-A(i-1,j-1))/(X(i)-X(i-j+1)); end b=poly(X(j-1));q1=conv(q,b);c1=c1*j;q=q1; end C=A(n,n);b=poly(X(n));q1=conv(q1,b); for k=(n-1):-1:1 C=conv(C,poly(X(k)));d=length(C);C(d)=C(d)+A(k,k); end L(k,:)=poly2sym(C);Q=poly2sym(q1); syms M wcgs=M*Q/c1;Cw=q1/c1; (1)保存名为newpoly.m 的M 文件 (2)输入MA TLAB 程序 >> X=[242,243,249,250]; >> Y=[13.681,13.526,13.098,13.095]; >> [A,C,L,wcgs,Cw]=newpoly(X,Y) 输出3阶牛顿插值多项式L 及其系数向量C 差商的矩阵A ,插值余项wcgs 及其 ) ()()1(ξ+n n f x R 的系数向量Cw 。 A = 13.6810 0 0 0 13.5260 -0.1550 0 0 13.0980 -0.0713 0.0120 0 13.0950 -0.0030 0.0098 -0.0003 C = 1.0e+003 *

锻造加热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本厂生产、供本厂锻造用的电炉锭、电渣锭与钢坯炉窑加热工艺的编制要素、导则和方法。本规范适用于冷热钢锭于钢坯。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YⅡ-39-93 热送钢锭冷处理工艺守则 DYⅡ-3-39 水压机自由锻锻后冷却及锻后热处理工艺守则 QGSHYZ 22-93 热加工工艺文件制定规程 3 名词说明和定义 3.1 钢锭和钢坯 钢锭锭身锻比<1.5的成钢锭,锭身锻比≥1.5的称钢坯。(简称“锭”、“坯”) 3.2 冷、热锭(坯) 装炉时锭{坯}表面温度<400℃(且内部温度肯定低于表面温度)的称冷锭(坯),表面温度≥400℃(且内部温度肯定高于表面温度)的称热锭(坯)。 表面温度以钢锭冒口端进锭身200mm凹(圆)面处、坯料离端口200mm平面处的实际温度为准。3.3 锻造温度保温时间 指炉温(一般指炉窑顶部电偶所测温度)进入工艺规定温度公差范围、开始保持此温度,使钢锭(坯)变形区与此温度趋于基本一致所需时间。 3.4 最少保温时间 指钢锭(坯)在进行表面区域变形或精锻(如倒棱、滚圆、校直、整型等)前加热到锻造温度时开始保温所需的最少时间。 3.5 普通保温时间 指钢锭(坯)在进行常规锻造或粗锻(如拔长、冲孔、平整、剥边、扭曲、错移、弯曲等等)前加热到锻造温度时开始保温所需时间。但镦粗须在此保温时间基础上延长20%。 4 要素确认 按本规范编审有关钢锭(坯)的加热工艺前,一般应确定下列基本要素 4.1 锻造工艺和产品技术质量要求; 4.2 钢锭(坯)的规格、质量、形状、及其相关现状; 4.3 加热炉规格及其工作可靠性; 4.4 装炉单、装炉方式和合炉要求; 4.5 有关作业方法及其有效性; 4.6 测温形式及显示的正确,及时,统一性; 4.7 工装,附件的匹配; 4.8 作业环境适应性。

my计算器程序设计报告

计算器程序设计报告 计算器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很常用的计算工具,它在计算方面给了我们提供很大的方便。本程序的功能包括:(1)加,减,乘,除运算,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反正切,反余切,反正弦,反余弦,自然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还有阶乘等函数功能。(2)还包括存储清,存储显示,存储相加。 “计算器”是一个关于多种控件,以及控件数组应用的程序,它包含许对字符串的处理,多模块程序设计,数学函数的使用。它所需知识点较多,必须对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 数学模型:主界面 界面:进制转化界面 数学函数代码 代码:存储清代码 进制转化代码 第一步,要编辑计算器界面,如右图, 对于界面上的按钮较多,我们可以分成四组,这就是控件数组的使用,而且每个按钮的属性都一一设置,而且要调入图片.第二个界面如右图 比较简单,只是一些普通的控件. 计算器是一个输入原始数据,运算中间数据和结果数据都显示在窗口顶部的同一个文本框的工具,这就要求我们可以把文本框的内容付给两个不同的变量,对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用一个逻辑变量来实现.比如, If not boolean str1=str Else str2=str 计算器的主要功能就是运算,但是任何一个数值的输入都是以字符串的形式进行的,而字符串是无法参与运算的,所以必须用CInt()转换成整形变量,而输出时必须用CStr()转化成字符串的形式输出,更为麻烦的是,在进行进制转换时,两种变量之间的转换更为频繁。在编程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就拿一个简单的程序中的一部分来说吧:

If not boolean then str=str1 Else str=str2 Str=text1.text n=CInt(str) ‘“将其转换成整形变量" ……. t4 =str( ) ‘“ 将返回值转换成字符串" 计算器的功能程序简单易懂,但编制过程极为烦琐,我在编程的过程中,体会最深的就是其过程有重复,但又不得再编,在这里尤其要注意,有些过程虽然相似,但它们却存在着质的区别,就拿删除按扭来说吧, "C","0->M","CE","->"按扭都有删除的功能,在这里我就它们的区别作一下详细介绍: 将"C","CE","->"作为一个控件数组,其程序如下: If not boolean str1=str else str2=str Select Case Index Case 0 str1=" ",str2=" ", Text1.text=" " "C"键 Case1 str=" " "CE"键 Case2 str=Left(str,len(str)-1) "->"键 而"0->M"在另一个数组控件中,其程序的一部分如下: Case0 n4=0: Text1.text="0" 可见它们的代码是存在区别的,这就要求在编程时弄清楚它们的区别,不可想当然把同一种代码复制过来. 这里我再介绍一下小数点的使用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Index As Integer) If Index<10 Then str=str+CStr(Index) "输入数字" Else If InStr(str,".")=0 Then str=str+"." "输入小数点" End If If Len(str)>1 And Left(str,1)="0" And Mid(str,2,1)<>"."Then str=Right(str,Len(str)-1) "删除前面多余的0" End If Text1.text=str "显示输入的数据 " If not boolean Then str1=str Else str2=str "用两个字符串变量存放" End Sub 计算器虽复杂,但大部分还是比较简单的,最难的地方就是进制转换器的编码了,要编好这一部分必须对各进制之间的转换关系了如指掌.其中各个进制都和二进制有着直接的转换关系.而其他三个之间都不可直接进行转换.对于不能直接转化的,可以间接转化,例如,可以将十六进制先转化成十进制然后再转化成八进制. ElseIf Option4 = True Then t4 = "" str = Text1.Text

第2讲 matlab的数值分析

第二讲MATLAB的数值分析 2-1矩阵运算与数组运算 矩阵运算和数组运算是MATLAB数值运算的两大类型,矩阵运算是按矩阵的运算规则进行的,而数组运算则是按数组元素逐一进行的。因此,在进行某些运算(如乘、除)时,矩阵运算和数组运算有着较大的差别。在MATLAB中,可以对矩阵进行数组运算,这时是把矩阵视为数组,运算按数组的运算规则。也可以对数组进行矩阵运算,这时是把数组视为矩阵,运算按矩阵的运算规则进行。 1、矩阵加减与数组加减 矩阵加减与数组加减运算效果一致,运算符也相同,可分为两种情况: (1)若参与运算的两矩阵(数组)的维数相同,则加减运算的结果是将两矩阵的对应元素进行加减,如 A=[1 1 1;2 2 2;3 3 3]; B=A; A+B ans= 2 2 2 4 4 4 6 6 6 (2)若参与运算的两矩阵之一为标量(1*1的矩阵),则加减运算的结果是将矩阵(数组)的每一元素与该标量逐一相加减,如 A=[1 1 1;2 2 2;3 3 3]; A+2 ans= 3 3 3 4 4 4 5 5 5 2、矩阵乘与数组乘 (1)矩阵乘 矩阵乘与数组乘有着较大差别,运算结果也完全不同。矩阵乘的运算符为“*”,运算是按矩阵的乘法规则进行,即参与乘运算的两矩阵的内维必须相同。设A、B为参与乘运算的 =A m×k B k×n。因此,参与运两矩阵,C为A和B的矩阵乘的结果,则它们必须满足关系C m ×n 算的两矩阵的顺序不能任意调换,因为A*B和B*A计算结果很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如:A=[1 1 1;2 2 2;3 3 3]; B=A;

A*B ans= 6 6 6 12 12 12 18 18 18 F=ones(1,3); G=ones(3,1); F*G ans 3 G*F ans= 1 1 1 1 1 1 1 1 1 (2)数组乘 数组乘的运算符为“.*”,运算符中的点号不能遗漏,也不能随意加空格符。参加数组乘运算的两数组的大小必须相等(即同维数组)。数组乘的结果是将两同维数组(矩阵)的对应元素逐一相乘,因此,A.*B和B.*A的计算结果是完全相同的,如: A=[1 1 1 1 1;2 2 2 2 2;3 3 3 3 3]; B=A; A.*B ans= 1 1 1 1 1 4 4 4 4 4 9 9 9 9 9 B.*A ans= 1 1 1 1 1 4 4 4 4 4 9 9 9 9 9 由于矩阵运算和数组运算的差异,能进行数组乘运算的两矩阵,不一定能进行矩阵乘运算。如 A=ones(1,3); B=A; A.*B ans= 1 1 1 A*A ???Error using= =>

锻造比的计算方法

锻造比的计算方法 锻造比是锻造时金属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锻件的组织和机械性能与很多因素有关,而锻造比是影响锻件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锻造比以金属变形前后的横断面积的比值来表示。不同的锻造工序,锻造比的计算方法各不相同。 1、拔长时,锻造比为y=F0/F1 或y=L1/L0 式中F0,L0 —拔长前钢锭或钢坯的横断 面积和长度; F1 ,L0 —拔长后钢锭或钢坯的横截面积和长度。 2、镦粗时的锻造比,也称镦粗比或压缩比,其值为 y=F1/F0 或y=H0/H1 F0, H0 —镦粗前钢锭或钢坯的横截面积和高度; F1, H1 —镦粗后钢锭或钢坯的横截面积和高度。 3、对于用铸锭(包括有色金属铸锭)锻制的大型锻件和莱氏体钢锻件,正确选取锻 造比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对于某些大型锻件的中间坯料,如涡轮盘、压气机盘等的圆饼坯料,轴、框、梁等的预制锻坯,锻造比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锻造比永远是正的,变形前后的面积之比的计算永远是对的,即大面积变形成小面积时,用变形前的面积除以变形后的面积;反之类推。 用长度比较时要当心:同形状变形时是可以拿长的除以短的(体积不变定律),不同形状变形时是绝对不可以的,例如八角锭拔长成方形时,只能用八角形除以方形面积。 4、以上还应补充:锻造比分为工序锻造比、火次锻造比和总锻造比。 5、当只用拔长或只用镦粗,而进行几次锻造时,则总锻造比等于各次锻造比的乘 积,即 y 总= y1 * y2 * y3 , 6、如两次拔长中间镦粗或两次镦粗中间拔长时,总锻造比规定为两次锻造比相加, 即 y 总=y1 + y2 + , 此式中未将中间镦粗或中间拔长的锻造比计算在总锻造比之内。 锻造比是自由锻里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在大型锻件锻造中,更注 重锻造状态:应变场、温度场等等。

C#计算器程序设计

C#计算器程序设计 1)创建项目 ①单击文件-》新建-》项目,弹出如下对话框 ②模板中选择“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名称中输入“jsq”-》位置单击“留了”-》选择“J:\新建文件夹”-》单击确定按钮 2)计算器界面设计

①向Form1中添加1个TextBox控件,1个Label控件和27个Button控件,控件布局如图所示 ②修改27个Button控件的Text属性,结果如图 ③Label控件的BorderStyle属性选择“Fixed3D”-》Text属性设置为“”-》Form1的Text属性设置为“计算器”-》Backspace控件、CE控件等的ForeColor属性选择“Red”,结果如图:

3)显示窗口数据对齐方式设置 TextBox控件的TextAlign属性选择“Right”;4)数字键程序设计 ①双击”0”按钮控件-》编写代码如下: if (textBox1.Text != "0")//不能连续多个0出现 { textBox1.Text += "0";//添加“0”数字 } ②双击”1”按钮控件-》编写代码如下: if (textBox1.Text == "0")//数字前面不能出现多个0 { textBox1.Text = "1"; } else { textBox1.Text += "1";//添加“1”数字 } ③双击”2”按钮控件-》编写代码如下: if (textBox1.Text == "0")//数字前面不能出现多个0 { textBox1.Text = "2"; } else { textBox1.Text += "2";//添加“2”数字 } ④双击”3”按钮控件-》编写代码如下: if (textBox1.Text == "0")//数字前面不能出现多个0 { textBox1.Text = "3";

数值分析的MATLAB程序

列主元法 function lianzhuyuan(A,b) n=input('请输入n:') %选择阶数A=zeros(n,n); %系数矩阵A b=zeros(n,1); %矩阵b X=zeros(n,1); %解X for i=1:n for j=1:n A(i,j)=(1/(i+j-1)); %生成hilbert矩阵A end b(i,1)=sum(A(i,:)); %生成矩阵b end for i=1:n-1 j=i; top=max(abs(A(i:n,j))); %列主元 k=j; while abs(A(k,j))~=top %列主元所在行 k=k+1; end for z=1:n %交换主元所在行a1=A(i,z); A(i,z)=A(k,z); A(k,z)=a1; end a2=b(i,1); b(i,1)=b(k,1); b(k,1)=a2; for s=i+1:n %消去算法开始m=A(s,j)/A(i,j); %化简为上三角矩阵 A(s,j)=0; for p=i+1:n A(s,p)=A(s,p)-m*A(i,p); end b(s,1)=b(s,1)-m*b(i,1); end end X(n,1)=b(n,1)/A(n,n); %回代开始 for i=n-1:-1:1 s=0; %初始化s for j=i+1:n s=s+A(i,j)*X(j,1);

end X(i,1)=(b(i,1)-s)/A(i,i); end X 欧拉法 clc clear % 欧拉法 p=10; %贝塔的取值 T=10; %t取值的上限 y1=1; %y1的初值 r1=1; %y2的初值 %输入步长h的值 h=input('欧拉法please input number(h=1 0.5 0.25 0.125 0.0625):h=') ; if h>1 or h<0 break end S1=0:T/h; S2=0:T/h; S3=0:T/h; S4=0:T/h; i=1; % 迭代过程 for t=0:h:T Y=(exp(-t)); R=(1/(p-1))*exp(-t)+((p-2)/(p-1))*exp(-p*t); y=y1+h*(-y1); y1=y; r=r1+h*(y1-p*r1); r1=r; S1(i)=Y; S2(i)=R; S3(i)=y; S4(i)=r; i=i+1; end t=[0:h:T]; % 红线为解析解,'x'为数值解 plot(t,S1,'r',t,S3,'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